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86509B - 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686509B CN109686509B CN201910079107.2A CN201910079107A CN109686509B CN 109686509 B CN109686509 B CN 109686509B CN 201910079107 A CN201910079107 A CN 201910079107A CN 109686509 B CN109686509 B CN 10968650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le
- wheel
- spindle
- rotating
- braided wi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22—Sheathing; Armouring; Screening; Applying other protective layers
- H01B13/26—Sheathing; Armouring; Screening; Applying other protective layers by winding, braiding or longitudinal lapping
- H01B13/2606—Sheathing; Armouring; Screening; Applying other protective layers by winding, braiding or longitudinal lapping by brai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包括:将锭子引出的编织线接到待加工电缆表面;其中,锭子位于第二转盘上,第二转盘位于环绕待加工电缆设置的第一转盘上;所述第一转盘绕其中心轴旋转,从而驱动所述锭子及所述第二转盘按照预设的轨迹环绕待加工电缆运动;待加工电缆向前运动过程中,带动编织线向前运动,从而编织线产生张力,张力带动所述锭子的放线轮转动来,从而编织线从放线轮上释放,将编织线编织在待加工电缆表面;编织后的电缆缠绕到收线轮上。本申请提供的编织方法可以随时调整编织线的张力,当编织线耗尽或者断头时,快速实现制动刹车,使放线停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线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电缆编织机,是指对电缆芯或者电缆进行包裹编织上金属丝或者纤维丝线,以达到保护电缆芯或者电缆的目的,在电缆编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金属丝线或者纤维丝线包裹编织的均匀度及密度,但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丝线断裂的现象而导致工作的暂停,工作效率低。
当前,市面上的编织机结构复杂制造困难,放线不平稳,线股的张力时大时小,当丝线耗尽或断线时,无法实现快速制动,出现编织错乱,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包括:
将锭子引出的编织线接到待加工电缆表面;其中,锭子位于第二转盘上,第二转盘位于环绕待加工电缆设置的第一转盘上;所述第一转盘绕其中心轴旋转,从而驱动所述锭子及所述第二转盘按照预设轨迹环绕待加工电缆运动;
待加工电缆向前运动过程中,带动编织线向前运动,从而编织线产生张力,张力带动所述锭子的放线轮转动,从而编织线从放线轮上释放,将编织线编织在待加工电缆表面;
编织后的电缆缠绕到收线轮上。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轨迹包括两个轨道: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两个轨道位于第一转盘下方,分别为一个弧形单元,相邻两个第一转盘下方的同一轨道的弧形单元同向弯曲,两个轨道在同一个第一转盘下方的弧形单元反向弯曲;第一转盘边缘设有至少两个侧壁开口的凹槽,锭子下方的第二转盘的滑动部件穿过凹槽进入第一轨道,其中:
第一转盘转动时,凹槽带动部分锭子沿第一轨道向第一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转动,第一转盘置有锭子的凹槽与其第一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的空的凹槽同时转至第一轨道,锭子送入第一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的空的凹槽,并随第一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的空的凹槽转动;
第二部分锭子沿第二轨道随第一转盘另一凹槽向第二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运动,并且第一转盘置有锭子的凹槽与其第二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的空的凹槽同时转至第二轨道,锭子送入第二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的空的凹槽,并随第二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的空的凹槽转动。
优选地,放线轮上的待加工电缆绕过第一导向轮后,从电缆编织机的工作台面的电缆穿孔由下而上穿出,穿过过线管,绕经第二导向轮后缠绕到所述收线轮上;所述锭子设置在所述第二转盘上,绕有编织线的放线轮放置在所述锭子的载线轴上,编织线的起点端接到待加工电缆上;
启动电缆编织机,电机驱动工作台面上的所述第一转盘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驱动所述第二转盘动作,使得所述锭子及所述第二转盘沿所述工作台面上环绕待加工电缆按照预设轨迹运动;编织线随待加工电缆向上牵引,同时带动所述放线轮转动释放编织线;编织线在到达第二导向轮之前,在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的转动下,完成编织并包裹在待加工电缆的表面上。
更优选地,所述锭子在使用时,所述放线轮上的编织线按照走线方式绕经一个或多个第三导向轮,最后引出所述锭子到达编织线交叉的编织点。
进一步地,所述锭子包括一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万向轴承,所述万向轴承的上端固定连接一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设有两个第四导向轮;编织线从所述锭子引出后,绕经两个所述第四导向轮后到达编织线交叉的编织点。
更优选地,所述过线管的正上方设有限位筒,待加工电缆从所述过线管穿出后,所述锭子引出的编织线对其进行包裹,包裹了编织线的电缆穿过所述限位筒,绕经所述第二导向轮后缠绕到所述收线轮上。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转盘不覆盖所述电缆穿孔。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工作台面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工作台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转盘,多个所述第一转盘环绕所述电缆穿孔设于所述工作台面的上表面。
更优选地,所述锭子包括两块侧板,其中一块侧板上设有一滑块,所述滑块上穿设有竖直方向的导向柱,所述滑块在编织线的张力牵引下沿所述导向柱上下滑动;所述滑块的上方设有制动杆;
当编织线张紧时,编织线拉动所述滑块沿所述导向柱向上提升,压缩所述导向柱上套设的张紧弹簧;当所述滑块移动了一定距离,开始接触到所述制动杆的下端,所述制动杆在所述滑块的推力下垂直向上移动,压缩所述制动杆上套设的复位弹簧,并推动制动杆顶端连接的拨杆的第一端以转轴为轴心顺时针旋转,所述拨杆的第二端脱离开位于所述载放线轮的端部的带有齿的转轮,使所述放线轮转动放线;
当所述编织线放出后,如果所述编织线产生松弛,所述滑块在所述张紧弹簧的作用下沿所述导向柱垂直向下移动,所述制动杆下降,带动所述拨杆的第一端绕转轴逆时针旋转,使所述拨杆的第二端上移,所述拨杆的第二端的凸起插入到所述转轮的下端的两个齿之间的区域,从而卡住所述转轮,所述转轮与所述放线轮的旋转停止,随之放线停止;
随着编织线的使用,所述放线轮上的编织线被拉动,所述滑块垂直上移压缩所述张紧弹簧,开始下一个循环。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杆不受外力时下降,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归位。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杆的底端设有轴套。
更优选地,所述放线轮设于所述电缆编织机的上游。
更优选地,所述收线轮设于所述电缆编织机的下游。
更优选地,包裹了编织线的电缆从所述电缆编织机的所述第二导向轮绕出,绕经收线机构的第五导向轮后,排列卷绕于收线机构的所述收线轮上;其中,
所述第五导向轮设于安装座的顶部,所述安装座套设在丝杠上,所述丝杠在可双向旋转的第一旋转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带动所述第五导向轮从所述丝杠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来回往复运动,其速度由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电机的转速决定;所述收线轮套设在一旋转轴上,所述旋转轴在第二旋转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
所述收线轮每转动一圈,所述第五导向轮沿所述丝杠运动一个线径距离,使所述收线轮紧密收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由电机驱动多个锭子同步运行,实现了自动化,降低了能耗;
2)电缆编织机的锭子通过滑块、张力弹簧和制动机构,可以稳定编织线的放线速度,随时调整编织线的张力,使编织线保持恒定的张紧力;当编织线耗尽或者断头时,可以快速实现制动刹车,使放线停止。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电缆编织机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电缆编织机的工作台面的结构示意图(不含锭子);
图4是本发明的锭子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发明的锭子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发明的收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A和7B是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弧形单元连接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底座;2、侧板;3、载线轴;4、转轮;5、连接轴;6、第三导向轮;7、滑块;8、导向柱;9、第一固定块;10、张紧弹簧;11、第二固定块;12、制动杆;13、拨杆;14、转轴;15、轴套;16、复位弹簧;17、光杆;18、顶板;19、万向轴承;20、导向杆;21、放线轮;22、第四导向轮;30、第一转盘;31、第二转盘;32、第一转轴;33、第二转轴;34、固定螺丝;40、机架;41、工作台面;42、电缆穿孔;43、第二导向轮;44、第一导向轮;45、过线管;46、限位筒;100、基座;200、支架;220、侧支架;300、收线轮;310、旋转轴;350、第二旋转驱动电机;400、丝杠;450、第一旋转驱动电机;510、安装座;520、第五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包括:
放线轮上的待加工电缆绕过第一导向轮后,从电缆编织机的工作台面的电缆穿孔由下而上穿出,穿过过线管,绕经第二导向轮后缠绕到收线轮上;
将多个锭子固定在第二转盘上,绕有编织线的放线轮放置在所述锭子的载线轴上,编织线的起点端接到待加工电缆上;
启动电缆编织机,电机驱动工作台面上的第一转盘旋转,所述锭子的驱动力是通过所述第一转盘传递给所述第二转盘的,即所述第一转盘驱动所述第二转盘动作,使得所述锭子及所述第二转盘沿所述工作台面上环绕待加工电缆按照预设轨迹运动。
编织线随待加工电缆向上牵引,同时带动放线轮转动,编织线从放线轮上释放,多个锭子引出的编织线在到达第二导向轮之前,在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的转动下,沿着特定的轨迹移动,相互交叉完成多股编织线的编织,形成网纹状的编织层并包裹在待加工电缆的表面上。编织的紧密度可以通过调整放线张力和调整编织角度来实现,角度小编织紧。
参照图7A,所述预设轨迹包括两个轨道: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两个轨道在位于第一转盘下方,分别为一个弧形单元,相邻两个第一转盘下方的同一轨道的弧形单元同向弯曲,两个轨道在同一个第一转盘下方的弧形单元反向弯曲;第一转盘边缘设有至少两个侧壁开口的凹槽,其中锭子下方第二转盘的滑动部件穿过凹槽进入第一轨道。
第一转盘转动时,凹槽带动部分锭子沿第一轨道向第一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转动,第一转盘置有锭子的凹槽与其第一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的空的凹槽同时转至第一轨道,受到轨道边缘阻挡的锭子不能再沿原来第一转盘运动,沿相邻的送入第一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的空的凹槽,并随第一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的空的凹槽转动。
第二部分锭子沿第二轨道随第一转盘另一凹槽向第二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运动,并且第一转盘置有锭子的凹槽与其第二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的空的凹槽同时转至第二轨道,锭子送入第二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的空的凹槽,并随第二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的空的凹槽转动。
相邻第一转盘转动方向相反,即顺时针转动的第一转盘相邻的第一转盘为逆时针转动,两个轨道相互交叉。
参照图7B,第一转盘转动方向相同,例如,均为顺时针转动,第二转盘在连接处不能再随第一转盘运动,沿第一轨道被推至相接的另一侧的弧形单元中,另一个第一转盘的凹槽转动到此处,将第二转盘以及锭子承接到凹槽内,继续转动。
第二转盘可以是通过推杆从凹槽内推出,或者凹槽本身带有一定弹性,可以通过弹性将第二转盘推出,或者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深度、宽度不同,起到引导作用。
具体地,所述锭子在使用时,所述载线轴上的编织线按照走线方式绕经一个或多个第三导向轮,最后引出所述锭子到达编织线交叉的编织点。
所述锭子包括两块侧板,其中一块侧板上设有一滑块,所述滑块上穿设有竖直方向的导向柱,所述滑块在编织线的牵引下沿所述导向柱上下滑动;所述滑块的上方设有制动杆。
当编织线张紧时,编织线拉动所述滑块沿所述导向柱向上提升,压缩所述导向柱上套设的张紧弹簧;当所述滑块移动了一定距离,开始接触到所述制动杆的下端,所述制动杆在所述滑块的推力下垂直向上移动,压缩所述制动杆上套设的复位弹簧,并推动制动杆顶端连接的拨杆的第一端以转轴为轴心顺时针旋转,所述拨杆的第二端脱离开位于所述载线轴的端部的带有齿的转轮,使所述放线轮转动放线。
当所述编织线放出后,如果所述编织线产生松弛,所述滑块在所述张紧弹簧的作用下沿所述导向柱垂直向下移动,所述制动杆下降,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归位,并带动所述拨杆的第一端绕转轴逆时针旋转,使所述拨杆的第二端上移,所述拨杆的第二端的凸起插入到所述转轮的下端的两个齿之间的区域,从而卡住所述转轮,所述转轮与所述放线轮的旋转停止,随之放线停止。
随着编织线的使用,所述放线轮上的编织线被拉动,所述滑块垂直上移压缩所述张紧弹簧,开始下一个循环。
实施例二:
如图2~图4所示,一种电缆编织机,包括:
机架40,所述机架40设有工作台面41;所述工作台面41上设有多个编织组件。所述编织组件与所述工作台面41通过第一转轴32转动连接;所述工作台面41的中心设有电缆穿孔42。所述电缆穿孔42处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工作台面41的过线管45,所述过线管45的上下端分别形成电缆出孔和电缆进孔。设置所述过线管45,确保了编织线在包裹外屏蔽层之前自然拉直,不会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导致变形,减小了断裂的概率。
所述工作台面41的上方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导向轮43,所述第二导向轮43通过转轴与所述机架40转动连接。
所述工作台面41的下方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向轮44,所述第一导向轮44通过转轴与所述机架40转动连接。
所述一种电缆编织机的上游设置一放线轮(图中未示出),下游设置一收线轮。电缆从所述放线轮引出,绕经位于所述工作台面41下方的所述第一导向轮44,从下而上穿过所述过线管45,绕经位于所述工作台面41上方的所述第二导向轮43后引出,并缠绕至收线轮。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过线管45的正上方还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40的限位筒46。待加工电缆从所述过线管45穿出后,所述编织组件引出的编织线对其进行包裹,包裹了外屏蔽层后的电缆穿过所述限位筒46后跨接所述第二导向轮43。所述限位筒46的设置,使得加工后的电缆更好地平直缠绕在所述第二导向轮43上。
如图4所示,所述编织组件包括:绕第一转轴32可转动的第一转盘30;所述第一转盘30的下方设有驱动所述第一转盘30转动的电机(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转盘30设有向上穿出所述第一转盘30的表面的第二转盘31,第二转轴33穿过所述第二转盘31的中心,并且所述第二转盘31可绕所述第二转轴33转动。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盘30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转盘31,例如三个,三个所述第二转盘31环绕所述第一转轴32设于所述第一转盘30的上表面。
每个所述第二转盘3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一锭子。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锭子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与所述第二转盘31通过四个固定螺丝34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上设有两块侧板2。
所述侧板2之间贯穿一载线轴3,绕有编织线的放线轮21可转动地套装于所述载线轴3上;所述载线轴3的一端穿过其中一块侧板2,连接一环绕周边带有齿的转轮4。
两块侧板2上均设有开口,一根连接轴5设于所述开口间,所述连接轴5上设有第三导向轮6,所述第三导向轮6可绕所述连接轴5转动;所述放线轮21上的编织线绕过连接轴5上的第三导向轮6后输出。
所述连接轴5的两端伸出所述开口并分别连接一滑块7,所述滑块7上穿设有竖直方向的导向柱8,所述导向柱8的一端与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8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固定块9与所述侧板2的外壁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块9通过螺栓与所述侧板2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8上套有张紧弹簧10,所述张紧弹簧10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块9和所述滑块7之间。
设有转轮4的侧板2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固定块11,所述第二固定块11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二固定块11的通孔,制动杆12贯穿所述通孔,并可沿所述第二固定块11上下滑动,所述制动杆12位于所述滑块7的上方;所述制动杆12的顶端连接一拨杆13的第一端,所述拨杆13的第二端位于所述转轮4的下方、所述第一固定块9的上方,所述拨杆13在其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区域,通过转轴14与所述侧板2的外壁可转动连接。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拨杆13的第二端设有朝向所述转轮4的凸起,所述转轮4的相邻的齿之间的距离,能够容纳所述凸起的插入。
所述制动杆12的底端设有轴套15。所述制动杆12上套有复位弹簧16,所述复位弹簧16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块11和所述轴套15之间。所述制动杆12不受外力时下降,在所述复位弹簧16的作用下自动归位。
两块侧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18,所述顶板18上设置有万向轴承19。所述万向轴承19的上端固定连接一导向杆20,所述导向杆20上设有两个第四导向轮22。编织线从所述锭子引出,绕经两个所述第四导向轮22后到达编织线交叉的编织点。
此外,所述滑块7的一侧还设有手柄(图中未示出),方便人为操作,使电缆编织组件的锭子停止运作,手动实现制动刹车。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锭子的连接轴5为两根,于两块侧板2的所述开口间平行设置。两块侧板2间还设有光杆17,所述光杆17位于所述放线轮21的下方、所述连接轴5的上方;所述放线轮21上的编织线依次绕过其中一根连接轴上的第三导向轮6、所述光杆17、另一根连接轴上的第三导向轮6、导向杆上的第四导向轮22后输出。设置两根连接轴,可以使滑块7的上下滑动更加稳定,更有利于平稳放线。
实施例四:
包裹了编织线的电缆从电缆编织机的所述第二导向轮绕出,绕经收线机构的第五导向轮后,排列卷绕于收线机构的所述收线轮上。其中,所述第五导向轮设于安装座的顶部,所述安装座套设在丝杠上,所述丝杠在可双向旋转的第一旋转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带动所述第五导向轮从所述丝杠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来回往复运动,其速度由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电机的转速决定;所述收线轮套设在一旋转轴上,所述旋转轴在第二旋转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所述收线轮每转动一圈,所述第五导向轮沿所述丝杠运动一个线径距离,使所述收线轮紧密收线。
具体地,图6给出了一种收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收线机构包括基座100,所示基座100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呈水平设置。所述基座100上设置一个支架200,所述支架200包括两个侧支架220。所述侧支架220之间连接一个水平的旋转轴310,所述旋转轴310的两端与所述支架200可旋转地安装连接,所述旋转轴310可绕轴向旋转,用于收卷电缆。
两个所述侧支架220上设有第二旋转轴承,所述旋转轴310的一端连接其中一个侧支架220上的第二旋转轴承的旋转部,另一端连接到另一个侧支架220上的第二旋转轴承的旋转部。
所述旋转轴310上设置一个收线轮300,所述电缆卷绕于所述收线轮300上,从而可以更方便地取下及更换收线轮300。所述收线轮300优选为截面为工字型,即在不同高度的宽度都相等,从而不同高度上每层可容纳的线圈数目都相等。
在一个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电机350与所述旋转轴310通过皮带连接驱动旋转。使用皮带连接的好处是,可以很方便地调整皮带松紧度,从而确保旋转的均匀性,即收绕电缆的均匀性。
在两个所述侧支架220之间,还连接一个水平方向的丝杠400,所述丝杠400与所述旋转轴310平行,所述丝杠400可绕轴向旋转地安装于所述支架200上,尤其是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支架220之间,例如,在两个所述侧支架220上,分别设有固定块,固定块内设有旋转轴承,丝杠400的两端分别与一个固定块中旋转轴承的旋转部相固定,从而保证所述丝杠在驱动下可绕轴向旋转。
具体地,所述丝杠400连接第一旋转驱动电机450,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电机450的旋转驱动轴、驱动其中一个固定块中的旋转轴承的旋转部、作旋转。并且,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电机450可驱动所述丝杠400绕轴向作正反双向旋转。从而驱使所述丝杠400上的安装座510、连同所述安装座510上的所述第五导向轮520沿所述丝杠400的轴向、作正反双向平移。即使得从所述第五导向轮520上引出的电缆依次排列卷绕于所述收线轮300上。
所述第五导向轮520的中心轴应当与所述旋转轴310保持平行,从而可以确保电缆通过所述第五导向轮520后,可以保持垂直方向地指向所述旋转轴310,从而垂直卷绕于所述旋转轴310或所述收线轮300上。
在实际工作时,只需要设置所述丝杠400的旋转速度与所述旋转轴310的旋转速度相匹配,即当所述旋转轴310旋转一周时,在所述丝杠400的旋转驱动下,所述安装座510正好沿轴向平移所收卷的电缆的一个线径距离,从而可以引导所述电缆收卷于所述收线轮300的不同位置,以实现电缆的均匀卷绕和排列。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发明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电缆编织机实施该方法,所述电缆编织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有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的中心设有电缆穿孔,所述工作台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转盘,多个所述第一转盘环绕所述电缆穿孔设于所述工作台面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一转盘不覆盖所述电缆穿孔,所述第一转盘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工作台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盘设有向上穿出第一转盘的表面的第二转盘,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二转盘的中心,并且所述第二转盘可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第二转盘上固定连接有一锭子,所述锭子上设有绕有编织线的放线轮;所述电缆编织机的上游设置绕有待加工电缆的放线轮,所述电缆编织机的下游设置一收线轮;所述编织 方法包括:
待加工电缆从位于电缆编织机的上游的放线轮引出,自工作台面的下方从下而上穿过所述电缆穿孔;
将锭子引出的编织线接到待加工电缆表面;所述第一转盘绕第一转轴旋转,从而驱动所述锭子及所述第二转盘按照预设轨迹环绕待加工电缆运动;
待加工电缆向前运动过程中,带动编织线向前运动,从而编织线产生张力,张力带动所述锭子的放线轮转动,从而编织线从锭子的放线轮上释放,将编织线编织在待加工电缆表面;
编织后的电缆缠绕到收线轮上;
其中,所述预设轨迹包括两个轨道: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两个轨道位于第一转盘下方,分别为一个弧形单元,相邻两个第一转盘下方的同一轨道的弧形单元同向弯曲,两个轨道在同一个第一转盘下方的弧形单元反向弯曲;第一转盘边缘设有至少两个侧壁开口的凹槽,锭子下方的第二转盘的滑动部件穿过凹槽进入第一轨道,其中:
第一转盘转动时,凹槽带动部分锭子沿第一轨道向第一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转动,第一转盘置有锭子的凹槽与其第一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的空的凹槽同时转至第一轨道,锭子送入第一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的空的凹槽,并随第一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的空的凹槽转动;
第二部分锭子沿第二轨道随第一转盘另一凹槽向第二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运动,并且第一转盘置有锭子的凹槽与其第二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的空的凹槽同时转至第二轨道,锭子送入第二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的空的凹槽,并随第二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的空的凹槽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绕有待加工电缆的放线轮上的待加工电缆绕过第一导向轮后,从电缆编织机的工作台面的电缆穿孔由下而上穿出,穿过过线管,绕经第二导向轮后缠绕到所述收线轮上;所述锭子设置在所述第二转盘上,绕有编织线的锭子的放线轮放置在所述锭子的载线轴上,编织线的起点端接到待加工电缆上;其中,所述第一导向轮设置于工作台面的下方,所述一导向轮通过转轴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轮设于工作台面的上方,所述第二导向轮通过转轴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过线管垂直设于所述工作台面的电缆穿孔处,所述过线管的上下端分别形成电缆出孔和电缆进孔;
启动电缆编织机,电机驱动工作台面上的所述第一转盘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驱动所述第二转盘动作,使得所述锭子及所述第二转盘沿所述工作台面上环绕待加工电缆按照预设轨迹运动;编织线随待加工电缆向上牵引,同时带动所述锭子的放线轮转动释放编织线;编织线在到达第二导向轮之前,在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的转动下,完成编织并包裹在待加工电缆的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锭子在使用时,所述锭子的放线轮上的编织线按照走线方式绕经一个或多个第三导向轮,最后引出所述锭子到达编织线交叉的编织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锭子包括一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万向轴承,所述万向轴承的上端固定连接一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设有两个第四导向轮;编织线从所述锭子引出后,绕经两个所述第四导向轮后到达编织线交叉的编织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管的正上方设有限位筒,待加工电缆从所述过线管穿出后,所述锭子引出的编织线对其进行包裹,包裹了编织线的电缆穿过所述限位筒,绕经所述第二导向轮后缠绕到所述收线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锭子包括两块侧板,其中一块侧板上设有一滑块,所述滑块上穿设有竖直方向的导向柱,所述滑块在编织线的张力牵引下沿所述导向柱上下滑动;所述滑块的上方设有制动杆;
当编织线张紧时,编织线拉动所述滑块沿所述导向柱向上提升,压缩所述导向柱上套设的张紧弹簧;当所述滑块移动了一定距离,开始接触到所述制动杆的下端,所述制动杆在所述滑块的推力下垂直向上移动,压缩所述制动杆上套设的复位弹簧,并推动制动杆顶端连接的拨杆的第一端以转轴为轴心顺时针旋转,所述拨杆的第二端脱离开位于所述载线轴的端部的带有齿的转轮,使所述锭子的放线轮转动放线;
当所述编织线放出后,如果所述编织线产生松弛,所述滑块在所述张紧弹簧的作用下沿所述导向柱垂直向下移动,所述制动杆下降,带动所述拨杆的第一端绕转轴逆时针旋转,使所述拨杆的第二端上移,所述拨杆的第二端的凸起插入到所述转轮的下端的两个齿之间的区域,从而卡住所述转轮,所述转轮与所述锭子的放线轮的旋转停止,随之放线停止;
随着编织线的使用,所述锭子的放线轮上的编织线被拉动,所述滑块垂直上移压缩所述张紧弹簧,开始下一个循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杆不受外力时下降,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归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裹了编织线的电缆从所述电缆编织机的所述第二导向轮绕出,绕经收线机构的第五导向轮后,排列卷绕于收线机构的所述收线轮上;其中,
所述第五导向轮设于安装座的顶部,所述安装座套设在丝杠上,所述丝杠在可双向旋转的第一旋转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带动所述第五导向轮从所述丝杠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来回往复运动,其速度由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电机的转速决定;所述收线轮套设在一旋转轴上,所述旋转轴在第二旋转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
所述收线轮每转动一圈,所述第五导向轮沿所述丝杠运动一个线径距离,使所述收线轮紧密收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79107.2A CN109686509B (zh) | 2019-01-28 | 2019-01-28 | 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79107.2A CN109686509B (zh) | 2019-01-28 | 2019-01-28 | 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86509A CN109686509A (zh) | 2019-04-26 |
CN109686509B true CN109686509B (zh) | 2020-06-26 |
Family
ID=66194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79107.2A Active CN109686509B (zh) | 2019-01-28 | 2019-01-28 | 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68650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325047B2 (ja) * | 2020-01-17 | 2023-08-14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導波管外導体用の丸組紐製紐機および可撓性導波管の製造方法 |
CN112309639B (zh) * | 2020-11-19 | 2024-12-10 | 上海电气集团腾恩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编织机导轮结构及使用方法 |
CN113823462B (zh) * | 2021-09-01 | 2024-04-05 | 杭州临安锦金线缆有限公司 | 一种电缆编织机 |
CN114220593B (zh) * | 2021-12-17 | 2024-05-24 | 新亚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盐雾耐腐蚀轻型编织防波套及其制备工艺 |
CN114850354B (zh) * | 2022-03-28 | 2023-07-18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辫状线缆屏蔽层的编织机 |
CN115223763B (zh) * | 2022-09-20 | 2022-12-09 | 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输送电缆生产加工用内芯编织设备 |
CN117747214B (zh) * | 2023-10-20 | 2024-05-17 | 阳谷新太平洋电缆有限公司 | 一种电线电缆加工快速编织装置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783736A (en) * | 1972-08-14 | 1974-01-08 | D Richardson | Braiding machine |
JP2000030553A (ja) * | 1998-07-07 | 2000-01-28 | Totoku Electric Co Ltd | 高周波遮蔽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
CN200969257Y (zh) * | 2006-11-15 | 2007-10-31 | 包昌富 | 高速编织机 |
CN200969256Y (zh) * | 2006-11-15 | 2007-10-31 | 包昌富 | 细线高速编织机 |
CN203931664U (zh) * | 2014-05-29 | 2014-11-05 | 广东奥美格传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缆编织机 |
CN206040321U (zh) * | 2016-08-26 | 2017-03-22 | 贵州德通电线电缆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电线电缆编织机 |
JP3211224U (ja) * | 2017-04-17 | 2017-06-29 | 明正 陳 | 組紐の密度を変化させられる組紐成形機 |
CN108109776A (zh) * | 2017-12-22 | 2018-06-01 | 黄梓建 | 一种电线电缆编织机 |
CN108735394A (zh) * | 2017-04-14 | 2018-11-02 | 东莞建玮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层缠线装置 |
-
2019
- 2019-01-28 CN CN201910079107.2A patent/CN10968650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783736A (en) * | 1972-08-14 | 1974-01-08 | D Richardson | Braiding machine |
JP2000030553A (ja) * | 1998-07-07 | 2000-01-28 | Totoku Electric Co Ltd | 高周波遮蔽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
CN200969257Y (zh) * | 2006-11-15 | 2007-10-31 | 包昌富 | 高速编织机 |
CN200969256Y (zh) * | 2006-11-15 | 2007-10-31 | 包昌富 | 细线高速编织机 |
CN203931664U (zh) * | 2014-05-29 | 2014-11-05 | 广东奥美格传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缆编织机 |
CN206040321U (zh) * | 2016-08-26 | 2017-03-22 | 贵州德通电线电缆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电线电缆编织机 |
CN108735394A (zh) * | 2017-04-14 | 2018-11-02 | 东莞建玮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层缠线装置 |
JP3211224U (ja) * | 2017-04-17 | 2017-06-29 | 明正 陳 | 組紐の密度を変化させられる組紐成形機 |
CN108109776A (zh) * | 2017-12-22 | 2018-06-01 | 黄梓建 | 一种电线电缆编织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86509A (zh) | 2019-04-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686509B (zh) | 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 | |
CN210896780U (zh) | 电缆生产用绞线装置 | |
JPH04214489A (ja) | 編組機 | |
CN104428229B (zh) | 细长元件从一个卷轴向另一卷轴的传递 | |
CN209940121U (zh) | 一种铜芯卷绕设备 | |
CN214099274U (zh) | 柔性电缆电芯的绞合制备系统 | |
CN115331891B (zh) | 一种线缆制造用高速束丝机绞距无极调整机构 | |
CN211237825U (zh) | 一种高速绞线机 | |
CN220155274U (zh) | 一种电缆用高速编织机 | |
CN210594646U (zh) | 一种设置行星式绕线盘的双盘收线机 | |
CN115862964B (zh) | 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 | |
CN209779158U (zh) | 一种电缆编织机的锭子 | |
CN105819272B (zh) | 倒立式钢丝收线机 | |
US4384447A (en) | Wire stranding apparatus | |
CN114890245A (zh) | 一种裸铜线存放用成捆收卷装置 | |
CN211254763U (zh) | 一种新型绕线机 | |
CN209232496U (zh) | 一种电缆编织机 | |
CN211569699U (zh) | 一种编织网纹管打纱机装置 | |
US20070017197A1 (en) | Device for winding an elongate, threadlike element on a winding element | |
CN214108343U (zh) | 拉丝机放线装置 | |
CN216902392U (zh) | 一种电线加工用的绞线机 | |
CN221573580U (zh) | 一种硅胶电缆编织层编织系统 | |
CN217955550U (zh) | 一种电缆高速绞线机 | |
CN219393036U (zh) | 一种高速单绞机组 | |
CN115223763B (zh) | 一种新能源输送电缆生产加工用内芯编织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