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83627B - 车辆侧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侧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83627B
CN109383627B CN201810650055.5A CN201810650055A CN109383627B CN 109383627 B CN109383627 B CN 109383627B CN 201810650055 A CN201810650055 A CN 201810650055A CN 109383627 B CN109383627 B CN 1093836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pillar
rocker
protrusion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5005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83627A (zh
Inventor
阿佐亮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3836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36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836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36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62D25/025Side sil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B62D27/023Assembly of structural j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侧部结构。该车辆侧部结构具有:下边梁,其被设置在车身的下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上,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支柱,其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且下端部与所述下边梁接合,在所述支柱的下端部中的与所述下边梁接合的接合部的车辆上方处,设置有沿着车辆上下方向而交替地形成有凹凸的折皱部。

Description

车辆侧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侧部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表2011-502881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如下的结构,即,在具有至少1300MPa的拉伸强度的B柱(中柱)中,在该B柱的下部具有被设为小于800MPa的拉伸强度的软质部分。此外,在日本特表2005-537179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由多个模块构成的车辆,并记载了B柱(中柱)在组装模块时被固定安装(接合)在各模块上的内容。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已知有通过提高下边梁的强度来抑制侧面碰撞时下边梁进入车辆内侧的结构等。在这样的结构中,由于在侧面碰撞时支柱相对于下边梁的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相对位移量变大,因此支柱的下部会被过度拉伸。即使是在像日本特表2011-502881号公报这样将中柱的下部设为软质的情况下,在抑制支柱的下部发生断裂的技术上也存在改良的余地。
本公开考虑到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在侧面碰撞时抑制支柱的下部发生断裂的情况的车辆侧部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第一方式的车辆侧部结构具有:下边梁,其被设置在车身的下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上,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支柱,其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且下端部与所述下边梁接合;在所述支柱的下端部中的与所述下边梁接合的接合部的车辆上方处,设置有沿着车辆上下方向而交替地形成有凹凸的折皱部。
在第一方式的车辆侧部结构中,在车身的下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上设置有下边梁,该下边梁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此外,在下边梁上,接合有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支柱。而且,在支柱的下端部中的与下边梁接合的接合部的车辆上方处设置有折皱部,在该折皱部中,沿着车辆上下方向而交替地形成有凹凸。由此,即使在侧面碰撞时(以下,适当地称为“侧面碰撞时”)支柱相对于下边梁的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相对位移量变大从而使拉伸载荷被输入至支柱的下部上的情况下,通过使折皱部被拉伸,从而也能够抑制支柱的下部发生断裂的情况。
第二方式的车辆侧部结构为,在第一方式中,所述支柱中的与所述下边梁接合的接合部具备扩展部,所述扩展部相对于所述折皱部而向车辆前后方向外侧扩展,在所述扩展部上,设置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交替地形成有凹凸的前后折皱部。
在第二方式的车辆侧部结构中,在支柱的与下边梁接合的接合部中,具备相对于折皱部而向车辆前后方向外侧扩展的扩展部。由此,与不具有扩展部的结构相比,能够牢固地对支柱和下边梁进行接合。此外,通过在扩展部上设置前后折皱部,从而即使在侧面碰撞时车辆前后方向的拉伸载荷被输入至扩展部中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前后折皱部被拉伸,从而抑制支柱的断裂。
第三方式的车辆侧部结构为,在第一或第二方式中,在所述折皱部的车辆上方侧的所述支柱的内部中,设置有安全带织带的收卷装置。
在第三方式的车辆侧部结构中,通过在侧面碰撞时使碰撞载荷从碰撞体被输入至收卷装置中,从而能够吸收碰撞载荷的一部分。由此,在侧面碰撞时的支柱的下部的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移量变小,从而能够减少向折皱部输入的拉伸载荷。
第四方式的车辆侧部结构为,在第一至第三方式的任意一种方式中,所述下边梁和所述支柱通过紧固部件而被机械性地紧固在一起。
在第四方式的车辆侧部结构中,通过将下边梁和支柱机械性地紧固在一起,从而不论支柱的材质如何,均能够良好地维持支柱的接合状态。即,在为了实现轻量化而由高强度材料(高张力钢板)来形成支柱的情况下,有时会因冲压加工后的弹性回复而在支柱中产生翘曲,从而成为焊接不良等的原因。相对于此,如果将下边梁和支柱机械性地紧固在一起,则能够在将支柱向框架部件按压的同时进行接合,从而即使在因弹性回复等的影响而使支柱翘曲的情况下,也能够牢固地将支柱接合在框架部件上。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方式的车辆侧部结构,能够抑制在侧面碰撞时支柱的下部发生断裂的情况。
根据第二方式的车辆侧部结构,能够在牢固地对支柱和下边梁进行接合的同时,良好地维持接合状态。
根据第三方式的车辆侧部结构,能够有效地抑制在侧面碰撞时支柱的下部的断裂。
根据第四方式的车辆侧部结构,不论支柱的材质如何,均能够良好地维持支柱和下边梁的接合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应用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侧部结构的车辆的侧部的侧视图。
图2为放大表示图1中的中柱和车顶纵梁的接合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3为放大表示图1中的中柱和下边梁的接合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4为表示以图2的4-4线进行切断而得到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为表示以图3的5-5线进行切断而得到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为在有障碍物进入的状态下的、与图5相对应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侧部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适当标记的箭头标记FR、箭头标记UP、箭头标记OUT分别表示车辆的前方向、上方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以下,在使用前后、上下、左右的方向来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地说明,则表示车辆前后方向的前后、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下、朝向行进方向时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左右。
<车辆侧部的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侧部结构主要被构成为,包括作为框架部件的车顶纵梁14、作为框架部件的下边梁12以及中柱16。
车顶纵梁14被设置于车身1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的车辆上部上,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此外,车顶纵梁14被设为封闭截面结构,并构成车辆的框架。而且,该车顶纵梁14在车身10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处被设为左右一对。在此,由于一对车顶纵梁14为左右对称的结构,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仅对车辆左侧的车顶纵梁14进行图示并进行说明。
下边梁12被设置在车身1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的车辆下部上,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且构成车辆的框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示例,通过铝合金等的轻金属的挤压成形而形成封闭截面结构的下边梁12,该下边梁12在车身10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处被设置为左右一对。在此,由于一对下边梁12为左右对称的结构,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仅对车辆左侧的下边梁12进行图示并进行说明。
下边梁12的前端部和车顶纵梁14的前端部通过前柱18而被连结。前柱18为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封闭截面结构的部件,该前柱18的上端部与车顶纵梁14的前端部接合。此外,前柱18的下端部与下边梁12的前端部接合。而且,在前柱18上,接合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前纵梁20的后端部。
在与前柱18相比靠车辆后方侧处,设置有中柱16。中柱16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该中柱16的上端部16A与车顶纵梁14接合,中柱16的下端部16B与下边梁12接合。关于中柱16的详细结构,将在后文叙述。
由以上说明的车顶纵梁14、下边梁12、前柱18、中柱16包围的区域成为车门开口部22。因此,车顶纵梁14构成车门开口部22的上边缘,下边梁12构成车门开口部22的下边缘。此外,前柱18构成车门开口部22的前边缘,中柱16构成车门开口部的后边缘。而且,该车门开口部22通过前侧车门而被封闭。
<中柱与车顶纵梁的接合部>
接下来,对中柱16的上端部16A和车顶纵梁14的接合部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2所示,车顶纵梁14被构成为,包括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车顶纵梁外板26、和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车顶纵梁内板24。车顶纵梁外板26被形成为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开放的截面大致帽状,且从车顶纵梁外板26的上端部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延伸有外侧上凸缘26A。此外,还从车顶纵梁外板26的下端部向车辆下方侧且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有外侧下凸缘26B。
车顶纵梁内板24被形成为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开放的截面大致帽状,且从车顶纵梁内板24的上端部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延伸有内侧上凸缘24A。此外,还从车顶纵梁内板24的下端部向车辆下方侧且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有内侧下凸缘24B。而且,外侧上凸缘26A和内侧上凸缘24A在被重合的状态下被焊接在一起,外侧下凸缘26B和内侧下凸缘24B在被重合的状态下被焊接在一起。以此方式,从而形成了封闭截面结构的车顶纵梁14。
在车顶纵梁内板24上连接有车顶加强件28。车顶加强件28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并被架设在左右车顶纵梁14上。此外,车顶加强件28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向下方凹陷,在该凹部中,形成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凸突条28A。
另一方面,如图2以及图4所示,中柱16包括构成车辆外侧的柱外板32和构成车辆内侧的柱内板30,且被设为封闭截面结构。柱外板32被构成为,包括在俯视剖视时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被开放的截面大致C字状的柱主体部32A、和从柱主体部32A向前后延伸的凸缘部32B,并且作为整体而被形成为截面大致帽状。
在此,凸缘部32B的上端部沿着车顶纵梁外板26的外侧下凸缘26B而向车辆前后方向扩展。而且,该凸缘部32B的上端部被重合在外侧下凸缘26B上。
此外,从凸缘部32B的上端部起沿着车顶纵梁外板26而向车辆上方侧且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有第一接合面32C。而且,该第一接合面32C与车顶纵梁外板26重合,并通过作为临时固定部件的盲铆钉34而被临时固定。此外,第一接合面32C和车顶纵梁外板26通过与盲铆钉34相比接合强度较高的紧固部件、即螺栓38以及焊接螺母而被机械性地接合(紧固)在一起。
详细而言,第一接合面32C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两端部通过盲铆钉34而被临时固定。盲铆钉34从第一接合面32C的车辆外侧被插入,并使车顶纵梁外板26的背面侧(封闭截面侧)被压紧。此外,在车顶纵梁外板26的背面侧处,于从前侧的盲铆钉34向车辆后方侧隔开间隔的位置上安装有焊接螺母。而且,螺栓38从第一接合面32C的车辆外侧被拧入并与焊接螺母螺合在一起。采用同样的方式,在车顶纵梁外板26的背面侧,于从后侧的盲铆钉34向车辆前方侧隔开间隔的位置上安装有焊接螺母。而且,螺栓38从第一接合面32C的车辆外侧被拧入并与焊接螺母螺合在一起。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合面32C和车顶纵梁外板26通过螺栓38以及焊接螺母而在两处被紧固在一起。另外,即使在以下的说明中,也同样地设为,与盲铆钉相比,由螺栓以及焊接螺母实现的紧固其接合强度较高。
在柱外板32中,从第一接合面32C的上端部起沿着车顶纵梁外板26而向车辆上方侧且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延伸有第二接合面32D。而且,该第二接合面32D与车顶纵梁外板26重合,并通过作为临时固定部件的盲铆钉36而被临时固定。此外,第二接合面32D和车顶纵梁外板26通过作为紧固部件的螺栓40以及焊接螺母42而被机械性地接合(紧固)在一起。
详细而言,在第二接合面32D上,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形成有四个凸突条32E。而且,从前方侧起第一个凸突条32E与第二个凸突条32E之间的部位通过盲铆钉36而被临时固定。盲铆钉36从第二接合面32D的车辆外侧被插入,并使车顶纵梁外板26的背面侧(封闭截面侧)被压紧。采用同样的方式,从前方侧起第三个凸突条32E与第四个凸突条32E之间的部位通过盲铆钉36而被临时固定。
此外,在第二接合面32D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两端部以及中央部这三处中的车顶纵梁外板26的背面侧处,安装有焊接螺母42(在图4中,仅图示了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的焊接螺母42。)。而且,螺栓40从第二接合面32D的车辆外侧被拧入并与焊接螺母42螺合在一起。以此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合面32D和车顶纵梁外板26通过螺栓40以及焊接螺母42而在三处被紧固在一起。
另一方面,在柱外板32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处,设置有柱内板30。柱内板30被形成为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开放的截面大致帽状,并且设置于车辆前后方向的两端部处的凸缘部与柱外板32的凸缘部32B重合并焊接在一起。
在此,在柱内板30的上部上设置有高低差部30A,柱内板30的上端部通过高低差部30A而被设为与一般部相比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凸缘部30B。而且,该凸缘部30B与车顶纵梁外板26的外侧下凸缘26B重合,并通过螺栓35以及焊接螺母37而被机械性地接合(紧固)在一起。
详细而言,在柱内板30的凸缘部30B的背面侧(封闭截面侧)安装有焊接螺母37,螺栓35从车顶纵梁内板24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拧入并与焊接螺母37螺合。因此,柱内板30的凸缘部30B、车顶纵梁外板26的外侧下凸缘26B、车顶纵梁内板24的内侧下凸缘24B这三部分通过螺栓35以及焊接螺母37而被紧固。
另外,柱内板30与柱外板32的第二接合面32D同样地在三处与车顶纵梁14紧固在一起。此外,紧固部之间通过盲铆钉而在两处被临时固定。通过如上方式,从而使中柱16的上端部16A与车顶纵梁14接合在一起。
<中柱与下边梁的接合部>
接下来,对中柱16的下端部16B和下边梁12的接合部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5所示,下边梁12具备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的外侧纵壁部12A及第一内侧纵壁部12B、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对该外侧纵壁部12A和第一内侧纵壁部12B进行连结的分隔壁部12C。此外,外侧纵壁部12A和第一内侧纵壁部12B的下端部彼此通过下壁部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被连结,通过该外侧纵壁部12A、第一内侧纵壁部12B、分隔壁部12C以及下壁部而构成了封闭截面。
而且,从分隔壁部12C中的外侧纵壁部12A和第一内侧纵壁部12B之间的部位起向车辆上方延伸有第二内侧纵壁部12D。在此,外侧纵壁部12A延伸至与分隔壁部12C相比靠车辆上方为止,第二内侧纵壁部12D和外侧纵壁部12A的上端部彼此通过上壁部12E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被连结在一起。因此,通过外侧纵壁部12A、第二内侧纵壁部12D、分隔壁部12C以及上壁部12E而构成了封闭截面。
此外,从上壁部12E起向车辆上方侧延伸有车门开口凸缘12F。该车门开口凸缘12F构成了车门开口部22的下边缘,在该车门开口凸缘12F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面上,安装有车门密封件。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中柱16的凸缘部32B的下端部沿着下边梁12的车门开口凸缘12F而向车辆前后方向扩展。而且,该凸缘部32B的下端部与车门开口凸缘12F重合。
此外,从凸缘部32B的下端部起沿着下边梁12的上壁部12E而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有第三接合面32F。而且,该第三接合面32F与上壁部12E重合,并通过螺栓50以及焊接螺母而被机械性地接合(紧固)在一起。
详细而言,在与第三接合面32F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两端部相对应的下边梁12的上壁部12E的背面侧(封闭截面侧),焊接螺母分别被安装于各两处。而且,螺栓50从第三接合面32F的车辆外侧拧入并与焊接螺母螺合。采用这种方式,从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接合面32F和下边梁12的上壁部12E通过螺栓50以及焊接螺母而在四处被紧固在一起。
如图3以及图5所示,在柱外板32中,从第三接合面32F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起沿着下边梁12的外侧纵壁部12A而向车辆下方侧延伸有第四接合面32G。而且,该第四接合面32G与外侧纵壁部12A重合,并通过作为临时固定部件的盲铆钉52而被临时固定。此外,第四接合面32G和外侧纵壁部12A通过作为紧固部件的螺栓54以及焊接螺母56而被机械性地接合(紧固)在一起。
详细而言,在第四接合面32G上,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形成有四个凸突条32H。而且,从前方侧起第一个凸突条32H和第二个凸突条32H之间的部位通过盲铆钉52而被临时固定,从前方侧起第三个凸突条32H和第四个凸突条32H之间的部位通过盲铆钉52而临时固定。盲铆钉52从第四接合面32G的车辆外侧被插入,并使外侧纵壁部12A的背面侧(封闭截面侧)被压紧。以同样的方式,第四接合面32G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两端部也通过盲铆钉52而被临时固定。
此外,在与各个盲铆钉52的车辆下方侧的位置相对应的外侧纵壁部12A的背面侧安装有焊接螺母56。而且,螺栓54从第四接合面32G的车辆外侧拧入并与焊接螺母56螺合。以同样的方式,第四接合面32G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也通过焊接螺母56以及螺栓54而与外侧纵壁部12A紧固在一起。采用这样的方式,从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接合面32G和下边梁12的外侧纵壁部12A通过螺栓54以及焊接螺母56而在五处被紧固在一起。
另一方面,柱内板30的下端部30E经由支架58而与下边梁12接合。详细而言,在下边梁12的第二内侧纵壁部12D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面上,安装有支架58。支架58从下边梁12向车辆上方侧延伸,并且被形成为,在从车辆前方侧进行观察时下端部58A位于与上端部58B相比靠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大致曲柄状。而且,支架58的下端部58A与下边梁12的第二内侧纵壁部12D重合,并与后述的锚部件72一起通过螺栓68以及焊接螺母70而被紧固。
此外,支架58的上端部58B与柱内板30的下端部30E重合,并通过盲铆钉64而被临时固定。而且,在与盲铆钉64相比靠车辆前方侧或车辆后方侧隔开间隔的位置处,支架58的上端部58B和柱内板30的下端部30E通过螺栓以及焊接螺母而被机械性地接合(紧固)在一起。
在此,支架58的上端部58B和柱内板30的下端部30E的接合位置被设定在,与形成于下边梁12上的车门开口凸缘12F相比靠车辆上方侧。
<中柱的下部结构>
接下来,对中柱16的下部结构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在中柱16的下端部上,设置有沿着车辆上下方向而交替形成凹凸的折皱部46。折皱部46被设置在作为中柱16和下边梁12的接合部的第三接合面32F的车辆上方处。
此外,折皱部46被构成为,包括沿着车辆上下方向而排列的五个第一突部46A、两个第二突部46B、和两个第三突部46C。五个第一突部46A分别将车辆前后方向作为长度方向且截面呈圆弧状并且从柱外板32的前端部形成至后端部。
在此,如图5所示,在柱外板32上形成有第一突部46A的部位从车辆上方侧朝向车辆下方侧而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倾斜,从车辆前方侧进行观察时的截面被形成为波浪形。此外,第一突部46A在与第四接合面32G相比靠车辆上方侧处,被形成在与后述的作为安全带织带W的收卷装置的卷收器73相比靠车辆下方侧。
如图3所示,在第一突部46A的车辆下方侧形成有第二突部46B。第二突部46B与第一突部46A相比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被形成得较短。而且,该第二突部46B分别被形成在从上方起第五个第一突部46A的前侧的下方和后侧的下方。而且,分别在第二突部46B的下方处,形成有第三突部46C。第三突部46C与第二突部46B相比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较短,并分别形成在前侧的第二突部46B的前端侧和后侧的第二突部46B的后端侧。
此外,在第三接合面32F以及第四接合面32G上,设置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交替地形成有凹凸的前后折皱部48。详细而言,前后折皱部48被设置在与第三接合面32F以及第四接合面32G上的折皱部46相比向车辆前后方向外侧扩展的扩展部47。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折皱部46相比靠前侧的扩展部47A和与折皱部46相比靠后侧的扩展部47B上分别设置有前后折皱部48。
前后折皱部48被构成为,包括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排列的三个第四突部48A。第四突部48A分别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从第三接合面32F的内端延伸至外端,进而从第三接合面32F的外端起连续并向车辆下方侧延伸至第四接合面32G的下端部为止。因此,第四突部48A被形成为大致L字状。
如图5所示,在中柱16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安全带织带W进行收卷的卷收器73。卷收器73在折皱部46的车辆上方侧处以被夹持于柱外板32和柱内板30之间的状态而被保持,并具备构成外壳的壳体74。壳体74被形成为车辆上方侧被开放的大致箱状,且壳体74的下端部通过螺栓65以及焊接螺母66而被紧固在柱内板30的下部紧固部30D上。此外,壳体74的上端部通过螺栓60以及焊接螺母62而紧固在柱内板30的上部紧固部30C上。
在壳体74中收纳有卷线筒76,在卷线筒76上卷绕有安全带织带W的一端侧。而且,安全带织带W的另一端侧从形成于柱内板30上的开口部30F向车厢内被抽出。向车厢内抽出的安全带织带W被卷绕在设置于车厢内的上方的安全带导向器等上,安全带织带W的另一端部被固定在紧固于下边梁12的锚部件72上。另外,卷收器73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除了开口部30F之外通过柱内板30而被覆盖。另外,这里所说的“被覆盖”是指,不限于卷收器73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被柱内板30完全覆盖的结构,还包括形成有安全带织带W的抽出用的开口等的卷收器73无法后装的程度的大小的开口的结构的概念。
(作用以及效果)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侧部结构中,如图3所示,在作为中柱16和下边梁12的接合部的第三接合面32F的车辆上方上设置有折皱部46。由此,即使在侧面碰撞时中柱16相对于下边梁12的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相对位移量变大从而有拉伸载荷被输入至中柱16的下端部16B上的情况下,通过使折皱部46被拉伸,从而也能够抑制该下端部16B发生断裂的情况。以下,对该作用进行详细说明。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为将电能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汽车的情况下,有时会在左右的下边梁12之间的区域中搭载蓄电池。在这样的车辆中,由于在侧面碰撞时抑制了向蓄电池的碰撞载荷的输入,因此可以以如下方式实施设计,即,利用高强度材料来形成下边梁12或者加厚板厚等,从而使下边梁12的弹性极限应力升高。因此,与仅将发动机作为驱动源的汽车(所谓的运输车)相比,电动汽车的下边梁12在侧面碰撞时的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移量变小。
相对于此,即使在电动汽车的情况下,中柱16也与运输车同样地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进行位移。其结果为,在提高了下边梁12的弹性极限应力的车辆中,中柱16相对于下边梁12的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相对位移量变大。因此,作用于中柱16的下端部16B的拉伸载荷变大。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折皱部46。因此,如图6所示,在障碍物B从车辆侧方与中柱16发生碰撞的情况下,通过被输入至中柱16的下端部16B的拉伸载荷而使构成折皱部46的第一突部46A在车辆上下方向上被拉伸。此外,以同样的方式,第二突部46B以及第三突部46C也在车辆上下方向上被拉伸(参照图3)。由此,作用于下边梁12和中柱16的接合部上的拉伸载荷的至少一部分被吸收,从而能够抑制中柱16的下端部16B发生断裂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中柱16中的与下边梁12接合的接合部具备相对于折皱部46而向车辆前后方向外侧扩展的扩展部47。由此,与不具有扩展部47的结构相比,中柱16和下边梁12的接合面积变大,从而能够牢固地接合。此外,通过在扩展部47上设置前后折皱部48,从而即使在侧面碰撞时在车辆前后方向的拉伸载荷被输入至扩展部47的情况下,通过前后折皱部48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拉伸,从而也能够抑制中柱16的断裂。即,能够在牢固地对中柱16和下边梁12进行接合的同时,良好地维持接合状态。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在中柱16的内部设置有卷收器73。由此,通过在侧面碰撞时使碰撞载荷从作为碰撞体的障碍物B而向卷收器73输入,从而能够吸收碰撞载荷的一部分。其结果为,侧面碰撞时的中柱16的下部的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移量变小,从而能够减少向折皱部46输入的拉伸载荷。特别是,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在卷收器73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被柱内板30覆盖的结构中,在侧面碰撞时卷收器73会被压溃于柱外板32与柱内板30之间,从而能够有效地吸收碰撞能量。
而且,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以及图5所示,下边梁12和中柱16通过盲铆钉52而被临时固定,进而通过螺栓50、54以及焊接螺母56而被机械性地接合。由此,能够在将中柱16向下边梁12按压的同时进行接合,从而即使在因弹性回复等的影响而使中柱16翘曲的情况下,也能够使中柱16与车顶纵梁14或下边梁12牢固地接合。即,不论中柱16的材质如何,均能够良好地维持中柱16的接合状态。
虽然在上文中对实施方式以及改变例所涉及的车辆侧部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而实施。例如,构成折皱部46的第一突部46A、第二突部46B以及第三突部46C的数量或长度并未被特别限定。同样地,构成前后折皱部48的第四突部48A的数量或长度并未被特别限定。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支柱的一个示例而对中柱16进行了说明,但并未被限定于此。例如,对于前柱18或后柱而言,也可以采用同样的结构。
而且,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挤压成形件来形成下边梁12,但并未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通过下边梁内板以及下边梁外板这两块刚性板而被构成的下边梁。

Claims (6)

1.一种车辆侧部结构,具有:
下边梁(12),其被设置在车身(10)的下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上,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
支柱(16),其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且下端部与所述下边梁(12)接合,
在所述支柱(16)的下端部中的与所述下边梁(12)接合的接合部的车辆(10)上方处,设置有沿着车辆(10)上下方向而交替地形成有凹凸的折皱部(46),
所述折皱部(46)包括;
第一突部(46A),其将车辆(10)前后方向作为长度方向且截面呈圆弧状并且从柱外板(32)的前端部被形成至后端端部为止;
第二突部(46B),其被形成在所述第一突部(46A)的前侧的下方和后侧的下方处;
第三突部(46C),其被形成在所述第二突部(46B)的前端的下方和后端的下方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支柱(16)中的与所述下边梁(12)接合的接合部具备扩展部(47),所述扩展部(47)相对于所述折皱部(46)而向车辆前后方向外侧扩展,
在所述扩展部(47)上,设置有沿着车辆(10)前后方向而交替地形成有凹凸的前后折皱部(4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前后折皱部(48)包括第四突部(48A),所述第四突部(48A)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从作为所述支柱(16)与所述下边梁(12)的接合部的第三接合面(32F)的内端起延伸至外端,并从所述第三接合面(32F)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起延伸至沿着所述下边梁(12)的外侧纵壁部(12A)而向车辆(10)下方延伸的第四接合面(32G)的下端为止。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中,
在所述折皱部(46)的车辆上方侧的所述支柱的内部中,设置有安全带织带的收卷装置(7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下边梁(12)和所述支柱(16)通过紧固部件(50、54、56)而被机械性地紧固在一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支柱(16)为中柱。
CN201810650055.5A 2017-08-10 2018-06-22 车辆侧部结构 Active CN1093836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56035 2017-08-10
JP2017156035A JP6838523B2 (ja) 2017-08-10 2017-08-10 車両側部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83627A CN109383627A (zh) 2019-02-26
CN109383627B true CN109383627B (zh) 2021-04-13

Family

ID=65084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50055.5A Active CN109383627B (zh) 2017-08-10 2018-06-22 车辆侧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597087B2 (zh)
JP (1) JP6838523B2 (zh)
CN (1) CN109383627B (zh)
DE (1) DE102018115962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19406B2 (ja) * 2017-08-10 2021-08-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側部構造
JP7251331B2 (ja) * 2019-06-05 2023-04-04 マツダ株式会社 上部車体構造
CN111660771B (zh) * 2020-06-24 2021-10-2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侧围三角窗结构和汽车侧围外板结构
JP2022108432A (ja) * 2021-01-13 2022-07-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上部構造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9456A (zh) * 2012-12-19 2014-06-25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的中柱下部车体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39990B4 (de) 2002-08-27 2007-10-25 Daimlerchrysler Ag Kraftwagen-Karosserie mit einer Tragstruktur aus großformatigen Teilmodulen
WO2008155871A1 (ja) * 2007-06-18 2008-12-24 Honda Motor Co., Ltd. 側部車体構造
SE531499C2 (sv) 2007-11-15 2009-04-28 Gestamp Hardtech Ab B-stolpe till fordon
JP5114447B2 (ja) * 2009-03-26 2013-01-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上部構造
DE102009055696A1 (de) * 2009-11-26 2011-06-09 Audi Ag Karosserie eines Kraftfahrzeugs
WO2011077840A1 (ja) * 2009-12-22 2011-06-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側部構造
EP2557021B1 (en) * 2010-04-09 2014-01-15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tructure for joint at side section of vehicle
JP2012035646A (ja) * 2010-08-03 2012-02-23 Toyota Motor Corp 車体下部構造
JP5533594B2 (ja) 2010-11-25 2014-06-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ピラー構造
JP2012116367A (ja) * 2010-12-01 2012-06-21 Toyota Motor Corp 車体構造
JP5691460B2 (ja) * 2010-12-07 2015-04-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ピラー構造
DE102011120519A1 (de) * 2011-12-08 2013-06-1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etzen des Staates Delaware) Verstärkung für eine Fahrzeugsäule, insbesodnere die B-Säule eines Fahrzeuges
DE102012015463B4 (de) 2012-08-07 2020-09-17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Karosseriesäule, insbesondere B-Säule für ein Fahrzeug
DE102013002421B4 (de) 2013-02-11 2017-05-11 Audi Ag B-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MX369637B (es) * 2013-09-03 2019-11-13 Honda Motor Co Ltd Estructura de carroceria para vehiculo.
DE102014201198B3 (de) 2014-01-23 2015-05-28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Karosseriesäule, insbesondere B-Säule für ein Fahrzeug
JP6299456B2 (ja) * 2014-06-13 2018-03-28 三菱自動車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車体側面構造
JP6516716B2 (ja) * 2016-11-17 2019-05-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フレー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9456A (zh) * 2012-12-19 2014-06-25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的中柱下部车体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8115962A1 (de) 2019-02-14
JP6838523B2 (ja) 2021-03-03
US20190047629A1 (en) 2019-02-14
JP2019034600A (ja) 2019-03-07
DE102018115962B4 (de) 2024-04-11
US10597087B2 (en) 2020-03-24
CN109383627A (zh) 2019-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83630B (zh) 车辆侧部结构
CN109383627B (zh) 车辆侧部结构
US9643654B2 (en) Vehicle body bottom structure
JP3783546B2 (ja) 車両のサイドシル構造
CN111954618B (zh) 汽车的车身结构
CN109131592A (zh) 车身下部结构
EP2412611B1 (en) Structure for vehicle body upper portion
US10442467B2 (en) Central part structure for vehicle
US20180362087A1 (en) Vehicular frame
CN112739611B (zh) 车身下部结构
KR102371245B1 (ko) 차량의 센터 필러 구조
US10773752B2 (en) Vehicle-body structure
US10214244B2 (en) Frame structure for vehicle
CN112896323A (zh) 车身笼形骨架结构
CN104859719A (zh) 汽车的车身构造
JP6016246B2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4589543B2 (ja) バンパ取付構造
US11180008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JP6030440B2 (ja) 車体側部構造
US20230311798A1 (en) Vehicle body rear structure
US11591025B2 (en) Front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JP5720619B2 (ja) フロントピラー構造
CN115489467A (zh) 车身构造
KR20000002720U (ko) 사이드실 보강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