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1142A - 一种高速路摆渡车载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速路摆渡车载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1142A
CN109561142A CN201811414597.9A CN201811414597A CN109561142A CN 109561142 A CN109561142 A CN 109561142A CN 201811414597 A CN201811414597 A CN 201811414597A CN 109561142 A CN109561142 A CN 1095611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ry
ferry bus
vehicle
compartment
express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1459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兴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41459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6114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61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11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6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carrying vehicles
    • B60P3/07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carrying vehicles for carrying road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6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carrying vehicles
    • B60P3/07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carrying vehicles for carrying road vehicles
    • B60P3/073Vehicle retainers
    • B60P3/075Vehicle retainers for wheels, hubs, or axle shafts
    • B60P3/077Wheel cradles, chocks, or well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9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 G08G1/0962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having an indicator mounted inside the vehicle, e.g. giving voice messages
    • G08G1/0968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navigation instructions to the vehicle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14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indicating individual free spaces in parking area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7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i.e. smartgrids as interface for battery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30/00Systems supporting specific end-user applications in the sector of transportation
    • Y04S30/10Systems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 Y04S30/12Remote or cooperative char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路摆渡车载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用户终端、摆渡点和摆渡车,所述摆渡点设在高速路上,摆渡点用于待载送车辆和摆渡车停靠,所述摆渡车包括牵引车头和与牵引车头连接的车厢,所述车厢内设有行车通道,在行车通道上设有多个停车位,每一个停车位上设有固定装置,所述车厢内设有自动充电桩,所述用户终端和摆渡车通过网络与服务器进行通讯,本发明通过摆渡车进行载送转运车辆及驾乘人员,使得驾驶员能够在车内进行充分休息,全程放松,避免出现疲劳驾驶的情况,同时,本发明还是一个移动充电、救援车,不仅能够实现远程载运的目的,还能够对载运的车辆进行充电,在行车的过程中即可进行充电,节约了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高速路摆渡车载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运输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路摆渡车载送系统。
背景技术
摆渡车的概念来源于飞机场,它是连接机场内候机厅和远机位飞机的唯一通道,是旅客自候机厅到远机位飞机的通行工具;在城市中,火车站与长途汽车总站是旱码头,连接两个码头的"车"就是摆渡车。因此,城市摆渡车是应用于城市的,使用新能源车辆开展短途接驳的公共交通工具,是城市公交系统的子系统,是大型公交的延伸。
我国是一个汽车大国,汽车拥有量突破了三亿辆,并且每年还在以两千万辆的速度在增长,我国的交通比较拥挤,交通事故也是频发,尤其是高速路上的车祸,更是触目惊心,很多的连环车祸都是发生在高速路上,事故现场惨不忍睹;高速路的建设时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但是,现在的高速路上车祸层出不穷,究其根本,出现事故的车辆大都是驾驶员经长途行驶,在行驶的过程中没有得到有休息,而进行的疲劳驾驶,同时,高速路上车流量较大,道路拥挤,也是发生车祸的原因之一。
同时,新能源汽车也是汽车发展的一个方向,尤其是电动汽车近年来更是飞速发展,但是,电动汽车一直有续航时间短的缺点,即每次充满电后所行驶的路程相对固定,电池续航时间也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加长而逐步缩短,同时,由于续航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新能源汽车不能在高速路上长途行驶,电量用完后需要停车进行充电,充电时间较长,非常的浪费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路摆渡车载送系统,本发明通过摆渡车进行载送转运车辆及驾乘人员,使得驾驶员能够在车内进行充分休息,全程放松,避免出现疲劳驾驶的情况,同时,本发明还是一个移动的充电车、救援车,不仅能够实现远程载运的目的,还能够对载运的车辆进行充电,在行车的过程中即可进行充电,节约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速路摆渡车载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用户终端、摆渡点和摆渡车,所述摆渡点设在高速路上,摆渡点用于待载送车辆和摆渡车停靠,所述摆渡车包括牵引车头和与牵引车头连接的车厢,所述车厢内设有行车通道,在行车通道上设有多个停车位,每一个停车位上设有固定装置,所述车厢内设有自动充电桩,所述用户终端和摆渡车通过网络与服务器进行通讯,所述用户终端用于向服务器发出请求信息,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请求信息生成控制命令,并将控制命令发送到摆渡车,摆渡车驾驶员根据摆渡车接收到的控制命令将摆渡车驶进摆渡点停靠并将用户及车辆进行载送。
所述服务器包括数据收发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和导航模块,
所述数据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出的请求信息,用于向摆渡车发送控制命令;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分析处理用户终端发出的请求信息;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数据处理模块的处理结果生成控制命令;
所述导航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终端的实时位置信息为用户进行导航,将离用户最近的摆渡点位置信息发送到用户终端,用户根据导航将车辆驶进离用户最近的一个摆渡点进行等待上车。
所述服务器还包括查询模块和预约模块,所述查询模块用于查询行驶路线上所有的摆渡点位置信息、摆渡点内的摆渡车信息以及正在行驶的摆渡车信息,所述摆渡车信息包括该摆渡车上设置的停车位数量信息、空闲停车位数量信息、行驶路线信息和停车位尺寸信息;所述预约模块用于预约摆渡车,用户根据查询到的摆渡车信息进行预约,用户能够直接预约行车路线前方摆渡点内的空闲摆渡车,或者预约行车路线后方的正在行驶的摆渡车。
所述车厢为双层结构,每一层均设有所述停车位及固定装置。
所述车厢有至少两节,前一节车厢与后一节车厢通过连接装置连接,车厢与牵引车头也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所述最后一节车厢末端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有推动车头。
所述牵引车头和车厢内设有生活区域或者车辆维修区域,生活区域内设有厕所、饮水设施、售货机和座椅;所述车辆维修区域用于车辆的检修。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轮胎固定装置和车身固定装置;所述轮胎固定装置包括翻板、转轴和驱动装置,在车厢底面上设有凹槽,驱动装置安装在凹槽内,所述翻板通过转轴安装在凹槽内,翻板能够绕着转轴转动,在车厢底部设有契合槽,契合槽与凹槽连通,翻板水平时,翻板前端位于契合槽内,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翻板绕着转轴转动;所述翻板上设有橡皮垫,在翻板与橡皮垫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Ⅰ,液压缸Ⅰ一端与凹槽底部铰接,一端与翻板铰接,所述液压缸Ⅰ连接有液压泵,液压泵与压力传感器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Ⅱ、滑块和齿轮,所述凹槽内设有滑轨,滑块与滑轨相互配合,在滑块上端设有齿条,所述齿轮安装在转轴上,齿轮与齿条相互配合,所述液压缸Ⅱ与滑块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液压缸Ⅱ相连的液压泵连接。
所述车身固定装置包括尼龙带和锁扣,所述尼龙带一端与车厢底部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锁扣,在车厢底部设有锁槽,锁扣与锁槽能够相互扣合,尼龙带与车辆车身接触一面上设有橡胶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主要由服务器、用户终端、摆渡点和摆渡车组成运输载送系统,用户驾驶车辆进行长途行驶时,通过用户终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信息,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请求信息生成控制命令,然后摆渡车的驾驶员通过控制命令对用户的车辆及用户进行载送,实现远请求程载送和救援的目的。
更重要的是,自动充电桩的设置,使得摆渡车不仅仅具有人车载送的功能,同时也是一辆移动式的充电车,若用户汽车在高速路上电量用尽后,可以通过摆渡车进行救援,摆渡车将车辆进行载送后,摆渡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对汽车进行充电,这样节省了时间,同时避免了车辆在高速路上长时间停留。
其中,在载送的过程中,车辆驾驶员能够在自己的车辆内进行休息或者娱乐,不需要自己开车,能够有效的避免长时间驾驶带来的疲劳,消除了因疲劳驾驶带来的安全隐患,使得驾乘人员在出行的时候更加安全,同时,使用摆渡车进行人车载送的方式进行运输,也减少了高速路上的行驶车辆数量,有效的缓解了高速路出行压力。
并且,由于车辆通过摆渡车进行载送,被载运的车辆不需要启动,有效的减少了燃油的消耗,也减少了尾气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能高效,绿色环保;同时,也节省了车辆驾驶员的开支,提高了经济效益;并且,能够有效的降低高速路发生事故的概率,实现和谐交通。
2.本发明所述数据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出的请求信息,用于向摆渡车发送控制命令;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分析处理用户终端发出的请求信息;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数据处理模块的处理结果生成控制命令;所述导航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终端的实时位置信息为用户进行导航,将离用户最近的摆渡点位置信息发送到用户终端,用户根据导航将车辆驶进离用户最近的一个摆渡点进行等待上车;这样,当车辆在高速路进行长时间行驶后,无论是因汽车没电需要进行救援,还是因长时间驾驶导致疲劳,驾驶人员能够通过用户终端获取该行驶线路上的摆渡点位置信息,然后根据导航将车辆驶进摆渡点内进行等待,然后在该摆渡点进行上车,采用摆渡车进行载送,或者在高速路的应急车道等到后方摆渡车的到来,用户的选择性更广。
3.本发明所述查询模块用于查询行驶路线上所有的摆渡点位置信息、摆渡点内的摆渡车信息以及正在行驶的摆渡车信息,所述摆渡车信息包括该摆渡车上设置的停车位数量信息、空闲停车位数量信息、行驶路线信息和停车位尺寸信息;这样便于用户了解行驶路线上的摆渡车的停车位数量信息、空闲停车位数量信息、行驶路线信息和停车位尺寸信息,这样便于用户选择合适的摆渡车;所述预约模块用于预约摆渡车,用户根据查询到的摆渡车信息进行预约,用户能够直接预约行车路线前方摆渡点内的空闲摆渡车,或者预约行车路线后方的正在行驶的摆渡车;这样实现了根据需要随时选用摆渡车的目的,在行驶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并进行预约摆渡车,这样子也避免了摆渡车长时间等待停留,节约了载运时间。
4.本发明所述车厢为双层结构,每一层均设有所述停车位及固定装置;双层结构能够保证车厢的容纳量最大,一次运输的车辆更多,提高了运输能力。
5.本发明所述车厢有至少两节,前一节车厢与后一节车厢通过连接装置连接,车厢与牵引车头也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所述最后一节车厢末端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有推动车头;这样设置增加了每次载运的车辆数目,能够根据高速路的路况进行增加车厢的数目,提高了本发明的适应性,推动车头用于对车厢进行推动,通过牵引车头及推动车头实现对车厢的牵引。
6.本发明所述牵引车头和车厢内设有生活区域或者车辆维修区域,生活区域内设有厕所、饮水设施、售货机和座椅;所述车辆维修区域用于车辆的检修;这样在车厢内的驾驶员可以随时到生活区域内进行活动,保证了车辆驾驶员旅途愉快;同时,若被载送车辆出现简单的故障,还可以在车厢内进行简单的维修。
7.本发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轮胎固定装置和车身固定装置;所述车身固定装置用于将车辆的车身进行固定,所述轮胎固定装置包括翻板、转轴和驱动装置,在车厢底面上设有凹槽,驱动装置安装在凹槽内,所述翻板通过转轴安装在凹槽内,翻板能够绕着转轴转动,在车厢底部设有契合槽,契合槽与凹槽连通,翻板水平时,翻板前端位于契合槽内,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翻板绕着转轴转动;这样,当车辆行驶到停车位上后,驱动装置驱动翻板绕着转轴进行转动,使得翻板侧面与轮胎进行接触,翻板将轮胎抵住进而将车辆固定,避免车辆在车厢内部滑动;由于翻板水平时,翻板前端位于契合槽内,这样能够保证车辆在车厢内顺畅行驶;所述翻板上设有橡皮垫,在翻板与橡皮垫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驱动装置连接,翻板转动使得橡皮垫与轮胎进行接触,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使得橡皮垫紧紧压在轮胎上,同时,由于压力传感器的设置,当橡皮垫压在轮胎上时,压力传感器接收到压力,并将信号传递到装置上,驱动装置即停止驱动,保证了橡皮垫紧紧压在轮胎上,避免橡皮垫与轮胎之间出现间隙,保证了固定效果,避免了因出现间隙而导致车辆在车厢内滑动,保证了车辆的安全。
8.本发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Ⅰ,液压缸Ⅰ一端与凹槽底部铰接,一端与翻板铰接,所述液压缸Ⅰ连接有液压泵,液压泵与压力传感器连接,液压缸Ⅰ驱动翻板转动,翻板上的轮胎上压在轮胎上,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递到液压泵上,液压泵根据信号停止实现对轮胎进行压紧固定。
9.本发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Ⅱ、滑块和齿轮,所述凹槽内设有滑轨,滑块与滑轨相互配合,在滑块上端设有齿条,所述齿轮安装在转轴上,齿轮与齿条相互配合,所述液压缸Ⅱ与滑块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液压缸Ⅱ相连的液压泵连接;这样设置,液压缸Ⅱ驱动滑块在滑轨上移动,从而使得滑块上的齿条驱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使得转轴转动,转轴转动进而使得翻板转动,从而使得翻板带着橡皮垫压在轮胎上,对车辆车辆轮胎进行固定。
10.本发明所述车身固定装置包括尼龙带和锁扣,所述尼龙带一端与车厢底部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锁扣,在车厢底部设有锁槽,锁扣与锁槽能够相互扣合,通过尼龙带的方式将车辆的车身进行固定,这样能够将车辆进行进一步固定,保证车辆在车厢内的稳定性;而设置的橡胶带能够保证尼龙带与车辆车身进行紧密贴合,进一步保证其固定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所述的摆渡车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所述的摆渡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所述的摆渡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所述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所述轮胎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所述车身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4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图5中B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牵引车头,2车厢,3横板,4轿车,5生活区域,6连接装置,7车辆驶出口,8推动车头,9小型货车,10翻板,11橡皮垫,12凹槽,13液压缸Ⅰ,14契合槽,15转轴,16车身固定装置,17齿轮,18滑轨,19齿条,20滑块,21液压缸Ⅱ,22海绵,23挡板,24液压缸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高速路摆渡车载送系统,包括服务器、用户终端、摆渡点和摆渡车,所述摆渡点设在高速路上,摆渡点用于待载送车辆和摆渡车停靠,所述摆渡车包括牵引车头1和与牵引车头1连接的车厢2,所述车厢2内设有行车通道,在行车通道上设有多个停车位,每一个停车位上设有固定装置,所述车厢2内设有自动充电桩,所述用户终端和摆渡车通过网络与服务器进行通讯,所述用户终端用于向服务器发出请求信息,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请求信息生成控制命令,并将控制命令发送到摆渡车,摆渡车驾驶员根据摆渡车接收到的控制命令将摆渡车驶进摆渡点停靠并将用户及车辆进行载送。
进一步优化,所述服务器包括数据收发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和导航模块,
所述数据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出的请求信息,用于向摆渡车发送控制命令;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分析处理用户终端发出的请求信息;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数据处理模块的处理结果生成控制命令;
所述导航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终端的实时位置信息为用户进行导航,将离用户最近的摆渡点位置信息发送到用户终端,用户根据导航将车辆驶进离用户最近的一个摆渡点进行等待上车。
进一步优化,所述服务器还包括查询模块和预约模块,所述查询模块用于查询行驶路线上所有的摆渡点位置信息、摆渡点内的摆渡车信息以及正在行驶的摆渡车信息,所述摆渡车信息包括该摆渡车上设置的停车位数量信息、空闲停车位数量信息、行驶路线信息和停车位尺寸信息;所述预约模块用于预约摆渡车,用户根据查询到的摆渡车信息进行预约,用户能够直接预约行车路线前方摆渡点内的空闲摆渡车,或者预约行车路线后方的正在行驶的摆渡车。
进一步优化,所述摆渡车的车厢2为双层结构,每一层均设有所述停车位及固定装置;即:在车厢2的中部设置一横板3,该横板3将车厢2分为上下两层。
参看图4,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轮胎固定装置和车身固定装置16;所述轮胎固定装置包括翻板10、转轴15和驱动装置,在车厢2底面上设有凹槽12,驱动装置安装在凹槽12内,所述翻板10通过转轴15安装在凹槽12内,翻板10能够绕着转轴15转动,在车厢2底部设有契合槽14,契合槽14与凹槽12连通,翻板10水平时,翻板10前端位于契合槽14内,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翻板10绕着转轴15转动;所述翻板10上设有橡皮垫11,在翻板10与橡皮垫11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驱动装置连接。
进一步优化,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Ⅰ13,液压缸Ⅰ13一端与凹槽12底部铰接,一端与翻板10铰接,所述液压缸Ⅰ13连接有液压泵,液压泵与压力传感器连接。
进一步优化,所述车身固定装置16包括尼龙带和锁扣,所述尼龙带一端与车厢2底部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锁扣,在车厢2底部设有锁槽,锁扣与锁槽能够相互扣合,尼龙带与车辆车身接触一面上设有橡胶带。
这样,通过尼龙带将载送车辆的车头和车尾进行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车厢2为双层结构,待载送车辆行驶到车厢2内时,进入底层的车辆可以通过在车厢2末端设置块可拆卸的斜板,进入第一层车厢2时通过斜板直接进入到车厢2内;而进入顶层时,也可采用进入底层的方式,通过设置一个斜板进入,另外还可以采用“登机车”的方式进行,即将登机车连接地面与舱门的梯子替换成一个供车辆行驶的斜面即可。
进一步优化,在车厢2靠前端位置侧面设有车辆驶出口7,在车辆驶出口7位置配设有推拉门,该车辆驶出口7与车厢2内最前端的停车位相对应。这样,当车辆到达行驶出口以后,即可直接从车辆驶出口7进驶出,而不需要倒车从车厢2后端驶出,这样也提高了车辆驶出摆渡车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位于底层的车辆,在驶出车辆驶出口7时,需要搭设一个连接板,连接板一端搭在车辆驶出口7位置,另一端与地面相接;或者使地面形成一个台阶面,台阶面与车辆驶出口7位置齐平,这样车厢2内的车辆即可直接从车辆驶出口7驶出进入到台阶上,完成下车。
位于顶层的车辆,则通过“登机车”的方式进行驶出,或者是设置一个高台,高台面与顶层设置的车辆驶出口7平齐,将底层的车辆全部驶出后,摆渡车运行到高台处,位于顶层的车辆直接从车辆驶出口7驶出摆渡车后进入高台上,此为在摆渡点进行上车的方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参看图5,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轮胎固定装置和车身固定装置16;所述轮胎固定装置包括翻板10、转轴15和驱动装置,在车厢2底面上设有凹槽12,驱动装置安装在凹槽12内,所述翻板10通过转轴15安装在凹槽12内,翻板10能够绕着转轴15转动,在车厢2底部设有契合槽14,契合槽14与凹槽12连通,翻板10水平时,翻板10前端位于契合槽14内,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翻板10绕着转轴15转动;所述翻板10上设有橡皮垫11,在翻板10与橡皮垫11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驱动装置连接。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Ⅱ21、滑块20和齿轮17,所述凹槽12内设有滑轨18,滑块20与滑轨18相互配合,在滑块20上端设有齿条19,所述齿轮17安装在转轴15上,齿轮17与齿条19相互配合,所述液压缸Ⅱ21与滑块20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液压缸Ⅱ21相连的液压泵连接。
参看图6,其中,所述车身固定装置包括挡板23和液压缸Ⅲ24,液压缸Ⅲ24的活动端朝向车辆,固定端固定在车厢2侧壁上,所述挡板23与液压缸Ⅲ24的活动端连接,在挡板23上设有海绵22。
进一步优化,在挡板23与海绵22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与液压缸Ⅲ24连接的液压泵进行连接,这样通过液压缸Ⅲ24将挡板23顶在车身上,实现对车辆的固定;其中挡板23将海绵22顶在车辆的车头及车尾位置,在固定式应注意避免挡板23将车门堵住。
进一步优化,在车厢2靠前端位置侧面设有车辆驶出口7,在车辆驶出口7位置配设有推拉门,该车辆驶出口7与车厢2内最前端的停车位相对应。这样,当车辆到达行驶出口以后,即可直接从车辆驶出口7进驶出,而不需要倒车从车厢2后端驶出,这样也提高了车辆驶出摆渡车时的安全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车厢2有至少两节,前一节车厢2与后一节车厢2通过连接装置6连接,车厢2与牵引车头1也通过连接装置6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厢2有两节,两节车厢2之间通过连接装置6连接,前一节车厢2的首端与所述牵引车头1连接。
进一步优化,所述最后一节车厢2末端通过连接装置6连接有推动车头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一节车厢2末端通过连接装置6连接有推动车头8。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牵引车头1和车厢2内设有生活区域5,生活区域5内设有厕所、饮水设施、售货机、桌子和座椅,驾乘人员能够进入到生活区域5内进行活动,提高旅程的舒适性。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连接装置6实现牵引车头1与车厢2之间的连接,车厢2与车厢2之间的连接或者车厢2与推动车头8之间的连接;连接装置6可采用申请号为:CN201620428609.3中公开的一种半挂车球头牵引器,牵引车头1与车厢2之间、车厢2与车厢2之间、车厢2与推动车头8之间采用牵引器连接。
其中,停车位可以只设置一列,也可以设置两列,具体设置的列数根据车厢2宽度进行设置。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述车辆包括轿车4、小型货车9、摩托车、三轮车等;这样还能够解决摩托车、三轮车不能上高速路的问题。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车厢2内设有车辆维修区域,所述车辆维修区域用于车辆的检修;该维修为简单的维修,如更换火花塞、更换机油、轮胎等。
若在高速路上的车辆驾驶员感觉到疲劳,或者车辆的电能不足时,即可通过用户终端进行查询最近的一个摆渡点,得到前方摆渡点内的摆渡车或者正在后方行驶的摆渡车信息,然后用户根据查询到的信息对摆渡车进行预约,用户可以直接预约摆渡点内的摆渡车,预约成功后,用户直接加车辆开进摆渡点内进行上车载送;用户也可以直接预约行车后方的正在行驶的摆渡车,然后将自己的车辆开到摆渡点内的预约上车点进行等待上车即可;待载送车辆在驾驶员的驾驶下行驶进车厢2内,达到车厢2内的停车位置后驾驶员将车辆停好,然后通过轮胎固定装置将车辆的轮胎进行固定,并且通过车身固定装置16将车辆的车身进行固定,防止其载送的过程中在车厢2内移动,保证车辆及车辆驾乘人员的安全,这样,车辆及驾乘人员均在车厢2内,驾乘人员可以自己的车辆中进行休息,也可以到生活区域5内进行活动,这样在整个运输的过程中,驾乘人员能够具有充足的时间去休息,避免出现疲劳驾驶的情况,同时,由于车辆在车厢2内,减少了高速路上的车流量,缓解了高速路的出行压力,使得高速路的行车环境更加宽松优越;并且由于被载送的车辆不需要启动,节约了能源,节省了资源,较少了尾气的排放,更加绿色环保。
这样人们在出行的时候更加安全省心,远程出行不在需要开车,将开车的方式改为汽车托运,驾乘人员有充足的时间休息,有利于身心健康;同时,摆渡车的出现也改变了高速路上的车流体系,能够有效的减少高速路上的车辆数量,使得交通得到改善;尤其是在雨天或者天气情况不好时,避免了出现车辆拥挤的情况。
同时,针对正在高速路上行驶的车辆提供便利,车辆的驾驶员能够根据需要,随时通过用户终端进行查询摆渡点及摆渡车,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摆渡车及上车地点,更加的方便快捷,尤其是能够为充电汽车提供充电及载送服务,节省了充电的时间。
进一步,所述车厢2上设置高压水箱,使得摆渡车能够用于消防救援,并且能够在载运车辆的过程中对车厢2内需要加水车辆进行供水,使得摆渡车具有供水及消防救援的功能。
另外,在车厢2上可以设置医疗区域,在该区域内布置医疗救援设施,这样如遇到突发事即可进行紧急处理,使得摆渡车能够具有医疗救援的功能。

Claims (10)

1.一种高速路摆渡车载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用户终端、摆渡点和摆渡车,所述摆渡点设在高速路上,摆渡点用于待载送车辆和摆渡车停靠,所述摆渡车包括牵引车头和与牵引车头连接的车厢,所述车厢内设有行车通道,在行车通道上设有多个停车位,每一个停车位上设有固定装置,所述车厢内设有自动充电桩,所述用户终端和摆渡车通过网络与服务器进行通讯,所述用户终端用于向服务器发出请求信息,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请求信息生成控制命令,并将控制命令发送到摆渡车,摆渡车驾驶员根据摆渡车接收到的控制命令将摆渡车驶进摆渡点停靠并将用户及车辆进行载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路摆渡车载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数据收发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和导航模块,
所述数据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出的请求信息,用于向摆渡车发送控制命令;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分析处理用户终端发出的请求信息;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数据处理模块的处理结果生成控制命令;
所述导航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终端的实时位置信息为用户进行导航,将离用户最近的摆渡点位置信息发送到用户终端,用户根据导航将车辆驶进离用户最近的一个摆渡点进行等待上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路摆渡车载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查询模块和预约模块,所述查询模块用于查询行驶路线上所有的摆渡点位置信息、摆渡点内的摆渡车信息以及正在行驶的摆渡车信息,所述摆渡车信息包括该摆渡车上设置的停车位数量信息、空闲停车位数量信息、行驶路线信息和停车位尺寸信息;所述预约模块用于预约摆渡车,用户根据查询到的摆渡车信息进行预约,用户能够直接预约行车路线前方摆渡点内的空闲摆渡车,或者预约行车路线后方的正在行驶的摆渡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路摆渡车载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为双层结构,每一层均设有所述停车位及固定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路摆渡车载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有至少两节,前一节车厢与后一节车厢通过连接装置连接,车厢与牵引车头也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所述最后一节车厢末端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有推动车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路摆渡车载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车头和车厢内设有生活区域或者车辆维修区域,生活区域内设有厕所、饮水设施、售货机和座椅;所述车辆维修区域用于车辆的检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路摆渡车载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轮胎固定装置和车身固定装置;所述轮胎固定装置包括翻板、转轴和驱动装置,在车厢底面上设有凹槽,驱动装置安装在凹槽内,所述翻板通过转轴安装在凹槽内,翻板能够绕着转轴转动,在车厢底部设有契合槽,契合槽与凹槽连通,翻板水平时,翻板前端位于契合槽内,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翻板绕着转轴转动;所述翻板上设有橡皮垫,在翻板与橡皮垫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驱动装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速路摆渡车载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Ⅰ,液压缸Ⅰ一端与凹槽底部铰接,一端与翻板铰接,所述液压缸Ⅰ连接有液压泵,液压泵与压力传感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速路摆渡车载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Ⅱ、滑块和齿轮,所述凹槽内设有滑轨,滑块与滑轨相互配合,在滑块上端设有齿条,所述齿轮安装在转轴上,齿轮与齿条相互配合,所述液压缸Ⅱ与滑块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液压缸Ⅱ相连的液压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速路摆渡车载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固定装置包括尼龙带和锁扣,所述尼龙带一端与车厢底部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锁扣,在车厢底部设有锁槽,锁扣与锁槽能够相互扣合,尼龙带与车辆车身接触一面上设有橡胶带。
CN201811414597.9A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高速路摆渡车载送系统 Pending CN1095611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14597.9A CN109561142A (zh)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高速路摆渡车载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14597.9A CN109561142A (zh)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高速路摆渡车载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1142A true CN109561142A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67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14597.9A Pending CN109561142A (zh)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高速路摆渡车载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61142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3894A (zh) * 2019-07-14 2019-10-01 菏泽京九特种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车辆托载运输车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58128A (zh) * 2019-11-04 2020-02-07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车载无人车充电系统
CN112278098A (zh) * 2019-10-28 2021-01-29 余文香 子母载具及用于子母载具的母载具
CN112664028A (zh) * 2021-01-19 2021-04-16 深圳市赛诚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两轮驱动车辆用停车辅助装置
CN114347887A (zh) * 2022-01-26 2022-04-15 深圳市新国都智能有限公司 改造普通汽车为自动驾驶汽车的方法、适配该方法的装置和装置的工作方法
CN114548612A (zh) * 2022-04-27 2022-05-27 惠州市丝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停车调度系统
WO2023040046A1 (zh) * 2021-09-17 2023-03-23 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法、厢式充电车、存储介质及产品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54796Y (zh) * 2006-09-07 2007-10-03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轮胎固定装置
CN201792784U (zh) * 2010-03-19 2011-04-13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车辆运输车
WO2015034443A1 (en) * 2013-09-05 2015-03-12 Krajčĺk Jozef Combined transport in rail freight
CN205366685U (zh) * 2016-03-10 2016-07-06 东北石油大学 油气储运中的油罐承载保护装置
CN105844906A (zh) * 2016-06-14 2016-08-10 河海大学 配备于公交车辆的微型机动车运输系统及其运输控制方法
CN206012424U (zh) * 2016-08-24 2017-03-15 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 车辆定位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运输车
CN206125012U (zh) * 2016-06-22 2017-04-26 邹城市英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应急备用轮车
CN206159147U (zh) * 2016-09-30 2017-05-10 济南金钟电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侧翻式液压翻板液控系统
CN207030503U (zh) * 2017-07-24 2018-02-23 山东金钟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侧翻式液压翻板
CN207241528U (zh) * 2017-07-12 2018-04-17 李春玲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车载移动平台与物流平台融合的系统
CN207565645U (zh) * 2017-11-22 2018-07-03 青岛立业电器有限公司 板材运载系统
CN108609022A (zh) * 2018-06-13 2018-10-02 福建工程学院 联合运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8798133A (zh) * 2018-08-28 2018-11-13 安徽晶鹏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车库用载车板防止车辆移动装置
CN108860269A (zh) * 2018-07-02 2018-11-23 蒋安荣 一种机械器件生产用防撞效果好的运输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54796Y (zh) * 2006-09-07 2007-10-03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轮胎固定装置
CN201792784U (zh) * 2010-03-19 2011-04-13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车辆运输车
WO2015034443A1 (en) * 2013-09-05 2015-03-12 Krajčĺk Jozef Combined transport in rail freight
CN205366685U (zh) * 2016-03-10 2016-07-06 东北石油大学 油气储运中的油罐承载保护装置
CN105844906A (zh) * 2016-06-14 2016-08-10 河海大学 配备于公交车辆的微型机动车运输系统及其运输控制方法
CN206125012U (zh) * 2016-06-22 2017-04-26 邹城市英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应急备用轮车
CN206012424U (zh) * 2016-08-24 2017-03-15 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 车辆定位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运输车
CN206159147U (zh) * 2016-09-30 2017-05-10 济南金钟电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侧翻式液压翻板液控系统
CN207241528U (zh) * 2017-07-12 2018-04-17 李春玲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车载移动平台与物流平台融合的系统
CN207030503U (zh) * 2017-07-24 2018-02-23 山东金钟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侧翻式液压翻板
CN207565645U (zh) * 2017-11-22 2018-07-03 青岛立业电器有限公司 板材运载系统
CN108609022A (zh) * 2018-06-13 2018-10-02 福建工程学院 联合运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8860269A (zh) * 2018-07-02 2018-11-23 蒋安荣 一种机械器件生产用防撞效果好的运输装置
CN108798133A (zh) * 2018-08-28 2018-11-13 安徽晶鹏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车库用载车板防止车辆移动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3894A (zh) * 2019-07-14 2019-10-01 菏泽京九特种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车辆托载运输车及其控制方法
CN112278098A (zh) * 2019-10-28 2021-01-29 余文香 子母载具及用于子母载具的母载具
WO2021083225A1 (zh) * 2019-10-28 2021-05-06 余文香 子母载具及用于子母载具的母载具
CN110758128A (zh) * 2019-11-04 2020-02-07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车载无人车充电系统
CN112664028A (zh) * 2021-01-19 2021-04-16 深圳市赛诚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两轮驱动车辆用停车辅助装置
CN112664028B (zh) * 2021-01-19 2022-10-25 南京智悟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两轮驱动车辆用停车辅助装置
WO2023040046A1 (zh) * 2021-09-17 2023-03-23 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法、厢式充电车、存储介质及产品
CN114347887A (zh) * 2022-01-26 2022-04-15 深圳市新国都智能有限公司 改造普通汽车为自动驾驶汽车的方法、适配该方法的装置和装置的工作方法
CN114548612A (zh) * 2022-04-27 2022-05-27 惠州市丝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停车调度系统
CN114548612B (zh) * 2022-04-27 2022-07-15 惠州市丝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停车调度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1142A (zh) 一种高速路摆渡车载送系统
US4397496A (en) Vehicular and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system
US3933258A (en) Vehicular transportation system
US7975620B2 (en) Hybrid personal transit system
GB1580374A (en) Method of constructing passenger-carrying public service vehicles or trains of such vehicles
CN103171563A (zh) 一种轨道式快速交通运载系统及其运载方法
CN106994974A (zh) 一种apm列车牵引车
DE102014015698A1 (de) Wechselsystem für Verkehrsmittel
WO2010058404A2 (en) Vehicle,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ss transit transportation
US20070028798A1 (en) Dual mode vehicle and system for high speed surface transportation
CN201587461U (zh) 半挂双层客车
CN201362254Y (zh) 一种轿车与乘客随行的铁路客车
CN108609022A (zh) 联合运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3264698A (zh) 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
CN110807586A (zh) 城际交通运输方法
CN104002826A (zh) 一种宽车厢列车
CZ294435B6 (cs) Uzavřený železniční vůz pro společnou přepravu cestujících a osobních automobilů a/nebo přepravních modulů
CN113212468A (zh) 一种人车一体化智能轨道交通运输系统
CN203611980U (zh) 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
SK17822000A3 (sk) Usporiadanie vozidiel
CN202400094U (zh) 局部低地板四轴有轨电车
CN202827570U (zh) 双层双向路轨兼容绿色公交系统回车台
CN203157625U (zh) 一种公铁二用牵引车
MacDonald The future of high capacity PRT
CN2920769Y (zh) 带停车场的铁道客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