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48428B - 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投射系统以及投影仪 - Google Patents

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投射系统以及投影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48428B
CN115348428B CN202210502743.3A CN202210502743A CN115348428B CN 115348428 B CN115348428 B CN 115348428B CN 202210502743 A CN202210502743 A CN 202210502743A CN 115348428 B CN115348428 B CN 1153484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rojector
overlapping region
projected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027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48428A (zh
Inventor
宍户洋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348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48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48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484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91Testing thereof
    • H04N9/3194Testing thereof including sensor feedb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47Multi-projec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9/3185Geometric adjustment, e.g. keystone or convergence

Abstract

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投射系统以及投影仪,提高重叠区域中的校准精度,削减校准所需的时间。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中,确定来自第1投影仪的图像像素与第1图像像素的第1关系,确定来自第2投影仪的图像像素与第2图像像素的第2关系,确定来自第1投影仪的图像中的重叠区域对应像素、与第1图像中的重叠区域对应像素的第3关系,确定来自第2投影仪的图像中的重叠区域对应像素、与第2图像中的重叠区域对应像素的第4关系,基于第1关系对不同于重叠区域的区域投射图像,基于第3关系对重叠区域投射图像,基于第2关系对不同于重叠区域的区域投射图像,基于第4关系对重叠区域投射图像,第3关系的精度高于第1关系,第4关系的精度高于第2关系。

Description

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投射系统以及投影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投射系统以及投影仪。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具有多个投影仪的多投影系统。在多投影系统中,在屏幕上显示由从多个投影仪分别投射的图像构成的拼接(tiling)图像。由此,在屏幕上,在显示从多个投影仪中的一个投影仪投射的图像的区域与显示从另一个投影仪投射的图像的区域重叠的重叠区域中,从该一个投影仪投射的图像与从该另一个投影仪投射的图像重叠。
另外,在多投影系统中,显示在屏幕上的图像受到投影仪的投射镜头的性能以及投影仪的光轴与屏幕所成的角度的影响而变形。因此,多个投影仪分别执行用于校正该变形的校准。在校准中,取得搭载于投影仪的投射装置的坐标系与搭载于该投影仪的拍摄装置的坐标系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执行校准,多个投影仪分别能够根据该对应关系对输入图像进行校正,并将校正后的图像投射到屏幕上。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在这样的校准中,使用表示多个格子点的1张校准图像。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不同的多个格雷码图像被用作校准图像,多个格雷码图像的每一个以分时的方式显示在屏幕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5266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510966号公报
在拼接图像的重叠区域中,从多个投影仪分别投射的图像重叠,因此需要提高输入图像的校正精度。假设在各投影仪的校准中采用多个格雷码图像,则与使用1张校准图像来执行校准的情况相比,校准需要长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解决课题之一在于,提高重叠区域中的校准精度,并且削减校准所需的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的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一个方式中,该投射系统具备:第1投影仪,其具有第1拍摄装置;以及第2投影仪,其具有第2拍摄装置,从所述第1投影仪投射的图像与从所述第2投影仪投射的图像在显示面的重叠区域中重叠,该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包含:确定构成从所述第1投影仪投射到所述显示面的第1投射区域的图像的多个像素、与构成通过所述第1拍摄装置对所述显示面进行拍摄而得到的第1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1对应关系;确定构成从所述第2投影仪投射到所述显示面的第2投射区域的图像的多个像素、与构成通过所述第2拍摄装置对所述显示面进行拍摄而得到的第2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2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1投影仪投射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与所述第1拍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3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2投影仪投射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与所述第2拍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4对应关系;基于所述第1对应关系对所述第1投射区域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不同的区域投射图像,基于所述第3对应关系对所述重叠区域投射图像;以及基于所述第2对应关系对所述第2投射区域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不同的区域投射图像,基于所述第4对应关系对所述重叠区域投射图像,所述第3对应关系的精度高于所述第1对应关系的精度,且所述第4对应关系的精度高于所述第2对应关系的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的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另一方式中,该投射系统具备:第1投影仪;第2投影仪;以及拍摄装置,从所述第1投影仪投射的图像与从所述第2投影仪投射的图像在显示面的重叠区域中重叠,该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包含:确定构成从所述第1投影仪投射到所述显示面的第1投射区域的图像的多个像素、与构成通过所述拍摄装置对投射有该图像的所述显示面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1对应关系;确定构成从所述第2投影仪投射到所述显示面的第2投射区域的图像的多个像素、与构成通过所述拍摄装置对投射有该图像的所述显示面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2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1投影仪投射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与由所述拍摄装置拍摄的拍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3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2投影仪投射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与由所述拍摄装置拍摄的拍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4对应关系;基于所述第1对应关系对所述第1投射区域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不同的区域投射图像,基于所述第3对应关系对所述重叠区域投射图像;以及基于所述第2对应关系对所述第2投射区域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不同的区域投射图像,基于所述第4对应关系对所述重叠区域投射图像,所述第3对应关系的精度高于所述第1对应关系的精度,且所述第4对应关系的精度高于所述第2对应关系的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投射系统的一个方式具备:第1投影仪,其具有第1拍摄装置;以及第2投影仪,其具有第2拍摄装置,从所述第1投影仪投射的图像和从所述第2投影仪投射的图像在显示面的重叠区域中重叠,其中,所述第1投影仪确定构成从所述第1投影仪投射到所述显示面的第1投射区域的图像的多个像素、与构成通过所述第1拍摄装置对所述显示面进行拍摄而得到的第1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1对应关系,所述第1投影仪确定所述第1投影仪投射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与所述第1拍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3对应关系,所述第1投影仪基于所述第1对应关系对所述第1投射区域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不同的区域投射图像,基于所述第3对应关系对所述重叠区域投射图像,所述第2投影仪确定构成从所述第2投影仪投射到所述显示面的第2投射区域的图像的多个像素、与构成通过所述第2拍摄装置对所述显示面进行拍摄而得到的第2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2对应关系,所述第2投影仪确定所述第2投影仪投射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与所述第2拍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4对应关系,所述第2投影仪基于所述第2对应关系对所述第2投射区域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不同的区域投射图像,基于所述第4对应关系对所述重叠区域投射图像,所述第3对应关系的精度高于所述第1对应关系的精度,且所述第4对应关系的精度高于所述第2对应关系的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投射系统的另一方式具备:第1投影仪;第2投影仪;以及拍摄装置,从所述第1投影仪投射的图像与从所述第2投影仪投射的图像在显示面的重叠区域中重叠,其中,所述第1投影仪确定构成从所述第1投影仪投射到所述显示面的第1投射区域的图像的多个像素、与构成通过所述拍摄装置对所述显示面进行拍摄而得到的第1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1对应关系,所述第1投影仪确定所述第1投影仪投射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与所述第1拍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3对应关系,所述第1投影仪基于所述第1对应关系对所述第1投射区域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不同的区域投射图像,基于所述第3对应关系对所述重叠区域投射图像,所述第2投影仪确定构成从所述第2投影仪投射到所述显示面的第2投射区域的图像的多个像素、与构成通过所述拍摄装置对所述显示面进行拍摄而得到的第2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2对应关系,所述第2投影仪确定所述第2投影仪投射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与所述第2拍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4对应关系,所述第2投影仪基于所述第2对应关系对所述第2投射区域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不同的区域投射图像,基于所述第4对应关系对所述重叠区域投射图像,所述第3对应关系的精度高于所述第1对应关系的精度,且所述第4对应关系的精度高于所述第2对应关系的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具备拍摄装置、投射装置以及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处理装置确定构成从所述投射装置投射到显示面的投射区域的图像的多个像素、与构成通过所述拍摄装置对所述显示面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即第1关系,所述处理装置确定所述投射装置投射的图像中的从所述投射装置投射的图像和从不同于所述投影仪的投影仪投射的图像在所述显示面上重叠的重叠区域所对应的多个像素、与所述拍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即第2关系,所述投射装置基于所述第1关系对所述投射区域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不同的区域投射图像,基于所述第2关系对所述重叠区域投射图像,所述第2关系的精度高于所述第1关系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投射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表示显示拼接图像的屏幕的图。
图3是表示投影仪的结构例的图。
图4是表示投影仪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投影仪执行的校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执行校准模式的投影仪的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执行校准模式的投影仪的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显示格雷码图像的屏幕的图。
图9是表示显示于重叠区域的格雷码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详细地表示上述动作中的变形例所涉及的一个工序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变形例的投射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标号说明
2:投射区域;2A:第1投射区域;2B:第2投射区域;3:重叠区域;10、10A、10B:投影仪;20:图像处理装置;270:图像处理电路;21A、21B:非重叠区域;30:图像供给装置;40:操作装置;50、250:拍摄装置;100、100A:投射系统;210:处理装置;220:存储装置;230:通信装置;240:输入装置;251:拍摄元件;260:投射装置;261:光源;262:光调制部;263:投射光学系统;G1、G2:图像;G3:格雷码图像;S:显示面;SC:屏幕;TG:拼接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另外,在附图中,各部分的尺寸以及比例尺与实际适当不同。另外,附图有时为了容易理解而示意性地示出。进而,本公开的范围只要没有特别限定本公开的主旨的记载,则不限于以下例示的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射系统100的结构例的图。投射系统100具有投影仪10A和投影仪10B。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对具有2台投影仪10A和10B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在以后的说明中,在不需要特别区分投影仪10A和投影仪10B的情况下,记述为投影仪10。投影仪10A是“第1投影仪”的一例,投影仪10B是“第2投影仪”的一例。
如图1所示,投射系统100具有图像处理装置20、图像供给装置30、操作装置40以及屏幕SC。投影仪10A、投影仪10B以及图像处理装置20分别以能够相互通信的方式连接。投影仪10A、投影仪10B以及图像处理装置20的连接可以是无线或者有线,也可以经由因特网或者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等网络。在本实施方式中,投影仪10A作为主投影仪发挥功能,投影仪10B作为从投影仪发挥功能。
在图1中,假设相互垂直的X轴、Y轴和Z轴。将从任意的地点观察时沿着X轴的方向记述为X轴方向。同样地,将从任意的地点观察时沿着Y轴的方向记述为Y轴方向,将从任意的地点观察时沿着Z轴的方向记述为Z轴方向。包含X轴和Y轴的X-Y平面相当于水平面。Z轴是沿着铅直方向的轴线。在本实施方式中,屏幕SC以铅直地立起的方式配置,但也可以将屏幕SC与水平面平行地配置,将投影仪10配置在屏幕SC的铅直上方而构成投射系统100。
投影仪10A和投影仪10B分别向屏幕SC投射图像G1、图像G2。投射到屏幕SC的图像G1以及图像G2构成拼接图像TG。屏幕SC的前表面作为显示拼接图像TG的显示面S发挥功能。另外,在以后的说明中,图像G1和图像G2在不需要特别区分的情况下记述为图像G。
显示面S具有第1投射区域2A和第2投射区域2B。第1投射区域2A和第2投射区域2B在显示面S中构成投射区域2。第1投射区域2A与投影仪10A对应,是显示图像G1的区域。第2投射区域2B与投影仪10B对应,是显示图像G2的区域。第1投射区域2A和第2投射区域2B分别在显示面S上重叠,形成重叠区域3。第1投射区域2A由重叠区域3和非重叠区域21A构成。非重叠区域21A是从第1投射区域2A中除去重叠区域3后的区域。第2投射区域2B由重叠区域3和非重叠区域21B构成。非重叠区域21B是从第2投射区域2B中除去重叠区域3后的区域。
如图1所示,投影仪10A和投影仪10B分别与图像处理装置20连接。图像处理装置20对从后述的图像供给装置30取得的图像数据TD进行分割,生成输入图像数据D1以及输入图像数据D2。图像处理装置20将输入图像数据D1输出到投影仪10A,将输入图像数据D2输出到投影仪10B。在本实施方式中,投影仪10A根据输入图像数据D1向第1投射区域2A投射图像G1,投影仪10B根据输入图像数据D2向第2投射区域2B投射图像G2,由此在显示面S上显示拼接图像TG。另外,在以后的说明中,输入图像数据D1和输入图像数据D2在不需要特别区分的情况下记述为输入图像数据D。
图2是表示拼接图像TG的结构例的图,是沿Y轴方向观察显示拼接图像TG的屏幕SC的图。在图2中,为了便于说明,将图像G1和图像G2在Z轴方向上错开显示,但实际上图像G1和图像G2在相同的高度位置对齐。另外,第1投射区域2A比图像G1大,但实际上第1投射区域2A和图像G1是相同的大小,第1投射区域2A的周缘与图像G1的周缘一致。同样,第2投射区域2B比图像G2大,但实际上第2投射区域2B和图像G2是相同的大小,第2投射区域2B的周缘与图像G2的周缘一致。
拼接图像TG是图像G1以及图像G2在X轴方向上排列而构成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投影仪10配置在X-Y平面上,由在X轴方向上排列的图像G1和图像G2构成拼接图像TG。但是,本实施方式的拼接图像TG不限于图2所示的结构,也可以由从在Z轴方向上堆叠的投影仪10投射的图像构成。
图像处理装置20是包含未图示的处理器而构成的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等信息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图像处理装置20与图像供给装置30连接。图像供给装置30将与拼接图像TG对应的图像数据TD供给至图像处理装置20。图像数据TD可以是基于静态图像的数据,也可以是基于动态图像的数据。图像供给装置30通过视频再现装置或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多功能光盘)装置等介质再现装置、PC、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等信息处理装置来实现。另外,图像处理装置20也可以具有图像供给装置30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
如图1所示,图像处理装置20与操作装置40连接。操作装置40从操作者受理与拼接图像TG的显示模式设定相关的输入。或者,操作装置40从操作者受理与拼接图像TG的大小以及分辨率的设定相关的输入。并且,操作装置40从操作者受理与重叠区域3的大小以及显示面S上的重叠区域3的位置的设定相关的输入。另外,操作装置40也可以与图像处理装置20一体地构成。
图3是表示投影仪10的结构例的图。如图3所示,投影仪10具有处理装置210、存储装置220、通信装置230、输入装置240、拍摄装置250、投射装置260以及图像处理电路270。
处理装置210是控制投影仪10的各部分的装置。处理装置210构成为包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处理器。另外,处理装置210可以由单一的处理器构成,也可以由多个处理器构成。此外,处理装置210的功能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通过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硬件来实现。
存储装置220存储处理装置210执行的程序PG、查找表LUT、校准图像数据Dc以及单色图像数据Dx。校准图像数据Dc表示具有多个格子点的校准图像。单色图像数据Dx表示单色图像。查找表LUT的详细内容将后述。存储装置220例如构成为包含硬盘驱动器或半导体存储器。此外,存储装置220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设置于投影仪10外部的存储装置等。
通信装置230是与图像处理装置20可通信地连接的通信电路。通信装置230例如构成为包含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以及LAN等接口。通信装置230取得从图像处理装置20输出的输入图像数据D。输入图像数据D表示输入图像。此外,通信装置230例如可以通过Wi-Fi或Bluetooth等与图像处理装置20无线连接,也可以经由LAN或因特网等与图像处理装置20连接。此外,Wi-Fi以及Bluetooth分别是注册商标。
输入装置240具有各种开关,例如是设置于省略了图示的投影仪10的壳体的操作面板。具体而言,输入装置240例如是指示投影仪10的电源的接通/断开的电源开关、使投影仪10开始图像的投射的开关、调出投影仪10的设定用的菜单的开关等。
拍摄装置250通过拍摄屏幕SC的显示面S,生成表示拍摄图像的拍摄数据。如图3所示,拍摄装置250具有拍摄元件251。拍摄装置250例如是摄像头。
拍摄元件251例如是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图像传感器。拍摄元件251对显示面S进行拍摄,将拍摄数据输出到处理装置210。
投射装置260向屏幕SC的显示面S投射图像G。如图3所示,投射装置260具有光源261、光调制部262和投射光学系统263。
光源261例如由卤素灯、氙气灯、超高压水银灯、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或激光光源等构成。光调制部262对光源261发出的光进行调制而生成图像光。光调制部262例如构成为包含与RGB的光的三原色对应的3片透射型的液晶面板或反射型的液晶面板。或者,光调制部262也可以是包含数字微镜器件等光调制元件和色轮的结构。投射光学系统263将由光调制部262调制后的图像光引导至屏幕SC,使该图像光在显示面S上成像。投射光学系统263也可以具有使显示于屏幕SC的显示面S的图像G放大或缩小的变焦机构、以及进行对焦的调整的对焦调整机构。
图像处理电路270对由通信装置230取得的输入图像数据D执行规定的图像处理。作为图像处理电路270执行的图像处理,例如,除了梯形校正处理之外,还可以举出数字变焦处理、色调校正处理以及亮度校正处理等。
从投影仪10投射并显示于显示面S的图像G根据投影仪10的光轴与显示面S所成的角度而变形。通过梯形校正处理,在从投影仪10投射了图像G时,在显示面S上产生的梯形的变形被校正。在梯形校正处理中,基于摄像头坐标系与投影仪坐标系之间的对应关系,对输入图像实施校正。摄像头坐标系是指由拍摄装置250拍摄的拍摄图像的坐标系。投影仪坐标系是指从投影仪10投射的图像G的坐标系。摄像头坐标系与投影仪坐标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示拍摄图像中的某个坐标与图像G中的哪个坐标对应。换言之,摄像头坐标系与投影仪坐标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示构成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与构成图像G的多个像素之间的对应关系。查找表LUT存储构成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与构成图像G的多个像素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像处理电路270参照查找表LUT,对输入图像数据D实施梯形校正,生成校正完毕图像数据Dh。图像处理电路270通过将校正完毕图像数据Dh输出至光调制部262,使基于该校正完毕图像数据Dh的图像G显示于屏幕SC。
处理装置210从存储装置220读出程序PG,并执行读出的程序PG,由此控制投影仪10的整体。处理装置210在将基于输入图像数据D的图像G投射到显示面S之前,执行第1校准处理和第2校准处理。通过2个阶段的校准,确定构成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与构成图像G的多个像素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4是表示投影仪10A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以下,适当参照图4对投影仪10A的动作进行说明。另外,在以后的说明中,对与投影仪10A相关的要素标注后缀a,对与投影仪10B相关的要素标注后缀b。
首先,处理装置210a在步骤St1中执行第1校准处理。图5是表示第1校准处理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以下,适当参照图5对步骤St1进行详细说明。
当处理装置210a受理校准的开始指示时,在步骤St11中,处理装置210a从存储装置220a读出校准图像数据Dca,并输出到投射装置260a。投射装置260a将校准图像数据Dca所示的第1校准图像CG1投射到显示面S。由此,如图6所示,在显示面S显示第1校准图像CG1。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1校准图像CG1是包含多个第1标记CP1的点图案图像。多个第1标记CP1规则地排列成格子状。作为前述的校准开始的指示,例如可举出基于输入装置240a的操作的指示、或者基于控制程序的指示等。
接着,拍摄装置250a基于处理装置210a的控制,在步骤St12中,对投射有第1校准图像CG1的显示面S进行拍摄。拍摄装置250a是“第1拍摄装置”的一例。在对投射有第1校准图像CG1的显示面S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拍摄图像所拍摄的点图案中,产生与拍摄装置250a的设置位置对应的变形。处理装置210a针对该拍摄图像中的各第1标记CP1,确定摄像头坐标系中的坐标。由于各第1标记CP1具有面积,因此处理装置210a针对拍摄图像中的各第1标记CP1计算重心,并将计算结果设为摄像头坐标系中的坐标。摄像头坐标系中的坐标由构成拍摄元件251a的各像素的位置表示。另一方面,第1校准图像CG1中的各第1标记CP1在投影仪坐标系中的坐标是已知的。第1标记CP1的坐标是指第1标记CP1的重心的坐标。构成第1校准图像CG1的多个像素与光调制部262a的液晶面板的像素对应。因此,投影仪坐标系中的坐标由构成液晶面板的各像素的位置表示。
接着,处理装置210a在步骤St13中,基于拍摄图像中的各第1标记CP1的坐标和第1校准图像CG1中的各第1标记CP1的坐标,执行构成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与构成图像G1的多个像素的对应。由于在第1校准图像CG1中各第1标记CP1规则地排列,所以无法对构成第1校准图像CG1的多个像素的全部,立即确定与构成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中的哪个像素对应。因此,处理装置210a通过执行插值处理,将构成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与构成图像G1的多个像素建立对应。由此,确定构成从投影仪10A投射到显示面S的图像G1的多个像素的每一个、与构成通过拍摄装置250a对投射有该图像G1的显示面S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的每一个之间的第1对应关系。处理装置210a将第1对应关系存储于查找表LUTa。另外,该拍摄图像是“第1拍摄图像”的一例,第1对应关系是“第1关系”的一例。
接着,处理装置210a在步骤St14中,使投射装置260a停止第1校准图像CG1的投射。处理装置210a在步骤St15中向处理装置210b通知之前的步骤St13已结束。处理装置210b接收取得了该通知的情况,与处理装置210a同样地,执行与之前的步骤St11~步骤St13同样的第1校准处理。
图7是表示投射到显示面S的第2校准图像CG2的图。投射装置260b在步骤St11中,与投射装置260a同样地,将第2校准图像CG2投射到显示面S。由此,如图7所示,在显示面S上显示第2校准图像CG2。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2校准图像CG2是包含多个第2标记CP2的点图案图像。多个第2标记CP2规则地排列成格子状。
拍摄装置250b在步骤St12中拍摄投射有第2校准图像CG2的显示面S。拍摄装置250b是“第2拍摄装置”的一例。
处理装置210b在步骤St13中,确定构成从投影仪10B投射到第2投射区域2B的图像G2的多个像素的每一个、与构成通过拍摄装置250b对投射有该图像G2的显示面S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的每一个之间的第2对应关系。处理装置210b将第2对应关系存储于查找表LUTb。
接着,返回到图4,处理装置210a在步骤St2中确定重叠区域3。具体而言,处理装置210a从存储装置220a读出单色图像数据Dxa,并将单色图像数据Dxa输出到投射装置260a。单色图像数据Dxa如上所述表示单色图像。投射装置260a按照该数据,将单色图像投射到第1投射区域2A。该单色图像是“第1投射图像”的一例。
另外,处理装置210a对投影仪10B发送指示投射单色图像的投射请求。接收到投射请求的投影仪10B的处理装置210b从存储装置220b读出单色图像数据Dxb,并将单色图像数据Dxb输出到投射装置260b。投射装置260b按照该数据,将单色图像投射到第2投射区域2B。该单色图像是“第2投射图像”的一例。
从投射装置260a投射的单色图像和从投射装置260b投射的单色图像在显示面S上重叠。在此,从投射装置260a投射的单色图像与从投射装置260b投射的单色图像在显示面S上重叠。因此,从投射装置260a投射的单色图像中的、与从投射装置260b投射的单色图像重叠的区域比不同于该区域的区域亮。同样地,从投射装置260b投射的单色图像与从投射装置260a投射的单色图像在显示面S上重叠。因此,从投射装置260b投射的单色图像中的、与从投射装置260a投射的单色图像重叠的区域比不同于该区域的区域亮。另外,从投射装置260a和投射装置260b投射的单色图像典型地是白色图像,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与白色不同的单色的图像。
接着,拍摄装置250a根据处理装置210a的控制,对显示单色图像的第1投射区域2A进行拍摄,由此输出表示拍摄图像的拍摄数据。接着,处理装置210a基于该拍摄数据,针对构成该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的每一个,比较亮度值和阈值。处理装置210a基于比较结果,将存在亮度值为阈值以上的像素的区域确定为重叠区域3。该阈值以能够判定重叠区域3的方式进行设定。具体而言,在将阈值设为R、从投射装置260a投射的单色图像的亮度值设为X、从投射装置260b投射的单色图像的亮度值设为Y的情况下,阈值R也可以为X<R<X+Y。另外,若考虑余量,则优选为R=(2X+Y)/2。
通过上述的处理,确定摄像头坐标系中的重叠区域3。处理装置210a基于通过之前的步骤St1中的第1校准处理而生成的第1对应关系,确定投影仪坐标系中的重叠区域3。
接着,处理装置210a对投影仪10B发送拍摄请求,以指示拍摄显示单色图像的第2投射区域2B。接收到拍摄请求的投影仪10B的处理装置210b通过使拍摄装置250b对显示单色图像的第2投射区域2B进行拍摄而得到拍摄图像。处理装置210b基于表示该拍摄图像的拍摄数据,针对构成该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的每一个,将亮度值与阈值进行比较。处理装置210b基于比较结果,将存在亮度值为阈值以上的像素的区域确定为重叠区域3。该阈值以能够判定重叠区域3的方式进行设定。具体而言,在将阈值设为r、从投射装置260b投射的单色图像的亮度值设为x、从投射装置260a投射的单色图像的亮度值设为y的情况下,阈值r也可以为x<r<x+y。另外,若考虑余量,则优选为r=(2x+y)/2。
通过上述的处理,确定摄像头坐标系中的重叠区域3。处理装置210b基于通过之前的步骤St1中的第1校准处理而生成的第1对应关系,确定投影仪坐标系中的重叠区域3。
在步骤St3中,处理装置210a生成不同的多个格雷码图像G3。该格雷码图像G3是“第1空间码图像”的一例。处理装置210a根据重叠区域3的水平分辨率以及垂直分辨率来决定格雷码图像G3的张数。重叠区域3的水平分辨率是与重叠区域3对应的图像G1的X轴方向的像素数。重叠区域3的垂直分辨率是与重叠区域3对应的图像G1的Z轴方向的像素数。重叠区域3的形状根据投影仪10A和投影仪10B的设置状态而变化。处理装置210a根据在步骤St2中确定的重叠区域3生成不同的多个格雷码图像G3。因此,处理装置210a不需要过多地生成格雷码图像G3。
接着,投射装置260a在步骤St4中,将不同的多个格雷码图像G3的每一个分时地投射到显示面S。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显示格雷码图像G3的屏幕SC的图。
拍摄装置250a基于处理装置210a的控制,对显示格雷码图像G3的重叠区域3进行拍摄,由此得到拍摄图像。该拍摄图像是“第3拍摄图像”的一例。每当在重叠区域3中显示不同的多个格雷码图像G3的每一个时,拍摄装置250a对该重叠区域3进行拍摄。
处理装置210a在步骤St5中,基于通过拍摄装置250a对投射有多个格雷码图像G3的重叠区域3进行拍摄而得到的、与多个格雷码图像G3的每一个1对1地对应的多个拍摄图像的每一个,确定图像G1中的和重叠区域3对应的多个像素、与由拍摄装置250a拍摄的拍摄图像中的和重叠区域3对应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3对应关系。具体而言,处理装置210a通过分析和重叠区域3对应的投射装置260a的各像素表示怎样的后述的二进制码,来确定第3对应关系。处理装置210a将保存于查找表LUTa的第1对应关系中的、和图像G1的重叠区域3对应的部分更新为第3对应关系。由此,在查找表LUTa中,针对非重叠区域21A存储第1对应关系,针对重叠区域3存储第3对应关系。第3对应关系是“第2关系”的一例。
在此,对构成图像G1的多个像素与格雷码图案的关系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显示于重叠区域3的格雷码图像G3的一例的图。在该图9的(a),示出以Z轴方向为长边方向的由白以及黑的条纹构成的格雷码图像G3。在图9的(b),示出以X轴方向为长边方向的由白以及黑的条纹构成的格雷码图像G3。格雷码图像G3由亮部及暗部表示,是以点亮/非点亮的黑白二值表现二进制码的图像的一种,设计成对于噪声具有鲁棒性。在本实施方式中,投射装置260a将图9的格雷码图像G3的每一个按照该图的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显示于重叠区域3。此时,对于投射装置260a的全部像素,使由亮度值为0的黑和亮度值为1的白构成的亮度的时间变化的图案不同,由此,对投射装置260a的全部像素的每一个对应不同的二进制码。即,投射装置260a的各像素与二进制码对应,以表示固有的二进制码的测量图案发光。因此,如果图9的(a)所示的格雷码图像G3例如是N张,则对与重叠区域3对应的投射装置260a的像素中的X轴方向上的2N个像素的每一个赋予固有的二进制码。同样地,如果图9的(b)所示的格雷码图像G3例如是M张,则对与重叠区域3对应的投射装置260a的像素中的Z轴方向上的2M个像素的每一个赋予固有的二进制码。即,通过利用N张图9的(a)所示的格雷码图像G3和M张图9的(b)所示的格雷码图像G3,对与重叠区域3对应的投射装置260a的2N×2M个像素分别赋予固有的二进制码。因此,拍摄装置250a通过记录格雷码图像G3的第几张点亮、第几张不点亮,能够确定映入拍摄装置250a的各像素的测量图案是投射装置260a的哪个像素的二进制码。因此,在X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上,根据想要取得对应关系的摄像头坐标系和投影仪坐标系的像素的组的个数,决定所需的二进制码的张数。例如,重叠区域3的水平分辨率越小,则所需的二进制码的张数越少。
以上所说明的步骤St3至步骤St5的处理相当于执行重叠区域3中的摄像头坐标系与投影仪坐标系的对应的第2校准处理。在第1校准处理中,使用1张第1校准图像CG1执行了校准。第1校准图像CG1配置有作为位置基准的多个第1标记CP1。某个第1标记CP1所处的图像G1的像素与构成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中的哪个像素对应,能够通过第1校准处理来确定。然而,对于位于某个第1标记CP1与相邻的第1标记CP1之间的像素,通过插值处理来确定拍摄图像的像素。另一方面,在第2校准处理中,由于使用多个格雷码图像G3来确定第3对应关系,所以重叠区域3中的对应的精度与非重叠区域21A的对应的精度相比变高。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非重叠区域21A的校准的精度相比,能够提高重叠区域3中的校准的精度。
接着,处理装置210a在步骤St6中经由通信装置230a将表示第2校准处理已完成的完成通知发送到投影仪10B。接收到完成通知的投影仪10B与投影仪10A同样地开始第2校准处理。具体而言,处理装置210b执行从步骤St3到步骤St5的处理。
在步骤St3中,处理装置210b生成不同的多个格雷码图像G3。该格雷码图像G3是“第2空间码图像”的一例。
投射装置260b在步骤St4中,将不同的多个格雷码图像G3的每一个分时地投射到显示面S。接着,拍摄装置250b基于处理装置210b的控制,对显示格雷码图像G3的重叠区域3进行拍摄,由此得到拍摄图像。该拍摄图像是“第4拍摄图像”的一例。每当在重叠区域3中显示不同的多个格雷码图像G3的每一个时,拍摄装置250b对该重叠区域3进行拍摄。
处理装置210b在步骤St5中,基于通过拍摄装置250b对投射有多个格雷码图像G3的重叠区域3进行拍摄而得到的、与多个格雷码图像G3的每一个1对1地对应的多个拍摄图像的每一个,确定图像G2中的和重叠区域3对应的多个像素、与由拍摄装置250b拍摄的拍摄图像中的和重叠区域3对应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4对应关系。具体而言,处理装置210b通过分析和重叠区域3对应的投射装置260b的各像素表示怎样的二进制码,来确定第4对应关系。处理装置210b将保存在查找表LUTb中的第2对应关系中的、和图像G2的重叠区域3对应的部分更新为第4对应关系。由此,在查找表LUTb中,针对非重叠区域21B存储第2对应关系,针对重叠区域3存储第4对应关系。然后,当第2校准处理完成时,处理装置210b经由通信装置230b向投影仪10A发送完成通知。
在步骤St7中,处理装置210a判定是否从投影仪10B接收到完成通知,反复进行判定直到判定结果成为肯定为止。当从投影仪10B接收到完成通知时,判定结果为肯定,处理装置210a在步骤St8中将图像G1投射到显示面S。在步骤St8中,处理装置210a将输入图像数据D1输出到图像处理电路270a。图像处理电路270a通过参照查找表LUTa,对输入图像数据D1实施梯形校正。图像处理电路270a将通过梯形校正得到的校正完毕图像数据Dh输出至光调制部262a,由此使基于该校正完毕图像数据Dh的图像G1显示于屏幕SC。在此,在查找表LUTa中,关于非重叠区域21A存储有第1对应关系,关于重叠区域3记载有第3对应关系。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重叠区域3中的梯形校正的精度比非重叠区域21A中的梯形校正的精度高。
此外,投影仪10B在第2校准处理完成之后,与步骤St8同样地,将图像G2投射到显示面S。具体而言,处理装置210b将输入图像数据D2输出到图像处理电路270b。图像处理电路270b通过参照查找表LUTb,对输入图像数据D2实施梯形校正。图像处理电路270b将通过梯形校正得到的校正完毕图像数据Dh输出至光调制部262b,由此使基于该校正完毕图像数据Dh的图像G2显示于屏幕SC。
如根据前述的说明所理解的那样,具备具有拍摄装置250a的投影仪10A和具有拍摄装置250b的投影仪10B的投射系统100执行从投影仪10A投射的图像G1和从投影仪10B投射的图像G2在显示面S的重叠区域3中重叠的控制方法。具体而言,投射系统100执行包含上述的步骤St1、步骤St5以及步骤St8的控制方法。如上所述,在步骤St1中,确定构成从投影仪10A投射到显示面S的第1投射区域2A的图像G1的多个像素、与构成通过拍摄装置250a拍摄显示面S而得到的第1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1对应关系。另外,在步骤St1中,确定构成从投影仪10B投射到显示面S的第2投射区域2B的图像G2的多个像素、与构成通过拍摄装置250b拍摄显示面S而得到的第2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2对应关系。在步骤St5中,确定投影仪10A投射的图像G1中的和重叠区域3对应的多个像素、与第1拍摄图像中的和重叠区域3对应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3对应关系。另外,在步骤St5中,确定投影仪10B投射的图像G2中的和重叠区域3对应的多个像素、与第2拍摄图像中的和重叠区域3对应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4对应关系。在步骤St8中,基于第1对应关系对第1投射区域2A中的和重叠区域3不同的区域即非重叠区域21A投射图像G1,基于精度高于第1对应关系的第3对应关系对重叠区域3投射图像G1。另外,在步骤St8中,基于第2对应关系对第2投射区域2B中的和重叠区域3不同的区域即非重叠区域21B投射图像G2,基于精度高于第2对应关系的第4对应关系对重叠区域3投射图像G2。
这样,根据本公开,能够使重叠区域3的校准的精度比除此以外的非重叠区域21A、21B高,因此,与一律执行精度低的校准的情况相比,从投影仪10A投射的图像G1和从投影仪10B投射的图像G2重叠的重叠区域3中的图像的品质提高。另外,高精度的校准只要对重叠区域3执行即可,因此与一律执行高精度的校准的情况相比,削减了校准所需的时间。因此,根据本公开,能够提高重叠区域3中的校准的精度,并且削减校准所需的时间。
投影仪10A对重叠区域3分时地投射不同的多个格雷码图像G3的每一个,基于拍摄装置250a拍摄投射有多个格雷码图像G3的重叠区域3而得到的、与多个格雷码图像G3的每一个1对1地对应的多个拍摄图像的每一个,确定第3对应关系,投影仪10B对重叠区域3分时地投射不同的多个格雷码图像G3的每一个,基于拍摄装置250b拍摄投射有多个格雷码图像G3的重叠区域3而得到的、与多个格雷码图像G3的每一个1对1地对应的多个拍摄图像的每一个,确定第4对应关系。
根据本公开,由于格雷码图像G3仅投射到重叠区域3,所以在确定第3对应关系以及第4对应关系上所需的格雷码图像G3的张数为与重叠区域3的分辨率对应的张数即可。因此,能够抑制确定第3对应关系以及第4对应关系的时间变得过大。
由投影仪10A生成的多个格雷码图像G3的数量根据投影仪10A投射的图像中的和重叠区域3对应的多个像素的像素数而变化,由投影仪10B生成的多个格雷码图像G3的数量根据投影仪10B投射的图像中的和重叠区域3对应的多个像素的像素数而变化。因此,投影仪10A和投影仪10B不需要过多地生成格雷码图像G3。
基于从投影仪10A投射到第1投射区域2A的第1校准图像CG1和通过拍摄装置250a对投射有第1校准图像CG1的显示面S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拍摄图像,确定第1对应关系,基于从投影仪10B投射到第2投射区域2B的第2校准图像CG2和通过拍摄装置250b对投射有第2校准图像CG2的显示面S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拍摄图像,确定第2对应关系,第1校准图像CG1包含规则地排列的多个第1标记CP1,第2校准图像CG2包含规则地排列的多个第2标记CP2。
投影仪10A将存在构成通过拍摄装置250a对投射有单色图像的第1投射区域2A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中的、亮度值为阈值以上的像素的区域确定为重叠区域3,投影仪10B将存在构成通过拍摄装置250b对投射有单色图像的第2投射区域2B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中的、亮度值为阈值以上的像素的区域确定为重叠区域3。通过投影仪10A以及投影仪10B确定重叠区域3,投影仪10A以及投影仪10B能够选择性地仅向显示面S中的重叠区域3投射格雷码图像G3。
2.变形例
以上的例示中的各方式能够进行多种变形。以下例示可应用于上述各方式的具体变形方式。另外,从以下的例示中任意选择的两个以上的方式可以在不相互矛盾的范围内适当合并。
[变形例1]
在前述的方式中,投射系统100是具有2台投影仪10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具有2台以上的投影仪10的结构。
[变形例2]
在前述的方式中,向重叠区域3投射格雷码图像G3,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投射与格雷码图像G3不同的空间码图像。作为该图像,例如可举出相移图像。
[变形例3]
确定重叠区域3的方法并不限定于在前述的方式中例示的方法。投影仪10例如也可以通过图10所示的方法来确定重叠区域3。图10是表示变形例3的步骤St2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以下,适当参照图10对该步骤St2进行说明。
首先,处理装置210a在步骤St21中,读出预先存储在存储装置220a中的单色图像数据Dxa,并将该数据输出到投射装置260a。投射装置260a按照该数据,将单色图像投射到显示面S。该单色图像的轮廓与第1投射区域2A的轮廓一致。接着,拍摄装置250a在步骤St22中,基于处理装置210a的控制,对显示从投射装置260a投射的单色图像的显示面S进行拍摄。接着,处理装置210a在步骤St23中,根据拍摄有单色图像的拍摄图像来确定第1投射区域2A的轮廓。具体而言,处理装置210a在步骤St23中,确定拍摄显示从投射装置260a投射的单色图像的显示面S而得的拍摄图像的各像素中的、与摄像头坐标系中的该单色图像的轮廓对应的像素。然后,处理装置210a参照存储有第1对应关系的查找表LUTa,确定与投影仪10A的投影仪坐标系中的单色图像的轮廓对应的像素。
接着,拍摄装置250b在步骤St24中,与拍摄装置250a同样地,对显示从投射装置260a投射的单色图像的显示面S进行拍摄。接着,处理装置210b在步骤St25中,根据拍摄有单色图像的拍摄图像来确定第1投射区域2A的轮廓。具体而言,处理装置210b在步骤St25中,确定拍摄显示从投射装置260a投射的单色图像的显示面S而得的拍摄图像的各像素中的、与摄像头坐标系中的该单色图像的轮廓对应的像素。然后,处理装置210b参照存储有第2对应关系的查找表LUTb,确定与投影仪10B的投影仪坐标系中的单色图像的轮廓对应的像素。接着,处理装置210a使投射装置260a停止单色图像的投射。
接着,处理装置210b在步骤St26中,读出预先存储在存储装置220b中的单色图像数据Dxb,并将该数据输出到投射装置260b。投射装置260b按照该数据,将单色图像投射到显示面S。该单色图像的轮廓与第2投射区域2B的轮廓一致。接着,拍摄装置250a在步骤St27中,基于处理装置210a的控制,对显示从投射装置260b投射的单色图像的显示面S进行拍摄。接着,处理装置210a在步骤St28中,与之前的步骤St23同样地,根据拍摄有单色图像的拍摄图像来确定第2投射区域2B的轮廓。
接着,拍摄装置250b在步骤St29中,与拍摄装置250a同样地,对显示从投射装置260b投射的单色图像的显示面S进行拍摄。接着,处理装置210b在步骤St30中,与之前的步骤St25同样地,根据拍摄有单色图像的拍摄图像来确定第2投射区域2B的轮廓。
接着,处理装置210a在步骤St31中,将由在之前的步骤St23中确定的第1投射区域2A的轮廓和在之前的步骤St28中确定的第2投射区域2B的轮廓包围的区域确定为投影仪坐标系中的重叠区域3。接着,处理装置210b在步骤St32中,与处理装置210a同样地,将由在之前的步骤St25中确定的第1投射区域2A的轮廓和在之前的步骤St30中确定的第2投射区域2B的轮廓包围的区域确定为投影仪坐标系中的重叠区域3。
如根据前述的说明所理解的那样,变形例3的投射系统100执行前述那样的控制方法。在该控制方法中,执行包含上述步骤St23、步骤St25、步骤St28、步骤St30、步骤St31和步骤St32的控制方法。如上所述,在步骤St23中,投影仪10A基于拍摄装置250a拍摄投射有单色图像的显示面S而得到的拍摄图像,确定第1投射区域2A的轮廓。在步骤St25中,投影仪10B根据拍摄装置250b拍摄投射有单色图像的显示面S而得到的拍摄图像,确定第1投射区域2A的轮廓。在步骤St28中,投影仪10A根据拍摄装置250a拍摄投射有单色图像的显示面S而得到的拍摄图像,确定第2投射区域2B的轮廓。在步骤St30中,投影仪10B根据拍摄装置250b拍摄投射有单色图像的显示面S而得到的拍摄图像,确定第2投射区域2B的轮廓。在步骤St31和步骤St32中,投影仪10A和投影仪10B分别将由所确定的第1投射区域2A的轮廓和所确定的第2投射区域2B的轮廓包围的区域确定为重叠区域3。通过由变形例3的投射系统100执行上述那样的控制方法,由投影仪10A和投影仪10B确定重叠区域3。因此,投影仪10A以及投影仪10B能够选择性地仅向显示面S中的重叠区域3投射格雷码图像G3。
[变形例4]
图11是表示变形例4的投射系统100A的结构例的图。在前述的方式中,投影仪10是具有拍摄装置250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具有与投影仪10分体的拍摄装置50的结构。拍摄装置50与各个投影仪10或图像处理装置20可通信地连接,是与上述方式的拍摄装置250同样的结构,与该拍摄装置250同样地进行动作。此外,变形例4的投影仪10除了从上述方式的投影仪10中省略拍摄装置250这一点以外,是与上述方式的投影仪10相同的结构。变形例4的投射系统100A与上述方式的投射系统100同样地动作。
如根据前述的说明所理解的那样,具备投影仪10A、投影仪10B和拍摄装置50的投射系统100A执行从投影仪10A投射的图像G1和从投影仪10B投射的图像G2在显示面S的重叠区域3中重叠的控制方法。具体而言,投射系统100A执行包含上述的步骤St1、步骤St5以及步骤St7的控制方法。如上所述,在步骤St1中,确定构成从投影仪10A投射到显示面S的第1投射区域2A的图像G1的多个像素、与构成通过拍摄装置50对投射有该图像G1的显示面S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1对应关系。另外,在步骤St1中,确定构成从投影仪10B投射到显示面S的第2投射区域2B的图像G2的多个像素、与构成通过拍摄装置50对投射有该图像G2的显示面S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2对应关系。在步骤St5中,确定投影仪10A投射的图像G1中的和重叠区域3对应的多个像素、与由拍摄装置50拍摄的拍摄图像中的和重叠区域3对应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3对应关系。另外,在步骤St5中,确定投影仪10B投射的图像G2中的和重叠区域3对应的多个像素、与由拍摄装置50拍摄的拍摄图像中的和重叠区域3对应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4对应关系。在步骤St7中,基于第1对应关系对第1投射区域2A中的和重叠区域3不同的区域即非重叠区域21A投射图像G1,基于精度高于第1对应关系的第3对应关系对重叠区域3投射图像G1。另外,在步骤St7中,基于第2对应关系对第2投射区域2B中的和重叠区域3不同的区域即非重叠区域21B投射图像G2,基于精度高于第2对应关系的第4对应关系对重叠区域3投射图像G2。通过该控制方法,能够得到与上述方式的投射系统100的控制方法相同的作用效果。
[变形例5]
在前述的方式中,处理装置210根据对显示单色图像的显示面S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拍摄图像来确定重叠区域3,但不限于此。处理装置210例如也可以基于由操作者经由操作装置40输入的、与X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上的重叠区域3的宽度有关的数据来确定重叠区域3。
[变形例6]
在前述的方式中,投射装置260也可以对包含在前述方式的步骤St2中确定的重叠区域3的放大重叠区域,分时地投射不同的格雷码图像G3的每一个。由此,在上述方式的步骤St2中,即使在确定重叠区域3的精度低的情况下,也能够在重叠区域3显示格雷码图像G3。此外,该放大重叠区域由构成光调制部262的液晶面板的各像素中的、与在上述方式的步骤St2中确定出的重叠区域3对应的多个像素和存在于该多个像素的周围的多个像素构成。
[变形例7]
在前述的方式中,使用查找表LUT来执行了梯形校正,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将构成从投影仪10投射的图像G的多个像素、与构成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建立对应的投影变换矩阵来执行梯形校正。
[变形例8]
在前述的方式中,通过投影仪10所具有的处理装置210执行了第1校准处理和第2校准处理,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第1校准处理和第2校准处理也可以基于与投影仪10以能够相互通信的方式连接的图像处理装置20的控制来执行。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图像处理装置20生成第1校准图像CG1以及格雷码图像G3,并发送到投影仪10A。同样地,也可以通过图像处理装置20生成第2校准图像CG2以及格雷码图像G3,并发送到投影仪10B。另外,也可以通过接收拍摄装置50或拍摄装置250拍摄到的拍摄图像,来确定所使用的拍摄装置与投影仪10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可以将表示确定出的对应关系的数据发送到投影仪10,也可以将基于所确定的对应关系而生成的投射用的图像发送到投影仪10。

Claims (13)

1.一种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该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包含:
确定构成从第1投影仪投射到显示面的第1投射区域的图像的多个像素、与构成通过所述第1投影仪所具有的第1拍摄装置对所述显示面进行拍摄而得到的第1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1对应关系;
确定构成从第2投影仪投射到所述显示面的第2投射区域的图像的多个像素、与构成通过所述第2投影仪所具有的第2拍摄装置对所述显示面进行拍摄而得到的第2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2对应关系;
确定所述第1投影仪投射的图像中的在所述显示面上和从所述第2投影仪投射的图像重叠的重叠区域所对应的多个像素、与所述第1拍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3对应关系;
确定所述第2投影仪投射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与所述第2拍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4对应关系;
所述第1投影仪基于所述第1对应关系,对所述第1投射区域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不同的区域投射图像;
所述第1投影仪基于所述第3对应关系对所述重叠区域投射图像;
所述第2投影仪基于所述第2对应关系,对所述第2投射区域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不同的区域投射图像;以及
所述第2投影仪基于所述第4对应关系对所述重叠区域投射图像,
所述第3对应关系的精度高于所述第1对应关系的精度,且所述第4对应关系的精度高于所述第2对应关系的精度,
所述第1投影仪对所述重叠区域分时地投射不同的多个第1空间码图像的每一个,
基于通过所述第1拍摄装置对投射有所述多个第1空间码图像的所述重叠区域进行拍摄而得到的、与所述多个第1空间码图像的每一个1对1对应的多个第3拍摄图像的每一个,确定所述第3对应关系,
所述第2投影仪对所述重叠区域分时地投射不同的多个第2空间码图像的每一个,
基于通过所述第2拍摄装置对投射有所述多个第2空间码图像的所述重叠区域进行拍摄而得到的、与所述多个第2空间码图像的每一个1对1对应的多个第4拍摄图像的每一个,确定所述第4对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多个第1空间码图像的数量根据所述第1投影仪投射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的像素数而变化,
所述多个第2空间码图像的数量根据所述第2投影仪投射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的像素数而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第1空间码图像和所述第2空间码图像是格雷码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
基于从所述第1投影仪投射到所述第1投射区域的第1校准图像、和通过所述第1拍摄装置对投射有所述第1校准图像的所述显示面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所述第1拍摄图像,确定所述第1对应关系,
基于从所述第2投影仪投射到所述第2投射区域的第2校准图像、和通过所述第2拍摄装置对投射有所述第2校准图像的所述显示面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所述第2拍摄图像,确定所述第2对应关系,
所述第1校准图像包含规则地排列的多个第1标记,
所述第2校准图像包含规则地排列的多个第2标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
基于对显示从所述第1投影仪投射的第1投射图像、和从所述第2投影仪投射的第2投射图像的所述显示面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拍摄图像,确定所述重叠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第1投影仪将存在构成通过所述第1拍摄装置对投射有所述第1投射图像的所述第1投射区域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中的、亮度值为阈值以上的像素的区域确定为所述重叠区域,
所述第2投影仪将存在构成通过所述第2拍摄装置对投射有所述第2投射图像的所述第2投射区域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中的、亮度值为阈值以上的像素的区域确定为所述重叠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第1投影仪基于通过所述第1拍摄装置对投射有所述第1投射图像的所述显示面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拍摄图像,确定所述第1投射区域的轮廓,
所述第1投影仪基于通过所述第1拍摄装置对投射有所述第2投射图像的所述显示面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拍摄图像,确定所述第2投射区域的轮廓,
所述第2投影仪基于通过所述第2拍摄装置对投射有所述第1投射图像的所述显示面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拍摄图像,确定所述第1投射区域的轮廓,
所述第2投影仪基于通过所述第2拍摄装置对投射有所述第2投射图像的所述显示面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拍摄图像,确定所述第2投射区域的轮廓,
所述第1投影仪和所述第2投影仪分别将由所述确定的第1投射区域的轮廓和所述确定的第2投射区域的轮廓包围的区域确定为所述重叠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第1投射图像和所述第2投射图像是单色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5~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第1投影仪对所述显示面中的包含所述确定的重叠区域的放大重叠区域,分时地投射不同的多个所述第1空间码图像的每一个,
所述第2投影仪对所述放大重叠区域分时地投射不同的多个所述第2空间码图像的每一个。
10.一种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该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包含:
确定构成从第1投影仪投射到显示面的第1投射区域的图像的多个像素、与构成通过拍摄装置对投射有该图像的所述显示面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1对应关系;
确定构成从第2投影仪投射到所述显示面的第2投射区域的图像的多个像素、与构成通过所述拍摄装置对投射有该图像的所述显示面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2对应关系;
确定所述第1投影仪投射的图像中的在所述显示面上和从所述第2投影仪投射的图像重叠的重叠区域所对应的多个像素、与由所述拍摄装置拍摄的拍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3对应关系;
确定所述第2投影仪投射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与由所述拍摄装置拍摄的拍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4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第1对应关系对所述第1投射区域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不同的区域投射图像,基于所述第3对应关系对所述重叠区域投射图像;以及
基于所述第2对应关系对所述第2投射区域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不同的区域投射图像,基于所述第4对应关系对所述重叠区域投射图像,
所述第3对应关系的精度高于所述第1对应关系的精度,且所述第4对应关系的精度高于所述第2对应关系的精度,
所述第1投影仪对所述重叠区域分时地投射不同的多个第1空间码图像的每一个,
基于通过所述拍摄装置对投射有所述多个第1空间码图像的所述重叠区域进行拍摄而得到的、与所述多个第1空间码图像的每一个1对1对应的多个拍摄图像的每一个,确定所述第3对应关系,
所述第2投影仪对所述重叠区域分时地投射不同的多个第2空间码图像的每一个,
基于通过所述拍摄装置对投射有所述多个第2空间码图像的所述重叠区域进行拍摄而得到的、与所述多个第2空间码图像的每一个1对1对应的多个拍摄图像的每一个,确定所述第4对应关系。
11.一种投射系统,其中,该投射系统具有:
第1投影仪,其具有第1拍摄装置;以及
第2投影仪,其具有第2拍摄装置,投射的图像和从所述第1投影仪投射的图像在显示面的重叠区域中重叠,
所述第1投影仪确定构成从所述第1投影仪投射到所述显示面的第1投射区域的图像的多个像素、与构成通过所述第1拍摄装置对所述显示面进行拍摄而得到的第1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1对应关系,
所述第1投影仪确定所述第1投影仪投射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与所述第1拍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3对应关系,
所述第1投影仪基于所述第1对应关系对所述第1投射区域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不同的区域投射图像,基于所述第3对应关系对所述重叠区域投射图像,
所述第2投影仪确定构成从所述第2投影仪投射到所述显示面的第2投射区域的图像的多个像素、与构成通过所述第2拍摄装置对所述显示面进行拍摄而得到的第2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2对应关系,
所述第2投影仪确定所述第2投影仪投射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与所述第2拍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4对应关系,
所述第2投影仪基于所述第2对应关系对所述第2投射区域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不同的区域投射图像,基于所述第4对应关系对所述重叠区域投射图像,
所述第3对应关系的精度高于所述第1对应关系的精度,且所述第4对应关系的精度高于所述第2对应关系的精度,
所述第1投影仪对所述重叠区域分时地投射不同的多个第1空间码图像的每一个,
基于通过所述第1拍摄装置对投射有所述多个第1空间码图像的所述重叠区域进行拍摄而得到的、与所述多个第1空间码图像的每一个1对1对应的多个第3拍摄图像的每一个,确定所述第3对应关系,
所述第2投影仪对所述重叠区域分时地投射不同的多个第2空间码图像的每一个,
基于通过所述第2拍摄装置对投射有所述多个第2空间码图像的所述重叠区域进行拍摄而得到的、与所述多个第2空间码图像的每一个1对1对应的多个第4拍摄图像的每一个,确定所述第4对应关系。
12.一种投射系统,其中,该投射系统具有:
第1投影仪;
第2投影仪,其投射的图像和从所述第1投影仪投射的图像在显示面的重叠区域中重叠;以及
拍摄装置;
所述第1投影仪确定构成从所述第1投影仪投射到所述显示面的第1投射区域的图像的多个像素、与构成通过所述拍摄装置对所述显示面进行拍摄而得到的第1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1对应关系,
所述第1投影仪确定所述第1投影仪投射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与所述第1拍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3对应关系,
所述第1投影仪基于所述第1对应关系对所述第1投射区域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不同的区域投射图像,基于所述第3对应关系对所述重叠区域投射图像,
所述第2投影仪确定构成从所述第2投影仪投射到所述显示面的第2投射区域的图像的多个像素、与构成通过所述拍摄装置对所述显示面进行拍摄而得到的第2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2对应关系,
所述第2投影仪确定所述第2投影仪投射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与所述第2拍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第4对应关系,
所述第2投影仪基于所述第2对应关系对所述第2投射区域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不同的区域投射图像,基于所述第4对应关系对所述重叠区域投射图像,
所述第3对应关系的精度高于所述第1对应关系的精度,且所述第4对应关系的精度高于所述第2对应关系的精度,
所述第1投影仪对所述重叠区域分时地投射不同的多个第1空间码图像的每一个,
基于通过所述拍摄装置对投射有所述多个第1空间码图像的所述重叠区域进行拍摄而得到的、与所述多个第1空间码图像的每一个1对1对应的多个第3拍摄图像的每一个,确定所述第3对应关系,
所述第2投影仪对所述重叠区域分时地投射不同的多个第2空间码图像的每一个,
基于通过所述拍摄装置对投射有所述多个第2空间码图像的所述重叠区域进行拍摄而得到的、与所述多个第2空间码图像的每一个1对1对应的多个第4拍摄图像的每一个,确定所述第4对应关系。
13.一种投影仪,其中,该投影仪具有:
拍摄装置;
投射装置;以及
处理装置,
所述处理装置确定构成从所述投射装置投射到显示面的投射区域的图像的多个像素、与构成通过所述拍摄装置对所述显示面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拍摄图像的多个像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即第1关系,
所述处理装置确定所述投射装置投射的图像中的从所述投射装置投射的图像和从不同于具有所述投射装置的投影仪的投影仪投射的图像在所述显示面上重叠的重叠区域所对应的多个像素、与所述拍摄图像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即第2关系,
所述投射装置基于所述第1关系对所述投射区域中的和所述重叠区域不同的区域投射图像,基于所述第2关系对所述重叠区域投射图像,
所述第2关系的精度高于所述第1关系的精度,
所述投射装置对所述重叠区域分时地投射不同的多个空间码图像的每一个,
基于通过所述拍摄装置对投射有所述多个空间码图像的所述重叠区域进行拍摄而得到的、与所述多个空间码图像的每一个1对1对应的多个拍摄图像的每一个,确定所述第2关系。
CN202210502743.3A 2021-05-12 2022-05-10 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投射系统以及投影仪 Active CN1153484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81094A JP7367731B2 (ja) 2021-05-12 2021-05-12 投写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投写システム
JP2021-081094 2021-05-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48428A CN115348428A (zh) 2022-11-15
CN115348428B true CN115348428B (zh) 2024-01-02

Family

ID=83948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02743.3A Active CN115348428B (zh) 2021-05-12 2022-05-10 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投射系统以及投影仪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32031B2 (zh)
JP (1) JP7367731B2 (zh)
CN (1) CN1153484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020648A (ja) * 2021-07-30 2023-02-0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投影システム、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9099B1 (en) * 1998-09-23 2001-04-17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ibrating a display using an array of cameras
JP2005252804A (ja) * 2004-03-05 2005-09-15 Seiko Epson Corp マルチ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のための画像補正方法
CN1892756A (zh) * 2005-06-27 2007-01-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图像的位置调整方法
CN107580202A (zh) * 2016-07-05 2018-01-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系统以及投影系统的调整方法
CN109729328A (zh) * 2017-10-27 2019-05-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图像投射系统及投影仪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79894A (ja) 2002-03-22 2003-10-02 Hitachi Ltd マルチプロジェクション立体映像表示装置
US7421111B2 (en) 2003-11-07 2008-09-02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Light pen system for pixel-based displays
JP2005208092A (ja) * 2004-01-20 2005-08-04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及びそれにおけるズーム調整方法
JP2005252676A (ja) 2004-03-04 2005-09-15 Seiko Epson Corp マルチ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のための画像補正方法
JP2015016610A (ja) * 2013-07-10 2015-01-29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画像投影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投影方法
JP6525570B2 (ja) 2014-12-04 2019-06-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AU2015275255A1 (en) * 2015-12-22 2017-07-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ulti-projector alignment refinement
WO2017169723A1 (ja) 2016-03-28 2017-10-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18152660A (ja) 2017-03-10 2018-09-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プロジェクタ検索装置およびマルチプロジェクション構築用システム
JP2019125943A (ja) 2018-01-17 2019-07-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画像投影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9099B1 (en) * 1998-09-23 2001-04-17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ibrating a display using an array of cameras
JP2005252804A (ja) * 2004-03-05 2005-09-15 Seiko Epson Corp マルチ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のための画像補正方法
CN1892756A (zh) * 2005-06-27 2007-01-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图像的位置调整方法
CN107580202A (zh) * 2016-07-05 2018-01-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系统以及投影系统的调整方法
CN109729328A (zh) * 2017-10-27 2019-05-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图像投射系统及投影仪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67731B2 (ja) 2023-10-24
US20220368872A1 (en) 2022-11-17
US11832031B2 (en) 2023-11-28
JP2022174999A (ja) 2022-11-25
CN115348428A (zh) 2022-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06761B2 (en) Projector, its control method, and image projection system
US7753534B2 (en) Projection device and projection control method
TWI566602B (zh) 投影機及投影機之控制方法
JP4196951B2 (ja) プロジェクタ、投写画像調整方法
JP4877430B2 (ja) マルチ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及び画面形成方法
JP584269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ー、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
CN112752079B (zh) 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2752080B (zh) 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JP4042695B2 (ja) 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ズーム調整方法
JP2007078821A (ja) 投影装置、投影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324593B (zh) 投影仪和投影仪的控制方法
CN112929617B (zh) 投影仪的控制方法、投影仪和显示系统
CN114630089B (zh) 投射方法、投射系统以及记录介质
CN115348428B (zh) 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投射系统以及投影仪
JP2012165091A (ja) マルチ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08294545A (ja) 投射型映像表示装置及び投射型映像表示システム
JP2008122749A (ja) プロジェクタ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206081B2 (ja) プロジェク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CN113473094A (zh) 设定辅助方法和设定辅助装置
US11514592B2 (en) Control method for projector and projector
US20230276036A1 (en) Method of adjusting projection image, projection system, and control apparatus
JP2024044350A (ja) 制御装置、画像投射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046629A (ja) 情報処理装置、投影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11158844A (ja) 投影装置、投影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3036183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