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48364U - 一种机电一体化打磨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电一体化打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48364U
CN209648364U CN201822116303.6U CN201822116303U CN209648364U CN 209648364 U CN209648364 U CN 209648364U CN 201822116303 U CN201822116303 U CN 201822116303U CN 209648364 U CN209648364 U CN 2096483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fixed link
posting
spring
pull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1630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丘永亮
邱腾雄
原波
刘益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Priority to CN20182211630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483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483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4836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机电一体化打磨设备,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电机装置、设置于所述电机装置上的拉紧装置、位于所述拉紧装置左右两侧的夹持装置、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电缸装置、设置于所述电缸装置上的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上的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上的打磨装置及控制器。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人工劳动强度小,可以实现对零部件有效的打磨,打磨效果显著,操作简单,使用便利,并且打磨的效率高,节约时间,同时打磨的过程中可以将零部件稳固的固定住,防止打磨的过程中掉落或者打磨,保证对零部件的打磨效果,安全性高,适合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机电一体化打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电一体化打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零部件打磨的需求也逐渐的增多,打磨装置及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现有的打磨装置人工参与程序较多,浪费劳动力,人工成本大,并且费时费力,打磨效率低,同时打磨的过程安全性差,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机电一体化打磨设备。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电一体化打磨设备,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电机装置、设置于所述电机装置上的拉紧装置、位于所述拉紧装置左右两侧的夹持装置、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电缸装置、设置于所述电缸装置上的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上的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上的打磨装置及控制器,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方的横板,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上的转轴、第一定位块,所述拉紧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下方的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上的输出轴、位于所述输出轴左右两侧的第一拉线,所述夹持装置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左右两端,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框、收容于所述第一移动框内的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框上的第一定位框、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框内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弹簧上方的升降杆、设置于所述升降杆上的夹持块、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框下方的第一拉环,所述电缸装置包括电缸、设置于所述电缸上的第二定位块、推动杆、设置于所述推动杆上的第二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上方的第二定位框、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框上方的第三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杆上端的滚轮、位于所述电缸上方的第四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四固定杆上的第二拉环、设置于所述第二拉环上的第二拉线,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三定位框、位于所述第三定位框右侧的移动杆、位于所述移动杆上方的第五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五固定杆左侧的第三拉环、位于所述第三定位框右侧的第三弹簧,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竖杆、位于所述竖杆下方的固定板、位于所述竖杆左右两侧的第四弹簧,所述打磨装置包括光滑块、位于所述光滑块下方的打磨板、设置于所述打磨板上的第六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六固定杆上端的第二移动框、收容于所述第二移动框内的第五弹簧、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框上方的第七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七固定杆上的第四拉环、设置于所述第四拉环上的第三拉线、设置于所述第三拉线右端的第五拉环。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贯穿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一拉线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输出轴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拉线的一端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端部收容于所述第一移动框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一弹簧收容于所述第一移动框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框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框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一固定杆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一移动框与所述第一定位框的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弹簧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框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框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框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升降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块与所述升降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拉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缸与所述横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块与所述电缸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电缸连接,所述推动杆贯穿所述第二定位块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上端设有凹槽,所述滚轮收容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三固定杆枢轴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电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环的两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拉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线穿过所述凹槽且顶靠在所述滚轮上。
优选地,所述移动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三定位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穿过所述第二定位框的内部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五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拉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五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线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拉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三定位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竖杆穿过所述第三定位框的内部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竖杆的下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三定位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光滑块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打磨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光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六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打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左端收容于所述第二移动框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五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框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右端与所述固定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七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拉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七固定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拉线的左端与所述第四拉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拉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三定位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拉线的右端与所述第五拉环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机电一体化打磨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人工劳动强度小,可以实现对零部件有效的打磨,打磨效果显著,操作简单,使用便利,并且打磨的效率高,节约时间,同时打磨的过程中可以将零部件稳固的固定住,防止打磨的过程中掉落或者打磨,保证对零部件的打磨效果,安全性高,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电一体化打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机电一体化打磨设备的A部位的局部剖面图;
图3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机电一体化打磨设备的B部位的局部剖面图;
图4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机电一体化打磨设备的控制器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及电缸的连接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机电一体化打磨设备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机电一体化打磨设备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电机装置2、设置于所述电机装置2上的拉紧装置3、位于所述拉紧装置3左右两侧的夹持装置4、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电缸装置5、设置于所述电缸装置5上的定位装置6、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6上的支撑装置7、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7上的打磨装置8及控制器。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底板1呈长方体,所述底板1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第一支撑杆1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上方的横板12。所述第一支撑杆11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横板1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上端与所述横板12固定连接。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电机装置2包括第一电机21、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21上的转轴22、第一定位块23。所述第一电机2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第一电机21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电机21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转轴22呈圆柱体,所述转轴2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机21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21可以带动所述转轴22旋转。所述第一定位块23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定位块23与所述第一电机21固定连接,所述转轴22贯穿所述第一定位块23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转轴22可以稳定的旋转。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拉紧装置3包括第一固定杆31、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31下方的第二电机32、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32上的输出轴33、位于所述输出轴33左右两侧的第一拉线34。所述第一固定杆3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电机32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第二电机32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二电机32与所述第一固定杆31固定连接,所述转轴2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电机32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33呈圆柱体,所述输出轴3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32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电机32可以带动所述输出轴33旋转。所述第一拉线3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输出轴33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拉线34的一端与所述输出轴33固定连接。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夹持装置4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31的左右两端,所述夹持装置4包括第一移动框41、收容于所述第一移动框41内的第一弹簧42、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框41上的第一定位框43、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框43内的第二弹簧44、位于所述第二弹簧44上方的升降杆45、设置于所述升降杆45上的夹持块46、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框41下方的第一拉环47。所述第一移动框4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移动框41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固定杆31的端部收容于所述第一移动框41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一移动框41可以在所述第一固定杆31的端部上移动。所述第一弹簧42收容于所述第一移动框41内,所述第一弹簧4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框41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31的端部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一移动框4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一定位框43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定位框43的上端设有开口使其纵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一定位框43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一固定杆31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一移动框41与所述第一定位框4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4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框43内,所述第二弹簧44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框43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45呈长方体,所述升降杆45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框43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弹簧44的上端与所述升降杆45的下端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升降杆45起到支撑作用。所述夹持块46呈长方体,所述夹持块46与所述升降杆45的侧面固定连接,左右两侧的夹持块46可以将零部件夹持住。所述第一拉环47呈弯曲状,所述第一拉环57的两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框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线3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拉环57固定连接。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电缸装置5包括电缸51、设置于所述电缸51上的第二定位块52、推动杆53、设置于所述推动杆53上的第二固定杆54、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54上方的第二定位框55、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框55上方的第三固定杆56、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杆56上端的滚轮57、位于所述电缸51上方的第四固定杆58、设置于所述第四固定杆58上的第二拉环59、设置于所述第二拉环59上的第二拉线50。所述电缸5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电缸51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电缸51与所述横板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块52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定位块52与所述电缸51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53的右端与所述电缸51连接,使得所述电缸51可以带动所述推动杆53左右移动,所述推动杆53贯穿所述第二定位块52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推动杆53可以稳定的左右移动。所述第二固定杆54呈长方体,所述推动杆53的左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5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框55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定位框55的左右表面相通,所述第二固定杆54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框55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56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三固定杆56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框55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56的上端设有凹槽。所述滚轮57呈圆柱体,所述滚轮57收容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三固定杆56枢轴连接,使得所述滚轮57可以在所述凹槽内旋转。所述第四固定杆58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四固定杆58的下端与所述电缸5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环59呈弯曲状,所述第二拉环59的两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杆58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线50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拉环5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线50穿过所述凹槽且顶靠在所述滚轮57上。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定位装置6包括第三定位框61、位于所述第三定位框61右侧的移动杆62、位于所述移动杆62上方的第五固定杆63、位于所述第五固定杆63左侧的第三拉环64、位于所述第三定位框61右侧的第三弹簧65。所述第三定位框61呈空心的长方体且上下表面相通。所述移动杆62呈长方体,所述移动杆62的左端与所述第三定位框6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62穿过所述第二定位框55的内部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移动杆62与所述第三定位框61可以稳定的左右移动。所述第五固定杆63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五固定杆63的下端与所述移动杆6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拉环64呈弯曲状,所述第三拉环64的两端与所述第五固定杆6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线50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拉环64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65的左端与所述第三定位框6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65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框55固定连接。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支撑装置7包括竖杆71、位于所述竖杆71下方的固定板72、位于所述竖杆71左右两侧的第四弹簧73。所述竖杆71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竖杆71穿过所述第三定位框61的内部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竖杆71可以稳定的上下移动。所述固定板72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竖杆71的下端与所述固定板7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73设有两个,所述第四弹簧73的下端与所述固定板7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73的上端与所述第三定位框61的下端固定连接。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打磨装置8包括光滑块81、位于所述光滑块81下方的打磨板82、设置于所述打磨板82上的第六固定杆83、设置于所述第六固定杆83上端的第二移动框84、收容于所述第二移动框84内的第五弹簧85、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框84上方的第七固定杆86、设置于所述第七固定杆86上的第四拉环87、设置于所述第四拉环87上的第三拉线88、设置于所述第三拉线88右端的第五拉环89。所述光滑块81呈长方体,所述光滑块81采用光滑材料制成,所述光滑块81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固定板72的下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打磨板82呈长方体,所述打磨板82的上表面与所述光滑块8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打磨板82采用打磨材料制成。所述第六固定杆83呈倾斜状,所述第六固定杆83的下端与所述打磨板8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框84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移动框84的右端设有开口,所述第六固定杆83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框8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72的左端收容于所述第二移动框84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二移动框84可以在所述固定板72上稳定的左右移动。所述第五弹簧85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框84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85的右端与所述固定板72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七固定杆86呈长方体,所述第七固定杆86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框84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拉环87呈弯曲状,所述第四拉环87的两端与所述第七固定杆86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拉线88的左端与所述第四拉环87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拉环89呈弯曲状,所述第五拉环89的两端与所述第三定位框6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拉线88的右端与所述第五拉环89固定连接。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控制器可以为PLC或者芯片处理器,所述控制器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电机21、第二电机32及电缸51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可以控制所述第一电机21、第二电机32及电缸51的打开及关闭。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本实用新型机电一体化打磨设备使用时,首先将需要打磨的零部件处于左右两侧的夹持块46之间,此时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32,使其打开,进而使得所述输出轴33旋转,所述第一拉线34的端部在所述输出轴33上缠绕,所述第一拉线34向中间拉动所述第一拉环47,使得所述第一移动框41向中间移动,所述第一弹簧42被压缩,所述第一定位框43随之向中间移动,所述升降杆45及夹持块46随之向中间移动,直至左右两侧的夹持块46将零部件夹持住为止,所述第二弹簧44的设置可以对升降杆45起到支撑作用,所述升降杆45、夹持块46及零部件可以向下移动,所述零部件的上端顶靠在打磨板82上,所述第二弹簧44处于压缩状态。然后控制器打开第一电机21的开关,使得所述转轴22旋转,进而使得所述第二电机32、第一固定杆31及夹持装置4随之旋转,从而可以带动零部件随之旋转。然后控制器打开所述电缸51的开关,使得所述推动杆53不断的左右移动,所述推动杆53向左移动时,其不仅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定位框55、第三弹簧65使得所述第三定位框61向左移动,所述滚轮57随之向左移动且通过第二拉线50使得所述第三拉环64、第五固定杆63使得所述移动杆62快速的向左移动,从而可以使得第三定位框61进一步的向左移动,以便扩大竖杆71、固定板72向左移动的范围及速度,所述推动杆53向右移动时,所述第二定位框55随之向右移动,在拉伸的第三弹簧65的作用下使得所述第三定位框61快速的向右复位,通过所述推动杆53不断的左右移动,使得所述竖杆71、固定板72可以不断的左右移动,并且配合第二拉线50可以显著扩大竖杆71、固定板72左右移动的范围及速度,使得固定板72带动第二移动框84、第五弹簧85、第六固定杆83、打磨板82及光滑块81随之不断的左右移动,从而可以扩大打磨板82对旋转的零部件打磨的范围及效果,提高对其打磨的效率,直至打磨完毕为止,所述第五弹簧85的设置使得打磨板82左右移动的幅度大于固定板72左右移动的幅度,使得对零部件打磨的效率更高且效果更显著。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人工劳动强度小,操作简单,适合推广应用。至此,本实用新型机电一体化打磨设备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Claims (10)

1.一种机电一体化打磨设备,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电机装置、设置于所述电机装置上的拉紧装置、位于所述拉紧装置左右两侧的夹持装置、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电缸装置、设置于所述电缸装置上的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上的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上的打磨装置及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方的横板,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上的转轴、第一定位块,所述拉紧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下方的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上的输出轴、位于所述输出轴左右两侧的第一拉线,所述夹持装置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左右两端,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框、收容于所述第一移动框内的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框上的第一定位框、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框内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弹簧上方的升降杆、设置于所述升降杆上的夹持块、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框下方的第一拉环,所述电缸装置包括电缸、设置于所述电缸上的第二定位块、推动杆、设置于所述推动杆上的第二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上方的第二定位框、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框上方的第三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杆上端的滚轮、位于所述电缸上方的第四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四固定杆上的第二拉环、设置于所述第二拉环上的第二拉线,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三定位框、位于所述第三定位框右侧的移动杆、位于所述移动杆上方的第五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五固定杆左侧的第三拉环、位于所述第三定位框右侧的第三弹簧,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竖杆、位于所述竖杆下方的固定板、位于所述竖杆左右两侧的第四弹簧,所述打磨装置包括光滑块、位于所述光滑块下方的打磨板、设置于所述打磨板上的第六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六固定杆上端的第二移动框、收容于所述第二移动框内的第五弹簧、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框上方的第七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七固定杆上的第四拉环、设置于所述第四拉环上的第三拉线、设置于所述第三拉线右端的第五拉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一体化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贯穿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电一体化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一拉线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输出轴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拉线的一端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端部收容于所述第一移动框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一弹簧收容于所述第一移动框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电一体化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框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框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一固定杆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一移动框与所述第一定位框的侧面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电一体化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框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框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框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升降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块与所述升降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拉环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电一体化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缸与所述横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块与所述电缸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电缸连接,所述推动杆贯穿所述第二定位块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框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电一体化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上端设有凹槽,所述滚轮收容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三固定杆枢轴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电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环的两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拉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线穿过所述凹槽且顶靠在所述滚轮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电一体化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三定位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穿过所述第二定位框的内部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五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拉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五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线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拉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三定位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框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电一体化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穿过所述第三定位框的内部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竖杆的下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三定位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光滑块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打磨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光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电一体化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打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左端收容于所述第二移动框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五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框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右端与所述固定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七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拉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七固定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拉线的左端与所述第四拉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拉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三定位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拉线的右端与所述第五拉环固定连接。
CN201822116303.6U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机电一体化打磨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483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16303.6U CN209648364U (zh)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机电一体化打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16303.6U CN209648364U (zh)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机电一体化打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48364U true CN209648364U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18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1630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48364U (zh)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机电一体化打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483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86421A (zh) 一种筒体内壁自动抛光装置
CN209259238U (zh) 一种取料方便的布料收卷装置
CN209021781U (zh) 一种螺杆支撑座生产用打磨装置
CN108838882A (zh) 一种方便圆弧形零件抛光的夹具
CN208196388U (zh) 一种筒体内壁自动抛光装置
CN209648364U (zh) 一种机电一体化打磨设备
CN207744542U (zh) 一种自动加料的猪养殖用混料装置
CN106863051B (zh) 一种用于建筑领域的环保高效的铁质材料毛刺去除设备
CN109877660A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五金制品加工用打磨装置
CN106985049A (zh) 一种建筑工程领域的钢管加工用除锈设备
CN205124466U (zh) 玫瑰花去刺机
CN106610185A (zh) 一种受热均匀的工艺品表面除湿设备
CN215825040U (zh) 一种铁氧化磁芯加工用多工位同步打磨装置
CN206484460U (zh) 一种金属工艺品用夹持设备
CN208762524U (zh) 一种皮革生产用的新型除尘设备
CN107962469A (zh) 一种螺钉抛光装置
CN207672227U (zh) 一种棉被生产用揉磨机
CN208961639U (zh) 一种铝圆筒专用自动打磨设备
CN206952734U (zh) 一种建筑工程领域的钢管加工用除锈设备
CN206764485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可伸缩的高效墙体打磨设备
CN107186597A (zh) 一种高效环保的生锈五金板块处理设备
CN207014136U (zh) 一种建筑领域的高效的墙面打磨设备
CN212212837U (zh) 一种发制品后处理脱水装置
CN108421618A (zh) 一种工程机械领域的砂石预加工设备
CN208483663U (zh) 一种塑料加工用磨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9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