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00400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00400A
CN109300400A CN201811290076.7A CN201811290076A CN109300400A CN 109300400 A CN109300400 A CN 109300400A CN 201811290076 A CN201811290076 A CN 201811290076A CN 109300400 A CN109300400 A CN 1093004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derlay substrate
sealant
display panel
area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9007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明
黄贤军
秦巍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9007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0040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00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004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6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 G02F1/16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by electrophoresi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对置的第二衬底基板以及封框胶;所述第一衬底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封框胶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之间,以将所述第一衬底基板和所述第二衬底基板粘结为一个整体,且所述封框胶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所述封框胶中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表面和所述第二衬底基板的表面直接接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以实现延长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提高用户体验的目的。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显示面板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以及公共场所的信息查询机等各种显示产品中,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在显示面板中,柔性显示面板由于其具有较佳的弯折性,而备受用户青睐。
现有的柔性显示面板中,通常包括第一衬底基板、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对置的第二衬底基板以及封框胶;第一衬底基板和第一衬底基板上均设置有多个用于实现图像显示的功能膜层,封框胶与位于第一衬底基板上的功能膜层和位于第二基板上的功能膜层相接触,以将第一衬底基板和第二衬底基板粘结。但是由于封框胶与功能膜层之间粘着力不强,容易出现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弯折过程中,封框胶与功能膜层相分离,显示面板损坏,无法正常显示,进而致使显示面板的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实现延长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提高用户体验的目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对置的第二衬底基板以及封框胶;
所述第一衬底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所述封框胶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之间,以将所述第一衬底基板和所述第二衬底基板粘结为一个整体,且所述封框胶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
所述封框胶中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表面和所述第二衬底基板的表面直接接触。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封框胶中至少部分区域与第一衬底基板的表面和第二衬底基板的表面直接接触,可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弯折过程中,封框胶与功能膜层相分离,进而使得显示面板损坏的不良现象出现,解决了现有的显示面板在使用过程中,因封框胶与功能膜层相分离,进而使得显示面板损坏,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缩短,用户体验差的问题,实现了延长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提高用户体验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图2中A1-A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衬底基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将图6中第一功能膜层去掉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制作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10、与第一衬底基板10对置的第二衬底基板20以及封框胶30;第一衬底基板10包括显示区11和围绕显示区11的非显示区12;封框胶30位于第一衬底基板10与第二衬底基板20之间,以将第一衬底基板10和第二衬底基板20粘结为一个整体,且封框胶30在第一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非显示区12内;封框胶30中至少部分区域与第一衬底基板10的表面和第二衬底基板20的表面直接接触。
其中,“封框胶30中至少部分区域与第一衬底基板10的表面和第二衬底基板20的表面直接接触”是指,封框胶30与第一衬底基板10的表面直接接触的位置处不设置其他膜层,同时封框胶30与第二衬底基板20的表面直接接触的位置处不设置其他膜层。这里的其他膜层包括缓冲层、平坦化层以及用于实现图像显示的功能膜层等。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封框胶30中至少部分区域与第一衬底基板10的表面和第二衬底基板20的表面直接接触,以替代现有的封框胶与功能膜层直接接触的方案,可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弯折过程中,封框胶与功能膜层、功能膜层与缓冲层,特别是缓冲层和衬底基板容易发生分离,进而使得显示面板损坏的不良现象出现。并且,研究表明,在柔性显示场景中,封框胶30与第一衬底基板10的表面(或第二衬底基板20的表面)之间的粘着力明显强于封框胶30与用于实现图像显示的功能膜层之间的粘着力。这样设置可以充分降低弯折时出现膜剥离现象的几率,实现了延长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提高用户体验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设置时,若封框胶30与第一衬底基板10的表面直接接触的位置在第一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为第一投影,封框胶30与第二衬底基板20的表面直接接触的位置在第二衬底基板20上的垂直投影为第二投影,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可以重合,也可以不重合。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沿图2中A1-A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和图3,该显示面板中,非显示区12包括连接走线布设区121和绑定区122;显示区11、走线布设区121和绑定区122沿第一方向(即图中X轴方向)依次排列,第一方向(即图中X轴方向)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平行;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功能膜层13,第一功能膜层13包括至少一个驱动电路131、至少一条连接导线132以及至少一个连接引脚133;连接引脚133位于绑定区122内,连接引脚133用于与其他电子器件(如驱动芯片或柔性线路板等)进行绑定并电气连接;驱动电路131通过连接导线132与连接引脚133电连接;连接导线132至少部分位于走线布设区121内;封框胶30包括第一子封框胶31和第二子封框胶32;第一子封框胶31在第一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与走线布设区121不重合,第二子封框胶32在第一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与走线布设区121重合;第一子封框胶31和第二子封框胶32围成闭合结合;闭合结构包围显示区11;除经过走线布设区121的部分外,连接导线132中剩余部分以及驱动电路131在第一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均位于闭合结合内;绑定区122位于闭合结构外;第一子封框胶31与第一衬底基板10的表面和第二衬底基板20的表面均直接接触。
由于驱动电路131需要通过连接导线132与连接引脚133电连接,才能够实现图像显示功能,因此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保证连接导线132不出现短路、断路问题。若采用将形成在相邻的连接导线132之间的区域的膜层刻蚀去除,以暴露第一衬底基板10的表面,设置第二子封框胶32与所暴露出的第一衬底基板10的表面直接接触的方案,在实际制作时,由于连接导线132通常很细,在将形成在相邻的连接导线132之间的区域的膜层刻蚀去除的过程中,极易损伤连接导线132,进而使得连接导线132出现短路、断路问题。与之相比,图2和图3中技术方案,可以确保第一功能膜层13,尤其是连接导线132不会出现短路、断路问题,对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无影响。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该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功能膜层21;第二功能膜层21位于第二衬底基板20靠近第一衬底基板10的一侧,第二功能膜层21在第一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闭合结构之内;第二子封框胶32与第二衬底基板20的表面直接接触;且第二子封框胶31与第一功能膜层13的表面直接接触。由于现有的显示面板中,第二功能膜层21往往不需要与其他电子器件(如柔性线路板)进行绑定并电气连接。通过设置第二功能膜层21在第一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闭合结构之内;第二子封框胶32与第二衬底基板20的表面直接接触;且第二子封框胶31与第一功能膜层13的表面直接接触,可以有效防止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弯折时,第二子封框胶32与第二衬底基板20相分离,进一步延长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封框胶30的粘着力大于或等于1N/25mm。研究表明,当封框胶30的粘着力大于或等于1N/25mm时,封框胶30与第一衬底基板10的表面(或第二衬底基板20的表面)之间的粘着效果较佳,弯折时出现膜剥离现象的几率较低。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衬底基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将图6中第一功能膜层去掉后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图7,该显示面板还包括缓冲层40;缓冲层40位于第一衬底基板10靠近第二衬底基板20的一侧。缓冲层40可以起到隔水作用,防止环境中的水蒸气从第一衬底基板10侧渗入到显示面板中,进而腐蚀第一功能膜层13或第二功能膜层21,造成显示不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缓冲层位于第一衬底基板靠近第二衬底基板的一侧这仅是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制。可选地,还可以设置缓冲层位于第二衬底基板靠近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还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中包括两个缓冲层,其中第一个缓冲层位于第一衬底基板靠近第二衬底基板的一侧,第二个缓冲层位于第二衬底基板靠近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这样设置可以同时防止环境中的水蒸气从第一衬底基板侧以及第二衬底基板侧渗入到显示面板中,进而腐蚀第一功能膜层或第二功能膜层,造成显示不良。
若缓冲层位于第一衬底基板靠近第二衬底基板的一侧,继续参见图5-图7,可选地,缓冲层40在第一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呈“凸”字形。“凸”字形的窄部(即“凸”字形的上半部分)位于由封框胶30形成的闭合结构之内,“凸”字形的宽部(即“凸”字形的下半部分)位于由封框胶30形成的闭合结构之外,使得第一功能膜层13在第一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该缓冲层40在第一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内。由于第一功能膜层13多包括金属膜层,而金属膜层对水蒸气较为敏感,极易被其腐蚀。这样设置可以有效防止环境中的水蒸气从第一衬底基板侧渗入到显示面板中,进而腐蚀第一功能膜层13。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可选地,缓冲层40在第一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闭合结构之内。由于封框胶30与第一衬底基板10的表面之间的粘着力明显强于封框胶30与缓冲层40之间的粘着力。这样设置可以进一步防止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弯折时,显示面板出现膜剥离问题,提高显示面板的耐弯折性,延长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提高用户体验。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9,在该显示面板中包括两个缓冲层40,其中第一个缓冲层41位于第一衬底基板10靠近第二衬底基板20的一侧,第二个缓冲层42位于第二衬底基板20靠近第一衬底基板10的一侧。第一个缓冲层41和第二个缓冲层42在第一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均位于闭合结构之内。由于封框胶30与第一衬底基板10的表面(或第二衬底基板20的表面)之间的粘着力明显强于封框胶30与缓冲层40之间的粘着力。这样设置可以进一步防止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弯折时,显示面板出现膜剥离问题,提高显示面板的耐弯折性,延长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提高用户体验。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制作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0,在制作时,在同一基础衬底01上顺次完成显示面板各制作工艺流程,最终使得同一基础衬底01上形成多个显示面板,相邻显示面板间隔设定距离。然后再对基础衬底进行切割,以得到一个个独立的显示面板。图10中仅示出了各显示面板中的封框胶30。图10中虚线表示切割线。
目前通常采用激光切割。若激光照射到封框胶30上,会在封框胶30上形成孔洞,孔洞的出现会致使封框胶30与第一衬底基板10的表面(或第二衬底基板20的表面)之间的粘着力降低;同时,孔洞的出现还会致使封框胶30的隔水性能下降。因此,可选地,如图9和图10所示,切割线与封框胶30边缘之间的距离a大于或等于50μm,且小于或等于150μm。
进一步地,继续参见图9,在切割完毕后,第一衬底基板10和第二衬底基板20靠近显示面板边缘的部分处于悬空状态,无支撑,在弯折过程中,很容易由于外力反射,撕裂形成裂纹。严重时,该裂纹会延伸到显示区11,进而影响显示。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1,为此,可选地,该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胶50;封胶50位于第一子封框胶31背离显示区11的一侧,以及第一衬底基板10与第二衬底基板20之间,以将第一衬底基板10和第二衬底基板20和第一子封框胶31粘结为一个整体。通过设置封胶50,可以为第一衬底基板10靠近显示面板边缘的部分和第二衬底基板20靠近显示面板边缘的部分提供支撑,进而降低在弯折时形成裂纹的可能性。
可选地,封胶50和封框胶30的材料均为可紫外光固化类材料。这样设置的原因是,可以利用紫外光对封胶50和封框胶30同时固化,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的复杂度,提高显示面板的制作效率。
可选地,第一衬底基板10和第二衬底基板20均为柔性衬底;封胶50的杨氏模量小于封框胶30的杨氏模量。这样,在弯折时,可以促使封胶50顺应外力弯曲,进一步减少裂纹出现的几率;在外力去除后,可以回弹,恢复原状。
上述技术方案中,该显示面板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或电子纸等。第一功能膜层13包括扫描线金属层、数据线金属层、公共电极层、触控电极层、以及绝缘层等。第二功能膜层21包括公共电极层、触控电极层、色阻层、黑矩阵以及绝缘层等。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2,该显示装置101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201。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其具有其所包括的显示面板相同或相应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衬底基板、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对置的第二衬底基板以及封框胶;
所述第一衬底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所述封框胶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之间,以将所述第一衬底基板和所述第二衬底基板粘结为一个整体,且所述封框胶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
所述封框胶中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表面和所述第二衬底基板的表面直接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连接走线布设区和绑定区;所述显示区、所述走线布设区和所述绑定区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平行;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功能膜层,所述第一功能膜层包括至少一个驱动电路、至少一条连接导线以及至少一个连接引脚;
所述连接引脚位于所述绑定区内,所述连接引脚用于与其他电子器件进行绑定并电气连接;
所述驱动电路通过所述连接导线与所述连接引脚电连接;所述连接导线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走线布设区内;
所述封框胶包括第一子封框胶和第二子封框胶;
所述第一子封框胶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走线布设区不重合,所述第二子封框胶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走线布设区重合;所述第一子封框胶和所述第二子封框胶围成闭合结合;所述闭合结构包围所述显示区;
除经过所述走线布设区的部分外,所述连接导线中剩余部分以及所述驱动电路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均位于所述闭合结合内;所述绑定区位于所述闭合结构外;
所述第一子封框胶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表面和所述第二衬底基板的表面均直接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功能膜层;
所述第二功能膜层位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靠近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功能膜层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闭合结构之内;
所述第二子封框胶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的表面直接接触;且所述第二子封框胶与所述第一功能膜层的表面直接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框胶的粘着力大于或等于1N/25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层;
所述缓冲层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靠近所述第二衬底基板的一侧;或者
所述缓冲层位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靠近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层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闭合结构之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胶;
所述封胶位于所述第一子封框胶背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之间,以将所述第一衬底基板和所述第二衬底基板和所述第一子封框胶粘结为一个整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胶和所述封框胶的材料均为可紫外光固化类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衬底基板和所述第二衬底基板均为柔性衬底;
所述封胶的杨氏模量小于所述封框胶的杨氏模量。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811290076.7A 2018-10-31 2018-10-31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93004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0076.7A CN109300400A (zh) 2018-10-31 2018-10-31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0076.7A CN109300400A (zh) 2018-10-31 2018-10-31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00400A true CN109300400A (zh) 2019-02-01

Family

ID=65146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90076.7A Pending CN109300400A (zh) 2018-10-31 2018-10-31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0040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4940A (zh) * 2020-04-26 2021-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终端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109434A (ko) * 2010-03-31 2011-10-06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플렉서블 표시판의 제조 방법
CN103424936A (zh) * 2013-08-30 2013-12-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EP2104876B1 (en) * 2006-12-19 2014-04-23 E Ink Corporation Electro-optic display with edge seal
CN104849905A (zh) * 2015-05-26 2015-08-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185239A (zh) * 2015-08-27 2015-1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弯曲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可弯曲显示装置
CN105511171A (zh) * 2016-02-03 2016-04-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05676491A (zh) * 2016-03-25 2016-06-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05679894U (zh) * 2016-06-15 2016-11-09 东莞市龙昌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可防水汽的液晶显示面板
WO2017002372A1 (ja) * 2015-07-01 2017-01-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06369886U (zh) * 2017-01-11 2017-08-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728848A (zh) * 2017-10-31 2018-02-2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04876B1 (en) * 2006-12-19 2014-04-23 E Ink Corporation Electro-optic display with edge seal
KR20110109434A (ko) * 2010-03-31 2011-10-06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플렉서블 표시판의 제조 방법
CN103424936A (zh) * 2013-08-30 2013-12-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4849905A (zh) * 2015-05-26 2015-08-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7002372A1 (ja) * 2015-07-01 2017-01-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5185239A (zh) * 2015-08-27 2015-1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弯曲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可弯曲显示装置
CN105511171A (zh) * 2016-02-03 2016-04-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05676491A (zh) * 2016-03-25 2016-06-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05679894U (zh) * 2016-06-15 2016-11-09 东莞市龙昌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可防水汽的液晶显示面板
CN206369886U (zh) * 2017-01-11 2017-08-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728848A (zh) * 2017-10-31 2018-02-2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4940A (zh) * 2020-04-26 2021-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89783B (zh) 柔性显示器背板组件、带该组件的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6324927B (zh) 显示装置
CN110649039B (zh) 柔性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08957880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JP6496664B2 (ja) 発光装置
CN103887315B (zh)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6456884B2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393791B1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용 백 플레이트 부재와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648415B1 (ko)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9801949A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215511A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16184772A (ja) 発光装置
TW200411266A (en) Touch pan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3904097A (zh) 包括触摸面板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JP7271694B2 (ja) 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10212089B (zh) 柔性oled显示面板
US20190385976A1 (en) A narrow-border display panel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0824503A (en) System havin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1728978A (zh)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110265522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1112802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KR20190100564A (ko) 표시 장치
CN109144320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614012A (zh) 偏光触控构件及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CN107577101B (zh) 电泳显示面板及电泳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