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36112A - 一种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36112A
CN109136112A CN201811203075.4A CN201811203075A CN109136112A CN 109136112 A CN109136112 A CN 109136112A CN 201811203075 A CN201811203075 A CN 201811203075A CN 109136112 A CN109136112 A CN 1091361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cordycepin
content
fermentation
mycel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0307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36112B (zh
Inventor
邵颖
陈安徽
商学兵
巫永华
秦杰
张爱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YI XINB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120307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361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36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361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361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361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14Fungi; Culture media there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蛹虫草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本发明所述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的方法,利用荸荠粉作为发酵培养原料的营养物质,有效对蛹虫草发酵过程中虫草素的进行诱导;并通过添加氨基酸诱导剂,有效诱导并提高了虫草素的含量;同时在菌丝体发酵过程中辅以特定光暗比的光照诱导,进一步利用物理诱导方式增强了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的积累,有效提高了虫草素的含量。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蛹虫草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蛹虫草(Cordycepsmilitaris(L.)Link)又名北冬虫夏草,隶属于真菌门(Eumycota)、子囊菌门(Ascomycota)、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ia)、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肉座菌亚纲(Hypocreomycetidae)、肉座菌目(Hypocreales)、虫草科(Cordycipitaceae)、虫草属(Cordyceps)的模式种。蛹虫草通常与冬虫夏草具有相似的生物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麦角甾醇、氨基酸、核苷类物质等,蛹虫草的功效也与冬虫夏草相似,是冬虫夏草的良好代用品,且虫草素含量也高于冬虫夏草。踊虫草是一种天然资源,呈现出世界性分布,但数量很少,多数依靠人工栽种培植。
虫草素(cordycepin)又称虫草菌素,即3′-脱氧腺苷(3′-deoxyadenosine),1950年,由德国科学家Cunningham观察到被蛹虫草寄生的昆虫组织不易腐烂,进而分离出,是第一个从真菌中分离出来的核苷类抗菌素。虫草素是由子座(即草部分,又称子实体)与菌核(即昆虫的尸体部分)两部分组成的复合体,多感染鳞翅目昆虫的蛹。
虫草素一种天然来源的药物,具有中医医理中冬虫夏草一样的阴阳同补和双向调节人体平衡的功能,包括抗肿瘤、免疫调节、抑菌抗炎、抗血管平滑肌等作用,具有很高的保健和药用研究价值。研究表明,虫草素在护肝、保肾、润肺方面由于成分更纯效果更好,而且虫草素能够大补气血,能消除现在不能治愈的痛经、偏头痛、颈椎增生等疾病。从西医医理角度看虫草素具有抗肿瘤、抗衰老、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改善新陈代谢、清除自由基等多种药理作用,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目前虫草素的研究现正成为药物化学、抗衰老、美容、保健品领域中一个极其活跃的领域,而如何有效提高虫草尤其是蛹虫草中虫草素的含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包括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液体菌种培养、在菌丝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菌丝体培养的步骤;
所述菌丝体培养的步骤包括在菌丝体发酵培养过程中进行光照诱导培养的步骤,控制光周期光暗比为L4-6:D18-20,控制光照强度均为5000-8000lx。
优选的,所述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所述菌丝体培养的步骤中,控制光照强度以300-500lx/天的幅度增加。
所述菌丝体发酵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玉米浆0.8-2%、荸荠粉1-1.5%、豆饼粉0.2-0.4%、酵母提取物0.2-4%、维生素B1 0.05-0.08%、氨基酸螯合钴0.06-0.1%、醋酸铵0.02-0.03%,自然pH值。
优选的,所述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所述菌丝体发酵培养基还包括0.01-0.02%的氨基酸诱导剂。
具体的,所述氨基酸诱导剂包括L-精氨酸-L-谷氨酸盐和/或L-精氨酸-L-焦谷氨酸盐。
优选的,所述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所述菌丝体培养步骤的发酵条件包括:控制发酵温度22-28℃,搅拌转速120-150rpm,通风量1-1.2m3/h。
具体的,所述液体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葡萄糖2-6%、荸荠粉1-2%、蛋白胨1-3%、MgSO4·7H2O 0.05%、KH2PO4 0.05%,自然pH值。
优选的,所述液体菌种培养的条件包括:控制发酵温度20-25℃,搅拌转速150-180rpm。
优选的,所述固体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葡萄糖2-4%、荸荠粉0.5-1%、蛋白胨0.5-1%、酵母提取物0.5-1%、MgSO4·7H2O 0.05%、KH2PO4 0.05%,琼脂粉1.5-2%,自然pH。
优选的,所述菌种活化步骤的条件包括:于15-30℃进行避光培养5-10天。
本发明所述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的方法,利用荸荠粉作为发酵培养原料的营养物质,有效对蛹虫草发酵过程中虫草素的进行诱导;并通过添加氨基酸诱导剂,有效诱导并提高了虫草素的含量;同时在菌丝体发酵过程中辅以特定光暗比的光照诱导,进一步利用物理诱导方式增强了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的积累,有效提高了虫草素的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选用的培育蛹虫草的菌株为现有技术常规已知菌株即可,本发明方案通过对各级发酵培养基的筛选,有助于提高虫草素的含量。下述实施例选用的所述蛹虫草菌株具体为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菌株“大孢子头北虫草09-888”(购自于辽宁锦州市亚泰微生物研究所)。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的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包括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液体菌种培养、在菌丝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菌丝体培养的步骤。
本实施例所述固体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葡萄糖20g、荸荠粉10g、蛋白胨5g、酵母提取物10g、MgSO4·7H2O 0.5g、KH2PO4 0.5g,琼脂粉20g,加1L水混合配制,自然pH,121℃灭菌20min后,分装于试管中,将蛹虫草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入试管斜面,于15℃进行避光培养8-10天。
本实施例所述液体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按照葡萄糖2%、荸荠粉2%、蛋白胨1%、MgSO4·7H2O 0.05%、KH2PO4 0.05%的含量进行种子液配比,配制种子液体培养基5L,自然pH,分装于500mL三角瓶内,每瓶装液量100mL,封口后于121℃灭菌20min,取出培养基自然冷却至室温。无菌条件下,将所述固体培养基中保存的菌种接种一环至所述液体培养基中,于20-25℃,控制搅拌转速150rpm,摇瓶培养3-5天。
本实施例所述菌丝体发酵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玉米浆0.8%、荸荠粉1.5%、豆饼粉0.2%、酵母提取物4%、维生素B1 0.05%、氨基酸螯合钴0.1%、醋酸铵0.02%,自然pH值,配制上述发酵液4.5L,装入发酵罐,于121℃灭菌20min,取出培养基自然冷却至室温。无菌条件下,按照10%的接种量接入上述液体培养基,控制发酵温度22℃,搅拌转速150rpm,通风量1m3/h,进行发酵培养。整个发酵培养过程中,还同时对发酵罐进行光照诱导培养,控制光周期光暗比为L4:D20,控制光照强度为5000lx,发酵至菌丝体收得率达到1.2-1.8%,放罐收获。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述的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包括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液体菌种培养、在菌丝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菌丝体培养的步骤。
本实施例所述固体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葡萄糖40g、荸荠粉5g、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MgSO4·7H2O 0.5g、KH2PO4 0.5g,琼脂粉20g,加1L水混合配制,自然pH,121℃灭菌20min后,分装于试管中,将蛹虫草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入试管斜面,于30℃进行避光培养5-6天。
本实施例所述液体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按照葡萄糖6%、荸荠粉1%、蛋白胨3%、MgSO4·7H2O 0.05%、KH2PO4 0.05%的含量进行种子液配比,配制种子液体培养基5L,自然pH,分装于500mL三角瓶内,每瓶装液量100mL,封口后于121℃灭菌20min,取出培养基自然冷却至室温。无菌条件下,将所述固体培养基中保存的菌种接种一环至所述液体培养基中,于20-25℃,控制搅拌转速180rpm,摇瓶培养3-5天。
本实施例所述菌丝体发酵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玉米浆2%、荸荠粉1%、豆饼粉0.4%、酵母提取物0.2%、维生素B1 0.08%、氨基酸螯合钴0.06%、醋酸铵0.03%,自然pH值,配制上述发酵液4.5L,装入发酵罐,于121℃灭菌20min,取出培养基自然冷却至室温。无菌条件下,按照10%的接种量接入上述液体培养基,控制发酵温度28℃,搅拌转速120rpm,通风量1.2m3/h,进行发酵培养。整个发酵培养过程中,还同时对发酵罐进行光照诱导培养,控制光周期光暗比为L6:D18,控制光照强度为8000lx,发酵至菌丝体收得率达到1.2-1.8%,放罐收获。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述的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包括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液体菌种培养、在菌丝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菌丝体培养的步骤。
本实施例所述固体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葡萄糖30g、荸荠粉8g、蛋白胨8g、酵母提取物8g、MgSO4·7H2O 0.5g、KH2PO4 0.5g,琼脂粉20g,加1L水混合配制,自然pH,121℃灭菌20min后,分装于试管中,将蛹虫草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入试管斜面,于22℃进行避光培养6-8天。
本实施例所述液体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按照葡萄糖4%、荸荠粉1.5%、蛋白胨2%、MgSO4·7H2O 0.05%、KH2PO4 0.05%的含量进行种子液配比,配制种子液体培养基5L,自然pH,分装于500mL三角瓶内,每瓶装液量100mL,封口后于121℃灭菌20min,取出培养基自然冷却至室温。无菌条件下,将所述固体培养基中保存的菌种接种一环至所述液体培养基中,于22℃,控制搅拌转速160rpm,摇瓶培养3-5天。
本实施例所述菌丝体发酵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玉米浆1.5%、荸荠粉1.2%、豆饼粉0.3%、酵母提取物2%、维生素B1 0.06%、氨基酸螯合钴0.08%、醋酸铵0.025%,自然pH值,配制上述发酵液4.5L,装入发酵罐,于121℃灭菌20min,取出培养基自然冷却至室温。无菌条件下,按照10%的接种量接入上述液体培养基,控制发酵温度25℃,搅拌转速135rpm,通风量1.1m3/h,进行发酵培养。整个发酵培养过程中,还同时对发酵罐进行光照诱导培养,控制光周期光暗比为L5:D19,控制光照强度为6500lx,发酵至菌丝体收得率达到1.2-1.8%,放罐收获。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所述的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包括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液体菌种培养、在菌丝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菌丝体培养的步骤。
本实施例所述固体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葡萄糖30g、荸荠粉8g、蛋白胨8g、酵母提取物8g、MgSO4·7H2O 0.5g、KH2PO4 0.5g,琼脂粉20g,加1L水混合配制,自然pH,121℃灭菌20min后,分装于试管中,将蛹虫草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入试管斜面,于22℃进行避光培养6-8天。
本实施例所述液体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按照葡萄糖4%、荸荠粉1.5%、蛋白胨2%、MgSO4·7H2O 0.05%、KH2PO4 0.05%的含量进行种子液配比,配制种子液体培养基5L,自然pH,分装于500mL三角瓶内,每瓶装液量100mL,封口后于121℃灭菌20min,取出培养基自然冷却至室温。无菌条件下,将所述固体培养基中保存的菌种接种一环至所述液体培养基中,于22℃,控制搅拌转速160rpm,摇瓶培养3-5天。
本实施例所述菌丝体发酵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玉米浆1.5%、荸荠粉1.2%、豆饼粉0.3%、酵母提取物2%、维生素B1 0.06%、氨基酸螯合钴0.08%、醋酸铵0.025%,L-精氨酸-L-谷氨酸盐0.01%,自然pH值,配制上述发酵液4.5L,装入发酵罐,于121℃灭菌20min,取出培养基自然冷却至室温。无菌条件下,按照10%的接种量接入上述液体培养基,控制发酵温度25℃,搅拌转速135rpm,通风量1.1m3/h,进行发酵培养。整个发酵培养过程中,还同时对发酵罐进行光照诱导培养,控制光周期光暗比为L5:D19,控制光照强度为6500lx,发酵至菌丝体收得率达到1.2-1.8%,放罐收获。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所述的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包括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液体菌种培养、在菌丝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菌丝体培养的步骤。
本实施例所述固体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葡萄糖30g、荸荠粉8g、蛋白胨8g、酵母提取物8g、MgSO4·7H2O 0.5g、KH2PO4 0.5g,琼脂粉20g,加1L水混合配制,自然pH,121℃灭菌20min后,分装于试管中,将蛹虫草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入试管斜面,于22℃进行避光培养6-8天。
本实施例所述液体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按照葡萄糖4%、荸荠粉1.5%、蛋白胨2%、MgSO4·7H2O 0.05%、KH2PO4 0.05%的含量进行种子液配比,配制种子液体培养基5L,自然pH,分装于500mL三角瓶内,每瓶装液量100mL,封口后于121℃灭菌20min,取出培养基自然冷却至室温。无菌条件下,将所述固体培养基中保存的菌种接种一环至所述液体培养基中,于22℃,控制搅拌转速160rpm,摇瓶培养3-5天。
本实施例所述菌丝体发酵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玉米浆1.5%、荸荠粉1.2%、豆饼粉0.3%、酵母提取物2%、维生素B1 0.06%、氨基酸螯合钴0.08%、醋酸铵0.025%,L-精氨酸-L-焦谷氨酸盐0.02%,自然pH值,配制上述发酵液4.5L,装入发酵罐,于121℃灭菌20min,取出培养基自然冷却至室温。无菌条件下,按照10%的接种量接入上述液体培养基,控制发酵温度25℃,搅拌转速135rpm,通风量1.1m3/h,进行发酵培养。整个发酵培养过程中,还同时对发酵罐进行光照诱导培养,控制光周期光暗比为L5:D19,控制光照强度为6500lx,发酵至菌丝体收得率达到1.2-1.8%,放罐收获。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所述的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包括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液体菌种培养、在菌丝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菌丝体培养的步骤。
本实施例所述固体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葡萄糖30g、荸荠粉8g、蛋白胨8g、酵母提取物8g、MgSO4·7H2O 0.5g、KH2PO4 0.5g,琼脂粉20g,加1L水混合配制,自然pH,121℃灭菌20min后,分装于试管中,将蛹虫草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入试管斜面,于22℃进行避光培养6-8天。
本实施例所述液体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按照葡萄糖4%、荸荠粉1.5%、蛋白胨2%、MgSO4·7H2O 0.05%、KH2PO4 0.05%的含量进行种子液配比,配制种子液体培养基5L,自然pH,分装于500mL三角瓶内,每瓶装液量100mL,封口后于121℃灭菌20min,取出培养基自然冷却至室温。无菌条件下,将所述固体培养基中保存的菌种接种一环至所述液体培养基中,于22℃,控制搅拌转速160rpm,摇瓶培养3-5天。
本实施例所述菌丝体发酵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玉米浆1.5%、荸荠粉1.2%、豆饼粉0.3%、酵母提取物2%、维生素B1 0.06%、氨基酸螯合钴0.08%、醋酸铵0.025%,L-精氨酸-L-谷氨酸盐0.015%,自然pH值,配制上述发酵液4.5L,装入发酵罐,于121℃灭菌20min,取出培养基自然冷却至室温。无菌条件下,按照10%的接种量接入上述液体培养基,控制发酵温度25℃,搅拌转速135rpm,通风量1.1m3/h,进行发酵培养。整个发酵培养过程中,还同时对发酵罐进行光照诱导培养,控制光周期光暗比为L5:D19,控制光照强度为6500lx,发酵至菌丝体收得率达到1.2-1.8%,放罐收获。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所述的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包括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液体菌种培养、在菌丝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菌丝体培养的步骤。
本实施例所述固体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葡萄糖30g、荸荠粉8g、蛋白胨8g、酵母提取物8g、MgSO4·7H2O 0.5g、KH2PO4 0.5g,琼脂粉20g,加1L水混合配制,自然pH,121℃灭菌20min后,分装于试管中,将蛹虫草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入试管斜面,于22℃进行避光培养6-8天。
本实施例所述液体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按照葡萄糖4%、荸荠粉1.5%、蛋白胨2%、MgSO4·7H2O 0.05%、KH2PO4 0.05%的含量进行种子液配比,配制种子液体培养基5L,自然pH,分装于500mL三角瓶内,每瓶装液量100mL,封口后于121℃灭菌20min,取出培养基自然冷却至室温。无菌条件下,将所述固体培养基中保存的菌种接种一环至所述液体培养基中,于22℃,控制搅拌转速160rpm,摇瓶培养3-5天。
本实施例所述菌丝体发酵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玉米浆1.5%、荸荠粉1.2%、豆饼粉0.3%、酵母提取物2%、维生素B1 0.06%、氨基酸螯合钴0.08%、醋酸铵0.025%,L-精氨酸-L-谷氨酸盐0.015%,自然pH值,配制上述发酵液4.5L,装入发酵罐,于121℃灭菌20min,取出培养基自然冷却至室温。无菌条件下,按照10%的接种量接入上述液体培养基,控制发酵温度25℃,搅拌转速135rpm,通风量1.1m3/h,进行发酵培养。整个发酵培养过程中,还同时对发酵罐进行光照诱导培养,控制光周期光暗比为L5:D19,控制光照强度为6500lx,并且在发酵工程中,控制光照强度以300lx/天的幅度增加,至光照强度为8000lx时则不再增加,发酵至菌丝体收得率达到1.2-1.8%,放罐收获。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所述的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包括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液体菌种培养、在菌丝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菌丝体培养的步骤。
本实施例所述固体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葡萄糖30g、荸荠粉8g、蛋白胨8g、酵母提取物8g、MgSO4·7H2O 0.5g、KH2PO4 0.5g,琼脂粉20g,加1L水混合配制,自然pH,121℃灭菌20min后,分装于试管中,将蛹虫草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入试管斜面,于22℃进行避光培养6-8天。
本实施例所述液体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按照葡萄糖4%、荸荠粉1.5%、蛋白胨2%、MgSO4·7H2O 0.05%、KH2PO4 0.05%的含量进行种子液配比,配制种子液体培养基5L,自然pH,分装于500mL三角瓶内,每瓶装液量100mL,封口后于121℃灭菌20min,取出培养基自然冷却至室温。无菌条件下,将所述固体培养基中保存的菌种接种一环至所述液体培养基中,于22℃,控制搅拌转速160rpm,摇瓶培养3-5天。
本实施例所述菌丝体发酵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玉米浆1.5%、荸荠粉1.2%、豆饼粉0.3%、酵母提取物2%、维生素B1 0.06%、氨基酸螯合钴0.08%、醋酸铵0.025%,L-精氨酸-L-谷氨酸盐0.015%,自然pH值,配制上述发酵液4.5L,装入发酵罐,于121℃灭菌20min,取出培养基自然冷却至室温。无菌条件下,按照10%的接种量接入上述液体培养基,控制发酵温度25℃,搅拌转速135rpm,通风量1.1m3/h,进行发酵培养。整个发酵培养过程中,还同时对发酵罐进行光照诱导培养,控制光周期光暗比为L5:D19,控制光照强度为6500lx,并且在发酵工程中,控制光照强度以500lx/天的幅度增加,至光照强度为8000lx时则不再增加,发酵至菌丝体收得率达到1.2-1.8%,放罐收获。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所述的发酵培养蛹虫草的方法,包括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液体菌种培养、在菌丝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菌丝体培养的步骤,具体的培养方法同实施例3,其区别仅在于,所述菌种活化步骤中,所述固体培养基中不含有荸荠粉。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所述的发酵培养蛹虫草的方法,包括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液体菌种培养、在菌丝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菌丝体培养的步骤,具体的培养方法同实施例3,其区别仅在于,所述液体菌种培养步骤中,所述液体培养基中不含有荸荠粉。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所述的发酵培养蛹虫草的方法,包括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液体菌种培养、在菌丝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菌丝体培养的步骤,具体的培养方法同实施例3,其区别仅在于,所述发酵罐菌丝体培养步骤中,所述菌丝体发酵培养基中不含有荸荠粉。
对比例4
本对比例所述的发酵培养蛹虫草的方法,包括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液体菌种培养、在菌丝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菌丝体培养的步骤,具体的培养方法同实施例6,其区别仅在于,所述发酵罐菌丝体培养步骤中,所述菌丝体发酵培养基中不含有所述L-精氨酸-L-谷氨酸盐,而添加等量的甘氨酸。
对比例5
本对比例所述的发酵培养蛹虫草的方法,包括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液体菌种培养、在菌丝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菌丝体培养的步骤,具体的培养方法同实施例6,其区别仅在于,所述发酵罐菌丝体培养步骤中,所述菌丝体发酵培养基中不含有所述L-精氨酸-L-谷氨酸盐,而添加等量的腺嘌呤。
对比例6
本对比例所述的发酵培养蛹虫草的方法,包括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液体菌种培养、在菌丝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菌丝体培养的步骤,具体的培养方法同实施例3,其区别仅在于,所述发酵罐菌丝体培养步骤中,不进行相应的光照诱导处理。
对比例7
本对比例所述的发酵培养蛹虫草的方法,包括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液体菌种培养、在菌丝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菌丝体培养的步骤,具体的培养方法同实施例3,其区别仅在于,所述发酵罐菌丝体培养步骤中,所述菌丝体发酵培养基中不含有荸荠粉,且不进行相应的光照诱导处理。
实验例
分别收集上述实施例1-8及对比例1-6中发酵制得的发酵液,进行菌丝体内虫草素含量的检测。
虫草素的检测采用HPLC进行检测,具体检测方法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方法进行,HPLC采用Agilent 1100型分析仪;色谱柱采用反相C18惠杰型高效液相色谱柱(填料hypersil ODS5μm,柱长150mm,管径4.6mm);流动相为10mmol/L KH2PO4溶于甲醇/双蒸水(体积比8:92);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50℃,流速为1mL/min,进样量为20μL。
测试结果记录于下表1。
表1各样品虫草素含量
从上表数据可见,本发明所述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的方法,利用荸荠粉作为培养原料的营养物质,有效对蛹虫草发酵过程中虫草素的进行诱导;并通过添加氨基酸诱导剂,有效提高了虫草素的含量;同时在菌丝体发酵过程中辅以特定光暗比的光照诱导,进一步利用物理诱导方式增强了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的积累,有效提高了虫草素的含量。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液体菌种培养、在菌丝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菌丝体培养的步骤;
所述菌丝体培养的步骤包括在菌丝体发酵培养过程中进行光照诱导培养的步骤,控制光周期光暗比为L4-6:D18-20,控制光照强度均为5000-8000lx。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丝体培养的步骤中,控制光照强度以300-500lx/天的幅度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丝体发酵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玉米浆0.8-2%、荸荠粉1-1.5%、豆饼粉0.2-0.4%、酵母提取物0.2-4%、维生素B1 0.05-0.08%、氨基酸螯合钴0.06-0.1%、醋酸铵0.02-0.03%,自然pH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丝体发酵培养基还包括0.01-0.02%的氨基酸诱导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诱导剂包括L-精氨酸-L-谷氨酸盐和/或L-精氨酸-L-焦谷氨酸盐。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丝体培养步骤的发酵条件包括:控制发酵温度22-28℃,搅拌转速120-150rpm,通风量1-1.2m3/h。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葡萄糖2-6%、荸荠粉1-2%、蛋白胨1-3%、MgSO4·7H2O 0.05%、KH2PO4 0.05%,自然pH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菌种培养的条件包括:控制发酵温度20-25℃,搅拌转速150-180rpm。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葡萄糖2-4%、荸荠粉0.5-1%、蛋白胨0.5-1%、酵母提取物0.5-1%、MgSO4·7H2O 0.05%、KH2PO4 0.05%,琼脂粉1.5-2%,自然pH。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活化步骤的条件包括:于15-30℃进行避光培养5-10天。
CN201811203075.4A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 Active CN1091361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03075.4A CN109136112B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03075.4A CN109136112B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36112A true CN109136112A (zh) 2019-01-04
CN109136112B CN109136112B (zh) 2019-09-13

Family

ID=64811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03075.4A Active CN109136112B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3611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6410A (zh) * 2020-08-10 2020-10-27 辽东学院 一种利用固体培养基获得高产虫草素的方法
CN114410568A (zh) * 2022-03-18 2022-04-29 浙江汇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重增强古尼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积累的工艺
CN114591847A (zh) * 2022-04-09 2022-06-07 杭州雪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虫草素含量的蛹虫草菌培养基组合物、液体发酵方法及虫草素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9005A (zh) * 2011-01-20 2012-07-25 沈阳师范大学 辐射育种高产虫草素的北冬虫夏草种源的生产方法
CN106754404A (zh) * 2016-11-21 2017-05-31 王军 一种提高虫草素含量的蛹虫草培养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9005A (zh) * 2011-01-20 2012-07-25 沈阳师范大学 辐射育种高产虫草素的北冬虫夏草种源的生产方法
CN106754404A (zh) * 2016-11-21 2017-05-31 王军 一种提高虫草素含量的蛹虫草培养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菊凤: "蛹虫草培养及其生理活性物质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农业科技辑》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6410A (zh) * 2020-08-10 2020-10-27 辽东学院 一种利用固体培养基获得高产虫草素的方法
CN114410568A (zh) * 2022-03-18 2022-04-29 浙江汇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重增强古尼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积累的工艺
CN114410568B (zh) * 2022-03-18 2024-05-28 浙江汇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重增强古尼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积累的工艺
CN114591847A (zh) * 2022-04-09 2022-06-07 杭州雪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虫草素含量的蛹虫草菌培养基组合物、液体发酵方法及虫草素制备方法
CN114591847B (zh) * 2022-04-09 2024-02-09 杭州雪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虫草素含量的蛹虫草菌培养基组合物、液体发酵方法及虫草素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36112B (zh) 2019-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45719B (zh) 一种冬虫夏草菌菌丝体发酵生产方法
CN109136112B (zh) 一种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
CN101245361B (zh) 一种生产虫草素的方法及高产蛹虫草菌株byb-08的选育与应用
CN102823426B (zh) 一种仿野生黑灵芝树木截面栽培技术
CN102875225A (zh) 桑黄菌株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发酵产桑黄多糖的方法
CN105543104A (zh) 一种野生蝉花的人工驯化栽培固体培养基的优化方法
CN106613359A (zh) 一种蛹虫草液体培养基瓶栽出菇培养方法
CN102172152B (zh) 一种提高铁皮石斛多糖的方法
CN106810366A (zh) 一种提高蛹虫草菌丝及蚕蛹虫草中虫草素含量的培养方法
CN102925527A (zh) 一种金针菇、灵芝混菌发酵的方法
WO2017202293A1 (zh) 一种蝉花的人工培养方法
CN101333550A (zh) 一种环二肽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696402A (zh) 一种甘草北虫草的培养方法
CN102293122B (zh) 一种刺五加北虫草的培养方法
CN109392600A (zh) 一种富硒蛹虫草的培养方法
CN101766644A (zh) 具有抗癌效果的蘑菇多糖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76396B (zh) 一种细脚拟青霉菌株及其应用
CN106922387A (zh) 一种蝉花的人工培养方法
CN106922386A (zh) 一种蝉花的人工培养方法
CN110024623A (zh) L-脯氨酸在提高冬虫夏草菌芽生孢子数量和菌丝生物量中的应用
CN101407767A (zh) 一种通过发酵生产冬虫夏草的方法
CN102154121A (zh) 一种虫草红曲的制造方法
CN104130949B (zh) 一种富铁蛹虫草的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CN106922389A (zh) 一种蝉花的人工培养方法
CN105838625A (zh) 一株冬虫夏草菌株及冬虫夏草菌丝体粉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25

Address after: Council for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108 road 276000 Shandong city of Liny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NYI XINB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1018 Jiangsu Province, Xuzhou City Yunlong District No. 2 Lishui Road

Patentee before: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