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49064A - 一种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249064A CN109249064A CN201811289389.0A CN201811289389A CN109249064A CN 109249064 A CN109249064 A CN 109249064A CN 201811289389 A CN201811289389 A CN 201811289389A CN 109249064 A CN109249064 A CN 1092490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xial workpiece
- tooth
- block
- air
- pedest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10000003781 Tooth Socket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41000270728 Alligator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41001074085 Scophthalmus aquosus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47/0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component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boring or drilling machin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00—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 B23Q3/02—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for mounting on a work-table, tool-slide, or analogous part
- B23Q3/04—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for mounting on a work-table, tool-slide, or analogous part adjustable in inclin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包括底座,设在底座上的角度支撑板,角度支撑板支撑面的下端和上端分别设有用于放置轴类零件的第一V型块和第二V型块,第二V型块上设有对齿销;对齿块上设有标记槽和凸出齿,凸出齿插入轴类零件的齿槽中将对齿块和轴类零件连为一体,与标记槽对应的轴类零件处为待加工油孔处;底座上还设有钻套底座,钻套底座顶部设有能够转动的翻板,翻板上设有垂直导向槽。该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原理巧妙、结构紧凑及加工精度高,能够保证加工质量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能够实现快速换产、保证加工效率。本发明的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的使用方法,操作简单、加工精确且适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速箱轴类零件夹具领域,涉及一种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变速箱一轴带齿一端有油孔机构,对此油孔的大小、角度、轴身均布、轴向位置和对齿严格要求。随着国内外变速箱的普遍应用,对于变速箱性能要求也大大提高,这就使对油孔位置及出油量要求越严格。目前在加工设备为台式钻床,没有数控转台的前提条件下,实现变速箱轴类零件钻斜油孔、需对齿、严格要求轴向位置及径向分度在国内领域是个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包括底座,设在底座上的角度支撑板,角度支撑板支撑面的下端和上端分别设有用于放置轴类零件的第一V型块和第二V型块,第二V型块上设有用于固定轴类零件的对齿销;
角度支撑板的水平倾斜角度和油孔中心线与待加工轴中心线所呈的角度互余。
进一步的,还包括对齿块,对齿块上设有标记槽和凸出齿,凸出齿插入轴类零件的齿槽中将对齿块和轴类零件连为一体,标记槽对应的轴类零件处为待加工油孔处。
进一步的,对齿块上还设有空槽,空槽与对齿销实现对对齿块和轴类零件径向上的定位。
进一步的,底座还设有钻套底座,钻套底座顶部设有能够转动的翻板,翻板上设有垂直导向槽。
进一步的,钻套底座顶部设有第二圆柱销,翻板通过第二圆柱销设在钻套底座上,翻板能够绕第二圆柱销转动。
进一步的,第一V型块、第二V型块与轴类零件接触处为与轴类零件弧度相同的槽。
进一步的,第一V型块、第二V型块与轴类零件接触处相切于轴类零件;
两V型块支撑工件轴心线平行于角度支撑板的斜面。
进一步的,钻套底座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一圆柱销固定在底板1上;
角度支撑板通过第二螺栓和第一圆柱销设在底座1上。
第二V型块通过第三圆柱销和第三螺栓设在角度支撑板上;
底座通过T型螺栓、平垫和螺母安装在机床工作台上。
一种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凸出齿插入轴类零件的大端齿部的齿槽内,凸出齿将对齿块与轴类零件连为一体;
2)将连为一体的对齿块与轴类零件放置于第一V型块和第二V型块上,对齿销14插入轴类零件的齿槽和对齿块空槽15.2处;
3)将钻头穿过翻板上的垂直导向槽,调整连为一体的对齿块与轴类零件使钻头处于标记槽对应的齿槽处,摇动钻头钻下油孔;
4)依次将工件与对齿块作为一体转动,钻下一个油槽,依次钻完轴类零件的所有油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由于将轴类零件置于角度支撑板上,只需钻头垂直钻下即可得到斜油孔,钻头翻板上的定向槽导向保证钻头方向不变,加工斜油孔时角度更加准确;该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具有结构巧妙、结构紧凑、加工精度高及制造成本低的特点,能够保证加工质量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能够实现快速换产、保证加工效率,对加工环境没有要求,适合低成本加工。
本发明的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的使用方法,操作简单、加工精确且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中对齿块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中翻板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提供的一种轴类零件置于第二V型块的剖示图。
其中:1-底座;2-角度支撑板;3-第一V型块;4-钻套底座;5-第一螺栓;6-第一圆柱销;7-第二圆柱销;8-翻板;9-第二螺栓;10-第二V型块;11-T型螺栓;12-平垫;13-螺母;14-对齿销;15-对齿块;15.1-标记槽;15.2-空槽;15.3-凸出齿;16-第三圆柱销;17-第三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和图2,图1和图2分别为本发明的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立体图和俯视图,角度支撑板2用螺钉和销安装在底座1上,第一V型块3与第二V型块10用螺钉和销安装在角度支撑板2上,钻套底座4用螺钉和销安装在底座1上,翻板8用第二圆柱销7安装在钻套底座4,翻板8能够以第二圆柱销7为转动轴转动,翻板8上开有垂直导向槽作为钻头导向;对齿块15的凸出齿15.3插入待加工轴的齿槽中,将对齿块15和待加工轴连为一体;作为整体的对齿块15和待加工轴的在第一V型块3及第二V型块10上的径向定位由设在对齿销14与空槽15.2的配合完成;当钻头穿过翻板8上的垂直导向槽后,钻头在标记槽15.1对应齿槽处开始钻孔;第一V型块3、第二V型块10与待加工轴接触处为与轴类零件弧度相同的槽;或者第一V型块3、第二V型块10与待加工轴接触处相切于轴类零件,凡是能够放置待加工轴的V型块的形状均在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中。
其中:钻套底座4通过第一螺栓5和第一圆柱销6固定在底板1上;角度支撑板2通过第二螺栓9设在底座1上;第二V型块10通过第三圆柱销6和第三螺栓17设在角度支撑板2上;底座1通过T型螺栓11、平垫12和螺母13安装在机床工作台上。第一V型块3、第二V型块10与角度支撑板2相连接的圆柱销,保证装配后圆柱销与角度支撑板2紧密配合而第一V型块3、第二V型块10可轻松装卸;角度支撑板2与底座1紧密配合而角度支撑板2可轻松装卸,保证不同角度零件换产时可快速更换角度支撑。所有圆柱销均可卸装,保证换产时,能够快速更换角度支撑板、V型块、翻板、对齿块及对齿销。装配后两V型块支撑工件轴心线应平行于角度支撑板2的斜面,且夹具组装后两V型块对称平面理论上重合。装配后翻板8上垂直导向槽的中心线与两V型块对称平面重合。
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的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的主视图,角度支撑板2上根据待加工油孔的倾斜度而定,角度支撑板2的倾斜角度值等于90°减去油孔中心线与待加工轴中心线所呈的角度值,即90°-β°,β°为油孔中心线与待加工轴中心线所呈的角度值;角度支撑板2可以为一系列不同角度组成,也可以由可调角度的支撑板组成。
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的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中对齿块的示意图;对齿块包括凸出齿15.3、空槽15.2和标记槽15.1。标记槽是根据待加工轴预设加工油孔的位置而设置的,定位精确,引导钻头去加工油孔。
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的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中翻板的示意图;翻板上的连接孔用于挂在第二圆柱销7上,翻板后端做成圆弧状,方便转动;翻板悬挂在第二圆柱销7上时,翻板上的定向槽中心线垂直向下,使钻头垂直向下。
参见图6,图6为本发明的提供的一种轴类零件置于第二V型块的剖示图,从图中可知,轴类零件与第二V型块相切于两条线,轴类零件的底部并不与第二V型块相接触;还可以提供两者相切与三条线的V型块或者V型块中圆弧弧度与轴类零件接触处弧度相同的结构。
一种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凸出齿15.3插入轴类零件的大端齿部的齿槽内,凸出齿15.3将对齿块15与轴类零件连为一体;
2)将连为一体的对齿块15与轴类零件放置于第一V型块3和第二V型块10上,对齿销14插入轴类零件的齿槽和对齿块空槽15.2处;
3)将钻头穿过翻板8上的垂直导向槽,调整连为一体的对齿块15与轴类零件使钻头处于标记槽15.1对应的齿槽处,摇动钻头钻下油孔;
4)依次将工件与对齿块作为一体转动,钻下一个油槽,依次钻完轴类零件的所有油孔。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在底座(1)上的角度支撑板(2),角度支撑板(2)支撑面的下端和上端分别设有用于放置轴类零件的第一V型块(3)和第二V型块(10),第二V型块(10)上设有用于固定轴类零件的对齿销(14);
角度支撑板(2)的水平倾斜角度和油孔中心线与待加工轴中心线所呈的角度互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齿块(15),对齿块(15)上设有标记槽(15.1)和凸出齿(15.3),凸出齿(15.3)插入轴类零件的齿槽中将对齿块(15)和轴类零件连为一体,标记槽(15.1)对应的轴类零件处为待加工油孔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其特征在于,对齿块(15)上还设有空槽(15.2),空槽(15.2)与对齿销(14)实现对对齿块(15)和轴类零件径向上的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其特征在于,底座(1)还设有钻套底座(4),钻套底座(4)顶部设有能够转动的翻板(8),翻板(8)上设有垂直导向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其特征在于,钻套底座(4)顶部设有第二圆柱销(7),翻板(8)通过第二圆柱销(7)设在钻套底座(4)上,翻板(8)能够绕第二圆柱销(7)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其特征在于,第一V型块(3)、第二V型块(10)与轴类零件接触处为与轴类零件弧度相同的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其特征在于,第一V型块(3)、第二V型块(10)与轴类零件接触处相切于轴类零件;
两V型块支撑工件轴心线平行于角度支撑板(2)的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其特征在于,钻套底座(4)通过第一螺栓(5)和第一圆柱销(6)固定在底板(1)上;
角度支撑板(2)通过第二螺栓(9)和第一圆柱销(6)设在底座(1)上;
第二V型块(10)通过第三圆柱销(16)和第三螺栓(17)设在角度支撑板(2)上;
底座(1)通过T型螺栓(11)、平垫(12)和螺母(13)安装在机床工作台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凸出齿(15.3)插入轴类零件的大端齿部的齿槽内,凸出齿(15.3)将对齿块(15)与轴类零件连为一体;
2)将连为一体的对齿块(15)与轴类零件放置于第一V型块(3)和第二V型块(10)上,对齿销(14)插入轴类零件的齿槽和对齿块空槽(15.2)处;
3)将钻头穿过翻板(8)上的垂直导向槽,调整连为一体的对齿块(15)与轴类零件使钻头处于标记槽(15.1)对应的齿槽处,摇动钻头钻下油孔;
4)依次将工件与对齿块作为一体转动,钻下一个油槽,依次钻完轴类零件的所有油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289389.0A CN109249064A (zh) | 2018-10-31 | 2018-10-31 | 一种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289389.0A CN109249064A (zh) | 2018-10-31 | 2018-10-31 | 一种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49064A true CN109249064A (zh) | 2019-01-22 |
Family
ID=65044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289389.0A Pending CN109249064A (zh) | 2018-10-31 | 2018-10-31 | 一种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249064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69650A (zh) * | 2019-12-19 | 2020-04-28 | 大连德迈仕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压缩机轴柱面斜孔加工用快速装夹治具 |
CN112676940A (zh) * | 2020-12-31 | 2021-04-20 | 八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滚轮的修复设备 |
-
2018
- 2018-10-31 CN CN201811289389.0A patent/CN109249064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69650A (zh) * | 2019-12-19 | 2020-04-28 | 大连德迈仕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压缩机轴柱面斜孔加工用快速装夹治具 |
CN112676940A (zh) * | 2020-12-31 | 2021-04-20 | 八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滚轮的修复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818798U (zh) | 多角度加工夹具 | |
CN109249064A (zh) | 一种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9424595U (zh) | 一种轴类零件钻斜油孔对齿夹具 | |
CN205147883U (zh) | 一种法兰盘钻孔夹具 | |
CN203330439U (zh) | 一种活塞钻孔机 | |
CN208773028U (zh) | 一种圆柱柄风叶钻两顶针和铣装夹位的工装 | |
CN104708079B (zh) | 不同平面角度孔工装夹具及角度孔的加工方法 | |
CN105945593A (zh) | 圆周均布斜孔钻模夹具 | |
CN203817843U (zh) | 油底壳加工用转台工装 | |
CN104384562B (zh) | 一种可转位定位钻孔夹具 | |
CN208729174U (zh) | 一种变位装置 | |
CN210208780U (zh) | 一种多孔位加工的钻床 | |
CN210848426U (zh) | 一种齿轮端面加工用钻孔夹具 | |
CN109202508B (zh) | 一种柱塞套钻铰孔定位装置及加工方法 | |
CN210790113U (zh) | 一种具有多角度调节的治具 | |
CN208895233U (zh) | 一种环状工件径向孔定位夹具 | |
CN209998797U (zh) | 一种旋转式装夹工装 | |
CN209664382U (zh) | 一种钻床专用快换夹具 | |
CN208644761U (zh) | 一种多面体加工夹具自动化装置 | |
CN201168804Y (zh) | 回转类零件异形分布深孔加工装置 | |
CN211103426U (zh) | 一种用于t型壳体的多向加工工装 | |
CN211490471U (zh) | 一种双轴多角度多工位气动精密旋转台 | |
CN208528108U (zh) | 一种用于凸轮轴径向孔加工的专用夹具 | |
CN203228044U (zh) | 一种球阀支撑板车削夹具 | |
CN206982009U (zh) | 一种金刚石复合片自定心装夹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