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03753B - 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及利用其的装订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及利用其的装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03753B
CN109203753B CN201810728961.2A CN201810728961A CN109203753B CN 109203753 B CN109203753 B CN 109203753B CN 201810728961 A CN201810728961 A CN 201810728961A CN 109203753 B CN109203753 B CN 1092037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binding
gripping
arranging
ya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289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03753A (zh
Inventor
边喆雄
黄太珍
文景一
文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rea Interactive Corp
Kore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KITECH
Original Assignee
Korea Interactive Corp
Kore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KITE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rea Interactive Corp, Kore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KITECH filed Critical Korea Interactiv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203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03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03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037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BPERMANENTLY ATTACHING TOGETHER SHEETS, QUIRES OR SIGNATURES OR PERMANENTLY ATTACHING OBJECTS THERETO
    • B42B2/00Permanently attaching together sheets, quires or signatures by stitching with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textile threads
    • B42B2/02Machines for stitching with thread
    • B42B2/08Machines for stitching with thread with devices for forming safety knots or with ty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9/00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 B65H69/04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by knot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自动打结装订机包括:第一配置组件,其抓住第一原丝的两端部的一对配置点向左右方向长长地配置,能够调节第一原丝的两端部之间的距离;第二配置组件,其相隔地将用于装订第一原丝的第二原丝向左右方向长长地配置在第一原丝的后方下部,向上下方向移动第二原丝;第一装订组件,其能够向前后方向移动地形成于第二配置组件的后方,在向前方移动的状态下把持移动位于第一原丝的两端部之间的第一把持点使得比第二原丝位于后方;以及第二装订组件,其能够向前后方向移动地形成于第二配置组件的后方,在第一把持点通过第一装订组件移动到比第二原丝位于后方的状态下把持并向后方移动位于第一把持点与配置点之间的第二把持点。

Description

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及利用其的装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及利用其的有限长度纤维的装订方法,更具体来讲涉及一种能够将有限长度纤维产品制造过程全面自动化的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及利用其的有限长度纤维的装订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有多种装订多个纤维制成的产品在售。
尤其,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外貌的关注度与日俱增,特别是女性们为了打扮自己而积极地做皮肤美容、化妆等活动,与此同时相关市场也在极速扩张。
尤其,化妆用品的种类在日益增多,对人体比较安全且能够用少量投资获得较大效果的装订多个纤维制成的人造睫毛已位列必需的化妆用品。
通常,这种人造睫毛具有表示睫毛的多根原丝装订在能够粘贴到眼皮的作为基部的横向的原丝的形态。
以往,这种装订多个纤维制造的形态的产品的一系列过程靠手工作业以劳动集约方式进行。因此,迄今为止的方式不仅生产性极低,而且具有产品品质偏差非常大的问题。
但是,目前的现状是没有将如上所述的以装订有限长度纤维的形态形成的产品的制造实现自动化方面的尝试。
因此,需要一种用于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0001)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06-0023808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目的是将过去靠手工作业进行的有限长度纤维的装订过程全面自动化。
并且,目的在于借此将生产性极大化,确保能够制造及提供高品质的产品。
本发明的目的不限于以上所述的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以下记载明确理解未提及的其他目的。
技术方案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包括:第一配置组件,其抓住第一原丝的两端部的一对配置点向左右方向长长地配置,能够调节所述第一原丝的两端部之间的距离;第二配置组件,其相隔地将用于装订所述第一原丝的第二原丝向左右方向长长地配置在所述第一原丝的后方下部,向上下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原丝;第一装订组件,其能够向前后方向移动地形成于所述第二配置组件的后方,在向前方移动的状态下把持移动位于所述第一原丝的两端部之间的第一把持点使得比所述第二原丝位于后方;以及第二装订组件,其能够向前后方向移动地形成于所述第二配置组件的后方,在所述第一把持点通过所述第一装订组件移动到比所述第二原丝位于后方的状态下把持并向后方移动位于所述第一把持点与所述配置点之间的第二把持点。
并且,所述第一配置组件可包括:第一把持单元,其把持所述第一原丝的一侧配置点;以及第二把持单元,其把持所述第一原丝的另一侧配置点,能够调节与所述第一把持单元之间的相对间隔距离。
并且,所述第二配置组件可包括:第一配置单元,其用于配置所述第二原丝的一侧;第二配置单元,其用于配置所述第二原丝的另一侧;以及上下驱动单元,其上下移动所述第一配置单元及所述第二配置单元。
并且,所述第一配置单元及所述第二配置单元可包括:配置部,其配置所述第二原丝;立起部,其连接于所述配置部的下部且向上下方向立起;以及连接部,其向所述立起部的侧方向延长连接于所述上下驱动单元。
并且,所述第一装订组件可包括:第一后方把持单元,其包括上部把持部件及能够调节与所述上部把持部件之间的上下方向相对间隔距离的下部把持部件;第一把持部件驱动单元,其通过驱动所述上部把持部件及所述下部把持部件中至少任意一个调节所述上部把持部件与所述下部把持部件的相对间隔距离;以及第一前后移动单元,其前后移动所述第一后方把持单元。
并且,所述上部把持部件为平板形态,所述下部把持部件有一对,可以分别能够旋转地设置于所述上部把持部件的下部两侧。
并且,所述第二装订组件可包括:第二后方把持单元,其包括右侧把持部件及能够调节与所述右侧把持部件之间的左右方向相对间隔距离的左侧把持部件;第二把持部件驱动单元,其通过驱动所述右侧把持部件及所述左侧把持部件中至少任意一个调节所述右侧把持部件与所述左侧把持部件的相对间隔距离;以及第二前后移动单元,其前后移动所述第二后方把持单元。
并且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还可以包括:原丝配置组件,其向侧方向推动装订于第二原丝的状态的所述第一原丝。
并且,所述原丝配置组件可包括:配置单元,其形成为能够向左右方向旋转以向侧方向推动所述第一原丝;以及旋转单元,其旋转所述配置单元。
并且,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有限长度纤维的装订方法包括:利用所述第二配置组件向左右方向长长地配置所述第二原丝的两端部的步骤;利用所述第一配置组件抓住所述第一原丝的两端部的一对配置点并向左右方向长长地配置的步骤;使所述第一装订组件向前方移动把持所述第一原丝的第一把持点的步骤;利用所述第一配置组件减小所述第一原丝的两端部之间的距离的同时使所述第一装订组件向后方移动将所述第一原丝的第一把持点移动到比所述第二原丝位于后方的步骤;利用所述第二配置组件将所述第二原丝移动到比所述第一把持点位于上侧,使得所述第一原丝以所述第二原丝为基准划分为前方区域及后方区域的步骤;使所述第二装订组件向前方移动把持位于所述第一原丝的前方区域的第二把持点的步骤;使所述第二装订组件向后方移动使得所述第一原丝的前方区域从后方区域之间通过的步骤;以及解除所述第一装订组件对第一把持点的把持状态的同时增大所述第二把持点与所述第二原丝之间的距离以将所述第一原丝装订到所述第二原丝的步骤。
技术效果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及利用其的有限长度纤维的装订方法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第一,具有能够将以往通过手工作业执行的有限长度纤维的装订过程全面自动化的优点。
第二,从而能够提高制造速度,因此具有能够将生产性极大化的优点。
第三,能够通过最小化品质偏差制造均匀且高品质的产品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不限于以上所述的技术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技术方案的范围明确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的整体形态的示意图;
图2是显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中第一配置组件及第二配置组件的形态的示意图;
图3是显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中第一装订组件的形态的示意图;
图4是显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中第二装订组件的形态的示意图;
图5是显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中原丝配置组件的形态的示意图;以及
图6至图14是显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利用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的有限长度纤维的装订方法的全部过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自动打结装订机 110:第一配置组件
110a:第一把持单元 110b:第二把持单元
120:第二配置组件 120a:第一配置单元
120b:第二配置单元 130:第一装订组件
131:第一后方把持单元 140:第二装订组件
142:第二后方把持单元 150:原丝配置组件
151:配置单元 t1:第一原丝
t2:第二原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见附图说明能够具体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说明本发明时,对相同构成使用相同名称及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对此进行附加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100的整体形态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100包括第一配置组件110、第二配置组件120、第一装订组件130、第二装订组件140及原丝配置组件150。
本发明能够通过上述各构成要素自动装订具有有限长度的多个纤维,此时,通过多个纤维制造的产品的种类方面无特殊限制。例如,本发明可适用于人造睫毛等装订有限长度的纤维的产品。
对本实施例来讲,通过所述各构成要素在作为基部的横向的第二原丝t2上依次装订多根第一原丝t1
所述第一配置组件110是用于配置第一原丝t1的构成要素,抓住所述第一原丝t1两端部的一对配置点使得向左右方向长长地配置。
并且,所述第一配置组件110可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原丝t1的两端部的一对配置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原丝t1的两端部的一对配置点之间的距离减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原丝t1的所述配置点之间区域将增大。
所述第二配置组件120将用于装订所述第一原丝t1的第二原丝t2向左右方向长长地相隔配置在所述第一原丝t1的后方下部。在此,所述第二配置组件120能够向上下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原丝t2,从而能够调节与所述第一原丝t1之间的相对高度。
所述第一装订组件130能够向前后方向移动地形成于所述第二配置组件120的后方。尤其,在移动到前方的状态下,把持位于所述第一原丝t1的两端部之间的第一把持点,之后能够移动所述第一把持点使得比所述第二原丝t2位于后方。
并且,如上将所述第一把持点移动到比所述第二原丝t2位于后方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配置组件110减小所述第一原丝t1两端部的一对配置点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二装订组件140像所述第一装订组件130一样能够向前后方向移动地形成于所述第二配置组件120的后方。
并且,所述第二装订组件140在所述第一把持点通过所述第一装订组件130移动到比所述第二原丝t2位于后方的状态下,把持位于所述第一把持点与所述配置点之间的一对第二把持点并将其移动到后方。后续将对此进行具体说明。
所述原丝配置组件150位于所述第一装订组件130与所述第二装订组件140的上部,起到向侧方向推动装订于第二原丝t2的状态的所述第一原丝t1的作用。
即,所述原丝配置组件150通过所述第一配置组件110、所述第二配置组件120、所述第一装订组件130及所述第二装订组件140推动装订于第二原丝t2的第一原丝t1使得配置在第二原丝t2上的预定位置,通过重复这种过程将多个第一原丝t1相隔预定间隔地排列于第二原丝t2上。
以下对所述各构成要素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图2是显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中第一配置组件110及第二配置组件120的形态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第一配置组件110包括把持所述第一原丝t1的一侧配置点的第一把持单元110a及把持所述第一原丝t1的另一侧配置点且能够调节与所述第一把持单元110a的相对间隔距离的第二把持单元110b。
并且,所述第一把持单元110a及所述第二把持单元110b分别具有包括第一棘爪111a及第二棘爪111b的第一配置部111,所述第一棘爪111a及所述第二棘爪111b可形成为能够通过位于侧部的棘爪驱动部112调节彼此之间的距离。
并且,所述第一把持单元110a及所述第二把持单元110b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配置部111及所述棘爪驱动部112的下部的左右移动部114,所述左右移动部114可形成为能够通过设置于一侧的左右驱动部116沿着向左右方向形成的长长的导杆115移动。因此,能够调节所述第一把持单元110a及所述第二把持单元110b之间的距离。
并且,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二配置组件120包括配置所述第二原丝t2的一侧的第一配置单元120a、配置所述第二原丝t2的另一侧的第二配置单元120b、上下移动所述第一配置单元120a及所述第二配置单元120b的上下驱动单元124。
并且,所述第一配置单元120a与所述第二配置单元120b包括抓住配置第二原丝t2的第二配置部121、向所述第二配置部121的下部延伸连接于所述上下驱动单元124的延长杆122。
更具体来讲,所述延长杆122包括向第二配置部121的下部延长的立起部122a及从所述立起部122a的下端向所述上下驱动单元124侧延长的连接部122b,能够通过所述上下驱动单元124向上下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原丝t2
图3是显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中第一装订组件130的形态的示意图。
如上所述,第一装订组件130比所述第一配置组件110及所述第二配置组件120位于后方,对本实施例来讲,包括第一后方把持单元131、第一把持部件驱动单元134及第一前后移动单元135。
具体来讲,所述第一后方把持单元131包括上部把持部件131a及能够调节与所述上部把持部件131a之间的上下方向相对间隔距离的下部把持部件131b、131c,所述第一把持部件驱动单元134能够通过驱动所述上部把持部件131a及所述下部把持部件131b、131c中至少任意一个调节所述上部把持部件131a及所述下部把持部件131b、131c的相对间隔距离。并且,所述第一前后移动单元135形成为能够前后移动所述第一后方把持单元131。
并且,本实施例的所述上部把持部件131a形成为平板形态,一对所述下部把持部件131b、131c可旋转地分别设置于所述上部把持部件131a的下部两侧。在此,一对所述第一把持部件驱动单元13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后方把持单元131的两侧,通过旋转所述下部把持部件131b、131c调节所述上部把持部件131a与所述下部把持部件131b、131c的相对间隔距离。
图4是显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中第二装订组件140的形态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二装订组件140包括第二后方把持单元142、第二把持部件驱动单元143及第二前后移动单元145。
具体来讲,所述第二后方把持单元142包括右侧把持部件142a及形成为能够调节与所述右侧把持部件142a之间的左右方向相对间隔距离的左侧把持部件142b,所述右侧把持部件142a及所述左侧把持部件142b被所述第二把持部件驱动单元143驱动成能够调节彼此之间的间隔距离。
并且,第二前后移动单元145能够将所述第二后方把持单元142整体前后移动。
图5是显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中原丝配置组件150的形态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所述原丝配置组件150包括形成为能够向左右方向旋转使得能够向侧方向推动所述第一原丝t1的配置单元151、旋转所述配置单元151的旋转单元153、支撑所述配置单元151及所述旋转单元153的支撑部154。
尤其,所述配置单元151包括向下部延长的推杆152,即,所述旋转单元153能够通过旋转所述配置单元151使所述推杆152向侧方向推动装订于第二原丝t2的状态的所述第一原丝t1
以上对本发明的各构成要素进行了具体说明,以下通过图6至图14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利用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的有限长度纤维的装订方法的全部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6所示,执行利用所述第二配置组件120将所述第二原丝t2两端部向左右方向长长地配置的步骤、利用所述第一配置组件110抓住所述第一原丝t1两端部的一对配置点向左右方向长长地配置的步骤。
即,通过所述各步骤,第二原丝t2的两端部配置成固定于所述第一配置单元120a及所述第二配置单元120b的第二配置部121的状态,所述第一原丝t1的两端部配置成固定于所述第一把持单元110a及所述第二把持单元110b的第一配置部111的状态。
此时,所述第一原丝t1具有比所述第二原丝t2位于前方且比所述第二原丝t2位于上部的状态。
之后,如图7所示,执行向前方移动所述第一装订组件130把持所述第一原丝t1的第一把持点的步骤。
即,对本步骤来讲,所述第一装订组件130向前方移动通过所述第一后方把持单元131把持所述第一原丝t1的配置点之间的中央位置即第一把持点。在此,所述第一后方把持单元131在比所述第二原丝t2位于上部的位置向前后方向移动。
之后,如图8所示,执行向后方移动所述第一装订组件130使得所述第一原丝t1的第一把持点移动至比所述第二原丝t2位于后方,与此同时减小所述第一配置组件110的所述第一配置单元120a及所述第二配置单元120b之间的距离的步骤。
随着执行上述步骤,具有所述第一原丝t1两端的配置点比所述第二原丝t2位于前方,所述第一原丝t1的第一把持点比所述第二原丝t2位于后方的状态。
在上述状态下,如图9所示,利用所述第二配置组件120将所述第二原丝t2移动至比所述第一原丝t1的第一把持点位于上侧。
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二原丝t2向上部拉升所述第一原丝t1的配置点与第一把持点之间的部分,所述第一原丝t1以所述第二原丝t2为基准划分为前方区域r1及后方区域r2
之后如图10所示,执行向前方移动所述第二装订组件140把持位于所述第一原丝t1的前方区域r1的第二把持点的步骤。
本步骤中,所述第二装订组件140的第二后方把持单元142从所述第一原丝t1的后方区域r2之间进入到达所述第一原丝t1的前方区域r1,把持位于所述第一原丝t1的前方区域的第二把持点。
并且,在这种状态下,如图11所示,执行向后方移动所述第二装订组件140使所述第一原丝t1的前方区域r1从后方区域r2之间通过的步骤。
本步骤中,所述第一配置组件110解除所述第一原丝t1的配置状态,同时所述第二装订组件140向后方移动形成所述第一原丝t1卷绕一圈所述第二原丝t2的状态。
之后,如图12所示,执行解除所述第一装订组件130对所述第一原丝t1的第一把持点的把持状态的同时增加所述第二装订组件140把持的所述第二把持点与所述第二原丝t2之间的距离将所述第一原丝t1装订到所述第二原丝t2的步骤。
具体地,对本实施例来讲,所述第二配置组件120在向下部侧移动所述第二原丝t2的同时所述第一装订组件130解除对第一把持点的把持状态,因此第一原丝t1的后方区域r2的大部分长度向前方区域r1侧移动,所述第一原丝t1更紧地环绕所述第二原丝t2
在这种状态下,如图13所示,所述第二配置组件120向上部侧移动所述第二原丝t2以移动到所述原丝配置组件150侧。
并且,所述配置单元151通过所述旋转单元153向侧方向推动如图14所示地装订于第二原丝t2的状态的所述第一原丝t1,将第一原丝t1固定于所述第二原丝t2的预定位置。
之后重复图6至图14的过程,沿着所述第二原丝t2的长度方向以预定间隔装订多个第一原丝t1,之后将装订有多个第一原丝t1的第二原丝t2从所述第二配置组件120卸下后,按所需长度切断所述第二原丝t2及第一原丝t1完成有限长度纤维产品的制造。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知晓除上述实施例之外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题或范围的前提下具体化为其他特定形态。因此,应理解上述实施例用于示例而并非用于限定,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说明,可在技术方案的范围内进行变更。

Claims (10)

1.一种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包括:
第一配置组件,其抓住第一原丝的两端部的一对配置点向左右方向长长地配置,能够调节所述第一原丝的两端部之间的距离;
第二配置组件,其相隔地将用于装订所述第一原丝的第二原丝向左右方向长长地配置在所述第一原丝的后方下部,能够向上下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原丝;
第一装订组件,其能够向前后方向移动地形成于所述第二配置组件的后方,在向前方移动的状态下把持移动位于所述第一原丝的两端部之间的第一把持点使得所述第一把持点位于所述第二原丝的后方;以及
第二装订组件,其能够向前后方向移动地形成于所述第二配置组件的后方,在所述第一把持点通过所述第一装订组件移动到比所述第二原丝位于后方的状态下把持并向后方移动位于所述第一把持点与所述配置点之间的第二把持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所述第一配置组件包括:
第一把持单元,其把持所述第一原丝的一侧配置点;以及
第二把持单元,其把持所述第一原丝的另一侧配置点,能够调节与所述第一把持单元之间的相对间隔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所述第二配置组件包括:
第一配置单元,其用于配置所述第二原丝的一侧;
第二配置单元,其用于配置所述第二原丝的另一侧;以及
上下驱动单元,其上下移动所述第一配置单元及所述第二配置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所述第一配置单元及所述第二配置单元包括:
配置部,其配置所述第二原丝;
立起部,其连接于所述配置部的下部且向上下方向立起;以及
连接部,其向所述立起部的侧方向延长连接于所述上下驱动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所述第一装订组件包括:
第一后方把持单元,其包括上部把持部件及能够调节与所述上部把持部件之间的上下方向相对间隔距离的下部把持部件;
第一把持部件驱动单元,其通过驱动所述上部把持部件及所述下部把持部件中至少任意一个调节所述上部把持部件与所述下部把持部件的相对间隔距离;以及
第一前后移动单元,其前后移动所述第一后方把持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其中:
所述上部把持部件为平板形态,
所述下部把持部件有一对,分别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上部把持部件的下部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所述第二装订组件包括:
第二后方把持单元,其包括右侧把持部件及能够调节与所述右侧把持部件之间的左右方向相对间隔距离的左侧把持部件;
第二把持部件驱动单元,其通过驱动所述右侧把持部件及所述左侧把持部件中至少任意一个调节所述右侧把持部件与所述左侧把持部件的相对间隔距离;以及
第二前后移动单元,其前后移动所述第二后方把持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还包括:
原丝配置组件,其向侧方向推动装订于第二原丝的状态的所述第一原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所述原丝配置组件包括:
配置单元,其形成为能够向左右方向旋转以向侧方向推动所述第一原丝;以及
旋转单元,其旋转所述配置单元。
10.一种有限长度纤维的装订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包括:
利用所述第二配置组件向左右方向长长地配置所述第二原丝的两端部的步骤;
利用所述第一配置组件抓住所述第一原丝的两端部的一对配置点并向左右方向长长地配置的步骤;
使所述第一装订组件向前方移动把持所述第一原丝的第一把持点的步骤;
利用所述第一配置组件减小所述第一原丝的两端部之间的距离的同时使所述第一装订组件向后方移动将所述第一原丝的第一把持点移动到比所述第二原丝位于后方的步骤;
利用所述第二配置组件将所述第二原丝移动到比所述第一把持点位于上侧,使得所述第一原丝以所述第二原丝为基准划分为前方区域及后方区域的步骤;
使所述第二装订组件向前方移动把持位于所述第一原丝的前方区域的第二把持点的步骤;
使所述第二装订组件向后方移动使得所述第一原丝的前方区域从后方区域之间通过的步骤;以及
解除所述第一装订组件对第一把持点的把持状态的同时增大所述第二把持点与所述第二原丝之间的距离以将所述第一原丝装订到所述第二原丝的步骤。
CN201810728961.2A 2017-07-06 2018-07-05 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及利用其的装订方法 Active CN1092037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085835 2017-07-06
KR1020170085835A KR101938139B1 (ko) 2017-07-06 2017-07-06 유한 길이 섬유의 자동매듭 결속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한 길이 섬유의 결속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03753A CN109203753A (zh) 2019-01-15
CN109203753B true CN109203753B (zh) 2020-09-22

Family

ID=64990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28961.2A Active CN109203753B (zh) 2017-07-06 2018-07-05 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及利用其的装订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938139B1 (zh)
CN (1) CN1092037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51847B1 (ko) * 2019-12-04 2021-05-17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비회전식 섬유공급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한 길이 섬유의 자동매듭 결속기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7005A (en) * 1910-04-07 1911-07-04 Edwin B Pierce Book-sewing.
DE656257C (de) * 1936-10-30 1938-02-01 Martini Buchbindermaschf Vorrichtung an Fadenheftmaschinen zur Bildung von Sicherheitsknoten
US3149595A (en) * 1961-12-27 1964-09-22 Rand Mcnally & Co Thread chain severing means for book sewing machines
DE3810141A1 (de) * 1987-05-04 1988-11-24 Polygraph Leipzig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sicherheitsknoten
EP1477322A1 (en) * 2003-05-12 2004-11-17 MECCANOTECNICA S.p.A.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king books from a stack of sewn signatures
EP2524813B1 (de) * 2011-05-17 2016-03-23 Müller Martini Holding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fadengehefteten Broschu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29914B1 (ko) 2006-07-24 2007-06-18 이상헌 붙임머리용 자동 매듭 장치
KR200437862Y1 (ko) * 2007-01-22 2008-01-02 신영선 속눈썹 제조장치
KR101736154B1 (ko) 2015-07-06 2017-05-17 (주)하이모 매듭시스템, 매듭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가발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7005A (en) * 1910-04-07 1911-07-04 Edwin B Pierce Book-sewing.
DE656257C (de) * 1936-10-30 1938-02-01 Martini Buchbindermaschf Vorrichtung an Fadenheftmaschinen zur Bildung von Sicherheitsknoten
US3149595A (en) * 1961-12-27 1964-09-22 Rand Mcnally & Co Thread chain severing means for book sewing machines
DE3810141A1 (de) * 1987-05-04 1988-11-24 Polygraph Leipzig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sicherheitsknoten
EP1477322A1 (en) * 2003-05-12 2004-11-17 MECCANOTECNICA S.p.A.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king books from a stack of sewn signatures
EP2524813B1 (de) * 2011-05-17 2016-03-23 Müller Martini Holding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fadengehefteten Broschu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938139B1 (ko) 2019-01-15
CN109203753A (zh) 2019-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798C (zh) 添加头发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添发装置
CN110353336B (zh) 具有气动方式的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
CN109203753B (zh) 有限长度纤维的自动打结装订机及利用其的装订方法
DE2939527A1 (de) Kabelbaum sowi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 seiner herstellung
DE2630161B2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gehefteten Büchern
JP4257766B2 (ja) 光フィラメント挿入装置
EP1917886B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wire-wound brushes
CN108166180A (zh) 一种张紧进料模切式自动绣花机及其操作方法
CN216834641U (zh) 一种自动绕线扎线机
KR20150066026A (ko) 인조 속눈썹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037087B1 (ko) 매생이발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KR102251847B1 (ko) 비회전식 섬유공급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한 길이 섬유의 자동매듭 결속기
CN206124243U (zh) 一种全自动切粘一体机
KR101435444B1 (ko) 격자 구조 인조 속눈썹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0025964B (zh) 一种单针多色高速植发机
DE102010023251A1 (de) Legeeinrichtung und Wechselrahmenset für die Legeeinrichtung
KR102131667B1 (ko) 섬유공급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한 길이 섬유의 자동매듭 결속기
JP4800505B2 (ja) 捩じりブラシの製造方法
US3345688A (en) Machine for producing separable fastening elements
US4223705A (en) Wire knotting machine
KR20220119949A (ko) 교차매듭 자동결속장치
CN205062394U (zh) 一种缝合机的送料机构
DE144628C (zh)
EP2524813B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fadengehefteten Broschur
US5829650A (en) Apparatus for making fringes and tasse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