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11980U - 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11980U
CN203611980U CN201220717553.5U CN201220717553U CN203611980U CN 203611980 U CN203611980 U CN 203611980U CN 201220717553 U CN201220717553 U CN 201220717553U CN 203611980 U CN203611980 U CN 203611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arriage
platform
sided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71755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方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2071755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11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11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1198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其特征主要由设置于道路中间隔离带上或道路边上的轨道架系统和运行于该系统上的侧靠式单侧架载运车辆及停车站台组成;本交通车辆系统可不受城市原道路交通拥堵、事故车辆干扰,可相对独立或绝对独立的实现多功能复合立体载运车辆、人员快速交通;同时还能对道路上出事、故障车辆和人员进行快速救援和清通道路以保持交通畅通,特别有利于各种应急车辆如救护车可无阻碍快速交通,保障生命通道畅通;可解决当今城市中快速交通和停车等重大难题;将开创人类交通史上,崭新的可对交通量最多的轿车类车辆,进行车载车快速交通和全民轿车公交化运营,最大化、高效利用资源。

Description

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市中和城市间应用的新型多功能轨道交通车辆和系统,特别是一种可载运车辆(人员)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城市和城市间的交通中,随着家庭轿车的急聚增加,行车难、停车难、目前,还未看到有好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城市交通难题已全面影响到人类健康科学发展!那么,怎样探索创新发展人与车和谐相处的新型交通?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思考和创新目标!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公共轨道交通!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主要以地铁、城铁、高架轻轨、悬挂单轨铁路、有轨电车等等;这些都是常规轨道交通方式,但投资大、占地多、工期长、赢利少、只运人等不足;在可载运车辆方面在现实应用和背景技术中,如载运小轿车在城市间主要是采用船、列车、汽车的常规运输方式,在城市交通中可载运车辆、人员和对道路上的出事、故障车辆、人员进行快速救援、清道等多功能的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还未见有。 
在中国专利文献中有载人员进行快速交通的高架悬挂式、侧挂式轨道交通车辆和系统设计;如zL02159191.1是一种侧挂式运输设备;它包括支撑柱、梁、轨道、交通仓及控制装置组成,其交通仓运行在柱支撑的梁架轨道上;又如CN102060022A公开了一种超功能侧边式快速公交车,由上下两层式客车厢体和驱动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其车厢之下层向内侧收缩减小为长方窄条并连带驱动行走轮;上述设计车辆和系统都功能单一、结构复杂、仅限运人、不能运车并要占一定道路路面运行,且轨道架梁结构沿道路高横占空,有影响视线和市容的弊端。为保生命和快速交通,为此,我提出了新的 交通方案。 
发明内容
基于现实交通环境和现有交通技术的不足和弊端,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是: 
1.提出一种不占现有道路路面,不占道路两侧高空,不影响市容和道路行车、视线的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其可载运车辆和人员不受原道路行车影响,同时,确保车辆在大雾、大雨、大雪等灾害天气情况下,在轨道架系统上进行安全快速交通。 
2.提出一种融合上述载运车辆和轨道架系统的可对道路上出事、故障车辆、人员进行快速救援和清通道路以保持交通畅通的吊运车辆和应急车辆无阻碍快速交通。 
3.提出一种结合上述载运车辆和轨道架系统的架空停站台形成路边空中停车平台系统,以解决城市中停车位不足和不便的问题。 
4.提出一种基于本实用新型还开创一种崭新的“全民轿车公交化运营方式和系统”!使国民资源得到最大化、最高效和最先进的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1:本实用新型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采用以下技术设计方案:其特点主要由设置于道路中间隔离带上或道路边上的轨道架系统和运行于该系统上的单侧架载运车辆及停站台组成; 
所述的单侧架载运车辆:其特点是纵向呈“7”或“T”字形、侧向呈“∏”或“□”字形的单侧架空载运车辆,其单侧架下端设有运行电动轮及同体齿轮和侧靠轮,其单侧架上端设有挂靠轮和集电器;在单侧架空载运车辆上设可载车平台及载车,设人工或自动架控装置,防撞安全装置,在可载车平台上设有能固定所载车辆车轮的装置,或设供所载电动车辆充电的装置;其单 侧架空载运车辆可采用多载运车辆动车式、列车式运行、单载运车辆独立式行驶,可形成多方式共同混合运行;其供电方式采用线轨供电或停站充电方式;所述单侧架空载运车辆可运行于地面上、地下或空中,在通过道路平面交叉路口段时,所述单侧架空载运车辆采用上设运行轮及轨道通过或通过地下遂道中轨道架或空中轨道架行驶,可形成绝对独立的快速立体交通系统;或所述单侧架空载运车辆,在通过道路平面交叉路口段,可放下其内收叠的侧支架轮行驶,此路段,其载运车辆运行按照常规交通红绿灯规则作相对独立行驶;所述平面交叉路口段也是所述单侧架空载运车辆直行、左、右行的开放式转向岔道出入口;为减小轮轨的噪音,所述各轮或可采用橡胶轮,或橡胶垫轨道;所述单侧架下或可采用防噪音罩。 
所述的轨道架系统:是类似于道路隔离护栏式轨道架系统,在轨道架下端地面设有载重轨其旁在上下坡路段设有齿轨,在轨道架下端侧面设置有侧轨,在轨道架上端槽内设置有挂靠轨和供电轨,它们分别对应于单侧架空载运车辆的电动轮及同体齿轮和侧靠轮,其单侧架上端设有挂靠轮和集电器;其轨道架上端内槽上设有防雨防尘的封闭式安全供电罩和绝缘支架,供电轨和集电器;其轨道架下端地下基础部分采用间隔的钢桩混土深插入地下以稳固轨道架,其轨道架系统可单侧式或双侧式设置运行轨道于地面上、地下或空中;所述轨道架既是轨道、供电架又起隔离护栏多功能作用,采用全钢架或外加混土防锈蚀结构以加强承重和防护;或在其外侧行车道上设防车撞护栏和限高标志杆以保证规定高度的车辆在下行驶; 
所述的停站台:是设置在道路中间隔离带上或道路边上的架空停站台,设有供车辆或路边空中停车辆上下用坡道,或设可横移上下车装置及能固定所载车辆车轮的装置,设两车间连接装置及活动平板;架空停站台上或可设 置充电装置、太阳能顶棚;可结合过街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设置;或采用可活动升降平移式停站台结构; 
以上所述的单侧架空载运车辆、轨道架系统和停站台是可实现不占道、不受原道路行车干扰、可相对独立或绝对独立畅通运行的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特别在大雾、大雨、大雪等灾害天气情况下可实现城市中或城市间安全、快速、高效运输。 
进一步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所述单侧架空载运车辆,在其外侧增加载重支架和轮后成为双层式载运车辆,其可设计成双层专载车平台或专载人车厢;其载人车厢上层采用轿车式座位下层采用可站座结合设计,或是上层载运人下层载运车的混合结构设计;所述载运车辆列车式载运车辆设有列车头车辆,其电动或动力装置设于下层,上层为驾驶室;当然,也可动力装置和司机室同设一层;动车式载运车辆是电动装置设于各载运车辆上或把各单载运车辆组合运行方式,均设有车头驾驶室;或采用单车式载运车辆运行,其动力采用电动或所载车辆动力自驱动方式。 
进一步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所述固定所载车辆车轮的装置,是下凹的可卡住车前轮的横槽,或是前后两块可移动夹板在电动驱动下使板夹住车轮;或在可滚动横移板上设置有固定所载车辆车轮的夹具装置,用于把所载车辆横移于载车平台和停站平台之间;其横移车辆的动力可是载运车辆上的,也可是所载车辆车的轮驱动。 
进一步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所述可活动升降平移式停站台,其中为升降载车板,通过链齿或液压升降和横移,实现所载车辆在轨道架系统线上任何地方都可上下载运车辆平 台,其上下升降动力或可是载运车辆的轮动力传动滚轮带动升降装置上下;其上述装置属常规技术实现。 
进一步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所述轨道架系统设置有平移轨道架停站装置,其所述单侧架空载运车辆上设有上靠轮和站台上设有靠站轨;采用火车站一样岔道进站右侧停站平台适合让车式停站;上述均不影响过路载运车辆运行;所述架空载运车辆可左或右侧停于所述架空停站台上;左侧停站适合道路中间隔离带上的架空停站台上下车或停车应用,其站台下也可停车或绿化。 
进一步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所述单侧架载运车辆是低地面载运平台车辆,其是运行在所述轨道架系统的载重轨和齿轨上一种轨、轮结合的,可载运各种大、中、小型车辆;该低地面载运平台车辆是一边轮运行在轨道上、一边轮运行在原道路上;当然,也可是两边轮都运行在轨道上的方式;采用由所载车辆自驱动方式,既车辆的前轮驶上所述地面载运车辆平台上,由所载车辆后轮在地面驱动;或所载车辆全在所述低地面载运平台车辆上,通过前或后轮驱动平台车辆上的传动装置行驶;其在单车独立式运行时可省去司机撑控方向盘,只需把握快慢和开停也既油门和刹车即可;或采用多车串联动车、列车式运行,其保障安全、快速、高效,特别在大雾、大雨、大雪等灾害天气情况下,该方式适合载运各种大、中型车辆运行于城市间的高等级、高速公路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2:本实用新型在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基础上,可复合运行各种应急救援车辆;其采用以下创新技术方案:特点是在所述的单侧架空载运车辆基础上设置一种可平移伸缩吊运架,该架由水平伸缩收叠架和竖立伸缩收叠支撑架,和在其水平伸缩收叠架上运行的 吊运装置组成;通过所述吊运装置下的吊具车轮凹卡可快速卡住事故车辆四个车轮后,上吊平移至运行在上述轨道架系统上的单侧架空载运车辆平台上;当然,在其单侧架空载运车辆上也可设置普通伸缩吊架如:汽车式伸缩吊架完成吊运事故车辆和人员;所述单侧架空载运车辆平台上还可设置成医疗救护车、消防车和警务车等专用应急车辆,可实现绝对无阻碍的快速运行、可形成保护生命的安全通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3:本实用新型在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基础上,采用以下创新设计方案:其特点是结合所述架空停站台,在道路中隔带上或道路边上设置空中停车平台系统,该平台系统可以与架空停站台连为一体,也可以独立设置于道路中隔带上或道路边上,其空中停车平台下也可停车或绿化;所述空中停车平台上设有充电装置、太阳能顶棚;停于该平台上的车辆应主要是轿车类车辆,其车辆可直接驶上所述单侧架空载运车辆,也可以由专设的升降装置升降所停车辆于地面道路和空中停车平台之间;当然,也可由上下坡道行驶上下停车平台;以解决城市中停车位不足和不便的问题。 
另外,基于本实用新型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的基础,我们还可展开运行一种崭新的“全民轿车公交化运营新方式和系统”;可对数量最多的私家车参与公交化运营提供了实现可能和具体实施方式和系统!其主要是:对运行于上述轨道系统的车辆实行买票进站运行的方式,对轿车空座实行国家或运营商买票,或每车按满员定价方式运营;同时,参与公交化运营的轿车主也可从运营中得到利益,如:快速交通和免或少交通费,以此鼓励更多私家车参与公交化运营解决乘车难、公交难的问题!使国民资源得到最大化、最高效和最先进的利用!乘客票费国家收取以建更多该 新型畅通快速交通系统。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复合运行一种“超大型高架跨道多功能快速公交电动轨道车辆”它将开创世界城市最大运量、高效、安全、快速、环保、节能的多功能新型交通系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创新技术设计方案可显易地看到: 
1.可不受城市原道路交通拥堵、事故车辆干扰,可绝对独立或相对独立的实现复合立体载运车辆、人员快速交通,特别是对车流量最多的轿车类车辆进行车载车快速交通。 
2.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污染、耗能、耗时及社会、人员效益整体下降!对缓解大中城市的出行难问题!实现城市交通的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建美丽新城市、美丽新交通等社会交通重大难题!都大有利益1 
3.增加了沿道路空中或地面停车位,方便驾车人快速就近停车,解决城市中停车位不足和不便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创新还能对道路上出事、故障车辆和人员进行快速救援和清通道路以保持交通畅通,实现对生命通道的保障!和有利于特种应急车辆无阻碍快速交通。 
5.基于本实用新型还开创一种崭新的“全民轿车公交化运营方式和系统”!使国民资源得到最大化、最高效和最先进的利用1 
6.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开创一种复合运行的“超大型高架跨道多功能快速公交电动轨道车辆”它将开创世界城市最大运量、高效、安全、快速、环保、节能的多功能新型交通系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至图2轨道架系统、单侧架空车辆和架空停站台简示图 
图3至图4轨道架系统、单侧架空车辆和架空停站台各种应用示图 
图5运行在轨道架系统上的道路排障、救援车辆示意图 
图6至图8单侧架车辆载人的列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8,本发明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采用以下创新技术设计方案:其特点主要由设置于道路中间隔离带上或道路边上的轨道架系统A和运行于该系统上的单侧架载运车辆B及停车站台C组成; 
所述的单侧架载运车辆B:其特点是纵向呈“7”或“T”字形、侧向呈“∏”或“□”字形的单侧架空载运车辆B1,其单侧架下端设有运行电动轮B2及同体齿轮B3和侧靠轮B4,其单侧架上端设有挂靠轮B5和集电器B6;在单侧架空载运车辆B1上设可载车平台B7及载车BA,设人工或自动架控装置,防撞安全装置,在可载车平台B7上设有能固定所载车辆车轮的装置B8,或设供所载电动车辆充电的装置B9(如图3中B图所示);其单侧架空载运车辆B1可采用多载运车辆动车式、列车式运行、单载运车辆独立式行驶,可形成多方式共同混合运行(如图7、图8所示);其供电方式采用线轨供电或停站充电方式;所述单侧架空载运车辆B1可运行于地面上、地下或空中(如各图中所示),在通过道路平面交叉路口段时,所述单侧架空载运车辆B1采用上设运行轮及轨道B10通过或通过地下遂道中轨道架B11或空中轨道架B12行驶,可形成绝对独立的快速立体交通系统;或所述单侧架空载运车辆B1,在通过道路平面交叉路口段,可放下其内收叠的侧 支架轮B13行驶(如图4中F图所示),此路段,其载运车辆运行按照常规交通红绿灯规则作相对独立行驶;所述平面交叉路口段也是所述单侧架空载运车辆B1直行、左、右行的开放式转向岔道出入口;为减小轮轨的噪音,所述各轮或可采用橡胶轮,或橡胶垫轨道;所述单侧架下或可采用防噪音罩。 
所述的轨道架系统A:是类似于道路隔离护栏式轨道架A1系统(如图7、图8中A图所示),在轨道架下端地面设有载重轨A2其旁在上下坡路段设有齿轨A3,在轨道架下端侧面设置有侧轨A4,在轨道架上端槽内设置有挂靠轨A5和供电轨A6,它们分别对应于单侧架空载运车辆B1的电动轮B2及同体齿轮B3和侧靠轮B4,其单侧架上端设有挂靠轮B5和集电器B6;其轨道架上端内槽上设有防雨防尘的封闭式安全供电罩A7(如图2中E图所示)A8为绝缘支架,供电轨A6和集电器B6;其轨道架下端地下基础部分采用间隔的钢桩混土深插入地下以稳固轨道架A1,其轨道架A1系统可单侧式或双侧式设置运行轨道于地面上、地下或空中(如各图中所示);所述轨道架A1既是轨道、供电架又起隔离护栏多功能作用,采用全钢架或外加混土防锈蚀结构以加强承重和防护;或在其外侧行车道上设防车撞护栏A13和限高标志杆A14以保证规定高度的车辆AA在下行驶; 
所述的停站台C:是设置在道路中间隔离带上或道路边上的架空停站台C1,设有供车辆BA或路边空中停车辆BA1上下用坡道C2(如图7中B图所示)其B14为可横移上下车装置及能固定所载车辆车轮的装置B8,两车连接装置B23及活动平板B24;架空停站台C1上或可设置充电装置C3、太阳能顶棚C4;可结合过街人行天桥C5或地下通道设置(如图6中D、E图示);或采用可活动升降平移式停站台结构(如图5中F图示); 
以上所述的单侧架空载运车辆B、轨道架系统A和停站台C是可实现 不占道、不受原道路行车干扰、可相对独立或绝对独立畅通运行的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特别在大雾、大雨、大雪等灾害天气情况下可实现城市中或城市间安全、快速、高效运输。 
进一步优选的:本发明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所述单侧架空载运车辆B1,在其外侧增加载重支架和轮后成为双层式载运车辆(如图3中B、C图示),其可设计成双层专载车平台B14或专载人车厢B15;其载人车厢B15上层采用轿车式座位下层采用可站座结合设计,或是上层载运人下层载运车的混合结构设计;所述载运车辆列车式载运车辆设有列车头车辆,其电动或动力装置设于下层,上层为驾驶室;当然,也可动力装置和司机室同设一层;动车式载运车辆是电动装置设于各载运车辆上或把各单载运车辆组合运行方式,均设有车头驾驶室;或采用单车式载运车辆运行,其动力采用电动或所载车辆动力自驱动方式B16(如图5中C图所示)。 
进一步优选的:本发明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所述固定所载车辆BA车轮的装置B8,是下凹的可卡住车前轮的横槽,或是前后两块可移动夹板在电动驱动下使板夹住车轮;或在可滚动横移板B14上设置有固定所载车辆车轮的夹具装置B8,用于把所载车辆BA横移于载车平台B7和停站平台C1之间;其横移车辆的动力可是载运车辆B1上的,也可是所载车辆车BA的轮驱动(如图7中B图所示)。 
进一步优选的:本发明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所述可活动升降平移式停站台(如图5中F图示),其中B18为升降载车板,通过链齿或液压升降B19和横移B20,实现所载车辆BA在轨道架A1系统线上任何地方都可上下载运车辆平台B7,其上下升降动力或可是载运车辆BA的轮动力传动滚轮带动升降装置上下;其上述装置属常规技术实现。 
进一步优选的:本发明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所述轨道架A1系统设置有平移轨道架停站装置(如图4中C图示),其所述单侧架空载运车辆B1上设有上靠轮B21和站台上设有靠站轨C6;采用火车站一样岔道进站右侧停站平台C7适合让车式停站;上述均不影响过路载运车辆B1运行;所述架空载运车辆B1可左或右侧停于所述架空停站台C1上;左侧停站适合道路中间隔离带上的架空停站台C1上下车或停车应用,其站台C1下也可停车或绿化。 
进一步优选的:本发明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所述单侧架载运车辆B1是低地面载运平台车辆,(如图5中C图示)其是运行在所述轨道架A1系统的载重轨A3和齿轨A4上一种轨、轮结合的,可载运各种大、中、小型车辆;该低地面载运平台车辆B22是一边轮运行在轨道上、一边轮运行在原道路上B23;当然,也可是两边轮都运行在轨道上的方式;采用由所载车辆BA自驱动方式,既车辆的前轮驶上所述地面载运车辆平台上,由所载车辆BA后轮在地面驱动;或所载车辆全在所述低地面载运平台车辆B22上,通过前或后轮驱动平台车辆上的传动装置B16行驶;其在单车独立式运行时可省去司机撑控方向盘,只需把握快慢和开停也既油门和刹车即可;或采用多车串联动车、列车式运行,其保障安全、快速、高效,特别在大雾、大雨、大雪等灾害天气情况下,该方式适合载运各种大、中型车辆运行于城市间的高等级、高速公路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2:本发明在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基础上,可复合运行各种应急救援车辆BD(如图5中A、B图示);其采用以下创新技术方案:特点是在所述的单侧架空载运车辆B1基础上设置一种可平移伸缩吊运架BW,该架由水平伸缩收叠架BW1和竖立伸缩收叠 支撑架BW2,和在其水平伸缩收叠BW1架上运行的吊运装置BW3组成;通过所述吊运装置BW3下的吊具车轮凹卡BW4可快速卡住事故车辆BD1四个车轮后,上吊平移至运行在上述轨道架A1系统上的单侧架空载运车辆B1平台上;当然,在其单侧架空载运车辆B1上也可设置普通伸缩吊架如:汽车式伸缩吊架完成吊运事故车辆BD1和人员;所述单侧架空载运车辆B1平台上还可设置成医疗救护车、消防车和警务车等专用应急车辆,可实现绝对无阻碍的快速运行、可形成保护生命的安全通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3:本发明在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基础上,采用以下创新设计方案:其特点是结合所述架空停站台C1,在道路中隔带上或道路边上设置空中停车平台系统,该平台系统可以与架空停站台C1连为一体,也可以独立设置于道路中隔带上或道路边上,其空中停车平台下也可停车或绿化;所述空中停车平台上设有充电装置C4、太阳能顶棚C5(如各图中所示);停于该平台上的车辆1应主要是轿车类车辆,其车辆可直接驶上所述单侧架空载运车辆B1上(如图7中B图所示),也可以由专设的升降装置升降所停车辆AB1于地面道路和空中停车平台之间;当然,也可由上下坡C2道行驶上下停车平台;以解决城市中停车位不足和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4:基于本发明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的基础,我们还可展开运行一种崭新的“全民轿车公交化运营新方式和系统”;可对数量最多的私家车参与公交化运营提供了实现可能和具体实施方式和系统!其主要是:对运行于上述轨道系统的车辆实行买票进站运行的方式,对轿车空座实行国家或运营商买票,或每车按满员定价方式运营;同时,参与公交化运营的轿车主也可从运营中得到利益,如:快速交通和免或 少交通费,以此鼓励更多私家车参与公交化运营解决乘车难、公交难的问题!使国民资源得到最大化、最高效和最先进的利用!乘客票费国家收取以建更多该新型畅通快速交通系统。 
另外,本发明还可复合运行一种“超大型高架跨道多功能快速公交电动轨道车辆”它将开创世界城市最大运量、高效、安全、快速、环保、节能的多功能新型交通系统。 

Claims (8)

1.一种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其主要由设置于道路中间隔离带上或道路边上的轨道架系统(A)和运行于该系统上的单侧架载运车辆(B)及停车站台(C)组成: 
所述的单侧架载运车辆(B):其特征是纵向呈“7”或“T”字形、侧向呈“∏”或“□”字形的单侧架空载运车辆(B1),其单侧架下端设有运行电动轮(B2)及同体齿轮(B3)和侧靠轮(B4),其单侧架上端设有挂靠轮(B5)和集电器(B6);在单侧架空载运车辆(B1)上设可载车平台(B7)及载车(BA),设人工或自动架控装置,防撞安全装置,在可载车平台(B7)上设有能固定所载车辆车轮的装置(B8),或设供所载电动车辆充电的装置(B9);其单侧架空载运车辆(B1)可采用多载运车辆动车式、列车式运行、单载运车辆独立式行驶,可形成多方式共同混合运行;其供电方式采用线轨供电或停站充电方式;所述单侧架空载运车辆(B1)可运行于地面上、地下或空中,在通过道路平面交叉路口段时,所述单侧架空载运车辆(B1)采用上设运行轮及轨道(B10)通过或通过地下遂道中轨道架(B11)或空中轨道架(B12)行驶,可形成绝对独立的快速立体交通系统;或所述单侧架空载运车辆(B1),在通过道路平面交叉路口段,可放下其内收叠的侧支架轮(B13)行驶,此路段,其载运车辆运行按照常规交通红绿灯规则作相对独立行驶;所述平面交叉路口段也是所述单侧架空载运车辆(B1)直行、左、右行的开放式转向岔道出入口;为减小轮轨的噪音,所述各轮或可采用橡胶轮,或橡胶垫轨道;所述单侧架下或可采用防噪音罩; 
所述的轨道架系统(A):是类似于道路隔离护栏式轨道架(A1)系统,在轨道架下端地面设有载重轨(A2)其旁在上下坡路段设有齿轨(A3),在轨道架下端侧面设置有侧轨(A4),在轨道架上端槽内设置有挂靠轨(A5)和供 电轨(A6),它们分别对应于单侧架空载运车辆(B1)的电动轮(B2)及同体齿轮(B3)和侧靠轮(B4),其单侧架上端设有挂靠轮(B5)和集电器(B6);其轨道架上端内槽上设有防雨防尘的封闭式安全供电罩(A7),绝缘支架(A8),供电轨(A6)和集电器(B6);其轨道架下端地下基础部分采用间隔的钢桩混土深插入地下以稳固轨道架(A1),其轨道架(A1)系统可单侧式或双侧式设置运行轨道于地面上、地下或空中;所述轨道架(A1)既是轨道、供电架又起隔离护栏多功能作用,采用全钢架或外加混土防锈蚀结构以加强承重和防护;或在其外侧行车道上设防车撞护栏(A13)和限高标志杆(A14)以保证规定高度的车辆(AA)在下行驶; 
所述的停站台(C):是设置在道路中间隔离带上或道路边上的架空停站台(C1),设有供车辆(BA)或路边空中停车辆(BA1)上下用坡道(C2)可横移上下车装置(B14)及能固定所载车辆车轮的装置(B8),两车连接装置(B23)及活动平板(B24);架空停站台(C1)上或可设置充电装置(C3)、太阳能顶棚(C4);可结合过街人行天桥(C5)或地下通道设置;或采用可活动升降平移式停站台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侧架空载运车辆(B1),在其外侧增加载重支架和轮后成为双层式载运车辆,其可设计成双层专载车平台(B14)或专载人车厢(B15);其载人车厢(B15)上层采用轿车式座位下层采用可站座结合设计,或是上层载运人下层载运车的混合结构设计;所述载运车辆列车式载运车辆设有列车头车辆,其电动或动力装置设于下层,上层为驾驶室;当然,也可动力装置和司机室同设一层;动车式载运车辆是电动装置设于各载运车辆上或把各单载运车辆组合运行方式,均设有车头驾驶室;或采用单车式载运车辆运行,其动力采 用电动或所载车辆动力自驱动(B16)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所载车辆(BA)车轮的装置(B8),是下凹的可卡住车前轮的横槽,或是前后两块可移动夹板在电动驱动下使板夹住车轮;或在可滚动横移板(B14)上设置有固定所载车辆车轮的夹具装置(B8),用于把所载车辆(BA)横移于载车平台(B7)和停站平台(C1)之间;其横移车辆的动力可是载运车辆(B1)上的,也可是所载车辆车(BA)的轮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活动升降平移式停站台,其中(B18)为升降载车板,通过链齿或液压升降(B19)和横移(B20),实现所载车辆(BA)在轨道架(A1)系统线上任何地方都可上下载运车辆平台(B7),其上下升降动力或可是载运车辆(B A)的轮动力传动滚轮带动升降装置上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架(A1)系统设置有平移轨道架停站装置,其所述单侧架空载运车辆(B1)上设有上靠轮(B21)和站台上设有靠站轨(C6);采用火车站一样岔道进站右侧停站平台(C7)适合让车式停站;所述架空载运车辆(B1)可左或右侧停于所述架空停站台C1上;左侧停站适合道路中间隔离带上的架空停站台C1上下车或停车应用,其站台C1下也可停车或绿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侧架载运车辆(B1)是低地面载运平台车辆,其是运行在所述轨道架(A1)系统的载重轨(A3)和齿轨(A4)上一种轨、轮结合的,可载运各种大、中、小型车辆;该低地面载运平台车辆(B22)是一边轮运行在轨道上、一边轮运行在原道路上(B23);当然,也可是两边轮都运行在轨道 上的方式;采用由所载车辆(BA)自驱动方式,既车辆的前轮驶上所述地面载运车辆平台上,由所载车辆(BA)后轮在地面驱动;或所载车辆全在所述低地面载运平台车辆(B22)上,通过前或后轮驱动平台车辆上的传动装置(B16)行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架空停站台(C1),在道路中隔带上或道路边上设置空中停车平台系统,该平台系统可以与架空停站台(C1)连为一体,也可以独立设置于道路中隔带上或道路边上,其空中停车平台下也可停车或绿化;所述空中停车平台上设有充电装置(C4)、太阳能顶棚(C5);停于该平台上的车辆(BA1)应主要是轿车类车辆,其车辆可直接驶上所述单侧架空载运车辆(B1)上,也可以由专设的升降装置(B17)升降所停车辆(B A)于地面道路和空中停车平台之间;也可由上下坡(C2)道行驶上下停车站平台。 
8.一种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基础上,可复合运行各种应急救援车辆(BD);特点是在所述的单侧架空载运车辆(B1)基础上设置一种可平移伸缩吊运架(BW),该架由水平伸缩收叠架(BW1)和竖立伸缩收叠支撑架(BW2),和在其水平伸缩收叠(BW1)架上运行的吊运装置(BW3)组成;通过所述吊运装置(BW3)下的吊具车轮凹卡(BW4)可快速卡住事故车辆(BD1)四个车轮后,上吊平移至运行在上述轨道架(A1)系统上的单侧架空载运车辆(B1)平台上;或在其单侧架空载运车辆(B1)上设置普通伸缩吊架如:汽车式伸缩吊架完成吊运事故车辆(BD1)和人员;所述单侧架空载运车辆(B1)平台上还可设置成医疗救护车、消防车和警务车等专用应急车辆。 
CN201220717553.5U 2012-12-24 2012-12-24 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11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717553.5U CN203611980U (zh) 2012-12-24 2012-12-24 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717553.5U CN203611980U (zh) 2012-12-24 2012-12-24 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11980U true CN203611980U (zh) 2014-05-28

Family

ID=50764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717553.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11980U (zh) 2012-12-24 2012-12-24 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1198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4698A (zh) * 2012-12-24 2013-08-28 李方立 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
CN109532634A (zh) * 2018-11-21 2019-03-29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结构及站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4698A (zh) * 2012-12-24 2013-08-28 李方立 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
CN109532634A (zh) * 2018-11-21 2019-03-29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结构及站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64464B (zh) 个人悬挂式双轨道双动力自动控制轻型轨道交通系统
CN107600077B (zh) 悬挂式智能立体轨道交通系统及方法
CN107554534A (zh) 一种新能源空地两用共享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07839696B (zh) 一种永磁轴式直驱空地共享立体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CN100411940C (zh) 一种交通道路空间复用方法及其上层车辆
CN106428028A (zh) 网格状悬挂式空中城市公交运输系统
CN102120459A (zh) 高架宽体电车及其上下车装置和快速逃生装置
CN201736832U (zh) 带有上下车装置和快速逃生装置的高架宽体电车
US20060162609A1 (en) Interstate highway train system
US8616135B2 (en) Transit vehicle for ferrying roadway vehicles, passengers, cargo and commuters
CN103264698A (zh) 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
CN103213583A (zh) 双层运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JP2011111149A (ja) 高速道路列車を運行してco2排出を削減し高速道路を無料にする交通システム
CN205365599U (zh) 一种无接触供电高架公交车
CN102658822A (zh) 空中轨道交通系统
CN106809220A (zh) 一种可在普通路面随意上落的装配梯式轿箱组合空中巴士系统
CN203611980U (zh) 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
WO2022000439A1 (zh) 一种多轨道变轨系统及其变轨方法、可变轨车辆
CN102013161A (zh) 自行车专用交通系统
CN103241246A (zh) 一种城市有轨公共交通运输系统
CN201876989U (zh) 自行车专用交通系统
DE102012008292A1 (de) Transportsystem
CN202499138U (zh) 双层运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CN113212468A (zh) 一种人车一体化智能轨道交通运输系统
CN105539459A (zh) 龙门式立体交通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