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93993A - 电梯轿厢门用防夹传感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轿厢门用防夹传感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93993A
CN109693993A CN201811080401.7A CN201811080401A CN109693993A CN 109693993 A CN109693993 A CN 109693993A CN 201811080401 A CN201811080401 A CN 201811080401A CN 109693993 A CN109693993 A CN 1096939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ar door
sensor
elevator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804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英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shan Engineering Co
Original Assignee
Pingshan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shan Engineering Co filed Critical Pingshan Engineering Co
Publication of CN109693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39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24Safety devices in passenger lif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eventing trapping of passeng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24Safety devices in passenger lif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eventing trapping of passengers
    • B66B13/26Safety devices in passenger lif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eventing trapping of passengers between closing do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02Door or gate operation
    • B66B13/06Door or gate operation of sliding do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145Indicating the presence of current or voltag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800/00Details, accessories and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E05Y2800/40Physical or chemical protection
    • E05Y2800/4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tection against finger injur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1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buildings or parts thereof
    • E05Y2900/104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buildings or parts thereof for eleva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电梯轿厢门用防夹传感器装置。在轿厢门的末端固定形成单独设置的减压传感器,并且减压传感器在绝缘体的模塑体内置有彼此隔开的导电体,通过单独设置的固定支架夹住固定于轿厢门,相对于双门式轿厢门的末端,减压传感器彼此错开配置,从而通过分别安装于电梯的轿厢门末端的减压传感器迅速地检测人员或身体的一部分以及事物或物品等,由此阻止轿厢门继续关闭,且可以打开轿厢门来预防安全事故,通过接触压力动作,所以可以解决现有的器械开关装置具有的动作过程中的噪声或错误动作或动作不良等,彼此错开配置的减压传感器在相对于电梯的轿厢的搭乘方向及下电梯方向均可以快速识别夹在轿厢门之间的人员或物体,从而可更加安全且方便地使用电梯。

Description

电梯轿厢门用防夹传感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主要用于运输人员的乘客用电梯的安全装置,更加详细地,在电梯的轿厢门一侧固定形成减压传感器,并且构成为上述减压传感器相对于双门式轿厢门的末端彼此错开相对,从而快速检测人员或物体等,防止其夹在轿厢门之间的电梯轿厢门用防夹传感器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电梯包括在乘客搭乘在内部的状态下沿竖直方向形成在建筑物内部的井道向上下方向移动从而移动乘客的电梯轿厢、产生预定的动力的电机以及曳引机、以及按照乘客进行的按钮操作控制上述电机以及曳引机使上述电梯轿厢移动到对应层的控制手段等构成。
接着,设置在上述电梯装置的电梯轿厢设置有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的轿厢门,并且建筑物的各层电梯间设置有与上述轿厢门一起打开或关闭从而使乘客在对应层上下电梯的电梯间门。
并且,最近,大部分的建筑物以及小规模的住宅也为了在上下层便于移动,大部分设置电梯,由此,现实中各种方式的安全事故也在增加。
由此,为了预防在如上所述的电梯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安全事故,授权了如授权专利第10-1305719号,其公开了门用LED基板和防夹手安全装置,其中,门用LED基板位于电梯轿厢以及电梯间的门框、即轿厢框与电梯间框架之间,设置在随着由控制手段控制的门驱动用电机的驱动打开或关闭的电梯门的表面,由控制手段控制点亮的多个门用LED设置在门用印刷电路基板(PCB)的表面,上述防夹手安全装置由透明或半透明材质的门用导电性部件构成,设置在上述门用LED基板的表面,从而在检测到人体的电流时,通过上述控制手段点亮上述门用LED,
根据上述的安全装置,将导电性部件粘贴在电梯门以及门框的表面,从而在与手接触检测到人体的电流时,强制性地控制电梯门,防止手夹在电梯门与框架之间从而受伤,同时,直接向门表面照射光线,提高亮度,视觉上鲜明地显示利用者的手接触到门表面,从而使得利用者可以更加确切地认识到对夹手的警惕性。
并且,还授权了授权专利第10-1442577号,其公开了电梯的防夹手安全装置,在出现利用者的手夹在电梯门与电梯框架之间的事情时,倾斜以使作为构成电梯框架的一侧角落的一部分的倾斜板后退、或者使可倾斜状设置在门的表面的外板后退,张开电梯门与电梯框架之间的缝隙,从而利用者可以简单且安全地拔出手,可以防止在夹住手指的情况下后续有可能发生的手指骨折或皮肤受损等。
并且,还授权了授权专利第10-1619275号,其公开了电梯的门安全装置,在没有大幅改变门结构的情况下,不显眼从而不会诱发好奇心,并且设置有可以低价且简单地结合于现有的升降机的感应手段,向门与门框之间的缝隙照射激光,集中检测夹手,当货物接近缝隙从而被激光检测到时,将其从检测对象排除,从而降低了使用不方便性,并且,在门框上部设置仅照射缝隙周围的反射镜,在设置在升降机的现有的监视摄像头图像中仅读取上述反射镜的图像,从而,即使不具有其他的监视摄像头,也可以以较低的费用有效地监视升降机运行时或者停止时的门。
并且,还授权了授权专利第10-1732420号,其公开了电梯门的防夹手装置,形成为通过铰链结合和弹簧张力,硬质移动部和软质移动部进行移动,形成在软质移动部以及/或者硬质移动部的刷子、无纺布可以与打开或关闭的电梯门表面接触,从而有效地防止在打开或关闭电梯门时手指或手夹在移动缝隙。
并且,在授权专利第10-1153051号公开并注册了电梯门安全装置,包括检测夹在打开或关闭乘客搭乘的轿厢的轿厢门之间的物体的传感器以及在关闭上述轿厢门的状态下上述传感器检测到物体时判断上述轿厢的位置从而控制轿厢以及轿厢门的控制器构成,具有在上述电梯的门夹住物体时,判断电梯的位置,当电梯处于固定位置时,打开门,防止安全事故的优点。
如上所述,随着频繁地发生手指或衣角或背包带等夹在现有的电梯以及轿厢门或者电梯间门的缝隙而发生的安全事故,目前公开以及注册有如上所述的各种方式以及结构的防夹手装置。
但是,现有的电梯防夹手手段的大部分构成为通过器械动作来物理性防止手指或衣角等被拉进缝隙,具有体积非常大、设置非常麻烦、而且过度地消耗制造费用、不利于电梯内部美观的问题,通过器械动作来实现的安全装置具有动作噪声非常大、频繁发生动作错误从而需要另外安装双重安全手段的问题。
尤其是,如现有的突出设置的很大的防夹手手段,引发电梯轿厢内部的乘客的好奇心,用手去摸或启动,从而经常导致对应的防夹手手段以及防夹手装置受损或者因不小心导致电梯发生故障,从而使用寿命非常短,并且有时给电梯的稳定工作带来影响。
而且,利用紫外线或激光等光的传感器方式由于过度敏感的特性,存在非常严重的使用不方便性,例如即使在人员接近轿厢门附近时,也对其进行检测,从而无法打开门或者反复轿厢门的打开或关闭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改善了如上所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梯轿厢门用防夹传感器装置,构成为在电梯的轿厢门末端固定形成单独设置的减压传感器,并且上述减压传感器构成为在绝缘体的模塑体内置有彼此分开的导电体,通过单独设置的固定支架夹住固定于轿厢门,上述减压传感器相对于双门式轿厢门的末端彼此错开配置,
从而,通过人员或物品等微小的接触压力,减压传感器也被启动,防止轿厢门被关闭,而且彼此错开配置的减压传感器在电梯的轿厢内部以及外部方向均能够更加快速且有效地识别接触,从而能够防止人员或身体的一部分或物品等夹在轿厢门之间,将各种安全事故防范于未然。
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的本发明,由分别相对安装在双门式电梯的轿厢门的减压传感器以及用于将上述减压传感器安装于上述轿厢门的一侧第一固定支架和另一侧第二固定支架构成,上述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二固定支架通过单独设置的夹具安装于上述轿厢门,
上述减压传感器由软质的绝缘体形成的竖直长度方向的模塑体以及在上述模塑体的内部彼此隔开形成的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构成,上述第一固定支架是竖直长度方向的挤压体,其一侧形成有与上述轿厢门的表面紧贴的面接部,从上述面接部的一侧末端起沿直角方向依次形成插入槽部和收容台阶部,模塑体插入固定于上述插入槽部,安装于另一侧的轿厢门的减压传感器的模塑体插入上述收容台阶部,
上述第二固定支架是竖直长度方向的挤压体,一侧形成有与上述轿厢门的表面紧贴的面接部,从上述面接部的一侧末端起沿直角方向依次形成收容台阶部和插入槽部,安装于另一侧的轿厢门的减压传感器的模塑体引导插入上述收容台阶部,减压传感器的模塑体插入固定于上述插入槽部。
根据本发明,通过分别安装在电梯的轿厢门末端的减压传感器迅速地接触检测人员或身体的一部分以及事物或物品等,由此阻止继续关闭轿厢门,而且打开轿厢门,预防由此导致的安全事故,并且,通过接触压力启动,所以可以解决现有的器械开关装置所具有的动作过程中的噪声或动作错误或动作不良等问题,彼此错开配置的减压传感器从相对于电梯轿厢的搭乘方向以及下电梯方向均能够快速地识别夹在轿厢门之间的人员或物体,从而可以更加安全方便地使用电梯。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的传感器装置的电梯整体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传感器装置安装于轿厢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传感器装置中一侧传感器装置的放大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传感器装置中另一侧传感器装置的放大俯视图。
图5是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的传感器装置的轿厢门的动作说明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传感器装置的一侧感应作用说明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传感器装置的两侧感应作用说明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传感器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动作说明图。
标记说明
10、10':轿厢门
20、20':减压传感器 21:模塑体
22:第一导电体 23:第二导电体
24:插入突起 25:活动间隔
26、26':细窄部 2、27':通电线缆
30:第一固定支架 31:面接部
32:插入槽部 33:收容台阶部
40:第二固定支架 41:面接部
42:收容台阶部 43:插入槽部
50、50':夹具
60、60':触摸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的传感器装置的电梯整体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传感器装置安装于轿厢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传感器装置中一侧传感器装置的放大俯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传感器装置中另一侧传感器装置的放大俯视图。
如图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电梯轿厢门用防夹传感器装置安装于打开或关闭电梯的轿厢出入口的门,由安装于双门式轿厢门10、10'的彼此相对侧的末端的同一结构的一对减压传感器20、20'以及用于将这些减压传感器20、20'分别简单地固定设置在两侧轿厢门10、10'的第一固定支架30以及第二固定支架40构成。
这时,上述的减压传感器20、20'由以软质的非导电性橡胶等制成的模塑体21以及沿竖直长度方向隔开插入上述模塑体21的内部的第一导电体22以及第二导电体23构成,上述第一导电体22和第二导电体23具有导电性,从而在向第一导电体22和第二导电体23供给电源的状态下,第一导电体22以及第二导电体23接触时,可以产生电信号。
并且,由于这些第一导电体22与第二导电体23之间的活动间隔25,它们始终处于以一定的间隔隔开的状态,所以从外部对上述模塑体21施加压力时,隔开状态的第一导电体22和第二导电体23变成接触状态。
尤其是,在形成在上述第一导电体22与第二导电体23之间的活动间隔25的两侧形成细窄部26、26',从而从外部向模塑体21施加压力时,由于上述细窄部26、26',第一导电体22和第二导电体23以小压力也能够接触,在解除上述外部的压力时,软质的弹性材料的模塑体21的细窄部26、26'还原原来的形状,从而维持第一导电体22与第二导电体23之间的隔开状态。
并且,上述第一导电体22和第二导电体23的中心部,沿竖直长度方向插入有通电线缆27、27',通过上述通电线缆27、27',向第一导电体22和第二导电体23整个可以均匀地供给电源,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在内置有上述第一导电体22和第二导电体23的模塑体21的一侧端部,沿竖直长度方向突出形成多个插入突起24,从而可以简单地组装或结合上述减压传感器20、20'。
接着,用于将上述减压传感器20、20'安装于一侧轿厢门10的第一固定支架30可以通过将合成树脂或金属材料挤压成型来制造,或者可以通过将金属板弯折成型来制造,可以从在竖直长度方向连续的部件中切割需要的长度来使用。
并且,如上所述的第一固定支架30在一侧形成有在竖直长度方向平整的状态的面接部31,从上述面接部31的一侧末端起沿直角方向形成有插入槽部32,从上述插入槽部32连续形成有收容台阶部33。
其中,上述面接部31与双向轿厢门10、10'中的一侧轿厢门10的末端侧面紧贴,通过单独设置的夹具50、50',使得轿厢门10的弯折板材和上述面接部31坚固地固定在紧贴状态。
并且,向插入槽部32插入形成于上述减压传感器20、20'的模塑体21的插入突起24,通过第一固定支架30的上端或下端,将上述模塑体21的插入突起24插入上述插入槽部32,从而彼此能够维持稳定的结合状态,上述收容台阶部33相比于插入槽部32凹陷形成,相当于引导安装于相对侧的轿厢门10'的减压传感器20、20'的模塑体21插入的收容空间。
相同地,如上所述的第二固定支架40在一侧形成有在竖直长度方向平整的状态的面接部41,从上述面接部41的一侧末端起沿直角方向形成有收容台阶部42,从上述收容台阶部42连续形成有插入槽部43。
其中,上述面接部41与双向轿厢门10、10'中的另一侧轿厢门10'的末端侧面紧贴,通过单独设置的夹具50、50',使得轿厢门10'的弯折板材和上述面接部41坚固地固定在紧贴状态。
并且,上述收容台阶部42相比于插入槽部43的末端凹陷形成,相当于引导安装于相反侧的轿厢门10的减压传感器20、20'的模塑体21插入的收容空间,连续形成的插入槽部43中插入形成于上述减压传感器20、20'的模塑体21的插入突起24,通过第二固定支架40的上端或下端,将上述模塑体21的插入突起24插入上述插入槽部43,从而彼此可以维持稳定的结合状态。
因此,利用上述的夹具50、50',将结合有减压传感器20、20'的状态的第一固定支架30和第二固定支架40分别结合固定于两侧的轿厢门10、10'的相对的末端部,则上述两侧的减压传感器20、20'具有错开状态,即彼此相对,但不位于同一线上。
并且,如图5示出,在关闭打开状态的轿厢门10、10'的过程中,错开配置的两侧的减压传感器20、20'分别引导插入相反侧的固定支架的收容台阶部33内侧,彼此之间不会出现直接或间接的干扰或接触。
在这样的状态下,向上述减压传感器20、20'的第一导电体22和第二导电体23供给电源,启动电梯时,在轿厢门10、10'的正常打开或关闭的状态下上述减压传感器20、20'不进行反应,所以可以与平时相同地利用电梯,另外,如图6的所示,在利用电梯的乘客的身体的一部分或者物件或背包带等还没有完全进入电梯的轿厢内部从而在关闭轿厢门10、10'的过程中与一侧减压传感器20接触时,上述轿厢门10、10'立即停止关闭状态,使得物件或人员可以躲避,与此同时,根据需要,迅速地使轿厢门10、10'向打开方向进行打开动作。
并且,在利用电梯的乘客或位于轿厢内部的物品等位于电梯的轿厢门10、10'之间时,如图7示出,在关闭两侧轿厢门10、10'的过程中,通过与两侧减压传感器20、20'的接触以及干扰,向模塑体21施加压力,由于这样的接触带来的压力,在上述模塑体21内具有活动间隔25的第一导电体22和第二导电体23借助压力彼此接触,同时引发电信号,产生这样的电信号时,电梯的主控制器立即停止上述轿厢门10、10'的关闭动作,同时迅速地向打开方向进行动作,从而可以防止人员受伤或者物品受损。
这样,本发明的减压传感器20、20'固定设置于两侧轿厢门10、10',每一个减压传感器20、20'在水平方向上错开配置,所以即使一侧的减压传感器20、20'处于无法工作的状态,通过另一侧的减压传感器20、20'的动作,也可以安全地使用,可以识别到搭乘电梯的过程中的夹住或者下电梯的过程中的夹住,所以更加有效。
尤其是,不是现有的通过器械动作来切换的物理传感器手段,而是通过作用于减压传感器20、20'的压力来动作的结构,所以完全不产生动作噪声,而且故障或错误发生概率也非常低,从而可以实现更加确切且有效的检测,由此可以预防安全事故。
并且,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如图8示出,在第一固定支架30的收容台阶部33和第二固定支架40的收容台阶部42内侧安装单独设置的触摸开关60、60',并且上述每一个触摸开关60、60'以朝向进入收容台阶部33、42内侧的相对侧的减压传感器20、20'的方式固定,从而在关闭轿厢门10、10'的过程中,相对侧的减压传感器20、20'按压上述触摸开关60、60'而启动。
这时,通过将上述触摸开关60、60'的动作灵敏度或者与减压传感器20、20'的间隔微调到在减压传感器20、20'与触摸开关60、60'的接触状态下减压传感器20、20'不会被启动只有触摸开关60、60'被启动的程度,从而起到检测上述减压传感器20、20'是否进入第一固定支架30以及第二固定支架40的收容台阶部33、42内侧的作用。
接着,只有在上述减压传感器20、20'完全进入第一固定支架30以及第二固定支架40的收容台阶部33、42的状态、即完全关闭轿厢门10、10'的状态下可以进行电梯轿厢的升降,从而可以更加安全地使用。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电梯轿厢门用防夹传感器装置,通过接触压力启动,而不是通过如现有的夹住对象体后器械作用以及开关结构来启动,从而具有可以实现更加迅速的响应性,完全不会出现动作噪声,更换以及故障修理以及检查非常方便的优点。
如上所述的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例和附图中示出的结构是本发明的最优选的实施例,并不是用于代表本发明的所有的技术思想,所以存在可以代替它们的各种等同物和变形例。

Claims (4)

1.一种电梯轿厢门用防夹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分别相对安装于双门式电梯的轿厢门(10、10')的减压传感器(20、20')以及用于将上述减压传感器(20、20')安装于上述轿厢门(10、10')的一侧的第一固定支架(30)和另一侧的第二固定支架(40)构成,上述第一固定支架(30)和第二固定支架(40)通过单独设置的夹具(50、50')安装于上述轿厢门(10、10'),
并且,上述减压传感器(20、20')由软质的绝缘体制成的竖直长度方向的模塑体(21)以及在上述模塑体(21)的内部彼此隔开形成的第一导电体(22)以及第二导电体(23)构成,上述第一固定支架(30)是竖直长度方向的挤压体,一侧形成有与上述轿厢门(10、10')的表面紧贴的面接部(31),从上述面接部(31)的一侧末端起沿直角方向依次形成有插入槽部(32)和收容台阶部(33),从而模塑体(21)插入固定于上述插入槽部(32),安装于另一侧的轿厢门(10')的减压传感器(20')的模塑体(21)引导插入上述收容台阶部(33),
上述第二固定支架(40)是竖直长度方向的挤压体,一侧形成有与上述轿厢门(10、10')的表面紧贴的面接部(41),从上述面接部(41)的一侧末端起沿直角方向依次形成收容台阶部(42)和插入槽部(43),从而安装于另一侧的轿厢门(10)的减压传感器(20)的模塑体(21)引导插入上述收容台阶部(42),减压传感器(20')的模塑体(21)插入固定于上述插入槽部(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门用防夹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减压传感器(20、20')在模塑体(21)的一侧沿竖直长度方向突出形成引导插入到上述第一固定支架(30)和第二固定支架(40)的插入槽部(32、43)的插入突起(24),上述模塑体(21)内的第一导电体(22)与第二导电体(23)之间形成活动间隔(25),上述模塑体(21)的活动间隔(25)的两侧形成细窄部(26、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门用防夹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减压传感器(20、20')的第一导电体(22)和第二导电体(23)的内部插入形成有通电线缆(27、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门用防夹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固定支架(30)的收容台阶部(33)和第二固定支架(40)的收容台阶部(42)插入形成单独设置的触摸开关(60、60'),上述触摸开关(60、60')向收容台阶部(33、42)的空间内突出形成,从而触摸开关(60、60')通过进入上述收容台阶部(33、42)的减压传感器(20、20')的干扰而启动。
CN201811080401.7A 2017-10-24 2018-09-17 电梯轿厢门用防夹传感器装置 Pending CN1096939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38374A KR101804536B1 (ko) 2017-10-24 2017-10-24 엘리베이터 카 도어용 끼임 방지 센서장치
KR10-2017-0138374 2017-10-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93993A true CN109693993A (zh) 2019-04-30

Family

ID=60953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80401.7A Pending CN109693993A (zh) 2017-10-24 2018-09-17 电梯轿厢门用防夹传感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804536B1 (zh)
CN (1) CN10969399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19620B1 (ko) * 2018-06-27 2020-06-05 주식회사 아이갭 승강기 틈새 끼임 감지 스위치
WO2020004985A1 (ko) * 2018-06-27 2020-01-02 강명덕 승강기 틈새 끼임 감지 스위치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72745A (ja) * 1993-12-21 1995-07-11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
JPH0986842A (ja) * 1995-09-28 1997-03-31 Otis Elevator Co エレベーターのドア開装置
JPH0986844A (ja) * 1995-09-29 1997-03-31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エレベーターの出入口保護装置
CN2600415Y (zh) * 2003-01-17 2004-01-21 党瑞丰 电梯轿门防夹触动件
JP2006312510A (ja) * 2005-05-06 2006-11-16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安全装置
WO2007058697A1 (en) * 2005-11-16 2007-05-24 Otis Elevator Company Door assembly including a touch sensitivie portion for controlling automated door movement
JP2011020823A (ja) * 2009-07-17 2011-02-03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出入口安全装置
CN102080498A (zh) * 2009-11-27 2011-06-01 上海市南汇区航头学校 一种安全电动门
JP2012201418A (ja) * 2011-03-23 2012-10-22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異物検出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のドア装置
CN103287954A (zh) * 2012-03-02 2013-09-11 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 一种电梯
CN103601061A (zh) * 2013-10-29 2014-02-26 怡达快速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防夹安全方法及系统
CN203474185U (zh) * 2013-10-12 2014-03-12 苏州默顿快速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门防夹手指装置
CN204111145U (zh) * 2014-08-29 2015-01-21 通用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高安全性能的电梯门
JP2015027895A (ja) * 2013-07-30 2015-02-12 日本オーチス・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安全装置
CN204675589U (zh) * 2015-04-24 2015-09-30 优诺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门口障碍物检测装置
CN105438945A (zh) * 2015-12-19 2016-03-30 重庆威斯特电梯有限公司 用于电梯门的防夹贴片
CN105858423A (zh) * 2016-06-21 2016-08-17 浙江屹立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防夹型乘客电梯
CN205603003U (zh) * 2016-03-23 2016-09-28 宁波赛福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斜面错位结构的防碰撞二合一电梯红外光幕
CN205603001U (zh) * 2016-03-23 2016-09-28 宁波赛福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凹凸错位结构的防碰撞二合一电梯红外光幕
CN206032991U (zh) * 2016-08-31 2017-03-22 江苏创力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安全触板防夹机构
CN106744207A (zh) * 2016-11-28 2017-05-31 浙江阿斯顿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防护门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72745A (ja) * 1993-12-21 1995-07-11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
JPH0986842A (ja) * 1995-09-28 1997-03-31 Otis Elevator Co エレベーターのドア開装置
JPH0986844A (ja) * 1995-09-29 1997-03-31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エレベーターの出入口保護装置
CN2600415Y (zh) * 2003-01-17 2004-01-21 党瑞丰 电梯轿门防夹触动件
JP2006312510A (ja) * 2005-05-06 2006-11-16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安全装置
WO2007058697A1 (en) * 2005-11-16 2007-05-24 Otis Elevator Company Door assembly including a touch sensitivie portion for controlling automated door movement
JP2011020823A (ja) * 2009-07-17 2011-02-03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出入口安全装置
CN102080498A (zh) * 2009-11-27 2011-06-01 上海市南汇区航头学校 一种安全电动门
JP2012201418A (ja) * 2011-03-23 2012-10-22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異物検出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のドア装置
CN103287954A (zh) * 2012-03-02 2013-09-11 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 一种电梯
JP2015027895A (ja) * 2013-07-30 2015-02-12 日本オーチス・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安全装置
CN203474185U (zh) * 2013-10-12 2014-03-12 苏州默顿快速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门防夹手指装置
CN103601061A (zh) * 2013-10-29 2014-02-26 怡达快速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防夹安全方法及系统
CN204111145U (zh) * 2014-08-29 2015-01-21 通用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高安全性能的电梯门
CN204675589U (zh) * 2015-04-24 2015-09-30 优诺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门口障碍物检测装置
CN105438945A (zh) * 2015-12-19 2016-03-30 重庆威斯特电梯有限公司 用于电梯门的防夹贴片
CN205603003U (zh) * 2016-03-23 2016-09-28 宁波赛福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斜面错位结构的防碰撞二合一电梯红外光幕
CN205603001U (zh) * 2016-03-23 2016-09-28 宁波赛福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凹凸错位结构的防碰撞二合一电梯红外光幕
CN105858423A (zh) * 2016-06-21 2016-08-17 浙江屹立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防夹型乘客电梯
CN206032991U (zh) * 2016-08-31 2017-03-22 江苏创力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安全触板防夹机构
CN106744207A (zh) * 2016-11-28 2017-05-31 浙江阿斯顿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防护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804536B1 (ko) 2017-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93993A (zh) 电梯轿厢门用防夹传感器装置
KR20130142071A (ko) 전기적 기능을 갖는 표면 형성체
KR20100053809A (ko) 엠블럼 일체형 트렁크 개폐장치
RU2506394C2 (ru) Система привода для ворот
KR101816122B1 (ko) 엘리베이터 도어의 손 끼임 감지센서
DE112014001593T5 (de) Sicherheitsvorrichtung zum Verhindern, dass eine Hand in einer Fahrstuhltür eingeklemmt wird
CN106314467B (zh) 具有防盗功能的轨道客车行李架
CN109693994A (zh) 电梯轿厢门用防夹双重传感器装置
CN213565702U (zh) 终端和装有终端的汽车座椅扶手
CN205906089U (zh) 一种设置有座椅安全带检测的椅式升降机
KR0176037B1 (ko) 버스 자동문의 안전 장치
CN113734916A (zh) 一种电梯控制柜接触器智能检测装置
KR100316920B1 (ko) 차량용 파워 윈도우의 안전 장치
CN216091143U (zh) 智能伸缩式护栏
KR101913954B1 (ko) 승강기 틈새 끼임 감지 스위치
CN110817667A (zh) 一种防止电梯自动门夹持的结构和操作方法
JP4473212B2 (ja) 電極形成方法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器具
KR20040016736A (ko) 파워 슬라이딩 도어용 안전장치
CN220252118U (zh) 车用点火开关检测设备
CN213478140U (zh) 一种emc试验室的指纹识别屏蔽门
KR102119620B1 (ko) 승강기 틈새 끼임 감지 스위치
CN216919470U (zh) 一种电镀篮自动通电机构及电镀线
CN107366492A (zh) 一种汽车车门防夹系统
CN209813770U (zh) 一种电动滑轨系统
KR200484754Y1 (ko) 승강기 틈새 끼임 방지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