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25968A - 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425968A CN109425968A CN201711136418.5A CN201711136418A CN109425968A CN 109425968 A CN109425968 A CN 109425968A CN 201711136418 A CN201711136418 A CN 201711136418A CN 109425968 A CN109425968 A CN 1094259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acquisition system
- image acquisition
- image
- object 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8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10000001747 pupil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101100309712 Arabidopsis thaliana SD11 gene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738 satur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5000015170 shellfish Nutrition 0.000 claims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2
- 201000009310 astigmat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06 monitoring devi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277 temperatur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34112 Alkyldihydroxyacetonephosphate synthase, peroxisomal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799143 Homo sapiens Alkyldihydroxyacetonephosphate synthase, peroxisomal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848 angular dependent 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059 cover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13 gla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86 operation strate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056 orga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220162701 rs201262353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49 size re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392 som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ive components only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4—Reversed telephoto objectiv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2—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six components on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包括六片透镜,其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当满足特定条件时,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能同时满足足够视角、微型化、抗环境变化及高成像质量的需求。本发明还公开具有上述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取像装置及具有取像装置的电子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电子装置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及取像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小型化摄影镜头的蓬勃发展,微型摄影模块的需求日渐提高,且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精进,使得感光元件的像素尺寸缩小,再加上现今电子产品以功能佳且轻薄短小的外型为发展趋势。因此,具备良好成像质量的小型化摄影镜头俨然成为目前市场上的主流。
为适应更多元的市场需求,摄影模块的规格日趋严苛,进而发展为可量产及低价化的摄影模块以应用于更广泛的产品中,诸如: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erAssistance Systems,ADAS)、行车记录仪、车道偏移警示系统、倒车显影装置、盲点侦测等行车系统;以及多镜头装置、各式智能电子产品、穿戴式装置、数码相机、空拍机、运动摄影器材、网络监控设备与人机互动平台等电子装置。传统镜头因其镜面形状、透镜材质变化受限,而使产品体积缩减不易,且在透镜成型、组装便利性与敏感度之间也未能取得适当的平衡。此外,在不同环境条件之下,维持镜头的正常运作及良好成像质量更是当前摄影模块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以前述的行车系统举例说明,可将感测镜头设置于车辆前方、两侧或任何可感测外在环境变化的位置,并可根据欲感测的距离、位置及范围设计不同视角的镜头,再经软件运算判断环境变化,借以达成自动驾驶或驾驶辅助,也可进一步结合远距通讯、雷达、自动远光灯控制、盲点侦测、行人侦测、智能剎车、交通号志辨识、全球定位系统(GPS)等,达到提升行车安全与生活便利性的需求。此外,为了使行车系统可正常使用于各种环境(如温度变化与外力碰撞等),镜头可使用具备抗高温、抗腐蚀的材料与高强度结构的设计。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镜头,其通过适当的光学、机构元件配置,可达到兼具足够视角、微型化、抗环境变化且高成像质量的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取像装置以及电子装置。其中,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包括六片透镜。当满足特定条件时,本发明提供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能同时满足足够视角、微型化、抗环境变化及高成像质量的需求。
本发明提供一种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包括六片透镜。该六片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最大成像高度为ImgH,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光圈值为Fno,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4,第三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5,第三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6,其满足下列条件:
1.0<TL/ImgH<5.40;
0.70<Fno<2.70;
CT4/CT2<4.50;
-1.0<(R5+R6)/(R5-R6)<1.80;以及
CT1/CT3<0.80。
本发明提供一种取像装置,其包括前述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以及一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成像面上。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前述的取像装置。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包括六片透镜。该六片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皆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最大成像高度为ImgH,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光圈值为Fno,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4,第三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5,第三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6,其满足下列条件:
1.0<TL/ImgH<5.70;
0.70<Fno<2.70;
CT4/CT2<4.80;以及
-1.0<(R5+R6)/(R5-R6)<1.80。
本发明再提供一种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包括六片透镜。该六片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进一步包括设置于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的一光圈。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为V2,光圈至第三透镜物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sr5,光圈至第三透镜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sr6,其满足下列条件:
CT1/CT3<0.80;
10.0<V2<25.0;以及
|Dsr6/Dsr5|<1.0。
当TL/ImgH满足上述条件时,调整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光学总长度及成像高度能有效缩短镜头总长以达到微型化的目的,并同时扩大成像范围以因应更广泛的应用。
当Fno满足上述条件时,能控制进光量,有助于提升成像面照度,使包括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取像装置能于外在光源不足(如夜间)或是曝光时间短(如动态摄影)等情形下仍能获得足够的影像信息,借此可增加包括该取像装置的电子装置的使用时机。
当CT4/CT2满足上述条件时,可平衡第二透镜及第四透镜的厚度比例,有助于提供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主要的光线汇聚能力,同时缩短光学总长度,以达到微型化的目的。
当(R5+R6)/(R5-R6)满足上述条件时,控制第三透镜的透镜形状有利于修正球差,并且有助于使大视角光线进入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
当CT1/CT3满足上述条件时,可控制第一透镜及第三透镜的厚度比例,以缓冲大视角入射光线,降低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敏感度,并有助于提升透镜制作合格率;此外,还可维持良好温度效应以便在外界环境温度变化下仍能维持良好的成像能力,进而令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能应用于更多元的环境。
当V2满足上述条件时,能有效修正色差,防止影像重叠的情形发生,以提升成像质量。
当|Dsr6/Dsr5|满足上述条件时,光圈被配置在适当位置而能在维持足够视角及提升感光元件收光率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图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图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5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图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图8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四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9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图10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五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1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图1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六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1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图1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七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15绘示依照本发明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16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另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17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再另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18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的反曲点的示意图。
图19绘示有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参数Yp6x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取像装置:10
光圈:100、200、300、400、500、600、700
光阑:301、401、501
第一透镜:110、210、310、410、510、610、710
物侧表面:111、211、311、411、511、611、711
像侧表面:112、212、312、412、512、612、712
第二透镜:120、220、320、420、520、620、720
物侧表面:121、221、321、421、521、621、721
像侧表面:122、222、322、422、522、622、722
第三透镜:130、230、330、430、530、630、730
物侧表面:131、231、331、431、531、631、731
像侧表面:132、232、332、432、532、632、732
第四透镜:140、240、340、440、540、640、740
物侧表面:141、241、341、441、541、641、741
像侧表面:142、242、342、442、542、642、742
第五透镜:150、250、350、450、550、650、750
物侧表面:151、251、351、451、551、651、751
像侧表面:152、252、352、452、552、652、752
第六透镜:160、260、360、460、560、660、760
物侧表面:161、261、361、461、561、661、761
像侧表面:162、262、362、462、562、662、762
滤光元件:170、270、370、470、570、670、770
保护玻璃:175、275、375、475、575、675、775
成像面:180、280、380、480、580、680、780
电子感光元件:190、290、390、490、590、690、790
反曲点:P
Yp6x:第六透镜任一表面中最靠近光轴的反曲点位置与光轴的垂直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包括六片透镜,并且该六片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
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可为凹面。借此,有利于形成短焦距镜头结构,使大视角光线进入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以扩大收光范围,适应更广泛的应用。
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可为凹面;借此,可分担第一透镜的负屈折力,并有助于修正因大视角光线所生成的像差。第二透镜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可为凹面;借此,有助于分担第一透镜的负屈折力,并有效修正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物侧端像差。
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可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可为凸面。借此,可适当配置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物侧端的负屈折力,有助于大视角光线进入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
第四透镜可具有正屈折力;借此,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正屈折力分布不仅可平衡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物侧端透镜的负屈折力,还有助于缓冲大视角入射光线并降低敏感度,更可提供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主要的光线汇聚能力,有利于缩短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总长度,进而达到微型化的目的。第四透镜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可为凸面,且第四透镜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可为凸面;借此,有助于强化第四透镜的正屈折力,以缩短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总长度而达到微型化目的。
第五透镜可具有负屈折力,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可为凹面;借此,可有效修正系统像侧端色差,借以提升成像质量。第五透镜物侧表面与第五透镜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可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借此,有助于修正离轴像差,也可缩短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总长度。请参照图18,为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第五透镜的反曲点P的示意图。
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借此,可与第五透镜相互配合以修正离轴像差,并有助于减缓环境温度对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后焦距的影响,进而降低敏感度并提升成像质量。第六透镜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可为凸面;借此,可减少杂散光生成,以利于提升成像面照度及成像质量。第六透镜物侧表面与第六透镜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可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借此,有利于接收周边光线,避免因光线入射角度过大所生成的杂散光影响成像质量,并有助于压制离轴视场入射于成像面的角度,以维持成像照度,更进一步优化成像质量。请参照图18,为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第六透镜的反曲点P的示意图。
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最大成像高度为ImgH(即电子感光元件的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总长的一半),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0<TL/ImgH<5.70。借此,调整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光学总长度及成像高度能有效缩短镜头总长以达到微型化的目的,并同时扩大成像范围以因应更广泛的应用。较佳地,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0<TL/ImgH<5.40。更佳地,其可进一步满足下列条件:2.0<TL/ImgH<5.20。
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光圈值为Fno,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70<Fno<2.70。借此,能控制进光量,有助于提升成像面照度,使包括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取像装置能于外在光源不足(如夜间)或是曝光时间短(如动态摄影)等情形下仍能获得足够的影像信息,借此可增加包括该取像装置的电子装置的使用时机。较佳地,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0<Fno<2.0。更佳地,其可进一步满足下列条件:1.0<Fno<1.90。
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4,其可满足下列条件:CT4/CT2<4.80。借此,可平衡第二透镜及第四透镜的厚度比例,有助于提供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主要的光线汇聚能力,同时缩短光学总长度,以达到微型化的目的。较佳地,其可满足下列条件:CT4/CT2<4.50。更佳地,其可进一步满足下列条件:0.10<CT4/CT2<3.0。
第三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5,第三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6,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0<(R5+R6)/(R5-R6)<1.80。借此,控制第三透镜的透镜形状有利于修正球差,并且有助于使大视角光线进入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较佳地,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70<(R5+R6)/(R5-R6)<0.70。更佳地,其可进一步满足下列条件:-0.70<(R5+R6)/(R5-R6)<0.25。
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其可满足下列条件:CT1/CT3<0.80。借此,可控制第一透镜及第三透镜的厚度比例,以缓冲大视角入射光线,降低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敏感度,并有助于提升透镜制作合格率;此外,还可维持良好温度效应以便在外界环境温度变化下仍能维持良好的成像能力,进而令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能应用于更多元的环境。较佳地,其可进一步满足下列条件:0.05<CT1/CT3<0.50。
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为V2,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0.0<V2<25.0。借此,能有效修正色差,防止影像重叠的情形发生,以提升成像质量。较佳地,其可进一步满足下列条件:10.0<V2<23.0。
光圈至第三透镜物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sr5,光圈至第三透镜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sr6,其可满足下列条件:|Dsr6/Dsr5|<1.0。借此,光圈被配置在适当位置而能在维持足够视角及提升感光元件收光率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
第六透镜任一表面中最靠近光轴的反曲点位置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Yp6x,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焦距为f,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Yp6x/f<1.50。借此,有利于接收周边光线,避免因光线入射角度过大所生成的杂散光影响成像质量,并有助于压制离轴视场入射于成像面的角度,以维持成像照度,更进一步优化成像质量。请参照图19,为绘示有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参数Yp6x的示意图。当第六透镜的任一表面具有单一反曲点时,Yp6x即为该单一反曲点位置与光轴的垂直距离;当第六透镜的任一表面具有多个反曲点时,Yp6x即为该第六透镜表面上最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位置与光轴的垂直距离。
第三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5,第六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1,其可满足下列条件:-5.0<(R5-R11)/(R5+R11)<1.80。借此,有助于大视角光线进入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同时可避免于像侧端产生杂散光,借以扩增成像范围并改善成像面照度及成像质量。较佳地,其可满足下列条件:-4.0<(R5-R11)/(R5+R11)<0.90。更佳地,其可进一步满足下列条件:-2.0<(R5-R11)/(R5+R11)<0.30。
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3,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80<(R3+R4)/(R3-R4)<1.0。借此,控制第二透镜的透镜形状有助于修正像差,以维持良好的成像质量。
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径为SD11,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径为SD62,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1<SD62/SD11<1.0。借此,控制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物侧端透镜及像侧端透镜的光学有效半径大小比例有利于形成反焦透镜系统的结构,可扩增收光范围,以应用于更广泛的电子装置中。
第五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9,第五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0,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75<(R9+R10)/(R9-R10)。借此,第五透镜的透镜形状有助于减少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像侧端的色差,以提升影像质量。较佳地,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25<(R9+R10)/(R9-R10)<4.0。更佳地,其可进一步满足下列条件:1.0≤(R9+R10)/(R9-R10)<3.0。
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为V2,第三透镜的阿贝数为V3,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20<V2/V3<1.50。借此,可加强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物侧端修正像差的能力,以优化成像品质。
本发明公开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六片透镜中,设置于被摄物和光圈之间的一片或多片透镜可作为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前透镜群,并且设置于光圈和成像面之间的一片或多片透镜可作为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后透镜群。设置于被摄物和光圈之间的所有透镜的综合焦距为fG1,设置于光圈和成像面之间的所有透镜的综合焦距为fG2,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0<fG2/fG1<5.0。借此,调整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物侧端及像侧端的屈折力配置有助于在维持微型化与大视角间取得适当的平衡。较佳地,其可进一步满足下列条件:-0.65<fG2/fG1<1.20。
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tan(HFOV)|<0.80。借此,能有效增加视场角度,以扩大产品应用范围。较佳地,其可进一步满足下列条件:1/|tan(HFOV)|≤0.60。
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入瞳孔径为EPD,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0<TL/EPD<13.50。借此,可有效压缩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总长度,并同时拥有大光圈的特性,可兼顾镜头的微型化及充足的成像照度,以应用于更广泛的电子装置中。较佳地,其可进一步满足下列条件:2.0<TL/EPD<12.0。
本发明公开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还包括一光圈,并且光圈可设置于第三透镜及第四透镜之间。借此,可控制光圈位置,以有效增加感光元件接收影像的效率,并同时维持足够视角。
第一透镜的屈折力为P1,第二透镜的屈折力为P2,第三透镜的屈折力为P3,第四透镜的屈折力为P4,第五透镜的屈折力为P5,第六透镜的屈折力为P6,第i透镜的屈折力为Pi,其可满足下列条件:3.0<Σ|Pi|,其中i=1、2、3、4、5、6。借此,控制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中各透镜的屈折力强度总和,有助于强化光线汇聚的能力,以缩短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总长度。前述单一透镜的屈折力,为影像撷取透镜组的焦距与该单一透镜的焦距的比值。
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4,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5,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6,其可满足下列条件:(CT4+CT5+CT6)/(CT1+CT2+CT3)<1.10。借此,调整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物侧端与像侧端的透镜厚度比例,有利于大视角光线的入射,同时平衡光学总长度,以维持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微型化。
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六片透镜中,可有至少一片透镜的阿贝数小于或等于22。借此,有利于修正像差,并缩短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总长度。
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75<f/T12<3.90。借此,有利于形成反焦透镜系统的结构,可有效扩增视角,有助于扩大产品的应用范围。
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为V2,第三透镜的阿贝数为V3,第五透镜的阿贝数为V5,其可满足下列条件:30.0<V2+V3+V5<90.0。借此,可调整各透镜的材质配置以防止因视角变大所导致的f-θ畸变(f-theta distortion),进而使成像不失真,并且有效提升成像分辨率。
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六片透镜中,可有至少三片透镜的材料为塑料,且此至少三片透镜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借此,适当配置各透镜的材质,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通过非球面面型的配置,有助于达到微型化并优化成像质量。
上述本发明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中的各技术特征皆可组合配置,而达到对应的功效。
本发明公开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中,透镜的材质可为塑料或玻璃。当透镜的材质为玻璃,可以增加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另当透镜材质为塑料,则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可于透镜表面上设置非球面(ASP),非球面可以容易制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状,获得较多的控制变量,用以消减像差,进而缩减所需使用透镜的数目,因此可以有效降低光学总长度。
本发明公开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中,若透镜表面为非球面,则表示该透镜表面光学有效区整个或其中一部分为非球面。
本发明公开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中,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凸面可位于透镜表面近光轴处;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凹面可位于透镜表面近光轴处。若透镜的屈折力或焦距未界定其区域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的屈折力或焦距可为透镜于近光轴处的屈折力或焦距。
本发明公开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中,所述透镜表面的反曲点(InflectionPoint),是指透镜表面曲率正负变化的交界点。
本发明公开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中,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成像面依其对应的电子感光元件的不同,可为一平面或有任一曲率的曲面,特别是指凹面朝往物侧方向的曲面。
本发明公开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中,最靠近成像面的透镜与成像面之间可选择性配置一片以上的成像修正元件(平场元件等),以达到修正影像的效果(像弯曲等)。该成像修正元件的光学性质,比如曲率、厚度、折射率、位置、面型(凸面或凹面、球面或非球面、绕射表面及菲涅尔表面等)可配合取像装置需求而做调整。一般而言,较佳的成像修正元件配置为具有朝往物侧方向为凹面的薄型平凹元件设置于靠近成像面处。
本发明公开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中,可设置有至少一光阑,其可位于第一透镜之前、各透镜之间或最后一透镜之后,该光阑的种类如耀光光阑(Glare Stop)或视场光阑(Field Stop)等,可用以减少杂散光,有助于提升影像质量。
本发明公开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中,光圈的配置可为前置光圈或中置光圈。其中前置光圈意即光圈设置于被摄物与第一透镜间,中置光圈则表示光圈设置于第一透镜与成像面间。若光圈为前置光圈,可使出射瞳(Exit Pupil)与成像面产生较长的距离,使其具有远心(Telecentric)效果,并可增加电子感光元件的CCD或CMOS接收影像的效率;若为中置光圈,则有助于扩大系统的视场角。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取像装置,其包括前述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以及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成像面上。较佳地,该取像装置可进一步包括镜筒、支持装置(Holder Member)或其组合。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前述取像装置。请参照图15、图16与图17,取像装置10可多方面应用于倒车显影装置(请参照图15)、安全监控设备(请参照图16)与行车记录器(请参照图17)等电子装置。较佳地,电子装置可进一步包括控制单元、显示单元、储存单元、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其组合。
本发明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更可视需求应用于移动对焦的光学系统中,并兼具优良像差修正与良好成像质量的特色。本发明也可多方面应用于三维(3D)影像撷取、先进驾驶辅助系统、车道偏移警示系统、盲点侦测系统、多镜头装置、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数码相机、空拍机、运动摄影器材、移动装置、平板计算机、网络监控设备、体感游戏机与穿戴式装置等电子装置中。上述电子装置仅是示范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实际运用例子,并非限制本发明的取像装置的运用范围。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以下提出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至图2,其中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由图1可知,取像装置包括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未另标号)与电子感光元件190。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光圈100、第四透镜140、第五透镜150、第六透镜160、滤光元件(Filter)170、保护玻璃(Cover glass)175与成像面180。其中,电子感光元件190设置于成像面180上。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包括六片透镜(110、120、130、140、150、160),并且各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1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表面11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11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球面。
第二透镜1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12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12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1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表面13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13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球面。
第四透镜1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14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14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1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15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15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其物侧表面151与像侧表面15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第六透镜16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16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16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其物侧表面161与像侧表面16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滤光元件170与保护玻璃175的材质皆为玻璃,其设置于第六透镜160及成像面180之间,并不影响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焦距。
上述各透镜的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下:
X: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Y的点,其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交点的切面的相对距离;
Y: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
R:曲率半径;
k:锥面系数;以及
Ai:第i阶非球面系数。
第一实施例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中,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焦距为f,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光圈值(F-number)为Fno,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其数值如下:f=3.73毫米(mm),Fno=1.60,HFOV=69.9度(deg.)。
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其满足下列条件:1/|tan(HFOV)|=0.37。
第二透镜120的阿贝数为V2,其满足下列条件:V2=19.3。
第二透镜120的阿贝数为V2,第三透镜130的阿贝数为V3,其满足下列条件:V2/V3=0.76。
第二透镜120的阿贝数为V2,第三透镜130的阿贝数为V3,第五透镜150的阿贝数为V5,其满足下列条件:V2+V3+V5=64.1。
第二透镜物侧表面121的曲率半径为R3,第二透镜像侧表面122的曲率半径为R4,其满足下列条件:(R3+R4)/(R3-R4)=-0.86。
第三透镜物侧表面131的曲率半径为R5,第三透镜像侧表面132的曲率半径为R6,其满足下列条件:(R5+R6)/(R5-R6)=-0.004。
第五透镜物侧表面151的曲率半径为R9,第五透镜像侧表面152的曲率半径为R10,其满足下列条件:(R9+R10)/(R9-R10)=1.72。
第三透镜物侧表面131的曲率半径为R5,第六透镜物侧表面161的曲率半径为R11,其满足下列条件:(R5-R11)/(R5+R11)=0.10。
第一透镜11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第三透镜13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其满足下列条件:CT1/CT3=0.31。
第二透镜12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第四透镜14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4,其满足下列条件:CT4/CT2=0.66。
第一透镜11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第二透镜12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第三透镜13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第四透镜14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4,第五透镜15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5,第六透镜16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6,其满足下列条件:(CT4+CT5+CT6)/(CT1+CT2+CT3)=0.69。
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110与第二透镜12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其满足下列条件:f/T12=1.07。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相邻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是指两个相邻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空气间距。
第一透镜物侧表面111至成像面18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最大成像高度为ImgH,其满足下列条件:TL/ImgH=4.95。
第一透镜物侧表面111至成像面18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入瞳孔径为EPD,其满足下列条件:TL/EPD=10.25。
第一透镜的屈折力为P1,第二透镜的屈折力为P2,第三透镜的屈折力为P3,第四透镜的屈折力为P4,第五透镜的屈折力为P5,第六透镜的屈折力为P6,第i透镜的屈折力为Pi,其满足下列条件:Σ|Pi|=3.12,其中i=1、2、3、4、5、6。
第一透镜物侧表面111的最大有效半径为SD11,第六透镜像侧表面162的最大有效半径为SD62,其满足下列条件:SD62/SD11=0.54。
在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六片透镜中,设置于被摄物和光圈100之间的所有透镜的综合焦距为fG1,设置于光圈100和成像面180之间的所有透镜的综合焦距为fG2,其满足下列条件:fG2/fG1=0.95。
光圈100至第三透镜物侧表面131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sr5,光圈100至第三透镜像侧表面132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sr6,其满足下列条件:|Dsr6/Dsr5|=0.09。
第六透镜160任一表面中最靠近光轴的反曲点位置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Yp6x,第六透镜物侧表面161中最靠近光轴的反曲点位置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Yp61,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焦距为f,其满足下列条件:Yp61/f=0.76。
第六透镜160任一表面中最靠近光轴的反曲点位置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Yp6x,第六透镜像侧表面162中最靠近光轴的反曲点位置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Yp62,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焦距为f,其满足下列条件:Yp62/f=0.55。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一以及表二。
表一为图1第一实施例详细的结构数据,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及焦距的单位为毫米(mm),且表面0到18依序表示由物侧至像侧的表面。表二为第一实施例中的非球面数据,其中,k为非球面曲线方程式中的锥面系数,A4到A14则表示各表面第4到14阶非球面系数。此外,以下各实施例表格乃对应各实施例的示意图与像差曲线图,表格中数据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的表一及表二的定义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3至图4,其中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由图3可知,取像装置包括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未另标号)与电子感光元件290。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210、第二透镜220、第三透镜230、光圈200、第四透镜240、第五透镜250、第六透镜260、滤光元件270、保护玻璃275与成像面280。其中,电子感光元件290设置于成像面280上。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包括六片透镜(210、220、230、240、250、260),并且各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2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表面21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21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球面。
第二透镜2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22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22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2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23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23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2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24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24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2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25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25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其物侧表面251与像侧表面25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第六透镜26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26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26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其物侧表面261与像侧表面26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滤光元件270与保护玻璃275的材质皆为玻璃,其设置于第六透镜260及成像面280之间,并不影响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焦距。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三以及表四。
第二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5至图6,其中图5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由图5可知,取像装置包括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未另标号)与电子感光元件390。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310、第二透镜320、第三透镜330、光圈300、第四透镜340、光阑301、第五透镜350、第六透镜360、滤光元件370、保护玻璃375与成像面380。其中,电子感光元件390设置于成像面380上。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包括六片透镜(310、320、330、340、350、360),并且各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3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表面31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31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球面。
第二透镜3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32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32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3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表面33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33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球面。
第四透镜3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34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34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3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35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35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其物侧表面351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第六透镜36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36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36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其像侧表面362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滤光元件370与保护玻璃375的材质皆为玻璃,其设置于第六透镜360及成像面380之间,并不影响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焦距。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五以及表六。
第三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7至图8,其中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8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四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由图7可知,取像装置包括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未另标号)与电子感光元件490。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410、第二透镜420、第三透镜430、光圈400、第四透镜440、光阑401、第五透镜450、第六透镜460、滤光元件470、保护玻璃475与成像面480。其中,电子感光元件490设置于成像面480上。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包括六片透镜(410、420、430、440、450、460),并且各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4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表面41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41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球面。
第二透镜4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42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42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4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表面43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43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球面。
第四透镜4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44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44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4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45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45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其物侧表面451与像侧表面45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第六透镜46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46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46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其像侧表面462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滤光元件470与保护玻璃475的材质皆为玻璃,其设置于第六透镜460及成像面480之间,并不影响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焦距。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七以及表八。
第四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五实施例>
请参照图9至图10,其中图9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10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五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由图9可知,取像装置包括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未另标号)与电子感光元件590。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510、第二透镜520、第三透镜530、光圈500、第四透镜540、光阑501、第五透镜550、第六透镜560、滤光元件570、保护玻璃575与成像面580。其中,电子感光元件590设置于成像面580上。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包括六片透镜(510、520、530、540、550、560),并且各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5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表面51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51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球面。
第二透镜5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52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52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5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表面53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53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球面。
第四透镜5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54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54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5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55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55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56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56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56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其物侧表面561与像侧表面56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滤光元件570与保护玻璃575的材质皆为玻璃,其设置于第六透镜560及成像面580之间,并不影响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焦距。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九以及表十。
第五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六实施例>
请参照图11至图12,其中图1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1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六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由图11可知,取像装置包括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未另标号)与电子感光元件690。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610、第二透镜620、第三透镜630、光圈600、第四透镜640、第五透镜650、第六透镜660、滤光元件670、保护玻璃675与成像面680。其中,电子感光元件690设置于成像面680上。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包括六片透镜(610、620、630、640、650、660),并且各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6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61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61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6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62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62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6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63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63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6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64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64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6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65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65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其物侧表面651具有至少一反曲点。第四透镜像侧表面642与第五透镜物侧表面651相粘合。
第六透镜66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66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66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其物侧表面661与像侧表面66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滤光元件670与保护玻璃675的材质皆为玻璃,其设置于第六透镜660及成像面680之间,并不影响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焦距。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十一以及表十二。
第六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七实施例>
请参照图13至图14,其中图1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1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七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由图13可知,取像装置包括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未另标号)与电子感光元件790。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710、第二透镜720、第三透镜730、光圈700、第四透镜740、第五透镜750、第六透镜760、滤光元件770、保护玻璃775与成像面780。其中,电子感光元件790设置于成像面780上。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包括六片透镜(710、720、730、740、750、760),并且各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7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表面71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71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球面。
第二透镜7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72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72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7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表面73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73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球面。
第四透镜7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74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74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7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75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75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其物侧表面751与像侧表面75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第六透镜76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76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76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其物侧表面761与像侧表面76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滤光元件770与保护玻璃775的材质皆为玻璃,其设置于第六透镜760及成像面780之间,并不影响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焦距。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十三以及表十四。
第七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艺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32)
1.一种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包括六片透镜,其特征在于,该六片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
一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一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一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一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
一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以及
一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其中,该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一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该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最大成像高度为ImgH,该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光圈值为Fno,该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该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该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该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4,该第三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5,该第三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6,其满足下列条件:
1.0<TL/ImgH<5.40;
0.70<Fno<2.70;
CT4/CT2<4.50;
-1.0<(R5+R6)/(R5-R6)<1.80;以及
CT1/CT3<0.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该第六透镜物侧表面与该第六透镜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该第六透镜任一表面中最靠近光轴的反曲点位置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Yp6x,该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焦距为f,其满足下列条件:
0<Yp6x/f<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该第四透镜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该第五透镜物侧表面与该第五透镜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该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该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最大成像高度为ImgH,该第三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5,该第三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6,其满足下列条件:
2.0<TL/ImgH<5.20;以及
-0.70<(R5+R6)/(R5-R6)<0.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该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该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该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4,其满足下列条件:
0.05<CT1/CT3<0.50;以及
0.10<CT4/CT2<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5,该第六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1,其满足下列条件:
-5.0<(R5-R11)/(R5+R11)<1.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3,该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其满足下列条件:
-1.80<(R3+R4)/(R3-R4)<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径为SD11,该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径为SD62,该第五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9,该第五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0,其满足下列条件:
0.1<SD62/SD11<1.0;以及
-0.75<(R9+R10)/(R9-R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光圈,其中该光圈至该第三透镜物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sr5,该光圈至该第三透镜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sr6,其满足下列条件:
|Dsr6/Dsr5|<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为V2,其满足下列条件:
10.0<V2<25.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为V2,该第三透镜的阿贝数为V3,该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该六片透镜中设置于一被摄物和一光圈之间的所有透镜的综合焦距为fG1,该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该六片透镜中设置于该光圈和该成像面之间的所有透镜的综合焦距为fG2,其满足下列条件:
0.20<V2/V3<1.50;以及
-0.65<fG2/fG1<1.2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其特征在于,该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光圈值为Fno,该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其满足下列条件:
1.0<Fno<2.0;以及
1/|tan(HFOV)|≤0.6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该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该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入瞳孔径为EPD,其满足下列条件:
2.0<TL/EPD<12.0。
14.一种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以及
一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该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该成像面上。
15.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取像装置。
16.一种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包括六片透镜,其特征在于,该六片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
一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一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一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一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
一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以及
一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
其中,该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一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该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最大成像高度为ImgH,该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光圈值为Fno,该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该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4,该第三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5,该第三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6,其满足下列条件:
1.0<TL/ImgH<5.70;
0.70<Fno<2.70;
CT4/CT2<4.80;以及
-1.0<(R5+R6)/(R5-R6)<1.80。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五透镜物侧表面与该第五透镜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该第五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9,该第五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0,其满足下列条件:
1.0≤(R9+R10)/(R9-R10)<3.0。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该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该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最大成像高度为ImgH,该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该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4,其满足下列条件:
2.0<TL/ImgH<5.20;以及
0.10<CT4/CT2<3.0。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5,该第三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6,其满足下列条件:
-0.70<(R5+R6)/(R5-R6)<0.25。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5,该第六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1,该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该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该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入瞳孔径为EPD,其满足下列条件:
-4.0<(R5-R11)/(R5+R11)<0.90;以及
2.0<TL/EPD<12.0。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置于该第三透镜及该第四透镜之间的一光圈,其中该第一透镜的屈折力为P1,该第二透镜的屈折力为P2,该第三透镜的屈折力为P3,该第四透镜的屈折力为P4,该第五透镜的屈折力为P5,该第六透镜的屈折力为P6,该第i透镜的屈折力为Pi,其满足下列条件:
3.0<Σ|Pi|,其中i=1、2、3、4、5、6。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该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该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该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4,该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5,该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6,其满足下列条件:
(CT4+CT5+CT6)/(CT1+CT2+CT3)<1.10。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其特征在于,该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该六片透镜中至少一片透镜的阿贝数小于或等于22,该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其满足下列条件:
1/|tan(HFOV)|<0.80。
25.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其特征在于,该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光圈值为Fno,其满足下列条件:
1.0<Fno<1.90。
26.一种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包括六片透镜,其特征在于,该六片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
一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
一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一第三透镜;
一第四透镜;
一第五透镜;以及
一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
其中,该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进一步包括设置于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之间的一光圈,该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该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该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为V2,该光圈至该第三透镜物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sr5,该光圈至该第三透镜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sr6,其满足下列条件:
CT1/CT3<0.80;
10.0<V2<25.0;以及
|Dsr6/Dsr5|<1.0。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其特征在于,该第六透镜物侧表面与该第六透镜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为V2,该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该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其满足下列条件:
10.0<V2<23.0;以及
0.05<CT1/CT3<0.50。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其特征在于,该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其满足下列条件:
0.75<f/T12<3.90。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为V2,该第三透镜的阿贝数为V3,该第五透镜的阿贝数为V5,其满足下列条件:
30.0<V2+V3+V5<90.0。
31.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其特征在于,该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该六片透镜中至少三片透镜的材料为塑料,且该至少三片透镜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该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该六片透镜中设置于一被摄物和该光圈之间的所有透镜的综合焦距为fG1,该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该六片透镜中设置于该光圈和一成像面之间的所有透镜的综合焦距为fG2,其满足下列条件:
-1.0<fG2/fG1<5.0。
32.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一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该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的入瞳孔径为EPD,其满足下列条件:
1.0<TL/EPD<13.5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129572A TWI656376B (zh) | 2017-08-30 | 2017-08-30 | 影像擷取系統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TW106129572 | 2017-08-3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25968A true CN109425968A (zh) | 2019-03-05 |
CN109425968B CN109425968B (zh) | 2020-12-01 |
Family
ID=65436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136418.5A Active CN109425968B (zh) | 2017-08-30 | 2017-11-16 | 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539760B2 (zh) |
CN (1) | CN109425968B (zh) |
TW (1) | TWI656376B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44938A (zh) * | 2019-08-28 | 2021-03-05 |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TWI722713B (zh) * | 2019-12-12 | 2021-03-21 | 大陸商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 廣角鏡頭(二十六) |
CN112748512A (zh) * | 2019-10-29 | 2021-05-04 |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CN113138453A (zh) * | 2020-01-17 | 2021-07-20 |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 成像镜头 |
CN113484979A (zh) * | 2020-12-28 | 2021-10-08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CN113960754A (zh) * | 2021-10-26 | 2022-01-21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CN115047604A (zh) * | 2022-08-17 | 2022-09-13 |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智能终端 |
US12105355B2 (en) | 2019-12-09 | 2024-10-01 |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 Wide-angle lens assembly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41865B (zh) * | 2017-09-27 | 2018-11-2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TWI781987B (zh) * | 2018-03-09 | 2022-11-01 | 光芒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 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
JP2019168693A (ja) * | 2018-03-23 | 2019-10-03 | 日精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撮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
CN110320637B (zh) * | 2018-03-30 | 2023-05-30 | 光芒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镜头及其制造方法 |
US11314043B2 (en) | 2018-09-10 | 2022-04-26 |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 Lens assembly including six lenses of −−++−+ refractive powers |
CN108983401B (zh) * | 2018-10-10 | 2023-08-04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透镜组 |
CN109445068B (zh) * | 2018-12-05 | 2020-02-18 |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 车载摄像镜头及成像设备 |
TWI823882B (zh) * | 2018-12-14 | 2023-12-01 | 光芒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 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
TWI716870B (zh) * | 2019-05-13 | 2021-01-21 | 大陸商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 成像鏡頭(三十六) |
CN114815148A (zh) * | 2019-06-13 | 2022-07-29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DE112020003269T5 (de) | 2019-07-09 | 2022-05-19 | Immervision Inc. | Verfahren zum Entwerfen von Miniaturobjektiven mit zweckmäßiger Verzerrung |
TWI718066B (zh) * | 2020-05-29 | 2021-02-01 | 紘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攝像透鏡組、成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CN113900237B (zh) * | 2021-12-10 | 2022-04-26 |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及成像设备 |
TWI819742B (zh) * | 2022-08-10 | 2023-10-21 | 新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成像透鏡組及攝像模組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99922A (zh) * | 2016-07-13 | 2016-12-07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七片式广角镜头 |
US20170052349A1 (en) * | 2015-08-21 | 2017-02-23 |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 Wide-angle lens assembly |
CN106501920A (zh) * | 2015-09-03 | 2017-03-15 | 先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系统 |
US20170102526A1 (en) * | 2015-10-12 | 2017-04-13 | Kinko-Optical Co., Ltd. | Six-piece wide-angle lens module |
CN206362992U (zh) * | 2016-12-27 | 2017-07-28 | 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高清鱼眼镜头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27259A (en) | 1982-08-23 | 1984-01-24 |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Selectable field-of-view infrared lens |
US4993814A (en) | 1988-01-18 | 1991-02-19 |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 Zoom lens system |
JPH01303409A (ja) | 1988-05-31 | 1989-12-07 | Minolta Camera Co Ltd | 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を含むレンズ |
US5159492A (en) | 1990-03-23 | 1992-10-27 |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 Objective lens system for use within microscope |
JP2599312B2 (ja) | 1991-02-21 | 1997-04-09 | 株式会社コパル | 超広角レンズ |
US5313330A (en) | 1992-08-31 | 1994-05-17 | U.S. Precision Lens Incorporated | Zoom projection lens systems |
US5448319A (en) | 1992-09-22 | 1995-09-05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Optical system for monitor cameras to be mounted on vehicles |
JP2001066523A (ja) | 1999-08-25 | 2001-03-16 | Nikon Corp | 接眼レンズ |
JP4064596B2 (ja) | 2000-03-29 | 2008-03-19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バリフォーカルレンズ |
JP4197994B2 (ja) | 2003-06-19 | 2008-12-17 |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 |
JP3938143B2 (ja) | 2004-02-09 | 2007-06-27 |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 超広角光学系 |
JP2006349920A (ja) | 2005-06-15 | 2006-12-28 | Ricoh Co Ltd | 撮影光学系、撮影レンズユニット、カメラ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
JP4855042B2 (ja) | 2005-10-17 | 2012-01-1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撮影光学系,撮影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 |
JP2007279632A (ja) | 2006-04-12 | 2007-10-2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超広角レンズ |
JP2008134494A (ja) | 2006-11-29 | 2008-06-12 | Topcon Corp | 超広角光学系、撮像レンズ装置 |
JP5042767B2 (ja) | 2007-10-05 | 2012-10-03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
CN101520544A (zh) | 2008-02-27 | 2009-09-02 | 全景科技有限公司 | 可变曲率的透镜结构 |
KR101853808B1 (ko) | 2010-09-07 | 2018-05-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각 렌즈계 및 이를 구비한 촬상 장치 |
WO2013046566A1 (ja) | 2011-09-29 | 2013-04-04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
WO2013046567A1 (ja) * | 2011-09-29 | 2013-04-04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
TWI449944B (zh) * | 2012-07-24 | 2014-08-2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廣視角光學鏡頭組 |
US8873167B2 (en) | 2012-11-07 | 2014-10-28 | Alex Ning | Wide-angle lenses with reduced ghost reflections |
CN104919353B (zh) | 2013-04-22 | 2018-05-15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广角物镜光学系统 |
CN203606551U (zh) | 2013-10-30 | 2014-05-21 |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高像素光学镜头 |
JP2015190999A (ja) | 2014-03-27 | 2015-11-02 |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 結像光学系 |
CN204188869U (zh) | 2014-09-22 | 2015-03-04 |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大光圈超广角镜头 |
TWI589920B (zh) | 2015-08-25 | 2017-07-0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 |
CN205157867U (zh) | 2015-10-28 | 2016-04-13 | 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清超广角定焦镜头 |
TWI582457B (zh) * | 2016-04-20 | 2017-05-1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取像光學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TWI582458B (zh) | 2016-04-22 | 2017-05-1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成像光學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CN107329241B (zh) | 2016-04-29 | 2020-02-28 |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 广角镜头 |
TWM537220U (zh) * | 2016-05-13 | 2017-02-2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 |
TWI596374B (zh) * | 2016-08-26 | 2017-08-2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影像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TWI620955B (zh) | 2016-09-13 | 2018-04-1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 |
TWI616677B (zh) | 2016-09-13 | 2018-03-0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 |
TWI636294B (zh) | 2017-01-05 | 2018-09-2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 |
TWI640810B (zh) | 2017-01-05 | 2018-11-1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 |
CN107450159B (zh) * | 2017-06-08 | 2019-10-15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
2017
- 2017-08-30 TW TW106129572A patent/TWI656376B/zh active
- 2017-11-16 CN CN201711136418.5A patent/CN109425968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1-08 US US15/865,163 patent/US10539760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70052349A1 (en) * | 2015-08-21 | 2017-02-23 |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 Wide-angle lens assembly |
CN106501920A (zh) * | 2015-09-03 | 2017-03-15 | 先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系统 |
US20170102526A1 (en) * | 2015-10-12 | 2017-04-13 | Kinko-Optical Co., Ltd. | Six-piece wide-angle lens module |
CN106199922A (zh) * | 2016-07-13 | 2016-12-07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七片式广角镜头 |
CN206362992U (zh) * | 2016-12-27 | 2017-07-28 | 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高清鱼眼镜头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44938A (zh) * | 2019-08-28 | 2021-03-05 |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CN112748512A (zh) * | 2019-10-29 | 2021-05-04 |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CN112748512B (zh) * | 2019-10-29 | 2024-01-26 |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US12105355B2 (en) | 2019-12-09 | 2024-10-01 |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 Wide-angle lens assembly |
TWI722713B (zh) * | 2019-12-12 | 2021-03-21 | 大陸商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 廣角鏡頭(二十六) |
CN113138453A (zh) * | 2020-01-17 | 2021-07-20 |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 成像镜头 |
CN113484979A (zh) * | 2020-12-28 | 2021-10-08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CN113960754A (zh) * | 2021-10-26 | 2022-01-21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CN113960754B (zh) * | 2021-10-26 | 2023-10-31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CN115047604A (zh) * | 2022-08-17 | 2022-09-13 |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智能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25968B (zh) | 2020-12-01 |
US10539760B2 (en) | 2020-01-21 |
TW201913164A (zh) | 2019-04-01 |
US20190064483A1 (en) | 2019-02-28 |
TWI656376B (zh) | 2019-04-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425968A (zh) | 影像撷取系统镜片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8345087B (zh) | 光学影像镜片系统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6940469B (zh) | 摄影透镜组以及取像装置 | |
CN106154513B (zh) | 光学镜头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7402433B (zh) | 取像用光学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7121763B (zh) | 摄影光学系统及取像装置 | |
CN106896470B (zh) | 光学摄影镜组、取像装置以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 |
CN105807407B (zh) | 成像光学镜片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9031617B (zh) | 摄像光学镜片组及取像装置 | |
CN107305283B (zh) | 取像光学系统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9960013A (zh) | 取像用光学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9085692A (zh) | 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8254854A (zh) | 影像撷取系统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9557636A (zh) | 光学摄像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9307922A (zh) | 影像透镜系统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9669258A (zh) | 成像用光学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9031589A (zh) | 光学影像撷取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9507786A (zh) | 摄像用光学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7462979A (zh) | 拾像光学系统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9709664B (zh) | 光学摄像镜组及取像装置 | |
CN108957687A (zh) | 摄影镜片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TWI641865B (zh) | 光學成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CN108873251A (zh) | 摄影用光学镜组及取像装置 | |
CN104345433A (zh) | 影像撷取系统透镜组及取像装置 | |
CN108333712A (zh) | 光学影像系统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