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21776U - 电磁炉及线圈盘 - Google Patents

电磁炉及线圈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21776U
CN205921776U CN201620871577.4U CN201620871577U CN205921776U CN 205921776 U CN205921776 U CN 205921776U CN 201620871577 U CN201620871577 U CN 201620871577U CN 205921776 U CN205921776 U CN 205921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plate rail
coil plate
electromagnetic oven
insulating b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7157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振卫
王飞
赵礼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7157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21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21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217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及线圈盘,该电磁炉包括底壳、位于底壳内的线圈盘(1)和位于底壳顶部的面板,线圈盘(1)包括上下叠放的至少两个线圈盘架(11)和绕设在各线圈盘架(11)上表面的单层线圈(12),每个线圈盘架(11)上均具有用于将相邻的线圈绕线隔开的绝缘隔板(13)。从而使线圈盘的上下层线圈之间相互隔开,每一层线圈的每一圈也相互隔开,从而解决了线圈匝间短路的问题,而且使得在绕制过程中,线圈的圈数也比较好控制,绕线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电磁炉及线圈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及线圈盘。
背景技术
电磁炉具有加热快速、无明火、无烟尘、安全方便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
线圈盘是电磁炉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技术的线圈盘包括:一线圈盘架和位于该线圈盘架上的线圈。具体地,一定数量的漆包线先通过绞线机绞成线束,线束再通过绕线机绕成线圈,绕线的方式有多种:扁线密绕、普通密绕等,然后将绕成的线圈固定在所述线圈盘架上,绕制而成的线圈的上下层之间、圈与圈之间是相互接触的。
然而,由于漆包线在绕制成线圈的过程中,漆包线表面绝缘的漆膜会受到刮伤而有破裂的机率,由于现有技术的线圈上下层之间、圈与圈之间互相接触,当线圈之间漆膜破裂的地方碰到一起的时候,会形成匝线间的短路,短路处会形成火花,线圈的温升极速上升,使线圈烧掉,甚至引发火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及线圈盘,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线圈盘易出现匝间短路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位于所述底壳内的线圈盘和位于所述底壳顶部的面板,所述线圈盘包括上下叠放的至少两个线圈盘架和绕设在各所述线圈盘架上表面的单层线圈,每个所述线圈盘架上均具有用于将相邻的线圈绕线隔开的绝缘隔板。这样通过将线圈盘架设置为上下叠放的多个线圈盘架,每个线圈盘架的上表面绕设一层线圈,且每个线圈盘架上均具有将相邻的线圈绕线隔开的绝缘隔板,从而使得线圈盘的上下层线圈之间通过线圈盘架相互隔开,每一层线圈的圈与圈之间通过绝缘隔板也相互隔开,从而解决了线圈匝间短路的问题,而且使得在绕制过程中,线圈的圈数也比较好控制,绕线更加方便。
可选的,各所述线圈盘架上的绝缘隔板为螺旋状,且每个所述线圈盘架上的绝缘隔板的各段位于同一平面内。通过将绝缘隔板设置为螺旋状,从而在线圈盘架上形成平面螺旋状绕线槽,使得每一圈绕线槽的出线口与相邻绕线槽的进线口连通,在保证线圈的圈与圈之间不接触的基础上,使得绕线更加便捷。
可选的,各所述线圈盘架上的绝缘隔板均包括多个同心设置的环形绝缘隔板,且各所述绝缘隔板上均具有至少一个跳线缺口。通过将绝缘隔板设置为多个同心的环形绝缘隔板,相邻的环形绝缘隔板之间形成环形绕线槽,绕制线圈时,使线圈绕线依次沿着环形绕线槽绕设即可,绕线非常方便且美观,同时通过在绝缘隔板上设置跳线缺口,使每一圈线圈绕线绕完后从跳线缺口处穿至相邻的绕线槽中,从而使跳线位置的线圈绕线不会交叉,进一步防止线圈匝间短路的问题出现。
可选的,每个所述环形绝缘隔板上均具有一个所述跳线缺口,位于同一线圈盘架上的所有所述跳线缺口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如此设置可使线圈盘架的制作和绕线更加方便,使线圈绕线的走向更加整齐。
可选的,相邻的绝缘隔板之间的间距相等。这样可使线圈绕线更加均匀,提高了线圈盘磁场强度分布的均匀性和电磁炉的加热均匀性。
可选的,各所述线圈盘架的底面均设置有水平绝缘板。通过设置水平绝缘板进一步保证了线圈盘的上下层线圈之间的完全隔离。
可选的,所有所述线圈盘架上的线圈相互串联。这样通过一根漆包线即可完成整个线圈盘的线圈的绕设,制作非常方便。
可选的,所述线圈盘架包括上线圈盘架和下线圈盘架,所述上线圈盘架位于所述下线圈盘架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上线圈盘架的边沿具有第一固定部,所述下线圈盘架的边沿对应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匹配连接的第二固定部。这样在装配时,使上线圈盘架上的第一固定部和下线圈盘架上的第二固定部相互对准,通过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即可实现上下线圈盘架的连接。
可选的,所述上线圈盘架的中部设有至少一个竖向贯穿所述上线圈盘架的第一穿线孔,所述下线圈盘架的中部设有至少一个竖向贯穿所述下线圈盘架的第二穿线孔。通过在各线圈盘架上设置穿线孔,方便线圈绕线的进出,使线圈的引线端更易固定,绕线走向更加整齐。
可选的,位于最下方的线圈盘架上开设有散热孔。这样风通过散热孔吹到线圈上,从而对线圈进行散热,提高了电磁炉的散热性能。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圈盘,包括上下叠放的至少两个线圈盘架和绕设在各所述线圈盘架上表面的单层线圈,每个所述线圈盘架上均具有用于将相邻的线圈绕线隔开的绝缘隔板。这样通过将线圈盘架设置为上下叠放的多个线圈盘架,每个线圈盘架的上表面绕设一层线圈,且每个线圈盘架上均具有将相邻的线圈绕线隔开的绝缘隔板,从而使得线圈盘的上下层线圈之间通过线圈盘架相互隔开,每一层线圈的圈与圈之间通过绝缘隔板也相互隔开,从而解决了线圈匝间短路的问题,而且使得在绕制过程中,线圈的圈数也比较好控制,绕线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炉中线圈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炉中线圈盘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炉中位于上方的线圈盘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炉中线圈盘架底面的水平绝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炉中位于下方的线圈盘架的俯视图;
图6为图5对应的仰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磁炉中的线圈盘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线圈盘;11—线圈盘架;12—线圈;13—绝缘隔板;13a—跳线缺口;14—绕线槽;10—水平绝缘板;111—第一固定部;112—第二固定部;113—第一穿线孔;114—第二穿线孔;15—第一磁条;16—第二磁条;115、116—卡线孔;117—连接部;118—安装槽;119—容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炉中线圈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炉中线圈盘的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炉中位于上方的线圈盘架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炉中线圈盘架底面的水平绝缘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炉中位于下方的线圈盘架的俯视图。图6为图5对应的仰视图。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线圈盘1和面板。线圈盘1位于底壳内,面板位于底壳的顶部。面板可以是玻璃面板,也可以是陶瓷面板,本实用新型对面板的材质不作限定。
线圈盘1包括上下叠放的至少两个线圈盘架11和绕设在各线圈盘架11上表面的单层线圈12,每个线圈盘架11上均具有用于将相邻的线圈绕线隔开的绝缘隔板13。可以理解为,每个线圈盘架11上的绝缘隔板13在线圈盘架11上形成绕线槽,漆包线沿绕线槽绕设,从而在每个线圈盘架11上形成线圈12,且每个线圈盘架11上的线圈12均为一层,位于同一个线圈盘架11上的线圈12的圈与圈之间通过绝缘隔板13隔开。
装配时,可在位于最下方的线圈盘架11的边沿设置连接部117,例如该连接部117为凸耳,底壳内设有可与该凸耳匹配卡合的卡柱,将凸耳套入卡柱内,即可将整个线圈盘1安装在底壳内,本实用新型对连接部117的具体形状并不以此为限。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通过将线圈盘架设置为上下叠放的多个线圈盘架,每个线圈盘架的上表面绕设一层线圈,且每个线圈盘架上均具有将相邻的线圈绕线隔开的绝缘隔板,从而使得线圈盘的上下层线圈之间通过线圈盘架相互隔开,每一层线圈的圈与圈之间通过绝缘隔板也相互隔开,从而解决了线圈匝间短路的问题,而且使得在绕制过程中,线圈的圈数也比较好控制,绕线更加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线圈盘架11上的绝缘隔板13为螺旋状,且每个线圈盘架11上的绝缘隔板13的各段位于同一平面内。可以理解为,螺旋状绝缘隔板13在线圈盘架11上表面形成平面螺旋状绕线槽14,即,绝缘隔板13的各段之间不断开,每一圈绕线槽14的出线口和与其相邻的绕线槽14的进线口相连通,绕线时,将线圈绕线沿着绕线槽14绕设即可在线圈盘架11上表面形成线圈12,从而在保证单层线圈12的圈与圈之间不接触的基础上,使得绕线更加便捷。较为优选的,相邻的绝缘隔板13之间的间距相等,即在本实施例中,平面螺旋状绕线槽14的各段的槽宽相等,从而使得绕线更加均匀,提高了线圈盘磁场强度分布的均匀性和电磁炉的加热均匀性,且使绕线更加方便和美观。
所有线圈盘架11上的线圈12之间可以相互串联。也就是说,通过一根漆包线即可完成整个线圈盘1上线圈的绕设。例如,漆包线先从位于最下方的线圈盘架11上绕制,在最下方的线圈盘架11上形成单层线圈12。具体绕线时,可以从线圈盘架11的外圈向内圈逐圈绕制,也可以从线圈盘架11的外圈向内圈绕制。然后在该线圈盘架11的上方重叠放置另一线圈盘架11,将线圈绕线的末端向上拉至上方的线圈盘架11上,在该上层线圈盘架11上形成单层线圈12,最后将绕线的末端向外延伸出线圈盘1的外部,在绕线的末端连接接线端子。电磁炉底壳内设有电路板,接线端子与电路板连接,从而实现线圈盘1与电路板的电连接。利用电磁炉加热时,接通电源,通电后高频的电流通过线圈12,从而产生无数封闭的磁场力,磁场的磁力线通过锅具会产生无数小涡流,从而使放置在面板上的锅具发热。
当然,所有线圈盘架11上的线圈12也可以相互并联,例如,在各个线圈盘架11上分别绕制单层线圈12,每个线圈12的绕线末端均延伸至各自对应的线圈盘架11的外部,每个绕线末端分别连接一个接线端子。加热时,可以控制所有线圈12同时加热,也可以使其中一个或部分线圈12工作,使用非常灵活。各线圈12之间具体是串联还是并联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
较为优选的,各线圈盘架11的底面还设置有水平绝缘板10,即,各线圈盘架11的底面为封闭状。具体制作时,水平绝缘板10可通过卡扣与线圈盘架11连接。通过水平绝缘板10进一步保证上下层线圈12之间的完全隔离。当然,线圈盘架11的底面也可以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网状结构或轨道状结构,只要能够将上下层线圈12隔离开即可。
由于线圈盘1在工作过程中会发热,为了使线圈12能够更好的散热,进一步地,还可以在位于最下方的线圈盘架11上开设散热孔,从而使风可以直接吹到线圈12上,将线圈12上的热量吹走,以提高线圈盘1的散热性能。
示例性的,参照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线圈盘架11的个数为两个,分别为上线圈盘架和下线圈盘架,上线圈盘架位于下线圈盘架的上方。其中,上线圈盘架上的单层线圈12和下线圈盘架上的单层线圈12的径向宽度相同,即两个线圈盘架11上的线圈12尺寸相同,从而保证整个线圈盘的加热效率以及美观性。当然,上线圈盘架上的单层线圈12的尺寸也可以不等于下线圈盘架上的单层线圈12的尺寸。
在连接上下层线圈盘架时,可在上线圈盘架的边沿设置第一固定部111,在下线圈盘架上对应第一固定部111的位置设置与第一固定部111匹配连接的第二固定部112。通过第一固定部111和第二固定部112实现上下线圈盘架之间的连接。第一固定部111和第二固定部112可以均为多个,多个第一固定部111沿上线圈盘架的边沿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固定部112沿下线圈盘架的边沿间隔设置,如此可提高上线圈盘架和下线圈盘架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例如,第一固定部111可以为设置在上线圈盘架的下表面边沿的、朝向下线圈盘架延伸的卡条,第二固定部112可以为与该卡条匹配卡合的卡槽。或者第一固定部111为卡槽,第二固定部112为卡条。安装时,将卡槽对准卡条,使卡条进入卡槽内即可将上线圈盘架固定在下线圈盘架的上方。
当然,第一固定部111和第二固定部112也可以均为螺孔,安装时,将绕制好线圈12的上线圈盘架叠放在绕制好线圈12的下线圈盘架上,使第一固定部111和第二固定部112相互对准,通过贯穿第一固定部111和第二固定部112的螺钉实现上线圈盘架和下线圈盘架的连接。本实用新型对第一固定部111和第二固定部112的具体形状并不以此为限。此外,上线圈盘架和下线圈盘架之间也可以通过黏结剂(比如胶水、烫胶)固定在一起,或者通过超声波方式固定在一起。
上线圈盘架和下线圈盘架的上述连接方式同样适用于两个以上的线圈盘架的连接。
进一步地,上线圈盘架的中部还设有至少一个竖向贯穿上线圈盘架的第一穿线孔113,下线圈盘架的中部设有至少一个竖向贯穿下线圈盘架的第二穿线孔114。本实施例中第一穿线孔113为1个,第二穿线孔114为2个,其中一个第二穿线孔114正对第一穿线孔113设置。上线圈盘架的边沿设有卡线孔115,下线圈盘架的边沿设有卡线孔116。通过在各线圈盘架11上设置穿线孔和卡线孔,从而方便线圈绕线的进出,使线圈12的引线端更易固定,绕线走向更加整齐。以各线圈12相互串联为例进行说明,在绕线时,线束先从下线圈盘架上的未对应第一穿线孔113的那个第二穿线孔114向上穿出,通过绕线机绕入下线圈盘架上的绕线槽14中,从下线圈盘架的内环开始向外绕,在下线圈盘架上形成线圈12,然后将绕线端向上拉出,从上线圈盘架的卡线孔115穿出。将上线圈盘架固定在下线圈盘架上,绕线通过绕线机绕入上线圈盘架上的绕线槽14中,从上线圈盘架的外环向内环绕,绕到最内圈后从第一穿线孔113向下穿出,继而从下线圈盘架上的与该第一穿线孔113对应的那个第二穿线孔114穿出至线圈盘1外,也可以将从第二穿线孔114穿出的绕线进一步从下线圈盘架边沿的卡线孔116伸出至线圈盘1外部,从而使线圈绕线的走向更加整齐。
进一步地,位于最下方的线圈盘架11的下表面设有容置槽119,即在本实施例中,容置槽119位于下线圈盘架的下表面,容置槽119内设有第一磁条15。由于以线圈盘1为中心的磁力线是上下双向的,为了使线圈12通电产生的磁力线集中在线圈盘1上方,通过在下线圈盘架的下方设置第一磁条15,利用第一磁条15进行导磁,从而防止磁力线外泄,提高电磁炉的加热效率。具体地,第一磁条15为多个,呈辐射状排布在下线圈盘架下表面。
此外,上线圈盘架和下线圈盘架的中心还设有相连通的安装槽118,安装槽118内设有第二磁条16,通过第二磁条16进一步提高线圈盘中心处的磁场强度,提高电磁炉的加热效率和加热均匀性,且使电磁炉内部的空间得以有效利用。
实施例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磁炉中的线圈盘架的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结构的电磁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各线圈盘架11上的绝缘隔板13均包括多个同心设置的环形绝缘隔板,且各环形绝缘隔板上均具有至少一个跳线缺口13a。
可以理解为,每一个线圈盘架11上的相邻的环形绝缘隔板之间形成绕线槽14,即,每一个线圈盘架上11上具有多个同心设置的绕线槽14。漆包线绕设在绕线槽14中从而形成线圈12,每个绕线槽14中的线圈为一层。由于绝缘隔板13为环形,两个相邻的绕线槽14之间不连通,通过在每个绝缘隔板13上设置跳线缺口13a,使每一圈线圈绕线绕完后从跳线缺口13a处穿至相邻的绕线槽14中,即,跳线缺口13a为线圈绕线从一个绕线槽跳至相邻绕线槽的关口,从而使跳线位置的线圈绕线不会交叉,进一步防止线圈匝间短路的问题出现。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环形绝缘隔板上均具有一个跳线缺口13a,位于同一线圈盘架11上的所有跳线缺口13a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即,每一圈的线圈绕线的跳线位置相同,如此设置可使线圈盘架11的制作和绕线更加方便,使线圈绕线的走向更加整齐。每个环形绝缘隔板上的跳线缺口的个数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
较为优选的,相邻的环形绝缘隔板之间的间距相等,从而使得绕线更加均匀,以提高线圈盘磁场强度分布的均匀性和电磁炉的加热均匀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通过设置多个上下叠放的线圈盘架和位于线圈盘架上表面的线圈,每个线圈盘架上具有多个同心设置的环形绝缘隔板,通过线圈盘架对上下层线圈进行隔离,通过环形绝缘隔板对每一个线圈盘架上的线圈的每一圈进行隔离,同时在环形绝缘隔板上设置跳线缺口,使得每一圈线圈绕线绕完后从跳线缺口处穿至相邻的绕线槽中,从而使跳线位置的线圈绕线不会交叉,从而使整个线圈盘的上下层线圈之间、每一层线圈的圈与圈之间均不接触,从而防止线圈匝间短路的情况发生。而且这样设置可使线圈的圈数更易控制,绕线更加方便。
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并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三
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线圈盘,包括上下叠放的至少两个线圈盘架11和绕设在各线圈盘架上表面的单层线圈12,每个线圈盘架上均具有用于将相邻的线圈绕线隔开的绝缘隔板13。
本实施例提供的线圈盘的结构及功能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中的线圈盘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该线圈盘可以适用于电磁炉以及煎烤机、电加热锅等其他利用磁力线切割进行加热的电饮具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线圈盘,通过将线圈盘架设置为上下叠放的多个线圈盘架,每个线圈盘架的上表面绕设一层线圈,且每个线圈盘架上均具有将相邻的线圈绕线隔开的绝缘隔板,从而使得线圈盘的上下层线圈之间通过线圈盘架相互隔开,同一层线圈的圈与圈之间通过绝缘隔板也相互隔开,从而解决了线圈匝间短路的问题,而且使得在绕制过程中,线圈的圈数也比较好控制,绕线更加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位于所述底壳内的线圈盘(1)和位于所述底壳顶部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1)包括上下叠放的至少两个线圈盘架(11)和绕设在各所述线圈盘架(11)上表面的单层线圈(12),每个所述线圈盘架(11)上均具有用于将相邻的线圈绕线隔开的绝缘隔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线圈盘架(11)上的绝缘隔板(13)为螺旋状,且每个所述线圈盘架(11)上的绝缘隔板(13)的各段位于同一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线圈盘架(11)上的绝缘隔板(13)均包括多个同心设置的环形绝缘隔板,且各所述环形绝缘隔板上均具有至少一个跳线缺口(13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环形绝缘隔板上均具有一个所述跳线缺口(13a),位于同一线圈盘架(11)上的所有所述跳线缺口(13a)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绝缘隔板(13)之间的间距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线圈盘架(11)的底面均设有水平绝缘板(1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线圈盘架(11)上的线圈(12)相互串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架(11)包括上线圈盘架和下线圈盘架,所述上线圈盘架位于所述下线圈盘架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线圈盘架的边沿具有第一固定部(111),所述下线圈盘架的边沿对应所述第一固定部(111)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部(111)匹配连接的第二固定部(11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线圈盘架的中部设有至少一个竖向贯穿所述上线圈盘架的第一穿线孔(113),所述下线圈盘架的中部设有至少一个竖向贯穿所述下线圈盘架的第二穿线孔(114)。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下方的线圈盘架(11)上开设有散热孔。
12.一种线圈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叠放的至少两个线圈盘架(11)和绕设在各所述线圈盘架(11)上表面的单层线圈(12),每个所述线圈盘架(11)上均具有用于将相邻的线圈绕线隔开的绝缘隔板(13)。
CN201620871577.4U 2016-08-11 2016-08-11 电磁炉及线圈盘 Active CN205921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71577.4U CN205921776U (zh) 2016-08-11 2016-08-11 电磁炉及线圈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71577.4U CN205921776U (zh) 2016-08-11 2016-08-11 电磁炉及线圈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21776U true CN205921776U (zh) 2017-02-01

Family

ID=57871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71577.4U Active CN205921776U (zh) 2016-08-11 2016-08-11 电磁炉及线圈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21776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6845A (zh) * 2017-03-14 2017-12-01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灶用线盘
CN109451617A (zh) * 2018-11-12 2019-03-08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可让温度均匀分布的板式电磁加热装置
CN109990320A (zh) * 2017-12-29 2019-07-09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磁灶的线圈盘固定机构及其电磁灶
US20190333693A1 (en) * 2016-09-21 2019-10-31 Ihi Corporation Coil device
WO2024098624A1 (zh) * 2022-11-11 2024-05-1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线圈盘座、线圈盘组件、盖体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333693A1 (en) * 2016-09-21 2019-10-31 Ihi Corporation Coil device
US11710596B2 (en) * 2016-09-21 2023-07-25 Ihi Corporation Coil device
CN107426845A (zh) * 2017-03-14 2017-12-01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灶用线盘
CN109990320A (zh) * 2017-12-29 2019-07-09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磁灶的线圈盘固定机构及其电磁灶
CN109451617A (zh) * 2018-11-12 2019-03-08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可让温度均匀分布的板式电磁加热装置
WO2024098624A1 (zh) * 2022-11-11 2024-05-1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线圈盘座、线圈盘组件、盖体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21776U (zh) 电磁炉及线圈盘
CN102038435A (zh) 与烹饪用具一起使用的加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烹饪用具
CN205946229U (zh) 电磁炉及线圈盘
CN101832582A (zh) 一种多组线圈式凹盘电磁炉
CN206993446U (zh) 电磁炉及线圈盘
CN204100318U (zh) 一种低辐射电磁炉
CN203352852U (zh) 一种组合式电磁线盘及电磁炉
CN205666983U (zh) 电磁炉及线圈盘
CN104219809A (zh) 一种局部对流加热的电磁线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03661329U (zh) 一种双环电磁加热线圈盘、线圈盘架及电饭煲
CN202505001U (zh)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电热锅
CN203027524U (zh) 一种电磁炉线盘
CN205939295U (zh) 电磁炉及线圈盘
CN212649737U (zh) 线圈盘和电磁烹饪装置
CN102697375B (zh) 电磁感应加热饭煲
CN206251378U (zh) 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01606925U (zh) 一种多组线圈式凹盘电磁炉
CN203407032U (zh) 一种电磁加热线圈盘、线圈盘架及电磁炉
CN205793459U (zh) 线圈盘及电磁炉
CN202818664U (zh) 一种加热线圈盘
CN206251373U (zh) 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09676535U (zh) 一种线圈内外交错的线圈盘
CN206469308U (zh) 线圈盘、线圈盘组件和电磁烹饪器具
CN205510448U (zh) 线圈盘及电磁炉
CN203827543U (zh) 一种局部对流加热的电磁线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