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00850B -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00850B
CN109700850B CN201910188764.0A CN201910188764A CN109700850B CN 109700850 B CN109700850 B CN 109700850B CN 201910188764 A CN201910188764 A CN 201910188764A CN 109700850 B CN109700850 B CN 1097008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ointment
dry
filtrate
pas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887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00850A (zh
Inventor
赵建
张安东
吴道艳
于智豪
晏仕英
周洁
谢秀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18876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008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008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08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008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08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该药膏包括鲜石韦60份、干石韦10份、冰片5份、薄荷5份、三七20份、黄芪10份、蜂蜡2份和芝麻油25份,该药膏的制备过程如下:将鲜石韦粉碎后与有机溶剂混合,浸泡后过滤,将滤液旋蒸,得第一干膏;将除蜂蜡和芝麻油外的药材粉碎后,将粉末与第二有机溶剂混匀并浸泡,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将滤液旋蒸,得第二干膏;将滤渣与水混合,熬制后过滤,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蜂蜡后继续熬制,得稠膏;向第一干膏和第二干膏中加入芝麻油,拌匀,再与稠膏混匀制得。该药膏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的药膏存在的杀菌能力弱,创口愈合率低和祛疤效果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创口为机械因素加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或器官的破坏。根据创口伤口的严重程度一般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理。但是由于处理的不及时或者是护理人员处理不妥当,伤口处容易感染细菌真菌,最终导致化脓、败血症等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对于一些轻微的外伤伤口,患者一般觉得并无大碍,就未进行处理,伤口便暴露于空气中,更容易接触细菌真菌,造成伤口感染,引起化脓等后果。一般伤口感染后愈合速度较慢,而且愈合后会有明显的疤痕,影响美观。
现今对于促进外伤伤口愈合,减少伤口感染主要以使用抗生素为主,也有一些抗感染的中药膏剂,或者促进伤口愈合的药膏,但这些药膏普遍存在以下缺点:
a.杀菌能力弱;
b.药效持续时间短;
c.促伤口愈合作用不明显;
d.会形成明显的疤痕和硬痂,对皮肤类的创口治疗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得的中药药膏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的药膏存在的杀菌能力弱,创口愈合率低和祛疤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鲜石韦20-90份、干石韦5-20份、冰片2-10份、薄荷2-10份、三七10-30份、黄芪5-20份、蜂蜡1-5份和芝麻油10-40份。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鲜石韦50-70份、干石韦8-13份、冰片3-7份、薄荷3-7份、三七18-24份、黄芪8-13份、蜂蜡1-3份和芝麻油20-27份。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鲜石韦60份、干石韦10份、冰片5份、薄荷5份、三七20份、黄芪10份、蜂蜡2份和芝麻油25份。
上述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鲜石韦粉碎后与第一有机溶剂按照1g鲜石韦:8-15ml有机溶剂的比例混合,常温下浸泡8-15天,过滤,得滤液,将滤液在30-50℃条件下进行旋蒸,得第一干膏;
(2)将干石韦、冰片、薄荷、三七和黄芪粉碎得粉末,将粉末与第二有机溶剂按照1g粉末:8-15ml有机溶剂的比例混匀,在30-50℃条件下浸泡12-24h,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将滤液在60-100℃条件下旋蒸,得第二干膏;
(3)将步骤(2)中制得的滤渣与水按照1:8-15的重量比混合,文火熬制1-3h,过滤,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蜂蜡后继续熬制,得相对密度为1.4-1.7的稠膏;
将步骤(1)和步骤(2)中的第一干膏和第二干膏合并,并向其中加入芝麻油,搅拌均匀,得膏状混合物,再将该膏状混合物与步骤(3)中的稠膏混匀,得中药药膏。
进一步地,步骤(1)中鲜石韦与有第一机溶剂按照1g鲜石韦:10ml有机溶剂的比例混合,常温下浸泡10天,过滤,得滤液,将滤液在40℃条件下进行旋蒸,得第一干膏。
进一步地,步骤(1)中的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丙酮或石油醚。
进一步地,步骤(2)中将粉末与有第二机溶剂按照1g粉末:10ml有机溶剂的比例混匀,在40℃条件下浸泡15h,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将滤液在80℃条件下旋蒸,得第二干膏。
进一步地,步骤(2)中的第二有机溶剂为70-95%乙醇。
进一步地,步骤(2)中的第二有机溶剂为95%乙醇。
进一步地,步骤(3)中稠膏的相对密度为1.5。
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的药膏是采用特定量的具有抗病原微生物、加速伤口愈合的天然中药成分经过特定的方法制备而成的,该药膏具有组方简单、杀菌能力强、促进细胞再生能力强、祛疤效果好和无副作用的优点,适合所有人群使用。
2、本发明中将鲜石韦、干石韦和黄芪合用,鲜石韦具有利水通淋,清肺泄热的功效,一般水提后内服,用于尿道疾病疾病。本发明中将鲜石韦用有机溶剂进行提取,将制得的提取物外用,该提取物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等具有很好的杀菌作用,能够有效的抑制多种病原菌和耐药菌,可有效防止伤口感染,为伤口愈合提供一个无菌的屏障,鲜石韦有机溶剂提取物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比水提物强1.5-2倍。而干石韦提取液中的石韦多糖等成分能够促进肉芽组织再生,加快伤口愈合的速度。黄芪中含有黄芪多糖和黄芪皂苷等物质可促进血管和表皮细胞再生,对不易收口的创口可以起到促进作用。本发明中黄芪可增强鲜石韦的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二者合用后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为鲜石韦单独使用时的1.6-2倍,同时黄芪又可与干石韦协同作用,缩减外伤伤口愈合的时间,增强愈合效率,在本发明中,黄芪既可增强鲜石韦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又可以协同干石韦,增强药膏的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正常创伤组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中大鼠创口愈合表观图;
图2为正常创伤组大鼠创口愈合率对比图;
图3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大鼠创口愈合率对比图;
图4为正常创伤组大鼠创口结痂面积对比图;
图5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大鼠创口结痂面积对比图;
图6为正常创伤组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大鼠创口愈合后疤痕面积对比图;
图7为正常创伤组大鼠创口组织微观图;
图8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大鼠创口组织微观图;
图9为正常创伤组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大鼠给药21天后创口组织微观图;
图10为正常创伤组大鼠血液中FGF-2生长因子含量对比图;
图11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大鼠血液中FGF-2生长因子含量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鲜石韦20份、干石韦5份、冰片2份、薄荷2份、三七10份、黄芪5份、蜂蜡1份和芝麻油10份。
上述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鲜石韦粉碎后与丙酮按照1g鲜石韦:8ml丙酮的比例混合,常温下浸泡8天,过滤,得滤液,将滤液在30℃条件下进行旋蒸,得第一干膏;
(2)将干石韦、冰片、薄荷、三七和黄芪粉碎后过80目筛,得粉末,将粉末与70%乙醇按照1g粉末:8ml70%乙醇的比例混匀,在30℃条件下浸泡12h,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将滤液在60℃条件下旋蒸,得第二干膏;
(3)将步骤(2)中制得的滤渣与水按照1:8的重量比混合,文火熬制1h,过滤,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蜂蜡后继续熬制,得相对密度为1.4的稠膏;
(4)将步骤(1)和步骤(2)中的第一干膏和第二干膏合并,并向其中加入芝麻油,搅拌均匀,得膏状混合物,再将该膏状混合物与步骤(3)中的稠膏混匀,得中药药膏。
实施例2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鲜石韦90份、干石韦20份、冰片10份、薄荷10份、三七30份、黄芪20份、蜂蜡5份和芝麻油40份。
上述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鲜石韦粉碎后与石油醚按照1g鲜石韦:15ml石油醚的比例混合,常温下浸泡15天,过滤,得滤液,将滤液在50℃条件下进行旋蒸,得第一干膏;
(2)将干石韦、冰片、薄荷、三七和黄芪粉碎后过80目筛,得粉末,将粉末与95%乙醇按照1g粉末:15ml95%乙醇的比例混匀,在50℃条件下浸泡24h,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将滤液在100℃条件下旋蒸,得第二干膏;
(3)将步骤(2)中制得的滤渣与水按照1:15的重量比混合,文火熬制3h,过滤,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蜂蜡后继续熬制,得相对密度为1.7的稠膏;
(4)将步骤(1)和步骤(2)中的第一干膏和第二干膏合并,并向其中加入芝麻油,搅拌均匀,得膏状混合物,再将该膏状混合物与步骤(3)中的稠膏混匀,得中药药膏。
实施例3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鲜石韦50份、干石韦12份、冰片3份、薄荷4份、三七19份、黄芪12份、蜂蜡1份和芝麻油20份。
上述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鲜石韦粉碎后与乙酸乙酯按照1g鲜石韦:12ml乙酸乙酯的比例混合,常温下浸泡13天,过滤,得滤液,将滤液在37℃条件下进行旋蒸,得第一干膏;
(2)将干石韦、冰片、薄荷、三七和黄芪粉碎后过80目筛,得粉末,将粉末与80%乙醇按照1g粉末:13ml80%乙醇的比例混匀,在45℃条件下浸泡18h,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将滤液在70℃条件下旋蒸,得第二干膏;
(3)将步骤(2)中制得的滤渣与水按照1:12的重量比混合,文火熬制3h,过滤,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蜂蜡后继续熬制,得相对密度为1.5的稠膏;
(4)将步骤(1)和步骤(2)中的第一干膏和第二干膏合并,并向其中加入芝麻油,搅拌均匀,得膏状混合物,再将该膏状混合物与步骤(3)中的稠膏混匀,得中药药膏。
实施例4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鲜石韦60份、干石韦10份、冰片5份、薄荷5份、三七20份、黄芪10份、蜂蜡2份和芝麻油25份。
上述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鲜石韦粉碎后与乙酸乙酯按照1g鲜石韦:10ml乙酸乙酯的比例混合,常温下浸泡10天,过滤,得滤液,将滤液在40℃条件下进行旋蒸,得第一干膏;
(2)将干石韦、冰片、薄荷、三七和黄芪粉碎后过80目筛,得粉末,将粉末与95%乙醇按照1g粉末:10ml95%乙醇的比例混匀,在40℃条件下浸泡15h,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将滤液在80℃条件下旋蒸,得第二干膏;
(3)将步骤(2)中制得的滤渣与水按照1:10的重量比混合,文火熬制2h,过滤,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蜂蜡后继续熬制,得相对密度为1.5的稠膏;
(4)将步骤(1)和步骤(2)中的第一干膏和第二干膏合并,并向其中加入芝麻油,搅拌均匀,得膏状混合物,再将该膏状混合物与步骤(3)中的稠膏混匀,得中药药膏。
实施例5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鲜石韦65份、干石韦9份、冰片6份、薄荷7份、三七22份、黄芪12份、蜂蜡2份和芝麻油24份。
上述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鲜石韦粉碎后与乙酸乙酯按照1g鲜石韦:15ml乙酸乙酯的比例混合,常温下浸泡8天,过滤,得滤液,将滤液在46℃条件下进行旋蒸,得第一干膏;
(2)将干石韦、冰片、薄荷、三七和黄芪粉碎后过80目筛,得粉末,将粉末与70%乙醇按照1g粉末:9ml有70%乙醇的比例混匀,在35℃条件下浸泡13h,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将滤液在95℃条件下旋蒸,得第二干膏;
(3)将步骤(2)中制得的滤渣与水按照1:8的重量比混合,文火熬制3h,过滤,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蜂蜡后继续熬制,得相对密度为1.7的稠膏;
(4)将步骤(1)和步骤(2)中的第一干膏和第二干膏合并,并向其中加入芝麻油,搅拌均匀,得膏状混合物,再将该膏状混合物与步骤(3)中的稠膏混匀,得中药药膏。
对比例1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干石韦10份、冰片5份、薄荷5份、三七20份、黄芪10份、蜂蜡2份和芝麻油25份。
上述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干石韦、冰片、薄荷、三七和黄芪粉碎后过80目筛,得粉末,将粉末与95%乙醇按照1g粉末:10ml95%乙醇的比例混匀,在40℃条件下浸泡15h,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将滤液在80℃条件下旋蒸,干膏;
(2)将步骤(1)中制得的滤渣与水按照1:10的重量比混合,文火熬制2h,过滤,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蜂蜡后继续熬制,得相对密度为1.5的稠膏;
(3)向步骤(1)的干膏中加入芝麻油,搅拌均匀,得膏状混合物,再将该膏状混合物与步骤(2)中的稠膏混匀,得中药药膏。
对比例2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鲜石韦60份、干石韦10份、冰片5份、薄荷5份、当归10份、蜂蜡2份和芝麻油25份。
上述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鲜石韦粉碎后与乙酸乙酯按照1g鲜石韦:10ml乙酸乙酯的比例混合,常温下浸泡10天,过滤,得滤液,将滤液在40℃条件下进行旋蒸,得第一干膏;
(2)将干石韦、冰片、当归和薄荷粉碎后过80目筛,得粉末,将粉末与95%乙醇按照1g粉末:10ml95%乙醇的比例混匀,在40℃条件下浸泡15h,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将滤液在80℃条件下旋蒸,得第二干膏;
(3)将步骤(2)中制得的滤渣与水按照1:10的重量比混合,文火熬制2h,过滤,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蜂蜡后继续熬制,得相对密度为1.5的稠膏;
(4)将步骤(1)和步骤(2)中的第一干膏和第二干膏合并,并向其中加入芝麻油,搅拌均匀,得膏状混合物,再将该膏状混合物与步骤(3)中的稠膏混匀,得中药药膏。
对比例3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干石韦70份、冰片5份、薄荷5份、三七20份、黄芪10份、蜂蜡2份和芝麻油25份。
上述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干石韦粉碎后与乙酸乙酯按照1g干石韦:10ml乙酸乙酯的比例混合,常温下浸泡10天,过滤,得滤液,将滤液在40℃条件下进行旋蒸,得第一干膏;
(2)将三七、薄荷、冰片和黄芪粉碎后过80目筛,得粉末,将粉末与95%乙醇按照1g粉末:10ml95%乙醇的比例混匀,在40℃条件下浸泡15h,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将滤液在80℃条件下旋蒸,得第二干膏;
(3)将步骤(2)中制得的滤渣与水按照1:10的重量比混合,文火熬制2h,过滤,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蜂蜡后继续熬制,得相对密度为1.5的稠膏;
(4)将步骤(1)和步骤(2)中的第一干膏和第二干膏合并,并向其中加入芝麻油,搅拌均匀,得膏状混合物,再将该膏状混合物与步骤(3)中的稠膏混匀,得中药药膏。
对比例4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鲜石韦60份、干石韦10份、冰片5份、薄荷5份、三七20份、黄芪10份、蜂蜡2份和芝麻油25份。
上述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鲜石韦粉碎后与水按照1:10的体积比混合,常温下浸泡10天,过滤,得滤液,将滤液在40℃条件下进行旋蒸,得第一干膏;
(2)将干石韦、冰片、薄荷、三七和黄芪粉碎后过80目筛,得粉末,将粉末与60%乙醇按照1g粉末:10ml60%乙醇的比例混匀,在40℃条件下浸泡15h,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将滤液在80℃条件下旋蒸,得第二干膏;
(3)将步骤(2)中制得的滤渣与水按照1:10的重量比混合,文火熬制2h,过滤,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蜂蜡后继续熬制,得相对密度为1.5的稠膏;
(4)将步骤(1)和步骤(2)中的第一干膏和第二干膏合并,并向其中加入芝麻油,搅拌均匀,得膏状混合物,再将该膏状混合物与步骤(3)中的稠膏混匀,得中药药膏。
实验例
对本发明中的中药药膏进行如下实验:
1、实验材料
1.1动物:SD大鼠。
1.2试剂:5%水合氯醛,浓度为4.0×108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
1.3药品:实施例1-5及对比例1-4中的中药药膏,京万红软膏(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
2、方法
2.1愈合率检测
实验对象:选取体重为200g左右的SD大鼠90只,将大鼠平均分成9组,每组10只,对每组大鼠进行建模处理。
造模方法:按照每只大鼠0.7mL/100g的标准腹腔注射5%水合氯醛,待大鼠麻醉后剪去背部的毛,然后在大鼠背部两侧打出直径为9mm的圆形创面,再用剪刀剪去圆形面积的皮肤、浅筋膜组织,造成圆形伤口并测量伤口直径,最后用生理盐水拭去创口表面的分泌物机坏死组织,建模完成。
实验过程:为这9组大鼠分别涂抹实施例1-5和对比例1-4中的中药药膏,每日早晚各涂抹一次,每次100ul,连续给药3周后,计算每组大鼠伤口在3天、7天、14天和21天时的愈合率并进行记录,具体数据见表1。
愈合率=[(原始创面面积-未愈合创面面积)/原始创面面积]×100%。
表1:大鼠伤口愈合率表
Figure BDA0001993717790000111
通过上表得知,实施例1-5中的中药药膏对于创口的愈合作用均强于对比例1-4中的中药药膏,尤其是实施例4中的中药药膏对创口的愈合作用最强。
2.2愈合效果实验
选取体重为200g左右的SD大鼠150只,将大鼠分成正常创伤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和空白对照组,将正常创伤组大鼠分为自然恢复组、药膏治疗组和京万红治疗组,每组24只,共72只;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的大鼠分为自然恢复组、药膏治疗组和京万红治疗组,每组24只,共72只;剩余6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对正常创伤组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的大鼠按照上述过程进行建模处理,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
2.2.1大鼠给药处理
(1)正常创伤组: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后进行如下处理
自然恢复组:创面不涂抹任何药物;
药膏治疗组:每个创面于早晚分别涂抹实施例4中的药膏,每次涂抹用量100ul,连续给药3周;
京万红治疗组:每个创面于早晚分别涂抹京万红软膏,每次涂抹用量为100ul,连续给药3周。
(2)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然后在每个伤口上早中晚各接种20ul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感染造模一天,使创口感染化脓,然后进行如下处理:
自然恢复组:创面不涂抹任何药物;
药膏治疗组:每个创面于早晚分别涂抹实施例4中的药膏,每次涂抹用量100ul,连续给药3周;
京万红治疗组:每个创面于早晚分别涂抹京万红软膏,每次涂抹用量为100ul,连续给药3周。
2.2.2创面愈合情况分析
在给药后的第3天、7天和14天、21天进行伤口拍照,通过ImageJ软件计算大鼠皮肤伤口的面积并记录,并对创口治疗后第3天、7天和14天大鼠伤口愈合率和创口结痂面积进行计算,对创口治疗21天后创口疤痕面积进行计算,具体结果见图1-3。
通过图1得知,正常创伤组中,药膏治疗组和京万红治疗组中大鼠的创口在给药后均小于自然恢复组,且药膏治疗组中大鼠的创口在给药后均小于京万红治疗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中,药膏治疗组和京万红治疗组中大鼠的创口在给药后均小于自然恢复组,且药膏治疗组中大鼠的创口在给药后均小于京万红治疗组,证明实施例4中的药膏消炎抑菌作用和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均强于京万红软膏,实施例4中的药膏在加速创口愈合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通过图2得知,给药治疗后,药膏治疗组的大鼠创口愈合率均高于自然恢复组和京万红治疗组,药膏组在给药3天后的愈合率高达65%,给药7天后的愈合率高度88%,给药14天后的愈合率高达98%,证明实施例4中的中药药膏对于创面愈合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加快创口的愈合速度,缩短创口愈合时间。
通过图3得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中,药膏治疗组的大鼠创口愈合率均高于自然恢复组和京万红治疗组,药膏组在给药3天后的愈合率高达64%,给药7天后的愈合率高度86%,给药14天后的愈合率高达96%,证明,证明实施例4中的中药药膏对于创面愈合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加快创口的愈合速度的同时还可有效的抑制细菌的生长发育,缩短已化脓的创口的愈合时间。
通过图4得知,正常创伤组中,结合图1可以看出,京万红治疗组中的创口在给药后形成一层白色膜状物,阻碍了伤口结痂,给药3天、7天和14天后,药物治疗组中创口结痂面积均小于自然恢复组和京万红治疗组,证明实施例4中的中药药膏在促进伤口修复结痂方面的作用明显好于京万红软膏。
通过图5得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中,创口结痂面积数据与正常创伤组情况一致,同样证明,证明实施例4中的中药药膏在促进伤口修复结痂方面的作用明显好于京万红软膏。
通过图6得知,正常创伤组中,给药21天创口愈合后,药膏治疗组中创口处的疤痕明显小于自然恢复组和京万红治疗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中,给药21天创口愈合后,药膏治疗组中创口处的疤痕明显小于自然恢复组和京万红治疗组,证明实施例4中的中药药膏的祛疤作用较好,其祛疤作用明显好于京万红软膏。
2.2.3病理组织分析
在给药的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分别对正常创伤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和空白实验组进行取样。具体操作如下:采用腹腔麻醉,在麻醉状态下剪取正常创伤组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大鼠的创口皮肤组织(2×2cm),剪取空白对照组大鼠的皮肤组织(2×2cm),将皮肤组织用生理盐水清洗掉血液后,进行HE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具体结果见图7-9。
通过图7得知,正常创伤组中,给药3天后,药膏治疗组和京万红治疗组的皮肤组织中可见皮下组织,药膏治疗组和京万红治疗组中的新生肉芽组织多于自然恢复组,自然恢复组、京万红治疗组和药膏治疗组中的炎性细胞依次增多;给药7天后,药膏治疗组中的新生肉芽组织均多于自然恢复组和京万红治疗组,药膏治疗组中的炎性细胞均少于自然恢复组和京万红治疗组,且药膏治疗组创面边缘的上皮细胞多于自然恢复组和京万红治疗组;给药14天后,药膏治疗组的表皮组织厚于自然恢复组和京万红治疗组,证明本发明实施例4中的中药药膏可有效促进细胞再生,抑制炎症细胞繁殖,加速伤口愈合。
通过图8得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中,给药3天后,药膏治疗组和京万红治疗组中的炎症细胞均少于自然恢复组,药膏治疗组中可见新生肉芽组织填充;治疗7天后,药膏治疗组中的炎症细胞少于自然恢复组和京万红治疗组,药膏治疗组中的肉芽组织多于自然恢复组和京万红治疗组;给药14天后,药膏治疗组的表皮细胞多于自然恢复组和京万红治疗组,药膏治疗组的表皮组织与纤维组织排列整齐,界限分明,证明创口愈合情况较好,本发明实施例4中的中药药膏可有效促进细胞再生,抑制炎症细胞繁殖,加速伤口愈合。
通过图9得知,正常创伤组中,药膏治疗组的纤维组织厚度大于自然恢复组和京万红治疗组,药膏治疗组中可见少量毛囊,药膏治疗组中的淋巴细胞少于自然恢复组和京万红治疗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中,药膏治疗组的纤维组织厚度大于自然恢复组和京万红治疗组,药膏治疗组中的淋巴细胞少于自然恢复组和京万红治疗组,证明本发明实施例4中的中药药膏的促进组织再生能力和促进伤口愈合能力均比京万红软膏强。
2.2.4FGF-2表达差异性分析
血液采集:在正常创伤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和空白对照组的大鼠麻醉状态下,采集每只大鼠的背动脉血液静置4h后离心取血清,将血清用ELISA法测定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含量并进细分析,具体结果见图10-11(图中3天、7天14天和21天对应的柱状图中从左到右依次为自然修复组、药膏治疗组、京万红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
通过图10得知,在正常创伤组中,给药3天后药膏治疗组中的FGF-2生长因子含量与京万红治疗组相差无几,给药7天、14天和21天后,药膏治疗组中的FGF-2生长因子含量明显高于京万红治疗组,证明药膏治疗组中伤口的修复进度比京万红治疗组和自然恢复组高,实施例4中的中药药膏对于创口修复的效果优于京万红软膏。
通过图11得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中,给药3天、7天和21天后,药膏治疗组中的FGF-2生长因子含量明显高于京万红治疗组,给药14天后,药膏治疗组中的FGF-2生长因子含量与京万红治疗组相差无几,证明药膏治疗组中伤口的修复进度比京万红治疗组和自然恢复组高,证明实施例4中的中药药膏对于创口修复的效果优于京万红软膏。
综上所述,通过对大鼠创口皮肤的显微观察、对大鼠血液中FGF-2生长因子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对大鼠创口面愈合率和结痂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得知,实施例4中的中药药膏在杀菌消炎、促进细胞再生、加速创口愈合和祛疤方面等均具有良好的效果,其治疗效果强于京万红软膏。

Claims (4)

1.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鲜石韦20-90份、干石韦5-20份、冰片2-10份、薄荷2-10份、三七10-30份、黄芪5-20份、蜂蜡1-5份和芝麻油10-4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鲜石韦50-70份、干石韦8-13份、冰片3-7份、薄荷3-7份、三七18-24份、黄芪8-13份、蜂蜡1-3份和芝麻油20-27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鲜石韦60份、干石韦10份、冰片5份、薄荷5份、三七20份、黄芪10份、蜂蜡2份和芝麻油25份。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鲜石韦粉碎后与第一有机溶剂按照1g鲜石韦:10ml有机溶剂的比例混合,常温下浸泡10天,过滤,得滤液,将滤液在40℃条件下旋蒸,得第一干膏,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丙酮或石油醚;
(2)将干石韦、冰片、薄荷、三七和黄芪粉碎得粉末,将粉末与第二有机溶剂按照1g粉末:10ml有机溶剂的比例混匀,在40℃条件下浸泡15h,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将滤液在80℃条件下旋蒸,得第二干膏,所述第二有机溶剂为95%乙醇;
(3)将步骤(2)中制得的滤渣与水按照1:8-15的重量比混合,文火熬制1-3h,过滤,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蜂蜡后继续熬制,得相对密度为1.5的稠膏;
(4)将步骤(1)和步骤(2)中的第一干膏和第二干膏合并,并向其中加入芝麻油,搅拌均匀,得膏状混合物,再将该膏状混合物与步骤(3)中的稠膏混匀,得中药药膏。
CN201910188764.0A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7008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8764.0A CN109700850B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8764.0A CN109700850B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0850A CN109700850A (zh) 2019-05-03
CN109700850B true CN109700850B (zh) 2021-09-07

Family

ID=66265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88764.0A Active CN109700850B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008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84125A (zh) * 2022-07-05 2022-09-02 贵州省人民医院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9098C (zh) * 2003-09-17 2006-06-14 刘许生 一种抗外伤感染、消炎止痛的外用中草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969996A (zh) * 2006-10-01 2007-05-30 刘运磊 一种止血定痛消肿生肌的中药散剂及其配制方法
CN105687640A (zh) * 2016-03-29 2016-06-22 刘卫 一种治疗外科创面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43767A (zh) * 2016-12-06 2018-06-12 杨俊富 外伤护理喷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0850A (zh) 2019-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kru et al. Evaluation of in vivo wound healing activity of methanol extract of Achyranthes aspera L.
Thakur et al. Practices in wound healing studies of plants
EP2640409A1 (en) A synergistic composition of plant extracts for treating skin diseases involving abnormal cell growth
CN109700850B (zh)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Sohrabi-Haghdost et al. Comparison of in-vivo wound healing activity of Verbascum thapsus flower extract with zinc oxide on experimental wound model in rabbits
CN111744054B (zh) 一种抗菌促愈合创面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75354B (zh) 一种多功能白及医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332286B (zh)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72182A (zh) 一种具有皮肤修复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15025137A (zh) 一种外用促进创面愈合的中药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
CN108030934B (zh) 一种水基型医用超声耦合剂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
CN105168941A (zh) 一种促进剖腹产伤口愈合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14119A (zh) 一种含工业大麻根提取物的创口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53576A (zh) 一种纳米碳晶止血消炎抗菌药物、创可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71167B (zh) 一种具有祛痘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15444874B (zh) 一种活血化瘀的三七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75448B (zh) 一种胶原蛋白复合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77567B (zh) 一种金丝桃促创面愈合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982300A (zh) 一种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04691B (zh) 促进创面愈合及减少瘢痕形成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43849A (zh) 一种魔芋祛痘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04193B (zh) 白及止血绷带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38208A (zh) 一种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外敷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36149A (zh) 纳米级小分子果核酸酯复合抑菌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421008A (zh) 一种肛瘘愈创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