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17599B - 便携终端 - Google Patents

便携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17599B
CN109417599B CN201780038953.9A CN201780038953A CN109417599B CN 109417599 B CN109417599 B CN 109417599B CN 201780038953 A CN201780038953 A CN 201780038953A CN 109417599 B CN109417599 B CN 1094175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unit
portable terminal
displayed
image pick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89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17599A (zh
Inventor
西村龙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ell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xel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xell Ltd filed Critical Maxel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417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75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175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75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02Viewfind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1/00Filters or other obtura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 G03B11/04Hoods or caps for eliminating unwanted light from lenses, viewfinders or focusing aids
    • G03B11/046Hoods or caps for eliminating unwanted light from lenses, viewfinders or focusing aids for viewfinders or eyepie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18Signals indicating condition of a camera member or suitability of ligh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18Signals indicating condition of a camera member or suitability of light
    • G03B17/20Signals indicating condition of a camera member or suitability of light visible in viewfin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04N23/635Region indicators; Field of view indic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5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comprising setting of focusing reg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5Control of camera direction for changing a field of view, e.g. pan, tilt or based on tracking of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正面侧具有摄像部且在背面侧具有显示部和传感器的便携终端,其包括:根据所述摄像部输出的信号生成要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信息的信号处理部;和从所述传感器输入信号,控制所述信号处理部的控制部,基于所述控制部所做的控制的所述显示部的显示状态包括:在从所述传感器没有输入检测信号时显示于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显示状态;和在从所述传感器输入检测信号时显示于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状态。

Description

便携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摄像部和显示器的便携终端。
背景技术
具有摄像部(相机)的现有的便携终端一般具有通信功能,能够将由相机拍摄的图像经由电话线路和网络对外部发送,能够容易地进行用户之间的图像的共享等。这样的便携终端通常在背面具有液晶等的显示器,由相机拍摄时能够手持终端,一边从规定的离开距离监视显示于显示器上的拍摄中的图像一边进行拍摄。
关于这样的便携终端,例如在专利文献1、2中有公开。另一方面,数字相机等摄像装置中,还具有在这样的显示器之外还包括能够窥视观察拍摄图像的电子取景器的装置。关于电子取景器,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有公开。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3649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5717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101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2中公开的便携终端,具有在室外等明亮的环境中外光对显示器入射、难以观看显示器上的图像的技术问题。另外,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电子取景器易于遮光、在室外等明亮的环境中也容易进行图像的监视,但另一方面,具有电子取景器的装置存在难以小型化、薄型化、在显示器之外还要耗费电子取景器的电子部件的成本的问题。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能够在便携终端中使用包括取景器部的观察器的方式控制便携终端的显示。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中,例如采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结构。举其一例,是一种在正面侧具有摄像部且在背面侧具有显示部和传感器的便携终端,其包括:根据所述摄像部输出的信号生成要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信息的信号处理部;和从所述传感器输入信号,控制所述信号处理部的控制部,基于所述控制部所做的控制的所述显示部的显示状态包括:在从所述传感器没有输入检测信号时显示于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显示状态;和在从所述传感器输入检测信号时显示于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状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进行适合于包括取景器部的观察器的显示,能够在便携终端中使用观察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便携终端的结构的例子的框图。
图2是表示显示器的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便携终端的外观的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观察器的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观察器的取景器部的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6A是表示未安装观察器时的显示的例子的图。
图6B是表示安装实施例1的观察器时的显示的例子的图。
图7A是表示未安装观察器时的对焦设定区域框的例子的图。
图7B是表示安装实施例1的观察器时的对焦设定区域框的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1的观察器的另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2的便携终端的结构的例子的框图。
图10是表示实施例2的便携终端的外观的例子的图。
图11是表示实施例2的观察器的例子的图。
图12A是表示实施例2的拍摄模式的显示的例子的图。
图12B是表示实施例2的再现模式的显示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便携终端1的结构的例子的框图。镜头部2a和摄像部3a是在便携终端1的正面配置的后置相机,一般用于风景等通常的拍摄。镜头2b和摄像部3b是在便携终端1的背面配置的前置相机,在进行所谓自拍时使用。
镜头部2a、2b分别由包括对焦透镜的多片透镜构成,由控制电路6控制对焦透镜的位置而进行对焦动作。摄像部3a、3b包括由CMOS或CCD等构成的摄像元件。在摄像部3a、3b的摄像面上二维状地排列了作为摄像元件的光电转换元件,对经由镜头部2a、2b输入并在摄像面上成像的被摄体的光学像进行光电转换而转换为摄像信号。
在摄像部3a、3b中,内置了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AD转换电路,输出数字化后的摄像信号。另外,摄像部3a、3b也可以包括配置了相位差AF(自动对焦)用的像素的摄像元件,实现AF的高速化。摄像部3a、3b也可以内置存储器,缩短到下一次摄像的间隔。
另外,在摄像部3a、3b没有内置AD转换电路的情况下,AD转换电路也可以设置在摄像部3a、3b的外部。摄像部3a、3b和镜头部2a、2b在对焦动作以外也与便携终端1的工作模式相应地由控制电路6控制。
接口电路4与便携终端1的工作模式相应地,将来自摄像部3a、3b的输入信号的一方或双方对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5输出。该工作模式也由控制电路6控制。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5对于来自接口电路4的输入信号,进行滤波、与感光度设定相应的放大、白平衡校正等各种图像信号处理。
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5根据图像信号处理后的信号,与工作模式相应地生成动态图像数据或静止图像数据,作为显示用的影像数据或存储用的影像数据。此处,显示用的影像数据也可以作为图像放大缩小。显示用的影像数据对显示器8输出,存储用的影像数据对编码解码电路15输出。
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5也可以从编码解码电路15输入编码或解码后的影像数据,对存储再现电路10输出,也可以生成显示用的影像数据并对显示器8输出。然后,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5也可以与控制电路6的控制相应地,生成文字或图形的图像数据,对显示器8输出,也可以调整显示器8的亮度。
另外,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5在进行图像信号处理的电路以外还具有进行声音信号处理的电路,对于来自麦克风34的输入信号进行编码等规定的声音信号处理。然后,输入编码后的声音信号时进行解码,对扬声器32输出。麦克风34和扬声器32可以是通话用的,也可以经由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5和控制电路6,利用无线通信部14对电话线路发送接收声音信号。
另外,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5可以是与其他电路单片化而成的LSI,也可以是1个独立的LSI。而且,也可以是与摄像部3a、3b的性能相应地,包括分别对摄像部3a、3b进行处理的2个系统的电路,可以同时进行2个系统的信号处理的电路。另外,也可以将DRAM或闪存等存储器12用作暂时的缓冲存储器。
编码解码电路15对动态图像数据或静止图像数据进行编码处理,或者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解码处理。也可以代替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5,对声音信号进行编码处理,或者进行解码处理。存储再现电路10将从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5输入的数据写入存储介质11中,或者读取存储介质11中存储的数据,对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5输出。另外,读写的数据可以是编码后的数据。
控制电路6从朝向检测部7、操作输入部9、位置信息输入部13、非接触式传感器31各部输入信息,控制镜头部2a、2b、摄像部3a、3b、接口电路4各部,与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5和无线通信部14之间输入输出信息。另外,控制电路6也可以控制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5和无线通信部14,也可以经由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5控制显示器8、编码解码电路15、存储再现电路10。
此外,也可以使用省略了图示的控制线,由控制电路6直接地控制显示器8、编码解码电路15、存储再现电路10。另外,控制电路6可以是处理器,可以执行未图示的存储器或处理器中内置的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
无线通信部14是通过无线通信与互联网等通信的电路。无线通信可以是电话线路和无线LAN等。位置信息输入部13是通过GPS或无线通信取得便携终端1的位置信息、将取得的位置信息对控制电路6输出的电路。朝向检测部7是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重力、用角速度传感器检测旋转、将检测出的信息对控制电路6输出的电路。
非接触式传感器31是检测物体靠近了便携终端1的传感器,是主要检测脸部为了通话而靠近了便携终端1的传感器。本实施例的非接触式传感器31也检测脸部以外的靠近,所以优选也能够检测并非人体的物体的靠近的红外线型非接触式传感器等。
操作输入部9接受用户的操作输入。具体而言,如后所述,是触摸面板、电源按钮和快门,但不限定于这些,也可以包括各种专用按钮。显示器8例如是液晶面板或有机EL面板等显示面板。优选显示器8与操作输入部9的触摸面板形成为一体,以下只要没有特别提及,将包括操作输入部9的触摸面板也称为显示器8。
另外,便携终端1可以是一般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等。
便携终端1的工作模式中至少具有拍摄模式和再现模式。首先,对于拍摄模式的动作进行说明。通过对操作输入部9(触摸面板)操作等而由控制电路6检测出拍摄模式的起动指示、进行与拍摄模式相应的控制。拍摄模式中,还具有静止图像拍摄模式和动态图像拍摄模式。
在静止图像拍摄或动态图像拍摄时,都是摄像部3a、3b以规定的周期输出摄像信号,对于摄像信号,经过接口电路4用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5进行规定的图像信号处理,生成显示用的影像数据。显示用的影像数据被实时地显示在显示器8上。
此时,与AF和光圈值、使用摄像部3a和摄像部3b的哪一方等相应地,控制电路6控制镜头部2a、2b、摄像部3a、3b、接口电路4、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5等。另外,在设定为因快门的按压而检测出半按和全按2种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电路6也可以在检测出半按状态时进行AF的控制。
在静止图像拍摄模式下,检测出快门被按下、或全按时,控制电路6按照快门速度等拍摄条件控制各部。然后,对于由摄像部3a、3b拍摄的静止图像的摄像信号,由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5实施规定的静止图像信号处理之后,由编码解码电路15进行编码。
此处,进行静止图像信号处理和编码时,可以使用存储器12作为缓冲存储器。另外,编码例如可以是向JPEG数据的编码,也可以是向MPEG数据的静止图像的编码。对于编码后的静止图像数据,由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5输出至存储再现电路10,由存储再现电路10存储在存储介质11中。另外,也可以不使用编码解码电路15,以高画质的RAW格式存储。
在动态图像拍摄模式下,检测出快门被按下、或全按时,控制电路6按照拍摄条件控制各部。动态图像拍摄模式的情况下,即使解除快门的按下,控制电路6的拍摄的控制也继续。对于由摄像部3a、3b拍摄的动态图像的摄像信号,由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5实施规定的动态图像信号处理之后,由编码解码电路15进行编码。
编码例如可以是向H.264或H.265等MPEG数据的编码,也可以是向其他动态图像用格式的编码。对于编码后的动态图像数据,由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5输出至存储再现电路10,由存储再现电路10存储在存储介质11中。
在动态图像拍摄中检测出快门被再次按下时,控制电路6结束拍摄的控制。另外,在动态图像拍摄中和拍摄后,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5生成显示用的影像数据,显示用的影像数据被实时地显示在显示器8上。
接着,对于再现模式的动作进行说明。通过对操作输入部9(触摸面板)操作等而由控制电路6检测出再现模式的起动指示、进行与再现模式相应的控制。存储再现电路10从存储介质11中存储的数据中读取指定的数据,读取的数据经由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5被编码解码电路15解码,解码后的数据被输出至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5。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5根据解码后的数据生成显示用的影像数据,显示用的影像数据被显示在显示器8上。
图2是表示包括液晶面板22和触摸面板21的显示器8的截面结构的一例的图。显示器8中,将触摸面板21配置在液晶面板22的上表面并将两者形成为一体,在触摸面板21的上表面配置了玻璃等的保护罩20,在液晶面板22的下表面配置了背光源23。
触摸面板21例如是静电电容方式,透明电极以正交的二维状排列。人的手指或触控笔接触或靠近显示器8的显示画面时,手指或触控笔与透明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变化,检测出接触的画面上的水平、垂直方向的位置。另外,关于包括触摸面板21的显示器8的显示和操作,在后文中叙述。
该结构中,因为隔着保护罩20检测静电电容,所以通过以与保护罩20密合的方式配置触摸面板21,检测精度提高。另外,通过对保护罩20的表面进行光泽加工,液晶面板22的显示图像的清晰度提高,并且手指或触控笔的滑动改善。但是,对保护罩20的表面进行光泽加工时,来自外部的光的反射量会增加。
背光源23从液晶面板22的背面照射照明光而使图像显示。不需要显示的情况下,为了减少耗电而控制使背光源23熄灭。背光源23的熄灭可以是显示器8全体的熄灭,也可以将背光源23分割为多个部分地控制,是显示器8的一部分的熄灭。
另外,也可以代替液晶面板22和背光源23,而改为有机EL等的面板。使用有机EL等发光元件的显示面板中,不需要背光源。另外,触摸面板21在静电电容方式以外也可以使用压敏方式等。
图3是表示便携终端1的外观的例子的图,图3(a)是从背面侧观察便携终端1的图,图3(b)是从侧面一侧观察便携终端1的图,图3(c)是从正面侧观察便携终端1的图。在便携终端1的背面配置了与触摸面板21形成为一体的显示器8。
如图3(a)、(c)所示,后置相机的镜头部2a配置在正面,前置相机的镜头部2b配置在背面。图3(a)、(c)中,示出了镜头部2a、2b分别是正面和背面的表面上的固定式的例子,但也可以是装卸式的、能够交换为焦距不同的镜头。电源按钮33是便携终端1的起动和结束时操作的开关,也可以是便携终端1具有省电模式时兼用作省电模式的恢复用的开关。
扬声器32和麦克风34例如是通话用的,以通话时位于通话者的耳和口附近的方式配置。非接触式传感器31例如为了检测出通话时的脸部的靠近,而配置在扬声器32附近,红外线型非接触式传感器中具有近红外光的发光部和受光部。非接触式传感器31为了如后所述地检测出观察器的安装,而配置在与显示器8同一面即背面。扬声器32和麦克风34也配置在背面。
快门35是指示通过镜头部2a的拍摄的开关,可以与通过触摸面板21的一部分的触摸进行的快门共存,也可以不设置快门35。图3(b)的例子是电源开关33和快门35的配置的一例,并不限定于该配置。
图4是表示在便携终端1上安装的观察器40的例子的图。观察器40是能够在便携终端1的背面装卸的结构。图4(a)是从背面侧观察观察器40的图,图4(b)是从侧面一侧观察观察器40的图,图4(c)是从正面侧观察观察器40的图。此处,背面、侧面、正面是与图3所示的便携终端1相同的面,不是基于观察器40的结构的面。
观察器40包括取景器部42a。取景器42a如图4(a)、(b)所示,是方筒即侧面四方被大致长方形的遮光板包围的形状,将来自侧面的光屏蔽。如图4(a)、(c)所示,取景器部42a的开口部41是使从观察器40的正面侧射向背面侧的光通过的开口部,开口部41内的结构用图5在后文中叙述。空洞部43是在观察器40的正面侧与背面侧之间使光和人的手指或触控笔通过的空洞。
观察器40全体是以覆盖便携终端1的背面和侧面的一部分的方式安装的形状,用遮光的材料、例如着色的聚碳酸酯等材料形成。观察器40与便携终端1可以是通过用手指夹住而维持安装状态的形状,也可以是观察器40和便携终端1分别具有省略了图示的凹凸,通过将凹凸嵌合而维持安装状态的形状。
另外,观察器40是在观察器40被安装在便携终端1上的状态下能够被非接触式传感器31检测出的形状。因此,在安装时,开口部41和空洞部43不是位于与非接触式传感器31面对的位置,而是除开口部41和空洞部43外的观察器40的一部分与非接触式传感器31面对的位置。
图5是表示取景器部42a的例子的截面图。在取景器部42a的开口部41中嵌有玻璃罩50和透镜51,取景器部42a的侧面是它们的支承部件。无观察器40地直接目视显示器8的情况下,从与显示器8隔开30cm程度以上的距离通常地目视,与此相对,使用观察器40的情况下,以窥视取景器42a的状态目视显示器8,所以用透镜51调整为将显示器8上显示的图像放大并合焦。
玻璃罩50是保护透镜51的。优选取景器部42a从与眼接触的位置延伸至玻璃罩50,优选是能够通过取景器部42a的侧面和窥视的人的脸部来对玻璃罩50遮挡外部光的形状。
图6A是表示未安装观察器40的情况下的显示的例子的图,图6B是表示安装了观察器40的情况下的显示的例子的图。显示器8的显示与是否安装了观察器40、即是否使用了观察器40相应地变更。图6A的未使用观察器40的情况下,对显示器8直视。
图6A中,被摄体67a是由摄像部3a拍摄的被摄体的显示。摄像区域66a优选是由摄像部3a拍摄的范围的显示,但也可以对周围进行裁剪从而是一部分范围的显示。另外,被摄体67a和摄像区域66a的显示也可以与摄像部3a、3b的像素数和显示器8的像素数之比相应地缩小显示。
设定按钮60~64是各种设定按钮的显示,快门按钮65是作为快门的按钮的显示。设定按钮60是用于切换前置相机和后置相机的,设定按钮61是用于变更ISO感光度的,设定按钮62是用于变更光圈值的,设定按钮63是用于变更快门速度的,设定按钮64是用于设定闪光灯的。
这些设定按钮60~64是用于相机设定的操作菜单,显示在显示器8上,当检测出操作输入部9的触摸面板21中的与显示对应的位置被触摸时,通过控制电路6的处理,将设定变更。例如,设定按钮60每次被触摸时切换后置相机和前置相机。
另外,设定按钮61被触摸时,显示能够通过横向滚动选择的ISO感光度,通过触摸选择时变更ISO感光度。设定按钮62的光圈值和设定按钮63的快门速度也与设定按钮61同样地工作。设定按钮64每次被触摸时设定打开(强制发光)、关闭(禁止发光)、自动发光(与亮度相应地进行发光控制)。
另外,这些设定按钮60~64是操作菜单的一例,也可以显示向包括动态图像拍摄的拍摄模式和再现模式的模式变更、对焦模式、白平衡等任意的设定变更菜单和设定按钮。快门按钮65与快门35是相同的动作,也可以同时使用。
另外,由显示器8显示作为前置相机用摄像部3b拍摄的影像时按镜像显示,其他的图像按通常的正像显示。然后,图6A的显示和动作可以是智能手机的一般的显示和动作。
图6B的显示中,对于与图6A相同的显示附加同一符号,省略说明。区域68是与空洞部43对应的区域,即使在安装了观察器40的状态下,也能够经由空洞部43直视区域68,并且也能够触摸。图6B的设定按钮60~64和快门按钮65的显示,示出了与图6A相同的显示的例子,但也可以为了容纳在区域68中而与图6A的显示相比缩小地显示。
在安装了观察器40的情况下,也可以仅使用后置相机,不显示切换后置相机和前置相机的设定按钮60,也可以使设定按钮60变灰而不能选择。另外,也可以在检测出安装了观察器40的情况下,将设定按钮60~64变更为不同的操作菜单。
被摄体67b和摄像区域66b分别对应于被摄体67a和摄像区域66a,作为通过快门35或快门按钮65的1次操作进行的摄像的显示,使用同一影像数据显示。此处,被摄体67a和摄像区域66a是等倍显示的情况下,被摄体67b和摄像区域66b被缩小显示,在被摄体67a和摄像区域66a是缩小显示的情况下,比该缩小显示更小地缩小显示被摄体67b和摄像区域66b。该缩小由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5进行。
摄像区域66b的大小,优选是通过透镜51的放大、而能够没有遗漏地充分地确认摄像区域66b中显示的图像的大小。对于缩小至该大小的倍率,例如可以在设定按钮60~64的操作菜单中也显示倍率的设定按钮,通过触摸操作设定。另外,也可以预先设定从显示器8到透镜51的距离、从透镜51到窥视的眼的距离、透镜51的焦距等,取得显示器8的画面尺寸和分辨率等,计算缩小倍率。
摄像区域66b的周围的显示即区域69的影线部分的显示,可以降低亮度地显示,也可以使其成为黑色显示。为了该显示,可以控制液晶面板22,也可以控制背光源23。
观察器40的安装能够由非接触式传感器31检测到。例如,在设定为拍摄模式的状态下,非接触式传感器31在预先设定的距离范围中比预先设定的时间更长地检测出靠近物时,控制电路6可以控制变更为图6B所示的显示。即,控制电路6可以控制使包括被摄体67b的摄像区域66b缩小、降低区域69的显示亮度来进行显示。
另外,观察器40的卸下也被非接触式传感器31检测。例如,在设定为拍摄模式的状态下,非接触式传感器31在预先设定的距离范围中比预先设定的时间更长地没有检测出靠近物时,控制电路6可以控制变更为图6A所示的显示。另外,也可以在设定按钮60~64的操作菜单中也显示切换的设定按钮,通过触摸操作,控制切换图6A所示的显示和图6B所示的显示。
在静止图像和动态图像拍摄时,周围明亮时,存在显示器8的画面难以观看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安装观察器40,遮光性变好,即使周围明亮也易于确认被摄体67b的影像。
图7A是表示未安装观察器40的情况下的包括对焦设定区域框70a的显示的例子的图。图7A的显示中,对于与图6A相同的显示附加同一符号,省略说明。在图6A所示的显示中,例如触摸面板21检测出摄像区域66a的显示中的任意位置被触摸时,控制电路6对焦在与该被触摸的位置相当的摄像对象的距离,显示对焦设定区域框70a。
图7B是表示安装了观察器40的情况下的包括对焦设定区域框70b的显示的例子的图。图7B的显示中,对于与图6B相同的显示附加同一符号,省略说明。触摸板区域71经过对应于空洞部43的区域68被触摸,控制电路6进行控制,使摄像区域66b中的对焦设定框70b的位置与区域68中的被触摸的位置相应地移动。
由此,即使摄像区域66b的显示因为安装了观察器40而不能在玻璃罩50上触摸,也能够移动对焦设定区域框70b的位置。另外,也可以由控制电路6进行控制,将相当于图7A所示的设定按钮60~64的图标等显示在摄像区域66b的显示中,与对焦设定区域框70b的位置相应地选择图标等。
图8是表示观察器40的另一例的图。图8(a)是从背面侧观察观察器40的图,图8(b)是从侧面一侧观察观察器40的图,图8(c)是从正面侧观察观察器40的图。图8中,对于与图4相同的结构附加同一符号并省略说明。与图4相比较,图8中取景器部42b的形状不同。
图4所示的例子中,取景器部42a的侧面分别是大致长方形,但图8所示的例子中,取景器部42b的侧面分别是大致梯形。即,开口部41越靠近显示器8则越宽。由此,在窥视时,取景器部42b的内侧即开口部41一侧的内侧面的可见的区域减少,存在能够使图6B和图7B所示的摄像区域66b的显示区域变宽、增加显示区域内的像素数的情况。另外,通过使取景器部42b的侧面成为大致梯形,物理结构上的强度也增加。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本实施例,在具有液晶面板等显示器8但不具有电子取景器的便携终端1中,仅安装观察器40就可以得到与电子取景器同样的功能、效果。此处,在观察器40中不包括电子取景器这样的显示部件,结构简单,成本低。
另外,对于因为安装了观察器40而产生的摄像区域66a的显示的不能确认的部分,能够通过便携终端1的图像处理消除,所以能够使观察器40实质上能够使用。而且,能够在安装了观察器40时和未安装时自动地切换显示,所以能够提供一种易用性好的便携终端。进而,即使安装了观察器40,也能够移动手动的对焦设定区域框。
实施例2
实施例1中,说明了后置相机是1个的例子,但实施例2中说明后置相机是2个的例子。图9是表示实施例2的便携终端1的结构的例子的框图。图9中,对于与图1相同的结构附加同一符号,省略说明。图1中具有对应于前置相机和后置相机的2个镜头部2a、2b和2个摄像部3a、3b,与此不同,图9的例子中还具有镜头部2c和摄像部3c。
镜头部2c及摄像部3c与镜头部2a及摄像部3a组合,能够使前置相机支持立体摄像等。例如,控制摄像部3a和摄像部3b在同一时间摄像,接口电路4将来自摄像部3a、3c的输入信号双方输出至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5。另外,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5生成双方的输入信号的显示用的影像数据,对显示器8输出。关于该显示,在后文中叙述。
图10是表示实施例2的便携终端1的外观的例子的图。图10(a)是从背面侧观察便携终端1的图,图10(b)是从侧面一侧观察便携终端1的图,图10(c)是从正面侧观察便携终端1的图。对于图10中与图3相同的结构附加同一符号,省略说明。图3中具有后置相机的镜头部2a,但图10的例子中具有后置相机的镜头部2a和镜头部2c。
镜头部2a和镜头部2c在便携终端1的正面在纵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另外,纵向的配置是为了应对使便携终端1成为横向的拍摄,并不限定于此,但优选在显示器8的长边方向上排列地配置。
图11是表示实施例2的观察器80的例子的图。观察器40是能够在便携终端1的背面上装卸的结构。另外,优选安装在本实施例的图9、10所示的便携终端1上,但也可以安装在实施例1的图1、3所示的便携终端1上,在3D图像的再现显示时使用。
在本实施例的图9、10所示的便携终端1上安装的观察器80,在用摄像部3a、摄像部3c这2个摄像部同时拍摄对应于右眼和左眼的图像的3D拍摄时使用。另外,用于再现时使用该观察器80观赏3D图像。图11(a)是从背面侧观察观察器80的图,图11(b)是从侧面一侧观察观察器80的图,图11(c)是从正面侧观察观察器80的图。
取景器部82a、82c分别如图11(a)、(b)所示,是方筒即侧面四方被大致长方形的遮光板包围的形状,遮挡来自侧面的光。另外,取景器部82a、82c各自的开口部81a、81c是使从观察器80的正面侧射向背面侧的光通过的开口部。空洞部83是在观察器80的正面侧与背面侧之间使光和人的手指或触控笔通过的空洞。
取景器部82a和取景器部82c在观察器80的背面在纵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这与图10(c)所示的镜头部2a、2c的配置对应,是在便携终端1为横向地拍摄时使取景器部82a和取景器部82c能够分别用左眼和右眼窥视的配置。另外,为了增大开口部81a、81c的面积,优选在显示器8的长边方向上排列地配置。取景器部82a、82c各自的结构与使用图5说明的相同。
在图11(a)、(c)中示出了空洞部83配置在便携终端1为横向拍摄时易于用拇指操作触摸面板21的位置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取景器部82a、82c以外的易于操作的位置,就可以配置在任意位置。但是,优选以开口部81a、82c和空洞部83以外的观察部80的一部分在安装时被非接触式传感器31检测出的方式,配置开口部81a、81c和空洞部83。
图12A是表示安装了观察器80的情况下的拍摄模式的显示的例子的图。在显示器8上,显示摄像区域91a、91c、设定按钮61~63、快门按钮65,设定按钮61~63和快门按钮65与图6A所说明的相同。而且,设定按钮61~63和快门按钮65在与空洞部83对应的区域90中显示。
摄像区域91a和摄像区域91c分别是用摄像部3a和摄像部3c摄像的范围的显示,安装了观察器80时,在摄像区域91a的显示通过开口部81a可见、摄像区域91c的显示通过开口部81c可见的位置显示。被摄体94a和被摄体94c作为物体是同一个,但因为用摄像部3a和摄像部3c摄像,所以是从角度不同的位置摄像的显示。
然后,用摄像部3a摄像得到的影像数据作为被摄体94a在摄像区域91a内显示,经过取景器部82a用左眼观看被摄体94a的显示,用摄像部3c摄像得到的影像数据作为被摄体94c在摄像区域91c内显示,经过取景器部82c用右眼观看被摄体94c的显示,由此能够作为3D图像观看。
另外,在拍摄模式时没有安装观察器80的情况下,不能作为3D图像观看,所以也可以不是摄像区域91a和摄像区域91c的2个显示,而是包括图6A所示的摄像区域66a的显示。为了显示摄像区域66a,可以显示通过用摄像部3a或摄像部3c的某一方的摄像部摄像而得到的影像数据。
摄像区域91a和摄像区域91c各自的显示可以缩小为比摄像区域66a的显示更小,被摄体94a和被摄体94c各自的显示可以缩小为比被摄体67a的显示更小。摄像区域91a和摄像区域91c的显示尺寸可以相同。另外,也可以是观察器80的安装能够被非接触式传感器31检测出,从而切换显示画面。
图12B是表示安装了观察器80的情况下的再现模式的显示的例子的图。对于图12B的显示中与图12A相同的显示附加同一符号并省略说明。但是,设定按钮61~63也可以是用于再现的操作菜单。或者,也可以是再现的图像的拍摄时的设定内容的显示。代替快门按钮65地显示的存储图像的选择按钮95,是用于选择再现的图像的输入用的显示。
显示区域93a、93c是再现的图像的显示,在图12A所示的显示的状态下摄像时,与图12A所示的被摄体94a、94c同样地显示被摄体94d、94e。另外,显示区域93a、93c在与摄像区域91a、91c相同的位置显示。由此,能够与用图12A说明的同样地作为3D图像观看。
摄像区域92a、92c是用摄像部3a、3c拍摄的图像的显示。在再现模式下,也由摄像部3a、3c摄像,将拍摄的图像实时地与显示区域93a、93c的一部分合成并显示。再现时使用观察器80时,用取景器部82a、82c遮光而看不见周围,但通过与显示区域93a、93c一同重叠显示摄像区域92a、92c,能够在观赏3D再现图像的同时,确认周围的状况。该合成、重叠可以通过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5进行。
另外,再现模式下的摄像区域92a、92c的显示可以通过省略了图示的设定按钮等来切换打开/关闭。另外,在拍摄模式下,也可以在摄像区域91a、91c的一部分中重叠显示再现图像。
镜头部2a、2c、便携终端1、便携终端1上安装的观察器80位置关系固定,所以在拍摄模式下,是用观察器80窥视镜头部2a、2c朝向的方向的状态。在再现模式下,也可以与该状态同样地,与镜头部2a、2c朝向的方向相应地变更显示区域93a、93c的显示图像。
此处,镜头部2a、2c朝向的方向也是观察器80和便携终端1的方向,用朝向检测部7检测出便携终端1的朝向,确定便携终端1上安装的观察器80的窥视的方向。然后,例如,也可以从存储了拍摄方向的、超广角拍摄得到的影像数据中,与观察器80朝向的方向相应地截取图像,将截取的图像显示在显示区域93a、93c中。
超广角拍摄得到的影像数据,可以使镜头部2a、2c成为超广角的镜头,用便携终端1拍摄得到,也可以导入由其他装置拍摄的图像。另外,例如能够再现具有360度的视野角的所谓全景的图像的影像数据,在使用观察器80观察的同时,3D地观看与使观察器80朝向的方向对应的方向的图像,能够享受具有临场感的影像。
另外,该情况下,也如用图12B说明地,通过在再现图像上重叠显示摄像部3a、3c拍摄的图像,能够确认周围的状况,能够提高安全性。另外,也可以用本实施例的图9、10所示的便携终端1的摄像部3a或摄像部3c的一方摄像,进行实施例1的图6A、6B、7A、7B所示的显示,也可以与摄像部3a和摄像部3b的一方还是双方相应地,区分使用图4所示的观察器40和图11所示的观察器80。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实施例2,能够用观察器80在3D图像的拍摄中按3D图像观看拍摄对象,在3D图像的再现中也能够观看3D图像。特别是,不需要具有2个电子取景器,能够使用结构简单且低成本的观察器80。
另外,在实施例1、2中,便携终端1包括具有摄像部的平板终端和智能手机等通用机,但本发明在此之外也能够应用于包括数字相机和视频摄像机等、以摄像为主的专用机的摄像装置。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具有摄像部的便携终端上安装观察器,能够将显示器的一部分与电子取景器同样地使用。因此,在明亮的室外也容易进行图像的监视。另外,能够在使用观察器时和非使用时自动地切换显示画面。由此,能够提供一种易用性好的便携终端、摄像装置。
符号说明
1:便携终端
2a、2b、2c:镜头部
3a、3b、3c:摄像部
4:接口电路
8:显示器
31:非接触式传感器
40、80:观察器
42a、42b、82a、82c:取景器部
43、83:空洞部。

Claims (15)

1.一种便携终端,其具有多个摄像部以及显示部和传感器,所述摄像部由配置在与所述显示部不同的面的第一摄像部和配置在与所述显示部相同的面的第二摄像部构成,所述便携终端的特征在于,具有:
信号处理部,其根据所述第一摄像部和/或所述第二摄像部输出的信号生成要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信息;
进行所述便携终端的操作的操作输入部;和
控制部,其进行与对所述操作输入部的输入相应的控制,并且根据来自所述传感器的信号来控制所述信号处理部,
所述输入操作部与所述显示部形成为一体,
基于所述控制部所做的控制的所述显示部的显示状态包括:
在来自所述传感器的信号表示没有检测出物体的情况下显示于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显示状态;和
在来自所述传感器的信号表示检测出物体的情况下显示于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状态,
所述显示部的显示状态为所述第二显示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使所述信息在所述显示部的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显示,并且使得能够对与所述显示部中的除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以外的区域相当的所述操作输入部进行输入操作,并在除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以外的所述区域显示用于对所述操作输入部进行输入的操作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是主要用来检测通话时脸部是否靠近了所述便携终端的非接触式传感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比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周围的显示亮度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信号处理部,使显示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图像缩小为比显示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图像小的图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形成为一体的所述输入操作部和所述显示部构成触摸面板,
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外显示设定按钮,
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显示与由所述触摸面板检测出的触摸相应的对焦设定区域框,
所述触摸面板检测对所显示的设定按钮的位置进行的触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摸面板检测对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外的位置进行的触摸,
所述显示部与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外的位置检测出的触摸相应地,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显示对焦设定区域框。
8.一种便携终端,其具有多个摄像部以及显示部和传感器,所述摄像部具有配置在与所述显示部不同的面的第一摄像部、配置在与所述显示部不同的面的第二摄像部和配置在与所述显示部相同的面的第三摄像部,所述便携终端的特征在于,具有:
信号处理部,其根据所述第一摄像部和/或所述第二摄像部输出的信号、和/或所述第三摄像部输出的信号,生成要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信息;
进行所述便携终端的操作的操作输入部;和
控制部,其进行与对所述操作输入部的输入相应的控制,并且根据来自所述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所述信号处理部,
所述输入操作部与所述显示部形成为一体,
基于所述控制部所做的控制的所述显示部的显示状态包括:
在来自所述传感器的信号表示没有检测出物体的情况下显示于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显示状态;和
在来自所述传感器的信号表示检测出物体的情况下显示于第二显示区域和第三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状态,
所述显示部的显示状态为所述第二显示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使所述信息在所述显示部的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三显示区域显示,并且使得能够对与所述显示部中的除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三显示区域以外的区域相当的所述操作输入部进行输入操作,并在除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三显示区域以外的所述区域显示用于对所述操作输入部进行输入的操作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是主要用来检测通话时脸部是否靠近了所述便携终端的非接触式传感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处理部根据所述第一摄像部或所述第二摄像部输出的信号生成要显示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处理部根据所述第一摄像部输出的信号生成要显示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摄像部输出的信号生成要显示于所述第三显示区域的信息。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三显示区域比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信号处理部,使显示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三显示区域的图像缩小为比显示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图像小的图像。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形成为一体的所述输入操作部和所述显示部构成触摸面板,
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三显示区域外显示设定按钮,
所述触摸面板检测对所显示的设定按钮的位置进行的触摸。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存储图像的信息的存储部,
所述信号处理部根据所述第一摄像部和所述第二摄像部输出的信号生成要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摄像部和所述第二摄像部输出的信号,生成使要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信息和要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信息重叠显示的信息。
CN201780038953.9A 2016-06-23 2017-06-01 便携终端 Active CN1094175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24538 2016-06-23
JP2016124538A JP6829015B2 (ja) 2016-06-23 2016-06-23 携帯端末
PCT/JP2017/020460 WO2017221664A1 (ja) 2016-06-23 2017-06-01 携帯端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17599A CN109417599A (zh) 2019-03-01
CN109417599B true CN109417599B (zh) 2021-02-12

Family

ID=60784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8953.9A Active CN109417599B (zh) 2016-06-23 2017-06-01 便携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5) US10911661B2 (zh)
JP (1) JP6829015B2 (zh)
CN (1) CN109417599B (zh)
WO (1) WO20172216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57738B2 (en) * 2018-11-30 2021-10-26 Cloudminds Robotics Co., Ltd. Audio-visual percep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and robot system
US11917119B2 (en) 2020-01-09 2024-02-27 Jerry Nims 2D image capture system and display of 3D digital image
WO2022261111A1 (en) * 2021-06-07 2022-12-15 Jerry Nims 2d digital image capture system and simulating 3d digital image and sequenc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9152A (zh) * 2008-09-27 2009-02-04 尹兴道 便携分体式数码相机
CN101567971A (zh) * 2008-04-23 2009-10-28 索尼株式会社 图像拾取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15012A (ja) * 1996-02-08 1997-08-15 Sony Corp 立体映像撮影装置及び該装置を用いる立体映像撮影記録再生装置
JP2001136499A (ja) 1999-11-04 2001-05-18 Toshiba Corp 映像通信端末
JP2001320610A (ja) * 2000-05-02 2001-11-16 Nikon Corp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JP2002010112A (ja) 2000-06-20 2002-01-11 Sony Corp 電子ビューファインダ
JP2004135177A (ja) * 2002-10-11 2004-04-30 Sharp Corp 携帯電話機
JP3829144B2 (ja) 2004-11-25 2006-10-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合焦エリア調節カメラ付携帯端末
JP5264569B2 (ja) * 2009-03-09 2013-08-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KR101735610B1 (ko) * 2010-05-06 2017-05-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영상표시장치의 동작 방법
JP5613005B2 (ja) * 2010-10-18 2014-10-22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カメラ
JP5686244B2 (ja) * 2010-12-21 2015-03-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545883B1 (ko) * 2012-10-30 2015-08-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단말의 카메라 제어 방법 및 그 단말
KR102056128B1 (ko) * 2013-02-28 2019-12-1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위젯을 이용한 사진 촬영 방법 및 휴대 장치
JP2015007949A (ja) * 2013-06-26 2015-01-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7005675B (zh) * 2014-09-05 2019-08-0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动态图像编辑装置、动态图像编辑方法及存储介质
KR102250093B1 (ko) * 2014-12-18 2021-05-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콘텐트 출력 제어방법
US10455143B2 (en) * 2015-03-18 2019-10-22 Gentex Corporation Vehicle display with view control
KR102339178B1 (ko) * 2015-08-27 2021-12-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10044927B2 (en) * 2015-10-19 2018-08-07 Stmicro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 N.V. Capturing a stable image using an ambient light sensor-based trigger
US11481915B2 (en) * 2018-05-04 2022-10-25 Packsize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ree-dimensional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under timing constraint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7971A (zh) * 2008-04-23 2009-10-28 索尼株式会社 图像拾取设备
CN101359152A (zh) * 2008-09-27 2009-02-04 尹兴道 便携分体式数码相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228969A (ja) 2017-12-28
US20220232158A1 (en) 2022-07-21
CN109417599A (zh) 2019-03-01
US20190215446A1 (en) 2019-07-11
US20210120172A1 (en) 2021-04-22
JP6829015B2 (ja) 2021-02-10
US20240022808A1 (en) 2024-01-18
US10911661B2 (en) 2021-02-02
US11750915B2 (en) 2023-09-05
WO2017221664A1 (ja) 2017-12-28
US11490004B2 (en) 2022-11-01
US20230007165A1 (en) 2023-01-05
US11323611B2 (en) 2022-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6284B (zh) 摄像装置
US8976270B2 (en) Imaging device and imag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capable of taking pictures rapidly with an intuitive operation
JP5946970B2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US11750915B2 (en) Mobile terminal
US1105092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method f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20240056685A1 (en) Image photographing metho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product
JP2012235225A (ja) 撮影機器及び画像データの記録方法
JP2019186728A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CN115695959A (zh) 用作运动型照相机的摄像设备
JP5690481B2 (ja) カメラ
KR20070121457A (ko) 디지털 영상 처리 방법
JP2012134680A (ja) 撮像装置
JP5907602B2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15134514B (zh)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JP2011135374A (ja) 3次元デジタルカメラ
JP6169230B2 (ja) カメラ装置
JP2005159559A (ja) 携帯型電話装置
JP6042918B2 (ja) カメラ
JP2023062381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JP2014127830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7395367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134514A (zh)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JP2021063867A (ja) 表示制御装置
JP2012058903A (ja) 表示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2011166496A (ja) 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Kyot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XELL HOLDINGS,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08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HOLDINGS, Ltd.

Address before: Kyot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XELL,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