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29328A - 投影仪、图像投射系统及投影仪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投影仪、图像投射系统及投影仪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29328A
CN109729328A CN201811244072.5A CN201811244072A CN109729328A CN 109729328 A CN109729328 A CN 109729328A CN 201811244072 A CN201811244072 A CN 201811244072A CN 109729328 A CN109729328 A CN 1097293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attern
projector
projection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440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29328B (zh
Inventor
工藤裕介
木原裕彦
四方宽人
秋江孝明
小泽孝明
古井志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54407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714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293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93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293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93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80Geometric cor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47Multi-projection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60Editing figures and text; Combining figures or tex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0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 G09G3/00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to project the image of a two-dimensional display, such as an array of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or a C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9/3185Geometric adjustment, e.g. keystone or converge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24Color im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204Mark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ometry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Abstract

投影仪、图像投射系统及投影仪的控制方法。投影仪具有:投射部,其向投射面投射第1图像(部分图像);控制部,其使投射部投射设置用图案图像(Ie)作为第1图像,设置用图案图像(Ie)包含第1图案(P1)和第2图案(P2),第1图案(P1)位于与其它投影仪投射的第2图像(部分图像)重叠的端部,第2图案(P2)被配置成第1直线部(L1)位于与端部相距相当于指定的混合宽度的距离(Wb1、Wb2)的位置,颜色与第1图案(P1)不同;以及校正部,其根据拍摄第2图像的至少第1区域而得到的拍摄图像进行第1图像的校正,第1区域是在使第1图像和第2图像重叠时与第1图像的从端部起具有距离(Wb1、Wb2)的宽度的区域重叠的区域。

Description

投影仪、图像投射系统及投影仪的控制方法
2017年10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207921的全部公开内容在此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射图像的投影仪、图像投射系统及投影仪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已提出在利用多个投影仪来并排投射多个图像从而显示一个大图像的系统中,设置使图像的一部分重合的重叠区域(重合区域)以平滑地显示图像的接缝(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系统中,例如,用照相机拍摄屏幕上的图像,根据通过拍摄得到的图像进行图像形状的校正和重叠区域中的亮度校正。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38064号公报
然而,在基于用照相机拍摄而得到的图像进行图像校正时,如果重叠区域不足,有时无法进行适当的校正而使校正处理中断、或者进行意外的校正(画面整体变得非常小等)。因此,需要设置一定程度以上的重叠区域,但是在设置各投影仪时,用户不容易判断使图像重合到何种程度即可。其结果,用户经常在设置了投影仪要开始校正处理时才意识到重叠区域不足,导致投影仪的设置花费劳力和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作为以下的方式或应用例来实现。
[应用例1]
本应用例的投影仪的特征在于,该投影仪具有:投射部,其向投射面投射第1图像;控制部,其使所述投射部投射图案图像作为所述第1图像,所述图案图像包含第1图案和第2图案,该第1图案位于所述第1图像的与其它投影仪投射的第2图像重叠的端部,所述第2图案被配置成该第2图案的一部分位于与所述端部至少相距第1距离的位置,且该第2图案的颜色与所述第1图案不同;以及校正部,其根据拍摄所述第2图像的至少第1区域而得到的拍摄图像,进行所述第1图像的校正,所述第1区域是在使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重叠时与所述第1图像的从所述端部起具有所述第1距离的宽度的区域重叠的区域。
根据该投影仪,将第1图案投射到第1图像的端部,以使一部分位于与端部至少相距第1距离的位置的方式投射颜色与第1图案不同的第2图案,因此,用户在设置投影仪时能够掌握可以与第2图像重合到何种程度。其结果,可以减少由于之后的校正被中断或进行了意外的校正而产生的设置时的麻烦和时间。
[应用例2]
在所述应用例的投影仪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图案是沿着所述第1图像的所述端部配置的线状的图案。
根据该投影仪,由于作为线状图案的第1图案沿着第1图像的端部配置,因此用户在设置投影仪时能够容易地掌握第1图像的端部。
[应用例3]
在所述应用例的投影仪中,优选的是,所述第2图案在所述第1图像的与所述端部至少相距所述第1距离的位置处具有与所述端部平行的直线。
根据该投影仪,由于第2图案在与第1图像的端部至少相距第1距离的位置具有与端部平行的直线,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掌握可以将第1图像和第2图像重合到何种程度。
[应用例4]
在所述应用例的投影仪中,优选的是,所述第2图案包含沿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排列的方向延伸的直线。
根据该投影仪,由于第2图案包含沿第1图像和第2图像排列的方向延伸的直线,因此,容易与第1图案区分。
[应用例5]
在所述应用例的投影仪中,优选的是,具备:距离取得部,其取得与所述第1距离有关的信息;和图像生成部,其根据所述距离取得部取得的所述信息,生成所述图案图像。
根据该投影仪,由于根据距离取得部取得的信息生成图案图像,因此,能够投射与期望的第1距离对应的图案图像。
[应用例6]
在所述应用例的投影仪中,也可以是,所述图像生成部将所述第2图案配置成:该第2图案的一部分位于与所述端部相距比基于所述距离取得部取得的所述信息的所述第1距离长的距离的位置。
根据该投影仪,由于第2图案被配置成一部分位于与端部相距比第1距离长的距离的位置,因此,能够使第1图像和第2图像有富余地重合。
[应用例7]
在所述应用例的投影仪中,优选的是,具备:位置取得部,其取得与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的位置关系有关的信息;和图像生成部,其根据所述位置取得部取得的所述信息,生成所述图案图像。
根据该投影仪,由于根据位置取得部取得的信息生成图案图像,因此,能够投射适合第1图像和第2图像的位置关系的图案图像。
[应用例8]
本应用例的图像投射系统包含向投射面投射第1图像的第1投影仪和使第2图像的一部分与所述第1图像重叠地将所述第2图像投射到所述投射面上的第2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投影仪具有:投射部,其投射所述第1图像;控制部,其使所述投射部投射图案图像作为所述第1图像,所述图案图像包含第1图案和第2图案,该第1图案位于所述第1图像的与所述第2图像重叠的端部,所述第2图案被配置成该第2图案的一部分位于与所述端部至少相距第1距离的位置,且该第2图案的颜色与所述第1图案不同;以及校正部,其根据拍摄所述第2图像的至少第1区域而得到的拍摄图像,进行所述第1图像的校正,所述第1区域是在使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重叠时与所述第1图像的从所述端部起具有所述第1距离的宽度的区域重叠的区域。
根据该图像投射系统,第1投影仪将第1图案投射到第1图像的端部,以使一部分位于与端部相距至少第1距离的位置的方式投射颜色与第1图案不同的第2图案,因此,用户在设置投影仪时能够掌握可以与第2图像重合到何种程度。其结果,可以减少由于之后的校正被中断或进行了意外的校正而产生的设置时的麻烦和时间。
[应用例9]
关于本应用例的投影仪的控制方法,该投影仪向投射面投射第1图像,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投射图案图像作为所述第1图像,其中,所述图案图像包含第1图案和第2图案,该第1图案位于所述第1图像的与其它投影仪投射的第2图像重叠的端部,所述第2图案被配置成该第2图案的一部分位于与所述端部至少相距第1距离的位置,且该第2图案的颜色与所述第1图案不同;和根据拍摄所述第2图像的至少第1区域而得到的拍摄图像,进行所述第1图像的校正,所述第1区域是在使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重叠时与所述第1图像的从所述端部起具有所述第1距离的宽度的区域重叠的区域。
根据该投影仪的控制方法,将第1图案投射到第1图像的端部,以使一部分位于与端部相距至少第1距离的位置的方式投射颜色与第1图案不同的第2图案,因此,在设置投影仪时用户能够掌握可以与第2图像重合到何种程度。其结果,可以减少由于之后的校正被中断或进行了意外的校正而产生的设置时的麻烦和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图像投射系统的说明图。
图2是示出投影仪的概要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投影仪具备的图像投射部的概要结构的框图。
图4是用于说明进行多投射的初始设定时的图像投射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A是示出向左上方投射部分图像的投影仪生成的设置用图案图像的图。
图5B是示出向右上方投射部分图像的投影仪生成的设置用图案图像的图。
图5C是示出向左下方投射部分图像的投影仪生成的设置用图案图像的图。
图5D是示出向右下方投射部分图像的投影仪生成的设置用图案图像的图。
图6是示出全部投影仪同时投射设置用图案图像时的投射面的图,并且是示出设置状态不合适的情况的图。
图7是示出全部投影仪同时投射设置用图案图像时的投射面的图,并且是示出设置状态合适的情况的图。
图8是示出设置用图案图像的变形例的图。
图9是示出设置用图案图像的变形例的图。
图10A是示出向左端投射部分图像的投影仪生成的设置用图案图像的图。
图10B是示出向左右两端以外的位置投射部分图像的投影仪生成的设置用图案图像的图。
图10C是示出向右端投射部分图像的投影仪生成的设置用图案图像的图。
标号说明
1:投影仪;1m:主投影仪;1s:从投影仪;2:计算机;3:HUB;4:图像供给装置;10:控制部;11:存储部;12:输入操作部;13:通信部;14:摄像部;15:图像信息输入部;16:图像信息校正部;17:图像投射部;18:图案图像生成部;19:校正信息生成部;21:光源;22R、22G、22B:液晶光阀;22i:像素区域;23:投射光学系统;24:光阀驱动部;100:图像投射系统;Aa:显示范围;Ao:重叠区域;Ia:投射图像;Ib:背景图像;Id:部分图像;Ie:设置用图案图像;L1:第1直线部;L2:第2直线部;L3:第3直线部;L4:第4直线部;P1:第1图案;P2:第2图案;P3:第3图案;P4:第4图案;Sp:投射面;Wb1、Wb2: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投射系统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投射系统100的说明图。
如图1所示,图像投射系统100具备四个投影仪1和计算机2,其中,所述四个投影仪1向屏幕或壁面等投射面Sp投射图像。计算机2经由HUB(集线器)3与各投影仪1连接,能够控制各投影仪1的动作。四个投影仪1被设置成从各投影仪1投射的图像(以下也称为“部分图像Id”)彼此相邻排列,以能够彼此协作地显示一个大图像(投射图像Ia)。此外,各投影仪1被设置成各自的部分图像Id的一部分与其它投影仪1的部分图像Id的一部分重合。因此,在部分图像Id间没有间隙,能够平滑地连接各部分图像Id。另外,此后,将多个投影仪1协作地显示一个投射图像Ia的情况也称为“多投射”,将部分图像Id彼此重合的区域Ao也称为“重叠区域Ao”。
四个投影仪1中的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投射左上的部分图像Id的投影仪1)是主投影仪1m,除此以外的三个投影仪1是从投影仪1s。主投影仪1m和各从投影仪1s经由HUB3连接,主投影仪1m能够控制各从投影仪1s的动作。
另外,图1所示的图像投射系统100的结构是在进行投影仪1的初始设定时所需的结构,此后,当显示期望的内容图像作为投射图像Ia时,外部的图像供给装置4(参照图2)与各投影仪1连接,从图像供给装置4供给与内容图像对应的图像信息。
图2是示出投影仪1的概要结构的框图,图3是示出投影仪1具备的图像投射部17的概要结构的框图。
如图2所示,投影仪1构成为一体地具备控制部10、存储部11、输入操作部12、通信部13、摄像部14、图像信息输入部15、作为校正部的图像信息校正部16、以及作为投射部的图像投射部17。投影仪1根据输入到图像信息输入部15中的图像信息,从图像投射部17向投射面Sp投射图像。
控制部10构成为具备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通过依照存储在存储部11中的控制程序进行动作来统一控制投影仪1的动作。
存储部11构成为具备RAM(Random Access Memory)和ROM(Read Only Memory)等存储器。RAM用于临时存储各种数据等,ROM存储用于控制投影仪1的动作的控制程序、控制数据等。此外,存储部11存储为了校正部分图像Id而从图像投射部17投射的图案图像(校正用图案图像)的图像信息等。
输入操作部12具备用户对投影仪1进行各种指示的多个操作键。当用户操作输入操作部12的各种操作键时,输入操作部12将与用户的操作内容对应的操作信号输出至控制部10。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将能够进行远程操作的遥控器(未图示)用作输入操作部12。该情况下,遥控器发送与用户的操作内容对应的红外线的操作信号,未图示的遥控器信号接收部接收该信号并将其传递至控制部10。
通信部13经由HUB3(网络)与计算机2以及其它投影仪1等外部装置连接,根据控制部10的控制,与这些装置之间进行信息的收发。另外,通信部13和外部装置的连接不限于有线连接,也可以是无线连接。
摄像部14是具备CCD(Charge Coupled Device)传感器或CMOS(Complementary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等摄像元件(未图示)的照相机。摄像部14根据控制部10的控制,拍摄投射面Sp,将作为其摄像结果的图像信息(拍摄图像信息)输出至控制部10。摄像部14至少拍摄从图像投射部17投射图像(部分图像Id)的范围。因此,如图1所示,当投影仪1设置成多个部分图像Id的一部分重叠时,摄像部14还能够拍摄相邻的部分图像Id中的至少包含在区域Ao中的区域。
图像信息输入部15与图像再现装置等外部的图像供给装置4连接,从图像供给装置4接受与内容图像对应的图像信息的供给。此外,图像信息输入部15可以从控制部10接受存储在存储部11中的图像信息或控制部10生成的图像信息的供给。图像信息输入部15将所输入的图像信息输出至图像信息校正部16。
图像信息校正部16根据控制部10的控制,对从图像信息输入部15输入的图像信息进行校正处理,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输出至图像投射部17的光阀驱动部24(参照图3)。例如,图像信息校正部16根据需要,对图像信息实施校正部分图像Id的形状的处理、调节重叠区域Ao的亮度的处理等。
另外,图像信息输入部15和图像信息校正部16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等构成,也可以由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专用处理装置构成。
如图3所示,图像投射部17构成为具备光源21、作为光调制装置的三个液晶光阀22R、22G、22B、投射光学系统23、光阀驱动部24等。图像投射部17利用液晶光阀22R、22G、22B对从光源21射出的光进行调制而形成图像光,从包含透镜和反射镜中的至少一方的投射光学系统23投射图像光,在投射面Sp上显示图像。
光源21构成为包含超高压汞灯或金属卤化物灯等放电型光源灯、或发光二极管、半导体激光器等固体光源。从光源21射出的光由未图示的积分器光学系统转换成亮度分布大致均匀的光,由未图示的色分离光学系统分离成作为光的三原色的红色(R)、绿色(G)、蓝色(B)的各色光成分,之后,分别入射到液晶光阀22R、22G、22B。
液晶光阀22R、22G、22B分别由在一对透明基板间封入液晶而成的透射型液晶面板等构成。在各液晶面板中形成有由排列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构成的矩形的像素区域22i,能够按照每个像素对液晶施加驱动电压。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与WUXGA(Wide UltraExtended Graphics Array)对应,像素区域22i包含1920×1200的像素。
光阀驱动部24在液晶光阀22R、22G、22B的像素区域22i形成图像。具体而言,光阀驱动部24对像素区域22i的各像素施加与从图像信息校正部16输入的图像信息对应的驱动电压,将各像素设定为与图像信息对应的光透射率。从光源21射出的光透过液晶光阀22R、22G、22B的像素区域22i而按照每个像素进行调制,按照每种色光形成与图像信息对应的图像光。所形成的各色的图像光利用未图示的色合成光学系统按照每个像素进行合成而成为表示彩色图像的图像光,利用投射光学系统23放大投射到投射面Sp上。其结果,基于输入到图像信息输入部15的图像信息的图像(输入图像)显示在投射面Sp上。
返回图2,作为通过控制程序实现的功能块,控制部10具有作为图像生成部的图案图像生成部18和校正信息生成部19。
图案图像生成部18生成在设置投影仪1时投射的设置用图案图像Ie(参照图5A~图5D)的图像信息。然后,当设置投影仪1时,图案图像生成部18将生成的图像信息输出至图像信息输入部15,从图像投射部17投射设置用图案图像Ie。另外,在将生成的图像信息输出至图像信息输入部15时,图案图像生成部18指示图像信息校正部16不执行针对图像信息的校正处理。因此,设置用图案图像Ie在未被校正的状态下从图像投射部17投射。对于设置用图案图像Ie的细节,在后面叙述。
校正信息生成部19根据摄像部14拍摄的拍摄图像信息,生成用于在进行多投射时校正部分图像Id的形状和亮度的校正信息。校正信息生成部19将生成的校正信息输出至图像信息校正部16,使其进行基于校正信息的校正处理。
接下来,对图像投射系统10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4是用于说明进行多投射的初始设定时的图像投射系统100的动作的流程图。
当用户对计算机2进行用于开始多投射的初始设定的操作时,图像投射系统100依照图4所示的流程进行动作。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如图1所示,用四个投影仪1以2×2矩阵状的方式进行多投射。
如图4所示,在步骤S101中,计算机2从用户取得与部分图像Id的布局等有关的信息(布局信息)。具体而言,计算机2显示与网络连接的多个投影仪1的列表,使用户指定使用其中的哪一个投影仪1、通过何种布局(位置关系)排列各个部分图像Id、哪个投影仪1将部分图像Id投射到哪个位置、以及将哪个投影仪1设为主投影仪1m等。
在接着的步骤S102中,计算机2从用户取得与重叠区域Ao的宽度(以下也称为“混合宽度”)有关的信息(混合宽度信息)。当缩窄重叠区域Ao的宽度时,变得难以将部分图像Id彼此平滑地连接,投射图像Ia容易变得不自然。另一方面,当加大重叠区域Ao的宽度时,部分图像Id彼此虽然平滑地连接,但是无用的像素增加,使得投射范围变窄、或画质劣化。用户要考虑到这些特性指定期望的混合宽度。以像素单位指定混合宽度,或者以百分比(%)单位指定混合宽度,作为相对于图像整体的比率。另外,可以设定为部分图像Id沿纵向排列时和沿横向排列时不同的混合宽度,也可以设定纵横共同的混合宽度。
在步骤S103中,计算机2将从用户取得的布局信息和混合宽度信息发送至各投影仪1。
在步骤S104中,各投影仪1的通信部13从计算机2接收(取得)布局信息和混合宽度信息,各投影仪1的图案图像生成部18根据所接收的这些信息,生成设置用图案图像Ie的图像信息。这里,各投影仪1基于所接收的布局信息,根据投射部分图像Id的位置生成不同的设置用图案图像Ie。
图5A~图5D是示出所生成的设置用图案图像Ie的图,图5A是示出向左上方投射部分图像Id的投影仪1生成的设置用图案图像Ie的图,图5B是示出向右上方投射部分图像Id的投影仪1生成的设置用图案图像Ie的图,图5C是示出向左下方投射部分图像Id的投影仪1生成的设置用图案图像Ie的图,图5D是示出向右下方投射部分图像Id的投影仪1生成的设置用图案图像Ie的图。
如图5A~图5D所示,设置用图案图像Ie是形成在液晶光阀22R、22G、22B的像素区域22i的整个区域的作为部分图像Id投射的图像,具有通过在背景图像Ib上配置直线状的第1图案P1、T字状的第2图案P2、L字状的第3图案P3和直线状的第4图案P4而成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背景图像Ib是黑色无图案图像。
第1图案P1沿着设置用图案图像Ie的四个边(端部)中的与其它部分图像Id重叠的边配置。例如,在向左上方投射部分图像Id的投影仪1生成的设置用图案图像Ie(参照图5A)中,沿着与其它投影仪1的部分图像Id重叠的右边和下边配置两个第1图案P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图案P1是具有3~6个像素左右的宽度的黄色直线,配置成与相应的边接触。
第2图案P2是与第1图案P1的各个图案相对配置的T字状图案。具体而言,第2图案P2具有与相对的第1图案P1平行的第1直线部L1和与相对的第1图案P1垂直的第2直线部L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直线部L1和第2直线部L2均为具有2~3个像素左右的宽度的蓝色直线。第1直线部L1配置成与配置有相对的第1图案P1的边相距相当于指定的混合宽度的距离Wb1、Wb2。此外,第2直线部L2从第1直线部L1的大致中央起朝向相对的第1图案P1的方向、即重叠的其它部分图像Id排列的方向伸出规定的距离。在本实施方式中,三个第2图案P2沿着短边排列,四个第2图案P2沿着长边排列。
如本实施方式那样,第3图案P3是当两个第1图案P1在角部相交时配置在该角部附近的L字状图案。具体而言,第3图案P3具有与一个第1图案P1(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短边的第1图案P1)平行的第3直线部L3和与另一个第1图案P1(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长边的第1图案P1)平行的第4直线部L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直线部L3和第4直线部L4均为具有2~3个像素左右的宽度的红色直线。第3直线部L3配置成与配置有第1图案P1的短边至少相距相当于指定的混合宽度的距离Wb1,从第4直线部L4的一端起朝向长边的第1图案P1伸出规定的距离。此外,第4直线部L4配置成与配置有第1图案P1的长边至少相距相当于指定的混合宽度的距离Wb2,从第3直线部L3的一端朝向短边的第1图案P1伸出规定的距离。
第4图案P4沿着设置用图案图像Ie的四个边中的未与其它部分图像Id重叠的边、即未配置第1图案P1的边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4图案P4是具有1个像素的宽度的白色直线,配置成与相应的边接触。
另外,由于第2图案P2和第3图案P3如上所述地进行配置,因此,换言之,这些图案是一部分(第1直线部L1)位于与配置有第1图案P1的端部相距相当于指定的混合宽度的距离Wb1、Wb2的位置的图案。或者,换言之,第2图案P2和第3图案P3还可以是从第1位置起配置到上述第1位置与上述端部之间的第2位置的图案,其中,所述第1位置与配置有第1图案P1的端部相距相当于指定的混合宽度的距离Wb1、Wb2。
返回图4,各投影仪1的图案图像生成部18在生成上述的设置用图案图像Ie的图像信息后,在步骤S105中,将该图像信息输出至图像信息输入部15,从图像投射部17投射设置用图案图像Ie。
图6和图7是示出全部投影仪1同时投射设置用图案图像Ie时的投射面Sp的图,图6示出设置状态不合适的情况,图7示出设置状态合适的情况。当这些设置用图案图像Ie被投射到投射面Sp上时,用户可以一边参照所投射的设置用图案图像Ie一边设置投影仪1或进行设置后的微调。
这里,当用户设置投影仪1时,计算机2在监视器上显示要求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消息。
(条件1)
投射范围整体(被白色的第4图案P4围住的范围)覆盖投射面Sp上的期望的显示范围(希望显示投射图像Ia的范围)Aa。
(条件2)
蓝色的第2图案P2进入黄色的第1图案P1的内侧。
(条件3)
红色的第3图案P3进入被黄色的第1图案P1围住的中央的四个角的内侧。
在不满足条件1时,投射图像Ia被投射到小于期望范围的范围。此外,当不满足条件2和条件3时,不能确保所设定的混合宽度,因此,无法进行适当的校正。因此,用户设置各投影仪1以满足这三个条件。例如,当投射到投射面Sp上的设置用图案图像Ie处于图6所示的状态时,显示范围Aa的一部分未被图像覆盖,并且第2图案P2和第3图案P3的一部分位于第1图案P1的外侧,因此,不满足全部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户需要适当重新设置各投影仪1。然后,如图7所示,当用户调节各投影仪1的设置以满足全部条件时,投影仪1可以在期望的显示范围Aa的整个区域投射出投射图像1a,并且部分图像Id以超过指定的混合宽度的宽度彼此重叠,因此,能够适当地进行此后的校正处理。
返回图4,在步骤S106中,计算机2判断投影仪1的设置是否完成。当用户进行了表示投影仪1的设置已完成的操作时,计算机2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07,当未进行操作时,反复进行本步骤。
当进行了表示投影仪1的设置已完成的操作而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107时,计算机2通知主投影仪1m开始生成校正信息。接收到该通知,主投影仪1m通知从投影仪1s开始生成校正信息。
当开始生成校正信息后,各投影仪1根据主投影仪1m的控制,依次投射用于生成校正信息的校正用图案图像。具体而言,各投影仪1的校正信息生成部19读出存储在存储部11中的校正用图案图像的图像信息,依次输出至图像信息输入部15。校正信息生成部19使摄像部14拍摄从自身的图像投射部17投射的校正用图案图像,并且还使摄像部14拍摄从向与自身的部分图像Id相邻的位置投射部分图像Id的投影仪1投射的校正用图案图像。作为校正用图案图像,例如,可以使用多个点排列成矩阵状的图像。
另外,如上所述,关于从向与自身的部分图像Id相邻的位置投射部分图像Id的投影仪1投射的校正用图案图像,拍摄至少包含在重叠区域Ao中的区域。因此,在适当设置了投影仪1以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状态下,拍摄从构成重叠区域Ao的自身的部分图像Id的端部起至少具有指定的混合宽度的区域。
从投影仪1s的校正信息生成部19经由通信部13将由摄像部14拍摄的拍摄图像信息发送至主投影仪1m。另一方面,主投影仪1m的校正信息生成部19经由通信部13取得从从投影仪1s发送的拍摄图像信息,根据由自身的摄像部14拍摄的拍摄图像信息和从从投影仪1s取得的拍摄图像信息,掌握各部分图像Id的准确的配置关系和重叠区域Ao的位置。然后,主投影仪1m的校正信息生成部19在各投影仪1的像素区域22i内设定用于形成部分图像Id的图像形成区域,以使投射图像Ia呈矩形地显示。校正信息生成部19经由通信部13将表示所设定的图像形成区域的信息(区域信息)发送至从投影仪1s。
此外,当确定各自的图像形成区域后,各投影仪1的校正信息生成部19生成亮度信息,将接收到的区域信息和所生成的亮度信息作为校正信息输出至各自的图像信息校正部16,其中,该亮度信息用于设定成重叠区域Ao内的亮度从内侧朝向外侧(图像形成区域的端部)逐渐变暗,以使部分图像Id在重叠区域Ao平滑地连结。
此后,当与部分图像Id的位置对应的图像信息从图像供给装置4输入到各投影仪1的图像信息输入部15时,图像信息校正部16根据由校正信息生成部19生成的校正信息对该图像信息执行校正处理。其结果,从各投影仪1的图像投射部17投射基于校正后的图像信息的图像,使投射图像Ia在形状和亮度被校正后的状态下投射到投射面Sp上。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投射系统100、投影仪1以及图像投射系统100、投影仪1的控制方法,能够得到以下效果。
(1)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设置投影仪1时所投射的设置用图案图像Ie中,在端部配置第1图案P1,以使第1直线部L1位于与端部相距相当于所指定的混合宽度的距离Wb1、Wb2的位置的方式配置与第1图案P1颜色不同的第2图案P2。因此,用户在设置投影仪1时能够掌握可以与其它投影仪1的部分图像Id重合到何种程度。其结果,可以减少由于之后的校正被中断或进行了意外的校正而产生的设置时的麻烦和时间。
(2)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作为线状图案的第1图案P1沿着设置用图案图像Ie(部分图像Id)的端部配置,因此,用户在设置投影仪1时能够容易地掌握部分图像Id的端部。
(3)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第2图案P2在与设置用图案图像Ie(部分图像Id)的端部相距相当于指定的混合宽度的距离Wb1、Wb2的位置具有与端部平行的直线(第1直线部L1),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掌握可以将部分图像Id彼此重合到何种程度。
(4)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第2图案P2包含沿重叠的部分图像Id彼此排列的方向延伸的直线(第2直线部L2),因此,容易与第1图案P1区分。
(5)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投影仪1从计算机2取得与由用户指定的混合宽度有关的混合宽度信息,根据所取得的混合宽度信息生成设置用图案图像Ie,因此,能够投射与指定的混合宽度对应的设置用图案图像Ie。
(6)根据本实施方式,投影仪1从计算机2取得与各部分图像Id的位置关系有关的布局信息,根据所取得的布局信息生成与投射部分图像Id的位置对应的设置用图案图像Ie。因此,能够投射适合部分图像Id彼此的位置关系的设置用图案图像Ie。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自身的图像投射部17投射的部分图像Id对应于第1图像,从其它投影仪1与第1图像重叠地投射的部分图像Id对应于第2图像,第2图像中的与第1图像重叠的区域对应于第1区域。此外,第1图案P1对应于第1图案,第2图案P2对应于第2图案,相当于指定的混合宽度的距离Wb1、Wb2对应于第1距离。此外,从计算机2取得布局信息时的通信部13对应于位置取得部,从计算机2取得混合宽度信息时的通信部13对应于距离取得部。
(变形例)
此外,也可以如下所述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包含在设置用图案图像Ie中的各图案的颜色和形态不限于上述情况,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例如,第1图案P1和第4图案P4不限于实线的直线,也可以是虚线、点线、波浪线等。此外,第2图案P2和第3图案P3不限于T字状或L字状,也可以是矩形或三角形等图案(参照图8),也可以是圆形、星形等其他形状的图案(未图示)。另外,在将第2图案P2设为图8所示那样的矩形图案时,第2图案P2与T字状的图案同样,是具有与对置的第1图案P1平行的第1直线部L1和与对置的第1图案P1垂直的第2直线部L2的图案。此外,在将第3图案P3设为图8所示那样的三角形图案时,第3图案P3与L字状的图案同样,是具有与一个第1图案平行的第3直线部L3和与另一个第1图案平行的第4直线部L4的图案。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2图案P2沿着短边配置有三个,沿着长边配置有四个,但是第2图案P2的数量不限于上述情况,可以适当确定。此外,如图9所示,也可以沿着各边配置连结多个图案的一个大的第2图案P2。但是,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将第2图案P2分割成多个时,更容易与其它投影仪1投射的设置用图案图像Ie的第1图案P1区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线状的第1图案P1配置成与设置用图案图像Ie的端部接触,但是,也可以配置在与端部隔开规定的距离的位置。在该情况下,为了满足上述条件2和条件3,需要将部分图像Id彼此多余地重叠规定的距离,但是由于该规定的距离是余量,因此,即使在稍稍未满足条件2和条件3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指定的混合宽度。
同样,第2图案P2的第1直线部L1配置在与设置用图案图像Ie的端部相距对应于混合宽度的距离Wb1、Wb2的位置,但是也可以配置在比对应于混合宽度的距离Wb1、Wb2远规定距离的位置。在该情况下,由于规定的距离是余量,因此,容易确保指定的混合宽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计算机2的监视器上显示要求满足三个条件的消息,但是不限于该方式。例如,也可以记载于进行投影仪1的设置时所参照的手册等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来自四个投影仪1的部分图像Id排列成2×2的矩阵状的示例,但是投影仪1的数量和排列的方式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将多个部分图像Id排列成纵向一列或横向一列的方式。另外,在将多个部分图像Id排列成横向一列的情况下,各投影仪1例如投射图10A~图10C所示的设置用图案图像Ie即可。这里,图10A示出向左端投射部分图像Id的投影仪1生成的设置用图案图像Ie,图10B示出向左右两端以外的位置投射部分图像Id的投影仪1生成的设置用图案图像Ie,图10C示出向右端投射部分图像Id的投影仪1生成的设置用图案图像Ie。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各投影仪1具有摄像部14,该摄像部14拍摄校正用图案图像而生成校正信息,但是,图像投射系统100不限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将与投影仪1独立的摄像装置配置成能够一次拍摄全部的部分图像Id,根据该摄像装置拍摄的拍摄图像生成校正信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投影仪1的校正信息生成部19生成校正信息,但是,计算机2也可以生成校正信息并发送至各投影仪1。另一方面,图像投射系统100不一定需要计算机2,也可以是主投影仪1m统一控制图像投射系统100的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透射型液晶光阀22R、22G、22B作为光调制装置,但是也可以使用反射型液晶光阀等反射型光调制装置。此外,也可以使用数字微镜器件等,通过针对作为像素的每个微镜来控制所入射的光的射出方向,对从光源21射出的光进行调制。此外,不限于按照每种色光具备多个光调制装置的结构,也可以构成为利用一个光调制装置以时分方式对多个色光进行调制。

Claims (9)

1.一种投影仪,其特征在于,其具有:
投射部,其向投射面投射第1图像;
控制部,其使所述投射部投射图案图像作为所述第1图像,所述图案图像包含第1图案和第2图案,该第1图案位于所述第1图像的与其它投影仪投射的第2图像重叠的端部,所述第2图案被配置成该第2图案的一部分位于与所述端部至少相距第1距离的位置,且该第2图案的颜色与所述第1图案不同;以及
校正部,其根据拍摄所述第2图像的至少第1区域而得到的拍摄图像,进行所述第1图像的校正,
所述第1区域是在使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重叠时与所述第1图像的从所述端部起具有所述第1距离的宽度的区域重叠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图案是沿着所述第1图像的所述端部配置的线状的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图案在所述第1图像的与所述端部至少相距所述第1距离的位置处具有与所述端部平行的直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图案包含沿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排列的方向延伸的直线。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具备:
距离取得部,其取得与所述第1距离有关的信息;和
图像生成部,其根据所述距离取得部取得的所述信息,生成所述图案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生成部将所述第2图案配置成:该第2图案的一部分位于与所述端部相距比基于所述距离取得部取得的所述信息的所述第1距离长的距离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该投影仪具备:
位置取得部,其取得与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的位置关系有关的信息;和图像生成部,其根据所述位置取得部取得的所述信息,生成所述图案图像。
8.一种图像投射系统,该图像投射系统包含向投射面投射第1图像的第1投影仪和使第2图像的一部分与所述第1图像重叠地将所述第2图像投射到所述投射面上的第2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投影仪具有:
投射部,其投射所述第1图像;
控制部,其使所述投射部投射图案图像作为所述第1图像,所述图案图像包含第1图案和第2图案,该第1图案位于所述第1图像的与所述第2图像重叠的端部,所述第2图案被配置成该第2图案的一部分位于与所述端部至少相距第1距离的位置,且该第2图案的颜色与所述第1图案不同;以及
校正部,其根据拍摄所述第2图像的至少第1区域而得到的拍摄图像,进行所述第1图像的校正,
所述第1区域是在使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重叠时与所述第1图像的从所述端部起具有所述第1距离的宽度的区域重叠的区域。
9.一种投影仪的控制方法,该投影仪向投射面投射第1图像,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
投射图案图像作为所述第1图像,其中,所述图案图像包含第1图案和第2图案,该第1图案位于所述第1图像的与其它投影仪投射的第2图像重叠的端部,所述第2图案被配置成该第2图案的一部分位于与所述端部至少相距第1距离的位置,且该第2图案的颜色与所述第1图案不同;和
根据拍摄所述第2图像的至少第1区域而得到的拍摄图像,进行所述第1图像的校正,
所述第1区域是在使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重叠时与所述第1图像的从所述端部起具有所述第1距离的宽度的区域重叠的区域。
CN201811244072.5A 2017-10-27 2018-10-24 投影仪、图像投射系统及投影仪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7293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44076.0A CN113271446B (zh) 2017-10-27 2018-10-24 投影仪的基于计算机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07921A JP6926948B2 (ja) 2017-10-27 2017-10-27 プロジェクター、画像投写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
JP2017-207921 2017-10-27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44076.0A Division CN113271446B (zh) 2017-10-27 2018-10-24 投影仪的基于计算机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9328A true CN109729328A (zh) 2019-05-07
CN109729328B CN109729328B (zh) 2021-06-08

Family

ID=6624308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44076.0A Active CN113271446B (zh) 2017-10-27 2018-10-24 投影仪的基于计算机的控制方法
CN201811244072.5A Active CN109729328B (zh) 2017-10-27 2018-10-24 投影仪、图像投射系统及投影仪的控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44076.0A Active CN113271446B (zh) 2017-10-27 2018-10-24 投影仪的基于计算机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11062431B2 (zh)
JP (3) JP6926948B2 (zh)
CN (2) CN11327144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48428A (zh) * 2021-05-12 2022-11-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投射系统以及投影仪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078786A (ja) * 2017-10-20 2019-05-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投射システム、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画像投射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6643417B2 (ja) * 2018-08-02 2020-02-12 Hapsモバイル株式会社 システム、制御装置及び軽航空機
JP7052779B2 (ja) * 2019-07-30 2022-04-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投射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画像投射システ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0544A (zh) * 2010-02-26 2011-08-3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校正信息计算装置、图像处理装置、显示系统及校正方法
US20130342816A1 (en) * 2012-06-22 2013-12-2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jector, image display system, and projector control method
US20140063192A1 (en) * 2012-09-05 2014-03-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hree-dimensional shape measuring apparatus, three-dimensional shape measuring method,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CN104427318A (zh) * 2013-08-26 2015-03-18 Cjcgv株式会社 校正图像交叠区域的方法、记录介质和执行装置
US20150138240A1 (en) * 2013-11-21 2015-05-2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ojection image display system, projection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projection-type display apparatus
CN105681772A (zh) * 2014-12-04 2016-06-15 佳能株式会社 显示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09549B2 (ja) * 2000-03-17 2009-08-0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調整方法
US6956611B2 (en) * 2000-07-31 2005-10-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phototak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4574819B2 (ja) * 2000-08-30 2010-11-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ビデオ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JP3627103B2 (ja) 2001-02-08 2005-03-0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大画面表示装置
US7333667B2 (en) * 2004-12-23 2008-02-1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enco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encoding method
JP4165540B2 (ja) * 2005-06-27 2008-10-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投写画像の位置調整方法
US20080143969A1 (en) * 2006-12-15 2008-06-19 Richard Aufranc Dynamic superposi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rojection display
JP5219534B2 (ja) * 2008-01-31 2013-06-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露光装置及び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2009200613A (ja) 2008-02-19 2009-09-03 Sharp Corp 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の表示調整方法
JP2011029727A (ja) * 2009-07-21 2011-02-10 Canon Inc 画像投射装置
JP5338718B2 (ja) * 2010-02-26 2013-11-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補正情報算出装置、画像処理装置、画像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補正方法
JP2011211276A (ja) * 2010-03-29 2011-10-20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表示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
JP2011217303A (ja) * 2010-04-02 2011-10-27 Seiko Epson Corp マルチ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及びマルチ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プロジェクター設置方法
US9491451B2 (en) * 2011-11-15 2016-11-08 Magna Electronics Inc. Calib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hicular surround vision system
JP2013164528A (ja) * 2012-02-13 2013-08-22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投写画像調整方法
JP5987340B2 (ja) * 2012-02-14 2016-09-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JP5924042B2 (ja) * 2012-03-14 2016-05-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
JP6083185B2 (ja) * 2012-10-12 2017-02-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プロジェクターの黒レベル領域設定方法
JP6237028B2 (ja) 2013-09-17 2017-11-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投影装置、投影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6421445B2 (ja) * 2014-01-24 2018-11-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投影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校正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794092B2 (ja) * 2015-03-03 2020-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06403845B (zh) * 2016-09-14 2017-10-03 杭州思看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传感器系统及三维数据获取方法
CN107071376B (zh) * 2017-03-29 2019-09-17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拼接显示校正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0544A (zh) * 2010-02-26 2011-08-3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校正信息计算装置、图像处理装置、显示系统及校正方法
US20130342816A1 (en) * 2012-06-22 2013-12-2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jector, image display system, and projector control method
US20140063192A1 (en) * 2012-09-05 2014-03-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hree-dimensional shape measuring apparatus, three-dimensional shape measuring method,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CN104427318A (zh) * 2013-08-26 2015-03-18 Cjcgv株式会社 校正图像交叠区域的方法、记录介质和执行装置
US20150138240A1 (en) * 2013-11-21 2015-05-2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ojection image display system, projection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projection-type display apparatus
CN105681772A (zh) * 2014-12-04 2016-06-15 佳能株式会社 显示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48428A (zh) * 2021-05-12 2022-11-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投射系统以及投影仪
CN115348428B (zh) * 2021-05-12 2024-01-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投射系统以及投影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01120A1 (en) 2022-09-22
JP2019080279A (ja) 2019-05-23
JP6926948B2 (ja) 2021-08-25
JP2021184625A (ja) 2021-12-02
CN113271446B (zh) 2022-11-29
US20210192697A1 (en) 2021-06-24
CN109729328B (zh) 2021-06-08
CN113271446A (zh) 2021-08-17
US20190130541A1 (en) 2019-05-02
US11062431B2 (en) 2021-07-13
JP2023027152A (ja) 2023-03-01
US11393080B2 (en) 2022-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29328A (zh) 投影仪、图像投射系统及投影仪的控制方法
JP3620537B2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プロジェクタ、プログラム、情報記憶媒体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US11895445B2 (en) Projection video display apparatus with variable light adjustment for multi-screen projection mode
CN108965841B (zh) 一种投影光学系统及投影显示方法
US10638100B2 (en) Projector, multi-proj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rojector
JP2009216857A (ja) プロジェクタ、画像表示システム、及び画像補正方法
US20210195152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projector
JP2019023711A (ja) マルチ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プロジェクター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
JP2004326071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2019024180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マルチ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
JP2017129728A (ja) 画質補正方法、及び、画像投射システム
JP2012018214A (ja)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US11327389B2 (en) Image proj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image projection system
JP2022147132A (ja) 投写画像の調整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投写システム
JP6552217B2 (ja) 投影装置、投影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138237B2 (ja) 投影システム、投影制御装置、投影制御方法、及び投影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22052921A1 (zh) 投影系统及投影图像的校正方法
CN114245086B (zh) 投影系统及投影图像的校正方法
JP2004015522A (ja) 映像投射装置における色調整方法、及び該方法に用いられる色調整プログラム
JP2005167680A (ja) プロジェクタシステム
JP2022077773A (ja) 投射制御装置、画像投射システム、投射制御装置の作動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4007430A (ja) プロジェクタの画像調整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の画像調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