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86890A - 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86890A
CN109386890A CN201811298912.6A CN201811298912A CN109386890A CN 109386890 A CN109386890 A CN 109386890A CN 201811298912 A CN201811298912 A CN 201811298912A CN 109386890 A CN109386890 A CN 1093868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exchanger
conditioning device
switching
pi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989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86890B (zh
Inventor
岡本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9891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868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86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68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868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68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14Heat exchang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1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6Refrigerant piping
    • F24F1/32Refrigerant piping for connecting the separate outdoor units to in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种空调装置,其包括室外单元和除湿再热室内单元,能避免除湿再热室内单元向室内提供的气流的温度分布不均匀,并充分发挥除湿再热室内单元的除湿热交换器和再热热交换器的作用。本发明的空调装置中,室外单元包括压缩机构和室外热交换器,除湿再热室内单元包括除湿热交换器和第一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空调装置利用吸入管、排出管、第一配管、第二配管将压缩机构、室外热交换器、第一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和除湿热交换器连接,空调装置还包括再热热交换器、第二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第三配管和分岔管,第三配管将第一配管的位于第一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与室外热交换器之间的第一交汇部、第二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再热热交换器和分岔管依次连接。

Description

空调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人于2014年2月21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410059992.5”,名称为“空调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控制的需求日益凸显,因此,空调装置的功能也从单一的调节温度逐渐向多样化发展。在潮湿多雨地区和梅雨季节,空气的湿度较高,导致人体体感不适,因此,带有湿度控制功能的空调装置便应运而生。
空调装置通常采用以下原理进行除湿:通过使空气流过表面温度低于空气露点的热交换器,使空气冷凝,从而将空气中的水分去除。根据上述除湿原理,可知热交换器的表面温度越低则除湿效果越好。然而,低温除湿后虽然能降低湿度,但空气温度也随之下降,因此,在对除湿效果和温度都有要求的环境中,例如浴室等,就需要对空气进行除湿后再加热(以下也称作再热),以维持人体体感的舒适度。
为实现再热除湿,通常如图7所示,采用在除湿热交换器21X的风路下游增设电加热单元29X的结构。不过,电加热单元通常利用电热元件(例如电热丝等)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使空气流经时吸收热量从而提高出风温度,因此,会带来能耗的增加。此外,经电加热元件换热后的气流会因受热不均匀而导致气流的温度分布不均匀,降低舒适感。
为实现再热除湿,也可考虑采用专利文献CN1590890A所公开的结构,如图8所示,将除湿热交换器21X1和再热热交换器22X串联在室内的制冷剂回路中,并将除湿热交换器21X1和再热热交换器22X先后设置在风路中,在其间的管路中设置节流装置25X。不过,在利用上述结构进行再热除湿时,由于同一部分的制冷剂热量先用于加热而被气流带走,再用于制冷,因此除湿热交换器21X1和再热热交换器22X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即除湿不充分,加热量也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室外单元和除湿再热室内单元的空调装置,其能避免除湿再热室内单元向室内提供的气流的温度分布不均匀,且能充分发挥除湿再热室内单元的除湿热交换器和再热热交换器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空调装置包括室外单元和除湿再热室内单元,所述室外单元包括压缩机构和室外热交换器,所述除湿再热室内单元包括除湿热交换器和第一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所述空调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压缩机构的排出侧连接的排出管,与所述压缩机构的吸入侧连接的吸入管,依次连接所述排出管、所述室外热交换器、所述第一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所述除湿热交换器的第一配管,以及连接所述除湿热交换器与所述吸入管的第二配管,从而构成除湿回路,所述除湿再热室内单元还包括再热热交换器、第二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和用于将所述除湿再热室内单元的热量或冷量送入室内的热循环装置,所述空调装置还包括第三配管和从所述排出管分岔出的分岔管,所述第三配管将所述第一配管的第一交汇部、所述第二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所述再热热交换器和所述分岔管依次连接,从而构成再热回路,其中,所述第一交汇部位于所述第一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之间。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空调装置是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室外单元还包括第一切换装置,该第一切换装置能在第一切换装置第一切换状态与第一切换装置第二切换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第一切换状态下,所述第一切换装置使所述第一配管与所述吸入管连通并使所述第二配管与所述排出管连通,在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第二切换状态下,所述第一切换装置使所述第一配管与所述排出管连通并使所述第二配管与所述吸入管连通。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空调装置是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空调装置还包括第二切换装置,该第二切换装置能在第二切换装置第一切换状态与第二切换装置第二切换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二切换装置第一切换状态下,所述第二切换装置使所述第三配管与所述分岔管连通,在所述第二切换装置第二切换状态下,所述第二切换装置使所述第三配管与所述吸入管连通。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空调装置是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切换装置是四通阀。
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空调装置是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第二切换装置设置在所述室外单元中。
本发明第六方面的空调装置是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和所述第二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是电动阀或电磁阀。
本发明第七方面的空调装置是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热循环装置是送风装置,所述除湿热交换器和所述再热热交换器设置在由所述送风装置形成的气流的流通路径中。
本发明第八方面的空调装置是在本发明第七方面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在所述流通路径上,所述除湿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再热热交换器的上游侧或下游侧,或者,在所述流通路径上,所述除湿热交换器所述再热热交换器并排设置。
本发明第九方面的空调装置是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在所述吸入管上设置有储液装置。
本发明第十方面的空调装置是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空调装置还包括:从所述第一配管的第二交汇部分岔出的第一连接管,以及从所述第二配管分岔出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交汇部位于所述第一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之间,所述空调装置还包括多个室内单元,所述多个室内单元并联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上。
本发明第十一方面的空调装置是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热循环装置是水循环装置,所述除湿热交换器和所述再热热交换器通过在所述水循环装置中流动的循环水将热量或冷量送入室内。
本发明第十二方面的空调装置是在本发明第一方面至第十一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空调装置包括多个所述室外单元,多个所述室外单元的第一配管汇流,多个所述室外单元的第二配管汇流,多个所述室外单元的第三配管汇流。
本发明第十三方面的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本发明第三方面至第十二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空调装置,利用控制单元使所述空调装置在第一模式、第二模式、第三模式和第四模式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第一切换装置被切换成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第一切换状态,且所述第二切换装置被切换成所述第二切换装置第一切换状态,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第一切换装置被切换成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第二切换状态,且所述第二切换装置被切换成所述第二切换装置第二切换状态,在所述第三模式下,所述第一切换装置被切换成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第二切换状态,且所述第二切换装置被切换成所述第二切换装置第一切换状态,在所述第四模式下,所述第一切换装置被切换成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第二切换状态,且所述第二切换装置被切换成所述第二切换装置第二切换状态,且使所述热循环装置停止运转。
本发明第十四方面的空调装置是在本发明第十三方面的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三模式下,使所述空调装置进行除霜运转。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在利用除湿再热室内单元的除湿热交换器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的同时,能利用除湿再热室内单元的再热热交换器对室内空气进行再热。因此,与在室内风扇形成的风路中在除湿热交换器的下游增设电加热单元的结构相比,能降低能耗,并能避免除湿再热室内单元向室内供给的空气的温度分布不均匀,提高室内人员的舒适感。另外,与将串联在室内制冷剂回路中的除湿热交换器和再热热交换器依次设置在室内风扇形成的风路中的结构相比,能使除湿热交换器和再热热交换器都能充分发挥作用,从而避免除湿不充分和加热量不足。另外,由于能将原本室外单元排入大气的一部分废热用于再热热交换器,实现废热利用,因此能提高能耗比,实现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现有的再热除湿用回路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另一现有的再热除湿用回路结构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1A、1B、1C、1D 空调装置
100、100’、100”100”A 室外单元
11 压缩机
12 室外热交换器
13 室外风扇
14 储液罐
200 除湿再热室内单元
200A 室内单元
200B 室内单元
21 除湿热交换器
22 再热热交换器
23 室内风扇
V1 四通切换阀
V2 阀
V3 四通切换阀
V4 节流装置
V5 阀
V6 阀
PO 排出管
PI 吸入管
P1、P1A 第一配管
P2、P2A 第二配管
P3、P3A 第三配管
P4~P6 分岔管
P5’ 管
P7 第一连接管
P8 第二连接管
K0~K11 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实施方式1
首先,参照图1对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1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包括室外单元100和除湿再热室内单元200,其中,所述室外单元100具有:作为压缩机构的压缩机11、室外热交换器12、室外风扇13、作为室外侧制冷剂调节装置的阀V2、作为储液装置的储液罐14,所述除湿再热室内单元200具有作为第一室内热交换器的除湿热交换器21和作为第一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的阀V5。此处,阀V5可使用电动阀或电磁阀。
另外,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利用第一配管组将压缩机11的排出侧、室外热交换器12、阀V2、阀V5、除湿热交换器21、储液罐14和压缩机11的吸入侧依次连接而构成除湿回路,其中,所述第一配管组包括串联的排出管PO、第一配管P1、第二配管P2和吸入管PI,并且,所述排出管PO与压缩机11的排出侧连接,所述第一配管P1将排出管PO、室外热交换器12、阀V2、阀V5和除湿热交换器21依次连接,所述第二配管P2将除湿热交换器21与吸入管PI连接,所述吸入管PI与压缩机11的吸入侧连接。此处,排出管PO从压缩机11的排出侧一直延伸至图1中的点K0,第一配管P1从图1中的点K0一直延伸至除湿热交换器21的制冷剂流动方向(参照图1中的箭头)的上游侧端部,第二配管P2从除湿热交换器21的制冷剂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端部一直延伸至图1中的点K1,吸入管PI从图1中的点K1一直延伸至压缩机11的吸入侧,储液罐14设置在吸入管PI的中途。
接下来,参照图1对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1的特征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的除湿再热室内单元200除了作为第一室内热交换器的除湿热交换器21和作为第一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的阀V5之外,还包括:作为第二室内热交换器的再热热交换器22;作为热循环装置的送风装置,即室内风扇23;以及作为第二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的阀V6;并且,除湿热交换器21和再热热交换器22设置在由室内风扇23形成的空气的流通路径中。此处,阀V6可使用电动阀或电磁阀。另外,在由室内风扇23形成的空气的流通路径上,除湿热交换器21设置在再热热交换器22的上游侧。
另外,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利用第二配管组将排出管PO的中途位置、再热热交换器22、阀V6和第一配管P1的中途位置依次连接而构成再热回路,其中,所述第二配管组包括串联的分岔管P4和第三配管P3,并且,所述分岔管P4从排出管PO的中途位置分岔出,所述第三配管P3将分岔管P4、再热热交换器22、阀V6和第一配管P1的中途位置依次连接。此处,分岔管P4从图1中的点K2分岔并一直延伸至图1中的点K4,第三配管P3从图1中的点K4一直延伸至位于阀V2与阀V5之间的图1中的点K5(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交汇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还包括控制单元(未图示),该控制单元用于对空调装置1的压缩机11、室外风扇13、阀V2、室内风扇23、阀V5、阀V6等部件的动作进行控制。
基于上述结构,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能在除湿再热运转模式下进行运转。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在除湿再热运转模式下进行的运转进行说明。
在空调装置1启动后,室外单元100的压缩机11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在压缩机11内压缩后排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被输送至室外热交换器12,在压缩机11内压缩后排出的制冷剂的其余部分则被输送至除湿再热室内单元200的再热热交换器22。
被输送至室外热交换器12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12中与由室外风扇13送来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然后流过阀V2。流过阀V2后的制冷剂被输送至除湿再热室内单元200。
另一方面,被输送至除湿再热室内单元200的再热热交换器22的制冷剂在再热热交换器22中与由室内风扇23送来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再加热(以下也称作再热)。在再热热交换器22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后的制冷剂流过阀V6,然后,与从室外单元100经由第一配管P1被输送至除湿再热室内单元200的制冷剂汇流。
汇流后的制冷剂流过除湿再热室内单元200的阀V5,然后,被输送至除湿热交换器21,被输送至除湿热交换器21的制冷剂在该除湿热交换器21中与由室内风扇23送来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在除湿热交换器21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后的制冷剂被输送至室外单元100,并经由储液罐14而返回到压缩机11中。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除湿再热室内单元200包括与由室内风扇23送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除湿热交换器21和再热热交换器22,在利用除湿再热室内单元200的除湿热交换器21对由室内风扇送来的室内空气进行除湿的同时,能利用除湿再热室内单元200的再热热交换器22对由室内风扇送来的室内空气进行再热。因此,与在室内风扇形成的风路中在除湿热交换器的下游增设电加热单元的结构相比,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能降低能耗,并能避免除湿再热室内单元向室内供给的空气的温度分布不均匀,提高室内人员的舒适感。另外,与将串联在室内制冷剂回路中的除湿热交换器和再热热交换器依次设置在室内风扇形成的风路中的结构相比,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能使除湿热交换器和再热热交换器都能充分发挥作用,从而避免除湿不充分和加热量不足。另外,由于能将原本室外单元排入大气的一部分废热用于再热热交换器,实现废热利用,因此能提高能耗比,实现节能环保。
(2)实施方式2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1A的回路结构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A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1在结构方面基本相同,在此,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标记,并以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室外单元100’包括作为第一切换装置的四通切换阀V1,该四通切换阀V1连接排出管PO、第一配管P1、第二配管P2和吸入管PI,且能在第一切换状态与第二切换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切换状态下,四通切换阀V1使第一配管P1与吸入管PI连通并使第二配管P2与排出管PO连通,在所述第二切换状态下,四通切换阀V1使第一配管P1与排出管PO连通并使第二配管P2与吸入管PI连通。
基于上述结构,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A能通过将室外单元100’的四通切换阀V1切换成第一切换状态而在制热模式下运转,并能通过将室外单元100’的四通切换阀V1切换成第二切换状态而在除湿再热模式下运转。
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A在除湿再热模式下进行的运转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1在除湿再热模式下进行的运转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在此,参照图2,仅对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A在制热模式下进行的运转进行说明。
在制热模式下,空调装置1A利用控制单元将室外单元100’的四通切换阀V1切换成第一切换状态,以使第一配管P1与吸入管PI连通并使第二配管P2与排出管PO连通。
在此状态下,室外单元100’的压缩机11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在压缩机11内压缩后排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被输送至除湿再热室内单元200的除湿热交换器21,在压缩机11内压缩后排出的制冷剂的其余部分则被输送至除湿再热室内单元200的再热热交换器22。
被输送至除湿再热室内单元200的除湿热交换器21的制冷剂在除湿热交换器21中与由室内风扇23送来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在除湿热交换器21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后,制冷剂流过阀V5。
另一方面,被输送至除湿再热室内单元200的再热热交换器22的制冷剂在再热热交换器22中与由室内风扇23送来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在再热热交换器22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后,制冷剂流过阀V6。
流过阀V5的制冷剂与流过阀V6的制冷剂汇流,然后,被输送至室外单元100’,并流过阀V2。流过阀V2后的制冷剂被输送至室外热交换器12,在室外热交换器12中与由室外风扇13送来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在室外热交换器12中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后的制冷剂经由储液罐14而返回到压缩机11中。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A,通过将室外单元100’的四通切换阀V1切换成第一切换状态,能使除湿热交换器21和再热热交换器22都作为冷凝器起作用,以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因此,能提高整机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A,通过将室外单元100’的四通切换阀V1切换成第二切换状态,与上述实施方式1一样,在利用除湿再热室内单元200的除湿热交换器21对由室内风扇送23来的室内空气进行除湿的同时,能利用除湿再热室内单元200的再热热交换器22对由室内风扇23送来的室内空气进行再热。因此,与在室内风扇形成的风路中在除湿热交换器的下游增设电加热单元的结构相比,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A能降低能耗,并能避免除湿再热室内单元向室内供给的空气的温度分布不均匀,提高室内人员的舒适感。另外,与将串联在室内制冷剂回路中的除湿热交换器和再热热交换器依次设置在室内风扇形成的风路中的结构相比,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A能使除湿热交换器和再热热交换器都能充分发挥作用,从而避免除湿不充分和加热量不足。另外,由于能将原本室外单元排入大气的一部分废热用于再热热交换器,实现废热利用,因此能提高能耗比,实现节能环保。
(3)实施方式3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空调装置1B的回路结构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B与上述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1A在结构方面基本相同,在此,对与上述实施方式2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标记,并以与上述实施方式2的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空调装置1B的室外单元100”包括分岔管P5、分岔管P6、节流装置V4和作为第二切换装置的四通切换阀V3。此处,所述分岔管P5从吸入管PI的图3中的点K6分岔出,所述分岔管P6从分岔管P5的图3中的点K3分岔出,所述节流装置V4设置在分岔管P6上,所述四通切换阀V3连接第三配管P3、分岔管P4、分岔管P5和分岔管P6,且能在第一切换状态与第二切换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切换状态下,四通切换阀V3使第三配管P3与分岔管P4连通,并使分岔管P5与分岔管P6连通而形成环路,在所述第二切换状态下,四通切换阀V3使第三配管P3与分岔管P5连通,并使分岔管P4与分岔管P6连通。另外,所述节流装置V4优选毛细管,以将积聚在四通切换阀V3中的机油导入回路中进行分离回收,防止机油积聚导致四通切换阀V3失效。
基于上述结构,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B能利用控制单元在第一模式、第二模式、第三模式和第四模式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式下,四通切换阀V1被切换成第一切换状态且四通切换阀V3被切换成第一切换状态,在所述第二模式下,四通切换阀V1被切换成第二切换状态且四通切换阀V3被切换成第二切换状态,在所述第三模式下,四通切换阀V1被切换成第二切换状态且四通切换阀V3被切换成第一切换状态,在所述第四模式下,四通切换阀V1被切换成第二切换状态且四通切换阀V3被切换成第二切换状态,并且室内风扇23停止运转。
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B在第一模式下进行的运转与上述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1A在制热模式下进行的运转相同,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B在第三模式下进行的运转与上述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1A在除湿再热模式下进行的运转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B在第二模式下进行的运转与在第四模式下进行的运转基本相同,因此,在此参照图3,仅对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B在第二模式下进行的运转进行简单说明。
在第二模式下,空调装置1B利用控制单元将室外单元100”的四通切换阀V1切换成第二切换状态,并将室外单元100”的四通切换阀V3切换成第二切换状态,以使第一配管P1与排出管PO连通并使第二配管P2与吸入管PI连通,使第三配管P3与分岔管P5连通。
在此状态下,室外单元100”的压缩机11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在压缩机11内压缩后排出的制冷剂被输送至室外热交换器12。被输送至室外热交换器12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12中与由室外风扇13送来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然后流过阀V2。流过阀V2后的制冷剂被输送至除湿再热室内单元200。
被输送至除湿再热室内单元200的制冷剂在图3中的点K5处分流,其一部分流过阀V5而被输送至除湿热交换器21,其余部分则流过阀V6而被输送至再热热交换器22。
被输送至除湿热交换器21的制冷剂在该除湿热交换器21中与由室内风扇23送来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制冷。
另一方面,被输送至除湿再热室内单元200的再热热交换器22的制冷剂在再热热交换器22中与由室内风扇23送来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制冷。
在除湿热交换器21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后的制冷剂与在再热热交换器22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后的制冷剂被输送至室外单元100”,并在图3中的点K6处汇流,然后,经由储液罐14而返回到压缩机11中。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B,通过利用控制单元切换到第一模式,与上述实施方式2一样,能使除湿热交换器21和再热热交换器22都作为冷凝器起作用,以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因此,能提高整机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B,通过利用控制单元切换到第三模式,与上述实施方式1一样,在利用除湿再热室内单元200的除湿热交换器21对由室内风扇送23来的室内空气进行除湿的同时,能利用除湿再热室内单元200的再热热交换器22对由室内风扇23送来的室内空气进行再热。因此,与在室内风扇形成的风路中在除湿热交换器的下游增设电加热单元的结构相比,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B能降低能耗,并能避免除湿再热室内单元向室内供给的空气的温度分布不均匀,提高室内人员的舒适感。另外,与将串联在室内制冷剂回路中的除湿热交换器和再热热交换器依次设置在室内风扇形成的风路中的结构相比,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B能使除湿热交换器和再热热交换器都能充分发挥作用,从而避免除湿不充分和加热量不足。另外,由于能将原本室外单元排入大气的一部分废热用于再热热交换器,实现废热利用,因此能提高能耗比,实现节能环保。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B在第一模式下运转一段时间后,室外单元100”会结霜,导致系统效率降低。不过,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B中,在以第一模式运转一段时间后,可切换至除湿热交换器21作为蒸发器起作用、再热热交换器22作为冷凝器起作用的第三模式来进行除霜或者除湿热交换器21和再热热交换器22均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第四模式(以下,也将第三模式和第四模式称作除霜模式,其中,第三模式也称作第一除霜模式,第四模式也称作第二除霜模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B切换至第二除霜模式进行除霜时,室内风扇23停止运转,因此能防止室内温度降低而影响室内人员的舒适感,但并不局限于此,在使除湿热交换器21和再热热交换器22均作为蒸发器起作用来进行除霜时,也可使室内风扇23低速运转,将微弱的气流供向室内。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B切换至第一除霜模式进行除霜时,除湿热交换器21作为蒸发器起作用、再热热交换器22作为冷凝器起作用,除霜速度较第二除霜模式慢,但再热热交换器22起到再加热作用,室内风扇23可继续运转,也不会向室内吹出冷风,因此,能实现恒温除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B中,控制单元可根据其设有的传感器(例如设置在除湿再热室内单元200中的检测室内温度、出风温度或热交换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检测室内湿度或出风湿度的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室外单元100”中的检测室外温度或热交换温度的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或用户设定的参数,判断是否需要进入或退出除霜模式以及进入第一除霜模式或第二除霜模。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B中,也可在控制单元中预设指令,在以第一模式运转一固定时间段后进入除霜模式,运转另一固定时间段后退出除霜模式。例如,在以第一模式运转时,每隔30分钟切换至除霜模式,运转1分钟后,再次切换回第一模式。
(4)实施方式4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空调装置1C的回路结构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C与上述实施方式3的空调装置1B在结构方面基本相同,在此,对与上述实施方式3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标记,并以与上述实施方式3的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空调装置1C还包括从第一配管P1分岔出的第一连接管P7和从第二配管P2分岔出的第二连接管P8。此处,所述第一连接管P7从第一配管P1的图4中的点K7(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交汇部)分岔出,该点K7位于阀V5与室外热交换器12之间,更具体而言,该点K7位于阀V5与阀V2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管P8从第二配管P2的图4中的点K8分岔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空调装置1C还包括两个分别具有热交换器和节流装置的室内单元200A、200B,这两个室内单元200A、200B并联连接在第一连接管P7和第二连接管P8上。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C,能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3的空调装置1B相同的技术效果。
(5)实施方式5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空调装置1D的回路结构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D与上述实施方式4的空调装置1C在结构方面基本相同,在此,对与上述实施方式4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标记,并以与上述实施方式4的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空调装置1D除了包括室外单元100”之外,还包括室外单元100”A,该室外单元100”A具有与室外单元100”相同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室外单元100”的第一配管P1与室外单元100”A的第一配管P1A汇流,室外单元100”的第二配管P2与室外单元100”A的第二配管P2A汇流,室外单元100”的第三配管P3与室外单元100”A的第三配管P3A汇流。此处,室外单元100”的第一配管P1与室外单元100”A的第一配管P1A在图5中的点K9处汇流,室外单元100”的第二配管P2与室外单元100”A的第二配管P2A在图5中的点K10处汇流,室外单元100”的第三配管P3与室外单元100”A的第三配管P3A在图5中的点K11处汇流。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D,能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3的空调装置1D相同的技术效果。
(6)其它实施方式
上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应当理解,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以上公开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多种修改,而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5中,在由室内风扇23形成的空气的流通路径上,除湿热交换器21设置在再热热交换器22的上游侧,对空气先进行加热再进行除湿,但并不局限于此,在由室内风扇形成的空气的流通路径上,也可将除湿热交换器设置在再热热交换器的下游侧,对空气先进行加热再进行除湿,在这种设置方式下再热热交换器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再次加热,因此本发明中的再热热交换器并非特指和限定其与除湿热交换器在风路中的相对位置。此外,还可将除湿热交换器和再热热交换器并排设置在由室内风扇形成的空气的流通路径上,在对一部分空气进行除湿的同时,对另一部分空气进行加热。另外,除湿热交换器和再热热交换器并不局限于配置在由室内风扇形成的空气的流通路径上,例如,也可利用水循环装置进行换热,具体来说,在除湿热交换器和/或再热热交换器的周围设置与其进行换热的水循环管路,通过在管路中循环流动的循环水将热量或冷量送入室内。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室外单元100包括作为室外侧制冷剂调节装置的阀V2,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省略该阀V2。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3中,作为节流装置V4,除了毛细管之外,也可使用电动阀或电磁阀。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3中,作为第二切换装置的四通切换阀V3设置在空调装置1B的室外单元100”中,空调装置1B的结构变得紧凑,有助于小型化,但并不局限于此,四通切换阀V3也可设置在除湿再热室内单元200中,还可设置在室外单元100”与除湿再热室内单元200之间。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3中,作为第二切换装置,采用了四通切换阀V3,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利用三通阀来代替上述四通切换阀V3。此时,只要省去上述实施方式3中的分岔管P6和节流装置V4,并将三通阀连接成能在使第三配管P3与分岔管P4连通的第一切换状态与使第三配管P3与分岔管P5连通的第二切换状态之间切换即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3中,分岔管P5从吸入管PI的图3中的点K6分岔出,但并不局限于此,如图6所示,也可利用一端与阀V3连接、另一端与储液罐14连接的管P5’来代替分岔管P5。当然,这种结构也可应用于图4、图5的结构中。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4中,在第一连接管P7和第二连接管P8上并联连接有室内单元200A和室内单元200B这两个室内单元,但并不局限于此,在第一连接管P7和第二连接管P8上,也可以只连接一个室内单元,还可并联连接三个以上的室内单元。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4中,室内单元A和室内单元B具有相同的结构,但并不局限于此,室内单元200A和室内单元200B的结构也可不同。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5中,包括第一配管至第三配管分别汇流的室外单元100”和室外单元100”A这两个室外单元,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包括第一配管至第三配管分别汇流的三个以上的室外单元。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5中,室外单元100”和室外单元100”A具有相同的结构,但并不局限于此,室外单元100”和室外单元100”A的结构也可不同。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5中,在吸入管PI上设置有作为储液装置的储液罐14,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省略该储液罐。
另外,虽未图示,但在上述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5中,回路中的分歧管路可使用分歧管件,例如Y字形转接件,也可直接在管路上打孔后焊接。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5中的结构可在不矛盾的前提下相互结合,或者删除其中的一些构成部件。

Claims (14)

1.一种空调装置,其包括室外单元和除湿再热室内单元,所述室外单元包括压缩机构和室外热交换器,所述除湿再热室内单元包括除湿热交换器和第一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所述空调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压缩机构的排出侧连接的排出管,与所述压缩机构的吸入侧连接的吸入管,依次连接所述排出管、所述室外热交换器、所述第一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所述除湿热交换器的第一配管,以及连接所述除湿热交换器与所述吸入管的第二配管,从而构成除湿回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湿再热室内单元还包括再热热交换器、第二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和用于将所述除湿再热室内单元的热量或冷量送入室内的热循环装置,
所述空调装置还包括第三配管和从所述排出管分岔出的分岔管,所述第三配管将所述第一配管的第一交汇部、所述第二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所述再热热交换器和所述分岔管依次连接,从而构成再热回路,其中,所述第一交汇部位于所述第一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外单元还包括第一切换装置,该第一切换装置能在第一切换装置第一切换状态与第一切换装置第二切换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第一切换状态下,所述第一切换装置使所述第一配管与所述吸入管连通并使所述第二配管与所述排出管连通,
在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第二切换状态下,所述第一切换装置使所述第一配管与所述排出管连通并使所述第二配管与所述吸入管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装置还包括第二切换装置,该第二切换装置能在第二切换装置第一切换状态与第二切换装置第二切换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第二切换装置第一切换状态下,所述第二切换装置使所述第三配管与所述分岔管连通,
在所述第二切换装置第二切换状态下,所述第二切换装置使所述第三配管与所述吸入管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切换装置是四通阀。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切换装置设置在所述室外单元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和所述第二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是电动阀或电磁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循环装置是送风装置,所述除湿热交换器和所述再热热交换器设置在由所述送风装置形成的气流的流通路径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流通路径上,所述除湿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再热热交换器的上游侧或下游侧,
或者,
在所述流通路径上,所述除湿热交换器所述再热热交换器并排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入管上设置有储液装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装置还包括:从所述第一配管的第二交汇部分岔出的第一连接管,以及从所述第二配管分岔出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交汇部位于所述第一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之间,
所述空调装置还包括多个室内单元,所述多个室内单元并联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上。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循环装置是水循环装置,所述除湿热交换器和所述再热热交换器通过在所述水循环装置中流动的循环水将热量或冷量送入室内。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装置包括多个所述室外单元,
多个所述室外单元的第一配管汇流,
多个所述室外单元的第二配管汇流,
多个所述室外单元的第三配管汇流。
13.一种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权利要求3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利用控制单元使所述空调装置在第一模式、第二模式、第三模式和第四模式之间切换,
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第一切换装置被切换成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第一切换状态,且所述第二切换装置被切换成所述第二切换装置第一切换状态,
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第一切换装置被切换成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第二切换状态,且所述第二切换装置被切换成所述第二切换装置第二切换状态,
在所述第三模式下,所述第一切换装置被切换成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第二切换状态,且所述第二切换装置被切换成所述第二切换装置第一切换状态,
在所述第四模式下,所述第一切换装置被切换成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第二切换状态,且所述第二切换装置被切换成所述第二切换装置第二切换状态,且使所述热循环装置停止运转。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模式下,使所述空调装置进行除霜运转。
CN201811298912.6A 2014-02-21 2014-02-21 空调装置 Active CN1093868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8912.6A CN109386890B (zh) 2014-02-21 2014-02-21 空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59992.5A CN104864495B (zh) 2014-02-21 2014-02-21 空调装置
CN201811298912.6A CN109386890B (zh) 2014-02-21 2014-02-21 空调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59992.5A Division CN104864495B (zh) 2014-02-21 2014-02-21 空调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86890A true CN109386890A (zh) 2019-02-26
CN109386890B CN109386890B (zh) 2021-06-18

Family

ID=53910511

Famil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59992.5A Active CN104864495B (zh) 2014-02-21 2014-02-21 空调装置
CN201811298875.9A Active CN109386888B (zh) 2014-02-21 2014-02-21 空调装置
CN201811298749.3A Active CN109386886B (zh) 2014-02-21 2014-02-21 空调装置
CN201811298912.6A Active CN109386890B (zh) 2014-02-21 2014-02-21 空调装置
CN201811298887.1A Active CN109386889B (zh) 2014-02-21 2014-02-21 空调装置
CN201811298775.6A Active CN109386887B (zh) 2014-02-21 2014-02-21 空调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59992.5A Active CN104864495B (zh) 2014-02-21 2014-02-21 空调装置
CN201811298875.9A Active CN109386888B (zh) 2014-02-21 2014-02-21 空调装置
CN201811298749.3A Active CN109386886B (zh) 2014-02-21 2014-02-21 空调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98887.1A Active CN109386889B (zh) 2014-02-21 2014-02-21 空调装置
CN201811298775.6A Active CN109386887B (zh) 2014-02-21 2014-02-21 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6) CN10486449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0101A (zh) * 2019-10-24 2021-04-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4495B (zh) * 2014-02-21 2018-12-0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CN106152263B (zh) * 2015-04-07 2020-03-17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883518B (zh) * 2016-09-30 2020-06-16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894111B (zh) * 2016-09-30 2020-10-0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883601B (zh) * 2016-09-30 2020-07-07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
JP6863395B2 (ja) * 2019-02-18 2021-04-2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CN112013474A (zh) * 2019-05-30 2020-12-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013472A (zh) * 2019-05-30 2020-12-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013475A (zh) * 2019-05-30 2020-12-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260552A (zh) * 2019-06-04 2019-09-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CN112577101A (zh) * 2019-09-11 2021-03-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WO2021046943A1 (zh) * 2019-09-11 2021-03-1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风道系统、空调器以及风道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2710100A (zh) * 2019-10-24 2021-04-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57489B (zh) * 2019-10-25 2021-04-13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除湿再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797657A (zh) * 2019-10-28 2021-05-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1219803A (zh) * 2020-01-09 2020-06-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及其化霜方法
CN111336646A (zh) * 2020-03-18 2020-06-2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除湿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1336588A (zh) * 2020-03-18 2020-06-2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除湿装置及方法、除湿能力恢复系统及方法、空调
CN111594932B (zh) * 2020-05-18 2022-05-20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2178968A (zh) * 2020-09-29 2021-01-05 武汉万居隆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一拖二功能的高效热风机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77632B2 (ja) * 2001-03-26 2004-10-13 昭和ナミレイ株式会社 除湿空調装置
JP2004316940A (ja) * 2003-04-11 2004-11-11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CN201583043U (zh) * 2009-11-26 2010-09-15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组合式除湿型水环热泵空调机
US8186175B2 (en) * 2009-08-11 2012-05-29 Te-Shou Lee Structural improvement for electric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N202254135U (zh) * 2011-08-22 2012-05-30 珠海铨高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除湿再热装置
KR20120121583A (ko) * 2011-04-27 2012-11-06 한국교통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제습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02747508U (zh) * 2012-07-06 2013-02-20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CN103062851A (zh) * 2013-01-07 2013-04-24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除湿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29562C (zh) * 1993-06-01 2009-08-19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空调设备
CN1142593A (zh) * 1995-04-12 1997-02-12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设置循环流体分支路径的热泵式空调器
JPH10148483A (ja) * 1996-11-20 1998-06-02 Hitachi Ltd 空気圧縮機用エアドライヤの熱交換器
JP3464882B2 (ja) * 1997-04-18 2003-11-10 株式会社東芝 空調制御装置
JP2001124425A (ja) * 1999-10-27 2001-05-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KR20010060469A (ko) * 1999-12-27 2001-07-07 손재익 루프 써모싸이폰 열교환 제습 건조기
JP2003097865A (ja) * 2001-09-25 2003-04-03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3232554A (ja) * 2002-02-07 2003-08-22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4020086A (ja) * 2002-06-18 2004-01-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除湿乾燥空調装置
JP2004132573A (ja) * 2002-10-09 2004-04-30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CN2660365Y (zh) * 2003-11-14 2004-12-01 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 天花嵌入式空调器
JP2006177599A (ja) * 2004-12-22 2006-07-06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空気調和機
JP4209881B2 (ja) * 2005-10-18 2009-01-14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CN1793747A (zh) * 2005-12-31 2006-06-28 东莞市广大制冷有限公司 调温型除湿机的控制方法
JP4849095B2 (ja) * 2008-05-12 2011-12-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4667496B2 (ja) * 2008-11-17 2011-04-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CN101691959B (zh) * 2009-05-25 2012-07-18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恒温恒湿的调节系统及整体式恒温恒湿机
EP2495514B1 (en) * 2009-10-29 2019-08-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JP5396246B2 (ja) * 2009-11-18 2014-01-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車両用空調装置
KR101117773B1 (ko) * 2009-12-09 2012-03-20 신라이앤티 (주) 저노점 저온 제습기
JP5229208B2 (ja) * 2009-12-24 2013-07-0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5581987B2 (ja) * 2010-11-15 2014-09-0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201983370U (zh) * 2010-12-23 2011-09-21 南京五洲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药品库专用除湿空调机
CN102767875A (zh) * 2011-05-06 2012-11-07 荣国华 热泵热回收空调机组
JP2013204937A (ja) * 2012-03-28 2013-10-07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KR101254934B1 (ko) * 2012-10-08 2013-04-16 주식회사 이지이엔씨 폐열 이용 고효율 클린룸 항온항습기 정밀제어를 위한 공조장치
CN104864495B (zh) * 2014-02-21 2018-12-0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77632B2 (ja) * 2001-03-26 2004-10-13 昭和ナミレイ株式会社 除湿空調装置
JP2004316940A (ja) * 2003-04-11 2004-11-11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US8186175B2 (en) * 2009-08-11 2012-05-29 Te-Shou Lee Structural improvement for electric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N201583043U (zh) * 2009-11-26 2010-09-15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组合式除湿型水环热泵空调机
KR20120121583A (ko) * 2011-04-27 2012-11-06 한국교통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제습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02254135U (zh) * 2011-08-22 2012-05-30 珠海铨高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除湿再热装置
CN202747508U (zh) * 2012-07-06 2013-02-20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CN103062851A (zh) * 2013-01-07 2013-04-24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除湿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0101A (zh) * 2019-10-24 2021-04-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64495A (zh) 2015-08-26
CN104864495B (zh) 2018-12-04
CN109386886B (zh) 2020-12-29
CN109386890B (zh) 2021-06-18
CN109386889B (zh) 2021-05-11
CN109386888B (zh) 2021-04-06
CN109386887B (zh) 2021-01-01
CN109386889A (zh) 2019-02-26
CN109386887A (zh) 2019-02-26
CN109386888A (zh) 2019-02-26
CN109386886A (zh) 2019-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64495B (zh) 空调装置
JP6292304B6 (ja)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JPWO2015182463A6 (ja) 空気調和機
CN104251548B (zh) 单机空调器换热系统、单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2721149A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8170596U (zh) 空气热源热泵式空调机
CN106152264B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923637A (zh) 空调系统
CN104344466B (zh) 空气调节器
CN104315743A (zh) 可调温房间除湿空调器
JPH11101520A (ja) エアサイクル式空気調和装置
CN104848497A (zh) 一种空气调节器
CN106152263A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178836A (zh) 一种设有双热交换芯的新风除湿系统
CN104848457A (zh) 一种空气调节器
CN203274375U (zh) 变频空调器
CN106152333B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085128U (zh) 一种带除湿功能的热泵烘干机
CN103017404A (zh) 一种热泵除湿机
CN203036900U (zh) 一种热泵除湿机
CN208566927U (zh) 一种单机双系统除湿空调器
CN203100283U (zh) 一种制冷、除湿、制热转换的环境调节系统
CN113310140A (zh) 基于两种蒸发温度的双系统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207094877U (zh) 坑道除湿空调机
CN205930737U (zh) 轨道车辆空调系统的除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