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51672A - 一种融钻铆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融钻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51672A
CN109451672A CN201811573088.0A CN201811573088A CN109451672A CN 109451672 A CN109451672 A CN 109451672A CN 201811573088 A CN201811573088 A CN 201811573088A CN 109451672 A CN109451672 A CN 1094516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veted
cylinder
brill
boring
bearing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7308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51672B (zh
Inventor
何精明
何东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g Hongji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g Hongji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g Hongji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g Hongji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7308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516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51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16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516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16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0011Working of insulating substrates or insulating layers
    • H05K3/0044Mechanical working of the substrate, e.g. drilling or punch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0011Working of insulating substrates or insulating layers
    • H05K3/0044Mechanical working of the substrate, e.g. drilling or punching
    • H05K3/0047Drilling of hol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0097Processing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simultaneously, e.g. made from a common substrate, or temporarily stacked circuit bo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 Press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钻铆机,包括:下机架、设置在所述下机架上的台面组件、设置在所述下机架上的左融钻铆装置以及右融钻铆装置;所述左融钻铆装置和所述右融钻铆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两端。本发明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全自动对电路板进行融合及铆合,无需搬运,从而提升加工效率,并且,还避免了再次搬运带来的品质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融钻铆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工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融钻铆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电子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多,芯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与其相对的,对于电路板的设计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的。电路板的多层板层数和产品品质及人工成本越来越高,而现在的电路板加工都是先通过融合设备对电路板进行融合后,再搬运到铆合设备上进行铆合。
电路板通过融合后再搬运到铆合设备上进行铆合的这种加工方式会使加工效率降低,并且,在搬运的过程中还会带来品质不合格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融钻铆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融钻铆机,包括:下机架、设置在所述下机架上的台面组件、设置在所述下机架上的左融钻铆装置以及右融钻铆装置;所述左融钻铆装置和所述右融钻铆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两端;
所述左融钻铆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机架上的第一冲孔组件、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下的两组第一下融合头组件、与所述第一下融合头组件配合的第一上融合头组件、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上的两组第一压板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上的第一铆合组件;
所述右融钻铆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机架上的第二冲孔组件、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下的两组第二下融合头组件、与所述第二下融合头组件配合的第二上融合头组件、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上的两组第二压板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上的第二铆合组件。
优选的,所述台面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机架上的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操作面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台面构件左台面以及右台面;所述左台面和所述右台面可沿所述固定板移动。通过设置可移动的所述左台面和所述右台面可以同时将两块电路板移动到所述下机架两端的加工装置中进行加工,同时进行两块电路板的加工,从而提升加工效率。
其中所述左台面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左面板、设置在所述左面板的对边线上的四条滑槽、设置在所述滑槽内的第一抬升气缸、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抬升气缸的第一销钉。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抬升气缸,方便调整所述电路板的位置,以便于对电路板进行加工。
优选的,所述左融钻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机架的第一上机架;所述右融钻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机架上的第二上机架。通过设置所述第一上机架可以更好的保护所述左融钻铆装置,避免灰尘掉入,通过设置所述第二上机架可以更好的保护所述右融钻铆装置,避免灰尘掉入。
优选的,所述第一冲孔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机架上的冲孔架、设置在所述冲孔架上的丝杆、设置在所述丝杆上的第一钻孔构件和第二钻孔构件;
所述第一钻孔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丝杆上的第一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一上升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上升气缸的输出端的第一钻孔主轴、设置在所述第一钻孔主轴上的第一吸尘管、设置在所述第一钻孔主轴上的第一钻头;
所述第二钻孔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丝杆上的第二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第二上升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上升气缸的输出端的第二钻孔主轴、设置在所述第二钻孔主轴上的第二吸尘管、设置在所述第二钻孔主轴上的第二钻头。
通过设置两个所述钻孔构件可以同时对电路板的两个位置进行钻孔,从而提高工作线路,并且,还在所述钻孔主轴上设置吸尘管以便于吸收钻孔过程中的灰尘,避免灰尘影响设备的工作。
优选的,所述第一下融合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下的第一横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板上的第一导向柱、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板上的第一顶升气缸、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柱一端和所述第一顶升气缸的输出端的第一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第一融合头。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一顶升气缸可以稳定的将所述第一融合头上抬,避免所述第一融合头在对电路板进行融合时发生偏移,从而导致融合位置不精准。
优选的,所述第一上融合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上的第二横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板下的第二导向柱、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板上的第一下压气缸、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柱一端和所述第一下压气缸的输出端的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下的第二融合头。通过设置与所述第一下融合头组件相适配的所述第一上融合头组件,可以对同时对电路板的两面进行融合,从而提高融合效率,进而提高加工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板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上的第三横板、设置在所述第三横板上的第三导向柱、设置在所述第三导向柱上的第三下压气缸、连接所述第三导向柱一端和所述第三下压气缸的输出端的第三连接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板上的压板。通过设置所述第三导向柱以及所述第三下压气缸,可以稳定的驱动所述压板下压,压紧所述电路板,方便对电路板进行加工。
优选的,所述铆合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上的铆合架、设置在所述铆合架上的两组上料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铆合架上分别与所述两组上料构件连接的两组接料构件。通过设置所述上料构件方便进行铆钉上料,设置所述接料构件可以在接料后对电路板进行铆合,所述上料构件与所述接料构件分别设置两组,从而提高铆合效率,进而提高加工效率。
优选的,所述上料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铆合架上的上料架、设置在所述上料架上的振动盘、与所述接料构件连接的支板、设置在所述支板上的导轨、可沿所述导轨滑动设置的提升气缸、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板上用于驱动所述提升气缸沿所述导轨滑动的驱动电机。通过设置振动盘方便进行铆钉上料,设置可沿所述导轨滑动的所述提升气缸方便将铆钉移动到电路板上的孔位进行铆合,并且,还设置所述驱动电机方便驱动所述提升气缸滑动。
优选的,所述接料构件包括:与所述铆合架连接的接料架、设置在所述接料架上的压头气缸、设置在所述压头气缸的输出端的压铆头、设置在所述接料架上的伸出气缸、与所述伸出气缸连接的夹子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冲孔组件上的抬头气缸、以及与所述抬头气缸的输出端连接的下铆模具;所述下铆模具与所述压铆头对准。通过设置所述压头气缸,方便驱动所述压铆头对电路板进行铆合,并且,还设置伸出气缸以及夹子气缸,方便固定铆钉,以便于对电路板进行铆合,避免铆钉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降低铆合质量,还设置所述下铆模具与所述压铆头对准匹配,更方便对电路板进行铆合。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所述下机架上设置左融钻铆装置和所述右融钻铆装置,并且,所述左融钻铆装置和所述右融钻铆装置上都设置有冲孔组件、融合头组件、压板组件、以及铆合组件,从而直接在所述左融钻铆装置或所述右融钻铆装置对电路板进行融合及铆合,避免了电路板在融合后再次搬运到铆合设备上进行铆合,实现全自动对电路板进行融合及铆合,无需搬运,从而提升加工效率,并且,还避免了再次搬运带来的品质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台面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冲孔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下融合头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上融合头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压板组价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铆合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上料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613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料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的623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左台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下融合头组件和第一上融合头组件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铆合组件结构正视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冲孔组件结构正视图。
其中:1、下机架;11、左融钻铆装置;12、右融钻铆装置;2、第一冲孔组件;20、冲孔架;21、丝杆;22、第一支撑杆;23、第一上升气缸;24、第一钻孔主轴;25、第一钻头;26、第一吸尘管;3、第一下融合头组件;30、第一横板;31、第一导向柱;32、第一顶升气缸;33、第一连接板;34、第一融合头;4、台面组件;40、固定板;41、操作面板;42、左台面;420、左面板;421、滑槽;422、第一销钉;423、第一固定杆;424、第一抬升气缸;5、第一压板组件;50、第三横板;51、第三导向柱;52、第三下压气缸;53、第三连接板;54、压板;55、通槽;6、第一铆合组件;60、铆合架;61、上料构件;610、上料架;611、振动盘;612、进料口;613、出料口;614、支板;615、导轨;616、提升气缸;617、驱动电机;62、接料构件;620、接料架;621、压头气缸;622、伸出气缸;623、夹子气缸;624、铆钉孔;625、压铆头;626、抬头气缸;627、下铆模具;7、第一上融合头组件;70、第二横板;71、第二导向柱;72、第一下压气缸;73、第二连接板;74、第二融合头;75、缓冲弹簧;8、第一上机架;200、第二冲孔组件;300、第一下融合头组件;500、第二压板组件;600、第二铆合组件;700、第二上融合头组件;800、第二上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能够根据下文所述用本领域的相关技术加以实现,并能更加明白本发明的创新之处和带来的益处。
图8中的613A是上料构件结构中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图10中的623A是接料构件结构中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下文中所提及的气缸名称只是为了方便区分,并非是特殊的气缸结构。
一种融钻铆机,如图1和图12所示,包括:下机架1、设置在所述下机架1上的台面组件4、设置在所述下机架1上的左融钻铆装置11以及右融钻铆装置12;所述左融钻铆装置11和所述右融钻铆装置12分别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4两端;
所述左融钻铆装置11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机架1上的第一冲孔组件2、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4下的两组第一下融合头组件3、与所述第一下融合头组件3配合的第一上融合头组件7、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4上的两组第一压板组件5、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4上的第一铆合组件6、以及设置在所述下机架1上的第一上机架8;
所述右融钻铆装置12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机架1上的第二冲孔组件200、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4下的两组第二下融合头组件、与所述第二下融合头组件配合的第二上融合头组件700、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4上的两组第二压板组件500、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4上的第二铆合组件600、以及设置在所述下机架1上的第二上机架800。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机架8与所述第二上机架800分别设置在所述下机架1的两端,所述第一上机架8用于保护所述左融钻铆装置11,避免灰尘掉入,所述第二上机架800用于保护所述右融钻铆装置12,避免灰尘掉入。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左融钻铆装置11设置在所述下机架1的左侧,所述右融钻铆装置12设置在所述下机架1的右侧,所述台面组件4设置在所述下机架1上并且贯穿所述左融钻铆装置11和所述右融钻铆装置12。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二冲孔组件200与所述第一冲孔组件2的结构相同,相对设置在所述下机架1的两端。所述第二下融合头组件与所述第一下融合头组件3的结构相同,相对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4的两端。所述第二上融合头组件700与所述第一上融合头组件7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压板组件500与所述第一压板组件5结构相同,相对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4的两端。所述第二铆合组件600与所述第一铆合组件6的结构相同,相对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4的两端。所述第二上机架800和所述第一上机架8的结构相同,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板40的两端。
本发明通过在所述下机架1上设置左融钻铆装置11和所述右融钻铆装置12,并且,所述左融钻铆装置11和所述右融钻铆装置12上都设置有冲孔组件、融合头组件、压板组件、以及铆合组件,从而直接在所述左融钻铆装置11或所述右融钻铆装置12对电路板进行融合及铆合,避免了电路板在融合后再次搬运到铆合设备上进行铆合,实现全自动对电路板进行融合及铆合,无需搬运,从而提升加工效率,并且,还避免了再次搬运带来的品质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台面组件4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机架1上的固定板40、设置在所述固定板40上的操作面板41、设置在所述固定板40上的台面构件左台面42以及右台面;所述左台面42和所述右台面可沿所述固定板40移动。通过设置可移动的所述左台面42和所述右台面可以同时将两块电路板移动到所述下机架1两端的加工装置中进行加工,同时进行两块电路板的加工,从而提升加工效率。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面板41优选的设置在所述固定板40的中间的一侧,所述左面板420和所述右面板并非是设置在所述固定板40的左边和右边的,而是设置在所述固定板40上的两块台面,左右只是为了方便区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6或图13所示,所述左台面42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板40上的左面板420、设置在所述左面板420的对边线上的四条滑槽421、设置在所述滑槽421内的第一抬升气缸424、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抬升气缸424的输出端的第一销钉422。通过所述第一销钉422将所述第一抬升气缸424固定到所述滑槽421内,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抬升气缸424,方便抬升所述电路板的位置,以便于对电路板进行加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抬升气缸424通过设置在所述固定板40上的第一固定杆423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杆423呈十字结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右台面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板40上的右面板、设置在所述右面板的对边线上的四条第二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内的第二抬升气缸、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抬升气缸的输出端的第二销钉。通过所述第二销钉可以将所述第二抬升气缸固定到所述第二滑槽内,通过设置所述第二抬升气缸,方便抬升所述电路板的位置,以便于对电路板进行加工。
在本发明中,所述右台面与所述左台面42的结构相同,因此,不对所述右台面的结构做具体的标记,而所述第一销钉422还可以称为第一Pin,所述第二销钉可以称为第二Pin,销钉即称为Pin。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抬升气缸通过设置在所述固定板40上的第二固定杆进行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杆呈十字结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3或图16所示,所述第一冲孔组件2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机架1上的冲孔架20、设置在所述冲孔架20上的丝杆21、设置在所述丝杆21上的第一钻孔构件和第二钻孔构件;
所述第一钻孔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丝杆21上的第一支撑杆2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22上的第一上升气缸23、设置在所述第一上升气缸23的输出端的第一钻孔主轴24、设置在所述第一钻孔主轴24上的第一吸尘管26、设置在所述第一钻孔主轴24上的第一钻头25;
所述第二钻孔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丝杆21上的第二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第二上升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上升气缸的输出端的第二钻孔主轴、设置在所述第二钻孔主轴上的第二吸尘管、设置在所述第二钻孔主轴上的第二钻头。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二钻孔构件的结构与所述第一钻孔构件的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在所述丝杆21上的,因此,为了能更清楚的看清楚图例,只做了所述第一钻孔构件的结构标记。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钻孔主轴24及所述第一钻头25至少一组(可以是两组、三组、四组等),所述第二钻孔主轴及所述第二钻头至少一组(可以是两组、三组、四组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钻孔主轴24及所述第一钻头25具有两组,所述第二钻孔主轴及所述第二钻头具有两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22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可沿所述丝杆21滑动,以便于移动所述第一钻头25和所述第二钻头的位置,方便对电路板进行铆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22和所述第二支撑杆沿所述丝杆21移动,当然,还可以通过链条驱动、也可以通过气缸驱动。
通过设置两个所述钻孔构件可以同时对电路板的两个位置进行钻孔,从而提高工作线路,并且,还在所述钻孔主轴上设置吸尘管以便于吸收钻孔过程中的灰尘,避免灰尘影响设备的工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下融合头组件3包括: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4下的第一横板30、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板30上的第一导向柱31、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板30上的第一顶升气缸32、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柱31一端和所述第一顶升气缸32的输出端的第一连接板33、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33上的第一融合头34。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导向柱31和所述第一顶升气缸32可以稳定的将所述第一融合头34上抬,避免所述第一融合头34在对电路板进行融合时发生偏移,从而导致融合位置不精准。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横板30具体设置在所述固定板40上,所述第一导向柱31至少一根并贯穿所述第一横板30(可以是两根、三根、四根等),所述第一导向柱31为伸缩结构。所述第一顶升气缸32至少一个且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一横板30(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等)。所述第一连接板33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柱31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顶升气缸32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融合头34至少一个(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四个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柱31为两根,便于稳固所述第一连接板33。所述第一顶升气缸32为两个,所述融合头为四个。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上融合头组件7包括: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4上的第二横板70、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板70下的第二导向柱71、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板70上的第一下压气缸72、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柱71一端和所述第一下压气缸72的输出端的第二连接板73、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73下的第二融合头74。通过设置与所述第一下融合头组件3相适配的所述第一上融合头组件7,可以对同时对电路板的两面进行融合,从而提高融合效率,进而提高加工效率。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二横板70具体设置在所述固定板40上,所述第二导向柱71至少一根并贯穿所述第二横板70(可以是两根、三根、四根等),所述第二导向柱71为伸缩结构。所述第一下压气缸72至少一个且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二横板70(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等)。所述第二连接板73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柱71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下压气缸72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融合头74至少一个(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四个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向柱71为两根,便于稳固所述第二连接板73。所述第一顶升气缸32为一个,所述融合头为四个。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融合头74与所述第二连接板73之间还设置有缓冲弹簧75。设置所述缓冲弹簧75可以缓冲压力,避免压力过大造成所述第一下融合头组件3的损坏。
在本发明中,如图14所示,所述第一下融合头组件3和所述第一上融合头组件7配合对电路板进行融合。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下融合头组件3和所述第一上融合头组件7分别为两组且结构相同,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板40上,同时对电路板的两端进行融合,从而提高融合效率,进而提高加工效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压板组件5包括: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4上的第三横板50、设置在所述第三横板50上的第三导向柱51、设置在所述第三导向柱51上的第三下压气缸52、连接所述第三导向柱51一端和所述第三下压气缸52的输出端的第三连接板5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板53上的压板54。通过设置所述第三导向柱51以及所述第三下压气缸52,可以稳定的驱动所述压板54下压,压紧所述电路板,方便对电路板进行加工。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压板组件5为两组,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板40上,通过两组所述第一压板组件5便于压紧电路板,方便对电路板进行加工。
在本发明中,所述压板54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融合头74相适配的通槽55(或者是空格结构),以便于所述第二融合头74下压对电路板进行融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融合头74为四个,因此,所述压板54上设置有四个通槽55。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三导向柱51至少一根并且贯穿所述第三横板50(可以是一根、两根、三根等),所述第三导向柱51可伸缩。所述第三下压气缸52至少一个且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三横板50(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导向柱51为两根,便于稳固所述第三连接板53,所述第三下压气缸52为一个。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7或图15所示,所述铆合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4上的铆合架60、设置在所述铆合架60上的两组上料构件61、以及设置在所述铆合架60上分别与所述两组上料构件61连接的两组接料构件62。通过设置所述上料构件61方便进行铆钉上料,设置所述接料构件62可以在接料后对电路板进行铆合,所述上料构件61与所述接料构件62分别设置两组,从而提高铆合效率,进而提高加工效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上料构件61包括:设置在所述铆合架60上的上料架610、设置在所述上料架610上的振动盘611、与所述接料构件62连接的支板614、设置在所述支板614上的导轨615、可沿所述导轨615滑动设置的提升气缸616、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板614上用于驱动所述提升气缸616沿所述导轨615滑动的驱动电机617。通过设置振动盘611方便进行铆钉上料,设置可沿所述导轨615滑动的所述提升气缸616方便将铆钉移动到电路板上的孔位进行铆合,并且,还设置所述驱动电机617方便驱动所述提升气缸616滑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支板614与接料架620连接,所述支板614为π形结构,以便于与所述接料架620连接,并且,便于设置所述导轨615、所述提升气缸616以及所述驱动电机617。
在本发明中,所述两组上料构件61的结构相同,分别设置在所述铆合架60的两端,通过所述两组上料构件61可以同时进行两边上料,从而提高上料效率。
在本发明中,如图8所示,所述振动盘611上设置有进料口612和出料口613(具体如图9所示),以便于输送铆钉,所述进料口612设置在所述振动盘611的上方,所述出料口613与所述提升气缸616的输出端连接,以便于抬升所述出料口613将铆钉送到下个加工位上,所述提升气缸616还可以沿所述支板614移动,以便于移动将铆钉送到下个加工位上,当然,还设置所述驱动电机617,这样可以通过所述驱动电机617移动所述提升气缸616。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接料构件62包括:与所述铆合架60连接的接料架620、设置在所述接料架620上的压头气缸621、设置在所述压头气缸621的输出端的压铆头625(具体如图11所示)、设置在所述接料架620上的伸出气缸622、与所述伸出气缸622连接的夹子气缸623(具体如图11所示)、如图3或图16所示,设置在所述第一冲孔组件2上的抬头气缸626、以及与所述抬头气缸626的输出端连接的下铆模具627;所述下铆模具627与所述压铆头625对准并匹配。通过设置所述压头气缸621,方便驱动所述压铆头625对电路板进行铆合,并且,还设置伸出气缸622以及夹子气缸623,方便固定铆钉,以便于对电路板进行铆合,避免铆钉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降低铆合质量,还设置所述下铆模具627与所述压铆头625对准匹配,更方便对电路板进行铆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接料架620可沿所述铆合架60滑动,可以通过设置滑轨(或者滑道)然后通过电机驱动,或者通过气缸驱动等。
在本发明中,所述压头气缸621至少设置一个(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等),所述压铆头625至少设置一个(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等),所述伸出气缸622至少一个(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等),所述夹子气缸623至少一个(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等),所述抬头气缸626至少一个(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压头气缸621为两个,所述压铆头625为两个,所述伸出气缸622为两个,所述夹子气缸623为两个,所述抬头气缸626为两个。如图3所示,所述两个抬头气缸626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冲孔组件2中的所述第一支撑杆22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由于所述下铆模具627与所述压铆头625对准匹配,因此,所述下铆模具627也是设置有两个。
在本发明中,所述两组上料构件61的结构相同,分别设置在所述铆合架60的两端,这样可以同时对电路板进行两次铆合,从而提高铆合效率,进而提高加工效率。
在本发明中,所述压头气缸621的输出端垂直伸缩,所述伸出气缸622的输出端的伸缩方向与所述压头气缸621的输出端的伸缩方向垂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夹子气缸623中间设置有一个铆钉孔624,用于放置铆钉进行铆合,并且,当所述伸出气缸622伸出后所述铆钉孔624对准所述压铆头625。
在本发明中,所述左融钻铆装置11中的各组件之间的具体连接如下:
所述第一下融合头组件3是通过所述第一横板30连接到所述台面组件4上的固定板40上,所述第一上融合头组件7是通过所述第二横板70与所述第一下融合头组件3的第一横板30连接,所述第一压板组件5是通过所述第三横板50与所述台面组件4上的左面板420连接,所述第一铆合组件6是通过所述铆合架60与所述台面组件4上的固定板40连接的。而所述右融钻铆装置12中的各组件之间的具体连接与所述左融钻铆装置11中的各组件之间的具体连接相同,只是连接位置不同而已。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二下融合头组件与所述第一下融合头组件3的结构相同,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板40的两端。所述第二上融合头组件700与所述第一上融合头组件7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压板组件500与所述第一压板组件5结构相同,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板40的两端。所述第二铆合组件600与所述第一铆合组件6的结构相同,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板40的两端。所述第二上机架800和所述第一上机架8的结构相同,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板40的两端。
在本发明中,通过所述左融钻铆装置11和所述右融钻铆装置12可以同时进行取放电路板的操作,从而提高加工效率。
在本发明中,操作人员在操作处放入加工件后按放板完成按钮,所述左台面42移动到所述左融钻铆装置11加工(即融合→钻孔→铆合),同时操作所述右台面,操作人员再放入加工件,放入加工件完成后按放板完成按钮,当有所述左融钻铆区加工完成信号+放板完成信号时右台面移动到所述右融钻铆区加工(即融合→钻孔→铆合),反复以上动作从而两边同时进行加工,提高加工效率。
在本发明中,所述左融钻铆装置11的操作过程如下:
当所述左台面42将加工件移动到融钻铆加工区域时,所述第一压板组件5压紧所述加工件,避免所述加工件滑动,造成加工位置错误。加工件被所述第一压板组件5压紧够,所述第一上融合头组件7和所述第一下融合头组件3上的所述气缸驱动所述融合头对加工件进行融合加工。融合加工完成所述第一上升气缸23驱动所述第一钻孔主轴24上升,所述第二上升气缸驱动所述第二钻孔主轴上升,并通过所述第一钻头25和所述第二钻头对所述加工件进行钻孔。钻孔完成后,所述第一上升气缸23和所述第二上升气缸下降并将所述下铆模具627移动到钻孔位置上,所述夹子气缸623通过伸出气缸622驱动到所述钻孔位置上,所述压铆头625也移动到所述钻孔位置,通过所述压铆头625与所述下铆模具627的配合实现对加工件的铆合作业,从而完成整个加工过程。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融钻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机架、设置在所述下机架上的台面组件、设置在所述下机架上的左融钻铆装置以及右融钻铆装置;所述左融钻铆装置和所述右融钻铆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两端;
所述左融钻铆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机架上的第一冲孔组件、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下的两组第一下融合头组件、与所述第一下融合头组件配合的第一上融合头组件、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上的两组第一压板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上的第一铆合组件;
所述右融钻铆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机架上的第二冲孔组件、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下的两组第二下融合头组件、与所述第二下融合头组件配合的第二上融合头组件、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上的两组第二压板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上的第二铆合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钻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机架上的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操作面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台面构件左台面以及右台面;所述左台面和所述右台面可沿所述固定板移动;
其中所述左台面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左面板、设置在所述左面板的对边线上的四条滑槽、设置在所述滑槽内的第一抬升气缸、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抬升气缸的第一销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钻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融钻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机架的第一上机架;所述右融钻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机架上的第二上机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钻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孔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机架上的冲孔架、设置在所述冲孔架上的丝杆、设置在所述丝杆上的第一钻孔构件和第二钻孔构件;
所述第一钻孔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丝杆上的第一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一上升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上升气缸的输出端的第一钻孔主轴、设置在所述第一钻孔主轴上的第一吸尘管、设置在所述第一钻孔主轴上的第一钻头;
所述第二钻孔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丝杆上的第二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第二上升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上升气缸的输出端的第二钻孔主轴、设置在所述第二钻孔主轴上的第二吸尘管、设置在所述第二钻孔主轴上的第二钻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钻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融合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下的第一横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板上的第一导向柱、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板上的第一顶升气缸、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柱一端和所述第一顶升气缸的输出端的第一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第一融合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融钻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融合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上的第二横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板下的第二导向柱、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板上的第一下压气缸、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柱一端和所述第一下压气缸的输出端的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下的第二融合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钻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上的第三横板、设置在所述第三横板上的第三导向柱、设置在所述第三导向柱上的第三下压气缸、连接所述第三导向柱一端和所述第三下压气缸的输出端的第三连接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板上的压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钻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铆合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台面组件上的铆合架、设置在所述铆合架上的两组上料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铆合架上分别与所述两组上料构件连接的两组接料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融钻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铆合架上的上料架、设置在所述上料架上的振动盘、与所述接料构件连接的支板、设置在所述支板上的导轨、可沿所述导轨滑动设置的提升气缸、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板上用于驱动所述提升气缸沿所述导轨滑动的驱动电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融钻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构件包括:与所述铆合架连接的接料架、设置在所述接料架上的压头气缸、设置在所述压头气缸的输出端的压铆头、设置在所述接料架上的伸出气缸、与所述伸出气缸连接的夹子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冲孔组件上的抬头气缸、以及与所述抬头气缸的输出端连接的下铆模具;所述下铆模具与所述压铆头对准。
CN201811573088.0A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融钻铆机 Active CN1094516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3088.0A CN109451672B (zh)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融钻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3088.0A CN109451672B (zh)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融钻铆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1672A true CN109451672A (zh) 2019-03-08
CN109451672B CN109451672B (zh) 2024-02-09

Family

ID=65535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73088.0A Active CN109451672B (zh)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融钻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51672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58333A (ko) * 2000-04-21 2000-10-05 박상복 고다중층 인쇄회로기판의 적층고정방법
CN101850514A (zh) * 2009-04-02 2010-10-06 李富祥 多层电路板的自动铆接机
CN103857214A (zh) * 2012-12-07 2014-06-11 深南电路有限公司 多层pcb板热熔邦定机构
CN103847097A (zh) * 2012-11-30 2014-06-11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铆合定位夹具、pcb铆合方法、制造pcb的方法及pcb
CN105458725A (zh) * 2016-01-22 2016-04-06 大连四达高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Mini数字化钻铆系统
CN106211635A (zh) * 2015-04-29 2016-12-07 富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印刷电路板的热熔机
CN106376188A (zh) * 2016-11-01 2017-02-01 苏州艾美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Pcb生产线及该pcb生产线生产出的pcb
CN107020401A (zh) * 2017-05-28 2017-08-08 厦门耐立特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钻孔压铆一体机
CN108513460A (zh) * 2018-04-16 2018-09-07 四会富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pcb板的铆合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58333A (ko) * 2000-04-21 2000-10-05 박상복 고다중층 인쇄회로기판의 적층고정방법
CN101850514A (zh) * 2009-04-02 2010-10-06 李富祥 多层电路板的自动铆接机
CN103847097A (zh) * 2012-11-30 2014-06-11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铆合定位夹具、pcb铆合方法、制造pcb的方法及pcb
CN103857214A (zh) * 2012-12-07 2014-06-11 深南电路有限公司 多层pcb板热熔邦定机构
CN106211635A (zh) * 2015-04-29 2016-12-07 富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印刷电路板的热熔机
CN105458725A (zh) * 2016-01-22 2016-04-06 大连四达高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Mini数字化钻铆系统
CN106376188A (zh) * 2016-11-01 2017-02-01 苏州艾美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Pcb生产线及该pcb生产线生产出的pcb
CN107020401A (zh) * 2017-05-28 2017-08-08 厦门耐立特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钻孔压铆一体机
CN108513460A (zh) * 2018-04-16 2018-09-07 四会富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pcb板的铆合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1672B (zh) 2024-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36998U (zh) 一种自动铆接机
CN106271647A (zh) 一种自动钻孔攻牙设备及工艺
CN108526878B (zh) 一种精密电机制动器全自动装配工艺
CN107363283A (zh) 一种自动夹取工件的3d打印机加工设备
CN208628989U (zh) 一种卧式铣钻加工中心的自动换刀装置
CN204294977U (zh) 新型卧式数控钻床
CN108908492A (zh) 一种双端锯角机
CN208854101U (zh) 一种全自动压配及挤光装置
CN209497696U (zh) 一种融钻铆机
CN108466059B (zh) 一种钢筋横移递进装置及钢筋套丝系统
CN109451672A (zh) 一种融钻铆机
CN206567809U (zh) 自动冲钻一体机
CN206084379U (zh) 一种自动钻孔攻牙设备
CN104439377A (zh) 多钻头快速钻孔装置
CN108374244A (zh) 缝纫机的自动送料及收料装置及自动送料及收料方法
CN204294978U (zh) 带排屑功能的新型卧式数控钻床
CN105598251A (zh) 自动冲切机加工方法
CN200984648Y (zh) 一种两端车削杆形件的自动上料夹紧卸料装置
CN106984727B (zh) 一种立式多工位加工平台以及使用该平台的加工设备
CN109382655A (zh) 一种角磨机的机身装配生产线
CN109019001A (zh) 一种凸轮杠杆式自动上料装置
CN209565511U (zh) 一种对钻机总装配
CN213764999U (zh) 一种缝纫机梭芯钻孔夹具
CN209986487U (zh) 一种导轨防尘帽的安装夹具
CN207747164U (zh) 一种自动钻孔压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