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32238A - 一种废旧墨盒的再生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旧墨盒的再生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32238A
CN109532238A CN201811642093.2A CN201811642093A CN109532238A CN 109532238 A CN109532238 A CN 109532238A CN 201811642093 A CN201811642093 A CN 201811642093A CN 109532238 A CN109532238 A CN 1095322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nge
print cartridge
clamping part
sorting
material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4209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32238B (zh
Inventor
赵晨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i Jix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hai Jix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i Jix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hai Jix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4209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322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32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322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322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322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9Cartridge manufa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7Clean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一种废旧墨盒的再生系统及其方法,包括:包括:清洗机,雕刻机,封装机:取走墨盒的盒盖后,从敞开的容纳腔处取出墨盒腔体内装载的海绵;清洗机吸附去除墨盒内的残余墨水;雕刻机对清洗干净后的墨盒盒体内部的隔板结构进行整平,在墨盒内部形成有内壁光滑的扩容腔,后再次清洗墨盒;封装机从目标物料平台处夹取海绵,携带海绵返回至载具处,将海绵填充至载具上的墨盒内,并将墨盒的盒盖装好;注墨机通过出墨口对墨盒进行注墨,直至注墨完成后密封出墨口。本发明对废弃墨盒循环再利用,延长墨盒使用寿命,提高墨盒使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废旧墨盒的再生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及其相关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领域,尤指一种废旧墨盒的再生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墨盒是打印机输出功能的实现者,通过被动接受指令进行打印工作。墨盒作为一种颜色装载工具,其使用完毕后如果直接丢弃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其污染源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1、不易降解的塑料壳体造成白色污染,2、有色墨水造成的水体污染,3、黑色和有色粉体造成的空气颗粒污染。
对于废弃的墨盒而言,如果能够对其进行再利用,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由于墨盒而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还能够降低使用者的打印成本,从而达到节约资金、节约能源的目的。
目前,对于废弃墨盒的回收再利用技术主要包括有如下几种:
1、厂家滴注法
滴注法属于工厂适用方法,适用于墨盒与打印头分离的情况,由于墨水盒与打印头可分离,必然存在与打印头连接的墨水管道接口,墨水盒下端的管道接口为出墨口。厂家滴注法便是利用了出墨口作为加注墨水的入口。为配合滴注法,生产商还为用户设计并提供了齐全的附件:墨水瓶、墨盒盖、螺丝钉。
滴注法的步骤为:为防止墨水溢出污染桌面,先将墨盒倒置在吸水的软纸上,然后将墨盒盖套在墨盒出墨口一端,将对应彩色的墨水瓶拔掉瓶塞,插入墨盒盖上的滴注孔,用螺丝钉在墨水瓶尾部的铝箔上扎一个小孔,以便空气进入,墨水在重力作用下开始滴入墨盒。
滴注法的缺点为:从出墨口加墨水,将会使可能堵塞喷嘴的灰尘及其他大颗粒物质不经过墨盒过滤系统直接进入打印头,假如墨水质量不高,很可能造成喷嘴堵塞,造成打印头报废。
2、扩孔灌注法
扩孔灌注法属于业余DIY方法。一般情况下,墨盒上都会设置一个气孔,气孔是为了维持墨盒内部压力平衡而设计的呼吸装置。对于不适用滴注法的一体化墨盒,使用者可以将墨盒上的气孔扩大,然后从扩孔位置灌注墨水。
对于扩孔灌注法而言,其缺点在于:会破坏气孔结构,严重的将会使墨盒报废。
3、钻孔灌注法
钻孔灌注法适用于大容量墨盒、彩色照片墨盒、彩色荧光墨盒,这些都属于墨盒打印头一体化墨盒。墨盒本身除了喷嘴以外没有出墨口,同时又不能够破坏气孔,因此对于上述类型的墨盒而言,只能使用钻孔灌注法。
钻孔灌注法的步骤如下:在墨盒顶端用钻头钻孔,钻孔的位置要离开气孔一段距离,钻孔钻透以后,将墨水瓶的针头插入钻孔,用力按压墨水瓶灌注墨水。灌注完毕后,拔出墨水瓶,用点燃的蜡烛滴一滴石蜡封闭钻孔。
钻孔灌注法的缺点为:需要对墨盒钻孔,操作繁琐复杂,并且有可能造成墨盒结构的破坏。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后期使用可靠性较高的墨盒回收再利用方法,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旧墨盒的再生系统及其方法,实现对废弃墨盒进行循环再利用,延长了墨盒使用寿命,提高墨盒使用率。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旧墨盒的再生系统,墨盒由底壳和盒盖组成,所述底壳形成具有敞口的容纳腔,由所述盒盖封闭所述容纳腔;所述盒盖设有通气口,所述底壳的底表面设有出墨口,且容纳腔包括由隔板结构分隔成储墨腔和供墨腔;包括:清洗机、雕刻机、封装机和注墨机;
所述清洗机,用于吸附去除所述墨盒内的残余墨水;所述墨盒为取走所述墨盒的盒盖后,从容纳腔处取出墨盒腔体内装载的海绵的墨盒;
所述雕刻机,用于对清洗干净后的所述墨盒盒体内部的隔板结构进行整平,在墨盒内部形成有内壁光滑的扩容腔,后再次清洗墨盒;
所述封装机,用于对扩容并清洗后的墨盒内部重新装入海绵,然后重新将所述墨盒的盒盖装好;
所述封装机包括:用于盛放海绵的物料平台;
用于盛放墨盒的载具;
用于拍摄获取图像数据,设于所述分拣机构处的摄像头;
用于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分析,查找得到海绵所存放的目标物料平台所在位置,根据所述目标物料平台所在位置生成控制指令的控制器;
用于移动至载具处,并且根据所述控制指令移动至物料平台,从所述物料平台处夹取海绵,携带所述海绵返回至所述载具处,将所述海绵填充至所述载具上的墨盒内的分拣机构;
所述注墨机,用于通过所述出墨口对墨盒进行注墨,直至注墨完成后密封所述出墨口;
所述清洗机、雕刻机、封装机和注墨机之间通过传送装置连接,形成一条墨盒再生的生产线。
进一步的,所述分拣机构包括:用于存放海绵的储存室。
进一步的,所述分拣机构包括:移动件、电动推杆、止推板、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
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移动件的第一区域处;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设置形成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可相互远离移动或相互靠近移动以调整所述夹持空间的大小;
所述止推板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电动推杆的第二安装端,所述电动推杆的第一安装端安装设于所述移动件的第二区域处;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方向与所述夹持部的轴向方向平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废旧墨盒的再生方法,墨盒由底壳和盒盖组成,所述底壳形成具有敞口的容纳腔,由所述盒盖封闭所述容纳腔;所述盒盖设有通气口,所述底壳的底表面设有出墨口,且容纳腔包括由隔板结构分隔成储墨腔和供墨腔,包括:清洗机,雕刻机,封装机,所述墨盒的再生方包括步骤:
取走所述墨盒的盒盖后,从敞开的容纳腔处取出墨盒腔体内装载的海绵;
所述清洗机吸附去除所述墨盒内的残余墨水;
所述雕刻机对清洗干净后的所述墨盒盒体内部的隔板结构进行整平,在墨盒内部形成有内壁光滑的扩容腔,后再次清洗墨盒;
所述封装机从所述目标物料平台处夹取海绵,携带所述海绵返回至所述载具处,将所述海绵填充至所述载具上的墨盒内,并将所述墨盒的盒盖装好;
所述注墨机通过所述出墨口对墨盒进行注墨,直至注墨完成后密封所述出墨口。
进一步的,所述封装机包括:物料平台、载具、分拣机构、设于所述分拣机构处的摄像头和控制器;
所述分拣机构移动至载具处后,所述摄像头拍摄获取所述载具上墨盒的第一图像数据,发送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至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图像数据包括墨盒的海绵填充区域;
所述控制器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分析,查找得到海绵所存放的目标物料平台所在位置,根据所述目标物料平台所在位置生成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分拣机构;
所述分拣机构根据所述控制指令移动至所述目标物料平台,从所述目标物料平台处夹取海绵;
所述分拣机构携带所述海绵返回至所述载具处,将所述海绵填充至所述载具上的墨盒内后,将所述墨盒的盒盖装好。
进一步的,所述分拣机构包括:储存室;所述分拣机构根据所述控制指令移动至所述目标物料平台,从所述目标物料平台处夹取海绵之后,所述分拣机构携带所述海绵返回至所述载具处,将所述海绵填充至所述载具上的墨盒内后,将所述墨盒的盒盖装好之前包括步骤:
所述摄像头拍摄获取所述物料平台中海绵的第二图像数据,发送所述第二图像数据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对所述第二图像数据进行分析所述分拣机构夹取的海绵规格是否与所述待填充海绵规格相符,并分析所述分拣机构夹取的海绵规格是否与所述目标物料平台处存放的预设海绵规格是否相符;
当所述分拣机构夹取的海绵规格与所述待填充海绵规格不相符,且所述分拣机构夹取的海绵规格与所述目标物料平台处存放的预设海绵规格相符时,所述分拣机构将所述海绵投放返回至所述目标物料平台,并重新从所述目标物料平台处夹取新的海绵,直至夹取的海绵规格与所述待填充海绵规格相符为止;
当所述分拣机构夹取的海绵规格与所述待填充海绵规格不相符,且所述分拣机构夹取的海绵规格与所述目标物料平台处存放的预设海绵规格不相符时,所述分拣机构将所述海绵装入分拣机构的储存室内,并重新从所述目标物料平台处夹取新的海绵,直至夹取的海绵规格与所述待填充海绵规格相符为止。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分析,查找得到海绵所存放的目标物料平台所在位置,根据所述目标物料平台所在位置生成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分拣机构包括步骤:
所述控制器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分析得到所述墨盒的海绵填充区域尺寸;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海绵填充区域尺寸得到所述待填充海绵规格及其数量;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待填充海绵规格,从预设海绵存放信息表中查找得到其存放的目标物料平台,以及所述目标物料平台所在位置;所述预设海绵存放信息表包括海绵规格、物料平台以及物料平台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目标物料平台所在位置生成所述控制指令并发送至所述分拣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分拣机构包括:移动件、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移动件的第一区域处;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设置形成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可相互远离移动或相互靠近移动以调整所述夹持空间的大小;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连接;所述分拣机构根据所述控制指令移动至所述目标物料平台,从所述目标物料平台处夹取海绵包括步骤:
所述移动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移动至所述目标物料平台处;
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互远离移动,使得海绵容纳于所述夹持空间内,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互靠近移动夹取所述海绵。
进一步的,所述分拣机构还包括:电动推杆、止推板;所述止推板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电动推杆的第二安装端,所述电动推杆的第一安装端安装设于所述移动件的第二区域处;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方向与所述夹持部的轴向方向平行;所述分拣机构携带所述海绵返回至所述载具处,将所述海绵填充至所述载具上的墨盒内包括步骤:
所述移动件移动至所述载具处,通过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夹持所述海绵返回所述载具处;
所述移动件朝向所述载具上的墨盒处移动,直至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端与所述墨盒的海绵填充区域的底面接触为止,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互远离移动的同时,朝向远离所述海绵填充区域的底面的方向移动,且所述电动推杆朝向靠近所述海绵填充区域的底面的方向移动,直至所述止推板与所述墨盒的壳体接触,且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端离开所述墨盒的海绵填充区域为止;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端相互远离移动的距离小于所述海绵填充区域的横截面长度。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废旧墨盒的再生系统及其方法,能够对废弃墨盒进行循环再利用,延长了墨盒使用寿命,提高墨盒使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废旧墨盒的再生系统及其方法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废旧墨盒的再生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废旧墨盒的再生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废旧墨盒的再生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废旧墨盒的再生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废旧墨盒的再生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废旧墨盒的再生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废旧墨盒的再生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废旧墨盒1的再生系统,包括:墨盒1由底壳和盒盖组成,底壳形成具有敞口的容纳腔,由盒盖封闭容纳腔;盒盖设有通气口,底壳的底表面设有出墨口,且容纳腔包括由隔板结构分隔成储墨腔和供墨腔;包括:清洗机100、雕刻机200、封装机300和注墨机400;
清洗机100,用于吸附去除墨盒1内的残余墨水;墨盒1为取走墨盒1的盒盖后,从容纳腔处取出墨盒1腔体内装载的海绵2的墨盒1;
雕刻机200,用于对清洗干净后的墨盒1盒体内部的隔板结构进行整平,在墨盒1内部形成有内壁光滑的扩容腔,后再次清洗墨盒1;
封装机300,用于对扩容并清洗后的墨盒1内部重新装入海绵2,然后重新将墨盒1的盒盖装好;
封装机300包括:用于盛放海绵2的物料平台310;
用于盛放墨盒1的载具320;
用于拍摄获取图像数据,设于分拣机构350处的摄像头340;
用于对图像数据进行分析,查找得到海绵2所存放的目标物料平台310所在位置,根据目标物料平台310所在位置生成控制指令的控制器330;
用于移动至载具320处,并且根据控制指令移动至物料平台310,从物料平台310处夹取海绵2,携带海绵2返回至载具320处,将海绵2填充至载具320上的墨盒1内的分拣机构350;
注墨机400,用于通过出墨口对墨盒1进行注墨,直至注墨完成后密封出墨口;
清洗机100、雕刻机200、封装机300和注墨机400之间通过传送装置连接,形成一条墨盒1再生的生产线。
如图2所示,墨盒1的再生方包括步骤:
取走墨盒1的盒盖后,从敞开的容纳腔处取出墨盒1腔体内装载的海绵2;
清洗机100吸附去除墨盒1内的残余墨水;
雕刻机200对清洗干净后的墨盒1盒体内部的隔板结构进行整平,在墨盒1内部形成有内壁光滑的扩容腔,后再次清洗墨盒1;
封装机300从目标物料平台310处夹取海绵2,携带海绵2返回至载具320处,将海绵2填充至载具320上的墨盒1内,并将墨盒1的盒盖装好;
注墨机400通过出墨口对墨盒1进行注墨,直至注墨完成后密封出墨口。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传送装置为传送带,清洗机100、雕刻机200、封装机300和注墨机400均有等待机器加工处理的等待区域,只要将墨盒1放置至清洗机100的等待区域,清洗机100就会完成墨盒1的清洗,然后将清洗完成的墨盒1放置到传输装置的放置区域,通过传送装置清洗完成的墨盒1输送至雕刻机200的等待区域,以此类推,直至将墨水注入至扩容后的墨盒1中。清洗机100清洗的墨盒1为已使用过的回收再利用的墨盒1。由于墨水具有腐蚀性,先清洗墨盒1以去除残余墨水,这样能够对隔板结构进行整平操作的时候,就能够减少对雕刻机200刀具的损伤,也能保证刀具的清洁度。通过整平操作,将墨盒1内部设置的隔板结构进行去除,从而在墨盒1内部形成一个或者多个扩容腔,在扩容腔内重新装入海绵2后,将墨盒1的盒盖再次与底壳熔接在一起。然后,向墨盒1内灌注墨水直至墨水充满,从而完成废弃墨盒1的结构改进以及二次利用。本发明能够对废弃墨盒1进行回收利用,通过对其结构进行改造后,不仅能够使得废弃墨盒1二次利用,同时,在废弃墨盒1二次利用后,还可以实现墨水补充,本发明不仅实现了废弃墨盒1的再生利用,同时,再生后的墨盒1还具有补墨功能,极大程度地延长了墨盒1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墨盒1的使用率。并且,本发明对于墨盒1结构改进合理,后期墨水补充操作简单方便,墨盒1二次利用使用可靠性较高。摄像头340采用高清摄像头340或者深度相机。控制器330采用CPU、MCU或者FPGA处理器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由于采用摄像头340来对墨盒1的海绵2填充区域进行检测识别,并通过摄像头340对分拣机构350夹取的海绵2的规格进行检测识别,能够保障安装至海绵2填充区域的海绵2是适用于海绵2填充区域,外形轮廓与海绵2填充区域吻合的符合要求的海绵2,减少海绵2安装至墨盒1内的错误率,无需人工安装海绵2,降低人力雇佣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基于前述实施例,如图1所示,封装机300包括:物料平台310、载具320、分拣机构350、设于分拣机构350处的摄像头340和控制器330;如图4所示,S400封装机300从目标物料平台310处夹取海绵2,携带海绵2返回至载具320处,将海绵2填充至载具320上的墨盒1内,并将墨盒1的盒盖装好包括步骤:
S410分拣机构350移动至载具320处后,摄像头340拍摄获取载具320上墨盒1的第一图像数据,发送第一图像数据至控制器330;第一图像数据包括墨盒1的海绵2填充区域;
S420控制器330对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分析,查找得到海绵2所存放的目标物料平台310所在位置,根据目标物料平台310所在位置生成控制指令发送至分拣机构350;
S430分拣机构350根据控制指令移动至目标物料平台310,从目标物料平台310处夹取海绵2;
S440分拣机构350携带海绵2返回至载具320处,将海绵2填充至载具320上的墨盒1内后,将墨盒1的盒盖装好。
优选的,在摄像头340旁边还安装有补光光源,在室内环境光线强度较低的情况下,通过补光光源为摄像头340拍摄获取图像数据的过程中提升光线强度,以调节拍照区域的光线,提高摄像头340的图像清晰度,降低后续图像处理的复杂程度,有利于提高分析得到海绵2填充区域的准确性,以及识别分拣机构350夹取的海绵2是否与待填充海绵2规格或者预设海绵2规格相符的识别结果的准确性。
本发明通过摄像头340、控制器330和分拣机构350相互配合,不仅仅能够保障安装至海绵2填充区域的海绵2是适用于海绵2填充区域,外形轮廓与海绵2填充区域吻合的符合要求的海绵2,减少海绵2安装至墨盒1内的错误率,无需人工安装海绵2,降低人力雇佣成本,降低生产成本。由于无需人工参与安装海绵2,实现自动向墨盒1内安装海绵2,提升墨盒1生产效率,最大化的提升厂商的产能。
基于前述实施例,如图4所示,分拣机构350包括:移动件55、第一夹持部53和第二夹持部54;第一夹持部53和第二夹持部54的第一端556安装于移动件55的第一区域处;第一夹持部53与第二夹持部54相对设置形成夹持空间,第一夹持部53与第二夹持部54可相互远离移动或相互靠近移动以调整夹持空间的大小;驱动装置与第一夹持部53和第二夹持部54连接;分拣机构350根据控制指令移动至目标物料平台310,从目标物料平台310处夹取海绵2包括步骤:
移动件55根据控制指令移动至目标物料平台310处;
第一夹持部53和第二夹持部54相互远离移动,使得海绵2容纳于夹持空间内,后第一夹持部53和第二夹持部54相互靠近移动夹取海绵2。
基于前述实施例,如图4所示,分拣机构350还包括:电动推杆51、止推板52;止推板52的一端固定安装于电动推杆51的第二安装端511,电动推杆51的第一安装端512安装设于移动件55的第二区域处;电动推杆51的伸缩方向与夹持部的轴向方向平行;分拣机构350携带海绵2返回至载具320处,将海绵2填充至载具320上的墨盒1内包括步骤:
移动件55移动至载具320处,通过第一夹持部53和第二夹持部54夹持海绵2返回载具320处;
移动件55朝向载具320上的墨盒1处移动,直至第一夹持部53和第二夹持部54的第二端与墨盒1的海绵2填充区域的底面接触为止,第一夹持部53和第二夹持部54相互远离移动的同时,朝向远离海绵2填充区域的底面的方向移动,且电动推杆51朝向靠近海绵2填充区域的底面的方向移动,直至止推板52与墨盒1的壳体a接触,且第一夹持部53和第二夹持部54的第二端离开墨盒1的海绵2填充区域为止;第一夹持部53和第二夹持部54的第二端相互远离移动的距离小于海绵2填充区域的横截面长度。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电动推杆51和止推板52能够收缩隐藏至移动件55的容纳槽(图中未示出)内,电动推杆51的第一安装端512位于移动件55的第二区域,第一夹持部53和第二夹持部54的第一端556安装位于移动件55的第一区域。并且,第一安装端512形成的直线与第一端556形成的直线平行,这样,就便于第一夹持部53和第二夹持部54进行移动时,与电动推杆51和止推板52相互之间不影响。由于海绵2是具有可恢复功能的,通过第一夹持部53和第二夹持部54相向移动,缩小第一夹持部53与第二夹持部54相对设置形成夹持空间,直至第一夹持部53和第二夹持部54靠近使得处于夹持空间处的海绵2被夹持。
移动件55移动至任意一个需要填充海绵2的载具320处,例如载具320A处放置的墨盒1需要填充海绵2。通过第一夹持部53和第二夹持部54夹持海绵2返回载具320A处。移动件55朝向载具320上的墨盒1处移动,直至第一夹持部53和第二夹持部54的第二端与墨盒1的海绵2填充区域的底面接触为止。这时,第一夹持部53和第二夹持部54的第二端相互远离移动的同时,朝向远离海绵2填充区域的底面的方向移动,且电动推杆51朝向靠近海绵2填充区域的底面的方向移动,直至止推板52与墨盒1的壳体a接触,且第一夹持部53和第二夹持部54的第二端离开墨盒1的海绵2填充区域为止。并且,第一夹持部53和第二夹持部54的第二端相互远离移动的距离小于海绵2填充区域的横截面长度。
本发明中,第一夹持部53和第二夹持部54均具有动力机构,使得第一夹持部53和第二夹持部54两者均可以在移动件55上沿着进行水平移动(前后移动或者左右移动)。假设第一夹持部53设置在移动件55的左侧,第二夹持部54设置在移动件55的右侧。当第一夹持部53朝向右方移动,第二夹持部54朝向左方移动时,第一夹持部53与第二夹持部54相互靠近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夹持部53与第二夹持部54相对设置形成夹持空间缩小,进而使得处于夹持空间处的海绵2被第一夹持部53和第二夹持部54抓取夹持。
当第一夹持部53朝向左方移动,第二夹持部54朝向右方移动时,第一夹持部53与第二夹持部54相互远离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夹持部53与第二夹持部54相对设置形成夹持空间增大,进而使得处于夹持空间处的海绵2被第一夹持部53和第二夹持部54松开,由于第一夹持部53和第二夹持部54的第二端相互远离移动的距离小于海绵2填充区域的横截面长度,这样就能使得海绵2被第一夹持部53和第二夹持部54投放至墨盒1的海绵2填充区域。第一夹持部53和第二夹持部54的第二端逐渐离开墨盒1的海绵2填充区域,由于电动推杆51朝向靠近海绵2填充区域的底面的方向移动,使得止推板52朝向靠近海绵2填充区域的底面的方向移动,直至止推板52与墨盒1的壳体a接触,这样止推板52就能够避免海绵2因此弹性形变的原因,从墨盒1的海绵2填充区域弹出。
本发明操作非常方便,无需人工手动调整,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向墨盒1填充安装海绵2的效率,无需人工肉眼识别需要安装至海绵2填充区域的海绵2规格大小是否匹配,直接由海绵2分拣组装机完成,减少人工进行海绵2安装至墨盒1内的错误率,降低人力雇佣成本,能显著节省人工成本和避免了由人工操作带来的失误,能够满足批量大量进行自动填充海绵2的要求。
优选的,雕刻机200包括:载具320、夹具、机械爪、铣刀、去碎屑装置和控制器330;
机械爪,用于在控制器330的控制下,将取走盒盖的墨盒1放置于雕刻机200的载具320处,且底壳靠近载具320的承载面放置;
铣刀,用于在控制器330的控制下,将铣刀移动贴近墨盒1盒体内部的内壁,并控制铣刀朝向隔板结构方向移动,磨平隔板结构;
夹具,用于在控制器330的控制下,将墨盒1夹紧固定后移动至废料收集箱,然后夹持墨盒1进行旋转,旋转至底壳远离承载面,且墨盒1的容纳腔朝向承载面以清除墨盒1内部的隔板废料;
去碎屑装置,用于在控制器330的控制下,吸附清除墨盒1内部的隔板碎屑。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人工或者通过取盖机将盒盖与底壳之间的熔接区域割开后,取走墨盒1的盒盖,然后将取走盒盖的墨盒1放置于雕刻机200的载具320处,且底壳靠近载具320的承载面放置。由于回收回来的墨盒1已经面世,可以从市面上或者网络上获取该墨盒1的结构说明,从而获知墨盒1尺寸以及隔板结构所在的位置,从而输入储存至雕刻机200的控制器330中,控制器330根据读取的墨盒1相关信息,分析计算出铣刀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从而自动化的控制铣刀铣刀移动贴近墨盒1盒体内部的内壁,并控制铣刀朝向隔板结构所在的位置方向移动,磨平全部或者部分的隔板结构。此外,由于使用铣刀进行铣操作,会将隔板结构脱离墨盒1盒体内部的内壁,铣操作过程中会产生大体积的隔板废料和微小颗粒状的隔板碎屑,因此需要使用夹具将墨盒1夹具固定,并且将夹紧后的墨盒1移动至废料收集箱的预设位置,以便使得废料收集箱的开口尺寸大小大于墨盒1尺寸大小,以便将所有的残余碎屑均能收集干净。将夹紧后的墨盒1移动至废料收集箱的预设位置后,控制夹具旋转以使得墨盒1随着夹具的旋转而旋转,旋转至底壳远离承载面,且墨盒1的容纳腔朝向承载面以清除墨盒1内部的隔板废料为止,停留预设时长(例如1S)后,再将墨盒1移动至去碎屑装置处,通过去碎屑装置去除墨盒1容纳腔内的隔板碎屑。
本发明通过载具320、夹具、机械爪、铣刀、去碎屑装置和控制器330的相互配合操作,能够能够有效的去除墨盒1的隔板结构,并且通过夹具、废料收集箱和去碎屑装置相互配合收集残余碎屑,能够保障墨盒1的再生加工环节的清洁度,减少残余碎屑卡入机器中的概率,降低墨盒1的再生加工由于机器故障引起的时间浪费,提升使用体验。
基于前述实施例,如图5、6和7所示,去碎屑装置包括:壳体a、层板f、排气管d、吸气管g、排气腔室c、风扇e、碎屑容纳箱h;
排气管d与排气腔室c相连通;
吸气管g与风扇e下方的密闭空间相连,并穿过层板f与碎屑容纳箱h相连,层板f设有供两根吸气管g通过的第一通孔,以及供两根排气管d通过的第二通孔;
碎屑容纳箱h包括上挡板h1、通气管道h3、下挡板h2;
碎屑容纳箱h底部为空心结构,两根通气管道h3分别与两根吸气管g相连通;
层板f表面设有均匀分布且贯穿层板f的微孔,上挡板h1表面设有均匀分布且贯穿上挡板h1的微孔,上挡板h1与层板f之间有空间间隔,上挡板h1与下挡板h2之间有空间间隔;下挡板h2表面设有窗口。
具体的,上挡板h1和层板f的表面均开有微孔,下挡板h2的表面设有能够让隔板碎屑被吸入的窗口。碎屑容纳箱h的上挡板h1和层板f两个板面的微孔共同作用,可以产生对上挡板h1上方的空间形成吸力,而碎屑容纳箱h上挡板h1和下挡板h2之间的空间间隔为在吸力作用下回收的隔板碎屑提供汇集空间通道,以收集残留在墨盒1内部的微小颗粒的隔板碎屑。
碎屑容纳箱h将固定密闭空间和风扇e产生的风实现了循环利用,风扇e旋转产生的风通过其上方的排气腔室c和两根排气管d进入壳体a最下方空间,将铣操作产生的隔板碎屑以旋风形式吹起来,而同时风扇e下方的空间形成的负压通过两根吸气管g和碎屑容纳箱h对壳体a最下方空间产生吸力,使得隔板碎屑通过下挡板h2的窗口被实时清理进入碎屑容纳箱h。
基于前述实施例,吸附去除墨盒1内的残余墨水具体包括步骤:
通过出墨口注入易挥发的清洗剂,吸附去除残余墨水;
通过出墨口注入清水,吸附去除残余墨水和清洗剂的混合物。
具体的,将墨盒1分拣放置在清洗机100处,将墨盒1中残余墨水真空吸附清除,将墨盒1中残余墨水真空吸附清除后,再注入工业酒精等易挥发的清洗剂对墨盒1中进行清洗,将墨盒1中的残余墨水吸附清除。使用易挥发的清洗剂对墨盒1中的残余墨水进行清洗,实现减小了残墨附着在墨盒1上的可能,增加了墨盒1加工时的清洁程度。具体的,将墨盒1的易挥发的清洗剂吸附清除后,注入清水或者纯水,清洗墨盒1的墨盒1中残留的易挥发的清洗剂。使得墨盒1的墨盒1中的残余墨水和清洗剂的混合物完全清洗干净,不影响后续在墨盒1中中注入墨水的质量,提升产品质量。
优选的,重新装入海绵2,然后重新将墨盒1的盒盖装好具体包括步骤:
在扩容腔内重新装入外形轮廓与扩容腔形状吻合的海绵2。
具体地,本发明使用海绵2重新装入到扩容腔内。
在扩容腔内重新装入的海绵2、其外形轮廓与扩容腔形状吻合,即重新装入的海绵2、其外侧面与扩容腔的侧壁相接触,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增加海绵2体积,从而提高海绵2的吸墨量。
优选的,对清洗干净后的墨盒1盒体内部的隔板结构进行整平,在墨盒1内部形成有内壁光滑的扩容腔,后再次清洗墨盒1具体包括步骤:
使用雕刻机200的铣刀磨平一部分的隔板结构,清除墨盒1内部由铣刀磨平后产生的残余碎屑后,再次清洗墨盒1;残余碎屑包括隔板废料和隔板碎屑。
墨盒1分为黑色墨盒1以及彩色墨盒1,对于黑色墨盒1而言,本发明将墨盒1内部设置的隔板、隔筋以及挡板进行完全铣平,从而在墨盒1内部形成一个扩容腔;对于彩色墨盒1而言,本发明是对墨盒1内部设置的隔板、隔筋以及挡板进行部分铣平,从而在墨盒1内部形成有至少两个扩容腔,则在相邻的两个扩容腔之间设置的隔板上开设隔板窗口,通过隔板窗口实现两个相邻的扩容腔内重新装载的海绵2之间相互接触。
通过上述结构改进构思,在本发明提供的小容量废弃墨盒1扩容再利用方法中,其通过铣操作将墨盒1内部设置的隔板、隔筋或者挡板等结构进行铣平,从而在墨盒1内部形成一个或者多个扩容腔,在扩容腔内重新装入海绵2后再灌注墨水直至海绵2充盈,从而完成微小容量废弃墨盒1的结构改进以及二次利用。
优选的,还包括步骤:
如果在墨盒1内部形成有至少两个扩容腔,则在相邻的两个扩容腔之间设置的隔板上开设隔板窗口,通过隔板窗口实现两个相邻的扩容腔内重新装载的海绵2之间相互接触。
具体的,如果墨盒1内部有两个储墨腔,一个供墨腔,假设两个储墨腔之间为供墨腔,储墨腔与供墨腔之间相互通过两个隔板结构分隔开,为了在墨盒1内部形成有至少两个扩容腔,以便增大墨盒1的墨水储存量,则使用铣刀将两个隔板结构去除,形成有内壁光滑的扩容腔,然后在每个扩容腔内填充有海绵2,并在相邻的两个扩容腔之间设置的隔板上开设隔板窗口,通过隔板窗口实现两个相邻的扩容腔内重新装载的海绵2之间相互接触。三个扩容腔的组合容积等于墨盒1的内容积,即三个扩容腔填满墨盒1的整个内部,墨盒1内除扩容腔外无其他多余空间。其他的结构形成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扩容腔的方式亦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能够对废弃墨盒1进行回收利用,通过对其结构进行改造后,不仅能够使得废弃墨盒1二次利用,同时,在废弃墨盒1二次利用后,还可以实现墨水补充,本发明不仅实现了废弃墨盒1的再生利用,同时,再生后的墨盒1还具有补墨功能,极大程度地延长了墨盒1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墨盒1的使用率。并且,本发明对于墨盒1结构改进合理,后期墨水补充操作简单方便,墨盒1二次利用使用可靠性较高。
优选的,使用雕刻机200的铣刀磨平一部分的隔板结构,清除墨盒1内部由铣刀磨平后产生的残余碎屑后,再次清洗墨盒1具体包括步骤:
通过机械爪将取走盒盖的墨盒1放置于雕刻机200的载具320处,且底壳靠近载具320的承载面放置;
将铣刀移动贴近墨盒1盒体内部的内壁,并控制铣刀朝向隔板结构方向移动,磨平隔板结构;
将墨盒1夹紧固定后移动至废料收集箱,然后夹持墨盒1进行旋转,旋转至底壳远离承载面,且墨盒1的容纳腔朝向承载面以清除墨盒1内部的隔板废料;
吸附清除墨盒1内部的隔板碎屑;
清洗墨盒1。
优选的,吸附清除墨盒1内部的隔板碎屑具体包括步骤:
通过去碎屑装置的风扇e旋转形成旋风,将通过旋风的吸力吸附的隔板碎屑清理至碎屑容纳箱h内。
具体的,去碎屑装置包括:壳体a、层板f、排气管d、吸气管g、排气腔室c、风扇e、碎屑容纳箱h;
排气管d与排气腔室c相连通;
吸气管g与风扇e下方的密闭空间相连,并穿过层板f与碎屑容纳箱h相连,层板f设有供两根吸气管g通过的第一通孔,以及供两根排气管d通过的第二通孔;
碎屑容纳箱h包括上挡板h1、通气管道h3、下挡板h2;
碎屑容纳箱h底部为空心结构,两根通气管道h3分别与两根吸气管g相连通;
层板f表面设有均匀分布且贯穿层板f的微孔,上挡板h1表面设有均匀分布且贯穿上挡板h1的微孔,上挡板h1与层板f之间有空间间隔,上挡板h1与下挡板h2之间有空间间隔;下挡板h2表面设有窗口。
具体的,上挡板h1和层板f的表面均开有微孔,下挡板h2的表面设有能够让隔板碎屑被吸入的窗口。碎屑容纳箱h的上挡板h1和层板f两个板面的微孔共同作用,可以产生对上挡板h1上方的空间形成吸力,而碎屑容纳箱h上挡板h1和下挡板h2之间的空间间隔为在吸力作用下回收的隔板碎屑提供汇集空间通道,以收集残留在墨盒1内部的微小颗粒的隔板碎屑。
碎屑容纳箱h将固定密闭空间和风扇e产生的风实现了循环利用,风扇e旋转产生的风通过其上方的排气腔室c和两根排气管d进入壳体a最下方空间,将铣操作产生的隔板碎屑以旋风形式吹起来,而同时风扇e下方的空间形成的负压通过两根吸气管g和碎屑容纳箱h对壳体a最下方空间产生吸力,使得隔板碎屑通过下挡板h2的窗口被实时清理进入碎屑容纳箱h。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废旧墨盒的再生系统,墨盒由底壳和盒盖组成,所述底壳形成具有敞口的容纳腔,由所述盒盖封闭所述容纳腔;所述盒盖设有通气口,所述底壳的底表面设有出墨口,且容纳腔包括由隔板结构分隔成储墨腔和供墨腔;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机、雕刻机、封装机和注墨机;
所述清洗机,用于吸附去除所述墨盒内的残余墨水;所述墨盒为取走所述墨盒的盒盖后,从容纳腔处取出墨盒腔体内装载的海绵的墨盒;
所述雕刻机,用于对清洗干净后的所述墨盒盒体内部的隔板结构进行整平,在墨盒内部形成有内壁光滑的扩容腔,后再次清洗墨盒;
所述封装机,用于对扩容并清洗后的墨盒内部重新装入海绵,然后重新将所述墨盒的盒盖装好;
所述封装机包括:用于盛放海绵的物料平台;
用于盛放墨盒的载具;
用于拍摄获取图像数据,设于所述分拣机构处的摄像头;
用于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分析,查找得到海绵所存放的目标物料平台所在位置,根据所述目标物料平台所在位置生成控制指令的控制器;
用于移动至载具处,并且根据所述控制指令移动至物料平台,从所述物料平台处夹取海绵,携带所述海绵返回至所述载具处,将所述海绵填充至所述载具上的墨盒内的分拣机构;
所述注墨机,用于通过所述出墨口对墨盒进行注墨,直至注墨完成后密封所述出墨口;
所述清洗机、雕刻机、封装机和注墨机之间通过传送装置连接,形成一条墨盒再生的生产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旧墨盒的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机构包括:用于存放海绵的储存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旧墨盒的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机构包括:移动件、电动推杆、止推板、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
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移动件的第一区域处;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设置形成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可相互远离移动或相互靠近移动以调整所述夹持空间的大小;
所述止推板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电动推杆的第二安装端,所述电动推杆的第一安装端安装设于所述移动件的第二区域处;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方向与所述夹持部的轴向方向平行。
4.一种废旧墨盒的再生方法,墨盒由底壳和盒盖组成,所述底壳形成具有敞口的容纳腔,由所述盒盖封闭所述容纳腔;所述盒盖设有通气口,所述底壳的底表面设有出墨口,且容纳腔包括由隔板结构分隔成储墨腔和供墨腔,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机,雕刻机,封装机,所述墨盒的再生方包括步骤:
取走所述墨盒的盒盖后,从敞开的容纳腔处取出墨盒腔体内装载的海绵;
所述清洗机吸附去除所述墨盒内的残余墨水;
所述雕刻机对清洗干净后的所述墨盒盒体内部的隔板结构进行整平,在墨盒内部形成有内壁光滑的扩容腔,后再次清洗墨盒;
所述封装机从所述目标物料平台处夹取海绵,携带所述海绵返回至所述载具处,将所述海绵填充至所述载具上的墨盒内,并将所述墨盒的盒盖装好;
所述注墨机通过所述出墨口对墨盒进行注墨,直至注墨完成后密封所述出墨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旧墨盒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机包括:物料平台、载具、分拣机构、设于所述分拣机构处的摄像头和控制器;所述所述封装机从所述目标物料平台处夹取海绵,携带所述海绵返回至所述载具处,将所述海绵填充至所述载具上的墨盒内,并将所述墨盒的盒盖装好包括步骤:
所述分拣机构移动至载具处后,所述摄像头拍摄获取所述载具上墨盒的第一图像数据,发送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至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图像数据包括墨盒的海绵填充区域;
所述控制器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分析,查找得到海绵所存放的目标物料平台所在位置,根据所述目标物料平台所在位置生成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分拣机构;
所述分拣机构根据所述控制指令移动至所述目标物料平台,从所述目标物料平台处夹取海绵;
所述分拣机构携带所述海绵返回至所述载具处,将所述海绵填充至所述载具上的墨盒内后,将所述墨盒的盒盖装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旧墨盒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机构包括:储存室;所述分拣机构根据所述控制指令移动至所述目标物料平台,从所述目标物料平台处夹取海绵之后,所述分拣机构携带所述海绵返回至所述载具处,将所述海绵填充至所述载具上的墨盒内后,将所述墨盒的盒盖装好之前包括步骤:
所述摄像头拍摄获取所述物料平台中海绵的第二图像数据,发送所述第二图像数据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对所述第二图像数据进行分析所述分拣机构夹取的海绵规格是否与所述待填充海绵规格相符,并分析所述分拣机构夹取的海绵规格是否与所述目标物料平台处存放的预设海绵规格是否相符;
当所述分拣机构夹取的海绵规格与所述待填充海绵规格不相符,且所述分拣机构夹取的海绵规格与所述目标物料平台处存放的预设海绵规格相符时,所述分拣机构将所述海绵投放返回至所述目标物料平台,并重新从所述目标物料平台处夹取新的海绵,直至夹取的海绵规格与所述待填充海绵规格相符为止;
当所述分拣机构夹取的海绵规格与所述待填充海绵规格不相符,且所述分拣机构夹取的海绵规格与所述目标物料平台处存放的预设海绵规格不相符时,所述分拣机构将所述海绵装入分拣机构的储存室内,并重新从所述目标物料平台处夹取新的海绵,直至夹取的海绵规格与所述待填充海绵规格相符为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旧墨盒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分析,查找得到海绵所存放的目标物料平台所在位置,根据所述目标物料平台所在位置生成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分拣机构包括步骤:
所述控制器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分析得到所述墨盒的海绵填充区域尺寸;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海绵填充区域尺寸得到所述待填充海绵规格及其数量;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待填充海绵规格,从预设海绵存放信息表中查找得到其存放的目标物料平台,以及所述目标物料平台所在位置;所述预设海绵存放信息表包括海绵规格、物料平台以及物料平台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目标物料平台所在位置生成所述控制指令并发送至所述分拣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废旧墨盒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机构包括:移动件、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移动件的第一区域处;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设置形成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可相互远离移动或相互靠近移动以调整所述夹持空间的大小;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连接;所述分拣机构根据所述控制指令移动至所述目标物料平台,从所述目标物料平台处夹取海绵包括步骤:
所述移动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移动至所述目标物料平台处;
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互远离移动,使得海绵容纳于所述夹持空间内,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互靠近移动夹取所述海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海绵的组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机构还包括:电动推杆、止推板;所述止推板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电动推杆的第二安装端,所述电动推杆的第一安装端安装设于所述移动件的第二区域处;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方向与所述夹持部的轴向方向平行;所述分拣机构携带所述海绵返回至所述载具处,将所述海绵填充至所述载具上的墨盒内包括步骤:
所述移动件移动至所述载具处,通过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夹持所述海绵返回所述载具处;
所述移动件朝向所述载具上的墨盒处移动,直至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端与所述墨盒的海绵填充区域的底面接触为止,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互远离移动的同时,朝向远离所述海绵填充区域的底面的方向移动,且所述电动推杆朝向靠近所述海绵填充区域的底面的方向移动,直至所述止推板与所述墨盒的壳体接触,且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端离开所述墨盒的海绵填充区域为止;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端相互远离移动的距离小于所述海绵填充区域的横截面长度。
CN201811642093.2A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废旧墨盒的再生系统及其方法 Active CN1095322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42093.2A CN109532238B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废旧墨盒的再生系统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42093.2A CN109532238B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废旧墨盒的再生系统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32238A true CN109532238A (zh) 2019-03-29
CN109532238B CN109532238B (zh) 2020-09-22

Family

ID=65831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42093.2A Active CN109532238B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废旧墨盒的再生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3223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0443A (zh) * 2019-04-29 2019-06-21 北海绩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填装控制设备和方法
CN110014745A (zh) * 2019-05-08 2019-07-16 北海绩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翻转装置
CN110920264A (zh) * 2019-12-27 2020-03-27 珠海清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一种制造再生墨盒自动化系统
CN114228346A (zh) * 2021-12-30 2022-03-25 珠海益捷科技有限公司 墨盒的再生方法和再生墨盒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38283A (ja) * 1998-12-22 2000-09-05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方法
CN1438118A (zh) * 2002-02-10 2003-08-27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墨盒的再制造方法及其专用焊接工装
CN101152795A (zh) * 2006-09-30 2008-04-02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喷墨打印机墨盒再生方法
CN101234557A (zh) * 2007-01-30 2008-08-06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喷墨打印机墨盒再生方法
CN103625920A (zh) * 2013-11-22 2014-03-12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工件自动输送及组装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
CN103764304A (zh) * 2011-04-05 2014-04-30 泽恩机器人有限公司 在机器人系统中拾取动作之后使传感器测量值无效的方法
CN105983849A (zh) * 2015-01-28 2016-10-05 天津津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盒盖自动安装设备
CN106272427A (zh) * 2016-09-12 2017-01-04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工业机器人智能拾取系统
CN207841338U (zh) * 2018-01-29 2018-09-11 戚姚捷 一种机械臂
CN108747414A (zh) * 2018-07-19 2018-11-06 北海绩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前加工生产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38283A (ja) * 1998-12-22 2000-09-05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方法
CN1438118A (zh) * 2002-02-10 2003-08-27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墨盒的再制造方法及其专用焊接工装
CN101152795A (zh) * 2006-09-30 2008-04-02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喷墨打印机墨盒再生方法
CN101234557A (zh) * 2007-01-30 2008-08-06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喷墨打印机墨盒再生方法
CN103764304A (zh) * 2011-04-05 2014-04-30 泽恩机器人有限公司 在机器人系统中拾取动作之后使传感器测量值无效的方法
CN103625920A (zh) * 2013-11-22 2014-03-12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工件自动输送及组装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
CN105983849A (zh) * 2015-01-28 2016-10-05 天津津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盒盖自动安装设备
CN106272427A (zh) * 2016-09-12 2017-01-04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工业机器人智能拾取系统
CN207841338U (zh) * 2018-01-29 2018-09-11 戚姚捷 一种机械臂
CN108747414A (zh) * 2018-07-19 2018-11-06 北海绩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前加工生产线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0443A (zh) * 2019-04-29 2019-06-21 北海绩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填装控制设备和方法
CN110014745A (zh) * 2019-05-08 2019-07-16 北海绩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翻转装置
CN110014745B (zh) * 2019-05-08 2024-03-29 北海绩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翻转装置
CN110920264A (zh) * 2019-12-27 2020-03-27 珠海清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一种制造再生墨盒自动化系统
CN114228346A (zh) * 2021-12-30 2022-03-25 珠海益捷科技有限公司 墨盒的再生方法和再生墨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32238B (zh) 2020-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32238A (zh) 一种废旧墨盒的再生系统及其方法
CN110254041B (zh) 一种绿色环保印刷装置
CN1492808A (zh) 喷墨打印机的供墨装置
CN1051698A (zh) 喷墨记录头的抽吸回收装置和具有这种抽吸回收装置的记录设备
CN206122263U (zh) 计算机内除尘装置
CN201922646U (zh) 墨盒填充装置和墨盒填充组件
CN112172365B (zh) 一种丝网印刷方法
CN106271124A (zh) 一种改进型激光切割机尾气处理装置
CN109605941B (zh) 一种内胆墨盒及其加工方法
CN108483109A (zh) 液压切纸机
CN109532237A (zh) 一种墨盒的再生系统及其方法
CN209274169U (zh) 扩容再生墨盒
CN200979653Y (zh) 激光打印机硒鼓加粉机
CN109291652A (zh) 废弃墨盒回收扩容再利用方法以及扩容式再生墨盒
CN109591464A (zh) 一种海绵的组装控制方法和海绵分拣组装机
CN209176328U (zh) 再生墨盒
CN109291651A (zh) 小容量废弃墨盒扩容再利用方法及扩容再生墨盒
CN209794884U (zh) 一种内胆墨盒
CN209176331U (zh) 扩容式再生墨盒
CN204468090U (zh) 用于犯罪现场粉末法提取指纹的自动供粉痕检设备
CN109291650A (zh) 废弃墨盒的回收再利用方法以及再生墨盒
CN209176327U (zh) 填充海绵扩容式再生墨盒
CN105927886B (zh) 工作灯
CN212018269U (zh) 一种便于收集漆液的电子烟外壳加工用喷漆装置
CN114808296A (zh) 一种用于废旧服装回收利用的拆线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36000 No.3 standard workshop, A6 zone, northwest Sea comprehensive bonded zone, Beihai Avenue, Beihai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Beihai Jixu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36000 Standard Factory Building, Area A6, Beihai Export Processing Zone, Beihai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BEIHAI JIX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