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79349A - 加热烹调器 - Google Patents

加热烹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79349A
CN109479349A CN201680087642.7A CN201680087642A CN109479349A CN 109479349 A CN109479349 A CN 109479349A CN 201680087642 A CN201680087642 A CN 201680087642A CN 109479349 A CN109479349 A CN 1094793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facility
collecting storage
heating
framework
he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764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79349B (zh
Inventor
小林昭彦
吉野勇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479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793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793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793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8Arrangement of compartments additional to cooking compartments, e.g. for warming or for storing utensils or fuel containers; Arrangement of additional heating or cooking apparatus, e.g. gril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H05B6/1209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0Tops, e.g. hot plates; Rings
    • F24C15/108Mounting of hot plate on worktop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H05B6/1209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 H05B6/1245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with special coil arrangements
    • H05B6/1263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with special coil arrangements using coil cool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 Combinations Of Kitchen Furni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加热烹调器,具备:上板,所述上板设置有供被加热物载置的多个加热口;多个加热机构,所述多个加热机构与所述多个加热口的每一个对应地设置;框体,所述框体设置在所述上板的下方,并收容所述多个加热机构;收纳库,所述收纳库在所述框体内由分隔壁划分形成;门扇,所述门扇形成于所述框体并覆盖与所述收纳库连通的开口;及收纳库箱,所述收纳库箱安装于所述门扇,并收容于所述收纳库,将所述加热烹调器的重心配置于比所述框体的宽度方向的端部靠近宽度方向的中心的位置。

Description

加热烹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烹调器,其具有对载置于上板之上的被加热物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和形成于框体内的收纳库。
背景技术
以往,具有在加热烹调器的框体之上设置有上板并对上板之上的被加热物进行加热的加热烹调器。作为这样的加热烹调器,提出了在框体内设置有物品的收纳库的加热烹调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76354号公报(第6页)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加热烹调器在框体内具备收纳库,在加热烹调器的使用状态下,在收纳库中收纳有烹调工具、餐具及调味料等收纳物。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考虑搬运具备收纳库的加热烹调器或安装于厨房家具时的作业性。
在此,在对在框体内具备收纳库的加热烹调器进行搬运及安装时,作业者通常把持加热烹调器的左右来搬动。此时,框体内的收纳库中处于空的状态。因此,根据在加热烹调器中包括的加热线圈等其他部件的配置的不同,有可能在作业者把持加热烹调器的左右并抬起时向作业者施加的载荷变得不平衡而导致作业者使加热烹调器掉落。另外,若向作业者施加的载荷不平衡,则有可能在搬运、安装时向作业者施加负荷,并且使作业效率降低。
本发明是以上述这样的课题为背景而完成的,其提高在框体内设置有收纳库的加热烹调器的易搬动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具备:上板,所述上板设置有供被加热物载置的多个加热口;多个加热机构,所述多个加热机构与所述多个加热口的每一个对应地设置;框体,所述框体设置在所述上板的下方,并收容所述多个加热机构;收纳库,所述收纳库在所述框体内由分隔壁划分形成;门扇,所述门扇形成于所述框体并覆盖与所述收纳库连通的开口;及收纳库箱,所述收纳库箱安装于所述门扇,并收容于所述收纳库,其中,将所述加热烹调器的重心配置于比所述框体的宽度方向的端部靠近宽度方向的中心的位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在框体内设置有收纳库的加热烹调器的易搬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设置有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厨房家具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卸下了上板及加热机构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内部构造的图。
图6是说明搭载于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部件的配置及重心的图。
图7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重心的图。
图8是设置有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的厨房家具的立体图。
图9是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
图10是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的通过收纳库的前后剖视图。
图12是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的通过收纳库的左右剖视图。
图13是设置有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的厨房家具的立体图。
图14是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
图15是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实施方式4的加热烹调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实施方式4的加热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实施方式4的加热烹调器的通过收纳库的前后剖视图。
图19是实施方式4的加热烹调器的通过收纳库的左右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所示的附图的方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容易理解而适当地使用表示方向的用语(例如“上”、“下”、“右”、“左”、“前”、“后”等),但这是用于说明的用语,这些用语并不限定本发明。另外,在各图中,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的构件是相同的或与其相当的构件,这在说明书的全文中是共通的。另外,在各附图中,有时各构成构件的相对的尺寸关系或形状等与实际不同。
实施方式1.
图1是设置有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厨房家具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在厨房家具200中组装有加热烹调器100。在厨房家具200的内部形成有供加热烹调器100的框体1(参照图2)嵌入的收容部(未图示),在厨房家具200的顶面设置有作为作业台而使用的平板状的顶板201。在加热烹调器100组装于厨房家具200的状态下,加热烹调器100的上板2在顶板201之上露出。在上板2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加热口,在图1中为了说明而一并图示了在上板2之上被加热的烹调容器70。
在厨房家具200的内部设置有收纳烹调器具、调味料等收纳物的厨房收纳库202。在厨房家具200的前表面设置有厨房收纳库门扇203,厨房收纳库门扇203对形成于厨房收纳库202的前表面的开口进行开闭。在厨房收纳库门扇203设置有拉手部204,拉手部204在对厨房收纳库门扇203进行开闭时作为把手使用。当使用者将拉手部204拉向跟前侧时,设置有拉手部204的厨房收纳库门扇203打开。厨房收纳库门扇203可以是沿进深方向滑动移动的结构,也可以是经由安装于厨房收纳库门扇203的侧方、下方或上方的铰链而进行开闭的结构。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说到加热烹调器100的“前表面”、厨房家具200的“前表面”时,是指与加热烹调器100或厨房家具200的使用者相向的面。
在加热烹调器100的前表面,收纳库门扇22露出,收纳库门扇22对设置在加热烹调器100内的收纳库20(参照图3)的前表面的开口部进行开闭。
图2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加热烹调器100具有在内部收纳部件的由金属构成的框体1,在该框体1之上设置有上板2,上板2载置作为被加热物的烹调容器。上板2例如由耐热性玻璃或陶瓷等非金属材料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周围被金属制的框包围。
加热烹调器100具备作为第一加热口的加热口3a、作为第二加热口的加热口3b及加热口3c。在上板2的表面或背面实施了作为载置被加热物的加热口3a~3c的位置的记号的显示。
图3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分解立体图。加热烹调器100的框体1具有上表面开口的大致箱型的形状。在加热烹调器100的框体1的内部,作为载置于上板2之上的被加热物的加热机构,设置有第一加热线圈6、第二加热线圈7和辐射加热器8。第一加热线圈6、第二加热线圈7及辐射加热器8分别与加热口3a、加热口3b及加热口3c对应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加热线圈6和第二加热线圈7在框体1的宽度方向上并列地配置于框体1内的跟前侧,辐射加热器8配置于第一加热线圈6和第二加热线圈7之间且在它们的里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设置有多个加热机构即可,也可以设置加热线圈来代替辐射加热器8。另外,在图3的例子中,多个加热机构配置成前后两列,但也可以将多个加热机构沿框体1的宽度方向配置成一列。
在框体1的内部收容有电路基板10,电路基板10安装有向第一加热线圈6及第二加热线圈7供给高频电流的变换器即驱动电路、向辐射加热器8供给电源的电路及控制电路。加热烹调器100的控制电路基于来自使用者的操作输入来控制加热机构,对载置于上板2之上的被加热物进行加热。另外,加热烹调器100也可以具备烹调菜单,该烹调菜单进行按照预先确定的控制动作顺序的加热控制。
在框体1的内部且在第一加热线圈6的后方设置有送风机9。送风机9向框体1内送出冷却风,对安装于电路基板10的发热部件、第一加热线圈6及第二加热线圈7进行冷却。本实施方式的送风机9包括多个叶片、使叶片旋转的马达及收容叶片及马达的壳体。
在框体1的内部划分形成有大致长方体的收纳库20。将在框体1内划分形成收纳库20的壁统称为分隔壁21。在收纳库20的前表面设有开口部,收纳库门扇22对该开口部进行开闭。
在收纳库门扇22连接有上表面开口的箱状的收纳库箱23。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将收纳库门扇22及收纳库箱23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收纳库20的分隔壁21位移的开闭机构,设置有固定轨道24及可动轨道25。左右一对的固定轨道24分别设置在收纳库20的分隔壁21的左右的内表面。同样,左右一对的可动轨道25分别设置在收纳库箱23的左右侧面的下部。可动轨道25能够滑动地与固定轨道24卡合,随着收纳库门扇22的开闭,可动轨道25沿着固定轨道24移动。收纳库门扇22及收纳库箱23经由固定轨道24及可动轨道25而能够相对于收纳库20进行装卸地被保持。假设在收纳库箱23中,除收容例如用于在加热烹调器100中的加热的烹调容器70外,还收容调味料等。因此,对于收纳库箱23要求卫生性,另一方面,加热烹调器100的周围容易因伴随着烹调作业而飞散的食材、油烟及水蒸汽等而变脏。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使收纳库箱23成为能够相对于收纳库20进行装卸的结构,使用者容易进行收纳库箱23的清扫。另外,在加热烹调器100具备所述烹调菜单的情况下,可以以能够收容在该烹调菜单中的加热烹调所使用的烹调容器的方式确定收纳库箱23的容积。这样,通过能够将专用的烹调容器收纳在收纳库箱23中,能够提高烹调的作业性。
图4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卸下了上板及加热机构的状态的立体图。在第一加热线圈6及第二加热线圈7(参照图3)的下侧设置有引导从送风机9供给的冷却风的线圈冷却导管11。线圈冷却导管11具有与送风机9的吹出口连通的入口,并且具有与第一加热线圈6及第二加热线圈7连通的多个吹出口,来自送风机9的冷却风从多个吹出口分散而向第一加热线圈6及第二加热线圈7供给。这样,线圈冷却导管11具有对第一加热线圈6及第二加热线圈7的冷却进行辅助的功能。
图5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内部构造的图。图5是从图4所示的结构卸下了线圈冷却导管11的状态的背面侧立体图。在形成收纳库20的分隔壁21的顶面的上侧设置有第一相向壁12。另外,在形成收纳库20的分隔壁21的侧面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相向壁13。第一相向壁12及第二相向壁13例如是金属制的平板状的构件,并在形成收纳库20的分隔壁21之间空开间隙地设置。第一相向壁12与上板2(参照图3)的平板面大致平行地配置,第二相向壁13与第一相向壁12及框体1的底面大致垂直地配置。
以第二相向壁13为界,在框体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配置有收纳库20,在另一侧配置有电路基板10及送风机9。
图6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中搭载的部件的配置及重心的图。图6表示加热烹调器100的通过送风机9的水平截面。在图6中,用附加了附图标记L1的单点划线表示框体1的宽度方向(图6的纸面左右方向)的中心。收纳库20的过半区域配置于比中心线L1靠框体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即左侧。另外,送风机9及电路基板10的过半区域配置于比中心线L1靠框体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即右侧。
接着,对重心进行说明。在此,在对收纳库20的重心进行说明时,作为形成收纳库20的分隔壁21整体、收纳库门扇22和与收纳库门扇22连接的部件(收纳库箱23、固定轨道24及可动轨道25)整体的重心进行说明。另外,电路基板10包括基板10a和安装于基板10a并驱动第一加热线圈6和第二加热线圈7的变换器10b。此外,在基板10a也安装有变换器10b以外的电路、部件,但在对电路基板10的重心进行说明时,为了便于说明,对由质量比较大的部件即变换器10b和基板10a构成电路基板10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在送风机9中根据需要能够一体地设置吸气导管、吹出导管,但在对送风机9的重心进行说明时,为了便于说明,作为由多个叶片、使叶片旋转的马达和收容叶片及马达的壳体构成送风机9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图6中,收纳库20的重心由附图标记G2表示。另外,用附图标记G3表示送风机9及电路基板10的重心。如图6所示,收纳库20的重心G2和送风机9及电路基板10的重心G3相对于框体1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L1设置在相反侧的区域。即,收纳库20的重心G2配置于比中心线L1的左侧,送风机9及电路基板10的重心G3配置于中心线L2的右侧。
这样,通过将在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00中分别一个一个地设置的收纳库20、送风机9及电路基板10的重心以由收纳库20与送风机9及电路基板10隔着中心线L1的方式配置在相反侧,从而容易使加热烹调器100的整体的重心接近框体1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通过使加热烹调器100整体的重心接近框体1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从而在把持加热烹调器100的左右时向作业者施加的载荷的左右平衡变好,能够提高加热烹调器100的易搬动性。因此,能够使加热烹调器100的搬运性及安装时的作业性良好。
图7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重心的图。在图7中,表示透视了加热烹调器100的上板2的俯视图。在图7中,用附加了附图标记L2的单点划线表示多个加热机构中位于框体1内的最右端的第一加热线圈6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另外,用附加了附图标记L3的单点划线表示多个加热部中位于框体1内的最左端的第二加热线圈7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加热烹调器100的重心由附图标记G1表示。
在此,在说到加热烹调器100的重心时,是指为了搬运、施工而处于搬动的状态的加热烹调器100的重心。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包括收纳库20的分隔壁21、收纳库门扇22、收纳库箱23、固定轨道24及可动轨道25且安装有进行通常的加热动作所需的所有部件的状态的加热烹调器100(图3所示的加热烹调器100的结构的整体)的重心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以加热烹调器100的重心G1配置于比框体1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左右的端部)靠近中心线L1的位置的方式配置构成加热烹调器100的各部件。更优选的是,以加热烹调器100的重心G1位于框体1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L1上的方式配置构成加热烹调器100的各部件。通过这样配置,在把持加热烹调器100的左右时向作业者施加的载荷的左右平衡变好,能够提高加热烹调器100的易搬动性。
若着眼于加热烹调器100的重心G1和加热机构的配置,加热烹调器100的重心G1位于多个加热机构中的、配置于框体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加热机构的中心彼此之间,即第一加热线圈6的中心线L2与第二加热线圈7的中心线L3之间。
若着眼于加热机构和收纳库20的配置,收纳库2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多个加热机构中的、配置于框体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加热机构的中心彼此之间,即第一加热线圈6的中心线L2与第二加热线圈7的中心线L3之间。
在图7中,示出了将外径及质量大致相同的第一加热线圈6和第二加热线圈7这两个加热机构沿框体1的宽度方向排列配置的例子,但也可以设置质量不同的第一加热线圈6和第二加热线圈7。在该情况下,在俯视框体1的状态下,将质量大的加热线圈配置为该加热线圈的过半区域与收纳库20重叠。这样,通过将搬运、安装时处于空的状态的收纳库20和相对较重的一方的加热线圈重叠配置,从而在把持加热烹调器100的左右时向作业者施加的载荷的左右平衡变好,能够提高加热烹调器100的易搬动性。
另外,也可以将划分形成收纳库20的分隔壁21由金属构成,将电路基板10的基板10a由比重比金属的比重小的材料构成。在图7所示的结构中,在重心G1位于比中心线L1靠电路基板10侧的位置的情况下,通过使分隔壁21比基板10a重,从而能够使重心G1接近框体1的中心线L1。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2中,形成于框体1内的收纳库的数量与实施方式1不同。以下,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8是设置有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的厨房家具的立体图。图9是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图10是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的分解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00A设置有两个收纳库20、20A。收纳库20及收纳库20A以大致相同的尺寸构成,沿框体1的宽度方向排列设置。划分形成收纳库20A的分隔壁21A、对收纳库20A的前表面开口进行开闭的收纳库门扇22A、收纳库箱23A、固定轨道24A及可动轨道25A是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与收纳库20对应的分隔壁21、收纳库门扇22、收纳库箱23、固定轨道24及可动轨道25相同的结构。
图11是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的通过收纳库的前后剖视图。在图11中,示出了通过设置在框体1的宽度方向的右侧的收纳库20A的截面。图12是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的通过收纳库的左右剖视图。在图12中,示出从背面侧观察通过送风机9的截面的图。如图10~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加热线圈6、第二加热线圈7、辐射加热器8、送风机9及电路基板10与收纳库20以及收纳库20A相比配置于上侧。
收纳库20及其附带部件、收纳库20A及其附带部件是同样的结构,因此收纳库20及收纳库20A的重心位于框体1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心。因此,收纳库20及收纳库20A的重心不易受到在把持加热烹调器100A的左右时破坏向作业者施加的载荷的平衡那样的影响。
在框体1的高度方向上观察加热烹调器100A的各部分的重心时,第一加热线圈6、第二加热线圈7、辐射加热器8、送风机9及电路基板10的重心与框体1的高度方向的中心相比配置于上侧。另外,收纳库20和收纳库20A的重心与框体1的高度方向的中心相比配置于下侧。这样,通过将加热烹调器100A的主要结构的重心的配置分散配置于高度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从而能够提高加热烹调器100A的搬运性和安装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优选将加热烹调器100A的重心配置于比框体1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左右的端部)靠近宽度方向的中心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大致相同的构造及大小的收纳库20和收纳库20A沿框体1的宽度方向排列配置,因此容易使收纳库20及收纳库20A的重心接近框体1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因此,通过调整配置于收纳库20A的上侧的部件的位置,从而容易使加热烹调器100A的重心接近框体1的宽度方向的中心。这样,通过使加热烹调器100A的重心靠近框体1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从而在把持加热烹调器100A的左右时向作业者施加的载荷的左右平衡变好,能够提高加热烹调器100A的易搬动性。由此,能够使加热烹调器100的搬运性及安装时的作业性良好。
实施方式3.
在本实施方式3中,形成于框体1内的收纳库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不同。以下,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13是设置有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的厨房家具的立体图。图14是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图15是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的分解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00B在具备一个收纳库20B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相同,但该收纳库20B的大小及配置不同。如图13~图15所示,收纳库20B配置于框体1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另外,收纳库20B遍及比框体1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靠右侧的过半区域及左侧的过半区域地设置。优选的是,将构成收纳库20B的分隔壁21B中的左右分隔壁设置在靠近框体1的左右侧面的位置,使框体1的内部尺寸和收纳库20B的内部尺寸大致相同。由此,能够增大收纳库20B的收纳容积。与本实施方式的收纳库20B对应地设置的收纳库门扇22B、收纳库箱23B、固定轨道24B及可动轨道25B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与收纳库20对应的收纳库门扇22、收纳库箱23、固定轨道24及可动轨道25的大小及配置不同,但具有同样的功能。
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加热线圈6、第二加热线圈7、辐射加热器8、送风机9及电路基板10与收纳库20B相比配置于上侧。
另外,第一加热线圈6、第二加热线圈7、辐射加热器8、送风机9及电路基板10的重心与框体1的高度方向的中心相比配置于上侧,收纳库20B的重心与框体1的高度方向的中心相比配置于下侧。这样,通过将加热烹调器100B的主要结构的重心的配置分散配置于高度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从而能够提高加热烹调器100B的可搬运性和安装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优选将加热烹调器100B的重心配置于比框体1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左右的端部)靠近宽度方向的中心的位置。本实施方式的收纳库20B具有与框体1的宽度方向的内部尺寸大致相同的宽度,因此容易使收纳库20B的重心接近框体1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因此,通过调整配置于收纳库20B的上侧的部件的位置,从而容易使加热烹调器100B的重心接近框体1的宽度方向的中心。这样,通过使加热烹调器100B的重心靠近框体1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从而在把持加热烹调器100B的左右时向作业者施加的载荷的左右平衡变好,能够提高加热烹调器100B的易搬动性。由此,能够使加热烹调器100的搬运性及安装时的作业性良好。
实施方式4.
本实施方式4构成为,在形成于框体1的收纳库中能够选择性地收纳具有加热室的加热单元和收纳箱。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与实施方式2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加热烹调器100C组装于厨房家具200时的图与图8相同。
图16是实施方式4的加热烹调器的分解立体图。加热烹调器100C如实施方式2所示,具备两个收纳库20和收纳库20A。在收纳库20A中选择性地收纳有实施方式2所示的收纳库箱23A和加热单元30。
图17是实施方式4的加热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加热单元30具备在内部具有加热室的上表面开口的加热箱31和开闭自如地覆盖加热箱31的上表面的开口的盖体32。在盖体32设置有上方加热机构33,在加热箱31的底部设置有下方加热机构34。作为第二加热机构的上方加热机构33及下方加热机构34对加热箱31内的加热室进行加热,例如由电加热器、加热线圈等构成。另外,也可以仅设置上方加热机构33和下方加热机构34中的任一方,还可以在加热箱31的侧面设置加热机构。本发明并不限定对加热室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的数量、配置及具体的结构。
在加热烹调器100C中设置有未图示的供电机构,该供电机构向加热单元30的上方加热机构33及下方加热机构34供电。在加热单元30收纳于收纳库20A的状态下,供电机构的接点与上方加热机构33及下方加热机构34的接点电连接,向上方加热机构33及下方加热机构34进行供电。
在加热箱31的左右的外侧面的下部设置有左右一对的可动轨道35。可动轨道35能够滑动地与设置在收纳库20A的分隔壁21B的固定轨道24A卡合。可动轨道35能够相对于固定轨道24A进行装卸。在加热箱31的前表面侧设置有大致平板状的加热箱门扇36。加热箱门扇36与收纳库门扇22A同样地对收纳库20A的前表面的开口部进行开闭。
在这样构成的加热单元30的加热箱31内,如图17所例示的那样,还能够收纳在上板2之上被加热的烹调容器70并进行加热。
图18是实施方式4的加热烹调器的、通过收纳库的前后剖视图。在图18中,示出了通过收纳有加热单元30的状态的收纳库20A的截面。图19是实施方式4的加热烹调器的、通过收纳库的左右剖视图。在图19中,示出从前表面侧观察通过送风机9的截面的图。除了收纳于收纳库20A的加热单元30以外,加热烹调器100C是与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100A相同的结构。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效果。此外,由于具备收纳于收纳库20A的加热单元30,因此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与加热烹调相关的自由度,能够提高加热烹调器100C的使用便利性。
另外,也可以在收纳有加热单元30的收纳库20A和与其邻接的收纳库20之间设置隔热层。作为该情况下的隔热层,可以是设置在两片平板构件的间隙中的空气层,也可以代替空气层或者在空气层的基础上设置隔热材料。隔热材料例如能够由合成树脂材料、具有独立气泡的橡胶类或聚氨酯类的泡沫材料、玻璃纤维、陶瓷纤维等构成。由此,针对加热单元30的热的向收纳库20的隔热性得到提高,能够抑制收纳库20内的温度上升。因此,能够抑制收纳库20的收纳物因热而导致的劣化。另外,能够减轻由于在收纳库20的收纳库门扇22打开时热气传递给使用者而导致的使用者的不适感和不快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设置有两个收纳库20、20A的例子,但也可以是在实施方式1、3所示的收纳库20、20B中能够收纳加热单元30的结构。
另外,在实施方式1~4中,以在设置于厨房家具200的收纳部中收纳有框体1的所谓的组装式的加热烹调器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固定式的加热烹调器。
附图标记说明
1框体、2上板、3a加热口、3b加热口、3c加热口、6第一加热线圈、7第二加热线圈、8辐射加热器、9送风机、10电路基板、10a基板、10b变换器、11线圈冷却导管、12第一相向壁、13第二相向壁、20收纳库、20A收纳库、20B收纳库、21分隔壁、21A分隔壁、21B分隔壁、22收纳库门扇、22A收纳库门扇、22B收纳库门扇、23收纳库箱、23A收纳库箱、23B收纳库箱、24固定轨道、24A固定轨道、24B固定轨道、25可动轨道、25A可动轨道、25B可动轨道、30加热单元、31加热箱、32盖体、33上方加热机构、34下方加热机构、35可动轨道、36加热箱门扇、70烹调容器、100加热烹调器、100A加热烹调器、100B加热烹调器、100C加热烹调器、200厨房家具、201顶板、202厨房收纳库、203厨房收纳库门扇、204拉手部、G1重心、G2重心、G3重心、L1中心线、L2中心线、L3中心线。

Claims (10)

1.一种加热烹调器,具备:
上板,所述上板设置有供被加热物载置的多个加热口;
多个加热机构,所述多个加热机构与所述多个加热口的每一个对应地设置;
框体,所述框体设置在所述上板的下方,并收容所述多个加热机构;
收纳库,所述收纳库在所述框体内由分隔壁划分形成;
门扇,所述门扇形成于所述框体并覆盖与所述收纳库连通的开口;及
收纳库箱,所述收纳库箱安装于所述门扇,并收容于所述收纳库,
所述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
将所述加热烹调器的重心配置于比所述框体的宽度方向的端部靠近宽度方向的中心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加热烹调器的重心位于所述多个加热机构中的配置于所述框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两个加热机构的中心彼此之间的方式,配置所述多个加热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收纳库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多个加热机构中的配置于所述框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两个加热机构的中心彼此之间的方式,配置所述收纳库。
4.一种加热烹调器,具备:
上板,所述上板设置有供被加热物载置的多个加热口;
多个加热机构,所述多个加热机构与所述多个加热口的每一个对应地设置;
框体,所述框体设置在所述上板的下方,并收容所述多个加热机构;及
收纳库,所述收纳库在所述框体内由分隔壁划分形成,
所述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加热机构包括第一加热线圈和质量比所述第一加热线圈的质量大的第二加热线圈,
在俯视时,所述第二加热线圈的过半区域配置于与所述收纳库重叠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送风机,所述送风机设置在所述框体内;及
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设置在所述框体内,并安装有驱动所述多个加热机构的驱动电路,
在俯视时,所述收纳库的过半区域配置于比所述框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靠一侧的位置,
在俯视时,所述送风机及所述电路基板的过半区域配置于比所述框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靠另一侧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送风机,所述送风机设置在所述框体内;及
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设置在所述框体内,并安装有驱动所述多个加热机构的驱动电路,
所述收纳库配置于比所述框体的高度方向的中心靠一侧的位置,
所述送风机及所述电路基板配置于比所述框体的高度方向的中心靠高度方向的另一侧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两个所述收纳库,
所述两个收纳库沿所述框体的宽度方向排列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库由金属构成,
所述电路基板的基板由比重比所述金属的比重小的材料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一个所述收纳库,
所述收纳库遍及比所述框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靠一侧的区域的过半区域及比所述框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靠另一侧的区域的过半区域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从属于权利要求4的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收纳库箱,所述收纳库箱收纳于所述收纳库;及
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具有在内部具有加热室的加热箱及对所述加热室内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机构,并收纳于所述收纳库,
所述收纳库箱和所述加热单元选择性地收纳于所述收纳库。
CN201680087642.7A 2016-07-29 2016-11-17 加热烹调器 Active CN1094793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49833 2016-07-29
JP2016-149833 2016-07-29
PCT/JP2016/084036 WO2018020700A1 (ja) 2016-07-29 2016-11-17 加熱調理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79349A true CN109479349A (zh) 2019-03-15
CN109479349B CN109479349B (zh) 2021-06-11

Family

ID=61015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7642.7A Active CN109479349B (zh) 2016-07-29 2016-11-17 加热烹调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976057B2 (zh)
JP (1) JP6715935B2 (zh)
CN (1) CN109479349B (zh)
DE (1) DE112016007100T5 (zh)
GB (1) GB2567330B (zh)
WO (1) WO20180207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20314733B2 (en) 2019-07-15 2022-07-14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76354A (ja) * 1998-03-31 1999-10-12 Toshiba Corp 組込み式加熱調理装置
CN1572190A (zh) * 2003-06-06 2005-02-0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
CN101014220A (zh) * 2006-02-01 2007-08-08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烹调器
JP2011004988A (ja) * 2009-06-25 2011-01-13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コンロ付き調理台装置
JP2015162319A (ja) * 2014-02-27 2015-09-07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83145A (en) * 1935-06-27 1937-06-08 Michael F Campbell Oven insert heater
US2584187A (en) * 1949-03-28 1952-02-05 Jack W Crist Electric stove with portable grill
US3477420A (en) * 1968-03-05 1969-11-11 James Leonard Raulston High closet range hood
US3587555A (en) * 1969-05-13 1971-06-28 Jenn Air Corp Ventilated range
US4071738A (en) * 1976-01-06 1978-01-31 Jenn Air Corporation Ventilated range with convertible radiant convection oven
JPS63148595A (ja) * 1986-12-11 1988-06-2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装置
US4962694A (en) * 1988-04-15 1990-10-16 Graver James H Grill exhaust system
US20070062513A1 (en) * 2005-09-21 2007-03-22 Gagas John M Cooking system with ventilator and blower
US8872077B2 (en) * 2005-08-01 2014-10-28 Western Industries, Inc. Low profile induction cook top with heat management system
JP4525535B2 (ja) * 2005-09-05 2010-08-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EP2102554B1 (en) * 2007-01-08 2018-01-03 LG Electronics Inc. Built-in cooking appliance
KR100938387B1 (ko) * 2007-12-05 2010-01-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조리기기
JP4521469B2 (ja) * 2008-10-15 2010-08-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JP5060524B2 (ja) 2009-07-28 2012-10-3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コンロ付調理台装置
JP5521826B2 (ja) 2010-06-28 2014-06-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コンロ付厨房装置
JP5063767B2 (ja) * 2010-11-05 2012-10-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KR101809178B1 (ko) * 2011-04-26 2018-01-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바이더 보관부를 갖는 조리기기
US9125244B2 (en) * 2011-06-02 2015-09-0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Induction cooktop cooling kit
US9115904B2 (en) * 2012-05-18 2015-08-25 Bsh Home Appliances Corporation Home appliance having a hideaway label plate
JP5860766B2 (ja) * 2012-05-31 2016-02-16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76354A (ja) * 1998-03-31 1999-10-12 Toshiba Corp 組込み式加熱調理装置
CN1572190A (zh) * 2003-06-06 2005-02-0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
CN1311772C (zh) * 2003-06-06 2007-04-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
CN101014220A (zh) * 2006-02-01 2007-08-08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烹调器
JP2011004988A (ja) * 2009-06-25 2011-01-13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コンロ付き調理台装置
JP2015162319A (ja) * 2014-02-27 2015-09-07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01819186D0 (en) 2019-01-09
US10976057B2 (en) 2021-04-13
GB2567330A (en) 2019-04-10
CN109479349B (zh) 2021-06-11
JP6715935B2 (ja) 2020-07-01
GB2567330B (en) 2022-03-09
US20190137111A1 (en) 2019-05-09
JPWO2018020700A1 (ja) 2019-02-28
DE112016007100T5 (de) 2019-04-18
WO2018020700A1 (ja) 2018-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0097B (zh) 用于具有可移动烹饪表面的烤箱的系统和方法
US8063342B2 (en) Cooking oven
US9115903B2 (en) Oven door
US11846431B2 (en) Cooking apparatus
US20070257020A1 (en) Cooking apparatus
US20050173397A1 (en) Food container
MX2011002867A (es) Construccion de horno de vapor apilado.
EP3309463B1 (en) Oven
US8610035B2 (en) Drawer type cooking device
US20090242542A1 (en) Electric oven
CN109690193A (zh) 烹饪器具
JPH024131A (ja) 食品加熱装置
CN109479349A (zh) 加热烹调器
KR102211725B1 (ko) 오븐
JP4251156B2 (ja) 加熱調理器
US2004937A (en) Portable electric cooker
JP5116705B2 (ja) グリル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加熱調理器
US1989933A (en) Stove
JP6417980B2 (ja) 調理装置
US20240023758A1 (en) Cabinet for holding food products
KR101014437B1 (ko) 조리기기의 히터모듈
JP7209251B2 (ja) 調理台
JP2011024912A (ja) コンロ付調理台装置
JP5607601B2 (ja) 発酵器
KR20100109119A (ko) 조리용 랙 및 조리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