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63448A - 辊式遮阳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辊式遮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63448A
CN109263448A CN201810784875.3A CN201810784875A CN109263448A CN 109263448 A CN109263448 A CN 109263448A CN 201810784875 A CN201810784875 A CN 201810784875A CN 109263448 A CN109263448 A CN 1092634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torsional spring
vehicle
rotary shaft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848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平松新
平松新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263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634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007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moveable head-liners, screens, curtains or blinds for ceilings
    • B60J7/0015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moveable head-liners, screens, curtains or blinds for ceilings roller bli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20Accessories, e.g. wind deflectors, blinds
    • B60J1/2011Blinds; curtains or screens reducing heat or light intensity
    • B60J1/2013Roller blinds
    • B60J1/2033Roller bli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ring mot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40Roller blinds
    • E06B9/42Parts or details of roller blinds, e.g. suspension devices, blind box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辊式遮阳装置,能够抑制在处于展开状态的遮光片材产生褶皱,且能够抑制处于卷绕状态的遮光片材的外径增大。辊式遮阳装置具备: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固定轴(31);供固定轴插通的可挠性的旋转轴(23);遮光片材(24),成为第一端末部固定于该旋转轴且伴随着第二端末部的移动,遮光片材阻断通过设置于车顶的透光部的光的展开状态,或允许该光通过的卷绕状态;及第一及第二扭簧(33、34),第一脚部(35)钩挂于固定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且第二脚部(36)钩挂于固定在旋转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顶端部的弹簧保持件(32),在卷绕遮光片材的旋转方向上对旋转轴施力,并使旋转轴的扭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对称。

Description

辊式遮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辊式遮阳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辊式遮阳装置提出各种结构。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辊式遮阳装置构成为具备:弓形的固定轴,该固定轴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可挠性的旋转轴,该固定轴插通于该旋转轴;扭簧,该扭簧被收容于固定轴与旋转轴之间;以及遮光片材,该遮光片材的一侧的端末部固定于旋转轴。扭簧的一方的脚部在固定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端钩挂于该固定轴,扭簧的另一方的脚部在旋转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端(与远离钩挂于固定轴的扭簧的脚部的一侧的端相当)钩挂于该旋转轴,而扭簧对旋转轴在卷绕遮光片材的旋转方向上施力。此外,在遮光片材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两端分别安装有拉伸状态下的盘簧。遮光片材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各端通过盘簧的压缩施力而卷绕于旋转轴。
另外,例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辊式遮阳装置具备:弓形的卷绕轴,该卷绕轴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遮光片材,该遮光片材的一侧的端末部固定于该卷绕轴;牵引弓,该牵引弓固定于该遮光片材的另一侧的端末部;滚筒,该滚筒与卷绕轴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连结;以及缆线,该缆线分别横跨牵引弓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及滚筒之间。伴随着牵引弓的移动,缆线与滚筒一起绕卷绕轴旋转,从而遮光片材依照弓形的卷绕轴而以弯曲状态卷绕于该卷绕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欧洲专利第2529965号说明书(图2)
专利文献2:德国专利发明第102006046105号说明书(图2-5)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遮光片材的卷绕需要并用扭簧及盘簧的施力,从而导致构造的复杂化。另一方面,例如若想仅以扭簧的施力来卷绕遮光片材,则在钩挂有扭簧的旋转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端产生旋转力,从而在可挠性的旋转轴产生扭转。此时,在产生旋转力的一侧即旋转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端、与传递有旋转力的一侧即旋转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端(与接近钩挂于固定轴的扭簧的脚部的一侧的端相当)之间,产生旋转的相位差。在该情况下,存在从旋转轴卷出的遮光片材产生褶皱而外观变差的可能性。或者,在遮光片材卷出后旋转轴为了消除扭转而进行弹性恢复的情况下,也同样地有在遮光片材产生褶皱而外观变差的可能性。
此外,例如若想仅以盘簧的施力来卷绕遮光片材,则增大施力而难以将遮光片材紧密地卷绕,从而存在卷绕状态下的外径(所谓的辊径)增大而有损车辆搭载性的可能性。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由于是以牵引弓的移动为前提通过与牵引弓的移动连动的卷绕轴的旋转来卷绕遮光片材的结构,因此难以将遮光片材紧密地卷绕,同样地存在卷绕状态下的外径增大而有损车辆搭载性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辊式遮阳装置,能够抑制处于展开状态的遮光片材产生的褶皱,并且,能够抑制处于卷绕状态的遮光片材的外径增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辊式遮阳装置具备:固定轴,该固定轴固定于车辆的车顶,且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可挠性的旋转轴,所述固定轴插通于该旋转轴;遮光片材,作为该遮光片材的一侧的端末部的第一端末部固定于所述旋转轴,该遮光片材能够成为展开状态或卷绕状态,所述展开状态是伴随着作为所述遮光片材的另一侧的端末部的第二端末部的移动而阻断通过透光部的光的状态,该透光部设置于所述车顶,所述卷绕状态是允许该光通过的状态;以及扭簧,该扭簧被收容于所述固定轴与所述旋转轴之间,是如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该扭簧的第一脚部钩挂于所述固定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并且该扭簧的第二脚部钩挂于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的结构、而该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固定于所述旋转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顶端部而与该旋转轴一体旋转的结构;及该扭簧第一脚部钩挂于所述固定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顶端部并且该扭簧的第二脚部钩挂于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而该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固定于所述旋转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而与该旋转轴一体旋转的的结构,所述扭簧在卷绕所述遮光片材的旋转方向上对所述旋转轴施力,并使所述旋转轴的扭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对称。
根据该结构,所述扭簧对所述旋转轴施力,并使所述旋转轴的扭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对称,从而在所述旋转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顶端部之间,旋转不会产生相位差。因此,能够抑制在处于所述展开状态的所述遮光片材产生褶皱。另外,由于不用考虑在所述遮光片材产生的褶皱,能够充分地确保所述扭簧的施力,因此能够将所述遮光片材卷绕得密,能够抑制处于所述卷绕状态的所述遮光片材的外径增大。
关于上述辊式遮阳装置,优选的是,所述固定轴成形为向上方凸起的弓形。
根据该结构,所述固定轴成形为向上方凸起的弓形,从而能够提高对于所述车顶的设计的追随性,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装置整体的车辆搭载性。另一方面,所述旋转轴追随弓形的所述固定轴地挠曲且旋转,从而卷绕/卷出所述遮光片材。
关于上述辊式遮阳装置,优选的是,具备一对所述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一对所述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配置于所述旋转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顶端部,所述扭簧由卷绕方向彼此反向的第一扭簧及第二扭簧构成,所述第一扭簧及所述第二扭簧分别构成为,所述第一脚部直接钩挂于所述固定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并且所述第二脚部钩挂于各所述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
根据该结构,利用所述第一及第二扭簧的施力,在配置有所述第二脚部(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的所述旋转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顶端部产生相等的旋转力。因此,虽在可挠性的所述旋转轴产生扭转,但该扭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对称。
另外,所述第一及第二扭簧各自的所述第一脚部直接钩挂于所述固定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从而,与例如通过其他方式将用于钩挂所述第一脚部的保持部件(固定侧弹簧保持部件)固定于所述固定轴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零件个数及安装工时。
关于上述辊式遮阳装置,优选的是,所述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配置于所述旋转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所述扭簧由卷绕方向彼此相反的第一扭簧及第二扭簧构成,所述第一扭簧及所述第二扭簧分别构成为,所述第一脚部分别直接钩挂于所述固定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顶端部,并且所述第二脚部钩挂于所述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
根据该结构,利用所述第一及第二扭簧的施力,而向配置有所述第一脚部的所述旋转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顶端部传递相等的旋转力。因此,虽在可挠性的所述旋转轴产生扭转,但该扭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对称。
另外,所述第一及第二扭簧各自的所述第一脚部直接钩挂于所述固定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各顶端部,从而,与例如通过其他方式将用于钩挂所述第一脚部的保持部件(固定侧弹簧保持部件)固定于所述固定轴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零件个数及安装工时。
对于上述辊式遮阳装置,具备固定侧弹簧保持部件,该固定侧弹簧保持部件固定于所述固定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具备一对所述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一对所述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配置于所述旋转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顶端部,所述扭簧由卷绕方向彼此反向的第一扭簧及第二扭簧构成,所述第一扭簧及所述第二扭簧分别构成为,所述第一脚部钩挂于所述固定侧弹簧保持部件,并且所述第二脚部钩挂于各所述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
根据该结构,利用所述第一及第二扭簧的施力,在配置有所述第二脚部(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的所述旋转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顶端部产生相等的旋转力。因此,虽在可挠性的所述旋转轴产生扭转,但该扭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对称。
关于上述辊式遮阳装置,优选的是,具备一对固定侧弹簧保持部件,该一对固定侧弹簧保持部件固定于所述固定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顶端部,所述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配置于所述旋转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所述扭簧由卷绕方向彼此反向的第一扭簧及第二扭簧构成,所述第一扭簧及所述第二扭簧分别构成为,所述第一脚部钩挂于各所述固定侧弹簧保持部件,并且所述第二脚部钩挂于所述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
根据该结构,利用所述第一及第二扭簧的施力,而向配置有所述第一脚部(固定侧弹簧保持部件)的所述旋转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顶端部传递相等的旋转力。因此,虽在可挠性的所述旋转轴产生扭转,但该扭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对称。
关于上述辊式遮阳装置,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扭簧及所述第二扭簧由一根线材设成一体。
根据该结构,所述第一及第二扭簧由一根线材设成一体,从而能够消减零件个数。
(发明效果)
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能够抑制在处于展开状态的遮光片材产生的褶皱,并且,能够抑制处于卷绕状态的遮光片材的外径增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辊式遮阳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顶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辊式遮阳装置的构造在展开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3的(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辊式遮阳装置的构造在卷绕状态下的立体图,图3的(b)是同样表示该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4的(a)、(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辊式遮阳装置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及顶端部的构造在卷绕状态下的纵剖视图。
图5的(a)是表示辊式遮阳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构造在卷绕状态下的立体图,图5的(b)是同样表示该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6的(a)、(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辊式遮阳装置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及顶端部的构造在卷绕状态下的纵剖视图。
图7的(a)是表示辊式遮阳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构造在卷绕状态下的立体图,图7的(b)是同样表示该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8的(a)、(b)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辊式遮阳装置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及顶端部的构造在卷绕状态下的纵剖视图。
图9的(a)是表示辊式遮阳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构造在卷绕状态下的立体图,图9的(b)是同样表示该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10的(a)、(b)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辊式遮阳装置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及顶端部的构造在卷绕状态下的纵剖视图。
图11的(a)是表示辊式遮阳装置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构造在卷绕状态下的立体图,图11的(b)是同样表示该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12的(a)、(b)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辊式遮阳装置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及顶端部的构造在卷绕状态下的纵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车顶,11…车顶面板(透光部),23、123…旋转轴,24…遮光片材,24a…第一端末部,24b…第二端末部,31、131、331…固定轴,32、132…弹簧保持件(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33、133…第一扭簧(扭簧),34、134…第二扭簧(扭簧),35、135、439c…第一脚部,36、136、439d…第二脚部,123A…第一旋转轴,123B…第二旋转轴,237、337、437…弹簧保持件(固定侧弹簧保持部件),238、438…止转销,439…扭簧,439a…第一弹簧部(第一扭簧),439b…第二弹簧部(第二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对辊式遮阳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将车辆的前后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另外,将朝向车室内方的车辆的宽度方向内侧称为“车内侧”,将朝向车室外方的车辆的宽度方向外侧称为“车外侧”。
如图1所示,在汽车等车辆的车顶10形成有大致四边形的开口10a,并且在该开口10a设置有作为透光部的玻璃制或树脂制的车顶面板11。
如图2所示,在车顶10,由例如铝合金的挤压材料构成的一对导轨12在开口10a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两侧缘部设置成沿前后方向延伸,在两导轨12的车辆的后方,安装有一对保持块21、22。并且,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可挠性的旋转轴23旋转自如地与两保持块21、22连结。该旋转轴23由例如折皱状的筒材(例如波纹管)构成。
大致布状的遮光片材24的一侧的端末部即第一端末部24a以遍及其车辆的宽度方向全长的方式固定于旋转轴23的外周部。旋转轴23伴随着其旋转而能够卷绕及卷出遮光片材24。遮光片材24的另一侧的端末部即第二端末部24b以遍及其车辆的宽度方向全长的方式粘接有大致棒状的装饰件25。装饰件25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在两端部沿前后方向移动自如地支承于两导轨12。
如图3的(a)、(b)及图4的(a)、(b)所示,例如由金属材料构成的大致圆筒状的固定轴31插通旋转轴23。该固定轴31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成形为以长边方向中央相对于长边方向两顶端部位于上方的方式向上方凸起的弓形。此外,在固定轴31的长边方向中央形成有彼此相对且在径向上开口的一对固定孔31a。
固定轴31的长边方向两顶端部分别插入于作为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的大致带台阶的筒状的弹簧保持件32,该弹簧保持件32具有与固定轴31的外径相等的内径。因此,弹簧保持件32遵循固定轴31的弓形形状在随着朝向车内侧而朝向上方的方向上开口。该弹簧保持件32具有大致圆环状的凸缘32a,该凸缘32a从与旋转轴23相比向车外侧突出的该弹簧保持件32的顶端向外突出,并且该弹簧保持件32具有连接于该凸缘32a的车内侧端的大致圆筒状的轴保持部32b,该弹簧保持件32还具有连接于轴保持部32b的车内侧端的大致圆筒状的弹簧保持部32c。
凸缘32a设定成其外径稍大于旋转轴23的外径,凸缘32a在其车内侧端面与旋转轴23的顶端面抵接或贴近。轴保持部32b的外径设定成与旋转轴23的内径大致相等,在轴保持部32b的外周面突出设置有沿周向延伸的多个大致筋状的固定肋32d。当弹簧保持件32处于轴保持部32b插入于旋转轴23的顶端部的状态时,这多个固定肋32d嵌入旋转轴23,从而弹簧保持件32被固定成绕固定轴31而与旋转轴23一体旋转。弹簧保持部32c设定成其外径小于轴保持部32b的外径,在与该轴保持部32b相邻的弹簧保持部32c的顶端部形成有在径向上开口的弹簧固定孔32e。
固定轴31的比弹簧保持件32更向车外侧突出的两顶端部不能旋转地支承于所述两保持块21、22。即,在两保持块21、22分别形成有大致圆形的固定孔26,固定轴31的顶端部插入于该固定孔26,且固定轴31相对于固定孔26不能旋转。显然,固定孔26遵循固定轴31的弓形形状而在随着朝向车内侧而朝向上方的方向上开口。固定轴31经由两保持块21、22固定于车顶10。并且,旋转轴23经由两弹簧保持件32而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固定轴31(保持块21、22)。
在固定轴31与旋转轴23之间收容有第一扭簧33及第二扭簧34,第一扭簧33及第二扭簧34以覆盖固定轴31的外周面的状态构成扭簧。第一扭簧33及第二扭簧34由卷绕方向彼此反向的螺旋弹簧构成,它们的内径及外径分别设定成与弹簧保持件32的弹簧保持部32c的外径及旋转轴23的内径相等。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固定轴31等的中央的第一扭簧33及第二扭簧34的一方的脚部即第一脚部35沿彼此相对的径向延伸且分别插入/钩挂于固定轴31的两固定孔31a。即,第一扭簧33及第二扭簧34的第一脚部35直接钩挂于固定轴31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另外,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固定轴31等的顶端部的第一扭簧33及第二扭簧34的顶端部,插入于两弹簧保持件32的弹簧保持部32c。并且,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固定轴31等的顶端部的第一扭簧33及第二扭簧34的另一方的脚部即第二脚部36沿朝向固定轴31的径向延伸且分别插入/钩挂于两弹簧保持件32的弹簧固定孔32e。
此外,被固定轴31插通的第一扭簧33及第二扭簧34依照固定轴31而弯曲成向上方凸起的弓形,并且内置有第一扭簧33及第二扭簧34的旋转轴23依照固定轴31而弯曲成向上方凸起的弓形。
作为这样的结构,当遮光片材24的第二端末部24b与装饰件25一起沿着导轨12向车辆的前方移动时,旋转轴23绕固定轴31单向旋转并卷出遮光片材24。由此,遮光片材24成为阻断朝向车室内通过车顶面板11的光的展开状态(全闭状态)。此时,第一扭簧33及第二扭簧34彼此反向扭转而产生旋转轴23卷绕遮光片材24的旋转方向上的施力。
此外,第一扭簧33及第二扭簧34伴随着它们的扭转而使可挠性的旋转轴23产生扭转。该旋转轴23的扭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对称(左右对称)地产生。即,第一扭簧33及第二扭簧34对旋转轴23施力并使旋转轴23的扭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对称。
另一方面,当遮光片材24的第二端末部24b与装饰件25一起沿着导轨12向车辆的后方移动时,旋转轴23因第一扭簧33及第二扭簧34的施力而绕固定轴31反方向旋转并卷绕遮光片材24。由此,遮光片材24成为允许朝向车室内的光通过的卷绕状态(全开状态)。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和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扭簧33及第二扭簧34对旋转轴23施力并使旋转轴23的扭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对称,从而在旋转轴23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顶端部之间,旋转不会产生相位差。因此,能够抑制在处于展开状态的遮光片材24(设计面)产生褶皱。另外,由于不用考虑在遮光片材24产生的褶皱就能够充分地确保第一扭簧33及第二扭簧34的施力,因此能够将遮光片材24卷绕得密,能够抑制处于卷绕状态的遮光片材24的外径增大。
(2)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轴31成形为向上方凸起的弓形,从而能够提高对于车顶10的设计的追随性,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装置整体的车辆搭载性。另一方面,旋转轴23追随弓形的固定轴31而挠曲并旋转,从而卷绕/卷出遮光片材24。
(3)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第一扭簧33及第二扭簧34的施力,在配置有第二脚部36(弹簧保持件32)的旋转轴23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顶端部产生相等的旋转力。因此,虽在可挠性的旋转轴23产生扭转,但该扭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对称。
另外,第一扭簧33及第二扭簧34各自的第一脚部35直接钩挂于固定轴31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从而,与例如通过其他方式将用于钩挂第一脚部35的保持部件(固定侧弹簧保持部件)固定于固定轴31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零件个数及安装工时,进而降低成本。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对辊式遮阳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由于第二实施方式是变更了第一实施方式的扭簧的保持构造的结构,因此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而省略其一部分说明。
如图5的(a)、(b)及图6的(a)、(b)所示,例如金属材料构成的大致圆筒状的固定轴131不能旋转地支承于所述两保持块21、22。即,该固定轴131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成形为以长边方向中央相对于长边方向两顶端部位于上方的方式向上方凸起的弓形。固定轴131的长边方向两顶端部不能旋转地插入于两保持块21、22的固定孔26。此外,在固定轴131的长边方向两顶端部分别形成有在径向上开口的固定孔131a。
固定轴131插入于作为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的大致带台阶的筒状的弹簧保持件132,该弹簧保持件132具有与固定轴131的外径相等的内径。该弹簧保持件132配置于固定轴131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中央,该弹簧保持件132遵循固定轴131的弓形形状而大致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开口。该弹簧保持件132具有配置于固定轴131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中央的大致圆环状的隔壁132a,并且该弹簧保持件132具有连接于该隔壁132a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两端的一对大致圆筒状的轴保持部132b,该弹簧保持件132还具有连接于两轴保持部132b的车外侧端的一对大致圆筒状的弹簧保持部132c。
此外,轴保持部132b的外径设定成小于隔壁132a的外径,弹簧保持部132c的外径进一步设定成小于轴保持部132b的外径。并且,在各轴保持部132b的外周面突出设置有沿周向延伸的多个大致筋状的固定肋132d。另外,在各弹簧保持部132c的与轴保持部132b相邻的顶端部形成有在径向上开口的弹簧固定孔132e。
插入于弹簧保持件132的固定轴131插通于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可挠性的旋转轴123。该旋转轴123由第一旋转轴123A及第二旋转轴123B构成,该第一旋转轴123A及第二旋转轴123B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对称(左右对称)配置于隔壁132a的两侧。第一旋转轴123A及第二旋转轴123B分别由例如折皱状的筒材(例如波纹管)构成,它们的外径及内径分别设定成与隔壁132a的外径及轴保持部132b的外径相等。
当第一旋转轴123A及第二旋转轴123B分别处于插入有轴保持部132b的状态时,多个固定肋132d嵌入各个第一旋转轴123A及第二旋转轴123B,从而第一旋转轴123A及第二旋转轴123B分别固定成绕固定轴131与弹簧保持件132一体旋转。即,第一旋转轴123A及第二旋转轴123B经由弹簧保持件132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固定轴131(保持块21、22)。此外,第一旋转轴123A及第二旋转轴123B的车外侧的顶端面分别与保持块21、22的车内侧的顶端面抵接或贴近。并且,依照所述第一实施方式,遮光片材24的第一端末部24a以遍及其车辆的宽度方向全长的方式固定于包含隔壁132a的第一旋转轴123A及第二旋转轴123B的外周部。
在固定轴131与旋转轴123(第一旋转轴123A及第二旋转轴123B)之间收容有第一扭簧133及第二扭簧134,第一扭簧133及第二扭簧134以覆盖固定轴131的外周面的状态构成扭簧。第一扭簧133及第二扭簧134由卷绕方向彼此反向的螺旋弹簧构成,它们的内径及外径分别设定成与弹簧保持件132的弹簧保持部132c的外径及旋转轴123的内径相等。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固定轴131等的顶端部的第一扭簧133及第二扭簧134的一方的脚部即第一脚部135沿朝向固定轴131的径向延伸且插入/钩挂于固定孔131a。即,第一扭簧133及第二扭簧134的第一脚部135直接钩挂于固定轴131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顶端部。另外,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固定轴131等的中央的第一扭簧133及第二扭簧134的顶端部插入有弹簧保持件132的两弹簧保持部132c。并且,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固定轴131等的中央的第一扭簧133及第二扭簧134的另一方的脚部即第二脚部136沿径向延伸且分别插入/钩挂于固定轴131的两固定孔131a。
此外,被固定轴131插通的第一扭簧133及第二扭簧134依照固定轴131而弯曲成向上方凸起的弓形,并且内置有第一扭簧133及第二扭簧134的第一旋转轴123A及第二旋转轴123B依照固定轴131而弯曲成向上方凸起的弓形。
如以上详细叙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1)、(2)的效果的基础上,还可获得以下所示的效果。
(1)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扭簧133及第二扭簧134的施力,而向配置有第一脚部135的旋转轴123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顶端部传递相等的旋转力。因此,虽在可挠性的旋转轴123产生扭转,但该扭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对称。
另外,第一扭簧133及第二扭簧134各自的第一脚部135直接钩挂于固定轴131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各顶端部,从而,与例如通过其他方式将用于钩挂第一脚部135的保持部件(固定侧弹簧保持部件)固定于固定轴131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零件个数及安装工时,进而降低成本。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对辊式遮阳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由于第三实施方式是变更了第一实施方式的扭簧的保持构造的结构,因此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而省略其一部分说明。
如图7的(a)、(b)及图8的(a)、(b)所示,所述固定轴31插入于作为固定侧弹簧保持部件的大致带台阶的筒状的弹簧保持件237,该弹簧保持件237具有与固定轴31的外径相等的内径。该弹簧保持件237配置于固定轴31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中央,该弹簧保持件237遵循固定轴31的弓形形状而大致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开口。该弹簧保持件237具有配置于固定轴31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中央的大致圆筒状的固定部237a,并且该弹簧保持件237具有连接于该固定部237a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两端的一对大致圆筒状的弹簧保持部237b。
固定部237a的外径设定成与旋转轴23的内径相等。并且,在固定部237a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中央形成有彼此相对的在径向上开口的一对大致圆形的固定孔237c。两固定孔237c分别与固定孔31a同心地配置,两固定孔237c的内径设定成与固定孔31a的内径相等。与两固定孔237c同心的大致圆柱状的止转销238的两端部嵌入两固定孔31a、237c,从而弹簧保持件237固定于固定轴31。
弹簧保持部237b的外径设定成与第一扭簧33及第二扭簧34的内径相等。并且,在各弹簧保持部237b的与固定部237a相邻的顶端部形成有在径向上开口的弹簧固定孔237d。
插入于弹簧保持件237的固定轴31插通于所述旋转轴23。因此,旋转轴23与所述两弹簧保持件32一起绕固定轴31及弹簧保持件237旋转。
在固定轴31与旋转轴23之间,收容有所述第一扭簧33及第二扭簧34。弹簧保持件237的两弹簧保持部237b插入于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固定轴31等的中央的第一扭簧33及第二扭簧34的顶端部。并且,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固定轴31等的中央的第一扭簧33及第二扭簧34的第一脚部35沿径向延伸且分别插入/钩挂于弹簧保持件237的两弹簧固定孔237d。
如以上详细叙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1)、(2)的效果的基础上,还可获得以下所示的效果。
(1)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第一扭簧33及第二扭簧34的施力,在配置有第二脚部36(弹簧保持件32)的旋转轴23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顶端部产生相等的旋转力。因此,虽在可挠性的旋转轴23产生扭转,但该扭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对称。
(第四实施方式)
以下,对辊式遮阳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由于第四实施方式是变更了第二实施方式的扭簧的保持构造的结构,因此对于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而省略其一部分说明。
如图9的(a)、(b)及图10的(a)、(b)所示,在所述各保持块21、22粘接有作为固定侧弹簧保持部件的弹簧保持件337。该弹簧保持件337具有与固定孔26同心的大致圆筒状的弹簧保持部337a。弹簧保持部337a的内径及外径分别设定成与固定孔26的内径及第一扭簧133等的内径相等。此外,在各弹簧保持部337a的与保持块21、22相邻的顶端形成有在径向上开口的弹簧固定孔337b。
例如金属材料构成的大致圆筒状的固定轴331与两弹簧保持件337一起不能旋转地支承于两保持块21、22。即,该固定轴331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成形为以长边方向中央相对于长边方向两顶端部位于上方的方式向上方凸起的弓形。固定轴331的长边方向两顶端部不能旋转地插入于两弹簧保持件337的弹簧保持部337a及两保持块21、22的固定孔26。
固定轴331依照所述固定轴131那样插入于弹簧保持件132。并且,插入于弹簧保持件132的固定轴331插通于所述旋转轴123(第一旋转轴123A及第二旋转轴123B)。因此,旋转轴123与弹簧保持件132一起绕固定轴331及两弹簧保持件337旋转。
在固定轴331与旋转轴123之间,收容有所述第一扭簧133及第二扭簧134。两弹簧保持件337的弹簧保持部337a插入于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固定轴331等的顶端部的第一扭簧133及第二扭簧134的顶端部。并且,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固定轴331等的顶端部的第一扭簧133及第二扭簧134的第一脚部135沿径向延伸且分别插入/钩挂于两弹簧保持件337的弹簧固定孔337b。
如以上详细叙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1)、(2)的效果的基础上,还可获得以下所示的效果。
(1)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扭簧133及第二扭簧134的施力而向配置有第一脚部135的旋转轴123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顶端部传递相等的旋转力。因此,虽在可挠性的旋转轴123产生扭转,但该扭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对称。
(第五实施方式)
以下,对辊式遮阳装置的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由于第五实施方式是变更了第三实施方式的扭簧的结构,因此对于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而省略其一部分说明。
如图11的(a)、(b)及图12的(a)、(b)所示,所述固定轴31插入于作为固定侧弹簧保持部件的大致带台阶的筒状的弹簧保持件437,该弹簧保持件437具有与固定轴31的外径相等的内径。该弹簧保持件437配置于固定轴31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中央,该弹簧保持件437遵循固定轴31的弓形形状而大致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开口。该弹簧保持件437具有配置于固定轴31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中央的大致圆筒状的固定部437a,并且该弹簧保持件437具有连接于该固定部437a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两端的一对大致圆筒状的弹簧保持部437b。
固定部437a的外径设定成与旋转轴23的内径相等。并且,在固定部437a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中央形成有彼此相对的在径向上开口的一对大致圆形的固定孔437c。两固定孔437c分别与固定孔31a同心地配置,两固定孔437c的内径设定成与固定孔31a的内径相等。与两固定孔437c同心的大致圆柱状的止转销438的两端部嵌入两固定孔31a、437c,从而弹簧保持件437固定于固定轴31。弹簧保持部437b的外径设定成与所述弹簧保持件32的弹簧保持部32c的外径相等。此外,在固定部437a的外周部下部以遍及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全长的方式形成有大致U字槽状的弹簧固定槽437d。
插入于弹簧保持件437的固定轴31插通于所述旋转轴23。因此,旋转轴23与所述两弹簧保持件32一起绕固定轴31及弹簧保持件437旋转。
扭簧439以覆盖固定轴31的外周面的状态被收容于固定轴31与旋转轴23之间。扭簧439具有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配置于弹簧保持件437的固定部437a的两侧的作为第一扭簧的第一弹簧部439a及作为第二扭簧的第二弹簧部439b。第一弹簧部439a及第二弹簧部439b由卷绕方向彼此反向的螺旋弹簧构成,它们的内径及外径分别设定成与弹簧保持件32的弹簧保持部32c外径及旋转轴23的内径相等。
另外,扭簧439具有线状的第一脚部439c,该第一脚部439c沿着弹簧保持件437的弹簧固定槽437d而将第一弹簧部439a及第二弹簧部439b的端末彼此连接。即,扭簧439是第一弹簧部439a及第二弹簧部439b由一根线材设成一体的构造。通过第一脚部439c嵌入/钩挂于弹簧固定槽437d,从而扭簧439固定于弹簧保持件437(固定轴31)。
在扭簧439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两顶端部插入有所述两弹簧保持件32的弹簧保持部32c。并且,扭簧439的位于车辆的宽度方向两顶端部的另一方的脚部即第二脚部439d沿朝向固定轴31的径向延伸且分别插入/钩挂于两弹簧保持件32的弹簧固定孔32e。
此外,插通有固定轴31的扭簧439依照固定轴31而弯曲成向上方凸起的弓形,并且内置有扭簧439的旋转轴23依照固定轴31而弯曲成向上方凸起的弓形。
如以上详细叙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的效果的基础上,还可获得以下所示的效果。
(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簧部439a及第二弹簧部439b由一根线材设成一体,从而能够减少零件个数。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以下那样地变更。
在所述第一、第二、第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按照扭簧439而采用第一弹簧部(439a)及第二弹簧部(439b)由一根线材设成一体的扭簧来代替第一扭簧33、133及第二扭簧34、134。通过这样变更,能够减少零件个数。
在所述第二、第四实施方式中,只要能确保充分的施力(卷绕力),则也可以省略第一扭簧33及第二扭簧34中的任意一方。在该情况下,利用剩余的该第一扭簧33或第二扭簧34的施力而在配置有第二脚部36(弹簧保持件132)的旋转轴123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产生旋转力。此时,与传递到成为第一脚部35的配置侧的旋转轴123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顶端部的旋转力相等的旋转力被传递到成为与第一脚部35的配置侧相反的一侧的旋转轴123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顶端部。因此,虽在可挠性的旋转轴123产生扭转,但该扭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对称。此外,由于成为仅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单侧存在扭簧(第一扭簧33或第二扭簧34)的结构,因此能够使装置整体的构造更简单化。
在所述第二、第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依照旋转轴23而采用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不分成两部分的旋转轴,来代替第一旋转轴123A及第二旋转轴123B。
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只要旋转轴23、123具有所需要的耐久性,则也可以是例如供水用的软管等。
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固定轴31、131、331的弓形形状包含以长边方向中央相对于长边方向两顶端部位于上方的方式向上方凸起的圆弧状、三角形状、台形状。
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固定轴31、131、331也可以沿车辆的宽度方向笔直地延伸。
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采用设置于车顶10的开口10a的车顶面板11构成透光部的天窗。在该情况下,车顶面板11可以是可动的滑动板,也可以是固定板。另一方面,在用树脂材料构成车顶整体的天窗中,也可以将该车顶的一部分作为透光部。
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遮光片材”不仅包含100%遮光的结构,也包含使光的透过率变化的结构。
接着,以下追加记述从上述实施方式及其他例能够把握的技术思想。
(1)在上述辊式遮阳装置中,
所述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配置于所述旋转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
所述扭簧构成为,所述第一脚部直接钩挂于所述固定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顶端部,并且所述第二脚部钩挂于所述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
根据该结构,利用所述扭簧的施力,在配置有所述第二脚部(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的所述旋转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产生旋转力。此时,与传递到成为所述第一脚部的配置侧的所述旋转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顶端部的旋转力相等的旋转力被传递到成为与所述第一脚部的配置侧相反的一侧的所述旋转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顶端部。因此,虽在可挠性的所述旋转轴产生扭转,但该扭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对称。
另外,所述扭簧的所述第一脚部直接钩挂于所述固定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顶端部,从而,与例如通过其他方式将用于钩挂所述第一脚部的保持部件(固定侧弹簧保持部件)固定于所述固定轴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零件个数及安装工时,进而降低成本。此外,通过成为仅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单侧存在所述扭簧的结构,能够使装置整体的构造进一步简单化。
(2)在上述辊式遮阳装置中,
具备固定侧弹簧保持部件,该固定侧弹簧保持部件固定于所述固定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顶端部,
所述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配置于所述旋转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
所述扭簧构成为,所述第一脚部钩挂于所述固定侧弹簧保持部件,并且所述第二脚部钩挂于所述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
根据该结构,利用所述扭簧的施力,在配置有所述第二脚部(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的所述旋转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产生旋转力。此时,与传递到作为所述第一脚部(固定侧弹簧保持部件)的配置侧的所述旋转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顶端部的旋转力相等的旋转力被传递到作为与所述第一脚部的配置侧相反的一侧的所述旋转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顶端部。因此,虽在可挠性的所述旋转轴产生扭转,但该扭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对称。
另外,通过成为仅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单侧存在所述扭簧的结构,能够使装置整体的构造进一步简单化。

Claims (7)

1.一种辊式遮阳装置,具备:
固定轴,该固定轴固定于车辆的车顶,且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
可挠性的旋转轴,所述固定轴插通于该旋转轴;
遮光片材,作为该遮光片材的一侧的端末部的第一端末部固定于所述旋转轴,该遮光片材能够成为展开状态或卷绕状态,所述展开状态是伴随着作为所述遮光片材的另一侧的端末部的第二端末部的移动而阻断通过透光部的光的状态,该透光部设置于所述车顶,所述卷绕状态是允许该光通过的状态;以及
扭簧,该扭簧被收容于所述固定轴与所述旋转轴之间,是如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该扭簧的第一脚部钩挂于所述固定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并且该扭簧的第二脚部钩挂于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而该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固定于所述旋转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顶端部而与该旋转轴一体旋转的结构;及该扭簧的第一脚部钩挂于所述固定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顶端部并且该扭簧的第二脚部钩挂于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而该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固定于所述旋转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而与该旋转轴一体旋转的结构,
所述扭簧在卷绕所述遮光片材的旋转方向上对所述旋转轴施力,并使所述旋转轴的扭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式遮阳装置,其中,
所述固定轴成形为向上方凸起的弓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辊式遮阳装置,其中,
具备一对所述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一对所述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配置于所述旋转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顶端部,
所述扭簧由卷绕方向彼此反向的第一扭簧及第二扭簧构成,
所述第一扭簧及所述第二扭簧分别构成为,所述第一脚部直接钩挂于所述固定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并且所述第二脚部钩挂于各所述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辊式遮阳装置,其中,
所述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配置于所述旋转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
所述扭簧由卷绕方向彼此相反的第一扭簧及第二扭簧构成,
所述第一扭簧及所述第二扭簧分别构成为,所述第一脚部分别直接钩挂于所述固定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顶端部,并且所述第二脚部钩挂于所述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辊式遮阳装置,其中,
具备固定侧弹簧保持部件,该固定侧弹簧保持部件固定于所述固定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
具备一对所述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一对所述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配置于所述旋转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顶端部,
所述扭簧由卷绕方向彼此反向的第一扭簧及第二扭簧构成,
所述第一扭簧及所述第二扭簧分别构成为,所述第一脚部钩挂于所述固定侧弹簧保持部件,并且所述第二脚部钩挂于各所述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辊式遮阳装置,其中,
具备一对固定侧弹簧保持部件,该一对固定侧弹簧保持部件固定于所述固定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顶端部,
所述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配置于所述旋转轴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
所述扭簧由卷绕方向彼此反向的第一扭簧及第二扭簧构成,
所述第一扭簧及所述第二扭簧分别构成为,所述第一脚部钩挂于各所述固定侧弹簧保持部件,并且所述第二脚部钩挂于所述可动侧弹簧保持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辊式遮阳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扭簧及所述第二扭簧由一根线材设成一体。
CN201810784875.3A 2017-07-18 2018-07-17 辊式遮阳装置 Pending CN1092634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39242A JP2019018728A (ja) 2017-07-18 2017-07-18 ロールシェード装置
JP2017-139242 2017-07-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63448A true CN109263448A (zh) 2019-01-25

Family

ID=64951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84875.3A Pending CN109263448A (zh) 2017-07-18 2018-07-17 辊式遮阳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89166B2 (zh)
JP (1) JP2019018728A (zh)
CN (1) CN109263448A (zh)
DE (1) DE10201811715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9235A (zh) * 2020-04-26 2020-08-21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簧式天窗遮阳帘卷轴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119767A1 (de) * 2017-08-29 2019-02-28 Webasto SE Rolloanordnung mit Wickelwellenhüllrohr
DE102018123280A1 (de) * 2018-09-21 2020-03-26 Webasto SE Rolloanordnung mit Wellrohrwickelwelle
DE102021112496A1 (de) 2021-05-12 2022-11-17 Webasto SE Rollovorrichtung an einem Fahrzeugdac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99275A (ja) * 2004-04-14 2005-10-27 Aisin Seiki Co Ltd シャッター装置
JP2006125186A (ja) * 2004-09-28 2006-05-18 Aisin Seiki Co Ltd 電動シャッター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シャッター開閉装置
JP2007016458A (ja) * 2005-07-07 2007-01-25 Sanwa Shutter Corp シャッター用巻取体におけるスプリングとシャフトの固定構造
JP2007023749A (ja) * 2005-07-16 2007-02-01 Kinemuchi Hideo シャッターの駆動装置
JP2012051458A (ja) * 2010-09-01 2012-03-15 Iwao Nishiwaki 車両用日除け装置
EP2529965A1 (de) * 2011-06-01 2012-12-05 Roof Systems Germany GmbH Rollo für ein Schiebedachsystem
JP2014132138A (ja) * 2013-01-06 2014-07-17 Yamamoto:Kk シャッター巻取繰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54533A (en) * 1991-01-04 1991-10-08 Lii Jong Yih Wind-shield blind system
US6070641A (en) * 1999-01-05 2000-06-06 Budetti; Fred Failsafe automatic braking mechanism for a rolling door system
DE10122570C1 (de) * 2001-05-09 2002-07-25 Webasto Vehicle Sys Int Gmbh Sonnenrollo für ein Fahrzeugdach
DE102006046105B4 (de) 2006-09-28 2009-03-19 Webasto Ag Rollo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FR2932123B1 (fr) 2008-06-10 2011-07-01 Wagon Sas Store a enrouleur comprenant une gaine annele et vehicule automobile correspondant
JP5776304B2 (ja) * 2011-04-22 2015-09-09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巻取り装置
DE202011052505U1 (de) * 2011-12-28 2013-04-09 Inalfa Roof Systems Group B.V. Wickelmechanismus einer Sonnenblende, Sonnenblendenanordnung und Dachanordnung
JP6000562B2 (ja) * 2012-02-06 2016-09-28 文化シヤッター株式会社 開閉装置及び該開閉装置の製造方法
DE102015107573B3 (de) * 2015-05-13 2016-09-22 Webasto SE Anordnung für ein Wickelsystem und Wickelsystem für ein Fahrzeugdach
EP3332998B1 (en) * 2016-12-08 2020-04-29 Inalfa Roof Systems Group B.V. Winding mechanism for a sunscreen
JP7056169B2 (ja) * 2018-01-24 2022-04-19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ロールシェード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ロールシェー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99275A (ja) * 2004-04-14 2005-10-27 Aisin Seiki Co Ltd シャッター装置
JP2006125186A (ja) * 2004-09-28 2006-05-18 Aisin Seiki Co Ltd 電動シャッター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シャッター開閉装置
JP2007016458A (ja) * 2005-07-07 2007-01-25 Sanwa Shutter Corp シャッター用巻取体におけるスプリングとシャフトの固定構造
JP2007023749A (ja) * 2005-07-16 2007-02-01 Kinemuchi Hideo シャッターの駆動装置
JP2012051458A (ja) * 2010-09-01 2012-03-15 Iwao Nishiwaki 車両用日除け装置
EP2529965A1 (de) * 2011-06-01 2012-12-05 Roof Systems Germany GmbH Rollo für ein Schiebedachsystem
JP2014132138A (ja) * 2013-01-06 2014-07-17 Yamamoto:Kk シャッター巻取繰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9235A (zh) * 2020-04-26 2020-08-21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簧式天窗遮阳帘卷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8117156A1 (de) 2019-01-24
US20190023109A1 (en) 2019-01-24
JP2019018728A (ja) 2019-02-07
US10889166B2 (en) 2021-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63448A (zh) 辊式遮阳装置
US10384521B2 (en) Roller blind arrange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RU2480365C2 (ru) Защитная панель боковой стенки
CN102138262A (zh) 线束装配结构
CN105517826B (zh) 用于卷帘结构的卷绕装置、卷帘结构以及车顶结构
US8256492B2 (en) Frame-mounted sunshade device
US9834068B2 (en) Sun visor for vehicle
CN105027371B (zh) 电源装置
CN101414740A (zh) 用于连杆的配线布线结构
WO2008053938A1 (en) Power supply unit for slide structure
US20150165877A1 (en) Sun visor for vehicle
CN102597406B (zh) 隔离幕装置
KR20120011152A (ko) 차량용 빗물 차단막
CN102874075A (zh) 一种汽车遮阳帘
TWI574859B (zh) Sunshade device
KR101170968B1 (ko) 차량비상안전장치
KR20130106790A (ko) 차실용 보호 장치
CN214689181U (zh) 一种车载翻盖式杯托
AU2008212094A1 (en) Electric power-feeding structure
US20100071859A1 (en) Device With a Shutter Which May Be Wound Around a Drum
ES2426101T3 (es) Cubierta de pared lateral
CN106274398B (zh) 一种汽车遮阳帘
US1578641A (en) Side inclosure for automobiles
KR102663805B1 (ko) 차량용 커버장치
KR102196336B1 (ko) 차량용 기계식 도어가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ariya City, Aichi Prefecture, Japan's Asahi 2 chome 1 GA

Applicant after: AISIN Co.,Ltd.

Address before: Kariya City, Aichi Prefecture, Japan's Asahi 2 chome 1 GA

Applicant before: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