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23867A - 止咳化痰平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止咳化痰平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223867A CN109223867A CN201811401189.XA CN201811401189A CN109223867A CN 109223867 A CN109223867 A CN 109223867A CN 201811401189 A CN201811401189 A CN 201811401189A CN 109223867 A CN109223867 A CN 10922386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xtract
- chinese medicine
- weight
- preparation
- par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7—Gnetophyta, e.g. Ephedraceae (Mormon-tea famil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31—Brassicaceae or Cruciferae (Mustard family), e.g. broccoli, cabbage or kohlrabi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48—Fabaceae or Leguminosae (Pea or Legume family); Caesalpiniaceae; Mimosaceae; Papilionaceae
- A61K36/483—Gleditsia (locus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60—Moraceae (Mulberry family), e.g. breadfruit or fig
- A61K36/605—Morus (mulberr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 A61P11/06—Antiasthmatic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 A61P11/10—Expectora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 A61P11/14—Antitussive ag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otan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Myc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止咳化痰平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的,一方面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由包括麻黄和桑白皮等的中药材以及任选的药用辅料制备得到,其中各药材是以药材粉末的形式、或者是以其提取物的形式、或者是以其与其它一种或多种药材一起提取所得提取物的形式添加到所述组合物中的;所述中药组合物例如是外用制剂,例如贴剂、软膏剂、乳膏剂等形式;所述中药组合物例如是口服制剂;例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冲剂、丸剂、喷雾剂等形式。本发明以一种简单的中药组合以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痰盛、喘息等病症,特别是能够有效地用于小儿患者止咳化痰平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止咳化痰平喘的中药组合物,还涉及制备该止咳化痰平喘中药组合物的方法,以及这些止咳化痰平喘中药组合物的制药用途。更特别地,本发明使用麻黄、桑白皮等少数的几味中药,即实现有效的止咳化痰平喘,特别是能够以方便的给药途径使用,例如用于儿童患者。
背景技术
咳嗽、气喘与痰涎在病机上常有密切关系,咳喘多挟痰,痰多常致咳喘。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是一种保护性神经反射,通过咳嗽产生呼气性冲击动作,能将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排出体外。咳嗽可分干、湿两种。干咳,会有昏昏沉沉、灼热的感觉,又咳不出痰。经常见于感冒、支气管炎及肺炎初期。长时间持续的干咳,可能是肺结核。湿咳的症状是咳个不停,且喉咙带痰。中医认为,咳嗽是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不清所致。根据中医理论,针对咳嗽的发病机理,以清热解毒、润肺化痰、止咳平喘为治疗原则,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咳嗽性哮喘又称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惟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临床症状,无明显喘息,但有气道高反应性,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夜间咳嗽尤为严重。目前研究认为本病主要是由多种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炎症细胞相互作用所致。此外还包括神经因素、感染因素及遗传因素等多方因素。传统医学认为肺为娇脏,若肺为外邪侵袭,则不能正常的宣发和肃降,气逆而上,临床上表现为咳嗽,肺气上逆,且风性挛急,其特点多引起气道挛急,相当于西医学的支气管痉挛改变。本病病机当属外感失治,邪郁于肺,导致肺气失宣,肺管不利,气道挛急。或在疾病初期,过用寒凉、或大剂量抗菌素致寒邪郁遏于肺,宣散无门,肺亦不耐寒热,只能接受本脏之气,不能接受外来的客气,邪气郁肺,其宣发肃降功能失调,肺管的组织形态也随之发生改变,导致气管痉挛。咳嗽性哮喘属于中医“咳嗽”、“哮证”、“喘证”等范畴,常在春季及秋冬交替时节发病。多因外感失治,邪气干肺,风动气逆,气急痰阻而致。本病具有反复发作、起病急、发病快等特点,本病发作前多有喷嚏、鼻咽气道发痒、流涕、胸闷等先兆症状,与风为阳邪、其性开泄的特点相符。风为六淫之首,其他外邪多随风邪侵袭人体,外感咳嗽常以风为先导,或夹寒,或夹热,或夹燥,或夹痰,其中兼夹发病者居多。可知风邪是本病证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而兼夹之邪只是其中一个触发因素而非内在因素。
另外,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以及细胞因子参与的气道慢性病态反应性疾病。而支气管哮喘不分季节时可发生,特别在寒冬季节,及气候温度急剧变化时发病较多。大都因身体虚弱,或触及以下因素对肺有伏痰的患儿即可诱发本病:遇感风寒。精神刺激抑郁,或环境骤变,吸人粉尘以及饮食等。由于小儿发育尚未成熟,抗病力低下,属稚阴稚阳之体,其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脾多虚,且易虚易实,痰郁日久易于化热,在临床表现多为寒热夹杂、虚实并存。小儿脏腑发育还未成熟。由于人体皮肤属肺来主管,肺脏娇嫩,皮肤卫外功能差,皮肤腠理不致密,风寒、风热由皮毛或口鼻侵入人体,肾虚,脾、肺、肾脏功能失调导致痰饮形成,邪气乘虚而入,邪气入肺经引动伏痰,痰随气升,气因痰阻,互相搏激,阻塞气道,气机升降不利,以致呼出的多吸入的少,气息喘促,咽喉哮吼痰呜。症状为:呼吸急促,发作突然,闷气粗,喉问有哮鸣音,喘息不得平卧。一般呈阵发性发作,或出现烦躁、出汗、咳痰、靑紫、面色苍白、重则神志不清等症状。
这些咳嗽、哮喘或喘息的治疗通常涉及止咳、化痰、平喘等多方面的对症治疗。西药多以复方药物治疗,然而在用于小儿治疗时,西药潜在的副作用常常令人忧虑,并常常考虑采用中医药的方法进行治疗。
现有技术已有诸多关于止咳化痰平喘的中药技术的报道。例如,CN107970332A(申请号:201610905181.1,姜顺花)公开了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其组分为:蛤蚧,孩儿参,海浮石,淡豆豉,广地龙,紫菀,皂角,制南星,细辛,炙麻黄,钟乳石,桑白皮,五味子,沉香,炒葶苈子,杏仁,黄芩,生龙骨,甘草;组分比为:蛤蚧6克(去头足),孩儿参30克,海浮石30克(先煎),淡豆豉10克,广地龙10克,紫菀10克,皂角3克,制南星6克,细辛6克,炙麻黄6克,钟乳石15克(先煎),桑白皮10克,五味子10克,沉香6克,炒葶苈子6克,杏仁10克,黄芩10克,生龙骨20克(先煎),甘草6克。
CN107303340A(申请号:201610251388.1,杨从兵)提供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由白果、麻黄、冬花、桑白皮、法半夏、苏子、甘草、杏仁黄芩组成,据信该组合物具有宜肺清热、化痰止哮功效,临床治愈率可达91%以上。
CN108210703A(申请号:201611160874.9,吴红霞)公开一种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3-9份、紫苏叶5-10份、桑白皮6-12份、青皮3-9份、五味子1-6份、杏仁3-10份、麻黄2-9份、人参3-9份、茯苓9-15份、桔梗3-9份、川贝3-9份、薄荷3-9份、百灵草6-15份、天南星3-9份和甘草1-10份。据信该中药组合物具有发汗散寒,官肺平喘,祛痰止咳,疏肝破气和清热润肺的功效,还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疗效好、副作用低、服用方便和易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CN108339046A(申请号:201710040144.3,昊同)涉及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当归3-18份、炙麻黄1-10份、葶苈子5-25份、桑白皮3-18份、川贝母3-18份、黄芩3-18份、杏仁3-18份、僵蚕3-18份、沙参5-20份、甘草1-10份。据信该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温中散寒、清热解毒、润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其治疗咳嗽疗效显著,作用可靠;其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无毒副作用。
CN108452161A(申请号:201710094478.9,康辉)涉及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当归3-18份、炙麻黄1-10份、葶苈子5-25份、桑白皮3-18份、川贝母3-18份、黄芩3-18份、杏仁3-18份、僵蚕3-18份、沙参5-20份、甘草1-10份。据信该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温中散寒、清热解毒、润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其治疗咳嗽疗效显著,作用可靠;其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无毒副作用。
CN108465012A(申请号:201810663573.0,百剑)公开了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该中药是由以下药材配制而成的,它们的质量配比为:麻黄6~10,细辛3~6,石膏20~26,桂枝4~8,橘红10~12,葶苈子10~12,黄芪20~30,桑白皮20~30,枳壳10~14,木香4~7,柴胡10~14,桑叶10~14,金银花10~14,款冬花8~12,枇杷叶8~12;所述麻黄须预先炒制,所述石膏生用。制法是按配方中的各味中药备药,其中,麻黄预先炙过;再将上述全部药物烘干、破碎成片,消毒,加水反复煎煮3次,过滤做成浸膏;再用中火烘干,粉碎、研磨成粉末;最后压成片剂或装入胶囊,即得。据信该发明的中药疗效迅速、可靠,使用安全,适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
CN104352691A(申请号:201410749343.8,蒋春花)提供了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的组份组成:葶苈子25g、炙麻黄9g、白果肉9g、杏仁9g、半夏9g、款冬花10g、桑白皮12g、黄芩9g、红花12g、枳壳12g、炙甘草6g。
CN107823328A(申请号:201711035291.8,金堂海纳)根据中医治疗小儿咳嗽性哮喘的认识机理而提供一种治疗小儿咳嗽性哮喘的内服药物,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前胡30~120g、当归80~160g、五倍子30~70g、葶苈子30~100g、桔梗30~120g、党参150~300g、地骨皮150~350g、桑白皮60~150g、阿胶30~100g、茯苓100~160g、旋覆花30~100g、蛤壳100~160g、牛蒡子50~120g、麻黄25~150g、乌梅60~150g、黄连25~70g、陈皮35~120g,辅料: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和淀粉适量;据信该发明提供的药物是一个很好的中药组方。
CN108186832A(申请号:201810139225.3,柳州妇幼)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药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药配方颗粒由下述原料组分制备而成:炙麻黄、桑白皮、黄芩、矮地茶、葶苈子、紫菀、款冬花、紫苏子、地龙、桔梗、僵蚕、法半夏、苦杏仁、炙甘草、陈皮、蝉蜕、乳糖。据信该发明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药配方颗粒按照中医组方和制备原则精心研制,按照中药现代提取技术提取有效成分,具有针对性强、疗效好、周期短、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CN108653550A(申请号:201810749962.5,天长亿帆)公开了一种麻芩消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检测方法。该麻芩消咳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味原料制成:蜜麻黄110~125g,桑白皮110~125g,金银花225~240g,黄芩110~125g,百蕊草205~220g,石膏205~220g,浙贝母110~125g,苦杏仁110~125g,紫苏子110~125g,款冬花110~125g,葶苈子110~125g,地龙205~220g,姜半夏75~90g,炒白果仁110~125g,炙甘草75~90g。发明提供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麻芩消咳药物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麻芩消咳药物在制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新用途。
CN104383182A(申请号:201410748990.7,蒋春花)公开了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的组份组成:葶苈子20-30g、炙麻黄6-9g、白果肉6-9g、杏仁6-9g、半夏6-9g、款冬花9-12g、桑白皮12-15g、黄芩9-12g、红花9-12g、枳壳12-15g、炙甘草6-9g。
然而,已有的文献记载的中药组方成份复杂,有些组方的有效性亦尚待考证。因此,本领域仍然期待有新的方法,特别是采用中医药的方法来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痰盛、喘息等病症,特别是期待提供一种能够用于小儿患者止咳化痰平喘的中药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的中药组合以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痰盛、喘息等病症,本发明还期待提供能够用于小儿患者止咳化痰平喘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还期待提供一种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痰盛、喘息等病症的方法,本发明还期待提供制备这类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已经出人意料的发现,本发明采用相对简单的处方即可有效地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痰盛、喘息等病症,特别是有效地用于小儿患者止咳化痰平喘,本发明基于此类发现而得以完成。
为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由包括如下的中药材以及任选的药用辅料制备得到:麻黄、桑白皮、皂角刺、葶苈子。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中药组合物,其由包括如下比例的中药材制备得到:麻黄1重量份、桑白皮0.5~10重量份、皂角刺0.2~5重量份、葶苈子0.2~5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中药组合物,其由包括如下比例的中药材制备得到:麻黄1重量份、桑白皮1~5重量份、皂角刺0.25~2.5重量份、葶苈子0.25~2.5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中药组合物,其由包括如下比例的中药材制备得到:麻黄1重量份、桑白皮1.5~3重量份、皂角刺0.5~2重量份、葶苈子0.5~2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中药组合物,其由包括如下比例的中药材制备得到:麻黄1重量份、桑白皮2重量份、皂角刺1重量份、葶苈子1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麻黄是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根据本发明,所述麻黄可以是麻黄药材本身,亦可以是饮片蜜麻黄。各种麻黄以及它们的各种饮片在本发明中可以通用,它们的化学物质以及生理学作用本质上无区别。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桑白皮是桑科植物桑Morw L.的干燥根皮。根据本发明,所述桑白皮可以是桑白皮药材本身,亦可以是饮片蜜桑白皮。桑白皮以及它们的各种饮片在本发明中可以通用,它们的化学物质以及生理学作用本质上无区别。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皂角刺是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干燥棘剌。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播娘嵩Descurainia sophia(L.)Webb,ex Prantl.或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 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南葶苈子”,后者习称“北葶苈子”。根据本发明,所述葶苈子可以是葶苈子药材本身,亦可以是饮片炒葶苈子。各种葶苈子以及它们的各种饮片在本发明中可以通用,它们的化学物质以及生理学作用本质上无区别。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麻黄是以药材粉末的形式、或者是以其提取物的形式、或者是以其与其它一种或多种药材一起提取所得提取物的形式添加到所述组合物中的。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桑白皮是以药材粉末的形式、或者是以其提取物的形式、或者是以其与其它一种或多种药材一起提取所得提取物的形式添加到所述组合物中的。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皂角刺是以药材粉末的形式、或者是以其提取物的形式、或者是以其与其它一种或多种药材一起提取所得提取物的形式添加到所述组合物中的。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葶苈子是以药材粉末的形式、或者是以其提取物的形式、或者是以其与其它一种或多种药材一起提取所得提取物的形式添加到所述组合物中的。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药材粉末是至少能够通过80目筛的粉末,或者是至少能够通过100目筛的粉末,或者是至少能够通过120目筛的粉末。众所周知,药材可以通过例如但不限于粉碎、研磨及其组合等方式加工成粉末。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提取物,不论是单一药材的提取物还是多种药材一起提取所得提取物,提取的溶剂可以选自:水、乙醇、乙醇水溶液例如浓度为10~90%的乙醇。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提取可以是制药领域公知的任何提取方式或其组合,例如但不限于:浸渍、煎煮、渗漉等,提取后优选地将溶剂去除。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粉末可以任选地与液体或半固体辅料组合,例如与水、乙醇例如黄酒、乙酸例如食醋及其水溶液等等组合形成糊状物供外用。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中药组合物,其为外用制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外用制剂是贴剂、软膏剂、乳膏剂等形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外用制剂是使所述药材的粉末与液体或半固体辅料调成糊状(例如药粉与液体辅料的重量比为1~5:1)。以此糊状制剂使用,涂抹或者贴敷在皮肤上,进而发挥其药效。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中药组合物,其为口服制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口服制剂是呈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冲剂、丸剂、喷雾剂等形式。这些制剂形式均可方便地给口服用给药。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中药组合物,其为外用制剂或者口服制剂,其是照包括如下的步骤制备得到的:使各药材粉碎成细粉,或者使各药材单独或任意组合提取得到提取物,再将所得细粉或提取物用制剂工艺制备得到外用制剂或者口服制剂,制剂中任选地添加药用辅料。
进一步的,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制备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为外用制剂或者口服制剂,其是照包括如下的步骤制备得到的:使麻黄、桑白皮、皂角刺、葶苈子各药材粉碎成细粉,或者使各药材单独或任意组合提取得到提取物,再将所得细粉或提取物用制剂工艺制备得到外用制剂或者口服制剂,制剂中任选地添加药用辅料。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方法,所述中药材的比例为:麻黄1重量份、桑白皮0.5~10重量份、皂角刺0.2~5重量份、葶苈子0.2~5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方法,所述中药材的比例为:麻黄1重量份、桑白皮1~5重量份、皂角刺0.25~2.5重量份、葶苈子0.25~2.5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方法,所述中药材的比例为:麻黄1重量份、桑白皮1.5~3重量份、皂角刺0.5~2重量份、葶苈子0.5~2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方法,所述中药材的比例为:麻黄1重量份、桑白皮2重量份、皂角刺1重量份、葶苈子1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方法,其中所述麻黄是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根据本发明,所述麻黄可以是麻黄药材本身,亦可以是饮片蜜麻黄。各种麻黄以及它们的各种饮片在本发明中可以通用,它们的化学物质以及生理学作用本质上无区别。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方法,其中所述桑白皮是桑科植物桑Morw L.的干燥根皮。根据本发明,所述桑白皮可以是桑白皮药材本身,亦可以是饮片蜜桑白皮。桑白皮以及它们的各种饮片在本发明中可以通用,它们的化学物质以及生理学作用本质上无区别。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方法,其中所述皂角刺是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sinensis Lam.的干燥棘剌。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方法,其中所述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播娘嵩Descurainia sophia(L.)Webb,ex Prantl.或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 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南葶苈子”,后者习称“北葶苈子”。根据本发明,所述葶苈子可以是葶苈子药材本身,亦可以是饮片炒葶苈子。各种葶苈子以及它们的各种饮片在本发明中可以通用,它们的化学物质以及生理学作用本质上无区别。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方法,其中所述麻黄是以药材粉末的形式、或者是以其提取物的形式、或者是以其与其它一种或多种药材一起提取所得提取物的形式添加到所述组合物中的。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方法,其中所述桑白皮是以药材粉末的形式、或者是以其提取物的形式、或者是以其与其它一种或多种药材一起提取所得提取物的形式添加到所述组合物中的。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方法,其中所述皂角刺是以药材粉末的形式、或者是以其提取物的形式、或者是以其与其它一种或多种药材一起提取所得提取物的形式添加到所述组合物中的。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方法,其中所述葶苈子是以药材粉末的形式、或者是以其提取物的形式、或者是以其与其它一种或多种药材一起提取所得提取物的形式添加到所述组合物中的。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方法,其中所述药材粉末是至少能够通过80目筛的粉末,或者是至少能够通过100目筛的粉末,或者是至少能够通过120目筛的粉末。众所周知,药材可以通过例如但不限于粉碎、研磨及其组合等方式加工成粉末。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方法,其中所述提取物,不论是单一药材的提取物还是多种药材一起提取所得提取物,提取的溶剂可以选自:水、乙醇、乙醇水溶液例如浓度为10~90%的乙醇。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方法,其中所述提取可以是制药领域公知的任何提取方式或其组合,例如但不限于:浸渍、煎煮、渗漉等,提取后优选地将溶剂去除。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方法,其中所述粉末可以任选地与液体或半固体辅料组合,例如与水、乙醇例如黄酒、乙酸例如食醋及其水溶液等等组合形成糊状物供外用。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方法,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为外用制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外用制剂是贴剂、软膏剂、乳膏剂等形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外用制剂是使所述药材的粉末与液体或半固体辅料调成糊状(例如药粉与液体辅料的重量比为1~5:1)。以此糊状制剂使用,涂抹或者贴敷在皮肤上,进而发挥其药效。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方法,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为口服制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口服制剂是呈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冲剂、丸剂、喷雾剂等形式。这些制剂形式均可方便地给口服用给药。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方法,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为外用制剂或者口服制剂,其是照包括如下的步骤制备得到的:使各药材粉碎成细粉,或者使各药材单独或任意组合提取得到提取物,再将所得细粉或提取物用制剂工艺制备得到外用制剂或者口服制剂,制剂中任选地添加药用辅料。
进一步的,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包括如下中药材的组合在制备用于止咳化痰平喘的药物中的用途,或者在制备用于治疗咳嗽、痰盛、喘息的药物中的用途:麻黄、桑白皮、皂角刺、葶苈子。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用途,所述药物用于小儿患者止咳化痰平喘或者用于小儿患者咳嗽、痰盛、喘息。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用途,其中所述药物由包括如下比例的中药材制备得到:麻黄1重量份、桑白皮0.5~10重量份、皂角刺0.2~5重量份、葶苈子0.2~5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用途,其中所述药物由包括如下比例的中药材制备得到:麻黄1重量份、桑白皮1~5重量份、皂角刺0.25~2.5重量份、葶苈子0.25~2.5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用途,其中所述药物由包括如下比例的中药材制备得到:麻黄1重量份、桑白皮1.5~3重量份、皂角刺0.5~2重量份、葶苈子0.5~2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用途,其中所述药物由包括如下比例的中药材制备得到:麻黄1重量份、桑白皮2重量份、皂角刺1重量份、葶苈子1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用途,其中所述麻黄是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根据本发明,所述麻黄可以是麻黄药材本身,亦可以是饮片蜜麻黄。各种麻黄以及它们的各种饮片在本发明中可以通用,它们的化学物质以及生理学作用本质上无区别。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用途,其中所述桑白皮是桑科植物桑Morw L.的干燥根皮。根据本发明,所述桑白皮可以是桑白皮药材本身,亦可以是饮片蜜桑白皮。桑白皮以及它们的各种饮片在本发明中可以通用,它们的化学物质以及生理学作用本质上无区别。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用途,其中所述皂角刺是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sinensis Lam.的干燥棘剌。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用途,其中所述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播娘嵩Descurainia sophia(L.)Webb,ex Prantl.或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 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南葶苈子”,后者习称“北葶苈子”。根据本发明,所述葶苈子可以是葶苈子药材本身,亦可以是饮片炒葶苈子。各种葶苈子以及它们的各种饮片在本发明中可以通用,它们的化学物质以及生理学作用本质上无区别。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用途,其中所述麻黄是以药材粉末的形式、或者是以其提取物的形式、或者是以其与其它一种或多种药材一起提取所得提取物的形式添加到所述组合物中的。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用途,其中所述桑白皮是以药材粉末的形式、或者是以其提取物的形式、或者是以其与其它一种或多种药材一起提取所得提取物的形式添加到所述组合物中的。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用途,其中所述皂角刺是以药材粉末的形式、或者是以其提取物的形式、或者是以其与其它一种或多种药材一起提取所得提取物的形式添加到所述组合物中的。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用途,其中所述葶苈子是以药材粉末的形式、或者是以其提取物的形式、或者是以其与其它一种或多种药材一起提取所得提取物的形式添加到所述组合物中的。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用途,其中所述药材粉末是至少能够通过80目筛的粉末,或者是至少能够通过100目筛的粉末,或者是至少能够通过120目筛的粉末。众所周知,药材可以通过例如但不限于粉碎、研磨及其组合等方式加工成粉末。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用途,其中所述提取物,不论是单一药材的提取物还是多种药材一起提取所得提取物,提取的溶剂可以选自:水、乙醇、乙醇水溶液例如浓度为10~90%的乙醇。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用途,其中所述提取可以是制药领域公知的任何提取方式或其组合,例如但不限于:浸渍、煎煮、渗漉等,提取后优选地将溶剂去除。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用途,其中所述粉末可以任选地与液体或半固体辅料组合,例如与水、乙醇例如黄酒、乙酸例如食醋及其水溶液等等组合形成糊状物供外用。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用途,其中所述药物为外用制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外用制剂是贴剂、软膏剂、乳膏剂等形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外用制剂是使所述药材的粉末与液体或半固体辅料调成糊状(例如药粉与液体辅料的重量比为1~5:1)。以此糊状制剂使用,涂抹或者贴敷在皮肤上,进而发挥其药效。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用途,其中所述药物为口服制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口服制剂是呈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冲剂、丸剂、喷雾剂等形式。这些制剂形式均可方便地给口服用给药。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用途,其中所述药物为外用制剂或者口服制剂,其是照包括如下的步骤制备得到的:使各药材粉碎成细粉,或者使各药材单独或任意组合提取得到提取物,再将所得细粉或提取物用制剂工艺制备得到外用制剂或者口服制剂,制剂中任选地添加药用辅料。
在本发明上述制备方法的步骤中,虽然其描述的具体步骤在某些细节上或者语言描述上与下文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的制备例中所描述的步骤有所区别,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全文的详细公开完全可以概括出以上所述方法步骤。
本发明的任一方面的任一实施方案,可以与其它实施方案进行组合,只要它们不会出现矛盾。此外,在本发明任一方面的任一实施方案中,任一技术特征可以适用于其它实施方案中的该技术特征,只要它们不会出现矛盾。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所引述的所有文献,它们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并且如果这些文献所表达的含义与本发明不一致时,以本发明的表述为准。此外,本发明使用的各种术语和短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一般含义,即便如此,本发明仍然希望在此对这些术语和短语作更详尽的说明和解释,提及的术语和短语如有与公知含义不一致的,以本发明所表述的含义为准。
麻黄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其性温,味辛、微苦,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可治疗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等病症。别名:草麻黄,华麻黄,拉丁文名:Ephedra sinica Stapf,麻黄科、麻黄属草本植物,高20-40厘米;木质茎短或成匍匐状。有三种麻黄属的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木贼麻黄(Ephedraequisetina)与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为草本状灌木,采用部位为草质茎,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生物碱含量丰富,是提取麻黄碱的主要资源。木质茎少,易加工提炼;由于常生于平原、山坡、河床、草原等处,故易于采收,因为麻黄的发汗力强,故外感风寒轻证、心悸、失眠、肺虚咳喘等均应忌用或慎用。老人、体虚及小儿宜用炙麻黄。中药中的发散风寒药(因为味道和颜色得名《本草纲目》说:“其味麻,其色黄”)。麻黄含生物碱1%~2%,其中40%~90%为麻黄碱,其次为伪麻黄碱、去甲麻黄碱、去甲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甲基伪麻黄碱,以及微量的α-N-甲基麻黄碱、d-N-甲基伪麻黄碱、1-去甲基麻黄碱、d-去甲基伪麻黄碱、麻黄次碱。又含恶唑啉(Oxazoline)类生物碱、儿茶鞣质和挥发油(1-α-松油醇)及黄酮类。浙江省中医药研究所从挥发油中分离出2,3,5,6-四甲基吡嗪、1-α-萜品烯醇、β-萜品烯醇、萜品烯醇-4、桂叶烯、二氢葛缕醇。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可用于治风寒感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胸闷喘咳,支气管哮喘,风水浮肿,小便不利。麻黄根:治自汗,盗汗。
中药麻黄的用量用法为1.5~9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剂。
麻黄的药理作用方面,麻黄中含有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等成分。麻黄碱有收缩血管升高血压的作用,对心脏亦有兴奋作用。其升压作用缓慢持久,收缩血管的作用温和持久。麻黄碱对中枢有兴奋作用,较大治疗量即能兴奋大脑皮层及皮质下中枢,亦能兴奋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在麻醉药中毒时有苏醒作用,可用于发作性睡病。麻黄碱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较持久的解痉作用,作用于虹膜辐状肌可使瞳孔扩大,也能使胃肠道肌肉松弛,抑制蠕动,兴奋离体子宫、膀胱扩约肌;麻黄碱对骨胳肌有抗疲劳作用,能促进被箭毒所抑制的神经肌肉间的传导,麻黄碱及总生物碱对正常及发热的猫均无发汗作用。伪麻黄碱亦有升压收缩血管、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并较麻黄碱有更强的利尿作用。麻黄碱的作用原理主要是其与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一部分是由于促进介质释放的间接因素。麻黄碱反复应用时易产生快速耐受性,作用迅速减弱,最后可以完全消失。
麻黄的发汗作用方面:有效成分为挥发油、麻黄碱。作用机理为阻碍汗腺导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汗腺分泌;兴奋中枢,外周α受体。
麻黄的平喘作用方面:有效成分为麻黄碱、伪麻黄碱、挥发油、此外,2,3,5,6-四甲基吡嗪L-α-萜品烯醇。作用机理为促进NA和Adr的释放。本身激动β-R→激活Ac→促进cAMP产生。阻止过敏介质的释放。促进PGE的释放。直接兴奋α-肾上腺素受体→血管收缩→粘膜肿胀减轻。抑制抗体产生。作用特点为缓慢、温和、持久,可以口服。
麻黄的利尿作用方面:有效成分为d-伪麻黄碱,能尿量增加,作用机理是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阻碍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
麻黄的抗炎、抗过敏作用方面:有效成分为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麻黄碱。作用机理为抑制过敏递质释放;溶血素减少,呈抗补体作用。
麻黄的镇咳、祛痰作用方面:有效成分为萜品烯醇,麻黄挥发油,作用强度为可待因的1/20。
麻黄的解热、抗菌、抗病毒作用方面:有效成分为挥发油,抗菌谱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甲、乙型溶血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奈瑟双球菌。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具有解表发汗、宣肺平喘、祛风利水之功效。麻黄碱有中枢性镇痛作用,并可显著增强吗啡的镇痛作用。麻黄提取物对兔有利胆功效。麻黄白飞燕草苷对小鼠有抗肿瘤功效。麻黄于浸膏能使肾衰大鼠血液中肌酐、尿素氮下降,血钙上升。是由于抑制了肌酐和氧自由基的产生,从而明显地抑制甲基胍的形成,从而改善了肾功能。伪麻黄碱对狗有利尿作用。麻黄碱能促进脂肪分解,有减肥功效。麻黄挥发油对流感病毒(亚州甲型AR8)有抑制作用,用挥发油给鼠作治疗流感实验,平均存活期显著增加,平均肺损伤显著减低,有一定治疗效能。水煎剂和麻黄挥发油对多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对小鼠感染甲型流感病毒PR8株有治疗作用。麻黄碱能兴奋呼吸中枢,增加每分钟呼吸量。麻黄碱和麻黄水提物具有中枢性镇咳作用。麻黄挥发油有平喘、祛痰功效,但无镇咳作用。麻黄多种生物碱对足跖炎症性水肿有抑制作用。麻黄提取物对实验性炎症有抗炎作用。麻黄所含白飞燕草苷元对实验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麻黄挥发油对兔人工发热有解热作用,以萜松醇的降温作用更为明显。麻黄生物碱不能诱发出汗。麻黄汤对大鼠发热有解热作用,并能引起汗腺分泌而发汗。证实了古人的观察,单用麻黄并不发汗,麻黄与桂枝同用才能发汗。麻杏石甘汤对兔发热有解热作用。实验证明,对于用消毒牛乳引起人工发热的家兔,麻黄挥发油乳剂有解热作用。但麻黄挥发油对于皮肤的粘膜均有较强的刺激作用。麻黄辛温则入肺经,宣畅肺气,温散肺寒。常用于风寒咳嗽,哮喘等证。麻黄辛温,入肺,膀胱二经。肺为水之上源,宣降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因而有利尿消肿之功效。麻黄碱能增加肌肉的紧张度,使疲劳的肌肉恢复张力。因而麻黄被列为肌肉兴奋剂,而为运动员所禁止使用。麻黄提取物能抑制兔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血栓A3的生成。能降低血液黏稠度。麻黄轻扬上达,性温辛散,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常用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麻黄辛散温通,《药性论》:“治身上毒风顽痹,皮肉不仁。”《日华子诸家本草》又言:“麻黄能调血脉,开毛孔皮肤。”《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提出:麻黄“轻阳上达,无气无味,乃气味中又最轻者,故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凝痰停血之中,凡药力所不能到之处,此能无微不至,较之气雄力厚者其力更大。”故宋、金、元、明、清以来,本品用作佐使药,广泛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皮肤疾患,痈疽肿痛,损伤瘀肿等证。内服外用皆可。麻黄所含的麻黄碱的结构和药理作用均与肾上腺素有相似之处,能使心肌收缩增强,心输出率增加,心率加快,甚至心律紊乱。麻黄主要生物碱能引起血压升高,收缩压和舒张压都能上升。麻黄次碱和挥发油有扩张血管和降压作用。麻黄碱能使心、脑、肌肉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而使肺、肾、脾等内脏和皮肤、黏膜血管收缩而血流量减少;并能使肺动脉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升高。因此麻黄对哮喘病人肺动脉高压者是不利的。伪麻黄碱较麻黄碱有明显的利尿作用:用水,盐水及尿素(Urea)后,更进一步增加尿量排出,但对麻醉狗则尿量反而减少,对轻症实验性肾小管性肾炎之犬仍然产生利尿反应,严重者则无利尿作用。对大脑,中脑及延脑,呼吸与循环中枢,均有兴奋作用;还有类似肾上腺的作用,故内服麻黄制剂后,表现如下:①全身温暖,心跳加快,末稍血管收缩,血压升高②汗腺,唾液腺分泌增加③缓解支气管和胃肠痉挛④有促进膀胱内括约肌紧张和痉挛作用。由于人与动物的汗腺分布不同,在一般情况下,麻黄碱不能诱发人出汗,但当人处在高温时用了麻黄碱50一60毫克,1.5—2小时后,汗腺分泌比未用麻黄碱时更多更快,但皮下注射麻黄碱的皮肤,不引起特殊的汗腺分泌,因此麻黄碱的这种作用恐系中枢性。亦可用于荨麻疹;局部作用,能使鼻粘膜血管收缩,故可治疗鼻炎;对骨骼肌有抗疲劳作用,能促进被箭毒所抑制的神经肌肉间的传导,可用于重症肌无力的治疗;还可引起高血糖,但其作用较弱而不恒定。水提取物有抗过敏作用,麻黄有抑制致敏物质释放的作用。麻杏石甘汤能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致敏豚鼠肠管组胺的释放,缓解肠管的运动。因而临床使用麻杏石甘汤治疗过敏性、变态反应性疾病有效。扩张支气管麻黄多种生物碱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而有平喘作用;挥发油之中的烯醇类和吡嗪类衍生物也有平喘作用。抑制蠕动麻黄碱有松弛胃肠道平滑肌而抑制其蠕动的作用,能延缓胃肠内容物的推进和排空,因而麻黄能影响食欲。抑制子宫平滑肌麻黄对人的子宫平滑肌可起到抑制作用,因而能缓解痛经。而对动物的子宫平滑肌能增加张力。麻黄碱对输精管有收缩作用。增强膀胱括约肌麻黄能使膀胱三角肌和括约肌张力增加,排尿次数减少,因而能治疗儿童遗尿症。麻黄碱还能使肛尾肌收缩。能兴奋大脑皮层和皮质下中枢。其兴奋作用较肾上腺素为强。因而能引起失眠、神经过敏、烦躁不安、震颤等症状。
桑白皮(Morus alba L.),别名桑根白皮、桑根皮、桑皮、白桑皮,微有豆腥气,味甘微苦,以色白、皮厚、粉性足者为佳。有降血糖,利尿,抗人体艾滋病病毒HIV,抗菌等作用。主要分布于河南省、安徽省、四川省、湖南省、河北省等地。桑白皮水或正丁醇提取物50mg/kg以上腹腔注射小鼠,可使动物自发活动减少,触觉及痛觉反应降低,瞳孔散大,并能轻度抑制小鼠电休克的发生。桑白皮用乙醚、热水或温甲醇的提取液,对兔皮下注射1g(生药)/kg时,可使血压下降2~3.3kPa。
桑白皮的化学成分方面,含黄酮类成分:桑素(mulberrin),桑皮色烯素(mulberrochromene),环桑素(cyclomulberrin),环桑皮色烯素(cyclomulberro-chromene),桑根皮素(morusin),环桑皮素(cyclomorusin),氧化二氢桑根皮素(oxydihydromomsin),桑黄酮(kuwanon)A、B、C、D、E、F、G(即albanin F,moracenin B)、H(即albanin G,moracenin A)、I、K、L、Y、Z,桑白皮素(moracenin)C、D,桑根酮(sffnggenone)A~P。又含桑呋喃(mulberrofuran)A、B、C、K、N、0、M、P、Q,桦皮酸。香豆素类:5,7-羟基香豆素(5,7-dihydmxycoumarin)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东莨菪内酯(即东莨菪素,scopoletin)、莨菪内酯等成分。多糖类:粘液素、桑多糖、甲克素、壳聚糖。还含α-及β-香树精、谷固醇、挥发油、鞣质等。
桑白皮的药理作用方面,1.降压作用,桑白皮的醇提取液5~6mg/kg,对麻醉兔、犬十二指肠给药可使动物血压明显而持久的下降。而对实验性肾性高血压的动物20g/kg口服,亦能产生明显的降压作用。切断两侧迷走神经或于第5~6颈椎部位切断脊髓,其降压作用不变。桑白皮用乙醚、热水或温甲醇的提取液,对兔皮下注射1g(生药)/kg时,可使血压下降2~3.3kPa。从桑白皮中提得一种物质[熔点(分解)为144℃],给家兔静注10mg/kg,血压立即显着下降,切断颈迷走神经或颈椎,此作用仍存在,故推断提取物中可能是乙酰胆碱样物质。桑白皮提取物能抑制离体蛙心、兴奋兔离体肠管,而降低血压作用可被阿托品对抗。提示此种降压抑制,可能是抑制了血管运动中枢而出现的,降压同时对肾血流量似有增加。从桑白皮中分离出的桑根酮静注家兔,即能显着降压,环桑皮素、桑皮呋喃C等都有降压作用。2.利尿作用,桑白皮煎剂2g/kg,给家兔口服或桑白皮水提取液及正丁醇提取物300~500mg/kg,给大鼠口服或腹腔注射,均有显着的利尿作用。使尿量及尿中的氯化物(Na、K在6小时内排出量均显着增加。本品有显着的利尿作用。3.镇静镇痛作用,桑白皮的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等脂溶性溶媒的提取物给小鼠静注,能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并有抗惊厥的作用。桑白皮水或正丁醇提取物50mg/kg以上腹腔注射小鼠,可使动物自发活动减少,触觉及痛觉反应降低,瞳孔散大,并能轻度抑制小鼠电休克的发生。4.抗炎作用,桑白皮水提取物给大鼠口服或注射对角叉菜胶及葡聚糖所引起的脚肿胀有抑制作用。5.抗菌作用,桑白皮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伤寒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也有轻度的抑制作用。桑皮呋喃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歧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环桑皮素也有抗真菌作用。6.抑制血小板聚集,桑白皮中所含酸性物质,可影响血小板内的环氧合酶,从而抑制了TBX的生物合成,或抑制12-HETE的生成,通过改变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影响血小板的聚集。7.降糖作用,桑白皮中分离并证实了降血糖成分Moranoline(脱二氧亚胺基葡萄醇)和MoranA降糖物质,经过试验,已经证实了,MoranA对四氧嘧啶诱发的高血糖小鼠(血糖250~450mg/dL)有剂量依赖的降糖效果。8.其他作用,桑白皮热水提取物体外试验,对人子宫颈癌JTC-26株的抑制率为70%左右,具有诱生干扰素作用。桑白皮能兴奋离体兔子宫,轻度促进兔耳下腺的分泌。并能抑制磷酸二酯酶。有导泻作用。桑白皮水提取物对豚鼠有轻度镇咳作用,正丁醇提取物也有镇咳作用,还具有一定降温作用。以桑白皮为主药的解热清脑糖浆也有较好的解热、祛痰止咳作用。安全性与毒理学评价:桑白皮经石油醚、乙醇、醋酸酐、水、乙酸、乙酯等反复处理,所得黄色粉末给小鼠静脉注射,LD为32.7mg/kg。而正丁醇提取物或水提物给小鼠灌胃或腹腔注射10g/kg或静脉注射5g/kg均未引起死亡。醇提取物无论一次大剂量或多次小剂量给药,对实验动物均未发现不良影响,故认为本药毒性较小。
皂角刺,又称皂角针,为豆科落叶乔木植物皂荚树的棘刺。本品性味辛,温,功专消肿排脓,中医临床用于痈疽肿毒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一般表现为脓未成者可消,脓已成者可使之速溃。现代抗癌药理研究表明,皂角刺具有抗癌抑癌活性。商品多切成斜薄片,一般是长披针形,药材多纵切成为斜片或薄片,厚在2毫米以下,木质部黄白色,中心为淡灰棕色而疏松的髓部。无臭,味淡。以片薄、纯净、无核梗、色棕紫、切片中间棕红色、慷心者为佳。
皂角刺药材,完整的棘刺有多数分枝,主刺圆柱形,长5~15厘米,基部粗约8~12毫米,末端尖锐;分枝刺一般长1.5~7厘米,有时再分歧成小刺。表面棕紫色,尖部红棕色,光滑或有细皱纹。质坚硬,难折断。药材多纵切成斜片或薄片,厚在2毫米以下,木质部黄白色,中心为淡灰棕色而疏松的髓部。无臭,味淡。以片薄、纯净,整齐者为佳。
皂角刺的药理作用方面,抗癌作用:体外试验,热水浸出物对JTC-26抑制率为50-70%。体内实验,对浊鼠肉瘤-180有抑制活性的作用。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卡他球菌有抑制作用;水浸剂60g/kg灌胃对肉瘤-180的抑制率为32.8%。皂角刺的中药化学成分: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黄酮类化合物为黄颜木素(fustin即3,7,3,4-四羟基双氢黄酮)、非瑟素(fisetin即3,7,3,4-四羟基黄酮),并含有无色花青素。
完整的棘刺为主刺及l-2次分枝;扁圆柱状,长5-18cm,基部粗8-12mm,末端尖锐;分枝刺螺旋形排列,与主刺成60°-80°角,向周围伸出,一般长约1-7cm;于次分枝上又常有更小的刺,分枝刺基部内侧常呈小阜状隆起;全体紫棕色,光滑或有细皱纹。体轻,质坚硬,不易折断。商品多切成斜薄片,一般是长披针形,长2-6cm,宽3-7mm,厚l-3mm。常带有尖细的刺端,切面木质部黄白色,中心髓部松软,呈淡红色。质脆,易折断,无臭。味谈。以片薄、纯净、无核梗、色棕紫、切片中间棕红色、慷心者为佳。
皂角刺的功用主治方面,《医学入门》载皂刺,凡痈疽未破者,能开窍;已破者能引药达疮所。《本草纲目》载皂荚刺治风杀虫,功与荚同,但其锐利直达病所为异耳。《本草汇言》载皂荚刺,拔毒祛风。凡痈疽未成者,能引之以消散,将破者,能引之以出头,已溃者能引之以行脓。于疡毒药中为第一要剂。又泄血中风热风毒,故厉风药中亦推此药为开导前锋也。沈氏曰,皂荚刺宜用头刺极尖锐者佳,刺下节如枝硬(梗)者,力薄不及也。姚继元云,治疠风癞疾,风癣风疮,搔痒风屑,与苦参同用,其力更倍。《本经逢原》载角刺治痘疹气滞,不能起顶灌脓者,功效最捷,而气虚者慎勿误用,恐透表过锐,反生虚泡也。若血滞不能起顶灌脓,叉需鲮鲤,当非角刺所宜。丹方治大风恶疾,眉落鼻崩,用皂角刺三斤烧灰为末,食后煎大黄汤,调一匕服之,不终剂而愈。肿疡服之即消,溃疡服之难敛,以其性善开泄也。《本草图经》载醋熬嫩刺针作浓煎,以敷疮癣。杨士瀛能引诸药上行,治上焦病。《本草衍义补遗》载治痈疽已溃,能引至溃处。《本草纲目》载治痈肿,妒乳,风疠恶疮,胞衣不下,杀虫。《本草崇原》载去风化痰,败毒攻毒。定小儿惊风发搐,攻痘疮起发,化毒成浆。《四川中药志》载治风热疮疹,并能通乳。《药材学》载治扁桃体炎。
葶苈子,别名丁历、大适、大室,拉丁文名Roripamontana。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为原野杂草。高5-30cm,全株有星状毛,基生叶成莲座状,倒卵状矩圆形,茎生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叶形。花黄色,总状花序。果为短角果,矩圆形或椭圆形。种子入药,称“葶苈子”,性寒,味苦辛,功能:泻肺、行水、除痰、定喘。我国分布较广。葶苈子是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或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的成熟种子。前者称“北葶苈”,后者称“南葶苈”,是常用的中药之一。葶苈子首见于《本经》,功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葶苈大枣泻肺汤、己椒苈黄丸、大陷胸丸等方剂中。
葶苈子出自《神农本草经》。《雷公炮炙论》:凡使葶苈子勿用赤须子,真相似,只是味微甘苦,葶苈子入顶苦。《名医别录》:葶苈,生藁城平泽田野。立夏后采实阴干。陶弘景:葶苈,出彭城者最胜,今近道亦有。母则公荠,子细黄,至苦,用之当熬。《蜀本草》:葶苈,苗似荠,春末生,高二、三尺,花黄,角生子黄细,五月熟,采之暴干。《本草图经》:葶苈,今京东、陕西、河北州郡皆有之,曹州者尤胜。初春生苗叶,高六、七寸,有似荠,根白,枝茎俱青,三月开花微黄,结角,子扁小如黍粒、微长,黄色。立夏后采实暴干。《月令》,孟夏之月,靡草死。许慎、郑康成注皆云,靡草,荠、葶苈之属是也,至夏则枯死,故此时采之、葶苈单茎向上,叶端出角,角粗且短。又有一种苟芥草,叶近根下,作奇生,角细长,取时必须分别,前件二种也。《纲目》:按《尔雅》云,亭历也。郭璞注云,实叶皆似荠,一名狗荠。然则狗荠即是葶苈矣。盖葶苈有甜、苦二种,狗荠味微甘,即甜葶苈也。或云,甜葶苈是菥子,考其功用,亦似不然。《植物名实图考》:葶苈,今江西犹谓之狗荠。李时珍谓有甜、苦二种,此似因《炮炙论》赤须子味甘而云然也。又:《滇本草》葶苈一名麦蓝菜,生麦地。余采得视之,正如荠,高几二尺,叶大如花杈。腌为蔬,脆而不甘,与荠味殊别。其花实亦似荠,盖即甜葶苈也。《尔雅》葶苈,郭注:实叶皆似芥。此草正如初生白芥菜。其狗荠一种,南方至多,花黄,叶深绿,不堪入馔;《图经》极详晰,殆苦葶苈耳。陈藏器谓大荠即葶苈。然《尔雅》本分三种,以余考之,荠实盖即荠菜,叶长圆,味美,作『羹皆佳。菥,大荠,即今花叶荠,一名水荠,叶细碎,味淡。犍为舍人云:荠有小,故言大。此种科叶易肥大。《唐本草》注,验其味,甘而不辛。《蜀本草》,似荠菜而种细,俗呼老荠,皆此物也。葶苈亦名而又有苦、甘二种。陶隐居云荠类甚多,《野菜谱》亦列数种,正恐并葶苈一类耳。
葶苈子为为止咳药和利水药。性辛,味苦、寒;归肺经、心经、肝经、胃经、膀胱经。具有泻肺降气、祛痰平喘、利水消肿、泄逐邪的功能。葶苈子主治: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肺痈;水肿;胸腹积水;小便不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之喘肿;瘰疬结核。葶苈子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研末调敷。利水消肿宜生用;治痰饮喘咳宜炒用;肺虚痰阴喘咳宜蜜炙用。
葶苈子的药理作用方面。1、强心作用:播娘蒿、北美独行菜及独行莱的干燥种子之醇提取物,均表观强心作用,对在位蛙心可使之停止于收缩期,在位兔、猫心,猫心肺装置,猫心电图等研究,均使心收缩加强,心率减慢,心传导阻滞,对衰竭的心脏可增加输出量,降低静脉压。三种葶苈子均需要较大的剂量才能引起心甙样的特异作用,从播娘蒿中提得两种心甙,一种为七里香甙,另一种可能为伊夫单甙(Evomonoside),其含量很低(一批含0.2%,另一批含0.03%),北美独行菜的含量更低。独行菜与桂竹糖芥等均属十字花科,作用可能相近似。其生物活性,如以每公斤体重折合生药计算(鸽法),播娘蒿醇提取物2.125g/kg±0.116,北美独行菜4.36g/kg±0.14,前者作用较强。七里香甙0.12mg/kg(猫法)或0.249±0.01mg/kg(鸽法),猫鸽之比为1∶2,与毒毛旋花子甙相似。播娘蒿对猫灌胃吸收收率最高为21.87%(给药后6小时),24小时对鸽的蓄积率42.3%,七里香甙24小时对鸽的蓄积率;30.7±5.6%(24小时,鸽法),故推论为速效心甙。播娘蒿种子和独行菜种子的醇提物用在体心脏(蛙、兔、猫)、猫心电图描记发心肺制备禁区本试验均呈强心甙样的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传导速度,大剂量可引起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强心甙中毒症状;鸽静脉注射量小致死量播娘蒿种子为2.125g/kg,独行菜种子为4.36g/kg。2、利尿作用:葶苈子有利尿作用。
本发明通过简单的中药组方,甚至通过简单的用药方式,已经出人意料地发现,所得中药组合物呈现优异的生理学效果,特别是可以用于治疗咳嗽、痰盛、喘息,用于止咳化痰平喘;更特别是进可以用于小儿患者或者儿童患者的咳嗽、痰盛、喘息,用于止咳化痰平喘。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然而,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本领域的专业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化和修饰。本发明对试验中所使用到的材料以及试验方法进行一般性和/或具体的描述。虽然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所使用的许多材料和操作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但是本发明仍然在此作尽可能详细描述。在本发明中,如未特别指明,所用药材均为药材的干燥品,且符合药典规定。在本发明下面的实例中,各种物料的投料量均以重量份计,并且在实际投料时,每批次的全部物料总重量不少于5千克。
实施例1:制备中药组合物
配方:麻黄1重量份、桑白皮2重量份、皂角刺1重量份、葶苈子1重量份。
制法:将各药材分别粉碎成能通过120目筛的细粉,按配方比例混合均匀;
取一半混合粉,加入1/2量的蜂蜜,制成可供口服的蜜丸,密封,每粒按麻黄计0.2g;
取另一半混合粉,加入1/2量的食醋,充分混合,调制成糊状,将糊置于药贴内,制成可供外用的贴剂,密封,每贴按麻黄计0.5g。
实施例2:制备中药组合物
配方:麻黄1重量份、桑白皮0.5重量份、皂角刺5重量份、葶苈子0.2重量份。
制法:将各药材分别粉碎成能通过100目筛的细粉,按配方比例混合均匀;
取一半混合粉,加入1/5量的蜂蜜,制成可供口服的蜜丸,密封,每粒按麻黄计0.2g;
取另一半混合粉,加入1/2量的食醋,充分混合,调制成糊状,将糊置于药贴内,制成可供外用的贴剂,密封,每贴按麻黄计0.25g。
实施例3:制备中药组合物
配方:麻黄1重量份、桑白皮10重量份、皂角刺0.2重量份、葶苈子5重量份。
制法:将各药材分别粉碎成能通过80目筛的细粉,按配方比例混合均匀;
取一半混合粉,加入1/3量的蜂蜜,制成可供口服的蜜丸,密封,每粒按麻黄计0.2g;
取另一半混合粉,加入1/1.5量的水,充分混合,调制成糊状,将糊置于药贴内,制成可供外用的贴剂,密封,每贴按麻黄计0.25g。
实施例4:制备中药组合物
配方:麻黄1重量份、桑白皮1重量份、皂角刺2.5重量份、葶苈子0.25重量份。
制法:将各药材分别粉碎成能通过100目筛的细粉,按配方比例混合均匀;
取一半混合粉,直接装入硬胶囊中,制成可供口服的胶囊剂,密封,每粒按麻黄计0.2g;
取另一半混合粉,加入1/1.5量的黄酒,充分混合,调制成糊状,将糊置于药贴内,制成可供外用的贴剂,密封,每贴按麻黄计0.25g。
实施例5:制备中药组合物
配方:麻黄1重量份、桑白皮5重量份、皂角刺0.25重量份、葶苈子2.5重量份。
制法:将各药材分别粉碎成能通过120目筛的细粉,按配方比例混合均匀;
取一半混合粉,加入1/1.2量的蜂蜜,制成可供口服的蜜丸,密封,每粒按麻黄计0.2g;
取另一半混合粉,加入1/2量的食醋,充分混合,调制成糊状,将糊置于药贴内,制成可供外用的贴剂,密封,每贴按麻黄计0.25g。
实施例6:制备中药组合物
配方:麻黄1重量份、桑白皮(蜜)2重量份、皂角刺1重量份、葶苈子1重量份。
制法:取处方量的药材,加6倍量的水煎煮提取2小时,取煎液,药渣加5倍量水煎煮1.5小时,取煎液,合并煎液,过滤,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得到提取物,密封包装,每袋相当于麻黄1g,作为冲剂(颗粒剂),可供口服。
实施例7:制备中药组合物
配方:麻黄(草麻黄,蜜)1重量份、桑白皮1重量份、皂角刺2.5重量份、葶苈子(炒)0.25重量份。
制法:取处方量的药材,加6倍量的6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取提取液液,药渣加5倍量65%乙醇回流提取1.5小时,取提取液,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喷雾干燥,加一倍重量蔗糖,制软材,制粒,干燥,密封包装,每袋相当于麻黄1g,作为冲剂(颗粒剂),可供口服。
实施例8:制备中药组合物
配方:麻黄(中麻黄)1重量份、桑白皮5重量份、皂角刺0.25重量份、葶苈子2.5重量份。
制法:取处方量的药材,加6倍量的7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取提取液液,药渣加5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取提取液,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得清膏,每100克相当于麻黄10克,加清膏量25%PEG400和清膏量25%PEG4000,混合均匀,制成软膏剂供外用。
实施例9:制备中药组合物
配方:麻黄(木贼麻黄)1重量份、桑白皮1.5重量份、皂角刺2重量份、葶苈子0.5重量份。
制法:将各药材分别用6倍量的水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滤液,喷雾干燥,得到4种提取物粉末,接着将提取物加水制成口服液,每5ml相当于麻黄0.25克。
实施例10:制备中药组合物
配方:麻黄1重量份、桑白皮3重量份、皂角刺0.5重量份、葶苈子2重量份。
制法:将麻黄和桑白皮用6倍量的水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另将皂角刺和葶苈子用6倍量的水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合并两种提取液,过滤,浓缩滤液,喷雾干燥,得到提取物粉末,接着将提取物加水制成口服液,每5ml相当于麻黄0.25克。
实施例11:制备中药组合物:参照实施例6的配方和制法,不同的是在组合物中不添加麻黄、桑白皮、皂角刺、或葶苈子,得到四种组合物,它们分别缺少一种中药材。
实验例1:本发明组合物对小儿咳嗽哮喘的疗效
1、病例选择:西医诊断符合2002年《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咳嗽哮喘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寒饮伏肺证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咳嗽气喘,喉间痰鸣,痰白而黏、或稀薄多沫,遇冷则甚,面色淡白,舌质淡红苔白滑,脉浮滑。选取年龄2~7岁的患者360例,随机分为3个治疗组,每组120例,样本无显著差异。
2、治疗方法:治疗组分三组,第一组施用实施例1帖剂,敷贴于天突穴,每日1次1贴,7日为1疗程;第二组和第三组分别施用实施例9和实施例10的口服液,每日两次,每次5ml,7日为1疗程。
3、疗效判定: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治愈:偶有轻咳,但不需给药可缓解,或偶有轻咳,临床症状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咳嗽仍有定时发作,但次数显著减少;有效:咳嗽定时发作,但次数相对减少;无效:咳嗽发作次数或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4、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按照上述疗效判定标准统计各组治疗效果,统计结果及总有效率如下表所示:
组别 | 治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实施例1 | 63 | 34 | 21 | 2 | 98.3% |
实施例9 | 58 | 36 | 25 | 1 | 99.2% |
实施例10 | 66 | 27 | 23 | 4 | 96.7% |
从上表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9、10三种组合物经不同途径给药对小儿咳嗽哮喘的效果显著,有效率达到98.0%以上。
实验例2:本发明组合物止咳化痰平喘的药效学研究
本试验主要对本发明组合物进行了止咳、化痰和平喘方面的药效学研究,以期为临床应用本发明组合物止咳化痰平喘提供试验性理论依据。
1、实验材料
(1)药品与试剂:本发明实施例6、9、10组合物,桂龙咳喘宁胶囊(安徽桂龙药业);氢溴酸右美沙芬胶囊、羧甲司坦片、氨茶碱片均为市售制剂。氨水、酚红、碳酸氢钠均为分析纯试剂。
(2)动物:ICR小鼠、豚鼠均由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许可证号:SCXK(吉)2007-0003。
(3)仪器与设备:YLS-8A多功能诱咳引喘仪,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设备站;DT-100分析天平,北京光学仪器厂;721分光光度计,山东高密彩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TD5A-WS低速台式离心机,长沙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双目生物显微镜,日本OLYMPUS。
(4)统计方法:各组结果以(x±s)表示,数据以DAS2.1.1软件统计分析,组间比较用t检验。
2、方法与结果
(1)对浓氨水喷雾法引起小鼠咳嗽的影响:
取18~22g ICR小鼠6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实施例6组合物(相当于0.5g麻黄/kg动物体重)、实施例9组合物(相当于0.5g麻黄/kg动物体重)、实施例10组合物(相当于0.5g麻黄/kg动物体重)、桂龙咳喘宁胶囊(0.6g/kg)组和氢溴酸右美沙芬(0.015g/kg)组。每天灌胃(ig)给药1次,连续5天,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蒸馏水。试验前各组小鼠禁食16h,末次给药后30min,将小鼠放入加有浓氨水的诱咳引喘仪内,雾化15s,观察记录小鼠的咳嗽潜伏期(从喷雾开始至动物出现咳嗽的时间)和2min内咳嗽次数[李仪奎.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2版.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428,771,734]。组合物对浓氨水喷雾法引起小鼠咳嗽的影响(x±s)的结果见下表。
组别 | n | 潜伏期(s) | 咳嗽次数 |
空白对照组 | 10 | 22.2±5.3 | 52.3±11.3 |
实施例6组合物 | 10 | 34.1±8.4* | 30.8±13.2** |
实施例9组合物 | 10 | 35.6±9.7* | 33.5±8.3** |
实施例10组合物 | 10 | 34.2±11.4* | 32.3±7.6** |
桂龙咳喘宁胶囊组 | 10 | 33.4±7.3* | 41.7±12.3* |
氢溴酸右美沙芬组 | 10 | 36.3±8.6* | 32.4±11.7** |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结果表明,本发明组合物组、桂龙咳喘宁胶囊组和氢溴酸右美沙芬组均能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另外参照本试验方法考察实施例11所得四种组合物的止咳作用,结果显示四种组合物的潜伏期均值在24~26秒范围内,咳嗽次数均值在48~53次范围内,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表明四种药材组合缺少任意一种均不能获得理想的止咳效果。
(2)对小鼠呼吸道酚红排泌量的影响
取18~22g的ICR小鼠6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实施例6组合物(相当于0.5g麻黄/kg动物体重)、实施例9组合物(相当于0.5g麻黄/kg动物体重)、实施例10组合物(相当于0.5g麻黄/kg动物体重)、桂龙咳喘宁胶囊(0.6g/kg)组和羧甲司坦(0.2g/kg)组,每天ig给药1次,连续7天,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蒸馏水。试验前各组小鼠禁食16h,末次给药后30min,腹腔注射5%酚红溶液0.2mL/10g体重,注射酚红后30min,空气栓塞处死动物,剥离气管周围组织,剪下自甲状软骨下至气管分支处的一段气管,放入盛有3mL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再加入5%的碳酸氢钠0.1mL调pH值,用721型分光光度计,波长546nm测OD值,用酚红做一标准曲线,根据曲线计算酚红含量[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642]。酚红标准曲线:Y=0.0595X+0.0053,其中,R=0.9999,Y为OD值,X为酚红含量(μg/mL)。组合物对小鼠呼吸道酚红排泌量的影响(x±s)的结果见下表。
组别 | n | 酚红浓度(μg/mL) |
空白对照组 | 10 | 2.08±0.74 |
实施例6组合物 | 10 | 3.93±1.59* |
实施例9组合物 | 10 | 3.72±1.43* |
实施例10组合物 | 10 | 3.88±1.59* |
桂龙咳喘宁胶囊组 | 10 | 3.34±0.86* |
羧甲司坦组 | 10 | 3.27±1.17* |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结果表明,本发明组合物组、高剂量组,桂龙咳喘宁胶囊组和羧甲司坦组均能增加小鼠呼吸道酚红排泌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参照本试验方法考察实施例11所得四种组合物的化痰作用,结果显示四种组合物的酚红浓度(μg/mL)均值在2.3~2.5秒范围内,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表明四种药材组合缺少任意一种均不能获得理想的化痰效果。
(3)对卵蛋白诱发豚鼠过敏性哮喘的影响
取60只豚鼠,体重200~350g,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对照组,实施例6组合物(相当于0.3g麻黄/kg动物体重)、实施例9组合物(相当于0.3g麻黄/kg动物体重)、实施例10组合物(相当于0.3g麻黄/kg动物体重)、桂龙咳喘宁胶囊(0.35g/kg)组和氨茶碱片(0.045g/kg)组。参照文献[壮健,等.消喘膏贴敷对哮喘豚鼠气道炎症的影响[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7(1):66-67]造模方法并略加改进:各组动物均腹腔注射10%卵蛋白生理盐水溶液1mL/只。2周后开始ig给药,每天1次,连续7天。从第17天开始用引喘仪喷雾1%卵蛋白生理盐水溶液,使动物吸入15min激发,隔天引喘1次,共3次。于最后一次激发记录其引喘潜伏期,即从喷雾开始至哮喘发作(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烦躁、抽搐、跌倒甚至死亡)的时间,超过6min未出现哮喘发作的以6min计算。
末次激发后24h,用戊巴比妥钠麻醉豚鼠,分离出颈部气管,将灌胃针插入气管,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抽取6ml生理盐水,每次缓慢注入,保留20s后回抽,重复3次,取少量灌洗液(BALF)加入等量1%盐酸作白细胞计数。组合物对豚鼠卵蛋白引喘潜伏期的影响(x±s)的结果见下表。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结果表明,本发明组合物组、桂龙咳喘宁胶囊组和氨茶碱组均能延长豚鼠引喘潜伏期,降低豚鼠BALF中白细胞数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另外参照本试验方法考察实施例11所得四种组合物的平喘作用,结果显示四种组合物的潜伏期均值在36~41秒范围内,白细胞计数(×109/L)均值在8.4~9.8范围内,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表明四种药材组合缺少任意一种均不能获得理想的平喘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Claims (10)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由包括如下的中药材以及任选的药用辅料制备得到:麻黄、桑白皮、皂角刺、葶苈子。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其由包括如下比例的中药材制备得到:麻黄1重量份、桑白皮0.5~10重量份、皂角刺0.2~5重量份、葶苈子0.2~5重量份;
其由包括如下比例的中药材制备得到:麻黄1重量份、桑白皮1~5重量份、皂角刺0.25~2.5重量份、葶苈子0.25~2.5重量份;
其由包括如下比例的中药材制备得到:麻黄1重量份、桑白皮1.5~3重量份、皂角刺0.5~2重量份、葶苈子0.5~2重量份;和/或
其由包括如下比例的中药材制备得到:麻黄1重量份、桑白皮2重量份、皂角刺1重量份、葶苈子1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麻黄是以药材粉末的形式、或者是以其提取物的形式、或者是以其与其它一种或多种药材一起提取所得提取物的形式添加到所述组合物中的;
所述桑白皮是以药材粉末的形式、或者是以其提取物的形式、或者是以其与其它一种或多种药材一起提取所得提取物的形式添加到所述组合物中的;
所述皂角刺是以药材粉末的形式、或者是以其提取物的形式、或者是以其与其它一种或多种药材一起提取所得提取物的形式添加到所述组合物中的;和/或
所述葶苈子是以药材粉末的形式、或者是以其提取物的形式、或者是以其与其它一种或多种药材一起提取所得提取物的形式添加到所述组合物中的。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材粉末是至少能够通过80目筛的粉末,或者是至少能够通过100目筛的粉末,或者是至少能够通过120目筛的粉末;
所述提取物,不论是单一药材的提取物还是多种药材一起提取所得提取物,提取的溶剂可以选自:水、乙醇、乙醇水溶液例如浓度为10~90%的乙醇;
所述提取可以是制药领域公知的任何提取方式或其组合,例如但不限于:浸渍、煎煮、渗漉等,提取后优选地将溶剂去除;和/或
所述粉末可以任选地与液体或半固体辅料组合,例如与水、乙醇例如黄酒、乙酸例如食醋及其水溶液等等组合形成糊状物供外用。
5.根据权利要求1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其为外用制剂;例如,该外用制剂是贴剂、软膏剂、乳膏剂等形式;例如,该外用制剂是使所述药材的粉末与液体或半固体辅料调成糊状(例如药粉与液体辅料的重量比为1~5:1);和/或
其为口服制剂;例如,该口服制剂是呈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冲剂、丸剂、喷雾剂等形式。
6.根据权利要求1的中药组合物,其为外用制剂或者口服制剂,其是照包括如下的步骤制备得到的:使各药材粉碎成细粉,或者使各药材单独或任意组合提取得到提取物,再将所得细粉或提取物用制剂工艺制备得到外用制剂或者口服制剂,制剂中任选地添加药用辅料。
7.制备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为外用制剂或者口服制剂,其是照包括如下的步骤制备得到的:使麻黄、桑白皮、皂角刺、葶苈子各药材粉碎成细粉,或者使各药材单独或任意组合提取得到提取物,再将所得细粉或提取物用制剂工艺制备得到外用制剂或者口服制剂,制剂中任选地添加药用辅料。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材粉末是至少能够通过80目筛的粉末,或者是至少能够通过100目筛的粉末,或者是至少能够通过120目筛的粉末;
所述提取物,不论是单一药材的提取物还是多种药材一起提取所得提取物,提取的溶剂可以选自:水、乙醇、乙醇水溶液例如浓度为10~90%的乙醇;
所述提取可以是制药领域公知的任何提取方式或其组合,例如但不限于:浸渍、煎煮、渗漉等,提取后优选地将溶剂去除;
所述粉末可以任选地与液体或半固体辅料组合,例如与水、乙醇例如黄酒、乙酸例如食醋及其水溶液等等组合形成糊状物供外用;
所述中药组合物为外用制剂;例如,该外用制剂是贴剂、软膏剂、乳膏剂等形式;例如,该外用制剂是使所述药材的粉末与液体或半固体辅料调成糊状(例如药粉与液体辅料的重量比为1~5:1);
所述中药组合物为口服制剂;例如,该口服制剂是呈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冲剂、丸剂、喷雾剂等形式;和/或
所述中药组合物为外用制剂或者口服制剂,其是照包括如下的步骤制备得到的:使各药材粉碎成细粉,或者使各药材单独或任意组合提取得到提取物,再将所得细粉或提取物用制剂工艺制备得到外用制剂或者口服制剂,制剂中任选地添加药用辅料。
9.包括如下中药材的组合在制备用于止咳化痰平喘的药物中的用途,或者在制备用于治疗咳嗽、痰盛、喘息的药物中的用途:麻黄、桑白皮、皂角刺、葶苈子。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用途,所述药物用于小儿患者止咳化痰平喘或者用于小儿患者咳嗽、痰盛、喘息;或者,所述药物是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中药组合物;或者,所述药物是权利要求7~8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中药组合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01189.XA CN109223867A (zh) | 2018-11-22 | 2018-11-22 | 止咳化痰平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01189.XA CN109223867A (zh) | 2018-11-22 | 2018-11-22 | 止咳化痰平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23867A true CN109223867A (zh) | 2019-01-18 |
Family
ID=65075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401189.XA Pending CN109223867A (zh) | 2018-11-22 | 2018-11-22 | 止咳化痰平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223867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87219A (zh) * | 2019-08-23 | 2020-01-14 | 扬子江药业集团北京海燕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苏黄止咳胶囊指纹图谱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33689A (zh) * | 2006-01-12 | 2006-09-20 | 北京阜康仁生物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 降气定喘制剂及新的制备方法 |
CN106692822A (zh) * | 2015-08-03 | 2017-05-24 | 曾正 | 一种治疗气管-支气管炎的中药丸剂 |
-
2018
- 2018-11-22 CN CN201811401189.XA patent/CN10922386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33689A (zh) * | 2006-01-12 | 2006-09-20 | 北京阜康仁生物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 降气定喘制剂及新的制备方法 |
CN106692822A (zh) * | 2015-08-03 | 2017-05-24 | 曾正 | 一种治疗气管-支气管炎的中药丸剂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刘爱军: "《全国名老中医韦绪性辨治疑难病精要》", 31 August 2016,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李慎勤等: "小儿咳喘栓治疗儿童哮喘发作期106例临床观察", 《江西中医药》 * |
甘雨等: "固本止咳平喘颗粒止咳化痰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87219A (zh) * | 2019-08-23 | 2020-01-14 | 扬子江药业集团北京海燕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苏黄止咳胶囊指纹图谱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
CN110687219B (zh) * | 2019-08-23 | 2022-05-24 | 扬子江药业集团北京海燕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苏黄止咳胶囊指纹图谱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35775B (zh) | 一种中药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698137B (zh) | 一种具有降低血压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187172B (zh) | 用于治疗乌龟肠胃炎病的功能性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351578A (zh) | 一种用于治疗鸡劳伤的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306659B (zh) | 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6994141B (zh) |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05860B (zh) | 一种治疗婴幼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17886B (zh) |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223867A (zh) | 止咳化痰平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9239239A (zh) |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法和用途 | |
CN104825821A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893737A (zh) | 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861041B (zh) | 一种治疗急慢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822660A (zh) |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 | |
CN106490382A (zh) | 一种夏季用肉鸭配合饲料 | |
CN105560984B (zh) | 一种益气健脾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147575A (zh) | 一种治疗风寒闭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920527A (zh) | 一种治疗胃阴亏虚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963586A (zh) | 一种治疗肺脓肿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389796A (zh) | 一种治疗儿童感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267815A (zh) | 一种治疗小儿肺肾两虚型哮喘的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491652A (zh) | 一种用于治疗牛肺气肿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535895B (zh) | 一种治疗痰咳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5012842A (zh) | 一种用于解酒的制剂及其制法 | |
CN107485683A (zh) | 一种防治心脏术后并发症的中西药复方颗粒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