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48655A - 苦郎树的组织培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苦郎树的组织培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48655A
CN109548655A CN201910011481.9A CN201910011481A CN109548655A CN 109548655 A CN109548655 A CN 109548655A CN 201910011481 A CN201910011481 A CN 201910011481A CN 109548655 A CN109548655 A CN 1095486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bud
seedling
days
tissue cul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114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48655B (zh
Inventor
刘德浩
徐平
陈智涛
舒夏竺
廖文莉
郑洲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 (guangdong Regional Forestry Experiment (huizhou)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 (guangdong Regional Forestry Experiment (huizhou)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 (guangdong Regional Forestry Experiment (huizhou) Center) filed Critical Huizhou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 (guangdong Regional Forestry Experiment (huizhou)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91001148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486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48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86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486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86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4/00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therefor
    • A01H4/008Methods for regeneration to complete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苦郎树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其中,所述外植体为苦郎树实生苗的离体的半木质化枝条;将外植体修剪成为1.0厘米至2.5厘米的茎段,其中,每个茎段带一个芽点;将茎段接种至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培养12天至45天,得到丛生芽;将丛生芽分成若干小株,将各小株接种至增殖培养基上增殖培养38天至45天,得到继代芽;将继代芽截取为带顶芽的单芽茎段,将单芽茎段接种至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培养,得到具有根系的幼苗。上述苦郎树的组织培养方法,能够快速获得大量幼苗,而且组织培养不受季节限制,能够满足生产中对其需求量的要求,能够降低苦郎树幼苗的育苗成本,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适合大规模化育苗。

Description

苦郎树的组织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苦郎树的组织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苦郎树(Clerodendrum inerme)属马鞭草科(Verbenaceae)大青属(Clerodendrum),又称为苦蓝盘、许树、假茉莉、海常山等。苦郎树的枝、叶、根均可入药,常被用来治疗多种不同的疾病,枝、叶入药用于跌打损伤,血瘀肿痛,疮癣疥癞,湿疹瘙痒等。此外,它还是一种常用的苦味补药,也可作为沿海防沙造林树种。
然而,现有的苦郎树的育苗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由于苦郎树临水生长独特的生境特点,多生长于海岸沙滩和潮汐能至的地方,种子成熟后掉落水中存在被水流冲走等问题导致其种子收集困难,并且常规种子育苗方式受到季节限制,难以规模化育苗。另一方面,苦郎树采用种子育苗的方法成本高,繁殖速度低,无法快速育苗。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快速育苗以及能够规模化育苗的苦郎树的组织培养方法。
一种苦郎树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其中,所述外植体为苦郎树实生苗的离体的半木质化枝条;
将外植体修剪成为1.0厘米至2.5厘米的茎段,其中,每个茎段带一个芽点;
将茎段接种至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培养12天至45天,得到丛生芽;
将丛生芽分成若干小株,将各小株接种至增殖培养基上增殖培养38天至45天,得到继代芽;
将继代芽截取为带顶芽的单芽茎段,将单芽茎段接种至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培养28天至32天,得到具有根系的幼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得到具有根系的幼苗之后,所述苦郎树的组织培养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幼苗炼苗10天,移栽至消毒后的混合基质中;其中,所述混合基质包括珍珠岩、泥炭土和沙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合基质中,所述珍珠岩、所述泥炭土和所述沙子的质量比为2:2: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外植体修剪成为2厘米的茎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丛生芽分成若干小株,各小株具有2个芽至4个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继代芽截取为带顶芽的长度为3厘米至5厘米的单芽茎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诱导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浓度的各组分:6-苄氨基腺嘌呤0.5mg/L-1.5mg/L、萘乙酸0.05mg/L-0.15mg/L、吲哚丁酸0.5mg/L-1.5mg/L、蔗糖25g/L、琼脂粉6g/L和余量的1/2MS基本培养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殖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浓度的各组分:6-苄氨基腺嘌呤0.5mg/L-2.0mg/L、萘乙酸0.05-0.15mg/L、蔗糖25g/L、琼脂粉6g/L和余量的1/2MS基本培养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根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浓度的各组分:吲哚丁酸0.01-0.2mg/L、蔗糖25g/L、琼脂粉6g/L和余量的1/2MS基本培养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诱导培养和/或者所述增殖培养和/或者所述生根培养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5℃,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12h·d-1
上述苦郎树的组织培养方法,通过采用苦郎树的半木质化枝条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能够快速获得大量幼苗,而且组织培养不受季节限制,能够满足生产中对其需求量的要求,能够降低苦郎树幼苗的育苗成本,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适合大规模化育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实施例中,一种苦郎树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其中,所述外植体为苦郎树实生苗的离体的半木质化枝条;将外植体修剪成为1.0厘米至2.5厘米的茎段,其中,每个茎段带一个芽点;将茎段接种至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培养12天至45天,得到丛生芽;将丛生芽分成若干小株,将各小株接种至增殖培养基上,增殖培养38天至45天,得到继代芽;将继代芽截取为带顶芽的单芽茎段,将单芽茎段接种至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培养28天至32天,得到具有根系的幼苗。
为了进一步说明上述苦郎树的组织培养方法,又一个例子是,苦郎树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0: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其中,所述外植体为苦郎树实生苗的离体的半木质化枝条;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去除微生物表面的微生物,以利于后续的组织培养。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苦郎树实生苗的离体的半木质化枝条,更利于苦郎树的快速繁殖和大量繁殖。例如,苦郎树实生苗为苦郎树的实生苗。例如,苦郎树的实生苗为直接由苦郎树的种子繁殖的苗木。例如,离体的半木质化枝条是指离体0.01小时至48小时。优选的,离体的半木质化枝条是指离体0.01小时至12小时。
为了进一步便于后续外植体能够诱导出众生芽,一实施例中,所述外植体的选择如下:连续晴天3天以上,选取生长健壮、长势良好的苦郎树实生苗半木质化枝条,装入密封袋中,即为苦郎树实生苗的离体的半木质化枝条,然后将其带回实验室进行后续消毒处理。
一实施例,消毒处理过程如下:将选取的外植体放在流水下冲洗2h,然后放入超声波清洗机中用0.2%灭菌净清洗20min,再用无菌水冲洗5次备用;在超净工作台上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5%的酒精消毒30s-60s后,再用0.1%(W/V)的升汞消毒5min-11min,之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用无菌滤纸吸干备用。如此,能够较好地进行消毒处理,还能够较好地去除外植体表面的泥沙灰尘等物。
S120:将外植体修剪成为1.0厘米至2.5厘米的茎段,其中,每个茎段带一个芽点;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外植体修剪成为1.0厘米至2.5厘米的茎段,其中,每个茎段带一个芽点,便于后续能够被诱导出众生芽。具体的,将外植体修剪成为2.0厘米的茎段,其中,每个茎段带一个芽点;如此,能够较好地便于后续被诱导出众生芽。
S130:将茎段接种至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培养12天至45天,得到丛生芽;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茎段接种至诱导培养基上进行丛生芽诱导,得到丛生芽。
为了较好地进行诱导培养,一实施例中,所述诱导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浓度的各组分:6-苄氨基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6-BA)0.5mg/L-1.5mg/L、萘乙酸(naphthylacetic acid,NAA)0.05mg/L-0.15mg/L、吲哚丁酸(IBA)0.5mg/L-1.5mg/L、蔗糖25g/L、琼脂粉6g/L和余量的1/2MS基本培养基。例如,调节其pH值至5.8。如此,能够较好地进行诱导培养。需要说明的是,MS培养基是Murashige和Skoog于1962年为烟草细胞培养设计的,其中的MS是人名Murashige and Skoog的缩写。1/2MS基本培养基即为MS基本培养基中无机盐减半。本实施例中,余量的1/2MS基本培养基,可以理解为,将1/2MS基本培养基当成溶剂,后续以此类推。
一实施例中,所述诱导培养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5℃,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12h·d-1。如此,能够较好地进行诱导培养。经申请人研究发现,在此培养温度、光照响度及光照时间下,苦郎树的组织培养生长效果较好。
S140:将丛生芽分成若干小株,将各小株接种至增殖培养基上增殖培养38天至45天,得到继代芽;
本实施例中,将丛生芽分成若干小株芽苗,将各小株芽苗接种至增殖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培养,以获得更多数量的丛生芽,即为继代芽。一实施例中,将丛生芽分成若干小株,各小株具有2个芽至4个芽,如此,能够较好地进行增殖培养。
为了较好地进行增殖培养,一实施例中,所述增殖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浓度的各组分:6-苄氨基腺嘌呤0.5mg/L-2.0mg/L、萘乙酸0.05-0.15mg/L、蔗糖25g/L、琼脂粉6g/L和余量的1/2MS基本培养基。例如,调节其pH值至5.8。如此,能够较好地进行增殖培养。例如,所述增殖培养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5℃,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12h·d-1。如此,能够较好地进行增殖培养。
S150:将继代芽截取为带顶芽的单芽茎段,将单芽茎段接种至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培养28天至32天,得到具有根系的幼苗。
一实施例中,将继代芽截取为带顶芽的长度为3厘米至5厘米的单芽茎段。例如,单芽茎段即为具有单个芽的茎段。如此,能够便于后续生根培养。
为了较好地进行生根培养,一实施例中,所述生根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浓度的各组分:吲哚丁酸0.01-0.2mg/L、蔗糖25g/L、琼脂粉6g/L和余量的1/2MS基本培养基。例如,调节其pH值至5.8。如此,能够较好地进行生根培养。
S160:将幼苗炼苗10天,然后移栽至消毒后的混合基质中;其中,所述混合基质包括珍珠岩、泥炭土和沙子。
一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诱导培养和/或者所述增殖培养和/或者所述生根培养为放在组织培养瓶中培养。一实施例中,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且粗壮的幼苗进行炼苗操作,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炼苗的操作过程如下:拧松瓶盖2d,瓶盖拧开少许3d,瓶盖完全打开5d。如此,能够较好地进行炼苗,便于后续移栽,能够提高后续的成活率。需要说明的是,瓶盖拧开少许,是指将组织培养瓶的瓶盖扭开六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即瓶盖遮盖瓶口的四分之三至六分之五。例如,炼苗操作需要将组织培养瓶中实验室中取出转移至室外遮阴棚或者温室中进行。例如,遮阴棚中的遮阴度为50%至70%。如此,能够较好地进行炼苗操作。
本实施例中,混合基质为包括珍珠岩、泥炭土和沙子的混合物。一实施例中,所述珍珠岩、所述泥炭土和所述沙子的质量比为2:2:1,如此,能够较好提供营养,适合幼苗生长。例如,混合基质的消毒包括但不限于高温消毒、药物消毒等。高温消毒包括但不限于高温高压灭菌(121摄氏度,20分钟)、放在铁锅里面炒、太阳底下进行曝晒以及将混合基质加热等。药物消毒包括但不限于采用多菌灵、高锰酸钾、百菌清等进行消毒。优选的,混合基质采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如此,能够较好地进行消毒处理。例如,在采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混合基质进行消毒处理后,需要采用清水清洗混合基质,以免幼苗的根本收到高锰酸钾溶液的损伤。
一实施例中,在移栽至消毒后的混合基质之后,所述苦郎树的组织培养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立即向混合基质中浇水,直至混合基质被浇透;而后每隔10天用1000倍多菌灵溶液喷洒混合基质和/或幼苗1次,持续3次。如此,幼苗移栽至混合基质25天至31天后长出新的嫩芽,幼苗成活。例如,将幼苗移栽至混合基质之后,将其置于遮阴棚或者温室中进行生长。
上述苦郎树的组织培养方法,通过采用苦郎树的半木质化枝条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能够快速获得大量幼苗,而且组织培养不受季节限制,能够满足生产中对其需求量的要求,能够降低苦郎树幼苗的育苗成本,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适合大规模化育苗。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继续对本发明的苦郎树的组织培养方法予以说明。
实施例1
(1)外植体消毒
连续晴天3天以上,选取生长健壮、长势良好的苦郎树实生苗半木质化枝条,装入密封袋中,带回实验室预处理。首先将选取的苦郎树枝条放在流水下冲洗2h,然后放入超声波清洗机中用0.2%灭菌净清洗20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备用。在超净工作台上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5%的酒精消毒30s后,再用0.1%(W/V)的升汞消毒11min,之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用无菌滤纸吸干备用。
(2)诱导培养
将(1)中处理后的半木质化枝条用灭菌后的剪刀截取成2cm的茎段,每个茎段带一个芽点,接入诱导培养基中培养,诱导培养基包括如下组分:1/2MS基本培养基+6-BA0.5mg/L+NAA0.05mg/L+IBA0.5mg/L;调节pH值至5.8。培养温度25℃,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12h·d-1。12d即有芽开始膨大萌动,42d即长出丛生芽。
(3)增殖培养
将(2)诱导出的丛生芽分成小株,每株大约3个芽,接种至增殖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温度25℃,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12h·d-1。其中,增殖培养基包括如下组分:1/2MS基本培养基+6-BA0.5mg/L+NAA0.05mg/L。
42d后产生大量丛生芽,继续进行分株增殖培养。
(4)生根培养
将(3)中培养出的丛生芽截取为3-5cm长的带顶芽的单芽,接种至生根培养基中培养,其中,生根培养基包括如下组分:1/2MS基本培养基+NAA0.01mg/L。培养温度25℃,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12h·d-1。32d后获得生长健壮具有健康根系的幼苗,生根率为93.33%。
(5)炼苗移栽
将生长健壮、根系发达且粗壮的幼苗置荫棚内炼苗10d,炼苗步骤为:拧松瓶盖(2d)、瓶盖拧开少许(3d)、瓶盖完全打开(5d)。炼苗10d后将生根苗移栽至预先消毒处理的珍珠岩、泥炭土、沙子混合基质中,其中珍珠岩、泥炭土和沙子的质量比为2:2:1。基质在使用前先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移栽过程中洗净培养基,避免根部损伤,移栽后立即浇透水。移栽后每隔10d用1000倍多菌灵溶液喷洒1次,持续3次。31d后长出新的嫩芽,幼苗成活,成活率为90.0%。整个组织培养过程中无玻璃化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诱导培养、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的培养基均附加蔗糖25g/L和琼脂粉6g/L。
实施例2
(1)外植体消毒
连续晴天3天以上,选取生长健壮、长势良好的苦郎树实生苗半木质化枝条,装入密封袋中,带回实验室预处理。首先将选取的苦郎树枝条放在流水下冲洗2h,然后放入超声波清洗机中用0.2%灭菌净清洗20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备用。在超净工作台上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5%的酒精消毒45s后,再用0.1%(W/V)的升汞消毒8min,之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用无菌滤纸吸干备用。
(2)诱导培养
将(1)中处理后的半木质化枝条用灭菌后的剪刀截取成2cm的茎段,每个茎段带一个芽点,接入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其中,诱导培养基包括如下组分:1/2MS基本培养基+6-BA0.5mg/L+NAA0.15mg/L+IBA1.5mg/L;调节pH值至5.8。培养温度25℃,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12h·d-1。15d即有芽开始膨大萌动,38d即长出丛生芽。
(3)增殖培养
将(2)诱导出的丛生芽分成小株,每株大约3个芽,接种至增殖培养基中培养,其中,增殖培养基包括如下组分:1/2MS基本培养基+6-BA1.5mg/L+NAA0.15mg/L。培养温度25℃,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12h·d-1。38d后产生大量丛生芽,继续进行分株增殖培养。
(4)生根培养
将(3)中培养出的丛生芽截取为3-5cm长的带顶芽的单芽,接种至生根培养基中培养,其中生根培养基包括如下组分:1/2MS基本培养基+NAA0.1mg/L。培养温度25℃,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12h·d-1。30d后获得生长健壮具有健康根系的幼苗,生根率达到94.1%。
(5)炼苗移栽
将生长健壮、根系发达且粗壮的幼苗置荫棚内炼苗10d,炼苗步骤为:拧松瓶盖(2d)、瓶盖拧开少许(3d)、瓶盖完全打开(5d)。炼苗10d后将生根苗移栽至预先消毒处理的珍珠岩、泥炭土、沙子混合基质中,其中珍珠岩、泥炭土和沙子的质量比为2:2:1。基质在使用前先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移栽过程中洗净培养基,避免根部损伤,移栽后立即浇透水。移栽后每隔10d用1000倍多菌灵溶液喷洒1次,持续3次。25d后长出新的嫩芽,幼苗成活,成活率达到91.1%。整个组织培养过程中无玻璃化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诱导培养、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的培养基均附加蔗糖25g/L和琼脂粉6g/L。
实施例3
(1)外植体消毒
连续晴天3天以上,选取生长健壮、长势良好的苦郎树实生苗半木质化枝条,装入密封袋中,带回实验室预处理。首先将选取的苦郎树枝条放在流水下冲洗2h,然后放入超声波清洗机中用0.2%灭菌净清洗20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备用。在超净工作台上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5%的酒精消毒60s后,再用0.1%(W/V)的升汞消毒5min,之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用无菌滤纸吸干备用。
(2)诱导培养
将(1)中处理后的半木质化枝条用灭菌后的剪刀截取成2cm的茎段,每个茎段带一个芽点,接入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其中,诱导培养基包括如下组分:1/2MS基本培养基+6-BA1.5mg/L+NAA0.1mg/L+IBA1.0mg/L;调节pH值至5.8。培养温度25℃,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12h·d-1。17d即有芽开始膨大萌动,36d即长出丛生芽。
(3)增殖培养
将(2)诱导出的丛生芽分成小株,每株大约3个芽,接种至增殖培养基中培养,其中,增殖培养基包括如下组分:1/2MS基本培养基+6-BA2.0mg/L+NAA0.1mg/L。培养温度25℃,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12h·d-1。45d后产生大量丛生芽,继续进行分株增殖培养。
(4)生根培养
将(3)中培养出的丛生芽截取为3-5cm长的带顶芽的单芽,接种至生根培养基中培养,其中,生根培养基包括如下组分:1/2MS基本培养基+NAA0.2mg/L。培养温度25℃,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12h·d-1。28d后获得生长健壮具有健康根系的幼苗,生根率为93.41%。
(5)炼苗移栽
将生长健壮、根系发达且粗壮的幼苗置荫棚内炼苗10d,炼苗步骤为:拧松瓶盖(2d)、瓶盖拧开少许(3d)、瓶盖完全打开(5d)。炼苗10d后将生根苗移栽至预先消毒处理的珍珠岩、泥炭土、沙子混合基质中,其中珍珠岩、泥炭土和沙子的质量比为2:2:1。基质在使用前先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移栽过程中洗净培养基,避免根部损伤,移栽后立即浇透水。移栽后每隔10d用1000倍多菌灵溶液喷洒1次,持续3次。28d后长出新的嫩芽,幼苗成活,成活率为90.2%。整个组织培养过程中无玻璃化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诱导培养、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的培养基均附加蔗糖25g/L和琼脂粉6g/L。
从实施例1至实施例3可以看出,本发明采用苦郎树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能够快速获得大量幼苗,而且组织培养不受季节限制,能够满足生产中对其需求量的要求,为降低苦郎树幼苗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采用组织培养技术繁育苦郎树种苗具有繁殖速度快、种苗质量高,且不受时间、空间、季节限制等突出优点,缩短了种苗繁育周期,提高了种苗质量,实现规模化生产,满足生产上的需要。在本发明所述的培养体系上得到的苦郎树丛生芽健康粗壮,无玻璃化现象,接种到含有萘乙酸NAA的1/2MS生根培养基上,获得的组培苗生根率达到93.33%以上,炼苗后移栽成活率达到90%以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例如”、“又如”等,旨在对本申请进行举例说明,而不是用于限制本申请。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苦郎树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其中,所述外植体为苦郎树实生苗的离体的半木质化枝条;
将外植体修剪成为1.0厘米至2.5厘米的茎段,其中,每个茎段带一个芽点;
将茎段接种至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培养12天至45天,得到丛生芽;
将丛生芽分成若干小株,将各小株接种至增殖培养基上,增殖培养38天至45天,得到继代芽;
将继代芽截取为带顶芽的单芽茎段,将单芽茎段接种至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培养28天至32天,得到具有根系的幼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苦郎树的组织培养方法,在得到具有根系的幼苗之后,所述苦郎树的组织培养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幼苗炼苗10天,移栽至消毒后的混合基质中;其中,所述混合基质包括珍珠岩、泥炭土和沙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苦郎树的组织培养方法,所述混合基质中,所述珍珠岩、所述泥炭土和所述沙子的质量比为2: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苦郎树的组织培养方法,将外植体修剪成为2厘米的茎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苦郎树的组织培养方法,将丛生芽分成若干小株,各小株具有2个芽至4个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苦郎树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继代芽截取为带顶芽的长度为3厘米至5厘米的单芽茎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苦郎树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浓度的各组分:6-苄氨基腺嘌呤0.5mg/L-1.5mg/L、萘乙酸0.05mg/L-0.15mg/L、吲哚丁酸0.5mg/L-1.5mg/L、蔗糖25g/L、琼脂粉6g/L和余量的1/2MS基本培养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苦郎树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殖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浓度的各组分:6-苄氨基腺嘌呤0.5mg/L-2.0mg/L、萘乙酸0.05-0.15mg/L、蔗糖25g/L、琼脂粉6g/L和余量的1/2MS基本培养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苦郎树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浓度的各组分:吲哚丁酸0.01-0.2mg/L、蔗糖25g/L、琼脂粉6g/L和余量的1/2MS基本培养基。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中所述的苦郎树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培养和/或者所述增殖培养和/或者所述生根培养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5℃,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12h·d-1
CN201910011481.9A 2019-01-07 2019-01-07 苦郎树的组织培养方法 Active CN1095486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11481.9A CN109548655B (zh) 2019-01-07 2019-01-07 苦郎树的组织培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11481.9A CN109548655B (zh) 2019-01-07 2019-01-07 苦郎树的组织培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8655A true CN109548655A (zh) 2019-04-02
CN109548655B CN109548655B (zh) 2020-11-24

Family

ID=65872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11481.9A Active CN109548655B (zh) 2019-01-07 2019-01-07 苦郎树的组织培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4865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0782A (zh) * 2020-12-30 2021-04-13 惠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惠州植物园管理服务中心) 橙黄玉凤花的组织培养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PP12140P2 (en) * 1999-06-11 2001-10-09 Black Olive East Nursery Clerodendrum plant named ‘Brandonii’
USPP16458P2 (en) * 2004-09-24 2006-04-18 Morningstar Nursery, Inc. Clerodendrum plant named ‘Morningstar’
CN104186330A (zh) * 2014-09-12 2014-12-10 南京通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花灯笼的快速繁殖方法
CN104255481A (zh) * 2014-09-12 2015-01-07 南京通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赪桐悬浮细胞的快速繁殖方法
CN105918132A (zh) * 2016-05-26 2016-09-07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海州常山快速繁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PP12140P2 (en) * 1999-06-11 2001-10-09 Black Olive East Nursery Clerodendrum plant named ‘Brandonii’
USPP16458P2 (en) * 2004-09-24 2006-04-18 Morningstar Nursery, Inc. Clerodendrum plant named ‘Morningstar’
CN104186330A (zh) * 2014-09-12 2014-12-10 南京通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花灯笼的快速繁殖方法
CN104255481A (zh) * 2014-09-12 2015-01-07 南京通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赪桐悬浮细胞的快速繁殖方法
CN105918132A (zh) * 2016-05-26 2016-09-07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海州常山快速繁育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VILAS R PARMAR等: "DEVELOPING NORMAL PLANTS OF CLERODENDRON FROM VIRAL INFECTED STOCK THROUGH MERISTEM CULTURE", 《CIBTECH JOURNAL OF BIO-PROTOCOLS》 *
方笑等: "苦郎树研究进展综述", 《绿色科技》 *
胡蝶等: "海州常山茎段的组培快繁", 《分子植物育种》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0782A (zh) * 2020-12-30 2021-04-13 惠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惠州植物园管理服务中心) 橙黄玉凤花的组织培养方法
CN112640782B (zh) * 2020-12-30 2023-05-02 惠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惠州植物园管理服务中心) 橙黄玉凤花的组织培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8655B (zh) 2020-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0624B (zh) 半夏属植物的组培快繁方法
KR100889342B1 (ko) 체세포배 발생을 이용한 백합나무의 번식방법
CN103190347B (zh) 一种茶壶枣组织培养方法
CN105494103A (zh) 一种摩帝类兜兰优质种苗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CN105766656B (zh) 鹤顶兰假鳞茎快速繁殖的一步成苗方法
CN111616052A (zh) 一种苹果砧木楸子的快速繁殖及无糖生根培养方法、应用
CN106665357A (zh) 一种建立石蒜再生体系的方法
JPH08112045A (ja) フリチラリア属植物種苗の大量生産方法
JP2700741B2 (ja) 培養種を用いたコケ類の栽培方法
JP2008220242A (ja) スノキ属植物の育苗方法
CN108077071B (zh) 穗花牡荆组织培养用培养基及快速繁殖方法
CN108703073A (zh) 南方红豆杉组织培养育苗方法
CN106106178B (zh) 一种糖果鸢尾的组织培养方法
CN101695280B (zh) 红树莓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
CN102613087B (zh) 生物组织培养繁育考来木的方法
CN109042330A (zh) 一种桃叶卫矛的组织培养方法
CN103039362B (zh) 油茶组培苗繁殖用继代培养基及其繁殖方法
CN109287490B (zh) 一种快速繁殖水生植物水鳖优质种苗的方法和应用
CN107593443A (zh) 一种小花山奈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CN106665367A (zh) 一种黄花风铃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KR20150001053A (ko) 조직배양을 이용한 오동나무의 번식방법
KR20150001056A (ko) 근삽목을 이용한 오동나무의 번식방법
CN110999782A (zh) 一种水栀子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方法
CN109548655A (zh) 苦郎树的组织培养方法
CN100391333C (zh) 安祖花无菌苗组织培养和试管苗炼苗移栽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