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86387B - 高频滤波器、多路复用器、高频前置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频滤波器、多路复用器、高频前置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86387B
CN109286387B CN201810795737.5A CN201810795737A CN109286387B CN 109286387 B CN109286387 B CN 109286387B CN 201810795737 A CN201810795737 A CN 201810795737A CN 109286387 B CN109286387 B CN 1092863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elastic wave
inductor
filter
wave reson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9573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86387A (zh
Inventor
加藤雅则
木户俊介
岩永穰
松原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286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863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863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863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1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esonators consisting of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material
    • H03H9/20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esonators consisting of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material having multiple resonato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46Filters
    • H03H9/54Filters comprising resonators of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material
    • H03H9/542Filters comprising resonators of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material including pass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56Modifications of input or output impedan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3F1/565Modifications of input or output impedan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induc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189High 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 H03F3/19High 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72Gated amplifiers, i.e. amplifiers which are rendered operative or inoperative by means of a control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0115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inductors and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2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esonator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46Filters
    • H03H9/54Filters comprising resonators of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material
    • H03H9/547Notch filters, e.g. notch BAW or thin film resonator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46Filters
    • H03H9/54Filters comprising resonators of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material
    • H03H9/56Monolithic crystal filters
    • H03H9/566Electric coupling means therefor
    • H03H9/568Electric coupling means therefor consisting of a ladder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46Filters
    • H03H9/54Filters comprising resonators of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material
    • H03H9/58Multiple crystal filters
    • H03H9/60Electric coupling means therefor
    • H03H9/605Electric coupling means therefor consisting of a ladder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46Filters
    • H03H9/64Filter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03H9/6406Filters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 H03H9/6409SAW notch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70Multiple-port network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ources or loads, working on different frequencies or frequency bands, to a common load or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70Multiple-port network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ources or loads, working on different frequencies or frequency bands, to a common load or source
    • H03H9/703Networks using bulk acoustic wave devices
    • H03H9/706Duplex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70Multiple-port network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ources or loads, working on different frequencies or frequency bands, to a common load or source
    • H03H9/72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03H9/725Duplex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53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11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the amplifier being a dual or triple band amplifier, e.g. 900 and 1800 MHz, e.g. switched or not switched, simultaneously or not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45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the amplifier being a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covered by H03F3/00
    • H03F2203/72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ated amplifiers, i.e. amplifiers which are rendered operative or inoperative by means of a control signal
    • H03F2203/7209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ated amplifiers, i.e. amplifiers which are rendered operative or inoperative by means of a control signal the gated amplifier being switched from a first band to a second band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17Structural details of sub-circuits of frequency selective networks
    • H03H7/1708Comprising bridging elements, i.e. elements in a series path without own reference to ground and spanning branching nodes of another series path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17Structural details of sub-circuits of frequency selective networks
    • H03H7/1741Comprising typical LC combinations, irrespective of presence and location of additional resistors
    • H03H7/1758Series LC in shunt or branch path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17Structural details of sub-circuits of frequency selective networks
    • H03H7/1741Comprising typical LC combinations, irrespective of presence and location of additional resistors
    • H03H7/1766Parallel LC in series path

Abstract

提供能够实现通带内的插入损耗的降低,并实现阻带的宽频带化的高频滤波器。连接在输入输出端子(91)与输入输出端子(92)之间的高频滤波器(1)具备串联臂谐振子(S11)以及(S12)及并联臂谐振子(P11)以及(P12)、以及构成LC谐振电路(11)的电感器(L11),通过串联臂谐振子(S11)以及(S12)及并联臂谐振子(P11)以及(P12)的谐振频率或者反谐振频率构成的第一衰减极点的频率、以及通过LC谐振电路(11)的谐振频率构成的第二衰减极点的频率包含于高频滤波器(1)的一个阻带,第一衰减极点的频率与第二衰减极点的频率相比位于高频滤波器(1)的通带的附近。

Description

高频滤波器、多路复用器、高频前置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弹性波谐振子的高频滤波器、多路复用器、高频前置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使用弹性波谐振子的高频滤波器。例如,公开了具备LC谐振电路和弹性波谐振子的高频滤波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高频滤波器中,弹性波谐振子以及LC谐振电路分别构成带阻滤波器(BEF)。由此,能够在通带附近形成基于弹性波谐振子的阻带、和与弹性波谐振子的阻带相比高一个倍频程以上的LC谐振电路的阻带的两个阻带。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9-538005号公报
然而,上述以往的高频滤波器虽然通过基于弹性波谐振子的陡峭的衰减极点,能够提高从通带形成到阻带的衰减斜率的陡度,但基于弹性波谐振子的阻带较窄。例如,近年为了与载波聚合(CA)对应,而使用将多个高频滤波器的一端的端子共用端子化的多路复用器。在这样的多路复用器中,设计为多个高频滤波器中的一个高频滤波器的阻带与其它的高频滤波器的通带重复。但是,在一个高频滤波器的阻带较窄的情况下,难以使其它的高频滤波器的通带的信号充分地衰减。与此相对,例如若使高频滤波器具备的弹性波谐振子的数目增加,则能够实现该阻带的宽频带化,但与增加弹性波谐振子的数目相对应地,通带内的插入损耗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提供能够实现通带内的插入损耗的降低,并实现阻带的宽频带化的高频滤波器等。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是连接在第一输入输出端子与第二输入输出端子之间的高频滤波器,具备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子、和构成LC谐振电路的一部分的第一电感器,通过上述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子的谐振频率或者反谐振频率构成的第一衰减极点的频率、以及通过上述LC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构成的第二衰减极点的频率包含于上述高频滤波器的一个阻带,上述第一衰减极点的频率与上述第二衰减极点的频率相比位于上述高频滤波器的通带的附近。
在这样构成的高频滤波器中,由于第一衰减极点的频率位于高频滤波器的通带的附近,所以通过基于弹性波谐振子的陡峭的第一衰减极点,能够提高高频滤波器的从通带形成到一个阻带的衰减斜率的陡度,能够降低通带内的插入损耗。另外,由于第一衰减极点的频率与第二衰减极点的频率包含于该一个阻带,换句话说,由于通过第一衰减极点和第二衰减极点形成该一个阻带,所以通过基于LC谐振电路的平缓的第二衰减极点能够拓宽该一个阻带。因此,能够实现通带内的插入损耗的降低,并实现阻带的宽频带化。
另外,也可以上述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子通过电容成分构成低通滤波器或者高通滤波器。
据此,由于弹性波谐振子具有电容成分,所以通过将电感器与弹性波谐振子连接能够构成低通滤波器或者高通滤波器,能够通过低通滤波器或者高通滤波器形成宽频带的通带。另外,通过使弹性波谐振子以及LC谐振电路作为陷波滤波器进行动作,使该通带的一部分衰减,能够实现通带内的插入损耗的降低,并实现阻带的宽频带化,并且,也能够实现通带的宽频带化。
另外,也可以上述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子由第一弹性波谐振子以及第二弹性波谐振子构成,上述高频滤波器还具备第一电容器、第二电感器、以及第三电感器,上述第一电感器、上述第二电感器、以及上述第二弹性波谐振子在连接上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与上述第二输入输出端子的路径上串联连接,上述第一电容器与上述第一电感器并联连接,上述第一弹性波谐振子连接在上述路径上与上述第二电感器直接连接的节点与地线之间,上述第三电感器连接在上述路径上与上述第二弹性波谐振子直接连接的节点与地线之间,上述第一电容器与上述第一电感器一起构成LC并联谐振电路作为上述LC谐振电路,上述第二电感器与上述第一弹性波谐振子的电容成分一起构成上述低通滤波器,上述第三电感器与上述第二弹性波谐振子的电容成分一起构成上述高通滤波器。
另外,也可以上述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子由第一弹性波谐振子构成,上述高周波滤波器还具备第一电容器,上述第一电感器设在连接上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与上述第二输入输出端子的路径上,上述第一电容器与上述第一电感器并联连接,上述第一弹性波谐振子连接在上述路径上与上述第一电感器直接连接的节点与地线之间,上述第一电容器与上述第一电感器一起构成LC并联谐振电路作为上述LC谐振电路,上述第一电感器还与上述第一弹性波谐振子的电容成分一起构成上述低通滤波器。
据此,能够实现具有是1427-2200MHz这样的宽频带,并且高频侧的衰减斜率的陡度较高的通带、以及与该通带相比存在于高频侧且为2300-2690MHz这样的宽频带的阻带的高频滤波器。
另外,也可以上述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子由第二弹性波谐振子构成,上述高频滤波器还具备第一电容器,上述第二弹性波谐振子设在连接上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与上述第二输入输出端子的路径上,上述第一电容器与上述第一电感器串联连接,串联连接上述第一电容器与上述第一电感器的电路连接在上述路径上与上述第二弹性波谐振子直接连接的节点与地线之间,上述第一电容器与上述第一电感器一起构成LC串联谐振电路作为上述LC谐振电路,上述第一电感器还与上述第二弹性波谐振子的电容成分一起构成上述高通滤波器。
据此,能够实现具有是1710-2200MHz这样的宽频带,并且高频侧的衰减斜率的陡度较高的通带、以及与该通带相比存在于高频侧且为2300-2690MHz这样的宽频带的阻带的高频滤波器。另外,也能够实现具有是1710-2690MHz这样的宽频带,并且低频侧的衰减斜率的陡度较高的通带、以及与该通带相比存在于低频侧且为1427-1606MHz这样的宽频带的阻带的高频滤波器。
另外,也可以上述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子由第二弹性波谐振子构成,上述高频滤波器还具备第一电容器、和第三电感器,上述第二弹性波谐振子设在连接上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与上述第二输入输出端子的路径上,上述第一电容器与上述第一电感器串联连接,串联连接上述第一电容器与上述第一电感器的电路连接在上述路径与地线之间,上述第三电感器连接在上述路径上与上述第二弹性波谐振子直接连接的节点与地线之间,上述第一电容器与上述第一电感器一起构成LC串联谐振电路作为上述LC谐振电路,上述第三电感器与上述第二弹性波谐振子的电容成分一起构成上述高通滤波器。
据此,能够实现具有是2300-2690MHz这样的宽频带,并且低频侧的衰减斜率的陡度较高的通带、以及与该通带相比存在于低频侧且为1427-2200MHz这样的宽频带的阻带的高频滤波器。
另外,也可以上述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子由第一串联臂谐振子、第二串联臂谐振子以及第一并联臂谐振子构成,上述第一串联臂谐振子与上述第二串联臂谐振子串联连接在连接上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与上述第二输入输出端子的路径上,上述第一并联臂谐振子连接在上述第一串联臂谐振子和上述第二串联臂谐振子之间的节点与地线之间,上述第一电感器与串联连接了上述第一串联臂谐振子与上述第二串联臂谐振子的电路并联连接,上述第一串联臂谐振子以及上述第二串联臂谐振子的电容成分与上述第一电感器一起构成LC并联谐振电路作为上述LC谐振电路,上述第一串联臂谐振子、上述第二串联臂谐振子以及上述第一并联臂谐振子构成带通滤波器。
据此,能够实现具有低频侧的衰减斜率的陡度较高的2300-2400MHz的通带、以及与该通带相比存在于低频侧且为1427-2200MHz这样的宽频带的阻带的高频滤波器。
另外,也可以上述高频滤波器还具备构成第二LC谐振电路的一部分的第四电感器、和第一电容器,上述第一电容器与上述第四电感器串联连接,串联连接上述第一电容器与上述第四电感器的电路连接在上述路径上与上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或者上述第二输入输出端子直接连接的节点与地线之间,串联连接上述第一电容器与上述第四电感器的电路与上述第一电感器一起构成LC串联谐振电路作为上述第二LC谐振电路。
据此,能够实现具有低频侧的衰减斜率的陡度较高的2496-2690MHz的通带、以及与该通带相比存在于低频侧且为1427-2400MHz这样的宽频带的阻带的高频滤波器。另外,也能够实现具有低频侧的衰减斜率的陡度较高的2300-2690MHz的通带、以及与该通带相比存在于低频侧且为1427-2200MHz这样的宽频带的阻带的高频滤波器。
另外,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多路复用器具备包含至少一个上述的高频滤波器的多个滤波器,且上述多个滤波器的输入端子或者输出端子与共用端子直接或者间接连接。
据此,能够提供能够实现通带内的插入损耗的降低,并实现阻带的宽频带化的多路复用器。
另外,也可以上述多个滤波器是两个滤波器。
据此,能够提供能够实现通带内的插入损耗的降低,并实现阻带的宽频带化的双工器。
另外,也可以是上述多个滤波器是三个滤波器。
据此,能够提供能够实现通带内的插入损耗的降低,并实现阻带的宽频带化的三工器。
另外,也可以上述三个滤波器包含将600MHz~960MHz作为通带的滤波器、将1427MHz~2200MHz作为通带的滤波器、以及将2300MHz~2690MHz作为通带的滤波器。
据此,能够有选择地或者同时地发送接收600MHz~960MHz的频带的信号、1427MHz~2200MHz的频带的信号、以及2300MHz~2690MHz的频带的信号。
另外,也可以上述多个滤波器是四个滤波器。
据此,能够提供能够实现通带内的插入损耗的降低,并实现阻带的宽频带化的四工器。
另外,也可以上述四个滤波器包含将600MHz~960MHz作为通带的滤波器、将1427MHz~2200MHz作为通带的滤波器、将2300MHz~2400MHz作为通带的滤波器、以及将2496MHz~2690MHz作为通带的滤波器。
据此,能够有选择地或者同时地发送接收600MHz~960MHz的频带的信号、1427MHz~2200MHz的频带的信号、2300MHz~2400MHz的频带的信号、以及2496MHz~2469MHz的频带的信号。
另外,也可以上述多个滤波器包含有低通滤波器。
据此,能够通过低通滤波器实现将600MHz~960MHz作为通带的滤波器。
另外,也可以同时发送接收与上述多个滤波器的各个对应的多个频带的信号。
据此,能够与载波聚合(CA)对应。
另外,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高频前置电路具备上述的多路复用器、和与上述多路复用器直接或者间接连接的开关。
据此,能够提供能够实现通带内的插入损耗的降低,并实现阻带的宽频带化的高频前置电路。
另外,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高频前置电路具备上述的多路复用器、和与上述多路复用器直接或者间接连接的放大电路。
据此,能够提供能够实现通带内的插入损耗的降低,并实现阻带的宽频带化的高频前置电路。
另外,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通信装置具备对由天线元件发送接收的高频信号进行处理的RF信号处理电路、和在上述天线元件与上述RF信号处理电路之间传递上述高频信号的上述的高频前置电路。
据此,能够提供能够实现通带内的插入损耗的降低,并实现阻带的宽频带化的通信装置。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等,能够实现通带内的插入损耗的降低,并实现阻带的宽频带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的电路构成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的滤波器特性的图。
图3是实施例2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的电路构成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2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的滤波器特性的图。
图5是实施例3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的电路构成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3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的滤波器特性的图。
图7是实施例4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的电路构成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4的高频滤波器的滤波器特性的图。
图9是实施例5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的电路构成图。
图10是表示实施例5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的滤波器特性的图。
图11是实施例6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的电路构成图。
图12是表示实施例6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的滤波器特性的图。
图13是实施例7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的电路构成图。
图14是表示实施例7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的滤波器特性的图。
图15是实施例8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的电路构成图。
图16是表示实施例8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的滤波器特性的图。
图17是实施例9所涉及的多路复用器(三工器)的电路构成图。
图18是实施例10所涉及的多路复用器(双工器)的电路构成图。
图19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通信装置的电路构成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3、4、5、6、7、8…高频滤波器,11、21、22、31、41、51、61、71、81…LC谐振电路,12、23…低通滤波器(LPF),13、32、42、52…高通滤波器(HPF),62、72…第二LC谐振电路,63、73、82、161、162、163、164、165、166、168…带通滤波器(BPF),91…输入输出端子(第一输入输出端子),92…输入输出端子(第二输入输出端子),93…共用端子,101…多路复用器(三工器),102…多路复用器(双工器),111、112、113、114、115、116…开关,121、122、123…放大电路,130…高频前置电路,140…RF信号处理电路(RFIC),150…通信装置,ANT…天线元件,C11、C21、C22、C42、C52、C61、C71…电容器(第一电容器),C41、C51…电容器,L11、L21、L22、L32、L41、L51、L61、L71、L81…电感器(第一电感器),L12…电感器(第二电感器),L13、L31、L33、L52、L53…电感器(第三电感器),L62、L72…电感器(第四电感器),P11、P12、P21、P22…并联臂谐振子(第一弹性波谐振子),S11、S12、S31、S32、S33、S34、S41、S51、S52、S53…串联臂谐振子(第二弹性波谐振子),S61、S71、S81…串联臂谐振子(第一串联臂谐振子),S62、S73、S83…串联臂谐振子(第二串联臂谐振子),S72、S82…串联臂谐振子(弹性波谐振子),P61、P71、P72、P81、P82…并联臂谐振子(第一并联臂谐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均示出概括或者具体的例子。以下的实施方式所示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以及连接方式等是一个例子,并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定的主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中,未记载于独立权利要求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有时对实际上相同的构成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或者简化重复的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连接”不仅包含直接连接的情况,也包含经由其它的元件等电连接的情况。
(实施方式1)
以下,使用实施例1~8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的构成以及滤波器特性进行说明。在实施例1~8中,在各高频滤波器连接在第一输入输出端子与第二输入输出端子之间,且具备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子、和构成LC谐振电路的一部分的第一电感器这一点相同。另外,在实施例1~8中,在由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子的谐振频率或者反谐振频率构成的第一衰减极点的频率、以及由LC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构成的第二衰减极点的频率包含于高频滤波器的一个阻带,且第一衰减极点的频率与第二衰减极点的频率相比位于高频滤波器的通带的附近这一点相同。以下,使用图1~图16对实施例1~8进行说明。
[1.实施例1]
对实施例1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1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1的电路构成图。图1所示的高频滤波器1具备电感器L11、L12以及L13、电容器C11、串联臂谐振子S11以及S12、并联臂谐振子P11以及P12、输入输出端子91(第一输入输出端子)以及92(第二输入输出端子)。在实施例1中,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子由串联臂谐振子S11以及S12、及并联臂谐振子P11以及P12构成。在将输入输出端子91作为输入高频信号的输入端子的情况下,输入输出端子92成为输出端子,在将输入输出端子92作为输入高频信号的输入端子的情况下,输入输出端子91成为输出端子。
电感器L11是构成LC谐振电路11的一部分的第一电感器,设在连接输入输出端子91与输入输出端子92的路径上。电感器L11与输入输出端子91连接。电感器L12是设在该路径上的第二电感器,与电感器L11连接。串联臂谐振子S11以及S12是设在该路径上的第二弹性波谐振子,串联臂谐振子S11与电感器L12连接,串联臂谐振子S12与串联臂谐振子S11以及输入输出端子92连接。电感器L11、电感器L12、串联臂谐振子S11、以及串联臂谐振子S12在该路径上串联连接。
电容器C11是与电感器L11并联连接的第一电容器。电容器C11与电感器L11一起构成LC并联谐振电路作为LC谐振电路11。
并联臂谐振子P11以及P12是连接在连接输入输出端子91与输入输出端子92的路径上与电感器L12直接连接的节点与地线之间的第一弹性波谐振子。具体而言,并联臂谐振子P11与电感器L11和电感器L12之间的节点、和地线连接,并联臂谐振子P12与电感器L12和串联臂谐振子S11之间的节点、和地线连接。电感器L12与并联臂谐振子P11以及P12的电容成分一起构成低通滤波器(LPF)12。此外,直接连接是指中间不经由其它的部件而连接。
电感器L13是连接在连接输入输出端子91与输入输出端子92的路径上与串联臂谐振子S11以及S12直接连接的节点与地线之间的第三电感器。具体而言,电感器L13与串联臂谐振子S11和串联臂谐振子S12之间的节点、和地线连接。电感器L13与串联臂谐振子S11以及S12的电容成分一起构成高通滤波器(HPF)13。
此外,构成LC谐振电路11的第一电感器的个数以及第一电容器的个数并不限定于分别为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另外,构成LPF12的第二电感器的个数(串联连接数)并不限定于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第一弹性波谐振子的个数(并联连接数)并不限定于两个也可以是一个或者三个以上。另外,构成HPF13的第三电感器的个数(并联连接数)并不限定于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第二弹性波谐振子的个数(串联连接数)也可以是一个或者三个以上。另外,虽然高频滤波器1具备一个LC谐振电路11,但也可以具备两个以上的LC谐振电路。例如,高频滤波器1只要至少由电感器L11~L13、电容器C11、并联臂谐振子P11、以及串联臂谐振子S11构成即可。
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子(在实施例1中,是串联臂谐振子S11以及S12、及并联臂谐振子P11以及P12)是使用弹性波的谐振子,例如,是利用了SAW(Surface Acoustic Wave:弹性表面波)的谐振子,利用了BAW(Bulk Acoustic Wave:体声波)的谐振子,或者FBAR(FilmBulk Acoustic Resonator:薄膜体声波谐振子)等。此外,SAW不仅包含表面波也包含边界波。这里,使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子为SAW谐振子。由此,能够通过形成在具有压电性的基板上的IDT(InterDigital Transducer:叉指换能器)电极构成高频滤波器1,所以能够实现具有陡度较高的通过特性的小型并且低背的滤波电路。此外,具有压电性的基板是至少表面具有压电性的基板。该基板例如也可以在表面具备压电薄膜,且由音速与该压电薄膜不同的膜以及支承基板等的层叠体构成。另外,该基板例如也可以是包含高音速支承基板、和形成在高音速支承基板上的压电薄膜的层叠体;包含高音速支承基板、形成在高音速支承基板上的低音速膜、以及形成在低音速膜上的压电薄膜的层叠体;或者包含支承基板、形成在支承基板上的高音速膜、形成在高音速膜上的低音速膜、以及形成在低音速膜上的压电薄膜的层叠体。此外,该基板也可以在基板整体具有压电性。对于实施例2~8说明的弹性波谐振子也相同,所以在实施例2~8中省略说明。
接下来,对实施例1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1的滤波器特性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1的滤波器特性的图。
串联臂谐振子S11以及S12、及并联臂谐振子P11以及P12具有电容成分,所以通过连接电感器L12与并联臂谐振子P11以及P12构成LPF12,通过连接电感器L13与串联臂谐振子S11以及S12构成HPF13。
在高频滤波器1中,通过LPF12以及HPF13能够形成宽频带的通带。例如,通过将LPF12以及HPF13设计为LPF12的通带与HPF13的通带连续,能够形成一个宽频带的通带。另外,串联臂谐振子S11以及S12、并联臂谐振子P11以及P12、及LC谐振电路11通过分别适当地调整设计参数,作为在各自的谐振频率或者反谐振频率使通过特性衰减的陷波滤波器进行动作。由此,串联臂谐振子S11以及S12、并联臂谐振子P11以及P12、及LC谐振电路11使由LPF12以及HPF13形成的宽频带的通带的一部分衰减。通过使宽频带的通带的一部分衰减,例如能够在与使其衰减的频带相比低频侧和高频侧形成两个通带。此外,谐振频率是指谐振子或者谐振电路的阻抗极小(理想而言是0)的频率,反谐振频率是指谐振子或者谐振电路的阻抗极大(理想而言是无限大)的频率。
例如,图2中的A部分所示的衰减极点(称为衰减极点A)与串联臂谐振子S12的反谐振频率对应,图2中的B部分所示的衰减极点(称为衰减极点B)与串联臂谐振子S11的反谐振频率对应,图2中的C部分所示的衰减极点(称为衰减极点C)与并联臂谐振子P11的谐振频率对应,图2中的D部分所示的衰减极点(称为衰减极点D)与并联臂谐振子P12的谐振频率对应。另外,例如,图2中的E部分所示的衰减极点(称为衰减极点E)与LC谐振电路11的谐振频率对应。
如图2所示,由串联臂谐振子S11以及S12的反谐振频率、及并联臂谐振子P11以及P12的谐振频率构成的衰减极点A~D(第一衰减极点)的频率、以及由LC谐振电路11的谐振频率构成的衰减极点E(第二衰减极点)的频率包含于高频滤波器1的一个阻带。由此,由衰减极点A~D和衰减极点E形成该一个阻带,所以通过基于LC谐振电路11的平缓的衰减极点E能够拓宽该一个阻带。此外,一个阻带例如是指插入损耗在10dB以上的频带。具体而言,一个阻带是指随着频率增高,插入损耗增大并成为10dB以上,之后插入损耗成为10dB以下为止的频率的频带。例如,在随着频率增高,插入损耗成为10dB以上之后在10dB以下,并再次成为10dB以上之后成为10dB以下的情况下,存在两个阻带。
另外,衰减极点A~D的频率与衰减极点E的频率相比位于高频滤波器1的通带的附近。由于弹性波谐振子的衰减极点陡度较高,衰减极点A~D(特别是衰减极点A)的频率位于高频滤波器1的通带的附近,所以通过陡峭的衰减极点A~D,能够提高从高频滤波器1的通带形成到该一个阻带的衰减斜率的陡度。
在实施例1中,通过适当地调整串联臂谐振子S11以及S12、并联臂谐振子P11以及P12、电感器L11~L13、以及电容器C11的设计参数,高频滤波器1的通带成为作为从MLB(Middle Low Band:中低频段)到MB(Middle Band:中频段)的频带的1427-2200MHz。另外,高频滤波器1的阻带成为作为HB(High Band:高频段)的2300-2690MHz。
由此,能够实现具有是1427-2200MHz这样的宽频带,并且高频侧的衰减斜率的陡度较高的通带、以及与该通带相比存在于高频侧且为2300-2690MHz这样的宽频带的阻带的高频滤波器。这样,能够实现通带内的插入损耗的降低,并实现阻带的宽频带化。
[2.实施例2]
对实施例2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2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3是实施例2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2的电路构成图。图2所示的高频滤波器2具备电感器L21以及L22、电容器C21以及C22、并联臂谐振子P21以及P22、输入输出端子91(第一输入输出端子)以及92(第二输入输出端子)。在实施例2中,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子由并联臂谐振子P21以及P22构成。
电感器L21以及L22是构成LC谐振电路21以及22的一部分的第一电感器,设在连接输入输出端子91与输入输出端子92的路径上。电感器L21与输入输出端子91连接,电感器L22与输入输出端子92连接。电感器L21与电感器L22在该路径上串联连接。
电容器C21以及C22是与电感器L21以及L22并联连接的第一电容器。具体而言,电容器C21与电感器L21并联连接,电容器C22与电感器L22并联连接。电容器C21与电感器L21一起构成LC并联谐振电路作为LC谐振电路21,电容器C22与电感器L22一起构成LC并联谐振电路作为LC谐振电路22。
并联臂谐振子P21以及P22是连接在连接输入输出端子91与输入输出端子92的路径上与电感器L21以及L22直接连接的节点与地线之间的第一弹性波谐振子。具体而言,并联臂谐振子P21与电感器L21和电感器L22之间的节点、和地线连接,并联臂谐振子P22与电感器L22和输入输出端子92之间的节点、和地线连接。电感器L21以及L22还与并联臂谐振子P21以及P22的电容成分一起构成LPF23。电感器L21以及L22构成LC并联谐振电路,并且也构成LPF23。
此外,构成LC谐振电路21以及22的第一电感器的个数以及第一电容器的个数并不限定于分别为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另外,虽然高频滤波器2具备两个LC谐振电路,但也可以具备一个或者三个以上。另外,构成LPF23的第一电感器的个数(串联连接数)并不限定于两个也可以是一个或者三个以上,第一弹性波谐振子的个数(并联连接数)并不限定于两个也可以是一个或者三个以上。例如,高频滤波器2只要至少由电感器L21、电容器C21、以及并联臂谐振子P21构成即可。
接下来,对实施例2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2的滤波器特性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实施例2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2的滤波器特性的图。
并联臂谐振子P21以及P22具有电容成分,所以通过连接电感器L21以及L22和并联臂谐振子P21以及P22构成LPF23。
在高频滤波器2中,能够通过LPF23形成宽频带的通带。另外,并联臂谐振子P21以及P22、及LC谐振电路21以及22通过分别适当地调整设计参数,而作为在各自的谐振频率使通过特性衰减的陷波滤波器进行动作。由此,并联臂谐振子P21以及P22、及LC谐振电路21以及22使通过LPF23形成的宽频带的通带的一部分衰减。
例如,图4中的A部分所示的衰减极点(称为衰减极点A)与并联臂谐振子P21的谐振频率对应,图4中的B部分所示的衰减极点(称为衰减极点B)与并联臂谐振子P22的谐振频率对应。另外,例如,图4中的C部分所示的衰减极点(称为衰减极点C)与LC谐振电路21的谐振频率对应,图4中的D部分所示的衰减极点(称为衰减极点D)与LC谐振电路22的谐振频率对应。
如图4所示,由并联臂谐振子P21以及P22的谐振频率构成的衰减极点A以及B(第一衰减极点)的频率、以及由LC谐振电路21以及22的谐振频率构成的衰减极点C以及D(第二衰减极点)的频率包含于高频滤波器2的一个阻带。由此,通过衰减极点A以及B和衰减极点C以及D形成该一个阻带,所以通过基于LC谐振电路21以及22的平缓的衰减极点C以及D能够拓宽该一个阻带。
另外,衰减极点A以及B的频率与衰减极点C以及D的频率相比位于高频滤波器2的通带的附近。由于基于弹性波谐振子的衰减极点的陡度较高,且衰减极点A以及B(特别是衰减极点A)的频率位于高频滤波器2的通带的附近,所以通过陡峭的衰减极点A以及B,能够提高从高频滤波器2的通带形成到该一个阻带的衰减斜率的陡度。
在实施例2中,通过适当地调整并联臂谐振子P21以及P22、电感器L21以及L22、电容器C21以及C22的设计参数,高频滤波器2的通带成为作为从MLB到MB的频带的1427-2200MHz。另外,高频滤波器2的阻带成为作为HB的2300-2690MHz。
由此,能够实现具有是1427-2200MHz这样的宽频带,并且高频侧的衰减斜率的陡度较高的通带、以及与该通带相比存在于高频侧且为2300-2690MHz这样的宽频带的阻带的高频滤波器。这样,能够实现通带内的插入损耗的降低,并且实现阻带的宽频带化。
[3.实施例3]
对实施例3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3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5是实施例3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3的电路构成图。图5所示的高频滤波器3具备电感器L31~L33、电容器C31、串联臂谐振子S31~S34、输入输出端子91(第一输入输出端子)以及92(第二输入输出端子)。在实施例3中,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子由串联臂谐振子S31~S34构成。
串联臂谐振子S31~S34是设在连接输入输出端子91与输入输出端子92的路径上的第二弹性波谐振子,串联臂谐振子S31与输入输出端子91连接,串联臂谐振子S32与串联臂谐振子S31连接,串联臂谐振子S33与串联臂谐振子S32连接,串联臂谐振子S34与串联臂谐振子S33以及输入输出端子92连接。串联臂谐振子S31~S34在该路径上串联连接。
电感器L32是构成LC谐振电路31的一部分的第一电感器。电容器C31是与电感器L32串联连接的第一电容器。串联连接电容器C31与电感器L32的电路连接在连接输入输出端子91与输入输出端子92的路径上与第二弹性波谐振子(例如串联臂谐振子S32)直接连接的节点与地线之间。具体而言,该电路与串联臂谐振子S32和串联臂谐振子S33之间的节点、和地线连接。电容器C31与电感器L32一起构成LC串联谐振电路作为LC谐振电路31。
电感器L31以及L33是连接在连接输入输出端子91与输入输出端子92的路径上与串联臂谐振子S31~S34直接连接的节点与地线之间的第三电感器。具体而言,电感器L31与串联臂谐振子S31和串联臂谐振子S32之间的节点、和地线连接,电感器L33与串联臂谐振子S33和串联臂谐振子S34之间的节点、和地线连接。电感器L31~L33与串联臂谐振子S31~S34的电容成分一起构成HPF32。电感器L32构成LC串联谐振电路,并且也构成HPF32。
此外,构成LC谐振电路31的第一电感器的个数以及第一电容器的个数并不限定于分别为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另外,虽然高频滤波器3具备一个LC谐振电路31,但也可以具备两个以上的LC谐振电路。另外,构成HPF32的第一电感器或者第三电感器的个数(并联连接数)并不限定于三个也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四个以上,第二弹性波谐振子的个数(串联连接数)并不限定于四个也可以是一个到三个或者五个以上。例如,高频滤波器3只要至少由电感器L32、电容器C31以及串联臂谐振子S32构成即可。
接下来,对实施例3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3的滤波器特性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实施例3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3的滤波器特性的图。
串联臂谐振子S31~S34具有电容成分,所以通过连接电感器L31~L33与串联臂谐振子S31~S34构成HPF32。
在高频滤波器3中,能够通过HPF32形成宽频带的通带。另外,串联臂谐振子S31~S34、及LC谐振电路31通过分别适当地调整设计参数,而作为在各自的谐振频率或者反谐振频率使通过特性衰减的陷波滤波器进行动作。由此,串联臂谐振子S31~S34以及LC谐振电路31使通过HPF32形成的宽频带的通带的一部分衰减。
例如,图6中的A部分所示的衰减极点(称为衰减极点A)与串联臂谐振子S34的反谐振频率对应,图6中的B部分所示的衰减极点(称为衰减极点B)与串联臂谐振子S32的反谐振频率对应,图6中的C部分所示的衰减极点(称为衰减极点C)与串联臂谐振子S33的反谐振频率对应,图6中的D部分所示的衰减极点(称为衰减极点D)与串联臂谐振子S31的反谐振频率对应。另外,例如,图6中的E部分所示的衰减极点(称为衰减极点E)与LC谐振电路31的谐振频率对应。
如图6所示,由串联臂谐振子S31~S34的反谐振频率构成的衰减极点A~D(第一衰减极点)的频率、以及由LC谐振电路31的谐振频率构成的衰减极点E(第二衰减极点)的频率包含于高频滤波器3的一个阻带。由此,通过衰减极点A~D和衰减极点E形成该一个阻带,所以通过基于LC谐振电路31的平缓的衰减极点E能够拓宽该一个阻带。
另外,衰减极点A~D的频率与衰减极点E的频率相比位于高频滤波器3的通带的附近。由于基于弹性波谐振子的衰减极点的陡度较高,且衰减极点A~D(特别是衰减极点A)的频率位于高频滤波器3的通带的附近,所以通过陡峭的衰减极点A~D,能够提高从高频滤波器3的通带形成到该一个阻带的衰减斜率的陡度。
在实施例3中,通过适当地调整串联臂谐振子S31~S34、电感器L31~L33、以及电容器C31的设计参数,高频滤波器3的通带成为作为MB的1710-2200MHz。另外,高频滤波器3的阻带成为作为HB的2300-2690MHz。
由此,能够实现具有是1710-2200MHz这样的宽频带,并且高频侧的衰减斜率的陡度较高的通带、以及与该通带相比存在于高频侧且为2300-2690MHz这样的宽频带的阻带的高频滤波器。这样,能够实现通带内的插入损耗的降低,并且实现阻带的宽频带化。
[4.实施例4]
实施例4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4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7是实施例4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4的电路构成图。图7所示的高频滤波器4具备电感器L41、电容器C41以及C42、串联臂谐振子S41、输入输出端子91(第一输入输出端子)以及92(第二输入输出端子)。在实施例4中,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子由串联臂谐振子S41构成。
电容器C41设在连接输入输出端子91与输入输出端子92的路径上,与输入输出端子91连接。串联臂谐振子S41是设在该路径上的第二弹性波谐振子,并与电容器C41以及输入输出端子92连接。电容器C41与串联臂谐振子S41在该路径上串联连接。
电感器L41是构成LC谐振电路41的一部分的第一电感器。电容器C42是与电感器L41串联连接的第一电容器。串联连接电容器C42与电感器L41的电路连接在连接输入输出端子91与输入输出端子92的路径上与串联臂谐振子S41直接连接的节点与地线之间。具体而言,该电路与电容器C42和串联臂谐振子S41之间的节点、和地线连接。电容器C42与电感器L41一起构成LC串联谐振电路作为LC谐振电路41。
电感器L41与电容器C41以及串联臂谐振子S41的电容成分一起构成HPF42。电感器L41构成LC串联谐振电路,并且也构成HPF42。在实施例3中,为了构成HPF32,而使用串联臂谐振子S31~S34的电容成分,但也可以如实施例4那样,不仅使用串联臂谐振子S41的电容成分,也使用电容器C41构成HPF42。
此外,构成LC谐振电路41的第一电感器的个数以及第一电容器的个数并不限定于分别为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另外,虽然高频滤波器4具备一个LC谐振电路41,但也可以具备两个以上的LC谐振电路。另外,构成HPF42的第一电感器的个数(并联连接数)并不限定于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第二弹性波谐振子的个数(串联连接数)并不限定于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电容器C41的个数(串联连接数)并不限定于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另外,第三电感器也可以并联连接一个以上。
接下来,对实施例4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4的滤波器特性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实施例4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4的滤波器特性的图。
串联臂谐振子S41具有电容成分,所以通过连接电感器L41、电容器C41以及串联臂谐振子S41构成HPF42。
在高频滤波器4中,能够通过HPF42形成宽频带的通带。另外,串联臂谐振子S41以及LC谐振电路41通过分别适当地调整设计参数,而作为在各自的谐振频率或者反谐振频率使通过特性衰减的陷波滤波器进行动作。由此,串联臂谐振子S41以及LC谐振电路41使通过HPF42形成的宽频带的通带的一部分衰减。
例如,图8中的A部分所示的衰减极点(称为衰减极点A)与LC谐振电路41的谐振频率对应。另外,例如,图8中的B部分所示的衰减极点(称为衰减极点B)与串联臂谐振子S41的反谐振频率对应。
如图8所示,由串联臂谐振子S41的反谐振频率构成的衰减极点B(第一衰减极点)的频率、以及由LC谐振电路41的谐振频率构成的衰减极点A(第二衰减极点)的频率包含于高频滤波器4的一个阻带。由此,通过衰减极点A和衰减极点B形成该一个阻带,所以通过基于LC谐振电路41的平缓的衰减极点A能够拓宽该一个阻带。
另外,衰减极点B的频率与衰减极点A的频率相比位于高频滤波器4的通带的附近。由于基于弹性波谐振子的衰减极点的陡度较高,且衰减极点B的频率位于高频滤波器4的通带的附近,所以通过陡峭的衰减极点B,能够提高从高频滤波器4的通带形成到该一个阻带的衰减斜率的陡度。
在实施例4中,通过适当地调整串联臂谐振子S41、电感器L41、电容器C41以及C42的设计参数,而高频滤波器4的通带成为作为MB的1710-2200MHz以及作为HB的2300-2690MHz。另外,高频滤波器4的阻带成为作为从MLB到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频带的频带的1427-1606MHz。此外,MLB是1427-1511MHz,GPS的频带是1559-1606MHz。
由此,能够实现具有是1710-2690MHz这样的宽频带,并且低频侧的衰减斜率的陡度较高的通带、以及与该通带相比存在于低频侧且为1427-1606MHz这样的宽频带的阻带的高频滤波器。这样,能够实现通带内的插入损耗的降低,并且实现阻带的宽频带化。
[5.实施例5]
对实施例5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5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9是实施例5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5的电路构成图。图9所示的高频滤波器5具备电感器L51~L53、电容器C51以及C52、串联臂谐振子S51~S53、输入输出端子91(第一输入输出端子)以及92(第二输入输出端子)。在实施例5中,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子由串联臂谐振子S51~S53构成。
电容器C51设在连接输入输出端子91与输入输出端子92的路径上,与输入输出端子91连接。串联臂谐振子S51~S53是设在该路径上的第二弹性波谐振子,串联臂谐振子S51与电容器C51连接,串联臂谐振子S52与串联臂谐振子S51连接,串联臂谐振子S53与串联臂谐振子S52以及输入输出端子92连接。电容器C51与串联臂谐振子S51~S53在该路径上串联连接。
电感器L51是构成LC谐振电路51的一部分的第一电感器。电容器C52是与电感器L51串联连接的第一电容器。串联连接电容器C52与电感器L51的电路连接在连接输入输出端子91与输入输出端子92的路径上与第二弹性波谐振子(例如串联臂谐振子S51)直接连接的节点与地线之间。具体而言,该电路与电容器C51和串联臂谐振子S51之间的节点、和地线连接。电容器C52与电感器L51一起构成LC串联谐振电路作为LC谐振电路51。
电感器L52以及L53是连接在连接输入输出端子91与输入输出端子92的路径上与串联臂谐振子S51~S53直接连接的节点与地线之间的第三电感器。具体而言,电感器L52与串联臂谐振子S51和串联臂谐振子S52之间的节点、和地线连接,电感器L53与串联臂谐振子S52和串联臂谐振子S53之间的节点、和地线连接。电感器L51~L53与电容器C51以及串联臂谐振子S51~S53的电容成分一起构成HPF52。电感器L51构成LC串联谐振电路,并且也构成HPF52。
此外,构成LC谐振电路51的第一电感器的个数以及第一电容器的个数并不限定于分别为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另外,虽然高频滤波器5具备一个LC谐振电路51,但也可以具备两个以上的LC谐振电路。另外,构成HPF52的第一电感器或者第三电感器的个数(并联连接数)并不限定于三个也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四个以上,第二弹性波谐振子的个数(串联连接数)并不限定于三个也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三个以上,电容器C51的个数(串联连接数)并不限定于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例如,高频滤波器5只要至少由电感器L51、电容器C52以及串联臂谐振子S51构成即可。
接下来,对实施例5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5的滤波器特性进行说明。
图10是表示实施例5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5的滤波器特性的图。
串联臂谐振子S51~S53具有电容成分,所以通过连接电感器L51~L53、电容器C51以及串联臂谐振子S51~S53构成HPF52。
在高频滤波器5中,能够通过HPF52形成宽频带的通带。另外,串联臂谐振子S51~S53以及LC谐振电路51通过分别适当地调整设计参数,而作为在各自的谐振频率或者反谐振频率使通过特性衰减的陷波滤波器进行动作。由此,串联臂谐振子S51~S53以及LC谐振电路51能够使通过HPF52形成的宽频带的通带的一部分衰减。
例如,图10中的A部分所示的衰减极点(称为衰减极点A)与LC谐振电路51的谐振频率对应。另外,例如,图8中的B部分所示的衰减极点(称为衰减极点B)与串联臂谐振子S51的反谐振频率对应,图8中的C部分所示的衰减极点(称为衰减极点C)与串联臂谐振子S53的反谐振频率对应,图8中的D部分所示的衰减极点(称为衰减极点D)与串联臂谐振子S52的反谐振频率对应。
如图10所示,由串联臂谐振子S51~S53的反谐振频率构成的衰减极点B~D(第一衰减极点)的频率、以及由LC谐振电路51的谐振频率构成的衰减极点A(第二衰减极点)的频率包含于高频滤波器5的一个阻带。由此,通过衰减极点A和衰减极点B~D形成该一个阻带,所以通过基于LC谐振电路51的平缓的衰减极点A能够拓宽该一个阻带。
另外,衰减极点B~D的频率与衰减极点A的频率相比位于高频滤波器5的通带的附近。由于基于弹性波谐振子的衰减极点的陡度较高,且衰减极点B~D(特别是衰减极点C以及D)的频率位于高频滤波器5的通带的附近,所以通过陡峭的衰减极点B~D,能够提高从高频滤波器5的通带形成到该一个阻带的衰减斜率的陡度。
在实施例5中,通过适当地调整串联臂谐振子S51~S53、电感器L51~L53、电容器C51以及C52的设计参数,高频滤波器5的通带成为作为HB的2300-2690MHz。另外,高频滤波器5的阻带成为作为从MLB到MB的频带的1427-2200MHz。
由此,能够实现具有是2300-2690MHz这样的宽频带,并且低频侧的衰减斜率的陡度较高的通带、以及与该通带相比存在于低频侧且为1427-2200MHz这样的宽频带的阻带的高频滤波器。这样,能够实现通带内的插入损耗的降低,并且实现阻带的宽频带化。
[6.实施例6]
对实施例6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6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11是实施例6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6的电路构成图。图11所示的高频滤波器6具备电感器L61以及L62、电容器C61、串联臂谐振子S61以及S62、并联臂谐振子P61、输入输出端子91(第一输入输出端子)以及92(第二输入输出端子)。在实施例6中,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子由串联臂谐振子S61以及S62、及并联臂谐振子P61构成。
串联臂谐振子S61是设在连接输入输出端子91与输入输出端子92的路径上的第一串联臂谐振子。串联臂谐振子S61与输入输出端子91连接。串联臂谐振子S62是设在该路径上的第二串联臂谐振子。串联臂谐振子S62与串联臂谐振子S61以及输入输出端子91连接。串联臂谐振子S61与串联臂谐振子S62在该路径上串联连接。
并联臂谐振子P61是连接在串联臂谐振子S61和串联臂谐振子S62之间的节点与地线之间的第一并联臂谐振子。串联臂谐振子S61以及S62及并联臂谐振子P61具有梯型的滤波器结构,构成带通滤波器(BPF)63。
电感器L61是构成LC谐振电路61的一部分的第一电感器,并与串联连接串联臂谐振子S61和串联臂谐振子S62的电路并联连接。串联臂谐振子S61以及串联臂谐振子S62的电容成分与电感器L61一起构成LC并联谐振电路作为LC谐振电路61。
电感器L62是构成第二LC谐振电路62的一部分的第四电感器。电容器C61是与电感器L62串联连接的第一电容器。串联连接电容器C61与电感器L62的电路连接在连接输入输出端子91和输入输出端子92的路径与地线之间。具体而言,该电路与串联臂谐振子S62和输入输出端子92之间的节点、和地线连接。电容器C61与电感器L62一起构成LC串联谐振电路作为第二LC谐振电路62。
此外,构成LC谐振电路61的第一电感器的个数并不限定于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另外,构成第二LC谐振电路62的第四电感器的个数以及第一电容器的个数并不限定于分别为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
接下来,对实施例6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6的滤波器特性进行说明。
图12是表示实施例6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6的滤波器特性的图。
通过串联臂谐振子S61以及S62及并联臂谐振子P61构成BPF63,能够形成降低了插入损耗的通带。具体而言,通过串联臂谐振子S61以及S62的谐振频率、及并联臂谐振子P61的反谐振频率形成通带,通过串联臂谐振子S61以及S62的反谐振频率形成通带的高频侧的衰减极点,并通过并联臂谐振子P61的谐振频率形成通带的低频侧的衰减极点(第一衰减极点)。另外,LC谐振电路61以及第二LC谐振电路62通过分别适当地调整设计参数,而作为在各自的谐振频率使通过特性衰减的陷波滤波器进行动作。
例如,图12中的A部分所示的衰减极点(称为衰减极点A)与第二LC谐振电路62的谐振频率对应,图12中的B部分所示的衰减极点(称为衰减极点B)与LC谐振电路61的谐振频率对应。另外,图12中的C部分所示的衰减极点(称为衰减极点C)与并联臂谐振子P61的谐振频率对应。
如图12所示,由并联臂谐振子P61的谐振频率构成的衰减极点C(第一衰减极点)的频率、以及由LC谐振电路61以及第二LC谐振电路62的谐振频率构成的衰减极点A以及B(第二衰减极点)的频率包含于高频滤波器6的一个阻带。由此,通过衰减极点A以及B和衰减极点C形成该一个阻带,所以通过基于LC谐振电路61以及第二LC谐振电路62的平缓的衰减极点A以及B能够拓宽该一个阻带。
另外,由于通过并联臂谐振子P61的谐振频率形成通带的低频侧的衰减极点C,所以衰减极点C的频率与衰减极点A以及B的频率相比位于高频滤波器6的通带的附近。由于基于弹性波谐振子的衰减极点的陡度较高,且衰减极点C的频率位于高频滤波器6的通带的附近,所以通过陡峭的衰减极点C,能够提高从高频滤波器6的通带形成到该一个阻带的衰减斜率的陡度。
在实施例6中,通过适当地调整串联臂谐振子S61以及S62、并联臂谐振子P61、电感器L61以及L62、及电容器C61的设计参数,高频滤波器6的通带成为作为HB的2300-2690MHz。另外,高频滤波器6的阻带成为作为从MLB到MB的频带的1427-2200MHz。
由此,能够实现具有低频侧的衰减斜率的陡度较高的2300-2690MHz的通带、以及与该通带相比存在于低频侧且为1427-2200MHz这样的宽频带的阻带的高频滤波器。这样,能够实现通带内的插入损耗的降低,并且实现阻带的宽频带化。
[7.实施例7]
在实施例6中,BPF63是由串联连接数为两个的第一串联臂谐振子以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子、和并联连接数为一个的第一并联臂谐振子构成的梯型滤波器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BPF也可以是由三个以上的串联臂谐振子和两个以上的并联臂谐振子构成的梯型滤波器结构。实施例7在BPF是由三个串联臂谐振子和两个并联臂谐振子构成的梯型滤波器结构这一点与实施例6不同。
图13是实施例7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7的电路构成图。图13所示的高频滤波器7具备电感器L71以及L72、电容器C71、串联臂谐振子S71~S73、并联臂谐振子P71以及P72、输入输出端子91(第一输入输出端子)以及92(第二输入输出端子)。在实施例7中,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子由串联臂谐振子S71~S73、及并联臂谐振子P71以及P72构成。
串联臂谐振子S71是设在连接输入输出端子91与输入输出端子92的路径上的第一串联臂谐振子。串联臂谐振子S71与输入输出端子91连接。串联臂谐振子S73是设在该路径上的第二串联臂谐振子。串联臂谐振子S73与输入输出端子92连接。串联臂谐振子S72连接在串联臂谐振子S71与串联臂谐振子S73之间。串联臂谐振子S71、串联臂谐振子S72以及串联臂谐振子S73在该路径上串联连接。
并联臂谐振子P71以及P72是连接在串联臂谐振子S71和串联臂谐振子S73之间的节点与地线之间的第一并联臂谐振子。具体而言,并联臂谐振子P71连接在串联臂谐振子S71和串联臂谐振子S72之间的节点与地线之间,并联臂谐振子P72连接在串联臂谐振子S72和串联臂谐振子S73之间的节点与地线之间。串联臂谐振子S71~S73及并联臂谐振子P71以及P72具有梯型滤波器结构,构成带通滤波器(BPF)73。
电感器L71是构成LC谐振电路71的第一电感器,与串联连接串联臂谐振子S71、串联臂谐振子S72以及串联臂谐振子S73的电路并联连接。串联臂谐振子S71~S73的电容成分与电感器L71一起构成LC并联谐振电路作为LC谐振电路71。
电感器L72是构成第二LC谐振电路72的一部分的第四电感器。电容器C71是与电感器L72串联连接的第一电容器。串联连接电容器C71与电感器L72的电路连接在连接输入输出端子91与输入输出端子92的路径上与输入输出端子91或者92直接连接的节点与地线之间。具体而言,该电路与串联臂谐振子S73和输入输出端子92之间的节点、和地线连接。电容器C71与电感器L72一起构成LC串联谐振电路作为第二LC谐振电路72。
此外,构成LC谐振电路71的第一电感器的个数并不限定于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另外,构成第二LC谐振电路72的第四电感器的个数以及第一电容器的个数并不限定于分别为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
接下来,对实施例7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7的滤波器特性进行说明。
图14是表示实施例7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7的滤波器特性的图。
通过串联臂谐振子S71~S73及并联臂谐振子P71以及P72构成BPF73,能够形成降低了插入损耗的通带。具体而言,通过串联臂谐振子S71~S73的谐振频率、及并联臂谐振子P71以及P72的反谐振频率形成通带,通过串联臂谐振子S71~S73的反谐振频率形成通带的高频侧的衰减极点,并通过并联臂谐振子P71以及P72的谐振频率形成通带的低频侧的衰减极点(第一衰减极点)。另外,LC谐振电路71以及第二LC谐振电路72通过分别适当地调整设计参数,而作为在各自的谐振频率使通过特性衰减的陷波滤波器进行动作。
例如,图14中的A部分所示的衰减极点(称为衰减极点A)与第二LC谐振电路72的谐振频率对应,图14中的B部分所示的衰减极点(称为衰减极点B)与LC谐振电路71的谐振频率对应。另外,图14中的C部分所示的衰减极点(称为衰减极点C)与并联臂谐振子P71以及P72的至少一个谐振频率对应。
如图14所示,通过并联臂谐振子P71以及P72的谐振频率构成的衰减极点C(第一衰减极点)的频率、以及通过LC谐振电路71以及第二LC谐振电路72的谐振频率构成的衰减极点A以及B(第二衰减极点)的频率包含于高频滤波器7的一个阻带。由此,通过衰减极点A以及B和衰减极点C形成该一个阻带,所以通过基于LC谐振电路71以及第二LC谐振电路72的平缓的衰减极点A以及B能够拓宽该一个阻带。
另外,由于通过并联臂谐振子P71以及P72的谐振频率形成通带的低频侧的衰减极点C,所以衰减极点C的频率与衰减极点A以及B的频率相比位于高频滤波器7的通带的附近。由于基于弹性波谐振子的衰减极点的陡度较高,且衰减极点C的频率位于高频滤波器7的通带的附近,所以通过陡峭的衰减极点C,能够提高从高频滤波器7的通带形成到该一个阻带的衰减斜率的陡度。
在实施例7中,通过适当地调整串联臂谐振子S71~S73、并联臂谐振子P71以及P72、电感器L71以及L72、及电容器C71的设计参数,高频滤波器7的通带成为作为HB2(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Band41)的2496-2690MHz。另外,高频滤波器7的阻带成为作为从MLB到HB1(LTE的Band40)的频带的1427-2400MHz。此外,HB1是2300-2400MHz。
由此,能够实现具有低频侧的衰减斜率的陡度较高的2496-2690MHz的通带、以及与该通带相比存在于低频侧且为1427-2400MHz这样的宽频带的阻带的高频滤波器。这样,能够实现通带内的插入损耗的降低,并且实现阻带的宽频带化。
[8.实施例8]
在实施例7中,高频滤波器7具备第二LC谐振电路72,但也可以不具备。实施例8在高频滤波器不具备第二LC谐振电路这一点与实施例7不同。
图15是实施例8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8的电路构成图。
实施例8中的串联臂谐振子S81~S83、并联臂谐振子P81以及P82、电感器L81、LC谐振电路81、及BPF82与实施例7中的串联臂谐振子S71~S73、并联臂谐振子P71以及P72、电感器L71、LC谐振电路71、及BPF73对应,所以省略高频滤波器8的构成的说明。
此外,高频滤波器8只要至少由电感器L81、串联臂谐振子S81以及S83、及并联臂谐振子P81构成即可。
接下来,对实施例8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8的滤波器特性进行说明。
图16是表示实施例8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8的滤波器特性的图。
通过串联臂谐振子S81~S83及并联臂谐振子P81以及P82构成BPF82,能够形成降低了插入损耗的通带。具体而言,通过串联臂谐振子S81~S83的谐振频率、及并联臂谐振子P81以及P82的反谐振频率形成通带,通过串联臂谐振子S81~S83的反谐振频率形成通带的高频侧的衰减极点,并通过并联臂谐振子P81以及P82的谐振频率形成通带的低频侧的衰减极点(第一衰减极点)。另外,LC谐振电路81通过适当地调整设计参数,而作为在谐振频率使通过特性衰减的陷波滤波器进行动作。
例如,图16中的A部分所示的衰减极点(称为衰减极点A)与LC谐振电路81的谐振频率对应。另外,图16中的B部分所示的衰减极点(称为衰减极点B)与并联臂谐振子P81以及P82的至少一个谐振频率对应。另外,图16中的C部分所示的衰减极点(称为衰减极点C)与串联臂谐振子S81~S83的至少一个反谐振频率对应。
如图16所示,通过并联臂谐振子P81以及P82的谐振频率构成的衰减极点B(第一衰减极点)的频率、以及通过LC谐振电路81的谐振频率构成的衰减极点A(第二衰减极点)的频率包含于高频滤波器8的一个阻带。由此,通过衰减极点A和衰减极点B形成该一个阻带,所以能够通过基于LC谐振电路81的平缓的衰减极点A拓宽该一个阻带。另外,通过串联臂谐振子S81~S83的反谐振频率构成衰减极点C。
另外,由于通过并联臂谐振子P81以及P82的谐振频率形成通带的低频侧的衰减极点B,所以衰减极点B的频率与衰减极点A的频率相比位于高频滤波器8的通带的附近。由于基于弹性波谐振子的衰减极点的陡度较高,且衰减极点B的频率位于高频滤波器8的通带的附近,所以通过陡峭的衰减极点B,能够提高从高频滤波器8的通带形成到该一个阻带的衰减斜率的陡度。
在实施例8中,通过适当地调整串联臂谐振子S81~S83、并联臂谐振子P81以及P82、及电感器L81的设计参数,高频滤波器8的通带成为作为HB1的2300-2400MHz。另外,高频滤波器8的一个阻带成为作为从MLB到MB的频带的1427-2200MHz。另外,高频滤波器8的另一个阻带成为作为HB2的2496-2690MHz。
由此,能够实现具有低频侧的衰减斜率的陡度较高的2300-2400MHz的通带、以及与该通带相比存在于低频侧且为1427-2200MHz这样的宽频带的阻带的高频滤波器。这样,能够实现通带内的插入损耗的降低,并实现阻带的宽频带化。
[9.实施例9以及10]
近年,为了与载波聚合(CA)对应,而广泛地使用按照频带对高频信号进行分离(分波)的分波器。作为这样的分波器,提出了包含多个滤波器的多路复用器。在这样的多路复用器中,各滤波器的一端的端子直接连接,或者经由相位器或滤波器选择开关而共用端子化。由此,一端的端子被共用端子化的各滤波器中的一个滤波器的特性可能对其它的滤波器的特性造成影响。例如,在该其它的滤波器的通带的频率范围所对应的该一个滤波器的阻带的衰减量较小的情况下,该一个滤波器的特性对其它的滤波器的特性造成影响,成为使其它的滤波器的通带中的通过特性劣化的重要因素。
与此相对,对于实施例1~8所说明的高频滤波器来说,从通带形成到一个阻带的衰减斜率的陡度较高,另外,实现该一个阻带的宽频带化。因此,通过将实施例1~8的高频滤波器应用于多路复用器具备的上述一个滤波器,能够抑制多路复用器具备的各滤波器的通带中的通过特性的劣化。
因此,在实施例9以及10中,对具备至少包含一个在实施例1~8所说明的高频滤波器的多个滤波器,且多个滤波器的输入端子或者输出端子与共用端子直接或者间接地连接的多路复用器进行说明。此外,该多路复用器例如在该多个滤波器为两个的情况下是双工器,在三个的情况下是三工器,在四个的情况下是四工器。此外,该多个滤波器也可以是五个以上。在实施例9中,对该多个滤波器为三个滤波器的多路复用器(三工器)进行说明,在实施例10中,对该多个滤波器为两个滤波器的多路复用器(双工器)进行说明。
图17是实施例9所涉及的多路复用器(三工器)101的电路构成图。多路复用器101具备实施例1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1、实施例7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7、以及实施例8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8,各高频滤波器具备的输入输出端子91与共用端子93连接。
如图2所示,高频滤波器1具有作为HB的2300-2690MHz这样的宽频带的阻带。另一方面,如图14所示,高频滤波器7具有作为包含于HB的HB2的2496-2690MHz这样的通带,如图16所示,高频滤波器8具有作为包含于HB的HB1的2300-2400MHz这样的通带。因此,高频滤波器7以及8的通带包含于高频滤波器1的阻带,所以高频滤波器7以及8不容易受到高频滤波器1的影响,能够抑制高频滤波器7以及8的通带中的通过特性的劣化。
如图14以及图16所示,高频滤波器7以及8具有作为从MLB到MB的频带的1427-2200MHz这样的宽频带的阻带。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高频滤波器1具有作为从MLB到MB的频带的1427-2200MHz这样的通带。因此,高频滤波器1的通带与高频滤波器7以及8的阻带重复,所以高频滤波器1不容易受到高频滤波器7以及8的影响,能够抑制高频滤波器1的通带中的通过特性的劣化。
另外,如图14所示,高频滤波器7具有作为HB1的2300-2400MHz这样的阻带。另一方面,如图16所示,高频滤波器8具有作为HB1的2300-2400MHz这样的通带。因此,高频滤波器8的通带与高频滤波器7的阻带重复,所以高频滤波器8不容易受到高频滤波器7的影响,能够抑制高频滤波器8的通带中的通过特性的劣化。
另外,如图16所示,高频滤波器8具有作为HB2的2496-2690MHz这样的阻带。另一方面,如图14所示,高频滤波器7具有作为HB2的2496-2690MHz这样的通带。因此,高频滤波器7的通带与高频滤波器8的阻带重复,所以高频滤波器7不容易受到高频滤波器8的影响,能够抑制高频滤波器7的通带中的通过特性的劣化。
并且,虽然高频滤波器1具有的通带的高频侧的频率与高频滤波器8具有的通带的低频侧的频率接近,但由于高频滤波器1具有的通带的高频侧的衰减斜率的陡度较高,且高频滤波器8具有的通带的低频侧的陡度较高,所以各个通带不容易相互受到影响,能够抑制高频滤波器1以及8的各个的通带中的通过特性的劣化。
另外,虽然高频滤波器8具有的通带的高频侧的频率与高频滤波器7具有的通带的低频侧的频率接近,但由于高频滤波器8具有的通带的高频侧的衰减斜率的陡度较高,且高频滤波器7具有的通带的低频侧的陡度较高,所以各个通带不容易相互受到影响,能够抑制高频滤波器7以及8的各个的通带中的通过特性的劣化。
此外,多路复用器101也可以除了高频滤波器1、7以及8之外,还具备与共用端子93连接的LPF。该LPF的通带例如是作为LB的600-960MHz。该情况下,多路复用器101具备包含将600MHz~960MHz作为通带的滤波器、将1427MHz~2200MHz作为通带的滤波器、将2300MHz~2400MHz作为通带的滤波器、以及将2496MHz~2690MHz作为通带的滤波器的四个滤波器。
这样构成的多路复用器101能够与同时发送接收与多个滤波器的各个对应的多个频带的信号的所谓的CA对应。
图18是实施例10所涉及的多路复用器(双工器)102的电路构成图。多路复用器102具备实施例1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1、和实施例6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6,各高频滤波器具备的输入输出端子91与共用端子93连接。
如图2所示,高频滤波器1具有作为HB的2300-2690MHz这样的宽频带的阻带。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高频滤波器6具有作为HB的2300-2690MHz这样的通带。因此,高频滤波器6的通带与高频滤波器1的阻带重复,所以高频滤波器6不容易受到高频滤波器1的影响,能够抑制高频滤波器6的通带中的通过特性的劣化。
如图12所示,高频滤波器6具有作为从MLB到MB的频带的1427-2200MHz这样的宽频带的阻带。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高频滤波器1具有作为从MLB到MB的频带的1427-2200MHz这样的通带。因此,高频滤波器1的通带与高频滤波器6的阻带重复,所以高频滤波器1不容易受到高频滤波器6的影响,能够抑制高频滤波器1的通带中的通过特性的劣化。
并且,虽然高频滤波器1具有的通带的高频侧的频率与高频滤波器6具有的通带的低频侧的频率接近,但高频滤波器1具有的通带的高频侧的衰减斜率的陡度较高,且高频滤波器6具有的通带的低频侧的陡度较高,所以各个通带不容易相互受到影响,能够抑制高频滤波器1以及6的各个的通带中的通过特性的劣化。
此外,多路复用器102也可以除了高频滤波器1以及6之外,还具备与共用端子93连接的LPF。该LPF的通带例如是作为LB的600-960MHz。该情况下,多路复用器102具备包含将600MHz~960MHz作为通带的滤波器、将1427MHz~2200MHz作为通带的滤波器、以及将2300MHz~2690MHz作为通带的滤波器的三个滤波器。
这样构成的多路复用器102能够与同时发送接收与多个滤波器的各个对应的多个频带的信号的所谓的CA对应。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1的实施例所说明的高频滤波器也能够应用于高频前置电路以及通信装置。因此,在实施方式2中,对高频前置电路以及通信装置进行说明。
图19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通信装置150的电路构成图。
如图19所示,通信装置150具备高频前置电路130、和RF信号处理电路(RFIC)140。此外,图19示出天线元件ANT。天线元件ANT是发送接收高频信号的例如依照LTE等通信标准的多频段对应的天线。天线元件ANT也可以内置于通信装置150。
高频前置电路130是在天线元件ANT与RFIC140之间传递高频信号的电路。具体而言,高频前置电路130将天线元件ANT接收的高频信号(这里是高频接收信号)经由接收侧信号路径传递到RFIC130。
高频前置电路130具备多路复用器101、开关111~116、放大电路121~123、以及带通滤波器(BPF)161~168。此外,BPF161以及162、及BPF163以及164分别构成双工器。如实施例9所说明的那样,多路复用器101例如与CA对应。此外,高频前置电路130具备的多路复用器并不限定于多路复用器101,只要是由包含至少一个实施例1~8的高频滤波器的多个滤波器构成的多路复用器即可。
开关111~113连接在多路复用器101与BPF161~168之间,根据来自控制部(未图示)的控制信号,将频带相互不同的多个频段(这里,是从MLB到MB的频带、HB1以及HB2)所对应的信号路径与BPF161~168连接。
具体而言,开关111的共用端子与高频滤波器1连接,各选择端子与BPF161~164连接。开关112的共用端子与高频滤波器8连接,各选择端子与BPF165以及166连接。开关113的共用端子与高频滤波器7连接,各选择端子与BPF167以及168连接。
开关114~116连接在放大电路121~123与BPF161~168之间,根据来自控制部(未图示)的控制信号,将BPF161~168与放大电路121~123连接。
具体而言,开关114的共用端子与放大电路121连接,各选择端子与BPF161~164连接。开关115的共用端子与放大电路122连接,各选择端子与BPF165以及166连接。开关113的共用端子与放大电路123连接,各选择端子与BPF167以及168连接。
此外,高频滤波器1的通带(1427-2200MHz)比BPF161~164的各通带宽,并包含该各通带。高频滤波器8的通带(2300-2400MHz)包含BPF165以及166的各通带。高频滤波器7的通带(2496MHz-2690MHz)包含BPF167以及168的各通带。
放大电路121~123是例如经由开关111~116以及BPF161~168与多路复用器101连接,并对由天线元件ANT接收的高频接收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的低噪声放大器。
RFIC140是对由天线元件ANT发送接收的高频信号进行处理的RF信号处理电路。具体而言,RFIC140通过下变频等对从天线元件ANT经由高频前置电路130的接收侧信号路径输入的高频信号(这里是高频接收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并将进行该信号处理而生成的接收信号输出给基带信号处理电路(未图示)。
在具有上述构成的通信装置150中,例如通过切换开关111~113,从MLB到MB的频带(1427-2200MHz)、HB1(2300-2400MHz)以及HB2(2496MHz-2690MHz)分别选择一个频段,从而能够进行CA动作。
此外,高频前置电路130也可以具有发送侧信号路径,也可以经由发送侧信号路径将从RFIC140输出的高频信号(这里是高频发送信号)传递到天线元件ANT。该情况下,也可以RFIC140通过上变频等对从基带信号处理电路输入的发送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并将进行该信号处理而生成的高频信号(这里是高频发送信号)输出到高频前置电路70的发送侧信号路径,放大电路120也可以是对从RFIC140输出的高频发送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的功率放大器。
虽然图19未图示,但上述控制部也可以由RFIC140具体,也可以与控制部控制的开关一起构成开关IC。
根据如以上那样构成的高频前置电路130以及通信装置150,通过具备实施方式1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滤波器,能够实现能够实现通带内的插入损耗的降低,并且实现阻带的宽频带化的高性能的高频前置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其它的实施方式)
以上,列举实施方式1以及2对本发明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多路复用器、高频前置电路以及通信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组合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任意的构成要素实现的其它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对上述实施方式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各种变形得到的变形例、内置了本发明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多路复用器、高频前置电路以及通信装置的各种设备也包含于本发明。
例如,上述说明的弹性波谐振子的各个并不限定于一个谐振子,也可以由分割一个谐振子的多个分割谐振子构成。
另外,例如,在高频滤波器、多路复用器、高频前置电路以及通信装置中,也可以在各构成要素之间连接电感器、电容器。此外,也可以电感器包含基于连接各构成要素间的布线的布线电感器。
另外,例如,在实施例9以及10中,多路复用器具备多个实施例1~8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但只要具备实施例1~8所涉及的高频滤波器中的至少一个即可。
另外,例如,在实施方式2中,高频前置电路130分别具备一个开关110以及放大电路120,但也可以分别具备多个。另外,高频前置电路130也可以不具备开关110以及放大电路120双方,而只要具备任意一方即可。
另外,虽然上述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多路复用器在对输入的高频信号进行分波时使用,但也可以在进行合波时使用。
本发明作为能够应用于多频段系统的高频滤波器、多路复用器、前置电路以及通信装置,能够广泛地利用于移动电话等通信设备。

Claims (14)

1.一种高频滤波器,具备:
第一输入输出端子;
第二输入输出端子;
LC谐振电路,其配置在连接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和所述第二输入输出端子的信号路径上;
低通滤波电路,其配置在所述信号路径上,并与所述LC谐振电路连接;以及
高通滤波电路,其配置在所述信号路径上,并与所述低通滤波电路连接,
所述LC谐振电路,包含:
第一电感器,其配置在所述信号路径上;以及
第一电容器,其与所述第一电感器并联连接,
所述低通滤波电路,包含:
第二电感器,其配置在所述信号路径上,并与所述第一电容器连接;
第一弹性波谐振子,其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感器和所述第二电感器之间的节点与地线之间;以及
第二弹性波谐振子,其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感器和所述高通滤波电路之间的节点与地线之间,
所述高通滤波电路,包含:
第三弹性波谐振子,其配置在所述信号路径上,并与所述第二电感器连接;以及
第四弹性波谐振子,其配置在所述信号路径上,并与所述第三弹性波谐振子连接;
第三电感器,其连接在所述第三弹性波谐振子与所述第四弹性波谐振子之间的节点和地线之间,
所述第一弹性波谐振子和所述第二弹性波谐振子的谐振频率、所述第三弹性波谐振子和所述第四弹性波谐振子的反谐振频率、以及所述LC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全部包含在所述高频滤波器的一个阻带中,
所述第一弹性波谐振子和所述第二弹性波谐振子的谐振频率、以及所述第三弹性波谐振子和所述第四弹性波谐振子的反谐振频率比所述LC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接近所述高频滤波器的通带。
2.一种高频滤波器,具备:
第一输入输出端子;
第二输入输出端子;以及
低通滤波电路,其配置在连接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和所述第二输入输出端子的信号路径上,
所述低通滤波电路,具备:
第一电感器,其配置在所述信号路径上;
第二电感器,其设置在所述信号路径上,并与第一电感器连接;
第一弹性波谐振子,其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感器和所述第二电感器之间的节点和地线之间;以及
第二弹性波谐振子,其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感器与所述第二输入输出端子之间的节点和地线之间,
所述高频滤波器,还具备:
第一电容器,其与所述第一电感器并联连接,并与所述第一电感器形成第一LC谐振电路;以及
第二电容器,其与所述第二电感器并联连接,并与所述第二电感器形成第二LC谐振电路,
所述第一弹性波谐振子和所述第二弹性波谐振子的谐振频率、所述第一LC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以及所述第二LC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全部包含在所述高频滤波器的一个阻带中,
所述第一弹性波谐振子和所述第二弹性波谐振子谐振频率比所述第一LC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和所述第二LC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接近所述高频滤波器的通带。
3.一种高频滤波器,具备:
第一输入输出端子;
第二输入输出端子;以及
高通滤波电路,其配置在连接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和所述第二输入输出端子的信号路径上,所述高通滤波电路,具备:
第一弹性波谐振子,其配置在所述信号路径上;
第二弹性波谐振子,其配置在所述信号路径上,并与所述第一弹性波谐振子连接;
第三弹性波谐振子,其配置在所述信号路径上,并与所述第二弹性波谐振子连接;
第四弹性波谐振子,其配置在所述信号路径上,并与所述第三弹性波谐振子连接;
第一电感器,其连接在所述第一弹性波谐振子和所述第二弹性波谐振子之间的节点与地线之间;
第二电感器,其连接在所述第二弹性波谐振子和所述第三弹性波谐振子之间的节点和地线之间;以及
第三电感器,其连接在所述第三弹性波谐振子和所述第四弹性波谐振子之间的节点和地线之间,
所述高频滤波器还具有第一电容器,所述第一电容器与所述第二电感器串联连接并与所述第二电感器形成LC谐振电路,
所述第一弹性波谐振子至所述第四弹性波谐振子的反谐振频率以及所述LC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全部包含在所述高频滤波器的通带的高频侧的阻带中,
所述第一弹性波谐振子至所述第四弹性波谐振子的反谐振频率比所述LC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接近所述高频滤波器的通带。
4.一种多路复用器,其中,
具备包含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频滤波器的多个滤波器,
上述多个滤波器的输入端子或者输出端子与共用端子直接或者间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路复用器,其中,
上述多个滤波器是两个滤波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路复用器,其中,
上述多个滤波器是三个滤波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路复用器,其中,
上述三个滤波器包含:
将600MHz~960MHz作为通带的滤波器;
将1427MHz~2200MHz作为通带的滤波器;以及
将2300MHz~2690MHz作为通带的滤波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路复用器,其中,
上述多个滤波器是四个滤波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路复用器,其中,
上述四个滤波器包含:
将600MHz~960MHz作为通带的滤波器;
将1427MHz~2200MHz作为通带的滤波器;
将2300MHz~2400MHz作为通带的滤波器;以及
将2496MHz~2690MHz作为通带的滤波器。
10.根据权利要求4~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路复用器,其中,
上述多个滤波器包含有低通滤波器。
11.根据权利要求4~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路复用器,其中,
同时发送接收与上述多个滤波器的各个对应的多个频带的信号。
12.一种高频前置电路,其中,具备:
权利要求4~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路复用器;以及
与上述多路复用器直接或者间接连接的开关。
13.一种高频前置电路,其中,具备:
权利要求4~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路复用器;以及
与上述多路复用器直接或者间接连接的放大电路。
14.一种通信装置,其中,具备:
对由天线元件发送接收的高频信号进行处理的RF信号处理电路;以及
在上述天线元件与上述RF信号处理电路之间传递上述高频信号的权利要求12或者13所述的高频前置电路。
CN201810795737.5A 2017-07-21 2018-07-19 高频滤波器、多路复用器、高频前置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Active CN1092863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42287A JP6708177B2 (ja) 2017-07-21 2017-07-21 高周波フィルタ、マルチプレクサ、高周波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および通信装置
JP2017-142287 2017-07-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86387A CN109286387A (zh) 2019-01-29
CN109286387B true CN109286387B (zh) 2023-06-06

Family

ID=65023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95737.5A Active CN109286387B (zh) 2017-07-21 2018-07-19 高频滤波器、多路复用器、高频前置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243538B2 (zh)
JP (1) JP6708177B2 (zh)
CN (1) CN1092863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98684B2 (en) * 2016-04-06 2018-10-16 Biosense Webster (Israel) Ltd. Uncalibrated thermocouple system
US10700666B2 (en) * 2017-02-08 2020-06-30 Taiyo Yuden Co., Ltd. Filter circuit, multiplexer, and module
DE102019210495A1 (de) 2018-07-18 2020-01-23 Skyworks Solutions, Inc. Paralleles akustisches hybridpassivfilter
JP7232083B2 (ja) * 2019-03-05 2023-03-02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
US11025218B2 (en) * 2019-04-10 2021-06-01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Frontend module
US11716108B2 (en) * 2019-05-08 2023-08-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band equalizers
JP2020195115A (ja) * 2019-05-30 2020-12-0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周波回路および通信装置
JP7377450B2 (ja) * 2019-07-29 2023-11-1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フィルタ回路及び複合フィルタ装置
JP7352855B2 (ja) * 2019-08-21 2023-09-2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分波器
CN110661508A (zh) * 2019-09-17 2020-01-07 天津大学 一种双工器、多工器、高频前端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US11705886B2 (en) * 2019-09-19 2023-07-18 Skyworks Solutions, Inc. Multiplexer with reduced phase spreading
CN110768683A (zh) * 2019-11-20 2020-02-07 深圳市钮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WiFi、4G和WiMAX共存时增强信噪比的设备
US11929725B2 (en) * 2020-05-12 2024-03-12 Anhui Anuki Technologies Co., Ltd. Bandpass filter circuit and multiplexer
JP2021190908A (ja) * 2020-06-02 2021-12-13 京セラ株式会社 帯域阻止フィルタ、複合フィルタ及び通信装置
US20220200645A1 (en) * 2020-12-18 2022-06-23 Skyworks Solutions, Inc. Stacked resonator based antennaplexer
TWI803091B (zh) * 2021-12-08 2023-05-21 立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雙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15791B1 (fr) * 2000-10-24 2003-03-07 France Telecom Procede de transformation de filtres passe-bandes pour faciliter leur realisation, et dispositifs ainsi obtenus
US7199796B2 (en) * 2004-08-05 2007-04-03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selecting portion of a graph, and network analyz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JPWO2006040927A1 (ja) * 2004-10-08 2008-05-1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分波器
WO2006040923A1 (ja) * 2004-10-08 2006-04-20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分波器
CN100566154C (zh) * 2005-06-17 2009-12-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模薄膜弹性波谐振器滤波器
WO2007023643A1 (ja) * 2005-08-23 2007-03-0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弾性波フィルタ
CN101356730B (zh) * 2006-02-13 2011-02-16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Saw滤波器装置
DE102006022580B4 (de) 2006-05-15 2014-10-09 Epcos Ag Elektrisches Bauelement
JP5073355B2 (ja) * 2007-04-20 2012-11-14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分波器
WO2010116776A1 (ja) * 2009-03-30 2010-10-1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弾性波フィルタ
WO2011093449A1 (ja) * 2010-01-28 2011-08-0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チューナブルフィルタ
DE112012002502B4 (de) * 2011-06-17 2018-06-07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Demultiplexer
JP2015509621A (ja) * 2012-02-06 2015-03-30 カナツ オサケユフティオCanatu Oy タッチ検知デバイスおよび検出方法
JP5896039B2 (ja) * 2012-10-24 2016-03-3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フィルタ装置
CN106664068B (zh) * 2014-07-25 2019-06-1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带通滤波器以及滤波器模块
JP6323348B2 (ja) * 2015-01-23 2018-05-1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フィルタ装置
KR101944652B1 (ko) * 2015-01-23 2019-01-31 가부시키가이샤 무라타 세이사쿠쇼 필터 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安娜.电路理论.《电路理论》.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08177B2 (ja) 2020-06-10
JP2019024155A (ja) 2019-02-14
US20190028085A1 (en) 2019-01-24
CN109286387A (zh) 2019-01-29
US10243538B2 (en) 2019-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86387B (zh) 高频滤波器、多路复用器、高频前置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CN108023568B (zh) 滤波器装置、多路复用器、高频前置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CN109643987B (zh) 弹性波滤波器装置、多工器、高频前端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US11336261B2 (en) Multiplexer, high-frequency front en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700666B2 (en) Filter circuit, multiplexer, and module
JP6669681B2 (ja) フィルタ回路、マルチプレクサおよびモジュール
CN111164890B (zh) 高频滤波器、多路复用器、高频前端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CN110476354B (zh) 多工器、高频前端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JP6798456B2 (ja) 高周波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及び通信装置
JP2018078542A (ja) フィルタ装置、マルチプレクサ、高周波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及び通信装置
CN111684719B (zh) 滤波器装置、高频前端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KR20190040991A (ko) 탄성파 필터 장치, 고주파 프론트엔드 회로 및 통신 장치
CN113890503A (zh) 滤波器装置、多路复用器以及通信装置
JP2020014104A (ja) フィルタおよびマルチプレクサ
KR20220116249A (ko) 필터 장치, 멀티플렉서, 고주파 프론트엔드 회로 및 통신 장치
JP6885376B2 (ja) フィルタおよびマルチプレクサ
CN110661507B (zh) 滤波器以及多路复用器
US20220352875A1 (en) Filter device, multiplexer, radio frequency front-en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20003956A1 (ja) マルチプレクサ、高周波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および通信装置
JP2019054355A (ja) フィルタおよび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