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22617B - 电炊具 - Google Patents

电炊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22617B
CN109222617B CN201810687398.9A CN201810687398A CN109222617B CN 109222617 B CN109222617 B CN 109222617B CN 201810687398 A CN201810687398 A CN 201810687398A CN 109222617 B CN109222617 B CN 1092226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tool
inner pot
cooking appliance
applianc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873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22617A (zh
Inventor
金远永
金承润
孙守浩
方豪相
申荣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uckoo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ucko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uckoo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uckoo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222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226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226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226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9Safety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9Safety devices
    • A47J27/092Devices for automatically releasing pressure before ope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2Construction of cooking-vessels; Method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4Cooking-vessels with integral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802Control mechanisms for pressure-cook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804Locking devices
    • A47J27/0813Locking devices using a clamping ring or clamping seg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86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with built-in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06Lids or covers for cooking-vess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20/00Receptacles
    • Y10S220/912Cookware, i.e. pots and p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在上端容纳具有法兰部的内锅;盖子,与所述主体的上部结合,且在一侧设置有手柄部;锁环,与所述手柄部联动并旋转,选择性地咬入到所述法兰部,在上面部具有表示旋转方向的标记;压力转换工具,布置成贯通所述盖子,且与所述手柄部的旋转联动来转换和保持用于排放所述内锅内部蒸汽的排放的开闭状态;传感器部,在所述锁环的锁定和解锁旋转时,分别感测所述标记;以及控制部,控制使得在接收所述传感器部中任一个感测信号时,所述主体的电力供给被激化,从而,所述电炊具可在内锅内部的压力状态下和在非压力状态下分别进行烹饪,以能够改善烹饪质量和使用便利性。

Description

电炊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7月1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7-87328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所有公开内容结合在此作为参考。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炊具,更具体而言,涉及可在内锅内部的压力状态下和在非压力状态下分别进行烹饪,从而能够改善烹饪质量和使用便利性的电炊具。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电炊具是指在营业所或家庭为了烹饪食物而使用的电饭煲、电压力锅等,且由具有发热部的主体和覆盖所述主体上部的盖子构成。
所述主体内装有容纳食物的内锅,且所述盖子通过铰链连接到所述主体的一侧而开闭,在所述盖子的下部具有内锅盖,以便密封所述内锅的上端开口。此时,在所述内锅盖的一侧形成有与内锅内部连通的流动孔,所述内锅内部蒸气可以经由所述流动孔流动到设置在所述盖子的压力调节工具。
具体而言,所述压力调节工具可以被设置成电磁阀、压力锤阀等,所述电磁阀电驱动以打开和封闭连接内锅内部和炊具外部的蒸汽排放流路,且所述压力锤阀用于将内锅内的压力保持在预定水平。即,当开始烹饪时,可以通过电磁阀封闭蒸汽排出流路来增加内锅的内部压力,且通过压力锤阀将内锅内的压力保持在预定水平。
然而,现有电炊具通过压力锤的重量压力和蒸汽压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内锅内部的压力保持在一个设定的压力,从而难以选择适合用户的口味或食物种类的烹饪方法,存在降低烹饪质量的问题。
也就是说,在不需要施加压力的烹饪材料的情况下,存在由于高压而使口感变软的问题。与此相反,如果用户不喜欢米饭球具有黏性大且耐嚼的口感的压力米饭而喜欢柔软口感的非压力米饭,就需要购买额外的非压力电饭锅来使用,或使用一般锅来进行额外的烹饪。
因此,在烹饪过程中,与压力米饭情况相比,通过以预定时间和周期打开电磁阀且减小火力或延长泡胀时间等来提供柔软的口感,但还是没有达到用非压力电饭锅烹制的米饭的味道。
并且,在烹饪中内锅内部存在压力时,在内锅的高压状态下,由于阻断盖子开放的压力安全装置而无法开放和关闭盖子以确认烹饪状态或再次投入材料,因此,给用户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炊具,其可在内锅内在压力状态下和非压力状态下分别进行烹饪,从而改善烹饪质量和使用便利性。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在上端容纳具有法兰部的内锅;盖子,与所述主体的上部结合,且在一侧设置有手柄部;锁环,与所述手柄部联动并旋转,选择性地咬入到所述法兰部,在上面部具有表示旋转方向的标记;压力转换工具,布置成贯通所述盖子,且与所述手柄部的旋转联动来转换和保持用于排放所述内锅内部蒸汽的排放的开闭状态;传感器部,在所述锁环的锁定和解锁旋转时,分别感测所述标记;以及控制部,控制使得在接收所述传感器部中任一个感测信号时,所述主体的电力供给被激化。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如下效果。
第一,可以根据所述压力转换工具的开放和关闭来容易转换用于不需要压力的烹饪的非压力烹饪模式和用于需要高压的烹饪的压力烹饪模式。由此,可以通过一个装置自由使用各种烹饪法,且由于可以压力米所特有的耐嚼的口感和非压力米所特有的柔软口感等根据用户的口味进行烹饪,因此可以改善产品的兼容性和烹饪质量。
进一步地,在非压力烹饪模式下,可以自由开放和关闭盖子而没有压力安全装置的限制,使得在烹饪中可以简单地进一步投入材料或确认烹饪状态,以能够改善产品的使用便利性。
第二,在所述锁环的锁定和解锁时,所述控制部通过根据标记的位置的传感器部的感测信号判断压力转换工具是否开放,使得适合根据所述手柄部的旋转所转换的非压力烹饪模式和压力烹饪模式的烹饪温度控制算法可以被自动选择,因此,可以显著提高产品的使用便利性和烹饪质量。
第三,压力转换工具的开闭状态随所述手柄部的转动而切换,因此,只要使手柄部旋转,就容易选择使用非压力烹饪模式和压力烹饪模式,从而能够显著改善使用便利性。
第四,用于所述手柄部和压力转换工具的联动的链接工具被设置成突设于所述锁环的简单的突起结构,因此,通过部件数量减少和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化可以改善产品的组装性。
第五,用于保持所述升降活塞的下降状态的加压工具被设置成具有与预先设定的异常压力对应的弹性或负荷。从而,在压力烹饪时,可以稳定封闭压力转换流路,且在由于压力对应操作工具的故障导致的内锅内压过度上升时,可以强制开放压力转换流路,因此,能够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第六,所述升降活塞的转换排放孔由飞散防止板或飞散防止突起覆盖,以便能够防止在压力转换流路内面凝聚的水分与蒸汽一起飞散排放,因此,可以预防由于飞散的水分引起的安全事故且使由于粘性的米水导致的盖子和蒸汽盖部的污染最小化,从而能够更安全清洁地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说明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发明,附图表示出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解释发明实质。
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炊具的盖子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2a及图2b为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炊具中压力转换工具的开闭状态的立体图。
图3a及图3b为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炊具中压力转换工具的开闭状态的截面图。
图4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炊具中加压工具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5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炊具中下气缸的结合结构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6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炊具的框图。
图7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电炊具的盖子部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电炊具进行具体说明。
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炊具的盖子部的分解立体图,图2a及图2b为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炊具中压力转换工具的开闭状态的立体图,图3a及图3b为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炊具中压力转换工具的开闭状态的截面图,图4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炊具中加压工具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图5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炊具中下气缸的结合结构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图6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炊具的框图。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电炊具100包括主体(图中未示出)、盖子10、锁环20、压力转换工具50、压力对应操作工具90、传感器部18a、18b及控制部19a。
其中,在所述主体(图中未示出)的内部形成有包括如热板加热器或感应加热装置等加热工具19c的安装空间,在所述安装空间的内侧安装有容纳食物的内锅(图中未示出)。此时,在所述内锅(图中未示出)的上端,多个法兰部向径向外侧突出形成。
另一方面,参照图1至图2a,所述盖子10包括内盖子部10b和外盖子部10a,所述内盖子部10b连接到所述主体(图中未示出)的上部并开闭,且设置有各种电气部件和布线,所述外盖子部10a覆盖所述内盖子部10b,且在上面部一侧设置有手柄部11。其中,作为开闭工具的一例示出所述手柄部11。换句话说,所述手柄部以以与用于通过用户的操作来锁定内锅的锁环等联动的电动电动机等代替,或包括其的概念。
下面,一侧优选被理解为朝向所述盖子10的开放端部17的方向,而另一侧优选被理解为朝向所述盖子10的铰链连接部16的方向。
并且,所述锁环2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到所述内盖子部10b的下面部,以根据旋转角度选择性地锁定在所述法兰部。
具体而言,在所述锁环20的内周以与所述各个法兰部对应的方式向径向内侧突设有多个锁定突起21。此时,当所述锁环20以解锁角度旋转时,各个所述锁定突起21布置在法兰部之间的空间,盖子10和内锅(图中未示出)分离来可以进行开闭。
而且,在所述盖子10关闭的状态下,若所述锁环20以锁定角度旋转,则各个所述锁定突起21被法兰部的下端约束,以便锁定盖子10和内锅(图中未示出)。
并且,优选地,在所述锁环20的上面部设置有如永久磁铁等的标记22a、22b,以便标记旋转方向。优选地,在所述内盖子部10b设置有分别感测所述标记22a、22b的传感器部18a、18b。
其中,所述传感器部18a、18b可以被设置成磁力传感器等,从而,在所述锁环20的旋转时,感测相邻的标记22a、22b的磁力并发送感测信号。所述控制部19a接收所述传感器部18a、18b的感测信号来判断锁环20的锁定和解锁状态。
此时,所述标记22a、22b可被设置成一个或两个,且所述传感器部18a、18b优选被设置成一对,以便分别感测所述锁环20的锁定和解锁状态。
例如,当所述标记为一个时,所述传感器部18a、18b可以与在所述锁环20的锁定时的标记的位置和在所述锁环20的解锁时的标记的位置对应地布置。此时,在所述锁环20的锁定和解锁时,所述标记可以被传感器部18a、18b交替地感测。
并且,当所述标记为两个时,所述传感器部18a、18b可以分别布置于在所述锁环20的锁定时的第一标记22a的位置和在所述锁环20的解锁时的第二标记22b的位置。此时,各个所述标记可以在所述锁环20的锁定和解锁时被对应的位置的各个传感器部18a、18b选择性地感测。
其中,参照图1至图3a,所述手柄部11的下端部与手柄基部30连接。具体而言,所述手柄基部30包括支撑部30c、突设于所述支撑部30c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的锁环联动部30a及安全杆联动部30b。此时,所述支撑部30c的上面部通过键连接到所述手柄部11的下端部,且内盖子部10b的支撑突起14被插入到形成在所述支撑部30c的下面部的旋转支撑槽部34并旋转支撑。从而,所述手柄基部30可以与所述手柄部11一体旋转而不会扭曲。
并且,所述锁环联动部30a以与所述锁环20的旋转轨迹重叠的方式延伸形成,且在与所述锁环20重叠布置的一侧贯通形成有连接孔31。此时,突设于所述锁环20的上面部的连接突起23贯通内盖子部10b的圆弧形长孔15并插入结合到所述连接孔31,从而所述锁环20可以与所述手柄部11联动旋转。
并且,所述安全杆联动部30b与安全杆35连接,所述安全杆35在所述手柄基部30的旋转时向一侧和另一侧直线移动,且所述安全杆35的直线移动被压力安全装置90c选择性地限制。
具体而言,当内锅的内部压力增加至设定的安全压力或更大时,压力安全装置90c的安全销被提升以限制安全杆35,并且限制所述安全杆35的直线移动。因此,与所述安全杆35连接的手柄基部30的旋转被限制,从而可以防止在内锅的高压时锁环20解锁。
另一方面,所述内盖子部10b的下面部可以结合有铅板80,在所述铅板80的下面部还可安装有内锅盖(图中未示出)。
在本实施例中,以密封内锅(图中未示出)的上端开口的密封垫82设置在铅板80的下面部的情况为例图示,但所述密封垫82也可以设置在所述内锅盖(图中未示出)的外缘。
此时,在所述内锅盖(图中未示出)的另一侧贯通形成有多个蒸汽流动孔,以便排放内锅内部的蒸汽。在所述铅板80的与所述蒸汽流动孔相对的部分贯通形成有多个连通孔81a、81b、81c。
而且,在所述铅板80和所述内盖子部10b之间设置有控制板70,所述控制板70一体地覆盖各个所述连通孔81a、81b、81c且贯通形成有与各个所述连通孔81a、81b、81c对应的安装孔71a、71b、71c。当然,所述控制板70和所述铅板80可以一体形成。
另一方面,在所述外盖子部10a的另一侧以与各个安装孔71a、71b、71c对应的方式形成有多个上部贯通部13a、13b、13c,在所述内盖子部10b形成有具有包括各个所述上部贯通部13a、13b、13c的形成区域的大小的下部贯通部13d。
此时,所述压力转换工具50被布置成使得通过所述上部贯通部13a、13b、13c中的一个上部贯通部13a和下部贯通部13d贯通所述盖子10,且保持用于排放所述内锅内部的蒸汽的选择性开闭状态。即,所述压力转换工具50被设置成在烹饪过程中持续保持选自开放和关闭中的一种状态。
具体而言,所述压力转换工具50包括用于使所述内锅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连通部件和用于通过沿第一方向的压力保持所述连通部件的开放和关闭状态中的一种状态的开闭部件。
下面,以所述第一方向为从上侧朝向下侧的方向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根据下述的链接工具和开闭部件的位置,第一方向可以为从下侧向上侧的方向,从左侧向右侧的方向,从右侧向上左侧的方向等,可以改变成多种方向。此时,所述开闭部件可以被设置成通过沿第一方向的压力保持连通部件的开放,或者保持连通部件的关闭。
并且,在所述手柄部11的旋转时可以通过形成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二方向的压力的链接工具转换所述开闭部件的开闭状态。其中,当第一方向的压力使开闭部件转换成开放状态时,第二方向的压力使开闭部件转换成封闭状态,当第一方向的压力保持开闭部件关闭的状态下,第二方向的压力使开闭部件转换成开放状态。因此,所述压力转换工具50的开闭状态与所述手柄部11的旋转联动来转换。
下面,以所述链接工具为与所述手柄部11联动的锁环20的提起突起部24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所述链接工具可以与手柄部11一体形成,或也可以设置在与手柄部11联动的手柄基部30等。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通部件由下气缸53和上气缸51构成,以形成使所述内锅内部与外部连通的内部流路。以所述开闭部件被设置成在下气缸53与上气缸51之间升降的升降活塞52来转换内部流路的开闭状态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此时,所述升降活塞52由于加压工具而被向下加压,以能够保持内部流路的封闭状态。所述链接工具呈与所述锁环20一体形成的突起形状,且可以在手柄部的旋转时,对升降活塞52施加向上的压力。
而且,所述压力对应操作工具90被布置成使得通过未布置所述压力转换工具50的剩余上部贯通部13b、13c和下部贯通部13d贯通所述盖子10。
其中,所述压力对应操作工具90包括电磁阀90b和压力锤阀90a,所述电磁阀90b根据电信号开闭,所述压力锤阀90a具有根据所述内锅内部的蒸气压力进行升降的重量锤。所述压力对应操作工具90在所述压力转换工具30封闭的压力烹饪模式下根据所述内锅内部的压力大小选择性地开闭。
即,若所述手柄部11旋转以使所述锁环20解锁,则所述压力转换工具50开放,使得在烹饪时以内锅内部的蒸汽持续排放的非压力烹饪模式进行烹饪。此时,优选地,所述压力转换工具50的内部流路具有在烹饪时发生的蒸汽都被排放并不在内锅内部发生压力的大小的截面积。
并且,若所述手柄部11旋转以使所述锁环20锁定,则所述压力转换工具50封闭,从而可以以通过所述压力对应操作工具90将内锅内部压力保持为预定水平的压力烹饪模式进行烹饪。
另一方面,参照图1至图6,在接收所述传感器部18a、18b中至少一个感测信号时,所述控制部19a控制使得对于所述主体(图中未示出)的电力供给被激活。
具体而言,当所述锁环20锁定时,所述传感器部中的一个传感器部18a与锁定旋转方向侧第一标记22a的位置对应地布置。在所述锁环20解锁时,所述传感器部中的一个传感器部18b可以与解锁旋转方向侧第二标记22b的位置对应地布置。
此时,若所述锁环20锁定旋转,则所述压力转换工具50封闭,所述第一传感器部18a感测所述第一标记22a的磁力并发送感测信号。若所述锁环20解锁旋转,则所述压力转换工具50开放,所述第二传感器部18b感测所述第二标记22b的磁力并发送感测信号。
此时,在接收所述第一传感器部18a及第二传感器部18b中至少一个感测信号时,所述控制部19a可以使对于所述主体的电力供给被激活,当所述主体(图中未示出)的电力供给被激活时,可以通过主体的操作面板19b输入的烹饪命令使用于加热内锅的加热工具19c驱动。
由此,不仅在所述锁环20锁定的压力烹饪模式下,而且在所述锁环20解锁的非压力烹饪模式下,也可以使加热工具19c驱动来烹饪容纳在内锅的食物。
并且,优选地,当未接收所述感测信号时,所述控制部19a控制使得对于所述主体(图中未示出)的电力供给被非激活。其中,非激活优选被理解为在输入烹饪命令的情况下,加热工具19c也不驱动的意味。并且,未接收感测信号是指所述标记22a、22b都未被两侧传感器部18a、18b感测的状态。由此,可以仅在所述锁环20锁定并压力转换工具50完全封闭或所述锁环20解锁并压力转换工具50完全开放的状态下,才对于所述主体(图中未示出)的电力供给被激活。
即,可以防止在压力转换工具50部分开放或关闭的状态下烹饪食物,且可以预防由于压力转换工具50部分开闭引起的烹饪质量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等。
并且,在接收与所述锁环20的锁定对应的感测信号的状态下,若所述烹饪命令被输入,则所述控制部19a通过预先设定的压力烹饪模式的控制算法控制内锅的烹饪温度。此时,所述控制部19a可以控制所述加热工具19c的加热量,以便保持适合如压力饭等压力烹饪的烹饪温度。
而且,在接收与所述锁环20的解锁对应的感测信号的状态下,若所述烹饪命令被输入,则所述控制部19a通过预先设定的非压力烹饪模式的控制算法控制所述加热工具的加热量。此时,所述控制部19a可以控制所述加热工具19c的加热量,以便保持适合如非压力米等非压力烹饪的烹饪温度。
从而,只要使所述手柄部11旋转,在转换锁环20的锁定和解锁的同时,转换压力转换工具50的开闭状态,并且适合所转换的压力/非压力烹饪模式的烹饪温度控制算法被自动选择,因此,可以显著改善产品的使用便利性和烹饪质量。
另一方面,在所述外盖子部10a的上面部沿着所述上部贯通部13a、13b、13c的外缘凹陷形成有安装槽部12,以便能够拆装蒸汽盖部60,所述蒸汽盖部60引导所述压力对应操作工具90和所述压力转换工具50的蒸汽排放。
其中,所述蒸汽盖部60的一侧形成有以包围所述压力锤阀90a的外周的方式安装的压力锤贯通孔63,且在内部形成的引导空间61布置所述压力转换工具50和所述电磁阀90b的上端部。
此时,所述压力锤阀90a的蒸汽碰撞到所述压力锤贯通孔63的内壁面而减速,向外排放。并且,所述压力转换工具50和所述电磁阀90b的蒸汽碰撞到突设于所述引导空间61的流速控制肋(图中未示出)而减速,并通过引导空间61的另一端的蒸汽引导孔62向外排放。从而,可以使由于高温/高压蒸汽快速排放引起的烧伤等安全事故或蒸汽排放噪声等最小化。
而且,优选地,在所述主体(图中未示出)设置有辅助锁定工具,所述辅助锁定工具用于锁定突设于所述盖子10的开放端部17的卡定突起17a。从而,在锁环20解锁并所述压力转换工具50开放的非压力烹饪模式下也能够稳定保持盖子20的关闭状态。由此,在烹饪时防止由于蒸汽压力引起的盖子10的开放或抖动等,以能够保持内锅(图中未示出)和内锅盖的紧贴状态,且内锅的蒸汽可以经过压力转换工具50和蒸汽盖部60安全排放而没有泄露。
另一方面,参照图1至图3a,优选地,所述压力转换工具50包括下气缸53、升降活塞52、上气缸51及加压工具。
其中,所述下气缸53被设置成中空圆桶形,在其内部形成有压力转换流路53a,以贯通所述下部贯通部13d的方式布置。此时,所述下气缸53的下端部以与所述连通孔81a紧贴的方式结合,使得所述压力转换流路53a和内锅内部可以相互连通。
具体而言,在所述下气缸53的下端部形成有切断结合部53c,且与所述下气缸53相对的连通孔81a优选设置成具有以与所述切断结合部53c对应的方式加工成切断截面的切断孔。从而,所述切断结合部53c的外周被所述切断孔的内周匹配支撑,以能够防止由于蒸汽压力引起的下气缸53的旋转。
此时,所述切断结合部53c在其外周安装有密封O型环59的状态下插入到所述切断孔,且插入到所述切断孔的切断结合部53c的内周形成有螺纹,以与缸盖58的外周侧螺纹紧固。
并且,在所述缸盖58贯通形成有多个蒸汽排放孔58b,使得所述内锅内部蒸汽流动,且沿着所述缸盖58的外周形成有挂定在所述切断孔的下端外缘的紧固突起58a。其中,各个所述蒸汽排放孔58b优选以缸盖58的面积中心点为基准旋转对称地排列,以便通过使用卡环钳等来容易旋转紧固到缸盖58。
此时,若所述缸盖58结合到所述切断结合部53c,则切断孔的外缘咬入在所述紧固突起58a和所述下气缸53的下端部之间,以便固定所述下气缸53。并且,可以通过所述密封O型环59密封下气缸53的下端部与切断孔的外缘之间。从而,所述内锅内部的蒸汽可以稳定流入到所述压力转换流路53a内部而不会泄露。其中,所述缸盖58可以与所述铅板80的连通孔81a一体形成。
当然,如图5所示,所述下气缸153可以固定于所述控制板170的安装孔。即,螺纹形成于设置在所述下气缸153的下端部的固定紧固部153c的外周,且螺纹形成于所述安装孔171a的内周,从而所述固定紧固部153c可以紧固于所述安装孔171a。此时,优选地,在所述固定紧固部153c的上端外周设置有由所述安装孔171a的外缘支撑的O型环固定突起153e。而且,在密封O型环159a安装在所述O型环固定突起153e的下部的状态下,当所述固定紧固部153c结合到所述安装孔171a的内周时,可以密封所述下气缸153和安装孔171a之间。
而且,密封构件159b布置在所述固定紧固部153c的下端,以便密封所述固定紧固部153c与所述连通孔181a的外缘之间,从而固定所述下气缸153。因此,能够将所述内锅内部的蒸汽无泄漏地稳定地流入到压力转换流路,能够将所述下气缸153和所述压力对应操作工具90结合固定在一个部件上。
并且,所述下气缸可以通过插入固定等方法固定于所述安装孔171a,在所述压力转换流路和所述连通孔连通时,为了防止蒸汽泄露,可以改变密封O型环和密封部件的安装位置。
而且,所述升降活塞52可以以能够升降的方式结合到所述下气缸53的上部,且所述压力转换流路53a根据所述升降活塞52的升降而开闭。
其中,所述升降活塞52包括安置板部52a、上滑动管部52c和下滑动管部52b,所述安置板部52a形成为具有超过所述压力转换流路53a的大小且安置在所述下气缸53的上端部,所述上滑动管部52c和所述下滑动管部52b从所述安置板部52a的外侧端向上下方向延伸。
此时,用于遮蔽所述压力转换流路53a的遮蔽突起52f突设于所述安置板部52a的下面部,且分割为多个的圆弧形转换排放孔52e沿着所述遮蔽突起52f的外围贯通形成。
即,在所述升降活塞52下降时,通过遮蔽突起52f密封所述压力转换流路53a的上端部,在所述升降活塞52升降时,遮蔽突起52f从压力转换流路53a的上端部隔开,从而内锅内部蒸汽可以通过转换排放孔52e上升。
并且,所述上气缸51被设置成中空圆筒形,且布置成贯通所述上部贯通部13a。此时,由管形密封部件57密封所述上气缸51与所述上部贯通部13之间,且环形密封槽部51c凹陷形成在所述上气缸51的上端外周,以能够挂定支撑管形密封部件57的内周侧的密封突起57a。
而且,分割为多个的圆弧形柱体紧固部51b设置在所述上气缸51的下端部,且螺纹形成在柱体紧固部51b的内周。此时,所述柱体紧固部51b贯通所述转换排放孔52e并紧固于所述下气缸53的上端外周53d侧螺纹,从而所述上气缸51可以固定在所述下气缸53。其中,优选地,所述柱体紧固部51b被设置为具有小于所述转换排放孔52e的截面积,以便在所述升降活塞52上升时确保蒸汽流动面积。
并且,优选地,在所述上气缸51的内周向径向内侧突出形成有飞散防止板51f。其中,优选地,所述飞散防止板51f形成在在所述升降活塞52升降时从转换排放孔52e的上面隔开的位置,且具有覆盖所述转换排放孔52e的大小。
由此,在压力转换装置50开放时,不仅可以使蒸汽顺利排放,也可以防止在压力转换流路53a的内面冷凝的水分与蒸汽一起飞散并排出。由此,可以预防由于飞散的水分导致的烧伤等安全事故,且使由于粘性的米水导致的盖子10的表面或蒸汽盖部60内部的污染最小化,从而能够更安全清洁地使用。
另一方面,所述下滑动管部52b被设置成具有超过所述下气缸53的上部外径的内径,所述上滑动管部52c被设置成具有超过所述上气缸51的下部外径的内径。因此,所述升降活塞52可以以包围所述下气缸53的外周和所述上气缸51的外周的方式安装。
从而,各个滑动管部52b、52c沿着各个气缸51、53的外周被引导,使得所述升降活塞52向正确的方向升降,且可以稳定转换压力转换流路53a的开闭状态。
而且,环形密封槽部51d、53b凹陷形成在所述上气缸51的下部外周和所述下气缸53的上部外周,以供密封部件55、56安装。
此时,优选地,多个密封肋55a、56a突设于所述密封部件55、56的外周。从而,在所述升降活塞52升降时,也可以正确密封所述各个滑动管部52b、52c及各个气缸51、53之间的空间。
并且,所述升降活塞52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内周由所述密封肋55a、56a的端部支撑,因此,径向流动被最小化,使得所述升降活塞52可以向更正确的方向升降。由此,所述遮蔽突起52f和压力转换流路53a可以保持同心排列状态,从而能够正确开闭压力转换流路53a。
另一方面,优选地,升降翼部52d向径向外侧突设于所述下滑动管部52b的外周。此时,所述升降翼部52d由于加压工具而被向下加压,以能够保持所述压力转换流路53a的封闭状态。
其中,所述加压工具可以被设置成具有与异常压力对应的弹性系数的弹簧等弹性部件54,使得所述压力转换流路53a在预先设定的所述异常压力或更大的压力下强制开放。
具体而言,弹簧支撑突起51a突设于所述上气缸51的外周,且具有超过弹性部件54的直径的大小的垫圈部件51e安装在所述弹簧支撑突起51a的下端部。当然,所述垫圈部件51e可以一体形成在所述弹簧支撑突起51a,所述弹簧支撑突起51a可以形成为具有与所述弹性部件54的直径对应的面积。
而且,弹性部件54介于所述升降翼部52d和所述垫圈部件51e之间,从而可以保持所述遮蔽突起52f和所述压力转换流路53a的紧贴状态。
当然,如图4所示,所述加压工具可以被设置成具有与所述异常压力对应的重量且结合到所述升降活塞152的外周的压力负荷锤154。此时,所述压力负荷锤154可以被设置成环状,以安置在升降翼部152d的上面部或与所述升降翼部152d一体形成。
其中,优选地,所述异常压力被设定为大于在压力烹饪模式下通过压力对应操作工具90控制的内锅内部的压力。
即,在所述压力转换流路53a封闭的状态下,若通过所述压力对应操作工具90控制内锅内部压力,则通过借助所述加压工具54、154的向下加压力保持所述升降活塞52的下降状态,且可以封闭所述压力转换流路53a。
此时,若由于所述压力对应操作工具90的控制错误或故障等而内锅内部压力过度增加,则所述遮蔽突起52f由于增加的蒸汽压力而上升,以能够强制开放压力转换流路53a。由此,可以预防由于内锅内部的过度压力上升引起的安全事故。
其中,优选地,所述压力转换流路53a被设置成越向上侧越向径向内侧变窄。从而,相对于所述遮蔽突起52f的蒸汽的压力面积会减少,且用于保持所述升降活塞52的下降状态的加压工具54的压力要求量会降低。
并且,优选地,所述遮蔽突起52f越向下侧越向径向内侧变窄,且在所述压力转换流路53a的上端设置有密封接触部53f,所述密封接触部53f越向上侧越向径向外侧扩管。由此,在所述升降活塞52下降时,所述遮蔽突起52f的倾斜的下面部和所述密封接触部53f的倾斜的内面部可以相互面接触,以更正确地紧贴。
另一方面,优选地,所述压力转换工具50被布置成与所述锁环20的内周邻接。并且,优选地,在所述锁环20的上面部突设有提起突起部24,所述提起突起部24沿着与突设于所述压力转换工具50的外周的升降翼部52d相对的部分越向锁定旋转方向越向上倾斜。
具体而言,参照图1至图3a,所述压力转换工具50被布置成使得升降活塞52的升降翼部52d与所述锁环20的上面部相对。
并且,优选地,在所述锁环20的锁定和解锁时,所述提起突起部24沿着与所述升降翼部52d相对的所述锁环20的上面部内周外缘形成,且越向锁定旋转方向越向上倾斜地突出形成。也就是说,所述提起突起部24形成为使得在所述锁环20的锁定旋转状态下与所述升降翼部52d的下面部相对的部分的突出高度低,且在所述锁环20的解锁旋转状态下与升降翼部52d的下面部相对的部分的突出高度高。
具体而言,在所述锁环20的锁定旋转时与所述升降翼部52d相对的提起突起部24的最低端24a的高度被设定为使得,所述遮蔽突起52f下降以使压力转换流路53a封闭。
而且,在所述锁环20的解锁旋转时与所述升降翼部52d相对的提起突起部24的最高端24b高度被设定为使得,在所述遮蔽突起52f和压力转换流路53a之间形成充分的蒸汽流动面积。从而,所述压力转换工具50的开闭状态可以与所述锁环20的旋转联动而转换。
即,如图2a和图3a,在所述锁环20锁定的状态下,若向解锁方向旋转,则所述升降翼部52d沿着所述提起突起部24的倾斜面滑动并上升。
此时,优选地,所述升降翼部52d的下端外缘52g形成为圆形,使得在所述锁环20旋转时接触的提起突起部24轻轻地滑动。
而且,当所上升的所述升降翼部52d由提起突起部24的最高端24b支撑时,压力转换流路53a完全开放,且可以保持开放的状态。
此时,所述内锅内部蒸汽可以经过蒸汽流动孔、蒸汽排放孔58b、连通孔81a、压力转换流路53a、转换排放孔52e、上气缸51的中空及蒸汽盖部60来向外排放。从而,内锅内部的蒸汽被持续排放,使得在内锅内部压力不增加的非压力烹饪模式下进行烹饪。
并且,如图2b和图3b所示,在所述锁环20解锁的状态下,当向锁定方向旋转时,所述升降翼部52d沿着所述提起突起部24的倾斜面滑动并下降。
而且,当所述升降翼部52d和提起突起部24的最低端24a相对布置时,对于所述升降翼部52d的上侧方向加压被解除,使得所述升降活塞52下降,从而压力转换流路53a可以完全封闭。
此时,由于通过所述加压工具54保持升降活塞52的下降状态,因此所述内锅内部蒸汽经过蒸汽流动孔流动到压力对应操作工具90,根据内锅内部压力大小选择性地排放,从而能够将内锅内部的压力保持为一定水平。
即,在所述压力转换工具50封闭的状态下,内锅内部压力增加,从而可以以压力烹饪模式进行烹饪,若内锅内部压力升高到一定水平以上,则压力对应操作工具90开放,从而内锅内部蒸汽可以经过蒸汽流动孔、压力对应操作工具90及蒸汽盖部60来向外排放。
如上所述,可以根据压力转换工具50的开放和封闭而容易地转换用于无需压力的烹饪的非压力烹饪模式和用于如压力烹饪等需要高压的烹饪的压力烹饪模式,由此,可以通过一个装置自由使用各种烹饪法,且由于可以压力米所特有的耐嚼的口感和非压力米所特有的柔软口感等根据用户的口味进行烹饪,因此可以改善产品的兼容性和烹饪质量。
进一步地,在非压力烹饪模式下,压力安全装置不驱动,因此可以自由地开闭盖子10,使得在烹饪中可以简单地进一步投入材料或确认烹饪状态,以能够改善产品的使用便利性。
另外,只要使手柄部11旋转,锁环20就旋转以转换压力转换工具50的开闭状态,因此可容易选择使用非压力烹饪模式和压力烹饪模式,从而能够显著改善使用便利性。并且,没有额外的部件也可以通过突设于锁环20的简单的突起结构使手柄部和压力转换工具50联动,因此,通过部件数量减少和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化可以改善产品的组装性。
并且,只要使所述手柄部11向解锁方向旋转,内锅内部的蒸汽就通过压力转换工具50内部的宽流路迅速排放,因此,以往为了除去内锅的残余压力而强制开放压力锤阀90a的转臂销等结构可以被省略,且在非压力烹饪模式下,在烹饪中,可以除去压力锤阀90a特有的蒸汽排放嗓音,从而能够提高产品的安静性。
另一方面,图7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电炊具的盖子部的截面图。在本第二实施例中,除了升降活塞252的形状之外的基本构成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对相同的构成的具体说明将省略,且相同的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如图7所示,所述压力转换工具250可以被设置成包括下气缸253、升降活塞252及加压工具。此时,优选地,所述升降活塞252被布置成贯通所述上部贯通部13a,且以能够升降的方式结合到所述下气缸253的上部。
具体而言,丝锥组装突起252m突设于所述下滑动管部252b的下部内周,且丝锥结合突起253k和突起容纳槽253m形成在所述下气缸253的上端外周。
其中,在所述丝锥组装突起252m的内周和所述丝锥结合突起253k的外周形成有螺纹,使得所述丝锥组装突起252m和所述丝锥结合突起253k相互紧固,所述突起容纳槽253m沿着所述丝锥结合突起253k的下部以与所述升降活塞252的升降间隔对应的上下宽度形成。
即,所述丝锥组装突起252m可以在旋转紧固于所述丝锥结合突起253k的状态下下降,且经过所述丝锥结合突起253k的螺纹插入到所述突起容纳槽253m。此时,所述丝锥组装突起252m可以从所述丝锥结合突起253k的下端部以对应于所述突起容纳槽253m的内部的范围上下流动。
由此,所述升降活塞252结合到所述下气缸253的上部,以能够向上下方向升降,并且,可以防止在所述压力转换装置250的开放时由于蒸汽排放流动导致的升降活塞252和下气缸253的分离。
而且,所述上滑动管部252c以贯通所述上部贯通部13a来布置的长度延伸形成。即,优选地,所述上滑动管部252c具有在所述遮蔽突起252f与所述压力转换流路253a的上端部紧贴的状态下向所述上部贯通部13a的上侧露出的长度。
此时,所述加压工具可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地被设置成弹性部件254或压力负荷锤。若所述加压工具被设置成弹性部件254,则所述弹性部件254的上端部可以被所述上部贯通部13a的下部侧外缘支撑。
而且,通过管形密封部件57密封所述上滑动管部252c与所述上部贯通部13a之间,且在所述上滑动管部252c的上端外周凹陷形成有环形密封槽部252k,使得管形密封部件57的内周侧密封突起57a被挂定支撑。
其中,优选地,所述密封槽部252k以与所述升降活塞252的升降间隔对应的方式向上下方向扩展形成。由此,在所述升降活塞252的升降时也可以稳定保持所述密封突起和所述密封槽部252k的紧贴状态。
此时,若所述升降活塞252上升,则内锅内部蒸汽可以经过蒸汽流动孔、蒸汽排放孔58b、连通孔81a、压力转换流路253a、转换排放孔252e、上滑动管部252c及蒸汽盖部60来排放到盖子10的外部。优选地,在所述上滑动管部252c的内周形成有用于覆盖所述转换排放孔252e的上部的飞散防止台阶部252h。
如上所述,没有单独的上部气缸(参照图1的51)也可使内锅内部与盖子10外部连通,且在所述升降活塞252的升降时保持上气缸与上滑动管部252c之间的密封状态的密封部件(参照图1的55)被省略,因此部件数量减少,以能够提高产品的生产率和组装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的前提下,能够由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实施变形,且这种变形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电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在上端容纳具有法兰部的内锅;
盖子,与所述主体的上部结合,且通过开闭工具开闭;
锁环,与所述开闭工具联动并旋转,选择性地咬入到所述法兰部,在上面部具有表示旋转方向的标记;
压力转换工具,布置成贯通所述盖子,且与所述开闭工具联动来转换和保持用于排放所述内锅内部蒸汽的排放的开闭状态;
传感器部,在所述锁环的锁定和解锁旋转时,分别感测所述标记;以及
控制部,控制使得在接收所述传感器部中任一个感测信号时,所述主体的电力供给被激活 ,
所述主体设置有用于所述内锅的加热的加热工具,且在所述主体的电力供给被激活时,所述控制部控制使得所述加热工具根据通过操作面板输入的烹饪命令驱动,
在接收与所述锁环的锁定旋转对应的感测信号时,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输入的所述烹饪命令并通过预先设定的压力烹饪模式的控制算法控制所述内锅的烹饪温度,
且在接收与所述锁环的解锁旋转对应的感测信号时,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输入的所述烹饪命令并通过预先设定的非压力烹饪模式的控制算法控制所述内锅的烹饪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炊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转换工具包括连通部件和开闭部件,所述连通部件使所述内锅内部与外部连通,所述开闭部件通过第一方向的压力保持所述连通部件的开放和封闭状态中的一种状态,
且在所述开闭工具的旋转时,所述开闭部件通过形成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二方向的压力的链接工具转换开闭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炊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设置有辅助锁定工具,在所述锁环解锁时,所述辅助锁定工具以使所述盖子选择性地开闭的方式锁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炊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对应操作工具,所述压力对应操作工具在封闭所述压力转换工具的压力烹饪模式下根据所述内锅内部的压力大小选择性地开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炊具,其特征在于,
蒸汽盖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盖子的上面部,所述蒸汽盖部引导所述压力对应操作工具和所述压力转换工具的蒸汽排放,
且所述压力对应操作工具包括电磁阀和压力锤阀,所述电磁阀根据电信号开闭,所述压力锤阀具有根据所述内锅内部的蒸气压力进行升降的重量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炊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转换工具被布置成与所述锁环的内周相接,
且在所述锁环的上面部沿着与突设在所述压力转换工具的外周的升降翼部相对的部分突设有提起突起部,所述提起突起部越向锁定旋转方向越向上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炊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转换工具包括:
下气缸,布置成贯通所述盖子的下面部,且在其内部形成有与所述内锅内部连通的压力转换流路;
升降活塞,在其外周突设有所述升降翼部,以便沿着所述提起突起部的倾斜面升降以使所述压力转换流路的开闭状态转换;
加压工具,结合到所述下气缸的上部以对所述升降翼部施加压力,以便保持所述压力转换流路的开闭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炊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翼部的外缘形成为圆形,使得在所述提起突起部接触时进行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炊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压工具安装在所述升降活塞的外周,使得所述压力转换流路在预先设定的异常压力或更大的压力下强制开放,且所述加压工具被设置成具有与所述异常压力对应的弹性系数的弹性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炊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压工具被设置成压力负荷锤,所述压力负荷锤具有与异常压力对应的重量且设置在所述升降活塞的外周,使得所述压力转换流路在预先设定的所述异常压力或更大的压力下强制开放。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炊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活塞包括:
安置板部,在其下面部突设有用于遮蔽所述压力转换流路的遮蔽突起,且沿着所述遮蔽突起的外缘形成有转换排放孔,以安置在所述下气缸的上端部;及
下滑动管部,以包围所述下气缸的外周的方式从所述安置板部的外侧端向下侧延伸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炊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突起被设置成使得越向下侧越向径向内侧变窄,
且在所述压力转换流路的上端形成有密封接触部,所述密封接触部越向上侧向径向外侧扩管,以便与所述遮蔽突起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炊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活塞还包括上滑动管部,所述上滑动管部被布置成从所述安置板部的外侧端向上延伸并贯通所述盖子的上面部,
其中,在所述上滑动管部的内周形成有用于覆盖所述转换排放孔的上部的飞散防止台阶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炊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转换工具还包括上气缸,所述上气缸被布置成贯通所述盖子的上面部,
且在所述上气缸的下端部设置有柱体紧固部,所述柱体紧固部被分割成圆弧状并向下延伸,以便贯通所述转换排放孔并紧固在所述下气缸。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炊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气缸的内周设置有飞散防止板,所述飞散防止板以与所述转换排放孔相对布置的方式向径向内侧突设。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炊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活塞还包括上滑动管部,所述上滑动管部以包围所述上气缸的外周的方式从所述安置板部的外侧端向上侧延伸形成,
且在所述上气缸的外周安装有用于密封所述上滑动管部的内周的密封部件。
CN201810687398.9A 2017-07-10 2018-06-28 电炊具 Active CN1092226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087328A KR101985479B1 (ko) 2017-07-10 2017-07-10 전기조리기
KR10-2017-0087328 2017-07-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22617A CN109222617A (zh) 2019-01-18
CN109222617B true CN109222617B (zh) 2020-11-27

Family

ID=64903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87398.9A Active CN109222617B (zh) 2017-07-10 2018-06-28 电炊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36457B2 (zh)
JP (1) JP7150495B2 (zh)
KR (1) KR101985479B1 (zh)
CN (1) CN1092226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864480S1 (en) * 2016-07-07 2019-10-22 Calor Water tank for hair straightening apparatus
EP3689202A1 (en) 2017-08-09 2020-08-05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EP3669711B1 (en) * 2017-09-29 2022-01-05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imited Lid body and cooker
EP3931493A1 (en) 2019-02-25 2022-01-05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system with guard
FR3097732B1 (fr) * 2019-06-27 2022-12-16 Seb Sa Appareil de cuisson pour cuire des aliments avec ou sans pression.
US11647861B2 (en) 2020-03-30 2023-05-16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KR102238461B1 (ko) * 2020-04-01 2021-04-09 (주)쿠첸 조리 장치용 뚜껑
JP7464836B2 (ja) 2020-06-19 2024-04-10 タイガー魔法瓶株式会社 加圧調理器
KR102440946B1 (ko) * 2021-06-14 2022-09-07 (주)쿠첸 조리 장치
KR102474672B1 (ko) * 2021-06-14 2022-12-06 (주)쿠첸 조리 장치
KR102418398B1 (ko) * 2021-06-14 2022-07-08 (주)쿠첸 조리 장치
US20240032721A1 (en) * 2022-07-28 2024-02-01 Instant Brands Holdings Inc. Lid of pressure cooker and pressure cooker using the lid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50308U (ja) * 1995-12-07 1998-07-14 バン スン 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電気圧力調理器の圧力蓋を自動的に固定する装置
KR100272856B1 (ko) 1998-07-25 2000-11-15 구자신 전기압력보온밥솥의 증기 배출 제어 방법
KR20040077305A (ko) * 2003-02-28 2004-09-04 대웅전기산업주식회사 전기압력밥솥
KR20060016070A (ko) * 2005-12-12 2006-02-21 박희운 용기 보냉장치
CN100428906C (zh) * 2006-09-19 2008-10-29 佛山市富士宝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压力锅的压力转换装置
KR200445013Y1 (ko) * 2007-06-28 2009-06-23 주식회사 부방테크론 전기압력밥솥의 뚜껑 잠금 상태 감지장치
WO2010090291A1 (ja) * 2009-02-08 2010-08-12 気高電機株式会社 炊飯器
CN101554288B (zh) 2009-05-08 2012-02-01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压力电饭煲的上盖
JP5230544B2 (ja) * 2009-06-26 2013-07-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CN201855095U (zh) * 2009-12-04 2011-06-08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段调压的电压力锅
JP5861026B2 (ja) * 2011-03-15 2016-02-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炊飯器
CN202173242U (zh) * 2011-07-21 2012-03-28 M·托马木图 压力锅锅盖
JP5579201B2 (ja) * 2012-01-10 2014-08-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JP2012157757A (ja) * 2012-05-29 2012-08-23 Toshiba Home Technology Corp 炊飯器
CN203369757U (zh) * 2013-06-28 2014-01-01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力锅
US10016085B2 (en) * 2015-05-27 2018-07-10 Capbran Holdings, Llc Pressure cooker
KR102369153B1 (ko) * 2015-06-24 2022-03-03 쿠쿠전자 주식회사 전기 조리기
JP6129275B1 (ja) * 2015-11-02 2017-05-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調理器
JP6410956B2 (ja) * 2015-11-02 2018-10-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及び蓋
KR101731601B1 (ko) * 2015-11-06 2017-05-02 주식회사 피엔풍년 압력조절밸브 조정장치
CN206102385U (zh) * 2016-06-08 2017-04-1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锅盖组件及压力锅
CN106606293B (zh) * 2017-02-16 2019-01-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锅排气装置及具有其的压力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985479B1 (ko) 2019-09-03
KR20190006388A (ko) 2019-01-18
JP7150495B2 (ja) 2022-10-11
US10736457B2 (en) 2020-08-11
US20190008310A1 (en) 2019-01-10
CN109222617A (zh) 2019-01-18
JP2019013743A (ja) 2019-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22617B (zh) 电炊具
CN109222633B (zh) 电炊具
CN109463978B (zh) 电炊具
CN108720580B (zh) 电炊具
JP6920862B2 (ja) 改善された安全性を備えた圧力調理器
JP6941961B2 (ja) 蓋開口部を備える圧力調理器
KR102286962B1 (ko) 압력 조리 장치
EP3308685B1 (en) Cooking appliance
KR102226478B1 (ko) 전기조리기
KR102345948B1 (ko) 전기조리기 및 그의 잔류압력제거장치
KR102158281B1 (ko) 진공압력용기의 일체형 진공압력조절 및 진공해제 밸브
KR100689217B1 (ko) 전기압력밥솥
CN110870687B (zh) 烹饪器具
KR102542824B1 (ko) 전기조리기
KR102361959B1 (ko) 전기 조리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20220091895A (ko) 전기조리기
KR200461727Y1 (ko) 전기 압력 조리기
WO2023116092A1 (en) Lid assembly and multifunctional cooking utensil
KR200178595Y1 (ko) 전기압력솥
JPH06121748A (ja) 電気湯沸器
KR20030081295A (ko) 압력솥의 뚜껑개폐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