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34660B - 一种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34660B
CN109534660B CN201910022473.4A CN201910022473A CN109534660B CN 109534660 B CN109534660 B CN 109534660B CN 201910022473 A CN201910022473 A CN 201910022473A CN 109534660 B CN109534660 B CN 1095346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guide
force transmission
heating component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224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34660A (zh
Inventor
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che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che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che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che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2247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346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34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346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346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346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1/00Pressing molten glass or performed glass reheated to equivalent low viscosity without blowing
    • C03B11/06Construction of plunger or mould
    • C03B11/08Construction of plunger or mould for making solid articles, e.g. len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包括第一加热组件、第二加热组件,和力传导组件;还包括与第一加热组件或第二加热组件连接、并使得第一加热组件或第二加热组件可在限定的行程内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和摆动的限位连接件,上下方向的连接处可选择的设置有实现柔性限位连接的弹性缓冲件;加热施压轴结构还包括传力件,传力件与限位连接件、第一加热组件或第二加热组件相接触的面为弧面,实现与接触面之间的点接触,以调整第一加热组件或第二加热组件的位置,与限位连接件相配合、使得第一加热组件或第二加热组件与玻璃模具表面完全接触。本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模具受热受力不均匀的问题,可模造出优等镜片产品。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模压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于模造光学玻璃镜片的模压机的加热加压轴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光学产品都具有精密的光学镜片,光学镜片大致分为球面镜片、非球面镜片、衍射镜片、自由曲面镜片,目前球面镜片大多以研磨方法来制造,而非球面镜片、衍射镜片、自由曲面镜片则多以模造成型的技术来制造。
承上所述,公知的光学镜片的制造技术中,使用玻璃模压机进行模造成型方法制造时,通常都是利用配合成对的模具,放入玻璃模压机中,玻璃模压机对模具及玻璃进行加热使玻璃软化,再利用上加压板和下加压板对模具的底面施加压力,使软化的玻璃材料挤压变形成所需要的形状,并在冷却后得到所需要的玻璃镜片。上模具的面形中心轴垂直于上模具底面,下模具的面形中心轴垂直于下模具底面,而模造出的镜片产品的两个面形中心轴分别与上下模具的面形中心轴重合,因此玻璃模压机的上下加压板间平行度对决定了模造出来的镜片产品的两面形中心轴的倾斜。
随着科技发展,现在的光学产品对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自然对光学镜片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例如手机摄像镜头、手机3D结构光、车载镜头、无人驾驶智能驾驶光学系统、AR光学系统等;以往这些光学系统对光学镜片的两个面形中心轴倾斜量的要求是≤0.016°,而现在的要求是≤0.008°甚至是0.004°;使用公知的玻璃模压机制造出的玻璃镜片已经无法满足要求。
图1为一种公知的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100,其中包括第一加热施压轴150(如图2所示)和第二加热施压轴160(如图3所示);第一加热施压轴150如图2所示,由第一施压组件110和第一加热组件130构成;第一施压组件110中,由支架板111、支架板113、支架板112、支架板114两两固定构成一个支架腔体1100;直线运动部件117、直线运动部件118为一组直线运动组件置于支架腔体1100内,直线运动部件117与支架板113固定,轴115置于支架腔体1100内并与直线运动部件118固定,轴116与轴115固定连接或为一体,轴116穿过支架板111的孔1119伸出到支架腔体1100外;力输出器119固定在支架板112上,力输出器119的力传动杆1191伸入上述支架腔体1100内与轴115连接;第一加热组件130由第一冷却器134、第一隔热器133、第一加热器132、第一施压板131两两固定构成;第一加热组件130与第一施压组件110的轴116伸出支架腔体1100以外的部分固定;力输出器119通过力传动杆1191对轴115施力,轴115受到直线运动部件117、118的限制,携带轴116和第一加热组件130做直线运动。
第二加热施压轴160,如图3所示,由第二加热组件140构成;第二加热组件140由第二冷却器144、第二隔热器143、第二加热器142、第二施压板141两两固定构成。
公知的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100在实施时,如图4所示,由腔体板191、腔体板194、腔体板192、腔体板193两两固定构成成型室腔体1900,并且腔体板191与腔体板192相对置之;第一加热施压轴150的支架板111位于支架腔体1100外部的面1111与腔体板191位于成型室腔体1900外部的面1911固定,轴160通过腔体板191的孔1919伸入成型室腔体1900内使第一加热组件130置于成型室腔体1900内;第二加热施压轴160置于成型室腔体1900内,并且第二施压板141的施压表面1411与第一施压板131的施压表面1311相对置之,第二冷却器144与腔体板192位于成型室腔体1900内部的表面1921固定连接;此时因受各部件的加工公差的影响,第一施压板131的第一施压表面1311与第二施压板141的第二施压表面1411之间会形成一定的夹角θ100。
模具180放置在成型室腔体1900内并且置于第一施压表面1311和第二施压表面1411之间;力输出器119通过力传动杆1191对轴115施加力使第一加热组件130直线运动向第二加热组件140方向运动时,当第一施压表面1311接触模具180的第一模具面1801并且第二施压表面1411接触模具180的第二模具面1802时,由于受到模具180的阻力,第一施压表面停止直线运动;此时由于第一施压表面1311与第二施压表面1411之间存在夹角θ100,所以第一施压表面1311不能与模具180的第一模具面1801完全接触,而是只有一个点在接触;此时模具180的第一模具面1801、第二模具面1802的受热和受力是不均匀的,即模造出不良品镜片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采用柔性或弹性连接和点接触传力的方式,从而改善加热施压板与模具表面不能完全接触导致的模具受热受力不均匀而生产出不良镜片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包括第一加热组件、第二加热组件,和用于将压力传导给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以对位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之间的玻璃模具施压的力传导组件;其中,
所述加热施压轴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或所述第二加热组件连接、并使得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或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可在限定的行程内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和摆动的限位连接件;
所述限位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或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在上下方向上的连接处可选择地设置有弹性缓冲件,柔性限位连接实现上下方向上的柔性限位连接,并在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或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与所述限位连接件在限位过程中提供辅助的力;
所述加热施压轴结构还包括传力件,所述传力件在受到所述力传导组件的压力时,通过弧面与所述限位连接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或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之间进行点接触传力,以灵活调整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或所述第二加热组件的位置和角度,该点接触结构与所述限位连接件相配合,使得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与所述玻璃模具表面完全接触。
本发明所述的加热施压轴结构,其中,所述限位连接件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内穿设有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孔内径略大于所述导向柱外径;
所述导向柱伸出所述第一导向孔的第一端设置有导向外斜面,所述第一导向孔内径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外斜面相对应的导向内斜面,所述导向外斜面卡在所述导向内斜面上;
所述导向柱伸出所述第一导向孔的第二端上套设有弹性缓冲件,且所述第二端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或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固定连接;
相应地,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或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之间留有便于所述弹性缓冲件恢复弹性形变的间隙。
本发明所述的加热施压轴结构,其中,所述限位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力传导组件和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之间,并与所述力传导组件固定连接,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通过所述导向柱柔性限位连接;
或者,所述限位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力传导组件和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之间,并与所述力传导组件固定连接,通过所述导向柱和所述弹性缓冲件与所述第二加热组件柔性限位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加热施压轴结构,其中,所述力传导组件和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固定于一外框相对的两侧,所述限位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与所述外框之间,并通过所述导向柱和所述弹性缓冲件与所述第二加热组件柔性限位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加热施压轴结构,其中,所述传力件设置于所述限位连接件和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之间,或设置于所述限位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之间;
而且,所述传力件固定设置于所述限位连接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或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上;
相应地,所述传力件上的弧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所述第二加热组件或所述限位连接件的表面设置;
或所述传力件呈球状,放置在所述限位连接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或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上的限位凹坑内。
本发明所述的加热施压轴结构,其中,所述力传导组件包括:力输出器、力传动杆、直线运动部件、第一轴、第二轴,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固定连接或为一体,所述力输出器连接所述力传动杆,所述力传动杆与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二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轴伸出所述支架板外并与所述限位连接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或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固定连接;
所述力传动杆、所述第二轴穿设于所述支架板上相对的两侧面上,并部分位于所述支架腔体内,所述力传动杆与所述支架板之间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轴与所述支架板之间连接处均留有便于力传动的活动间隙。
本发明所述的加热施压轴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冷却器、第一隔热器、第一加热器和用于与所述玻璃模具表面接触加热并施压的第一施压板;
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冷却器、第二隔热器、第二加热器和用于与所述玻璃模具表面接触、施压并加热加热并施压的第二施压板。
本发明所述的加热施压轴结构,其中,所述限位连接件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力传导组件伸出支架腔体外的部分连接;
在所述第一加热组件的第一冷却器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孔内穿设有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孔内径略大于导向柱外径;
所述导向柱伸出所述第二导向孔的第一端设置有导向外斜面,导向外斜面所述导向外斜面卡持在所述第二导向孔的外侧;所述导向孔内径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外斜面相对应的导向内斜面,所述导向外斜面卡在所述导向内斜面上;
所述弹性缓冲件套设在所述导向柱伸出所述第二导向孔的第二端上,且该第二端的端部与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
相应地,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的第一冷却器之间留有便于所述弹性缓冲件恢复弹性形变的间隙。
本发明所述的加热施压轴结构,其中,所述限位连接件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力传导组件伸出支架腔体外的部分连接;
在所述第二加热组件的第二冷却器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孔内穿设有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孔内径略大于导向柱外径;
所述导向柱伸出所述第二导向孔的第一端设置有导向外斜面,所述第二导向孔内径面上设置有与上述导向外斜面相对应的导向内斜面,所述导向外斜面卡在所述导向内斜面上;
所述弹性缓冲件套设在所述导向柱伸出所述第二导向孔的第二端上,且该第二端的端部与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
相应地,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二加热组件的第二冷却器之间留有便于所述弹性缓冲件恢复弹性形变的间隙。
本发明所述的加热施压轴结构,其中,所述传力件为一面是弧面的块状结构,或者为球状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限位连接件实现第一加热组件或第二加热组件在上下左右方向上的柔性限位连接,并通过设置带有弧面的传力件,当力传导组件对第一加热组件和/或第二加热组件施加压力时,使得第一加热组件和/或第二加热组件直线运动,当第一加热组件的第一施压表面接触玻璃模具的第一模具表面,或第二加热组件的第二施压表面接触玻璃模具的第二模具表面时,弹性缓冲件受到压力被压缩,直至传力板、传力件与第一加热组件的冷却器接触或与第二加热组件的冷却器接触时,弹性缓冲件停止被压缩,此时第一加热组件的第一施压表面与第一模具表面完全接触,或第二加热组件的第二施压表面与第二模具表面完全接触,使得玻璃模具的第一模具表面和第二模具表面的受热和受力是均匀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加热施压板与模具表面不能完全接触导致的模具受热受力不均匀而生产出不良镜片的问题,因此可模造出优等镜片产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的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加热施压轴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3是现有技术的加热施压轴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加热施压轴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加热施压轴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加热施压轴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加热施压轴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加热施压轴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加热施压轴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加热施压轴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加热施压轴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加热施压轴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加热施压轴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加热施压轴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加热施压轴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加热施压轴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加热施压轴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加热施压轴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加热施压轴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28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加热施压轴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30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加热施压轴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如图4、5、6所示,包括第一加热组件220、第二加热组件230,和用于将压力传导给第一加热组件220、以对位于第一加热组件220和第二加热组件230之间的玻璃模具280施压的力传导组件210;加热施压轴结构还包括与第一加热组件220连接、并使得第一加热组件220可在限定的行程内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和摆动的限位连接件240,限位连接件240与第一加热组件220在上下方向上的连接处可设置有弹性缓冲件248,实现在第一加热组件或第二加热组件与限位连接件在限位过程中提供辅助的力;加热施压轴结构还包括传力件250,传力件250设置于限位连接件240与第一加热组件220之间,且传力件250的一面与限位连接件240固定连接,传力件250的另一面为弧面,在受到力传导组件210的压力时与第一加热组件220相接触,实现与第一加热组件220的接触面之间的点接触传力,以调整第一加热组件220的位置和角度,该传力件250与限位连接件240相配合,使得第一加热组件220、第二加热组件230与玻璃模具280的两个表面分别完全接触。
如图5所示,将玻璃模具280置于第一加热组件220和第二加热组件230之间,该玻璃模具280具有第一模具表面281和第二模具表面282,第一加热组件220具有与玻璃模具280的第一模具表面281相接触的第一施压表面2211,第二加热组件230具有与玻璃模具280的第二模具表面282相接触的第二施压表面2311。
如图4所示,上述力传导组件210包括:力输出器211、力传动杆212、直线运动部件213、第一轴214、第二轴215和形成支架腔体2100的支架板216,第一轴214和第二轴215固定连接或为一体;力输出器211连接力传动杆212,力传动杆212与第一轴214和第二轴215驱动连接,第二轴215伸出支架板216外并与限位连接件240、第一加热组件220固定连接;力传动杆212、第二轴215穿设于支架板216上相对的两侧面2161、2162上,并部分位于支架腔体2100内,力传动杆212与支架板216之间连接处、以及第二轴215与支架板216之间连接处均留有便于力传动的活动间隙2119。
如图4所示,直线运动部件213由第一部分2131和第二部分2132构成,保证第一轴214和第二轴215沿直线运动。力输出器211通过力传动杆212对第一轴214和第二轴215施力,第一轴214和第二轴215受到直线运动部件213的限制,携带第一轴214、第二轴215、限位连接件240和第一加热组件220做直线运动。
如图4所示,上述第一加热组件2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冷却器224、第一隔热器223、第一加热器222和用于与玻璃模具280表面接触、施压并加热的第一施压板221,第一施压板221具有第一施压表面2211。
如图4所示,上述第二加热组件2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冷却器234、第二隔热器233、第二加热器232和用于与玻璃模具280表面接触、施压并加热的第二施压板231,第二施压板231具有第二施压表面2311。
如图4所示,上述限位连接件240包括限位板245,限位板245与力传导组件210伸出支架腔体2100外的部分连接。在限位板245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导向孔2451,第一导向孔2451内穿设有导向柱247,第一导向孔2451内径略大于导向柱247外径;导向柱247伸出第一导向孔2451的第一端设置有导向外斜面2471;所述导向孔内径面上设置有与上述导向外斜面相对应的导向内斜面,导向外斜面卡在导向内斜面上;弹性缓冲件248套设在导向柱247伸出第一导向孔2451的第二端上,弹性缓冲件248可以是弹簧,且该第二端的端部与第一加热组件220固定连接;相应地,限位板245与第一加热组件220之间留有便于弹性缓冲件248恢复弹性形变的间隙。
如图4所示,在正常状态下,没有受到来自力传导组件210的压力时,第一加热组件220通过上述限位连接件240与力传导组件210连接。此时,由于受到弹性缓冲件248的弹力作用和第一加热组件的重力作用,导向柱247的导向外斜面卡在导向孔的导向内斜面上,限位板245和传力件250会与第一加热组件220的第一冷却器224分开。
如图5和图6所示,当力传导组件210对第一加热组件220施加压力时,使得第一加热组件220向玻璃模具280及第二加热组件230方向做直线运动;当第一加热组件220的第一施压表面2211接触玻璃模具280的第一模具表面281时,位于第一加热组件220与限位连接件240之间的弹性缓冲件248受到压力被压缩,直至传力件250的弧面与第一加热组件220的第一冷却器表面2241接触时,弹性缓冲件248停止被压缩。
由于传力件250与第一加热组件220相接触的表面251为弧面,即与第一加热组件220的第一冷却器表面2241进行点接触,面与点之间构成万向连接结构,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第一加热组件220的位置和角度,使得第一加热组件220的第一施压表面2211与第一模具表面281完全接触,保证玻璃模具280的第一模具表面281和第二模具表面282的受热和受力是均匀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加热施压板与模具表面不能完全接触的问题。
从图5中可以看出,在第一加热组件220与玻璃模具280相接触之前,第一施压表面2211与第二施压表面2411之间存在夹角θ100,而从图6中可以看出当第一加热组件220与玻璃模具280相接触之后,由于传力件250与第一加热组件220的第一冷却器表面2241之间采用上述万向连接结构,消除了夹角θ100,使得第一加热组件220的第一施压表面2211与第一模具表面281完全接触,从而避免了模具受热受力不均匀而生产出不良镜片的问题,因此可模造出优等镜片产品。
本实施例中,上述传力件250为其中一表面251是弧面的块状结构,或板状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在工作时,力传导组件210和第二加热组件230分别固定于一外框290相对的两侧板上,分别为上侧板291和下侧板292,上侧板表面2911与力传导组件210的支架板216外表面2111相固定,下侧板表面2921与第二加热组件230的第二冷却器表面2341相接触,限位连接件240和第一加热组件220位于该外框290的框架腔体2900内,第二加热组件230不动,通过力传导组件210驱动第一加热组件220直线运动。
实施例2
一种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如图7、8、9所示,包括第一加热组件220、第二加热组件230,和用于将压力传导给第一加热组件220、以对位于第一加热组件220和第二加热组件230之间的玻璃模具280施压的力传导组件210;加热施压轴结构还包括与第一加热组件220连接、并使得第一加热组件220可在限定的行程内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和摆动的限位连接件240,限位连接件240与第一加热组件220在上下方向上的连接处可设置有弹性缓冲件248,实现在第一加热组件或第二加热组件与限位连接件在限位过程中提供辅助的力;加热施压轴结构还包括传力件250,传力件250设置于限位连接件240与第一加热组件220之间,且传力件250的一面与第一加热组件220固定连接,传力件250的另一面为弧面,在受到力传导组件210的压力时与限位连接件240相接触,实现与限位连接件240的接触面之间的点接触传力,以调整第一加热组件220的位置和角度,该传力件250与限位连接件240相配合,使得第一加热组件220、第二加热组件230与玻璃模具280的两个表面分别完全接触。
本实施例的玻璃模具280、力传导组件210、直线运动部件213、第一加热组件220、第二加热组件230、限位连接件240结构均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具体结构可参考上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传力件250固定设置于第一加热组件220上,其弧面在受到力传导组件210的压力时与限位连接件240相接触。其实现第一加热组件220、第二加热组件230与玻璃模具280的两个表面分别完全接触的原理与上述实施例1是相同的,具体过程参考上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
一种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如图10、11、12所示,包括第一加热组件220、第二加热组件230,和用于将压力传导给第一加热组件220、以对位于第一加热组件220和第二加热组件230之间的玻璃模具280施压的力传导组件210;加热施压轴结构还包括与第一加热组件220连接、并使得第一加热组件220可在限定的行程内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和摆动的限位连接件240,限位连接件240与第一加热组件220在上下方向上的连接处可设置有弹性缓冲件248,实现在第一加热组件或第二加热组件与限位连接件在限位过程中提供辅助的力;加热施压轴结构还包括呈球状的传力件250,传力件250设置于限位连接件240与第一加热组件220之间,且设置在限位板245和/或第一冷却器224上设有的限位凹坑内,在受到力传导组件210的压力时与限位连接件240相接触,实现与限位连接件240的接触面之间的点接触传力,以调整第一加热组件220的位置和角度,该传力件250与限位连接件240相配合,使得第一加热组件220、第二加热组件230与玻璃模具280的两个表面分别完全接触。
本实施例的玻璃模具280、力传导组件210、直线运动部件213、第一加热组件220、第二加热组件230、限位连接件240结构均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具体结构可参考上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传力件250为球状结构,且传力件250设置于第一加热组件220的第一冷却器224上,其弧面在受到力传导组件210的压力时与限位连接件240相接触。具体地,球状的传力件250可相对旋转的设置于第一冷却器表面2241和/或限位板245的凹坑内。其实现第一加热组件220、第二加热组件230与玻璃模具280的两个表面分别完全接触的原理与上述实施例1是相同的,具体过程参考上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4
一种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如图13、14、15所示,包括第一加热组件220、第二加热组件230,和用于将压力传导给第一加热组件220、以对位于第一加热组件220和第二加热组件230之间的玻璃模具280施压的力传导组件210;加热施压轴结构还包括与第一加热组件220连接、并使得第一加热组件220可在限定的行程内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和摆动的限位连接件240,限位连接件240与第一加热组件220在上下方向上的连接处可设置有弹性缓冲件248,实现在第一加热组件或第二加热组件与限位连接件在限位过程中提供辅助的力;加热施压轴结构还包括传力件250,传力件250设置于限位连接件240与第一加热组件220之间,且传力件250的一面与第一加热组件220固定连接,传力件250的另一面为弧面,在受到力传导组件210的压力时与限位连接件240相接触,实现与限位连接件240的接触面之间的点接触传力,以调整第一加热组件220的位置和角度,该传力件250与限位连接件240相配合,使得第一加热组件220、第二加热组件230与玻璃模具280的两个表面分别完全接触。
本实施例的玻璃模具280、力传导组件210、直线运动部件213、第一加热组件220、第二加热组件230结构均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具体结构可参考上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限位连接件240包括限位板245,限位板245与力传导组件210伸出支架腔体2100外的部分连接。在第一加热组件220的第一冷却器224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导向孔2452,第二导向孔2452内穿设有导向柱247,第二导向孔2452内径略大于导向柱247外径;导向柱247伸出第二导向孔2452的第一端设置有导向外斜面,所述导向孔内径面上设置有与上述导向外斜面相对应的导向内斜面,导向外斜面卡在导向内斜面上;弹性缓冲件248套设在导向柱247伸出第二导向孔2452的第二端上,弹性缓冲件248可以是弹簧,且该第二端的端部与限位板245固定连接;相应地,限位板245与第一加热组件220的第一冷却器224之间留有便于弹性缓冲件248恢复弹性形变的间隙。
如图13所示,在正常状态下,没有受到来自力传导组件210的压力时,第一加热组件220通过上述限位连接件240与力传导组件210连接。此时,由于受到弹性缓冲件248的弹力作用和第一加热组件的重力作用,导向柱247的导向外斜面卡在导向孔的导向内斜面上,同时,限位板245和传力件250会与第一加热组件220的第一冷却器224分开。
如图14和图15所示,当力传导组件210对第一加热组件220施加压力时,使得第一加热组件220向玻璃模具280及第二加热组件230方向做直线运动;当第一加热组件220的第一施压表面2211接触玻璃模具280的第一模具表面281时,位于第一加热组件220与限位连接件240之间的弹性缓冲件248受到压力被压缩,直至传力件250的弧面与第一加热组件220的第一冷却器表面2241接触时,弹性缓冲件248停止被压缩。
由于传力件250与第一加热组件220相接触的表面251为弧面,即与第一加热组件220的第一冷却器表面2241进行点接触,面与点之间构成万向连接结构,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第一加热组件220的位置和角度,使得第一加热组件220的第一施压表面2211与第一模具表面281完全接触,保证玻璃模具280的第一模具表面281和第二模具表面282的受热和受力是均匀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加热施压板与模具表面不能完全接触的问题。
从图14中可以看出,在第一加热组件220与玻璃模具280相接触之前,第一施压表面2211与第二施压表面2411之间存在夹角θ100,而从图15中可以看出当第一加热组件220与玻璃模具280相接触之后,由于传力件250与第一加热组件220的第一冷却器表面2241之间采用上述万向连接结构,消除了夹角θ100,使得第一加热组件220的第一施压表面2211与第一模具表面281完全接触,从而避免了模具受热受力不均匀而生产出不良镜片的问题,因此可模造出优等镜片产品。
实施例5
一种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如图16、17、18所示,包括第一加热组件220、第二加热组件230,和用于将压力传导给第一加热组件220、以对位于第一加热组件220和第二加热组件230之间的玻璃模具280施压的力传导组件210;加热施压轴结构还包括与第二加热组件230连接、并使得第二加热组件230可在限定的行程内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和摆动的限位连接件240,限位连接件240与第二加热组件230在上下方向上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缓冲件248,实现在第一加热组件或第二加热组件与限位连接件在限位过程中提供力;加热施压轴结构还包括传力件250,传力件250设置于限位连接件240与第二加热组件230之间,其正常状况下在弹性缓冲件的弹力作用下,与第二加热组件230分离,在受到力传导组件210的压力时,第二加热组件230向下移动,其第二冷却器表面2341与传力件250相接触,实现与第二加热组件230的接触面之间的点接触传力,以调整第二加热组件230的位置和角度,该传力件250与限位连接件240相配合,使得第一加热组件220、第二加热组件230与玻璃模具280的两个表面分别完全接触,从而避免了模具受热受力不均匀而生产出不良镜片的问题,因此可模造出优等镜片产品。
本实施例的玻璃模具280、力传导组件210、直线运动部件213、第一加热组件220、第二加热组件230结构均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具体结构可参考上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6
一种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如图19、20、21所示,包括第一加热组件220、第二加热组件230,和用于将压力传导给第一加热组件220、以对位于第一加热组件220和第二加热组件230之间的玻璃模具280施压的力传导组件210;加热施压轴结构还包括与第二加热组件230连接、并使得第二加热组件230可在限定的行程内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和摆动的限位连接件240,限位连接件240与第二加热组件230在上下方向上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缓冲件248,实现在第一加热组件或第二加热组件与限位连接件在限位过程中提供力;加热施压轴结构还包括传力件250,传力件250设置于限位连接件240与第二加热组件230之间,其一面固定于第二加热组件230的第二冷却器表面2341,其正常状况下在弹性缓冲件的弹力作用下,与限位连接件240分离,在受到力传导组件210的压力时,第二加热组件230向下移动,其传力件250的表面251与限位连接件240的限位板245相接触,实现点接触传力,以调整第二加热组件230的位置和角度,该传力件250与限位连接件240相配合,使得第一加热组件220、第二加热组件230与玻璃模具280的两个表面分别完全接触,从而避免了模具受热受力不均匀而生产出不良镜片的问题,因此可模造出优等镜片产品。
本实施例的玻璃模具280、力传导组件210、直线运动部件213、第一加热组件220、第二加热组件230结构均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具体结构可参考上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7
一种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如图22、23、24所示,包括第一加热组件220、第二加热组件230,和用于将压力传导给第一加热组件220、以对位于第一加热组件220和第二加热组件230之间的玻璃模具280施压的力传导组件210;加热施压轴结构还包括与第二加热组件230连接、并使得第二加热组件230可在限定的行程内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和摆动的限位连接件240,限位连接件240与第二加热组件230在上下方向上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缓冲件248,实现在第一加热组件或第二加热组件与限位连接件在限位过程中提供力;加热施压轴结构还包括呈球状的传力件250,传力件250设置于限位连接件240与第二加热组件230之间,且设置在限位板245和/或第一冷却器224上设有的限位凹坑内,其正常状况下在弹性缓冲件的弹力作用下,与限位连接件240分离,在受到力传导组件210的压力时,第二加热组件230向下移动,其传力件250的表面251与限位连接件240的限位板245相接触,实现点接触传力,以调整第二加热组件230的位置和角度,该传力件250与限位连接件240相配合,使得第一加热组件220、第二加热组件230与玻璃模具280的两个表面分别完全接触,从而避免了模具受热受力不均匀而生产出不良镜片的问题,因此可模造出优等镜片产品。
本实施例的玻璃模具280、力传导组件210、直线运动部件213、第一加热组件220、第二加热组件230结构均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具体结构可参考上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传力件250为球体,其放置于限位板245和/或第二冷却器234上的凹槽内。
实施例8
一种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如图25、26、27所示,包括第一加热组件220、第二加热组件230,和用于将压力传导给第一加热组件220、以对位于第一加热组件220和第二加热组件230之间的玻璃模具280施压的力传导组件210;加热施压轴结构还包括与第二加热组件230连接、并使得第二加热组件230可在限定的行程内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和摆动的限位连接件240,限位连接件240与第二加热组件230在上下方向上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缓冲件248,实现上下方向上的柔性限位连接实现在第一加热组件或第二加热组件与限位连接件在限位过程中提供力;加热施压轴结构还包括传力件250,传力件250设置于限位连接件240与第二加热组件230之间,其一面固定于限位连接件240的限位板245上,其正常状况下在弹性缓冲件的弹力作用下,与第二加热组件230分离,在受到力传导组件210的压力时,第二加热组件230向下移动,其传力件250的表面251与第二加热组件230的第二冷却器表面2341相接触,实现点接触传力,以调整第二加热组件230的位置和角度,该传力件250与限位连接件240相配合,使得第一加热组件220、第二加热组件230与玻璃模具280的两个表面分别完全接触,从而避免了模具受热受力不均匀而生产出不良镜片的问题,因此可模造出优等镜片产品。
本实施例的玻璃模具280、力传导组件210、直线运动部件213、第一加热组件220、第二加热组件230结构均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具体结构可参考上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如图25所示,本实施例中,限位连接件240包括限位板245,在第二加热组件230的第二冷却器234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导向孔2452,第二导向孔2452内穿设有导向柱247,第二导向孔2452内径略大于导向柱247外径;导向柱247伸出第二导向孔2452的第一端设置有导向外斜面2471,第二导向孔2452内径面上设置有与上述导向外斜面相对应的导向内斜面,导向外斜面2471卡在导向内斜面上;弹性缓冲件248套设在导向柱247伸出第二导向孔2452的第二端上,弹性缓冲件248可以是弹簧,且该第二端的端部与限位板245固定连接;相应地,限位板245与第二加热组件230的第二冷却器234之间留有便于弹性缓冲件248恢复弹性形变的间隙。
如图25所示,在正常状态下,没有受到来自力传导组件210的压力时,在弹性缓冲件248的作用下,导向柱247的导向外斜面2471挂在第二冷却器234的导向内斜面上。在弹性缓冲件248的作用下,限位板245和传力件250会与第二加热组件230的第二冷却器234分开。
如图26和图27所示,力传导组件210和第二加热组件230分别固定于一外框290相对的两侧板上,分别为上侧板291和下侧板292,上侧板表面2911与力传导组件210的支架板216外表面2111相固定,下侧板表面2921与限位连接件240的限位板245相接触,第一加热组件220和第二加热组件230位于该外框290的框架腔体2900内,通过力传导组件210驱动第一加热组件220向第二加热组件230做直线运动,并通过传力板与第二加热组件230的第二冷却器234之间的点接触传力,实现第一加热组件220与玻璃模具表面、以及第二加热组件230与玻璃模具表面的完全接触,从而避免了模具受热受力不均匀而生产出不良镜片的问题,因此可模造出优等镜片产品。
实施例9
一种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如图28、29、30所示,包括第一加热组件220、第二加热组件230,和用于将压力传导给第一加热组件220、以对位于第一加热组件220和第二加热组件230之间的玻璃模具280施压的力传导组件210;加热施压轴结构还包括与第一加热组件220连接、并使得第一加热组件220可在限定的行程内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和摆动的第一限位连接件240,第一限位连接件240与第一加热组件220在上下方向上的连接处可设置有弹性缓冲件248,实现在第一加热组件或第二加热组件与限位连接件在限位过程中提供力;加热施压轴结构还包括传力件250,传力件250设置于限位连接件240与第一加热组件220之间,且传力件250的一面与限位连接件240固定连接,传力件250的另一面为弧面,在受到力传导组件210的压力时与第一加热组件220相接触,实现与第一加热组件220的接触面之间的点接触传力,以调整第一加热组件220的位置和角度,该传力件250与限位连接件240相配合,使得第一加热组件220、第二加热组件230与玻璃模具280的两个表面分别完全接触。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在第二加热组件230上连接有相同的限位连接件和传力件、力传导组件,与第一加热组件220的连接结构构成对称关系。其运动方式均与对称侧的力传导组件、第一加热组件和限位连接件相同。具体可参考实施例1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8所示,在正常状态下,没有受到来自力传导组件210的压力时,第一加热组件220通过上述限位连接件240与力传导组件210连接。此时,由于受到弹性缓冲件248的弹力作用和第一加热组件的重力作用,导向柱247的导向外斜面卡在导向孔的导向内斜面上,同时,限位板245和传力件250会与第一加热组件220的第一冷却器224分开。
如图29和图30所示,当两侧的力传导组件210对第一加热组件220和第二加热组件230施加压力时,使得第一加热组件220及第二加热组件230相向做直线运动;当第一加热组件220的第一施压表面2211接触玻璃模具280的第一模具表面281时,位于第一加热组件220与限位连接件240之间的弹性缓冲件248受到压力被压缩,直至传力件250的弧面与第一加热组件220的第一冷却器表面2241接触时,弹性缓冲件248停止被压缩,同样,与第二加热组件230连接的弹性缓冲件也是同样的运动方式。
由于传力件250与第一加热组件220相接触的表面251为弧面,即与第一加热组件220的第一冷却器表面2241进行点接触,面与点之间构成万向连接结构,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第一加热组件220的位置和角度,使得第一加热组件220的第一施压表面2211与第一模具表面281完全接触,保证玻璃模具280的第一模具表面281和第二模具表面282的受热和受力是均匀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加热施压板与模具表面不能完全接触的问题。同样,相对称的传力件也与第二加热组件230同样采用上述方式进行连接。
从图29中可以看出,在第一加热组件220与玻璃模具280相接触之前,第一施压表面2211与第二施压表面2411之间存在夹角θ200,而当第一加热组件220与玻璃模具280相接触之后,由于传力件250与第一加热组件220的第一冷却器表面2241之间采用上述万向连接结构,相对称的传力件与第二加热组件230的第二冷却器表面2341采用万向连接结构,消除了夹角θ200,使得第一加热组件220的第一施压表面2211与第一模具表面281完全接触且第二加热组件230的第二施压表面2311与第二模具表面282完全接触,从而避免了模具受热受力不均匀而生产出不良镜片的问题,因此可模造出优等镜片产品。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包括第一加热组件、第二加热组件,和用于将压力传导给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以对位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之间的玻璃模具施压的力传导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施压轴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或所述第二加热组件连接、并使得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或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可在限定的行程内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和摆动的限位连接件;
所述限位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或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在上下方向上的连接处可选择地设置有弹性缓冲件,柔性限位连接实现上下方向上的柔性限位连接,并在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或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与所述限位连接件在限位过程中提供辅助的力;
所述加热施压轴结构还包括传力件,所述传力件在受到所述力传导组件的压力时,通过弧面与所述限位连接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或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之间进行点接触传力,以灵活调整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或所述第二加热组件的位置和角度,该点接触结构与所述限位连接件相配合,使得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与所述玻璃模具表面完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施压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连接件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内穿设有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孔内径略大于所述导向柱外径;
所述导向柱伸出所述第一导向孔的第一端设置有导向外斜面,所述第一导向孔内径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外斜面相对应的导向内斜面,所述导向外斜面卡在所述导向内斜面上;
所述导向柱伸出所述第一导向孔的第二端上套设有弹性缓冲件,且所述第二端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或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固定连接;
相应地,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或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之间留有便于所述弹性缓冲件恢复弹性形变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施压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力传导组件和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之间,并与所述力传导组件固定连接,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通过所述导向柱柔性限位连接;
或者,所述限位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力传导组件和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之间,并与所述力传导组件固定连接,通过所述导向柱和所述弹性缓冲件与所述第二加热组件柔性限位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施压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导组件和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固定于一外框相对的两侧,所述限位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与所述外框之间,并通过所述导向柱和所述弹性缓冲件与所述第二加热组件柔性限位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加热施压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件设置于所述限位连接件和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之间,或设置于所述限位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之间;
而且,所述传力件固定设置于所述限位连接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或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上;
相应地,所述传力件上的弧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所述第二加热组件或所述限位连接件的表面设置;
或所述传力件呈球状,放置在所述限位连接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或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上的限位凹坑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施压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导组件包括:力输出器、力传动杆、直线运动部件、第一轴、第二轴,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固定连接或为一体,所述力输出器连接所述力传动杆,所述力传动杆与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二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轴伸出支架板外并与所述限位连接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或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固定连接;
所述力传动杆、所述第二轴穿设于所述支架板上相对的两侧面上,并部分位于支架腔体内,所述力传动杆与所述支架板之间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轴与所述支架板之间连接处均留有便于力传动的活动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施压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冷却器、第一隔热器、第一加热器和用于与所述玻璃模具表面接触加热并施压的第一施压板;
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冷却器、第二隔热器、第二加热器和用于与所述玻璃模具表面接触、施压并加热的第二施压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施压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连接件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力传导组件伸出支架腔体外的部分连接;
在所述第一加热组件的第一冷却器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孔内穿设有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孔内径略大于导向柱外径;
所述导向柱伸出所述第二导向孔的第一端设置有导向外斜面,导向外斜面所述导向外斜面卡持在所述第二导向孔的外侧;所述导向孔内径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外斜面相对应的导向内斜面,所述导向外斜面卡在所述导向内斜面上;
所述弹性缓冲件套设在所述导向柱伸出所述第二导向孔的第二端上,且该第二端的端部与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
相应地,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的第一冷却器之间留有便于所述弹性缓冲件恢复弹性形变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施压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连接件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力传导组件伸出支架腔体外的部分连接;
在所述第二加热组件的第二冷却器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孔内穿设有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孔内径略大于导向柱外径;
所述导向柱伸出所述第二导向孔的第一端设置有导向外斜面,所述第二导向孔内径面上设置有与上述导向外斜面相对应的导向内斜面,所述导向外斜面卡在所述导向内斜面上;
所述弹性缓冲件套设在所述导向柱伸出所述第二导向孔的第二端上,且该第二端的端部与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
相应地,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二加热组件的第二冷却器之间留有便于所述弹性缓冲件恢复弹性形变的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施压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件为一面是弧面的块状结构,或者为球状结构。
CN201910022473.4A 2019-01-10 2019-01-10 一种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 Active CN1095346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2473.4A CN109534660B (zh) 2019-01-10 2019-01-10 一种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2473.4A CN109534660B (zh) 2019-01-10 2019-01-10 一种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34660A CN109534660A (zh) 2019-03-29
CN109534660B true CN109534660B (zh) 2023-09-08

Family

ID=65834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22473.4A Active CN109534660B (zh) 2019-01-10 2019-01-10 一种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34660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7171A (ja) * 1991-07-10 1993-01-26 Canon Inc 光学素子のプレス成形装置
US6223561B1 (en) * 1998-03-31 2001-05-01 Ngk Insulators, Ltd. Press mold for glass substrate
JP2002114528A (ja) * 2000-09-29 2002-04-16 Minolta Co Ltd 光学素子の成形装置
JP2006213587A (ja) * 2005-02-07 2006-08-17 Olympus Corp 加熱冷却装置及び熱間プレス成形装置
CN2839269Y (zh) * 2005-08-19 2006-11-22 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校压爪水平专用工具
CN1982239A (zh) * 2005-12-15 2007-06-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模造玻璃装置
CN104144892A (zh) * 2012-03-05 2014-11-12 Hoya株式会社 模具冲压成型装置和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
CN106082597A (zh) * 2016-06-24 2016-11-09 深圳大学 一种光学非球面玻璃模压成型设备
CN106145624A (zh) * 2015-03-09 2016-11-23 盟立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用来制造模造玻璃的成型设备
CN206219425U (zh) * 2016-11-14 2017-06-06 盟立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用来制造模造玻璃的成型设备
CN206318867U (zh) * 2016-12-08 2017-07-11 盟立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成型设备
CN108747166A (zh) * 2018-08-01 2018-11-06 洛阳恒诺锚固技术有限公司 球齿合金钻头的球齿自动压紧装置及焊压系统
CN209481462U (zh) * 2019-01-10 2019-10-11 亚琛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7171A (ja) * 1991-07-10 1993-01-26 Canon Inc 光学素子のプレス成形装置
US6223561B1 (en) * 1998-03-31 2001-05-01 Ngk Insulators, Ltd. Press mold for glass substrate
JP2002114528A (ja) * 2000-09-29 2002-04-16 Minolta Co Ltd 光学素子の成形装置
JP2006213587A (ja) * 2005-02-07 2006-08-17 Olympus Corp 加熱冷却装置及び熱間プレス成形装置
CN2839269Y (zh) * 2005-08-19 2006-11-22 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校压爪水平专用工具
CN1982239A (zh) * 2005-12-15 2007-06-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模造玻璃装置
CN104144892A (zh) * 2012-03-05 2014-11-12 Hoya株式会社 模具冲压成型装置和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
CN106145624A (zh) * 2015-03-09 2016-11-23 盟立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用来制造模造玻璃的成型设备
CN106082597A (zh) * 2016-06-24 2016-11-09 深圳大学 一种光学非球面玻璃模压成型设备
CN206219425U (zh) * 2016-11-14 2017-06-06 盟立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用来制造模造玻璃的成型设备
CN206318867U (zh) * 2016-12-08 2017-07-11 盟立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成型设备
CN108747166A (zh) * 2018-08-01 2018-11-06 洛阳恒诺锚固技术有限公司 球齿合金钻头的球齿自动压紧装置及焊压系统
CN209481462U (zh) * 2019-01-10 2019-10-11 亚琛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34660A (zh) 2019-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43688A (zh) 一种曲面玻璃自动贴膜设备及其贴膜方法
CN109534660B (zh) 一种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
CN116476327A (zh) 一种镜片注塑模仁偏心调整结构及调整方法
CN209481462U (zh) 一种用于玻璃模压机的加热施压轴结构
CN101591135A (zh) 偏光镜片自动烤弯成型机
JP2003062845A (ja) プレス成形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レス成形装置
US5403370A (en) Glass compression molding apparatus
CN216097061U (zh) 电池极耳焊接压紧机构及电池极耳整形焊接一体机
CN115782061A (zh) 便于控制料流速度的注塑模具
CN109278275B (zh) 立体丝印标牌成型机
JP2010042426A (ja) プレス機械のスライド構造
CN112213871A (zh) 一种手机显示屏邦定设备上的自动平行压头
CN208960669U (zh) 自动弹料整形机构
CN211348905U (zh) 本压绑定装置
JP2017051972A (ja) プレス機構、プレス方法、圧縮成形装置および圧縮成形方法
CN218256370U (zh) 一种可防止注塑件变形的烫印工艺工装模具
CN216465892U (zh) 一种双色塑胶成型模具
CN210038384U (zh) 一种手机显示屏邦定设备上的自动平行压头
CN111483089B (zh) 树脂成形装置以及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CN217944359U (zh) 一种高稳定性热熔对位装置
CN214725638U (zh) 一种夹布橡胶膜片模具
CN212472465U (zh) 一种膜片曲面成型机构和膜片贴合设备
CN215791825U (zh) 一种塑料片材接片机
CN219171752U (zh) 一种镜框鼻托初坯成型加工装置
CN215918766U (zh) 一种精密机械工程用具备红外线定位功能的五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