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6121B - 电动吸尘器、吸尘器支撑装置以及电动吸尘器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动吸尘器、吸尘器支撑装置以及电动吸尘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16121B
CN109316121B CN201810849178.1A CN201810849178A CN109316121B CN 109316121 B CN109316121 B CN 109316121B CN 201810849178 A CN201810849178 A CN 201810849178A CN 109316121 B CN109316121 B CN 1093161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uum cleaner
cleaner
handle
electric vacuum
dim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491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16121A (zh
Inventor
河阪雅之
八木实树夫
山口悟史
森川广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ris Ohyama Inc
Original Assignee
Iris Ohyam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2296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1682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Iris Ohyama Inc filed Critical Iris Ohyama Inc
Priority to CN20211140104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7448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16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61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161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61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0009Storing devices ; Supports, stands or holders
    • A47L9/0018Storing devices ; Supports, stands or holders integrated in or removably mounted upon the suction cleaner for storing parts of said suction clean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5/00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 A47L5/1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 A47L5/2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with rotary fans
    • A47L5/28Suction cleaners with handles and nozzles fixed on the casings, e.g. wheeled suction cleaners with steering handle
    • A47L5/30Suction cleaners with handles and nozzles fixed on the casings, e.g. wheeled suction cleaners with steering handle with driven dust-loosening tools, e.g. rotating brus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 Filter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充分发挥辅助集尘件的便利性的电动吸尘器、吸尘器支撑装置以及电动吸尘器设备。电动吸尘器(3)依次具备:吸入件(310)、吸尘器主体(340)和把手件(390),在吸尘器主体(340)具备以从把手件(390)侧自由取出辅助集尘件(450)的方式收纳辅助集尘件(450)的收纳部(410)。

Description

电动吸尘器、吸尘器支撑装置以及电动吸尘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吸尘器、吸尘器支撑装置以及具备它们的电动吸尘器设备。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电动吸尘器,其在经由软管连接到吸尘器主体的前端导管和抽吸件之间的延长管安装有收纳拖把配件的收纳部。该收纳部包括收纳外壁和具有收纳于收纳外壁内部的一个以上的孔的内箱体,前端导管能够与设置于收纳外壁的抽吸开口连接。由此,能够抽吸在收纳于收纳部的内箱体的拖把配件付着的垃圾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876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文献中,在罐型的电动吸尘器设置有收纳拖把配件的收纳部。罐型的电动吸尘器不仅吸尘器主体非常大,而且因电源软线(cord)的长度会限制可清扫范围,因此机动力低,但是拖把配件这样的辅助集尘件的机动性强。因此,一边利用罐型的电动吸尘器进行清扫一边使用辅助集尘件的情况下,存在没有充分发挥辅助集尘件的便利性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以上的事情而完成,其一个目的是提供能充分发挥辅助集尘件的便利性的电动吸尘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吸尘器为依次具备吸入件、吸尘器主体和把手件的电动吸尘器,且在所述吸尘器主体具备收容部,所述收容部以从所述把手件侧自由取出辅助集尘件的方式收容辅助集尘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收纳辅助集尘件的收纳部设置于依次具备吸入件、吸尘器主体和把手件的电动吸尘器。这种电动吸尘器具有强的机动力。因此,能提供充分发挥辅助集尘件的便利性的电动吸尘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吸尘器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吸尘器的立体图。
图3是部分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吸尘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部分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吸尘器的侧视图。
图5是部分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吸尘器的后视图。
图6是部分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吸尘器的立体图。
图7是部分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吸尘器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辅助集尘件的立体图。
图9是部分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辅助集尘件的立体图,特别是表示图8的A部分。
图10是部分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尘器支撑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部分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尘器支撑装置的截面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尘器支撑装置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吸尘器设备的立体图。
图14是从下方观察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吸尘器的图,(a)是立体图、(b)是底视图。
图15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入件的截面图,是从箭头的方向观察图14的(b)的A-A截面的图。
图16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入件的截面图,(a)是从箭头C的方向观察图15的B-B截面的图、(b)从与箭头C反对侧观察图15的B-B截面的图。
图17是部分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入件的分解截面立体图。
图18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入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连接导管的图,(a)是部分表示的分解立体图、(b)是连接部分的放大立体图、(c)是连接部的放大俯视图。
图20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尘器支撑装置的立体图,其中为了解内部的结构将一部分切除。
图21是部分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吸尘器的立体图,其中放大了安装状态的一部分。
图22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辅助集尘件的柄部的立体图,其中放大了一部分截面。
符号说明
1 电动吸尘器设备
3 电动吸尘器
5 吸尘器支撑装置
310 吸入件
340 吸尘器主体
390 把手件
399 保持部
401 板状部
405 凸部
450 辅助集尘件
451 头部
457 柄部
465 弯曲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概要>
一个方式涉及的电动吸尘器是依次具有吸入件、吸尘器主体和把手件的电动吸尘器,在所述吸尘器主体具备收纳部,该收纳部以自由地从所述把手件侧取出辅助集尘件的方式收纳辅助集尘件。
在另一方式涉及的电动吸尘器中,所述收纳部做成开口朝向所述把手件侧的有底筒状。由此,能容易地进行辅助集尘件的取出。
在另一方式涉及的电动吸尘器中,在所述吸尘器主体以及把手件中的至少一方设置对收纳于所述收纳部的辅助集尘件加以保持的保持部。由此,能产生辅助集尘件和所述吸尘器主体以及把手件中的至少一方的一体感。
在另一方式涉及的电动吸尘器中,所述保持部具备一对板状部,所述一对板状部在与所述吸入件、所述吸尘器主体以及所述把手件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且相对设置。由此,能容易地保持辅助集尘件。
在另一方式涉及的电动吸尘器中,所述保持部还具备从一对板状部的相对面向对方侧突出的凸部。由此,能够切实保持所述辅助集尘件。
在另一方式涉及的电动吸尘器中,所述辅助集尘件具备头部和柄部,所述收纳部收纳所述头部,所述保持部保持所述柄部。由此,能在辅助集尘件产生一体感的状态下收纳辅助集尘件。
在另一方式涉及的电动吸尘器中,所述柄部在靠近所述头部的部位具有弯曲部分,所述吸尘器主体比所述把手件粗,所述辅助集尘件以所述柄部的弯曲部分沿着所述吸尘器主体和所述把手件之间的台阶部分的方式加以配置。由此,能不损伤外观性而收纳辅助集尘件。
在另一方式涉及的电动吸尘器中,所述吸尘器主体在从所述把手件侧移动到所述吸入件侧的中途具有外周尺寸大的扩大部分,所述收纳部,以所述收纳部的底面部沿着所述扩大部分中所述把手件侧的端面的方式加以设置,所述吸尘器主体的垂直于中心轴的尺寸、即相对于所述中心轴从安装部分离开的进深方向上的距离所述中心轴的尺寸和距离所述中心轴的所述扩大部分的尺寸为同程度以上,所述吸尘器主体的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的尺寸、即垂直于所述进深方向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在所述扩大部分的尺寸以下。能够在辅助集尘件产生一体感的状态下提升整体的外观性。
在另一方式涉及的电动吸尘器中,所述收纳部可从所述吸尘器主体装卸。由此,能简单地清扫收纳部。
在另一方式涉及的电动吸尘器中,所述收纳部由能够水洗的材料构成。由此,通过水洗能够容易地扫除滞留在收纳部的垃圾等。
一个方式涉及的吸尘器支撑装置是支撑电动吸尘器的吸尘器支撑装置,具备用于载置所述电动吸尘器的吸入件的吸入件载置台,所述吸入件载置台在载置所述吸入件的载置部的下方具有能够从外部插入辅助集尘件的空间,所述载置部具有和所述空间连通的连通口。由此,通过将辅助集尘件插入到空间,能经由吸入件对存在于辅助集尘件的垃圾等进行抽吸。
另一方式涉及的吸尘器支撑装置中,所述载置部具有向所述空间突出的突出部。由此,通过将辅助集尘件向空间抽出插入,能将存在于辅助集尘件的垃圾等更有效地除去。
另一方式涉及的吸尘器支撑装置中所述辅助集尘件具备头部和柄部,所述空间中所述辅助集尘件的插入方向的尺寸比所述辅助集尘件的头部的所述插入方向的尺寸小。由此,能将吸入件载置台小型化。
另一方式涉及的吸尘器支撑装置中,所述空间中插入口的面积比所述头部的截面积小。由此,由于利用头部能将插入口密封防止空气泄露,所以能提高抽吸力。并且,如果抽吸力增大,能够提升存在于头部的垃圾等的除去效果。
另一方式涉及的吸尘器支撑装置中,所述电动吸尘器是充电类型,具备对所述电动吸尘器进行充电的充电机构。由此,能做成兼具辅助集尘件的吸尘和电动吸尘器的充电的吸入件载置台。
另一方式涉及的吸尘器支撑装置中,所述吸入件载置台具备将所述载置部的所述连通口和所述吸入件的吸尘口相对地定位的定位部。由此,对辅助集尘件进行吸尘时,能以吸入件的吸尘口设置在与连通口相对的位置的方式简单地将电动吸尘器载置于吸入件载置台。
一个方式涉及的电动吸尘器设备中,具备以上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和以上所述的吸尘器支撑装置。
<第一实施方式>
1.电动吸尘器
如图1所示,电动吸尘器设备1具备电动吸尘器3以及吸尘器支撑装置5。电动吸尘器3依次具备吸入件310、吸尘器主体340以及把手件390,为所谓的棒型的吸尘器。电动吸尘器3具备以从把手件390侧自由取出辅助集尘件450的方式收纳其的收纳部410。收纳部410安装于吸尘器主体340。电动吸尘器3是从吸尘器支撑装置5充电的便携型。
此处,将电动吸尘器3中吸入件310、吸尘器主体340以及把手件390依次的排列方向称为轴方向Z、将吸入件310的吸入口323(旋转刷319的旋转轴)延伸的方向称为宽度方向X、与轴方向和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旋转刷319的行进方向)称为进深方向Y。
1-1.吸尘器主体
吸尘器主体340具备圆筒状筐体341。圆筒状筐体341具备第一圆筒部分343、圆筒状的扩大部分363以及第二圆筒部分373。扩大部分363位于第一圆筒部分343和第二圆筒部分373之间,与第一圆筒部分343以及第二圆筒部分373具有共同的中心轴。第一圆筒部分343具有与第二圆筒部分373相同的外径。扩大部分363具有比第一圆筒部分343以及第二圆筒部分373各自的外径大的外径。这样,吸尘器主体340在从把手件390侧移动到吸入件310侧的中途具有外周尺寸大的扩大部分363。扩大部分363不仅具有外周面365,还具有与第一圆筒部分343相连的把手件390侧的端面369以及与第二圆筒部分373相连的吸入件侧的端面371。端面369以及端面371任何一个都是锥形状。
并且,吸尘器主体340的形状并非限制于此,也可是从把手件390侧直到吸入件310侧为止为规定的外径,也可在从把手件390侧移动到吸入件310侧的中途具有外径尺寸小的缩小部分。而且,吸尘器主体340的形状不限于圆筒状,例如,也可以是截面三角形、截面四边形、截面六边形、截面八边形等的截面多边形的筒状,或它们的组合,或者也可为非对称形状的筒状。
吸尘器主体340具备,例如,电动吹风机、电池、电路模块、集尘组件安装部和指示器(indicator)377等的部件。这些部件收纳于圆筒状筐体341内。例如,第一圆筒部分343收纳有电池、电路模块以及指示器377。扩大部分363收纳有电动吹风机。第二圆筒部分373收纳有集尘组件安装部以及集尘组件。电池经由电路模块积蓄从商用电源接收的电力。电池经由电路模块将积蓄的电力供给到电动吹风机。电动吹风机生成用于抽吸尘埃的负压。集尘组件安装部可装卸地安装有积蓄被抽吸的尘埃的集尘组件。电路模块执行电池的充放电控制、电动吹风机的驱动控制以及指示器377的显示控制。指示器377显示,例如,电池余量、运转模式、集尘组件的填充率等的各种信息。第一圆筒部分343在其外周面349具有椭圆窗351。指示器377配置为通过椭圆窗351能够在外部目测辨认。指示器377不仅具备显示功能,也可具备操作功能。操作功能为,作为一例,为ON/OFF按钮。由此,即使在取出把手件390的情况下,也能够操作电动吸尘器3。
吸尘器主体340具有用于可装卸地安装把手件390的安装单元。作为安装单元的一例的卡合部内嵌于把手件390,因此未在图1中表示出来。通过把手件390侧的安装按钮375的操作,把手件390侧的卡合凸部与吸尘器主体340侧的卡合凹部卡合。安装单元不限于此,也可为螺钉。
吸尘器主体340具有用于可装卸地安装收纳部410的安装构造。在后面对此进行详细叙述。
1-2.把手件
把手件390具备圆筒状筐体391,该圆筒状筐体391具有被闭塞的上表面和被开放的下表面。圆筒状筐体391具有用于操作安装按钮375的贯通孔395。安装按钮375通过贯通孔395在圆筒状筐体391的外部露出。当安装按钮375压入圆筒状筐体391的内部时,能解除卡合凹部和卡合凸部的卡合。由此,能将圆筒状筐体391、进而将把手件390从吸尘器主体340取出。并且,把手件390也可以通过除此以外的方法可装卸地安装于吸尘器主体340。而且,把手件390也可不可装卸地安装于吸尘器主体340。例如,把手件390也可以一体地形成于吸尘器主体340。
把手件390的外形不限于圆筒状,也可为,例如,截面三角形、截面四边形、截面六边形、截面八边形等的截面多边形的筒状、或它们的组合、或者非对称形状的筒状。
圆筒状筐体391具有比吸尘器主体340的第一圆筒部分343的外径小的外径。由此,在把手件390与吸尘器主体340之间形成有第一圆筒部分343的圆锥面347以及上表面345构成的台阶部分359。
把手件390具备操作模块397。操作模块397做成能通过设置于圆筒状壳体391的椭圆窗393能够从外部访问。操作模块397包括,例如,分别分配为电动吸尘器3的运转启动、运转停止以及抽吸力调整的按钮。
把手件390具对收纳于收纳部410的辅助集尘件450加以保持的保持部399。在后面对此进行详细叙述。
1-3.吸入件
如图2所示,吸入件310在其底部具有吸入口323。吸入口323在其内部收纳有旋转刷319。
吸入件310在内部具有连结吸尘器主体340的第二圆筒部分373和吸入件310的吸入口323的集尘导管。内壁315具有与该集尘导管相连的连通口317。从吸入口323吸入的尘埃通过连通口317以及集尘导管被输送到收纳于第二圆筒部分373的集尘组件。
吸入件310在底部盖313上具备三个滚筒321。由此,吸入件310能在,例如床等的清扫对象面上顺滑地移动。
1-4.收纳部
如图1所示,收纳部410具有用于收纳辅助集尘件450的开口433。辅助集尘件450自由地从把手件390侧取出而收纳于收纳部410。更详细地,收纳部410做成开口433朝向把手件390侧的有底筒状。由此,在电动吸尘器3的使用期间,能容易地取出辅助集尘件450。如上所述,电动吸尘器3内置用于驱动电动吹风机的电池。因此,电动吸尘器3具有强的机动性。这样机动性强的电动吸尘器3具备收纳辅助集尘件450的收纳部410。因此,不会损害辅助集尘件450的机动性的强度,能一边利用辅助集尘件450一边利用电动吸尘器3进行清扫。
如图3所示,收纳部410具备第一侧面部411、第二侧面部415、背面部419、前面部425以及底面部431。
第一侧面部411和第二侧面部415大致平行。第一侧面部411在与第二侧面部415相对的相对面具有两个纵长的突出片413。此处所谓的“纵”是沿收纳部410的筒轴的方向。两个突出片413分别配置于相对面的上下两个位置。虽然未在图3中显示,但是同样的,第二侧面部415在与第一侧面部411相对的相对面具有两个纵长的突出片413。从前侧观察收纳部410时,突出片413做成纵长的矩形状。四个突出片413分别设置于靠近收纳部410的四角的部位。由此,收纳部410能牢固地固定于第一圆筒部分343。并且,突出片413的形状以及位置并非限于此,也可以是以前面部425与第一圆筒部分343相对安装的方式在一侧设置卡合部,在另一侧设置被卡合部。例如,突出片413也可从前面部425突出为L字状。
前面部425具有适合吸尘器主体340的第一圆筒部分343的外周面349的凹面形状。前面部425具有两个纵长的突条部427和一个横长的卡合凸部429。此处所谓的“横”是垂直于收纳部410的筒轴的方向(周向)。
背面部419具有相对于前面部425大致平行的平行部分421和相对于前面部425倾斜的倾斜部分423。倾斜部分423用于扩大开口433的面积。即,倾斜部分423以开口侧扩展的方式倾斜。通过开口433的面积的扩大,辅助集尘件450的头部451能容易地插入到收纳部410。而且,当辅助集尘件450从收纳部410取出时,能使柄部457以从把手件390分离的方式倾斜。倾斜部分423用于从开口433向底面部431逐渐缩小收纳部410的内部空间。由此,能使辅助集尘件450的头部451从开口433顺滑地移动到底面部431。并且,背面部419并非限于此,也可做成整面与前面部425大致平行。而且,替代背面部419的倾斜,或除此之外,第一侧面部411和/或第二侧面部415也可以随着从底面部431侧向开口433侧宽度扩展的方式倾斜,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做成从底面部431到中途缓慢地宽度扩展,在从该中途到开口433侧,以比到目前为止更大的宽度扩展的方式倾斜。
如图3所示,吸尘器主体340的第一圆筒部分343在其外周面349具有四个纵长的引导槽353。此处所谓的“纵”是沿第一圆筒部分343的筒轴的方向。四个引导槽353分别接收收纳部410的四个突出片413,将收纳部410引导到适当的位置。
第一圆筒部分343在其外周面349具有四个纵长的突出片355。四个突出片355能够与分别配置于四个引导槽353的侧腹且在其更靠向后方加以配置的收纳部410的四个突出片413卡合。具体地,突出片355与突出片413卡合时,突出片355的前面与突出片413的后面抵接。当收纳部410(突出片413)沿着引导槽353滑动到引导槽353的下端时,收纳部410的四个突出片413分别与第一圆筒部分343的四个突出片355卡合。由此,限制收纳部410的向第一圆筒部分343的筒轴方向以外的方向的移动。
在收纳部410被安装到第一圆筒部分343的状态下,第一侧面部411以及第二侧面部415的前端与第一圆筒部分343的外周面349接近。因此,能防止尘埃进入到收纳部410和第一圆筒部分343之间。而且产生收纳部410和第一圆筒部分343的一体感。
由此,收纳部410可装卸地安装于第一圆筒部分343进而安装于吸尘器主体340。因此,能将收纳部410从吸尘器主体340取出而能对收纳部410进行吸尘。
第一圆筒部分343在其外周面349具有一个横长的卡合凹部357。此处所谓的“横”是垂直于第一圆筒部分343的筒轴的方向(周向)。卡合凹部357能与收纳部410的卡合凸部429卡合。当收纳部410(突出片413)沿引导槽353滑动到引导槽353的下端时,卡合凸部429卡合于(嵌入)卡合凹部357。由此,能够限制向收纳部410的第一圆筒部分343的筒轴方向的移动。但是,卡合凸部429和卡合凹部357的卡合设计得比较平缓。因此,通过收纳部410有目的性地强制的滑动,能解除卡合凸部429和卡合凹部357的卡合。由此,能够实现收纳部410到第一圆筒部分343的装卸,且能防止或降低收纳部410从第一圆筒部分343的非目的性的脱落。
如上所述,收纳部410的前面部425具有纵长的突条部427。这些突条部427在收纳部410的前面部425和第一圆筒部分343的外周面349之间形成间隙。收纳部410不在前面部425,而是通过突条部427与第一圆筒部分343接触。由此,能降低收纳部410对第一圆筒部分343的接触面积,其结果是,在收纳部410的第一圆筒部分343上能顺滑地滑动。
如图4所示,收纳部410安装于第一圆筒部分343。收纳部410的底面部431沿着吸尘器主体340的扩大部分363的把手件390侧的端面369。由此,能产生收纳部410和吸尘器主体340的一体感。
如图4所示,收纳部410的背面部419和吸尘器主体340的中心轴C之间的进深方向Y的尺寸定义为尺寸L1。吸尘器主体340的扩大部分363的外周面365和吸尘器主体340的中心轴C之间的进深方向Y的尺寸定义为尺寸L2。配线盖367的背面部和吸尘器主体340的中心轴C之间的进深方向Y的尺寸定义为尺寸L3。尺寸L1和尺寸L2相同或比其大。而且,尺寸L1和尺寸L3相同或比其大。也就是说,吸尘器主体340的垂直于中心轴C的尺寸、即就中心轴C而言,从外周面349的收纳部410的安装部分离开的进深方向Y的尺寸L1为扩大部分363的尺寸L2的同程度以上。换言之,收纳部410也可相对于吸尘器主体340的扩大部分363在进深方向Y同面或突出。
并且,第一圆筒部分343的中心轴C从扩大部分363的中心轴C偏移,由此,收纳部410相对于扩大部分363在进深方向Y同面或拉入。
配线盖367在内部收纳有将连接器(connector)379(参见图5)和第一圆筒部分343内的电池连接的配线。虽然配线盖367在扩大部分363的外部露出,但并非限制于此。例如,配线盖367也可收纳于扩大部分363的内部。
如图5所示,收纳部410的第一侧面部411和第二侧面部415之间的宽度方向X的尺寸定义为尺寸W1。吸尘器主体340的扩大部分363的宽度方向X的尺寸定义为尺寸W2。尺寸W1和尺寸W2相同或比其小。也就是说,吸尘器主体340的垂直于中心轴C的尺寸、即垂直于进深方向Y的宽度方向X上的尺寸W1为扩大部分363的尺寸W2以下。
通过进深方向的尺寸以及宽度方向的尺寸满足上述的关系,能产生收纳部410和吸尘器主体340的一体感,其结果是,能提升设计性。而且,收纳部410也可相对于吸尘器主体340的扩大部分363在进深方向Y拉入。
优选地,收纳部410由可水洗的材料制成。通过收纳部410的适宜的水洗,能维持收纳部410清洁。可水洗是相对于水化学安定。例如,能使用聚丙烯、聚碳酸酯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这样的树脂、钢、铝合金及不锈钢之类的金属或者陶瓷等的非金属。
如上所述,收纳部410能从第一圆筒部分343取出。但是,并非限定于此。例如,收纳部410也可和第一圆筒部分343的背面部分的一部分一体形成、收纳部410与该背面部分的一部分同时从第一圆筒部分343的前面部分取出。
如上所述,收纳部410可装卸地安装于吸尘器主体340。但是,并非限定于此,收纳部410也能不可装卸地安装于吸尘器主体340。收纳部410也可和吸尘器主体340一体形成。
而且,可装拆的安装结构并非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采用如螺母和螺栓的组合的连结机构。也可采用如永久磁铁和磁性体金属这样的磁性机构。而且,也可采用如吸盘这样的抽吸机构。
收纳部410也可在底面部431具有一个或多个孔。由此,能防止或减少尘埃在收纳部410的内部空间积蓄。相反,收纳部410也可采用无孔的底面部431。由此,能防止尘埃从收纳部410的内部空间漏出。
1-5.保持部
如图1所示,保持部399设置于把手件390。保持部399保持收纳于收纳部410的辅助集尘件450。详细地,保持部399位于把手件390的吸尘器主体340附近。如上所述,吸尘器主体340在把手件390侧具有台阶部分359。由于保持部399位于该台阶部分359附近,因此能防止物扣挂在保持部399。而且,用户握住辅助集尘件450的柄部457且将辅助集尘件450从收纳部410取出时也难以成为阻碍。
详细地,如图6所示,保持部399具备一对板状部401。一对板状部401在与吸入件310、吸尘器主体340以及把手件390排列方向(Z:轴方向)正交的进深方向Y延伸。各个板状部401在轴方向Z做成长的矩形状。由此,能牢固定保持辅助集尘件450的柄部457。各个板状部401的进深方向Y的前端也可不比第一圆筒部分343的外周面349突出。由此,为了收纳部410的装卸而滑动收纳部410时,能防止各个板状部401对收纳部410的干扰。各个板状部401具有彼此相对的相对面403。由此,使辅助集尘件450的柄部457放置于相对面403之间时,能限制柄部457的宽度方向X的移动。保持部399具备一对纵长的凸部405。各个凸部405分别从板状部401的相对面403向对方突出。各个凸部405设置于板状部401的进深方向Y的前端部。
如图7所示,保持部399保持辅助集尘件450,更详细地保持辅助集尘件450的柄部457。柄部457具有第一部分459以及第二部分463。第一部分459的宽度方向X的尺寸定义为尺寸W3。第二部分463的宽度方向X的尺寸定义为尺寸W4。尺寸W3比尺寸W4大。
保持部399的间隔G1比辅助集尘件450的第一部分459的尺寸W3大。由此,保持部399能在该一对板状部401之间配置第一部分459。保持部399的间隔G2比辅助集尘件450的第一部分459的尺寸W3小。由此,保持部399能限制第一部分459向进深方向Y的移动。也就是说,能防止或降低辅助集尘件450从保持部399在进深方向Y的脱离。保持部399的间隔G2比辅助集尘件450的第二部分463的尺寸W4大。由此,第二部分463的弯曲部分465能通过保持部399的凸部405间。
辅助集尘件450通过沿轴方向Z滑动,可装卸地安装于保持部399。保持部399的各个板状部401也可做成在其厚度方向X能够弹性形变。由此,即使通过辅助集尘件450的进深方向Y的移动,也能对辅助集尘件450进行装卸。特别地,凸部405为其前端是尖细形状。由此,通过辅助集尘件450的进深方向Y的移动能容易地装卸。
保持部399能防止清扫时辅助集尘件450的晃荡。而且,保持部399能防止电动吸尘器3的收纳时辅助集尘件450的丢失。
只要保持部399能将辅助集尘件450可装卸地保持,就可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例如,也可采用如螺母和螺栓的组合的连结机构。也可采用如永久磁铁和磁性体金属这样的磁性机构。而且,也可采用如吸盘这样的抽吸机构。
只要各个板状部401的形状在轴方向Z具有规定的长度,就可不限定于矩形状。例如,也可为半圆形状、梯形状、三角形状。梯形状以及三角形状的情况下,也可从上端向下端的进深方向Y的尺寸做得大,也可与之相反。
保持部399不仅可设置于把手件390,也可设置于吸尘器主体340。两个保持部399也分别设置在把手件390以及吸尘器主体340这两者。一个保持部399还可跨越把手件390以及吸尘器主体340这两者。
1-6.辅助集尘件
辅助集尘件450为拖布、拂尘、刷、扫帚、刷帚等的清扫用具。如图8所示,辅助集尘件450具备头部451以及柄部457。头部451具备头本体453以及安装机构(作为一例是安装按钮455)。柄部457具备第一部分459以及第二部分463。
柄部457的第二部分463具有用于卡合安装按钮455的卡合孔467。安装按钮455通过卡合孔467在第二部分463的外部露出。通过利用弹簧力对安装按钮455施力实现与卡合孔467稳固的卡合。作为一例,在板部分形成有U字状的切口,安装按钮455设置于该U字的内部部位。U字的内部部位相对于板部分的其以外的部分在板厚方向能弹性形变。由此能生成弹簧力。当对抗弹簧力且将安装按钮455向第二部分463的内部压入时,能解除安装按钮455和卡合孔467的卡合。由此,能将头本体453进而将头部451从第二部分463进而从柄部457取出。并且,头部451也可以用除此以外的方法可装卸地安装于柄部457。例如,柄部457和头部451也通过螺钉而安装。而且,头部451也能不可装卸安装于柄部457。例如,头部451也可一体地形成于柄部457。
如图9所示,柄部457的第一部分459为截面大致四边形的筒状。第一部分459在彼此相对的一对侧面具有朝向内部空间而突出的突条部461。柄部457的第二部分463为截面大致四边形的筒状,内嵌于第一部分459。第二部分463在彼此相对的一对的侧面具有适合突条部461的引导槽469。这样,第二部分463相对于第一部分459能够滑动地加以安装。也就是说,柄部457是能伸缩的。由此,在辅助集尘件450收纳到收纳部410时,能使柄部457收缩,辅助集尘件450的使用时,能使柄部457伸展。
如图7所示,柄部457具有弯曲部分465。而且,如上所述,吸尘器主体340的第一圆筒部分343具有通过圆锥面347以及上表面345而形成的台阶部分359。辅助集尘件450收纳于收纳部410且保持于保持部399的状态下,弯曲部分465沿着台阶部分359。由此,能产生设计的一体感。
2.吸尘器支撑装置
如图1所示,电动吸尘器设备1具备电动吸尘器3以及吸尘器支撑装置5。吸尘器支撑装置5支撑电动吸尘器3。此处的吸尘器支撑装置5为对内置于电动吸尘器3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站。吸尘器支撑装置5具备用于载置电动吸尘器3的吸入件310的吸入件载置台510以及支撑电动吸尘器3的吸尘器主体340的支柱540。
2-1.吸入件载置台
如图10所示,吸入件载置台510具有载置有吸入件310的载置部511以及与载置部511相连的前面部521。吸入件载置台510在载置部511的下方具有内部空间525。前面部521具有与内部空间525连通的插入口523。插入口523能接收辅助集尘件450的头部451。载置部511具有与内部空间525连通的一个或多个(在如图10所示的例子中是七个)的连通口513。各个连通口513在进深方向Y是长的大致四边形状。多个连通口513在宽度方向X排列。当电动吸尘器3的吸入件310适当地载置于载置部511上时,这些连通口513与吸入件310的底部的吸入口323相对。换言之,当打开电动吸尘器3的开关时,以能抽吸内部空间525内的空气以及尘埃的方式设置连通口513。
连通口513的形状并非限定于大致四边形状。例如,也可为圆形状、椭圆状、三角形状、六边形状。连通口513的数量并非限定为七个。也可为一个,也可为七个以外的多个。但是,和一个大孔相比做成多个小孔能增大通过孔的流体的流速,能防止或降低尘埃的残留。
电动吸尘器3在被支撑于吸尘器支撑装置5的状态下,能驱动电动吹风机。这时,电动吸尘器3通过连通口513对吸入件载置台510的内部空间525内的空气以及尘埃进行抽吸。另一方面,吸入件载置台510的内部空间525通过插入口523能够接收辅助集尘件450的头部451。附着在头部451的尘埃通过连通口513被抽吸到电动吸尘器3。由此,能清扫辅助集尘件450的头部451。
载置部511具有在内部空间525突出的一个或多个(在如图10所示的例子中是六个)的突出部515。各个突出部515配置于相邻的连通口513之间。例如,辅助集尘件450在其头部451包含多数的羽毛或纤维的抹布。当辅助集尘件450的头部451在内部空间525内移动时,各个突出部515进入到头部451的羽毛或纤维之间、掏出附着于其上的尘埃。由此,能将头部451清扫得更干净。
多个突出部515彼此平行地加以配置。由此,能通过多个连通口513梳理空气的流动,其结果是,能有效地抽吸尘埃。
如图10所示,前面部521的插入口523的高度方向Z的尺寸定义为尺寸H5。插入口523的宽度方向X的尺寸定义为尺寸W5。插入口523的面积通过尺寸H5以及尺寸W5的积而求出。另一方面,头部451的自然状态下的高度方向Z的尺寸定义为尺寸H6。头部451的自然状态下宽度方向X的尺寸定义为尺寸W6。此处所谓的自然状态是头部451没有接收压缩力的状态。头部451的截面积通过尺寸H6以及尺寸W6的积而求出。优选地,插入口523具有比头部451的截面积小的面积。由此,头部451被填充到全部的插入口523。由于能通过插入口523的不充分填充防止或降低空气泄露,因此,能有效利用电动吸尘器3带来的抽吸力。
如图11所示,内部空间525中能够插入头部451的区域的进深方向Y的尺寸定义为尺寸L5。如图10所示,头部451插入方向Y的尺寸定义为尺寸L6。尺寸L5比尺寸L6小。由此,即使头部451被插入到最里面,也能维持头部451被填充到插入口523的整体的状态。因此,能够有效利用电动吸尘器3带来的抽吸力。
吸入件载置台510做成T字状,支柱540立设于在后方延伸的延伸部分。也利用延伸部分形成内部空间525。由此,能一边细窄地形成吸入件载置台510,一边充分确保内部空间525的进深方向Y尺寸。而且,由于延伸部分位于宽度方向(X)的中央,能更好地实现支柱540的平衡。
并且,也存在空气泄露的影响没有或小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尺寸L5也可和尺寸L6相同或比其大。由此,能整体清扫头部451。
如图12所示,吸入件载置台510在载置部511具备定位部527。定位部527辅助电动吸尘器3配置到吸入件310的适当的位置。通过吸入件310被配置在适当的位置,吸入件310的吸入口323与载置部511的一个或多个连通口513相对。定位部527包含位于载置部511的前端的第一突出片529。载置部511以后端比其前端高的方式倾斜。定位部527作为用于让吸入件310不在前方滚落的止动件而运作。当吸入件310载置于载置部511时,第一突出片529与吸入件310的上部盖311的前端抵接,限制吸入件310的进深方向Y的移动。定位部527包括位于载置部511的进深方向Y的中间部且连通口513的后端的两个第二突出片531。当吸入件310载置于载置部511时,各个第二突出片531与吸入件310的内壁315抵接,限制吸入件310的进深方向Y以及宽度方向X的移动。
并且,第一突出片529以及第二突出片531也为提高吸入件310和载置部511的间隙的流体阻抗的部材。由此,能够防止或者减少通过吸入件310和载置部511的间隙的空气泄露,其结果是,能够在头部451的清扫中有效利用电动吸尘器3带来的抽吸力。
并且,吸入件310在吸入件310的两侧面具有与吸入口323连通的槽329。通过该槽329即使从横方向也能抽吸空气。吸入件载置台510的第二突出片531也可具有阻塞该槽329的功能。由此,能够防止或降低通过槽329的空气泄露。
如图12所示,吸入件310的底部的吸入口323包含旋转刷319存在的第一区域325以及旋转刷319和内壁315之间的第二区域327。第二区域327在进深方向Y与第一区域325邻接。由于吸入口323的第一区域325包含旋转刷319,因此具有比较高的流体阻抗。相反,由于吸入口323的第二区域327不包含旋转刷319,因此具有比较低的流体阻抗。因此,空气主要通过第二区域327而被抽吸。也就是说,第二区域327能比第一区域325更顺滑地抽吸尘埃。
另一方面,如图11所示,载置部511的各个突出部515具有第一叶片部分517以及第二叶片部分519。第二叶片部分519在高度方向Z具有比第一叶片部分517大的尺寸。因此,第二叶片部分519比第一叶片部分517能够掏出更多的尘埃。
这样、由于在第二区域327的下部能掏出很多尘埃,因此能防止或降低在内部空间525的尘埃的吸入残留。
并且,突出部515的形状并非限定于上述结构,也可为从前端到后端为一定的高度。而且,也可为从前端朝向后端逐渐增加高度,相反,也可为从前端朝向后端逐渐减小高度。
定位部527并非限定于上述结构,也可为沿吸入件310的外周而全周加以设置。而且,也可不是从载置部511突出的突出片而是适合吸入件310的形状的从载置部511凹陷的凹部。
而且,插入口523也可不设置在前面部521而设置在侧面部。
2-2.支柱
如图1所示,支柱540配置于吸入件载置台510的后端。支柱540在其上部具有锥面541以及凹面543。锥面541适合于(符合,适应)吸尘器主体340的扩大部分363的端面371。凹面543适合于吸尘器主体340的第二圆筒部分373的外周面。吸尘器主体340通过锥面541以及凹面543加以保持,维持为站立状态。
优选地,支柱540具备对电动吸尘器3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机构545。充电机构545例如包括,设置于支柱540内的电路模块547和设置于锥面541的连接器接收部549。电路模块547,例如,从商用电源的交流电力生成适合电池的充电的直流电力。连接器接收部549适合于设置在吸尘器主体340的连接器379(参见图5),将电路模块547和电池电连接。支柱540一边将吸尘器主体340维持为站立状态,一边对吸尘器主体340的内部的电池进行充电。即使在电池的充电中,电动吸尘器3也可以设计为在开关接通时驱动电动吹风机。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吸尘器设备1001具备电动吸尘器1003以及吸尘器支撑装置1005。
电动吸尘器1003依次具备吸入件1310、吸尘器主体340以及把手件390,为所谓的棒型的吸尘器。
并且,即使在第二实施方式,宽度方向X、进深方向Y以及轴方向Z和第一实施方式也相同地定义。
电动吸尘器1003和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具备以自由地从把手件390侧取出辅助集尘件450的方式收纳辅助集尘件450的收纳部410。收纳部410安装于吸尘器主体340。电动吸尘器1003从吸尘器支撑装置1005充电。
吸尘器支撑装置1005具备:用于载置电动吸尘器1003的吸入件1310的吸入件载置台1510;以及支撑电动吸尘器3的吸尘器主体340的支柱540。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主要是电动吸尘器1003的吸入件1310的一部分和吸尘器支撑装置1005的吸入件载置台1510和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因此,以下以这些差异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并且,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结构的说明。
1.吸入件
如图14(a)所示,吸入件1310在内部具有经由底部的吸入口1323与外部连通的吸入空间1312。吸入空间1312经由构成该空间的内壁1315的连通口1317和集尘导管1320的内部连结(连通)。并且,集尘导管1320可装卸地连结到吸尘器主体340的第二圆筒部分373(的内部空间)。
1-1.吸入口
吸入口1323包含第一区域1325以及第二区域1327,吸入空间1312具有:存在于第一区域1325的背侧的第一空间1314以及存在于第二区域1327的背侧的第二空间1316。
并且,为了将第一空间1314的引线和第一区域1325、旋转刷319以及内壁1315等的引线进行区别,其前端形成箭头。同样的,为了第二空间1316的引线和第二区域1327以及内壁1315等的引线进行区别,其前端形成箭头。
如图14(a)所示,第一空间1314在宽度方向X做成接近长的圆柱状的形状。在第一空间1314收纳有在宽度方向X长且将宽度方向作为旋转轴的旋转刷319。
第二空间1316存在于第一空间1314(旋转刷319)和连通口1317之间。由此,通过旋转刷319刮取的尘埃从第二空间1316朝向连通口1317。
即,吸入件1310具有在进深方向Y邻接的两个空间,其一个为收纳旋转刷319的第一空间1314,另一个是使旋转气流产生的第二空间1316。
旋转刷319是一个或多个刷在旋转轴设置为例如螺旋状。并且,刷也可使用橡胶材料等的板状体,也可使用树脂等的多条纤维状体。使用纤维状体的情况下,作为全部或一部分的纤维状体也可使用例如使硫化铜化学结合于丙烯酸纤维或尼龙纤维得到的有机导电性纤维等的除电纤维。
如图14(b)所示,第二空间1316的宽度方向X的中间部分做成其横截面形状在宽度方向X不变的直线部1316a。第二空间1316的宽度方向X的两侧部分做成横截面形状大致相同且其面积按照朝向端部缓慢减小的锥部1316b。
第二空间1316中的与宽度方向X正交的截面的形状(内壁形状)做成圆形状或近似圆形状的形状中清扫面侧缺失那样的形状。
如图14所示,连通口1317以位于第二空间1316,即与第一空间1314的反对侧的方式加以设置。通过以如上方式构成第二空间1316的截面形状以及连通口1317位置,在第二空间1316内生成旋转气流变得容易。而且,由于第二空间1316划分为第一空间1314和划分壁1315a。所以不会妨碍旋转刷319带来的旋转气流的产生。并且,锥部1316b的宽度方向X端部经由槽329和外部连通。
连通口1317做成在宽度方向X的长的形状。即,做成沿旋转刷319的轴心长的形状。连通口1317设置于第二空间1316的直线部1316a。
在第一空间1314和第二空间1316之间具有在第一空间1314侧伸出的伸出部1318。此处的伸出部1318由和构成吸尘空间1312的底部盖1313不同的伸出部材构成。
划分为第一空间1314和第二空间1316的划分壁1315a包含于内壁1315,在划分壁1315a的宽度方向X的中间部分的缺口部可装卸地安装有伸出部材。
伸出部1318以能和旋转刷319接触的方式设置。如图15所示,伸出部1318在和旋转刷319的旋转方向(图中箭头方向)的反方向伸出。即,在通过接触旋转刷319的刷掀起的方向伸出。由此,在吸入口1323的周边通过旋转刷319刮出的尘埃从旋转刷319分离。此处的伸出部1318由例如橡胶材料构成。由此,能抑制旋转刷319的过度消耗。并且,也以能够除电的材料构成伸出部1318,通过静电防止尘埃的吸附。
并且,在从旋转刷319脱离的尘埃被抽吸到邻接的第二空间1316侧后,从连通口1317经由集尘导管1320被抽吸到吸尘器主体340。
从底侧观察吸入口1323时(即,图14的(b)的状态),伸出部1318设置于宽度方向X的中间部分。如图16(b)所示,伸出部1318比第二空间1316的直线部1316a的全长长,比第二空间1316的全长短。虽然本实施形态的伸出部1318的全长为直线部1316a的全长加上两侧的各锥部1316b的0(%)~50(%)的长度,但并非限定于此,也可为符合旋转刷319整体的长度。
如图14(b)所示,伸出部1318的宽度方向X的长度为比连通口1317的宽度方向的长度长。
如图14(b)所示,伸出部1318夹住第二空间1316与连通口1317相对。由此,通过伸出部1318刮出的尘埃有效地从连通口1317被抽吸。
如图16(b)和图17所示,伸出部1318的轴方向Z的下端以不到达清扫面的方式加以构成。由此,通过伸出部1318刮出的尘埃有效地向第二空间1316移动。
如图16(b)所示,伸出部1318位于划分壁1315a中的比宽度方向X的端部的下端(清扫面侧的端)更靠近清扫面的反对侧的位置。即,以清扫面为基准时,伸出部1318的下端比构成第二空间1316的锥部1316b的划分壁1315a的下端更高。由此,能提高第二空间1316的在锥部1316b的密封性,能增强第二空间1316内的从宽度方向X的端朝向连通口1317的旋转气流。
如图15所示,伸出部1318的轴方向Z的下端比连通口1317的下端高。
1-2.集尘导管
(1)整体结构
如图18所示,集尘导管1320具备:面对第二空间1316而配置的连通侧导管1322、配置于吸尘器主体340侧的主体侧导管1324和相对于连通侧导管1322以与宽度方向X平行的X轴和与进深方向Y平行的Y轴作为旋转轴旋转地连接主体侧导管1324的连接导管1326。并且,连接导管1326由连接下导管1328和连接上导管1330构成。
连通侧导管1322的上游侧开口在嵌合到设置于底部盖1313的内壁1315的开口的固定状态下,装配于底部盖1313。并且,当连通侧导管1322安装于底部盖1313时,连通侧导管1322的上游侧开口作为连通口1317而发挥功能。
主体侧导管1324的下游侧端部作为与吸尘器主体340侧的连接部发挥功能,为了通过驱动部(未图示)使旋转刷319旋转驱动也进行电连接。
连接导管1326相对于连通侧导管1322围绕Y轴能旋转地加以连接。主体侧导管1324以相对于连接导管1326围绕X轴能旋转的方式加以连接。集尘导管1320具有既能限制连接导管1326相对于连通侧导管1322围绕Y轴的旋转的又能解除其旋转限制的限制解除结构。
(2)连通侧导管和连接导管
连通侧导管1322和连接导管1326的连接如图19(a)所示,在连通侧导管1322的下游侧的圆筒部1322a嵌合到连接下导管1328的上游侧端部的圆筒状的嵌合部1328a,在这种状态下,通过“C”字状的固定件1331加以固定。
为了将此处的圆筒部1322a插入到嵌合部1328a内,圆筒部1322a的筒轴成为作为旋转轴的Y轴,连接导管1326相对于连通侧导管1322的旋转成为可能。在这种状态下,圆筒部1322a能够从嵌合部1328a拔出。
连通侧导管1322在圆筒部1322a具有在周向延伸的周槽1322b,连接导管1326在嵌合部1328a的相对于圆筒部1322a的周槽1322b的部位具有贯通孔1328b,1328c(参见图18)。“C”字状的固定件1331的凸部1331a,1331b插通连接下导管1328的贯通孔1328b,1328c,嵌入到连通侧导管1322的周槽1322b内。由此,能防止连接导管1326(连接下导管1328)从连通侧导管1322脱离。
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连接下导管1328的嵌合部1328a具有固定件1331用的在周向延伸的槽1328d,在槽1328d的底壁设置有贯通孔1328b,1328c。具体地,贯通孔1328b,1328c的位置对应于固定件1331的凸部1331a、1331b的位置。并且,“C”字状固定件1331做成比半圆长的圆弧状,凸部1331a位于圆弧的大致中央,凸部1331b位于圆弧的两端。由此,固定件1331难以从连接下导管1328脱离。并且,固定件1331固定于连接导管1326,不仅是固定件1331进行旋转。
如图19所示,限制解除结构由设置于连通侧导管1322的被卡合部1322c、设置于连接导管1326侧(此处为固定件1331)的卡合部1331c构成。
被卡合部1322c具有凹入到固定件1331存在的一侧的反对侧且与筒轴平行的方向的凹部分1322d。卡合部1331c具有向连通侧导管1322侧且与筒轴平行的方向突出的凸部分1331d。当凸部分1331d与凹部分1332d卡合时,相对于连接导管1326的连通侧导管1322的旋转受到限制。
并且,从与卡合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为图19的(c)),凹部分1322d以及凸部分1331d外观形状为圆弧状。由此,能顺利地进行旋转限制的解除。
当从与卡合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限制解除结构时(图19的(c)),被卡合部1322c在凹部分1322d的两侧具有随着在周向远离凹部分1322d,从固定件1331远离的倾斜部分1322e。由此,即使卡合部1331c(凸部分1331d)位于在周向从被卡合部1322c离开的位置(旋转未受限制的状态),通过连接导管1326侧的旋转,凸部分1331d也能顺利地与凹部分1322d卡合(嵌入)。
并且,如图19(a)以及(b)所示,被卡合部1322c设置于和圆筒部1322a同轴的外侧圆筒部1322f,被卡合部1322c位于连接下导管1328的旋转时的卡合部1331c的轨道上。
固定件1331具有在与筒轴平行的方向能弹性形变的卡合部1331c。具体地,固定件1331具有从“C”字状的主体部1331e向径向的外侧的反“U”字状的伸出U字部1331f,在该U字部1331f设置有卡合部1331c。
由此,连接导管1326相对于连通侧导管1322旋转时,卡合部1331c在和连通侧导管1322反对侧弹性形变,能顺利进行凸部分1331d到凹部分1322d的卡合或从凹部分1322d的卡合解除。
为了限制连通侧导管1322从连接导管1326脱离,固定件1331具有即使负荷作用也不破损的刚性(厚度)。但是,通过在与主体部1331e之间具有空间的U字部1331f设置卡合部1331c,通过适度的负荷U字部1331f在卡合方向(此处为和连通侧导管1322的圆筒部1322a的筒轴方向平行的方向)进行弹性形变,能防止凸部分1331d和凹部分1322d的卡合状态变得难以解除。
这样,通过采用U字部1331f的结构,并适宜选择主体部1331e与U字部1331f之间的空间,能调整凸部分1331d和凹部分1322d的卡合情形或卡合解除情形。并且,设置凸部分1331d的部位也可以为U字部1331f以外的形状,例如L字部、O字部等的形状。
而且,在吸入件1310内具备使旋转刷319旋转驱动的驱动部(图示省略)。一般地,在吸入件1310的宽度方向X的中央部分有连通侧导管1322等,驱动部以从吸入件131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向宽度方向的单侧偏移的状态加以配置。因此,使用时抬起吸入件1310时,因由驱动部的重量导致的旋转转矩的影响产生使连通侧导管1322侧相对于连接导管13326旋转的负荷。通过构成为相对于该旋转的负荷U字部1331f不会进行弹性形变(卡合状态没有被解除),能消除抬起吸入件1310时的摇晃。
2.吸尘器支撑装置
吸尘器支撑装置1005支撑电动吸尘器1003。此处的吸尘器支撑装置1005是对内置于电动吸尘器1003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站。如图13所示,吸尘器支撑装置1005具备用于载置电动吸尘器1003的吸入件1310的吸入件载置台1510和支撑电动吸尘器3(吸尘器主体340)的支柱540,吸入件载置台1510具有保持替代吸入件1310安装的间隙喷嘴1007的喷嘴保持部1535。
如图20所示,吸入件载置台1510具有载置有吸入件1310的载置部511、与载置部511相连的前面部521以及与设置面相对的基部1530。吸入件载置台1510在载置部511的下方,即载置部511和基部1530之间具有内部空间525,该内部空间525经由能接收辅助集尘件450的头部451的插入口523前方开放。载置部511在沿着旋转刷319的轴方向具有和内部空间525连通的多个连通口513。载置部511,在载置部511具备作为吸入件1310的定位部的第一突出片529。
基部1530在载置部511侧的面具有向设置面侧凹入的凹入部分1533,在该凹入部分1533配置有除电部材,此处为铁板1534。并且,基座部1530具有引导部分1538,以使得辅助集尘件450的头部451能顺利地插入到插入口523。引导部分1538由前方下降的倾斜面构成。
铁板1534具有对在辅助集尘件450的头部451带电的电荷进行除电的功能。铁板1534配置于靠近设置面的位置,具有以稳定状态支撑电动吸尘器1003的功能。铁板1534比插入口523的宽度方向(X)的尺寸更大,比形成内部空间525的侧壁525a更向内部空间525的反对侧延伸。由此,不需要用于固定铁板1534的特别结构,能简易地实施。
从上方观察吸入件载置台1510时,吸入件载置台1510在载置部511的后方具有喷嘴保持部1535。此处的喷嘴保持部1535由从基部1530伸出的伸出部分1536和从伸出部分1536向上方延伸的筒部1537构成。间隙喷嘴1007以其筒部1071嵌合到筒部1537的外侧而能够装卸地加以支撑。
伸出部分1536以收入到将载置部511或基部1530的宽度方向X的尺寸和符合载置部511与支柱540的进深方向Y的尺寸作为两边的长方形区域内的方式加以设置。由此,吸尘器支撑装置1005的设置面积实际上没有扩大,能保持间隙喷嘴1007。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以通过电动吸尘器3的一对板状部401夹持辅助集尘件450的柄部457的方式加以保持。
但是,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利用辅助集尘件2450与电动吸尘器2003的卡合结构加以保持。以下,对电动吸尘器2003的保持部以及辅助集尘件2450进行说明。
如图21所示,电动吸尘器2003具有保持辅助集尘件2450的保持部。此处的保持部由与辅助集尘件2450的柄部2457的被卡合部2458卡合的卡合部分2399构成。
并且,卡合关系也可为通过辅助集尘件的柄部的卡合部分,电动吸尘器的被卡合部分被卡合的关系。
此处辅助集尘件2450的被卡合部分2458由从柄部2457的头部451的反对侧的端部延伸为反“U”字状的反U字状板部分2458a构成,卡合部分2399由在辅助集尘件2450的头部451的反对侧“L”状延伸的L字状板部分2399a构成。
L字状板部分2399a通过由反U字状板部分2458a和柄部2457的端面2457a形成的贯通孔2460卡合,由此,辅助集尘件2450的柄部2457通过电动吸尘器2003而被支撑。
如放大图所示,卡合部分2399在L字状板部分2399a的前端部分具有向内侧突出的凸区域2399b。由此,能防止反U字状板部分2458a从L字状板部分2399a拔出。
并且,卡合部分也可替代凸区域2399b具有L字状板部分进行嵌合(紧嵌)的槽。
此处的电动吸尘器2003在把手部2390具有向背侧突出的凸部分2392。由此,能减少电动吸尘器2003的使用时把手部1390从使用者的手滑落。
如图22所示,和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辅助集尘件2450的柄部2457具备筒状的第一部分2459和筒状的第二部分2463。第二部分2463插入第一部分2459的内部,相对于第一部分2459能伸缩地加以构成。
第一部分2459在长度方向的两侧具有贯通孔2459a、2459b。第二部分2463具有从在长度方向的头部451的反对侧的贯通孔2463a向外侧突出的操作按钮2464。
操作按钮2464具有嵌合到第一部分2459贯通孔2459a、2459b且在第一部分2459以及第二部分2463的厚度方向(内外侧方向)能出没地被支撑的按钮部2466和向贯通孔2463a的内外方向对按钮部2466施力的弹性弹簧2468。
在电动吸尘器2003的收纳部410收纳辅助集尘件2450时,使第二部分2463插入第一部分2459内,使按钮部2466嵌合到第一部分2459的贯通孔2459a。由此,能维持紧缩状态,紧凑地收纳。
使用辅助集尘件2450时,按钮部2466压入到第一部分2459的内侧,解除按钮部2466到贯通孔2459a的嵌合状态。然后,第二部分2463从第一部分2459抽出,使按钮部2466嵌合到第一部分2459的贯通孔2459b。由此,第二部分2463能以从第一部分2459抽出的较长状态使用。
并且,虽然此处的第一部分2459的贯通孔2459a、2459b在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两个,但是也可在长度方向隔开间隔设置三个以上。由此,能够进行更加精细的长度调整。
以上,对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例如,可以为以下的变形例。此外,也可以对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变形例之间进行组合。
而且,即使是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没有记载的示例,只要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的设计变更都包含于本发明。
<变形例>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动吸尘器设备1包括收纳辅助集尘件450的收纳部410和用于清扫吸尘器支撑装置5的辅助集尘件450的结构(插入口523、内部空间525、连通口513)的两者。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也可仅包含任何一个。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吸尘器支撑装置5具备充电机构545,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吸尘器支撑装置5也可不具备充电机构545。
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电动吸尘器3为不带有电源线的吸尘器,但并非限定于此。也可为带有电源线的吸尘器。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没有对辅助集尘件450的头本体453进行特殊说明,但是作为头本体例如使用抹布或刷等的纤维状体的情况下,优选使用聚丙烯制的撕裂纱(split yarn)。通过使用它,容易捕捉尘埃等,而且,头本体插入到吸入件载置台510、1510的内部空间525,利用电动吸尘器3,1003抽吸时尘埃从纤维状体的脱离(释放)性良好。
即,被插入到内部空间525的头本体的纤维状主体并非缠绕到电动吸尘器的旋转刷(尼龙纤维),能从头本体抽吸尘埃。
(4)限制解除结构并非限定于在第二实施方式说明的内容,如果着眼于限制解除结构,电动吸尘器的类型(杆状型、罐型),辅助集尘件或收纳部的有无、吸尘器支撑装置的有无、第二空间的有无等没有关系。
限制解除结构相对于第一导管侧(一例是作为连通侧导管的第一导管或第一导管的周边部材)能旋转地连接第二导管侧(一例是作为连接导管的第二导管或第二的导管的周边部材)情况下,第二导管侧具有和第一导管侧的被卡合部卡合且限制相对于第一导管的旋转的卡合部,被卡合部以及卡合部中的至少一方构成为能够使第二导管相对于第一导管进行旋转而能弹性形变。由此,能容易地进行卡合关系的解除以及恢复。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虽然在固定于第二导管的固定件1331(周边部材的一例)设置卡合部1331c,但是卡合部也可设置在连接导管1326。即,也可在和第二导管一体旋转的部材具有卡合部。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虽然在为第一导管的连通侧导管1322设置被拉结部1322c,但是也可在装配有第一导管的底部盖(周边部材的一例)设置被卡合部或卡合部,在上部盖(周边部材的一例)设置被卡合部或卡合部。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虽然固定件1331的卡合部1331c能弹性形变地加以构成,但是也可以第一导管侧的被卡合部能弹性形变地加以构成,也可以被卡合部以及卡合部能弹性形变地加以构成。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卡合部1331c由相与相对于第一导管旋转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突出的凸部分1331d构成,被卡合部1322c由向与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凹入的凹部分1322d构成。但是,即使被卡合部和卡合部的关系相反也可以。即,也可以凸部分的卡合部位于第一导管侧,凹部分的被卡合部位于第二导管侧。
进一步地,虽然凸部分以及凹部分和旋转轴平行地加以设置,但是也可在与旋转轴正交的方向的外向或内向加以设置。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虽然在固定件1331中设置有凸部分1331d的U字部1331f能弹性形变,但是凸部分也可以形成为例如薄片而凸部分本身能弹性形变地加以构成。
(5)虽然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吸入件310,1310具备收纳旋转刷319的空间(第一空间)和能产生旋转气流的空间(第二空间),但是也可吸入件具有收纳旋转刷319的第一空间1314和与旋转刷319的旋转轴平行且与第一空间1314邻接的第二空间1316,第二空间为不产生旋转气流的结构的空间。
虽然第二空间1316在和旋转刷319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且其两侧部分做成锥部1316b,但是也可不做成锥状。并且,虽然两侧部分即使不做成锥状也产生旋转气流,但是做成锥状能得到强的旋转气流。
第一空间以及第二空间的前后的位置关系没有进行特殊限定。但是,对于吸入口323、1323的第一区域325、1325,优选在旋转刷319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存在第二空间。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虽然在第一空间1314和第二空间1316之间具有伸出部1318,第二空间1316的锥部1316b的清扫面之间的密闭度比直线部1316a的清扫面之间的密闭度大,但是锥部1316b的密闭度也可和直线部1316a的密闭度相同,也可以比直线部1316a的低。但是,使用强的旋转气流的情况下,也可锥部1316b的密闭度比直线部1316a密闭度大。
如果着眼于旋转气流,电动吸尘器的类型(杆状型、罐型)、辅助集尘件或收纳部的有无、吸尘器支撑装置的有无等没有关系。

Claims (10)

1.一种棒型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吸尘器依次具备吸入件、具有第一圆筒部分和第二圆筒部分的吸尘器主体和把手件,
所述吸尘器主体具备收纳部,所述收纳部以自由地从所述把手件取出辅助集尘件的方式收纳辅助集尘件,
所述收纳部以与所述吸尘器主体非连通状态设置于所述吸尘器主体,
所述吸尘器主体比所述把手件粗,从所述把手件侧依次具备收纳电池的所述第一圆筒部分、收纳电动吹风机且外周尺寸比所述第一圆筒部分的外周尺寸大的扩大部分,
所述收纳部在所述吸尘器主体的后侧比起所述吸入件侧更接近所述把手件侧的位置,以所述收纳部的底面部沿着所述扩大部分中所述把手件侧的端面的方式加以设置,
在由能够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的吸尘器支撑装置的支柱支撑所述电动吸尘器的后侧的状态下,所述收纳部位于比所述支柱靠上侧的位置,
所述第二圆筒部分容纳能够装卸集尘组件的集尘组件安装部,所述集尘组件积蓄被抽吸的尘埃,在所述电动吸尘器被所述吸尘器支撑装置支撑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圆筒部分相对于所述支柱位于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部做成开口朝向所述把手件侧的有底筒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尘器主体以及把手件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对收纳于所述收纳部的辅助集尘件加以保持的保持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具备一对板状部,所述一对板状部在与所述吸入件、所述吸尘器主体以及所述把手件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且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还具备从所述一对板状部的相对面向对方侧突出的凸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集尘件具备头部和柄部,
所述收纳部收纳所述头部,
所述保持部保持所述柄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柄部在靠近所述头部的部位具有弯曲部分,
所述吸尘器主体比所述把手件粗,
所述辅助集尘件以所述柄部的弯曲部分沿着所述吸尘器主体和所述把手件之间的台阶部分的方式加以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部,
所述吸尘器主体的垂直于中心轴的尺寸、即相对于所述中心轴从安装部分离开的进深方向上的距离所述中心轴的尺寸和距离所述中心轴的所述扩大部分的尺寸为相同程度以上,
所述吸尘器主体的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的尺寸、即垂直于所述进深方向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在所述扩大部分的尺寸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部能够从所述吸尘器主体装卸。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部由能够水洗的材料构成。
CN201810849178.1A 2017-07-31 2018-07-28 电动吸尘器、吸尘器支撑装置以及电动吸尘器设备 Active CN1093161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01045.6A CN113974482A (zh) 2017-07-31 2018-07-28 吸尘器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48704 2017-07-31
JP2017148704 2017-07-31
JP2017-229696 2017-11-29
JP2017229696A JP6516820B2 (ja) 2017-07-31 2017-11-29 電気掃除機および電気掃除機ユニット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01045.6A Division CN113974482A (zh) 2017-07-31 2018-07-28 吸尘器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6121A CN109316121A (zh) 2019-02-12
CN109316121B true CN109316121B (zh) 2024-03-12

Family

ID=6526421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49178.1A Active CN109316121B (zh) 2017-07-31 2018-07-28 电动吸尘器、吸尘器支撑装置以及电动吸尘器设备
CN202111401045.6A Pending CN113974482A (zh) 2017-07-31 2018-07-28 吸尘器支撑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01045.6A Pending CN113974482A (zh) 2017-07-31 2018-07-28 吸尘器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93161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10318B2 (ja) * 2019-03-06 2021-01-06 アイリスオーヤマ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DE102019106215A1 (de) * 2019-03-12 2020-09-17 Vorwerk & Co. Interholding Gmbh Vorsatzgerät für einen Staubsauger und Verfahren zum Ableiten einer elektrischen Aufladung bei Nutzung eines Staubsaugers mit einem Vorsatzgerät
WO2024003812A1 (en) * 2022-06-29 2024-01-04 Dyson Technology Limited Vacuum cleane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06131A2 (en) * 1999-12-03 2001-06-13 Aktiebolaget Electrolux Device for a vacuum cleaner
JP2003245228A (ja) * 2002-02-26 2003-09-02 Duskin Co Ltd 清掃具
US7024723B2 (en) * 2001-06-15 2006-04-11 Headwaters R&D, Inc. Duster cleaning member for a vacuum cleaner
WO2011110826A1 (en) * 2010-03-12 2011-09-15 Dyson Technology Limited A vacuum cleaner arrangement
CN202699035U (zh) * 2009-03-13 2013-01-30 G·B·D·有限公司 具有不同清洁配置的表面清洁装置
CN106923745A (zh) * 2017-01-17 2017-07-07 苏州爱普电器有限公司 多功能表面清洁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63630B2 (ja) * 2002-05-22 2005-06-22 ツインバード工業株式会社 掃除用具載置台
JP4163554B2 (ja) * 2003-05-27 2008-10-08 株式会社東芝 電気掃除機
JP2005110787A (ja) * 2003-10-03 2005-04-28 Duskin Co Ltd 清掃用具保管台
JP3756931B1 (ja) * 2005-07-29 2006-03-22 英太郎 寺川 モップ用掃除具
JP4567661B2 (ja) * 2006-12-25 2010-10-20 清作 田中 ごみとり器
JP5390155B2 (ja) * 2008-09-26 2014-01-15 株式会社東芝 電気掃除機
JP5447553B2 (ja) * 2012-02-15 2014-03-1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機ユニット
JP2015009030A (ja) * 2013-07-01 2015-01-19 株式会社千石 モップクリーナ
JP5688483B1 (ja) * 2014-04-14 2015-03-25 淳 箕浦 除挨器
US10357136B2 (en) * 2014-12-17 2019-07-23 Omachr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All in the head surface clean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06131A2 (en) * 1999-12-03 2001-06-13 Aktiebolaget Electrolux Device for a vacuum cleaner
US7024723B2 (en) * 2001-06-15 2006-04-11 Headwaters R&D, Inc. Duster cleaning member for a vacuum cleaner
JP2003245228A (ja) * 2002-02-26 2003-09-02 Duskin Co Ltd 清掃具
CN202699035U (zh) * 2009-03-13 2013-01-30 G·B·D·有限公司 具有不同清洁配置的表面清洁装置
WO2011110826A1 (en) * 2010-03-12 2011-09-15 Dyson Technology Limited A vacuum cleaner arrangement
CN106923745A (zh) * 2017-01-17 2017-07-07 苏州爱普电器有限公司 多功能表面清洁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6121A (zh) 2019-02-12
CN113974482A (zh) 2022-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6121B (zh) 电动吸尘器、吸尘器支撑装置以及电动吸尘器设备
JP6792299B2 (ja) 電気掃除機
EP3305154B1 (en) Rod handheld two-in-one split-type vacuum cleaner having independent dust-air separation and dust storage device
CN109602326A (zh) 手持式表面清洁装置
JP6278129B2 (ja) 掃除機システム
WO2008054183A1 (en) Hand-held vacuum cleaner
JPS61196928A (ja) 直空掃除機
TW201201761A (en) Suction tool for vacuum cleaner
GB2550041A (en) Staubsauger
JP2594238Y2 (ja) ハンディークリーナ
CN213588153U (zh) 清洁头及手持吸尘器
JP5284197B2 (ja) 掃除用具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気掃除機
CN219940480U (zh) 吸尘器
CN218943192U (zh) 一种吸气装置
CN216358528U (zh) 插接组件及电子产品
KR100539754B1 (ko) 직립형 진공청소기의 먼지봉투 장착구조
JPH06304105A (ja) 電気掃除機
CN117279555A (zh) 电动吸尘器
KR960014570B1 (ko) 진공청소기
CN117940049A (zh) 插接组件及电子产品
KR101192869B1 (ko) 진공 청소기용 흡입구체
CN116458801A (zh) 手持吸尘器
CN201079351Y (zh) 一种新型电动扫地机
JPH0585346U (ja) 掃除機用の取り替え吸い込み口
CN101181148A (zh) 带有阻挡结构吸头的吸尘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6320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