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3762A - 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 - Google Patents

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3762A
CN109563762A CN201780046009.8A CN201780046009A CN109563762A CN 109563762 A CN109563762 A CN 109563762A CN 201780046009 A CN201780046009 A CN 201780046009A CN 109563762 A CN109563762 A CN 1095637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alyst
assembly
exhaust pipe
vehicle width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460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63762B (zh
Inventor
北本宽
川野直
山田卓希
牧理
大森纯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563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37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637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37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HCYCLE STAND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PARKING OR STORING CYCLES; 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Z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DEVICES FOR LEARNING TO RIDE CYCLES
    • B62H1/00Supports or stands forming part of or attached to cycles
    • B62H1/02Articulated stands, e.g. in the shape of hinged a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12Box-shaped seats; Bench-type seats, e.g. dual or twin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30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7/00Motorcycl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f motor or engine
    • B62M7/02Motorcycl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f motor or engine with engine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 B62M7/06Motorcycl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f motor or engine with engine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directly under the saddle or s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 F01N13/009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having two or more separate purifying devices arranged in se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 F01N13/18Construction facilitating manufacture,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 F01N13/1805Fixing exhaust manifolds, exhaust pipes or pipe sections to each other, to engine or to vehicle bod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560/00Exhaust systems with means for detecting or measuring exhaust gas components or characteristics
    • F01N2560/02Exhaust systems with means for detecting or measuring exhaust gas components or characteristics the means being an exhaust gas sensor
    • F01N2560/025Exhaust systems with means for detecting or measuring exhaust gas components or characteristics the means being an exhaust gas sensor for measuring or detecting O2, e.g. lambda sens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590/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adapted to particular use, e.g. for military applications, airplanes, submarines
    • F01N2590/04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adapted to particular use, e.g. for military applications, airplanes, submarines for motor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在具备单元式摆动发动机的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中,提高了催化剂装置的配置自由度,并且能够紧凑地配置催化剂装置。鞍乘型车辆具备: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其借助连杆部件(38)被支承为能够摆动;排气管(36),其与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连接;以及催化剂装置(60),其配置在排气管(36)的中途,连杆部件(38)配置在曲轴箱(34)的上方,侧视观察时,催化剂装置(6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比气缸(35)靠下方处,并且位于假想线(L1)与假想线(L2)之间的区域,前一假想线(L1)连接将连杆部件(38)连结于车体框架(12)的枢轴(39)与曲轴箱(34)的前端(34a),后一假想线(L2)连接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同排气管(36)的端部连接的排气管连接部(35e)与枢轴(39)。

Description

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具备:车体框架;单元式摆动发动机(unit swingengine),其借助连杆部件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车体框架;排气管,其与单元式摆动发动机连接;以及催化剂装置,其配置在排气管的中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那样的单元式摆动发动机中,排气管及催化剂装置与单元式摆动发动机一同摆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364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鞍乘型车辆中,连杆部件的存在有时会妨碍催化剂装置的配置,期望提高催化剂装置的配置自由度,并且希望能够以与单元式摆动发动机一起摆动的催化剂装置不会碰到其他周边部件的方式紧凑地配置催化剂装置。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具备单元式摆动发动机的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中,提高催化剂装置的配置自由度,并且能够紧凑地配置催化剂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手段
本说明书包括2016年8月10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16-157531的全部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本发明是一种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所述鞍乘型车辆具备:车体框架12;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其具有曲轴箱34及大致水平配置的气缸35,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借助连杆部件38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车体框架12;排气管36、136、236,其与该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连接;以及催化剂装置60、160、170、260、270,其配置在该排气管36、136、236的中途,所述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连杆部件38配置在所述曲轴箱34的上方,在侧视观察时,所述催化剂装置60、160、170、260、27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比所述气缸35靠下方的位置,并且位于假想线L1与假想线L2之间的区域,所述假想线L1连接连结部39与所述曲轴箱34的前端34a,所述连结部39将所述连杆部件38连结于所述车体框架12,所述假想线L2连接所述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排气管连接部35e与所述连结部39,所述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排气管连接部35e与所述排气管36、136、236的端部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连杆部件配置在单元式摆动发动机的上方,在侧视观察时,催化剂装置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比气缸靠下方的位置,并且位于连接连结部与曲轴箱的前端的假想线、和连接单元式摆动发动机的排气管连接部与连结部的假想线之间的区域,所述连结部将连杆部件连结于车体框架,所述单元式摆动发动机的排气管连接部与排气管的端部连接。由此,通过将连杆部件配置在单元式摆动发动机的上方,能够在单元式摆动发动机的下方确保空间,能够利用该空间配置催化剂装置。另外,催化剂装置由于位于连接连结部(其将连杆部件与车体框架连结)和曲轴箱的前端的假想线、与连接单元式摆动发动机的排气管连接部(其与排气管的端部连接)和连结部的假想线之间的区域,因此能够紧凑地配置催化剂装置而避免催化剂装置碰到其他的周边部件。
另外,在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中可以构成为,在仰视观察时,所述车体框架12具备随着靠向后方而间隔在车宽方向上变大的扩宽部21a,所述催化剂装置60、160、170、260、270配置在比所述扩宽部21a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21b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由于催化剂装置配置在比车体框架的扩宽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利用扩宽部从车宽方向外侧保护催化剂装置。另外,由于能够将具有重量的催化剂装置配置在车宽方向的中央侧,因此能够实现车宽方向的质量的集中化。
另外,在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中可以构成为,设置有将所述鞍乘型车辆支承为直立状态的中央支架51、551,所述催化剂装置60、160、170、260、270配置在比所述中央支架51、551的下端51b、552a靠上方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由于催化剂装置配置在比中央支架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因此能够将催化剂装置在气缸的下方配置在比中央支架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能够将催化剂装置配置在相对于路面高的位置。
此外,在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中可以构成为,在所述车体框架12上安装有侧支架52,在收纳了所述侧支架52的状态下,在侧视观察时,所述侧支架52与所述催化剂装置60、160、170、260、270的至少一部分重合。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在侧视观察时,由于侧支架与催化剂装置的至少一部分重合,因此能够用侧支架从侧方保护催化剂装置,并且,通过侧支架能够使得催化剂装置难以看到,能够提高外观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中可以构成为,在所述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上安装有空冷用的护罩56,该护罩56以从所述催化剂装置60、170的后方位置朝向所述催化剂装置60、170而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并且该护罩56在面向所述催化剂装置60、170的位置处具备避让部58b。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空冷用的护罩以随着从催化剂装置的后方位置朝向催化剂装置而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并且该护罩在面向催化剂装置的位置具备避让部。由此,利用护罩的避让部,能够确保催化剂装置与护罩之间的距离,能够抑制催化剂装置的热影响到护罩。
另外,在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中可以构成为,在容纳于所述曲轴箱34的曲轴33上安装有冷却风扇55,所述护罩56具备将所述冷却风扇55的冷却风导向所述催化剂装置60、170的导风口88。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由于护罩具备将冷却风扇的冷却风导向催化剂装置的导风口,因此能够将冷却风扇的冷却风从导风口导向催化剂装置,能够冷却催化剂装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中可以构成为,在所述排气管中安装有氧传感器65,在容纳于所述曲轴箱34中的曲轴33上安装有冷却风扇55,设置有覆盖该冷却风扇55的风扇罩57,所述风扇罩57具备从侧方覆盖所述氧传感器65的传感器罩部487。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由于风扇罩具备从侧方覆盖氧传感器的传感器罩部,因此能够以利用风扇罩的简单的结构来保护氧传感器。
另外,在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中可以构成为,在所述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上方配置有乘员用的座椅10,在该座椅10的前端的下方配置有中心底部罩50,所述中心底部罩50在比所述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最上端的靠下方的位置具备开口87,该开口87被配置成以指向所述催化剂装置60的方式向后下方倾斜。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座椅的前端的下方的中心底部罩在比单元式摆动发动机的最上端靠下方的位置具有开口,开口被配置成以指向催化剂装置的方式向后下方倾斜。由此,能够将行驶风从中心底部罩的开口引导向催化剂装置,能够利用行驶风冷却催化剂装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中可以构成为,在所述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前方配置有脚踏板11,在该脚踏板11的前方配置有腿部护罩47,该腿部护罩47具备向所述催化剂装置60导风的前侧开口47a。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腿部护罩具备向催化剂装置导风的前侧开口,因此能够将行驶风从腿部护罩的前侧开口引导向催化剂装置,能够利用行驶风冷却催化剂装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中可以构成为,所述催化剂装置60、160、170以其长度方向指向车宽方向的朝向配置,所述车体框架12具有左右一对框架19,所述车体框架12设置有在车宽方向上连接该框架19的横梁23,从前侧观察时,所述横梁23与所述催化剂装置60、160、170的至少一部分重合。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从前侧观察时,在车宽方向上连接框架的横梁与催化剂装置的至少一部分重合。由此,能够利用横梁从前方侧保护催化剂装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中可以构成为,所述催化剂装置60以其长度方向指向车宽方向的朝向配置,所述催化剂装置60的车宽方向的中心60b比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中心C向车宽方向的一方错开。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以长度方向指向车宽方向的朝向配置的催化剂装置的车宽方向的中心比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中心向车宽方向的一方错开。因此,能够确保催化剂装置的上游侧的排气管的管长较长。
另外,在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中可以构成为,所述催化剂装置具有第1催化剂装置160和位于第1催化剂装置160的下游的第2催化剂装置170,在所述排气管136中,在连接所述第1催化剂装置160与所述第2催化剂装置170之间的中间排气管166中配置有氧传感器165,所述氧传感器165在侧视观察时配置于与所述中间排气管166重合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在对第1催化剂装置与第2催化剂装置之间进行连接的中间排气管中配置有氧传感器,氧传感器在侧视观察时配置在与中间排气管重合的位置。由此,能够利用氧传感器检测第1催化剂装置下游的中间排气管中的氧,进而能够用中间排气管覆盖保护氧传感器,并且在中间排气管处不易看到氧传感器,能够提高外观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中可以构成为,与所述排气管36的后端连接的消声器37设置在车宽方向的一侧,所述排气管连接部35e设置在所述气缸35的下表面,所述催化剂装置60在所述排气管连接部35e的后方且所述曲轴箱34的所述前端34a的前方以其长度方向指向车宽方向的朝向配置,所述排气管36具备:上游侧排气管部61,其在从所述排气管连接部35e在所述催化剂装置60的前方向下方且车宽方向的另一侧延伸后,向车宽方向的一侧折返并与所述催化剂装置60的车宽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连接;以及下游侧排气管部62,其从所述催化剂装置60的车宽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向后方延伸并与所述消声器37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消声器设置在车宽方向的一侧,排气管具备:上游侧排气管部,其在催化剂装置的前方从排气管连接部向下方且车宽方向的另一侧延伸,然后向车宽方向的一侧折返并与催化剂装置的车宽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连接;以及下游侧排气管部,其从催化剂装置的车宽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向后方延伸并与消声器连接。由此,通过使从气缸的下表面延伸的上游侧排气管部向消声器侧的相反侧延伸,然后使其折返而与催化剂装置的另一端连接,由此能够确保上游侧排气管部的长度较大。此外,能够利用上游侧排气管部与曲轴箱的前端之间的空间紧凑地配置催化剂装置。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中,能够利用单元式摆动发动机的下方的空间来配置催化剂装置,并且能够紧凑地配置催化剂装置而使催化剂装置不会碰到其他周边部件。
另外,能够利用扩宽部从车宽方向外侧保护催化剂装置,并且能够实现车宽方向上的质量的集中化。
另外,由于能够将催化剂装置配置在相对于路面高的位置。
此外,能够用侧支架从侧方保护催化剂装置,并且能够提高外观性。
另外,通过避让部能够抑制催化剂装置的热影响到护罩。
另外,能够利用冷却风扇的冷却风对催化剂装置进行冷却。
另外,能够以利用了风扇罩的简单结构保护氧传感器。
另外,能够利用从中心底部罩的开口进入的行驶风来冷却催化剂装置。
能够利用从腿部护罩的前侧开口进入的行驶风来冷却催化剂装置。
利用横梁能够从前方侧保护催化剂装置。
此外,能够确保催化剂装置的上游侧的排气管的管长较长。
另外,在中间排气管处不易弹道氧传感器,能够提高外观性。
另外,从气缸的下表面延伸的上游侧排气管部在向消声器侧的相反侧延伸后,折返而与催化剂装置的另一端连接,由此能够确保上游侧排气管部的长度较大。此外,能够利用上游侧排气管部与曲轴箱的前端之间的空间而紧凑地配置催化剂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鞍乘型车辆的左视图。
图2是鞍乘型车辆的主要部分的右视图。
图3是在图2的状态下从下方观察鞍乘型车辆的平面图。
图4是示出单元式摆动发动机的周边部的结构的右视图。
图5是从下方观察单元式摆动发动机的周边部的平面图。
图6是从右下方侧观察单元式摆动发动机的周边部的立体图。
图7是侧支架及催化剂装置的周边部的左视图。
图8是沿图1中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
图9是沿图1中的IX-IX线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中的单元式摆动发动机的周边部的结构的右视图。
图11是从下方观察单元式摆动发动机的周边部的平面图。
图12是消声器的右视图。
图13是从下方观察第3实施方式中的单元式摆动发动机的周边部的平面图。
图14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中的单元式摆动发动机的周边部的结构的右视图。
图15是从前方侧观察第2氧传感器的周边部的主视图。
图16是第5实施方式中的中央支架及催化剂装置的周边部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说明中,如果没有特别记载,则前后左右及上下这样的方向的记载与相对于车体的方向相同。另外,各图所示的标号“前”表示车体前方,标号“上”表示车体上方,标号“左”表示车体左方。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鞍乘型车辆的左视图。另外,在图1中,作为左右成对设置的部件,仅图示了左侧的部件。
鞍乘型车辆1是具有供落座于座椅10的乘员放置脚的低底板的脚踏板11的踏板式的机动二轮车,在车体框架12的前方具有前轮2,作为驱动轮的后轮3被轴支承于配置在车辆后部的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
鞍乘型车辆1具备轴支承于车体框架12的前端部的前叉14,前轮2轴支承于前叉14的下端部。乘员操纵的车把15安装在前叉14的上端。
鞍乘型车辆1具备覆盖车体框架12等车体的车体罩16。
图2是鞍乘型车辆1的主要部分的右视图。在图2中,图示了拆下车体罩16、座椅10以及前叉14等的状态。图3是在图2的状态下从下方观察鞍乘型车辆1的平面图。
参照图1~图3,车体框架12具有:前立管17,其设置在前端;下车架18,其从前立管17向后下方延伸;左右一对底部车架19、19(框架),它们从下车架18的下端向后方大致水平地延伸;以及左右一对座椅框架20、20,它们从底部车架19的后端前低后高地延伸。
底部车架19、19以及座椅框架20、20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管状。
底部车架19、19相对于以直线连接前轮2及后轮3的车宽方向(左右方向)的中央的、鞍乘型车辆1的车宽方向的中心线C大致平行地设置。
各座椅框架20具备:从各底部车架19前低后高地延伸的倾斜部21和从倾斜部21的后端大致水平地延伸到车体框架12的后端的水平部22。
在倾斜部21、21的前端部设置有以随着朝向后方而彼此的车宽方向的间隔变大的方式倾斜的扩宽部21a、21a。
车体框架12具有:横梁23,其在车宽方向上连接底部车架19、19的后端;上部横梁24,其在车宽方向上连接倾斜部21、21的后端;以及后部横梁25,其在车宽方向上连接水平部22、22的后端。
另外,车体框架12具有:箱支承框架26,其在车宽方向上连接倾斜部21、21的扩宽部21a、21a;以及左右一对支承框架27、27,它们从扩宽部21a、21a的外侧面分别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
此外,车体框架12具备左右一对发动机托架28、28,发动机托架28、28从座椅框架20、20的倾斜部21、21的后表面向方向突出。
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是由作为内燃机的发动机30和支承后轮3的臂部31一体化而形成的单元式摆动动力单元。在形成为中空的壳体状的臂部31的内部,容纳有将发动机30的输出传递到后轮3的带式无级变速器(未图示)。在臂部31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于手动启动发动机30的脚蹬踏板32。
发动机30具备:曲轴箱34,其容纳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曲轴33;以及气缸35,其从曲轴箱34的前表面部向前方大致水平地延伸。
气缸35从曲轴箱34侧起依次具备气缸体35a、气缸盖35b以及盖罩35c。气缸35的轴线35d、即活塞往复运动的气缸体35a的气缸孔的轴线以稍微前高后低的姿态大致水平地延伸。
发动机30的排气管36被从气缸盖35b引出并向后方延伸,作为其下游端的后端与作为消音装置的消声器37连接。消声器37配置在后轮3的右侧方(一侧侧方)。消声器37借助前部的支承件37a固定在曲轴箱34的右后部。
臂部31从曲轴箱34的左后部向后方延伸,位于后轮3的左侧方(另一侧侧方)。后轮3轴支承于臂部31的后端部的后轮车轴31a,由臂部31悬臂支承。
即,消声器37相对于位于车宽方向的中心线C(图3)上的后轮3配置在车宽方向的一侧(右侧),臂部31相对于后轮3配置在车宽方向的另一侧(左侧)。
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借助配置在曲轴箱34的上方的连杆部件38而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车体框架12。
连杆部件38借助在车宽方向上连接座椅框架20、20的发动机托架28、28的枢轴39(连结部)与车体框架12连结。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以枢轴39为中心摆动。
在臂部31与座椅框架20之间架设有使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摆动衰减的后悬架42。
发动机30的进气装置具备空气滤清器盒40和与空气滤清器盒40的下游连接的节气门体(未图示)。
空气滤清器盒40由臂部31支承,位于臂部31的上方。上述节气门体配置在空气滤清器盒40的前方且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上方,上述节气门体的下游端与气缸盖35b的上表面的进气口连接。
在发动机30的上方的左右的座椅框架20、20之间,设置有能够收纳头盔等物品的收纳箱41。收纳箱41的上表面的开口被座椅10开闭自如地覆盖。收纳箱41的前部支承在从扩宽部21a、21a向上方延伸的箱支承框架26上。
如图1所示,车体罩16具有:上罩45,其覆盖车把15的周边部;前罩46,其从前方及侧方覆盖前立管17及下车架18;以及腿部护罩47,其从后方与前罩46一起覆盖前立管17及下车架18。
另外,车体罩16具有:下部罩48,其从下方覆盖底部车架19、19;脚踏板11,其从上方覆盖底部车架19、19;左右一对后侧罩49,它们在座椅10的下方从侧方覆盖座椅框架20、20及收纳箱41;以及中心底部罩50,其在座椅10的下方从前方覆盖收纳箱41及气缸35。
另外,鞍乘型车辆1具备从上方覆盖前轮2的前挡泥板9。
使鞍乘型车辆1以直立状态停车的中央支架51安装在曲轴箱34的下表面部。中央支架51借助中央支架转动轴51a支承于曲轴箱34,中央支架51通过以中央支架转动轴51a为中心转动而成为收纳状态或停车状态。
使鞍乘型车辆1在向车宽方向倾斜的状态下停车的侧支架52安装在左侧(车宽方向的另一侧)的底部车架19的后部,位于气缸35的前方。侧支架52在气缸35的前方借助设置在底部车架19的侧支架转动轴52a而被支承,侧支架52通过以侧支架转动轴52a为中心转动而成为收纳状态或停车状态。
接下来,对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周边部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4是示出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周边部的结构的右视图。图5是从下方观察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周边部的平面图。图6是从右下方侧观察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周边部的立体图。另外,在图4~图6中,未图示侧支架52及中央支架51等。
参照图4~图6,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配置在收纳箱41的下方且座椅框架20、20的倾斜部21、21的后方,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借助连杆部件38被支承为从座椅框架20、20悬吊。
连杆部件38具备:杆状的连杆支承部38a,其固定在曲轴箱34的上表面并沿车宽方向延伸;以及一对连结片38b、38b,它们从连杆支承部38a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朝向发动机托架28、28向前方延伸。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通过使连杆部件38的连结片38b、38b的前端部由枢轴39轴支承而与车体框架12连结。
气缸35从曲轴箱34向前方延伸,在箱支承框架26的下方位于座椅框架20、20的扩宽部21a、21a之间。详细地说,气缸盖35b位于扩宽部21a、21a之间,盖罩35c比扩宽部21a、21a向前方延伸。盖罩35c位于比横梁23靠后方的位置。
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在曲轴箱34的与臂部31相反的一侧、即曲轴箱34的车宽方向的一侧具备冷却风扇55(图4)。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是通过冷却风扇55的旋转进行送风从而冷却发动机30的强制空冷式的发动机。
冷却风扇55固定在曲轴33的从曲轴箱34向车宽方向一侧突出的轴端部上,在发动机30运转时,冷却风扇55通过与曲轴33一体旋转而输送冷却发动机30的冷却风。
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具备通过从外侧覆盖发动机30而将冷却风扇55的冷却风导向发动机30的护罩56。护罩56具备覆盖曲轴箱34的一侧侧面的风扇罩57和覆盖气缸35的气缸罩58。
风扇罩57安装在曲轴箱34的一侧侧面,覆盖冷却风扇55。风扇罩57在外侧面具有使风扇罩57内与外侧连通的空气进入口57a。
气缸罩58以从轴线35d的周围包围气缸35的方式设置,遍及整周地覆盖气缸35。气缸罩58的后端与风扇盖57的前端连接,风扇盖57内和气缸罩58内连通。气缸罩58的前端与盖罩35c的后端部连接,气缸罩58覆盖气缸体35a和气缸盖35b。
气缸罩58在覆盖气缸盖35b的下表面的下表面部具有向下方开口的排气管通孔58a。
曲轴箱34的前端34a位于气缸35的后下方。详细地说,前端34a位于气缸体35a的后端部的下方。另外,前端34a位于比风扇罩57的下缘靠下方的位置。
在曲轴箱34的下部设置有贮存对发动机30的内部进行润滑的油的油盘部34b,油盘部34b比风扇罩57的下缘向下方鼓出。前端34a是油盘部34b的前端。
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具有对风扇罩57的空气进入口57a进行开闭的开闭机构80。开闭机构80具备:可动百叶窗板81,其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空气进入口57a;致动器82,其是可动百叶窗板81的驱动源;以及连杆机构83,其连结致动器82与可动百叶窗板81,将致动器82的驱动力传递到可动百叶窗板81。
可动百叶窗板81由彼此大致平行地排列配置的多个叶片部件构成,从内侧封闭空气进入口57a。通过各叶片部件的转动,空气进入口57a被开闭。
致动器82为感温式致动器,与连杆机构83连接的驱动部因发动机30的热而膨胀及收缩。致动器82配置在油盘部34b的附近,位于曲轴箱34的下部的一侧侧面,以便容易检测发动机30的热。
连杆机构83在曲轴箱34的一侧侧方且冷却风扇55的前方上下延伸地配置,并连结可动百叶窗板81与致动器82。
开闭机构80例如在发动机30为规定温度以下的情况下,关闭空气进入口57a,促进发动机30的暖机,在发动机30的温度成为高温的状态下,打开空气进入口57a,以促进发动机30的空冷。
上述风扇罩57具有:罩主体部84,其安装在曲轴箱34的一侧侧面,从周围覆盖冷却风扇55;以及百叶窗板罩85,其从外侧方覆盖可动百叶窗板81及冷却风扇55。
百叶窗板罩85具备:板状的基座部85a,其安装在罩主体部84上;筒状部85b,其从基座部85a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连杆罩部85c,其从外侧方覆盖连杆机构83;以及致动器罩部85d,其从外侧方覆盖致动器82。
空气进入口57a是设置在筒状部85b的车宽方向的外端的开口。在该开口设置有格子状的保护部件。
排气管36在其排气通路的中途具备净化废气的催化剂装置60。包括催化剂装置60的排气管36利用气缸35及曲轴箱34的下方的空间来配置。由于消声器37及包括催化剂装置60的排气管36固定于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因此消声器37及包括催化剂装置60的排气管36与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一体地以枢轴39为中心摆动。
排气管36具备:上游侧排气管部61,其从气缸盖35b引出;催化剂装置60,其在废气的流动中设置在上游侧排气管部61的下游;以及下游侧排气管部62,其设置在催化剂装置60的下游。
气缸盖35b在其下表面具有排气管连接部35e,排气管36的上游端与该排气管连接部35e连接。该排气管连接部35e是气缸盖35b的排气口,形成为筒状。上游侧排气管部61的上游端通过排气管通孔58a并与排气管连接部35e连接。在排气管连接部35e的一侧侧面设置有检测通过排气口的废气中的氧的第1氧传感器59。
催化剂装置60具备在车宽方向上长的筒状的外筒63和容纳在该外筒63的内部的筒状的催化剂载体64。催化剂载体64是具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大量细孔的蜂窝状的多孔结构体,在催化剂载体64中,作为分解废气成分的催化剂,例如可以保持有铂、铑和钯。
催化剂装置60配置在位于曲轴箱34的前端34a的前方且气缸35的下方的空间R中。催化剂装置60在空间R内以其轴线60a指向车宽方向的朝向、即仰视观察时轴线60a与车宽方向的中心线C大致垂直的朝向大致水平地配置。
详细地说,催化剂装置60配置在曲轴箱34的前端34a的前方且气缸盖35b的排气管连接部35e的后方。另外,催化剂装置60位于油盘部34b的前端部的下表面的上方且气缸体35a及气缸盖35b的下表面的下方。而且,催化剂装置60位于座椅框架20、20的扩宽部21a、21a的下方,并且在车宽方向上位于左右的扩宽部21a、21a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21b、21b之间。另外,如图1所示,催化剂装置60配置在直线状的假想线U1的上方,该假想线U1连结位于下部罩48后部的下部罩48的下端与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曲轴箱34的下端。
上游侧排气管部61具有:侧方延伸部61a,其在催化剂装置60的前方从气缸盖35b的排气管连接部35e向下方且车宽方向的另一侧延伸;以及折返部61b,其从侧方延伸部61a的下游端向后方且车宽方向的一侧呈U字状折返。
排气管连接部35e位于中心线C上,侧方延伸部61a从车宽方向的中心向与消声器37所在的车宽方向的一侧相反的另一侧延伸。详细地说,侧方延伸部61a向车宽方向的另一侧且前方斜着延伸。
折返部61b的下游端与催化剂装置60的外筒63的车宽方向的另一侧端63a(上游端)连接。上游侧排气管部61除了与外筒63连接的连接部以外,直径形成为比外筒63小。折返部61b及催化剂装置60的另一侧端63a位于比车宽方向的另一侧的座椅框架20的扩宽部21a靠车宽方向的内侧的位置。
催化剂装置60配置在上游侧排气管部61与曲轴箱34的前端34a之间。另外,催化剂装置60以其车宽方向的中心60b相对于鞍乘型车辆1的车宽方向的中心线C位于车宽方向的一侧、即消声器37所在的一侧的方式在车宽方向上偏移地配置。
催化剂装置60的外筒63的车宽方向的一侧端63b(下游端)位于比车宽方向的一侧的座椅框架20的扩宽部21a靠车宽方向的内侧的位置。
另外,如图4所示,催化剂装置60配置在假想线L1与假想线L2之间的区域,假想线L1连接枢轴39与曲轴箱34的前端34a,所述枢轴39将连杆部件38连结于发动机托架28、28,假想线L2连接气缸盖35b的排气管连接部35e(与排气管36的上游侧排气管部61的上游端连接)与枢轴39。在此,假想线L2被配置成通过排气管连接部35e的前端。
此外,从其他观点来看,由于催化剂装置60在曲轴箱34的前端34a的前方配置于在平面观察时至少一部分与气缸35重合的位置。
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由于连杆部件38配置在曲轴箱34上方,因此能够在气缸35的下方且假想线L1与假想线L2之间的区域确保空间,能够在该空间配置催化剂装置60。因此,能够紧凑地配置催化剂装置60且使催化剂装置60不会碰到催化剂装置60周边的其他部件。
更详细地说,由于催化剂装置60配置在气缸盖35b的排气管连接部35e与曲轴箱34的前端34a之间,因此,在确保了从排气管连接部35e延伸的上游侧排气管部61的配置空间的同时,有效利用了上游侧排气管部61与前端34a之间的空间,能够紧凑地配置催化剂装置60。
另外,排气管36具备侧方延伸部61a及折返部61b,在消声器37的相反侧沿车宽方向延伸后折返而与催化剂装置60连接,因此,能够确保上游侧排气管部61的管长较长,能够根据发动机30的要求特性使上游侧排气管部61较长。
此外,由于催化剂装置60的车宽方向的中心60b比鞍乘型车辆1的车宽方向的中心线C向消声器37侧错开,因此能够确保上游侧排气管部61的管长较长。
下游侧排气管部62具有:弯曲部62a,其从催化剂装置60的一侧端63b向车宽方向的一侧延伸后向后方弯曲;以及后方延伸部62b,其从弯曲部62a向后方延伸并与消声器37的前端37b连接。后方延伸部62b通过风扇罩57的下方向后方延伸。
在下游侧排气管部62中安装有检测废气中的氧的第2氧传感器65(氧传感器,图4)。由此,通过将第2氧传感器65设置在催化剂装置60的下游的下游侧排气管部62中,能够检测出通过催化剂装置60后的废气中的氧浓度。
如图4所示,护罩56的气缸罩58与气缸35的轴线35d匹配地前高后低地配置,气缸罩58的下表面部以随着从催化剂装置60的后方位置朝向催化剂装置60而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
在气缸罩58的下表面部,在面向催化剂装置60的部分,以避开催化剂装置60的上表面的方式形成有向上方凹陷的避让部58b。避让部58b位于排气管通孔58a的后方。利用避让部58b能够确保催化剂装置60与气缸罩58之间的距离,因此,即使是将催化剂装置60设置在气缸35的下方的结构,也能够降低催化剂装置60的热对气缸罩58的影响。
图7是侧支架52及催化剂装置60的周边部的左视图。
如图7所示,在使侧支架52以侧支架转动轴52a为中心转动而使侧支架52为收纳状态的情况下,杆状的侧支架52沿前后方向延伸,除了其前端部以外的大部分从车宽方向的外侧与上游侧排气管部61及催化剂装置60重合。由此,能够利用侧支架52从侧方保护上游侧排气管部61及催化剂装置60,并且能够使得上游侧排气管部61及催化剂装置60不易目视看到,能够提高外观性。
另外,侧支架52具备从收纳状态下的前后的中间部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延伸的操作部52b。操作部52b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弯曲并向上方延伸。操作部52b是在驾驶员操作侧支架52时由脚进行操作的部分。在收纳状态下,由于操作部52b从外侧方与上游侧排气管部61重合,因此通过操作部52b,能够使得上游侧排气管部61不易被看到,并且能够保护上游侧排气管部61。
如图1所示,使中央支架51处于收纳状态时的中央支架51的下端51b成为鞍乘型车辆1的最低离地高度的基准点。下端51b相对于后轮3分别位于左右的侧方,是在使鞍乘型车辆1左右倾斜时最先与路面接触的部分。
催化剂装置60配置在比中央支架51的下端51b靠上方处。因此,即使是将催化剂装置60配置在气缸35的下方的结构,也能够将催化剂装置60配置在相对于路面足够高的位置。
如图4~图6所示,横梁23在上游侧排气管部61及催化剂装置60的前方配置在上游侧排气管部61及催化剂装置60的上方,而从横梁23的下端向后方延伸的水平线H(图4)与催化剂装置60的上部重合。另外,催化剂装置60在车宽方向上位于与横梁23重合的位置。即,在从前侧观察时,横梁23的下部从前方与上游侧排气管部61及催化剂装置60重合。因此,利用横梁23,能够从前方保护上游侧排气管部61及催化剂装置60。
脚踏板11的后端部由支承框架27、27从下方支承。另外,支承框架27、27支承落座于座椅10的后部的同乘者用的后座脚踏板8(图1)。左右的支承框架27、27在前后方向上与催化剂装置60重合的位置位于催化剂装置60的车宽方向的外侧。因此,即使在使鞍乘型车辆1成为向侧方倾倒的状态的情况下,由于支承框架27、27比催化剂装置60先着地,因此也能够有效地保护催化剂装置60。
图8是沿图1中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另外,在图8中,脚踏板11与下部罩48之间的空间的部件仅图示了底部车架19、19,其他部件未图示。
如图1及图8所示,在座椅10的前端的下方的中心底部罩50形成有贯通中心底部罩50的上开口86及下开口87(开口)。
上开口86形成为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缝状,位于气缸35的前方且气缸35的上方。上开口86具有从其周缘部的下缘前低后高地延伸的下壁部86a。
鞍乘型车辆1的行驶风的一部分从上开口86进入中心底部罩50的内侧,被下壁部86a引导而向后上方流动,以沿着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上表面的方式向后方流动而被排出到外部。通过该行驶风,能够将附着在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周边部上的尘埃等吹到外部。
下开口87形成为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缝状,位于上开口86的下方。如图2及图8所示,下开口87位于气缸35的前方且比作为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最上端的气缸35的上端靠下方的位置。
下开口87具备从其周缘部的上缘前高后低地延伸的上壁部87a。上壁部87a以指向催化剂装置60的方式向后下方倾斜。
鞍乘型车辆1的行驶风的一部分从下开口87进入中心底部罩50的内侧,被上壁部87a引导而向后下方流动,以沿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下表面的方式向后方流动,通过催化剂装置60的周围,之后排出到外部。通过该行驶风,能够有效地冷却催化剂装置60。
如图5所示,在护罩56的气缸罩58的下表面,形成有将冷却风扇55的冷却风导向催化剂装置60的导风口88。导风口88在仰视观察时配置在与催化剂装置60重合的位置,并且与排气管通孔58a连续地形成。另外,导风口88也可以形成为与排气管通孔58a不同的孔。
通过冷却风扇55的驱动而从空气进入口57a(图6)进入到护罩56内的冷却风通过护罩56对气缸35进行冷却,并被从排气管通孔58a和导风口88排出。从导风口88排出的冷却风吹到催化剂装置60上,冷却催化剂装置60。因此,能够利用冷却风扇55的冷却风有效地冷却催化剂装置60。
图9是沿图1中的IX-IX线的剖视图。
如图9所示,在腿部护罩47的下端部形成有前后贯通腿部护罩47的前侧开口47a。腿部护罩47从前方覆盖落座于座椅10的乘员的腿。
前侧开口47a位于前轮2的后方,并且位于比前挡泥板9的后端靠下方的位置。前侧开口47a使脚踏板11与下部罩48之间的空间(图8)向前方开放。脚踏板11在侧视观察时向后方延伸到与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前端重合的位置。脚踏板11与下部罩48之间的空间的后端向气缸35的下表面侧开放。
鞍乘型车辆1的行驶风的一部分从前侧开口47a流入脚踏板11与下部罩48之间的空间,通过该空间流向后方,吹向气缸35的下方的催化剂装置60。因此,能够通过从前侧开口47a流入的行驶风有效地冷却催化剂装置60。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鞍乘型车辆1具备:车体框架12;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其具有曲轴箱34及大致水平配置的气缸35,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借助连杆部件38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车体框架12;排气管36,其与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连接;以及催化剂装置60,其配置在排气管36的中途,连杆部件38配置在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上方,在侧视观察时,催化剂装置60配置在比气缸35靠下方的位置,并且位于假想线L1与假想线L2之间的区域,假想线L1连接枢轴39与曲轴箱34的前端34a,所述枢轴39将连杆部件38连接于车体框架12,假想线L2连接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排气管连接部35e与枢轴39,所述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排气管连接部35e与排气管36的端部连接。由此,通过将连杆部件38配置在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上方,能够在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下方确保空间,能够利用该空间配置催化剂装置60。并且,催化剂装置60位于假想线L1与假想线L2之间的区域,所述假想线L1连接枢轴39与曲轴箱34的前端34a,u所述假想线L2连接排气管连接部35e与枢轴39,因此能够紧凑地配置催化剂装置60而避免催化剂装置60碰到其他周边部件。
另外,在仰视观察时,车体框架12具备随着朝向后方而间隔在车宽方向上变大的扩宽部21a、21a,催化剂装置60由于配置在比扩宽部21a、21a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21b、21b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利用扩宽部21a、21a从车宽方向外侧保护催化剂装置60。另外,由于能够将具有重量的催化剂装置60配置在车宽方向的中央侧,因此能够实现车宽方向的质量的集中化。
另外,由于设有将鞍乘型车辆1支承为直立状态的中央支架51,催化剂装置60配置在比中央支架51的下端51b靠上方的位置,因此能够将催化剂装置60在气缸35的下方配置在比中央支架51的下端51b靠上方的位置,能够将催化剂装置60配置在比路面高的位置。
此外,在车体框架12上安装有侧支架52,在侧支架52的收纳状态下,在侧视观察时,侧支架52与催化剂装置60的至少一部分重合。因此,能够利用侧支架52从侧方保护催化剂装置60,并且通过侧支架52,使得催化剂装置60不易目视看到,能够提高外观性。
另外,在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上安装有空冷用的护罩56,护罩56的气缸罩58以随着从催化剂装置60的后方的位置朝向催化剂装置60而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并且在面向催化剂装置60的位置具备避让部58b。由此,利用护罩56的避让部58b,能够确保催化剂装置60与护罩56之间的距离,能够抑制催化剂装置60的热影响到护罩56。
另外,在容纳于曲轴箱34的曲轴33上安装有冷却风扇55,护罩56具有将冷却风扇55的冷却风导向催化剂装置60的导风口88。因此,能够将冷却风扇55的冷却风从导风口88引导至催化剂装置60,从而能够冷却催化剂装置60。
另外,在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上方配置有乘员用的座椅10,在座椅10的前端的下方配置有中心底部罩50,中心底部罩50在比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最上端靠下方处具有下开口87,下开口87以指向催化剂装置60的方式向斜下方倾斜地配置。由此,能够将行驶风从中心底部罩50的下开口87引导至催化剂装置60,能够利用行驶风冷却催化剂装置60。
另外,在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前方配置有脚踏板11,在脚踏板11的前方配置有腿部护罩47,腿部护罩47具备向催化剂装置60导风的前侧开口47a。由此,能够将行驶风从腿部护罩47的前侧开口47a引导至催化剂装置60,能够利用行驶风冷却催化剂装置60。
另外,催化剂装置60以其长度方向指向车宽方向的朝向配置,车体框架12具有左右一对底部车架19、19,车体框架12设置有在车宽方向上连接底部车架19、19的横梁23,从前侧观察时,横梁23与催化剂装置60的至少一部分重合。由此,能够利用横梁23从前方侧保护催化剂装置60。
而且,催化剂装置60以其长度方向指向车宽方向的朝向配置,催化剂装置60的车宽方向的中心60b比鞍乘型车辆1的车宽方向的中心线C偏向车宽方向的一侧(一方),因此能够确保催化剂装置60的上游侧的上游侧排气管部61的管长较长。
另外,与排气管36的后端连接的消声器37设置在车宽方向的一侧,排气管连接部35e设置在气缸35的下表面,催化剂装置60在排气管连接部35e的后方且曲轴箱34的前端34a的前方以催化剂装置60的长度方向指向车宽方向的朝向配置,排气管36具备:上游侧排气管部61,其在催化剂装置60的前方从排气管连接部35e向下方且车宽方向的另一侧延伸后,向车宽方向的一侧折返而与催化剂装置60的车宽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连接;以及下游侧排气管部62,其从催化剂装置60的车宽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向后方延伸,与消声器37连接。由此,通过使从气缸35的下表面延伸的上游侧排气管部61向消声器37侧的相反侧延伸后,折返而与催化剂装置60的另一端连接,由此,能够较大地确保上游侧排气管部61的长度。此外,利用上游侧排气管部61与曲轴箱34的前端34a之间的空间,能够紧凑地配置催化剂装置60。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0和图11,对应用了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本第2实施方式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代替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催化剂装置60,而设置有第1催化剂装置160和第2催化剂装置170。
图10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中的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周边部的结构的右视图。
图11是从下方观察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周边部的平面图。
在发动机30上连接有排气管136,在排气管136的下游端连接有消声器137。消声器137的配置位置及固定方法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消声器37相同。
排气管136包括:上游排气管161,其与气缸盖35b的排气管连接部35e连接;第1催化剂装置160,其设置在上游排气管161的下游;中间排气管166,其设置在第1催化剂装置160的下游;第2催化剂装置170,其设置在中间排气管166的下游;以及下游排气管162,其设置在第2催化剂装置170的下游。即,在第2实施方式中,催化剂装置具备第1催化剂装置160和第2催化剂装置170。
第1催化剂装置160具备在车宽方向上长的筒状的外筒163和容纳在该外筒163的内部的催化剂载体164。
第2催化剂装置170具备在车宽方向上长的筒状的外筒173和容纳在该外筒173的内部的催化剂载体174。
催化剂载体164、174与催化剂载体64同样是使催化剂保持在多孔结构体上而形成的载体。
第1催化剂装置160及第2催化剂装置170在位于曲轴箱34的前端34a的前方且气缸35的下方的空间R中前后排列配置。第1催化剂装置160及第2催化剂装置170在空间R内以其轴线160a、170a指向车宽方向的朝向、即以仰视观察时轴线160a、170a与车宽方向的中心线C大致垂直的朝向大致水平地配置。
详细地说,第1催化剂装置160配置在气缸盖35b的排气管连接部35e的前方且气缸35的前端部的下方即盖罩35c的下方。
另外,第2催化剂装置170配置在气缸盖35b的排气管连接部35e的后方且曲轴箱34的前端34a的前方。第2催化剂装置170在仰视观察时与导风口88重合并且面向避让部58b。
第1催化剂装置160及第2催化剂装置170位于油盘部34b的前端部的下表面的上方且气缸35的下表面的下方。此外,第1催化剂装置160及第2催化剂装置170位于座椅框架20、20的扩宽部21a、21a的下方,并且在车宽方向上位于左右的扩宽部21a、21a之间。
另外,在图10中,图示了通过中央支架51的下端51b(图1)的水平的假想线U2。第1催化剂装置160及第2催化剂装置170位于比假想线U2靠上方处,位于比中央支架51的下端51b(图1)靠上方处。另外,第1催化剂装置160和第2催化剂装置170位于比假想线U1(图1)靠上方处。
另外,虽然在图10中未图示,但侧支架52(图7)在侧视观察时从车宽方向外侧与第1催化剂装置160及第2催化剂装置170重合。
上游排气管161具有:侧方延伸部161a,其从气缸盖35b的排气管连接部35e在第2催化剂装置170的前方向下方且车宽方向的一侧延伸;以及折返部161b,其从侧方延伸部161a的下游端向前方且车宽方向的另一侧呈U字状折返。
排气管连接部35e位于中心线C上,侧方延伸部161a从车宽方向的中心向消声器137所在的车宽方向的一侧延伸。折返部161b的下游端与第1催化剂装置160的外筒163的车宽方向的一侧端163a(上游端)连接。上游排气管161形为直径比第1催化剂装置160小。折返部161b和第1催化剂装置160的一侧端163a位于比车宽方向的一侧的座椅框架20的扩宽部21a靠车宽方向的内侧处。
第1催化剂装置160设置在上游排气管161的侧方延伸部161a与横梁23之间。第1催化剂装置160的车宽方向的另一侧端163b(下游端)位于比车宽方向的另一侧的座椅框架20的扩宽部21a靠车宽方向的内侧处。
中间排气管166是连接第1催化剂装置160与第2催化剂装置170的管。中间排气管166具有:前部弯曲部166a,其从第1催化剂装置160的另一侧端163b向车宽方向的另一侧延伸后向后方弯曲;后方延伸部166b,其从前部弯曲部166a向后方延伸;以及后部弯曲部166c,其在后方延伸部166b的后端向车宽方向的一侧弯曲并与第2催化剂装置170连接,中间排气管166形成为U字状。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设置有连结上游排气管161与中间排气管166的旁通管(未图示),使在上游排气管161中流动的废气的一部分从旁通管流向中间排气管166。
在中间排气管166的后方延伸部166b安装有位于第1氧传感器59的下游的第2氧传感器165。第2氧传感器165形成为杆状,第2氧传感器165被从中间排气管166的外侧插入,以使末端的氧检测部位于中间排气管166内。通过设置第2氧传感器165,能够检测通过第1催化剂装置160后的废气的氧浓度。
第2氧传感器165安装在后方延伸部166b的车宽方向的内侧侧面,从该内侧侧面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即,在侧视观察时,第2氧传感器165配置成在后方延伸部166b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与后方延伸部166b重合。
第2氧传感器165位于后方延伸部166b与上游排气管161之间并且位于第1催化剂装置160与第2催化剂装置170之间的空间。这样,第2氧传感器165位于后方延伸部166b的车宽方向内侧,被后方延伸部166b及上游排气管161等遮挡而难以从侧方看到,因此外观性良好。
第2催化剂装置170被配置在上游排气管161的侧方延伸部161a与曲轴箱34的前端34a之间。
在第2催化剂装置170的车宽方向的另一侧端173a连接有中间排气管166的下游端。
第1催化剂装置160及第2催化剂装置170以它们的车宽方向的中心160b、170b相对于鞍乘型车辆1的车宽方向的中心线C位于车宽方向的另一侧,即位于消声器137所在的一侧的相反侧的方式在车宽方向上偏移地配置。由于第1催化剂装置160在车宽方向上向消声器137侧的相反侧偏移,因此能够确保从排气管连接部35e向消声器137侧延伸的上游排气管161的管长较长。
下游排气管162具有:延伸部162a,其从第2催化剂装置170的车宽方向的一侧端173b向车宽方向的一侧延伸;以及后方延伸部162b,其在延伸部162a的端部弯曲并向后方延伸,与消声器137的前端137b连接。后方延伸部162b通过风扇罩57的下方并向后方延伸。
在下游排气管162的后方延伸部162b的前端部安装有第3氧传感器175。通过设置第3氧传感器175,能够检测通过第2催化剂装置170后的废气的氧浓度。
如图10所示,第1催化剂装置160和第2催化剂装置170在气缸35的下方配置在假想线L1与假想线L2之间的区域。
此外,从其他观点来看,第1催化剂装置160及第2催化剂装置170在曲轴箱34的前端34a的前方配置于在俯视时与气缸35重合的位置。
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由于连杆部件38配置在曲轴箱34的上方,因此能够在气缸35的下方且假想线L1与假想线L2之间的区域确保空间,能够在该空间中配置第1催化剂装置160及第2催化剂装置170。因此,能够紧凑地配置第1催化剂装置160和第2催化剂装置170,以使第1催化剂装置160和第2催化剂装置170不会碰到周边的其他部件。
另外,由于第1催化剂装置160及第2催化剂装置170并列配置在气缸盖35b的排气管连接部35e的前方及后方,因此能够确保从排气管连接部35e延伸的上游排气管161的侧方延伸部161a的配置空间,同时,能够有效利用侧方延伸部161a的前后空间紧凑地配置第1催化剂装置160和第2催化剂装置170。
另外,上游排气管161、第1催化剂装置160、中间排气管166及第2催化剂装置170位于座椅框架20、20的扩宽部21a、21a之间。因此,能够利用扩宽部21a、21a从侧方保护上游排气管161、第1催化剂装置160、中间排气管166以及第2催化剂装置170。
另外,催化剂装置具有第1催化剂装置160和位于第1催化剂装置160的下游的第2催化剂装置170,在排气管136中,在对第1催化剂装置160与第2催化剂装置170之间进行连接的中间排气管166中配置有第2氧传感器165,第2氧传感器165在侧视观察时配置在与中间排气管166重合的位置。由此,能够利用第2氧传感器165检测第1催化剂装置160下游的中间排气管166中的氧,此外,能够用中间排气管166覆盖保护第2氧传感器165,并且通过中间排气管166使得第2氧传感器165不易看到而能够提高外观性。
图12是消声器137的右视图。
消声器137具备:壳体190,其内部形成有膨胀室;隔壁191,其将壳体190内前后隔开;入口管192,其与下游排气管162的后端连接;以及出口管193,其设置在后端。消声器137的内部被隔壁191划分为前侧的第1膨胀室194a和隔壁191的后侧的第2膨胀室194b。
另外,消声器137具备:连通管195,其贯通隔壁191,而使第1膨胀室194a与第2膨胀室194b连通;回流管196,其从第1膨胀室194a贯通隔壁191而进入第2膨胀室194b,在第2膨胀室194b内呈U字状折返并从第2膨胀室194b贯通隔壁191而返回第1膨胀室194a;以及第4氧传感器197。消声器137借助前部的支承件137a固定在曲轴箱34的后部。
入口管192的前端是上述前端137b。下游排气管162的废气从入口管192流入第1膨胀室194a而膨胀。第1膨胀室194a的废气的一部分通过连通管195而流入第2膨胀室194b,并从出口管193排出。另外,第1膨胀室194a的废气的另一部分通过回流管196而流到第4氧传感器197,并返回到第1膨胀室194a。
回流管196的后端的U字状的弯曲部196a具备从形成在壳体190的后表面上的后表面开口190a向消声器137的外侧露出的露出部196b。
第4氧传感器197插入并固定于露出部196b。根据第4氧传感器197,能够检测消声器137内的第1膨胀室194a的废气的氧浓度。
[第3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3,对应用了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在本第3实施方式中,代替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催化剂装置60,设置有第1催化剂装置260和第2催化剂装置270,第1催化剂装置260和第2催化剂装置270以其轴线260a、270a指向前后的方式配置,这一点等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不同。
图13是从下方观察第3实施方式中的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周边部的平面图。
发动机30连接有排气管236,在排气管236的下游端连接有消声器37。
排气管236具备:上游排气管261,其与气缸盖35b的排气管连接部35e连接;第1催化剂装置260,其设置在上游排气管261的下游;中间排气管266,其设置在第1催化剂装置260的下游;第2催化剂装置270,其设置在中间排气管266的下游;以及下游排气管262,其设置在第2催化剂装置270的下游。
第1催化剂装置260及第2催化剂装置270在位于曲轴箱34的前端34a的前方且气缸35的下方的空间R中在车宽方向(左右方向)排列配置。第1催化剂装置260及第2催化剂装置270在空间R内以其轴线260a、270a指向前后方向的朝向、即以在仰视观察时轴线260a、270a与车宽方向的中心线C大致平行的朝向大致水平地配置。
详细地说,第1催化剂装置260相对于气缸盖35b的排气管连接部35e配置在车宽方向的另一侧的侧方且气缸35的下方。
第2催化剂装置270相对于气缸盖35b的排气管连接部35e配置在车宽方向的一侧的侧方且气缸35的下方。
第1催化剂装置260及第2催化剂装置270位于油盘部34b的前端部的下表面的上方且气缸35的下表面的下方。此外,第1催化剂装置260及第2催化剂装置270位于座椅框架20、20的扩宽部21a、21a的下方,并且在车宽方向上位于左右的扩宽部21a、21a之间。另外,第1催化剂装置260和第2催化剂装置270位于假想线U1(图1)的上方。
上游排气管261在从气缸盖35b的排气管连接部35e向后下方延伸后向前方弯曲,与第1催化剂装置260的上游端(后端)连接。
中间排气管266从第1催化剂装置260的下游端(前端)向车宽方向的一侧延伸,并与第2催化剂装置270的上游端(前端)连接。
下游排气管262在从第2催化剂装置270的下游端(后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后,弯曲并向后方延伸,且后端与消声器37的前端37b连接。
第1催化剂装置260及第2催化剂装置270在曲轴箱34的前端34a的前方配置于在平面观察时与气缸35重合的位置,并且第1催化剂装置260和第2催化剂装置270位于比气缸35的前端靠后方处。
即,图13中虽未图示,但若将图13与图4对比观察,则显然第1催化剂装置260及第2催化剂装置270在气缸35的下方配置在假想线L1与假想线L2之间的区域。
在本第3实施方式中,由于连杆部件38配置在曲轴箱34的上方,因此能够在气缸35的下方且假想线L1与假想线L2之间的区域确保空间,能够在该空间内配置第1催化剂装置260及第2催化剂装置270。因此,能够紧凑地配置第1催化剂装置260和第2催化剂装置270。
另外,虽然在图13中未图示,但第1催化剂装置260及第2催化剂装置270位于比中央支架51的下端51b(图1)靠上方的位置。
此外,虽然在图13中未图示,但侧支架52(图7)在侧视观察时从车宽方向外侧与第1催化剂装置260及第2催化剂装置270重合。
[第4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4及图15,对应用了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第4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本第4实施方式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覆盖第2氧传感器65的传感器罩部487设置于风扇罩457等。
图14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中的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周边部的结构的右视图。
图15是从前方侧观察第2氧传感器65的周边部的主视图。另外,在第4实施方式中,消声器使用第2实施方式的消声器137。
风扇罩457具有罩主体部84和从外侧方覆盖可动百叶窗板81和冷却风扇55的百叶窗板罩485。
百叶窗板罩485一体地具备基座部85a、筒状部85b、连杆罩部85c、致动器罩部85d、覆盖下游侧排气管部62的排气管罩部486、以及覆盖第2氧传感器65的传感器罩部487。
排气管罩部486具备:上壁部486a,其从基座部85a的下缘向外侧方延伸;以及侧壁部486b,其从上壁部486a的外缘向下方延伸。上壁部486a从上方覆盖下游侧排气管部62。侧壁部486b从外侧方覆盖下游侧排气管部62。
传感器罩部487设置在位于连杆罩部85c的前方的排气管罩部486的前端部。传感器罩部487从上壁部486a向上方延伸。传感器罩部487形成为向上下方向及内侧方开放的筒状,从前方、外侧方及后方覆盖第2氧传感器65。
传感器罩部487沿着在从正面观察时比铅直方向更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的第2氧传感器65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
这样,由于风扇罩457具备从侧方覆盖第2氧传感器65的传感器罩部487,因此能够以利用了风扇罩457的简单的结构保护第2氧传感器65。
[第5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6,对应用了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第5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本第5实施方式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代替中央支架51而设置的中央支架551覆盖催化剂装置60等。
图16是第5实施方式中的中央支架551及催化剂装置60的周边部的左视图。
在底部车架19、19的后端设置有向下方延伸的支架支承件19a。
中央支架551借助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中央支架转动轴551a安装于支架支承件19a,中央支架551通过以中央支架转动轴551a为中心转动而成为收纳状态或停车状态。
中央支架551具有:中央支架转动轴551a,其在图16的收纳状态下位于前端;左右一对脚部552、552(右侧的脚部未图示),它们从中央支架转动轴551a向后方延伸;操作部553,其从车宽方向的另一侧(左侧)的脚部552向外侧方延伸;以及弹簧554,其对中央支架551向收纳状态及停车状态施力。
当中央支架551向下方转动而成为上下延伸的姿态(停车状态)时,左右的脚部552、552的下端552a、552a分别与地面接触,鞍乘型车辆1以直立状态停车。
使中央支架551处于收纳状态时的下端552a、552a成为鞍乘型车辆1的最低离地高度的基准点。下端552a、552a相对于后轮3分别位于左右的侧方,是在使鞍乘型车辆1左右倾斜时最先与路面接触的部分。
催化剂装置60配置在比收纳状态下的中央支架551的下端552a、552a靠上方的位置。因此,即使是将催化剂装置60配置在气缸35的下方的结构,也能够将催化剂装置60配置在相对于路面足够高的位置。
操作部553是在使中央支架551从收纳状态变为停车状态时作业者用脚踩踏而进行操作的部分。操作部553具有:杆状的延伸部553a,其在收纳状态下从左侧的脚部552的后部的外侧面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后弯曲并向上方延伸;以及脚踏部553b,其设置在延伸部553a的上端。作业者踩踏脚踏部553b来操作中央支架551。
在收纳状态下,中央支架551的脚部552、552在上游侧排气管部61及催化剂装置60的下方向后方延伸,下端552a、552a位于曲轴箱34的前端34a的下方。因此,用脚部552、552从下方覆盖上游侧排气管部61及催化剂装置60,能够保护上游侧排气管部61及催化剂装置60。
另外,在收纳状态下,在侧视观察时,中央支架551的操作部553从车宽方向的外侧与上游侧排气管部61的折返部61b及催化剂装置60重合。因此,能够利用操作部553以覆盖的方式遮挡折返部61b及催化剂装置60,能够提高外观性,并且能够保护折返部61b及催化剂装置60。
另外,在上述第1~第5实施方式中,作为应用了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列举作为机动二轮车的鞍乘型车辆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具备两个前轮或后轮的三轮鞍乘型车辆或具备四轮以上的鞍乘型车辆等。
标号说明
1:鞍乘型车辆;
10:座椅;
11:脚踏板;
12:车体框架
13:单元式摆动发动机;
19、19:下框架(框架);
21a、21a:扩宽部;
21b、21b:车宽方向外侧端部;
23:横梁;
33:曲轴;
34:曲轴箱;
34a:前端;
35:气缸;
35e:排气管连接部;
36、136、236:排气管;
37:消声器;
38:连杆部件;
39:枢轴(连结部);
47:腿部护罩;
47a:前侧开口;
50:中心底部罩;
51、551:中央支架;
51b、552a:下端;
52:侧支架;
55:冷却风扇;
56:护罩;
57:风扇罩;
58b:避让部;
60:催化剂装置;
60b:中心;
61:上游侧排气管部;
62:下游侧排气管部;
65:第2氧传感器(氧传感器);
87:下开口(开口);
88:导风口;
160:第1催化剂装置(催化剂装置);
165:第2氧传感器(氧传感器);
166:中间排气管;
170:第2催化剂装置(催化剂装置);
260:第1催化剂装置(催化剂装置);
270:第2催化剂装置(催化剂装置);
487:传感器罩部;
C:中心线(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中心);
L1:假想线;
L2:假想线。

Claims (13)

1.一种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该鞍乘型车辆具备:
车体框架(12);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其具有曲轴箱(34)及大致水平配置的气缸(35),该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借助连杆部件(38)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车体框架(12);排气管(36、136、236),其与该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连接;以及催化剂装置(60、160、170、260、270),其配置在该排气管(36、136、236)的中途,
所述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部件(38)配置在所述曲轴箱(34)的上方,
在侧视观察时,所述催化剂装置(60、160、170、260、27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比所述气缸(35)靠下方的位置,并且位于下述的假想线(L1)与假想线(L2)之间的区域,前一假想线(L1)连接连结部(39)与所述曲轴箱(34)的前端(34a),所述连结部(39)将所述连杆部件(38)连结于所述车体框架(12),后一假想线(L2)连接所述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排气管连接部(35e)与所述连结部(39),所述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排气管连接部(35e)与所述排气管(36、136、236)的端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体框架(12)具备在仰视观察时随着靠向后方而间隔在车宽方向上变大的扩宽部(21a),在仰视观察时,所述催化剂装置(60、160、170、260、270)配置在比所述扩宽部(21a)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21b)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将所述鞍乘型车辆支承为直立状态的中央支架(51、551),
所述催化剂装置(60、160、170、260、270)配置在比所述中央支架(51、551)的下端(51b、552a)靠上方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车体框架(12)上安装有侧支架(52),
在收纳了所述侧支架(52)的状态下,在侧视观察时,所述侧支架(52)与所述催化剂装置(60、160、170、260、270)的至少一部分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上安装有空冷用的护罩(56),该护罩(56)以随着从所述催化剂装置(60、170)的后方位置朝向所述催化剂装置(60、170)而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并且该护罩(56)在面向所述催化剂装置(60、170)的位置处具备避让部(58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容纳于所述曲轴箱(34)中的曲轴(33)上安装有冷却风扇(55),
所述护罩(56)具备将所述冷却风扇(55)的冷却风导向所述催化剂装置(60、170)的导风口(88)。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排气管中安装有氧传感器(65),
在容纳于所述曲轴箱(34)中的曲轴(33)上安装有冷却风扇(55),并设置有覆盖该冷却风扇(55)的风扇罩(57),
所述风扇罩(57)具备从侧方覆盖所述氧传感器(65)的传感器罩部(487)。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上方配置有乘员用的座椅(10),在该座椅(10)的前端的下方配置有中心底部罩(50),
所述中心底部罩(50)在比所述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最上端靠下方处具备开口(87),该开口(87)被配置成以指向所述催化剂装置(60)的方式向后下方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前方配置有脚踏板(11),在该脚踏板(11)的前方配置有腿部护罩(47),该腿部护罩(47)具有向所述催化剂装置(60)导风的前侧开口(47a)。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剂装置(60、160、170)以其长度方向指向车宽方向的朝向配置,所述车体框架(12)具有左右一对框架(19),所述车体框架(12)设置有在车宽方向上连接该框架(19)的横梁(23),
从前侧观察时,所述横梁(23)与所述催化剂装置(60、160、170)的至少一部分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剂装置(60)以其长度方向指向车宽方向的朝向配置,
所述催化剂装置(60)的车宽方向的中心(60b)比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中心(C)向车宽方向的一方错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剂装置具有第1催化剂装置(160)和位于第1催化剂装置(160)的下游的第2催化剂装置(170),
在所述排气管(136)中,在连接所述第1催化剂装置(160)与所述第2催化剂装置(170)之间的中间排气管(166)中配置有氧传感器(165),
所述氧传感器(165)在侧视观察时配置于与所述中间排气管(166)重合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排气管(36)的后端连接的消声器(37)设置在车宽方向的一侧,
所述排气管连接部(35e)设置在所述气缸(35)的下表面,
所述催化剂装置(60)在所述排气管连接部(35e)的后方且所述曲轴箱(34)的所述前端(34a)的前方以其长度方向指向车宽方向的朝向配置,
所述排气管(36)具备:上游侧排气管部(61),其在从所述排气管连接部(35e)在所述催化剂装置(60)的前方向下方且车宽方向的另一侧延伸后,向车宽方向的一侧折返并与所述催化剂装置(60)的车宽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连接;以及下游侧排气管部(62),其从所述催化剂装置(60)的车宽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向后方延伸并与所述消声器(37)连接。
CN201780046009.8A 2016-08-10 2017-07-20 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 Active CN1095637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57531 2016-08-10
JP2016-157531 2016-08-10
PCT/JP2017/026357 WO2018030110A1 (ja) 2016-08-10 2017-07-20 鞍乗り型車両の排気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3762A true CN109563762A (zh) 2019-04-02
CN109563762B CN109563762B (zh) 2021-03-12

Family

ID=61162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6009.8A Active CN109563762B (zh) 2016-08-10 2017-07-20 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3498996B1 (zh)
JP (1) JP6571874B2 (zh)
CN (1) CN109563762B (zh)
BR (1) BR112019001337B1 (zh)
MY (1) MY180260A (zh)
WO (1) WO201803011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83234A (zh) * 2019-09-12 2021-03-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
EP3498996B1 (en) * 2016-08-10 2022-04-13 Honda Motor Co., Ltd. Exhaust structure for saddled vehicl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04106B1 (en) * 2017-03-29 2022-06-22 Honda Motor Co., Ltd. Saddle-type vehicle
JP6665142B2 (ja) * 2017-09-25 2020-03-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排気装置
JP2019190356A (ja) * 2018-04-24 2019-10-3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2019190354A (ja) * 2018-04-24 2019-10-3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
JP7206661B2 (ja) * 2018-07-18 2023-01-18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排気装置、エンジン排気系統及び自動二輪車
US11506104B2 (en) 2019-02-25 2022-11-22 Honda Motor Co., Ltd. Exhaust structure for saddle riding vehicle
WO2020194339A1 (en) * 2019-03-25 2020-10-01 Tvs Motor Company Limited A power unit for a motor vehicle
JP7275775B2 (ja) * 2019-04-02 2023-05-18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WO2024047866A1 (ja) * 2022-09-02 2024-03-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47114A (ja) * 1990-06-13 1992-02-17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排気系2次空気供給装置
CN1197155A (zh) * 1997-04-24 1998-10-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向小型机动两轮车的排气系统供给二次空气的装置
JPH11311121A (ja) * 1998-04-27 1999-11-09 Suzuki Motor Corp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2次エアー供給装置
CN101082296A (zh) * 2006-05-31 2007-12-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的催化剂配置结构
WO2011096291A1 (ja) * 2010-02-02 2011-08-11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排気ガスセンサ取付構造
US20150166139A1 (en) * 2013-12-13 2015-06-18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addle-riding vehicle
WO2016002960A1 (ja) * 2014-07-04 2016-01-0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ビークルおよび単気筒4ストロークエンジンユニット
JP2016142154A (ja) * 2015-01-30 2016-08-0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ユニット及び鞍乗型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46066B2 (ja) * 2001-01-09 2005-05-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排気浄化用2次空気供給装置
JP2017150311A (ja) * 2014-07-04 2017-08-3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ユニット及び鞍乗型車両
WO2018030110A1 (ja) * 2016-08-10 2018-02-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排気構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47114A (ja) * 1990-06-13 1992-02-17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排気系2次空気供給装置
CN1197155A (zh) * 1997-04-24 1998-10-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向小型机动两轮车的排气系统供给二次空气的装置
JPH11311121A (ja) * 1998-04-27 1999-11-09 Suzuki Motor Corp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2次エアー供給装置
CN101082296A (zh) * 2006-05-31 2007-12-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的催化剂配置结构
WO2011096291A1 (ja) * 2010-02-02 2011-08-11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排気ガスセンサ取付構造
US20150166139A1 (en) * 2013-12-13 2015-06-18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addle-riding vehicle
WO2016002960A1 (ja) * 2014-07-04 2016-01-0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ビークルおよび単気筒4ストロークエンジンユニット
JP2016142154A (ja) * 2015-01-30 2016-08-0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ユニット及び鞍乗型車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98996B1 (en) * 2016-08-10 2022-04-13 Honda Motor Co., Ltd. Exhaust structure for saddled vehicle
CN112483234A (zh) * 2019-09-12 2021-03-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98996A1 (en) 2019-06-19
JP6571874B2 (ja) 2019-09-04
JPWO2018030110A1 (ja) 2019-03-28
BR112019001337A2 (pt) 2019-04-30
EP3498996A4 (en) 2019-08-14
WO2018030110A1 (ja) 2018-02-15
EP3498996B1 (en) 2022-04-13
MY180260A (en) 2020-11-26
CN109563762B (zh) 2021-03-12
BR112019001337B1 (pt)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3762A (zh) 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
CN106536885B (zh) 骑乘式车辆和单缸四冲程发动机单元
JP6687651B2 (ja) 鞍乗型車両
JP6831485B2 (ja) 鞍乗型車両
CN110126949A (zh) 内燃机
CN110475711B (zh) 跨骑型车辆
JP6644820B2 (ja) 鞍乗型車両
JP6599492B2 (ja) 鞍乗型車両
JP6704945B2 (ja) 鞍乗型車両
TWI277555B (en) Two-wheeled vehicle
JP4344720B2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エンジン下部構造
CN111919017B (zh) 内燃发动机的排气装置
JP6795681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2007083882A (ja) 自動二輪車
JP6639536B2 (ja) 鞍乗型車両
JP6684840B2 (ja) 鞍乗型車両
WO2022210757A1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7431794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2012056497A (ja) 自動二輪車のエアクリーナ構造
BR102022017883A2 (pt) Dispositivo de admissão de motor
BR102017013867B1 (pt) Motociclet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