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66451B - 一种利用生物质碳源制备吸波材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生物质碳源制备吸波材料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66451B
CN109666451B CN201910052035.2A CN201910052035A CN109666451B CN 109666451 B CN109666451 B CN 109666451B CN 201910052035 A CN201910052035 A CN 201910052035A CN 109666451 B CN109666451 B CN 1096664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source
biomass carbon
wave
container
absorbing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5203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66451A (zh
Inventor
孔祥恺
张新忠
刘强春
李青松
褚晓萌
祝晶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05203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664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66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64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664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64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3/00Material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05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of carbon not covered by groups C01B32/15, C01B32/20, C01B32/25, C01B32/30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生物质碳源制备吸波材料的方法,合成步骤如下:用水,丙酮,酒精依次对生物质碳源进行超声处理,去除生物质碳源的表面杂质;将处理后的生物质碳源放入真空干燥箱中,进行真空干燥;将步骤二中干燥后的生物质碳源放入容器中,置于管式炉中,精确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进行反应;步骤三反应后,降至室温,取出容器,将所得半成品进行研磨,而后再进行等离子处理,即可获得成品。本发明制备过程中没有使用金属,且充分利用了农业生产中的副产物,制备过程中没有有害物质产生,没有使用高价格的原料,实现了低成本,高性能,无污染,可持续的优点,为吸波材料的推广以及普遍使用提高了技术保障。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生物质碳源制备吸波材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生物质碳源制备吸波材料的方法,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磁波污染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话题,无论是军事、民用工业或日常生活,都需要去防范电磁波污染,现有的吸波材料制备方案通过磁性金属与碳复合,碳材料一直是做吸波材料的热门材料,包括碳纳米管、石墨烯、生物质炭等,具有磁性的金属如铁,钴,镍,以及其氧化物都是目前热门的吸波材料。通过使用碳材料与磁性金属复合,通过提高介电损耗得到合适的阻抗匹配,得到高性能的吸波材料,但是金属复合材料不可避免的具有高密度以及大重量,与吸波材料所要求的轻质量不和,并且大多数复合材料使用高价格的石墨烯,葡萄糖,碳纳米管等碳材料,背离了吸波材料工业化生产的目标,还带有污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有技术也进行了努力,如中国发明专利201710541808.4,《一种中空碳纳米颗粒及由其制备得到的吸波材料》中公开的:提供了一种中空碳纳米颗粒及由其制备得到的吸波材料。中空碳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苯胺、吡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水混合,得到第一溶液;将过硫酸铵溶液进行冰浴后加入第一溶液中,得到第二溶液;将第二溶液进行反应后抽滤、洗涤、冷冻干燥,得到初产物;将初产物进行碳化处理,得到中空碳纳米颗粒。
但是,仔细分析该发明后,发现其采用两步法实现制备,合成时间较长,合成方法复杂,而且使用高价值的石墨烯,以及各种有机溶剂,在制备过程依然会出现污染。这就需要一种具有广泛适用性,以及无污染高吸波性能的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生物质碳源制备吸波材料的方法,具有低成本,高性能,无污染,可持续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生物质碳源制备吸波材料的方法,合成步骤如下:
一、用水,丙酮,酒精依次对生物质碳源进行超声处理,去除生物质碳源的表面杂质;
二、将处理后的生物质碳源放入真空干燥箱中,进行真空干燥;
三、将步骤二中干燥后的生物质碳源放入容器中,置于管式炉中,精确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进行反应;
四、步骤三反应后,降至室温,取出容器,将所得半成品进行研磨,而后再进行等离子处理,即可获得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的水为重蒸水,生物质碳源为稻壳。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首先要将稻壳使用研磨机进行研磨,通过多次研磨得到超细稻壳粉末,再将其依次置于重蒸水,丙酮,酒精的溶液中,每种溶液超声2次,每次超声洗涤10min。
更进一步的,所述超细稻壳粉末颗粒为微米级。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真空干燥的时间不少于24h。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中的容器为氧化铝瓷容器。
进一步的,所述管式炉中,先通入氮气20min,而后以10℃/min升温至900℃,在900℃保温退火4h后降温,终止反应,整个过程保持通氮气。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四中,将得到半成品放入研钵中研磨半小时,而后取出,均匀平铺在氧化铝瓷容器中,在氧气氛围下等离子处理半小时,即可获得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整个制备过程中,没有使用金属,且充分利用了农业生产中的副产物,制备过程中没有有害物质产生,没有使用高价格的原料,实现了低成本,高性能,无污染,可持续的优点,为吸波材料的推广以及普遍使用提高了技术保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备成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2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备成品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3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备成品的XRD测试结果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备成品的EDS测试结果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备成品吸波性能测试结果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备成品与未等离子处理样品的介电实部对比结果图;
图7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备成品与未等离子处理样品的介电虚部对比结果图;
图8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备成品与未等离子处理样品的介电损耗角对比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利用生物质碳源制备吸波材料的方法,合成步骤如下:
一、用水,丙酮,酒精依次对生物质碳源进行超声处理,去除生物质碳源的表面杂质;
二、将处理后的生物质碳源放入真空干燥箱中,进行真空干燥;
三、将步骤二中干燥后的生物质碳源放入容器中,置于管式炉中,精确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进行反应;
四、步骤三反应后,降至室温,取出容器,将所得半成品进行研磨,而后再进行等离子处理,即可获得成品。
实施例2
作为对实施例子1的一种实现,所述步骤一中的水为重蒸水,生物质碳源为稻壳。所述步骤三中的容器为氧化铝瓷容器,具体步骤如下:
一、将稻壳使用研磨机进行研磨,通过多次研磨得到微米级稻壳粉末,再将其依次置于二次水,丙酮,酒精溶液中,每种溶液超声2次,每次超声洗涤10分钟,然后取出真空干燥24小时;
二、取2克步骤一处理后的稻壳,放入氧化铝瓷舟中,置于管式炉中,接着通入氮气20分钟,然后每分钟升温10度,缓慢升温至900℃,在900℃保温4小时后降温,终止反应,整个过程保持通氮气;
三、冷却至室温后,将氧化铝瓷舟取出;将产物倒入研钵,研磨半小时;
四、称取250毫克样品,均匀撒在氧化铝瓷舟底部,在氧气氛围下进行等离子处理半小时,得到成品。
如图1所示,该SEM照片中,以稻壳制备的生物质炭经等离子处理后,具有优异的空洞结构,其直径在5~2微米之间,而孔洞可以有效提高二次反射的效率,增大反射损耗。
如图2所示,在透射电镜下,其优异的结构进一步得到显示,出现不均匀的细小孔洞,以及其片状的堆叠,片状堆叠结构在正面入射的电磁波具有优异的损耗特性。
如图3所示,经PDF卡片对比,以稻壳制备的生物质炭经等离子处理后,两衍射峰位于22.1°和43.1°分别对应(002)和(100)晶面的碳,两个宽峰表明多孔碳的石墨化程度和非晶态特征较低,与TEM图像一致。
如图4所示,该图片为EDS图谱,检测显示以稻壳制备的生物质炭中具有氮元素,这是生物质炭本身具有的特性。
如图5所示,该图片为成品的吸波反射损耗图,图中显示,稻壳制备生物质炭经等离子处理后,带宽达到3.68GHz,强度为-45dB,其优异的损耗性能,较大的带宽,和本身碳材料的轻质量,证明了本发明的价值。
图6为该生物质炭经等离子处理和未经等离子的介电实部对比图,经等离子处理后的生物质炭(红色)的介电实部明显高于未处理的样品(蓝色),而介电实部代表了样品的储能性能,说明经过等离子处理后其储能性能提升。
图7为该生物质炭经等离子处理和未经等离子的介电虚部对比图,经等离子处理后的生物质炭的介电虚部明显高于未处理的样品,而介电虚部代表了样品的损耗性能,说明经过等离子处理其损耗性能提升。
图8为该生物质炭经等离子处理和未经等离子的介电损耗角对比图,经等离子处理后的生物质炭的介电损耗角高于未处理的样品,介电损耗角代表了样品介电损耗性能,解释了该样品性能出现的原因,主要因为等离子处理后介电损耗的增加。
通过上述图可以看出,纯生物质碳的吸波性能不像大多数人认为的,其高的导电性不能得到合适的阻抗匹配,得不到理想的吸波材料,本发明证明了这是可行的。本发明基于低成本,高性能,无污染,可持续性利用等特点,通过在高温碳化的稻壳得到片状的类石墨状碳,并且经过等离子处理在其表面的得到更多缺陷,提高其吸波性能,得到了理想的吸波性能。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Claims (5)

1.一种利用生物质碳源制备吸波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步骤如下:一、用水,丙酮,酒精依次对生物质碳源进行超声处理,去除生物质碳源的表面杂质;二、将处理后的生物质碳源放入真空干燥箱中,进行真空干燥;三、将步骤二中干燥后的生物质碳源放入容器中,置于管式炉中,精确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进行反应;四、步骤三反应后,降至室温,取出容器,将所得半成品进行研磨,而后再进行等离子处理,即可获得成品,所述步骤一中的水为重蒸水,生物质碳源为稻壳,所述步骤一中,首先要将稻壳使用研磨机进行研磨,通过多次研磨得到超细稻壳粉末,再将其依次置于重蒸水,丙酮,酒精的溶液中,每种溶液超声2次,每次超声洗涤10min,所述超细稻壳粉末颗粒为微米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质碳源制备吸波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真空干燥的时间不少于24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质碳源制备吸波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容器为氧化铝瓷容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质碳源制备吸波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炉中,先通入氮气20min,而后以10℃/min升温至900℃,在900℃保温退火4h后降温,终止反应,整个过程保持通氮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质碳源制备吸波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将得到半成品放入研钵中研磨半小时,而后取出,均匀平铺在氧化铝瓷容器中,在氧气氛围下等离子处理半小时,即可获得成品。
CN201910052035.2A 2019-01-21 2019-01-21 一种利用生物质碳源制备吸波材料的方法 Active CN1096664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52035.2A CN109666451B (zh) 2019-01-21 2019-01-21 一种利用生物质碳源制备吸波材料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52035.2A CN109666451B (zh) 2019-01-21 2019-01-21 一种利用生物质碳源制备吸波材料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66451A CN109666451A (zh) 2019-04-23
CN109666451B true CN109666451B (zh) 2021-08-24

Family

ID=66150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52035.2A Active CN109666451B (zh) 2019-01-21 2019-01-21 一种利用生物质碳源制备吸波材料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664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7377B (zh) * 2019-06-24 2022-03-25 吕梁学院 核桃壳生物质C/MnO2微波吸收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482526B (zh) * 2019-09-17 2022-02-0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以鸡蛋清为前驱体的生物质多孔碳电磁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170296B (zh) * 2020-03-30 2022-07-15 天津大学 一种利用低温等离子体碳化单糖制备碳球的方法
CN111704134B (zh) * 2020-07-12 2023-06-20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农林废弃物再利用的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22184B (zh) * 2021-05-11 2022-09-30 盐城工学院 一种生物质多孔碳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5305055A (zh) * 2022-08-03 2022-11-08 浙江大学 一种生物质衍生电磁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9966A (zh) * 2012-10-22 2013-01-30 杭州春胜纸业有限公司 微米碳粉电磁屏蔽纸的制造方法
CN107022208A (zh) * 2017-03-28 2017-08-08 常州大学 一种利用稻壳制备复合吸波材料的方法
CN109179410A (zh) * 2018-09-26 2019-01-11 南京天博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基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9966A (zh) * 2012-10-22 2013-01-30 杭州春胜纸业有限公司 微米碳粉电磁屏蔽纸的制造方法
CN107022208A (zh) * 2017-03-28 2017-08-08 常州大学 一种利用稻壳制备复合吸波材料的方法
CN109179410A (zh) * 2018-09-26 2019-01-11 南京天博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基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ghtweight and effcient microwave absorbing materials based on walnut shell-derived nanoporous carbon;Xu Qiu,等;《Nanoscale》;20170505;第9卷;第7408-741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66451A (zh) 2019-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66451B (zh) 一种利用生物质碳源制备吸波材料的方法
CN110012656B (zh) 一种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181640B (zh) 钴及氧化物镶嵌的多孔碳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325787B (zh) 一种中空碳纳米颗粒及由其制备得到的吸波材料
CN110079271B (zh) 一种蛋白基碳/磁性Fe Co纳米粒子复合吸波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i et al. A simple approach to spherical nickel-carbon monoliths as light-weight microwave absorbers
CN111040729B (zh) 一种碳化硅基纳米复合吸波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1410194B (zh) 一种由zif-67/三聚氰胺制得的复合电磁吸波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95197B (zh) 一种磁性多孔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479179B (zh) 一种基于生物质材料的复合吸波剂的制备方法
CN113264556A (zh) 一种基于膨胀石墨的碳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564083B (zh) 石墨相氮化碳/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储能材料
CN115074086A (zh) 一种Zn-MOFs衍生的ZnO/C/Ti3C2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13901B (zh) 一种石墨烯/金属氧化物/金属三元纳米复合磁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22942B (zh) 一种氮化二维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524419B (zh) 一种蓖麻果状的石墨氮化碳纳米管/钴/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656318A (zh) 一种基于Co-ZIF-L的衍生吸波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5568199A (zh) 一种双壳层碳化钼/碳纳米球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708085B (zh) 一种纳米多孔碳包覆磁性纳米粒子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3083348A (zh) 一种棒状α-FeOOH/g-C3N4复合材料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5318210B (zh) 一种电磁屏蔽用二硫化钴/多孔碳/碳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851227B (zh) PC/Fe3O4@PDA杂化纳米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63617B (zh) 一种磁铁矿/焦炭复合电磁波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86810B (zh) 一种铁镍合金-氮掺杂碳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788937B (zh) 一种利用γ-射线辐照法制备大孔结构的碳/镍复合吸波材料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