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47276B - 盖及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盖及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47276B
CN109747276B CN201811305751.9A CN201811305751A CN109747276B CN 109747276 B CN109747276 B CN 109747276B CN 201811305751 A CN201811305751 A CN 201811305751A CN 109747276 B CN109747276 B CN 1097472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ortion
nozzle plate
nozzle
cap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0575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47276A (zh
Inventor
藤岛一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747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72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472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72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05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 B41J2/16508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connected with the printer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23Waste ink transport from caps or spittoons, e.g. by su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8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for paper-width or non-reciprocating print h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k Jet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提供盖及印刷装置,能够抑制喷嘴板的剥离。盖(44)是与具有喷嘴板(48)的喷出头(42)抵接并覆盖喷嘴板(48)的盖,喷嘴板(48)形成有喷出液体的多个喷嘴列(49),盖(44)具有抵接在喷嘴列(49)之间来支撑喷嘴板(48)的支撑部(44c)。

Description

盖及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盖及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从喷出头的喷嘴向介质喷出油墨等来印刷图像等的喷墨方式的印刷装置。在这种印刷装置中,由于油墨溶剂的蒸发而在喷嘴开口附近增稠的油墨、混入喷出头内的气泡等,有时会发生油墨的异常喷出。因此,在印刷装置中具有用于通过与形成有喷嘴的喷嘴板抵接而施加负压来使增稠的油墨或气泡排出的盖,并提出了进行过各种改进的盖。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在盖内压力上升时与大气连通的阀的盖。
但是,在工业用途的印刷装置中,为了应对彩色印刷的高品质化、生产效率的提高等要求,使用大型的喷出头。由此,喷嘴板以及与喷嘴板抵接的盖也变得大型。喷嘴板与用于形成喷出头内的油墨流路的流路形成基板接合。在长时间使用印刷装置的情况下,喷嘴板的接合强度经时劣化。除此之外,若反复进行使盖与喷嘴板抵接而使盖内成为负压状态的吸引动作,则与盖的外周不接触的喷嘴板的中央部可能会因负压而从流路形成基板剥离。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平7-1326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提出的,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或应用例来实现。
[应用例1]本应用例涉及的盖,其特征在于,是一种与具有喷嘴板的喷出头抵接并覆盖所述喷嘴板的盖,喷嘴板形成有喷出液体的多个喷嘴列,盖具有抵接在所述喷嘴列之间来支撑所述喷嘴板的支撑部。
根据本应用例,盖具有抵接于形成于喷嘴板的多个喷嘴列之间的支撑部。当盖与喷嘴板抵接时,喷嘴板的中央部由该支撑部支撑。由此,即使在对与接合强度经时劣化的喷嘴板抵接的盖施加了负压的情况下,喷嘴板的中央部也能够通过支撑部抑制其变形。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盖,其可以抑制由于形成喷出头的喷嘴板的接合强度的经时劣化和吸引动作而发生的喷嘴板的剥离。
[应用例2]在上述应用例所述的盖中,优选为,所述支撑部划分出包围所述喷嘴列的区域,在与所述喷嘴板抵接时,所述区域连通。
根据本应用例,支撑部在盖与喷嘴板抵接时,划分出包围喷嘴列的区域。由于划分形成的多个区域连通,因此能够利用一个负压装置使多个区域成为负压状态。
[应用例3]在上述应用例所述的盖中,优选为,所述支撑部呈板状,所述支撑部的两端的至少一方与形成所述盖的外周的侧壁分离。
根据本应用例,支撑部呈板状,支撑部的两端的至少一方与盖外周的侧壁分离。由此,能够使由支撑部划分形成的多个区域连通。
[应用例4]在上述应用例所述的盖中,优选为,所述支撑部呈从形成所述盖的外周的侧壁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延伸的板状,彼此的前端分离。
根据本应用例,支撑部呈从盖外周的侧壁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延伸的板状,彼此的前端分离。由此,能够使由支撑部划分形成的多个区域连通。
[应用例5]在上述应用例所述的盖中,优选为,所述支撑部呈两端与形成所述盖的外周的侧壁连接的板状,所述支撑部的与抵接于所述喷嘴板的侧相反的相反侧的至少一部分与内底面分离。
根据本应用例,支撑部呈板状,其两端与盖外周的侧壁连接。支撑部的与抵接于喷嘴板的侧相反的相反侧的至少一部分与盖的内底面分离。由此,能够使由支撑部划分形成的多个区域连通。
[应用例6]上述应用例所述的盖优选为,具有多个所述支撑部。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盖具有多个支撑部,因此能够提高抑制喷嘴板的剥离的效果。
[应用例7]在上述应用例所述的盖中,优选为,所述支撑部的高度与形成所述盖的外周的侧壁的高度相同。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支撑部的高度与盖外周的侧壁的高度相同,因此侧壁和支撑部同时与喷嘴板抵接。由此,能够缓和支撑部与喷嘴板抵接时的冲击。
[应用例8]在上述应用例所述的盖中,优选为,所述支撑部的刚性比形成所述盖的外周的侧壁的刚性低。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支撑部的刚性比盖外周的侧壁的刚性低,因此能够缓和支撑部与喷嘴板抵接时的冲击。
[应用例9]在上述应用例所述的盖中,优选为,所述支撑部的材质与所述侧壁的材质相同,所述支撑部的厚度比所述侧壁的厚度薄。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支撑部的材质与形成盖外周的侧壁的材质相同,支撑部的厚度比侧壁的厚度薄,因此能够使支撑部的刚性比侧壁的刚性低。
[应用例10]在上述应用例所述的盖中,优选为,所述支撑部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形成所述盖的外周的侧壁装卸,能够变更安装所述支撑部的位置。
根据本应用例,支撑部构成为能够相对于盖外周的侧壁装卸。另外,由于能够变更安装支撑部的安装位置,因此用户能够结合使用的喷出头的喷嘴列来定制盖。
[应用例11]本应用例涉及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形成有喷出液体的多个喷嘴列的喷嘴板的喷出头;以及应用例1至应用例10中任一项所述的盖。
根据本应用例,印刷装置具备:具有形成有喷出液体的多个喷嘴列的喷嘴板的喷出头;以及应用例1至应用例10中任一项所述的盖。在盖与喷嘴板抵接时,喷嘴板的中央部由设置在盖上的支撑部支撑。由此,即使在对与接合强度经时劣化的喷嘴板抵接的盖施加了负压的情况下,喷嘴板的中央部也能够通过支撑部抑制其变形。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印刷装置,其可以抑制由于形成喷出头的喷嘴板的接合强度的经时劣化和吸引动作而发生的喷嘴板的剥离。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印刷装置的概略整体构成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喷嘴板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喷出头的内部构成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喷出头及吸引部的构成的侧视图。
图5是图4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图4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图7示出变形例1涉及的盖的构成,是图4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8是图4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图9表示变形例2涉及的盖的构成,是图4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10是图4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变形例3涉及的盖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12是示出变形例4涉及的吸引部的构成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控制部,10…介质供给部,20…介质输送部,27…干燥单元,30…介质回收部,40…印刷部,41…连通孔,42…喷出头,43…滑架,44、144、244、344…盖,44a、344a…侧壁,44b…底板,44c、144c、244c…支撑部,44d…排出口,45、445…吸引部,46…负压泵,47…喷嘴,48…喷嘴板,49…喷嘴列,49a…区域,50…清洗单元,60…介质紧贴部,70…振子单元,80…流路单元,83…流路形成基板,95…介质,97…排出路径,100…印刷装置,244e…内底面,341…狭缝,446…注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各图中,为了使各层、各部件成为能够识别的程度的大小,使各层、各部件的尺寸与实际不同。
另外,在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图示了相互正交的X轴、Y轴以及Z轴这三个轴,将图示了轴向的箭头的前端侧设为“+侧”,将基端侧设为“-侧”。另外,在下面,将与X轴平行的方向称为“X轴方向”,将与Y轴平行的方向称为“Y轴方向”,将与Z轴平行的方向称为“Z轴方向”。
(实施方式)
<印刷装置的构成>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印刷装置的概略整体构成的示意图。首先,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印刷装置100的概略构成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通过在介质95上形成图像等来对介质95进行印染的喷墨式的印刷装置100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印刷装置100具有介质输送部20、介质紧贴部60、印刷部40、干燥单元27、清洗单元50、吸引部45等。而且,具有控制这些各部分的控制部1。印刷装置100的各部分安装于框架部92。
介质输送部20用于将介质95向输送方向(在印刷部40中为+Y轴方向)输送。介质输送部20具备介质供给部10、输送辊21、22、输送带23、带旋转辊24、带驱动辊25、输送辊26、28以及介质回收部30。首先,对从介质供给部10至介质回收部30的介质95的输送路径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沿着重力的方向设为Z轴,将在印刷部40中输送介质95的方向设为Y轴,将与Z轴及Y轴两者交叉的介质95的宽度方向设为X轴。
介质供给部10用于将形成图像的介质95向印刷部40侧供给。作为介质95,例如能够使用天然纤维、棉、丝绸、麻、马海毛、羊毛、羊绒、再生纤维、合成纤维、尼龙、聚氨酯、聚酯或由这些混纺构成的织布或无纺布等。也可以在织布或无纺布上涂布用于促进发色性或定影性的前处理剂。介质供给部10具有供给轴部11及轴承部12。供给轴部11形成为圆筒状或圆柱状,沿圆周方向可旋转地设置。在供给轴部11上,呈卷状地卷绕有带状的介质95。供给轴部11可装卸地安装于轴承部12。由此,处于预先卷绕于供给轴部11的状态的介质95能够与供给轴部11一起安装于轴承部12。保持于供给轴部11的介质95的卷绕方向为一个示例,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从记录面卷绕于内侧的辊供给介质95的构成。
轴承部12将供给轴部11的轴向的两端支撑为能够旋转。介质供给部10具有使供给轴部11旋转驱动的旋转驱动部(图中没有示出)。旋转驱动部使供给轴部11向介质95送出的方向旋转。旋转驱动部的动作由控制部1控制。输送辊21、22将介质95从介质供给部10中继至输送带23。
输送带23将介质95向输送方向(+Y轴方向)输送。输送带23的带状的带的两端部连接且形成为环状,并架设于带旋转辊24及带驱动辊25。输送带23在作用了规定张力的状态下保持为带旋转辊24与带驱动辊25之间的部分相对于地面99平行。在输送带23的表面(支撑面)23a上设有使介质95粘合的粘合层29。输送带23支撑(保持)从输送辊22供给的利用后述的介质紧贴部60与粘合层29紧贴的介质95。由此,能够将具有伸缩性的布帛等作为介质95来处理。
带旋转辊24及带驱动辊25支撑输送带23的内周面23b。也可以是在带旋转辊24与带驱动辊25之间设有支撑输送带23的支撑部的构成。
带驱动辊25具有使带驱动辊25旋转驱动的电机(图中没有示出)。当带驱动辊25被驱动旋转时,输送带23随着带驱动辊25的旋转而旋转,带旋转辊24通过输送带23的旋转而旋转。通过输送带23的旋转,将支撑于输送带23的介质95向规定的输送方向(+Y轴方向)输送,利用后述的印刷部40在介质95上形成图像。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输送带23的表面23a与印刷部40相对的一侧(+Z轴侧)支撑有介质95,介质95与输送带23一起从带旋转辊24侧向带驱动辊25侧(+Y轴方向)输送。另外,在输送带23的表面23a与清洗单元50相对的一侧(-Z轴侧),仅输送带23从带驱动辊25侧向带旋转辊24侧(-Y轴方向)移动。虽然说明了输送带23具有使介质95紧贴的粘合层29,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输送带也可以是利用静电使介质吸附在带上的静电吸附式的输送带。
输送辊26使形成有图像的介质95从输送带23的粘合层29剥离。输送辊26、28将介质95从输送带23中继至介质回收部30。
介质回收部30回收由介质输送部20输送的介质95。介质回收部30具有卷绕轴部31及轴承部32。卷绕轴部31形成为圆筒状或圆柱状,沿圆周方向可旋转地设置。在卷绕轴部31上,呈卷状地卷绕有带状的介质95。卷绕轴部31可装卸地安装于轴承部32。由此,处于预先卷绕于卷绕轴部31的状态的介质95可以与卷绕轴部31一起被拆卸。
轴承部32将卷绕轴部31的轴线方向的两端支撑为能够旋转。介质回收部30具有使卷绕轴部31旋转驱动的旋转驱动部(图中没有示出)。旋转驱动部使卷绕轴部31向卷绕介质95的方向旋转。旋转驱动部的动作由控制部1控制。保持于图1所示的介质回收部30的介质95的卷绕方向为一个示例,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介质95的记录面卷绕于内侧的结构。
接下来,对沿着介质输送部20设置的各部分进行说明。
介质紧贴部60用于使介质95与输送带23紧贴。介质紧贴部60设置在印刷部40的上游侧(-Y轴侧)。介质紧贴部60具有推压辊61、推压辊驱动部62以及辊支撑部63。推压辊61形成为圆筒状或圆柱状,沿圆周方向可旋转地设置。推压辊61配置为沿着输送方向的方向旋转,且轴线方向与输送方向交叉。辊支撑部63设置在隔着输送带23与推压辊61相对的输送带23的内周面23b侧。
推压辊驱动部62一边将推压辊61向铅垂方向的下方侧(-Z轴侧)推压,一边使推压辊61向输送方向(+Y轴方向)以及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Y轴方向)移动。与输送带23重叠的介质95在推压辊61与辊支撑部63之间与输送带23抵接。由此,能够使介质95可靠地粘合在设于输送带23的表面23a的粘合层29上,能够防止输送带23上的介质95发生翘起。
印刷部40相对于输送带23的配置位置配置在上方(+Z轴侧),用于在载置于输送带23的表面23a上的介质95上进行印刷。印刷部40具备:多个朝向介质95喷出油墨的喷出头42、搭载有喷出头42的滑架43、使滑架43向与输送方向交叉的介质95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移动的滑架输送部93等。通过从图中没有示出的油墨箱供给作为液体的油墨的油墨供给管79向喷出头42供给各种油墨。
滑架输送部93用于使喷出头42与滑架43一起沿着X轴方向往复移动。滑架输送部93设置在输送带23的上方(+Z轴方向侧),具有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一对导轨93a、93b等。导轨93a、93b支撑滑架43。滑架43通过导轨93a、93b沿着X轴方向引导,以能够沿着X轴方向往复移动的状态由导轨93a、93b支撑。
滑架输送部93具有图中没有示出的移动机构及动力源。作为移动机构,例如能够采用组合了滚珠丝杠和滚珠螺母的机构、线性引导机构等。此外,在滑架输送部93中设有电机(图中没有示出)作为用于使滑架43沿着X轴方向移动的动力源。作为电机,能够采用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线性电机等各种电机。当通过控制部1的控制来驱动电机时,喷出头42与滑架43一起沿着X轴方向往复移动。
控制部1控制各部分的动作。例如,控制部1通过交替地重复一边控制滑架输送部93及喷出头42从喷出头42喷出油墨一边使喷出头42(滑架43)移动的主扫描,和控制介质输送部20使介质95向输送方向输送的副扫描,从而在介质95上形成图像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喷出头42,例示了搭载于往复移动的滑架43且一边向介质95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移动一边喷出油墨的串行头式,但也可以是向介质95的宽度方向延伸并固定排列的行式头式。
吸引部45具有:与喷出头42抵接并覆盖喷嘴板48(参照图4)的盖44;使盖44内成为负压状态的负压泵46。另外,吸引部45具有使盖44上升并与喷出头42抵接的图中没有示出的升降装置。吸引部45利用盖44盖住喷出头42的同时利用负压泵46使盖44内成为负压状态,从而吸引喷出头42内的油墨。由此,能够去除混入喷出头42内的气泡或异物等,能够实现因气泡或异物而发生喷出不良的喷嘴47的恢复。
另外,吸引部45还具有作为从油墨箱向喷出头42填充油墨时的填充机构的功能。由吸引部45吸引的油墨经由排出路径97(参照图4)贮存在图中没有示出的废弃箱中。除了吸引部45以外,也可以是并列设置有擦拭附着在喷嘴板48上的油墨或异物的擦拭部,或对喷出在喷出头42内增稠的油墨时的液滴进行捕捉的冲洗部等的结构。
干燥单元27设置在输送辊26与输送辊28之间。干燥单元27用于对喷出到介质95上的油墨进行干燥,在干燥单元27中例如包括IR加热器,通过驱动IR加热器,能够使喷出到介质95上的油墨在短时间内干燥。由此,能够将形成有图像等的带状的介质95卷绕于卷绕轴部31。
清洗单元50用于清洗输送带23。清洗单元50由清洗部51、推压部52以及移动部53构成。移动部53能够使清洗单元50沿着地面99一体地移动并固定于预定的位置。清洗单元50在Y轴方向上配置在带旋转辊24与带驱动辊25之间。
推压部52例如是由气缸56和滚珠衬套57构成的升降装置,能够使其上部具有的清洗部51在清洗位置和退避位置移动。清洗位置是指清洗辊58及叶片55与输送带23抵接的位置。退避位置是指清洗辊58及叶片55与输送带23分离的位置。清洗部51在清洗位置从下方(-Z轴方向)清洗输送带23的表面(支撑面)23a。图1示出使清洗部51上升并配置在清洗位置的情况。
清洗部51具有清洗槽54、清洗辊58以及叶片55。清洗槽54是贮存用于清洗附着在输送带23的表面23a上的油墨或异物的清洗液的槽,清洗辊58及叶片55设置在清洗槽54的内侧。作为清洗液,例如能够使用水或水溶性溶剂(醇水溶液等),也可以根据需要添加表面活性剂或消泡剂。
清洗辊58的下侧(-Z轴侧)浸渍在贮存于清洗槽54的清洗液中。当在清洗位置清洗辊58旋转时,清洗液被供给至输送带23的表面23a,同时清洗辊58与输送带23之间滑动。由此,能够利用清洗辊58去除附着在输送带23上的油墨或作为介质95的布帛的纤维等。
叶片55例如可以由硅橡胶等可挠性的材料形成。叶片55在输送带23的移动方向上设置在清洗辊58的下游侧。通过输送带23与叶片55之间滑动,可以除去残留在输送带23的表面23a上的清洗液。
图2是示出喷嘴板的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示出喷出头的内部构成的剖视图。接下来,参照图2及图3对喷出头42的构成进行说明。
喷出头42具有形成有喷出作为液体的油墨的多个喷嘴列49的喷嘴板48。
在喷嘴板48上具有沿着Y轴方向形成有多个(例如180个)喷嘴47的喷嘴列49。喷嘴板48具有喷出不同种类的油墨的四列喷嘴列49。各个喷嘴列49例如对应青色(C)、品红色(M)、黄色(Y)、黑色(K)等油墨。油墨的种类及数量、喷嘴47及喷嘴列49的数量为一个示例,并不局限于此。另外,喷出相同种类的油墨的喷嘴列49也可以由多个喷嘴列构成。
接下来,对喷出头42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喷出头42具备:将多个压电振子72、固定板73及柔性电缆74等单元化的振子单元70;能够收纳该振子单元70的壳体71;与壳体71的前端面接合的流路单元80。
壳体71是形成有前端和后端一起开放的收纳空部75的合成树脂制的块状部件,在收纳空部75内收纳固定有振子单元70。
压电振子72形成为在纵向上细长的梳齿状。该压电振子72是交替层叠压电体和内部电极而构成的层叠型的压电振子,是能够在与层叠方向正交的纵向上伸缩的纵向振动模式的压电振子。另外,各压电振子72的前端面与流路单元80的岛部76接合。该压电振子72与电容器同样地发挥作用。即,在停止信号的供给的情况下,压电振子72的电位保持为即将停止之前的电位。
流路单元80通过将流路形成基板83夹在中间,将喷嘴板48配置在流路形成基板83的一个面侧,将弹性板84配置在与喷嘴板48相反侧的另一个面侧,然后进行层叠而构成。喷嘴板48经由粘接部件与流路形成基板83接合。作为粘接部件,能够采用环氧系粘接剂、丙烯酸系粘接剂等。
喷嘴板48由沿着Y轴方向形成有多个喷嘴47的薄的金属制板材(例如不锈钢板)构成。流路形成基板83是形成有由共用油墨室86、油墨供给口87、压力室88以及喷嘴连通口89构成的一系列的油墨流路的板状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硅晶片的蚀刻处理来制作该流路形成基板83。弹性板84是在不锈钢制的支撑板82上层叠加工了树脂膜81而成的双层结构的复合板材,环状地除去与压力室88对应的部分的支撑板82而形成岛部76。
在该喷出头42中,针对每个喷嘴47形成有从共用油墨室86通过压力室88至喷嘴47的一系列的油墨流路。然后,通过对压电振子72进行充电或放电来使压电振子72变形。即,该纵向振动模式的压电振子72通过充电在振子长度方向上收缩,通过放电在振子长度方向上伸长。因此,当通过充电使电位上升时,岛部76被拉向压电振子72侧,岛部76周边的树脂膜81变形而压力室88膨胀。另外,当通过放电使电位下降时,压力室88收缩。
像这样,由于可以根据电位控制压力室88的容积,因此能够使压力室88内的油墨产生压力变动,能够使油墨从喷嘴47喷出。例如,通过使恒定容量(基准容积)的压力室88暂时膨胀后急剧地收缩,能够使油墨作为液滴喷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使用纵向振动型的压电振子72的结构,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将下电极、压电体层和上电极层叠形成的弯曲变形型的压电振子。另外,作为使压力室88膨胀、收缩的机构,也可以使用在振动板与电极之间产生静电,通过静电力使振动板变形而从喷嘴喷出液滴的所谓的静电式致动器等。此外,也可以是具有如下结构的头单元:使用发热体而使喷嘴内产生气泡,通过该气泡使油墨作为液滴喷出。
图4是示出喷出头及吸引部的构成的侧视图。图5是图4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6是图4中的B-B线的剖视图。接下来,参照图4至图6对盖44的构成进行说明。在图4至图6中,示出了盖44与喷嘴板48抵接的状态。
如图4至图6所示,盖44呈由框状的侧壁44a和底板44b形成的有底无盖的箱状。在底板44b上具有将吸引的油墨从盖44内排出的排出口44d。此外,盖44具有在与喷出头42(喷嘴板48)抵接的状态下,抵接在喷嘴列49之间来支撑喷嘴板48的板状的支撑部44c。由此,能够抑制由于接合喷嘴板48与流路形成基板83的粘接剂的接合强度的经时劣化和负压泵46的吸引动作的吸引力而发生的喷嘴板的剥离。
支撑部44c设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四列喷嘴列49之间设有三个支撑部44c。由此,能够提高抑制喷嘴板48的剥离的效果。另外,由于支撑部44c的高度与形成盖44的外周的侧壁44a的高度相同,因此侧壁44a和支撑部44c同时与喷嘴板48抵接。由此,能够缓和支撑部44c与喷嘴板48抵接时的冲击。
如图5所示,支撑部44c划分出包围喷嘴列49的区域49a。盖44内通过侧壁44a和支撑部44c划分为四个区域49a。盖44以包围各喷嘴列49的方式与喷嘴板48抵接。当盖44与喷嘴板48抵接时,各区域49a连通。支撑部44c的两端的至少一方与盖44的侧壁44a分离。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支撑部44c的两端与侧壁44a分离,从而由支撑部44c划分形成的多个区域49a连通。由此,能够利用一个负压泵46使多个区域49a成为负压状态。
支撑部44c的刚性优选比形成盖44的外周的侧壁44a的刚性低。由此,能够缓和支撑部44c与喷嘴板48抵接时的冲击。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部44c的材质由与侧壁44a相同的材质形成。包括支撑部44c的盖44能够由弹性体等弹性部件成型。另外,支撑部44c的厚度T2构成为比侧壁44a的厚度T1薄。由此,能够使支撑部44c的刚性比侧壁44a的刚性低。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盖44及印刷装置100,能够得到以下效果。
盖44具有在与喷嘴板48抵接的状态下,抵接在喷嘴列49之间来支撑喷嘴板48的支撑部44c。当盖44与喷嘴板48抵接时,喷嘴板48的中央部由支撑部44c支撑。由此,即使在对与接合强度经时劣化的喷嘴板48抵接的盖44施加了负压的情况下,喷嘴板48的中央部也能够通过支撑部44c抑制其变形。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盖44,其能够抑制由于接合喷嘴板48与流路形成基板83的粘接剂的接合强度的经时劣化和负压泵46的吸引动作的吸引力而发生的喷嘴板48的剥离。
支撑部44c划分出包围喷嘴列49的区域49a。通过支撑部44c的两端与侧壁44a分离,从而由支撑部44c划分形成的多个区域49a连通。由此,能够利用一个负压泵46使多个区域49a成为负压状态。
由于盖44具有多个支撑部44c,因此能够提高抑制喷嘴板48的剥离的效果。
支撑部44c的高度与形成盖44的外周的侧壁44a的高度相同,因此侧壁44a和支撑部44c同时与喷嘴板48抵接。由此,能够缓和支撑部44c与喷嘴板48抵接时的冲击。
支撑部44c的刚性比形成盖44的外周的侧壁44a的刚性低,因此能够缓和支撑部44c与喷嘴板48抵接时的冲击。
支撑部44c的材质是与侧壁44a相同的材质,支撑部44c的厚度T2比侧壁44a的厚度T1薄,因此能够使支撑部44c的刚性比侧壁44a的刚性低。
印刷装置100具有:具有形成有喷出液体的多个喷嘴列49的喷嘴板48的喷出头42;盖44。盖44具有在与喷嘴板48抵接的状态下,抵接在喷嘴列49之间来支撑喷嘴板48的支撑部44c。当盖44与喷嘴板48抵接时,喷嘴板48的中央部由支撑部44c支撑。由此,即使在对与接合强度经时劣化的喷嘴板48抵接的盖44施加了负压的情况下,喷嘴板48的中央部也能够通过支撑部44c抑制其变形。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印刷装置100,其能够抑制由于接合喷嘴板48与流路形成基板83的粘接剂的接合强度的经时劣化和负压泵46的吸引动作的吸引力而发生的喷嘴板的剥离。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对上述的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更或改良等。变形例如下所述。
(变形例1)
图7示出变形例1涉及的盖的构成,是图4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8是图4中的B-B线的剖视图。接下来,参照图7及图8对本变形例的盖144的构成进行说明。对与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7及图8所示,盖144具有在与喷出头42(喷嘴板48)抵接的状态下,抵接在喷嘴列49之间来支撑喷嘴板48的板状的支撑部144c。由此,能够抑制由于接合喷嘴板48与流路形成基板83的粘接剂的接合强度的经时劣化和负压泵46的吸引动作的吸引力而发生的喷嘴板的剥离。
盖144内通过侧壁44a和支撑部144c划分为包围喷嘴列49的四个区域49a。支撑部144c呈从形成盖144的外周的侧壁44a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延伸的板状。并且,由于彼此的前端分离,因此在盖44与喷嘴板48抵接时,由支撑部144c划分形成的多个区域49a连通。由此,能够利用一个负压泵46使多个区域49a成为负压状态。
(变形例2)
图9示出变形例2涉及的盖的构成,是图4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10是图4中的B-B线的剖视图。接下来,参照图9及图10对本变形例的盖244的构成进行说明。对与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9及图10所示,盖244具有在与喷出头42(喷嘴板48)抵接的状态下,抵接在喷嘴列49之间来支撑喷嘴板48的板状的支撑部244c。由此,能够抑制由于接合喷嘴板48与流路形成基板83的粘接剂的接合强度的经时劣化和负压泵46的吸引动作的吸引力而发生的喷嘴板的剥离。
盖244内通过侧壁44a和支撑部244c划分为包围喷嘴列49的四个区域49a。支撑部244c,其两端与形成盖244的外周的侧壁44a连接。并且,支撑部244c的与抵接于喷嘴板48的一侧相反的相反侧(Z轴方向的-侧)的一部分与盖244的内底面244e分离。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撑部244c的中央下部形成有圆弧状的连通孔41。由此,由支撑部244c划分形成的多个区域49a连通,因此能够利用一个负压泵46使多个区域49a成为负压状态。
(变形例3)
图11是示出变形例3涉及的盖的结构的平面图。接下来,参照图11对本变形例的盖344的结构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11表示从铅垂方向(Z轴方向的+侧)观察到的平面。另外,对与实施方式及变形例2相同的构成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1所示,支撑部244c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形成盖344的外周的侧壁344a装卸。在侧壁344a中,在与沿着喷嘴列49的方向(Y轴方向)相对的两边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狭缝341。该狭缝341的宽度比支撑部244c的宽度稍宽,将支撑部244c支撑为能够装卸。由此,能够变更安装支撑部244c的位置,因此用户能够结合使用的喷出头42的喷嘴列49的位置来定制盖344。
(变形例4)
图12是示出变形例4涉及的吸引部的构成的侧视图。接下来,参照图12对本变形例的吸引部的结构进行说明。对与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2所示,吸引部445由盖44和注射器446构成。在从图中没有示的油墨箱向喷出头42初期填充油墨时,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负压泵46由用户更换为注射器446。然后,通过用户操作注射器446而在盖44内产生负压,从而向喷出头42填充油墨。
用户通过操作注射器446来填充油墨,因此与使用了负压泵46的情况相比,能够更有效地填充油墨。另一方面,通过过度拉动注射器446,在盖44内产生高负压,喷嘴板48有时会从流路形成基板83剥离。但是,本变形例的盖44具有支撑喷嘴板48的支撑部44c,因此还具有防止油墨填充时的喷嘴板48的剥离的效果。

Claims (10)

1.一种盖,其特征在于,是一种与具有喷嘴板的喷出头抵接并覆盖所述喷嘴板的盖,所述喷嘴板形成有喷出液体的多个喷嘴列,
所述盖具有抵接在所述喷嘴列之间来支撑所述喷嘴板的支撑部,
所述支撑部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形成所述盖的外周的侧壁装卸,并能够变更安装所述支撑部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划分出包围所述喷嘴列的区域,在与所述喷嘴板抵接时,所述区域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呈板状,所述支撑部的两端的至少一方与形成所述盖的外周的侧壁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呈从形成所述盖的外周的侧壁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延伸的板状,所述支撑部的在所述相互接近的方向上的彼此的前端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呈两端与形成所述盖的外周的侧壁连接的板状,所述支撑部的与抵接于所述喷嘴板的侧相反的相反侧的至少一部分与内底面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
具有多个所述支撑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的高度与形成所述盖的外周的侧壁的高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的刚性比形成所述盖的外周的侧壁的刚性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的材质与所述侧壁的材质相同,所述支撑部的厚度比所述侧壁的厚度薄。
10.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喷嘴板的喷出头,所述喷嘴板形成有喷出液体的多个喷嘴列;以及
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
CN201811305751.9A 2017-11-06 2018-11-05 盖及印刷装置 Active CN1097472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13520 2017-11-06
JP2017213520A JP7009934B2 (ja) 2017-11-06 2017-11-06 キャップ及び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7276A CN109747276A (zh) 2019-05-14
CN109747276B true CN109747276B (zh) 2022-05-06

Family

ID=64267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05751.9A Active CN109747276B (zh) 2017-11-06 2018-11-05 盖及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480020B1 (zh)
JP (1) JP7009934B2 (zh)
CN (1) CN109747276B (zh)
ES (1) ES2915659T3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4508A (en) * 1992-10-30 1996-04-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receiving cap,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discharg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US6494560B1 (en) * 1998-01-30 2002-12-1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printer and print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JP2004284275A (ja) * 2003-03-24 2004-10-14 Fuji Xerox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868748A (zh) * 2005-05-25 2006-11-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帽部件的喷墨成像装置
US20070176962A1 (en) * 2006-01-31 2007-08-0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7196658A (ja) * 2005-12-27 2007-08-09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記録ヘッドのキャッピング方法
US20080088666A1 (en) * 2006-10-16 2008-04-1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p apparatus for liquid jetting head and liquid jetting apparatus
CN102729634A (zh) * 2011-03-29 2012-10-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出头的盖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JP2013220551A (ja) * 2012-04-13 2013-10-28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2608A (ja) 1993-11-10 1995-05-23 Fuji Xerox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09239995A (ja) * 1996-03-13 1997-09-16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用キャッピン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4508A (en) * 1992-10-30 1996-04-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receiving cap,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discharg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US6494560B1 (en) * 1998-01-30 2002-12-1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printer and print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JP2004284275A (ja) * 2003-03-24 2004-10-14 Fuji Xerox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868748A (zh) * 2005-05-25 2006-11-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帽部件的喷墨成像装置
JP2007196658A (ja) * 2005-12-27 2007-08-09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記録ヘッドのキャッピング方法
US20070176962A1 (en) * 2006-01-31 2007-08-0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080088666A1 (en) * 2006-10-16 2008-04-1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p apparatus for liquid jetting head and liquid jetting apparatus
CN102729634A (zh) * 2011-03-29 2012-10-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出头的盖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JP2013220551A (ja) * 2012-04-13 2013-10-28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09934B2 (ja) 2022-01-26
EP3480020B1 (en) 2022-05-04
EP3480020A1 (en) 2019-05-08
CN109747276A (zh) 2019-05-14
JP2019084725A (ja) 2019-06-06
ES2915659T3 (es) 2022-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40809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8621582B (zh) 擦拭部件、喷射装置、擦拭方法以及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JP6308170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インクジェット式画像形成装置
US9937721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JPH098595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8038255B2 (en) Cap member and fl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20100026757A1 (en) Liquid ejection head unit, liquid ejection head module, an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CN109747276B (zh) 盖及印刷装置
JP5712896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CN210101034U (zh) 印刷装置及控制装置
CN108944038B (zh) 印刷装置
JP2009012370A (ja)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CN210082664U (zh) 印刷装置
JP201700134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5047750B2 (ja) 維持回復方法、維持回復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76164B2 (ja) メンテナンス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CN107053846B (zh) 印刷装置及其喷出方法
JPH10235884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2016196125A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US20090237444A1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leaning liquid ejecting head
JP2022054044A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のワイピング方法
JP2022113527A (ja) ノズル面清掃装置及び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JP2009012371A (ja)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JP200121296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9012373A (ja) 流体噴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