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3979B - 线圈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13979B
CN109313979B CN201680086610.5A CN201680086610A CN109313979B CN 109313979 B CN109313979 B CN 109313979B CN 201680086610 A CN201680086610 A CN 201680086610A CN 109313979 B CN109313979 B CN 1093139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pper
coil
base
wir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661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13979A (zh
Inventor
西村贤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H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H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HI Corp filed Critical IH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313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39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139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39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14Inductive coupl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6Mounting, supporting or suspend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not being of the signal 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64Winding non-flat conductive wires, e.g. rods, cables or cor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 Insulating Of Coils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线圈装置。线圈装置具备:导线,其形成线圈;线圈基座,其形成有收容导线的槽;以及止挡件,其与线圈基座彼此独立,安装于线圈基座并覆盖导线。止挡件包括在与槽邻接的位置安装于线圈基座的基座部、和与基座部一体化形成并覆盖导线的前端部。止挡件的基座部能够旋转。或者,止挡件的前端部能够变形。

Description

线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圈装置。
背景技术
非接触供电系统具备送电用的线圈装置以及受电用的线圈装置,并利用线圈间的电磁感应或者磁场共振等实现非接触下的供电。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线圈装置中,卷绕为平面状的线材收容于在线轴的一方的面形成的槽部。在这种线圈装置中,在线材由较硬的材料形成的情况下,存在线材从槽部脱离而不能在槽部的预期的位置收容线材的可能性。针对这种课题,例如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线圈装置中,将卷绕的导线收容在由底板、侧板围成的区域,并利用粘合性的树脂在该区域内对导线进行固定。除上述之外,也公知有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线圈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206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23916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1140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那样的线圈装置中,需要将导线可靠地收容在槽的预期的位置,并容易地对导线进行安装。本发明对能够将导线可靠地收容在槽的预期的位置、并容易地对导线进行安装的线圈装置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线圈装置具备:导线,其形成线圈;线圈基座,其形成有收容导线的槽;以及止挡件,其与线圈基座彼此独立,安装于线圈基座并覆盖导线,止挡件包括在与槽邻接的位置安装于线圈基座的基座部、和与基座部一体化形成并覆盖导线的前端部,止挡件的基座部能够旋转,或者止挡件的前端部能够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能够将导线可靠地收容在槽的预期的位置,并将导线容易地安装至线圈基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的保持部件以及线圈的俯视图。
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是表示线圈的保持构造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保持部件以及线圈的俯视图。
图6是沿着图5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是表示线圈的保持构造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线圈的保持构造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线圈的保持构造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线圈装置具备:导线,其形成线圈;线圈基座,其形成有收容导线的槽;以及止挡件,其与线圈基座彼此独立,安装于线圈基座并覆盖导线,止挡件包括在与槽邻接的位置安装于线圈基座的基座部、和与基座部一体化形成并覆盖导线的前端部,止挡件的基座部能够旋转,或者止挡件的前端部能够变形。
在线圈装置的线圈基座安装有止挡件。止挡件的前端部覆盖导线。止挡件防止收容于槽的导线从槽脱落。因此,能够将导线可靠地收容在槽的预期的位置。另一方面,通过使止挡件的基座部旋转、或使止挡件的前端部变形,能够使前端部从槽内的导线的收容位置离开。因此,能够将导线放入槽内。使基座部旋转而将止挡件返回、或将变形了的前端部返回至初始位置,使得前端部覆盖导线。这样,能够将导线容易地安装至线圈基座。
在一些方式中,在线圈基座形成有与槽连续的收容部,基座部收容于收容部。若基座部收容于收容部,则止挡件的一部分收纳于线圈基座内。带止挡件的线圈基座变得小型。另外,由于基座部处于槽附近,所以前端部易覆盖导线。
在一些方式中,止挡件整体收容于收容部以及槽,止挡件不从线圈基座的表面突出。在该情况下,止挡件不从线圈基座的表面突出,因此导线难以干涉其它部件。易将保持导线的线圈基座安装至其它部件。线圈装置整体变得小型。
在一些方式中,止挡件的基座部能够绕轴线旋转,止挡件的前端部能够移动至覆盖导线的第1位置、和远离槽的第2位置。当止挡件处于第1位置时,止挡件防止导线从槽脱落。当止挡件处于第2位置时,能够将导线容易地放入槽内。
在一些方式中,止挡件的基座部包括突起,该突起能够与形成于线圈基座的壁面的凹陷卡合。在该情况下,突起与凹陷卡合,从而限制止挡件的旋转。因此,能够抑制止挡件无意地运动。易维持止挡件的位置。
在一些方式中,线圈基座包括突起,该突起能够与形成于止挡件的基座部的凹陷卡合。在该情况下,突起与凹陷卡合,从而限制止挡件的旋转。因此,易维持止挡件的位置。
在一些方式中,止挡件包括能够绕轴线旋转的圆筒状的基座部、和设置于基座部的外周的多个齿部,齿部之一作为前端部覆盖导线。在将导线放入槽内时,导线可与止挡件的齿部碰撞,但通过使基座部旋转,能够减小施加至导线的负载。能够将导线容易地放入槽内。在对导线进行收容之后,齿部覆盖导线,因此导线难以从槽脱落。
在一些方式中,止挡件由弹性材料构成,止挡件的前端部能够变形。利用能够变形的止挡件,能够将导线容易地放入槽内。利用由弹性材料构成的止挡件,也能够使前端部按住导线。
参照图1对第1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1进行说明。线圈装置1例如可应用于非接触供电系统。线圈装置1可应用于非接触供电系统的送电装置或者受电装置。送电装置例如设置于停车场等。受电装置例如搭载于电动汽车。非接触供电系统构成为:相对于电动汽车,利用磁场共振方式或者电磁感应方式等供给电力。
线圈装置1例如呈扁平的长方体状、截锥体状。线圈装置1具备平板状的基板6、扁平的长方体状的罩7、线圈10、线圈基座8、以及铁氧体9。在由基板6、罩7围成的收容空间,从基板6侧依次收容有铁氧体9、线圈基座8、以及线圈10。例如,在线圈装置1安装于电动汽车的情况下,基板6固定于车身侧。罩7与送电装置的线圈装置对置。
基板6确保线圈装置1的强度,截断漏磁通的外部流出。基板6例如由非磁性以及导电性的材料(铝等)形成。
罩7保护线圈10、线圈基座8、以及铁氧体9。罩7例如由非磁性以及绝缘性的材料(GFRP(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形成。
线圈10能够产生感应电流。线圈10由在相同平面内卷绕为大致矩形的漩涡状的导线11形成。线圈10例如为环形型。环形型是导线11卷绕为平面漩涡状的方式。从卷轴方向观察的线圈10的形状包括矩形、圆形、椭圆形等各种形状。导线11例如能是铜或铝的单线、利兹线、或者母线等。
线圈10包括卷绕为大致矩形的漩涡状的线圈主体12、从线圈主体12的最外周端经由罩7的开口7a而延伸至收容空间外的伸出部13、以及从线圈主体12的最内周端经由罩7的开口7b而延伸至收容空间外的伸出部14。伸出部13、14朝向相同方向延伸。此外,伸出部13、14也可以朝向不同方向延伸。
导线11可以是利兹线。沿着导线11,高频的电流能在线圈装置1流动。通常,流经导线11的电流越是高频,则导线11中的趋肤效应越大。趋肤效应越大,则在导线11的电阻越增加,从而热损失越可能增加。利兹线可抑制该趋肤效应。利兹线具有将相互绝缘的多个导体线材捻合而成的构造。
线圈基座8位于线圈10与基板6之间。平板状的线圈基座8在对置的第1表面21a以及第2表面21b中的第1表面21a侧保持线圈10。针对线圈基座8的详细结构,后面进行叙述。
铁氧体9是磁性体。铁氧体9进行由线圈10产生的磁力线的定向以及汇集。平板状的铁氧体9位于线圈基座8与基板6之间。铁氧体9被线圈基座8与基板6夹着而被保持。铁氧体9的形状以及大小可适当地决定。铁氧体9的形状也可以在俯视时与线圈基座8的形状大致相等。铁氧体9的大小也可以在俯视时与线圈基座8的大小大致相等。铁氧体9可以小于线圈基座8,也可以大于线圈基座8。
接着,参照图2以及图3对线圈基座8的结构进行说明。线圈基座8具备矩形平板状的主体部20、和形成于主体部20的第1表面21a且收容导线11的槽30。主体部20的第1表面21a与罩7的顶面7c对置。主体部20的第2表面21b与基板6的第1面6a对置。
线圈基座8由具有电绝缘特性的材料构成。线圈基座8由较硬的树脂材料等(聚苯硫醚树脂等)形成。线圈基座8一体成形。线圈基座8具有规定的厚度。线圈基座8的厚度大于导线11的外径c。线圈基座8具有规定的强度,以便不会相对于外部干扰(外力)而变形或者破损。线圈基座8能够维持线圈10的形状。
在俯视第1表面21a时,槽30呈大致矩形的漩涡状。槽30包括收容线圈主体12的大致矩形的漩涡状的槽主体31、收容伸出部13的第1端部32、以及收容伸出部14的第2端部33。槽主体31以及第1端部32形成于第1表面21a,第2端部33形成于第2表面21b。第2端部33通过贯通孔22与槽主体31连通。此外,并不限定于在线圈基座8的背面侧的第2端部33收容有线圈10的伸出部14的方式。线圈10的伸出部14也可以收容于在铁氧体9形成的槽(狭缝)。在该情况下,线圈基座8变得比较薄,导线11与铁氧体9的距离变小。
槽主体31包括呈直线状延伸的多个直线槽34a、和弯曲的多个弯曲槽34b。槽主体31的直线槽34a与弯曲槽34b在各圈中沿着卷绕方向交替地连续,从而构成漩涡状的槽。
各直线槽34a沿着构成主体部20的外缘的4个边23a、23b、23c、23d分别平行地并列。各直线槽34a从第1表面21a的中心部分别朝向边23a、23b、23c、23d平行且等间隔地并列。各弯曲槽34b从第1表面21a的中心部分别朝向主体部20的4个角部24a、24b、24c、24d平行且等间隔地并列。各弯曲槽34b的曲率半径越朝向各角部24a、24b、24c、24d则越小。
对槽30的形状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槽30收容导线11。与导线11的轴心L正交的剖面中的槽30的形状呈向罩7侧敞开的U字形状。槽30相对于第1表面21a凹陷,具有规定的深度。槽30的深度大于导线11的外径c。导线11收纳于槽30内。换言之,导线11的第1表面21a侧的端面16a位于比第1表面21a凹下的位置。
更具体而言,槽30包括相互对置的一对侧面30a、30a、和连接一对侧面30a、30a的剖面为半圆状的底面30b。一对侧面30a、30a是平行的平面。侧面30a、30a例如与第1表面21a大致正交。侧面30a、30a的第1端连接于第1表面21a。侧面30a、30a的第2端连接于底面30b。侧面30a、30a在与第1表面21a平行的方向中的与导线11的轴心L正交的规定方向X上分离。“规定方向X”也可以定义为与第1表面21a平行的方向中的与槽30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
配置于供各侧面30a与第1表面21a连接的位置的开口37的宽度a等于侧面30a、30a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方式中,槽30的宽度a在主体部20的板厚方向上,从开口37至各侧面30a的第2端为止恒定。槽30的宽度a稍大于导线11的外径c。槽30的宽度a比导线11的外径c还加上外径c的最大公差等而得出的长度长。
线圈装置1具备保持导线11的保持构造100。参照图2~图4对导线11的保持构造100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导线11的线圈主体12包括收容于直线槽34a的直线部16、和收容于弯曲槽34b的弯曲部17。直线部16与弯曲部17沿着卷绕方向交替地连续,从而形成有多个圈。线圈主体12整体呈漩涡状。
如图2以及图3所示,相对于导线11的直线部16,设置有多个防止导线11从槽30(槽主体31)脱落的止挡件40。保持构造100包括这些止挡件40。止挡件40与线圈基座8彼此独立。各止挡件40安装于线圈基座8的主体部20。止挡件40可在导线11延伸的方向(即轴心L方向)上具有规定的宽度。止挡件40可在规定方向X上具有规定的长度。此外,在图1中,省略止挡件40的图示。
相对于1个圈,例如设置有4个止挡件40。止挡件40例如在周向上等间隔地设置。相对于多个圈而设置的多个止挡件40也可以在线圈主体12的径向(图4示出的规定方向X)上并列。此外,止挡件40的个数以及位置并不限定于上述方式,可适当地变更。每1圈的止挡件40的个数也可以不同。也可以存在未设置有止挡件40的圈。止挡件40也可以相对于弯曲部17设置。止挡件40也可以相对于直线部16以及弯曲部17这两方设置。
以下,对各止挡件40的构造进行说明。止挡件40从主体部20朝向槽30一方突出。换言之,止挡件40的一部分位于主体部20上且位于槽30外,止挡件40的剩余的一部分位于槽30内。止挡件40是沿规定方向X延伸的臂状的单个部件。
如图4所示,止挡件40包括安装于主体部20的基座部41、和与基座部41一体化并覆盖导线11的前端部42。止挡件40例如可一体成形。基座部41例如呈圆柱状。前端部42是从基座部41的周面沿规定方向X延伸的臂状的部分。前端部42配置于槽30的开口37。前端部42的厚度小于基座部41的直径。止挡件40呈尖端渐细形状。前端部42覆盖导线11(直线部16)的径向的约一半。在前端部42与开口37的边缘之间,形成有比导线11的外径c小的空隙。前端部42在槽30的深度方向即主体部20的厚度方向上与导线11相对。前端部42也可以与导线11的第1表面21a侧的端面16a抵接。也可以在前端部42与导线11之间形成有微小的间隙。
这里,“止挡件40(前端部42)覆盖导线11”的表达意味着包括止挡件40覆盖导线11的外径c的全部的情况、和止挡件40覆盖导线11的径向的一部分的情况。换言之,在将导线11、止挡件40投影至与第1表面21a平行的平面上的情况下,止挡件40的前端部42的区域与导线11的区域重叠即可。前端部42可以覆盖导线11的外径c的全部,也可以覆盖比导线11的半径小的区域。
在线圈基座8的主体部20形成有收容基座部41的空间亦即收容部50。收容部50位于直线槽34a的侧方,并与直线槽34a连续。收容部50可在导线11延伸的方向(即轴心L方向)上具有规定的宽度。收容部50的宽度大于基座部41的宽度。收容部50包括与侧面30a大致平行的侧面51、与第1表面21a大致平行的底面52、以及将侧面51、底面52连接的曲面53。侧面51以及底面52是平坦的,呈大致直角。侧面51以及底面52之间的曲面53呈圆筒面的一部分的形状(例如将圆筒面在周向上分割为4份后的形状)。收容部50还包括在轴心L方向的两端形成的2个侧面(未图示)。这2个侧面与第1表面21a大致正交,并连接于侧面51、底面52、以及曲面53的各两端。
止挡件40的基座部41收容于收容部50。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构造100中,基座部41也可以与收容部50的任一壁面(例如曲面53等)抵接,并安装于该壁面。基座部41也可以固定于线圈基座8的其它部分。例如,基座部41也可以固定于在轴心L方向的两端形成的2个侧面。基座部41例如通过粘合等固定于壁面。基座部41也可以通过突起以及凹陷的嵌合而安装于壁面。
止挡件40整体收容于收容部50以及槽30。止挡件40的平坦的顶面40a不从线圈基座8的第1表面21a突出。顶面40a也可以与第1表面21a平行。顶面40a也可以与第1表面21a齐平。顶面40a也可以处于从第1表面21a稍稍凹下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构造100中,止挡件40由弹性材料构成。更详细而言,止挡件40也可以由柔软的树脂材料构成。止挡件40由与线圈基座8不同的材料形成。换言之,止挡件40由能够变形的材料构成。由此,前端部42能够变形。前端部42能够通过变形向槽30的外部移动。即,前端部42能够移动至从第1表面21a突出的位置。
对使用有保持构造100的导线11(线圈10)的安装顺序进行说明。在线圈基座8预先安装多个止挡件40。止挡件40与线圈基座8不同,具有柔软性。提起前端部42。若前端部42被提起,则能够在槽30的开口37形成比导线11的外径c大的空间。导线11通过该空间而嵌入于槽30。前端部42返回至初始位置。能够利用尖端渐细形状的止挡件40压住导线11。
因为能够形成大于外径c的空间,所以在将导线11通过线圈基座8与止挡件40之间时,无需使导线11极度地变形。例如,在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114058号公报)所记载的现有的线圈装置中,在线圈基座的凹部设置有爪。在将线圈安装至线圈基座时,需要一边使导线的剖面变形一边使导线通过。在捻合位置由于导线的剖面变形而崩坏的情况下,基于趋肤效应的有效电阻的降低性能可能恶化。另外,也可能存在构成导线的较细的线材束没带外皮的情况。在将导线安装于线圈基座时,若一边使导线与爪部接触一边将导线压入凹部,则可能损伤线材。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构造100,能够不对导线11施加过度的外力地对导线11进行安装。上述的现有技术的担心被消除。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线圈装置1中,在线圈基座8安装有止挡件40。止挡件40的前端部42覆盖导线11。止挡件40防止收容于槽30的导线11从槽30脱落。因此,能够将导线11可靠地收容在槽30的预期的位置。另一方面,通过使止挡件40的前端部42变形,能够使前端部42从槽30内的导线11的收容位置离开。因此,能够将导线11放入槽30内。将变形的前端部42返回至初始位置,使得前端部42覆盖导线11。这样,能够将导线11容易地安装至线圈基座8。
若基座部41收容于收容部50,则止挡件40的一部分收纳于线圈基座8内。带止挡件40的线圈基座8变得小型。另外,由于基座部41处于槽30附近,所以前端部42易覆盖导线11。
止挡件40不从线圈基座8的第1表面21a突出,因此导线11难以干涉其它部件。易将保持导线11的线圈基座8安装至其它部件(基板6、罩7等)。带止挡件40的线圈基座8在厚度方向上变得小型。线圈装置1整体变得小型。
利用能够变形的止挡件40,能够将导线11容易地放入槽30内。根据由弹性材料构成的止挡件40,也能够使前端部42压住导线11。
另外,也可以通过调整止挡件40的弹性来对按住导线11的强度(按压力)进行调整。由此,也能够对线圈10的电感(所谓的L值)进行微调。
接着,参照图5~图7对第2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1进行说明。第2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方面为如下方面:代替止挡件40,而设置能够旋转的止挡件40A。如图5以及图6所示,多个止挡件40A设置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位置。关于止挡件40A的位置以及个数,也可在以下进行说明的各种形态中应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思想,因此省略说明。
如图7所示,保持构造100A的止挡件40A具有与止挡件40相同的大小以及形状。止挡件40A的基座部41包括轴43,并能够相对于线圈基座8进行旋转。轴43能够旋转地安装于在轴心L方向的两端形成的收容部50的2个侧面(未图示)。轴43例如与轴心L平行。此外,止挡件40A也可以相对于固定于线圈基座8的轴43而能够旋转。此外,在图6以及图7中示出轴43的剖面,但关于基座部41以及前端部42,示出它们的侧面。
止挡件40A也可以与止挡件40不同,而由与线圈基座8相同的较硬的树脂材料等形成。此外,止挡件40A也可以由与止挡件40相同的材料形成。
止挡件40A以不容易运动的方式安装于线圈基座8。止挡件40A以不从外部施加相当的力就不旋转的方式安装于线圈基座8。例如,也可以增大线圈基座8与轴43之间的摩擦阻力。在止挡件40A能够相对于轴43进行旋转的情况下,也可以增大轴43与止挡件40A之间的摩擦阻力。
止挡件40A的前端部42能够在覆盖导线11的第1位置P1(图7中以实线示出)、和远离槽30的开口37的第2位置P2(图7中以假想线示出)之间移动。止挡件40A的第1位置P1例如与第1实施方式的止挡件40压住导线11的位置相同。
对使用有保持构造100A的导线11(线圈10)的安装顺序进行说明。在线圈基座8预先安装多个止挡件40A。提起前端部42,使基座部41(止挡件40)旋转。若基座部41旋转,则前端部42向第2位置P2移动。能够在槽30的开口37形成比导线11的外径c大的空间。导线11通过该空间而嵌入于槽30。下压前端部42,使基座部41向相反方向旋转。前端部42返回至第1位置P1。能够利用尖端渐细形状的止挡件40压住导线11。
根据第2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1,也可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通过使止挡件40A的基座部41旋转,能够使前端部42从槽30内的导线11的收容位置离开。因此,能够将导线11放入槽30内。使基座部41旋转而将止挡件40A返回,使得前端部42覆盖导线11。这样,能够将导线11容易地安装至线圈基座8。
当止挡件40A处于第1位置P1时,止挡件40A防止导线11从槽30脱落。当止挡件40A处于第2位置P2时,能够将导线11容易地放入槽30内。
也可以通过调整经由轴43的止挡件40A的安装状态来对按住导线11的强度(按压力)进行调整。由此,也能够对线圈10的电感(所谓的L值)进行微调。
如图8所示,作为一实施方式,可采用保持构造100B。止挡件40B包括轴43,能够与止挡件40A相同地进行旋转。止挡件40B与止挡件40A不同的方面为如下方面:包括形成于基座部41的周面的突起44。在收容部50的曲面53形成有凹陷54。突起44嵌入凹陷54,从而能够与凹陷54卡合。
在突起44与凹陷54卡合的状态下,止挡件40B位于第1位置P1。通过使突起44与凹陷54卡合,止挡件40B构成为不轻易旋转。突起44以及凹陷54的大小以及形状可适当地设定。根据具备止挡件40B的线圈装置1,也可得到与上述的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突起44与凹陷54卡合,从而限制止挡件40B的旋转。因此,能够抑制止挡件40B无意地运动。易维持止挡件40B的位置。
此外,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在线圈基座形成有突起,该突起能够与形成于止挡件40B的基座部41的凹陷卡合。
参照图9对第3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1进行说明。在保持构造100C中,止挡件40C包括能够绕轴43旋转的圆筒状的基座部46、和等间隔地设置于基座部46的外周的多个齿部47。多个齿部47中的1个作为前端部覆盖导线11。止挡件40C是齿轮状的止挡件。
另一方面,在收容部50的底面52设置有突起57。齿部47以仅在施加有某种程度的外力时越过突起57的方式与突起57啮合。突起57作为将止挡件40C的旋转锁定的锁定部发挥作用。由此,构成为止挡件40C不会不慎旋转。
根据第3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1,也可得到与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通过使止挡件40C的基座部46旋转,能够使1个齿部47从槽30内的导线11的收容位置稍稍离开。因此,能够将导线11放入槽30内。通过使止挡件40C旋转,能够将导线11放入槽30。能够将导线11容易地安装至线圈基座8。
在将导线11放入槽30内时,导线11能与止挡件40C的齿部47碰撞,但通过使基座部46旋转,能够减小施加至导线11的负载。能够将导线11容易地放入槽30内。在对导线11进行收容之后,齿部47覆盖导线11,因此导线11难以从槽30脱落。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例如,线圈10(导线11)并不限定于保持在线圈基座8的形态。线圈10也可以保持于罩7(参照图1)。在罩7的内面侧,可与上述的各形态相同地设置有止挡件(保持构造)。槽30形成于罩7的平板部(与铁氧体9以及基板6相对的部分)的厚度的范围内。可在罩7与铁氧体9之间配置有绝缘板。在具有这种结构的线圈装置中,罩7兼做线圈基座,因此无需作为保持部件的线轴。由于节省了线轴,所以可实现线圈装置的轻薄化。根据在罩7保持有线圈10的线圈装置,也起到与上述的线圈装置相同的作用·效果。
止挡件的旋转轴线也可以不沿着槽30即导线11的轴心L延伸。止挡件的旋转轴线也可以沿与导线11的轴心L交叉的方向延伸。止挡件并不限定于绕规定的轴线(或者轴)旋转的方式。止挡件的基座部也可以安装为能够相对于线圈基座(收容部)进行旋转(pivotally)。
也可以不将止挡件40整体收容于收容部50以及槽30。止挡件40的一部分(即顶面40a)也可以从第1表面21a突出。
也可以在线圈基座8中省略收容部50。止挡件也可以安装于线圈基座8的第1表面21a。
止挡件40也可以相对于1个线圈装置1仅设置有1个。1个止挡件40也可以在多个位置覆盖导线11。即,1个止挡件40也可以包括多个前端部42。
并不限定于第3实施方式中的齿轮状的止挡件40C,也可以是未设置有齿部47的圆筒状的止挡件。即,也可以是外周面平滑的止挡件。若止挡件安装为不施加某种恒定的外力则不旋转,则止挡件可以为任何形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本发明的线圈装置应用于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非接触供电系统。例如,本发明的线圈装置也可以应用于感应加热系统、涡流探伤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方式,能够将导线可靠地收容在槽的预期的位置,并对导线容易地进行安装。
附图标记说明:
1…线圈装置;8…线圈基座;10…线圈;11…导线;30…槽;40…止挡件;40A、40B、40C…止挡件;41…基座部;42…前端部;43…轴;44…突起;46…基座部;47…齿部;50…收容部;54…凹陷;57…突起;P1…第1位置;P2…第2位置;X…规定方向。

Claims (7)

1.一种线圈装置,其中,具备:
导线,其形成线圈;
线圈基座,其形成有收容所述导线的槽;以及
止挡件,其与所述线圈基座彼此独立,安装于所述线圈基座并覆盖所述导线,
所述止挡件包括在与所述槽邻接的位置安装于所述线圈基座的基座部、和与所述基座部一体化形成并覆盖所述导线的前端部,
所述止挡件的所述基座部能够旋转,或者所述止挡件的所述前端部能够变形,
在所述线圈基座形成有与所述槽连续的收容部,
所述基座部收容于所述收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止挡件整体收容于所述收容部以及所述槽,所述止挡件不从所述线圈基座的表面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止挡件的所述基座部能够绕轴线旋转,
所述止挡件的所述前端部能够在覆盖所述导线的第1位置和远离所述槽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止挡件的所述基座部包括突起,所述突起能够与形成于所述线圈基座的壁面的凹陷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线圈基座包括突起,所述突起能够与形成于所述止挡件的所述基座部的凹陷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止挡件包括能够绕所述轴线旋转的圆筒状的所述基座部、和设置于所述基座部的外周的多个齿部,所述齿部之一作为所述前端部覆盖所述导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止挡件由弹性材料构成,
所述止挡件的所述前端部能够变形。
CN201680086610.5A 2016-09-21 2016-09-21 线圈装置 Active CN1093139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77852 WO2018055698A1 (ja) 2016-09-21 2016-09-21 コイ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3979A CN109313979A (zh) 2019-02-05
CN109313979B true CN109313979B (zh) 2020-07-31

Family

ID=61690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6610.5A Active CN109313979B (zh) 2016-09-21 2016-09-21 线圈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710596B2 (zh)
JP (1) JP6485600B2 (zh)
CN (1) CN109313979B (zh)
DE (1) DE112016007251B4 (zh)
WO (1) WO20180556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44394B2 (en) 2017-01-10 2019-10-15 Witricity Corporation Foreign object detection using heat sensitive material and inductive sensing
JP7373709B2 (ja) 2019-08-23 2023-11-06 Spiral Tech株式会社 高周波コイル部品、無線給電用コイル部品、無線給電装置および周波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21068815A (ja) * 2019-10-24 2021-04-30 国立大学法人信州大学 コイルおよびコイルユニットおよび無線電力伝送装置および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84765A (en) * 1978-12-22 1980-06-26 Tdk Corp Chuck fixing device for automatic wire winder
US4637563A (en) * 1984-02-14 1987-01-20 Daihen Corporation Toroidal wind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5125B2 (ja) * 1985-02-20 1994-08-2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コイルの巻回方法
CN86103570B (zh) 1986-05-23 1988-08-17 赵志强 节电型电磁机构
JP3291751B2 (ja) 1992-03-06 2002-06-1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H0974040A (ja) * 1995-09-04 1997-03-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コイルの形成方法、コイルベース及びコイル
JPH0982465A (ja) * 1995-09-14 1997-03-28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コイルの巻回方法、巻回装置及びコイル
US6380834B1 (en) * 2000-03-01 2002-04-30 Space Systems/Loral, Inc. Planar magnetic assembly
JP4797980B2 (ja) * 2006-12-28 2011-10-19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薄膜トラン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90994B2 (ja) * 2010-11-29 2015-04-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誘導加熱装置のコイル
CN103430256B (zh) * 2011-01-04 2016-06-01 Aac微技术有限公司 包括平面线圈的线圈组件
US8686522B2 (en) * 2011-10-13 2014-04-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trench inductors and transformers
CN102982999B (zh) 2012-12-14 2014-12-10 杭州信多达电器有限公司 密绕双核线圈盘免涂胶线圈固定结构及线圈绕制方法
KR20140081354A (ko) * 2012-12-21 2014-07-0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무선 충전 부품용 전자기 유도 모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DE102013010695B4 (de) 2013-02-11 2022-09-29 Sew-Eurodrive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mit Wicklungsanordnung und Anordnung, insbesondere Ladestation, zur berührungslosen Energieübertragung an ein Elektro-Fahrzeug, mit einer Wicklungsanordnung
CN104105238B (zh) * 2013-04-07 2016-10-19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线圈盘及线圈盘组件
JP5958423B2 (ja) 2013-06-10 2016-08-02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非接触給電用パッドの製造方法、その製造方法により製作される非接触給電用パッド、およびその非接触給電用パッドを用いたフォークリフトの非接触充電システム
JP6221411B2 (ja) 2013-06-27 2017-11-01 Tdk株式会社 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用コイルユニット
US10141107B2 (en) * 2013-10-10 2018-11-27 Analog Devices, Inc. Miniature planar transformer
CN203562800U (zh) 2013-10-11 2014-04-23 硕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整定位的无线充电装置
CN103634958B (zh) 2013-11-06 2016-01-06 东莞市鑫利机电有限公司 电磁炉线盘的制造方法
JP2015106581A (ja) * 2013-11-28 2015-06-08 Tdk株式会社 送電コイルユニット及び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装置
JP6596813B2 (ja) * 2013-11-28 2019-10-30 Tdk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装置に用いられる送電用又は受電用コイル
JP6417713B2 (ja) * 2014-05-22 2018-11-07 株式会社Ihi コイル装置
JP6476713B2 (ja) * 2014-10-07 2019-03-06 Tdk株式会社 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用コイルユニット
JP6369493B2 (ja) * 2016-03-30 2018-08-08 Tdk株式会社 給電コイルユニット、ワイヤレス給電装置および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装置
CN205921776U (zh) * 2016-08-11 2017-02-01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磁炉及线圈盘
JP6717127B2 (ja) 2016-09-02 2020-07-01 株式会社Ihi コイル装置、保持部材および保持部材セット
JP6475684B2 (ja) * 2016-11-22 2019-02-27 株式会社Subaru コイルユニット
CN206993446U (zh) * 2017-08-08 2018-02-09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磁炉及线圈盘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84765A (en) * 1978-12-22 1980-06-26 Tdk Corp Chuck fixing device for automatic wire winder
US4637563A (en) * 1984-02-14 1987-01-20 Daihen Corporation Toroidal wind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3979A (zh) 2019-02-05
DE112016007251T5 (de) 2019-06-27
US20190333693A1 (en) 2019-10-31
US11710596B2 (en) 2023-07-25
WO2018055698A1 (ja) 2018-03-29
JPWO2018055698A1 (ja) 2019-01-17
JP6485600B2 (ja) 2019-03-20
DE112016007251B4 (de) 2024-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63491B2 (en) Contactless charging module, contactless charg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ontactless charging module
JP6717127B2 (ja) コイル装置、保持部材および保持部材セット
CN109313979B (zh) 线圈装置
JP6221411B2 (ja) 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用コイルユニット
US8508322B2 (en) Magnetic element
US20170264157A1 (en) Stator
CN107800197B (zh) 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及具有该无线电力传输模块的电子设备
US8570135B2 (en) Transformer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9103000B (zh) 扁绕线圈、电抗器以及电抗器的制造方法
US20180152071A1 (en) Stator
JP2017120815A (ja) リアクトル
EP3438996A1 (en) A device for a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for a vehicle
JP2017017874A (ja) コイル装置
EP1914762B1 (en) End cap for an inductive component and inductive component
JP2010123729A (ja) 非接触型電力伝送装置
US1184342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lectrical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ag
JP6814608B2 (ja) コイルユニット、及び、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JP2022521834A (ja) コイルフォーマーを備えた電流変換器
JP6575380B2 (ja) コイル部品及び電源装置
JP6936194B2 (ja) リアクトル
JP7438073B2 (ja) 端子台、ボビン及びコイル装置
CN215495032U (zh) 射频扩展装置及门禁系统
CN213905093U (zh) 电感器芯组件和包括电感器芯组件的电感器
CN115083752A (zh) 电抗器
WO2014119293A1 (ja)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用コイル及び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