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4774A -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转印膜、装饰图案、触摸面板及图案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转印膜、装饰图案、触摸面板及图案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4774A
CN109154774A CN201780030945.XA CN201780030945A CN109154774A CN 109154774 A CN109154774 A CN 109154774A CN 201780030945 A CN201780030945 A CN 201780030945A CN 109154774 A CN109154774 A CN 1091547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polymer combination
photo
photosensitive polymer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094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54774B (zh
Inventor
有富隆志
两角真
两角一真
石坂壮二
汉那慎
汉那慎一
筱田克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154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47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547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47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27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 G03F7/032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with binders
    • G03F7/033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with binders the binders being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vinyl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4Polymeris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e.g. plasticisers, dyestuffs, fill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6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9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supports, auxiliary lay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9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supports, auxiliary layers
    • G03F7/092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supports, auxiliary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backside coating or layers, by lubricating-slip layers or means, by oxygen barrier layers or by stripping-release layers or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9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supports, auxiliary layers
    • G03F7/094Multilayer resist systems, e.g. planarising lay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9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supports, auxiliary layers
    • G03F7/105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supports, auxiliary layers having substances, e.g. indicators, for forming visible imag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9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supports, auxiliary layers
    • G03F7/11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supports, auxiliary layers having cover layers or intermediate layers, e.g. subbing lay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16Coating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161Coating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a previously coated surface, e.g. by stamping or by transfer lamin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26Processing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30Imagewise removal using liquid means
    • G03F7/32Liquid compositions therefor, e.g. developers
    • G03F7/322Aqueous alkaline composi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52Amides or imides
    • C08F220/54Amides, e.g. N,N-dimethylacrylamide or N-isopropylacrylami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aterials For Photolithography (AREA)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hotosensitive Polymer And Photoresist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重均分子量4000~25000的粘合剂、相对于组合物的总固体成分量大于0质量%且小于9质量%的聚合引发剂、聚合性单体及颜料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转印膜、装饰图案、触摸面板以及图案的制造方法。

Description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转印膜、装饰图案、触摸面板及图案的制 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转印膜、装饰图案、触摸面板及图案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已知如下物质。
例如,日本特开2013-228727号公报中提出有一种滤色器用着色树脂组合物,含有色材、溶剂、粘合剂树脂、包含2种具有特定结构的化合物的混合物的聚合性单体,混合物的酸值为30mg-KOH/g以上且90mg-KOH/g以下。
并且,日本特开2013-228695号公报中提出有一种黑色树脂膜,其包含黑色颜料、碱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含有烯属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及光聚合引发剂,在240℃下加热80分钟之后,进一步在300℃下加热30分钟之后的块体强度为100N/1.6mmφ(φ为直径)以上。
日本特开2013-228695号公报中记载有一种黑色树脂膜的制造方法,作为黑色树脂膜的制造方法,包括:将包含黑色颜料、碱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含有烯属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及光聚合引发剂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应用于基材上的工序;对基材上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进行曝光的工序;对经曝光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进行显影的工序;及在显影工序之后进行后曝光的工序。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在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等离子显示器、电致发光显示器、荧光显示器、场发射显示器及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图像显示装置、或者搭载有触摸面板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终端等各种显示器中,为了进行隐藏配置在主体上的配线等各种设计,在显示器的表面设置基板上具有装饰层的装饰材料。例如,在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为了隐藏配线,广泛使用在周边部设置有包含黑色颜料的黑色树脂固化层即装饰层的装饰材料。
用于如上述的触摸面板等的用途的装饰层有时利用具有感光性树脂层的转印膜而形成。当利用该转印膜形成装饰层时,例如,经过如下工序:将转印膜的感光性树脂层转印到基材上的工序;以所期望的图案对感光性树脂层进行曝光的工序;对感光性树脂层进行显影的工序;及对感光性树脂层进行热处理(以下,也称为烘烤)而形成锥形形状的工序。
日本特开2013-228727号公报中记载的滤色器用着色树脂组合物及日本特开2013-228695号公报中记载的黑色树脂膜的制造方法均为形成彩色光阻用途的黑色树脂固化层的方法,在进行热处理而形成锥形形状的工序中能够在高温(240℃左右)下进行热处理。
然而,在触摸面板等的用途中,例如,有时对基材使用树脂基材,当在树脂基材上形成装饰层时,在进行热处理而形成锥形形状的工序中,需要在140℃左右的低温下进行热处理。此时,日本特开2013-228727号公报中记载的滤色器用着色树脂组合物及日本特开2013-228695号公报中记载的黑色树脂膜的制造方法中,由于碱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大,因此,无法在低温下的热处理中形成锥形形状而无法使用。
并且,感光性树脂层进行曝光及显影而形成所期望的图案,因此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聚合引发剂。
然而,若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聚合引发剂的含量过多,对曝光光的灵敏度变得过高,由于在曝光时从图案掩模泄漏的光,可能会引起非预期的部分的固化。由此,图案的线性有时会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而完成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低温下的热处理中形成锥形形状,并能够形成线性良好的图案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或转印膜。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线性良好的装饰图案、具备线性良好的装饰图案的触摸面板或图案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课题的具体手段包括以下方式。
<1>一种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含有重均分子量4000~25000的粘合剂、相对于组合物的总固体成分量大于0质量%且小于9质量%的聚合引发剂、聚合性单体及颜料。
<2>根据<1>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颜料为黑色颜料。
<3>根据<1>或<2>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聚合性单体的含有质量与粘合剂的含有质量之比为0.10~0.50。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聚合性单体的含有质量与粘合剂的含有质量之比为0.32~0.40。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聚合性单体包含2官能的聚合性单体。
<6>根据<5>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2官能的聚合性单体的质量相对于聚合性单体的总质量的比率为50质量%以上。
<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聚合性单体的分子量为500以下。
<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粘合剂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18000。
<9>根据<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组合物的总固体成分量,聚合引发剂的含量大于0质量%且小于4质量%。
<10>根据<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还含有阻聚剂,相对于组合物的总固体成分量,阻聚剂的含量为0.1质量%~0.9质量%。
<11>根据<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组合物的总固体成分量,颜料的含量为20质量%~45质量%。
<12>根据<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用于形成具备装饰图案的触摸面板的装饰图案。
<13>一种转印膜,其具有临时支撑体及含有<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的感光性树脂层。
<14>根据<13>所述的转印膜,其在临时支撑体与感光性树脂层之间还具有功能层。
<15>一种装饰图案,其为<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或为<13>或<14>所述的转印膜的感光性树脂层的图案状的固化物。
<16>一种触摸面板,其具备<15>所述的装饰图案。
<17>一种图案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利用<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或<13>或<14>所述的转印膜,在基材上形成感光性树脂层的工序;对形成于基材上的感光性树脂层进行图案曝光的工序;及通过利用作为显影液的碳酸盐水溶液对经图案曝光的感光性树脂层进行显影而形成图案的工序。
<18>根据<17>所述的图案的制造方法,其中,形成感光性树脂层的工序通过将<13>或<14>所述的转印膜的感光性树脂层转印到基材上,从而在基材上形成感光性树脂层。
<19>根据<17>或<18>所述的图案的制造方法,其中,形成感光性树脂层的工序将<13>或<14>所述的转印膜的感光性树脂层转印到基材上,并且,在基材的、与转印有<13>或<14>所述的转印膜的感光性树脂层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转印具有含有非感光性的树脂组合物的非感光性树脂层的转印膜的非感光性树脂层。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在低温下的热处理中形成锥形形状,并能够形成线性良好的图案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或转印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线性良好的装饰图案、具备线性良好的装饰图案的触摸面板或图案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印膜的结构的一例的示意剖视图。
图2是表示具备装饰图案的触摸面板的一例的概略俯视图。
图3是说明在实施例的热下垂的评价中基材与装饰层的端部所成的角的角度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转印膜、装饰图案及触摸面板以及图案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以下所记载的说明是根据本发明的代表性实施方式和具体例而完成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那些实施方式和具体例。
另外,本说明书中使用“~”所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包含“~”的前后所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及上限值的范围。
在本说明书中阶段性地记载的数值范围中,以某一数值范围记载的上限值或下限值也可以替换为其他阶段性记载的数值范围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并且,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数值范围中,以某一数值范围记载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可以替换为实施例中所示的值。
在本说明书中,优选方式的组合为更优选的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当组合物中存在多种相当于各成分的物质时,组合物中的各成分的量只要未特别指明,则是指组合物中所存在的多种物质的总计量。
在本说明书中,“工序”这一术语不仅为独立的工序,即使在无法与其他工序明确区分的情况下,只要达成工序的所期望的目的,则包括在本术语中。
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是包含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这两者的概念,“(甲基)丙烯酸酯”是包含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这两者的概念,“(甲基)丙烯酰基”是包含丙烯酰基及甲基丙烯酰基这两者的概念。
在本说明书中,“总固体成分量”是指除组合物中所含的溶剂以外的成分的总质量。
在本说明书中,“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是指除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溶剂以外的成分。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重均分子量4000~25000的粘合剂、相对于组合物的总固体成分量大于0质量%且小于9质量%的聚合引发剂、聚合性单体及颜料。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作用机理的详细内容虽不明确,但如下推测。
用于触摸面板等用途的装饰层可以使用具有感光性树脂层的转印膜来形成,例如,经由如下工序而形成:将转印膜的感光性树脂层转印到基材上的工序;以所期望的图案对感光性树脂层进行曝光的工序;对感光性树脂层进行显影的工序;及对感光性树脂层进行热处理而形成锥形形状的工序。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简单地表示“锥形形状”的情况,是指正锥形形状。
日本特开2013-228727号公报中记载的滤色器用着色树脂组合物及日本特开2013-228695号公报中记载的黑色树脂膜的制造方法中,由于碱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大,因此,在树脂基材上形成装饰层时无法在140℃左右的低温下的热处理中形成锥形形状,从而无法用于触摸面板用途。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特定的重均分子量的粘合剂,由此在上述显影工序之后,容易引起通过低温下的热处理使倒锥形形状的固化物变形为锥形形状的、所谓的热下垂。若显影工序后的固化物为倒锥形形状,则容易产生图案边缘的缺陷,图案的线性差,因此不优选,通过上述热下垂形成锥形形状,由此解决上述问题。
若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聚合引发剂的含量过多,则在曝光工序中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进行得过多,因此不易产生由低温下的热处理引起的热下垂。
并且,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特定量的聚合引发剂,因此能够经由曝光工序及显影工序形成所期望的图案,并且,由于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不会变得过多,对曝光的灵敏度不会变得过高,并且不会发生由于在曝光时从图案掩模泄漏的光引起的非预期的部分的固化。其结果,能够形成线性良好的图案。
由以上可知,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具有特定的重均分子量的范围的粘合剂,并含有特定量的聚合引发剂,由此能够在低温下的热处理中形成锥形形状,并能够形成线性良好的图案。
[粘合剂]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重均分子量4000~25000的粘合剂中的至少一种。
粘合剂是可通过与碱性溶剂的接触而溶解的树脂。
通过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包含上述粘合剂和后述聚合引发剂,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能够通过曝光及显影而形成所期望的图案。
若粘合剂的重均分子量(Mw)为4000以上,则所形成的图案的线性良好。进而,抑制所形成的图案的粘性,因此当转印膜具有保护膜时,剥离保护膜时的保护膜的剥离性提高。另一方面,若粘合剂的重均分子量为25000以下,则热下垂性提高,并且可抑制显影残渣的产生。
从与上述相同的观点考虑,粘合剂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4000~20000,更优选为5000~18000。
能够在下述条件下,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来进行粘合剂的重均分子量的测定。校准曲线由TOSOH CORPORATION制造的“标准试样TSK standar d,polystyrene”:“F-40”、“F-20”、“F-4”、“F-1”、“A-5000”、“A-2500”、“A-1000”、“正丙苯”这8个样品来制作。
<条件>
·GPC:HLC(注册商标)-8020GPC(TOSOH CORPORATION制)
·柱:TSKgel(注册商标)、使用3条Super MultiporeHZ-H(TOSOH COR PORATION制、4.6mmID×15cm)
·洗提液:THF(四氢呋喃)
·试样浓度:0.45质量%
·流速:0.35mL/min
·样品注入量:10μL
·测定温度:40℃
·检测器:差示折射计(RI)
作为粘合剂,例如能够使用日本特开2011-095716号公报的〔0025〕段、日本特开2010-237589号公报的〔0033〕~〔0052〕段中记载的树脂中具有上述重均分子量的树脂。
从图案形成性变得更加良好的观点考虑,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优选含有具有羧基的粘合剂。通过含有具有羧基的粘合剂,所形成的图案端部的线性更好,并且存在改善所谓边缘粗糙度的倾向。
另外,边缘粗糙度是指,利用激光显微镜(例如,VK-9500、KEYENCE COR PORATION,物镜50倍)观察图案端部,将视野内的图案端部中最鼓起的部位(山顶部)和最收缩的部位(谷底部)之差作为绝对值,针对不同的5个部位求出绝对值,计算出5个部位的平均值,并计算出的值。
作为粘合剂的具体例,可列举(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的无规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的无规共聚物、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的缩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加成物、(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的缩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加成物、烯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共聚物等。
其中,从显影性的观点考虑,优选(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的无规共聚物。
粘合剂可以使用上市的市售品,例如可列举FUJIKURA KASEI CO.,LTD.的acrylic-based(注册商标)FFS-6058、FF187、Taisei Fine Chemical Co.,L td.的ACRIT(注册商标)8KB-001等8KB系列。
从图案形成时的未曝光部的碱可溶性更良好,且图案的线性良好的观点考虑,优选粘合剂的酸值为50mgKOH/g以上。从与上述相同的观点考虑,粘合剂的酸值更优选为70mgKOH/g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mgKOH/g以上。
粘合剂的酸值例如能够通过以下方法来测定。
(1)在固体成分浓度(x(%))的树脂溶液(y(g))中添加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并进行稀释,制作固体成分浓度为1质量%~10质量%的试样溶液。
(2)使用电位差测定装置(HIRANUMA SANGYO Co.,Ltd.制、装置名“平沼自动滴定装置COM-550”),用0.1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定率a)对上述试样溶液进行滴定,测定直到滴定终点所需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量(b(mL))。
(3)并且,通过与(2)相同的方法对水进行滴定,测定直到滴定终点所需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量(c(mL))。
(4)通过以下述式计算来确定树脂的固体成分酸值。
固体成分酸值(mgKOH/g)={5.611×(b-c)×a}/{(x/100)×y}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粘合剂的含量相对于组合物的总固体成分量,优选为10质量%~70质量%,更优选为15质量%~6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50质量%。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在起到效果的范围内可以包含超过前述重均分子量的范围的上限的重均分子量的粘合剂。从热下垂及显影残渣的观点考虑,超过前述重均分子量的范围的上限的重均分子量的粘合剂的含量相对于组合物的总固体成分量,优选为1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以下,尤其优选为0质量%(即,不包含)。
并且,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在起到效果的范围内可以包含低于前述重均分子量的范围的下限的重均分子量的粘合剂。从所形成的图案的线性及保护膜的剥离性的观点考虑,低于前述重均分子量的范围的下限的重均分子量的粘合剂的含量相对于组合物的总固体成分量,优选为1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以下,尤其优选为0质量%(即,不包含)。
[聚合性单体]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聚合性单体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聚合性单体,由此所形成的图案的线性良好。
聚合性单体为在分子中具有至少一个聚合性基团的单体,作为聚合性基团并无特别限制。
作为聚合性基团,可列举烯属不饱和基团及环氧基等,优选为烯属不饱和基团,更优选为(甲基)丙烯酰基。
聚合性单体优选为具有2个以上的聚合性基团的、2官能以上(多官能)的聚合性单体,更优选为2官能的聚合性单体。
使用多官能的聚合性单体,由此能够抑制对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进行显影时的显影残渣的产生。
使用2官能的聚合性单体,由此在弱碱显影液(例如,碳酸钠水溶液)中的显影中也能够抑制显影残渣的产生。
作为聚合性单体,例如能够列举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及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单官能丙烯酸酯或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酰氧基丙基)醚、三(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三(丙烯酰氧基乙基)氰脲酸酯、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在三羟甲基丙烷或甘油等多官能醇中对环氧乙烷加成环氧丙烷后进行(甲基)丙烯酸酯化而成的等多官能丙烯酸酯或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
并且,也能够优选使用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等氨基甲酸酯系单体。
进而,可列举日本特公昭48-041708号公报、日本特公昭50-006034号公报及日本特开昭51-037193号公报中记载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类;日本特开昭48-064183号公报、日本特公昭49-043191号公报及日本特公昭52-030490号公报中记载的聚酯丙烯酸酯类;作为环氧树脂与(甲基)丙烯酸的反应产物的环氧丙烯酸酯类等多官能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
从固化性和所形成的层的弯曲性的观点考虑,优选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
聚合性单体可以使用上市的市售品。作为市售品,例如优选地列举三环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A-DCP,Shin-Nakamura Chemical Co.,Ltd.,2官能,分子量304)、三环癸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DCP、Shin-Nakamura Chemic al Co.,Ltd.,2官能,分子量332)、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A-NOD-N,Shi n-Nakamura Chemical Co.,Ltd.,2官能,分子量268)、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A-HD-N,Shin-Nakamura Chemical Co.,Ltd.,2官能,分子量226)、9,9-双[4-(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芴(A-BPEF,Shin-Nakamura Chemical Co.,Ltd.,2官能,分子量546)、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UA-160TM,Shin-Nakamura Chemical Co.,Ltd.,2官能,分子量1600)、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V#230、OSAKA ORGANIC CHEMICAL INDUSTRYLTD.,2官能,分子量226)、1,3-金刚烷基二丙烯酸酯(ADDA,Mitsubishi Gas ChemicalCompany,Inc.,2官能,分子量276)、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A-TMPT,Shin-NakamuraChemical Co.,Ltd.,3官能,分子量296)、三羟甲基丙烷环氧乙烷(EO)改性(n≈1)三丙烯酸酯(M-350,TOAGOSEI CO.,LTD.,3官能)、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A-TMMT,Shin-NakamuraChemical Co.,Ltd.,4官能,分子量352)、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A-DPH,Shin-NakamuraChemical Co.,Ltd.,6官能,分子量578)、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氨基甲酸酯预聚物(UA-306H,Kyoeisha chemical Co.,Ltd.,6官能)、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氨基甲酸酯预聚物(UA306T,Kyoeisha chemical Co.,Ltd.,6官能)、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KAYARAD DPHA,Nippon Kayaku Co.,Ltd.,6官能,分子量579)、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UA-32P,Shin-Nakamura Chemical Co.,Ltd.,9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8UX-015A,TAISEI FINE CHEMICAL CO,.LTD.,15官能)等。
聚合性单体的分子量优选为3000以下,更优选为20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0以下,尤其优选为500以下。
若聚合性单体的分子量为500以下,则容易在低温下的热处理中引起热下垂。尤其,优选分子量500以下的2官能的聚合性单体。
聚合性单体的分子量能够通过质量分析(例如,液相色谱(LC/MS)分析、气相色谱(GC/MS)分析、快速原子碰撞色谱(FAB/MS分析)等)鉴定分子结构,并从分子式求出。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聚合性单体的含量相对于组合物的总固体成分量,优选为5质量%~50质量%,更优选为10质量%~4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30质量%。
聚合性单体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其中,从更加提高图案形成时的灵敏度之类的观点考虑,优选组合2种以上的聚合性单体而使用。并且,从抑制碳酸显影中的残渣及膜强度的观点考虑,优选同时使用2官能的聚合性单体及除了2官能以外的聚合性单体。
同时使用2官能的聚合性单体及除了2官能以外的聚合性单体的情况下,相对于聚合性单体的总质量(2官能的聚合性单体与除了2官能以外的聚合性单体的总量)的2官能的聚合性单体的质量的比率(2官能的聚合性单体/聚合性单体总质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上。
若(2官能的聚合性单体/聚合性单体总质量)为50质量%以上,则从抑制基于弱碱显影液(例如,碳酸钠水溶液)的显影残渣及膜强度的观点而言是有利的。
~粘合剂和聚合性单体的量的关系~
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前述聚合性单体的含有质量(M)与前述粘合剂的含有质量(B)的比(M/B比)优选为0.10~0.50,更优选为0.20~0.45,进一步优选为0.25~0.40,尤其优选为0.32~0.40。
M/B比为0.10以上时,可进一步抑制显影残渣的产生。另一方面,M/B比为0.50以下时,所形成的图案的线性更好。
[聚合引发剂]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聚合引发剂。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聚合引发剂的含量相对于组合物的总固体成分量,优选为超过0质量%且小于9质量%。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通过聚合引发剂的含量超过0质量%,从而能够通过曝光及显影形成所期望的图案。另一方面,通过聚合引发剂的含量小于9质量%,在低温下的热处理中容易产生热下垂,所形成的图案的线性提高。并且,聚合引发剂的含量小于9质量%,由此抑制在曝光工序中过度进行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并且容易引起由低温下的热处理引起的热下垂。
从与上述相同的观点考虑,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聚合引发剂的含量的下限相对于组合物的总固体成分量,优选为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以上。另一方面,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聚合引发剂的含量的上限优选为8质量%以下,更优选为6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以下,尤其优选为小于4质量%。
作为聚合引发剂,可列举日本特开2011-095716号公报的〔0031〕~〔0042〕段中记载的聚合引发剂、日本特开2015-014783号公报的〔0064〕~〔0081〕段中记载的肟系聚合引发剂。
聚合引发剂能够使用上市的市售品。作为市售品,例如优选地列举1,2-辛二酮-1-[4-(苯硫基)-2-(O-苯甲酰肟)](商品名:IRGACURE OXE-01,BAS F公司),乙烷-1-酮,[9-乙基-6-(2-甲基苯甲酰基)-9H-咔唑-3-基]-1-(0-乙酰肟)(商品名:IRGACURE OXE-02,BASF公司)、2-(二甲基氨基)-2-[(4-甲基苯基)甲基]-1-[4-(4-吗啉基)苯基]-1-丁酮(商品名:IRGACURE 379EG,BASF公司)、2-甲基-1-(4-甲基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烷-1-酮(商品名:IRGACURE 907,BASF公司)、2-羟基-1-{4-[4-(2-羟基-2-甲基-丙酰基)-苄基]苯基}-2-甲基-丙烷-1-酮(商品名:IRGACURE 127,BASF公司)、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1(商品名:IRGACUR E 369,BASF公司)、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商品名:IRGACURE 1173,BASF公司)、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商品名:IRGACURE 184,BASF公司)、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商品名:IRGACURE 651,BASF公司)、肟酯系聚合引发剂的商品名:Lunar 6(DKSH JAPAN K.K.)、2,4-二乙基噻吨酮(商品名:KayacureDETX-S,Nippon Kayaku Co.Ltd.)、作为芴肟系聚合引发剂的DFI-091、DFI-020(均为DAITOCHEMIX Co.,Ltd.)等。
其中,从提高灵敏度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彩色滤光片材料等中使用的三氯甲基三嗪系化合物等含有卤素的聚合引发剂以外的其他引发剂,更优选α-氨基烷基苯酮系化合物、α-羟基烷基苯酮系化合物、肟酯系化合物等肟系聚合引发剂,从进一步提高图案形成时的灵敏度的观点考虑,尤其优选包含前述肟系聚合引发剂。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聚合引发剂的含量如上所述。
从进一步抑制显影残渣,并且有效地抑制聚合引发剂从感光性树脂层的析出这样的观点考虑,聚合引发剂的含有质量与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前述聚合性单体的含有质量的比(聚合引发剂/聚合性单体)优选为0.05~0.60,更优选为0.05~0.50,进一步优选为0.07~0.30。
[阻聚剂]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优选包含至少一种阻聚剂。
若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包含阻聚剂,则进一步抑制显影残渣的产生。
作为阻聚剂,例如能够使用日本专利第4502784号公报的〔0018〕段中记载的热聚合抑制剂(也简称为阻聚剂)。其中,能够优选地使用吩噻嗪、氢醌单甲醚等。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可含有的阻聚剂的含量相对于组合物的总固体成分,优选为0.01质量%~4质量%,更优选为0.1质量%~0.9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1质量%~0.4质量%。
~聚合引发剂和阻聚剂的量的关系~
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前述阻聚剂的含有质量与前述聚合引发剂的含有质量的比(阻聚剂/聚合引发剂比)优选为0.01~0.50,更优选为0.05~0.20。
若阻聚剂/聚合引发剂比为0.01以上,则可进一步抑制显影残渣的产生。另一方面,若阻聚剂/聚合引发剂比为0.50以下,则所形成的图案的线性更好。
根据有无含有后述阻聚剂,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聚合引发剂的含量的优选范围不同。
作为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聚合引发剂的含量及阻聚剂的含量的组合,当聚合引发剂为3质量%~6质量%时,阻聚剂优选为0.1质量%~0.6质量%,当聚合引发剂为6质量%~9质量%时,阻聚剂更优选为0.2质量%~0.9质量%。
[颜料]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至少一种颜料。
作为颜料没有特别限制,根据目的能够适当地选择,例如可列举公知的有机颜料及无机颜料等,市售的颜料分散体或表面处理后的颜料(例如,将颜料作为分散介质分散于水、液态化合物或不溶性树脂等中得到的物质、及利用树脂或颜料衍生物等对颜料表面进行处理而得的物质等)。
作为有机颜料及无机颜料,例如可列举黑色颜料、白色颜料、蓝色颜料、青色颜料、绿色颜料、橙色颜料、紫色颜料、棕色颜料、黄色颜料、红色颜料、品红色颜料等。
其中,从遮光性的观点考虑,优选黑色颜料、白色颜料、蓝色颜料等,更优选黑色颜料。
(黑色颜料)
黑色颜料只要是在感光性树脂层中能够显示出必要的遮光性,则没有特别限制。
作为黑色颜料,能够优选地使用公知的黑色颜料,例如选自有机颜料及无机颜料的黑色颜料。无机颜料包含含有金属颜料、金属氧化物颜料等金属化合物的颜料。
从所形成的感光性树脂层的光学浓度良好的观点考虑,作为黑色颜料,例如可列举炭黑、钛碳、氧化铁、钛黑等氧化钛颜料、石墨等,其中,优选炭黑。
炭黑也能够作为市售品而获得,例如可列举TOKYO PRINTING INK MFG CO.,LTD.制、黑色颜料分散物FDK-911〔商品名:FDK-911〕等。
就感光性树脂层中的炭黑的均匀分散性变得更良好的方面而言,优选炭黑是表面被树脂包覆的炭黑(以下,也称为树脂包覆炭黑)。另外,通过树脂进行的炭黑的包覆只要包覆炭黑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即可,也可以包覆整个表面。
树脂包覆炭黑例如能够通过日本专利5320652号公报的〔0036〕~〔0042〕段中记载的方法来制作。并且,能够作为市售品而获得,例如可列举SANYO COLOR WORKS,Ltd.制的SFBlack GB4051等。
从分散稳定性的观点考虑,黑色颜料的粒径以数均粒径计优选为0.001μm~0.3μm,更优选为0.01μm~0.2μm。能够根据粒径调整色味,若粒径减小,则亮度(L值)降低,若粒径增加,则亮度变大,从而能够通过粒径设为所期望的色味。另外,在此所说的“粒径”是指将粒子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图像设为相同面积的圆时的直径。并且,“数均粒径”是指对任意100个粒子求出粒径且该粒径的平均值。
另外,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黑色颜料的数均粒径能够利用通过透射式电子显微镜(JEOL)以300,000倍拍摄包含黑色颜料的感光性树脂层而得的照片,对视角中所包含的任意100个粒子测定粒径,并作为测定而得的值的平均值而计算出。
黑色颜料优选作为分散液用于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分散液能够通过将预先混合黑色颜料和颜料分散剂而得到的组合物添加到后述有机溶剂或媒介物中并使其分散来制备。媒介物是指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处于液体状态时使颜料分散的介质部分,包含呈液态且与黑色颜料结合而形成感光性树脂层的成分(例如粘合剂)和将其进行溶解稀释的如有机溶剂这样的介质。
作为使黑色颜料分散时所使用的分散机,并无特别的限制,可列举例如在朝仓邦造著、“颜料辞典”、第一版、朝仓书店、2000年、438页中记载的捏合机、辊磨机、磨碎机、超级研磨机、溶解器、均质混合器、砂磨机等公知的分散机。进而,也可以通过该文献的310页中记载的机械磨碎,利用摩擦力对作为分散介质的黑色颜料进行微粉碎。
另外,颜料分散剂根据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颜料及溶剂选择即可,例如能够使用市售的分散剂。
(除黑色以外的颜料)
作为除黑色以外的颜料,例如可列举日本特开2008-224982号公报的〔0030〕~〔0044〕段中记载的颜料且呈除黑色以外的色相的颜料、将C.I.颜料绿58、C.I.颜料蓝79的氯(Cl)取代基变更为羟基(OH)的颜料等。
其中,优选C.I.颜料黄11、24、108、109、110、138、139、150、151、154、167、180、185、C.I.颜料橙36、38、62、64、C.I.颜料红122、150、171、175、177、209、224、242、254、255、C.I.颜料紫19、23、29、32、C.I.颜料蓝15:1、15:3、15:6、16、22、60、66、C.I.颜料绿7、36、37及58。其中,感光性树脂层能够包含的颜料并不限定于上述颜料。
相对于组合物的总固体成分量,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颜料的含量优选为10质量%~70质量%,更优选为20质量%~6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45质量%。当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仅包含黑色颜料时,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颜料的含量是指黑色颜料的含量。并且,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包含黑色颜料和除黑色以外的颜料时,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颜料的含量是指两者的合计质量。
若颜料的含量为10质量%以上,则能够在保持膜厚薄的同时提高感光性树脂层的光学浓度。若颜料的含量为70质量%以下,则在对感光性树脂层进行图案化时的固化灵敏度变得良好。
[其他成分]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除了前述成分以外还可以含有染料、硫醇化合物、溶剂等。
(染料)
从显示出抗反射能的观点考虑,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可以含有染料。对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可以含有的染料并无特别限制。能够适当地选择使用公知的染料、例如“染料便览”(The Society of Synthetic Organic Chemistry,Japan.编辑、昭和45年刊)等文献中记载的公知的染料或能够作为市售品获得的染料。
作为染料,具体而言,可列举偶氮染料、金属络盐偶氮染料、吡唑啉酮偶氮染料、萘醌染料、蒽醌染料、酞菁染料、碳鎓染料、醌亚胺染料、次甲基染料、花青染料、方酸菁色素、吡喃鎓盐、金属硫醇盐络合物等染料。
当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染料时,从显示出抗反射能的观点考虑,染料的含量相对于前述颜料100质量份,优选为1质量份~40质量份,更优选为1质量份~20质量份。染料的含量为上述范围,由此所形成的感光性树脂层中的抗反射效果,即基于目视的眩光抑制效果变得良好。
(硫醇化合物)
从进一步提高图案形成时的灵敏度的观点考虑,优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硫醇化合物。
作为硫醇化合物,硫醇基(也称为巯基)的数即官能数可以为1官能,也可以为2官能以上。
当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硫醇化合物时,从进一步提高灵敏度的观点考虑,硫醇化合物优选为2官能以上的化合物,更优选为2官能~4官能化合物,尤其优选为2官能~3官能化合物。
作为能够包含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1官能的硫醇化合物,可列举N-苯基巯基苯并咪唑。
作为能够包含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2官能以上的硫醇化合物,可列举1,4-双(3-巯基丁酰氧基)丁烷(Karenz MT BD1、SHOWA DENKO K.K.制造)、1,3,5-三(3-巯基丁酰氧基乙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Karenz MT NR1SHOWA DENKO K.K.制造)、季戊四醇四(3-巯基丁酸酯)(Karenz MT PE1SHOWA DENKO K.K.制造)、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SAKAI CHEM ICAL INDUSTRY CO.,LTD.制的“PEMP”)等。
(添加剂)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可以含有添加剂。作为添加剂,例如可列举日本专利第4502784号公报的〔0017〕段、日本特开2009-237362号公报的〔0060〕~〔0071〕段中记载的表面活性剂、日本特开2000-310706号公报的〔0058〕~〔0071〕段中记载的其他添加剂。
作为表面活性剂,从感光性树脂层涂布形成时的面状改良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含氟表面活性剂、例如DIC CORPORATION制的MEGAFACE(注册商标)F-784-F、F-780F、F-551、F-555、F-556、F―562等。并且,从不易产生显影残渣的观点考虑,尤其优选使用MEGAFACE(注册商标)F-780-F、F-551、F-555等。
(溶剂)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优选进一步包含溶剂。
作为溶剂,能够无特别限制地使用通常所使用的溶剂。作为溶剂,例如可列举酯、醚、酮、芳香族烃等溶剂。
并且,与US2005/282073A1号说明书的〔0054〕、〔0055〕段中记载的So lvent相同地,甲基乙基酮、丙二醇单甲基醚、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以下,有时称为PEGMEA)、环己酮、环己醇、甲基异丁酮、乳酸乙酯、乳酸甲酯等能够适当地用于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已叙述的溶剂中,作为溶剂,优选使用1-甲氧基-2-丙基乙酸酯、3-乙氧基丙酸甲酯、3-乙氧基丙酸乙酯、乙基溶纤剂乙酸酯、乳酸乙酯、乙酸丁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2-庚酮、环己酮、二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乙基卡必醇乙酸酯)、二乙二醇单丁基醚乙酸酯(丁基卡必醇乙酸酯)、丙二醇甲基醚乙酸酯及甲基乙基酮等。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溶剂的情况下,溶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
作为溶剂,根据需要能够使用沸点为180℃~250℃的有机溶剂(也称为高沸点溶剂)。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用途~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能够用于形成具备装饰图案的触摸面板的装饰图案。
<转印膜>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印膜具有临时支撑体及含有前述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的感光性树脂层。
转印膜中的感光性树脂层包含前述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
即,当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包含溶剂时,转印膜中的感光性树脂层至少包含除了上述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溶剂以外的成分(即固体成分)。此时,感光性树脂层可以进一步包含溶剂。作为感光性树脂层包含溶剂的情况,例如可列举以下情况:当涂布包含溶剂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并使其干燥而形成感光性树脂层时,即使在干燥之后溶剂也残存于感光性树脂层中。
转印膜可以具有临时支撑体及除感光性树脂层以外的其他层,优选在与配置有感光性树脂层的临时支撑体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具有保护剥离层。并且,转印膜可以具有除上述层以外的其他层。作为其他层,例如可列举功能层及热塑性树脂层等。
转印膜能够用于在触摸面板等图像显示装置的至少一个表面形成装饰层,能够在低温下的热处理中形成锥形形状。通过转印膜而形成的装饰层的图案的线性优异。
以下,对转印膜的结构进行说明。
~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印膜的结构的一例的示意剖视图。
图1所示的转印膜10依次具有临时支撑体12、感光性树脂层14及保护膜(保护剥离层)16。在图1中,示出临时支撑体12、感光性树脂层14及保护膜16彼此相邻并层叠的方式,但转印膜并不限定于此,如后面所述,能够采用如下方式:可以在临时支撑体12与感光性树脂层14之间还具有功能层(未图示),并在感光性树脂层14与任意设置的功能层之间还具有热塑性树脂层(未图示)。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印膜10例如能够作为用于在触摸面板等图像显示装置的一个表面形成装饰层,即图案状感光性树脂固化层的转印膜而使用。
针对使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印膜10,在基材上转印感光性树脂层14而制造装饰图案的方法将在后面进行叙述。
[感光性树脂层]
转印膜具有含有前述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即,除溶剂以外的成分)的感光性树脂层。转印膜通过具有感光性树脂层,能够形成线性良好的图案。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成分及其优选方式如上所述。
从用作装饰图案时的设计性的观点考虑,转印膜中的感光性树脂层的膜厚优选为0.5μm~10.0μm,更优选为1.0μm~8.0μm,进一步优选为1.5μm~5.0μm。
[临时支撑体]
转印膜具有临时支撑体。
能够在临时支撑体的形成中使用具有挠性的材料。
作为能够用于转印膜的临时支撑体的例子,可列举环烯烃共聚物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三醋酸纤维素膜、聚苯乙烯膜、聚碳酸酯膜等树脂膜,其中,从处理性的观点考虑,尤其优选PET膜。临时支撑体可以具有作为基材的树脂膜与包覆层的层叠结构。
临时支撑体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含有氧化硅、氧化铝溶胶、铬盐、锆盐等而被着色。
能够通过日本特开2005-221726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等对临时支撑体赋予导电性,赋予了导电性的临时支撑体也优选用于本实施方式的转印膜。
[保护膜]
转印膜为了在保管时免受由于灰尘等杂质引起的污染和损伤,优选在上述感光性树脂层的表面进一步设置保护膜等。保护膜能够使用容易从感光性树脂层剥离的膜,能够适当地选自与临时支撑体相同或类似的材料的膜。作为保护膜,例如,聚烯烃膜(例如、聚丙烯(PP)膜、聚乙烯(PE)膜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硅酮纸或聚四氟乙烯膜为适宜。
并且,能够适当地使用日本特开2006-259138号公报的〔0083〕~〔0087〕及〔0093〕段中记载的保护膜。
转印膜具有含有前述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的感光性树脂层,因此可抑制层的粘性,在转印膜具有保护膜的情况下,保护膜的剥离性提高。
[功能层]
转印膜优选在临时支撑体与感光性树脂层之间具有功能层。作为功能层,例如可列举日本专利4502784号的〔0027〕段中记载的具有阻氧功能的隔氧膜。
作为隔氧膜,优选显示透氧性低、且分散或溶解于水或碱性水溶液中的隔氧膜,能够从公知的隔氧膜中适当地选择。其中,优选包含聚乙烯醇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组合的阻氧膜。
功能层的干燥厚度通常为0.2μm~5μm,优选为0.5μm~3μm,更优选为1μm~2.5μm。
[热塑性树脂层]
转印膜可以在临时支撑体与感光性树脂层之间进一步具有热塑性树脂层。作为热塑性树脂层,例如可列举日本专利第4502784号公报的〔0026〕段中记载的热塑性树脂层。
作为用于热塑性树脂层的成分,优选日本特开平5-072724号公报中记载的有机高分子物质。
若转印膜具有热塑性树脂层,则能够赋予转印膜缓冲性,并且与被转印面具有凹凸的情况等无关地能够提高转印性。
热塑性树脂层的干燥厚度通常为2μm~30μm,优选为5μm~20μm,尤其优选为7μm~16μm。
~转印膜的制造方法~
转印膜能够按照日本特开2006-259138号公报的〔0094〕~〔0098〕段中记载的固化性转印材料的制作方法来制作。
即,转印膜的制造方法包括在临时支撑体上形成感光性树脂层的工序。进而,也可以包括在临时支撑体上形成前述感光性树脂层之前,还形成功能层的工序及形成热塑性树脂层的工序中的至少一者。
当转印膜具有热塑性树脂层时,转印膜的制造方法优选在形成前述热塑性树脂层的工序之后,包括在热塑性树脂层与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层之间形成功能层的工序。
在形成具有功能层的转印膜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如下方法来制作:在临时支撑体上涂布将热塑性的有机高分子和根据需要而同时使用的添加剂溶解而得的溶解液(热塑性树脂层用涂布液),使其干燥而设置热塑性树脂层之后,在所设置的热塑性树脂层上涂布在未溶解热塑性树脂层的溶剂中添加树脂及添加剂而制备的功能层用涂布液,并使其干燥而层叠功能层,在层叠而成的功能层上再涂布利用未溶解功能层的溶剂而制备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使其干燥而形成感光性树脂层。
另外,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成分如上所述。
~转印膜的用途~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印膜能够用于形成具备装饰图案的触摸面板的装饰图案。
<装饰图案>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装饰图案是利用前述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或前述转印膜的感光性树脂层而制作的图案状的固化物。
更具体而言,装饰图案是在基材上对前述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印膜中的感光性树脂层进行转印、曝光、显影及低温下的热处理而形成的图案状的固化物。
所获得的图案状的固化物,即装饰图案相当于后述触摸面板中的装饰层。
<图案的制造方法>
在装饰用途中所赋予的装饰图案等各种图案能够通过上述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或转印膜的感光性树脂层来制作。只要是使用上述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或转印膜的方法,则可以通过任一方法制造图案,优选通过图案的制造方法来制造,所述图案的制造方法具有:利用上述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或转印膜而在基材上形成感光性树脂层的工序;对形成于基材上的感光性树脂层进行图案曝光的工序;及通过利用作为显影液的碳酸盐水溶液对经图案曝光的感光性树脂层进行显影而形成图案的工序。
此时,形成感光性树脂层的工序优选通过将转印膜的感光性树脂层转印到基材上而在基材上形成感光性树脂层的情况。并且,更优选当利用转印膜形成感光性树脂层时,将上述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印膜(装饰图案用转印膜)的感光性树脂层转印到基材上,并且,在与基材的、转印有装饰图案用转印膜的感光性树脂层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转印具有含有非感光性的树脂组合物的非感光性树脂层的转印膜的非感光性树脂层的情况。
该图案的制造方法适于制造装饰图案。
从抑制将装饰图案用转印膜的感光性树脂层转印到基材的一个面(单面)时的基材的翘曲的观点考虑,优选在与基材的、转印有装饰图案用转印膜的感光性树脂层(装饰图案)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转印的表面的背面),转印与装饰图案用转印膜不同的另一转印膜的转印层。
与装饰图案用转印膜不同的另一转印膜为了避免产生装饰图案曝光时的残渣而优选具有含有非感光性的树脂组合物的非感光性树脂层的转印膜。
转印的方法优选压合(贴合)。即,
形成感光性树脂层的工序优选包括压合转印膜的工序。
在进行压合的工序中,优选将转印膜压合在基材上,并将感光性树脂层转印到基材上而形成。压合能够使用真空层压机、自动切割层压机等公知的层压机。
作为压合的条件,能够应用通常的条件。
作为压合温度,优选80℃以上且150℃以下,更优选90℃以上且150℃以下,尤其优选100℃以上且150℃以下。
当使用例如具备橡胶辊的压合机时,压合温度是指橡胶辊的温度。
当利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印膜制作装饰图案时,进一步优选所制作的装饰图案通过以下装饰图案的制造方法而制造。
-装饰图案的制造方法-
装饰图案的制造方法优选包括将上述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印膜(装饰图案用转印膜)的感光性树脂层转印到基材上的转印工序、对转印的感光性树脂层进行曝光及显影的曝光显影工序、及在200℃以下的低温下进行热处理的热处理工序。
[基材]
基材优选使用不具有光学畸变且透明度高的材料。
从这种观点考虑,优选玻璃基材或树脂基材且透明性高的基材。
其中,从轻量且不易破损的观点考虑,优选树脂基材。作为树脂基材,具体而言,可列举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PC)、三乙酰纤维素(TAC)、环烯烃聚合物(COP)等树脂的基材。
从进一步改善显示图像的可见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基材的折射率为1.6~1.78,并且厚度为50μm~200μm。
基材可以为单层结构,也可以为2层以上的层叠结构。基材为2层以上的层叠结构时,折射率是指基材总层的折射率。
只要满足这种折射率的范围,形成基材的材料不受特别的限制。
另外,当为2层以上的层叠结构时,基材的厚度是指总层的合计厚度。
在进行转印的工序中,在基材上转印转印膜中的非感光性树脂层,所述树脂层具有上述转印膜中的感光性树脂层或含有非感光性的树脂组合物的非感光性树脂层。
在上述进行图案曝光的工序中,对转印到基材上的感光性树脂层进行图案曝光。在形成上述图案的工序中,利用显影液(优选碳酸盐水溶液)对经图案曝光的感光性树脂层进行显影。
并且,在曝光显影工序中,对转印到基材上的感光性树脂层进行图案曝光,并对未曝光部进行显影。
作为转印到基材上的感光性树脂层的曝光、显影及其他工序的例子,也能够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适当地使用日本特开2006-023696号公报的〔0035〕~〔0050〕段中记载的方法。
作为曝光的方法,具体而言可列举在转印到基材上的感光性树脂层的上方即感光性树脂层与曝光光源之间配置形成有预定图案的掩模之后,经由掩模和临时支撑体从掩模上方对感光性树脂层进行曝光的方法。
只要能够照射可固化感光性树脂层的波长区域的光(例如,365nm、405nm等),则能够适当地选择使用曝光光源。具体而言,可列举超高压汞灯、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等。作为曝光量,通常为5J/cm2~200mJ/cm2左右,优选为10J/cm2~100mJ/cm2左右。
图案曝光可以在剥离临时支撑体之后进行,也可以在剥离临时支撑体之前进行曝光,然后,剥离临时支撑体。图案曝光可以是经由图案状的掩模进行的曝光,也可以是使用激光等进行的扫描曝光(数字曝光)。
图2是表示具备装饰图案(装饰层)20的触摸面板18的一例的概略俯视图。在图2中,以黑色表示的区域表示装饰层20的形成区域。触摸面板18具备如图2所示的形状的装饰层20,从而能够隐藏配置在触摸面板18的主体上的配线。
在装饰图案的制造方法中显影是通过显影液显影去除经图案曝光的感光性树脂层中的未曝光部而形成图案状的固化物的狭义上的显影工序。
显影能够利用显影液来进行。作为显影液并无特别的限制,能够使用在日本特开平5-072724号公报中记载的显影液等公知的显影液。另外,显影液优选能够溶解未曝光的感光性树脂层的显影液,例如优选以0.05mol/L~5mol/L的浓度包含pKa=7~13的化合物(例如碳酸钠等碳酸盐、氢氧化钾等氢氧化物)的显影液。更具体而言,可列举碳酸钠水溶液、氢氧化钾水溶液等。
在显影液中还可以少量添加具有与水的混合性的有机溶剂。作为具有与水的混和性的有机溶剂,能够列举甲醇、乙醇、2-丙醇、1-丙醇、丁醇、二丙酮醇、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正丁基醚、苯甲醇、丙酮、甲乙酮、环己酮、ε-己内酯、γ-丁内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六甲基膦酰胺、乳酸乙酯、乳酸甲酯、ε-己内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等。有机溶剂的浓度优选为0.1质量%~30质量%。
并且,显影液中还能够添加公知的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优选为0.01质量%~10质量%。
作为上述显影方式,可以是旋覆浸没式显影、喷淋显影、喷淋显影+旋涂显影、浸渍显影等中的任一方式。在此,若对喷淋显影进行说明,则通过喷淋对曝光后的感光性树脂层喷附显影液而去除未固化部分,从而能够形成图案状的固化物。并且,优选在显影之后,通过喷淋而喷附清洗剂等,并且用刷子等进行擦拭的同时去除显影残渣。显影液的液体温度优选为20℃~40℃,并且显影液的pH优选为8~13。
[低温下的热处理]
在装饰图案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对感光性树脂层进行显影之后,在200℃以下的低温下进行热处理。能够在通过热处理进行上述显影之后,使倒锥形形状的固化物变形为锥形形状。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能够在200℃以下的低温区域产生热下垂。
若显影工序后的固化物为倒锥形形状,则容易产生图案边缘的缺陷,图案的线性差,因此不优选,但是可以通过上述热下垂形成锥形形状而解决上述问题。
热处理的温度优选为200℃以下,更优选为140℃~160℃,进一步优选为140℃~150℃。
热处理的时间优选为1分钟~60分钟,更优选为10分钟~6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20分钟~50分钟。
通过在这种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在基材上预先形成电极图案、迂回布线、遮光性导电膜及外涂层等其它部件之后形成装饰图案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对其它部件的不良影响。
<触摸面板>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具备前述装饰图案(装饰层)。装饰图案优选配置在触摸面板的最表面。
对具备装饰层的触摸面板并无特别限制,根据目的能够适当地选择。例如可列举表面型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投影型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电阻膜式触摸面板等。关于详细内容,作为电阻膜式触摸面板及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在后面进行叙述。
另外,触摸面板包括所谓的触摸传感器及触控板。触摸面板中的触摸面板传感器电极部的层结构可以是贴合2片透明电极的贴合方式、在1片基板的两面具备透明电极的方式、单面跨接或通孔方式或单面层叠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并且,与DC(direct current:直流电)驱动相比,投影型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更优选AC(alternating current:交流电)驱动,更优选对电极的电压施加时间较少的驱动方式。
[电阻膜式触摸面板]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阻膜式触摸面板是包含前述装饰图案的电阻膜式触摸面板。
电阻膜式触摸面板包含如下基本结构:具有导电性膜的上下一对基板的导电性膜彼此以对置的方式经由间隔物配置。另外,电阻膜式触摸面板的结构是公知的,能够无任何限制地适用公知技术。
[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是包含前述装饰图案的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
作为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的方式,可以列举表面型静电电容式、投影型静电电容式等。投影型的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包含如下基本结构:X轴电极(以下,也称为X电极)和与X轴电极正交的Y轴电极(以下,也称为Y电极)经由绝缘体配置。作为更具体的方式,可以列举X电极及Y电极形成于1片基板上的各面的方式、在1片基板上依次形成X电极、绝缘体层、Y电极的方式、在1片基板上形成X电极,并在另一片基板上形成Y电极的方式(在该方式中,贴合2片基板的结构成为上述基本结构)等。另外,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的结构是公知的,本发明中能够无任何限制地适用公知技术。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示的材料、使用量、比例、处理内容、处理步骤等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则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以下所示的具体例。
并且,若无特别说明,“份”为质量基准。
并且,表1及表2中的“-”是指不含有相应的成分。
(实施例1)
<感光性树脂层形成用组合物的制备>
按照下述表1中记载的配方搅拌混合这些成分,从而制备了感光性树脂层形成用组合物(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表1中记载的化合物的详细内容为如下所示。
-颜料分散液-
·以下所示的黑色颜料分散液……180.9份-单体-
·A-NOD-N……3.40份
(Shin-Nakamura Chemical Co.,Ltd.、2官能、分子量226)
·A-DCP……10.2份
(Shin-Nakamura Chemical Co.,Ltd.、2官能、分子量304)
·8UX-015A……6.80份
(Taisei Fine Chemical Co.,Ltd.、15官能)
·A-DPH……2.27份
(Shin-Nakamura Chemical Co.,Ltd.、6官能、分子量578)
-粘合剂-
·聚合物1……141.2份
(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质量基准共聚比:70/30、重均分子量(Mw)=5000、固体成分量=40.5质量%)
-聚合引发剂-
·OXE-02……4.05份(相对于组合物中的总固体成分量为3.0质量%)
(BASF公司、IRGACURE(注册商标)OXE 02、乙酮,1-[9-乙基-6-(2-甲基苯甲酰基)-9H-咔唑-3-基]-,1-(0-乙酰肟))
-溶剂-
·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246.8份
(MMPG-Ac)
·甲基乙基酮……404.2份
(MEK)
-表面活性剂-
·F-784-F……0.26份
(DIC CORPORATION、MEGAFACE(注册商标)F-784-F)
--黑色颜料分散液的制备--
以成为以下的黑色颜料分散液的组成的方式混合炭黑、分散剂、聚合物及溶剂,利用3根辊和珠磨机进行分散处理,而获得了黑色颜料分散液。另外,黑色颜料的粒径为163nm。
~黑色颜料分散液的组成~
·根据日本专利5320652号公报〔0036〕~〔0042〕段中的记载而制作的树脂包覆炭黑……13.1质量%
·分散剂1(下述结构)……0.65质量%
·聚合物……6.72质量%
(苯甲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72/28摩尔比的无规共聚物、重均分子量3.7万)
·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79.53质量%
[化1]
(实施例2~实施例29、比较例1~比较例3)
在实施例1中,如下述表1及表2所示那样改变感光性树脂形成用组合物的配方,除此以外,以相同的方式制备了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感光性树脂形成用组合物(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转印膜的制作>
在厚度为75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临时支撑体上,使用狭缝状喷嘴涂布由下述配方H1构成的热塑性(非感光性)树脂层用涂布液并使其干燥,而形成热塑性(非感光性)树脂层。
接着,将由下述配方P1构成的功能层用涂布液涂布于热塑性(非感光性)树脂层上并使其干燥而获得了功能层。进而,将前述感光性树脂形成用组合物涂布于功能层上并使其干燥而获得了感光性树脂层。
由上述方法,在临时支撑体上设置干燥膜厚为15.1μm的热塑性(非感光性)树脂层、干燥膜厚为1.6μm的功能层及干燥膜厚为2.0μm的感光性树脂层,最后在感光性树脂层的表面压接了保护膜(厚度12μm的聚丙烯膜)。如此分别制作了具有感光性树脂层和保护膜的转印膜,所述感光性树脂层包含临时支撑体、热塑性(非感光性)树脂层、功能层(阻氧膜)及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热塑性(非感光性)树脂层用涂布液:配方H1~
·甲醇……11.1份
·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6.36份
·甲基乙基酮……52.4份
·甲基丙烯酸甲酯/2-丙烯酸乙基己酯/苯甲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5.83份
(共聚物组成比(摩尔比)=55/11.7/4.5/28.8、重均分子量=10万、玻璃化转变温度(Tg)≈70℃)
·苯乙烯/丙烯酸的共聚物……13.6份
(共聚物组成比(摩尔比)=63/37、重均分子量=1万、Tg≈100℃)
·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9.1份
(Shin-Nakamura Chemical Co.,Ltd.)
·氟系表面活性剂……0.54份
(固体成分量30质量%的甲基乙基酮溶液、DIC CORPORATION、MEGAFACE(注册商标)F780F)
~功能层用涂布液:配方P1~
·PVA205……32.2份
(聚乙烯醇、KURARAY CO.,LTD.制、皂化度=88%、聚合度550)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14.9份
(ISB CORPORATION.制、K-30)
·蒸馏水……524份
·甲醇……429份
<评价>
对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使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而制作的转印膜及使用转印膜而制作的装饰图案进行了各种评价。评价结果示于下述表1及表2。
~装饰图案的制作~
将与上述制作的各实施例及比较例对应的转印膜的保护膜剥离,并且使其重叠以使转印膜的感光性树脂层与基材(厚度200μm的无色聚酯膜)接触,从而作为具有2.0μm的感光性树脂层的层叠体。
在配置在与重叠于基材上的感光性树脂层的基材相反的一侧的临时支撑体上载置掩模,并从掩模的上方通过金属卤化物灯对感光性树脂层进行了曝光。曝光后,剥离临时支撑体,并将经曝光的感光性树脂层浸渍到1%碳酸钠水溶液中并进行显影。
然后,通过在烘箱中145℃下加热30分钟并在低温下进行热处理,而获得了框状的装饰图案(装饰层)。
-热下垂-
在上述获得的各装饰图案中,切割框状的装饰层的内侧部分而制作切片,并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观察,由此测定基材与装饰层的端部所成的角的角度(图3中的θ)并通过以下评价基准进行了评价。另外,基材与装饰层的端部所成的角小于90°是表示装饰层为锥形形状,并且是指在低温下的热处理中形成了锥形形状。基材与装饰层的端部所成的角超过90°是表示装饰层为倒锥形形状。图3是说明基材22与装饰层21的端部所成的角的角度(θ)的图。
在以下评价基准中,A~C为实用范围。
<评价基准>
A:基材与装饰层的端部所成的角为30°以上且小于50°。
B:基材与装饰层的端部所成的角为50°以上且小于70°。
C:基材与装饰层的端部所成的角为70°以上且小于90°。
D:基材与装饰层的端部所成的角为90°以上。
-线性-
在上述获得的各装饰图案(装饰层)中,使用激光显微镜(VK-9500,KEY ENCECORPORATION;物镜50倍)观察框状的装饰层的内侧部分,求出视野内的图案边缘位置中最鼓起的部位(凸出部)与最收缩的部位(凹陷部)之间的差的绝对值,针对5个部位求出该凸出部与凹陷部之差的绝对值,并计算观察到的5个部位的平均值,将计算出的值作为边缘粗糙度通过以下评价基准进行了评价。另外,边缘粗糙度的值越小,则越显示装饰层的轮廓锐利,因此优选。在以下的评价基准中,A、B及C为实用范围,优选为A或B,更优选为A。
<评价基准>
A:边缘粗糙度小于2μm。
B:边缘粗糙度为2μm以上且小于5μm。
C:边缘粗糙度为5μm以上且小于10μm。
D:边缘粗糙度为10μm以上。
-显影残渣-
将上述获得的各转印膜的保护膜剥离,并且使其重叠以使转印膜的感光性树脂层与基材(厚度200μm的无色聚酯膜)接触,从而作为具有2.0μm的感光性树脂层的层叠体。在配置在与重叠于基材上的感光性树脂层的基材相反的一侧的临时支撑体上载置掩模(线&空间的细线图案掩模),并通过金属卤化物灯从掩模的上方对感光性树脂层进行了曝光。曝光后,剥离临时支撑体,并利用喷淋显影机在液体温度30℃的1%碳酸钠水溶液中对经曝光的感光性树脂层进行45秒钟的显影,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此时的细线图案外部(未固化部)中有无感光性树脂层的残渣,并根据以下评价基准进行了评价。另外,在以下评价基准中,A~C为实用范围。
<评价基准>
A:完全没有观察到残渣。
B:在一部分观察到残渣。
C:沿着端部观察到残渣。
D:在整个表面观察到残渣。
-保护膜剥离性-
观察剥离上述获得的各转印膜的保护膜时的剥离方式,并根据以下评价基准进行了评价。另外,在以下的评价基准中,A~C为实用范围。
<评价基准>
A:在剥离保护膜时,能够无声地只剥离保护膜。
B:在剥离保护膜时,尽管稍微有声音,但能够只剥离保护膜。
C:在剥离保护膜时,尽管有较大声音,但能够只剥离保护膜。
D:在剥离保护膜后,感光性树脂层残留在保护膜。
(实施例30)
在实施例2中,在转印具有感光性树脂层的转印膜时,在与基材的转印感光性树脂层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同时转印具有含有下述非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非感光性树脂层的转印膜的非感光性树脂层,除此以外,通过进行与实施例2相同处理而形成装饰图案(装饰层),并进行了与实施例2相同的评价。将评价结果示于表2。
<具有非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转印膜>
利用狭缝状喷嘴,通过上述方法以干燥膜厚15.1μm将由上述配方H1构成的热塑性(非感光性)树脂层用涂布液涂布到厚度75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临时支撑体上,并使其干燥而设置热塑性(非感光性)树脂层,最后在热塑性树脂层的表面压接保护膜(厚度12μm的聚丙烯膜)。
这样,制作了具有临时支撑体、热塑性(非感光性)树脂层及保护膜的转印膜。
(实施例31~35)
在实施例1中,如下述表3所示那样改变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配方,除此以外,以相同的方式制备了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实施例36~38)
在实施例31中,将临时支撑体从厚度75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分别改变为厚度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Cosmo Shine A4100、TOYOBO CO.,LTD.制)、厚度38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lumirror38QS63、TORAY INDUSTRIES,INC.制)、厚度16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lumirror16Q S62、TORAY INDUSTRIES,INC.制),除此以外,以相同的方式制作了实施例36~38的转印膜。
并且,将通过下述制作的厚度31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用作临时支撑体,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31相同的方式制作了实施例39的转印膜。
~实施例39用临时支撑体的制作~
实施例39中所使用的临时支撑体通过以以下的方法在用作基材的聚酯膜的单面涂布包覆层形成用的涂布液并拉伸而获得。
(挤出成型)
将日本专利5575671号公报中记载的钛化合物作为聚合催化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颗粒干燥为含水率50ppm以下之后,投入到直径30mm的单螺杆混炼挤出机的料斗中,在280℃下熔融而挤出。使该熔融体(熔体)通过过滤器(孔径3μm)之后,从模具挤出到25℃的冷却辊上,获得了未拉伸膜。另外,所挤出的熔体利用静电施加法粘附到冷却辊上。
(拉伸·涂布)
通过上述方法挤出到冷却辊上,对已固化的未拉伸膜通过以下方法依次实施双轴拉伸,获得了具有厚度30μm的基材(聚酯膜)和厚度50nm的包覆层的临时支撑体。
(a)纵向拉伸
将未拉伸膜通过圆周速度不同的2对夹持辊之间,沿纵向(搬送方向)进行拉伸。另外,将预热温度设为75℃,拉伸温度设为90℃,拉伸倍率设为3.4倍,拉伸速度设为1300%/秒来实施。
(b)涂布
以成为5.6g/m2的方式利用棒式涂布机将下述包覆层形成用的涂布液涂布于纵向拉伸后的膜上。
(c)横向拉伸
对进行了纵向拉伸和涂布的膜,使用拉幅机在下述条件下进行横向拉伸。
-条件-
预热温度:110℃
拉伸温度:120℃
拉伸倍率:4.2倍
拉伸速度:50%/秒
(热定型·热松弛)
接着,将结束纵向拉伸及横向拉伸后的拉伸膜在下述条件下进行热定型。进而,在热定型后,收缩拉幅机拉幅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热松弛。
-热定型条件-
热定型温度:227℃
热定型时间:6秒
-热松弛条件-
热松弛温度:190℃
热松弛率:4%
(卷取)
在热定型及热松弛之后,将两端剪下,对端部以宽10mm进行挤出加工(压纹)后,以40kg/m的张力进行卷取。另外,宽度为1.5m,卷长为6300m。将所获得的膜卷作为实施例1的临时支撑体。
所获得的临时支撑体的基材,在雾度:0.3、150℃下加热30分钟引起的热收缩率为MD:1.0%、TD:0.2%。
<包覆层形成用的涂布液>
以下述所示的配合混合各成分,获得了包覆层形成用的涂布液。制备该涂布液之后直到涂布为止实施了通过6μm过滤器(F20、MAHLE Filter Systems Japan Corporation制)的过滤及膜脱气(2x6radial flow SuperPhobic、Polypore International,Inc.制)。
·丙烯酸聚合物(AS-563A、DAICEL FINECHEM LTD.制、固体成分27.5质量%)167份
·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NAROACTY CL95、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固体成分100质量%)0.7份
·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RAPISOL A-90、NOF CORPORATION制、固体成分1质量%水稀释)55.7份
·巴西棕榈蜡分散物(Cellulose524、CHUKYO YUSHI CO.,LTD.制、固体成分30质量%)7份
·碳化二亚胺化合物(CARBODILITE V-02-L2、Nisshinbo Holdings Inc.制、固体成分10质量%水稀释)20.9份
·消光剂(SNOWTEX XL、Nissan Chemical Corporation制、固体成分40质量%)2.8份
·消光剂(AEROSIL OX50、NIPPON AEROSIL CO.,LTD.制、固体成分10质量%、水分散、中值粒径0.2μm)2.95份
·水743份
[表3]
※M/B比表示聚合性单体的含有质量与粘合剂的含有质量之比。
表1~表3所示的各成分的详细内容为如下。
·蓝色颜料分散液:SANYO COLOR WORKS,Ltd.、商品名SF BLUE GC1679、固体成分量=17.0质量%
·聚合物2:粘合剂、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质量基准共聚比=70/30、重均分子量=12000、固体成分量=40.5质量%
·聚合物3:粘合剂、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质量基准共聚比=70/30、重均分子量=18000、固体成分量=40.5质量%
·聚合物4:粘合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质量基准共聚比=70/30、重均分子量=12000、固体成分量=40.5质量%
·聚合物5:粘合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质量基准共聚比=70/30、重均分子量=18000、固体成分量=40.5质量%
·聚合物6:粘合剂、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共聚物、质量基准共聚比=51.5/26.5/2/20、重均分子量=18000、固体成分量=36质量%
·聚合物7:粘合剂、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质量基准共聚比=70/30、重均分子量=3000、固体成分量=40.5质量%
·聚合物8:粘合剂、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质量基准共聚比=70/30、重均分子量=30000、固体成分量=40.5质量%
·吩噻嗪:阻聚剂、Wako Pure Chemical Industries,Ltd.
-表面活性剂-
·F-551(DIC CORPORATION、MEGAFACE(注册商标)F-551)
·F-780-F(DIC CORPORATION、MEGAFACE(注册商标)F-780-F)
·F-555(DIC CORPORATION、MEGAFACE(注册商标)F-555)
·F-556(DIC CORPORATION、MEGAFACE(注册商标)F-556)
由表1~表3的结果可知,使用了实施例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转印膜的热下垂及线性的评价结果均良好。由此可知,使用了实施例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转印膜能够在低温下的热处理中形成锥形形状,并能够形成线性良好的图案。
由表2可知,比较例1中,粘合剂的重均分子量小于4000,因此线性及保护膜剥离性的评价结果差。并且,可知比较例2中,粘合剂的重均分子量超过25000,因此热下垂及显影残渣的评价结果差。由此可知,若粘合剂的重均分子量脱离4000~25000的范围,则无法兼顾在低温下的热处理中锥形形状的形成和线性良好的图案的形成。
可知,比较例3中,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9质量%以上,因此热处理及显影残渣的评价结果差。由此可知,若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9质量%以上,则无法在低温下的热处理中形成锥形形状。
2016年5月3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109312、2017年1月1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005400、及2017年4月1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077523的公开的整体内容作为参考而引入到本说明书中。
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全部文献、专利申请及技术标准,与具体且分别地记载将各个文献、专利申请及技术标准通过参考而引入的情况相同程度地,通过参考而引入本说明书中。

Claims (19)

1.一种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含有重均分子量4000~25000的粘合剂、相对于组合物的总固体成分量大于0质量%且小于9质量%的聚合引发剂、聚合性单体及颜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
所述颜料为黑色颜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
所述聚合性单体的含有质量与所述粘合剂的含有质量之比为0.10~0.5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
所述聚合性单体的含有质量与所述粘合剂的含有质量之比为0.32~0.4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
所述聚合性单体包含2官能的聚合性单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
2官能的聚合性单体的质量相对于聚合性单体的总质量的比率为50质量%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
所述聚合性单体的分子量为500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
所述粘合剂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18000。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
相对于组合物的总固体成分量,所述聚合引发剂的含量大于0质量%且小于4质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还含有阻聚剂,相对于组合物的总固体成分量,所述阻聚剂的含量为0.1质量%~0.9质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
相对于组合物的总固体成分量,所述颜料的含量为20质量%~45质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用于形成具备装饰图案的触摸面板的所述装饰图案。
13.一种转印膜,其具有临时支撑体及含有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的感光性树脂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印膜,其在所述临时支撑体与所述感光性树脂层之间还具有功能层。
15.一种装饰图案,其为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图案状的固化物、或为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转印膜的感光性树脂层的图案状的固化物。
16.一种触摸面板,其具备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饰图案。
17.一种图案的制造方法,其具有:
利用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或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转印膜,在基材上形成感光性树脂层的工序;
对形成于所述基材上的所述感光性树脂层进行图案曝光的工序;及
通过利用作为显影液的碳酸盐水溶液对经图案曝光的所述感光性树脂层进行显影而形成图案的工序。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案的制造方法,其中,
形成所述感光性树脂层的工序通过将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转印膜的感光性树脂层转印到所述基材上,从而在所述基材上形成所述感光性树脂层。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图案的制造方法,其中,
形成所述感光性树脂层的工序将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转印膜的感光性树脂层转印到所述基材上,并且,在所述基材的、与转印有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转印膜的感光性树脂层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转印具有含有非感光性的树脂组合物的非感光性树脂层的转印膜的所述非感光性树脂层。
CN201780030945.XA 2016-05-31 2017-05-18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转印膜、装饰图案、触摸面板及图案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91547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09312 2016-05-31
JP2016109312 2016-05-31
JP2017005400 2017-01-16
JP2017-005400 2017-01-16
JP2017-077523 2017-04-10
JP2017077523 2017-04-10
PCT/JP2017/018741 WO2017208849A1 (ja) 2016-05-31 2017-05-18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転写フィルム、加飾パターン、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パターン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4774A true CN109154774A (zh) 2019-01-04
CN109154774B CN109154774B (zh) 2022-05-13

Family

ID=60477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0945.XA Active CN109154774B (zh) 2016-05-31 2017-05-18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转印膜、装饰图案、触摸面板及图案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094693A1 (zh)
JP (2) JP6840141B2 (zh)
CN (1) CN109154774B (zh)
WO (1) WO20172088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064160A (ja) * 2018-10-16 2020-04-2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部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7270061B2 (ja) * 2019-03-29 2023-05-09 東友ファインケム株式会社 デコフィルム、これを有するウィンドウフィルムと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1187279A1 (ja) * 2020-03-19 2021-09-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感光性転写材料、樹脂パターンの製造方法、回路配線の製造方法、及び感光性転写材料用仮支持体
JPWO2021199996A1 (zh) * 2020-03-30 2021-10-07
JPWO2022138468A1 (zh) * 2020-12-25 2022-06-30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40413A1 (ja) * 2009-09-29 2011-04-0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フォトスペーサ用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樹脂転写材料、フォトスペー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用基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5028125A (ja) * 2013-06-28 2015-02-12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黒色組成物および黒色塗膜
JP2015125710A (ja) * 2013-12-27 2015-07-06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黒色組成物、黒色塗膜、および積層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07221B2 (ja) * 1995-07-03 2007-04-18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用ブラックマトリックス及びブラックマトリックス用レジスト組成物
JP4526964B2 (ja) * 2005-01-27 2010-08-18 旭化成イー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光重合性樹脂積層体、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ブラックマトリックス付きガラス基板、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KR101002734B1 (ko) * 2007-09-06 2010-12-21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컬러필터용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컬러필터
JP2010282002A (ja) * 2009-06-04 2010-12-16 Hitachi Chem Co Ltd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感光性フィルム
CN104246611B (zh) * 2012-03-30 2018-12-0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黑色树脂膜、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及它们的制造方法及具备其的图像显示装置
KR102092659B1 (ko) * 2012-06-12 2020-03-24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아데카 감광성 조성물
JP2014048607A (ja) * 2012-09-04 2014-03-17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TWI514072B (zh) * 2013-08-09 2015-12-21 Cheil Ind Inc 光敏樹脂組合物和使用其的光阻擋層
CN108027565A (zh) * 2015-09-30 2018-05-11 东丽株式会社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固化膜、触摸面板及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40413A1 (ja) * 2009-09-29 2011-04-0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フォトスペーサ用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樹脂転写材料、フォトスペー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用基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5028125A (ja) * 2013-06-28 2015-02-12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黒色組成物および黒色塗膜
JP2015125710A (ja) * 2013-12-27 2015-07-06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黒色組成物、黒色塗膜、および積層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094693A1 (en) 2019-03-28
JP2021047421A (ja) 2021-03-25
JP6840141B2 (ja) 2021-03-10
JP7007447B2 (ja) 2022-02-10
JPWO2017208849A1 (ja) 2019-01-10
CN109154774B (zh) 2022-05-13
WO2017208849A1 (ja) 2017-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54774A (zh)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转印膜、装饰图案、触摸面板及图案的制造方法
US10336043B2 (en) Transfer film, transparent laminate, method for producing transparent laminate, capacitive input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09073970B (zh) 转印膜、装饰图案及触摸面板
JP5857013B2 (ja) 加飾材付き基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タッチパネルならびに情報表示装置
WO2016063962A1 (ja) 転写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積層体の製造方法、静電容量型入力装置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TW201543300A (zh) 感光性積層體、轉印材料、圖案化感光性積層體及其製造方法、觸控面板及圖像顯示裝置
JP2016181083A (ja) 転写フィルム、静電容量型入力装置の電極用保護膜、積層体、積層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静電容量型入力装置
US20190086801A1 (en) Photosensitive resin composition, transfer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pattern, decorative pattern, and touch panel
CN108351716A (zh) 转印薄膜、膜传感器的制造方法、膜传感器、前面板一体型传感器及图像显示装置
TWI658939B (zh) 積層材料的製造方法、積層材料、透明積層體的製造方法、透明積層體、靜電電容型輸入裝置及圖像顯示裝置
TW201419085A (zh) 帶有裝飾材或透明保護層的基材、以及它們的製造方法、觸控面板及行動裝置
US11500286B2 (en) Photosensitive resin composition, transfer film, decorative pattern, and touch panel
KR101608291B1 (ko) 광경화성 수지층이 형성된 기판과 그 형성 방법, 정전용량형 입력 장치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JP2016034722A (ja) 転写フィルム、透明積層体および静電容量型入力装置
JP6630222B2 (ja) 転写フィルム、加飾材料、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加飾材料の製造方法
TW202302348A (zh) 轉印薄膜及導體圖案之製造方法
JP2020073326A (ja) 転写フィルムおよび透明積層体、それらの製造方法、静電容量型入力装置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WO2014203707A1 (ja) 加飾材パターン付き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加飾材形成用積層材料ならびに加飾材パターン含有加飾材形成用積層材料
JP2009223043A (ja) 多層材料、樹脂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基板、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