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97134B - 一种可延缓植物乳杆菌发酵乳酸化的复合增殖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延缓植物乳杆菌发酵乳酸化的复合增殖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97134B
CN109497134B CN201811322435.2A CN201811322435A CN109497134B CN 109497134 B CN109497134 B CN 109497134B CN 201811322435 A CN201811322435 A CN 201811322435A CN 109497134 B CN109497134 B CN 1094971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milk
fermented milk
proliferation agent
fermen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2243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97134A (zh
Inventor
杭锋
江远智
陆文伟
张灏
陈卫
赵建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nan University (yangzhou) Food 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nan University (yangzhou) Food 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nan University (yangzhou) Food 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nan University (yangzhou) Food 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81132243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971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97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971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971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971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9/00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 A23C9/12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 A23C9/123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using only microorganisms of the genus lactobacteriaceae; Yoghurt
    • A23C9/1234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using only microorganisms of the genus lactobacteriaceae; Yoghurt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 Lactobacillus sp. other than 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including Bificlobacterium sp.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9/00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 A23C9/12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 A23C9/13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using addi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9/00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 A23C9/12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 A23C9/13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using additives
    • A23C9/1307Milk products or derivatives; Fruit or vegetable juices; Sugars, sugar alcohols, sweeteners; Oligosaccharides; Organic acids or salts thereof or acidifying agents; Flavours, dyes or pigments; Inert or aerosol gases; Carbonat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9/00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 A23C9/12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 A23C9/13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using additives
    • A23C9/1315Non-milk proteins or fats; Seeds, pulses, cereals or soja; Fatty acids, phospholipids, mono- or diglycerides or derivatives therefrom; Egg produ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9/00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 A23C9/12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 A23C9/13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using additives
    • A23C9/1322Inorganic compounds; Minerals, including organic salts thereof, oligo-elements; Amino-acids, peptides, protein-hydrolysates or derivatives; Nucleic acids or derivatives; Yeast extract or autolysate; Vitamins; Antibiotics; Bacterioc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400/00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 A23V2400/11Lactobacillus
    • A23V2400/169Plantarum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延缓植物乳杆菌发酵乳酸化的复合增殖剂,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以及发酵技术领域。本发明复合增殖剂的成分包含胶原蛋白、牛奶浓缩蛋白、水解乳清分离蛋白、燕麦提取物、麦芽提取物以及碳酸钙;将此复合增殖剂添加至乳基体系中,可解决植物乳杆菌在乳基体系中生长缓慢、不能凝乳的技术问题,实现植物乳杆菌在乳基体系中快速产酸、凝乳;利用此复合增殖剂进行植物乳杆菌在乳基体系中的发酵,可缓解发酵乳在货架期内活菌数下降迅速且酸化较严重的状况,同时,利用此复合增殖剂发酵得到的乳制品在25天保质期内,酸化未见明显上升、活菌数也未发生严重下降甚至有所上升,极大地促进了植物乳杆菌在发酵乳制品中的大规模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可延缓植物乳杆菌发酵乳酸化的复合增殖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延缓植物乳杆菌发酵乳酸化的复合增殖剂,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以及发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发酵乳是以生牛乳(或复原乳)作为主要原料经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等乳酸菌发酵而得的,其作为一种乳产品,凭借独特的口感与风味深受人们的喜爱,已经畅销市场多年。然而,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等乳酸菌只是发酵乳发酵剂,不具有益生特性,且仅使用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等几种有限的乳酸菌进行发酵会使得发酵风味产物单一、同质化严重。
近些年来,植物乳杆菌作为一种重要的益生菌,由于其自身的益生特性以及生物学特性,不仅能够增加发酵食品的营养价值,还能改善口感和风味,同时,它在发酵过程中还能产生抗菌物质,延长发酵食品的保藏时间,因此,在发酵制品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我们可尝试用植物乳杆菌代替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等菌发酵生产发酵乳以解决现有双蛋白发酵乳缺乏益生特性和风味同质化严重的问题。
但是,研究表明:由于植物乳杆菌缺乏蛋白酶基因,且生长增殖需要磷酸盐构成细胞双分子层,及微量元素激活生长代谢相关酶系,无法有效利用牛乳中的大分子蛋白质进行生长增殖。因此,植物乳杆菌普遍存在在牛乳发酵体系中生长缓慢,产酸能力差,难以凝乳的技术问题,使得此尝试一直未能成功。
例如,植物乳杆菌CGMCC No.5494能够在豆乳中较好地生长,并具有较好的产酸能力,但是,其在牛乳中几乎不能生长,对酸乳的凝乳时间、滴定酸度、风味、口感和质构等感官指标也没有明显的影响,仅能够作为补充发酵剂用于酸乳的生产。
目前,也有研究是通过在牛乳发酵体系中添加固体麦精以促进植物乳杆菌在牛乳中生长的,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在牛乳发酵体系中添加酵母提取物、大豆蛋白、大豆蛋白胨或水解大豆蛋白等增殖因子以促进植物乳杆菌在牛乳中生长造成的发酵乳产品风味不佳,具有一些豆腥味或苦味的问题,但是,后续研究发现,利用固体麦精生产得到的发酵乳在货架期内活菌数下降迅速,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发酵乳制品的大规模应用。
因此,如何找到一种既能解决植物乳杆菌在牛乳中生长缓慢,产酸能力差,难以凝乳的技术问题,又能不影响发酵乳风味,同时,还能缓解发酵乳在货架期内活菌数下降严重的状况的方法仍需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先研究出了一种促进植物乳杆菌在乳基体系中高效增殖的复合增殖剂。此复合增殖剂的成分包含胶原蛋白、酵母提取物、乳清蛋白、燕麦提取物、麦芽提取物以及低聚果糖(胶原蛋白、酵母提取物、乳清蛋白、燕麦提取物、麦芽提取物以及低聚果糖之间的质量比为5~30:5~25:1~15:10~45:15~40:1~15);将此复合增殖剂添加至乳基体系中(添加量占乳基体系总质量的5~20%),可解决植物乳杆菌在乳基体系中生长缓慢、不能凝乳的技术问题,实现植物乳杆菌在乳基体系中快速产酸、凝乳;利用此复合增殖剂进行植物乳杆菌在乳基体系中的发酵,仅需6~10h即可达到发酵终点(65~75°T),且此时,发酵得到的乳制品中的植物乳杆菌活菌数至少可达1.3×109CFU/g,极大地促进了植物乳杆菌在发酵乳制品中的大规模应用;同时,发明人发现,利用此复合增殖剂进行植物乳杆菌在乳基体系中的发酵,可使得发酵乳中的植物乳杆菌活菌数在25天货架期内保持稳定,这无疑解决了利用固体麦精生产得到的发酵乳在货架期内活菌数下降迅速的问题。
然而,后续研究发现,此复合增殖剂虽然既能够实现植物乳杆菌在乳基体系中快速产酸、凝乳,也能够使得发酵乳中的植物乳杆菌活菌数在25天货架期内保持稳定,但是,利用此复合增殖剂进行植物乳杆菌在乳基体系中的发酵,会使得得到的发酵乳在25天货架期内后酸化严重,严重影响发酵乳质量,出现难以接受的过酸味及各种感官质量下降的现象。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延缓植物乳杆菌发酵乳酸化的复合增殖剂。此复合增殖剂的成分包含胶原蛋白、浓缩牛奶蛋白、水解乳清蛋白、燕麦提取物、麦芽提取物以及碳酸钙(胶原蛋白、浓缩牛奶蛋白、水解乳清蛋白、燕麦提取物、麦芽提取物以及碳酸钙之间的质量比为5~15:5~20:5~10:10~50:10~60:5~15);将此复合增殖剂添加至乳基体系中(添加量占乳基体系总质量的5~7.5%),可解决植物乳杆菌在乳基体系中生长缓慢、不能凝乳的技术问题,实现植物乳杆菌在乳基体系中快速产酸、凝乳;利用此复合增殖剂进行植物乳杆菌在乳基体系中的发酵,仅需10~12h即可达到发酵终点(60~65°T),且此时,利用此复合增殖剂发酵得到的乳制品中的植物乳杆菌活菌数可达1.0×109CFU/g左右;利用此复合增殖剂进行植物乳杆菌在乳基体系中的发酵,可缓解发酵乳在货架期内活菌数下降迅速且酸化较严重的状况,同时,利用此复合增殖剂发酵得到的乳制品在25天保质期内,酸化未见明显上升(上升度数控制在20°T以内)、活菌数也未发生严重下降甚至有所上升(活菌数下降率控制在5~20%左右),极大地促进了植物乳杆菌在发酵乳制品中的大规模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延缓植物乳杆菌发酵乳酸化的复合增殖剂,所述复合增殖剂的成分包含胶原蛋白、浓缩牛奶蛋白、水解乳清蛋白、燕麦提取物、麦芽提取物以及碳酸钙。
所述浓缩牛奶蛋白是以生牛乳为原料,采用低温超虑或喷雾干燥等技术除去其中的部分水分、脂肪、乳糖和矿物质后得到的产物;所述水解乳清蛋白是蛋白酶水解浓缩乳清蛋白或乳白蛋白的产物;所述燕麦提取物是指以燕麦为原料,利用生物酶制剂(如淀粉酶等)处理燕麦中的原淀粉并经喷雾干燥制得的纯天然营养物质;所述麦芽提取物是指从大麦和/或麦芽中通过酶解提取的富含麦芽糖、果糖、氨基酸、小分子肽、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多种促生长因子的纯天然营养物质。
所述酸化是指发酵乳在正常发酵结束后和食用前这一过程中,由于乳中的乳酸菌继续生长的缘故,使乳介质pH值不断降低,这时,乳酸菌可通过自身的质膜H+-ATPase形成的跨膜pH梯度差,来维持胞内pH在近中性,使得β-半乳糖苷酶不受到外界低温和较低的pH环境的影响,保持原有的活性,继续代谢乳糖产酸,这些代谢产生的乳酸虽然可以赋予发酵乳酸味,同时还可以与发酵乳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醇、醛和酮等物质相互作用,形成多种风味物质,改善制品风味,但是,过度的酸度增加,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出现难以接受的过酸味及各种感官质量下降的现象,即发生了发酵乳的酸化。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胶原蛋白、浓缩牛奶蛋白、水解乳清蛋白、燕麦提取物、麦芽提取物以及碳酸钙之间的质量比为(5~15):(5~20):(5~10):(10~50):(10~60):(5~15)。
本发明提供了应用上述一种可延缓植物乳杆菌发酵乳酸化的复合增殖剂制备得到的乳制品。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乳制品包含发酵乳或发酵乳饮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乳杆菌发酵乳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使用上述一种可延缓植物乳杆菌发酵乳酸化的复合增殖剂。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为将植物乳杆菌接种于添加了上述一种可延缓植物乳杆菌发酵乳酸化的复合增殖剂的原料乳中进行发酵,得到发酵乳。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原料乳为生鲜乳和/或复原乳。
所述生鲜乳是指从奶牛乳房挤出未经过任何处理的生牛奶;所述复原乳是指把牛奶浓缩、干燥成为浓缩乳或乳粉,再添加适量水,制成与原乳中水、固体物比例相当的乳液。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原料乳中的脂肪含量不低于原料乳总质量的3.1%,蛋白质含量不低于原料乳总质量的2.8%,非脂乳固体含量不低于原料乳总质量的8.1%。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植物乳杆菌在原料乳中的添加量不低于1.0×107~5.0×107CFU/mL。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植物乳杆菌包含植物乳杆菌CGMCC No.8246、植物乳杆菌CGMCC No.8242、植物乳杆菌CGMCC No.8243、植物乳杆菌CGMCC No.6077、植物乳杆菌CGMCC No.5495、植物乳杆菌CGMCC No.5494、植物乳杆菌CGMCC No.5492、植物乳杆菌CGMCC No.4286、植物乳杆菌CCTCC No.M 206032或植物乳杆菌CCTCC No.M206033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增殖剂在原料乳中的添加量占原料乳总质量的5~7.5%。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为将植物乳杆菌接种于添加了上述一种可延缓植物乳杆菌发酵乳酸化的复合增殖剂、增稠剂、乳化剂、甜味物质以及食用香精的原料乳中进行发酵,得到发酵乳;所述甜味物质是指赋予食品以甜味的食品原料或食品添加剂。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增稠剂在原料乳中的添加量占原料乳总质量的0.5~1.5%。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增稠剂的成分包含果胶、卡拉胶、黄原胶、槐豆胶、琼脂、羧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海藻酸丙二醇酯(PGA)、天然淀粉或变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增稠剂的成分包含果胶、琼脂、天然淀粉以及变性淀粉。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果胶为低酯果胶。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变性淀粉包含物理变性淀粉以及化学变性淀粉。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乳化剂在原料乳中的添加量占原料乳总质量的0.05~0.15%。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乳化剂的成分包含单甘油脂肪酸酯和/或双甘油脂肪酸酯。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甜味物质在原料乳中的添加量占原料乳总质量的0.0005~7.0%。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甜味物质的成分包含糖和/或甜味剂。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糖的成分包含蔗糖和/或甜菜糖。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糖在原料乳中的添加量占原料乳总质量的3~7%。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甜味剂在原料乳中的添加量占原料乳总质量的0.0005~0.02%。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糖的成分包含白砂糖、绵白糖、黄砂糖、赤砂糖、多晶体冰糖、单晶体冰糖、方糖冰片糖、果葡糖浆、蜂蜜或果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甜味剂的成分包含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或纽甜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食用香精在原料乳中的添加量占原料乳总质量的0.05~0.15%。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为将原料乳、复合增殖剂、增稠剂、乳化剂、甜味物质、食用香精和水混合后进行第一次搅拌,得到料液;将得到的料液进行均质、杀菌、冷却,得到经处理的料液;在经处理的料液中接种植物乳杆菌后进行第二次搅拌,得到发酵原料;将发酵原料进行发酵,得到发酵乳。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次搅拌的时间为15~30min、速度为200~300r/min、温度为40~55℃。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均质分两级,第一级均质的温度为60~70℃、压力为15~18MPa,第二级均质的温度为60~70℃、压力为2~5MPa。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杀菌的温度85~95℃、时间为5~10min。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为冷却至30~37℃。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次搅拌的时间为5~10min、速度为100~200r/min。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酵的温度为30~37℃、时间为10~12h、终点为酸度达60~65°T。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为将原料乳、复合增殖剂、增稠剂、乳化剂、甜味物质、食用香精和水混合后进行第一次搅拌,得到料液;将得到的料液进行均质、杀菌、冷却,得到经处理的料液;在经处理的料液中接种植物乳杆菌后进行第二次搅拌,得到发酵原料;将发酵原料进行发酵,得到发酵乳;将得到的发酵乳进行破乳、翻缸,得到处理后的发酵乳。
所述破乳为搅拌型酸奶在发酵结束后,用机械搅拌的方式将酸奶从凝固状态转变成粘稠液态的过程。
所述翻缸为搅拌型酸奶在发酵结束破乳后,将酸奶经容积泵由发酵罐输送至待灌装罐的过程。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翻缸为背压翻缸。
所述背压翻缸为翻缸输送过程中,将酸奶经一定的背压处理使其质构更加均匀、细腻的过程。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背压翻缸的压力为0.3~0.5MPa。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背压翻缸的压力为0.4MPa。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为将原料乳、复合增殖剂、增稠剂、乳化剂、甜味物质、食用香精和水混合后进行第一次搅拌,得到料液;将得到的料液进行均质、杀菌、冷却,得到经处理的料液;在经处理的料液中接种植物乳杆菌后进行第二次搅拌,得到发酵原料;将发酵原料进行发酵,得到发酵乳;将得到的发酵乳进行破乳、翻缸,得到处理后的发酵乳;将处理后的发酵乳进行再次冷却、灌装、后熟,得到发酵乳成品。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酵乳成品需贮藏于2~6℃。
本发明提供了应用上述一种富含植物乳杆菌的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发酵乳。
本发明提供了含有上述乳制品或上述发酵乳的产品。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复合增殖剂的成分包含胶原蛋白、浓缩牛奶蛋白、水解乳清蛋白、燕麦提取物、麦芽提取物以及碳酸钙(胶原蛋白、浓缩牛奶蛋白、水解乳清蛋白、燕麦提取物、麦芽提取物以及碳酸钙之间的质量比为5~15:5~20:5~10:10~50:10~60:5~15),将此复合增殖剂添加至乳基体系中(添加量占乳基体系总质量的5~7.5%),可解决植物乳杆菌在乳基体系中生长缓慢、不能凝乳的技术问题,实现植物乳杆菌在乳基体系中快速产酸、凝乳;
(2)利用本发明的复合增殖剂进行植物乳杆菌在乳基体系中的发酵,仅需10~12h即可达到发酵终点(60~65°T),且此时,发酵得到的乳制品中的植物乳杆菌活菌数可达1.0×109CFU/g左右;
(3)利用本发明的复合增殖剂进行植物乳杆菌在乳基体系中的发酵,可缓解发酵乳在货架期内活菌数下降迅速且酸化较严重的状况,同时,利用此复合增殖剂发酵得到的乳制品在25天保质期内,酸度未见明显上升(上升度数控制在20°T以内)、活菌数也未发生严重下降甚至有所上升(活菌数下降率控制在5~20%左右),极大地促进了植物乳杆菌在发酵乳制品中的大规模应用;
(4)利用本发明的复合增殖剂进行植物乳杆菌在乳基体系中的发酵,可避免利用酵母粉、大豆蛋白、大豆蛋白胨或水解大豆蛋白进行植物乳杆菌在乳基体系中发酵时所产生的产品的风味不佳(豆腥味或苦味)的问题,也极大地促进了植物乳杆菌在发酵乳制品的大规模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植物乳杆菌均来自江南大学食品生物技术中心;胶原蛋白购自上海利统生化制品有限公司;浓缩牛奶蛋白购自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水解乳清蛋白购自上海芙新实业有限公司;燕麦提取物购自厦门格兰贝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碳酸钙购自江苏省泰州市康诺碳酸钙有限公司;固体麦精购自上海英联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下述实施例中涉及的检测方法如下:
活菌数的检测方法:采用国标《GB 4789.3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测乳酸菌检测》。
酸度检测方法:采用国标GB 431334-2010。
感官评定:取发酵乳样品,置于品尝杯中,于500人群体中进行感官评定。
感官评定标准:感官评分为1~5分;
其中,若发酵乳色泽乳白或微黄,具有发酵乳特有的质构,质地紧实、致密、均匀,具有令人愉悦的乳香味及谷物芳香,且风味协调、滋味酸甜可谓则为5分;
若发酵乳色泽乳白或微黄,具有发酵乳特有的质构,质地紧实、致密、均匀,具有良好的乳香味及谷物芳香,且风味协调、滋味酸甜可谓则为4分;
若发酵乳色泽乳白或微黄,具有发酵乳特有的质构,质地较紧实、致密、均匀,具有较好的乳香味及谷物芳香,且风味较协调、滋味酸甜可谓则为3分;
若发酵乳色泽乳白或微黄,具有发酵乳特有的质构,质地疏松、均匀,具有一定的乳香味及谷物芳香,且有一定的苦味、异味,则为2分;
若发酵乳色泽乳白或微黄,不具有发酵乳特有的质构,未发生凝乳,不具有乳香味及谷物芳香,且有苦味、异味,可谓则为1分。
实施例1:
具体步骤如下:
(1)按照表1拿取原材料;
(2)按照表1的配比,先将甜味物质、增稠剂、乳化剂和复合增殖剂预混,再将所得预混物溶于40℃的原料乳中,缓慢加入食用香精,搅拌30min,混合均匀后得料液A;
(3)将料液A均质,其中一级均质压力为15MPa,二级均质压力为5MPa,均质温度为60℃,均质后在85℃下杀菌10min,然后冷却至30℃,得料液B;
(4)在料液B中接种植物乳杆菌CGMCC No.5494,接种量2.5×107CFU/mL,接种温度为30℃,在200r/min下搅拌混合5min后,于30℃下发酵至终点酸度为60~65°T,发酵时间为10h,得料液C;
(5)在发酵过程中,分别于发酵0h、2h、4h、6h、8h、10h从料液C中取样25g用于活菌计数与酸度测定(检测结果见表2)。
(6)将料液C背压翻缸,背压压力为0.3MPa,然后冷却至20℃,并于20℃条件下灌装,将制得的发酵乳在10℃下后熟10h,即得发酵乳成品;
(7)将发酵乳成品于4℃下保藏25天,在保藏过程中,分别于保藏第1天、第4天、第8天、第12天、第16天、第20天以及第25天从发酵乳成品中取样25g用于活菌计数与酸度测定(检测结果见表2);
(8)在保藏的第25天取部分发酵乳成品进行感官评定(评定结果见表3)。
根据表2,该复合增殖剂可使发酵乳在10h就达到发酵终点,pH和滴定酸度分别为4.38以及63°T,活菌数保持较高水平(1.01×109CFU/g);该复合增殖剂可使发酵乳在25天保质期内酸度不发生明显上升,且活菌数不发生明显下降。
根据表3,产品的风味和口感均较佳,500人感官评定结果平均分为46分,达到了喜欢的层级,接近非常喜欢。
表1原材料配方
Figure BDA0001857853750000081
表2植物乳杆菌CGMCC No.5494发酵过程中及保藏过程中活菌数及酸度变化
时间 pH 滴定酸度(°T) 活菌数(×10<sup>7</sup>CFU/g)
0h 6.49 16 2.5
2h 6.35 23 3.0
4h 5.98 27 20
6h 5.6 34 45
8h 4.83 53 98
10h 4.38 63 101
1d 4.42 62 105
4d 4.41 64 98
8d 4.34 67 82
12d 4.20 69 78
16d 4.18 72 74
20d 4.12 76 70
25d 4.15 74 65
实施例2:
具体步骤如下:
(1)按照表4拿取原材料;
(2)按照表4的配比,先将甜味物质、增稠剂、乳化剂和复合增殖剂预混,再将所得预混物溶于55℃的原料乳中,缓慢加入和食用香精,搅拌15min,混合均匀后得料液A;
(3)将料液A均质,其中一级均质压力为18MPa,二级均质压力为2MPa,均质温度为70℃,均质后在95℃下杀菌5min,然后冷却至37℃,得料液B;
(4)在料液B中接种植物乳杆菌CGMCC No.5494,接种量5.0×107CFU/mL,接种温度为37℃,在100r/min下搅拌混合10min后,于37℃下发酵至终点酸度为60~65°T,发酵时间为10h,得料液C;
(5)在发酵过程中,分别于发酵0h、2h、4h、6h、8h、10h从料液C中取样25g用于活菌计数与酸度测定(检测结果见表5)。
(6)将料液C背压翻缸,背压压力为0.5MPa,然后冷却至25℃,并于25℃条件下灌装,将制得的发酵乳在2℃下后熟15h,即得发酵乳成品;
(7)将发酵乳成品于4℃下保藏25天,在保藏过程中,分别于保藏第1天、第4天、第8天、第12天、第16天、第20天以及第25天从发酵乳成品中取样25g用于活菌计数与酸度测定(检测结果见表5);
(8)在保藏的第25天取部分发酵乳成品进行感官评定(评定结果见表3)。
根据表5,该复合增殖剂可使发酵乳在10h就达到发酵终点,pH和滴定酸度分别为4.44以及63°T,活菌数保持较高水平(1.03×109CFU/g);该复合增殖剂可使发酵乳在25天保质期内酸度不发生明显上升,且活菌数不发生明显下降。
根据表3,产品的风味和口感均较佳,500人感官评定结果平均分为45分,达到了喜欢的层级,接近非常喜欢。
表4原材料配方
Figure BDA0001857853750000101
表5植物乳杆菌CGMCC No.5494发酵过程中及保藏过程中活菌数及酸度变化
时间 pH 滴定酸度(°T) 活菌数(×10<sup>7</sup>CFU/g)
0h 6.45 20 5.0
2h 6.05 25 6.6
4h 5.51 33 28
6h 5.05 44 54
8h 4.77 56 95
10h 4.44 63 103
1d 4.42 64 102
4d 4.39 67 103
8d 4.34 68 103
12d 4.20 69 105
16d 4.18 72 109
20d 4.12 76 112
25d 4.06 80 115
实施例3:
具体步骤如下:
(1)按照表6拿取原材料;
(2)按照表6的配比,先将甜味物质、增稠剂、乳化剂和复合增殖剂预混,再将所得预混物溶于55℃的原料乳中,缓慢加入和食用香精,搅拌15min,混合均匀后得料液A;
(3)将料液A均质,其中一级均质压力为18MPa,二级均质压力为2MPa,均质温度为70℃,均质后在95℃下杀菌5min,然后冷却至35℃,得料液B;
(4)在料液B中接种植物乳杆菌CGMCC No.6077,接种量2.5×107CFU/mL,接种温度为35℃,在100r/min下搅拌混合10min后,于35℃下发酵至终点酸度为60~65°T,发酵时间为10h,得料液C;
(5)在发酵过程中,分别于发酵0h、2h、4h、6h、8h、10h从料液C中取样25g用于活菌计数与酸度测定(检测结果见表7)。
(6)将料液C背压翻缸,背压压力为0.4MPa,然后冷却至20℃,并于20℃条件下灌装,将制得的发酵乳在4℃下后熟15h,即得发酵乳成品;
(7)将发酵乳成品于4℃下保藏25天,在保藏过程中,分别于保藏第1天、第4天、第8天、第12天、第16天、第20天以及第25天从发酵乳成品中取样25g用于活菌计数与酸度测定(检测结果见表7);
(8)在保藏的第25天取部分发酵乳成品进行感官评定(评定结果见表3)。
根据表7,该复合增殖剂可使发酵乳在10h就达到发酵终点,pH和滴定酸度分别为4.39以及64°T,活菌数保持较高水平(1.06×109CFU/g);该复合增殖剂可使发酵乳在25天保质期内酸度不发生明显上升,且活菌数不发生明显下降。
根据表3,产品的风味和口感均较佳,500人感官评定结果平均分为47分,达到了喜欢的层级,接近非常喜欢。
表6原材料配方
Figure BDA0001857853750000111
表7植物乳杆菌CGMCC No.6077发酵过程中及保藏过程中活菌数及酸度变化
时间 pH 滴定酸度(°T) 活菌数(×10<sup>7</sup>CFU/g)
0h 6.49 19 2.5
2h 6.05 25 2.9
4h 5.51 33 22
6h 5.03 45 54
8h 4.73 55 95
10h 4.39 64 106
1d 4.35 65 109
4d 4.45 63 119
8d 4.32 68 122
12d 4.15 74 129
16d 4.10 78 125
20d 4.06 81 119
25d 4.01 85 121
实施例4:
具体步骤如下:
(1)按照表8拿取原材料;
(2)按照表8的配比,先将甜味物质、增稠剂、乳化剂和复合增殖剂预混,再将所得预混物溶于55℃的原料乳中,缓慢加入和食用香精,搅拌15min,混合均匀后得料液A;
(3)将料液A均质,其中一级均质压力为18MPa,二级均质压力为2MPa,均质温度为70℃,均质后在95℃下杀菌5min,然后冷却至35℃,得料液B;
(4)在料液B中接种植物乳杆菌CGMCC No.5494,接种量为5.0×107CFU/mL,接种温度为35℃,在100r/min下搅拌混合10min后,于35℃下发酵至终点酸度为60~65°T,发酵时间为12h,得料液C;
(5)在发酵过程中,分别于发酵0h、2h、4h、6h、8h、10h从料液C中取样25g用于活菌计数与酸度测定(检测结果见表9)。
(6)将料液C背压翻缸,背压压力为0.4MPa,然后冷却至20℃,并于20℃条件下灌装,将制得的发酵乳在4℃下后熟15h,即得发酵乳成品;
(7)将发酵乳成品于4℃下保藏25天,在保藏过程中,分别于保藏第1天、第4天、第8天、第12天、第16天、第20天以及第25天从发酵乳成品中取样25g用于活菌计数与酸度测定(检测结果见表9);
(8)在保藏的第25天取部分发酵乳成品进行感官评定(评定结果见表3)。
根据表9,该复合增殖剂可使发酵乳在12h就达到发酵终点,pH和滴定酸度分别为4.48以及61°T,活菌数保持较高水平(9.4×108CFU/g);该复合增殖剂可使发酵乳在25天保质期内酸度不发生明显上升,且活菌数不发生明显下降。
根据表3,产品的风味和口感均较佳,500人感官评定结果平均分为45分,达到了喜欢的层级,接近非常喜欢。
表8原材料配方
Figure BDA0001857853750000131
表9植物乳杆菌CGMCC No.5494发酵过程中及保藏过程中活菌数及酸度变化
时间 pH 滴定酸度(°T) 活菌数(×10<sup>7</sup>CFU/g)
0h 6.49 19 5.0
2h 6.05 25 6.9
4h 5.51 31 20
6h 5.13 42 43
8h 4.85 52 91
10h 4.48 61 94
1d 4.43 63 96
4d 4.40 64 98
8d 4.32 64 101
12d 4.32 68 100
16d 4.18 71 99
20d 4.15 74 103
25d 4.10 78 104
实施例5:
具体步骤如下:
(1)按照表10拿取原材料;
(2)按照表10的配比,先将甜味物质、增稠剂、乳化剂和复合增殖剂预混,再将所得预混物溶于55℃的原料乳中,缓慢加入和食用香精,搅拌15min,混合均匀后得料液A;
(3)将料液A均质,其中一级均质压力为18MPa,二级均质压力为2MPa,均质温度为70℃,均质后在95℃下杀菌5min,然后冷却至35℃,得料液B;
(4)在料液B中接种植物乳杆菌CGMCC No.6077,接种量2.5×107CFU/mL,接种温度为35℃,在100r/min下搅拌混合10min后,于35℃下发酵至终点酸度为60~65°T,发酵时间为10h,得料液C;
(5)在发酵过程中,分别于发酵0h、2h、4h、6h、8h、10h从料液C中取样25g用于活菌计数与酸度测定(检测结果见表11)。
(6)将料液C背压翻缸,背压压力为0.4MPa,然后冷却至20℃,并于20℃条件下灌装,将制得的发酵乳在4℃下后熟15h,即得发酵乳成品;
(7)将发酵乳成品于4℃下保藏25天,在保藏过程中,分别于保藏第1天、第4天、第8天、第12天、第16天、第20天以及第25天从发酵乳成品中取样25g用于活菌计数与酸度测定(检测结果见表11);
(8)在保藏的第25天取部分发酵乳成品进行感官评定(评定结果见表3)。
根据表11,该复合增殖剂可使发酵乳在12h就达到发酵终点,pH和滴定酸度分别为4.44以及62°T,活菌数保持较高水平(1.03×107CFU/g);该复合增殖剂可使发酵乳在25天保质期内酸度不发生明显上升,且活菌数不发生明显下降。
根据表3,产品的风味和口感均较佳,500人感官评定结果平均分为45分,达到了喜欢的层级,接近非常喜欢。
表10原材料配方
Figure BDA0001857853750000141
表11植物乳杆菌CGMCC No.6077发酵过程中及保藏过程中活菌数及酸度变化
时间 pH 滴定酸度(°T) 活菌数(×10<sup>7</sup>CFU/g)
0h 6.49 19 2.5
2h 6.05 25 4.0
4h 5.51 31 22
6h 5.03 43 46
8h 4.80 53 98
10h 4.44 62 103
1d 4.40 64 105
4d 4.38 65 101
8d 4.37 68 103
12d 4.32 72 111
16d 4.18 75 108
20d 4.10 78 107
25d 4.03 84 100
对比例1:
具体步骤如下:
(1)按照表12拿取原材料;
(2)按照表12的配比,先将甜味物质、增稠剂、乳化剂和复合增殖剂预混,再将所得预混物溶于55℃的原料乳中,缓慢加入和食用香精,搅拌15min,混合均匀后得料液A;
(3)将料液A均质,其中一级均质压力为18MPa,二级均质压力为2MPa,均质温度为70℃,均质后在85℃下杀菌10min,然后冷却至35℃,得料液B;
(4)在料液B中接种植物乳杆菌CGMCC No.6077,接种量为5.0×107CFU/mL,接种温度为35℃,在100r/min下搅拌混合10min后,于35℃下发酵至终点酸度为65~75°T,发酵时间为10h,得料液C;
(5)在发酵过程中,分别于发酵0h、2h、4h、6h、8h、10h从料液C中取样25g用于活菌计数与酸度测定(检测结果见表13)。
(6)将料液C背压翻缸,背压压力为0.4MPa,然后冷却至20℃,并于20℃条件下灌装,将制得的发酵乳在4℃下后熟15h,即得发酵乳成品;
(7)将发酵乳成品于4℃下保藏25天,在保藏过程中,分别于保藏第1天、第4天、第8天、第12天、第16天、第20天以及第25天从发酵乳成品中取样25g用于活菌计数与酸度测定(检测结果见表13);
(8)在保藏的第25天取部分发酵乳成品进行感官评定(评定结果见表3)。
根据表13,该复合增殖剂可使发酵乳在10h就达到发酵终点,pH和滴定酸度分别为4.54以及63°T,活菌数保持较高水平(9.9×108CFU/g);该复合增殖剂使发酵乳在25天保质期内酸度不发生明显上升,但活菌数发生明显下降。
根据表3,产品的风味和口感均较佳,500人感官评定结果平均分为46分,达到了喜欢的层级,接近非常喜欢。
表12原材料配方
组分 用量(质量百分比/%)
白砂糖 7.0
固体麦精 5.0
植物乳杆CGMCC No.6077菌粉 0.0125
增稠剂 0.5
乳化剂 0.05
食用香精 0.05
原料乳 补至100
表13植物乳杆菌CGMCC No.6077发酵过程中及保藏过程中活菌数及酸度变化
时间 pH 滴定酸度(°T) 活菌数(×10<sup>7</sup>CFU/g)
0h 6.29 22 5.0
2h 6.20 24 5.6
4h 5.81 26 9.8
6h 5.37 37 22
8h 4.92 50 65
10h 4.54 65 99
1d 4.59 63 76
4d 4.63 62 63
8d 4.68 63 44
12d 4.72 63 20
16d 4.6 66 18
20d 4.68 64 7.5
25d 4.73 62 1.0
对比例2:
具体步骤如下:
(1)按照表14拿取原材料;
(2)按照表14的配比,先将甜味物质、增稠剂、乳化剂和复合增殖剂预混,再将所得预混物溶于55℃的原料乳中,缓慢加入和食用香精,搅拌15min,混合均匀后得料液A;
(3)将料液A均质,其中一级均质压力为18MPa,二级均质压力为2MPa,均质温度为70℃,均质后在85℃下杀菌10min,然后冷却至35℃,得料液B;
(4)在料液B中接种植物乳杆菌CGMCC No.5494,接种量为2.5×107CFU/mL,接种温度为35℃,在100r/min下搅拌混合10min后,于35℃下发酵至终点酸度为65~75°T,发酵时间为10h,得料液C;
(5)在发酵过程中,分别于发酵0h、2h、4h、6h、8h、10h从料液C中取样25g用于活菌计数与酸度测定(检测结果见表13)。
(6)将料液C背压翻缸,背压压力为0.4MPa,然后冷却至20℃,并于20℃条件下灌装,将制得的发酵乳在4℃下后熟15h,即得发酵乳成品;
(7)将发酵乳成品于4℃下保藏25天,在保藏过程中,分别于保藏第1天、第4天、第8天、第12天、第16天、第20天以及第25天从发酵乳成品中取样25g用于活菌计数与酸度测定(检测结果见表15);
(8)在保藏的第25天取部分发酵乳成品进行感官评定(评定结果见表3)。
根据表15,该复合增殖剂可使发酵乳在10h就达到发酵终点,pH和滴定酸度分别为4.37以及74°T,活菌数保持较高水平(1.08×109CFU/g);该复合增殖剂使发酵乳在25天保质期内酸度不发生明显上升,但活菌数发生明显下降。
根据表3,产品的风味和口感均较佳,500人感官评定结果平均分为48分,达到了喜欢的层级,接近非常喜欢。
表14原材料配方
组分 用量(质量百分比/%)
白砂糖 7.0
固体麦精 7.5
植物乳杆CGMCC No.6077菌粉 0.00625
增稠剂 1.5
乳化剂 0.15
食用香精 0.15
原料乳 补至100
表15植物乳杆菌CGMCC No.5494发酵过程中及保藏过程中活菌数及酸度变化
时间 pH 滴定酸度(°T) 活菌数(×10<sup>7</sup>CFU/g)
0h 6.19 26 2.5
2h 6.12 26 3.3
4h 5.73 32 8
6h 5.26 44 32
8h 4.66 64 74
10h 4.37 74 108
1d 4.45 72 99
4d 4.26 83 51
8d 4.11 86 36
12d 4.07 88 31
16d 4.07 91 20
20d 4.08 90 12
25d 4.15 88 2.8
对比例3:
具体步骤如下:
(1)按照表16拿取原材料;
(2)按照表16的配比,先将甜味物质、增稠剂、乳化剂和复合增殖剂预混,再将所得预混物溶于55℃的原料乳中,缓慢加入和食用香精,搅拌15min,混合均匀后得料液A;
(3)将料液A均质,其中一级均质压力为18MPa,二级均质压力为2MPa,均质温度为70℃,均质后在95℃下杀菌5min,然后冷却至35℃,得料液B;
(4)在料液B中接种植物乳杆菌CGMCC No.5494,接种量为5.0×107CFU/mL,接种温度为35℃,在100r/min下搅拌混合10min后,于35℃下发酵至终点酸度为65~75°T,发酵时间为10h,得料液C;
(5)在发酵过程中,分别于发酵0h、2h、4h、6h、8h、10h从料液C中取样25g用于活菌计数与酸度测定(检测结果见表17)。
(6)将料液C背压翻缸,背压压力为0.4MPa,然后冷却至20℃,并于20℃条件下灌装,将制得的发酵乳在4℃下后熟15h,即得发酵乳成品;
(7)将发酵乳成品于4℃下保藏25天,在保藏过程中,分别于保藏第1天、第4天、第8天、第12天、第16天、第20天以及第25天从发酵乳成品中取样25g用于活菌计数与酸度测定(检测结果见表17);
(8)在保藏的第25天取部分发酵乳成品进行感官评定(评定结果见表3)。
根据表17,该复合增殖剂可使发酵乳在10h就达到发酵终点,pH和滴定酸度分别为4.29以及75°T,活菌数保持较高水平(1.03×109CFU/g);该复合增殖剂会使发酵乳在25天保质期内酸度发生明显上升,而活菌数不发生明显下降。
根据表3,产品的风味和口感均十分差,500人感官评定结果平均分为46分,达到了喜欢的层级,接近非常喜欢。
表16原材料配方
Figure BDA0001857853750000191
表17植物乳杆菌CGMCC No.5494发酵过程中及保藏过程中活菌数及酸度变化
时间 pH 滴定酸度(°T) 活菌数(×10<sup>7</sup>CFU/g)
0h 6.45 20 5.0
2h 6.05 25 6.2
4h 5.51 33 31
6h 4.77 56 69
8h 4.31 73 98
10h 4.29 75 103
1d 4.40 74 102
4d 4.22 81 105
8d 4.03 93 109
12d 3.96 95 110
16d 3.92 99 112
20d 3.88 99 98
25d 3.87 102 47
对比例4:
具体步骤如下:
(1)按照表18拿取原材料;
(2)按照表18的配比,先将甜味物质、增稠剂、乳化剂和复合增殖剂预混,再将所得预混物溶于55℃的原料乳中,缓慢加入和食用香精,搅拌15min,混合均匀后得料液A;
(3)将料液A均质,其中一级均质压力为18MPa,二级均质压力为2MPa,均质温度为70℃,均质后在95℃下杀菌5min,然后冷却至35℃,得料液B;
(4)在料液B中接种植物乳杆菌CGMCC No.5494,接种量为2.5×107CFU/mL,接种温度为35℃,在100r/min下搅拌混合10min后,于35℃下发酵至终点酸度为65~75°T,发酵时间为12h,得料液C;
(5)在发酵过程中,分别于发酵0h、2h、4h、6h、8h、10h从料液C中取样25g用于活菌计数与酸度测定(检测结果见表19)。
(6)将料液C背压翻缸,背压压力为0.4MPa,然后冷却至20℃,并于20℃条件下灌装,将制得的发酵乳在4℃下后熟15h,即得发酵乳成品;
(7)将发酵乳成品于4℃下保藏25天,在保藏过程中,分别于保藏第1天、第4天、第8天、第12天、第16天、第20天以及第25天从发酵乳成品中取样25g用于活菌计数与酸度测定(检测结果见表19);
(8)在保藏的第25天取部分发酵乳成品进行感官评定(评定结果见表3)。
根据表19,该复合增殖剂可使发酵乳在12h就达到发酵终点,pH和滴定酸度分别为4.40以及67°T,活菌数保持较高水平(1.1×109CFU/g);该复合增殖剂会使发酵乳在25天保质期内酸度发生明显上升,而活菌数不发生明显下降。
根据表3,产品的风味和口感均十分差,500人感官评定结果平均分为46分,介于非常不喜欢和不喜欢的层级。
表18原材料配方
Figure BDA0001857853750000201
表19植物乳杆菌CGMCC No.5494发酵过程中及保藏过程中活菌数及酸度变化
时间 pH 滴定酸度(°T) 活菌数(×10<sup>7</sup>CFU/g)
0h 6.62 13 2.5
2h 6.12 19 4.1
4h 5.65 28 20.6
6h 4.84 49 108
8h 4.7 55 119
10h 4.47 64 118
12h 4.40 67 114
1d 4.43 67 113
4d 4.1 88 186
8d 3.93 99 206
12d 3.89 102 189
16d 3.88 103 160
20d 3.93 106 111
25d 4.00 102 69
对比例5:
具体步骤如下:
(1)按照表20拿取原材料;
(2)按照表20的配比,先将甜味物质、增稠剂、乳化剂和复合增殖剂预混,再将所得预混物溶于55℃的原料乳中,缓慢加入和食用香精,搅拌15min,混合均匀后得料液A;
(3)将料液A均质,其中一级均质压力为18MPa,二级均质压力为2MPa,均质温度为70℃,均质后在95℃下杀菌5min,然后冷却至35℃,得料液B;
(4)在料液B中接种植物乳杆菌CGMCC No.5494,接种量为2.5×107CFU/mL,接种温度为35℃,在100r/min下搅拌混合10min后,于35℃下发酵至终点酸度为65~75°T,发酵时间为10h,得料液C;
(5)在发酵过程中,分别于发酵0h、2h、4h、6h、8h、10h从料液C中取样25g用于活菌计数与酸度测定(检测结果见表21)。
(6)将料液C背压翻缸,背压压力为0.4MPa,然后冷却至20℃,并于20℃条件下灌装,将制得的发酵乳在4℃下后熟15h,即得发酵乳成品;
(7)将发酵乳成品于4℃下保藏25天,在保藏过程中,分别于保藏第1天、第4天、第8天、第12天、第16天、第20天以及第25天从发酵乳成品中取样25g用于活菌计数与酸度测定(检测结果见表21);
(8)在保藏的第25天取部分发酵乳成品进行感官评定(评定结果见表3)。
根据表21,该复合增殖剂可使发酵乳在10h就达到发酵终点,pH和滴定酸度分别为4.44以及66°T,活菌数保持较高水平(1.18×109CFU/g);该复合增殖剂会使发酵乳在25天保质期内酸度发生明显上升,而活菌数不发生明显下降。
根据表3,产品的风味和口感均十分差,500人感官评定结果平均分为45分,介于非常不喜欢和不喜欢的层级。
表20原材料配方
Figure BDA0001857853750000221
表21植物乳杆菌CGMCC No.5494发酵过程中及保藏过程中活菌数及酸度变化
时间 pH 滴定酸度(°T) 活菌数(×10<sup>7</sup>CFU/g)
0h 6.62 13 2.5
2h 6.12 19 4.1
4h 5.65 28 20.6
6h 4.84 49 108
8h 4.7 55 119
10h 4.44 66 118
1d 4.39 69 120
4d 4.03 85 165
8d 4.07 87 180
12d 3.84 117 199
16d 3.76 125 129
20d 3.78 124 103
25d 3.76 125 73
表3感官评定结果
编号 分数
实施例1 46
实施例2 45
实施例3 47
实施例4 45
实施例5 46
对比例1 46
对比例2 48
对比例3 46
对比例4 46
对比例5 45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9)

1.一种可延缓植物乳杆菌发酵乳酸化的复合增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增殖剂的成分为胶原蛋白、浓缩牛奶蛋白、水解乳清蛋白、燕麦提取物、麦芽提取物以及碳酸钙;所述胶原蛋白、浓缩牛奶蛋白、水解乳清蛋白、燕麦提取物、麦芽提取物以及碳酸钙之间的质量比为(5~15):(5~20):(5~10):(10~50):(10~60):(5~15);所述复合增殖剂是添加至原料乳中,其在原料乳中的添加量占原料乳总质量的5~7.5%。
2.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延缓植物乳杆菌发酵乳酸化的复合增殖剂制备得到的乳制品。
3.一种植物乳杆菌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延缓植物乳杆菌发酵乳酸化的复合增殖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植物乳杆菌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将植物乳杆菌接种于添加了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延缓植物乳杆菌发酵乳酸化的复合增殖剂的原料乳中进行发酵,得到发酵乳。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植物乳杆菌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杆菌包含植物乳杆菌CGMCC No.8246、植物乳杆菌CGMCC No.8242、植物乳杆菌CGMCCNo.8243、植物乳杆菌CGMCC No.6077、植物乳杆菌CGMCC No.5495、植物乳杆菌CGMCCNo.5494、植物乳杆菌CGMCC No.5492、植物乳杆菌CGMCC No.4286、植物乳杆菌CCTCCM206032或植物乳杆菌CCTCC No. M206033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植物乳杆菌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增殖剂在原料乳中的添加量占原料乳总质量的5~7.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植物乳杆菌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将植物乳杆菌接种于添加了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延缓植物乳杆菌发酵乳酸化的复合增殖剂、增稠剂、乳化剂、甜味物质以及食用香精的原料乳中进行发酵,得到发酵乳;所述甜味物质是指赋予食品以甜味的食品原料或食品添加剂。
8.应用权利要求3-7任一所述的一种植物乳杆菌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发酵乳。
9.含有权利要求2所述乳制品或权利要求8所述发酵乳的产品。
CN201811322435.2A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可延缓植物乳杆菌发酵乳酸化的复合增殖剂 Active CN1094971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22435.2A CN109497134B (zh)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可延缓植物乳杆菌发酵乳酸化的复合增殖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22435.2A CN109497134B (zh)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可延缓植物乳杆菌发酵乳酸化的复合增殖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97134A CN109497134A (zh) 2019-03-22
CN109497134B true CN109497134B (zh) 2021-05-04

Family

ID=65747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22435.2A Active CN109497134B (zh)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可延缓植物乳杆菌发酵乳酸化的复合增殖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971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8778A (zh) * 2019-11-29 2021-06-01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抑制脱冷后酸化功能的发酵乳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8583A (zh) * 2011-01-25 2011-08-03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乳酸钠控制酸奶后酸化的方法
CN103004984A (zh) * 2012-12-04 2013-04-03 武汉光明乳品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乳杆菌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19184A (zh) * 2011-04-29 2014-03-05 热尔韦·达诺尼公司 乳酸链球菌素抗性乳酸杆菌突变株减少食物产品中后酸化的用途
CN106234891A (zh) * 2016-02-05 2016-12-21 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常温保存的高活性益生菌发酵植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81052A1 (en) * 1998-08-31 2000-02-29 Kraft Foods, Inc. Stabilization of fermented dairy compositions using whey from nisin producing cultures
CN102100252A (zh) * 2009-12-18 2011-06-22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酵乳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原料组合物,植物乳杆菌应用
CN103120208A (zh) * 2011-11-18 2013-05-29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乳杆菌发酵乳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43894B (zh) * 2012-11-30 2015-10-21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保持酸奶或活性乳酸菌饮料中的活菌数的方法
CN104146061B (zh) * 2014-09-02 2017-02-15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发酵乳、其原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KR101721185B1 (ko) * 2015-09-01 2017-03-29 농업회사법인(주)이지엠앤알 유기성 슬러지 소멸용 미생물 제제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유기성 슬러지 소멸용 미생물 제제
CN105532878B (zh) * 2015-12-17 2020-11-03 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 高益生菌数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57834B (zh) * 2016-12-28 2020-08-18 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 具有抑制后酸化功能的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97368A (zh) * 2017-11-15 2018-04-13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益生菌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8583A (zh) * 2011-01-25 2011-08-03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乳酸钠控制酸奶后酸化的方法
CN103619184A (zh) * 2011-04-29 2014-03-05 热尔韦·达诺尼公司 乳酸链球菌素抗性乳酸杆菌突变株减少食物产品中后酸化的用途
CN103004984A (zh) * 2012-12-04 2013-04-03 武汉光明乳品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乳杆菌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34891A (zh) * 2016-02-05 2016-12-21 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常温保存的高活性益生菌发酵植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97134A (zh) 2019-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86656B (zh) 一种低糖褐色乳酸菌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1449A (zh) 一种含糟米果粒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87749B (zh) 一种富含活性植物乳杆菌的双蛋白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00070B (zh) 一种富含gaba的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97132B (zh) 一种促进植物乳杆菌在乳基体系中高效增殖的复合增殖剂
CN109497135B (zh) 一种富含植物乳杆菌的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86727A (zh) 一种富含γ-氨基丁酸的乳品发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56325A (zh) 一种含多酚的开菲尔菌发酵乳清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10583792B (zh) 一种红曲霉奶酪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0392A (zh) 一种低糖低脂褐色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97133B (zh) 一种可延缓植物乳杆菌发酵乳活菌数降低的复合增殖剂
NO841333L (no) Fremgangsmaate for fremstilling av fermenterte eller dyrkede meieriprodukter
CN101283773B (zh) 一种用乳清粉制备的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43894B (zh) 保持酸奶或活性乳酸菌饮料中的活菌数的方法
CN110169520A (zh) 一种乳酸菌和酵母菌dv10协同发酵芒果功能饮料及其方法
CN109497134B (zh) 一种可延缓植物乳杆菌发酵乳酸化的复合增殖剂
CN111109360A (zh) 一种含神秘果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73552B (zh) 一种红提奶酪果酱、红提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02314B (zh) 一种富含活性植物乳杆菌的双蛋白发酵乳饮品及制备方法
CN115505539B (zh) 一种马克思克鲁维酵母及其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
CN111248275A (zh) 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1338A (zh) 一种茶树菇酸奶的制备方法
CN105713839B (zh) 一株烟色红曲霉菌株及其在制备红曲干酪中的应用
CN114568538A (zh) 一种奶酪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99972A (zh) 一种双倍蛋白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