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8082A - 一种电子元器件加工领域的硬质表面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元器件加工领域的硬质表面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18082A
CN109318082A CN201811190249.8A CN201811190249A CN109318082A CN 109318082 A CN109318082 A CN 109318082A CN 201811190249 A CN201811190249 A CN 201811190249A CN 109318082 A CN109318082 A CN 1093180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osting
support
idler wheel
electronic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902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18082B (zh
Inventor
张舒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u Min
Xiao Tongsheng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19024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180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18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80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180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80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19/00Single-purpose machines or devices for particular grind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main grou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6Work supports, e.g. adjustable stead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元器件加工领域的硬质表面处理设备,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驱动装置、位于所述驱动装置左侧的第一升降装置、位于所述驱动装置右侧的第二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装置上的打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上的夹持装置、设置于所述夹持装置上的电缸装置。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电子元器件的硬质表面进行有效的打磨,打磨效果显著,操作简单,使用便利;同时可以实现电子元器件与打磨板反向的移动,以便显著提高对电子元器件打磨的效率,节约时间,省时省力;并且打磨的过程中可以将电子元器件稳固的夹持住,以便保证对电子元器件打磨的效果,保证打磨后电子元器件的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元器件加工领域的硬质表面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器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元器件加工领域的硬质表面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在制备完成后需要对其硬质表面上的凸起进行处理,以便保证其硬质表面的平整光滑。现有对电子元器件硬质表面处理的装置无法对其硬质表面进行充分有效的打磨处理,磨平效果不理想,同时仅能通过打磨板的移动实现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打磨,打磨效率低,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并且磨平的过程中无法将电子元器件稳固的夹持住,影响对电子元器件的打磨效果,甚至会导致残次品的产生。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电子元器件加工领域的硬质表面处理设备。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元器件加工领域的硬质表面处理设备,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驱动装置、位于所述驱动装置左侧的第一升降装置、位于所述驱动装置右侧的第二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装置上的打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上的夹持装置、设置于所述夹持装置上的电缸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下方的若干万向轮、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第一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端的第一滚轮、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右侧的第二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端的第二滚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三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右侧的横板、位于所述横板下方的第一电缸、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缸上的第一定位块、第一推动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推动杆下端的第三滚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端的第一定位框、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框上的第一升降杆、位于所述第一升降杆右侧的第一拉环、位于所述第一升降杆下方的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拉环上的第一拉线,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端的第二定位框、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框上的第二升降杆、位于所述第二升降杆下方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升降杆左侧的第二拉环、位于所述第二升降杆上方的第三定位框、位于所述第三定位框上方的第三拉环、固定块,所述打磨装置包括打磨板、位于所述打磨板右侧的第三弹簧、第一定位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杆右端的第四滚轮、顶靠在所述第四滚轮上的第二拉线、位于所述第三定位框下方的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上的输出轴,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三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两端的第四定位框、设置于所述第四定位框内的第四弹簧、设置于所述第四弹簧上的第二定位杆、位于所述第四定位框右侧的第一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上的第五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杆上的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的橡胶板,所述电缸装置包括固定板、位于所述固定板下方的第二电缸、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缸上的第二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下方的第四拉环、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右侧的竖杆、设置于所述竖杆上的两个第五滚轮、顶靠在所述第五滚轮上的第三拉线、位于所述第三支架左侧的第二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左端的第六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电子元器件加工领域的硬质表面处理设备能够实现对电子元器件的硬质表面进行有效的打磨,打磨效果显著,操作简单,使用便利;同时可以实现电子元器件与打磨板反向的移动,以便显著提高对电子元器件打磨的效率,节约时间,省时省力;并且打磨的过程中可以将电子元器件稳固的夹持住,以便保证对电子元器件打磨的效果,保证打磨后电子元器件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子元器件加工领域的硬质表面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电子元器件加工领域的硬质表面处理设备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电子元器件加工领域的硬质表面处理设备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驱动装置2、位于所述驱动装置2左侧的第一升降装置3、位于所述驱动装置2右侧的第二升降装置4、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装置4上的打磨装置5、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3上的夹持装置6、设置于所述夹持装置6上的电缸装置7。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长方体,所述底板1上设有位于其下方的若干万向轮1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第一支撑杆12、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2上端的第一滚轮13、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2右侧的第二支撑杆14、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14上端的第二滚轮15。所述万向轮11设有四个,所述万向轮11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上,所述万向轮11可以带动所述底板1移动。所述第一支撑杆12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12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2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轮13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13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2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滚轮13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旋转。所述第二支撑杆14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14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4的上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滚轮15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滚轮15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4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滚轮15可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旋转。
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第三支撑杆21、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21右侧的横板22、位于所述横板22下方的第一电缸23、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缸23上的第一定位块24、第一推动杆25、设置于所述第一推动杆25下端的第三滚轮26。所述第三支撑杆21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2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21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一通孔211呈方形。所述横板22呈长方体,所述横板22的左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缸23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第一电缸23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电缸23与所述横板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24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定位块24与所述第一电缸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25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推动杆25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电缸23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电缸23可以带动所述第一推动杆25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推动杆25贯穿所述第一定位块24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一推动杆25可以稳定的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推动杆25的下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滚轮26呈圆柱体,所述第三滚轮26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第三滚轮26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推动杆25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三滚轮26可以在所述第三凹槽内旋转,所述第三滚轮26与电机(未图示)连接,带动其主动顺时针旋转。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升降装置3包括第一支架31、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31上端的第一定位框32、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框32上的第一升降杆33、位于所述第一升降杆33右侧的第一拉环34、位于所述第一升降杆33下方的第一弹簧35、设置于所述第一拉环34上的第一拉线36。所述第一支架31呈弯折状,所述第一支架3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框32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架3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框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框32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第一升降杆33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升降杆33穿过所述第一定位框32的内部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一升降杆33可以稳定的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拉环34呈弯曲状,所述第一拉环34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升降杆33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5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35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5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升降杆33的下端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一升降杆33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一拉线36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拉环3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线36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11且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拉线36顶靠在所述第一滚轮13及第二滚轮15上。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升降装置4包括第二支架41、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41上端的第二定位框42、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框42上的第二升降杆43、位于所述第二升降杆43下方的第二弹簧44、位于所述第二升降杆43左侧的第二拉环45、位于所述第二升降杆43上方的第三定位框46、位于所述第三定位框46上方的第三拉环47、固定块48。所述第二支架41呈弯折状,所述第二支架4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框42呈空心的长方体且上下表面相通,所述第二支架41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框4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杆43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升降杆43穿过所述第二定位框42的内部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二升降杆43可以稳定的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弹簧44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44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4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升降杆43的下端固定连接,从而对其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二拉环45呈弯曲状,所述第二拉环45的两端与所述第二升降杆43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线36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拉环45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定位框46呈空心的长方体且左右表面相通,所述第二升降杆43的上端与所述第三定位框4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三定位框46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三拉环47呈弯曲状,所述第三拉环47的两端与所述第三定位框4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48呈长方体,所述固定块48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定位框4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打磨装置5包括打磨板51、位于所述打磨板51右侧的第三弹簧52、第一定位杆53、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杆53右端的第四滚轮54、顶靠在所述第四滚轮54上的第二拉线55、位于所述第三定位框46下方的电机56、设置于所述电机56上的输出轴57。所述打磨板51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打磨板51采用打磨材料制成。所述第三弹簧52呈水平状,所述第三弹簧52的左端与所述打磨板5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52的右端与所述固定块4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53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定位杆53的左端与所述打磨板5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53穿过所述第三定位框46的内部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一定位杆53可以稳定的左右移动,所述第一定位杆53的右端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滚轮54呈圆柱体,所述第四滚轮54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定位杆53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四滚轮54可以在所述第四凹槽内旋转。所述第二拉线55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拉环4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线55顶靠在所述第四滚轮54上。所述电机56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电机56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电机56与所述第三定位框46及第二升降杆43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57呈圆柱体,所述输出轴57的一端与所述电机56连接,使得所述电机56可以带动所述输出轴57旋转,所述第二拉线55的下端与所述输出轴56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夹持装置6包括第三支架61、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61两端的第四定位框62、设置于所述第四定位框62内的第四弹簧63、设置于所述第四弹簧63上的第二定位杆64、位于所述第四定位框62右侧的第一固定杆65、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65上的第五弹簧66、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杆64上的支撑板67、设置于所述支撑板67上的橡胶板68。所述第三支架61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支架61侧放,所述第一升降杆33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支架6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61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二通孔611,所述第二通孔611呈方形。所述第四定位框62设有两个且上下相对设置,所述第四定位框62呈空心的长方体且相对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三支架61的端部与所述第四定位框62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63设有两个且分别收容于所述第四定位框62内,所述第四弹簧63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定位框62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64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杆64设有两个且上下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定位杆64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定位杆64的一端收容于所述第四定位框62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二定位杆64可以稳定的上下移动,所述第四弹簧6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杆64固定连接,从而对其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一固定杆65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65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65的左端与所述第四定位框62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66设有两个,所述第五弹簧6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65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67设有两个,所述支撑板67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定位杆64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67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66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67固定连接。所述橡胶板68设有两个,所述橡胶板68呈长方体,所述橡胶板68与所述支撑板67固定连接,所述橡胶板68采用硬橡胶材料制成,上下两侧的橡胶板68可以将电子元器件稳固的夹持住。
如图1所示,所述电缸装置7包括固定板71、位于所述固定板71下方的第二电缸72、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缸72上的第二推动杆73、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73下方的第四拉环74、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73右侧的竖杆75、设置于所述竖杆75上的两个第五滚轮76、顶靠在所述第五滚轮76上的第三拉线77、位于所述第三支架61左侧的第二固定杆78、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78左端的第六滚轮79。所述固定板71呈长方体,所述固定板71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支架6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缸72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第二电缸72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二电缸72与所述固定板7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73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推动杆73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电缸72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电缸72可以带动所述第二推动杆73左右移动,所述第二推动杆73贯穿所述第三支架61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二推动杆73可以稳定的左右移动。所述第四拉环74呈弯曲状,所述第四拉环74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推动杆7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竖杆75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推动杆73的右端与所述竖杆75固定连接,所述竖杆75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三通孔751,所述第三通孔751呈方形。所述第五滚轮76设有两个且上下设置,所述第五滚轮76呈圆柱体,所述第五滚轮76收容于所述第三通孔751内且与所述竖杆75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五滚轮76可以在所述第三通孔751内旋转。所述第三拉线77设有两个且上下设置,所述第三拉线77的右端与所述支撑板67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拉线77穿过所述第三通孔751及第二通孔611,所述第三拉线77顶靠在所述第五滚轮76上,所述第三拉线77的左端与所述第四拉环7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78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固定杆78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支架6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78的左端设有第五凹槽。所述第六滚轮79呈圆柱体,所述第六滚轮79收容于所述第五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固定杆78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六滚轮79可以在所述第五凹槽内旋转,所述第三拉线77顶靠在所述第六滚轮79上。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电子元器件加工领域的硬质表面处理设备使用时,首先将需要处理的电子元器件放置在上下两侧的橡胶板68之间,然后打开所述第二电缸72的开关,使得所述第二推动杆73向右移动,进而使得竖杆75向右移动,所述第五滚轮76随之向右移动,由于第三拉线77顶靠在第五滚轮76上,使得上下两侧的支撑板67及橡胶板68逐渐的靠近,同时第二推动杆73使得所述第四拉环74向右移动,所述第四拉环74使得所述第三拉线77被拉紧,进而使得上下两侧的支撑板67及橡胶板68进一步快速的相互靠近,提高其相互靠近的速度,直至上下两侧的橡胶板68将电子元器件稳固的夹持住,需要打磨的硬质表面朝右且对准打磨板51,橡胶板68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以便将电子元器件稳固夹持后防止其滑动,有利于对电子元器件的硬质表面稳定的打磨处理。然后打开所述电机56的开关,使得所述输出轴57旋转,进而使得所述第二拉线55被拉紧,所述第二拉线55向左推动所述第四滚轮54,使得所述第四滚轮54及第一定位杆53向左移动,进而使得所述打磨板51向左移动,直至打磨板51顶靠在电子元器件的硬质表面上,以便对其进行打磨,且顶靠的紧密,保证对电子元器件硬质表面打磨的效果。然后打开与所述第三滚轮26连接的电机,使得所述第三滚轮26顺时针旋转。然后打开所述第一电缸23的开关,使得所述第一推动杆25不断的上下移动,进而使得旋转的第一滚轮26随之不断的上下移动,旋转的第一滚轮26向下移动时,所述第一滚轮26顶靠在第一拉线36上,由于所述第一滚轮26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且顺时针旋转,使得所述第一拉线36向左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二升降杆43向下移动,同时压缩的第一弹簧35向上推动所述第一升降杆33,使得所述第一升降杆33向上移动,第一升降杆33带动夹持装置6向上移动,同时第二升降杆43带动打磨板51向下移动,以便使得打磨板51可以快速的对电子元器件的硬质表面进行打磨,所述第一滚轮26向上脱离所述第一拉线36时,此时压缩较多的第二弹簧44向上推动所述第二升降杆43,使得第二升降杆43向上移动,同时通过第一拉线36使得第一升降杆33向下移动,此时第一弹簧35逐渐的被压缩,此时夹持装置6随第一升降杆33向下移动,打磨板51随第二升降杆43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打磨板51对电子元器件的硬质表面进行快速的打磨,由于第一滚轮26不断的上下移动,使得所述打磨板51与电子元器件的硬质表面不断的反向移动,以便实现电子元器件与打磨板51的相对快速移动,实现打磨板51对电子元器件快速有效的打磨处理,直至对其打磨完毕为止。至此,本发明电子元器件加工领域的硬质表面处理设备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Claims (9)

1.一种电子元器件加工领域的硬质表面处理设备,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驱动装置、位于所述驱动装置左侧的第一升降装置、位于所述驱动装置右侧的第二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装置上的打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上的夹持装置、设置于所述夹持装置上的电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下方的若干万向轮、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第一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端的第一滚轮、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右侧的第二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端的第二滚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三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右侧的横板、位于所述横板下方的第一电缸、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缸上的第一定位块、第一推动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推动杆下端的第三滚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端的第一定位框、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框上的第一升降杆、位于所述第一升降杆右侧的第一拉环、位于所述第一升降杆下方的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拉环上的第一拉线,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端的第二定位框、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框上的第二升降杆、位于所述第二升降杆下方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升降杆左侧的第二拉环、位于所述第二升降杆上方的第三定位框、位于所述第三定位框上方的第三拉环、固定块,所述打磨装置包括打磨板、位于所述打磨板右侧的第三弹簧、第一定位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杆右端的第四滚轮、顶靠在所述第四滚轮上的第二拉线、位于所述第三定位框下方的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上的输出轴,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三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两端的第四定位框、设置于所述第四定位框内的第四弹簧、设置于所述第四弹簧上的第二定位杆、位于所述第四定位框右侧的第一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上的第五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杆上的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的橡胶板,所述电缸装置包括固定板、位于所述固定板下方的第二电缸、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缸上的第二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下方的第四拉环、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右侧的竖杆、设置于所述竖杆上的两个第五滚轮、顶靠在所述第五滚轮上的第三拉线、位于所述第三支架左侧的第二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左端的第六滚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加工领域的硬质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杆枢轴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杆枢轴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横板的左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缸与所述横板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加工领域的硬质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第一电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电缸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贯穿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下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推动杆枢轴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杆穿过所述第一定位框的内部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拉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升降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加工领域的硬质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升降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线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拉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线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且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拉线顶靠在所述第一滚轮及第二滚轮上,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杆穿过所述第二定位框的内部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升降杆的下端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加工领域的硬质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二升降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线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拉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定位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拉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三定位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定位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左端与所述打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右端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左端与所述打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穿过所述第三定位框的内部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右端设有第四凹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加工领域的硬质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滚轮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定位杆枢轴连接,所述第二拉线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拉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线顶靠在所述第四滚轮上,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三定位框及第二升降杆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第二拉线的下端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三支架的端部与所述第四定位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定位框内表面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加工领域的硬质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一端收容于所述第四定位框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左端与所述第四定位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橡胶板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缸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电缸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加工领域的硬质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动杆贯穿所述第三支架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四拉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竖杆固定连接,所述竖杆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五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三通孔内且与所述竖杆枢轴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加工领域的硬质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拉线的右端与所述支撑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拉线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三拉线顶靠在所述第五滚轮上,所述第三拉线的左端与所述第四拉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左端设有第五凹槽,所述第六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五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固定杆枢轴连接,所述第三拉线顶靠在所述第六滚轮上。
CN201811190249.8A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电子元器件加工领域的硬质表面处理设备 Active CN1093180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90249.8A CN109318082B (zh)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电子元器件加工领域的硬质表面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90249.8A CN109318082B (zh)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电子元器件加工领域的硬质表面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8082A true CN109318082A (zh) 2019-02-12
CN109318082B CN109318082B (zh) 2021-03-05

Family

ID=65262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90249.8A Active CN109318082B (zh)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电子元器件加工领域的硬质表面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1808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61632B2 (ja) * 1996-02-14 1998-06-04 陸郎 清水 研磨装置
CN106695482A (zh) * 2017-01-10 2017-05-24 安溪县智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的高效的打磨设备
CN107962469A (zh) * 2018-01-17 2018-04-27 苏州法思特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螺钉抛光装置
CN108356677A (zh) * 2018-03-21 2018-08-03 王芳 一种钢板表面高效打磨除锈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61632B2 (ja) * 1996-02-14 1998-06-04 陸郎 清水 研磨装置
CN106695482A (zh) * 2017-01-10 2017-05-24 安溪县智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的高效的打磨设备
CN107962469A (zh) * 2018-01-17 2018-04-27 苏州法思特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螺钉抛光装置
CN108356677A (zh) * 2018-03-21 2018-08-03 王芳 一种钢板表面高效打磨除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8082B (zh) 2021-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05325U (zh) 一种高效的五金板材双面打磨设备
CN106425760B (zh) 一种具有固定装置的五金零件用打磨装置
CN109664191A (zh) 一种机械制造用打磨抛光装置
CN209532929U (zh) 一种五金板材表面打磨装置
CN106584241B (zh) 一种用于石材加工的打磨抛光系统
CN109318082A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加工领域的硬质表面处理设备
CN108436764A (zh) 一种矩形管打磨装置
CN106985049A (zh) 一种建筑工程领域的钢管加工用除锈设备
CN107186597B (zh) 一种高效环保的生锈五金板块处理设备
CN206653220U (zh) 一种用于铁锅制造的自动磨边装置
CN209239700U (zh) 一种方便去除玻璃毛刺的装置
CN214869767U (zh) 一种增材制作打磨用夹持工装
CN205600450U (zh) 一种弹簧磨削加工设备
CN207672227U (zh) 一种棉被生产用揉磨机
CN208826259U (zh) 一种金属制品生产用打磨装置
CN208034325U (zh) 一种竹制板生产用竹条去毛刺设备
CN207014136U (zh) 一种建筑领域的高效的墙面打磨设备
CN206952734U (zh) 一种建筑工程领域的钢管加工用除锈设备
CN208854359U (zh) 一种医用缝合针生产用磨尖机
CN106826460B (zh) 一种旋转抛光装置
CN209648364U (zh) 一种机电一体化打磨设备
CN108421618A (zh) 一种工程机械领域的砂石预加工设备
CN205342820U (zh) 机械零件加工处理装置
CN206982269U (zh) 零件加工夹持旋转控制装置
CN208681277U (zh) 一种材料加工领域的金属板材除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10

Address after: 233500 No. 30, No. 30, West Village, Xu Tuan Town, Mengcheng County, Anhui

Applicant after: Dai Guangping

Address before: 518000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Buji Oriental peninsula garden B-12-A201

Applicant before: Zhang Shuwei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2

Address after: No. 21, 3rd Floor, Unit 2, Building 11, No. 16 Wenhui East Road, Weicheng District, Xianyang City, Shaanxi Province, 712000

Patentee after: Xiao Tongsheng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Niu Min

Address before: 233500 No. 30, No. 30, West Village, Xu Tuan Town, Mengcheng County, Anhui

Patentee before: Dai Guangpin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