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71548A - 侧面具有触摸压力感测部的便携终端机 - Google Patents
侧面具有触摸压力感测部的便携终端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471548A CN109471548A CN201810869584.4A CN201810869584A CN109471548A CN 109471548 A CN109471548 A CN 109471548A CN 201810869584 A CN201810869584 A CN 201810869584A CN 109471548 A CN109471548 A CN 10947154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ure
- touch
- mobile terminal
- terminal device
- sensing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7—Position sensing using the local deformation of sensor cell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5—Pressure sensors for measuring the pressure or force exerted on the touch surface without providing the touch pos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1/00—Electronic components, circuits, software, systems or apparatus used in telephone systems
- H04M2201/34—Microprocesso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2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touch pad, a touch sensor or a touch dete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侧面具有触摸压力感测部的便携终端机。本发明的便携终端机可包括:形成于侧面感测触摸压力的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以及在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感测的触摸压力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控制使得执行对应于所述预定条件的功能的控制部。根据本发明,将替代物理性的侧操作键的触摸压力感测部安装在用于形成各操作键的区域的盖内部,因此能够提高终端机的防水及防尘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侧面具有触摸压力感测部的便携终端机,更具体来讲涉及利用形成于终端机的侧面中至少一个区域的触摸压力感测部检测触摸压力且执行与之对应的功能的便携终端机。
背景技术
便携终端机是用户能够携带且与对方进行无线通信的装置,根据外形及工作状态分类为直板型(bar type)、翻盖型(flip type)、折叠型(folder type)、滑动型(slidetype)及旋转型(swing type)等。
这种便携终端机设置有位于终端机的侧面的至少一个物理性的侧操作键,用于控制终端机的工作模式或开/关电源或调节各种音量。
然而,侧操作键需使用另外的开关,因此成本上升且组装性下降,不仅如此,由于侧操作键的接合部未彻底密闭,因此具有无法提高防水性能的问题。近来为了迎合便携终端机的纤薄化趋势,出现了多种去掉前面主键且能够减小侧键所占面积的外观设计方法。但减小物理性的侧操作键的面积的设计方法在使便携终端机纤薄化方面具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终端机侧面的内部安装空间配置触摸压力感测部以替代露在外部的物理性的侧操作键的便携终端机。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便携终端机可包括: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其形成于侧面感测触摸压力;以及控制部,其在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感测的触摸压力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控制使得执行对应于所述预定条件的功能。
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可形成于所述便携终端机的中间框架或从后面盖延伸的侧面部的安装空间或侧面部内侧面。
便携终端机还包括触觉模块,控制部在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所述触觉模块输出触觉反馈。
便携终端机还可以包括:触摸感测部,其配置于所述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的上部或下部,检测包括有无触摸及触摸位置的触摸输入。
控制部将与所述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相关的功能设为非激活状态,通过所述触摸感测部感测到触摸输入的情况下,能够将与所述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相关的功能变更成激活状态。
便携终端机还包括触觉模块,控制部在变更为所述激活状态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所述触觉模块输出触觉反馈。
控制部将与所述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相关的功能变更为激活状态,在设定的时间段内未接收到触摸输入的情况下,能够重新将与所述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相关的功能变更为非激活状态。
控制部将与所述触摸感测部相关的功能设为非激活状态,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感测的触摸压力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能够将与所述触摸感测部相关的功能变更为激活状态。
控制部能够利用感测到所述触摸输入的位置、所述触摸压力的大小及所述触摸压力的模式中至少一个设定与所述预定条件对应的功能。
控制部在所述触摸压力为基准大小以上,感测到所述触摸输入的位置为多个侧面区域中的第一区域的情况下,执行打开或关闭所述便携终端机的电源的功能。
控制部在所述触摸压力为基准大小以上,感测到所述触摸输入的位置为多个侧面区域中的第二区域的情况下,能够执行将所述便携终端机的模式变更为振动模式或一般模式的功能。
控制部在所述触摸压力为基准大小以上,感测到所述触摸输入的位置为多个侧面区域中的第三区域的情况下,能够根据所述触摸压力的模式调节音量。
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还能够感测包括有无触摸及触摸位置的触摸输入。
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的上部面能够粘贴于所述便携终端机的侧面盖内侧。
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能够利用互电容、自电容、应变片(strain gauge)、压力感测电阻(force sensing resistor)、振动数变化及导热率变化中至少一个感测所述触摸压力。
便携终端机中对应于形成有所述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的各区域的所述便携终端机的侧面部外部可标有指示符。
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能够由利用电极形成的压力传感器、应变片变更的线路及微电机系统压力传感器中至少一个构成。
形成有所述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的所述侧面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由非导电物质形成或以漂浮状态由导电物质形成。
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将替代物理性的侧操作键的触摸压力感测部安装在用于形成各操作键的区域的内部,因此能够提高终端机的防水及防尘性能。并且,由于无需使用另外的开关,因此能够减小终端机的大小。
并且,根据本发明,能够区分为把持终端机的动作与操作触摸压力感测部的动作并将触摸压力感测部的状态转换设定为非激活状态或激活状态以防止误动作。
并且,根据本发明,感测到对形成有触摸压力感测部的位置的触摸输入的情况下,或感测到操作触摸压力感测部的触摸压力的情况下,向用户传递触觉反馈,因此能够提高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动作的框图;
图2a及图2b是从不同的方向查看现有的便携终端机的概念图;
图3a及图3b是从不同的方向查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概念图;
图4是用于说明现有的便携终端机上形成有侧面操作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中间框架上形成侧面用户输入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后面盖上形成侧面用户输入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利用侧面触摸压力的控制方法的简要流程图;
图8是用于例示性地说明包含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侧面用户输入部的简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用于例示性地说明包含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侧面用户输入部的简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10a至图10d是用于说明包含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压力感测部的例示性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图11a至图11i是用于说明包含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压力感测部的配置位置与结构的示意图;
图12a至图12c是用于说明包含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压力感测部的另一配置位置与结构的示意图;
图13a至图13c是用于说明包含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压力感测部的又一配置位置与结构的示意图;
图14a至图14f是用于说明包含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压力感测部的又一配置位置与结构的示意图;
图15a至图15f是用于说明包含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压力感测部的又一配置位置与结构的示意图;
图16a至图16c是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压力传感器为应变片(strain gauge)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17例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中用于控制触摸位置、触摸压力及与之对应的功能的运行的控制块;
图18a至图18d是包含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电容方式的触摸感测部及用于其工作的构成的简要示意图;
图1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侧面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便携终端机
1230a-1230d:第一至第四操作单元 123a'-123d':侧面用户输入部
101:前壳 102:中间框架
103:后面盖 104:侧面盖
151:显示部 180:控制部
400:压力感测部 200:触摸感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显示有可实施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通过具体说明这些实施例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足以实施本发明。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虽各不相同,但无需相互排斥。例如,说明书中记载的特定形状、结构及特性可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思想及范围的前提下通过其他实施例实现。另外,公开的各实施例内的个别构成要素的位置或配置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思想及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变更实施。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在各方面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功能。
以下参见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例示实施形态的便携终端机。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便携终端机可包括传统手机、智能手机(smart phone)、笔记本电脑(laptop computer)、数字广播终端装置、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导航仪、板型电脑(slate PC)、平板电脑(tablet PC)、超级笔记本(ultrabook)、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等。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动作的框图,显示本发明适用于智能手机的一个例子。
参见图1,便携终端机100可包括无线通信部110、输入部120、感测部140、输出部150、界面部160、存储器170、控制部180及电源供应部190等。图1所示的构成要素并非是构成便携终端机所必须的,本说明书上说明的装置可具有比以上列举的构成要素更多或少的构成要素。
无线通信部110可包括能够使便携终端机100与无线通信系统之间、便携终端机100与其他便携终端机100之间或便携终端机100与外部服务器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一个以上的模块。并且,所述无线通信部110可包括将便携终端机100连接到一个以上的网络的一个以上的模块。无线通信部110可包括广播接收模块111、移动通信模块112、无线网络模块113、近距离通信模块114及位置信息模块115中至少一个。
广播接收模块111通过广播信道从外部的广播管理服务器接收广播信号及/或关于广播的信息。其中,广播信道包括卫星信道、地面波信道,为了从至少两个广播信道同时接收广播或进行广播信道切换,可以使便携终端机100包括两个以上的广播接收模块。
移动通信模块112在按用于移动通信的技术标准或通信方式构建的移动通信网上与基站、外部的终端、服务器中至少一个收发无线信号。无线网络模块113是指用于接入无线网络的模块,可内置或外置于便携终端机100。
无线网络模块113构成为在如WLAN(Wireless LAN)、Wi-Fi(Wireless-Fidelity)等基于无线网络技术的通信网收发无线信号。
近距离通信模块114用于利用蓝牙(BluetoothTM)、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红外线通信(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IrDA)、ZigBee、NFC(NearField Communication)等技术支持近距离通信(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位置信息模块115是用于获取装置位置(或当前位置)的模块,其典型的例子有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模块或WiFi(Wireless Fidelity)模块,但不限于直接计算或获取装置位置的模块。
输入部120可包括用于输入影像信号的摄像头121或影像输入部、用于输入音频信号的麦克风(microphone)122或音频输入部、用于从用户接收信息的用户输入部123(例如,触摸键(touch key)、按键(mechanical key)等)。输入部120收集的音频数据或图像数据可经过分析后被处理成用户的控制指令。
摄像头121处理在视频通话模式或拍摄模式通过图像传感器获取的静态影像或动态影像等图像帧。经过处理的图像帧可显示于显示部151或存储于存储器170。
麦克风122将外部的音响信号处理成电子音频数据。经过处理的音频数据可随着便携终端机100正在执行的功能(或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被任意利用。
用户输入部123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信息,通过用户输入部123输入信息时,控制部180可根据输入的信息对应地控制便携终端机100的动作。这种用户输入部123可包括机械式(mechanical)输入机构(或机械键,例如,位于便携终端机100的前后面或侧面的键、锅仔片(dome switch)、调节旋钮、调节开关等)及触摸式输入机构。作为一例,触摸式输入机构可以由通过软件处理显示于触摸屏的虚拟键(virtual key)、软键(soft key)或影视键(visual key)构成,或由配置于所述触摸屏以外的部分的触摸键(touch key)构成。其中,触摸键(touch key)可形成于便携终端机100侧面的至少一个区域,例如,电源键区域、音量键区域等,或者可以形成于等分为两个以上区域的侧面区域中至少一个区域,可以形成于终端机侧面整个区域。并且,触摸键(touch key)可包括感测有无触摸与触摸位置的触摸传感器板(TSP)及感测触摸压力的触摸压力感测部中至少一个。以下将形成于便携终端机100侧面的触摸键(touch key)称为侧面用户输入部。
感测部140可包括用于感测装置内信息、围绕装置的周边环境信息及用户信息中至少一个的一个以上的传感器。例如,感测部140可包括接近传感器(proximity sensor)141、照度传感器(illumination sensor)142、触摸传感器(touch sensor)、触摸压力传感器(touch pressure sensor)、加速度传感器(acceleration sensor)、磁性传感器(magnetic sensor)、重力传感器(G-sensor)、陀螺仪(gyroscope sensor)、运动传感器(motion sensor)等。
输出部150用于发生与视觉、听觉或触觉等相关的输出,可包括显示部151、音响输出部152、触觉模块153、光输出部154中至少一个。
显示部151例如可以由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 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柔性显示器(flexible display)、三维显示器(3D display)、电子墨水显示器(e-ink display)等构成。显示部151可以与触摸传感器相互形成层结构或一体形成以构成触摸屏。这种触摸屏可以在起到提供便携终端机100与用户之间的输入界面的用户输入部123的功能的同时提供便携终端机100与用户之间的输出界面。
显示部151可包括感测对显示部151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使得能够通过触摸方式接收控制指令。可利用其构成为显示部151受到触摸时触摸传感器感测所述触摸,控制部180基于此发生对应于所述触摸的控制指令。通过触摸方式输入的内容可以是文字或数字,或在各种模式时的指示或可指定的菜单项目等。另外,触摸传感器可以构成为具有触摸图案的膜形态且配置于窗口与窗口的背面上的显示部(151)之间,或者可以是直接图案化于窗口的背面的金属线。根据实施形态,显示部151上可具有根据触摸传感器感测到的信号感测有无触摸及触摸位置的控制器。该情况下,控制器将感测到的触摸位置发送到控制部180。或者,可以构成使得显示部151将触摸传感器感测到的信号或其被转换成数字形态后的数据发送到控制部180,控制部180判断有无触摸及触摸位置。
音响输出部152用于输出音乐或语音等音频信号,可包括接收器(receiver)、扬声器(speaker)、蜂鸣器(buzzer)等。触觉模块(haptic module)153发生用户能够感觉到的多种触觉效果。触觉模块153发生的触觉效果的典型例子可以是振动。可以通过用户的选择或控制部的设定来控制触觉模块153发生的振动的大小与模式等。例如,所述触觉模块153可以将不同的振动进行合成并输出或依次输出。触觉模块153除振动之外还可以发生基于对接触皮肤面进行垂直运动的针排列、利用喷射口或吸入口的空气的喷射力或吸入力、对皮肤表面的蹭过、电极(electrode)的接触、静电力等的刺激的效果、利用能够吸热或发热的元件带给冷热感的效果等多种触觉效果。触觉模块153不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递触觉效果,还可以使用户能够通过手指或手臂等的肌觉感受到触觉效果。根据便携终端机100的构成形态,可具有两个以上的触觉模块153。光输出部154利用便携终端机100的光源的光输出用于提示有事件发生的信号。便携终端机100发生的事件的例子可以是收到消息、收到呼叫信号、未接电话、闹钟、日程提醒、收到邮件、通过应用程序收到信息等。
存储器170存储支持便携终端机100的多种功能的数据。存储器170可存储由便携终端机100驱动的多个应用程序(application program或应用(application))、用于便携终端机100工作的数据、指令。这些应用程序中至少一部分可通过无线通信从外部服务器下载。并且,这些应用程序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从出库之时起便已存在于便携终端机100以用于便携终端机100的基本功能(例如,接电话、打电话功能、接收短信、发送短信功能)。另外,应用程序存储于存储器170且安装于便携终端机100上,可通过控制部180的驱动执行所述装置的动作(或功能)。
控制部180除了控制与所述应用程序相关的动作之外,通常还控制便携终端机100的整体动作。控制部180通过以上说明的构成要素处理输入或输出的信号、数据、信息等,或驱动存储于存储器170的应用程序,因此能够向用户提供适当的信息或功能或进行处理。并且,控制部180为了驱动存储于存储器170的应用程序,可以控制构成要素中至少一部分。并且,控制部180为了驱动所述应用程序,可以使包含于便携终端机100的构成要素中至少两个以上组合工作。
电源供应部190在控制部180的控制下获得外部的电源、内部的电源并将电源供应给包含于便携终端机100的各构成要素。这种电源供应部190可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可以是内置型电池或可更换形态的电池。
所述各构成要素中至少一部分为了实现以下说明的多种实施例的装置的动作、控制或控制方法而彼此协同工作。并且,所述装置的动作、控制或控制方法可通过存储于所述存储器170的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的驱动在便携终端机上实现。
便携终端机100可根据压力区分触摸指令的种类。例如,便携终端机100可以将不足预设的大小的触摸输入识别为对触摸区域的选择指令。并且,便携终端机100可以将预设的大小以上的压力触摸识别为进一步的指令。
以下参见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几种实施形态。在以下说明中‘压力触摸’表示压力比临界压力大的触摸。其中,可根据适用的装置、应用领域等适当地设定临界压力。例如,可以将临界压力设定为固定大小的压力,可根据硬件特性、软件特性等适当地确定其大小。并且,也可以构成使得能够由用户设定临界压力。
图2a及图2b是从不同的方向查看现有的便携终端机的概念图。现有的便携终端机具有在终端机的侧面露在外部的侧操作键。
参见2a及图2b,便携终端机具有直板形态的终端机本体,但可以适用于多种结构。其中,可以将终端机本体理解为把便携终端机视为至少一个集合体的情况下指代其的概念。
便携终端机包括构成外观的壳体(例如,框架、外壳、盖等)。如图所示,便携终端机可包括前壳1010与后壳1020。前壳1010与后壳1020结合形成的内部空间内配置各种电子部件。前壳1010与后壳1020之间还可以配置有至少一个中间壳,后壳1020包括侧面盖。以下将后壳1020用作包括侧面盖的概念。
终端机本体的前面配置有显示部1510,从而能够输出信息。如图所示,显示部1510的窗口可安装于前壳1010和前壳1010一起形成终端机本体的前面。
根据情况,后壳1020上也可以安装有电子部件。可安装在后壳1020上的电子部件可以是可拆卸的电池、识别模块、存储卡等。该情况下,可以将用于盖住安装的电子部件的后面盖1030可拆卸地结合到后壳1020。因此,从后壳1020分离后面盖1030的情况下,安装于后壳1020的电子部件露在外部。
如图所示,后面盖1030结合于后壳1020的情况下,后壳1020的侧面一部分可露出。根据情况,结合时所述后壳1020可被后面盖1030完全遮住。另外,后面盖1030上可具有用于向外露出摄像头1210b或音响输出部1520b的开口部。
这些壳体1010、1020、1030可由合成树脂注塑形成或由金属如不锈钢(STS)、铝(Al)、钛(Ti)等形成。
不同于多个壳体形成用于收容各种电子部件的内部空间的上述例子,便携终端机可以构成为由一个壳体形成所述内部空间。该情况下,可构成合成树脂或金属从侧面向后面连续的单体型便携终端机。
另外,便携终端机可具有防止水渗入终端机本体内部的防水部(未示出)。例如,防水部可包括设置于窗口与前壳1010之间、前壳1010与后壳1020之间或后壳1020与后面盖1030之间且在这些部件结合时对内部空间进行密封的防水部件。
便携终端机上可具有显示部1510、第一音响输出部1520a及第二音响输出部1520b、接近传感器1410、照度传感器1420、光输出部1540、第一摄像头1210a及第二摄像头1210b、第一操作单元1230a至第四操作单元1230d、麦克风1220、界面部(未图示)等。但这些构成不限于这种配置。这些构成可根据需要除外或被替代或配置于其他面。例如,终端机本体的侧面可不具有第二操作单元1230b。
第一操作单元1230a至第四操作单元1230d是用于操作输入用来控制便携终端机的动作的指令的用户输入部1230(以下,把“第一操作单元1230a至第四操作单元1230d”简称为“用户输入部1230”)的一例,可统称为操作键(manipulating portion)。对于第一操作单元1230a至第四操作单元1230d来讲,加压时物理按键被按下而切换到形成于后壳1020内部的连接部,向控制部1800传递操作单元是否被操作。第一操作单元1230a至第四操作单元1230d是物理键下部形成有锅仔片,按下物理键时锅仔片被按下而电连接的结构。例如,可以将第一操作单元1230a至第四操作单元1230d中的一个用作起到开或关终端机的电源的功能的电源键,一个用作将终端机的动作模式相互转换成振动模式或一般模式的终端机模式转换键,其余两个操作单元用作将音量调大或调小的音量调节键。此外,可以任意变更形成于侧面的操作单元的个数及被分配的功能。
图3a及图3b是从不同的方向查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概念图。
参见3a及图3b,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100具有与以上说明的一般便携终端机相似的构成、功能,而对应于第一操作单元至第四操作单元的侧面用户输入部的构成及动作原理则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图2中对应于作为现有便携终端机的侧面操作键的第一操作单元1230a至第四操作单元1230d的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至123d'(在图3中)形成于终端机的本体内部,因此可以形成为物理上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至123d'不露在终端机的侧面盖外侧。用虚线标出的区域表示透视终端机的本体内部的区域。图3a及图3b例示四个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至123d',但可以形成一个以上的多种个数,可以将各侧面的整个区域形成为侧面用户输入部。即,可以只在终端机的侧面中执行特定功能的区域(电源键区域、音量调节键区域等)形成触摸键(touch key),或将终端机的侧面等分为多个区域并在至少一个区域形成触摸键,或在终端机侧面整个区域形成触摸键。其中,触摸键可包括感测有无触摸与触摸位置的触摸感测部及感测触摸压力的压力感测部中至少一个。
并且,还可以在本发明的便携终端机100的侧面部外部标上表示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至123d'的位置的至少一个指示符id1至id4。在此,可标出文字或图形,或在盖上以阴刻或阳刻方式标出特定图案以标出至少一个指示符id1至id4。并且,至少一个指示符id1至id4可以由形成于侧面部内侧的LED构成。在此,侧面部可以是从前壳、中间框架或后面盖向终端机的侧面延伸的部分或侧面盖中一个。
以下通过以A-A'为基准线向箭头方向切断本发明的便携终端机100的剖面图具体说明终端机的本体内部形成有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至123d'的实施例。
便携终端机除中间框架之外还可以另外形成有包围终端机的侧面的侧面盖104。
图4至图6简要显示以A-A'为基准线切断便携终端机的剖面图,为了说明侧面操作键123a、123b或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123b'的结构而省略其他构成中的一部分或简化了形态。
图4是用于说明现有的便携终端机上形成有侧面操作键的结构的示意图,是以A-A'为基准线切断图2a所示的现有的便携终端机的剖面图。
参见图4的(a),现有的便携终端机的中间框架102的侧面中至少一个区域还形成有用于插入露在外部的侧面操作键123a、123b的一部分的插入部(未示出),从而可以形成为侧面操作键123a、123b的一部分连接于终端机的中间框架102,其余一部分露在外部。
参见图4的(b),现有的便携终端机的后面盖103中向终端机的侧面延伸的部分中至少一个区域还形成有用于插入露在外部的侧面操作键123a、123b的一部分的插入部(未示出),从而可以形成为侧面操作键123a、123b的一部分连接于终端机的后面盖103,其余一部分露在外部。
根据现有的便携终端机,能够通过加压露在外部的侧面操作键123a、123b使得连接到形成于中间框架102的导体(例,印刷电路板(PCB:Printed Circuit Board)、FPCB等),将电子信号传递到控制部。控制部在判断出侧面操作键123a、123b被按压的情况下,可以控制终端机的各构成要素使得执行对应于各操作键123a、123b的功能。例如,可以在终端机的侧面物理性地形成电源键123a、终端机模式调节键123b等后,加压电源键123a将终端机的电源变更成开或关,或加压终端机模式调节键123b将终端机的动作模式相互转换成振动模式或一般模式。其中,根据用户直接设定的终端机的动作模式,一般模式表示声音模式、振动模式及静音模式中一个。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中间框架上形成有侧面用户输入部的结构的示意图,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后面盖上形成有侧面用户输入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剖切面进行简单说明。便携终端机具有后面盖103、中间框架102、显示部151及前壳101依次层叠的结构,中间框架102或后面盖103的侧面或一个区域还可以形成有用于侧面用户输入部的安装空间。在此,安装空间可以形成于中间框架102或后面盖103中向侧面延伸的部分内部,或由中间框架10侧面部的一侧面开放的空间形成,或由中间框架10的侧面与隔离壁B划分的空间形成或由盖侧面的任意空间形成。在此,盖侧面的任意空间定义压力感测部附着于盖侧面的情况下所能占据的空间。
参见图5的(a),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中间框架102的侧面部中至少一个区域形成有安装空间R,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123b'可配置在安装空间R。可用一个模具形成中间框架后切除侧面部的对应于安装空间R的空间或在形成中间框架的侧面部时不填充对应于安装空间R的空间以此形成侧面部的安装空间R。可通过除此之外的多种方法形成安装空间R。
对于中间框架102的安装空间R来讲,可在侧面部中至少一个区域形成至少一个,或在一侧面整个区域形成一个内部安装空间,或在两侧面整个区域形成内部安装空间。并且,由于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123b'配置于安装空间R,因此不露在终端机的外部。
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123b'构成为包括压力感测部,压力感测部配置成平行于终端机的侧面,因此可以粘贴在中间框架102的安装空间R的第一侧面1021或与第一侧面1021相对的第二侧面102l'上。
参见图5的(b),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具有形成于中间框架102的侧面部中至少一个区域的一侧面开放的凹陷的安装空间R,可用于配置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123b'。并且,侧面盖104结合于终端机的侧面盖住安装空间R的打开的一侧面时,凹陷的安装空间R不露在外部。
关于中间框架102的安装空间R,可以在中间框架102的侧面中至少一个区域形成至少一个,或形成于一个侧面整个区域或两侧面整个区域。并且,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123b'配置于安装空间R内后结合侧面盖104的情况下,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123b'不露在终端机的外部。
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123b'包括压力感测部,压力感测部配置成与终端机的侧面平行,因此可粘贴于侧面盖104的内侧面104l'或安装空间R的第二侧面102l'上。
参见图5的(c),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可包括形成于侧面部的内侧面上的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123b'。侧面部的内侧面是不露在外部的区域,该情况下,显示部151可配置成与侧面部的内侧面相隔预定的距离。
参见图5的(d),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还包括与侧面部的内侧壁相隔预定距离的隔离壁B,可以在侧面部的内侧面与隔离壁B之间的安装空间R配置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123b'。在此,虽然示出隔离壁B与中间框架102形成一体,但也可以形成为与中间框架102分离的隔离壁B形态。
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123b'可以向与侧面平行的方向附着于侧面部的内侧壁或隔离壁B上,不露在侧面部外部。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123b'可构成为包括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形成于侧面部的安装空间R的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利用电容感测触摸压力的情况下,侧面部安装空间R的第一侧面1021、第二侧面102l'、侧面盖104的内侧面104l'、侧面盖104的外侧面1041、中间框架102的内侧壁(未示出)或隔离壁B的一面102l"可作为基准电位层。并且,还可以在压力感测部的内部另外形成基准电位层。
图6是后面盖103向侧面延伸构成侧面部的情况的实施例,除了中间框架102、后面盖103的结构不同之外其他构成要素相同。
参见图6的(a),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可包括形成于后面盖103中向侧面延伸的侧面部中至少一个区域的至少一个安装空间R。并且,可在安装空间R配置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123b'。
关于后面盖103的安装空间R,可在后面盖103的侧面部中至少一个区域形成至少一个,或形成于一侧面整个区域或两侧面整个区域。并且,由于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123b'配置于后面盖103的安装空间R,因此不露在终端机的外部。可根据安装空间的位置及结构如以上说明通过多种方法形成侧面部的安装空间R。
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123b'构成为包括压力感测部,压力感测部配置成平行于终端机的侧面,因此可粘贴于后面盖103的安装空间R的第一侧面1031或与第一侧面1031相对的第二侧面103l'上。
参见图6的(b),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后面盖103的侧面部中至少一个区域可形成有凹陷的安装空间R。在此,侧面盖104结合于终端机的侧面时,凹陷的安装空间R不露在外部。
关于后面盖103的侧面安装空间R,可在后面盖103中向终端机的侧面延伸的部分中分离的至少一个区域形成至少一个,或可以形成于一侧面整个区域或两侧面整个区域。并且,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123b'配置于安装空间R后结合侧面盖104的情况下,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123b'不露在终端机的外部。
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123b'包括压力感测部,压力感测部配置成与终端机的侧面平行,因此可粘贴于侧面盖104的内侧面104l'或安装空间R的第二侧面103l'上。
参见图6的(c),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可包括形成于后面盖103的侧面部内侧壁上的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123b'。侧面部的内侧壁是不露在外部的区域,可以沿着垂直于中间框架102的下面及后面盖103的下面的方向向平行于侧面的方向配置于侧面部内侧壁。
参见图6的(d),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还包括与侧面部的内侧壁相隔预定距离的隔离壁B,可以在侧面部的内侧面与隔离壁B之间的安装空间R配置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123b'。在此,虽然示出了隔离壁B与中间框架102形成一体,但也可以形成为与中间框架102分离的隔离壁B形态,或与后面盖103形成一体。
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123b'可以向与侧面平行的方向附着于后面盖103的侧面部内侧壁(与隔离壁B相对的面)或隔离壁B的一面102l",不露在侧面部外部。
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123b'可构成为包括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形成于侧面部的安装空间R的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利用电容感测触摸压力的情况下,侧面部安装空间R的第一侧面1031、第二侧面103l'、侧面盖104的内侧面104l'、侧面盖104的外侧面1041、后面盖103的内侧壁(未示出)或隔离壁B的一面102l"可作为基准电位层。并且,还可以在压力感测部的内部另外形成基准电位层。
图5至图6例示了侧面用户输入部为形成于中间框架102的侧面部或后面盖103的侧面部的触摸键,而前壳101向侧面延伸的情况下,可以在前壳的侧面部形成触摸键,可以与触摸键形成于后面盖103的侧面部的情况类似地适用。
图7是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利用侧面触摸压力的控制方法的简要流程图。
参见图7,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利用侧面触摸压力的控制方法感测侧面触摸压力(S110),判断感测到的侧面触摸压力是否满足预定条件(S120)。判断结果为侧面触摸压力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可执行对应于预定条件的功能(S130)。
具体来讲,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可构成为包括形成于终端机的内部安装空间的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400及控制部。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400可感测向垂直于终端机的侧面的方向施加的触摸压力。控制部在通过形成于终端机的侧面的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400感测到的触摸压力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可控制使得执行对应于预定条件的功能。
控制部可利用感测到触摸输入的位置、触摸压力的大小及触摸压力模式中至少一个设定对应于预定条件的功能。即,可以考虑感测到触摸输入的位置是否为电源键区域、终端机模式转换键区域、音量调节键区域等位置、触摸压力的大小程度、触摸压力模式等任意设定预定条件及对应于预定条件的功能。控制部提供用于设定对应于所述预定条件的功能的用户界面,可按照用户的输入进行设定及变更。
具体来讲,控制部在触摸压力为基准大小以上且感测到触摸输入的位置为电源键区域的情况下,可以执行打开或关闭终端机的电源的功能。控制部在触摸压力为基准大小以上且感测到触摸输入的位置为终端机的模式转换键区域的情况下,可以执行将终端机的模式变更为振动模式或一般模式的功能。并且,控制部在触摸压力为基准大小以上且感测到触摸输入的位置为音量调节键区域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触摸压力的模式调节音量。除了所述的实施例之外,控制部还可任意设定对应于施加到各压力感测部的触摸压力的功能。例如,控制部可以设定使得接收到对终端机的第一侧面的第一侧面用户输入部(第一压力感测部)的压力触摸的情况下增大音量,接收到对第二侧面的第二侧面用户输入部(第二压力感测部)的压力触摸的情况下减小音量。在此,控制部可以设定使得根据对各侧面的压力感测部的压力触摸次数或压力触摸大小逐渐增大或减小音量大小。此外,控制部还可以考虑触摸位置、压力触摸大小、次数、触摸模式等设定使得执行多种功能,可提供用于对侧面用户输入部进行压力触摸及设定终端机的功能的用户界面。
控制部可以在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通过触觉模块输出触觉反馈。并且,控制部可以将与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相关的功能设定为非激活状态,通过触摸感测部感测到触摸输入的情况下,将与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相关的功能变更为激活状态。控制部在与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相关的功能变更为激活状态的情况下,可通过触觉模块输出触觉反馈。控制部可以将与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相关的功能变更为激活状态,设定时间段内未收到触摸输入的情况下,将与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相关的功能重新变更为非激活状态。
并且,控制部可以将与触摸感测部相关的功能设定为非激活状态,通过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感测到的触摸压力满足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将与触摸感测部相关的功能变更为激活状态。其中,触摸压力表示基准压力以上的压力大小的触摸。
为了通过上述构成在用户把持终端机时能够区分施加触摸压力的一般手势与对侧面用户输入部的触摸压力,控制部可以设定使得将与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相关的功能默认设定为非激活状态后,只在感测到对形成有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的区域的触摸输入的情况下识别为侧面用户输入部的操作,激活对应于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的功能。并且,可通过输出触觉反馈使得用户能够意识到侧面用户输入部的功能已激活,以防止误动作。
图8至图9是用于例示性地说明包含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侧面用户输入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如图5及图6所述说明,可形成于中间框架102或后面盖103的侧面部安装空间R的至少一侧面、侧面部的内侧壁或与所述侧面部的内侧壁相对的隔离壁B。
参见图8,包含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可构成为包括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400。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可形成有预定的空间S使得压力感测部与基准电位层之间的距离能够通过垂直地施加到终端机的侧面的触摸压力发生变化。可以将预定的空间任意形成为粘贴层、分隔层、气隙,弹性泡沫等,可以是具有数十微米的幅度的空间。
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可以由一个压力感测部400构成且形成有预定的空间S(图8的(a)、(b)),或由内部包括预定空间的一个压力感测部400构成(图8的(c)),或由隔着预定空间S的两个压力感测部400-1、400-2构成(图8的(d)),或由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内部包括预定空间的两个压力感测部400-1、400-2构成(图8的(e))。
在此,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400如图5及图6所述说明,可以配置在终端机的侧面部的内部安装空间、侧面部的内侧面或与内侧面相对的隔离壁B且上部面与终端机的侧面平行。并且,压力感测部400的上部还可以形成有侧面盖。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400是测定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的大小的物理量的传感器,可通过感测随力的变化发生的电容的变化、材料的位移、变形、振动数变化、导电率变化等确定压力的大小。可利用半导体元件制造技术和微电机系统(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技术将压力传感器制造成超小型、低电力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根据压力感测方式可分为利用电阻变化的压缩电阻型(Piezoresistive)与利用电容变化的电容型(Capacitive)方式。利用压缩电阻型方式的压力传感器包括MEMS压力传感器、应变片(strain gauge)或压力感测电阻(forcesensing resistor),利用电容型方式的压力传感器可包括至少一个压力电极。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400还可以感测包括有无触摸及触摸位置的触摸输入。即,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400可以形成为只能感测压力触摸的结构或形成为不仅能够感测压力触摸,还能够起到感测触摸压力比临界压力小的触摸输入的触摸与否及触摸位置的触摸感测部的功能的结构。可以将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400粘贴到图5及图6的安装空间R的一侧面、内侧壁或与内侧壁相对的隔离壁B中至少一个侧面以形成为另一侧面能够通过压力触摸自由移动。
具体来讲,将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400形成为片形态的情况下,可以配置第一压力感测部400-1、第二压力感测部400-2且使第一压力感测部400-1、第二压力感测部400-2内部或第一压力感测部400-1与第二压力感测部400-2之间形成预定的空间S。并且,将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400形成为片形态且在第一压力感测部400-1、第二压力感测部400-2中的一个形成有弹性泡沫的情况下,配置第一压力感测部400-1、第二压力感测部400-2时可以不在第一压力感测部400-1、第二压力感测部400-2之间形成预定的空间S。
参见图9,包含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还可以包括触摸感测部200。即,侧面用户输入部123a'可构成为包括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400及感测包括触摸与否与触摸位置的触摸输入的触摸感测部200。
该情况下,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400仅感测压力触摸,触摸感测部200还能够感测不是压力触摸的情况的触摸输入,还能够感测触摸位置。触摸感测部200可以仅形成于形成有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400的区域的上部,或者可以一体形成于包括形成有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400的区域的终端机的侧面的整个区域。触摸感测部200及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400可配置成平行于终端机的侧面使得触摸输入或触摸压力向垂直方向施加。
触摸感测部200形成于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400的上部面的情况下,触摸感测部200的上部面可粘贴于终端机的侧面盖内侧。反面,触摸感测部200形成于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400的下部面的情况下,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400的上部面可粘贴于终端机的侧面盖内侧。优选地,触摸感测部200可形成于压力感测部400的上部面。触摸感测部200可配置于终端机的表面上或粘贴于接近表面的安装空间使得在与手指或触控笔等客体接触的情况及靠近的情况下都能够感测到电容的变化。
具体来讲,可以粘贴触摸感测部200与压力感测部400并将不与压力感测部400粘贴的触摸感测部200的一面附着于终端机的侧面以依次配置触摸感测部200、压力感测部400及预定的空间S(图9的(a))。在此,预定的空间S可以是气隙。
并且,可以将触摸感测部200附着于终端机的安装空间中第一侧面,将压力感测部400附着在终端机的安装空间中第二侧面以依次配置触摸感测部200、预定的空间S及压力感测部400。在此,预定的空间S可以是气隙(图9的(b))。并且,预定的空间S由弹性泡沫、粘贴层等物质形成的情况下,可以在将触摸感测部200、预定的空间S及压力感测部400形成为一体后,将触摸感测部200或压力感测部400的一面附着于终端机的侧面部安装空间中的一面。在此,以上已经参见图5及图6对附着触摸感测部200及压力感测部400的面进行了说明。
压力感测部400的内部包括预定的空间的情况下,例如,弹性泡沫配置于压力感测部内的情况下,可以将安装空间R的幅度定为触摸感测部200与压力感测部400收容于终端机的侧面部安装空间R(图9的(c))。
将压力感测部400形成为片形态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压力感测部400-1、第二压力感测部400-2配置成第一压力感测部400-1与第二压力感测部400-2之间形成有预定的空间S,并在第一压力感测部400-1上配置触摸感测部200。在此,触摸感测部200可配置于安装空间(图5及图6的R)的第一侧面(图5及图6的102l、1031)(图9的(d))。
将压力感测部400形成为片形态,第一压力感测部400-1、第二压力感测部400-2中的一个形成有弹性泡沫的情况下,无需在第一压力感测部400-1与第二压力感测部400-2之间形成另外的空间,可以在终端机侧面部的安装空间((图5及图6的R)的第一侧面(图5及图6的102l、1031)配置触摸感测部200并依次配置第一压力感测部400-1、第二压力感测部400-2,将第二压力感测部400-2配置在第二侧面(图5及图6的102l'、103l')(图9的(e))。
以下将用于检测压力的构成统称为压力感测部。例如,实施例中的压力感测部可包括压力传感器450、460。
图10a至图10d是用于说明包含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压力感测部的例示性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参见图10a至图10d,包含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压力感测部400的一侧可粘贴形成于安装空间R的第一侧面102l、1031或第二侧面102l'、103l'中至少一侧面。
以下例示说明利用电容变化量检测触摸压力的情况下,第一压力传感器450、第二压力传感器460由电极形成的情况。
参见图10a,压力感测部400是在第一绝缘层470上形成第一压力传感器450、第二压力传感器460后配置第二绝缘层471的结构,因此能够防止第一压力传感器450、第二压力传感器460与中间框架102或后面盖103发生短路。安装空间可形成为与压力感测部400一起保持预定的空间S。在此,预定的空间S可以是气隙、分隔层、弹性泡沫、粘贴层等多种形态,可具有数微米的幅度。可以使第一压力传感器450与第二压力传感器460中一个是驱动电极,其余一个是接收电极。可以向驱动电极施加驱动信号,并通过接收电极感测随着施加压力变化的电子特性。在此,基准电位层(或称为‘接地电位层’)可以是安装空间的第一侧面102l、1031或第二侧面102l'、103l'。例如,第一压力传感器450与第二压力传感器460之间可生成互电容。
参见图10b及图10c,通过客体对终端机的侧面向垂直方向施加压力的情况下,配置于安装空间的压力感测部400与侧面框架102、后面盖103或侧面盖104弯曲,因此压力感测部400与基准电位层之间的距离d能够减小到d'。这种情况下,随着距离减小,边缘电容被终端机的侧面吸收,因此第一压力传感器450与第二压力传感器460之间的互电容能够减小。因此,控制部可根据通过接收电极获取的感测信号算出互电容的减小量以算出触摸压力的大小。虽然对基准电位层为第二侧面102l'、103l'的情况进行了说明,而随压力感测部400的附着面位置变更基准电位层的情况下,例如,基准电位层位于第一侧面102l、1031、侧面盖的内侧面104l'或外侧面1041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获取随着基准电位层与压力感测部400之间的距离变化发生的电容变化量算出触摸压力的大小。
并且,第一压力传感器450与第二压力传感器460可以由菱形的多个图案构成且形成于同一层。在此,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450是向第一轴方向相互连续的形态,多个第二压力传感器460是向第二轴方向相互连续的形态,第一压力传感器450及第二压力传感器460中至少一个的多个菱形的电极分别通过桥连接,从而可以是第一压力传感器450及第二压力传感器460彼此绝缘的形态。以上例示了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450与第二压力传感器460之间的互电容的变化检测触摸压力,但也可以构成为仅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450及第二压力传感器460中任意一个压力传感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检测一个压力传感器(电极)与接地层之间的电容,即,自电容的变化检测触摸压力的大小。在此,驱动信号与接收信号可施加及接收于一个电极。
参见图10d,第一压力感测部400-1与第二压力感测部400-2可在分隔层内分别形成于安装空间的第一侧面102l、1031与第二侧面102l'、103l'。在此,各压力感测部400-1、400-2形成为片形态,在第一绝缘层470上形成第一压力传感器450或第二压力传感器460后形成第二绝缘层471,并将第一绝缘层470分别配置在安装空间的第一侧面102l、1031与第二侧面102l'、103l'。
通过客体向终端机的侧面表面施加压力的情况下,终端机的侧面框架能够发生弯曲或挤压。因此,第一压力感测部400-1与第二压力感测部400-2之间的距离d减小。随着距离d减小,接收电极能够感测第一压力感测部400-1与第二压力感测部400-2之间的互电容的增加量,可以用此算出触摸压力的大小。
以上说明了压力感测部配置于安装空间的第一侧面102l、1031的情况及第一压力感测部400-1与第二压力感测部400-2分别形成于安装空间的第一侧面102l、1031与第二侧面102l',103l'的情况下的压力大小检测方法,而压力感测部400仅形成于安装空间的第二侧面102l'、103l'的情况、还包括位于压力感测部400上的触摸感测部200的情况、压力感测部400内部形成有弹性泡沫而无分隔层(比如,预定的空间S)的情况下也同样能够适用压力大小检测方法。
并且,侧面用户输入部形成于前壳的侧面部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触摸键以相同的结构形成于前壳侧面部的安装空间。
图10a至图10d说明了包含于压力感测部的压力传感器450、460由电极构成,根据压力感测部感测的电子特性检测随侧面用户输入部弯曲发生的电容变化量以检测压力的大小,但不限于此,包含于压力感测部的压力传感器450、460还可以利用电容的变化量以外的电子特性变化(例如,应变片、量子隧道复合材料(QTC:Quantum Tunneling Composite)的电阻)算出触摸压力的大小。具体来讲,利用应变片的情况下,通过客体沿着垂直方向向终端机的侧面施加压力时,可感测第一压力传感器450及第二压力传感器460的长度变化(L->L'),并利用长度变化算出压力大小。该情况下,将参见图16a至图16c对具体方法进行说明。并且,利用QTC的情况下,通过客体沿着垂直方向向终端机的侧面施加压力时,压力致使QTC物质本身的电阻值变更,可通过测定变更值算出压力大小。
以下图11a至图15f用于说明利用电容变化量感测触摸压力的压力感测部的结构,说明压力传感器由电极形成的情况。
图11a至图11i是用于说明包含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压力感测部的例示结构的示意图。
参见图11a,例示将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450及第二压力传感器460的压力感测部400通过粘贴层431附着于侧面部安装空间的第一侧面使得形成预定的空间S的情况的剖面。在此,压力感测部400中的第一压力传感器450、第二压力传感器460位于第一绝缘层470与第二绝缘层471之间,因此能够防止第一压力传感器450、第二压力传感器460与中间框架102或后面盖103发生短路。并且,中间框架102或后面盖103可以无接地电位或具有弱接地电位。这种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还可以包括位于中间框架102或后面盖103与预定的空间S之间的接地电极(ground electrode:未示出)。在此,接地电极(未示出)能够防止构成压力感测部400的第一压力传感器450与第二压力传感器460之间生成的电容大小过大。根据实施例,第一压力传感器450与第二压力传感器460可以彼此形成于不同的层构成压力感测部400也无妨。
参见图11b,例示第一压力传感器450与第二压力传感器460彼此形成于不同的层的情况的剖面。如图11b例示,可以将第一压力传感器450形成于第一绝缘层470上且将第二压力传感器460形成于位于第一压力传感器450上的第二绝缘层471上。根据实施例,第二压力传感器460可被第三绝缘层472盖住。即,压力感测部400可构成为包括第一绝缘层470至第三绝缘层472、第一压力传感器450及第二压力传感器460。在此,第一压力传感器450与第二压力传感器460位于不同的层,因此可以构成为彼此层叠(overlap)。例如,第一压力传感器450与第二压力传感器460可形成为类似于排列成MXN结构的驱动电极TX与接收电极RX的图案。在此,M及N可以是1以上的自然数。或者,特定形态的第一压力传感器450与第二压力传感器460可分别位于不同的层。
参见图11c,例示压力感测部400只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450的情况的剖面。如图11c例示,将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450的压力感测部400可配置于安装空间的第一侧面使得形成预定的空间S。
参见图11d,例示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450的第一压力感测部400-1附着于安装空间的第一侧面且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460的第二压力感测部400-2附着于安装空间的第二侧面的情况的剖面。在此,第一压力感测部400-1与第二压力感测部400-2之间形成有预定的空间S,第一压力感测部400-1与第二压力感测部400-2可分别通过第一粘贴层431、第二粘贴层432固定于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
并且,侧面用户输入部形成于前壳的侧面部的情况下,触摸键也可以以相同的结构形成于前壳侧面部的安装空间。
参见图11e,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压力感测部400通过第一粘贴剂431附着于侧面部的内部安装空间的一侧面,垂直地对终端机的侧面施加触摸压力时压力感测部400被挤压,从而能够感测电容变化量。在此,受到触摸压力的压力感测部400的反侧面,即,未粘贴于安装空间的侧面可形成有基板480。并且,压力感测部400的第一压力传感器450与第二压力传感器460之间配置有弹性泡沫440,从而能够通过压力触摸引起第一压力传感器450与第二压力传感器460之间的距离变化。在此,为了附着弹性泡沫440,可以在弹性泡沫440的两侧面增设第二粘贴剂432、第三粘贴剂433。基板480能够支撑层叠于上部的第一压力传感器450、第二压力传感器460、第一绝缘层470、第二绝缘层471、第三绝缘层472、第四绝缘层473及弹性泡沫440等,使得施加压力时弹性泡沫440的厚度发生变化。可以使第二压力传感器460是接地层以作为基准电位层,可在未附着压力感测部400的安装空间的侧面,即,中间框架102或后面盖103上形成基准电位层。中间框架102或后面盖103的一侧成为基准电位层的情况下,可通过压力感测部400与中间框架102或后面盖103的一侧之间的预定的空间S的距离变化感测压力。
参见图11f,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压力感测部400的第一压力传感器450、第二压力传感器460位于第一绝缘层470与第二绝缘层471之间。例如,可以在第一绝缘层470上形成第一压力传感器450、第二压力传感器460后用第二绝缘层471盖住第一压力传感器450、第二压力传感器460。在此,第一绝缘层470与第二绝缘层471可以是聚酰亚胺(polyimide)之类的绝缘物质。第一绝缘层470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第二绝缘层471可以是由墨水(ink)构成的覆盖层(cover layer)。第一压力传感器450、第二压力传感器460可包括铜(copper)与铝之类的物质。根据实施例,第一绝缘层470与第二绝缘层471之间及第一压力传感器450、第二压力传感器460与第一绝缘层470之间可通过液体粘贴剂(liquid bond)之类的粘贴剂(未示出)粘贴。并且,根据实施例,第一压力传感器450、第二压力传感器460可通过在第一绝缘层470上配置具有对应于压力电极图案的贯通孔的掩膜(mask)后喷射导电喷剂(spray)形成。
图11f的压力感测部400还包括弹性泡沫440,弹性泡沫440可形成于第二绝缘层471的与第一绝缘层470所在方向相反的方向的一面。之后,压力感测部400附着于安装空间的第二侧面时,弹性泡沫440可以以第二绝缘层471为基准配置在第二侧面侧。
在此,为了将压力感测部400附着于第二侧面,可以在弹性泡沫440的外廓形成具有预定厚度的第二粘贴层432。根据实施例,第二粘贴层432可以是两面粘贴带。并且,第一粘贴层431还可以起到将弹性泡沫440粘贴到第二绝缘层471的作用。在此,可通过在弹性泡沫440外廓配置第一粘贴层431、第二粘贴层432以有效减小压力感测部400的厚度。弹性泡沫440可执行对应于预定的空间S的动作。例如,从压力感测部400上部进行触摸的情况下弹性泡沫440被挤压,因此第一压力传感器450、第二压力传感器460与基准电位层(例如,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减小,因此第一压力传感器450与第二压力传感器460之间的互电容能够减小。可通过这种电容变化检测触摸压力的大小。
参见图11g,是图11f的变形例,可在弹性泡沫440形成贯通弹性泡沫440的高度的孔(hole)H使得对压力感测部400进行触摸时弹性泡沫440容易发生挤压。孔H可被空气填充。弹性泡沫440容易发生挤压的情况下,可提高压力检测灵敏度。并且,通过在弹性泡沫440形成孔H,可解决将压力感测部400附着在第二侧面等时弹性泡沫440的表面因空气而露出的现象。
参见图11h,作为图11b的变形例,还包括位于第二绝缘层471的一面的第一弹性泡沫440与位于第一绝缘层470的一面的第二弹性泡沫441。为了最小化附着了压力感测部400的情况下传递到终端机的中间框架侧的冲击,可增设所述第一弹性泡沫440。在此,还可以包括用于将第二弹性泡沫441粘贴到第一绝缘层470的第三粘贴层433。
参见图11i,示出第一组电极450、451与第二组电极460、461隔着弹性泡沫440配置的压力感测部400的结构。第一组电极450、451形成于第一绝缘层470与第二绝缘层471之间,可形成有第一粘贴层431、弹性泡沫440及第二粘贴层432。第二组电极460、461形成于第三绝缘层472与第四绝缘层473之间,第四绝缘层473可通过第二粘贴层432附着于弹性泡沫440的一面侧。在此,第三绝缘层472的基板侧一面可形成有第三粘贴层433,可通过第三粘贴层433将压力感测部400附着于终端机的侧面安装空间的第二侧面。例示的压力感测部400可不包括第二绝缘层471及/或第四绝缘层473。例如,第一粘贴层431可以在起到直接盖住第一组电极450、451的覆盖层的作用的同时起到将弹性泡沫440附着在第一绝缘层470及第一组电极450、451的作用。并且,第二粘贴层432可以在起到直接盖住第二组电极460、461的覆盖层的作用的同时起到将弹性泡沫440附着在第三绝缘层472及第二组电极460、461的作用。
在此,加压压力感测部400时弹性泡沫440被挤压,第一组电极450、451与第二组电极460、461之间的互电容能够随之增大。可通过这种电容的变化检测触摸压力。并且,根据实施例,可以使第一组电极450、451与第二组电极460、461中任意一个为接地(ground)并通过其余一个电极感测自电容。
图11i的情况相比于将电极形成为单层的情况,虽然压力感测部400的厚度及制造成本上升,但能够保障不随位于压力感测部400外部的基准电位层的特性变化的压力检测性能。即,可通过如图10d构成压力感测部400最小化检测压力时外部电位(接地)环境的影响。
本发明的利用电容变化量的压力感测部区分为驱动电极与接收电极,能够利用随着驱动电极与接收电极靠近基准电位层发生变化的互电容变化量检测压力,也可以使得由一个电极收发驱动信号及接收信号,根据通过与基准电位层之间的距离变化发生的自电容变化量检测触摸压力。具体来讲,通过触摸施加压力时基准电位层或压力电极(驱动电极或接收电极)移动,基准电位层与压力电极之间的距离靠近,自电容值增大。根据增加的自电容值判断触摸压力的大小以检测触摸压力。虽然有用户的触摸但未施加触摸压力的情况下,压力电极与基准电位层之间的距离不发生变化,因此自电容值不变。此时,只有触摸感测部200感测的触摸位置。但是,还施加触摸压力的情况下,互/自电容值通过上述方式变化,压力感测部400根据互/自电容的变化量检测触摸压力。
并且,侧面用户输入部形成于前壳的侧面部的情况下也可以以相同的结构在前壳侧面部的安装空间形成触摸键,可以同样适用触摸压力检测方法。
图12a至图12c是用于说明包含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压力感测部的另一配置位置与结构的示意图。
参见图12a至图12c,包含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压力感测部400可附着于中间框架102的侧面部内壁。其中,压力感测部400可构成为包括至少一个粘贴层431、432、433、至少一个绝缘层470、471、472、至少一个电极450、460、弹性泡沫440及基板480中至少一个。中间框架102的侧面部内壁形成为以中间框架102的中央部为中心对称的形态的情况下,可附着于中央部的上侧内壁或下侧内壁中至少一个内壁。在此,压力感测部与中间框架102的侧面部内壁可通过粘贴剂、粘贴带等粘贴。
参见图12a,附着于中间框架102的侧面部内壁的压力感测部400中,第一绝缘层470与第二绝缘层471之间配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450、第二压力传感器460,从而能够防止中间框架102与第一压力传感器450、第二压力传感器460短路。第一压力传感器450、第二压力传感器460可区分为驱动电极与接收电极工作,可分别起到驱动电极及接收电极的功能。第一压力传感器450、第二压力传感器460形成于相同的层,因此能够通过垂直施加于中间框架的侧面部的压力引起中间框架的侧面部与第一压力传感器450、第二压力传感器460之间的距离变化。中间框架的侧面部还可以形成有接地层,中间框架的侧面部可起到基准电位层的功能。
参见图12b,附着于中间框架102的侧面部内壁的压力感测部400的第一压力传感器450与第二压力传感器460可形成于不同的层。如图12b例示,第一压力传感器450形成于第一绝缘层470上,第二压力传感器460可形成于位于第一压力传感器450上的第二绝缘层471上。根据实施例,第二压力传感器460可被第三绝缘层472盖住。即,压力感测部400可构成为包括第一绝缘层470至第三绝缘层472、第一压力传感器450及第二压力传感器460。在此,第一压力传感器450与第二压力传感器460彼此位于不同的层,因此可形成为彼此层叠(overlap)。例如,第一压力传感器450与第二压力传感器460可形成为类似于排列成MXN结构的驱动电极TX与接收电极RX的图案。在此,M及N可以是1以上的自然数。或者,可以使特定形态的第一压力传感器450与第二压力传感器460分别位于不同的层。
参见图12c,附着于中间框架102的侧面部内壁的压力感测部400通过第一粘贴剂431附着于侧面部内壁,能够感测垂直地施加于终端机的侧面的触摸压力。在此,被施加触摸压力的压力感测部400的反侧面可形成有基板480。并且,压力感测部400的第一压力传感器450与第二压力传感器460之间配置有弹性泡沫440,能够通过压力触摸引起第一压力传感器450与第二压力传感器460之间的距离变化。在此,为了附着弹性泡沫440,还可以在弹性泡沫440的两侧面形成第二粘贴剂432、第三粘贴剂433。第一压力传感器450、第二压力传感器460可分别用作驱动电极与接收电极,该情况下,可利用基于第一压力传感器450与第二压力传感器460之间的距离变化发生的互电容变化量感测触摸压力。并且,可以使第二压力传感器460是接地层以作为基准电位层,施加触摸压力时第一压力传感器450与第二压力传感器460之间的弹性泡沫440的厚度变化,从而能够感测电容变化量。可利用这种互/自电容变化量感测触摸压力。并且,基板480可支撑层叠于上部的第一压力传感器450、第二压力传感器460、第一绝缘层470、第二绝缘层471、第三绝缘层472、第四绝缘层473及弹性泡沫440等,使得施加压力时弹性泡沫440的厚度变化。可以使第二压力传感器460是接地层以作为基准电位层。
图13a至图13c是用于说明包含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压力感测部的又一配置位置与结构的示意图。
参见图13a至图13c,包含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压力感测部400可附着于后面盖103的侧面部内壁。其中,压力感测部400可构成为包括至少一个粘贴层431、432、433、至少一个绝缘层470、471、472、至少一个电极450、460、弹性泡沫440及基板480中至少一个。附着于后面盖103的侧面部内壁的压力感测部400的构成及功能和图12a至图12c相同。
图14a至图14f是用于说明包含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附着于形成有隔离壁B的中间框架的侧面部内壁或隔离壁B的压力感测部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5a至图15f是用于说明书包含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附着于形成有隔离壁B的后面盖的侧面部内壁或隔离壁B的压力感测部的结构的示意图。其中,隔离壁B可以与中间框架或后面盖形成一体,也可以形成为另外的隔离壁B形态。压力感测部附着于隔离壁B的情况下,可附着于与侧面部相对的隔离壁B。
参见图14a至图14f,包含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附着于形成有隔离壁B的中间框架的侧面部内壁或隔离壁B的压力感测部可形成为与图11a至图11f相同的结构,可以只把基准电位层替换成隔离壁B的一面102l"。
同样,参见图15a至图15f,包含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附着于形成有隔离壁B的后面盖的侧面部内壁或隔离壁B的压力感测部可形成为与图11a至图11f相同的结构,可以只把基准电位层替换成隔离壁B的一面102l"。
本实施例只示出隔离壁B与中间框架102形成一体的情况,但也可以与后面盖103形成一体,该情况下,基准电位层可以是与后面盖形成一体的隔离壁B的一面。
图16a至图16c是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压力传感器为应变片(strain gauge)的情况的示意图。
压力传感器是应变片450的情况下,可根据基于触摸压力发生的应变片的电阻值变化检测触摸压力。应变片是电阻随应变量成比例地变化的装置,通常可以使用金属结合的应变片。
可用于应变片的材料可以是导电性高分子(PEDOT:polyethyleneioxythiophene)、铟锡氧化物(ITO:induim tin oxide)、锑锡氧化物(ATO:Antimony tin oxide)、碳纳米管(CNT:carbon nanotubes)、石墨烯(graphene)、镓锌氧化物(gallium zinc oxide)、铟镓锌氧化物(IGZO: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氧化锡(SnO2)、氧化铟(In2O3)、氧化锌(ZnO)、氧化钙(Ga2O3)、氧化镉(CdO)、其他掺杂金属氧化物、压电电阻元件(piezoresistive element)、压电电阻金属(piezoresistive metalmaterial)、铂纳米线(platinum nanowire)、镍纳米线(nickel nanowire)、其他金属纳米线(metallic nanowires)等透明物质。可用于应变片的材料可以是银墨(silver ink)、铜(copper)、银纳米(nano silver)、碳纳米管(CNT:carbon nanotube)、康铜合金(Constantan alloy)、卡玛合金(Karma alloys)、掺杂多晶硅(polycrystallinesilicon)、掺杂非晶硅(amorphous silicon)、掺杂单晶硅(single crystal silicon)、掺杂的其他半导体物质(semiconductor material)等非透明物质。
如图16a所示,金属应变片可以由以格子形方式排列的金属箔构成。格子形方式能够极大化容易向平行方向变更的金属线或箔的变形量。在此,可以最小化应变片450的垂直方向格子剖面以减小剪切变形率(shear strain)与泊松变形率(Poisson Strain)的效果。应变片450可包括休止(at rest)状态期间,即未发生应变或其他变形期间虽不接触但彼此近距离配置的线路(traces)451。应变片在没有应变或承载力的情况下可具有如1.8KΩ±0.1%的公称电阻(nominal resistance)。作为应变片的基本参数,可用计量器系数(GF)表示关于变形率的灵敏度。此处,可以将计量器系数定义为对长度变化(变形率)的电阻变化的比例,可如下表示成关于应变ε的函数。
此处,△R为应变片的电阻变化量,R为非变形(undeformed)应变片的电阻,GF为计量器系数。
图16a所示的应变片450的线路451向水平方向排列,因此对于水平方向的变形,线路451的长度变化大,因此对水平方向的变形的灵敏度高,而对于垂直方向的变形,线路451的长度变化相对小,因此对垂直方向的变形的灵敏度低。
参见图16b,应变片450可以构成为包括多个细分区域,包含于各细分区域的线路451的排列方向不同。通过如上构成包括排列方向不同的线路451的应变片450,能够减少应变片450的各变形方向上的灵敏度差异。
参见图16c,受到压力时线路451、461的变形方向可能会随着应变片450、460的排列方向而异。因此,可以将应变片450、460配置成线路451、461的长度方向沿着施加压力的方向配置。
温度上升的情况下,框架即使未受到压力也能够发生膨胀,从而能够导致应变片450变长,因此温度变化能够对应变片450造成不利影响。温度上升时应变片450的电阻增大,从而可能误解析为施加于应变片450的压力。为了补偿温度变化,可以用两个应变片最小化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例如,向水平方向发生变形时,应变片450的线路451可以向与变形方向平行的水平方向排列,伪应变片460的线路461可以向与变形方向垂直相交的垂直方向排列。在此,变形对应变片450产生影响,对伪应变片460几乎不产生影响,而温度对应变片450及伪应变片460都产生相同的影响,因此能够去除温度带来的变化,仅感测基于压力变化的值。
本发明的便携终端机可具有形成一个应变片450而由单信道构成的压力感测部。并且,本发明的便携终端机可具有形成多个应变片450而由多信道构成的压力感测部。可利用这种由多个信道构成的压力感测部同时感测多个触摸的多个压力的各自大小。
此外,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可以由压电元件(piezoelectric element)形成。向特定固体物质(solid material)施加机械应力(mechanical stress)(准确来讲,机械力或压力)且发生变形时,特定固体内部发生极化(polarization)而出现电荷(electric charge)的累积(accumulate)。累积的电荷在物质的两个电极之间以电子信号,即,电压的形态出现。将这种现象称作压电效果(piezoel ectric effect),将固体物质称作压电物质(piezoelectric material),并且将累积的电荷称作压电器(piezoelectricity)。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能够检测(detect)施加于压电元件的机械能(力或压力)及通过其引起的变形发生的电能(作为一种电子信号的电压),控制部能够根据这种检测到的电压算出施加的机械力或压力。
并且,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可以由MEMS压力传感器构成。MEMS压力传感器根据使用的压力范围通过贯通蚀刻半导体基板(侧面部的框架)的后面制成,根据空腔(cavity)的密闭与否而用作绝对压或差压传感器。MEMS压力传感器可根据压力感测方式区分为压缩电阻型与电容型,可根据制造方式分为体型(bulk type)与表面型。根据压缩电阻型MEMS压力传感器,通过半导体工程形成薄的薄膜且在薄膜与基板的临界处形成硅压缩电阻体,当薄膜由于压力而发生变形时能够通过感测压缩电阻体的电阻变化测定压力大小,电容型MEMS压力传感器能够通过感测彼此相对的电极板的间隔因外力(应力)而变化时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量以测定压力大小。对于体型MEMS压力传感器来讲,可通过在硅基板的前面构成感测电路后从后面贯通加工基板,将基板的上部用作感测薄膜的方式制成,对于表面型MEMS压力传感器来讲,可利用不直接加工基板,而是通过半导体工程在基板的表面形成感测薄膜与压力腔体的方法制成。
如上,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有多种,本发明不限于特定压力感测元件,只要是能够直接或间接求出触摸地点的压力的方式的前提下,任意方式都可以适用。
图17例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中用于控制触摸位置、触摸压力及与之对应的功能的运行的控制块。其中,感测有无触摸与触摸位置的触摸感测部或感测触摸压力的压力感测部也可以形成于终端机侧面的至少一个区域。
参见图17,触摸感测部200与压力感测部400分别具有另外的控制器14、15,可以构成为将感测的触摸位置或触摸压力发送到控制部180,也可以构成为单纯地将感测的信号(例如,自电容、互电容、应变片变化量等)发送到控制部180。控制部180可以是便携终端机的应用处理器(AP:application processor)或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
具体来讲,触摸传感器控制器14及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5可分别由另外的IC形成或者使各自的功能均由一个IC执行。即,包括触摸传感器控制器14及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5的便携终端机可以由触摸传感器控制器14执行检测有无触摸、触摸位置的功能,由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5执行计算压力大小、确定压力触摸的功能。并且,虽然包括触摸传感器控制器14及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5,但可以使触摸传感器控制器14及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5只是把感测到的信号(例如,自电容、互电容、应变片变化量等)发送到控制部180,由控制部180进行检测有无触摸、触摸位置、计算压力大小及确定压力触摸、执行与之对应的功能等处理。
图18a至图18d是包含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电容方式的触摸感测部及用于其工作的构成的简要示意图。
参见图18a,包含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电容方式的触摸感测部200包括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及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触摸感测部200可连接于为了所述触摸感测部200的工作而向所述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施加驱动信号的驱动部12、接收包括关于随施加于触摸感测部200的触摸表面的触摸发生变化的电容变化量的信息的感测信号的感测部11、以及向驱动部12施加控制信号且根据从感测部11接收的感测信号检测有无触摸及触摸位置的控制部13。其中,控制部13可以是以上说明的触摸传感器控制器14或控制部180中的一个。
触摸感测部200可包括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与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图18a显示触摸感测部200的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与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构成正交阵列。
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与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可排列成分别相互交叉。驱动电极TX包括向第一轴方向延伸的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接收电极RX可包括向交叉于第一轴方向的第二轴方向延伸的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在此,驱动电极TX向行方向形成的情况下,接收电极RX向列方向形成使得与驱动电极TX交叉。并且,驱动电极TX向列方向形成的情况下,接收电极RX可以向行方向形成而与驱动电极TX交叉。
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与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可形成于不同的层。例如,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与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可分别形成于一个绝缘膜(未示出)的两面,或者,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形成于第一绝缘膜(未示出)的一面且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形成于不同于所述第一绝缘膜的第二绝缘膜(未示出)的一面。
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与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可以由透明导电物质(例如,由氧化锡(SnO2)及氧化铟(In2O3)等构成的铟锡氧化物(ITO:Indium Tin Oxide)或氧化锑锡(ATO:Antimony Tin Oxide))等形成。但这只是举例而已,驱动电极TX及接收电极RX也可以由其他透明导电物质或非透明导电物质形成。例如,可用包括银墨(silver ink)、铜(copper)及碳纳米管(CNT:Carbon Nanotube)中至少任意一个的物质形成驱动电极TX及接收电极RX。并且,驱动电极TX及接收电极RX可以由金属网(metal mesh)构成或由银纳米(nano silver)物质构成。
驱动部12可以向驱动电极TX1至TXn施加驱动信号,可以向第一驱动电极TX1至第n驱动电极TXn按顺序一次向一个驱动电极施加驱动信号。可以再次重复上述驱动信号施加过程。但这只是举例而已,根据实施例,可同时向多个驱动电极施加驱动信号。
感测部11通过接收电极RX1至RXm接收包括关于被施加驱动信号的驱动电极TX1至TXn与接收电极RX1至RXm之间生成的电容(Cnm)14的信息的感测信号。例如,感测信号可以是施加到驱动电极TX的驱动信号被驱动电极TX与接收电极RX之间生成的电容(Cnm)14耦合的信号。如上,可以将通过接收电极RX1至RXm感测施加到第一驱动电极TX1至第n驱动电极TXn的驱动信号的过程称为扫描(scan)触摸感测部200。
例如,感测部11可以构成为包括通过开关连接于各接收电极RX1至RXm的接收器(未示出)。所述开关在感测相应接收电极RX的信号的时段开启(on)使得接收器能够从接收电极RX感测到感测信号。接收器可包括放大器(未示出)及结合于放大器的负(-)输入端与放大器的输出端之间,即反馈路径的反馈电容器。此处,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可与接地(ground)连接。并且,接收器还可以包括与反馈电容器并联的复位开关。复位开关可以对接收器执行的从电流到电压的转换进行复位。放大器的负输入端连接于相应接收电极RX,可以在接收包括关于电容(Cnm)14的信息的电流信号后进行积分转换为电压。感测部11还可以包括将通过接收器积分的数据转换为数字数据的模数转换器(未示出,analog todigital converter:ADC)。随后,数字数据输入到控制部13,能够被处理成用于获取关于触摸感测部200的触摸信息。感测部11除接收器之外还可以包括ADC及控制部13一体构成。
控制部13可以执行控制驱动部12与感测部11的动作的功能。例如,控制部13可以生成驱动控制信号后发送到驱动部12使得驱动信号在预定时间施加到预先设定的驱动电极TX。并且,控制部13可以生成感测控制信号后发送到感测部11使得感测部11在预定时间从预先设定的接收电极RX接收感测信号并执行预先设定的功能。
参见18b,形成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侧面的触摸感测部200可构成为只包括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与一个接收电极RX1,即,可形成为一个列。或者,形成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侧面的触摸感测部200可形成为包括一个驱动电极TX1与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
触摸感测部200只包括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与一个接收电极RX1的情况下,可确定信号施加于那个驱动电极,即,只用y坐标即可确定触摸位置。同样,触摸感测部200只由一个驱动电极TX1与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形成的情况下,可确定信号从哪个接收电极接收,即,只用x坐标即可确定触摸位置。
图18a至图18b的驱动部12及感测部11可构成能够检测有无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触摸感测部200进行触摸及触摸位置的触摸检测装置(未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触摸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部13。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触摸检测装置在包括触摸感测部200的便携终端机中可以集成于作为触摸感测电路的触摸感测IC(touch sensing IntegratedCircuit)上。包含于触摸感测部200的驱动电极TX及接收电极RX例如可以通过导电线路(conductive trace)及/或印刷于电路板上的导电图案(conductive pattern)等连接到包含于触摸感测IC(未示出)的驱动部12及感测部11。触摸感测IC可以位于印刷有导电图案的电路板,例如位于第一印刷电路板(以下称为第一PCB)上。根据实施例,触摸感测IC可安装在用于触摸输入装置工作的主板上。
如上所述,驱动电极TX与接收电极RX的各交叉点都生成预定值的电容(Cnm),手指、手掌或触控笔(stylus)之类的客体靠近触摸感测部200时这种电容的值能够发生变化。所述电容可以表示互电容(Cnm)。感测部11可以通过感测这种电子特性感测有无对触摸感测部200的触摸及/或触摸位置。例如,可以感测由第一轴与第二轴构成的二维平面构成的触摸感测部200的表面是否受到触摸及/或其位置。
更具体来讲,触摸感测部200受到触摸时可以通过检测被施加驱动信号的驱动电极TX检测触摸的第二轴方向的位置。同样,触摸感测部200受到触摸时可以通过从接收电极RX接收的接收信号检测电容变化,以检测触摸的第一轴方向的位置。
参见18c,形成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侧面的触摸感测部200可以由形成为一个层(layer)的多个触摸电极3构成。在此,多个触摸电极3可隔着预定的间隔配置成格子形状,多个触摸电极3可分别连接有收发驱动信号与接收信号的配线。
控制部13将驱动控制信号传递到驱动部12,驱动部12根据驱动控制信号在预定时间向预先设定的触摸电极3施加驱动信号。控制部13将感测控制信号传递到感测部11,感测部11可以根据感测控制信号在预定时间从预定的触摸电极3接收感测信号。在此,感测信号可以是关于形成于触摸电极3的自电容变化量的信号。可以通过感测部11感测的感测信号检测触摸感测部200是否受到触摸、触摸位置。控制部13可利用触摸电极3的y坐标感测对触摸感测部200的表面的客体的触摸位置。
参见图18d,形成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侧面的触摸感测部200可以由形成为一个层(layer)的多个触摸电极构成,多个触摸电极的接收电极与发送电极可交替配置。在此,接收电极与发送电极可隔着预定的间隔配置成格子形状,各接收电极可分别连接有收发接收信号的配线,各驱动电极可分别连接有收发驱动信号的配线。
控制部13将驱动控制信号传递到驱动部12,驱动部12根据驱动控制信号在预定时间向预先设定的驱动电极施加驱动信号。控制部13将感测控制信号传递到感测部11,感测部11可以根据感测控制信号在预定时间从预先设定的接收电极接收感测信号。在此,感测信号可以是关于形成于驱动电极与接收电极之间的互电容变化量的信号。通过感测部11感测的感测信号检测触摸感测部200是否受到触摸、触摸位置。控制部13可利用驱动电极与接收电极的y坐标感测对触摸感测部200的表面的客体的触摸位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中用于检测触摸位置的触摸感测部200可位于显示模块外部或内部、终端机的侧面部内部或外部。
图1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侧面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参见图19的(a),现有的便携终端机的侧面部可以由利用导电或非导电物质构成的物理性的操作键A、支撑其的支撑部B及位于物理性的操作键A的下部且切换使得与框架电连接的锅仔片C构成。在此,侧面部的物理性的操作键A与支撑部B可以由相同的物质,如金属等导电物质形成。并且,可以使支撑部B由金属形成,物理性的操作键A由塑料等电子性质不同的物质形成。
参见图19的(b),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侧面部可以由金属等导电物质D形成,侧面部中至少一部分区域分别配置有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400,各压力感测部400下部配置有接地层GND。该情况下,可利用随着各压力感测部400与接地层之间的距离变化发生的电容变化量感测压力大小。
参见图19的(c),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侧面部来讲,可以使至少一部分由非导电物质形成或以漂浮(floating)状态由导电物质形成。
具体来讲,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终端机的侧面部来讲,可以使得只有对应于侧面用户输入部的侧面部(即,侧面部内侧形成有触摸感测部200a、200b及压力感测部400中至少一个的区域)由非导电物质F形成或由导电物质D'形成。此处由导电物质D'形成的情况下,可以使与相邻区域电绝缘以使得由导电物质D'形成的区域自周边区域漂浮。在此,作为使由导电物质D'与相邻的区域(由导电物质D形成的区域)电绝缘的方法,可以在导电物质D'与相邻区域之间形成间隙E或在导电物质D'与相邻导电物质D之间配置非导电物质使得电绝缘。导电物质D、D'表示铝、镁合金、不锈钢材质等金属材质,非导电物质F表示合成树脂、玻璃纤维、橡胶等。
至少一个触摸感测部200a、200b形成于一个层(layer),可利用各触摸感测部200a、200b与接地层之间的自电容变化量感测有无触摸及触摸位置,或者可以将第一触摸感测部200a用作驱动电极,将第二触摸感测部200b用作接收电极,利用互电容变化量感测有无触摸及触摸位置。
压力感测部400上层叠有至少一个触摸感测部200a、200b的侧面用户输入部由导电物质形成的情况下,可能仅凭电容的变化量难以区分施加于侧面用户输入部的触摸是一般的触摸输入还是压力触摸。可以用非导电物质形成对应于侧面用户输入部的侧面部使得区别于其他侧面部,以解决这种可靠性问题。
因此,根据本发明,可利用压力传感器或触摸传感器形成侧面用户输入部,可明确区分输入到侧面部的触摸的种类(是一般的触摸输入还是压力触摸)。
Claims (18)
1.一种便携终端机,包括:
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其形成于侧面感测触摸压力;以及
控制部,其在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感测的触摸压力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控制使得执行对应于所述预定条件的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机,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形成于所述便携终端机的中间框架或从后面盖延伸的侧面部的安装空间或侧面部内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机,其中,
还包括触觉模块,
所述控制部在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触觉模块输出触觉反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机,其中,还包括:
触摸感测部,其配置于所述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的上部或下部,检测包括有无触摸及触摸位置的触摸输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终端机,其中,
所述控制部将与所述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相关的功能设为非激活状态,通过所述触摸感测部感测到触摸输入的情况下,将与所述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相关的功能变更成激活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终端机,其中,
还包括触觉模块,
所述控制部在变更为所述激活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触觉模块输出触觉反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终端机,其中,
所述控制部将与所述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相关的功能变更为激活状态,在设定的时间段内未接收到触摸输入的情况下,重新将与所述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相关的功能变更为非激活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终端机,其中,
所述控制部将与所述触摸感测部相关的功能设为非激活状态,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感测的触摸压力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将与所述触摸感测部相关的功能变更为激活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终端机,其中,
所述控制部利用感测到所述触摸输入的位置、所述触摸压力的大小及所述触摸压力的模式中至少一个设定与所述预定条件对应的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终端机,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触摸压力为基准大小以上,感测到所述触摸输入的位置为多个侧面区域中的第一区域的情况下,执行打开或关闭所述便携终端机的电源的功能。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终端机,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触摸压力为基准大小以上,感测到所述触摸输入的位置为多个侧面区域中的第二区域的情况下,执行将所述便携终端机的模式变更为振动模式或一般模式的功能。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终端机,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触摸压力为基准大小以上,感测到所述触摸输入的位置为多个侧面区域中的第三区域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触摸压力的模式调节音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机,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还感测包括有无触摸及触摸位置的触摸输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机,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的上部面粘贴于所述便携终端机的侧面盖内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机,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利用互电容、自电容、应变片(strain gauge)、压力感测电阻(force sensing resistor)、振动数变化及导热率变化中至少一个感测所述触摸压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机,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由利用电极形成的压力传感器、应变片发生变更的线路及微电机系统压力传感器中至少一个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机,其中,
所述便携终端机中对应于形成有所述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的各区域的所述便携终端机的侧面部外部标有指示符。
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终端机,其中,
形成有所述至少一个压力感测部的所述侧面部的至少一部分由非导电物质形成或以漂浮状态由导电物质形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70114481A KR20190027553A (ko) | 2017-09-07 | 2017-09-07 | 측면에 터치 압력 감지부를 구비한 휴대용 단말기 |
KR10-2017-0114481 | 2017-09-0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71548A true CN109471548A (zh) | 2019-03-15 |
Family
ID=65518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869584.4A Pending CN109471548A (zh) | 2017-09-07 | 2018-08-02 | 侧面具有触摸压力感测部的便携终端机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90073077A1 (zh) |
JP (1) | JP2019049962A (zh) |
KR (1) | KR20190027553A (zh) |
CN (1) | CN109471548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97411A (zh) * | 2019-08-21 | 2019-12-2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压力检测电路、电子设备和压力检测电路的控制方法 |
CN110941372A (zh) * | 2019-12-13 | 2020-03-31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曲面压力触控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WO2021082696A1 (zh) * | 2019-10-28 | 2021-05-0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3793766A (zh) * | 2021-09-30 | 2021-12-1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3918040A (zh) * | 2020-07-07 | 2022-01-11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触摸感测装置及包括触摸感测装置的电子装置 |
CN114208140A (zh) * | 2019-08-14 | 2022-03-1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包括开口的电子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023037B2 (en) * | 2019-01-17 | 2021-06-01 | Joseph J. Boudeman | Advance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KR102650383B1 (ko) * | 2019-03-26 | 2024-03-2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
CN110187757B (zh) * | 2019-04-25 | 2020-09-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触压按键组件、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
CN110223600B (zh) * | 2019-05-14 | 2020-11-10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覆晶薄膜的绑定结构 |
KR102163061B1 (ko) | 2019-05-31 | 2020-10-07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하우징에 적용될 수 있는 터치 입력 센싱 장치를 갖는 전자 기기 |
KR20210009216A (ko) * | 2019-07-16 | 2021-01-2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포스 키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CN110737362A (zh) * | 2019-08-01 | 2020-01-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和按键触发方法 |
JP7313982B2 (ja) * | 2019-09-02 | 2023-07-2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操作入力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CN110610664B (zh) * | 2019-09-25 | 2021-11-30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偏光功能的盖板、柔性显示面板和可卷绕的显示装置 |
CN114503212A (zh) * | 2019-10-10 | 2022-05-13 | 三星麦迪森株式会社 | 医疗设备和用于操作医疗设备的方法 |
KR102393218B1 (ko) * | 2020-07-07 | 2022-05-02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터치 센싱 방법 및 그 장치를 구비하는 전자 기기 |
CN113960845B (zh) * | 2021-11-04 | 2023-08-29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变色膜及其制备方法、窗户和显示屏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079395A1 (en) * | 2008-09-26 | 2010-04-01 | Lg Electronics Inc. |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JP2013102416A (ja) * | 2011-10-14 | 2013-05-23 | Panasonic Corp | 携帯情報機器 |
US20130176257A1 (en) * | 2012-01-10 | 2013-07-1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Portab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executing function key included therein |
CN103246389A (zh) * | 2012-02-03 | 2013-08-14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操作多点触摸面板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终端 |
JP2013168084A (ja) * | 2012-02-16 | 2013-08-29 | Sharp Corp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
WO2014114979A2 (en) * | 2013-01-07 | 2014-07-31 | Novasentis, Inc. | Thin profile user interface device and method providing localized haptic response |
JP2014142813A (ja) * | 2013-01-24 | 2014-08-07 | Sharp Corp |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操作制御プログラム |
CN104380231A (zh) * | 2012-12-20 | 2015-02-25 | 英特尔公司 | 包括压力传感器的触摸屏 |
CN104412568A (zh) * | 2012-06-22 | 2015-03-11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信息设备 |
JP2015111406A (ja) * | 2013-11-06 | 2015-06-1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
CN105183232A (zh) * | 2015-09-21 | 2015-12-23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无实体按键的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5190501A (zh) * | 2013-06-19 | 2015-12-23 | 汤姆逊许可公司 | 用于区分屏幕握持与屏幕触摸的方法和装置 |
KR20160076513A (ko) * | 2016-06-22 | 2016-06-30 | 희성전자 주식회사 | 터치 센서를 이용한 입력 장치 |
CN105791595A (zh) * | 2016-04-29 | 2016-07-20 |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 基于压力传感器进行音量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800592B2 (en) * | 2005-03-04 | 2010-09-21 | Apple Inc. | Hand hel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ultiple touch sensing devices |
US8351993B2 (en) * | 2010-10-08 | 2013-01-08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Device having side sensor |
JP5999374B2 (ja) * | 2011-09-05 | 2016-09-28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携帯端末装置、携帯端末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8711116B2 (en) * | 2011-10-17 | 2014-04-29 | Facebook, Inc. | Navigating applications using side-mounted touchpad |
KR20140135400A (ko) * | 2013-05-16 | 2014-11-2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
US9639158B2 (en) * | 2013-11-26 | 2017-05-02 | Immersion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friction and vibrotactile effects |
JP6050282B2 (ja) * | 2014-06-09 | 2016-12-21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 |
-
2017
- 2017-09-07 KR KR1020170114481A patent/KR20190027553A/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
- 2018-05-31 JP JP2018105421A patent/JP2019049962A/ja active Pending
- 2018-08-02 CN CN201810869584.4A patent/CN109471548A/zh active Pending
- 2018-09-07 US US16/124,848 patent/US2019007307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079395A1 (en) * | 2008-09-26 | 2010-04-01 | Lg Electronics Inc. |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JP2013102416A (ja) * | 2011-10-14 | 2013-05-23 | Panasonic Corp | 携帯情報機器 |
US20130176257A1 (en) * | 2012-01-10 | 2013-07-1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Portab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executing function key included therein |
CN103246389A (zh) * | 2012-02-03 | 2013-08-14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操作多点触摸面板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终端 |
JP2013168084A (ja) * | 2012-02-16 | 2013-08-29 | Sharp Corp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
CN104412568A (zh) * | 2012-06-22 | 2015-03-11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信息设备 |
CN104380231A (zh) * | 2012-12-20 | 2015-02-25 | 英特尔公司 | 包括压力传感器的触摸屏 |
WO2014114979A2 (en) * | 2013-01-07 | 2014-07-31 | Novasentis, Inc. | Thin profile user interface device and method providing localized haptic response |
JP2014142813A (ja) * | 2013-01-24 | 2014-08-07 | Sharp Corp |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操作制御プログラム |
CN105190501A (zh) * | 2013-06-19 | 2015-12-23 | 汤姆逊许可公司 | 用于区分屏幕握持与屏幕触摸的方法和装置 |
JP2015111406A (ja) * | 2013-11-06 | 2015-06-1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
CN105183232A (zh) * | 2015-09-21 | 2015-12-23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无实体按键的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5791595A (zh) * | 2016-04-29 | 2016-07-20 |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 基于压力传感器进行音量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
KR20160076513A (ko) * | 2016-06-22 | 2016-06-30 | 희성전자 주식회사 | 터치 센서를 이용한 입력 장치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08140A (zh) * | 2019-08-14 | 2022-03-1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包括开口的电子装置 |
CN110597411A (zh) * | 2019-08-21 | 2019-12-2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压力检测电路、电子设备和压力检测电路的控制方法 |
CN110597411B (zh) * | 2019-08-21 | 2021-10-29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压力检测电路、电子设备和压力检测电路的控制方法 |
WO2021082696A1 (zh) * | 2019-10-28 | 2021-05-0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0941372A (zh) * | 2019-12-13 | 2020-03-31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曲面压力触控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0941372B (zh) * | 2019-12-13 | 2022-10-25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曲面压力触控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3918040A (zh) * | 2020-07-07 | 2022-01-11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触摸感测装置及包括触摸感测装置的电子装置 |
CN113918040B (zh) * | 2020-07-07 | 2024-04-12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触摸感测装置及包括触摸感测装置的电子装置 |
CN113793766A (zh) * | 2021-09-30 | 2021-12-1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90073077A1 (en) | 2019-03-07 |
JP2019049962A (ja) | 2019-03-28 |
KR20190027553A (ko) | 2019-03-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471548A (zh) | 侧面具有触摸压力感测部的便携终端机 | |
CN111684399B (zh) | 侧面具有压力传感器及触摸传感器的便携终端机 | |
AU2016204964B2 (en) |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shear force sensing | |
CN206848977U (zh) | 一种电子设备以及用于电子设备的电容式力传感器 | |
JP6903726B2 (ja) | 力センサ付き入力デバイス | |
US20180326456A1 (en) | Pressure sensor, and composite elem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ame | |
CN111238694B (zh) | 触觉传感器、触碰事件的检测方法、装置及智能机器人 | |
KR101928902B1 (ko) | 압력 센서, 이를 구비하는 복합 소자 및 전자기기 | |
US11029221B2 (en) | Sensor, input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TW201306702A (zh) | 於電子裝置外殼上整合觸控感測器與天線 | |
JP2009134473A (ja) | 押圧検知センサ、入力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KR20170057133A (ko) | 압력 센서, 이를 구비하는 복합 소자 및 전자기기 | |
CN110249296A (zh) | 触摸输入装置 | |
JP5384698B2 (ja) | 押圧検知センサ、入力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CN109690269A (zh) | 传感器、输入装置和电子设备 | |
KR20170053576A (ko) | 압력 센서, 이를 구비하는 복합 소자 및 전자기기 | |
CN108762573A (zh) | 一种触摸屏、触控压力检测方法及终端 | |
CN103513839B (zh) | 随触即用输入装置以及操作方法 | |
KR20190027801A (ko) | 측면에 터치 압력 감지부를 구비한 휴대용 단말기 | |
JP7140142B2 (ja) | センサ、入力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US11520446B2 (en) | Sensor, input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210155643U (zh) | 功能膜片及触屏移动设备保护膜 | |
CN107835961A (zh) | 一种具有压力感应功能的智能手表 | |
US20140376166A1 (en) | Front member for capacitive display screen panel of electronic devices | |
CN110352397A (zh) | 传感器、输入设备和电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5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