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70416A - 一种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复合益生菌发酵果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复合益生菌发酵果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70416A
CN109170416A CN201810813166.3A CN201810813166A CN109170416A CN 109170416 A CN109170416 A CN 109170416A CN 201810813166 A CN201810813166 A CN 201810813166A CN 109170416 A CN109170416 A CN 1091704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uice
parts
fruit
composition
c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131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anlaik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Nutrition And Health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anlaik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Nutrition And Health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anlaik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Nutrition And Health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anlaik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Nutrition And Health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1316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704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70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704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02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containing fruit or vegetable ju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38Othe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 A23L2/382Othe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fermen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52Adding ingredients
    • A23L2/66Prote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70Clarifying or fining of non-alcoholic beverages; Removing unwanted matter
    • A23L2/84Clarifying or fining of non-alcoholic beverages; Removing unwanted matter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biological material, e.g. enzy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05Plant extracts, their artificial duplicates or their deriva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25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containing carbohydrate syrups; containing sugars; containing sugar alcohols; containing starch hydrolys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7Amino acids, peptides or prote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20Reducing nutritive value; Dietetic products with reduced nutritive value
    • A23L33/21Addition of substantially indigestible substances, e.g. dietary fib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yc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Botan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复合益生菌发酵果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膳食纤维物质、发酵果蔬汁类或果蔬浆类、低聚糖类、糖醇类、植物萃取成分、胶原蛋白等组成。该果汁组合物,一方面使用功能性益生菌菌株发酵果蔬汁,获得产品含有小分子功能肽、游离氨基酸、维生素等生理活性物质。通过另外添加浓缩汁使得在不需要添加酸味调节剂(如柠檬酸等)及甜味调节剂(如蔗糖),运用不同果汁原有的风味及口味特点,达到天然美味的口感。

Description

一种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复合益生菌发酵果汁组合物及其制备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复合益生菌发酵果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关于健康膳食及其功能因子和活性机制等的研究已成为现代食品科学研究领域的重点方向,基于膳食纤维、肠道菌群和人体健康三者之间的密切关联性,从肠道微生态途径研究调节作用及相关机制日益深入。
人体肠道内栖息着约1000种以上的细菌,其总数接近于1013~1014个。肠道内的大部分细菌定植于人体结肠内,其中每克肠内容物细菌含量高达1012CFU。肠道的微生态系统是机体最庞大和最重要的微生态系统,其对宿主的健康与营养起着重要作用,是激活和维持肠道生理功能的关键因素。当机体受到年龄、环境、饮食、用药等因素影响时,就会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又称为肠道菌群失衡。人体微生态在维持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它是宿主消化吸收、免疫反应、物质能量代谢的重要维持者,直接或间接调控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大脑等器官功能;另一方面,人体微生态失衡与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同时也是药物代谢、微生物耐药的中间站;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微生态不断变化,与人的衰老、寿命息息相关。
当前,大量基础实验数据的积累正在促使人体微生态与健康和疾病相关研究从量变进入质变,研究重点开始从菌群结构功能变化的表象揭示,向菌群之间、菌群与人体相互作用等更高维度发展,并注重对微生态在发育、疾病和药物应用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目前国内外已有益生菌产品或果汁产品,益生菌产品主要是益生菌粉复配益生元的产品,主要机理通过补充益生菌的活菌增值在肠道中,达到一定的调理肠道效果。然而这种外源性加入菌群的方式问题在于,由于每个人的个体差异,肠道菌群不同,这种外源性加入菌群的方式并不适合每个个体,甚至由于益生菌种类不适用可能没有达改善肠道优势菌群而影响了一些由益生菌代谢产生的营养物质,如短链脂肪酸、有抑制细菌活性的多肽或多肽前体等。想要达到更高效的肠道调理效果,可通过补充体外益生菌发酵混合物的方式,特别是最好能够对肠道内已有菌群进行适度调节,达到更高效率调理效果复配具有抗氧化等功效的原料,在调理内环境效果上更胜一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复合益生菌发酵果汁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膳食纤维物质1.5-45份、发酵果蔬汁类或果蔬浆类10-68份、低聚糖类0.1-65份、糖醇类1-70份、植物萃取成分0.1-2.5份、胶原蛋白0.5-10份。
所述膳食纤维物质选自苹果纤维、柑橘纤维、抗性糊精、小麦纤维、燕麦纤维、魔芋粉、果胶、菊粉、洋车前子壳和大豆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低聚糖类选自聚葡萄糖、低聚木糖、异麦芽酮糖粉、低聚半乳糖浆、海藻糖、低聚果糖和水苏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发酵果蔬汁类或果蔬浆类选自柠檬清汁、黑加仑浓缩果汁、蔓越莓浓缩果汁、覆盆子浓缩果汁、脱色脱酸浓缩苹果汁、苹果浆、接骨木浓缩汁、黑莓浓缩汁、白葡萄汁、梨汁、石榴浓缩汁、红葡萄浓缩汁、樱桃浓缩汁、浓缩西番莲汁、蓝莓浓缩汁和树莓浓缩汁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糖醇类选自山梨糖醇、木糖醇、乳糖醇、甘露糖醇、麦芽糖醇、赤藓糖醇和异麦芽酮糖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植物萃取成分选自樱花提取物、血橙果粉(提取物)、朝鲜蓟提取物和石榴提取物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胶原蛋白类选自水解鱼胶原蛋白、牛骨胶原蛋白肽、胶原三肽和猪皮胶原蛋白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膳食纤维物质5-30份、发酵果蔬汁类或果蔬浆类15-55份、低聚糖类5-45份、糖醇类5-55份、植物萃取成分0.5-2.0份、胶原蛋白类1.5-8份。
更优选地,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膳食纤维物质20份、发酵果蔬汁类或果蔬浆类48份、低聚糖类30份、糖醇类45份、植物萃取成分1.5份、胶原蛋白类3.5份。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所述组合物不需要添加酸味调节剂(如柠檬酸等)及甜味调节剂(如蔗糖、阿斯巴甜等甜味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复合益生菌发酵果汁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辅料检验: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对原辅料等进行检验,检验合格之物料方可投入使用。
2)称量:果蔬汁或果蔬浆按照配方量称重,备用。
3)加料酶解:将一部分果蔬汁或果蔬浆和纯净水按照工艺配方加入至酶解罐中,然后加入适量酸度调节剂将料液的pH调至4.5至5.5,然后加入酶制剂,升温至40至50℃,酶解60至120min,优选90min。
4)灭酶杀菌:将酶解罐中的物料升温至70至100℃,并维持20至40min进行灭酶杀菌。
5)接菌发酵培养:灭酶杀菌后,将物料降温至25至35℃,加入发酵菌粉,28℃,发酵18至24天。
6)离心过滤:发酵结束后,对物料进行离心过滤,离心后的发酵清液通过板框过滤机再次过滤,随后将发酵清液输送至发酵清液暂存罐中。
7)预混:在调配罐中,称取配方量的植物萃取物、糖醇类和膳食纤维物质进行预混,得混合粉;然后将混合粉缓慢投入65-75℃水中,边添加边搅拌20min;得混合液。
8)配制:将步骤6)中得到的发酵清液、称重好的另一部分未发酵的果蔬汁或果蔬浆通过在线混料机按顺序依次加到步骤7)的混合液中。
9)混合搅拌:所有物料添加完成后,继续搅拌15min得到总混合溶液,测定液体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根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或密度,对总混合液进行定容,测定调配罐里溶液的固形物含量或密度,搅拌30min使其均匀。
10)布袋双联过滤:对经过定容搅拌后的液体进行布袋双联过滤,除去其中各种微小固体颗粒及其他不容物质。
11)均质:对过滤后的液体进行均质,以使物料体系中的分散物微粒化、均匀化。
12)脱气:对待灭菌物料进行脱气处理。
13)UHT灭菌:对待装物料进行超高温瞬时灭菌,135℃/5s,灭菌后的物料转移至待装罐。
14)洁净灌装:将混合溶液通过液体灌装设备,热灌装(温度75℃以上),其中灌装量为100ml~130ml±5%,pH控制为3.4至4.0,可溶性固形物控制为混合溶液总重量的15-20%;灌装过程中,随时检查装量。
15)湿热杀菌:成品进杀菌釜,条件85℃/20min杀菌。
其中,步骤3)中所述酸度调节剂选自碳酸氢钠、碳酸钠、磷酸氢二钾,优选为碳酸氢钠;所述酶制剂选自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所述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添加量分别为果蔬汁或果蔬浆重量的1~3‰和1~3‰,优选各为2‰。
其中,步骤5)中发酵菌粉为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等功能性益生菌菌株,耐受性好,存活率高。优选地所述发酵菌粉为肠膜明串珠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青春双歧杆菌的组合,其重量份比例为4:6:5:5。
其中,步骤15)中液体灌装设备为无菌冷灌装,灌装温度35~50℃,无需湿热杀菌,所述方法得到的产品的风味更好,且产品稳定性更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所述组合物制成的饮料或粥。所述饮料由所述组合物和液体添加物组成组成,二者配比为1g:1-5mL,优选1g:3mL,所述液体添加物选自饮用水、牛奶、酸奶、奶茶、茶水、豆浆、椰子汁、杏仁乳、核桃乳、小米乳、红豆乳、绿豆乳、黑豆乳等,优选为牛奶、酸奶或奶茶。所述粥由组合物和营养棒组成,二者配比为130~200g:30g,优选150g:30g。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复合益生菌发酵果汁组合物,一方面使用功能性益生菌菌株发酵果蔬汁,获得产品含有小分子功能肽、游离氨基酸、维生素等生理活性物质。通过另外添加浓缩汁使得在不需要添加酸味调节剂(如柠檬酸等)及甜味调节剂(如蔗糖),运用不同果汁原有的风味及口味特点,达到天然美味的口感。本发明另外还通过植物萃取成分,补充高效的、浓缩的美白、保湿的食用成分,使得本发明的配方达到先进行肠道微生态的调整,补充并充分吸收美白美容抗氧化等科学配伍功效成分,比传统的补充效果更胜一筹。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复合益生菌发酵果汁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发酵过程中活菌数变化趋势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发酵过程中总酸变化趋势图;
图4为实施例1的发酵过程中总糖变化趋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在进行描述之前,应当理解的是,在本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不应解释为限制于一般含义和字典含义,而应当在允许发明人适当定义术语以进行最佳解释的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与本发明的技术方面相应的含义和概念进行解释。因此,这里提出的描述仅仅是出于举例说明目的的优选实例,并非意图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从而应当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由其获得其他等价方式或改进方式。
本发明所用原料均可市售购买。例如,所述聚葡萄糖等购自杜邦公司;苹果浆购自汇源果汁,其固形物含量≥12°Brix;维生素D3购自帝斯曼上海有限公司等。
在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樱花提取物:产地日本神奈川県等,其含有的咖啡酰葡萄糖、槲皮素糖苷特异活性成分可达到抑制肌肤内AGE的生成、抑制纤维母细胞凋亡的作用、促进胶原蛋白生成作用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抑制黑色素生成作用。实验发下樱花提取物100μg/mL以上时,发现了显著的(p<0.01)AGEs産生抑制作用。
石榴提取物:石榴自古时起便作为药物使用,含有高含量的多酚类抗氧化物质,其中石榴甙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成分。口服或外用均可使皮肤肤色提亮,减少黑斑。天然安全的皮肤美白产品。有临床实验验证其为全效抗老化,效果不仅仅是使皮肤美白。
水飞蓟素主要含黄酮醇类化合物。水飞蓟素是水飞蓟中主要的活性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是水飞蓟宾。水飞蓟宾具有保护肝细胞膜、抗肝纤维化、抗自由基活性、抗脂质过氧化和抗肿瘤等作用。
血橙果粉(提取物):西西里岛血橙中活性物质的健康功效羟基丙烯酸等酚类物质为优异抗氧化剂,能增强体内自然防御机制。其中,阿魏酸能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伤害,它可吸收290-330nm波长的紫外线,减少紫外线对肌肤造成的伤害。还可抑制黑色素细胞的活性。具抗发炎、抗紫外线、抗血栓形成等功效。临床试验证实服用血橙果粉(提取物)能抵消日光性雀斑样痣的皮肤色素过度沉着,并能改善皮肤外观、晒黑肤色的均匀性,主要是因为它能抑制由于重复暴露在UV环境中导致的色素的过度生成。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按照科学比例配合调理效果具有抗氧化等功效的原料,在调理内环境效果上更胜一筹。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复合益生菌发酵果汁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以下实施例仅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例子列举,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实质和构思的范围内的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除非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试剂和仪器均为市售可得产品。
实施例1
按照以下步骤制备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复合益生菌发酵果汁组合物,其中各种物料按照表1中所列数据称量:
1)原辅料检验: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对原辅料等进行检验,检验合格之物料方可投入使用。
2)称量:果蔬汁或果蔬浆按照配方量称重,备用。
3)加料酶解:将一部分果蔬汁或果蔬浆和纯净水按照工艺配方加入至酶解罐中,然后加入适量碳酸氢钠将料液的pH调至5.0左右,然后加入酶制剂,升温至45℃,酶解90min。所述酶制剂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基于果蔬汁或果蔬浆的重量,纤维素酶的添加量为2‰、果胶酶的添加量为2‰。
4)灭酶杀菌:将酶解罐中的物料升温至90℃,并维持30min进行灭酶杀菌。
5)接菌发酵培养:灭酶杀菌后,将物料降温至28℃左右,加入发酵菌粉,28℃,发酵20天,所述发酵菌粉为肠膜明串珠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青春双歧杆菌的组合,其重量份比例为4:6:5:5。
6)离心过滤:发酵结束后,对物料进行离心过滤,离心后的发酵清液通过板框过滤机再次过滤,随后将发酵清液输送至发酵清液暂存罐中。
7)预混:在调配罐中,称取配方量的植物萃取物、糖醇类和膳食纤维物质进行预混,得混合粉;然后将混合粉缓慢投入65-75℃水中,边添加边搅拌20min;得混合液。
8)配制:将步骤6)中得到的发酵清液、称重好的另一部分未发酵的果蔬汁或果蔬浆通过在线混料机按顺序依次加到步骤7)的混合液中。
9)混合搅拌:所有物料添加完成后,继续搅拌15min得到总混合溶液,测定液体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根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或密度,对总混合液进行定容,测定调配罐里溶液的固形物含量或密度,搅拌30min使其均匀。
10)布袋双联过滤:对经过定容搅拌后的液体进行布袋双联过滤,除去其中各种微小固体颗粒及其他不容物质。
11)均质:对过滤后的液体进行均质,以使物料体系中的分散物微粒化、均匀化。
12)脱气:对待灭菌物料进行脱气处理。
13)UHT灭菌:对待装物料进行超高温瞬时灭菌,135℃/5s,灭菌后的物料转移至待装罐。
14)洁净灌装:将混合溶液通过液体灌装设备,热灌装(温度75℃以上),其中灌装量为100ml~130ml±5%,pH控制为3.4至4.0,可溶性固形物控制为混合溶液总重量的15-20%;灌装过程中,随时检查装量。
15)湿热杀菌:成品进杀菌釜,条件85℃/20min杀菌。
其中,步骤5)中发酵菌粉为购自杜邦的丹尼斯克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等功能性益生菌菌株,耐受性好,存活率高。优选地所述发酵菌粉为肠膜明串珠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青春双歧杆菌的组合,其重量份比例为4:6:5:5。
实施例2至7
按照表1中的配料,按照实施例1中的制备方法制备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复合益生菌发酵果汁。
表1:实施例1-7组合物的配料
注:1、果蔬汁(浆)类1为用于发酵部分的果蔬汁(浆);果蔬汁(浆)类2为调整口味部分的果蔬汁(浆)。
2、发酵益生菌活力规格1000亿。
3、表中数值单位为重量份。每类物质的具体组成见下文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基于100wt%的如下加入的各类成分,各类成分组成如下:
膳食纤维物质:苹果纤维20%、柑橘纤维20%、抗性糊精20%、小麦纤维20%、燕麦纤维20%;
果蔬汁(浆)类1:黑加仑浓缩果汁20%、蔓越莓浓缩果汁30%、覆盆子浓缩果汁20%、脱色脱酸浓缩苹果汁30%;
低聚糖类:聚葡萄糖30%、低聚木糖40%、异麦芽酮糖粉30%,
糖醇类:山梨糖醇20%、木糖醇10%、乳糖醇70%;
植物萃取成分:樱花提取物100%;胶原蛋白类:水解鱼胶原蛋白100%。
果蔬汁(浆)类2:白葡萄汁80%、梨汁20%。
实施例2
基于100wt%的如下加入的各类成分,各类成分组成如下:
膳食纤维物质:苹果纤维40%、柑橘纤维40%、菊粉10%、燕麦纤维10%;
果蔬汁(浆)类1:石榴浓缩汁10%、浓缩西番莲汁20%、红葡萄浓缩汁30%、覆盆子浓缩果汁20%、脱色脱酸浓缩苹果汁10%,樱桃浓缩汁10%;
低聚糖类:聚葡萄糖60%、低聚木糖40%,
糖醇类:山梨糖醇20%、木糖醇20%、乳糖醇50%、异麦芽酮糖醇10%;
植物萃取成分:樱花提取物50%、血橙果粉(提取物)50%;
胶原蛋白类:水解鱼胶原蛋白40%、胶原三肽60%;
果蔬汁(浆)类2:白葡萄汁80%、梨汁20%。
实施例3
基于100wt%的如下加入的各类成分,各类成分组成如下:
膳食纤维物质:燕麦纤维60%、魔芋粉40%;
果蔬汁(浆)类1:石榴浓缩汁10%、浓缩西番莲汁20%、红葡萄浓缩汁30%、覆盆子浓缩果汁20%、脱色脱酸浓缩苹果汁10%,樱桃浓缩汁10%;
低聚糖类:聚葡萄糖60%、低聚木糖40%,糖醇类山梨糖醇20%、木糖醇20%、乳糖醇50%、异麦芽酮糖醇10%;
植物萃取成分:樱花提取物50%、血橙果粉(提取物)50%;
胶原蛋白类:水解鱼胶原蛋白40%、胶原三肽60%;
果蔬汁(浆)类2:白葡萄汁80%、梨汁20%。
实施例4
基于100wt%的如下加入的各类成分,各类成分组成如下:
膳食纤维物质:菊粉60%、洋车前子壳40%;
果蔬汁(浆)类1:接骨木浓缩汁40%、黑莓浓缩汁30%、白葡萄汁30%;
低聚糖类:海藻糖30%、低聚果糖70%,
糖醇类:赤藓糖醇100%;
植物萃取成分:樱花提取物50%、血橙果粉(提取物)50%;
胶原蛋白类:水解鱼胶原蛋白60%、猪皮胶原蛋白40%;
果蔬汁(浆)类2:白葡萄汁60%、脱色脱酸浓缩苹果汁40%。
实施例5
基于100wt%的如下加入的各类成分,各类成分组成如下:
膳食纤维物质:大豆纤维95%、果胶5%;
果蔬汁(浆)类1:白葡萄汁20%、梨汁20%、脱色脱酸浓缩苹果汁20%、苹果浆40%;
低聚糖类:低聚半乳糖浆55%、海藻糖30%、水苏糖15%,
糖醇类:赤藓糖醇100%;
植物萃取成分:石榴提取物80%、血橙果粉(提取物)20%;
胶原蛋白类:胶原三肽100%;
果蔬汁(浆)类2:浓缩西番莲汁80%、柠檬清汁20%。
实施例6
基于100wt%的如下加入的各类成分,各类成分组成如下:
膳食纤维物质:菊粉40%、洋车前子壳20%、大豆纤维40%;
果蔬汁(浆)类1:白葡萄汁20%、梨汁20%、脱色脱酸浓缩苹果汁20%、苹果浆40%;
低聚糖类:海藻糖30%、低聚果糖70%,
糖醇类:山梨糖醇20%、木糖醇5%、乳糖醇15%、甘露糖醇10%、麦芽糖醇30%、赤藓糖醇10%和异麦芽酮糖醇10%;
植物萃取成分:樱花提取物50%、血橙果粉(提取物)50%;
胶原蛋白类:牛骨胶原蛋白肽30%、胶原三肽60%和猪皮胶原蛋白10%;
果蔬汁(浆)类2:黑加仑浓缩果汁30%、蔓越莓浓缩果汁40%、覆盆子浓缩果汁30%。
实施例7
基于100wt%的如下加入的各类成分,各类成分组成如下:
膳食纤维物质:抗性糊精50%、苹果纤维10%、柑橘纤维5%、小麦纤维15%、燕麦纤维20%和洋车前子壳10%;
果蔬汁(浆)类1:白葡萄汁20%、梨汁20%、脱色脱酸浓缩苹果汁20%、苹果浆40%;
低聚糖类:海藻糖30%、水苏糖70%,
糖醇类:赤藓糖醇45%、乳糖醇55%;
植物萃取成分:樱花提取物25%、血橙果粉(提取物)25%、朝鲜蓟提取物25%和石榴提取物25%;
胶原蛋白类:猪皮胶原蛋白100%;
果蔬汁(浆)类2:红葡萄浓缩汁80%、黑加仑浓缩果汁20%。
实施例8
将实施例1中得到的复合益生菌发酵果汁组合物加入牛奶中,组合物与牛奶的配比为1g:3mL,形成复合益生菌发酵果汁饮料。
实施例9
将营养棒加入实施例1中得到的复合益生菌发酵果汁组合物中,组合物与营养棒的配比为150g:30g,形成复合益生菌发酵粥。
检测实施例
发酵过程监测
发酵过程中定期对发酵液取样进行监测,监测指标主要包括活菌数、总酸、总糖,通过发酵过程中指标检测是否符合发酵趋势进而确定发酵正常进行。
1、发酵过程中活菌数的变化趋势
通过对实施例1的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平板计数法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发酵过程中活菌数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由图2的发酵过程中活菌数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益生菌在发酵过程中可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发酵起始至发酵第5天,益生菌处于生长适应期,此阶段活菌数比较平稳,处于接种量水平(5~6次方);
(2)发酵第6~7天,益生菌处于对数生长期,此期益生菌进入高速生长繁殖阶段,活菌数呈指数级增加并达到最高水平(9次方);
(3)发酵第8~14天,益生菌处于稳定期,活菌数保持相对稳定,维持在较高水平(8~9次方);
(4)发酵第15~20天,益生菌处于衰亡期,营养物质耗尽和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活菌数迅速下降至初始接种量水平(5~6次方),但在发酵结束时仍可检出活菌。
2、发酵过程中总酸的变化趋势
发酵过程中对发酵液总酸(以乳酸计)含量的监测也是很关键的。通过检测实施例1中获得的总酸在发酵过程中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液中总酸含量在发酵初期保持不变,随后先急速后缓慢增加,直至增至最大值并保持稳定。因此,在发酵过程中总酸含量的变化可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发酵起始至发酵第5天左右,益生菌处于生长适应期,总酸含量比较平稳;一般此阶段总酸含量为15~20g/L。
(2)发酵第6~14天,益生菌开始大量繁殖,并维持在最高水平,细胞代谢极其旺盛。此阶段总酸含量迅速增加,并达到最大值;一般此阶段结束后总酸含量可达到40~45g/L。
(3)发酵第15~20天,益生菌处于衰亡期,活菌数开始快速下降,菌体开始大量裂解死亡,总酸含量维持在最高水平,波动较小。
3、发酵过程中总糖含量的变化趋势
对实施例1的发酵过程中发酵液总糖含量进行持续监测,获得总糖变化趋势如图4所示。
从图4中可以看出,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液中总糖含量在发酵初期保持不变,随后急速下降,然后下降速度变缓,直至降至最小值并保持稳定。因此,在发酵过程中总糖含量的变化可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发酵起始至发酵第5天左右,益生菌处于生长适应期,总糖含量维持恒定;一般此阶段总糖含量为130~150g/L。
(2)发酵第6~14天,益生菌开始大量繁殖,并维持在最高水平,细胞代谢极其旺盛。此阶段总糖含量迅速降低,并达到最小值;一般此阶段结束后总糖含量达到90~110g/L。
(3)发酵第15~20天,益生菌处于衰亡期,活菌数开始快速下降,总糖含量维持在最低水平。
从上述各项监测指标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发酵过程在常规条件下就可以平稳且稳定地实现。
实验实施例1:组合物应用效果的观察及评价
动物实验1
促进肠道蠕动实验、改善小鼠功能性便秘实验
1.对象和方法
1.1实验对象
60只8周龄雄性KM小鼠(18~22g),购于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
1.2试剂、仪器与设备
复方地芬诺酯、阿拉伯树胶粉(分析纯);活性炭粉市售。
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FD-1B-50型真空冷冻干燥机,RE52CS型真空旋转蒸发仪,B25型分散乳化均质机。
1.3.实验程序
将经过3~5d适应环境的雄性KM小鼠按体质量机分成4组,每组15只,分别是溶剂对照组、便秘模型组(即复方地芬诺酯组)和实施例1的组合物的低剂量组、实施例1的组合物的高剂量组,实施例1低、高剂量的剂量分别为0.30、1.0g/(kg·d)(以体质计,下同)。
墨汁配制方法:将阿拉伯胶10g与80mL蒸馏水混合煮沸至澄清透明,再与50g活性炭粉混合均匀煮沸3次后冷却,蒸馏水定容至100mL,置于4℃冰箱保存备用。
采用等体积(20mL/(kg·d))灌胃法,溶剂对照组用蒸馏水代替。各实验组连续灌胃10d,期间自由水、自由进食标准饲料。
2.实验及指标
2.1小肠推进实验
10d后,所有小鼠均禁食不禁水饲养24h。结束后,除溶剂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用0.025%的复方地芬诺酯造便秘模型,造模0.5h后,溶剂对照组和便秘模型组小鼠灌胃普通墨汁,而剂量组小鼠则分别给予含相应剂量样品(即含实施例1的组合物0.30、1.0g/(kg·d))的墨汁。计时20min后处死小鼠,解剖,测量小肠全长及自胃部下端幽门处到墨水运动前沿的距离,小肠推进率按以下公式(1)计算。
小肠推进率(%)=墨汁移动距离(cm)/小肠全长(cm)*100 (1)
2.1小鼠排便实验
前期处理同1.3实验程序。单笼饲养每只小鼠,并保证其可以摄取足够的饲料和水分,给予墨汁后连续6h观察小鼠排便情况,并记录每只小鼠首粒排黑便时间、6h排便粒数及排便总质量。6h后,将每只小鼠6h内排出的所有粪便65℃恒温干燥,直至粪便恒质量,所得数据即为小鼠粪便干质量。小鼠粪便含水率按公式(2)计算。
含水率(%)=100-粪便干质量(g)/粪便总质量(g)*100 (2)
3.数据统计
数据处理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
4.结果与分析
4.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组合物对小鼠小肠推进率的影响
表1:小鼠小肠推进率的影响(x±s,n=15)
注:*.与便秘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便秘模型组
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由表1可知,与溶剂对照组相比,便秘模型组的小鼠小肠推进率明显降低,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证明造模成功。与便秘模型组相比,实施例1的组合物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小鼠小肠推进率分别提高了14.96%和46.61%,其中,高剂量组与便秘模型组相比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
4.2本发明组合物对小鼠排便参数的影响
表2:对小鼠排便参数的影响(x±s,n=15)
注:*.与便秘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便秘模型组
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从表2可知,便秘模型组小鼠4项排便参数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均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证明功能性便秘模型造模成功。同便秘模型组相比,实施例1的组合物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小鼠排首粒黑便时间分别缩短了11.38%和18.42%(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小鼠的排便粒数分别增加了37.10%、76.83%(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小鼠6h内排便总质量和干质量也均有明显增加(P<0.05),其中6h排便总质量分别增加了41.86%和110.47%(P<0.05),而干质量分别增加了22.18%和91.30%(P<0.05)。
动物实验2调节肠道菌群功能实验和益生元作用分析
1.对象和方法
1.1实验对象
60只8周龄雌性KM小鼠(18~22g),购于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
1.2试剂、仪器与设备
双歧杆菌培养基、乳酸杆菌选择性琼脂培养基、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胰月示-亚硫酸盐-环丝氨酸琼脂培养基、肠球菌培养基(胆汁七叶苷叠氮钠琼脂培养基)
上海智城分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ZHJH-C1112B型超净工作台,SPX-150S-Ⅱ型生化培养箱,LDZX-30KBS型立式压力蒸汽灭菌锅
2.实验及指标
2.1调节肠道菌群实验
将经过3~5d适应环境的雌性KM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只,分别为溶剂对照组和分别按照0.30g/(kg·d)和1.0g/(kg·d)给与实施例1的组合物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溶剂对照组小鼠用蒸馏水代替。采用(20mL/(kg·d))等体积灌胃,连续灌胃14d,期间自由饮水、自由进食标准饲料。
粪便样品的采集和肠道菌群的检测分别于第0和14天无菌采集小鼠新鲜粪便,称取0.05g置于加有5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混匀得粪便混悬液。取1mL上述混悬液进行逐级10倍稀释,分别制得10-1~10-6稀释度的菌悬液。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的建议以及预实验结果选择合适稀释度,将0.5mL菌悬液接种于灭菌洁净平皿上,然后分别注入15mL产气荚膜梭菌、肠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4种肠道菌相应的选择性培养基,每种菌每个稀释度做2个重复。
取得小鼠新鲜粪便后将其处死、取结肠内容物,按上述方法测定4种肠道菌的含量。结果均以菌落对数值lg(CFU/g)表示。
2.2益生元作用分析
益生元是指能够选择性地刺激肠道有益菌增殖、改善肠道健康的不可被消化的食品成分。其益生作用强弱可以通过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两种途径进行评估。本研究通过体内实验、选取益生元指数(prebiotic index,PI)作为检测指标来评价实施例的益生作用,PI按公式(3)计算。
PI=Bif-Bac+Lac-Clos/Total (3)
式中:Bif、Bac、Lac、Clos分别表示受试物作用后肠道内双歧杆菌、肠杆菌、乳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与受试物作用前数量的比值;Total表示受试物作用后机体肠道内总菌数与受试物作用前总菌数的比值。受试物PI值越大则其益生作用越强。
3.数据统计
数据处理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
4.结果与分析
4.1本发明实施例1的组合物对小鼠新鲜粪便中肠道菌群数量的影响
表3:实施例1的组合物对小鼠新鲜粪便中产气荚膜梭菌数量的影响(x±s,n=15),单位:lg(CFU/g)
注:与溶剂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显著;**.P<0.01,差异极显著。与第0天相比,▲.P<0.05,差异显著;▲▲.P<0.01,差异极显著。表3~5同。
由表3可知,灌胃第0天,小鼠新鲜粪便中产气荚膜梭菌数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排除了受试物作用后肠道群菌含量变化是由于小鼠个体差异引起的这种可能性;灌胃实施例1的组合物14d后,低、高剂量组小鼠新鲜粪便中产气荚膜梭菌数量均少于溶剂对照组,其中,高剂量组与溶剂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较溶剂对照组减少了12.83%。
受试物作用前后同剂量自身比较:溶剂对照组小鼠灌胃实施例1前后新鲜粪便中产气荚膜梭菌数量的变化不明显(P>0.05);实施例1的组合物的低剂量组小鼠灌胃后产气荚膜梭菌数量较灌胃前减少了17.46%(P<0.05);而高剂量组小鼠灌胃后产气荚膜梭菌数量明显降低,较灌胃前减少了20.56%(P<0.01)。
4.2本发明实施例1的组合物小鼠新鲜粪便中肠杆菌数量的影响
表4:实施例1的组合物对小鼠新鲜粪便中肠杆菌数量的影响(x±s,n=15),单位:lg(CFU/g)
由表4可知,灌胃第0天,小鼠新鲜粪便中肠杆菌数量组间差异不大(P>0.05);灌胃实施例1的组合物14d后,低、高剂量组小鼠新鲜粪便中肠杆菌数量均少于溶剂对照组,且高剂量组肠杆菌数量减少幅度最大,与溶剂对照组相比下降了6.86%,差异极显著(P<0.01)。
受试物作用前后同剂量自身比较:溶剂对照组和低剂量组小鼠灌胃前后新鲜粪便中肠杆菌数量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而高剂量组小鼠灌胃14d后肠杆菌数量降低了6.86%,与灌胃前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4.3本发明实施例1的组合物小鼠新鲜粪便中双歧杆菌数量的影响
表5:实施例1对小鼠新鲜粪便中双歧杆菌数量的影响(x±s,n=15),单位:lg(CFU/g)
由表5可知,灌胃第0天,各组小鼠新鲜粪便中双歧杆菌数量相差不显著(P>0.05);灌胃实施例1的组合物14d后,低、高剂量组小鼠新鲜粪便中双歧杆菌的数目均高于溶剂对照组,高剂量组相比于溶剂对照组增加了3.37%(P<0.01)。上述数据表明实施例1的组合物1可以促进双歧杆菌的增殖,从而调整小鼠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
受试物作用前后同剂量自身比较:溶剂对照组小鼠灌胃实施例1的组合物前后新鲜粪便中的双歧杆菌数变化不显著(P>0.05);低、高剂量组小鼠用实施例1灌胃后,双歧杆菌数量比灌胃前其本身分别增加了1.99%和3.98%,其中低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则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4.4本发明组合物小鼠新鲜粪便中乳杆菌数量的影响
表6:实施例1的组合物对小鼠新鲜粪便中乳杆菌数量的影响(x±s,n=15),单位:lg(CFU/g)
由表6可知,灌胃第0天,各组小鼠新鲜粪便中双歧杆菌数量相差不显著(P>0.05);灌胃实施例1的组合物14d后,低、高剂量组小鼠新鲜粪便中双歧杆菌的数目均高于溶剂对照组,高剂量组相比于溶剂对照组增加了3.37%(P<0.01)。上述数据表明实施例1可以促进双歧杆菌的增殖,从而调整小鼠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
受试物作用前后同剂量自身比较:溶剂对照组小鼠灌胃实施例1的组合物前后新鲜粪便中的双歧杆菌数变化不显著(P>0.05);低、高剂量组小鼠用实施例1灌胃后,双歧杆菌数量比灌胃前其本身分别增加了1.99%和3.98%,其中低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则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各组小鼠新鲜粪便中乳杆菌无显著性差异(P>0.05);灌胃14d后,低、高剂量组小鼠新鲜粪便中乳杆菌数量均高于溶剂对照组,高剂量组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增加了3.32%。
受试物作用前后同剂量自身比较:溶剂对照组和低剂量组小鼠用实施例1的组合物灌胃前后双乳杆菌数量变化不显著(P>0.05),高剂量组小鼠用实施例1灌胃前后乳杆菌数量则有显著变化(P<0.05),增加了2.66%。综上所述,用实施例1的组合物灌胃14d后,低、高剂量组小鼠新鲜粪便中产气荚膜梭菌、肠杆菌的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均有不同程度地增加。根据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判断标准,实施例1的组合物可以有效调节和改善小鼠肠道菌群,且在0.60g/(kg·d)剂量时即有作用。
4.5本发明组合物益生元作用分析
各组小鼠灌胃14d时的PI值如表7所示,溶剂对照组小鼠PI值最小,实施例1的组合物的低、高剂量组小鼠的PI值均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高剂量组小鼠的PI值最高,低剂量组最小,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121.06%和210.35%。上述数据说明实施例1的组合物益生作用与剂量存在正相关性,实施例1的组合物剂量越高,PI值越大,益生作用越强。
表7:各剂量组小鼠PI
5.结论
本发明调节肠道微生态组合物具有益生元作用,并可促进肠道蠕动、改善功能性便秘和调节肠道菌群功能,也即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功能。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复合益生菌发酵果汁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膳食纤维物质1.5-45份、发酵果蔬汁类或果蔬浆类10-68份、低聚糖类0.1-65份、糖醇类1-70份、植物萃取成分0.1-2.5份、胶原蛋白0.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益生菌发酵果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膳食纤维物质选自苹果纤维、柑橘纤维、抗性糊精、小麦纤维、燕麦纤维、魔芋粉、果胶、菊粉、洋车前子壳和大豆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低聚糖类选自聚葡萄糖、低聚木糖、异麦芽酮糖粉、低聚半乳糖浆、海藻糖、低聚果糖和水苏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发酵果蔬汁类或果蔬浆类选自柠檬清汁、黑加仑浓缩果汁、蔓越莓浓缩果汁、覆盆子浓缩果汁、脱色脱酸浓缩苹果汁、苹果浆、接骨木浓缩汁、黑莓浓缩汁、白葡萄汁、梨汁、石榴浓缩汁、红葡萄浓缩汁、樱桃浓缩汁、浓缩西番莲汁、蓝莓浓缩汁和树莓浓缩汁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糖醇类选自山梨糖醇、木糖醇、乳糖醇、甘露糖醇、麦芽糖醇、赤藓糖醇和异麦芽酮糖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植物萃取成分选自樱花提取物、血橙果粉(提取物)、朝鲜蓟提取物和石榴提取物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胶原蛋白类选自水解鱼胶原蛋白、牛骨胶原蛋白肽、胶原三肽和猪皮胶原蛋白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益生菌发酵果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膳食纤维物质5-30份、发酵果蔬汁类或果蔬浆类15-55份、低聚糖类5-45份、糖醇类5-55份、植物萃取成分0.5-2.0份、胶原蛋白类1.5-8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益生菌发酵果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膳食纤维物质20份、发酵果蔬汁类或果蔬浆类48份、低聚糖类30份、糖醇类45份、植物萃取成分1.5份、胶原蛋白类3.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益生菌发酵果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根据本发明的所述组合物不需要添加酸味调节剂(如柠檬酸等)及甜味调节剂(如蔗糖、阿斯巴甜等甜味剂)。
6.一种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复合益生菌发酵果汁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辅料检验: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对原辅料等进行检验,检验合格之物料方可投入使用;
2)称量:果蔬汁或果蔬浆按照配方量称重,备用;
3)加料酶解:将一部分果蔬汁或果蔬浆和纯净水按照工艺配方加入至酶解罐中,然后加入适量酸度调节剂将料液的pH调至4.5至5.5,然后加入酶制剂,升温至40至50℃,酶解60至120min,优选90min;
4)灭酶杀菌:将酶解罐中的物料升温至70至100℃,并维持20至40min进行灭酶杀菌;
5)接菌发酵培养:灭酶杀菌后,将物料降温至25至35℃,加入发酵菌粉,28℃,发酵18至24天;
6)离心过滤:发酵结束后,对物料进行离心过滤,离心后的发酵清液通过板框过滤机再次过滤,随后将发酵清液输送至发酵清液暂存罐中;
7)预混:在调配罐中,称取配方量的植物萃取物、糖醇类和膳食纤维物质进行预混,得混合粉;然后将混合粉缓慢投入65-75℃水中,边添加边搅拌20min;得混合液;
8)配制:将步骤6)中得到的发酵清液、称重好的另一部分未发酵的果蔬汁或果蔬浆通过在线混料机按顺序依次加到步骤7)的混合液中;
9)混合搅拌:所有物料添加完成后,继续搅拌15min得到总混合溶液,测定液体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根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或密度,对总混合液进行定容,测定调配罐里溶液的固形物含量或密度,搅拌30min使其均匀;
10)布袋双联过滤:对经过定容搅拌后的液体进行布袋双联过滤,除去其中各种微小固体颗粒及其他不容物质;
11)均质:对过滤后的液体进行均质,以使物料体系中的分散物微粒化、均匀化;
12)脱气:对待灭菌物料进行脱气处理;
13)UHT灭菌:对待装物料进行超高温瞬时灭菌,135℃/5s,灭菌后的物料转移至待装罐;
14)洁净灌装:将混合溶液通过液体灌装设备,热灌装(温度75℃以上),其中灌装量为100ml~130ml±5%,pH控制为3.4至4.0,可溶性固形物控制为混合溶液总重量的15-20%;灌装过程中,随时检查装量;
15)湿热杀菌:成品进杀菌釜,条件85℃/20min杀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酸度调节剂选自碳酸氢钠、碳酸钠、磷酸氢二钾,优选为碳酸氢钠;所述酶制剂选自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所述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添加量分别为果蔬汁或果蔬浆重量的1~3‰和1~3‰,优选各为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发酵菌粉为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等功能性益生菌菌株;优选地,所述发酵菌粉为肠膜明串珠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青春双歧杆菌的组合,其重量份比例为4:6:5: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5)中液体灌装设备为无菌冷灌装,灌装温度35~50℃,无需湿热杀菌。
10.一种由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组合物制成的饮料或粥,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料由所述组合物和液体添加物组成组成,二者配比为1g:1-5mL,优选1g:3mL,所述液体添加物选自饮用水、牛奶、酸奶、奶茶、茶水、豆浆、椰子汁、杏仁乳、核桃乳、小米乳、红豆乳、绿豆乳、黑豆乳等,优选为牛奶、酸奶或奶茶;所述粥由组合物和营养棒组成,二者配比为130~200重量份:30重量份,优选150重量份:30重量份。
CN201810813166.3A 2018-07-23 2018-07-23 一种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复合益生菌发酵果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91704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13166.3A CN109170416A (zh) 2018-07-23 2018-07-23 一种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复合益生菌发酵果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13166.3A CN109170416A (zh) 2018-07-23 2018-07-23 一种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复合益生菌发酵果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70416A true CN109170416A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37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13166.3A Pending CN109170416A (zh) 2018-07-23 2018-07-23 一种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复合益生菌发酵果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70416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1569A (zh) * 2019-08-09 2019-10-08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高抗氧化活性复合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95495A (zh) * 2019-09-17 2019-11-26 焦作市米奇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改善肠胃功能的双发酵果昔饮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10839792A (zh) * 2019-11-28 2020-02-28 江西共青江中食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果蔬汁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42741A (zh) * 2020-07-17 2020-09-11 广州同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肠道调节剂的生产工艺
CN112136991A (zh) * 2020-08-27 2020-12-29 广东明媚饮料有限公司 一种芝士奶盖复合果汁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15028A (zh) * 2020-12-17 2021-03-19 华北制药河北华维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接骨木莓压片糖果及接骨木莓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12715669A (zh) * 2020-11-24 2021-04-30 本溪木兰花乳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改善便秘的牛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136426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深圳富佑细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15874A (zh) * 2019-12-30 2021-07-16 武汉英纽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益生元的果汁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43471A (zh) * 2021-06-21 2021-08-13 平凉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 一种缓解肠道菌群失调的发酵苹果汁的制备方法
CN114343092A (zh) * 2021-12-01 2022-04-15 诺倍康(东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胶原蛋白复合饮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855413A (zh) * 2023-07-07 2023-10-10 镇江远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鼠李糖乳杆菌YSs069制备调节人体微生态平衡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4562A (zh) * 2013-07-12 2014-02-12 宁夏光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果蔬发酵液、果蔬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49554A (zh) * 2017-08-22 2018-01-09 江门桑科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美容祛斑功能的果汁发酵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68530A (zh) * 2017-10-30 2018-01-12 四川科索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排毒养颜植物饮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4562A (zh) * 2013-07-12 2014-02-12 宁夏光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果蔬发酵液、果蔬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49554A (zh) * 2017-08-22 2018-01-09 江门桑科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美容祛斑功能的果汁发酵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68530A (zh) * 2017-10-30 2018-01-12 四川科索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排毒养颜植物饮料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1569A (zh) * 2019-08-09 2019-10-08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高抗氧化活性复合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95495A (zh) * 2019-09-17 2019-11-26 焦作市米奇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改善肠胃功能的双发酵果昔饮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10839792A (zh) * 2019-11-28 2020-02-28 江西共青江中食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果蔬汁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15874A (zh) * 2019-12-30 2021-07-16 武汉英纽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益生元的果汁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136426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深圳富佑细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42741A (zh) * 2020-07-17 2020-09-11 广州同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肠道调节剂的生产工艺
CN112136991A (zh) * 2020-08-27 2020-12-29 广东明媚饮料有限公司 一种芝士奶盖复合果汁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15669A (zh) * 2020-11-24 2021-04-30 本溪木兰花乳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改善便秘的牛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15028A (zh) * 2020-12-17 2021-03-19 华北制药河北华维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接骨木莓压片糖果及接骨木莓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13243471A (zh) * 2021-06-21 2021-08-13 平凉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 一种缓解肠道菌群失调的发酵苹果汁的制备方法
CN114343092A (zh) * 2021-12-01 2022-04-15 诺倍康(东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胶原蛋白复合饮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855413A (zh) * 2023-07-07 2023-10-10 镇江远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鼠李糖乳杆菌YSs069制备调节人体微生态平衡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应用
CN116855413B (zh) * 2023-07-07 2024-02-09 镇江远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鼠李糖乳杆菌YSs069制备调节人体微生态平衡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70416A (zh) 一种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复合益生菌发酵果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6737779B2 (ja) 微生物製剤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れにより製造された微生物製剤
Rastmanesh High polyphenol, low probiotic diet for weight loss because of intestinal microbiota interaction
CN105146614B (zh) 一种功能性钙果酵素、酵素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7581436B (zh) 一种益生菌发酵枸杞浓浆的制备方法
CN106135977B (zh) 一种具有补钙明目功能的钙果粉的生产方法
CN106173773A (zh) 一种酵素益生菌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09906B (zh) 一种苦荞果蔬复合酵素粉及其制备方法
Kittibunchakul et al. Health beneficial properties of a novel plant-based probiotic drink produced by fermentation of brown rice milk with GABA-producing Lactobacillus pentosus isolated from Thai pickled weed
CN112425767A (zh) 一种美容养颜益生菌发酵粉及其生产方法
CN101111239A (zh) 用于减少体内脂肪的组合物
CN110013027A (zh) 一种糙米酵素粉的发酵生产方法
CN109730311A (zh) 一种枳椇子复合酵素、制备方法及应用
Pimentel et al. Prebiotics in non-dairy products: Techn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ality,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CN107692219A (zh) 一种降血糖的水果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65219A (zh) 一种纳豆粉的制备方法及含有纳豆粉的美白祛斑营养组合物
CN110447799A (zh) 一种用于改善肠道菌群的复合固体植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138783B1 (ko) 유산균을 이용한 발효 토마토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제품
CN113499401A (zh) 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602019A (zh) 一种具有降低体脂含量功能的益生菌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64005A (zh) 适于糖尿病患者食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KR100894707B1 (ko) 기능성 발효 버블음료
CN115486541B (zh) 一种具有美白功效的草本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5980B (zh) 一种具有体重管理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2006182654A (ja) 体脂肪の蓄積抑制または低減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