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03000B - 扁绕线圈、电抗器以及电抗器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扁绕线圈、电抗器以及电抗器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03000B
CN109103000B CN201810287994.8A CN201810287994A CN109103000B CN 109103000 B CN109103000 B CN 109103000B CN 201810287994 A CN201810287994 A CN 201810287994A CN 109103000 B CN109103000 B CN 1091030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meter portion
ring
edgewise coil
small diameter
re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879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03000A (zh
Inventor
浅利知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d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d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d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da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103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30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030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30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01F27/26Fastening parts of the core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the core on casing or support
    • H01F27/263Fastening parts of the core toge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0Fastening or 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01F27/306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2Insulating of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 H01F27/324Insulation between coil and core, between different winding sections, around the coil; Other insulation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5Impregnating or encapsula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61Winding flat conductive wires or she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12Insulating of windings
    • H01F41/125Other insulating structures; Insulating between coil and core, between different winding sections, around the coi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And Magnets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制成呈环状的环形电抗器,且能够提高电气特性的扁绕线圈、大容量的电抗器以及电抗器的制造方法;该电抗器(1)具有卷绕成螺旋状的扁绕线圈(3);扁绕线圈(3)被形成为:具有小径部(3X)和从小径部(3X)向外突出的大径部(3Y),且被卷绕多圈,而且整体构成环;在环的径向内侧,大径部(3Y)配置于比小径部(3X)更靠近环的中心轴侧且不与小径部重叠的位置处。

Description

扁绕线圈、电抗器以及电抗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扁立绕法卷绕扁平线而形成的环状的扁绕线圈(edgewisecoil)、具有扁绕线圈的电抗器、以及电抗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逐渐普及的混合动力汽车等大多数装置中都安装有电抗器。电抗器具有变压、在因为开关动作等外在原因而导致电流发生增减时使电流的变化变得平滑等功能。作为构成上述电抗器的线圈,已知有将宽幅的扁平线扁立卷绕而形成的扁绕线圈。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扁绕线圈通过内层和外层的多层卷绕而形成。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无需对扁绕线圈施加张力即可卷绕多层的扁绕线圈的制造装置。
如上所述通过多层卷绕而形成的扁绕线圈,作为占空系数高且驱动功率大的线圈而备受关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6779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5-2947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与一般的圆线的卷绕相比较,扁立卷绕需要使带状的扁平线在平面内弯曲,从而需要较大力量,因而作业困难。尤其是,为了抑制漏电感,卷绕扁绕线圈的作业需要三维立体地进行以形成环形的电抗器,因而作业非常困难。
因此,在专利文献1、2中公开的扁绕线圈中,仅采用卷绕成直管状的扁绕线圈,从而无法将其适用于环形电抗器中。
另外,即使能够通过扁绕线圈形成环状的环形电抗器,扁绕线圈的匝数也取决于环形磁芯的内周和绕组的厚度。具体而言,由于在环形磁芯的内周、即环的内径侧相邻的线圈相互抵接,因而其匝数受到限制,从而很难提高电气特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制造呈环状的环形电抗器,且能够提高电气特性的扁绕线圈、大容量的电抗器以及电抗器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抗器的制造方法,其用于制造由卷绕成螺旋状的扁绕线圈构成且整体构成环的环形的电抗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呈螺旋状地卷绕所述扁绕线圈的卷绕工序;在所述卷绕工序中,以如下方式卷绕所述扁绕线圈,即:形成小径部和从该小径部向外突出的大径部,并且,在所述环的径向内侧,所述大径部位于比所述小径部更靠近所述环的中心轴侧且不与所述小径部重叠的位置处。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抗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卷绕成螺旋状的扁绕线圈;该扁绕线圈具有小径部和从该小径部向外突出的大径部,并且,该扁绕线圈被卷绕多圈,且整体以形成环的方式形成为环形;在所述环的径向内侧,所述大径部配置在比所述小径部更靠近所述环的中心轴侧且不与所述小径部重叠的位置处。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被卷绕成螺旋状的扁绕线圈,其具有小径部和从该小径部向外突出的大径部,并被卷绕多圈;该大径部被形成为:在与所述扁绕线圈的卷轴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一侧不与所述小径部重叠;所述小径部和所述大径部在所述一侧的相反侧形成于彼此一致的位置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扁绕线圈、电抗器或者电抗器的制造方法,利用环的径向内侧的空间在径向内侧有效地配置扁绕线圈,从而能够增加线圈的匝数,由此能够提高电气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抗器的立体图。
图2是沿图1的II-II线剖切的剖面图。
图3是构成环形磁芯的一组分裂磁芯的立体图。
图4是电抗器的俯视图。
图5是说明构成扁绕线圈的部件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形成为环状之前的状态(初始状态)下的扁绕线圈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在初始状态的扁绕线圈中插入捆扎带和保护片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在图7所示状态下的扁绕线圈中插入一组分裂磁芯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将一组分裂磁芯相互捆紧组装成环状,并通过扩大扁绕线圈的绕组间隔而将扁绕线圈配置在呈环状的一组分裂磁芯周围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将分裂磁芯捆紧形成为环形磁芯,并在环形磁芯的周围配置有扁绕线圈的状态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 电抗器
1a 内侧空间
2 环形磁芯
3 扁绕线圈
3X 小径部
3Xa 外周部
3Xb 内周部
3Xc 下部
3Xd 上部
3Y 大径部
3Ya 外周部
3Yb 内周部
3Yc 下部
3Yd 上部
3Ye 内侧空间
4 壳体
5 捆扎带(捆扎部件)
6 保护片
7 捆扎带
21 磁芯单元
22 分裂磁芯
23 端面
24 内周面
25 外周面
31 端子
32 端部
33 绝缘管
34 绕组
35 内部空间
36 内周面
41 筒状部
42 平板部
43 贯通孔
CA 中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仅为用于理解本发明的一例,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即,以下所说明的部件的形状、尺寸、配置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变更、改良,当然,其等效部件也包含于本发明中。
另外,在所有附图中,对相同的构成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并适当地省略重复说明。
<<关于电抗器的构成>>
首先,主要参考图1至图5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抗器1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抗器1的立体图,图2是沿图1的II-II线剖切的剖面图,图3是构成环形磁芯2的一组分裂磁芯22的立体图。图4是电抗器1的俯视图,图5是说明构成扁绕线圈3的部件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形成为环状之前的状态(初始状态)下的扁绕线圈3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抗器1具有卷绕成螺旋状的扁绕线圈3、和安装于扁绕线圈3的内部且呈环状的环形磁芯2。
<关于环形磁芯>
如图3所示,呈环状的环形磁芯2由一组分裂磁芯22构成,其中,该一组分裂磁芯22是将由五个圆筒状的磁芯单元21沿管轴方向重叠并粘接固定而成的构件,沿着与管轴方向平行的平面进行剖切而将其在圆周方向上对分而成的。此处,管轴方向是指与电抗器1的中心轴CA(参照图5)的方向相同的方向。磁芯单元21是由铁氧体等磁性材料形成的圆筒状部件,其周围形成有绝缘涂层。
分裂磁芯22呈将环状的环形磁芯2沿圆周方向分割为多个之后的形状。如图2所示,分裂磁芯22的剖面形状被形成为:与管轴方向平行的平面上的剖面形状呈矩形。对分为分裂磁芯22时形成的端面23呈内部的磁性材料露出的状态。
由于环形磁芯2由一组分裂磁芯22构成,因而能够将分裂磁芯22插入卷绕成螺旋状的扁绕线圈3的内侧。而且,如下所述,能够防止环形磁芯2在扁绕线圈3内移动,从而能够防止因为环形磁芯2的碰撞而导致扁绕线圈3破损。
另外,在本发明中,磁芯单元21的重叠数量并不限于五个,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磁芯单元21的数量而任意地调节环形磁芯2的管轴方向长度。另外,也可以改变分裂磁芯22的分割形态,例如将其三等分并以三个分裂磁芯22为一组,也可以分割成三个以上的分裂磁芯22。另外,一组分裂磁芯22的分割形态也并非必须等分,也可以不等分。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由多个圆环状的磁芯单元21重叠固定而成的构件二等分而形成分裂磁芯22,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预先分别成型为圆弧状的部分环状部件作为分裂磁芯22。该情况下,分裂磁芯22的端面23被绝缘涂层覆盖、或者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呈内部的磁性材料露出的状态均可。但是,将由磁芯单元21重叠而成的环状结构体剖切而形成分裂磁芯22时的制造成本更为低廉。
另外,环形磁芯2在与管轴方向平行的平面上的剖面形状呈矩形,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等其他的形状。该情况下,优选根据环形磁芯2的形状,将扁绕线圈3在与环形磁芯2的管轴方向平行的平面上的剖面形状也形成为圆管状或椭圆管状等的形状。由此,能够缩小环形磁芯2与扁绕线圈3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保持扁绕线圈3与环形线圈2之间的抵接状态。因此,能够防止环形磁芯2在扁绕线圈3内移动而导致扁绕线圈3破损。
<关于扁绕线圈>
扁绕线圈3是由绕组34形成的线圈,该绕组34是将作为表面形成有绝缘涂层的导线的扁平线呈大致矩形状地扁立卷绕,且卷绕多圈而形成的。
扁绕线圈3具有小径部3X和从小径部3X向外突出的大径部3Y,并且,扁绕线圈3被卷绕多圈,且与环形线圈2相对应地以整体构成环的方式形成为环形。
在将扁绕线圈3形成为环形的情况下,其匝数取决于俯视时位于呈环形的环的内侧的扁绕线圈3。这是因为:环内侧的圆周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环外侧的长度。
另外,如图4所示,在俯视时,扁绕线圈3的小径部3X的内侧(内周部3Xb)密集,当小径部3X远离电抗器1的中心轴CA时,在环的内侧存在内侧空间1a。另一方面,由于电抗器1的外周长度大于内周长度,因此,小径部3X的外周部3Xa相隔间隔而配置。
因此,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抗器1构成为:大径部3Y的外周部3Ya配置于小径部3X的外周部3Xa之间,内周部3Yb配置于比内周部3Xb更靠近环内侧的内侧空间1a中。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在环的径向内侧(与扁绕线圈3的卷轴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一侧),大径部3Y配置于比小径部3X更靠近环的中心轴CA侧且不与小径部3X重叠的位置处。更为具体而言,大径部3Y的内周部3Yb整体比小径部3X的内周部3Xb更靠近内侧。
另外,如图4及图5所示,小径部3X中位于环的中心轴CA侧的内周部3Xb,配置于大径部3Y的内侧的空间即内侧空间3Ye中。
另外,在与环的径向垂直的方向(图5中的上下方向)上,大径部3Y的端部(下部3Yc和上部3Yd)位于与小径部3X的端部(下部3Xc和上部3Xd)不重叠的位置处。具体而言,大径部3Y的下部3Yc位于小径部3X的下部3Xc的下方,大径部3Y的上部3Yd位于小径部3X的上部3Xd的上方。
小径部3X和大径部3Y在环的径向外侧(上述一侧的相反侧)形成于相互一致的位置处。具体而言,在图5的左右方向上,大径部3Y的外周部3Ya位于与小径部3X的外周部3Xa一致的位置、即外周部3Ya的外周面和外周部3Xa的外周面与中心轴CA之间的径向距离同为距离R的位置处。
另外,本发明中所述的“一致”并不限于严格意义上的一致,也包含大致一致的概念。例如,小径部3X或者大径部3Y的任意一个的线宽的一半以上重叠的情况也包含于“一致”的概念内。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扁绕线圈3中,在环的径向内侧能够避免大径部3Y与小径部3X在圆周方向上重叠。因此,能够在位于环的径向内侧的内侧空间1a(参照图5)内有效地配置扁绕线圈3,从而能够有效利用该空间增加线圈的匝数,由此能够提高电气特性。
通过将小径部3X中位于环的中心侧的内周部3Xb配置于大径部3Y的内侧空间3Ye中,能够在环的中心侧使小径部3X密集,从而能够提高电气特性。
进而,在增大外周部3Xa在环的径向上的尺寸,从而使扁绕线圈3整体的剖面积增大,以便抑制扁绕线圈3的发热的情况下,相邻的外周部3Xa之间的距离增大。因此,能够在外周部3Xa之间配置更多的大径部3Y的外周部3Ya。
另外,如上所述,大径部3Y不仅在环的径向内侧位于与小径部3X不重叠的位置处,而且在与径向垂直的方向上也位于与小径部3X不重叠的位置处。因此,在使扁绕线圈3变形为环形时,大径部3Y的一部分不会与小径部3X抵接而容易移动,从而容易变形。
进而,由于在环的径向外侧小径部3X与大径部3Y形成于相互一致的位置处,因而能够得到紧凑的电抗器1。即,在环的径向外侧,环的圆周方向上的长度变大,因而小径部3X之间的间隔相比环的径向内侧变大,从而能够在小径部3X之间配置大径部3Y。
扁绕线圈3在初始状态下为空芯线圈(参照图6),在被绕组34包围的内侧形成有内部空间35。如下所述,扁绕线圈3的内部空间35中插有一组分裂磁芯22。而且,通过使绕组34的外周部3Xa、3Ya的间隔大致呈等间隔地扩大,同时以将分裂磁芯22覆盖的方式进行弯曲,从而形成扁绕线圈3的环形形状。
扁绕线圈3的小径部3X以对环形磁芯2的内周面弹性地施加朝向环的径向外侧的作用力的状态与之抵接。
根据需要在扁绕线圈3的两端部形成有端子31,也根据需要在达到两端部的直线部分上安装有绝缘管33。
通过在扁绕线圈3上安装绝缘管33,即使在扁绕线圈3的两端部的距离靠近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该端部间发生短路。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抗器1中的扁绕线圈3由扁平线形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剖面呈长圆形的扁线等其他的扁线形成扁绕线圈3。
另外,电抗器1也可以在环形磁芯2的内周侧的面与扁绕线圈3之间配置保护片6(参照图7)。通过配置保护片6,并将该保护片6作为引导件,从而在制造电抗器1时,容易将分裂磁芯22插入由扁绕线圈3的小径部3X和大径部3Y划定的凹凸空间、即内部空间35内。另外,能够有效地防止插入时形成于分裂磁芯22的端面23上的角部与扁绕线圈3(小径部3X)的内周面36碰撞而导致扁绕线圈3磨损。
作为上述保护片6,优选使用绝缘片。当扁绕线圈3的绝缘涂层磨损而产生内部导线露出的部分时,该露出部位彼此间、或者露出部与分裂磁芯22的剖切面之间有可能发生短路。但是,通过配置作为绝缘片的保护片6,能够防止发生上述短路。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电抗器并非限定于具有保护片6的电抗器。即,在不需要环形磁芯2的引导功能和作为绝缘涂层的功能,且不会产生扁绕线圈3磨损的问题的情况下,保护片6并非必需构成。
<关于其他构成>
如图1所示,电抗器1上安装有将电抗器1的下部覆盖的壳体4。壳体4由树脂或金属等形成。壳体4可采用各种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4的构成包括:内径大于电抗器1的外径从而能够收纳电抗器1的筒状部41、和将筒状部41的下端侧封闭且俯视时呈矩形的平板部42。平板部42的四角上分别设有贯通孔43。上述贯通孔43在通过螺丝等将电抗器1固定于规定位置时使用。
<<关于电抗器1的制造方法>>
接着,主要参考图6至图10对电抗器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形成为环状之前的状态(初始状态)下的扁绕线圈3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在初始状态的扁绕线圈3中插入捆扎带5和保护片6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在图7所示状态的扁绕线圈3中插入一组分裂磁芯22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将一组分裂磁芯22相互捆紧组装成环状,且通过扩大扁绕线圈3的绕组间隔,从而将扁绕线圈3配置在呈环状的一组分裂磁芯22周围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分裂磁芯22被捆紧而形成为环形磁芯2,且在环形磁芯2的周围配置有扁绕线圈3的状态的立体图。
电抗器1的制造方法是用于制造由卷绕成螺旋状的扁绕线圈3构成且整体构成环的环形的电抗器1的方法,其包括呈螺旋状地卷绕扁绕线圈3的卷绕工序。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卷绕工序也可以直接将扁绕线圈3卷绕成环状。另外,本发明的卷绕工序中,也可以作为任意工序而包含将一组分裂磁芯22装入扁绕线圈3内的安装工序、和在一组分裂磁芯22的周围配置扁绕线圈3的配置工序。反之,本发明涉及的电抗器的制造方法也可以不具有安装环形磁芯2的工序而形成由空芯线圈构成的电抗器。
进而,也可以具有在制成扁绕线圈3后向扁绕线圈3内插入保护片6的工序。该工序是在将一组分裂磁芯22装入扁绕线圈3之前,在一组分裂磁芯22的内周面24侧配置保护片6的工序。以下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抗器1的制造方法也包含该工序。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作为任意工序而具有在将扁绕线圈3配置于一组分裂磁芯22周围之后,将扁绕线圈3暂时进行固定的工序。进而,也可以具有在扁绕线圈3被暂时固定的状态下,将扁绕线圈3和环形磁芯2收纳于壳体4内的工序。进而,还可以具有向壳体4内注入填充材料并使填充材料固化,从而固定扁绕线圈3的工序。以下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抗器1的制造方法中也包含上述工序。
在卷绕工序中,如图6所示,以相隔规定间隔变更弯曲位置的方式形成扁绕线圈3,以通过扁平线形成小径部3X、和从小径部3X向外突出的大径部3Y。该扁绕线圈3通过在角柱状的芯材周围卷绕扁平线而制成。在制成扁绕线圈3之后取出芯材。
在该卷绕工序中,以每隔一定匝数相互交替的方式连续卷绕小径部3X和大径部3Y。与小径部3X和大径部3Y连续卷绕但未交替卷绕时相比,能够抑制在形成小径部3X和大径部3Y时相互干涉,从而容易进行卷绕。另外,也可以不是等间隔,但出于制造程序等的原因,优选呈等间隔进行卷绕。
具体而言,在与扁绕线圈3的卷轴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一侧(图6中的纸面外侧),大径部3Y的内周部3Yb位于比小径部3X的内周部3Xb更靠近外侧且不与小径部3X重叠的位置处。另外,在该一侧的相反侧(图6的纸面内侧),小径部3X与大径部3Y位于相互一致的位置处。
以整体构成环的电抗器1为基准而言,以在环的径向内侧,大径部3Y位于比小径部3X更靠近环的中心轴CA侧且不与小径部3X重叠的位置处的方式卷绕扁绕线圈3。
另外,以在与扁绕线圈3的环的径向垂直的方向上,大径部3Y位于比小径部3X更靠近外侧且不与小径部3X重叠的位置处的方式卷绕扁绕线圈3。通过使大径部3Y在环的径向内侧以及与径向垂直的方向上均位于不与小径部3X重叠的位置处,在使扁绕线圈3变形为环形时,大径部3Y的一部分不会与小径部3X抵接而容易移动,从而容易变形。
接着,如图7所示,在扁绕线圈3的内部空间35内插入捆扎带5和保护片6。另外,该工序并非必需工序,在使用捆扎带5以外的其他方式捆扎分裂磁芯22时、或者不使用保护片6时,可以省略该工序。捆扎带5与保护片6呈上下重叠且各自的端部从扁绕线圈3突出的状态。优选保护片6的长度大于扁绕线圈3的卷轴方向上的长度。
接着,如图8所示,在安装工序中,将一组分裂磁芯22装入扁绕线圈3的内部空间35内,该一组分裂磁芯22呈将环形磁芯2沿圆周方向分割成多个(两个)之后的形状。在使用捆扎带5和保护片6的情况下,以保护片6位于分裂磁芯22的内周面24侧,捆扎带5位于外周面25侧的方式插入分裂磁芯22。
尤其是在安装工序中,以环形磁芯2的内周面侧位于扁绕线圈3的大径部3Y从小径部3X突出的一侧的方式,将分裂磁芯22装入扁绕线圈3内。通过如此进行安装,能够通过分裂磁芯22以扁绕线圈3的环内侧与环形磁芯2的内周面侧一致的方式将扁绕线圈3形成为环状。
接着,在配置工序中,如图9所示,将一组分裂磁芯22相互捆紧组装成环状。然后,扩大扁绕线圈3的绕组34的外周部3Xa、3Ya的间隔,从而将扁绕线圈3配置于呈环状的一组分裂磁芯22的周围。
使用捆扎部件(捆扎带5)将一组分裂磁芯22捆紧,以使一组分裂磁芯22和扁绕线圈3维持为环状。在一组分裂磁芯22的端面23彼此抵接并完成捆扎之后,即制成环形磁芯2之后,捆扎带5仍安装在一组分裂磁芯22上。另外,也可以取代捆扎带5而使用带状的粘扣带。
然后,在使用捆扎带5将一组分裂磁芯22捆紧的同时,使扁绕线圈3的绕组34的外周部3Xa、3Ya的间隔扩大,直到将环形磁芯2的整个外周覆盖为止。此时,扁绕线圈3的绕组34的外周部3Xa、3Ya的间隔大致相等。
然后,如图10所示,成为扁绕线圈3将环形磁芯2的整个外周覆盖,且扁绕线圈3的两个端部32相互接近或者抵接的状态。
通过上述步骤完成本发明涉及的电抗器1。在完成的电抗器1中,扁绕线圈3也是由钢线形成的弹簧状部件,因而具有弹性恢复力,从而弯曲成环状的扁绕线圈3欲恢复为最初的角管状的状态。在该恢复力的作用下,扁绕线圈3以对环形线圈2的内周面24弹性地施加朝向径向外侧的作用力的状态与之抵接。
由此,通过使扁绕线圈3以对环形磁芯2弹性地施加作用力的状态与之抵接,从而成为环形磁芯2在扁绕线圈3内被固定的状态。而且,能够防止环形磁芯2在扁绕线圈3内移动,从而能够防止因为环形磁芯2的碰撞而导致扁绕线圈3破损。
通过上述步骤完成本发明涉及的电抗器1,但本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实施以下工序。
首先,使用作为暂时固定部件的捆扎带7将扁绕线圈3的两个端部32彼此暂时固定,以使扁绕线圈3维持为环状。另外,暂时固定部件并不限于捆扎带7,也可以使用夹子等。
接着,在扁绕线圈3被捆扎带7暂时固定的状态下,将电抗器1收纳于壳体4内。
接着,向收纳电抗器1的壳体4内注入填充材料并使填充材料固化,从而固定扁绕线圈3。由此,即使取下捆扎带7,扁绕线圈3在壳体4内也可以保持固定状态(参照图1)。另外,由于环形磁芯2在壳体4内也被填充材料固定,因而能够防止环形磁芯2在扁绕线圈3内移动,从而能够有效防止扁绕线圈3破损。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抗器1的制造方法,扁绕线圈3最初被形成为直管状,将扁绕线圈3形成为直管状比形成为圆环状更加容易,且加工精度更高。然后,在将分裂磁芯22捆紧的同时,以将该分裂磁芯22的周围覆盖的方式配置该直管状的扁绕线圈3。上述配置只需扩大扁绕线圈3的绕组34的外周部3Xa、3Ya的间隔,便可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因此,即使是环状的环形磁芯2,也能够容易且高加工精度地卷绕扁绕线圈3。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捆扎带7暂时固定呈环状且相互靠近的扁绕线圈3的两端部(参照图10),并将扁绕线圈3收纳于壳体4内,然后向壳体4内注入填充材料并使其固化后,取出捆扎带7。通过包含上述工序,与未使用填充材料时相比,能够更加牢固地保持扁绕线圈3的环形形状。
具体而言,在将电抗器1载置于壳体4内的状态下,向筒状部41的内部注入环氧类树脂等的固化性填充材料。接着,通过向配置于壳体4内的电抗器1的下端部分注入填充材料并使其固化,从而将电抗器1的下端部分固定在壳体4内。由此,能够防止环形磁芯2在扁绕线圈3内振动,从而能够防止扁绕线圈3破损。在填充材料固化后,即使在取出捆扎带7的状态下,也能够将扁绕线圈3保持为环状。
在如上所述将扁绕线圈3直接卷绕成形成环的环状的情况下,在卷绕工序中,只要以在环的径向内侧,大径部3Y位于比小径部3X更靠近环的中心轴侧且不与小径部3X重叠的位置处的方式卷绕扁绕线圈3即可。在卷绕工序中,以在环的径向外侧,小径部3X和大径部3Y与环的中心轴CA之间的距离一致的方式卷绕扁绕线圈3。通过如此进行卷绕,能够抑制朝向环的径向外侧突出,从而能够缩小整体尺寸。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小径部3X与大径部3Y连续形成的扁绕线圈3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在扁绕线圈3中,只要大径部3Y的一部分配设于比小径部3X更靠近环内侧的位置处即可,小径部3X与大径部3Y也可以由不同的扁绕线圈构成。上述线圈只要未产生耐压问题,便可使用于共模扼流圈等的四端子滤波器、空心变压器等由多根扁绕线圈构成的漏磁变压器等中。
上述实施方式包含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电抗器的制造方法,其用于制造由卷绕成螺旋状的扁绕线圈构成且整体构成环的环形的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呈螺旋状地卷绕所述扁绕线圈的卷绕工序;
在该卷绕工序中,以如下方式卷绕所述扁绕线圈,即:形成小径部和从该小径部向外突出的大径部,并且,在所述环的径向内侧,所述大径部位于比所述小径部更靠近所述环的中心轴侧且不与所述小径部重叠的位置处。
(2)如上述(1)所述的电抗器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卷绕工序中,以在与所述环的径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大径部位于比所述小径部更靠近外侧且不与所述小径部重叠的位置处的方式卷绕所述扁绕线圈。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电抗器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卷绕工序中,以在所述环的径向外侧,所述小径部和所述大径部与所述环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一致的方式卷绕所述扁绕线圈。
(4)如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抗器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卷绕工序中,以每隔一定匝数相互交替的方式连续卷绕所述小径部和所述大径部。
(5)如上述(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抗器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卷绕工序包括安装工序和配置工序;
在所述安装工序中,将一组分裂磁芯装入所述扁绕线圈内,所述一组分裂磁芯呈将环形磁芯沿圆周方向分割成多个之后的形状;
在所述配置工序中,将所述一组分裂磁芯相互捆紧组装成环状,并扩大所述扁绕线圈的绕组间隔,从而将所述扁绕线圈配置在呈环状的所述一组分裂磁芯的周围;
并且,在所述安装工序中,以所述环形磁芯的内周面侧位于所述扁绕线圈的、所述大径部从所述小径部突出的一侧的方式,将所述一组分裂磁芯装入所述扁绕线圈内。
(6)一种电抗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卷绕成螺旋状的扁绕线圈;
该扁绕线圈具有小径部和从该小径部向外突出的大径部,并且,该扁绕线圈被卷绕多圈,且以整体形成环的方式形成为环形;
在所述环的径向内侧,所述大径部配置在比所述小径部更靠近所述环的中心轴侧且不与所述小径部重叠的位置处。
(7)如上述(6)所述的电抗器,其中,在与所述环的径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大径部的端部位于不与所述小径部的端部重叠的位置处。
(8)如上述(6)或(7)所述的电抗器,其中,在所述环的径向外侧,所述小径部与所述大径部重叠;所述小径部中位于所述环的中心轴侧的部位配置于所述大径部的内侧的空间内。
(9)如上述(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抗器,其还具有安装于所述扁绕线圈的内部且呈环状的环形磁芯;
该环状的环形磁芯由一组分裂磁芯构成,该一组分裂磁芯呈将环形磁芯沿圆周方向分割为多个之后的形状;
所述扁绕线圈以对所述环形磁芯的内周面弹性地施加朝向所述环的径向外侧的作用力的状态与之抵接。
(10)如上述(9)所述的电抗器,其还具有将所述一组分裂磁芯捆紧以使所述一组分裂磁芯和所述扁绕线圈维持为环状的捆扎部件。
(11)一种被卷绕成螺旋状的扁绕线圈,其特征在于,
具有小径部和从该小径部向外突出的大径部,且被卷绕多圈;
该大径部被形成为:在与所述扁绕线圈的卷轴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一侧不与所述小径部重叠,
所述小径部和所述大径部在所述一侧的相反侧形成于彼此一致的位置处。

Claims (9)

1.一种电抗器的制造方法,其用于制造由卷绕成螺旋状的扁绕线圈构成且整体构成环的环形的电抗器,
所述电抗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具有呈螺旋状地卷绕所述扁绕线圈的卷绕工序;
在所述卷绕工序中,以如下方式卷绕所述扁绕线圈,即:形成小径部和从所述小径部向外突出的大径部,并且,在所述环的径向内侧,所述大径部位于比所述小径部更靠近所述环的中心轴侧且不与所述小径部重叠的位置处;
所述卷绕工序包含安装工序和配置工序;
在所述安装工序中,将一组分裂磁芯装入所述扁绕线圈内,所述一组分裂磁芯呈将环形磁芯沿圆周方向分割为多个之后的形状;
在所述配置工序中,将所述一组分裂磁芯相互捆紧组装成环状,并扩大所述扁绕线圈的绕组的间隔,从而将所述扁绕线圈配置在呈环状的所述一组分裂磁芯的周围;
在所述安装工序中,以所述环形磁芯的内周面侧位于所述扁绕线圈的所述大径部从所述小径部突出的一侧的方式,将所述一组分裂磁芯装入所述扁绕线圈内;
在所述环形磁芯的内周侧的面与所述扁绕线圈之间配置有保护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抗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卷绕工序中,以在与所述环的径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大径部位于比所述小径部更靠外侧且不与所述小径部重叠的位置处的方式卷绕所述扁绕线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抗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卷绕工序中,以在所述环的径向外侧,所述小径部和所述大径部与所述环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一致的方式卷绕所述扁绕线圈。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抗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卷绕工序中,以每隔一定匝数相互交替的方式连续卷绕所述小径部和所述大径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抗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卷绕工序中,以每隔一定匝数相互交替的方式连续卷绕所述小径部和所述大径部。
6.一种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卷绕成螺旋状的扁绕线圈;
所述扁绕线圈具有小径部和从所述小径部向外突出的大径部,并且,所述扁绕线圈被卷绕多圈,且以整体形成环的方式形成为环形;
在所述环的径向内侧,所述大径部配置在比所述小径部更靠近所述环的中心轴侧且不与所述小径部重叠的位置处;
所述电抗器还具有安装于所述扁绕线圈的内部且呈环状的环形磁芯;
所述环状的环形磁芯由一组分裂磁芯构成,所述一组分裂磁芯呈将所述环形磁芯沿圆周方向分割为多个之后的形状;
所述扁绕线圈以对所述环形磁芯的内周面弹性地施加朝向所述环的径向外侧的作用力的状态与之抵接;
在所述环形磁芯的内周侧的面与所述扁绕线圈之间配置有保护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环的径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大径部的端部位于不与所述小径部的端部重叠的位置处。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环的径向外侧,所述小径部与所述大径部重叠,
所述小径部中位于所述环的中心轴侧的部位配置于所述大径部的内侧的空间内。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将所述一组分裂磁芯捆紧以使所述一组分裂磁芯和所述扁绕线圈维持为环状的捆扎部件。
CN201810287994.8A 2017-06-20 2018-04-03 扁绕线圈、电抗器以及电抗器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91030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20673 2017-06-20
JP2017120673A JP7039868B2 (ja) 2017-06-20 2017-06-20 リアクトル及びリアクトル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03000A CN109103000A (zh) 2018-12-28
CN109103000B true CN109103000B (zh) 2022-09-27

Family

ID=64796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87994.8A Active CN109103000B (zh) 2017-06-20 2018-04-03 扁绕线圈、电抗器以及电抗器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039868B2 (zh)
CN (1) CN1091030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93834B1 (ja) * 2018-06-28 2019-10-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WO2020003565A1 (ja) * 2018-06-28 2020-01-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CN110676033A (zh) * 2019-11-07 2020-01-10 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 一种圆环形封闭磁场的空心电抗器
CN111029132B (zh) * 2019-12-30 2022-03-22 广州市凯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高频变压器的绕线方法
CN111653427B (zh) * 2020-07-20 2021-11-2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一种漆包扁线同轴绕制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39407A (ja) * 2005-06-02 2006-12-14 Sht Corp Ltd 自動巻線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心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CN206076009U (zh) * 2016-08-29 2017-04-05 惠州市英达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半环形磁芯组合钢带固定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56933A (en) * 1926-06-08 1928-01-24 Ahlstrand Karl Johan Gerhar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oroid coils
JP2000164447A (ja) * 1998-09-26 2000-06-16 Soshin Electric Co Ltd トロイダルコイ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545390B2 (ja) * 2001-07-03 2004-07-21 株式会社エス・エッチ・ティ 空芯コイル、コイル装置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6158487B2 (ja) * 2012-09-06 2017-07-05 株式会社トーキン 積層コア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インダクタ部品
JP6327501B2 (ja) * 2013-09-30 2018-05-23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リアクトル
JP2016054287A (ja) * 2014-09-03 2016-04-14 株式会社エス・エッチ・ティ コア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コイル装置
CN105825998A (zh) * 2016-06-01 2016-08-03 湖口健诚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环形差模电感器及其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39407A (ja) * 2005-06-02 2006-12-14 Sht Corp Ltd 自動巻線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心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CN206076009U (zh) * 2016-08-29 2017-04-05 惠州市英达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半环形磁芯组合钢带固定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09152A (ja) 2019-01-17
CN109103000A (zh) 2018-12-28
JP7039868B2 (ja) 2022-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03000B (zh) 扁绕线圈、电抗器以及电抗器的制造方法
JP5087880B2 (ja) リアクトル
US10476337B2 (en) Stator
CN108886287B (zh) 磁极、磁极的制造方法及定子
US9859775B2 (en) Method for forming a concentric winding coil
KR102302913B1 (ko) 코어 케이스 유닛, 코일 부품 및 코일 부품의 제조 방법
US10096420B2 (en) Reactor
JP5246411B2 (ja) リアクトル、コンバータ、およびリアクトルの製造方法
US11329526B2 (en) Stator, stator assembly, and transducer for converting between electrical energy and mechanical energy
JP6759943B2 (ja) リアクト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リアクトル
US20190013704A1 (en) Stator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US9716414B2 (en) Stator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JP6823990B2 (ja) 外鉄形変圧器、半巻鉄心及び外鉄形変圧器の製造方法
JP5354402B2 (ja) リアクトル、リアクトル用ボビン、及びコンバータ
JP4224090B2 (ja) 内燃機関用点火装置およびその2次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JP2004103624A (ja) トラン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WO2020121806A1 (ja) ステー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モータ
US20190013720A1 (en) Stator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JP2008187877A (ja) 回転電機及び界磁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CN110176813A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
JP5177231B2 (ja) アーク溶接機に用いる変圧器およびアーク溶接機に用いる変圧器の組み立て方法
JP2015035929A (ja) 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CN107968367B (zh) 波纹管的带缠绕结构
JP2006245428A (ja) 内燃機関用点火コイル及び自動車
JP5903817B2 (ja) リアクト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