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15152A -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515152A CN109515152A CN201811487330.2A CN201811487330A CN109515152A CN 109515152 A CN109515152 A CN 109515152A CN 201811487330 A CN201811487330 A CN 201811487330A CN 109515152 A CN109515152 A CN 10951515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battery
- bracket
- fixed
- electric automobile
- pure electr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58 core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08 floo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95 fuel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60K2001/04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osition
- B60K2001/0438—Arrangement under the flo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包括乘员舱地板、动力电池和底护板,动力电池布置在乘员舱地板和底护板形成的腔体内,乘员舱地板的下部和两侧分别设置有地板纵梁和门槛梁,动力电池的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布置在对应于动力电池的中间位置的托架横梁和托架纵梁,托架纵梁的前端与所述乘员舱地板固定连接,托架横梁的两端与地板纵梁固定连接;所述地板纵梁与所述门槛梁之间设有连接支架,地板纵梁位于所述动力电池的壳体的两侧,包括弯曲部和笔直部;底护板与托架纵梁和托架横梁以及门槛梁固定连接。本发明能够减小动力电池对整车高度的影响,能够保证整车碰撞安全性能,以及能够保证动力电池的稳固支撑,并提高动力电池的模态特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
背景技术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纯电动汽车具有环境污染小、噪音低、出行成本低等优点,各大汽车厂家纷纷投入研究促进纯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动力电池作为纯电动汽车的唯一的动力能量来源,是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
最初,纯电动汽车大多数基于传统车的结构改制,并没有设定动力电池舱,动力电池的布置位置呈现多样性,比如前舱内、乘员舱、行李舱内或者地板下。往往是根据现有的空间,在满足整车轴荷分配、整车高度、整车碰撞要求等前提条件下,尽量多的布置动力电池,由于这些空间有限,搭载的动力电池能量不多,无法满足用户的续驶里程需求。
发展至今,纯电动汽车已经是全新结构,并设定动力电池舱。目前,基于用户对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需求和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动力电池舱设置在乘员舱下部。如果动力电池舱位置不合理,会带来整车高度加大,尤其是整车高度会导致风阻系数增大,降低整车续驶里程;如果动力电池舱结构不合理,会导致整车碰撞性能降低、动力电池连接强度和模态特性不满足要求、外接电线和水管过长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其能够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之一,即减小动力电池对整车高度的影响、保证整车碰撞安全性能及动力电池连接强度和模态特性、并缩短外接电线和水管的长度。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包括乘员舱地板、动力电池和底护板,所述动力电池布置在所述乘员舱地板和所述底护板形成的腔体内,所述乘员舱地板的下部设置有地板纵梁,并且两侧设置有门槛梁,所述动力电池的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交错布置的托架横梁和托架纵梁,所述托架横梁和所述托架纵梁布置在对应于动力电池的中间位置,所述托架纵梁的前端与所述乘员舱地板固定连接,所述托架横梁的两端与所述地板纵梁固定连接;所述地板纵梁与所述门槛梁之间设有连接支架,所述地板纵梁位于所述动力电池的壳体的两侧,包括弯曲部和笔直部,所述弯曲部自对应于最前端的托架横梁的位置向前延伸至前机舱纵梁根部,所述连接支架设置在所述笔直部上;所述底护板与所述托架纵梁和所述托架横梁以及所述门槛梁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托架纵梁通过前部固定结构与所述乘员舱地板固定连接,所述前部固定结构包括螺栓、设置在所述乘员舱地板上的第一前部固定结构和设置在所述托架纵梁前端的第二前部固定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前部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底座、前部固定支架和第一前部套管,所述固定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前部螺母,所述前部固定支架连接在所述固定底座的下部,所述第一前部套管位于所述固定底座和所述前部固定支架之间;所述第二前部固定结构包括前部安装支架、前部固定板和第二前部套管,所述前部安装支架与所述前部固定板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前部套管位于所述前部安装支架和所述前部固定板之间;所述托架纵梁的端部还设置有供所述螺栓穿过的开口,所述螺栓从所述开口插入与所述前部固定板的底部贴合并依次穿过前部固定板、第二前部套管、前部安装支架、前部固定支架、第一前部套管、固定底座后与所述前部螺母连接,从而实现动力电池的前部与所述乘员舱地板的连接。
可选地,所述托架横梁通过侧部固定结构与所述地板纵梁固定连接,所述侧部固定结构包括螺栓、设置在所述地板纵梁上的第一侧部固定结构和设置在所述托架横梁两端的第二侧部固定结构;其中,所述第一侧部固定结构包括加强板、侧部固定支架和第一侧部套管,所述加强板设置所述地板纵梁的内部,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侧部螺母,所述侧部固定支架与所述地板纵梁的下部连接,所述第一侧部套管位于所述地板纵梁和所述侧部固定支架之间;所述第二侧部固定结构包括侧部安装支架、侧部固定板和第二侧部套管,所述侧部安装支架与所述侧部固定板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侧部套管位于所述侧部安装支架和所述侧部固定板之间;所述托架横梁的两端还设置有供所述螺栓穿过的开口,所述螺栓从所述开口插入与所述侧部固定板的底部贴合并依次穿过侧部固定板、第二侧部套管、侧部安装支架、侧部固定支架、第一侧部套管、地板纵梁、加强板后与所述侧部螺母连接,从而实现动力电池的侧部与所述乘员舱地板的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前部固定结构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位于所述前部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二前部套管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二侧部固定结构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位于所述侧部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二侧部套管之间。
可选地,所述底护板通过底部固定结构与所述托架纵梁和所述托架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底部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底护板上的第一固定孔、设置于托架纵梁和托架横梁上的第二固定孔、密封圈、卡扣和自攻螺钉,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卡扣上,所述卡扣卡在所述第二固定孔中,所述自攻螺钉拧入所述卡扣中而实现所述底护板与所述托架纵梁和所述托架横梁的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底护板通过螺栓与所述门槛梁固定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直流母线连接器、直流充电线连接器和水管接口,所述直流母线连接器、所述直流充电线连接器和所述水管接口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的前端。
可选地,所述弯曲部呈大致的“S”型;每个笔直部上设置有三个连接支架。
可选地,所述托架纵梁包括间隔布置的两个托架纵梁,所述托架横梁包括间隔布置的四个托架横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由于将动力电池布置在乘员舱地板下方,并且地板纵梁设置在动力电池两侧,从而能够减小动力电池对整车高度的影响。地板纵梁前部呈弯曲结构以及地板纵梁与门槛梁之间通过连接支架进行连接,能够保证整车碰撞安全性能;此外,托架横梁和托架纵梁设置在动力电池的中间位置,能够保证动力电池的稳固支撑,并提高动力电池的模态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仰视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拆除底护板状态仰视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动力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安装支架和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从图1的A-A方向观测的本发明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的断面图;
图7所示为从图2的B-B方向观测的本发明动力电池与乘员舱地板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从图1的C-C方向观测的本发明的动力电池于底护板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乘员舱地板;2-动力电池;3-底护板;4-门槛梁;
5-地板纵梁;6-连接支架;7-地板扭力盒;8-托架横梁;
9-托架纵梁;10-固定板;11-安装支架;12-套管;
13-固定支架;14-加强板;15-螺母;16-固定底座;
17-垫圈;18-直流母线连接器;19-直流充电线连接器;
20-水管接口;21-直流母线;22-直流充电线;23-水管;
24-密封圈;25-卡扣;26-自攻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动力电池对整车高度的影响、保证整车碰撞安全性能及动力电池连接强度和模态特性、并缩短外接电线和水管的长度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具体为A级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图中相同的标记始终指代本发明具有相同功能和作用的零部件,例如,由于使用的套管的结构一样,只是为了区别不同的使用位置而使用了不同的技术术语,它们实际上都是表示套管,故在下文凡是涉及套管的技术术语均用相同的符号进行表示;由于使用的螺母的结构一样,只是为了区别不同的使用位置而使用了不同的技术术语,它们实际上都是表示螺母,故在下文凡是涉及螺母的技术术语均用相同的符号进行表示;由于使用的固定板的结构一样,只是为了区别不同的使用位置而使用了不同的技术术语,它们实际上都是表示固定板,故在下文凡是涉及固定板的技术术语均用相同的符号进行表示;由于使用的安装支架的结构一样,只是为了区别不同的使用位置而使用了不同的技术术语,它们实际上都是表示安装支架,故在下文凡是涉及安装支架的技术术语均用相同的符号进行表示;由于使用的固定支架的结构一样,只是为了区别不同的使用位置而使用了不同的技术术语,它们实际上都是表示固定支架,故在下文凡是涉及固定支架的技术术语均用相同的符号进行表示。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包括乘员舱地板1、动力电池2和底护板3,所述乘员舱地板1的下部设置有地板纵梁5,并且两侧设置有门槛梁4,所述动力电池2的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交错布置的托架横梁8和托架纵梁9,所述托架横梁8和所述托架纵梁9布置在对应于动力电池2的中间位置,所述托架纵梁9的前端与所述乘员舱地板1固定连接,所述托架横梁8的两端与所述地板纵梁5固定连接;所述地板纵梁5与所述门槛梁4之间通过连接支架6连接,所述地板纵梁5位于所述动力电池2的壳体的两侧,包括弯曲部和笔直部,所述弯曲部自对应于最前端的托架横梁8的位置向前延伸至前机舱纵梁根部(未图示),所述连接支架6设置在所述笔直部上;所述底护板3与所述托架纵梁9和所述托架横梁8以及所述门槛梁4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将动力电池布置在乘员舱地板下方,并且地板纵梁设置在动力电池的壳体的两侧,从而能够减小动力电池对整车高度的影响。此外,地板纵梁前方呈弯曲结构以及地板纵梁与门槛梁之间通过连接支架进行连接,能够保证整车碰撞安全性能;以及,托架横梁和托架纵梁设置在动力电池的中间位置,能够保证动力电池的稳固支撑,并提高动力电池的模态特性。
在本发明一示意性实施例中,地板纵梁5对称设置,地板纵梁5的弯曲部呈大致的“S”型,该形状能够保证整车正碰力的连续传递。在一示例中,如图3所示,每个笔直部上设置有三个连接支架,即每个地板纵梁5分别通过三个连接支架6与所述门槛梁4连接,这样能够使地板纵梁5参与整车侧向碰撞力的传递,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更多个的连接支架。本发明对连接支架6的具体结构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实现侧向碰撞力的传递的任何结构形式都可以,在一个优选示例中,连接支架6可为板状支架结构,例如,在一示意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连接支架6可包括基体部61、自基体部61两侧向上延伸的支撑部62、自基体后端延伸的第一连接端67,支撑部62的侧部分别沿相反方向弯曲形成有第二连接端63和第三连接端66,支撑部62的下端向外弯曲形成有第四连接端65,其中,基体部61的端部形成有与地板纵梁5螺栓连接的螺栓孔64,第一连接端67和第三连接端66分别与门槛梁4焊接,第二连接端63与地板纵梁5焊接,第四连接端65与乘员舱地板1焊接,从而将连接支架6固定在地板纵梁5和门槛梁4之间。
在本发明一示意性实施例中,动力电池2的前沿和后沿分别与门槛梁4的前端和后端齐平,如此,能够避免动力电池2侵入前机舱和后机舱。动力电池2前部呈现“凸”字形状,一方面为动力电池2提供前部连接空间,另一方面,为地板纵梁5的“S”弯过渡和乘员舱地板扭力盒7提供布置空间。在一示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动力电池2的壳体焊接有四根托架横梁8和两根托架纵梁9,托架横梁8和托架纵梁9设置在动力电池2的中间位置,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动力电池2的稳固支撑,而且能提高动力电池2的模态特性。
在本发明一示意性实施例中,动力电池2通过前部固定结构与乘员舱地板1固定连接,具体地,托架纵梁9通过前部固定结构与乘员舱地板1固定连接。所述前部固定结构可包括螺栓、设置在所述乘员舱地板1上的第一前部固定结构和设置在所述托架纵梁9前端的第二前部固定结构。其中,如图2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前部固定结构可包括固定底座16、前部固定支架13和第一前部套管12,所述固定底座16焊接在乘员舱地板1上,内部设置有前部螺母15,具体焊接有前部螺母15,所述前部固定支架13连接在所述固定底座16的下部,具体焊接在固定底座16的下部,所述第一前部套管12位于所述固定底座16和所述前部固定支架13之间,具体焊接在所述前部固定支架13内部。固定底座16设置在动力电池2的前端与地板纵梁5之间,可设置为类三角形的形状,本发明对固定底座16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安装前部固定支架13以实现动力电池与乘员舱地板之间的连接即可。前部固定支架13可为盒装结构,盒装结构的四周焊接在固定底座16上,第一前部套管12焊接在盒装结构内部。所述第二前部固定结构可包括前部安装支架11、前部固定板10和第二前部套管12,所述前部安装支架11与所述前部固定板10的上端连接,具体地,安装支架11焊接在前部固定板10的上部。前部固定板10和前部安装支架11可为板状结构,前部固定板10可为L型板状结构,分别焊接在托架纵梁9和动力电池2的壳体上,前部安装支架11可为几字型结构,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前部套管12位于所述前部安装支架11和所述前部固定板10之间,具体焊接在前部固定板10上部。托架纵梁9的端部还设置有供所述螺栓穿过的开口,该开口具体设置在螺栓连接位置,可为朝向端部开放的拱形开口,在利用螺栓进行连接时,螺栓穿过此开口与前部固定板10的表面贴合,这种固定结构避免了因为固定动力电池导致整车高度加大,并且能够保证连接强度。如图7所示,通过将螺栓从托架纵梁9的开口插入与前部固定板10的底部贴合,依次穿过所述前部固定板10、所述第二前部套管12、前部安装支架11、前部固定支架13、第一前部套管12、固定底座16后与所述前部螺母15连接,从而实现动力电池2的前部与所述乘员舱地板1的连接。此外,在另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前部固定结构还包括垫圈17,所述垫圈17位于所述前部安装支架11与所述第二前部套管12之间,以增大套管12的受力面积。具体地,垫圈17可与前部安装支架11焊接在一起,然后与焊接有第二前部套管12的前部固定板10焊接在一起。
在本发明一示意性实施例中,动力电池2通过侧部固定结构与所述地板纵梁5连接,具体地,托架横梁8通过侧部固定结构与地板纵梁5固定连接。所述侧部固定结构可包括设置在所述地板纵梁5上的第一侧部固定结构和设置在所述托架横梁8两端的第二侧部固定结构。其中,所述第一侧部固定结构可包括加强板14、侧部固定支架13和第一侧部套管12,所述加强板14设置所述地板纵梁5的内部,具体焊接在地板纵梁5的内部,所述加强板14上设置有侧部螺母15,具体焊接有侧部螺母15,所述侧部固定支架13与所述地板纵梁5的下部连接,具体焊接在地板纵梁5的下部,所述第一侧部套管12位于所述地板纵梁5和所述侧部固定支架13之间,具体焊接在所述侧部固定支架13内部。所述第二侧部固定结构可包括侧部安装支架11、侧部固定板10和第二侧部套管12,所述侧部安装支架11与所述侧部固定板10的上端连接,具体焊接在侧部固定板10的上端,所述第二侧部套管12位于所述侧部安装支架11和所述侧部固定板10之间,具体焊接在所述侧部固定板10上部。托架横梁8的两端还设置有供所述螺栓穿过的开口,该开口具体设置在螺栓连接位置,可为朝向端部开放的拱形开口,在利用螺栓进行连接时,螺栓穿过此开口与侧部固定板10的表面贴合,这种固定结构避免了因为固定动力电池2导致整车高度加大,并且能够保证连接强度。如图7所示,通过将螺栓从托架横梁8的端部的开口插入与所述侧部固定板10的底部贴合,依次穿过所述侧部固定板10、所述第二侧部套管12、侧部安装支架11、侧部固定支架13、第一侧部套管12、地板纵梁5、加强板14后与所述侧部螺母15连接,从而实现动力电池2的侧部与所述乘员舱地板1的连接。此外,在另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部固定结构还包括垫圈17,所述垫圈17位于所述侧部安装支架11与所述第二侧部套管12之间,以增大套管12的受力面积。具体地,垫圈17可与侧部安装支架11焊接在一起,然后与焊接有第二侧部套管12的侧部固定板10焊接在一起。侧部固定结构中的侧部固定支架、侧部安装支架和侧部固定板与前部固定结构中的前部固定支架、前部安装支架和前部固定板为相同的元件,为避免赘述,省略对它们的结构的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一示意性实施例中,底护板3可通过底部固定结构与托架横梁8和托架纵梁9固定连接,在一个示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底部固定结构可包括设置于底护板上的第一固定孔、设置于托架纵梁9和托架横梁8上的第二固定孔、密封圈24、卡扣25和自攻螺钉26,所述密封圈24设置在所述卡扣25上,所述卡扣25卡在所述第二固定孔中,所述自攻螺钉26拧入所述卡扣25中而实现底护板3与托架横梁8和托架纵梁9的固定连接,即实现动力电池2与底护板3的固定连接。底部固定结构的数目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可设置在托架横梁8和托架纵梁9的端部和中间的区域。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卡扣25可为塑料卡扣,第一固定孔为圆孔,第二固定孔可为方孔。当然,底护板3也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托架横梁8和托架纵梁9进行固定连接。此外,底护板3与门槛梁4之间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例如,可在门槛梁4上设置非金属固定支架,在该固定支架上夹有簧片螺母,然后通过螺栓与簧片螺母的配合而实现底护板与门槛梁4的固定连接,当然,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螺栓连接方式,只要能够实现固定连接即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使用包含加强板和套管的固定结构,从而能够避免局部应力集中的问题,能够提高连接强度。套管可选用45#钢制成,尺寸可为直径为厚度为2.0mm,但并不局限于此,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此外,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提供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还可包括:直流母线连接器18、直流充电线连接器19和水管接口20,直流母线连接器18、直流充电线连接器19和水管接口20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2的前端,从而能够减小直流母线21、直流充电线22和水管23的长度。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将动力电池布置在乘员舱地板下方,并且地板纵梁设置在动力电池的壳体的两侧,从而能够减小动力电池对整车高度的影响;
(2)地板纵梁前方呈弯曲结构以及地板纵梁与门槛梁之间通过连接支架进行连接,能够保证整车碰撞安全性能;
(3)托架横梁和托架纵梁设置在动力电池的中间位置,能够保证动力电池的稳固支撑,并提高动力电池的模态特性;
(4)由于使用了包含加强板、垫圈、套管等的固定结构,能够增加连接强度;
(5)将直流母线连接器、直流充电线连接器和水管接口布置在动力电池的前端,从而能够有效减少直流母线、直流充电线和水管的长度,具有结构合理,降低成本的优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其特征在于,包括乘员舱地板、动力电池和底护板,所述动力电池布置在所述乘员舱地板和所述底护板形成的腔体内,所述乘员舱地板的下部设置有地板纵梁,并且两侧设置有门槛梁,所述动力电池的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交错布置的托架横梁和托架纵梁,所述托架横梁和所述托架纵梁布置在对应于动力电池的中间位置,所述托架纵梁的前端与所述乘员舱地板固定连接,所述托架横梁的两端与所述地板纵梁固定连接;
所述地板纵梁与所述门槛梁之间设有连接支架,所述地板纵梁位于所述动力电池的壳体的两侧,包括弯曲部和笔直部,所述弯曲部自对应于最前端的托架横梁的位置向前延伸至前机舱纵梁根部,所述连接支架设置在所述笔直部上;所述底护板与所述托架纵梁和所述托架横梁以及所述门槛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架纵梁通过前部固定结构与所述乘员舱地板固定连接,所述前部固定结构包括螺栓、设置在所述乘员舱地板上的第一前部固定结构和设置在所述托架纵梁前端的第二前部固定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前部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底座、前部固定支架和第一前部套管,所述固定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前部螺母,所述前部固定支架连接在所述固定底座的下部,所述第一前部套管位于所述固定底座和所述前部固定支架之间;
所述第二前部固定结构包括前部安装支架、前部固定板和第二前部套管,所述前部安装支架与所述前部固定板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前部套管位于所述前部安装支架和所述前部固定板之间;
所述托架纵梁的端部还设置有供所述螺栓穿过的开口,所述螺栓从所述开口插入与所述前部固定板的底部贴合并依次穿过前部固定板、第二前部套管、前部安装支架、前部固定支架、第一前部套管、固定底座后与所述前部螺母连接,从而实现动力电池的前部与所述乘员舱地板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架横梁通过侧部固定结构与所述地板纵梁固定连接,所述侧部固定结构包括螺栓、设置在所述地板纵梁上的第一侧部固定结构和设置在所述托架横梁两端的第二侧部固定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侧部固定结构包括加强板、侧部固定支架和第一侧部套管,所述加强板设置所述地板纵梁的内部,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侧部螺母,所述侧部固定支架与所述地板纵梁的下部连接,所述第一侧部套管位于所述地板纵梁和所述侧部固定支架之间;
所述第二侧部固定结构包括侧部安装支架、侧部固定板和第二侧部套管,所述侧部安装支架与所述侧部固定板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侧部套管位于所述侧部安装支架和所述侧部固定板之间;
所述托架横梁的两端还设置有供所述螺栓穿过的开口,所述螺栓从所述开口插入与所述侧部固定板的底部贴合并依次穿过侧部固定板、第二侧部套管、侧部安装支架、侧部固定支架、第一侧部套管、地板纵梁、加强板后与所述侧部螺母连接,从而实现动力电池的侧部与所述乘员舱地板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部固定结构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位于所述前部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二前部套管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部固定结构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位于所述侧部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二侧部套管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护板通过底部固定结构与所述托架纵梁和所述托架横梁固定连接;
所述底部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底护板上的第一固定孔、设置于托架纵梁和托架横梁上的第二固定孔、密封圈、卡扣和自攻螺钉,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卡扣上,所述卡扣卡在所述第二固定孔中,所述自攻螺钉拧入所述卡扣中而实现所述底护板与所述托架纵梁和所述托架横梁的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护板通过螺栓与所述门槛梁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流母线连接器、直流充电线连接器和水管接口,所述直流母线连接器、所述直流充电线连接器和所述水管接口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的前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呈大致的“S”型;每个笔直部上设置有三个连接支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纵梁包括间隔布置的两个托架纵梁,所述托架横梁包括间隔布置的四个托架横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87330.2A CN109515152B (zh) | 2018-12-06 | 2018-12-06 |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87330.2A CN109515152B (zh) | 2018-12-06 | 2018-12-06 |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15152A true CN109515152A (zh) | 2019-03-26 |
CN109515152B CN109515152B (zh) | 2024-06-11 |
Family
ID=65795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487330.2A Active CN109515152B (zh) | 2018-12-06 | 2018-12-06 |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515152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99883A (zh) * | 2020-06-15 | 2021-12-17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地板结构 |
CN115320728A (zh) * | 2022-08-17 | 2022-11-11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的滑板平台以及车辆 |
CN115485184A (zh) * | 2020-04-28 | 2022-12-16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电动汽车的车底结构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783433U (zh) * | 2012-08-16 | 2013-03-13 | 东风汽车公司 | 纯电动汽车前后地板骨架梁结构 |
US20130119706A1 (en) * | 2011-11-14 | 2013-05-16 | Honda Motor Co., Ltd. | Power supply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 |
CN203957819U (zh) * | 2014-07-23 | 2014-11-26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安装梁结构 |
CN108609049A (zh) * | 2018-06-13 | 2018-10-02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下车体框架 |
CN209426553U (zh) * | 2018-12-06 | 2019-09-24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 |
-
2018
- 2018-12-06 CN CN201811487330.2A patent/CN10951515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119706A1 (en) * | 2011-11-14 | 2013-05-16 | Honda Motor Co., Ltd. | Power supply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 |
CN202783433U (zh) * | 2012-08-16 | 2013-03-13 | 东风汽车公司 | 纯电动汽车前后地板骨架梁结构 |
CN203957819U (zh) * | 2014-07-23 | 2014-11-26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安装梁结构 |
CN108609049A (zh) * | 2018-06-13 | 2018-10-02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下车体框架 |
CN209426553U (zh) * | 2018-12-06 | 2019-09-24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85184A (zh) * | 2020-04-28 | 2022-12-16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电动汽车的车底结构 |
US11975601B2 (en) | 2020-04-28 | 2024-05-07 | Nissan Motor Co., Ltd. | Electric vehicle floor structure |
CN113799883A (zh) * | 2020-06-15 | 2021-12-17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地板结构 |
CN115320728A (zh) * | 2022-08-17 | 2022-11-11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的滑板平台以及车辆 |
CN115320728B (zh) * | 2022-08-17 | 2024-02-27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的滑板平台以及车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15152B (zh) | 2024-06-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426553U (zh) |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 | |
CN109515152A (zh) |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 | |
US8657365B2 (en) |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of electric vehicle | |
CN101117135B (zh) | 一种电动汽车车架 | |
CN103802849B (zh) | 一种b型地铁车辆车体结构 | |
CN113602364A (zh) | 一种门槛纵梁、电动汽车车身框架和电动汽车 | |
CN207826349U (zh) | 汽车前围结构及汽车车身 | |
CN205468495U (zh) |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电池包固定结构 | |
CN109204527A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WO2023016106A1 (zh) | 下车身后部结构及汽车 | |
CN109318994A (zh) | 车辆前部结构 | |
CN110239329A (zh) | 一种电池包安装结构及包括其的电动汽车 | |
CN108609060A (zh) | 一种电动汽车前地板总成 | |
CN109204464A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209617269U (zh) | 一种动力电池碰撞保护结构及电动汽车 | |
CN206984126U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107933696B (zh) | 前车身框式结构及汽车 | |
CN208576609U (zh) | 电动汽车前地板总成 | |
CN113459955A (zh) | 一种提升车身侧面耐撞性的自动踏板安装结构 | |
CN211543688U (zh) | 机舱横梁及汽车 | |
CN207790298U (zh) |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安装结构 | |
CN209241176U (zh) | 汽车前副车架 | |
CN109204529A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207773272U (zh) | 地板纵梁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108172719A (zh) | 一种动力电池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