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5531A - 信息读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读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5531A
CN109565531A CN201780047385.9A CN201780047385A CN109565531A CN 109565531 A CN109565531 A CN 109565531A CN 201780047385 A CN201780047385 A CN 201780047385A CN 109565531 A CN109565531 A CN 1095655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carrier
information recording
information
light
illum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473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桧山千里
池田正弘
小仓大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7/02869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8030377A1/ja
Publication of CN109565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553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0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 H04N1/1013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with sub-scanning by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at least a part of the main-scanning components
    • H04N1/1039Movement of the main scanning components
    • H04N1/1052Movement of the main scanning components of a mirror
    • H04N1/1056Movement of the main scanning components of a mirror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mirro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7/00Systems with reflecting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refracting elements
    • G02B17/02Catoptric systems, e.g. image erecting and reversing system
    • G02B17/026Catoptric systems, e.g. image erecting and reversing system having static image erecting or reversing properties on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9/00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 G02B19/0004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tical means employed
    • G02B19/0028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tical means employed refractive and reflective surfaces, e.g. non-imaging catadioptric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9/00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 G02B19/0033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 G02B19/0047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for use with a light source
    • G02B19/0061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for use with a light source the light source comprising a LED
    • G02B19/0066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for use with a light source the light source comprising a LED in the form of an LED arra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0816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by means of one or more reflec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10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 G02B27/1066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for enhancing image performance, like resolution, pixel numbers, dual magnifications or dynamic range, by tiling, slicing or overlapping fields of view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10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 G02B27/14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operating by reflection only
    • G02B27/144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operating by reflection only using partially transparent surfaces without spectral selectivit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2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non-spherical faces
    • G02B3/06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non-spherical faces with cylindrical or toric 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04N1/0079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00801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iginal
    • H04N1/00806According to type of the original, e.g. colour paper or transparency, or reading a plurality of different types of orig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28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1/0281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28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1/0281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 H04N1/0282Using a single or a few point light sources, e.g. a laser diode
    • H04N1/0283Using a single or a few point light sources, e.g. a laser diode in combination with a light deflecting element, e.g. a rotating mirr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28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1/0281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 H04N1/0282Using a single or a few point light sources, e.g. a laser diode
    • H04N1/02835Using a single or a few point light sources, e.g. a laser diode in combination with a light guide, e.g. optical fibre, glass pl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0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 H04N1/107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with manual scann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Facsimile Head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信息读取装置,能够抑制尘埃向构成用于读取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的信息的光学系统的光学零件及对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照射光的照明附着、及抑制所读取的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的图像产生眩光。在该信息读取装置中,罩部件(15)的下端与载置信息记录介质(2)的载置部件(3)的上表面接触,由载置部件(3)和罩部件(15)形成前表面开口并且配置信息记录介质(2)的箱状的介质配置部(16)。由信息记录介质(2)的上表面反射的光入射的反射镜配置于罩部件(15)的上表面部(15a)的上侧。向信息记录介质(2)的上表面照射光的照明(5)配置于左右方向上的介质配置部(16)的两外侧,从照明(5)射出并透过罩部件(15)的透明的侧面部(15b)的光照射到信息记录介质(2)的上表面。

Description

信息读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读取记录于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的信息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有读取读取对象物的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图像读取装置具备载置读取对象物的罩玻璃。在罩玻璃的下侧配置有光源元件和将从光源元件射出的光照射到读取对象物的导光体。另外,在罩玻璃下配置有成像光学系统和传感器IC。在该图像读取装置中,读取载置于罩玻璃上的读取对象物的下表面的图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129152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发明人对可光学读取需要两面的图像信息的信息记录介质的两面的信息的信息读取装置的构造进行了探讨。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图像读取装置中,为了光学读取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的两面的信息,只要设置向载置于罩玻璃上的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照射光的照明、及用于读取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的信息的光学系统等即可。
但是,当尘埃附着在构成用于读取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的信息的光学系统的光学零件或者向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照射光的照明上时,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的图像的读取精度有可能降低,因此,需要不使尘埃附着在构成光学系统的光学零件或照明上。另外,若不考虑向载置于罩玻璃上的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照射光的照明的配置,在所读取的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的图像上有可能产生眩光。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信息读取装置,在光学读取记录于信息记录介质的两面的信息的信息读取装置中,抑制尘埃向构成用于读取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的信息的光学系统的光学零件及对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照射光的照明的附着、及抑制所读取的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的图像产生眩光。
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读取装置,其光学读取记录于信息记录介质中的信息,其特征在于,信息读取装置具备:载置信息记录介质的透明的载置部件、向载置于载置部件上的信息记录介质的下表面照射光的第一照明、向载置于载置部件上的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照射光的第二照明、用于读取记录在载置于载置部件上的信息记录介质的下表面的信息的第一光学系统、用于读取记录在载置于载置部件上的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的信息的第二光学系统,并且,在将信息记录介质向信息读取装置插入的插入方向侧设为里侧,将信息记录介质从信息读取装置取出的取出方向侧设为前侧,将信息记录介质相对于信息读取装置的插入取出方向设为前后方向,将与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左右方向时,信息读取装置具备罩部件,罩部件具有:配置于比载置在载置部件上的信息记录介质靠上侧的位置的上表面部、与上表面部的左右两端侧相连的侧面部、与上表面部的里端侧相连的里面部,第二光学系统具备配置于上表面部的上侧且供由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反射的光入射的反射镜,侧面部的下端及里面部的下端与载置部件的上表面接触,由载置部件和罩部件形成前表面开口并且配置信息记录介质的至少一部分的箱状的介质配置部,上表面部及侧面部是透明的,第二照明配置在左右方向上的介质配置部的两外侧的各侧,从第二照明射出并且透过了侧面部的光照射到载置于载置部件上的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
在本发明的信息读取装置中,构成罩部件的侧面部的下端及里面部的下端与载置部件的上表面接触,由载置部件和罩部件形成前表面开口的箱状的介质配置部。因此,在本发明中,能够防止尘埃从介质配置部的、配置信息记录介质的部位进入配置第二光学系统的部位及配置第二照明的部位。因此,在本发明中,能够抑制尘埃向构成用于读取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的信息的第二光学系统的光学零件及对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照射光的第二照明的附着。
另外,在本发明中,供由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反射的光入射的反射镜配置于罩部件的上表面部的上侧。另一方面,第二照明配置在左右方向上的介质配置部的两外侧的各侧,从第二照明射出并且透过了透明的侧面部的光照射到载置于载置部件上的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因此,在本发明中,能够增大第二照明向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照射的光的入射角,防止由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反射的光直接向拍摄元件入射。因此,在本发明中,能够抑制所读取的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的图像产生眩光。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左右方向上的介质配置部的两外侧分别配置有第二照明,从第二照明射出并且透过了侧面部的光照射到载置于载置部件的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因此,在信息读取装置的前侧进行信息记录介质相对于介质配置部的插入操作及取出操作的操作者不会感到从第二照明向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照射的光晃眼。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信息读取装置具备配置于里面部的里侧的拍摄元件,里面部为遮挡朝向里侧的光的遮光部。当这样构成时,能够防止从第一照明照射的光及从第二照明照射的光直接向配置于里面部的里侧的拍摄元件入射。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第一照明及第二照明具备:射出白色光的多个白色LED;射出红外光的多个红外线LED;射出紫外光的多个紫外线LED;安装多个白色LED、多个红外线LED以及多个紫外线LED的基板;供多个白色LED射出的白色光、多个红外线LED射出的红外光以及多个紫外线LED射出的紫外光入射的照明透镜。
这样构成时,可利用从红外线LED射出的红外光进行例如记录于信息记录介质的OCR文字等机械读取式的印刷信息的读取。另外,可利用从紫外线LED射出的紫外光进行例如隐形的荧光着色油墨所形成的印刷信息的读取。另外,这样构成时,因为多个白色LED射出的白色光、多个红外线LED射出的红外光以及多个紫外线LED射出的紫外光向共同的照明透镜入射,所以与单独设置白色光入射的照明透镜、红外光入射的照明透镜以及紫外光入射的照明透镜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信息读取装置的结构。
在本发明中,例如,照明透镜的、白色光的入射面形成为凸面状,照明透镜的、红外光的入射面形成为凹面状,照明透镜的、紫外光的入射面形成为凹面状。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在光学读取记录于信息记录介质的两面的信息的信息读取装置中,能够抑制尘埃向构成用于读取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的信息的光学系统的光学零件及对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照射光的照明的附着,并且能够抑制所读取的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的图像产生眩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信息读取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将图1所示的信息读取装置的载置部件、罩部件、第一照明及第二照明取出表示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载置部件、罩部件、第一照明及第二照明的主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信息读取装置的内部的光路的侧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信息读取装置的闸门机构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6是图2所示的第一照明、第二照明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的照明透镜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信息读取装置的概略结构)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信息读取装置1的立体图。图2是将图1所示的信息读取装置1的玻璃板3、罩部件15及照明4、5取出表示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玻璃板3、罩部件15及照明4、5的主视图。图4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信息读取装置1的内部的光路的侧视图。图5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信息读取装置1的闸门机构14的动作的侧视图。
本方式的信息读取装置1是光学读取记录于信息记录介质2中的信息的装置。即,信息读取装置1是读取通过印刷等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2上的文字或图形等的装置。该信息读取装置1是手动式的读取装置,手动进行信息记录介质2向信息读取装置1的插入和信息记录介质2从信息读取装置1的取出。另外,本方式的信息读取装置1是比较小的桌面型读取装置。由信息读取装置1读取的信息记录介质2是护照2A及ID卡2B(参照图3)。在护照2A及ID卡2B上印刷有所有者的面部照片。
在信息记录介质2是护照2A的情况下,由信息读取装置1光学读取记录于护照2A的封面的背面的信息。在信息记录介质2是ID卡2B的情况下,由信息读取装置1光学读取记录于ID卡2B的两面的信息。本方式的护照2A是IC护照,具备内置IC芯片及通信用的天线的IC页面。另外,ID卡2B是非接触式的IC卡,在ID卡2B内置有IC芯片和通信用的天线。另外,ID卡2B形成为长方形状。
护照2A以打开的状态插入信息读取装置1。以打开的状态插入信息读取装置1的护照2A的封面的厚度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另外,插入到信息读取装置1的ID卡2B的厚度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
此外,在图4中,为了便于说明,将护照2A和ID卡2B一并插入信息读取装置1,但实际上是将护照2A及ID卡2B中的任一方插入信息读取装置1。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信息记录介质2向信息读取装置1插入的插入方向侧(图1等的Y2方向侧)设为“里”或“后”侧,将信息记录介质2从信息读取装置1取出的取出方向侧(图1等的Y1方向侧)设为“前”侧。另外,将信息记录介质2相对于信息读取装置1的插入和取出方向(图1等的Y方向)设为“前后方向”,将与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图1等的X方向)设为“左右方向”。
信息读取装置1具备:载置信息记录介质2的透明的玻璃板3、向载置于玻璃板3上的信息记录介质2的下表面照射光的照明4、向载置于玻璃板3上的信息记录介质2的上表面照射光的照明5、用于读取记录在载置于玻璃板3上的信息记录介质2的下表面的信息的光学系统6、用于读取记录在载置于玻璃板3上的信息记录介质2的上表面的信息的光学系统7、拍摄元件8、使通过了光学系统6的光在拍摄元件8上成像并且使通过了光学系统7的光在拍摄元件8上成像的成像光学系统9、收容这些结构的框体10。拍摄元件8是二维的CMOS图像传感器或CCD图像传感器。本方式的玻璃板3是载置部件,照明4是第一照明,照明5是第二照明。另外,光学系统6是第一光学系统,光学系统7是第二光学系统。
另外,信息读取装置1具备:使通过了光学系统6的光的一部分朝向成像光学系统9透射并且将通过了光学系统7的光的一部分朝向成像光学系统9反射的分束器13、在读取记录在载置于玻璃板3上的信息记录介质2的下表面的信息时,遮断从光学系统7向分束器13入射的光,并且在读取记录在载置于玻璃板3上的信息记录介质2的上表面的信息时,遮断从光学系统6向分束器13入射的光的闸门机构14。分束器13及闸门机构14被收容于框体10。
另外,信息读取装置1具备罩部件15,该罩部件15具有配置在比载置于玻璃板3上的信息记录介质2靠上侧的位置的上表面部15a、与上表面部15a的左右两端侧相连的两个侧面部15b、与上表面部15a的里端侧相连的里面部15c。本方式的罩部件15由上表面部15a、两个侧面部15b以及里面部15c构成。罩部件15由透明的树脂形成。例如,罩部件15由透明的丙烯酸树脂形成。在里面部15c涂布有例如遮光性的涂料,里面部15c是遮断朝向里侧的光的遮光部。另一方面,上表面部15a及侧面部15b是透明的。
上表面部15a形成为长方形的平板状,配置成上表面部15a的厚度方向和上下方向一致。另外,上表面部15a配置成上表面部15a的端面与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平行。侧面部15b形成为长方形的平板状,配置成侧面部15b的厚度方向和左右方向一致。里面部15c形成为长方形的平板状,配置成里面部15c的厚度方向和前后方向一致。里面部15c的左右的两端与侧面部15b的里端相连。
玻璃板3形成为长方形的平板状,配置成玻璃板3的厚度方向和上下方向一致。另外,玻璃板3配置成玻璃板3的端面与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平行。侧面部15b的下端及里面部15c的下端与玻璃板3的上表面接触。在本方式中,由玻璃板3和罩部件15形成前表面开口并且配置信息记录介质2的至少一部分的箱状的介质配置部16。介质配置部16形成为长方体的箱状。如图1所示,介质配置部16的、前表面的开口以外的部分被框体10覆盖。
ID卡2B整体载置在玻璃板3上。即,ID卡2B整体配置在介质配置部16。护照2A的一部分载置在玻璃板3上,使得打开状态的护照2A的背部封面配置于玻璃板3的前端侧。即,护照2A的一部分配置在介质配置部16。另外,护照2A使记录有个人信息的封面的背面朝向下侧而载置于玻璃板3上。在本方式中,载置于玻璃板3上的ID卡2B的前后方向的宽度比护照2A的、载置于玻璃板3上的部分的前后方向的宽度窄。另外,载置于玻璃板3上的ID卡2B的左右方向的宽度比护照2A的左右方向的宽度窄。
用于与内置于ID卡2B的通信用的天线进行通信的天线(图示省略)配置在玻璃板3的下侧。该天线配置于在光学读取载置于玻璃板3上的信息记录介质2的下表面的信息时不会成为障碍的位置。另外,在比玻璃板3靠前侧的位置,如图1所示配置有用于与内置于护照2A的通信用的天线进行通信的天线17。天线17配置于比玻璃板3靠下侧的位置。此外,根据护照2A的规格,也有时进行配置于玻璃板3的下侧的天线和内置于护照2A的天线的通信。
另外,如图1所示,信息读取装置1具备配置于信息读取装置1的前表面侧且上表面侧的摄像头18。摄像头18配置于比介质配置部16靠上侧的位置。摄像头18的光轴以越朝向前侧则越朝向上侧的方式倾斜。摄像头18例如拍摄进行信息记录介质2的读取操作的人的面部。
(照明的结构及配置)
图6是图2所示的照明4、5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图6所示的照明透镜25的剖视图。
照明4、5具备多个光源。本方式的照明4、5作为光源具备射出白色光的多个白色LED20、射出红外光的多个红外线LED21、射出紫外光的多个紫外线LED22。白色LED20是面发光型的LED,射出漫射光。红外线LED21射出平行光。紫外线LED22是点发光型的广角发光LED。另外,照明4、5具备:安装多个白色LED20、多个红外线LED21以及多个紫外线LED22的基板24;供多个白色LED20射出的白色光、多个红外线LED21射出的红外光以及多个紫外线LED22射出的紫外光入射的照明透镜25。
基板24形成为细长的长方形的平板状。基板24配置成使基板24的长边方向和前后方向一致。如图6所示,在基板24的一表面,沿着基板24的长边方向按顺序且重复安装有两个红外线LED21、一个紫外线LED22、一个白色LED20、两个红外光LED21。两个红外光LED21配置成在基板24的短边方向相邻。另外,在安装白色LED20、红外光LED21及紫外线LED22的基板24的一表面安装有连接器26。
照明透镜25形成为细长的大致长方体状。照明透镜25固定于安装白色LED20、红外线LED21及紫外线LED22的基板24的一表面上。另外,照明透镜25通过铆钉27固定于基板24上。如上所述,多个白色LED20射出的白色光、多个红外线LED21射出的红外光、多个紫外线LED22射出的紫外光入射到照明透镜25。通过了照明透镜25的光照射在信息记录介质2上。
如图7所示,在照明透镜25上形成有白色LED20射出的白色光入射的入射面25a、红外线LED21射出的红外光入射的入射面25b、25c、紫外线LED22射出的紫外光入射的入射面25d。入射面25a形成为凸面状,以使均匀的白色光照射到信息记录介质2(参照图7(A))。入射面25d形成为凹面状,以使均匀的紫外光照射到信息记录介质2(参照图7(C))。
入射面25b、25c形成为凹面状,以使均匀的红外光照射到信息记录介质2(参照图7(B))。从以在基板24的短边方向上相邻的方式配置的两个红外线LED21中的一红外线LED21射出的红外光向入射面25b入射,从另一红外线LED21射出的红外光向入射面25c入射。形成入射面25b的凹部的深度比形成入射面25c的凹部的深度深。
如图7所示,照明透镜25的光的射出面由凸曲面25e和凹曲面25f构成。另外,在照明透镜25的侧面形成有用于防止安装在基板24上的连接器26等电子零件和照明透镜25发生干扰的缺口部25g。缺口部25g形成于照明透镜25的沿着长边方向的侧面。另外,缺口部25g形成于照明透镜25的长边方向的整个区域。凹曲面25f形成于缺口部25g侧,凸曲面25e形成于未形成缺口部25g的一侧。
如图3所示,照明4配置于比玻璃板3靠下侧的位置。另外,信息读取装置1具备两个照明4,照明4配置于左右方向上的玻璃板3的两外侧的各侧。另外,照明4配置于偏离拍摄元件8的视角的位置。配置于比玻璃板3靠右侧的位置的照明4以该照明4的基板24向右上倾斜的方式配置,配置于比玻璃板3靠左侧的位置的照明4以该照明4的基板24向左上倾斜的方式配置。两个照明4以照明透镜25朝向左右方向的内侧的方式配置。
另外,照明4使照明透镜25的缺口部25g朝向上侧配置,凸曲面25e配置于比凹曲面25f靠下侧的位置。即,凸曲面25e配置于比凹曲面25f远离信息记录介质2的位置。照明4从左右方向的外侧、且斜下侧朝向载置于玻璃板3上的信息记录介质2照射光。另外,从照明4射出并且透过了玻璃板3的光照射到载置于玻璃板3上的信息记录介质2的下表面。另外,从凸曲面25e射出的光在左右方向上照射到信息记录介质2的、远离照明4的部位,从凹曲面25f射出的光在左右方向上照射到信息记录介质2的、接近照明4的部位。
照明5配置于比载置于玻璃板3上的信息记录介质2靠上侧的位置。另外,信息读取装置1具备两个照明5,照明5配置于左右方向上的介质配置部16的两外侧的各侧。即,两个照明5中的一照明5配置在配置于右侧的侧面部15b的右侧,两个照明5中的另一照明5配置在配置于左侧的侧面部15b的左侧。另外,照明5配置于偏离拍摄元件8的视角的位置。配置在配置于右侧的侧面部15b的右侧的照明5使该照明5的基板24向右下倾斜而配置,配置在配置于左侧的侧面部15b的左侧的照明5使该照明5的基板24向左下倾斜而配置。两个照明5使照明透镜25朝向左右方向的内侧而配置。
另外,照明5使照明透镜25的缺口部25g朝向下侧而配置,凸曲面25e配置于比凹曲面25f靠上侧的位置。即,凸曲面25e配置于比凹曲面25f远离信息记录介质2的位置。照明5从左右方向的外侧、且斜上侧朝向载置于玻璃板3上的信息记录介质2照射光。另外,从照明5射出并且透过了侧面部15b的光照射到载置于玻璃板3上的信息记录介质2的上表面。另外,从凸曲面25e射出的光在左右方向上照射到信息记录介质2的、远离照明5的部位,从凹曲面25f射出的光在左右方向上照射到信息记录介质2的、接近照明5的部位。
此外,从照明4、5照射的红外光用于OCR文字等机械读取式的印刷信息的读取。另外,从照明4、5照射的紫外光用于判定信息记录介质2真伪的印刷信息的读取。具体而言,从照明4、5照射的紫外光用于隐形的荧光着色油墨所形成的印刷信息的读取。
(光学系统、成像光学系统、分束器、拍摄元件的结构及配置)
光学系统6具备形成为长方形的平板状的三个反射镜(全反射镜)30、31、32。反射镜30比反射镜31大,反射镜31比反射镜32大。反射镜30、31配置于比玻璃板3靠下侧的位置。具体而言,反射镜30配置在载置于玻璃板3上的护照2A的下侧。另外,反射镜31配置在与反射镜30大致相同的高度,并且配置于比反射镜30靠后侧的位置。反射镜32配置于介质配置部16的后侧。即,反射镜32配置于罩部件15的里面部15c的后侧。另外,反射镜32配置于反射镜31的上侧。
反射镜30~32以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了规定角度的状态配置。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反射镜30~32在从左右方向观察时,以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了规定角度的状态配置。反射镜30以越朝向后侧则越朝向下侧的方式倾斜,反射镜31、32以越朝向后侧则越朝向上侧的方式倾斜。反射镜30~32的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角度为大致45°。
向反射镜30入射由载置于玻璃板3上的信息记录介质2的下表面反射的光。向反射镜31入射由反射镜30反射的光,向反射镜32入射由反射镜31反射的光。在反射镜30中,由信息记录介质2的下表面反射并朝向下侧的光的光轴向后侧折弯。另外,在反射镜31中,由反射镜30反射并朝向后侧的光的光轴向上侧折弯,在反射镜32中,由反射镜31反射并朝向上侧的光的光轴向后侧折弯。
光学系统7具备形成为长方形的平板状的两个反射镜(全反射镜)33、34。反射镜33比反射镜34大。反射镜33、34配置在比载置于玻璃板3上的信息记录介质2靠上侧的位置。具体而言,反射镜33配置在载置于玻璃板3上的ID卡2B的上侧。另外,反射镜33配置于罩部件15的上表面部15a的上侧(即介质配置部16的上侧)。反射镜34配置在与反射镜33大致相同的高度,并且配置于比玻璃板3靠后侧(即,比介质配置部16靠后侧)的位置。
反射镜33、34以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了规定角度的状态配置。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反射镜33、34在从左右方向观察时,以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了规定角度的状态配置,反射镜33以越朝向后侧则越朝向上侧的方式倾斜,反射镜34以越朝向后侧则越朝向下侧的方式倾斜。反射镜33、34的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角度为大致45°。
向反射镜33入射由载置于玻璃板3上的信息记录介质2的上表面反射的光。向反射镜34入射由反射镜33反射的光。在反射镜33中,由信息记录介质2的上表面反射并朝向上侧的光的光轴向后侧折弯,在反射镜34中,由反射镜33反射并朝向后侧的光的光轴向下侧折弯。
成像光学系统9具备成像透镜35。成像透镜35配置于反射镜32的后侧。即,成像透镜35配置于罩部件15的里面部15c的后侧。另外,成像透镜35配置于比反射镜34靠后侧的位置。拍摄元件8配置于成像透镜35的后侧。即,拍摄元件8配置于里面部15c的后侧(里侧)。拍摄元件8使拍摄元件8的拍摄面朝向前侧而配置。
分束器13形成为长方形的平板状。本方式的分束器13是光的透射率和反射率相等的半透明镜。分束器13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反射镜32和成像透镜35之间。即,分束器13配置于反射镜32的后侧、且成像透镜35的前侧。另外,分束器13配置于反射镜34的下侧。
分束器13以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了规定角度的状态配置。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分束器13在从左右方向观察时以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了规定角度的状态配置。分束器13越朝向后侧则越朝向下侧倾斜。分束器13的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角度为大致45°。分束器13使由反射镜32反射的光的一半朝向成像透镜35透射,同时,将由反射镜34反射的光的一半朝向成像透镜35反射。
(闸门机构的结构)
闸门机构14具备在遮挡光学系统6和分束器13之间的光路(即反射镜32和分束器13之间的光路)的第一遮光位置37A(参照图5(B))、遮挡光学系统7和分束器13之间的光路(即反射镜34和分束器13之间的光路)的第二遮光位置37B(参照图5(A))之间可移动的闸门37。闸门37具备遮挡反射镜32、34和分束器13之间的光路的遮光部37a。
另外,闸门机构14具备使闸门38在第一遮光位置37A和第二遮光位置37B之间移动的闸门驱动机构。闸门驱动机构具备固定闸门37的杆部件39及使杆部件39转动的螺线管(图示省略)等。杆部件39能够将左右方向作为转动的轴向进行转动。
(信息读取装置的信息读取动作)
在由信息读取装置1读取记录于护照2A的信息的情况下,护照2A使记录有个人信息的封面的背面朝向下侧载置于玻璃板3上。当护照2A被载置于玻璃板3上时,照明4照射光,光学读取记录于护照2A的信息。此时,闸门37配置于第二遮光位置37B。另外,照明5不照射光。
另一方面,在由信息读取装置1读取记录于ID卡2B的信息的情况下,当ID卡2B被载置于玻璃板3上时,首先,照明4照射光,光学读取记录于ID卡2B的下表面的信息。此时,闸门37配置于第二遮光位置37B,另外,照明5未照射光。当读取记录于ID卡2B的下表面的信息时,闸门37向第一遮光位置37A移动,照明5照射光,光学读取记录于ID卡2B的上表面的信息。此时,照明4不照射光。
此外,在读取记录于ID卡2B的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读取了记录于ID卡2B的上表面的信息后,再读取记录于ID卡2B的下表面的信息。另外,在读取记录于ID卡2B的信息的情况下,例如,记录于ID卡2B的下表面的信息和记录于上表面的信息以数10毫秒的速度被读取。
(本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在本方式中,由玻璃板3和罩部件15形成前表面开口并且配置信息记录介质2的至少一部分的箱状的介质配置部16。另外,在本方式中,在介质配置部16的外侧配置有照明4、5及光学系统6、7。因此,在本方式中,能够防止尘埃从介质配置部16的、配置信息记录介质2的部位进入配置照明4、5的部位及配置光学系统6、7的部位。因此,在本方式中,能够抑制尘埃向构成光学系统6、7的反射镜30~34及照明4、5的附着。
另外,在本方式中,介质配置部16的、前表面的开口以外的部分被框体10覆盖,照明4、5及光学系统6、7被收容于框体10。因此,在本方式中,也能够防止尘埃从介质配置部16的、配置信息记录介质2的部位以外的部位进入配置照明4、5的部位及配置光学系统6、7的部位。因此,在本方式中,能够有效抑制尘埃向构成光学系统6、7的反射镜30~34及照明4、5的附着。
在本方式中,由信息记录介质2的上表面反射的光入射的反射镜33配置在载置于玻璃板3上的信息记录介质2的上侧(具体而言,ID卡2B的上侧)。另一方面,照明5配置在左右方向上的介质配置部16的两外侧的各侧,从照明5射出并且透过了透明的侧面部15b的光照射到载置于玻璃板3的信息记录介质2的上表面。因此,在本方式中,能够增大照明5向信息记录介质2的上表面照射的光的入射角,防止由信息记录介质2的上表面反射的光直接向拍摄元件8入射。因此,在本方式中,能够抑制在所读取的信息记录介质2的上表面的图像上产生眩光。
另外,在本方式中,在左右方向上的介质配置部16的两外侧分别配置有照明5,从照明5射出并且透过了侧面部15b的光照射到载置于玻璃板3上的信息记录介质2的上表面,因此,在信息读取装置1的前侧进行信息记录介质2相对于介质配置部16的插入操作及取出操作的操作者不会感到从照明5向信息记录介质2的上表面照射的光晃眼。另外,在本方式中,罩部件15的里面部15c成为遮挡朝向里侧的光的遮光部,因此,能够防止从照明4、5照射的光直接入射到配置于里面部15c的里侧的拍摄元件8。
在本方式中,安装于基板24上的多个白色LED20射出的白色光、多个红外线LED21射出的红外光以及多个紫外线LED22射出的紫外光向共同的照明透镜25入射。因此,在本方式中,与单独设置白色光入射的照明透镜、红外光入射的照明透镜以及紫外光入射的照明透镜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信息读取装置1的结构。
(其它实施方式)
上述的方式是本发明的最佳方式之一例,但不限于此,在不变更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实施。
在上述的方式中,如果是均匀的白色光向信息记录介质2照射,则照明透镜25的入射面25a也可以形成为平面状,也可以形成为凹面状。同样,如果是均匀的红外光向信息记录介质2照射,则照明透镜25的入射面25b、25c也可以形成为平面状,也可以形成为凸面状。另外,如果是均匀的紫外光向信息记录介质2照射,则照明透镜25的入射面25d也可以形成为平面状,也可以形成为凸面状。另外,如果是均匀的白色光、红外光、紫外光向信息记录介质2照射,则照明透镜25的光的射出面也可以由凸曲面构成。
在上述的方式中,也可以设置向使通过了光学系统6的光朝向成像光学系统9通过的位置和使通过了光学系统7的光朝向成像光学系统9反射的位置转动的反射镜,以代替分束器13。该反射镜例如与单反相机的反射镜同样,将左右方向作为转动的轴方向转动45°。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闸门机构14。
在上述的方式中,也可以以分束器13将通过了光学系统6的光的一部分朝向成像光学系统9反射并且使通过了光学系统7的光的一部分朝向成像光学系统9透射的方式构成光学系统6、7。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光学系统6具备两个反射镜,光学系统7具备三个反射镜。另外,光学系统6、7具备的反射镜的数量也可以是四个以上。
在上述的方式中,照明4、5也可以具备导光部件来代替照明透镜25。另外,在上述的方式中,也可以单独设置通过了光学系统6的光入射的成像光学系统及拍摄元件、通过了光学系统7的光入射的成像光学系统及拍摄元件。进而,在上述的方式中,信息读取装置1也可以具备例如丙烯酸板等透明的树脂板来代替玻璃板3。
在上述的方式中,也可以不在信息记录介质2中内置IC芯片。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配置于玻璃板3的下侧的天线及天线17。另外,在上述的方式中,信息记录介质2也可以是护照2A及ID卡2B以外的介质。例如,信息记录介质2也可以是驾驶执照。另外,在上述的方式中,信息读取装置1是手动式的读取装置,但应用本发明的结构的信息读取装置也可以是具有信息记录介质的输送机构的介质输送式的读取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 信息读取装置
2 信息记录介质
3 玻璃板(载置部件)
4 照明(第一照明)
5 照明(第二照明)
6 光学系统(第一光学系统)
7 光学系统(第二光学系统)
8 拍摄元件
15 罩部件
15a 上表面部
15b 侧面部
15c 里面部
16 介质配置部
20 白色LED
21 红外线LED
22 紫外线LED
24 基板
25 照明透镜
25a 入射面(白色光的入射面)
25b、25c 入射面(红外光的入射面)
25d 入射面(紫外光的入射面)
33 反射镜
X 前后方向
X1 前侧
X2 里侧
Y 左右方向

Claims (4)

1.一种信息读取装置,其光学读取记录于信息记录介质中的信息,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读取装置具备:载置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透明的载置部件、向载置于所述载置部件上的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下表面照射光的第一照明、向载置于所述载置部件上的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照射光的第二照明、用于读取记录在载置于所述载置部件上的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下表面的信息的第一光学系统、用于读取记录在载置于所述载置部件上的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的信息的第二光学系统,
并且,在将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向所述信息读取装置插入的插入方向侧设为里侧,将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从所述信息读取装置取出的取出方向侧设为前侧,将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相对于所述信息读取装置的插入和取出方向设为前后方向,将与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左右方向时,
所述信息读取装置具备罩部件,所述罩部件具有:配置于比载置在所述载置部件上的所述信息记录介质靠上侧的位置的上表面部、与所述上表面部的左右两端侧相连的侧面部、与所述上表面部的里端侧相连的里面部,
所述第二光学系统具备配置于所述上表面部的上侧且供由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反射的光入射的反射镜,
所述侧面部的下端及所述里面部的下端与所述载置部件的上表面接触,
由所述载置部件和所述罩部件形成前表面开口并且配置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至少一部分的箱状的介质配置部,
所述上表面部及所述侧面部是透明的,
所述第二照明配置在左右方向上的所述介质配置部的两外侧的各侧,从所述第二照明射出并且透过了所述侧面部的光照射到载置于所述载置部件上的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读取装置具备配置于所述里面部的里侧的拍摄元件,
所述里面部为遮挡朝向里侧的光的遮光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照明及所述第二照明具备:射出白色光的多个白色LED;射出红外光的多个红外线LED;射出紫外光的多个紫外线LED;安装多个所述白色LED、多个所述红外线LED以及多个所述紫外线LED的基板;供多个所述白色LED射出的所述白色光、多个所述红外线LED射出的所述红外光以及多个所述紫外线LED射出的所述紫外光入射的照明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透镜的、所述白色光的入射面形成为凸面状,
所述照明透镜的、所述红外光的入射面形成为凹面状,
所述照明透镜的、所述紫外光的入射面形成为凹面状。
CN201780047385.9A 2016-08-08 2017-08-08 信息读取装置 Withdrawn CN1095655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71904P 2016-08-08 2016-08-08
US62/371,904 2016-08-08
JP2017-126364 2017-06-28
JP2017126364A JP2018026805A (ja) 2016-08-08 2017-06-28 情報読取装置
PCT/JP2017/028696 WO2018030377A1 (ja) 2016-08-08 2017-08-08 情報読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5531A true CN109565531A (zh) 2019-04-02

Family

ID=61194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7385.9A Withdrawn CN109565531A (zh) 2016-08-08 2017-08-08 信息读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0582081B2 (zh)
JP (2) JP2018026804A (zh)
CN (1) CN10956553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45708B2 (en) 2014-10-03 2019-10-15 Ecoatm, Llc System for electrically testing mobile devices at a consumer-operated kiosk, and associ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JP2018026804A (ja) * 2016-08-08 2018-02-15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情報読取装置および情報読取装置の調整方法
US10574852B2 (en) * 2018-01-12 2020-02-2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ing optical mechanism, reading module,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2019193091A (ja) * 2018-04-24 2019-10-31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情報読取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
WO2020021716A1 (ja) * 2018-07-27 2020-01-30 株式会社Pfu 画像読取装置
AU2019404076A1 (en) 2018-12-19 2021-07-15 Ecoatm,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nding and/or purchasing mobile phones and other electronic devices
AU2020222971A1 (en) 2019-02-12 2021-09-23 Ecoatm, Llc Connector carrier for electronic device kiosk
WO2020167846A1 (en) 2019-02-12 2020-08-20 Ecoatm, Llc Kiosk for evaluating and purchasing used electronic devices
JP2021530793A (ja) * 2019-02-18 2021-11-11 エコエーティーエム, エルエルシー 電子デバイスの物理的状態評価に基づくニューラルネットワーク、および関連付けられ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7301786B2 (ja) * 2020-04-22 2023-07-03 日立チャネ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媒体読取装置
US11922467B2 (en) 2020-08-17 2024-03-05 ecoATM, Inc. Evaluat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US11068677B1 (en) * 2020-08-26 2021-07-20 Hin Leong Tan Card reade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57245A (ja) * 1997-03-13 1998-09-25 Minolta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7166213A (ja) * 2005-12-13 2007-06-28 Ricoh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
CN101395618A (zh) * 2006-03-09 2009-03-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ic标签、文件用介质和信息处理装置
WO2014061274A1 (ja) * 2012-10-18 2014-04-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イメージセンサ及びイメージセンサ装置
CN103907337A (zh) * 2011-10-25 2014-07-0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照明单元以及使用该照明单元的图像读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27169A (en) 1979-08-10 1981-03-16 Canon Inc Optical reader of image
JPS60214349A (ja) 1984-04-10 1985-10-26 Sharp Corp 原稿走査装置
JPH0290862A (ja) 1988-09-28 1990-03-30 Eastman Kodatsuku Japan Kk 情報読み取り装置
US6424429B1 (en) * 1997-11-14 2002-07-23 Ricoh Company, Ltd. File system and a recording medium with a program used in the system stored therein
US6172772B1 (en) * 1998-07-31 2001-01-09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mage scanner with compensation for magnification changes
US7612925B2 (en) * 2002-08-08 2009-11-03 Wen-Chao Tseng Double-side image scanner and scanning method of the same
EP1865444A4 (en) 2005-02-25 2010-10-27 Nidec Sankyo Corp INFORMATION READING DEVICE
JP2007188387A (ja) 2006-01-16 2007-07-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情報媒体読取装置
JP4668145B2 (ja) 2006-08-03 2011-04-13 日立オムロンターミナ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媒体撮像装置
JP5196305B2 (ja) * 2008-07-30 2013-05-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読取光学系ユニット、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711439B2 (en) * 2009-06-09 2014-04-29 Xerox Corporation High productivity single pass scanning system
US8610971B2 (en) * 2010-10-20 2013-12-17 Ricoh Company, Limite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740920B2 (ja) * 2010-11-05 2015-07-0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38385A (ja) 2011-11-30 2013-07-11 Panasonic Corp 読取装置
US8610976B1 (en) * 2012-06-27 2013-12-1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Image enhancement methods
WO2014129152A1 (ja) 2013-02-21 2014-08-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導光体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US9485380B2 (en) * 2014-06-25 2016-11-01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JP2018026804A (ja) * 2016-08-08 2018-02-15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情報読取装置および情報読取装置の調整方法
JP2019080221A (ja) * 2017-10-26 2019-05-23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情報読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57245A (ja) * 1997-03-13 1998-09-25 Minolta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7166213A (ja) * 2005-12-13 2007-06-28 Ricoh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
CN101395618A (zh) * 2006-03-09 2009-03-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ic标签、文件用介质和信息处理装置
CN103907337A (zh) * 2011-10-25 2014-07-0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照明单元以及使用该照明单元的图像读取装置
WO2014061274A1 (ja) * 2012-10-18 2014-04-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イメージセンサ及びイメージセン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582081B2 (en) 2020-03-03
JP2018026804A (ja) 2018-02-15
US10477059B2 (en) 2019-11-12
US20190174021A1 (en) 2019-06-06
JP2018026805A (ja) 2018-02-15
US20190166278A1 (en) 2019-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5531A (zh) 信息读取装置
US9047526B2 (en) Reading device
US8854703B2 (en) Document reading device
JP3593950B2 (ja) 二次元コード読取装置
CN102289329B (zh) 分辨率增强方法和图像检测系统
US10534943B2 (en) Information reading device
US20080285094A1 (en) Uniform illumination for camera based scanning devices
US20200145551A1 (en) Information reading device
US11184501B2 (en) Reading device
PL65497Y1 (pl) Urządzenie do automatycznej digitalizacji i autentyfikacji dokumentów
EP3309706B1 (en) Mobile imaging barcode scanner
JP2005122440A (ja) 光学情報読取装置
WO2018030377A1 (ja) 情報読取装置
JP6620320B2 (ja) 読取装置
KR101460686B1 (ko) 홀로그램 처리기능을 가지는 스캔 장치 및 스캔 방법
JP7212532B2 (ja) 情報読取装置の使用方法
JP2011108071A (ja) ハンディ型コード読取装置
KR20100103983A (ko) 투명창과 조명기를 갖는 콤팩트 촬상장치
WO2018198752A1 (ja) 情報読取装置
JP2019193090A (ja) 情報読取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
JP2013069484A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読取装置
JP6458548B2 (ja) 据置型情報コード読取装置
WO2018030376A1 (ja) 情報読取装置および情報読取装置の調整方法
JP2019193091A (ja) 情報読取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
JP2019212194A (ja) 情報読取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2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