CN109760275A - 一种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60275A
CN109760275A CN201910162644.3A CN201910162644A CN109760275A CN 109760275 A CN109760275 A CN 109760275A CN 201910162644 A CN201910162644 A CN 201910162644A CN 109760275 A CN109760275 A CN 1097602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lined surface
guide pillar
solid lock
line position
tilt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626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海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Chunsheng Hardware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Chunsheng Hardwar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Chunsheng Hardware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Chunsheng Hardwar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6264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602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60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02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包括前模板、后模板、前模仁、后模仁、行位和斜导柱,行位与斜导柱滑动连接,斜导柱与前模板固定连接,行位可于后模板上滑动,沿着行位的滑动方向,行位包括成型端,成型端插设于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成型端与前模仁、后模仁围蔽形成产品成型腔;前模仁设有前模挡块,前模挡块朝成型端延伸设有固锁端,固锁端设于产品成型腔和斜导柱之间,成型端设有与固锁端配合的固锁槽。本发明通过于前模仁设置前模挡块,通过前模挡块的固锁端与行位的固锁槽相互配合,保证行位的成型端不会朝远离后模仁的一侧移动,保证成型端能与前模仁、后模仁紧密结合形成产品成型腔,使得注塑产品不会产生加长或段差,进而保证生产产品的质量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具。
背景技术
当注射成形侧壁带有孔、凹穴、凸台等塑件时,模具上成形处的部件就必须制成可侧向移动的部件,称为活动型芯,在塑件脱模前先将活动型芯抽出,否则就无法脱模。带动活动型芯作侧向移动的整个机构称为侧分型与抽芯机构,简称侧抽芯机构。侧抽芯机构是利用斜导柱等零件把开模力传递给侧型芯或侧向成形块,使之产生侧向运动完成抽芯与分型动作,这类侧抽芯机构的特点是结构紧凑、动作安全可靠、加工制造方便,是涉及和制造注射模抽芯时最常用的机构。
然而现有技术中,侧抽芯机构在合模状态下,侧抽芯机构中的行位会后退,使得注塑模具中的产品会产生细微的加长或产生段差,影响产品的品质,造成次品的产生,增大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防止行位后退的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模具包括前模板、后模板、前模仁、后模仁和侧抽芯机构,侧抽芯机构包括行位和斜导柱,行位与斜导柱滑动连接,斜导柱沿着斜导柱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固定端和滑行端,斜导柱的固定端与前模板连接,行位可于后模板上滑动,沿着行位的滑动方向,行位包括成型端,成型端插设于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成型端与前模仁、后模仁围蔽形成产品成型腔;前模仁设有前模挡块,前模挡块随前模仁移动,前模挡块朝成型端延伸设有固锁端,固锁端设于产品成型腔和斜导柱之间,成型端设有与固锁端配合的固锁槽。
由以上方案可见,通过于前模仁设置前模挡块,通过前模挡块的固锁端与行位的固锁槽相互配合,保证行位的成型端不会朝远离后模仁的一侧移动,保证成型端能与前模仁、后模仁紧密结合形成产品成型腔,使得注塑产品能在紧密结合的产品成型腔中达到注塑产品的精度要求,不会产生加长或段差,进而保证生产产品的质量需求。
一个具体的方案是,固锁端的外周面包括第一倾斜面,第一倾斜面靠近产品成型腔设置,第一倾斜面和斜导柱朝同向倾斜。
由以上方案可见,由于斜导柱与行位之间的滑动配合方向与斜导柱的延伸方向一致,且第一倾斜面靠近产品成型腔设置,第一倾斜面在合模过程中会先与固锁槽的槽壁抵接,第一倾斜面在开模过程中会先与固锁槽的槽壁抵接,为使得固锁端在行位与斜导柱的滑动配合中能顺利落入固锁槽中或者顺利从固锁槽中分离出,所以第一倾斜面需与斜导柱朝同方向倾斜。
另一个具体的方案是,第一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大于斜导柱的倾斜角度。
由以上方案可见,因为第一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大于斜导柱的倾斜角度,使得在合模过程中,能确保斜导柱先与斜导柱孔配合,固锁端再与固锁槽配合;并使得在开模过程中,能确保固锁端先与固锁槽分离,斜导柱再与斜导柱孔分离。
再一个具体的方案是,斜导柱的倾斜角度范围为1度至25度,第一倾斜面的倾斜角度比斜导柱的倾斜角度大5度。
再一个具体的方案是,固锁端的外周面还包括第二倾斜面,第二倾斜面与第一倾斜面相对设置,第二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与第一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互交叉。
由以上方案可见,由于第二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与第一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互交叉,使得在斜导柱和行位的滑动配合中,固锁端不会被固锁槽的槽壁所阻挡而无法插入至固锁槽或无法从固锁槽中脱离出。
再一个具体的方案是,第二倾斜面的倾斜角度范围为10度至15度。
再一个具体的方案是,固锁端的外周面还包括第三倾斜面和第四倾斜面,第三倾斜面和第四倾斜面相对设置,第三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与第四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互交叉,第一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第二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第三倾斜面的倾斜方向和第四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互汇聚。
由以上方案可见,由于第一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第二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第三倾斜面的倾斜方向和第四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互汇聚,使得在斜导柱和行位的滑动配合中,固锁端能不被固锁槽的槽壁所阻挡而无法插入至固锁槽或无法从固锁槽中分离。
再一个具体的方案是,沿着行位的滑动方向,行位还包括压紧端,行位的压紧端设有第五倾斜面,第五倾斜面和斜导柱朝同向倾斜,第五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小于第一倾斜面的倾斜角度,第五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大于斜导柱的倾斜角度。
由以上方案可见,由于第五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小于第一倾斜面的倾斜角度,第五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大于斜导柱的倾斜角度,使得在合模过程中,斜导柱能先与斜导柱孔配合,然后第五倾斜面再与第二耐磨块配合,最后才是固锁端与固锁槽配合;并使得在开模过程中,固锁端能先与固锁槽分离,然后第二耐磨块再与第五倾斜面分离,最后才是斜导柱与斜导柱孔分离。
再一个具体的方案是,第五倾斜面的倾斜角度比第一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小3度,第五倾斜角度的倾斜角度比斜导柱的倾斜角度大2度。
再一个具体的方案是,沿着所述前模仁的开合模方向,所述斜导柱的滑行端低于所述固锁端。
由以上方案可见,由于斜导柱的滑行端低于固锁端,使得在合模过程中,斜导柱能先与斜导柱孔配合,而固锁端能与固锁槽后配合;使得在开模过程中,固锁端能先从固锁槽中脱离,斜导柱再从斜导柱孔中后脱离。使得斜导柱与斜导柱孔之间的滑动配合不会因固锁端与固锁槽之间的滑动配合而受到阻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模具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部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部的开模状态图一。
图5是图2中B部的开模状态图二。
图6是图2中B部的开模状态图三。
图7是本发明侧抽芯机构实施例和前模挡块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侧抽芯机构实施例和前模挡块实施例的分解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的模具实施例包括前模板1、后模板2、模仁3和两个侧抽芯机构4。模仁3包括前模仁31和后模仁32。
参见图2和图3,前模板1和后模板2相对设置,靠近后模板2的一侧凹设有前模仁31,后模板2靠近前模板1的一侧凹设有后模仁32,前模仁31和后模仁32之间相对设置,前模仁31和后模仁32夹设于前模板1和后模板2之间。前模板1和前模仁31沿竖直开合模方向移动。
两个侧抽芯机构4设于前模板1和后模板2之间,其中两个侧抽芯机构4分别位于模仁3相对的两侧。
参见图2、图3、图7和图8,侧抽芯机构4包括行位41、斜导柱42、第一耐磨块43、第二耐磨块44、两个压块45、弹性件46、斜导柱固定块47和第二耐磨块固定件48。
行位41上设有斜导柱孔411,斜导柱42通过斜导柱孔411与行位41滑动连接,斜导柱孔411与斜导柱42的倾斜角度相等。斜导柱42的倾斜角度的范围为1度至25度,优选地,斜导柱孔411的倾斜角度为15度。斜导柱42沿着斜导柱42的延伸方向设有固定端421和滑行端422,斜导柱42的固定端421通过斜导柱固定块47与前模板1固定连接。
行位41可于后模板2上沿水平开合模方向滑动,后模板2于行位41的下方设有第一耐磨块43。于行位41的两侧设有用于限制行位41上下移动的压块45。参见图8,行位41与压块45连接的两侧分别朝外延伸设有承接沿412,压块45设于承接沿412的上方,承接沿412与压块45滑动连接。沿着行位41的滑动方向,行位41设有成型端413和压紧端414。
参见图2、图3和图8,成型端413插设于前模仁31和后模仁32之间,成型端413设有产品成型槽415,成型端413中的产品成型槽415与前模仁31、后模仁32围蔽形成产品成型腔5。行位41于成型端413的下方内凹设有第一内嵌槽416,后模仁32与第一内嵌槽416相对处设有第二内嵌槽321,于第一内嵌槽416和第二内嵌槽321中设有弹性件46。优选地,弹性件46为弹簧。压紧端414设有第五倾斜面417,第五倾斜面417与斜导柱42朝同向倾斜,其中第五倾斜面417的倾斜角度大于斜导柱42的倾斜角度。参见图3,具体地,第五倾斜面417与斜导柱42朝同向倾斜,指的第五倾斜面417与斜导柱42均自东北方向朝西南方向倾斜。优选地,第五倾斜面417的倾斜角度比斜导柱42的倾斜角度大2度。优选地,第五倾斜面417的倾斜角度为17度。第五倾斜面417与前模板1之间设有第二耐磨块44,第二耐磨块44设有抵接面441,抵接面441与第五倾斜面417相对,该抵接面441的倾斜角度与第五倾斜面417的倾斜角度一致。第二耐磨块44通过第二耐磨块固定件48固定于前模板1上,第二耐磨块固定件48自前模板1的外侧插设于第二耐磨块44中以固定。优选地,第二耐磨块固定件48为螺钉。
参见图2、图3、图7和图8,前模仁31设有前模挡块311,前模仁31中设有用于前模挡块311插入的通孔312。其中前模挡块311沿着前模仁31的竖直开合模方向延伸,通孔312沿着前模仁31的竖直开合模方向延伸。另外的,前模挡块311与前模仁31还可一体成型。随着前模仁31沿竖直开合模方向移动,前模挡块311也沿竖直开合模方向移动。
沿着前模挡块311的延伸方向,前模挡块311设有固锁端313和承托端314。承托端314的一侧朝外沿水平开合模方向延伸设有承托沿3141,前模仁31中沿水平开合模方向设有承托台阶3142,承托沿3141架设于承托台阶3142上。固锁端313凸设于行位41的成型端413处,成型端413配合固锁端313设有固锁槽418,固锁端313插入固锁槽418中。其中固锁端313设于产品成型腔5和斜导柱42之间。沿着前模仁31的竖直开合模方向,斜导柱42的滑行端422低于固锁端313。
固锁端313的外周面包括第一倾斜面3131、第二倾斜面3132、第三倾斜面3133和第四倾斜面(图中未示出),各倾斜面之间光滑过渡。其中第一倾斜面3131和第二倾斜面3132相对设置,第三倾斜面3133和第四倾斜面相对设置,其中第三倾斜面3133和第四倾斜面分别设于第一倾斜面3131和第二倾斜面3132之间。
第一倾斜面3131靠近产品成型腔5设置,第一倾斜面3131和斜导柱42朝同向倾斜,第一倾斜面3131的倾斜角度大于斜导柱42的倾斜角度,第一倾斜面3131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五倾斜面417的倾斜角度。参见图3,具体地,第一倾斜面3131和斜导柱42朝同向倾斜,指的第一倾斜面3131和斜导柱42均自东北方向朝西南方向倾斜。优选地,第一倾斜面3131的倾斜角度比斜导柱42的倾斜角度大5度,第一倾斜面3131的倾斜角度比第五倾斜面417的倾斜角度大3度。优选地,第一倾斜面3131的倾斜角度为20度。
第二倾斜面3132的倾斜方向与第一倾斜面3131的倾斜方向相互交叉。参见图3,具体地,第二倾斜面3132的倾斜方向自西北朝东南方向倾斜。优选地,第二倾斜面3132的倾斜角度范围为10度至15度。优选地,第二倾斜面3132的倾斜角度为10度。
第三倾斜面3133的倾斜方向和第四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互交叉。并且第一倾斜面3131的倾斜方向、第二倾斜面3132的倾斜角度、第三倾斜面3133的倾斜方向和第四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互汇聚。由此可见,固锁端313的外周面自外朝内收缩,固锁端3131的第一倾斜面3131、固锁端313的第二倾斜面3132、第三倾斜面3133和第四倾斜面均朝固锁端313的端面3134倾斜。优选地,第三倾斜面3133的倾斜角度和第四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均为10度。
参见图4、图5、图6和图8,固锁槽418设有第一倾斜槽壁4181、第二倾斜槽壁4182、第三倾斜槽壁4183和第四倾斜槽壁4184,第一倾斜槽壁4181与第一倾斜面3131相对应并平行,第二倾斜槽壁4182与第二倾斜面3132相对应并平行,第三倾斜槽壁4183与第三倾斜面3133相对应并平行,第四倾斜槽壁4184与第四倾斜面相对应并平行。由此可见,固锁槽418的槽壁也自外朝内收缩。其中固锁端313的端面3134与固锁槽418的槽底4185之间设有间隙,沿着前模仁31的竖直开合模方向,该间隙的大小为0.5mm。
参见图4至图6,本发明模具实施例的各开模状态图如图所示。
前模板1沿着竖直开合模方向朝远离后模板2一侧开模,带动前模仁31沿着竖直开合模方向朝远离后模板2一侧开模,斜导柱42随同前模板1的移动而移动,使得斜导柱42通过斜导柱孔411带动行位41沿水平开合模方向朝远离后模仁32的一侧滑动,同时弹性件46推动行位41沿水平开合模方向朝远离后模仁32的一侧滑动。参见图4,沿着前模仁31的竖直开模方向,固锁端313的端面3134与固锁槽418的槽底4185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大,固锁端313的第一倾斜面3131与固锁槽418的第一倾斜槽壁4181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随着斜导柱42在斜导柱孔411中进一步的滑动脱离,行位41沿水平开合模方向朝远离后模仁32的一侧继续滑动,使得固锁端313的第一倾斜面3131与固锁槽418的第一倾斜槽壁4181相互抵接。
由于固锁端313的第二倾斜面3132、第三倾斜面3133和第四倾斜面均朝固锁端313的端面3134倾斜,所以固锁端313从固锁槽418中脱离时,不会被固锁槽418的槽壁所卡住,同时由于固锁端313的外周面自外朝内收缩以及固锁槽418的槽壁也自外朝内收缩,使得固锁端313的端面3134移动至固锁槽418的槽底之上时,第二倾斜面3132与第二固锁槽418的第二倾斜槽壁4182之间的距离、第三倾斜面3133和第三固锁槽418的第三倾斜槽壁4183之间的距离、第四倾斜面与第四固锁槽418的第四倾斜槽壁4184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留有足够的空间以调节固锁端313与固锁槽418之间的位置。
最后由于固锁槽418和固锁端313之间的相对运动轨迹与第一倾斜面3131与第一倾斜槽壁4181之间的相对滑动轨迹一致,使得第一倾斜面3131与第一倾斜槽壁4181可分别沿两者之间的重合面滑动脱离。
随着斜导柱42沿竖直开合模方向朝远离后模板2一侧继续移动,斜导柱42通过斜导柱孔411带动行位41沿水平开合模方向朝远离后模仁32的一侧继续滑动,同时弹性件46推动行位41沿水平开合模方向朝远离后模仁32的一侧继续滑动,参见图5,固锁端313已完全脱离固锁槽418中,斜导柱42依旧于斜导柱孔411中沿斜导柱42的延伸方向朝远离后模板2一侧滑动,同时第二耐磨块44的抵接面441与行位41压紧端414的第五倾斜面417之间相互滑动连接,使得第二耐磨块44的抵接面441与行位41压紧端414的第五倾斜面417分别沿两者之间的重合面滑动脱离。
随着斜导柱42沿竖直开合模方向朝远离后模板2一侧继续滑动,斜导柱42通过斜导柱孔411带动行位41沿水平开合模方向朝远离后模仁32的一侧继续滑动,弹性件46推动行位41沿水平开合模方向朝远离后模仁32的一侧继续滑动,参见图6,第二耐磨块44的抵接面441与压紧端414的第五倾斜面417之间相互分离,且第二耐磨块44的抵接面441与压紧端414的第五倾斜面417之间相互错位,斜导柱42依旧于斜导柱孔411中沿斜导柱42的延伸方向滑动,直至斜导柱42从斜导柱孔411中完全脱离以完成开模工作。
依次查看图6、图5、图4和图3,为本发明模具的侧抽芯机构4实施例的各合模状态图。
前模板1带动前模仁31沿竖直开合模方向朝后模仁32一侧合模,斜导柱42随同前模板1的移动而移动,使得斜导柱42通过斜导柱孔411带动行位41沿水平开合模方向朝后模仁32一侧滑动,同时压缩位于第一内嵌槽416和第二内嵌槽321中的弹性件46。参见图6,此时斜导柱42的滑行端422先滑行至斜导柱孔411的入口端4111。行位41的固锁槽418位于固锁端313靠近斜导柱42的一侧,沿着前模仁31的竖直开合模方向,固锁槽418与固锁端313之间局部重合。同时第二耐磨块44的下端面442刚好移动至与行位41的上端面419所在的水平面上,且第二耐磨块44的抵接面441与行位41的第五倾斜面417相互错位。
随着斜导柱42沿竖直开合模方向随同前模板1朝后模板2一侧继续移动,斜导柱42通过斜导柱孔411带动行位41沿水平开合模方向朝后模仁32一侧继续滑动,同时继续压缩位于第一内嵌槽416和第二内嵌槽321中的弹性件46,参见图5,斜导柱42的滑行端422滑行至斜导柱孔411的内部。沿着前模仁31的竖直开合模方向,固锁槽418与固锁端313之间进一步重合。且第二耐磨块44的抵接面441与行位41的第五倾斜面417相互滑动连接,第二耐磨块44的抵接面441与行位41的第五倾斜面417之间的重合面变大。
随着斜导柱42随同前模板1沿竖直开合模方向朝后模板2一侧继续移动,斜导柱42通过斜导柱孔411带动行位41沿水平开合模方向朝后模仁32一侧继续滑动,同时继续压缩位于第一内嵌槽416和第二内嵌槽321中的弹性件46。参见图4,斜导柱42进一步插入至斜导柱孔411内部。第二耐磨块44的抵接面441与行位41的第五倾斜面417之间的重合面进一步变大。沿着前模仁31的竖直开合模方向,固锁槽418与固锁端313之间进一步重合。且固锁端313的第一倾斜面3131与固锁槽418的第一倾斜槽壁4181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小,使得固锁端313的第一倾斜面3131可与固锁槽418的第一倾斜槽壁4181相互抵接。由于固锁端313的周向面自外朝内收缩,固锁槽418的槽壁配合固锁端313也自外朝内收缩,使得第二倾斜面3132与第二倾斜槽壁4182、第三倾斜面3133与第三倾斜槽壁4183、第四倾斜面与第四倾斜槽壁4184之间留有距离,以便于调节固锁端313和固锁槽418之间的位置。随着斜导柱42在斜导柱孔411中沿着斜导柱42的延伸方向朝后模板2的继续滑动,行位41沿水平开合模方向朝后模仁32一侧的继续滑动,使得第一倾斜面3131与第一倾斜槽壁4181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增大,而第二倾斜面3132与第二倾斜槽壁4182、第三倾斜面3133与第三倾斜槽壁4183、第四倾斜面与第四倾斜槽壁4184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小。
随着斜导柱42随同前模板1沿竖直开合模方向朝后模板2一侧继续移动,斜导柱42通过斜导柱孔411带动行位41沿水平开合模方向朝后模仁32一侧继续滑动,同时继续压缩位于第一内嵌槽416和第二内嵌槽321中的弹性件46。参见图3,斜导柱42进一步插入至斜导柱孔411内部。前模板1上的第二耐磨块44的抵接面441与行位41的第五倾斜面417全面抵接。固锁槽418缓慢移动至固锁端313的正下方,同时第一倾斜面3131与第一倾斜槽壁4181之间的距离、第二倾斜面3132与第二倾斜槽壁4182之间的距离、第三倾斜面3133与第三倾斜槽壁4183之间的距离、第四倾斜面与第四倾斜槽壁4184之间的距离相等。固锁端313能恰如好处地落入固锁槽418中,沿着前模仁31的合模方向,固锁槽418与固锁端313之间完全重合,以防止行位41朝远离后模仁32的一侧移动,且前模仁31、后模仁32分别与成型端413之间围蔽形成产品成型腔5。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前模板、后模板、前模仁、后模仁和侧抽芯机构,所述侧抽芯机构包括行位和斜导柱,所述行位与所述斜导柱滑动连接,所述斜导柱沿着所述斜导柱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固定端和滑行端,所述斜导柱的固定端与所述前模板连接,所述行位可于所述后模板上滑动,其特征在于:
沿着所述行位的滑动方向,所述行位包括成型端,所述成型端插设于所述前模仁和所述后模仁之间,所述成型端与所述前模仁、所述后模仁围蔽形成产品成型腔;
所述前模仁设有前模挡块,所述前模挡块随所述前模仁移动,所述前模挡块朝所述成型端延伸设有固锁端,所述固锁端设于所述产品成型腔和所述斜导柱之间,所述成型端设有与所述固锁端配合的固锁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锁端的外周面包括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靠近所述产品成型腔设置,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斜导柱朝同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斜导柱的倾斜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导柱的倾斜角度范围为1度至25度,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倾斜角度比所述斜导柱的倾斜角度大5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锁端的外周面还包括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所述第一倾斜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互交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倾斜角度范围为10度至15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锁端的外周面还包括第三倾斜面和第四倾斜面,所述第三倾斜面和所述第四倾斜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四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互交叉,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倾斜方向、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倾斜方向、所述第三倾斜面的倾斜方向和所述第四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互汇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沿着所述行位的滑动方向,所述行位还包括压紧端,所述行位的压紧端设有第五倾斜面,所述第五倾斜面和所述斜导柱朝同向倾斜,所述第五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五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斜导柱的倾斜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倾斜面的倾斜角度比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小3度,所述第五倾斜角度的倾斜角度比所述斜导柱的倾斜角度大2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沿着所述前模仁的开合模方向,所述斜导柱的滑行端低于所述固锁端。
CN201910162644.3A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模具 Pending CN1097602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62644.3A CN109760275A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62644.3A CN109760275A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60275A true CN109760275A (zh) 2019-05-17

Family

ID=66457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62644.3A Pending CN109760275A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60275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291494U (zh) * 2015-12-08 2016-06-08 中山市标一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行位联动脱模机构
CN206416427U (zh) * 2016-12-17 2017-08-18 台州市黄岩伟多塑料模具厂 洗衣机边框成型模具及其滑块限位结构
CN207549343U (zh) * 2018-01-04 2018-06-29 上海维科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滑块两次抽芯机构
CN209832482U (zh) * 2019-03-05 2019-12-24 珠海市春生五金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291494U (zh) * 2015-12-08 2016-06-08 中山市标一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行位联动脱模机构
CN206416427U (zh) * 2016-12-17 2017-08-18 台州市黄岩伟多塑料模具厂 洗衣机边框成型模具及其滑块限位结构
CN207549343U (zh) * 2018-01-04 2018-06-29 上海维科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滑块两次抽芯机构
CN209832482U (zh) * 2019-03-05 2019-12-24 珠海市春生五金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78150U (zh) 一种利用斜滑块脱模的模具
CN108454034B (zh) 冰箱门框注塑模具的弯销二次抽芯机构
CN109760275A (zh) 一种模具
CN210308829U (zh) 一种斜顶底面进胶倒装式模具结构
KR102197381B1 (ko) 런너 자동 분리형 용기입구측 사출금형
CN209832482U (zh) 一种模具
CN206633348U (zh) 一种门盖的模具
CN216182492U (zh) 具有防粘模滑块侧抽芯结构的注塑模具
CN210705813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侧模结构
CN111452291B (zh)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
CN217993400U (zh) 一种前模推板和后模行位模具结构
CN218557854U (zh) 双滑块双斜顶成型模具
CN213166616U (zh) 注塑模具
CN115284555B (zh) 注塑模具
CN202079744U (zh) 模具集成拉杆结构
CN114474610B (zh) 一种分离盒盖注塑模具
CN219947104U (zh) 一种稳定性强的模具
CN210590375U (zh) 一种行位上斜顶扣位的模具结构
CN216914739U (zh) 弹块结构和倒装双色注塑模具
CN215320330U (zh) 一种滑块机构
CN217968110U (zh) 无虚位强复位模具
CN102689381A (zh) 内滑块机构
CN111469355B (zh) 一种二次开模的注塑模具
CN210362250U (zh) 一种内壁带断续内螺纹的塑料注射模具
CN219153563U (zh) 一种侧面型位进胶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