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97191A - 一种理条机及机械化制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理条机及机械化制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97191A
CN109497191A CN201811626994.2A CN201811626994A CN109497191A CN 109497191 A CN109497191 A CN 109497191A CN 201811626994 A CN201811626994 A CN 201811626994A CN 109497191 A CN109497191 A CN 1094971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leaves
adjustable shelf
tea
grooved pot
card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2699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敏
梁琪惠
彭诗
李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unt Emei Ancient Lai Ming Xin Te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unt Emei Ancient Lai Ming Xin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unt Emei Ancient Lai Ming Xin Te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unt Emei Ancient Lai Ming Xin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2699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9719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97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971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08Oxidation; Ferment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2Rolling or shredding tea leav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叶制作过程中的理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理条机及机械化制茶方法。针对理条机在工作过程中对茶叶施加的挤压力不足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利用机械理条的方法,使茶叶在多槽锅中往复运动,同时,还在茶叶的上方或侧面对茶叶施加一个周期性的压力。针对上述理条方法的理条机结构为:包括机架、传动机构和连杆机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与连杆机构连接,活动架的底部设置有多槽锅,活动架上通过多个弹簧Ⅰ弹性连接有滚轮架,滚轮架下部设置有多个滚轮,滚轮的数量和位置与多槽锅中槽的数量和位置对应,滚轮表面与多槽锅内壁之间的距离为3‑8cm。利用本发明理条方法制成的茶叶形态好,冲泡后能够在杯中竖立,带茶豪站茶。

Description

一种理条机及机械化制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制作过程中的理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理条机及机械化制茶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是一种传统的饮品,深受大量饮茶者的喜爱。不同品种和不同的制作方法制出的茶叶皆具有不同的风味。为了推广茶的饮用和丰富茶叶的品种,给饮茶者带来更好的饮茶感受,制茶者一直在不停地尝试新的制茶方法,提高茶叶的品质,试制各种新式的茶叶。
本申请人的发明人发现,即使是同一品种的茶叶,根据茶树的生长环境不同,制成的茶叶也具有不同的品质。这里所述的生长环境包括气候、空气湿度、光照、风向(即生长环境的空气流动方式)和周围的安静程度等。例如,在四川地区,前方空旷的西北朝向的山坳内部,由于各个方向的风都能在此汇聚,空气流动性好,且该朝向的散射光充足,因而生长出来的茶叶鲜嫩,且内含营养物丰富,制成的茶叶香气怡人。此外,在每棵茶树下设置音乐播放器播放音乐,也有助于茶树的良好生长,选用的音乐优选为佛教音乐。
此外,制作工艺也对茶叶的品质有着较大的影响。现有技术中,制茶的多种工艺已经能够实现机械化生产,例如,用多层平底的凋萎槽进行凋萎、用揉捻机进行揉捻、用理条机进行理条和用烘干机进行烘干等。而如何使得机械制作方法达到与手工制作相同的效果一直是较为重要的问题。其中,理条是制作条形茶叶的常用工序,主要目的是塑形、失水、显豪和提香。现有的理条技术包括手工理条和机械理条。手工理条主用是包括抓条和甩条等手法。而机械理条主要采用理条机。现有技术中,理条机由多槽锅、偏心轮连杆机构、减速传动机构、热源装置和机架等部件组成。多槽U形锅是理条机是广泛使用的一种机型,工作时,曲柄滑块机构带动槽锅做往复直线运动,茶叶在锅内加热的同时沿着锅内壁运动,被摩擦、挤压和滚动成条状。
现有理条机在工作过程中虽然对茶叶具有良好的摩擦作用,但是由于多槽锅上方是敞口结构,因而,多槽锅中的茶叶受到的挤压不足,使得茶叶成条的效果受到影响。此外,一种改进理条效果的方案是在多槽锅的每个槽中各放置一个能够自由滚动的压棒。这样在多槽锅往复运动时,压棒也能在槽中滚动,从而实现对茶叶的碾压,提高将茶叶压制成条的效果。但是,压棒在槽中通常是被埋在茶叶下面的,这样一方面导致压棒的运动受到茶叶堆积的阻碍,使得压棒运动较为紊乱,不呈现规律的周期性,茶叶受力的均匀性差,使得加入压棒后理条效果的提升有限;另一方面,压棒与槽壁经常出现剧烈的碰撞,这样导致夹在压棒与槽壁之间的茶叶容易被碾碎,使得理条工艺中茶叶的破碎率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理条机在工作过程中对茶叶施加的挤压力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理条机及机械化制茶方法,其目的在于:改进理条机中多槽锅的结构,使得茶叶在多槽锅中往复运动的同时,还能够受到一定的碾压力,进而使得理条的效果大大提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理条机,包括机架、传动机构和连杆机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与连杆机构连接,活动架的底部设置有多槽锅,活动架上通过多个弹簧Ⅰ弹性连接有滚轮架,滚轮架下部设置有多个滚轮,滚轮的数量和位置与多槽锅中槽的数量和位置对应,滚轮表面与多槽锅内壁之间的距离为3-8cm。
采用该技术方案后,连杆机构驱动的对象为活动架,因而与活动架连接的多槽锅和滚轮架均会发生周期运动。此时多槽锅中的茶叶会受到多槽锅内壁的摩擦和挤压,同时,由于滚轮架与活动架之间为弹性连接,因而滚轮架与多槽锅之间的运动会出现一定相位差,从而使得滚轮相对于多槽锅也发生周期性的相对运动,进而实现了利用滚轮对多槽锅中的茶叶进行周期性施压的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压棒,滚轮在弹簧驱动下运动的周期性很强,几乎不会受到茶叶运动的影响,因而,茶叶受到滚轮的压力也很均匀。进而使得弹簧驱动的滚轮对茶叶的理条效果更好。此外,滚轮接触到茶叶或槽壁后,易发生滚动,这能有效地将垂直方向的压力转化为平行方向的摩擦力,从而尽可能地避免茶叶受压破碎,降低理条过程中茶叶的破碎率。而滚轮表面与多槽锅内壁之间设置合理的距离,能够进一步避免滚轮与多槽锅内壁的直接碰撞,降低茶叶被碾碎的可能。
优选的,机架上还设置有加热仓,多槽锅设置在加热仓内部。该优选结构能够对多槽锅进行加热,从而增强茶叶的失水。
优选的,活动架由架体和顶盖构成,架体和顶盖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连接;多槽锅设置在架体的底部,滚轮架与顶盖连接。该优选方案能够通过解开卡扣而翻动顶盖,使得滚轮架远离多槽锅,这使得向多槽锅中加入茶叶或从多槽锅中取除茶叶更加方便。
进一步优选的,顶盖通过滑轮Ⅰ与机架构成滑动连接,所述架体通过滑轮Ⅱ与机架构成滑动连接。该优选方案使得活动架与机架之间的滑动更加顺畅。
进一步优选的,架体和顶盖通过卡扣连接的一端分别通过同一个连接件与连杆机构连接,架体和连接件之间以及顶盖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该优选方案使得活动架与连杆机构之间的连接结构较为简单,方便打开顶盖的操作。
优选的,滚轮与滚轮架之间通过弹簧Ⅱ构成弹性连接。该优选方案使得滚轮能够在惯性作用下上下浮动,提高了滚轮的运动自由度,提升茶叶收到的压力的多样性和多变性,能够进一步提高理条的效果。
优选的,活动架上设置有用于与滚轮架配合的凹槽,所述滚轮架的一个端部伸入凹槽中,滚轮架伸入凹槽中的部分的上部和下部设置有用于与凹槽内壁接触的滑轮Ⅲ,滚轮架伸入凹槽中的部分的端部与凹槽内壁通过弹簧Ⅰ连接。
优选的,滚轮外部设置有一层弹性材料。弹性材料能够缓冲压力,避免压力过大碾碎茶叶,同时,通过调整弹性材料的种类还能够调节滚轮的缓冲能力,进而调节对茶叶施加的压力的大小,以达到不同的理条效果,适应不同的茶叶种类。
一种应用前述理条机的机械化制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摊晾、凋萎、揉捻、发酵、理条和烘焙,所述理条过程为利用机械理条的方法使茶叶在多槽锅中往复运动,同时还在多槽锅中茶叶的上方或侧面对茶叶施加一个周期性的压力。
采用该技术方案后,能够在茶叶理条的同时对茶叶施加压力,使得茶叶的理条效果更好,茶叶塑形、失水和显豪的效果大大提高。使得制成的茶叶形态好,冲泡后能够在杯中竖立,带茶豪站茶。
优选的,对茶叶施加周期性压力的过程由覆盖有弹性材料的滚轮完成。该优选方案可通过弹性材料缓冲滚轮对茶叶的压力,避免出现压力过大而压碎茶叶的情况。
优选的,凋萎过程在多层平底的凋萎槽中进行,茶叶在每一层凋萎槽上的摊放厚度为3-5cm,摊放3-5小时后即完成凋萎。采用该优选方案能够密集高效地完成茶叶的凋萎工艺,使得茶叶和茶叶杆变软,颜色转为暗绿色。
优选的,揉捻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机的转速设置为30-60r/min,揉捻机的压力调节为400-800N,揉捻桶直径为500-600mm,揉捻机每次揉捻茶叶质量为500-4 000g,揉捻的时间为30-50min。采用该优选方案中的揉捻过程,能够达到高的细胞破碎率,使得细胞中的化学物质充分地释放出来,以便后续工艺的处理。
优选的,发酵过程为将揉捻后的茶叶用土纸包裹两层进行自然发酵,发酵共进行1-2次,每次发酵时间为4-12h,每2-4h打开包裹的土纸将茶叶翻动一次。该优选方案中的发酵方式,使得茶叶中的有机物发生多种转换,提升茶叶的香气。其中,茶黄素和茶褐素等茶多酚物质均在该过程中大量生成转化,这也使得茶叶的颜色由暗绿转化为红褐色。
优选的,将100-150℃划分为多个不同级别的范围更小的温度范围,在烘焙过程中,选择划分出的多个级别的温度范围进行多次烘焙,所述多次烘焙过程交替采用高的温度范围和低的温度范围,两次烘焙过程之间将茶叶冷却到室温,在每一个级别的温度范围内的烘焙的时间为10-20min。所述划分的级别的方式通常是将100-150℃划分为5-10个温度范围,烘焙过程通常是选用其中的3-6个温度范围进行3-6次烘焙。
茶叶产生复合香气的原因在于茶叶中糖苷的分解,在烘焙过程中,不同的烘焙温度会导致糖苷分解为不同的有机醇、有机酸和有机酯等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的组合方式及其浓度比例则是茶叶产生不同香气的原因之一,同时这些化合物在茶叶中的含量也意味着香气的浓郁程度。此外,茶叶中的化学环境(即各种化合物的含量)也会对糖苷的分解产物产生影响。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单一温度的烘焙或变温方式较为简单的烘焙方式,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选择不同的温度进行高温和低温交替烘焙的方式,一方面烘焙的温度变化较多,另一方面前一次烘焙改变了茶叶中的化学环境能够改变后一次烘焙的效果。因而,该技术方案中的烘焙方式能够使得茶叶中的糖苷分解出更多种类的化合物,且化合物的含量更高,进而使得茶香具有各种独特的复合香气,使得茶的口感更加醇厚。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能够在茶叶理条的同时对茶叶施加压力,使得茶叶的理条效果更好,茶叶塑形、失水和显豪的效果大大提高。使得制成的茶叶形态好,冲泡后能够在杯中竖立,带茶豪站茶。
2.连杆机构驱动的对象为活动架,因而与活动架连接的多槽锅和滚轮架均会发生周期运动。此时多槽锅中的茶叶会受到多槽锅内壁的摩擦和挤压,同时,由于滚轮架与活动架之间为弹性连接,因而滚轮架与多槽锅之间的运动会出现一定相位差,从而使得滚轮相对于多槽锅也发生周期性的相对运动,进而实现了利用滚轮对多槽锅中的茶叶进行周期性施压的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压棒,滚轮在弹簧驱动下运动的周期性很强,几乎不会受到茶叶运动的影响,因而,茶叶受到滚轮的压力也很均匀。进而使得弹簧驱动的滚轮对茶叶的理条效果更好。
3.滚轮接触到茶叶或槽壁后,易发生滚动,这能有效地将垂直方向的压力转化为平行方向的摩擦力,从而尽可能地避免茶叶受压破碎,降低理条过程中茶叶的破碎率。
4.滚轮表面与多槽锅内壁之间设置合理的距离,能够进一步避免滚轮与多槽锅内壁的直接碰撞,降低茶叶被碾碎的可能。
5.能够对多槽锅进行加热,从而增强茶叶的失水。
6.能够通过解开卡扣而翻动顶盖,使得滚轮架远离多槽锅,这使得向多槽锅中加入茶叶或从多槽锅中取除茶叶更加方便。
7.滚轮能够在惯性作用下上下浮动,提高了滚轮的运动自由度,提升茶叶收到的压力的多样性和多变性,能够进一步提高理条的效果。
8.弹性材料能够缓冲压力,避免压力过大碾碎茶叶,同时,通过调整弹性材料的种类还能够调节滚轮的缓冲能力,进而调节对茶叶施加的压力的大小,以达到不同的理条效果,适应不同的茶叶种类。
9.能够密集高效地完成茶叶的凋萎工艺,使得茶叶和茶叶杆变软,颜色转为暗绿色。
10.优选方案中的揉捻过程,能够达到高的细胞破碎率,使得细胞中的化学物质充分地释放出来,以便后续工艺的处理。
11.优选方案中的发酵方式使得茶叶中的有机物发生多种转换,提升茶叶的香气。其中,茶黄素和茶褐素等茶多酚物质均在该过程中大量生成转化,这也使得茶叶的颜色由暗绿转化为红褐色。
12.通过选择不同的温度进行高温和低温交替烘焙的方式,一方面烘焙的温度变化较多,另一方面前一次烘焙改变了茶叶中的化学环境能够改变后一次烘焙的效果。因而,该技术方案中的烘焙方式能够使得茶叶中的糖苷分解出更多种类的化合物,且化合物的含量更高,进而使得茶香具有各种独特的复合香气,使得茶的口感更加醇厚。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理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理条机中活动架与滚轮架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传动机构,2-连杆机构,3-连接件,4-活动架,5-滑轮Ⅰ,6-滚轮架,601-滑轮Ⅲ,7-弹簧Ⅰ,8-弹簧Ⅱ,9-连接杆,10-滑轮Ⅱ,11-滚轮,12-多槽锅,13-机架,14-加热仓,15-电阻式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首先结合图1、图2对本发明中提供的理条机作详细说明。
为了使机械理条的效果与手工理条想当,本发明的理条方法为使茶叶在多槽锅中往复运动,同时,还在茶叶的上方或侧面对茶叶施加一个周期性的压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理条机结构包括机架13、传动机构1和连杆机构2,其中传动机构1和连杆机构2可选用与现有技术中的理条机相同的结构。
所述机架13上设置有活动架4,所述活动架4与连杆机构2连接,即连杆机构2直接驱动活动架4整体往复运动。活动架4的底部设置有多槽锅12,多槽锅12中的槽可参照现有技术设置为U形。活动架4上通过多个弹簧Ⅰ7弹性连接有滚轮架6,一种优选的具体连接结构如下:活动架4上设置有用于与滚轮架6配合的凹槽,所述滚轮架6的一个端部伸入凹槽中,滚轮架6伸入凹槽中的部分的上部和下部设置有用于与凹槽内壁接触的滑轮Ⅲ601,滚轮架6伸入凹槽中的部分的端部与凹槽内壁通过弹簧Ⅰ7连接。因此,多槽锅12和滚轮架6也在活动架的带动下发生往复运动。但是,滚轮架6与活动架4之间为弹性连接,因此滚轮架6与多槽锅12之间也发生周期性的相对运动。滚轮架6下部设置有多个滚轮11,滚轮11的数量和位置与多槽锅12中槽的数量和位置对应。滚轮11表面与多槽锅12内壁之间的距离为3-8cm,该距离的设置应当根据多槽锅中一次装入的茶叶量和不同茶叶品种对理条压力的需求进行设置。
上述结构的理条机工作时:连杆机构2驱动的对象为活动架4,因而与活动架4连接的多槽锅12和滚轮架6均会发生周期运动。此时多槽锅12中的茶叶会受到多槽锅12内壁的摩擦和挤压。同时,由于滚轮架6与活动架4之间为弹性连接,因而滚轮架6与多槽锅12之间的运动会出现一定相位差,从而使得滚轮11相对于多槽锅12也发生周期性的相对运动,也即是说多槽锅12的每一个槽的内表面和对应的滚轮11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进而实现了利用滚轮11对多槽锅12中的茶叶进行周期性施压的效果。由于理条的过程主要是利用摩擦和压力将茶叶的形状加工成条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压棒,本实施例中滚轮11运动和对茶叶施加压力的周期性更强,茶叶受力更加均匀,理条效果更好。并且在受到压力的情况下,滚轮11易发生滚动,使得茶叶受到的压力转化为磨擦力,减少了茶叶夹在压棒和槽壁之间被碾碎的情况,能够有效降低理条工艺中茶叶的破碎率。
为了实现加热功能,优选的,机架13上还设置有加热仓14,多槽锅12设置在加热仓14内部。加热仓14中的加热装置可选用电阻式加热器15等现有技术。
作为一种优选结构,滚轮11与滚轮架6之间通过弹簧Ⅱ8构成弹性连接,从而实现滚轮11的上下浮动功能,提升茶叶收到的压力的多样性和多变性,进一步提高理条的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结构,滚轮11外部设置有一层弹性材料,即对茶叶施加周期性压力的过程由覆盖有弹性材料的滚轮完成。所述弹性材料可以选用各种食品级的橡胶、塑料或泡沫等材料。
作为一种优选机构,为了方便装入或取出茶叶,活动架4由架体和顶盖构成,架体和顶盖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连接;多槽锅12设置在架体的底部,滚轮架6与顶盖连接。顶盖通过滑轮Ⅰ5与机架13构成滑动连接,所述架体通过滑轮Ⅱ10与机架13构成滑动连接。架体和顶盖通过卡扣连接的一端分别通过同一个连接件3与连杆机构2连接,架体和连接件3之间以及顶盖和连接件3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连接件3可以为Y形、三角形等形状。
利用上述理条机,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化制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摊晾、凋萎、揉捻、发酵、理条和烘焙,所述理条过程为利用机械理条的方法使茶叶在多槽锅中往复运动,同时还在多槽锅中茶叶的上方或侧面对茶叶施加一个周期性的压力。
优选的,凋萎过程在多层平底的凋萎槽中进行,茶叶在每一层凋萎槽上的摊放厚度为3-5cm,摊放3-5小时后即完成凋萎。
优选的,揉捻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机的转速设置为30-60r/min,揉捻机的压力调节为400-800N,揉捻桶直径为500-600mm,揉捻机每次揉捻茶叶质量为500-4 000g,揉捻的时间为30-50min。
优选的,发酵过程为将揉捻后的茶叶用土纸包裹两层进行自然发酵,发酵共进行1-2次,每次发酵时间为4-12h,每2-4h打开包裹的土纸将茶叶翻动一次。
优选的,将100-150℃划分为多个不同级别的范围更小的温度范围,在烘焙过程中,选择划分出的多个级别的温度范围进行多次烘焙,所述多次烘焙过程交替采用高的温度范围和低的温度范围,两次烘焙过程之间将茶叶冷却到室温,在每一个级别的温度范围内的烘焙的时间为10-20min。所述划分的级别的方式通常是将100-150℃划分为5-10个温度范围,烘焙过程通常是选用其中的3-6个温度范围进行3-6次烘焙。其中,温度范围如何划分,烘焙次数和烘焙采用的具体的温度范围如何选取应当根据所采摘的茶叶的品质、含水量以及对成品茶叶的品质要求进行调整。此外,上述参数选择不同的情况下,还会对茶叶的复合香气的香气种类产生影响。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机械化制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采摘和分选:选择种植在具有良好散射光的阴面山上的茶树,进入采摘期后,采摘茶叶时间为每2-7天轮流采一批,选择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初展进行采摘。根据气候条件,气温高和雨水多时,茶芽生长迅速,采摘的批次要适当增加。
(2)摊晾:将新鲜采摘的茶叶在干燥阴凉处铺开,铺设的厚度为1-2cm,摊晾时间为1-2小时,等其自然蒸发失去水分至叶体软化,散发青草气味。
(3)凋萎:将经过摊晾的茶叶收集起来后在多层平底的凋萎槽中内摊放,摊放的厚度为3-5cm,然后将摊放有茶叶的容器放置在架子上使其自然反应3-5小时即完成凋萎,凋萎后的茶叶柔软如棉花,茶叶杆变软,颜色变为暗绿色。
(4)揉捻:将经过凋萎的茶叶进行揉捻,揉捻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机的转速设置为30-60r/min,揉捻机的压力调节为400-800N,揉捻桶直径为500-600mm,揉捻机每次揉捻茶叶质量为500-4 000g,揉捻的时间为30-50min。
(5)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用土纸包裹两层进行自然发酵,发酵共进行2次,每次发酵时间为4h,每2小时打开包裹的土纸将茶叶翻动一次,翻动的目的是使茶叶吸氧均匀,发生化学反应更加充分。在发酵过程中,由于茶黄素、茶褐素等物质的生产,茶叶的颜色逐渐由暗绿转变为红褐色。
(6)理条:将发酵后的茶叶用本发明提供的理条机进行理条,每次装入多槽锅中的茶叶的量应当根据滚轮表面与多槽锅内壁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使得茶叶刚好能够接触到滚轮表面,同时又不会被压得太紧。理条机开启后,使多槽锅的往复运动频率为80-160次每分钟,理条时间为10-20min。理条过程中,多槽锅的锅壁温度控制为90-100℃。
(7)烘焙:烘焙在烘干机中进行,烘焙共进行四次,每一次烘焙的时间为10-20min,每一次烘焙过程中可进行1-2次翻炒使得烘焙更加均匀。两次烘焙过程之间将茶叶冷却到室温。四次烘焙过程选择的温度范围依次为:120-130℃、100-110℃、140-150℃和110-120℃。烘焙完成后,冷却至常温装袋即得到最终的茶叶产品。每一次烘焙的时间应当根据茶叶的含水量进行适当的调整,调整的依据是使得最终制成的茶叶的含水量控制在质量分数4%-7%之间。一般的,六斤鲜叶经过揉捻后应当制成约一斤半的干茶。
本实施例制成的茶叶中揉合有鲜花的清香,与现有方法制成的红茶、绿茶等茶叶具有明显不同的风味。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理条机及机械化制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采摘和分选:选择种植在具有良好散射光的阴面山上的茶树,进入采摘期后,采摘茶叶时间为每2-7天轮流采一批,选择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初展进行采摘。根据气候条件,气温高和雨水多时,茶芽生长迅速,采摘的批次要适当增加。
(2)摊晾:将新鲜采摘的茶叶在干燥阴凉处铺开,铺设的厚度为1-2cm,摊晾时间为1-2小时,等其自然蒸发失去水分至叶体软化,散发青草气味。
(3)凋萎:将经过摊晾的茶叶收集起来后在多层平底的凋萎槽中内摊放,摊放的厚度为3-5cm,然后将摊放有茶叶的容器放置在架子上使其自然反应3-5小时即完成凋萎,凋萎后的茶叶柔软如棉花,茶叶杆变软,颜色变为暗绿色。
(4)揉捻:将经过凋萎的茶叶进行揉捻,揉捻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机的转速设置为30-60r/min,揉捻机的压力调节为400-800N,揉捻桶直径为500-600mm,揉捻机每次揉捻茶叶质量为500-4 000g,揉捻的时间为30-50min。
(5)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用土纸包裹两层进行自然发酵,发酵共进行1次,发酵时间为12h,每4小时打开包裹的土纸将茶叶翻动一次,翻动的目的是使茶叶吸氧均匀,发生化学反应更加充分。在发酵过程中,由于茶黄素、茶褐素等物质的生产,茶叶的颜色逐渐由暗绿转变为红褐色。
(6)理条:将发酵后的茶叶用本发明提供的理条机进行理条,每次装入多槽锅中的茶叶的量应当根据滚轮表面与多槽锅内壁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使得茶叶刚好能够接触到滚轮表面,同时又不会被压得太紧。理条机开启后,使多槽锅的往复运动频率为80-160次每分钟,理条时间为10-20min。理条过程中,多槽锅的锅壁温度控制为90-100℃。
(7)烘焙:烘焙在烘干机中进行,烘焙共进行五次,每一次烘焙的时间为10-20min,每一次烘焙过程中可进行1-2次翻炒使得烘焙更加均匀。两次烘焙过程之间将茶叶冷却到室温。五次烘焙过程选择的温度范围依次为:120-125℃、100-105℃、140-145℃、110-115℃和145-150℃。烘焙完成后,冷却至常温装袋即得到最终的茶叶产品。每一次烘焙的时间应当根据茶叶的含水量进行适当的调整,调整的依据是使得最终制成的茶叶的含水量控制在质量分数4%-7%之间。一般的,六斤鲜叶经过揉捻后应当制成约一斤半的干茶。
本实施例制成的茶叶中揉合有炭火香味(或者说坚果类的香味),与现有方法制成的红茶、绿茶等茶叶具有明显不同的风味。
实施例1和实施例2由于采用了本发明提供的理条方法和理条机,茶叶塑形、失水和显豪的效果大大提高。使得制成的茶叶形态好,冲泡后能够在杯中竖立,带茶豪站茶。为了进一步研究上述实施例制作的茶叶与现有技术制作的茶叶有何区别,下面提供两个对比例:
对比例1
对比例1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采摘和分选、摊晾、凋萎、揉捻、发酵和理条工艺。烘焙工艺与实施例1不同,具体的,对比例1中的烘焙工艺仅进行一次,烘焙的温度为120-130℃,烘焙时间控制在40-80min,烘焙过程中可进行数次翻炒使得烘焙更加均匀。烘焙的时间应当根据茶叶的含水量进行适当的调整,调整的依据是使得最终制成的茶叶的含水量控制在质量分数4%-7%之间。一般的,六斤鲜叶经过揉捻后应当制成约一斤半的干茶。本对比例改变烘焙工艺后,制成的茶叶则缺乏实施例1所具有的鲜花清香。
对比例2
对比例2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采摘和分选、摊晾、凋萎、揉捻、发酵和理条工艺。烘焙工艺与实施例1不同,具体的,对比例1中的烘焙工艺也进行四次,每一次烘焙的时间为10-20min,每一次烘焙过程中可进行1-2次翻炒使得烘焙更加均匀。两次烘焙过程之间将茶叶冷却到室温。四次烘焙过程选择的温度范围的变化不再是高低交替,而是逐渐降低,具体的四次烘焙的温度范围依次为:150-140℃、140-130℃、130-120℃和120-110℃。烘焙完成后,冷却至常温装袋即得到最终的茶叶产品。每一次烘焙的时间应当根据茶叶的含水量进行适当的调整,调整的依据是使得最终制成的茶叶的含水量控制在质量分数4%-7%之间。一般的,六斤鲜叶经过揉捻后应当制成约一斤半的干茶。本对比例改变烘焙工艺后,制成的茶叶香气也和现有技术中制成的茶叶的香气类似。
由于茶的香味的种类和口感是由茶叶中溶出的香气物质决定的,对于本申请而言,茶的香气种类则主要是由茶叶中溶出的有机醇、酯类和酸类决定的。为了研究上述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茶叶的香气为何不同,下面通过液相色谱法测试各茶叶样品中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具体的,取实施例1、实施例2、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茶叶样品各10克,分别用200ml90℃的水冲泡,自然冷却后过滤,将得到的茶水进行分析液相色谱分析。部分香气有机物质的测试结果如下表(数值表示各物质液相色谱的峰面积,可用于比较不同样品中各物质的含量)。
茶水中香气物质的含量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相比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通过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成的茶叶经过90℃的水冲泡后,能够溶出的香气物质的种类更多,且对于大部分香气物质,溶出的量都更大。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实施例1和实施例2具有更加独特的复合香气。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理条机,包括机架(13)、传动机构(1)和连杆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3)上设置有活动架(4),所述活动架(4)与连杆机构(2)连接,活动架(4)的底部设置有多槽锅(12),活动架(4)上通过多个弹簧Ⅰ(7)弹性连接有滚轮架(6),滚轮架(6)下部设置有多个滚轮(11),滚轮(11)的数量和位置与多槽锅(12)中槽的数量和位置对应,滚轮(11)表面与多槽锅(12)内壁之间的距离为3-8cm。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理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架(4)由架体和顶盖构成,架体和顶盖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连接;多槽锅(12)设置在架体的底部,滚轮架(6)与顶盖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理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11)与滚轮架(6)之间通过弹簧Ⅱ(8)构成弹性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理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架(4)上设置有用于与滚轮架(6)配合的凹槽,所述滚轮架(6)的一个端部伸入凹槽中,滚轮架(6)伸入凹槽中的部分的上部和下部设置有用于与凹槽内壁接触的滑轮Ⅲ(601),滚轮架(6)伸入凹槽中的部分的端部与凹槽内壁通过弹簧Ⅰ(7)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理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11)外部设置有一层弹性材料。
6.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条机的机械化制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摊晾、凋萎、揉捻、发酵、理条和烘焙,其特征在于,所述理条过程为利用机械理条的方法使茶叶在多槽锅中往复运动,同时还在多槽锅中茶叶的上方或侧面对茶叶施加一个周期性的压力。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机械化制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凋萎过程在多层平底的凋萎槽中进行,茶叶在每一层凋萎槽上的摊放厚度为3-5cm,摊放3-5小时后即完成凋萎。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机械化制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机的转速设置为30-60r/min,揉捻机的压力调节为400-800N,揉捻桶直径为500-600mm,揉捻机每次揉捻茶叶质量为500-4 000g,揉捻的时间为30-50min。
9.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机械化制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过程为将揉捻后的茶叶用土纸包裹两层进行自然发酵,发酵共进行1-2次,每次发酵时间为4-12h,每2-4h打开包裹的土纸将茶叶翻动一次。
10.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机械化制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100-150℃划分为多个不同级别的范围更小的温度范围,在烘焙过程中,选择划分出的多个级别的温度范围进行多次烘焙,所述多次烘焙过程交替采用高的温度范围和低的温度范围,两次烘焙过程之间将茶叶冷却到室温,在每一个级别的温度范围内的烘焙的时间为10-20min。
CN201811626994.2A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理条机及机械化制茶方法 Pending CN1094971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6994.2A CN109497191A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理条机及机械化制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6994.2A CN109497191A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理条机及机械化制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97191A true CN109497191A (zh) 2019-03-22

Family

ID=65755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26994.2A Pending CN109497191A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理条机及机械化制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9719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4887A (zh) * 2019-04-17 2019-06-14 陈子昂 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揉捻装置
CN110810549A (zh) * 2019-12-03 2020-02-21 岳西县长城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作茶叶的紧条提香加工工艺
CN112931643A (zh) * 2021-03-17 2021-06-11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炒茶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及炒茶机器人
CN115413721A (zh) * 2022-09-15 2022-12-02 黄山市雄伟茶叶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破坏茶叶外表组织的透气型茶叶理条机槽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7980A (zh) * 2010-11-15 2011-04-13 云南龙生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直条形红茶加工工艺
CN103330015A (zh) * 2013-06-01 2013-10-02 黄山市诚泰有机茶有限公司 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
CN203467574U (zh) * 2013-07-25 2014-03-12 宣城绿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理条机组
CN104186713A (zh) * 2014-07-16 2014-12-10 杭州千岛湖丰凯实业有限公司 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及茶叶加工方法
CN204409469U (zh) * 2015-01-08 2015-06-24 红河五里冲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茶叶理条机
CN206078901U (zh) * 2016-08-03 2017-04-12 安徽一笑堂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理条机
CN108703235A (zh) * 2018-06-04 2018-10-26 池爱方 一种自动理条茶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7980A (zh) * 2010-11-15 2011-04-13 云南龙生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直条形红茶加工工艺
CN103330015A (zh) * 2013-06-01 2013-10-02 黄山市诚泰有机茶有限公司 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
CN203467574U (zh) * 2013-07-25 2014-03-12 宣城绿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理条机组
CN104186713A (zh) * 2014-07-16 2014-12-10 杭州千岛湖丰凯实业有限公司 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及茶叶加工方法
CN204409469U (zh) * 2015-01-08 2015-06-24 红河五里冲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茶叶理条机
CN206078901U (zh) * 2016-08-03 2017-04-12 安徽一笑堂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理条机
CN108703235A (zh) * 2018-06-04 2018-10-26 池爱方 一种自动理条茶叶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4887A (zh) * 2019-04-17 2019-06-14 陈子昂 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揉捻装置
CN110810549A (zh) * 2019-12-03 2020-02-21 岳西县长城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作茶叶的紧条提香加工工艺
CN112931643A (zh) * 2021-03-17 2021-06-11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炒茶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及炒茶机器人
CN112931643B (zh) * 2021-03-17 2024-03-05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炒茶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及炒茶机器人
CN115413721A (zh) * 2022-09-15 2022-12-02 黄山市雄伟茶叶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破坏茶叶外表组织的透气型茶叶理条机槽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97191A (zh) 一种理条机及机械化制茶方法
CN104431124B (zh) 一种复配桑叶茯砖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1664084B (zh) 花香白琳工夫红茶加工工艺
CN103583724B (zh) 一种红茶及其制作工艺
CN103583720B (zh) 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
CN103229860A (zh) 一种红茶的制作加工工艺
CN103493922A (zh) 有机茉莉花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2652523B (zh) 一种高海拔甜柿叶茶的制备方法
CN105053363B (zh) 一种桑叶保健茶的制作方法
CN102960483B (zh) 一种花香黑茶的加工方法
CN103766515A (zh) 富硒茶的制备方法
CN103141598A (zh) 一种竹香金粽子茶及其加工工艺
CN105394219B (zh) 一种火青茶的加工方法
CN105660910A (zh) 一种冷泡玫瑰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9315519A (zh) 一种茉莉花普洱茶的制备方法
CN104304524A (zh) 一种乌龙茶的生产工艺
CN104585372A (zh) 一种香茶的制备方法
CN109315521A (zh) 一种茉莉绿茶的制备方法
CN104872303A (zh) 一种川沐28号茶树品种鲜叶加工四川工夫红茶的方法
CN102781249B (zh) 无咖啡因咖啡
CN102948503B (zh) 一种醇香绿茶的精制加工方法
CN105145889A (zh) 带有花果香红茶的生产方法
CN105851277A (zh) 一种铁观音陈年老茶的生产加工方法
CN109566786A (zh) 一种勐库大叶种冰岛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2630771B (zh) 白毛茶的制作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