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97878B - 喷墨记录装置及记录头的位置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装置及记录头的位置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97878B
CN109397878B CN201810894111.XA CN201810894111A CN109397878B CN 109397878 B CN109397878 B CN 109397878B CN 201810894111 A CN201810894111 A CN 201810894111A CN 109397878 B CN109397878 B CN 1093978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recording head
head
heads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9411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97878A (zh
Inventor
辻菊之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397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78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978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78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05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aiming at correcting align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32Print quality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dot disposition, e.g. for reducing white stripes or banding
    • B41J2/2146Print quality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dot disposition, e.g. for reducing white stripes or banding for line print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86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controlling heads of a type not covered by groups B41J2/04575 - B41J2/04585, or of an undefined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5Arrangement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001Mechanisms for bodily moving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parallel to the paper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001Mechanisms for bodily moving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parallel to the paper surface
    • B41J25/003Mechanisms for bodily moving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parallel to the paper surface for changing the angle between a print element array axis and the printing line, e.g. for dot density cha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k Jet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具备记录头及记录头座。记录头具备:第一记录头、第二记录头、第三记录头及第四记录头。第一记录头~第四记录头都具有3个分记录头。分记录头向纸张喷油墨。记录头座对12个分记录头进行支承。将12个分记录头中的1个分记录头选定为基准记录头。12个分记录头中的基准记录头以外的分记录头配置为长边方向与基准记录头的长边方向平行。将记录头座配置为使得基准记录头的长边方向与纸张的输送方向正交。

Description

喷墨记录装置及记录头的位置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记录装置及记录头的位置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具备若干个打印头单元。若干个打印头单元都由若干个线状打印头构成。通过使若干个打印头单元沿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移动,来调整若干个打印头单元在宽度方向上的重合。
发明内容
然而,上述喷墨记录装置中,却难以将若干个线状打印头彼此平行地配置。并且,当1个线状打印头相对于其他线状打印头的倾斜度较大时,可能会产生白条纹。
本发明鉴于上述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白条纹产生的喷墨记录装置及记录头的位置调整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具备若干个记录头及记录头座。所述若干个记录头向记录介质喷油墨。所述记录头座对所述若干个记录头进行支承。将所述若干个记录头中的1个记录头选定为基准记录头。所述若干个记录头中,所述基准记录头以外的记录头配置为其长边方向与所述基准记录头的长边方向平行。以使所述基准记录头的长边方向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式,来配置所述记录头座。
本发明所涉及的记录头的位置调整方法包含:选定步骤、第一配置步骤及第二配置步骤。喷墨记录装置具备若干个记录头和记录头座。所述若干个记录头向记录介质喷油墨。所述记录头座对所述若干个记录头进行支承。所述选定步骤中,将所述若干个记录头中的1个记录头选定为基准记录头。所述第一配置步骤中,所述若干个记录头中的所述基准记录头以外的记录头配置为其长边方向与所述基准记录头的长边方向平行。所述第二配置步骤中,以使所述基准记录头的长边方向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式,来配置所述记录头座。
本发明所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及记录头位置调整方法能够抑制白条纹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结构侧视图。
图2是记录头部的结构平面图。
图3是记录头的位置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第一调整部件的结构平面图。
图5(a)及图5(b)表示第一固定部件的结构,图5(a)是第一固定部件的立体图;图5(b)是第一固定部件的VB-VB剖视图。
图6是记录头座安装于壳体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第二固定部件的结构平面图。
图8表示特定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图1~图8),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应的部分标上相同的附图标记而不再重复说明。
首先,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100进行说明。图1是喷墨记录装置100的结构侧视图。图1中记载了相互正交的X轴、Y轴及Z轴。Z轴沿垂直方向延伸。X轴及Y轴沿水平方向延伸。
如图1所示,喷墨记录装置100具备:壳体1、进给部2、图像形成部3、纸张输送部4及排出部5。壳体1收纳:进给部2、图像形成部3、纸张输送部4及排出部5。壳体1具有排出口11。
进给部2配置于壳体1的内部的下方(Z轴的负方向侧)。进给部2具备:供纸匣盒21、供纸辊22及导向板23。供纸匣盒21收纳纸张P,且相对于壳体1拆装自如。进给部2将纸张P送入纸张输送部4。纸张P相当于“记录介质”的一例。
纸张输送部4配置于图像形成部3的一侧(X轴的负方向侧)。纸张输送部4具备:纸张输送路41、第一输送辊对42、第二输送辊对43及配准辊对44。配准辊对44配合图像形成定时将纸张P输送到图像形成部3。
图像形成部3配置于进给部2的上方(Z轴的正方向侧)。图像形成部3在纸张P上形成图像。图像形成部3具备:记录头部200、输送带32及输送导向部36。记录头部200具备记录头34及记录头座35。记录头34具有第一记录头341、第二记录头342、第三记录头343及第四记录头344。第一记录头341~第四记录头344相当于“若干个记录头”的一例。
第一记录头341中收纳黄色油墨Ky。黄色相当于“第一颜色”的一例。第二记录头342中收纳黑色油墨Kk。黑色相当于“第二颜色”的一例。第三记录头343中收纳青色的油墨Kc。青色相当于“第三颜色”的一例。第四记录头344中收纳品红色的油墨Km。品红色相当于“第四颜色”的一例。
记录头座35对第一记录头341~第四记录头344进行支承。记录头座35形成为平板状。记录头座35配置为与X-Y平面平行。
输送带32将从配准辊对44提供的纸张P沿纸张P的输送方向D1输送。纸张P的输送方向D1与X轴的正方向一致。输送导向部36配置于图像形成部3的另一侧(图1中是X轴的正方向侧)。输送导向部36将从输送带32排出的纸张P引导至排出部5。
排出部5相对于图像形成部3配置于纸张P的输送方向D1的下游侧(X轴的正方向侧)。排出部5具备排出辊对51及排出托盘52。排出辊对51将纸张P经由排出口11排出到壳体1的外部。排出托盘52上载置排出辊对51所排出的纸张P。
接下来,参照图1及图2,对记录头部2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记录头部200的结构平面图。如图2所示,第一记录头341具有:分记录头341f、分记录头341c及分记录头341r。分记录头341f、分记录头341c及分记录头341r相当于“若干个分记录头”的一例。
分记录头341f、分记录头341c及分记录头341r沿与纸张P的输送方向D1正交的方向(Y轴方向)排列。具体地,分记录头341f配置在记录头座35中Y轴方向的负方向侧,分记录头341c配置在记录头座35中Y轴方向的中央,分记录头341r配置在记录头座35中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
第二记录头342具有分记录头342f、分记录头342c及分记录头342r。分记录头342f、分记录头342c及分记录头342r相当于“若干个分记录头”的一例。
分记录头342f、分记录头342c及分记录头342r沿与纸张P的输送方向D1正交的方向(Y轴方向)排列。具体地,分记录头342f配置在记录头座35中Y轴方向的负方向侧,分记录头342c配置在记录头座35中Y轴方向的中央,分记录头342r配置在记录头座35中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
第三记录头343具有分记录头343f、分记录头343c及分记录头343r。分记录头343f、分记录头343c及分记录头343r相当于“若干个分记录头”的一例。
分记录头343f、分记录头343c及分记录头343r沿与纸张P的输送方向D1正交的方向(Y轴方向)排列。具体地,分记录头343f配置在记录头座35中Y轴方向的负方向侧,分记录头343c配置在记录头座35中Y轴方向的中央,分记录头343r配置在记录头座35中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
第四记录头344具有:分记录头344f、分记录头344c及分记录头344r。分记录头344f、分记录头344c及分记录头344r相当于“若干个分记录头”的一例。
分记录头344f、分记录头344c及分记录头344r沿与纸张P的输送方向D1正交的方向(Y轴方向)排列。具体地,分记录头344f配置在记录头座35中Y轴方向的负方向侧,分记录头344c配置在记录头座35中Y轴方向的中央,分记录头344r配置在记录头座35中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
记录头部200还具备第一调整部件6。第一调整部件6分别对12个分记录头34αβ(α=1、2、3、4;β=r、c、f)的长边方向的方向进行调整。12个分记录头34αβ中分别配置第一调整部件6。第一调整部件6具有第一支承部件61和第一固定结构62。以下将参照图4及图5,对第一调整部件6进行详细说明。此外,12个分记录头34αβ分别相当于“记录头”的一例。
记录头部200还具备第二调整部件7。第二调整部件7对记录头座35相对于壳体1的位置进行调整。第二调整部件7具有第二支承部件71及第二固定结构72。下述将参照图6及图7对第二调整部件7进行详细说明。
接下来,参照图1~图3,对记录头34的位置调整方法进行说明。图3是记录头34的位置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首先,步骤S101中,选定基准记录头34A。具体地,从12个分记录头34αβ(α=1、2、3、4;β=r、c、f)中选定1个分记录头,来作为基准记录头34A。例如,将分记录头342c选定为基准记录头34A。
接下来,步骤S103中,将12个分记录头34αβ(α=1、2、3、4;β=r、c、f)中的基准记录头34A以外的11个分记录头配置为其长边方向与基准记录头34A的长边方向平行。具体地,用第一调整部件6,将基准记录头34A以外的11个分记录头的长边方向调整为与基准记录头34A的长边方向平行。然后,用第一调整部件6,将基准记录头34A以外的11个分记录头固定于记录头座35。
接下来,步骤S105中,从12个分记录头34αβ(α=1、2、3、4;β=r、c、f)中的至少1个分记录头喷油墨,在纸张P上形成特定图像M。例如,从基准记录头34A喷油墨,来在纸张P上形成特定图像M。下述将参照图8对特定图像M进行详细说明。
接下来,步骤S107中,以使基准记录头34A的长边方向与纸张P的输送方向D1正交的方式,来配置记录头座35,并结束记录头34的位置调整。具体地,基于特定图像M,用第二调整部件7对记录头座35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使基准记录头34A的长边方向与纸张P的输送方向D1正交。然后,用第二调整部件7,将记录头座35固定于壳体1。
步骤S101相当于“选定步骤”的一例。步骤S103相当于“第一配置步骤”的一例。步骤S105相当于“形成步骤”的一例。步骤S107相当于“第二配置步骤”的一例。
如上述参照图1~图3所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12个分记录头34αβ(α=1、2、3、4;β=r、c、f)中的基准记录头34A以外的11个分记录头配置为其长边方向与基准记录头34A的长边方向平行。由此,能够将12个分记录头34αβ配置为长边方向彼此平行。此外,由于以使基准记录头34A的长边方向与纸张P的输送方向D1正交的方式,来配置记录头座35,因此,能够将12个分记录头34αβ配置为长边方向与纸张P的输送方向D1正交。因此,能够将12个分记录头34αβ配置于正确位置,从而能够抑制白条纹的产生。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基准记录头34A选定的是分记录头342c,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只要从12个分记录头34αβ(α=1、2、3、4;β=r、c、f)中选定1个分记录头来作为基准记录头34A即可。
此外,优选的是,将配置于记录头座35中Y轴方向的大致中央、且记录头座35中X轴方向的大致中央的分记录头选定为基准记录头34A。由此来选定基准记录头34A,能够缩短基准记录头34A以外的11个分记录头与基准记录头34A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因此,容易将基准记录头34A以外的11个分记录头的长边方向调整为与基准记录头34A的长边方向平行。
接下来,参照图2、图4及图5,对第一调整部件6的结构进行说明。图4是第一调整部件6的结构平面图。第一调整部件6具有第一支承部件61及第一固定结构62。第一固定结构62相当于“第一固定部件”的一例。
因图2所示的12个分记录头34αβ(α=1、2、3、4;β=r、c、f)的结构彼此大致相同,所以下述的说明中,对分记录头344c进行说明,而省略对其他分记录头的说明。
如图4所示,分记录头344c沿Y轴方向延伸。也就是说,分记录头344c的长边方向与Y轴方向大致平行。第一支承部件61对分记录头344c的长边方向的一端(Y轴的正方向端)进行支承,使其能够相对于记录头座35转动。具体地,第一支承部件61具备大致圆柱状的旋转轴611。旋转轴611以与Z轴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于记录头座35。分记录头344c被支承为能够以旋转轴611为中心而相对于记录头座35转动。
第一固定结构62构成为能够在方向D2上对分记录头344c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Y轴的负方向端)的位置进行调整。具体地,方向D2表示:分记录头344c以旋转轴611为中心进行转动时的、分记录头344c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的转动方向。此外,第一固定结构62将分记录头344c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固定于记录头座35。
图5(a)及图5(b)是第一固定结构62的结构示意图。图5(a)是第一固定结构62的立体图。图5(b)是第一固定结构62的VB-VB剖视图。如图5(a)所示,第一固定结构62具备:调整部件621、支承部件622、移动部件624、抵接部件625及板状部件626。
抵接部件625被固定于分记录头344c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Y轴的负方向端)。此外,抵接部件625受到方向F1(X轴的正方向)的力。板状部件626固定于记录头座35。
如图5(b)所示,第一固定结构62还具备升降部件623。调整部件621是呈螺钉状的部件。调整部件621的中心轴沿Z轴方向配置。用户通过使调整部件621旋转,来对分记录头344c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Y轴的负方向端)的位置进行调整。
支承部件622是板状部件,且沿Y-Z平面配置。具体地,支承部件622固定于板状部件626。也就是说,支承部件622通过板状部件626固定于记录头座35。此外,支承部件622以使升降部件623的一端(X轴的正方向端)滑动自如的方式对升降部件623进行支承。
升降部件623具有与调整部件621螺合的螺钉孔,且相应于调整部件621的旋转而在方向D4(Z轴方向)上升降。升降部件623的一端(X轴的正方向端)相对于支承部件622的一侧(X轴的负方向侧)的侧面滑动。升降部件623的另一端(X轴的负方向端)相对于移动部件624的一侧(X轴的正方向侧)的侧面滑动。
移动部件624配置于升降部件623与抵接部件625之间,且相应于升降部件623的升降而在方向D5(X轴方向)上移动。具体地,当升降部件623下降时,移动部件624沿X轴的负方向移动;当升降部件623上升时,移动部件624沿X轴的正方向移动。
接下来,对第一固定结构62的动作进行说明。用户使调整部件621在规定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上旋转时,升降部件623沿Z轴的负方向移动。然后,由于移动部件624的X轴的正方向侧的端面沿着Z轴的负方向朝向X轴的正方向(左斜下方)倾斜,因此,移动部件624相应于升降部件623在Z轴的负方向上的移动,而在X轴的负方向上移动。然后,抵接部件625在X轴的负方向上移动,分记录头344c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在X轴的负方向上移动。
此外,用户使调整部件621逆时针旋转时,升降部件623在Z轴的正方向上移动。然后,相应于升降部件623在Z轴的正方向上的移动,移动部件624沿X轴的正方向移动。然后,抵接部件625沿X轴的正方向移动,分记录头344c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沿X轴的正方向移动。
此外,不旋转调整部件621的情况下,调整部件621、支承部件622、升降部件623及移动部件624成为一体,通过板状部件626固定于记录头座35。并且,抵接部件625受到方向F1(X轴的正方向)的力。由此,抵接部件625以抵接于移动部件624的状态而被固定。因此,第一固定结构62将分记录头344c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固定于记录头座35。
如上述参照图2、图4、图5(a)及图5(b)所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用户通过使调整部件621旋转,能够对分记录头344c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Y轴的负方向端)的位置进行调整。例如,喷墨记录装置100的制造步骤中,通过摄像头来对分记录头344c的位置进行观察,确认是否与基准记录头34A平行。此外,例如,用户使用时(喷墨记录装置100出厂后),在纸张P上形成确认用的图像,来确认分记录头344c是否与基准记录头34A平行。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分记录头344c的长边方向配置成与基准记录头34A的长边方向平行。
此外,停止旋转调整部件621时,抵接部件625以与移动部件624抵接的状态而被固定。因此,第一固定结构62能够固定分记录头344c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
并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将第一支承部件61配置于分记录头344c的长边方向的一端(Y轴的正方向端),并将第一固定结构62配置于分记录头344c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Y轴的负方向端),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第一支承部件61配置于分记录头344c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将第一固定结构62配置于分记录头344c的长边方向的一端。
接下来,参照图2、图6及图7,对第二调整部件7的结构进行说明。图6是记录头座35安装于壳体1的状态的立体图。如图6所示,壳体1还具备侧板12r及侧板12f。
侧板12r形成为板状,且在壳体1中Y轴的正方向侧配置为与X-Z平面平行。侧板12r对记录头座35的一端(Y轴的正方向端)进行支承。
侧板12f形成为板状,在壳体1中Y轴的负方向侧配置为与X-Z平面平行。侧板12f对记录头座35的另一端(Y轴的负方向端)进行支承。
第二调整部件7具有第二支承部件71及第二固定结构72。第二固定结构72相当于“第二固定部件”的一例。
第二支承部件71配置于记录头座35与侧板12r之间。第二支承部件71将记录头座35支承为相对于侧板12r自如地转动。具体地,第二支承部件71具备大致圆柱状的旋转轴711。旋转轴711配置于侧板12r,且与Z轴方向平行。记录头座35被侧板12r支承,且能够以旋转轴711为中心转动。
第二固定结构72构成为能够在方向D3上对记录头座35的另一端(Y轴方向的负方向端)进行调整。方向D3表示:记录头座35以旋转轴711为中心转动时的、记录头座35的另一端的转动方向。此外,第二固定结构72将记录头座35的另一端固定于侧板12f。
图7是第二固定结构72的结构平面图。如图7所示,第二固定结构72具备:第一板状部件720、调整部件721、移动部件722、第二板状部件723及卡止部件724。
第一板状部件720是板状部件,且固定于侧板12f。第一板状部件720配置为与X-Z平面平行。
调整部件721形成为圆柱状,且是外周形成有齿(圆筒蜗轮)的部件。调整部件721的中心轴沿Y轴方向配置。用户通过使调整部件721旋转,来对记录头座35的另一端(Y轴方向的负方向端)的位置进行调整。
移动部件722形成为圆柱状,且是外周面形成了螺旋齿的部件。移动部件722的中心轴沿X轴方向配置。移动部件722与调整部件721构成所谓的“蜗轮蜗杆机构”。也就是说,当调整部件721旋转时,移动部件722沿方向D6(X轴方向)移动。
第二板状部件723是板状部件,且与卡止部件724形成为一体。第二板状部件723沿X轴方向固定于记录头座35的另一端(Y轴方向的负方向端)的端面。第二板状部件723的一端(X轴的负方向端)与移动部件722抵接。第二板状部件723的另一端(X轴的正方向端)受到方向F2(X轴的负方向)的力。
卡止部件724是圆柱状的部件,且固定于记录头座35的另一端。具体地,在记录头座35的另一端(Y轴方向的负方向端)形成沿Y轴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的孔。卡止部件724插入形成于记录头座35的另一端的孔,并被固定于记录头座35。也就是说,第二板状部件723和卡止部件724与记录头座35构成为一体。
接下来,对第二固定结构72的动作进行说明。用户使调整部件721沿规定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移动部件722在X轴的正方向上移动。然后,相应于移动部件722向X轴的正方向的移动,第二板状部件723及卡止部件724向X轴的正方向移动,记录头座35的另一端向X轴的正方向移动。
此外,用户使调整部件721逆时针旋转时,移动部件722沿X轴的负方向移动。此外,由于第二板状部件723受到方向F2(X轴的负方向)的力,所以,相应于移动部件722向X轴的负方向的移动,第二板状部件723及卡止部件724沿X轴的负方向移动。然后,记录头座35的另一端(Y轴方向的负方向端)向X轴的负方向移动。
此外,没有旋转调整部件721时,调整部件721及移动部件722成为一体,通过第一板状部件720被固定于侧板12f。此外,第二板状部件723受到方向F2(X轴的负方向)的力。由此,第二板状部件723以抵接于移动部件722的状态而被固定。因此,第二固定结构72将记录头座35的另一端(Y轴方向的负方向端)固定于侧板12f。
如上述参照图2、图6及图7所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用户通过使调整部件721旋转,能够对记录头座35的另一端(Y轴方向的负方向端)的位置进行调整。因此,能够容易地将记录头座35配置为基准记录头34A的长边方向与纸张P的输送方向D1正交。
此外,调整部件721的旋转停止后,第二板状部件723以与移动部件722抵接的状态而被固定。因此,第二固定结构72能够将记录头座35的另一端固定于侧板12f。
并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将第二支承部件71配置于记录头座35的一端(Y轴方向的正方向端),并将第二固定结构72配置于记录头座35的另一端(Y轴方向的负方向端),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第二支承部件71配置于记录头座35的另一端,将第二固定结构72配置于记录头座35的一端。
接下来,参照图1~图3及图6~图8,对记录头座35的位置调整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图8表示特定图像M。如图8所示,特定图像M包含第一图像M1及第二图像M2。
第一图像M1沿与纸张P的输送方向D1平行的方向延伸。具体地,第一图像M1是沿与纸张P的输送方向D1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线状的图像。第二图像M2是与基准记录头34A的长边方向平行的线状的图像。角θ表示第一图像M1与第二图像M2所成的角。
此外,如参照图3所说明的,基于特定图像M,以使基准记录头34A的长边方向与纸张P的输送方向D1正交的方式,对记录头座35的位置进行调整。
具体地,第一图像M1形成为与纸张P的输送方向D1平行。此外,第二图像M2形成为与基准记录头34A的长边方向平行。例如,角θ是锐角的情况下,用户通过使调整部件721(参照图8)在规定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旋转,来使记录头座35的另一端向X轴的正方向移动。由此能够增大角θ。
此外,例如,角θ是钝角的情况下,用户通过使调整部件721按逆时针旋转,来使记录头座35的另一端向X轴的负方向移动。由此,能够减小角θ。这样,用户通过使调整部件721旋转,能够对记录头座35的另一端(Y轴方向的负方向端)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使角θ为直角。
如上述参照图1~图3及图6~图8所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第一图像M1与第二图像M2正交(使角θ为直角)的方式来配置记录头座35,能够将记录头座35的位置调整为基准记录头34A的长边方向与纸张P的输送方向D1正交。因此,能够容易对记录头座35的位置进行调整。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可以以各种方式来实施(例如下述所示的(1)~(2))。为了便于理解,附图中主要对各结构要素进行了示意性地表示,为了方便作图,图示各结构要素的厚度、长度、个数等可能与实际有出入的情况。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各结构要素的形状、尺寸等只是一个例子,没有特别限定,在实质上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1)本实施方式中,如参照图1及图2所说明的,喷墨记录装置100的记录头的个数是4个(第一记录头341~第四记录头344),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喷墨记录装置100的记录头的个数只要是若干个即可。例如,喷墨记录装置100的记录头的个数可以是2个,也可以是3个。此外,喷墨记录装置100的记录头的个数例如也可以是5个以上。
(2)本实施方式中,如参照图1及图2所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记录头341~第四记录头344都由3个分记录头构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第一记录头341~第四记录头344也都可以不分为若干个分记录头。此外,第一记录头341~第四记录头344也都可以分为若干个分记录头。而且,第一记录头341~第四记录头344可以都由2个分记录头构成,也可以都由4个以上的分记录头构成。

Claims (6)

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具备:
若干个记录头,向记录介质喷油墨;
记录头座,支承所述若干个记录头;
壳体,收纳所述若干个记录头及所述记录头座;及
第二调整部件,对所述记录头座的位置进行调整,
所述若干个记录头中,1个记录头被选定为基准记录头,
所述若干个记录头中,所述基准记录头以外的记录头配置为其长边方向与所述基准记录头的长边方向平行,
以使所述基准记录头的长边方向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式,来配置所述记录头座,
所述第二调整部件具有第二支承部件及第二固定部件,
所述第二支承部件对所述记录头座的、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一端进行支承,使其能够以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载置面垂直的轴为中心转动,
所述第二固定部件构成为能够在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对所述记录头座的、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另一端进行调整,并且,所述第二固定部件将所述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若干个记录头包含:喷第一颜色油墨的第一记录头、喷第二颜色油墨的第二记录头、喷第三颜色油墨的第三记录头以及喷第四颜色油墨的第四记录头,
所述第一记录头、所述第二记录头、所述第三记录头及所述第四记录头都包含若干个分记录头,
所述第一颜色、所述第二颜色、所述第三颜色及所述第四颜色互不相同,
所述若干个分记录头沿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第一调整部件,对所述若干个记录头各自长边方向的方向进行调整,
所述第一调整部件具有第一支承部件及第一固定部件,
所述第一支承部件对所述若干个记录头各自长边方向的一端进行支承,使其能够以垂直于所述记录头座的轴为中心转动,
所述第一固定部件构成为能够在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对所述若干个记录头各自长边方向的另一端的位置进行调整,并将所述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记录头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具有:
调整部件,构成为螺钉状;
升降部件,与所述调整部件螺合,并相应于所述调整部件的旋转而进行升降;
移动部件,相应于所述升降部件的升降,在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移动;以及
抵接部件,固定于所述另一端,并被施力而与所述移动部件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固定部件具备:
第一板状部件,固定于所述壳体;
调整部件,旋转自如地配置于所述第一板状部件;
移动部件,相应于所述调整部件的旋转,在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移动;
卡止部件,固定于所述记录头座的所述另一端;以及
第二板状部件,与所述卡止部件形成为一体,
所述第二板状部件受到所述第二板状部件与所述移动部件抵接的方向上的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准记录头配置于所述记录头座的中央。
CN201810894111.XA 2017-08-18 2018-08-08 喷墨记录装置及记录头的位置调整方法 Active CN1093978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57933 2017-08-18
JP2017157933A JP7027723B2 (ja) 2017-08-18 2017-08-18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記録ヘッドの位置調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7878A CN109397878A (zh) 2019-03-01
CN109397878B true CN109397878B (zh) 2020-08-14

Family

ID=65360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94111.XA Active CN109397878B (zh) 2017-08-18 2018-08-08 喷墨记录装置及记录头的位置调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618275B2 (zh)
JP (1) JP7027723B2 (zh)
CN (1) CN1093978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13849B2 (ja) 2020-03-09 2024-01-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11726A (ja) * 2002-01-23 2003-07-29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582233A (zh) * 2001-11-05 2005-02-16 索尼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头、包括它的喷墨打印机及生产该打印头的方法
JP2007038546A (ja) * 2005-08-03 2007-02-1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4589797B (zh) * 2013-10-31 2016-08-24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CN106164782B (zh) * 2015-01-13 2017-06-09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电气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27352A (ja) 2001-10-29 2003-05-08 Konica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装置
JP4432490B2 (ja) 2003-12-25 2010-03-17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ラインヘッドの位置合わせ方法
KR100848162B1 (ko) 2004-01-19 2008-07-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잉크젯 프린팅 장치 및 헤드위치 조절방법
JP2006035431A (ja) 2004-07-22 2006-02-09 Olympus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画像形成装置の記録ヘッド位置調整装置
JP2007223196A (ja) 2006-02-24 2007-09-06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ライン型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ヘッドの位置決め方法及び位置決め装置及びラインヘッド
JP2010042596A (ja) 2008-08-12 2010-02-25 Seiko Epson Corp 調整方法
JP4692639B2 (ja) * 2009-01-21 2011-06-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KR101023892B1 (ko) 2009-02-17 2011-03-2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잉크 젯 프린터 헤드 조립체 정렬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8419160B2 (en) * 2011-06-08 2013-04-16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erating a printhead to compensate for failed inkjets
JP2013052526A (ja) 2011-09-01 2013-03-21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ーおよびその印刷ヘッドの傾き調整機構
JP6443449B2 (ja) 2014-09-10 2018-12-2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画像読取方法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2233A (zh) * 2001-11-05 2005-02-16 索尼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头、包括它的喷墨打印机及生产该打印头的方法
JP2003211726A (ja) * 2002-01-23 2003-07-29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38546A (ja) * 2005-08-03 2007-02-1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4589797B (zh) * 2013-10-31 2016-08-24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CN106164782B (zh) * 2015-01-13 2017-06-09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电气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054737A1 (en) 2019-02-21
JP7027723B2 (ja) 2022-03-02
JP2019034497A (ja) 2019-03-07
US10618275B2 (en) 2020-04-14
CN109397878A (zh) 2019-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21748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6245363B2 (ja) 調整機構、調整機構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調整機構を用いた調整方法
JP2007062087A (ja) 記録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記録ユニットを備える画像記録装置
JP485195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搬送ユニットの位置決め部材
JP201323370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9397878B (zh) 喷墨记录装置及记录头的位置调整方法
JP5980392B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プリンタ
JP2019038231A (ja) 記録ヘッド位置調整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3578369A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US786677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102547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該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に於けるヘッドユニットの組み立て方法
US20210162784A1 (en) Recording-head posi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 recording-head modul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216584B2 (en) Printer
US7566126B2 (en) One-molding frame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344138B2 (ja) キャリッジ、該キャリッジ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US798498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579802B2 (ja) キャリッジ装置、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スキャナ装置
JP200516978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74276A (ja) シリアル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JP7196563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23057951A (ja) 記録装置
JP704726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830778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91210A (ja) 記録ヘッド位置調整機構、記録ヘッドモジュール、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8127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