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05261A - 骑乘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骑乘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05261A
CN109305261A CN201710628422.7A CN201710628422A CN109305261A CN 109305261 A CN109305261 A CN 109305261A CN 201710628422 A CN201710628422 A CN 201710628422A CN 109305261 A CN109305261 A CN 1093052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learance lamps
cover
lamp
head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2842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05261B (zh
Inventor
朱辉杰
卓涂金
陈彦甫
叶青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2842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052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05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052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052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052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05Direction indic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02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shielding only the rider's fro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02Headligh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骑乘型车辆,在该骑乘型车辆中,提高示廓灯的识别性并且提高维护性、抑制外观性的降低,并且,提高罩的安装性。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示廓灯配置于比头灯以及左右的转向灯靠上方的位置。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示廓灯的下端配置于通过头灯的左端的上下延伸线与通过左转向灯的右端的上下延伸线之间。左示廓灯的车宽方向上的尺寸比左示廓灯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小。中央罩能够从基罩拆装地配置。中央罩的上缘配置于比左示廓灯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示廓灯配置于中央罩的左缘与左侧部罩的右缘之间。中央罩包括延伸到比头灯的上缘靠下方且位于头灯左右的位置的左右的延伸部。

Description

骑乘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骑乘型车辆。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骑乘型车辆中具有在车身罩的前部配置有照明器的车辆。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前罩(2)的两轮机动车。前罩(2)配置于头管的前方,朝向下方且朝向前方延伸。在前罩(2)的下部配置有头灯(45)和左右的转向灯(65)。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转向灯(65)配置于头灯(45)的左方。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转向灯(65)配置于头灯(45)的右方。
另一方面,在骑乘型车辆中具有具备示廓灯的车辆。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具备头灯单元(10)的速可达型车辆。头灯单元(10)包括:基体部件(21)、灯罩(22)、头灯灯泡(23)以及示廓灯灯泡(24)。头灯灯泡(23)和示廓灯灯泡(24)配置于基体部件(21)与灯罩(22)之间的空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206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832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那样的骑乘型车辆中,由于存在想要配置示廓灯这种要求,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考虑了示廓灯的配置。例如,在将示廓灯设置于专利文献1那样的车辆的情况下,考虑像专利文献2的车辆那样,将示廓灯配置于头灯单元中。然而,在该情况下,头灯的光量较大,因此示廓灯的装饰上的识别性(以下,简单地称为“识别性”)有可能降低。
于是,本发明的发明人为了提高示廓灯的识别性,考虑了使示廓灯与头灯以及左右的转向灯离开配置。具体而言,发明人考虑了将示廓灯配置于比头灯以及左右的转向灯靠上方的位置的情况。由此,能够使示廓灯在上下方向上与头灯以及左右的转向灯离开。
另外,发明人考虑了尽可能将示廓灯配置于通过头灯的外端的上下延伸线(以下称为“头灯延伸线”)与通过左右的转向灯的内端的上下延伸线(以下称为“转向灯延伸线”)之间。
然而,骑乘型车辆的车宽方向上的尺寸的限制比上下方向上的尺寸的限制严格。因此,若在车宽方向上排列配置头灯以及左右的转向灯,则头灯延伸线与转向灯延伸线的间隔易变窄。因此,在头灯延伸线与转向灯延伸线之间,要确保发光面积则示廓灯易成为纵长形状。而且,在示廓灯中,位于接近头灯以及左右的转向灯的位置的部分识别性易降低。因此,发明人为了将那样的部分配置于头灯延伸线与转向灯延伸线之间,考虑了将纵长形状的示廓灯的下端配置于头灯延伸线与转向灯延伸线之间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像专利文献1的车辆那样将头灯以及左右的转向灯安装于前罩的情况下,在为了维护而取下前罩时,与头灯以及左右的转向灯连接的配线变得碍事。特别是,像上述那样,若示廓灯配置于比头灯以及左右的转向灯靠上方的位置,则碍事的示廓灯的配线也配置于头灯的上方。在该情况下,会产生在取下前罩时,示廓灯的配线进一步碍事,难以进行维护的问题。
于是,发明人考虑了将前罩分割为配置于头灯的上方的中央罩和配置于中央罩的两侧的左右的侧部罩,并使中央罩能够从左右的侧部罩拆装的情况。由此,能够维持头灯和转向灯安装于车辆的状态而仅从车辆取下中央罩,从而能够提高维护性。
在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维护性,优选中央罩尽可能大。然而,在示廓灯为纵长形状的情况下,若中央罩在上下方向上增大,则中央罩的上缘就会位于比示廓灯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在该情况下,中央罩与配置于其两侧的左右的侧部罩的分割位置就成为问题。
首先,发明人考虑了中央罩的外缘比示廓灯位于车宽方向的外侧的配置。在该情况下,中央罩成为在车宽方向上延伸至比左右的示廓灯靠外侧的位置的形状,因此能够在车宽方向上增大中央罩。另外,在安装中央罩时,通过示廓灯来引导设置于中央罩的示廓灯用的孔,从而中央罩易安装。
然而,在该情况下,需要在中央罩设置示廓灯用的孔。另外,为了使中央罩的安装容易,需要确保示廓灯用的孔的缘与示廓灯的外缘之间的间隙。由于该间隙而会产生外观性降低的问题。
接着,发明人考虑了中央罩的外缘比示廓灯位于车宽方向的内侧的配置。在该情况下,不需要在中央罩设置示廓灯用的孔。另外,示廓灯配置于左右的侧部罩,因此需要在侧部罩设置示廓灯用的孔。然而,因为侧部罩不会像中央罩那样频繁地取下,因此能够减小侧部罩的示廓灯用的孔的缘与示廓灯的外缘之间的间隙。因此,能够抑制外观性的降低。
然而,在中央罩的外缘位于比示廓灯靠车宽方向的内侧的位置的情况下,与中央罩的外缘位于比示廓灯靠车宽方向的外侧的位置的情况相比,中央罩变小。因此存在维护性降低的问题。另外,在中央罩没有示廓灯用的孔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外观性的降低,但另一方面,在中央罩的安装时,无法通过示廓灯用的孔和示廓灯将中央罩引导至安装位置。因此,存在中央罩的安装性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骑乘型车辆中,提高示廓灯的识别性并且提高维护性、抑制外观性的降低,并且提高罩的安装性。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技术方案的骑乘型车辆具备车架、前罩、头灯、左转向灯、右转向灯、左示廓灯以及右示廓灯。车架包括头管。前罩配置于头管的前方。头灯配置于前罩的下部。左转向灯配置于前罩,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头灯的左方。右转向灯配置于前罩,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头灯的右方。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示廓灯配置于比头灯以及左转向灯靠上方的位置。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示廓灯的下端配置于通过头灯的左端的上下延伸线与通过左转向灯的右端的上下延伸线之间。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示廓灯配置于比头灯以及右转向灯靠上方的位置。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示廓灯的下端配置于通过头灯的右端的上下延伸线与通过右转向灯的左端的上下延伸线之间。左示廓灯的车宽方向上的尺寸比左示廓灯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小。右示廓灯的车宽方向上的尺寸比右示廓灯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小。
前罩包括基罩和中央罩。基罩包括左侧部罩、右侧部罩以及维护开口。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侧部罩配置于比头管靠左方的位置。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侧部罩配置于比头管靠右方的位置。维护开口配置于左侧部罩与右侧部罩之间。中央罩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头灯的上方。中央罩从前方重叠于维护开口,并且能够从基罩拆装地配置。
在基罩配置有头灯、左转向灯、右转向灯、左示廓灯以及右示廓灯。中央罩的上缘配置于比左示廓灯的下端以及右示廓灯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示廓灯配置于中央罩的左缘与左侧部罩的右缘之间。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示廓灯配置于中央罩的右缘与右侧部罩的左缘之间。
中央罩包括主体部、左延伸部以及右延伸部。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主体部位于比头灯靠上方的位置。左延伸部从主体部延伸至比头灯的上缘靠下方且位于头灯的左方的位置。右延伸部从主体部延伸至比头灯的上缘靠下方且位于头灯的右方的位置。
在本技术方案的骑乘型车辆中,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右的示廓灯配置于比头灯以及左右的转向灯靠上方的位置。因此,左右的示廓灯在上下方向上与光量较大的头灯离开。由此,能够提高左右的示廓灯的识别性。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示廓灯的下端配置于通过头灯的左端的上下延伸线与通过左转向灯的右端的上下延伸线之间。另外,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示廓灯的下端配置于通过头灯的右端的上下延伸线与通过右转向灯的左端的上下延伸线之间。因此,左示廓灯的下端在左右方向上与头灯以及左转向灯离开。另外,右示廓灯的下端在左右方向上与头灯以及右转向灯离开。由此,能够提高左右的示廓灯的识别性。
左示廓灯的车宽方向上的尺寸比左示廓灯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小。另外,右示廓灯的车宽方向上的尺寸比右示廓灯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小。因此,能够确保左右的示廓灯的发光面积较大,并且尽可能地在左右方向上使左右的示廓灯与头灯以及左右的转向灯离开。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左右的示廓灯的识别性。
前罩分割为中央罩和基罩,中央罩能够从基罩拆装地配置。因此,在维护时,不用取下设置有左右的示廓灯的基罩,只要取下中央罩即可。因此,即使左右的示廓灯的配线位于头灯以及左右的转向灯的上方,左右的示廓灯的配线也不碍事,能够容易地取下中央罩。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维护。
中央罩的上缘配置于比左示廓灯的下端以及右示廓灯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因此,中央罩在上下方向上变大,能够增大维护开口。由此,能够提高维护性。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示廓灯配置于中央罩的左缘与左侧部罩的右缘之间。另外,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示廓灯配置于中央罩的右缘与右侧部罩的左缘之间。因此,与中央罩的左缘配置于比左示廓灯靠右方的位置、中央罩的右缘配置于比右示廓灯靠左方的位置的情况相比,中央罩在车宽方向上变大。因此,能够增大维护开口,从而能够提高维护性。
左示廓灯配置于中央罩的左缘与左侧部罩的右缘之间,因此,左示廓灯的至少一部分与左侧部罩的右缘相接。左侧部罩与中央罩不同,由于不会被频繁地取下,因此能够减小左示廓灯与左侧部罩之间的间隙。同样地,右示廓灯配置于中央罩的右缘与右侧部罩的左缘之间,因此,右示廓灯的至少一部分与右侧部罩的左缘相接。右侧部罩与中央罩不同,由于不会被频繁地取下,因此能够减小右示廓灯与右侧部罩之间的间隙。由此,能够抑制外观性的降低。
中央罩包括延伸至比头灯的上缘靠下方且位于头灯左右的位置的左右的延伸部。因此,中央罩在上下方向上变大,从而能够增大维护开口。由此,能够提高维护性。另外,在将中央罩安装于基罩时,通过头灯来引导左右的延伸部。由此,即使中央罩没有示廓灯用的孔,中央罩的安装也容易。
像以上那样,在本技术方案的骑乘型车辆中,能够提高示廓灯的识别性并且提高维护性、抑制外观性的降低,并且,能够提高中央罩的安装性。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中央罩的左缘也可以包括朝向右方凹陷的左凹部。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中央罩的右缘也可以包括朝向左方凹陷的右凹部。左示廓灯也可以配置于左凹部。右示廓灯也可以配置于右凹部。在该情况下,在中央罩的安装时,通过左右的示廓灯和左右的凹部来引导中央罩。由此,罩的安装性提高。
基罩也可以进一步包括形成有贯通孔的开口部件。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开口部件配置于中央罩的左缘与左侧部罩的右缘之间,或配置于中央罩的右缘与右侧部罩的左缘之间。在该情况下,开口部件与示廓灯一起配置。因此,能够提高外观性。
左延伸部和右延伸部也可以向比头灯的上下方向的中心靠下方的位置延伸。在该情况下,左右的延伸部较长,因此引导中央罩的效果好。另外,能够增大维护开口。
左延伸部和右延伸部也可以延伸至与头灯的下缘相同的高度或比头灯的下缘靠下方的位置。这样左右的延伸部较长,因此引导中央罩的效果好。另外,能够增大维护开口。
中央罩也可以包括从中央罩的下缘朝向上方凹陷的下凹部。下凹部也可以在车宽方向上位于左延伸部与右延伸部之间。头灯也可以配置于下凹部。在该情况下,与中央罩包围头灯的整周的情况相比,中央罩的拆装变得容易。
左延伸部的右缘也可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比左延伸部的左缘靠前方的位置。右延伸部的左缘也可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比右延伸部的右缘靠前方的位置。在该情况下,能够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将头灯进一步配置于前方。因此,容易在头灯的后方确保维护空间。由此,能够提高维护性。
基罩也可以包括通过嵌合来安装中央罩的安装部。在该情况下,中央罩的拆装变得容易。
中央罩也可以从前方重叠于安装部。在该情况下,能够提高外观性。
中央罩的上缘也可以位于比左示廓灯的上端以及右示廓灯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在该情况下,中央罩较大,因此能够提高维护性。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示廓灯的下部也可以配置于比左示廓灯的上部靠车宽方向的内侧的位置。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示廓灯的下部也可以配置于比右示廓灯的上部靠车宽方向的内侧的位置。在该情况下,在中央罩的安装时,能够通过左示廓灯与右示廓灯的倾斜配置将中央罩朝向车辆中心引导。由此,补足了延伸部的引导功能,对中央罩进行引导的效果进一步提高。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示廓灯的下部也可以比左示廓灯的上部向车宽方向的内侧远离通过左转向灯的右端的上下延伸线。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示廓灯的下部也可以比右示廓灯的上部向车宽方向的内侧远离通过右转向灯的左端的上下延伸线。左示廓灯的下部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位于比左示廓灯的上部接近左转向灯的位置。因此,通过使左示廓灯的下部比左示廓灯的上部远离通过左转向灯的右端的上下延伸线,能够提高左示廓灯的识别性。同样地,通过使右示廓灯的下部比右示廓灯的上部远离通过右转向灯的左端的上下延伸线,能够提高右示廓灯的识别性。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通过头灯的左端的上下延伸线与左示廓灯的下端之间的在车宽方向上的距离也可以比通过左转向灯的右端的上下延伸线与左示廓灯的下端之间的在车宽方向上的距离大。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通过头灯的右端的上下延伸线与右示廓灯的下端之间的在车宽方向上的距离也可以比通过右转向灯的左端的上下延伸线与右示廓灯的下端之间的在车宽方向上的距离大。左示廓灯和右示廓灯在发光方式以及发光颜色上与头灯类似。因此,通过使左示廓灯比左转向灯在车宽方向上远离头灯,能够提高左示廓灯的识别性。同样地,通过使右示廓灯比右转向灯在车宽方向上远离头灯,能够提高右示廓灯的识别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骑乘型车辆中,能够提高示廓灯的识别性并且提高维护性、抑制外观性的降低,并且,能够提高罩的安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骑乘型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骑乘型车辆的正视图。
图3是骑乘型车辆的放大正视图。
图4是骑乘型车辆的前部的俯视图。
图5是骑乘型车辆的前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6是表示左示廓灯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以及车宽方向上的尺寸的定义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左示廓灯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以及车宽方向上的尺寸的定义的其他例的图。
图8是取下了中央罩的状态下的骑乘型车辆的前部的立体图。
图9是取下了中央罩的状态下的骑乘型车辆的前部的放大正视图。
图10是取下了中央罩的状态下的骑乘型车辆的前部的俯视图。
图11是中央罩的正视图。
图12是中央罩的侧视图。
图13是中央罩的后视图。
图14是第1变形例的骑乘型车辆的放大正视图。
图15是第2变形例的骑乘型车辆的放大正视图。
图16是第3变形例的骑乘型车辆的放大正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 头管
2 车架
14 前罩
31 头灯
32 左转向灯
33 右转向灯
34 左示廓灯
35 右示廓灯
41 左侧部罩
42 右侧部罩
44 维护开口
36 基罩
37 中央罩
47 主体部
48 左延伸部
49 右延伸部
52 左凹部
53 右凹部
51 下凹部
59 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骑乘型车辆1进行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的骑乘型车辆1的侧视图。图2是骑乘型车辆1的正视图。本实施方式的骑乘型车辆1是踏板型摩托车。如图1所示,骑乘型车辆1包括车架2、车身罩3、车座4、动力单元5、转向装置6、前轮7以及后轮8。
车架2包括头管11、下车架12以及后车架13。头管11配置于车宽方向上的车辆的中央。头管11向前方且向下方延伸。下车架12从头管11向下方延伸。后车架13与下车架12连接,从下车架12向后方延伸。后车架13的后端位于比后车架13的前端靠上方的位置。
此外,前后左右的方向是指就座于车座4的驾驶者观察时的方向。“连接”不限于直接连接,也包括间接连接。另外,“连接”不限于分体的部件互相固定的情况,也包括在一体的部件中的多个部分连续的情况。
车宽方向上的内侧意味着在车宽方向上朝向骑乘型车辆1的中心的方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意味着与车宽方向上的内侧相反的方向。即,车宽方向上的外侧意味着在车宽方向上从骑乘型车辆1的中心离开的方向。
车身罩3包括前罩14、前左下罩15、前右下罩16、护腿板17、脚踏板18以及后罩19。前罩14配置于头管11和下车架12的前方。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前罩14与头管11重叠。前罩14位于比前挡泥板20靠上方的位置。前挡泥板20配置于前轮7的上方。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前罩14从上部朝向前方且朝向下方延伸。
前左下罩15和前右下罩16与前罩14连接。前左下罩15和前右下罩16从前罩14的下缘141向下方延伸。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前罩14的下缘141位于前挡泥板20的正上方。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前左下罩15位于前轮7的左方。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前右下罩16位于前轮7的右方。
护腿板17配置于前罩14的后方。护腿板17从后方覆盖头管11和下车架12。后罩19覆盖后车架13。后罩19配置于车座4的下方。脚踏板18配置于护腿板17与后罩19之间。脚踏板18配置于车座4的前方且配置于车座4的下方。脚踏板18具有在车宽方向上平坦的形状。但是,脚踏板18也可以是车宽方向上的中央部向上方突出的形状。
动力单元5配置于车座4的下方。动力单元5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后车架13摆动。动力单元5例如包括发动机和变速器。动力单元5将后轮8支承为能够旋转。后轮8配置于车座4的下方。在后轮8的上方配置有后挡泥板21。
转向装置6被头管11支承为能够旋转。转向装置6将前轮7支承为能够旋转。转向装置6包括转向轴22、左右的悬架23、24以及把手部件25。转向轴22插入于头管11,并且向前方且向下方延伸。把手部件25连接于转向轴22的上端。左右的悬架23向前方且向下方延伸。左右的悬架23将前轮7支承为能够旋转。
如图2所示,骑乘型车辆1包括头灯31、左转向灯32、右转向灯33、左示廓灯34以及右示廓灯35。头灯31、左转向灯32、右转向灯33、左示廓灯34以及右示廓灯35配置于前罩14。
图3是骑乘型车辆1的放大正视图。图4是骑乘型车辆1的前部的俯视图。图5是骑乘型车辆1的前部的放大侧视图。如图3所示,头灯31配置于前罩14的下部。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头灯31与头管11重叠。头灯31配置于比头管11的上端靠下方的位置。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转向灯32配置于头灯31的左方。左转向灯32包括与头灯31位于相同高度的部分。在车辆正视图,左转向灯32的上端321位于比头灯31的上端311靠下方的位置。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转向灯32的上端321位于比头灯31的下端312靠上方的位置。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转向灯32的下端322位于比头灯31的下端312靠下方的位置。
右转向灯33与左转向灯32左右对称地配置。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转向灯33配置于头灯31的右方。右转向灯33包括与头灯31位于相同高度的部分。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转向灯33的上端331位于比头灯31的上端311靠下方的位置。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转向灯33的上端331位于比头灯31的下端312靠上方的位置。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转向灯33的下端332位于比头灯31的下端312靠下方的位置。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示廓灯34配置于比头灯31和左转向灯32靠上方的位置。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示廓灯34的下端341配置于比头灯31的上端311靠上方的位置。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示廓灯34的下端341配置于比左转向灯32的上端321靠上方的位置。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示廓灯34的下端341配置于比头管11靠上方的位置。
如图4和图5所示,左示廓灯34配置于比左转向灯32靠后方的位置。详细而言,如图5所示,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左示廓灯34的前端345配置于比左转向灯32的后端323靠后方的位置。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左示廓灯34配置于比头灯31靠后方的位置。详细而言,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左示廓灯34的前端345配置于比头灯31的后端313靠后方的位置。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左转向灯32配置于比头灯31靠后方的位置。详细而言,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左转向灯32的前端324配置于比头灯31的后端313靠后方的位置。
此外,左转向灯32的上端321也可以与左转向灯32的后端323一致。左示廓灯34的下端341也可以与左示廓灯34的前端345一致。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示廓灯34的下端341配置于通过头灯31的左端并沿铅直方向延伸的上下延伸线L1(以下称为“左头灯延伸线L1”)与通过左转向灯32的右端并沿铅直方向延伸的上下延伸线L2(以下称为“左转向灯延伸线L2”)之间。左示廓灯34的上端342配置于左头灯延伸线L1与左转向灯延伸线L2之间。左示廓灯34整体配置于左头灯延伸线L1与左转向灯延伸线L2之间。但也可以是,左示廓灯34的一部分没有配置于左头灯延伸线L1与左转向灯延伸线L2之间。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示廓灯34的下部配置于比左示廓灯34的上部靠车宽方向的内侧的位置。详细而言,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示廓灯34的下端341配置于比左示廓灯34的上端342靠车宽方向的内侧的位置。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示廓灯34的下部与左示廓灯34的上部相比,该左示廓灯34的下部向车宽方向内侧远离左转向灯延伸线L2。详细而言,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示廓灯34的下端341比左示廓灯34的上端342向车宽方向内侧远离左转向灯延伸线L2。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示廓灯34的下端341与左头灯延伸线L1之间的在车宽方向上的距离比左示廓灯34的下端341与左转向灯延伸线L2之间的在车宽方向上的距离大。
右示廓灯35与左示廓灯34左右对称地配置。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示廓灯35配置于比头灯31和右转向灯33靠上方的位置。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示廓灯35的下端351配置于比头灯31的上端311靠上方的位置。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示廓灯35的下端351配置于比右转向灯33的上端331靠上方的位置。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示廓灯35的下端351配置于比头管11靠上方的位置。
如图4所示,右示廓灯35配置于比右转向灯33靠后方的位置。虽然省略了图示,但详细而言,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右示廓灯35的前端配置于比右转向灯33的后端靠后方的位置。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右示廓灯35配置于比头灯31靠后方的位置。详细而言,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右示廓灯35的前端配置于比头灯31的后端靠后方的位置。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右转向灯33配置于比头灯31靠后方的位置。详细而言,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右转向灯33的前端配置于比头灯31的后端靠后方的位置。
右示廓灯35的下端351配置于通过头灯31的右端的上下延伸线R1(以下称为“右头灯延伸线R1”)与通过右转向灯33的左端的上下延伸线R2(以下称为“右转向灯延伸线R2”)之间。右示廓灯35的上端配置于右头灯延伸线R1与右转向灯延伸线R2之间。右示廓灯35整体配置于右头灯延伸线R1与右转向灯延伸线R2之间。但也可以是,右示廓灯35的一部分没有配置于右头灯延伸线R1与右转向灯延伸线R2之间。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示廓灯35的下部配置于比上部靠车宽方向的内侧的位置。详细而言,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示廓灯35的下端351配置于比右示廓灯35的上端352靠车宽方向的内侧的位置。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示廓灯35的下部比上部向车宽方向内侧远离右转向灯延伸线R2。详细而言,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示廓灯35的下端351比右示廓灯35的上端352向车宽方向内侧远离右转向灯延伸线R2。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示廓灯35的下端351与右头灯延伸线R1之间的在车宽方向上的距离比右示廓灯35的下端351与右转向灯延伸线R2之间的在车宽方向上的距离大。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示廓灯34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形状。即,左示廓灯34的车宽方向上的尺寸比左示廓灯34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小。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示廓灯35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形状。即,右示廓灯35的车宽方向上的尺寸比右示廓灯35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小。
此外,如图6所示,左示廓灯34的车宽方向上的尺寸W1可以是左示廓灯34的左端343与右端344之间的在车宽方向上的距离。左示廓灯34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H1可以是左示廓灯34的上端342与下端341之间的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或者,如图7所示,左示廓灯34的车宽方向上的尺寸W1也可以是左示廓灯34的各部分的车宽方向上的尺寸中的最大值。或者,左示廓灯34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H1也可以是左示廓灯34的各部分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中的最大值。右示廓灯35的车宽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也与左示廓灯34的车宽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同样。
前罩14包括基罩36和中央罩37。图8是取下了中央罩37的状态下的骑乘型车辆1的前部的立体图。图9是取下了中央罩37的状态下的骑乘型车辆1的前部的放大正视图。图10是取下了中央罩37的状态下的骑乘型车辆1的前部的俯视图。
基罩36与前左下罩15和前右下罩16连接。中央罩37可拆装地安装于基罩36。头灯31、左转向灯32、右转向灯33、左示廓灯34以及右示廓灯35安装于基罩36。基罩36包括左侧部罩41、右侧部罩42、下连结罩43以及维护开口44。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侧部罩41配置于比头管11靠左方的位置。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侧部罩41配置于比头灯31靠左方的位置。左侧部罩41从基罩36的上缘向下方延伸,与前左下罩15连接。左转向灯32安装于左侧部罩41。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侧部罩42配置于比头管11靠右方的位置。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侧部罩42配置于比头灯31靠右方的位置。右侧部罩42从基罩36的上缘向下方延伸,与前右下罩16连接。右转向灯33安装于右侧部罩42。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下连结罩43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将左侧部罩41与右侧部罩42连结。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下连结罩43配置于头灯31的下方。下连结罩43包括前罩14的下缘141。
维护开口44配置于左侧部罩41与右侧部罩42之间。维护开口44配置于下连结罩43的上方。通过维护开口44可观察到前罩14内的部件。例如,如图10所示,头灯31包括配置于前罩14内的头灯壳45。灯泡或LED等光源安装于头灯壳45。通过维护开口44可观察到头灯壳45的至少一部分。
基罩36还包括内罩46。内罩46安装于左侧部罩41以及右侧部罩42。内罩46跨及左侧部罩41与右侧部罩42而配置。内罩46覆盖维护开口44的一部分。详细而言,内罩46覆盖维护开口44的上部。内罩46配置于比头灯31靠上方的位置。
中央罩37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头灯31的上方。中央罩37从前方重叠于维护开口44。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中央罩37的至少一部分与头管11重叠。
如图3所示,中央罩37的上缘371配置于比左示廓灯34的下端341以及右示廓灯35的下端351靠上方的位置。中央罩37的上缘371位于比左示廓灯34的上端342以及右示廓灯35的上端352靠上方的位置。
图11是中央罩37的正视图。图12是中央罩37的侧视图。图13是中央罩37的后视图。如图11所示,中央罩37包括主体部47、左延伸部48以及右延伸部49。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主体部47位于比头灯31靠上方的位置。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主体部47与转向轴22重叠。左延伸部48从主体部47延伸到比头灯31的上缘靠下方且位于头灯31的左方的位置。右延伸部49从主体部47延伸到比头灯31的上缘靠下方且位于头灯31的右方的位置。
左延伸部48和右延伸部49向比头灯31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心靠下方的位置延伸。左延伸部48和右延伸部49延伸到与头灯31的下缘相同高度为止。中央罩37包括从中央罩37的下缘朝向上方凹陷的下凹部51。下凹部51在车宽方向上位于左延伸部48与右延伸部49之间。中央罩37不包括在头灯31的下方将左延伸部48与右延伸部49连结的部分。头灯31配置于下凹部51。
下凹部51具有朝向前方突出的形状。因此,左延伸部48的右缘481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比左延伸部48的左缘482靠前方的位置。右延伸部49的左缘491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比右延伸部49的右缘492靠前方的位置。
如图3所示,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示廓灯34配置于中央罩37的左缘372与左侧部罩41的右缘411之间。详细而言,中央罩37的左缘372包括在正面观察车辆时朝向右方凹陷的左凹部52。左示廓灯34配置于左凹部52。即,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示廓灯34配置于中央罩37的左凹部52与左侧部罩41的右缘411之间。左示廓灯34具有沿中央罩37的左凹部52和左侧部罩41的右缘411的形状。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示廓灯35配置于中央罩37的右缘373与右侧部罩42的左缘421之间。详细而言,中央罩37的右缘373包括在正面观察车辆时朝向左方凹陷的右凹部53。右示廓灯35配置于右凹部53。即,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示廓灯35配置于中央罩37的右凹部53与右侧部罩42的左缘421之间。右示廓灯35具有沿中央罩37的右凹部53与右侧部罩42的左缘421的形状。
基罩36包括左开口部件54和右开口部件55。如图6所示,在左开口部件54形成有多个贯通孔541。此外,在图6中,仅对多个贯通孔541中的一个标注标号541而省略其他贯通孔的标号。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右开口部件55也与左开口部件54同样地形成有多个贯通孔。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开口部件54在左凹部52配置于左示廓灯34的下方。
与左示廓灯34同样,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开口部件54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形状。即,如图6或图7所示,左开口部件54的车宽方向上尺寸W2比左开口部件54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H2小。左开口部件54具有沿中央罩37的左凹部52和左侧部罩41的右缘411的形状。左开口部件54的车宽方向上的尺寸W2与左示廓灯34的车宽方向上的尺寸W1大致相同。
此外,左开口部件54的车宽方向上的尺寸W2可以是左开口部件54的左端与右端之间的在车宽方向上的距离。左开口部件54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H2可以是左开口部件54的上端与下端之间的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或者,左开口部件54的车宽方向上的尺寸W2也可以是左开口部件54的各部分的车宽方向上的尺寸中的最大值。或者,左开口部件54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H2也可以是左开口部件54的各部分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中的最大值。右开口部件55的车宽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也与左开口部件54的车宽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同样。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开口部件55在右凹部53配置于右示廓灯35的下方。与右示廓灯35同样,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开口部件55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形状。即,右开口部件55的车宽方向上的尺寸比右开口部件55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小。右开口部件55具有沿中央罩37的右凹部53和右侧部罩42的左缘421的形状。右开口部件55的车宽方向上的尺寸与右示廓灯35的车宽方向上的尺寸大致相同。
此外,如图3所示,在右开口部件55的后方配置有喇叭56。因此,右开口部件55的贯通孔作为喇叭孔发挥功能。但也可以在左开口部件54的后方配置喇叭56。或者,也可以将喇叭56分别配置于左开口部件54与右开口部件55各自的后方。
如图9所示,基罩36包括左凸缘部57和右凸缘部58。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凸缘部57配置于头灯31的左方。左凸缘部57从左侧部罩41的右缘411向右方突出。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凸缘部58配置于头灯31的右方。右凸缘部58从右侧部罩42的左缘421向左方突出。
基罩36包括多个安装部59。中央罩37通过嵌合安装于多个安装部59。多个安装部59的一部分设置于内罩46。另外,多个安装部59的一部分设置于左凸缘部57和右凸缘部58。中央罩37在安装于基罩36的状态下从前方重叠于安装部59。由此,在中央罩37安装于基罩36的状态下,无法看到安装部59。
详细而言,多个安装部59是设置于基罩36的开口。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中央罩37包括多个突起60。多个突起60从中央罩37的背面突出。将多个突起60分别插入到多个安装部59使它们嵌合,从而中央罩37固定于基罩36。
另外,如图8所示,护腿板17包括多个螺纹固定部61。多个螺纹固定部61分别包括供螺栓通过的孔。如图13所示,中央罩37包括多个凸起部62。多个凸起部62从中央罩37的背面突出。多个凸起部62包括供螺栓通过的孔。螺栓螺合于多个螺纹固定部61的孔和多个凸起部62的孔,由此中央罩37固定于护腿板17。螺栓从护腿板17的后方通过螺纹固定部61的孔。另外,在中央罩37安装于基罩36的状态下,中央罩37从前方重叠于螺纹固定部61和凸起部62。由此,在中央罩37安装于基罩36的状态下,在正面观察车辆时无法看到螺纹固定部61和凸起部62。
在以上说明了的本实施方式的骑乘型车辆1中,在正面观察车辆时,示廓灯34、35配置于比头灯31以及转向灯32、33靠上方的位置。因此,示廓灯34、35在上下方向上与光量较大的头灯31离开。由此,能够提高示廓灯34、35的识别性。
此外,左转向灯32和右转向灯33,在车体转弯时通过驾驶者导通转向灯开关而“闪烁”。与此相对,头灯31在驾驶者导通车辆的开关的状态下,基本一直处于“点亮”的状态。即,在头灯31点亮时,左转向灯32与右转向灯33并不是一直发光。另外,左转向灯32以及右转向灯33与头灯31的颜色也很不同。即,在转向灯32、33与头灯31中,发光方式的差别较大。因此,在转向灯32、33处于闪烁的状态下,不会对示廓灯34、35的识别性造成较大的影响。
与此相对,左示廓灯34以及右示廓灯35因驾驶者导通车辆的开关而与头灯31一起点亮。即,在头灯31点亮时,左示廓灯34以及右示廓灯35基本一直点亮。另外,与左转向灯32以及右转向灯33相比,左示廓灯34以及右示廓灯35的颜色更接近头灯31的颜色。左示廓灯34以及右示廓灯35与头灯31的发光方式类似,因此,若左示廓灯34以及右示廓灯35配置于头灯31中,则有可能降低左示廓灯34以及右示廓灯35的识别性。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的骑乘型车辆1中,左示廓灯34以及右示廓灯35在上下方向上与头灯31离开较大地配置。由此,能够提高左示廓灯34以及右示廓灯35的识别性。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示廓灯34的下端341配置于通过头灯31的左端的左头灯延伸线L1与通过左转向灯32的右端的左转向灯延伸线L2之间。另外,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示廓灯35的下端351配置于通过头灯31的右端的右头灯延伸线R1与通过右转向灯33的左端的右转向灯延伸线R2之间。因此,左示廓灯34的下端341在左右方向上与头灯31以及左转向灯32离开。另外,右示廓灯35的下端351在左右方向上与头灯31以及右转向灯33离开。由此,能够提高左示廓灯34以及右示廓灯35的识别性。
左示廓灯34的车宽方向上的尺寸W1比左示廓灯34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H1小。与左示廓灯34同样,右示廓灯35的车宽方向上的尺寸也比右示廓灯35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小。因此,能够确保左示廓灯34以及右示廓灯35的发光面积较大,并尽可能使左示廓灯34以及右示廓灯35在左右方向上与头灯31、左转向灯32以及右转向灯33离开。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左示廓灯34与右示廓灯35的识别性。
前罩14被分割为中央罩37和基罩36,中央罩37可拆装地配置于基罩36。因此,在维护时不用取下设置有左示廓灯34和右示廓灯35的基罩36,只要取下中央罩37即可。因此,即使左示廓灯34以及右示廓灯35的配线位于头灯31、左转向灯32以及右转向灯33的上方的位置,左示廓灯34与右示廓灯35的配线也不碍事,能够容易地取下中央罩37。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维护。
中央罩37的上缘371配置于比左示廓灯34的下端341以及右示廓灯35的下端351靠上方的位置。因此,中央罩37在上下方向上较大,从而能够增大维护开口44。由此,能够提高维护性。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示廓灯34配置于中央罩37的左缘372与左侧部罩41的右缘411之间。另外,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示廓灯35配置于中央罩37的右缘373与右侧部罩42的左缘421之间。因此,与中央罩37的左缘372配置于比左示廓灯34靠右方的位置、中央罩37的右缘373配置于比右示廓灯35靠左方的位置的情况相比,中央罩37在车宽方向上变大。因此,能够增大维护开口44,能够提高维护性。
左示廓灯34配置于中央罩37的左缘372与左侧部罩41的右缘411之间,因此左示廓灯34的至少一部分与左侧部罩41的右缘411相接。左侧部罩41与中央罩37不同,由于不会被频繁地取下,因此能够减小左示廓灯34与左侧部罩41之间的间隙。同样地,右示廓灯35配置于中央罩37的右缘373与右侧部罩42的左缘421之间,因此右示廓灯35的至少一部分与右侧部罩42的左缘421相接。右侧部罩42与中央罩37不同,由于不会被频繁地取下,因此能够减小右示廓灯35与右侧部罩42之间的间隙。由此,能够抑制外观性的降低。
中央罩37包括延伸至比头灯31的上缘靠下方且位于头灯31左右的位置的左右的延伸部48、49。因此,中央罩37在上下方向上变大,从而能够增大维护开口44。由此,能够提高维护性。另外,在中央罩37安装于基罩36时,通过头灯31引导左右的延伸部48、49。由此,即使中央罩37没有示廓灯用的孔,中央罩37的安装也容易。
像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骑乘型车辆1中,能够提高示廓灯的识别性且提高维护性,抑制外观性的降低,并且能够提高中央罩37的安装性。
左示廓灯34配置于中央罩37的左凹部52。右示廓灯35配置于中央罩37的右凹部53。因此,在中央罩37的安装时,通过左示廓灯34以及右示廓灯35和左右的凹部对中央罩37进行引导。由此提高中央罩37的安装性。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作为喇叭孔发挥功能的左开口部件54在左凹部52配置于左示廓灯34的下方。由此,左开口部件54与左示廓灯34一起配置,因此能够提高外观性。
左延伸部48和右延伸部49延伸至与头灯31的下缘相同的高度。因此,左右的延伸部48、49较长,从而对中央罩37进行引导的效果好。另外,能够增大维护开口44。
头灯31配置于中央罩37的下凹部51。因此,与中央罩37包围头灯31的整周的情况相比,中央罩37的拆装容易。
左延伸部48的右缘481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比左延伸部48的左缘482靠前方的位置。另外,右延伸部49的左缘491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比右延伸部49的右缘492靠前方的位置。因此,能够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将头灯31进一步配置于前方。因此,容易在头灯31的后方确保维护空间。由此,能够提高维护性。
基罩36包括通过嵌合来安装中央罩37的安装部59。由此,中央罩37的拆装容易。中央罩37从前方重叠于安装部59。由此,能够提高外观性。
中央罩37的上缘371位于比左示廓灯34的上端342以及右示廓灯35的上端352靠上方的位置。因此,中央罩37较大从而能够提高维护性。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示廓灯34的下部配置于比左示廓灯34的上部靠车宽方向的内侧的位置。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示廓灯35的下部配置于比右示廓灯35的上部靠车宽方向的内侧的位置。因此,在中央罩37的安装时,能够通过左示廓灯34与右示廓灯35的倾斜配置将中央罩37向车辆中心引导。由此,补足左延伸部48以及右延伸部49的引导功能,进一步提高引导中央罩37的效果。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示廓灯34的下部比左示廓灯34的上部向车宽方向的内侧远离左转向灯延伸线L2。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示廓灯35的下部比右示廓灯35的上部向车宽方向的内侧远离右转向灯延伸线R2。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左示廓灯34的下部比左示廓灯34的上部位于接近左转向灯32的位置。因此,通过使左示廓灯34的下部比左示廓灯34的上部远离左转向灯延伸线L2,能够提高左示廓灯34的识别性。同样地,通过使右示廓灯35的下部比右示廓灯35的上部远离右转向灯延伸线R2,能够提高右示廓灯35的识别性。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左头灯延伸线L1与左示廓灯34的下端341之间的在车宽方向上的距离比左转向灯延伸线L2与左示廓灯34的下端341之间的在车宽方向上的距离大。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右头灯延伸线R1与右示廓灯35的下端351之间的在车宽方向上的距离比右转向灯延伸线R2与右示廓灯35的下端351之间的在车宽方向上的距离大。左示廓灯34和右示廓灯35在发光方式以及发光颜色上与头灯类似。因此,通过使左示廓灯34比左转向灯32在车宽方向上远离头灯31,能够提高左示廓灯34的识别性。同样地,通过使右示廓灯35比右转向灯33在车宽方向上远离头灯31,能够提高右示廓灯35的识别性。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骑乘型车辆不限于摩托车,也包括不平地面行驶用车辆(ALL-TERRAIN VEHICLE/全地形车辆)等其他种类的车辆。前轮的数量不限于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后轮的数量不限于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
车架的形状以及配置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也可以进行变更。收纳箱的形状以及配置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也可以进行变更。车座的形状以及配置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也可以进行变更。
车身罩的形状以及配置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也可以进行变更。例如,左右的凹部52、53也可以设置于基罩36而不设置于中央罩37。即,如图14所示,也可以在基罩36的左侧部罩41的右缘411设置左凹部52。也可以在基罩36的右侧部罩42的左缘421设置右凹部53。
或者,如图15所示,也可以在中央罩37的左缘372设置第1左凹部521、在基罩36的左侧部罩41的右缘411设置第2左凹部522。左示廓灯34可以配置于第1左凹部521与第2左凹部522之间。也可以在中央罩37的右缘373设置第1右凹部531、在基罩36的右侧部罩42的左缘421设置第2右凹部532。右示廓灯35可以配置于第1右凹部531与第2右凹部532之间。
也可以变更中央罩37的形状。例如,如图16所示,中央罩37也可以包括连结左右的延伸部48、49的连结部63。即,中央罩37也可以包围头灯31的上下左右的整周。左延伸部48和右延伸部49也可以延伸至比头灯31的下缘靠下方的位置。
此处使用的术语和表达是用于说明而并非用于限定性解释的术语和表达。必须认识到,不排除在此示出并叙述的特征事项的任何等同物,也允许本发明的请求保护的范围内的各种变形。本发明可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具体化。该公开应该被视为提供本发明的原理的实施方式的内容。这些实施方式,是基于其并非是要将本发明限定于在此记载且/或图示的优选实施方式这样的理解而在此记载的。并不限于在此记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也包括基于该公开而能够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认识的、等同的要素、修正、删除、组合、改良以及/或者变更的所有实施方式。权利要求书的限定事项应该基于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用语来宽泛地解释,不应限定于本说明书或者本申请的审查过程中所记载的实施方式。
产生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在骑乘型车辆中,能够提高示廓灯的识别性,并且提高维修性、抑制外观性降低,并且能够提高罩的安装性。

Claims (13)

1.一种骑乘型车辆,具备:
车架,其包括头管;
前罩,其配置于所述头管的前方;
头灯,其配置于所述前罩的下部;
左转向灯,其配置于所述前罩,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所述头灯的左方;
右转向灯,其配置于所述前罩,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所述头灯的右方;
左示廓灯,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其配置于比所述头灯以及所述左转向灯靠上方的位置,且其下端配置于通过所述头灯的左端的上下延伸线与通过所述左转向灯的右端的上下延伸线之间;以及
右示廓灯,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其配置于比所述头灯以及所述右转向灯靠上方的位置,且其下端配置于通过所述头灯的右端的上下延伸线与通过所述右转向灯的左端的上下延伸线之间,
所述左示廓灯的车宽方向上的尺寸比所述左示廓灯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小,
所述右示廓灯的车宽方向上的尺寸比所述右示廓灯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小,
所述前罩包括基罩和中央罩,
所述基罩包括:左侧部罩,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其配置于比所述头管靠左方的位置;右侧部罩,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其配置于比所述头管靠右方的位置;以及维护开口,其配置于所述左侧部罩与所述右侧部罩之间,
所述中央罩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头灯的上方,所述中央罩从前方重叠于所述维护开口,并且能够从所述基罩拆装地配置,
在所述基罩配置所述头灯、所述左转向灯、所述右转向灯、所述左示廓灯以及所述右示廓灯,
所述中央罩的上缘配置于比所述左示廓灯的下端以及所述右示廓灯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所述左示廓灯配置于所述中央罩的左缘与所述左侧部罩的右缘之间,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所述右示廓灯配置于所述中央罩的右缘与所述右侧部罩的左缘之间,
所述中央罩包括:
主体部,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其位于比所述头灯靠上方的位置;
左延伸部,其从所述主体部延伸至比所述头灯的上缘靠下方且位于所述头灯的左方的位置;以及
右延伸部,其从所述主体部延伸至比所述头灯的上缘靠下方且位于所述头灯的右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所述中央罩的左缘包括朝向右方凹陷的左凹部,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所述中央罩的右缘包括朝向左方凹陷的右凹部,
所述左示廓灯配置于所述左凹部,
所述右示廓灯配置于所述右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进一步包括形成有贯通孔的开口部件,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所述开口部件配置于所述中央罩的左缘与所述左侧部罩的右缘之间,或配置于所述中央罩的右缘与所述右侧部罩的左缘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左延伸部和所述右延伸部向比所述头灯的上下方向的中心靠下方的位置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左延伸部和所述右延伸部延伸至与所述头灯的下缘相同的高度或延伸至比所述头灯的下缘靠下方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中央罩包括从所述中央罩的下缘朝向上方凹陷的下凹部,
所述下凹部在车宽方向上位于所述左延伸部与所述右延伸部之间,
所述头灯配置于所述下凹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左延伸部的右缘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比所述左延伸部的左缘靠前方的位置,
所述右延伸部的左缘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比所述右延伸部的右缘靠前方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基罩包括通过嵌合来安装所述中央罩的安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中央罩从前方重叠于所述安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中央罩的上缘位于比所述左示廓灯的上端以及所述右示廓灯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所述左示廓灯的下部配置于比所述左示廓灯的上部靠车宽方向的内侧的位置,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所述右示廓灯的下部配置于比所述右示廓灯的上部靠车宽方向的内侧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所述左示廓灯的下部比所述左示廓灯的上部向车宽方向的内侧远离通过所述左转向灯的右端的上下延伸线,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所述右示廓灯的下部比所述右示廓灯的上部向车宽方向的内侧远离通过所述右转向灯的左端的上下延伸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通过所述头灯的左端的上下延伸线与所述左示廓灯的下端之间的在车宽方向上的距离比通过所述左转向灯的右端的上下延伸线与所述左示廓灯的下端之间的在车宽方向上的距离大,
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通过所述头灯的右端的上下延伸线与所述右示廓灯的下端之间的在车宽方向上的距离比通过所述右转向灯的左端的上下延伸线与所述右示廓灯的下端之间的在车宽方向上的距离大。
CN201710628422.7A 2017-07-28 2017-07-28 骑乘型车辆 Active CN1093052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28422.7A CN109305261B (zh) 2017-07-28 2017-07-28 骑乘型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28422.7A CN109305261B (zh) 2017-07-28 2017-07-28 骑乘型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05261A true CN109305261A (zh) 2019-02-05
CN109305261B CN109305261B (zh) 2020-07-17

Family

ID=65204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28422.7A Active CN109305261B (zh) 2017-07-28 2017-07-28 骑乘型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0526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99067A1 (en) * 2020-03-31 2021-10-07 Tvs Motor Company Limited Cowl assembly of a saddle type vehicle
CN115195915A (zh) * 2021-04-14 2022-10-18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乘式车辆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4223A (zh) * 2001-12-03 2003-06-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体前部构造
US7080929B2 (en) * 2004-07-29 2006-07-25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a Kaisha Lamp unit in motorcycle
CN103129653A (zh) * 2011-11-30 2013-06-05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骑乘型车辆
US20140226350A1 (en) * 2013-02-14 2014-08-14 Honda Motor Co., Ltd. Saddle type vehicle
CN104554557A (zh) * 2013-10-22 2015-04-29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坐型车辆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4223A (zh) * 2001-12-03 2003-06-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体前部构造
US7080929B2 (en) * 2004-07-29 2006-07-25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a Kaisha Lamp unit in motorcycle
CN103129653A (zh) * 2011-11-30 2013-06-05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骑乘型车辆
US20140226350A1 (en) * 2013-02-14 2014-08-14 Honda Motor Co., Ltd. Saddle type vehicle
CN104554557A (zh) * 2013-10-22 2015-04-29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坐型车辆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99067A1 (en) * 2020-03-31 2021-10-07 Tvs Motor Company Limited Cowl assembly of a saddle type vehicle
CN115335278A (zh) * 2020-03-31 2022-11-11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鞍座型车辆的整流罩组件
CN115195915A (zh) * 2021-04-14 2022-10-18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乘式车辆
CN115195915B (zh) * 2021-04-14 2023-08-22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乘式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05261B (zh) 2020-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07219B1 (en) Saddle-riding type automotive vehicle
US10392067B2 (en) Lighting device structure including auxiliary illumination
CN102310899B (zh) 交通工具的灯配置结构
JP6490728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ヘッドライト構造
CN103963880B (zh) 跨坐型车辆
JP2009179242A (ja) 車両の後部灯火装置
CN109305261A (zh) 骑乘型车辆
EP3067235A2 (en) Vehicle lighting device
US11703203B2 (en) Lamp unit
JP2018052263A (ja) 車両用灯火器構造
KR100558426B1 (ko) 라이트 유닛
CN104554557B (zh) 跨坐型车辆
JP5624200B2 (ja) 車両の前照灯装置
JP2012151015A (ja) ヘッドライト
TW201601961A (zh) 跨坐型車輛
TWI581990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TWI643782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JP5952144B2 (ja) 灯火器構造
CN106627874A (zh) 车辆用后灯组合单元、及具备其的跨乘型车辆
TWI583585B (zh) Vehicle rear light combination unit, and with its straddle type vehicle
WO2018180432A1 (ja) 鞍乗型車両の灯火装置
TWI827070B (zh) 頭燈單元及傾斜車輛
TWI750581B (zh) 跨坐型車輛
TWI708700B (zh) 跨坐型車輛
JP6010079B2 (ja) 車両の前照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