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37825U - 一种高速绞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速绞线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237825U CN211237825U CN201922359452.XU CN201922359452U CN211237825U CN 211237825 U CN211237825 U CN 211237825U CN 201922359452 U CN201922359452 U CN 201922359452U CN 211237825 U CN211237825 U CN 2112378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 wheel
- mounting disc
- guide
- winding displac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绞线机,包括机座,机座内沿线芯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于绞线的进线机构、对线芯输送起导向的过线机构、用于缠绕线芯的收线盘以及用于将线芯缠绕在收线盘上的排线机构,进线机构包括进线眼模部和两个进线空心轴,进线空心轴分别转动安装在机座的两端,机座上设置有驱动进线空心轴转动的驱动电机,两进线空心轴上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安装盘和第二安装盘,第一安装盘靠近第二安装盘的一端转动安装有主动回转轮和从动回转轮,两者之间通过齿带进行连接,主动回转轮的转向与线芯传送的方向相反,第一安装盘上安装有驱动主动回转轮转动的回转电机。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线缆进行绞线、退扭和收线,使线缆柔顺性好,成型效果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绞线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速绞线机。
背景技术
绞线机是一种能广泛应用于各类软/硬导体线及电子线的绞合机械设备,其是将很多根单支导线扭成一股,以达到线材的工艺要求。传统的绞线机原理是:多股导体线进入并线模经主轴导轮转向进入绞弓,通过绞弓的回转将多股导体线绞合成型,再经过由电气驱动的排线器缠绕于收线盘上。由于导体线在绞制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张力保证绞线质量,在牵引放线过程中会出现张力过大断线或张力不够股线松弛现象,如果出现断线没有发现停机,绞线会因为受力不平衡和缺股而影响质量。
在申请号为CN89207537.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高速绞线机的结构设计,主要利用二对称的转轴和转盘,配合相连接的圆弧片为旋转体,将从侧面导入平行细铜线,经二次卷绕而成电线成品,并利用各齿轮的传动,带动引导电线,经由各齿轮和从动轮,拉紧电线,然后,放置轴承排线器,均匀地将其卷收于卷线轮上,以连续一致的动作,快速绞线、卷线。
但是,实际生产过程中,在多条线芯绞在一起时,每条线芯除了旋转外,自身还会存在扭力,如果自身的扭力太大时,则会导致电缆发生变形,影响电缆的柔顺性。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高速绞线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速绞线机,包括机座,所述机座顶部安装有可掀开的上盖,所述机座上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机座内沿线芯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于进线绞线的进线机构、对线芯输送起导向的过线机构、用于缠绕线芯的收线盘以及用于将线芯依次缠绕在收线盘上的排线机构,所述进线机构包括进线眼模部和两个进线空心轴,所述进线眼模部位于机座的侧壁上,所述进线空心轴分别转动安装在机座的两端,所述机座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进线空心轴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进线空心轴上均转动安装有进线轮,所述进线空心轴上均固定设置有转盘,两所述进线空心轴相对的端面上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安装盘和第二安装盘,靠近第一安装盘的进线空心轴端部转动安装有变向轮,所述变向轮朝向第二安装盘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安装盘靠近第二安装盘的一端转动安装有主动回转轮和从动回转轮,两者之间通过齿带进行连接,主动回转轮的转向与线芯传送的方向相反,第一安装盘上安装有驱动主动回转轮转动的回转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高速绞线机在工作时,线芯通过进线眼模部进入到空心轴内,驱动电机带动进线空心轴转动,对线芯进行绞线处理,绞线完成后,再由进线空心轴的进线轮排出,再通过过线机构,从另一端的进线空心轴上的进线轮再进入到进线空心轴内,由远离第二安装盘的进线空心轴上的变向轮排出,排出的线缆依次缠绕在主动回转轮和从动回转轮上,回转电机带动主动回转轮朝向与线缆进线相反的方向转动,实现线缆的退扭处理,主动回转轮通过齿带带动从动回转轮配合转动,排线机构带动退扭之后的线缆缠绕在收线盘上,即可完成整个的绞线和缠线的工艺过程。回转电机带动主动回转轮和从动回转轮进行转动,使缠绕在主动回转轮和从动回转轮上的线缆回转,从而对绞线之后的线缆进行退扭,提高了线缆的自身柔顺性,使其在缠线过程中更加顺畅,防止在绞线以及缠线的过程中线缆发生变形,有效地提高了线缆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线眼模部包括安装柱、第一多孔板、第二多孔板、第三多孔板、进线套筒和拧紧螺栓,所述安装柱固定安装在机座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多孔板、第二多孔板和第三多孔板沿线芯的进线方向依次滑动安装在安装柱上,并通过拧紧螺栓进行固定,所述进线套筒安装在第二多孔板和第三多孔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通过进线眼模部进行排线时,首先将全部的线芯穿过第一多孔板,然后将穿过第一多孔板的线芯部分穿过进线套筒,其余的从第二多孔板的孔内穿过,再将从第二多孔板穿过的部分线芯以及从进线套筒闯过的线芯穿进第三多孔板上的进线套筒,其余的从第三多孔板的孔内穿过,然后再将全部线芯穿进进线空心轴内。利用多个多孔板对线芯进行进线处理,使线芯进线更加均匀,更加柔顺,使绞线的成型效果更好;针对不同根数的线芯,利用拧紧螺栓和安装柱,可对多孔板进行移动和固定,调整各个多孔板之间的距离,使线芯绞线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线机构包括绞弓和多个引导轮,所述绞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盘相固定连接,所述引导轮转动安装在绞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缆在从进线轮传出之后,其依次通过绞弓上安装的引导轮,使线缆从靠近进线眼模部的进线空心轴传送到远离进线眼模部的进线空心轴,从而进行线缆的缠绕。绞弓能够使得线缆沿着特定的路径进行传送,从而减去了由于进线轮故障而导致线缆发生刮伤或者跳股的现象,使线缆传送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绞弓上安装有多个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与引导轮在绞弓上交替设置,所述导向座内转动连接有导向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缆在动进线轮传出之后,其依次穿过绞弓上安装的引导轮和导向眼,导向眼能够对线缆起到进一步的导向和支撑作用,从而使得线缆在绞制时更加稳定,不容易产生跳股的现象,使线缆成型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线机构包括排线轴、排线器、转向导轮和排线导轮,所述排线轴的两端分别于第一安装盘和第二安装盘相转动连接,所述排线器滑动安装在排线轴上,所述转向导轮和排线导轮均安装在排线器上,所述转向导轮的轴线与排线导轮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排线导轮的轴线与排线轴的轴线相互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排线机构进行排线时,线缆依次绕过转向导轮和排线导轮,再由电气驱动排线器在排线轴上反复移动,使线缆能够沿着收线盘的轴线方向上进行缠绕。转向导轮和排线导轮对线缆起到了转向的作用,使线缆缠绕的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线轴靠近第一安装盘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过渡导轮,所述过渡导轮的轴线与转向导轮的轴线方向相互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线缆传送到转向导轮之前,先让线缆绕过过渡导轮,过渡导轮对线缆能够起到张紧和引导的作用,使线缆在缠绕到转向导轮上更加顺畅,防止线缆在输送过程中发生跳股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安装盘上安装有张紧结构,张紧结构包括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所述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均转动安装在第一安装盘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线缆从变向轮传出后,其先经过转动回转轮和从动回转轮进行退扭处理,退扭处理之后,线缆依次缠绕在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上,再从第二牵引轮上传送至过渡导轮上,然后在经过排线机构缠绕到收线盘上。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在线缆传输过程中起到了张紧的作用,使线缆在两者之间多次缠绕,对线缆缠绕时的力度进行调节,提高了线缆的成型质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安装盘上转动连接有过桥轴,所述过桥轴一端连接有传动轮一,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一,靠近进线眼模部的进线空心轴上固定安装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传动轮一通过皮带一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盘转动连接有与传动齿一啮合的传动齿二,所述第一安装盘与第二安装盘之间固定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穿出第二安装盘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与传动齿二啮合的传动齿三,另一端固定设置有传动齿四;所述第一安装盘上转动连接有与传动齿四啮合的传动齿五,所述第一牵引轮上转动连接有传动轮二,所述第二牵引轮穿出第一安装盘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与传动齿五啮合的传动齿六;所述第二牵引轮上转动连接有传动轮三,所述第一安装盘上转动连接有磁粉离合器,所述磁粉离合器、传动轮二、传动轮三之间通过皮带二传动;所述磁粉离合器上固定设置有传动齿七,所述收线盘上固定设置有与传动齿七啮合的传动齿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速绞线机的传动顺序为:驱动电机带动进线空心轴转动,进线空心轴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皮带一带动传动轮一和传动齿一转动,传动齿一带动传动齿二转动,传动齿二带动传动齿三转动,传动齿三和传动齿四安装在传动轴上,传动齿四跟随传动齿三同步转动,传动齿四带动传动齿五转动,传动齿五带动传动齿六、传动轮二和第二牵引轮转动,传动轮二通过皮带二带动传动轮三和磁粉离合器转动,磁粉离合器上的传动齿七通过与传动齿八啮合带动收线盘转动,最终完成线缆的输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主动回转轮和从动回转轮,两者配合回转电机使用,回转电机带动主动回转轮和从动回转轮进行转动,使缠绕在主动回转轮和从动回转轮上的线缆回转,从而对绞线之后的线缆进行退扭,提高了线缆的自身柔顺性,使其在缠线过程中更加顺畅,防止在绞线以及缠线的过程中线缆发生变形,有效地提高了线缆的质量;
2.通过设置导向座以及导向眼,线缆在动进线轮传出之后,其依次穿过绞弓上安装的引导轮和导向眼,导向眼能够对线缆起到进一步的导向和支撑作用,从而使得线缆在绞制时更加稳定,不容易产生跳股的现象,使线缆成型效果更好;
3.通过设置过渡导轮,在线缆传送到转向导轮之前,先让线缆绕过过渡导轮,过渡导轮对线缆能够起到张紧和引导的作用,使线缆在缠绕到转向导轮上更加顺畅,防止线缆在输送过程中发生跳股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除掉机座的内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为突出显示过线机构等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座;2、上盖;3、控制箱;4、进线机构;41、进线眼模部;411、安装柱;412、第一多孔板;413、第二多孔板;414、第三多孔板;415、进线套筒;416、拧紧螺栓;42、进线空心轴;5、驱动电机;6、进线轮;7、转盘;8、过线机构;81、绞弓;82、引导轮;9、导向座;10、导向眼;11、第一安装盘;12、第二安装盘;13、主动回转轮;14、从动回转轮;15、回转电机;16、齿带;17、变向轮;18、排线机构;181、排线轴;182、排线器;183、转向导轮;184、排线导轮;19、过渡导轮;20、张紧结构;201、第一牵引轮;202、第二牵引轮;21、过桥轴;22、传动轮一;23、传动齿一;24、主动轮;25、皮带一;26、传动齿二;27、传动轴;28、传动齿三;29、传动齿四;30、传动齿五;31、传动齿六;32、传动轮二;33、传动轮三;34、磁粉离合器;35、皮带二;36、传动齿七;37、传动齿八;38、收线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高速绞线机,包括长方体状的机座1,机座1的顶部安装有长方体状的可以先开的上盖2,机座1外的一个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长方体状的控制箱3。机座1内设置有用于进线绞线的进线机构4,进线机构4包括进线眼模部41和两个进线空心轴42,两进线空心轴42转动安装在机座1相对的两端部,两进线空心轴42位于同一条轴线上,进线眼模部41安装在机座1的外侧壁上。
进线眼模部41包括安装柱411、第一多孔板412、第二多孔板413、第三多孔板414、进线套筒415和拧紧螺栓416,安装柱411的形状为圆柱状且数量为两个,安装柱41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座1的外侧壁上,安装柱411的轴线方向与进线空心轴42的轴线方向相互平行,第一多孔板412、第二多孔板413和第三多孔板414均为中部设有多个圆孔的O形板材,三者朝向安装柱411靠近机座1的方向依次滑动安装在两安装柱411上,并通过拧紧螺栓416在安装柱411上进行固定,进线套筒415固定安装在第二多孔板413和第三多孔板414的中心位置处。两进线空心轴4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进线轮6,进线轮6与进线空心轴42的内部相连通。
在通过进线眼模部41进行排线时,首先将全部的线芯穿过第一多孔板412,然后将穿过第一多孔板412的线芯部分穿过进线套筒415,其余的从第二多孔板413的孔内穿过,再将从第二多孔板413穿过的部分线芯以及从进线套筒415闯过的线芯穿进第三多孔板414上的进线套筒415,其余的从第三多孔板414的孔内穿过,然后再将全部线芯穿进进线空心轴42内。
参照图2和图3,两进线空心轴42的外侧壁上焊接有圆盘状的转盘7,两转盘7之间安装有过线机构8,过线机构8包括弧形形状的绞弓81和多个引导轮82,绞弓81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两个转盘7相固定连接,引导轮82转动安装在绞弓81内弧的一侧,引导轮82和进线轮6(见图1)的轴线方向相互平行,优选的,引导轮82的数量选择5-8个。绞弓81的内侧还安装有多个长筒状的导向座9,导向座9内转动连接有导向眼10,导向座9与引导轮82在绞弓81上交替设置。线缆在从进线轮6传出之后,其依次通过绞弓81上安装的引导轮82和导向眼10,使线缆从靠近进线眼模部41的进线空心轴42传送到远离进线眼模部41的进线空心轴42。导向眼10和引导轮82能够对线芯起到导向与支撑的作用,从而使得线芯绞制时更加稳定而不易产生跳股现象。
两进线空心轴42相对的端面上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安装盘11和第二安装盘12,两者均呈圆盘状,且两者与进线空心轴42同轴设置。第一安装盘11靠近第二安装盘12的一端分别转动安装有圆筒状的主动回转轮13和从动回转轮14,两者的轴线方向相互平行,且两者之间通过齿带16进行传动连接,第一安装盘11远离第二安装盘1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主动回转轮13转动的回转电机15。靠近第一安装盘11的进线空心轴42上转动安装有变向轮17,变向轮17朝向第二安装盘12的方向设置。
线芯通过进线眼模部41进入到进线空心轴42内,驱动电机5(见图1)带动进线空心轴42转动,对线芯进行绞线处理,绞线完成后,再由进线空心轴42的进线轮6排出,再通过过线机构8,从另一端的进线空心轴42上的进线轮6再进入到进线空心轴42内,由远离第二安装盘12的进线空心轴42上的变向轮17排出,排出的线缆依次缠绕在主动回转轮13和从动回转轮14上,回转电机15带动主动回转轮13朝向与线缆进线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实现线缆的退扭处理,提高了线缆的自身柔顺性,使其在缠线过程中更加顺畅,防止在绞线以及缠线的过程中线缆发生变形,有效地提高了线缆的质量。
第一安装盘11和第二安装盘12之间安装有排线机构18,排线机构18包括排线轴181、排线器182、转向导轮183和排线导轮184,排线轴181呈圆柱状,排线轴18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盘11和第二安装盘12相转动连接,排线器182滑动安装在排线轴181上,转向导论和排线导论均转动安装在排线器182上,转向导论的轴线与排线导轮184的轴线相互垂直,排线导轮184的轴线与排线轴181的轴线相互平行。排线轴181靠近第一安装盘11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过渡导轮19,过渡导轮19的轴线与转向导轮183的轴线方向相互平行。第一安装盘11和第二安装盘12之间转动安装有用于收线的收线盘38。
在排线机构18进行排线时,线缆首先缠绕在过渡导轮19上,再依次绕过转向导轮183和排线导轮184,再由电气驱动排线器182在排线轴181上反复移动,使线缆能够沿着收线盘38的轴线方向上进行缠绕。过渡导轮19对线缆能够起到张紧和引导的作用,转向导轮183和排线导轮184对线缆起到了转向的作用,使线缆缠绕的更加顺畅。
第一安装盘11上安装有张紧结构20,张紧结构20包括第一牵引轮201和第二牵引轮202,第一牵引轮201和第二牵引轮202均转动安装在第一安装盘11上,两者均呈圆筒状,且两者的轴线方向与主动回转轮13的轴线方向相互平行。在线缆从变向轮17传出后,其先经过转动回转轮和从动回转轮14进行退扭处理,退扭处理之后,线缆依次缠绕在第一牵引轮201和第二牵引轮202上,再从第二牵引轮202上传送至过渡导轮19上,然后在经过排线机构18缠绕到收线盘38上。第一牵引轮201和第二牵引轮202在线缆传输过程中起到了张紧的作用。
第二安装盘12上转动连接有过桥轴21,过桥轴21呈圆柱状,过桥轴21穿过第二安装盘12设置,过桥轴21一端连接有传动轮一2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一23,靠近进线眼模部41的进线空心轴42上固定安装有主动轮24,主动轮24与传动轮一22通过皮带一25传动连接;第二安装盘12转动连接有与传动齿一23啮合的传动齿二26,第一安装盘11与第二安装盘12之间转动设置有传动轴27,传动轴27穿出第二安装盘1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传动齿二26啮合的传动齿三28,另一端穿过第一安装盘11且固定安装有传动齿四29;第一安装盘11上转动连接有与传动齿四29啮合的传动齿五30,第一牵引轮201上转动连接有传动轮二32,第二牵引轮202穿出第一安装盘1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与传动齿五30啮合的传动齿六31;第二牵引轮202上转动连接有传动轮三33,第一安装盘11上转动连接有磁粉离合器34,磁粉离合器34、传动轮二32、传动轮三33之间通过皮带二35传动;磁粉离合器34上固定设置有传动齿七36,收线盘38上固定设置有与传动齿七36啮合的传动齿八37。
高速绞线机的传动顺序为:驱动电机5带动进线空心轴42转动,进线空心轴42带动主动轮24转动,主动轮24通过皮带一25带动传动轮一22和传动齿一23转动,传动齿一23带动传动齿二26转动,传动齿二26带动传动齿三28转动,传动齿三28和传动齿四29安装在传动轴27上,传动齿四29跟随传动齿三28同步转动,传动齿四29带动传动齿五30转动,传动齿五30带动传动齿六31、传动轮二32和第二牵引轮202转动,传动轮二32通过皮带二35带动传动轮三33和磁粉离合器34转动,磁粉离合器34上的传动齿七36通过与传动齿八37啮合带动收线盘38转动,最终完成线缆的输送。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该高速绞线机在工作时,线芯通过进线眼模部41进入到空心轴内,驱动电机5带动进线空心轴42转动,对线芯进行绞线处理,绞线完成后,再由进线空心轴42的进线轮6排出,再通过过线机构8,从另一端的进线空心轴42上的进线轮6再进入到进线空心轴42内,由远离第二安装盘12的进线空心轴42上的变向轮17排出,排出的线缆依次缠绕在主动回转轮13和从动回转轮14上,回转电机15带动主动回转轮13朝向与线缆进线相反的方向转动,实现线缆的退扭处理,主动回转轮13通过齿带16带动从动回转轮14配合转动,排线机构18带动退扭之后的线缆缠绕在收线盘38上,即可完成整个的绞线和缠线的工艺过程。
通过设置主动回转轮13和从动回转轮14,两者配合回转电机15使用,回转电机15带动主动回转轮13和从动回转轮14进行转动,使缠绕在主动回转轮13和从动回转轮14上的线缆回转,从而对绞线之后的线缆进行退扭,提高了线缆的自身柔顺性,使其在缠线过程中更加顺畅,防止在绞线以及缠线的过程中线缆发生变形,有效地提高了线缆的质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高速绞线机,包括机座(1),所述机座(1)顶部安装有可掀开的上盖(2),所述机座(1)上设置有控制箱(3),所述机座(1)内沿线芯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于进线绞线的进线机构(4)、对线芯输送起导向的过线机构(8)、用于缠绕线芯的收线盘(38)以及用于将线芯依次缠绕在收线盘(38)上的排线机构(18),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机构(4)包括进线眼模部(41)和两个进线空心轴(42),所述进线眼模部(41)位于机座(1)的侧壁上,所述进线空心轴(42)分别转动安装在机座(1)的两端,所述机座(1)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进线空心轴(42)转动的驱动电机(5),所述进线空心轴(42)上均转动安装有进线轮(6),所述进线空心轴(42)上均固定设置有转盘(7),两所述进线空心轴(42)相对的端面上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安装盘(11)和第二安装盘(12),靠近第一安装盘(11)的进线空心轴(42)端部转动安装有变向轮(17),所述变向轮(17)朝向第二安装盘(12)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安装盘(11)靠近第二安装盘(12)的一端转动安装有主动回转轮(13)和从动回转轮(14),两者之间通过齿带(16)进行连接,主动回转轮(13)的转向与线芯传送的方向相反,第一安装盘(11)上安装有驱动主动回转轮(13)转动的回转电机(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绞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眼模部(41)包括安装柱(411)、第一多孔板(412)、第二多孔板(413)、第三多孔板(414)、进线套筒(415)和拧紧螺栓(416),所述安装柱(411)固定安装在机座(1)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多孔板(412)、第二多孔板(413)和第三多孔板(414)沿线芯的进线方向依次滑动安装在安装柱(411)上,并通过拧紧螺栓(416)进行固定,所述进线套筒(415)安装在第二多孔板(413)和第三多孔板(41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绞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机构(8)包括绞弓(81)和多个引导轮(82),所述绞弓(8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盘(7)相固定连接,所述引导轮(82)转动安装在绞弓(8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速绞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绞弓(81)上安装有多个导向座(9),所述导向座(9)与引导轮(82)在绞弓(81)上交替设置,所述导向座(9)内转动连接有导向眼(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绞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机构(18)包括排线轴(181)、排线器(182)、转向导轮(183)和排线导轮(184),所述排线轴(181)的两端分别于第一安装盘(11)和第二安装盘(12)相转动连接,所述排线器(182)滑动安装在排线轴(181)上,所述转向导轮(183)和排线导轮(184)均安装在排线器(182)上,所述转向导轮(183)的轴线与排线导轮(184)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排线导轮(184)的轴线与排线轴(181)的轴线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速绞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轴(181)靠近第一安装盘(11)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过渡导轮(19),所述过渡导轮(19)的轴线与转向导轮(183)的轴线方向相互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绞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盘(11)上安装有张紧结构(20),张紧结构(20)包括第一牵引轮(201)和第二牵引轮(202),所述第一牵引轮(201)和第二牵引轮(202)均转动安装在第一安装盘(1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速绞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盘(12)上转动连接有过桥轴(21),所述过桥轴(21)一端连接有传动轮一(2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一(23),靠近进线眼模部(41)的进线空心轴(42)上固定安装有主动轮(24),所述主动轮(24)与传动轮一(22)通过皮带一(25)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盘(12)转动连接有与传动齿一(23)啮合的传动齿二(26),所述第一安装盘(11)与第二安装盘(12)之间固定设置有传动轴(27),所述传动轴(27)穿出第二安装盘(1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与传动齿二(26)啮合的传动齿三(28),另一端固定设置有传动齿四(29);所述第一安装盘(11)上转动连接有与传动齿四(29)啮合的传动齿五(30),所述第一牵引轮(201)上转动连接有传动轮二(32),所述第二牵引轮(202)穿出第一安装盘(1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与传动齿五(30)啮合的传动齿六(31);所述第二牵引轮(202)上转动连接有传动轮三(33),所述第一安装盘(11)上转动连接有磁粉离合器(34),所述磁粉离合器(34)、传动轮二(32)、传动轮三(33)之间通过皮带二(35)传动;所述磁粉离合器(34)上固定设置有传动齿七(36),所述收线盘(38)上固定设置有与传动齿七(36)啮合的传动齿八(3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59452.XU CN211237825U (zh) | 2019-12-21 | 2019-12-21 | 一种高速绞线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59452.XU CN211237825U (zh) | 2019-12-21 | 2019-12-21 | 一种高速绞线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237825U true CN211237825U (zh) | 2020-08-11 |
Family
ID=71931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359452.XU Active CN211237825U (zh) | 2019-12-21 | 2019-12-21 | 一种高速绞线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23782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43038A (zh) * | 2022-04-25 | 2022-08-02 | 中山市格林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结构紧凑的嵌入式绞线机 |
CN118800523A (zh) * | 2024-08-26 | 2024-10-18 | 江苏全兴电缆有限公司 | 一种双向电线电缆绞线牵引机及其使用方法 |
-
2019
- 2019-12-21 CN CN201922359452.XU patent/CN21123782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43038A (zh) * | 2022-04-25 | 2022-08-02 | 中山市格林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结构紧凑的嵌入式绞线机 |
CN114843038B (zh) * | 2022-04-25 | 2023-11-14 | 中山市格林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结构紧凑的嵌入式绞线机 |
CN118800523A (zh) * | 2024-08-26 | 2024-10-18 | 江苏全兴电缆有限公司 | 一种双向电线电缆绞线牵引机及其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472342B (zh) | 复合电缆用成缆机及加工工艺 | |
CN101599323A (zh) | 可实现连续化生产的四节距绞线机 | |
CN210896780U (zh) | 电缆生产用绞线装置 | |
CA2201849A1 (en) | Apparatus for making twisted wire | |
CN211237825U (zh) | 一种高速绞线机 | |
CN116779246A (zh) | 一种电力电缆加工用绞丝机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9515317U (zh) | 一种电线成缆机 | |
US1981083A (en) | Wire rope and cable making machine | |
CN217231262U (zh) | 一种基于双捻机的钢绳生产设备 | |
CN107633923B (zh) | 一种金属丝集合机 | |
US4498281A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king metallic cord | |
CN215342147U (zh) | 一种电力电缆绞线设备 | |
KR100318186B1 (ko) | 와이어 연선기의 피치 조절장치 | |
US4384447A (en) | Wire stranding apparatus | |
CN207068555U (zh) | 一种新型金属丝集合机 | |
CN104444580A (zh) | 一种双层极细缠绕机 | |
CN201262891Y (zh) | 全退扭放线装置 | |
CN208538562U (zh) | 绞合型碳纤维复合芯专用盘式绞线机 | |
CN216688478U (zh) | 一种双通道二层加捻器 | |
CA1227705A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king metallic cord | |
CN220933828U (zh) | 一种电缆生产用线材总绞设备 | |
CN117954170B (zh) | 线缆导体绞制和挤包一体成型装置 | |
CN204251066U (zh) | 一种双层极细缠绕机 | |
CN215116919U (zh) | 一种层绞机 | |
CN115538199B (zh) | 一种基于双捻机的钢绳生产设备及其应用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