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92600A - 一种富硒蛹虫草的培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富硒蛹虫草的培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92600A
CN109392600A CN201811199966.7A CN201811199966A CN109392600A CN 109392600 A CN109392600 A CN 109392600A CN 201811199966 A CN201811199966 A CN 201811199966A CN 109392600 A CN109392600 A CN 1093926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enium
cultural method
culture
cordceps militaris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9996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怀敬
杨军
颜迟
贾俊杰
周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Xiangkang Bio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Xiangkang Bio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Xiangkang Bio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Xiangkang Bio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9996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9260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92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26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蛹虫草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硒蛹虫草的培养方法。本发明所述富硒蛹虫草的培养方法,通过对菌种活化培养基、种子液培养基及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精心筛选,以糖蜜、蔗糖、蛋白胨、黄芪、酵母硒、萝卜浒苔渣、鸡蛋清、磷酸二氢钾、硫酸镁为主要营养原料,并通过添加组织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有助于各原料成分的溶出和吸收,而EDTA‑4Na的加入也有助于硒元素的转移吸收;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在所述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氨基酸螯合钙,更好的诱导硒元素的吸收和积累,进一步提高了蛹虫草菌丝体中硒元素的含量。

Description

一种富硒蛹虫草的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蛹虫草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硒蛹虫草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L.)Link)又名北冬虫夏草,隶属于真菌门(Eumycota)、子囊菌门(Ascomycota)、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ia)、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肉座菌亚纲(Hypocreomycetidae)、肉座菌目(Hypocreales)、虫草科(Cordycipitaceae)、虫草属(Cordyceps)的模式种。蛹虫草通常与冬虫夏草具有相似的生物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麦角甾醇、氨基酸、核苷类物质等,蛹虫草的功效也与冬虫夏草相似,是冬虫夏草的良好代用品。蛹虫草是一种天然资源,呈现出世界性分布,但数量很少,多数依靠人工栽种培植。近年来,人类对人工虫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虫草的化学成分、药理药效与天然虫草基本相同,其中虫草多糖、虫草素的含量还超过了天然虫草。大量的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蛹虫草不仅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而且有明显的药用价值。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也是国际公认的“抗癌元素之王”和“人体免疫激活剂”,缺硒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我国是世界主要的硒资源国之一,处于世界第四位,但我国仍是一个缺硒大国,2/3的地区为缺硒区和低硒区。据研究报道,人体长期缺硒或低硒会引起40余种疾病,其中就包括威胁人类健康的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病等症。若以无机硒直接进行补充,不仅人体难以吸收,而且有一定的毒性。但仅仅依靠天然食品中的硒含量还不能满足我国居民的需求。因此,安全、高效的富硒产品开发显得尤为迫切。
蛹虫草作为富集硒元素的载体,具有较强的耐硒和聚硒能力,能够通过菌丝细胞内物质代谢的转化,将无机硒结合到大分子活性物质(如蛋白质和多糖等)上,转化为蛋白硒和多糖硒等有机形态的硒。而硒多糖和硒蛋白既可作为免疫调节剂,又可作为防癌、抗病毒的保健品,在清除活性氧自由基方面也有独特功能,从而可以使人体避免由氧自由基引起的如炎症、衰老、肿瘤、免疫性损伤、某些药物毒性等100余种疾病。由此可见,开展富硒蛹虫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提高蛹虫草聚硒能力及富硒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富硒蛹虫草的培养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虫草富硒量略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富硒蛹虫草的培养方法,包括在菌种活化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种子培养基中进行液体种子培养、以及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培养的步骤;
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糖蜜3-5%、蔗糖2-4%、蛋白胨3-5%、黄芪3-8%、有机硒0.1-0.3%、酶制剂0.5-1.2%、萝卜1-3%、浒苔渣1-3%、EDTA-4Na0.2-0.6%、鸡蛋清1-5%、磷酸二氢钾0.03-0.05%、硫酸镁0.04-0.06%,自然pH。
优选的,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糖蜜4%、蔗糖3%、蛋白胨4%、黄芪5%、有机硒0.2%、酶制剂0.8%、萝卜2%、浒苔渣2%、EDTA-4Na0.4%、鸡蛋清3%、磷酸二氢钾0.04%、硫酸镁0.05%,自然pH。
具体的,所述酶制剂包括组织蛋白酶和纤维素酶。
优选的,所述组织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质量比为1-3:2-3。
优选的,所述有机硒包括蛋白硒、酵母硒和/或蛋氨酸硒。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还包括0.5-1.2%的氨基酸螯合钙。
具体的,所述氨基酸螯合钙包括天门冬氨酸螯合钙或蛋氨酸螯合钙。
优选的,所述发酵罐培养的条件包括:控制发酵温度为22-28℃,搅拌转速150-180rpm,通风量0.8-1.2m3/h。
优选的,所述种子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葡萄糖1-3%、蔗糖1-5%、蛋白胨3-5%、鸡蛋清2-4%、磷酸二氢钾0.03-0.05%、硫酸镁0.04-0.06%,自然pH。
优选的,所述菌种活化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葡萄糖1-3%、蔗糖1-3%、蛋白胨2-4%、鸡蛋清0.8-1.5%,自然pH。
本发明所述富硒蛹虫草的培养方法,通过对菌种活化培养基、种子液培养基及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精心筛选,以糖蜜、蔗糖、蛋白胨、黄芪、酵母硒、萝卜浒苔渣、鸡蛋清、磷酸二氢钾、硫酸镁为主要营养原料,并通过添加组织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有助于各原料成分的溶出和吸收,而EDTA-4Na的加入也有助于硒元素的转移吸收;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在所述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氨基酸螯合钙,更好的诱导硒元素的吸收和积累,进一步提高了蛹虫草菌丝体中硒元素的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选用的培育蛹虫草的菌株为现有技术常规已知菌株即可,本发明方案通过对各级发酵培养基的筛选,有助于提高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下述实施例选用的所述蛹虫草菌株具体为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菌株“大孢子头北虫草09-888”(购自于辽宁锦州市亚泰微生物研究所)。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的富硒蛹虫草的培养方法,包括在菌株活化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种子液培养基中进行种子液培养、以及在菌丝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菌丝体培养的步骤。
本实施例所述菌株活化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按照葡萄糖1%、蔗糖3%、蛋白胨2%、鸡蛋清1.5%比例取上述组分;分别取葡萄糖10g、蔗糖30g、蛋白胨20g、鸡蛋清15g,加水制浆并定容至1L,自然pH,121℃灭菌20min后,分装于试管中,将蛹虫草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入试管,于20℃、转速150rpm进行避光活化培养2-3天。
本实施例所述种子液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按照葡萄糖1%、蔗糖5%、蛋白胨3%、鸡蛋清4%、磷酸二氢钾0.03%、硫酸镁0.06%的比例取上述组分;加水制浆并定容至5L,自然pH,分装于500mL三角瓶内,每瓶装液量100mL,封口后于121℃灭菌20min,取出培养基自然冷却至室温。无菌条件下,将所述活化培养后的菌液按照5%的接种量接种至所述液体培养基中,于20℃,控制搅拌转速150rpm,摇瓶培养2-3天。
本实施例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糖蜜3%、蔗糖4%、蛋白胨3%、黄芪8%、蛋白硒0.1%、酶制剂(组织蛋白酶:纤维素酶=1:2)1.2%、萝卜1%、浒苔渣3%、EDTA-4Na0.2%、鸡蛋清5%、磷酸二氢钾0.03%、硫酸镁0.06%,加水制浆并定容至5L,装入发酵罐,于121℃灭菌20min,取出培养基自然冷却至室温。无菌条件下,按照10%的接种量接入上述种子液培养基,控制发酵温度22℃,搅拌转速180rpm,通风量0.8m3/h,进行发酵培养144h,放罐收获。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述的富硒蛹虫草的培养方法,包括在菌株活化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种子液培养基中进行种子液培养、以及在菌丝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菌丝体培养的步骤。
本实施例所述菌株活化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按照葡萄糖3%、蔗糖1%、蛋白胨4%、鸡蛋清0.8%比例取上述组分;分别取葡萄糖30g、蔗糖10g、蛋白胨40g、鸡蛋清8g,加水制浆并定容至1L,自然pH,121℃灭菌20min后,分装于试管中,将蛹虫草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入试管,于25℃、转速150rpm进行避光活化培养2-3天。
本实施例所述种子液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按照葡萄糖3%、蔗糖1%、蛋白胨5%、鸡蛋清2%、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镁0.04%的比例取上述组分;加水制浆并定容至5L,自然pH,分装于500mL三角瓶内,每瓶装液量100mL,封口后于121℃灭菌20min,取出培养基自然冷却至室温。无菌条件下,将所述活化培养后的菌液按照5%的接种量接种至所述液体培养基中,于25℃,控制搅拌转速150rpm,摇瓶培养2-3天。
本实施例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糖蜜5%、蔗糖2%、蛋白胨5%、黄芪3%、蛋氨酸硒0.3%、酶制剂(组织蛋白酶:纤维素酶=3:2)0.5%、萝卜3%、浒苔渣1%、EDTA-4Na0.6%、鸡蛋清1%、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镁0.04%,加水制浆并定容至5L,装入发酵罐,于121℃灭菌20min,取出培养基自然冷却至室温。无菌条件下,按照10%的接种量接入上述种子液培养基,控制发酵温度28℃,搅拌转速150rpm,通风量1.2m3/h,进行发酵培养144h,放罐收获。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述的富硒蛹虫草的培养方法,包括在菌株活化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种子液培养基中进行种子液培养、以及在菌丝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菌丝体培养的步骤。
本实施例所述菌株活化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按照葡萄糖2%、蔗糖2%、蛋白胨3%、鸡蛋清1%比例取上述组分;分别取葡萄糖20g、蔗糖20g、蛋白胨30g、鸡蛋清10g,加水制浆并定容至1L,自然pH,121℃灭菌20min后,分装于试管中,将蛹虫草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入试管,于22℃、转速150rpm进行避光活化培养2-3天。
本实施例所述种子液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按照葡萄糖2%、蔗糖3%、蛋白胨4%、鸡蛋清3%、磷酸二氢钾0.04%、硫酸镁0.05%的比例取上述组分;加水制浆并定容至5L,自然pH,分装于500mL三角瓶内,每瓶装液量100mL,封口后于121℃灭菌20min,取出培养基自然冷却至室温。无菌条件下,将所述活化培养后的菌液按照5%的接种量接种至所述液体培养基中,于22℃,控制搅拌转速150rpm,摇瓶培养2-3天。
本实施例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糖蜜4%、蔗糖3%、蛋白胨4%、黄芪5%、酵母硒0.2%、酶制剂(组织蛋白酶:纤维素酶=1:3)0.8%、萝卜2%、浒苔渣2%、EDTA-4Na0.4%、鸡蛋清3%、磷酸二氢钾0.04%、硫酸镁0.05%,加水制浆并定容至5L,装入发酵罐,于121℃灭菌20min,取出培养基自然冷却至室温。无菌条件下,按照10%的接种量接入上述种子液培养基,控制发酵温度25℃,搅拌转速160rpm,通风量1.0m3/h,进行发酵培养144h,放罐收获。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所述的富硒蛹虫草的培养方法,包括在菌株活化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种子液培养基中进行种子液培养、以及在菌丝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菌丝体培养的步骤。
本实施例所述菌株活化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按照葡萄糖2%、蔗糖2%、蛋白胨3%、鸡蛋清1%比例取上述组分;分别取葡萄糖20g、蔗糖20g、蛋白胨30g、鸡蛋清10g,加水制浆并定容至1L,自然pH,121℃灭菌20min后,分装于试管中,将蛹虫草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入试管,于22℃、转速150rpm进行避光活化培养2-3天。
本实施例所述种子液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按照葡萄糖2%、蔗糖3%、蛋白胨4%、鸡蛋清3%、磷酸二氢钾0.04%、硫酸镁0.05%的比例取上述组分;加水制浆并定容至5L,自然pH,分装于500mL三角瓶内,每瓶装液量100mL,封口后于121℃灭菌20min,取出培养基自然冷却至室温。无菌条件下,将所述活化培养后的菌液按照5%的接种量接种至所述液体培养基中,于22℃,控制搅拌转速150rpm,摇瓶培养2-3天。
本实施例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糖蜜4%、蔗糖3%、蛋白胨4%、黄芪5%、酵母硒0.2%、酶制剂(组织蛋白酶:纤维素酶=1:1)0.8%、萝卜2%、浒苔渣2%、EDTA-4Na0.4%、鸡蛋清3%、磷酸二氢钾0.04%、硫酸镁0.05%、天门冬氨酸螯合钙0.5%,加水制浆并定容至5L,装入发酵罐,于121℃灭菌20min,取出培养基自然冷却至室温。无菌条件下,按照10%的接种量接入上述种子液培养基,控制发酵温度25℃,搅拌转速160rpm,通风量1.0m3/h,进行发酵培养144h,放罐收获。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所述的富硒蛹虫草的培养方法,包括在菌株活化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种子液培养基中进行种子液培养、以及在菌丝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菌丝体培养的步骤。
本实施例所述菌株活化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按照葡萄糖2%、蔗糖2%、蛋白胨3%、鸡蛋清1%比例取上述组分;分别取葡萄糖20g、蔗糖20g、蛋白胨30g、鸡蛋清10g,加水制浆并定容至1L,自然pH,121℃灭菌20min后,分装于试管中,将蛹虫草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入试管,于22℃、转速150rpm进行避光活化培养2-3天。
本实施例所述种子液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按照葡萄糖2%、蔗糖3%、蛋白胨4%、鸡蛋清3%、磷酸二氢钾0.04%、硫酸镁0.05%的比例取上述组分;加水制浆并定容至5L,自然pH,分装于500mL三角瓶内,每瓶装液量100mL,封口后于121℃灭菌20min,取出培养基自然冷却至室温。无菌条件下,将所述活化培养后的菌液按照5%的接种量接种至所述液体培养基中,于22℃,控制搅拌转速150rpm,摇瓶培养2-3天。
本实施例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糖蜜4%、蔗糖3%、蛋白胨4%、黄芪5%、酵母硒0.2%、酶制剂(组织蛋白酶:纤维素酶=1:1)0.8%、萝卜2%、浒苔渣2%、EDTA-4Na0.4%、鸡蛋清3%、磷酸二氢钾0.04%、硫酸镁0.05%、蛋氨酸螯合钙1.2%,加水制浆并定容至5L,装入发酵罐,于121℃灭菌20min,取出培养基自然冷却至室温。无菌条件下,按照10%的接种量接入上述种子液培养基,控制发酵温度25℃,搅拌转速160rpm,通风量1.0m3/h,进行发酵培养144h,放罐收获。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所述的富硒蛹虫草的培养方法,包括在菌株活化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种子液培养基中进行种子液培养、以及在菌丝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菌丝体培养的步骤。
本实施例所述菌株活化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按照葡萄糖2%、蔗糖2%、蛋白胨3%、鸡蛋清1%比例取上述组分;分别取葡萄糖20g、蔗糖20g、蛋白胨30g、鸡蛋清10g,加水制浆并定容至1L,自然pH,121℃灭菌20min后,分装于试管中,将蛹虫草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入试管,于22℃、转速150rpm进行避光活化培养2-3天。
本实施例所述种子液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按照葡萄糖2%、蔗糖3%、蛋白胨4%、鸡蛋清3%、磷酸二氢钾0.04%、硫酸镁0.05%的比例取上述组分;加水制浆并定容至5L,自然pH,分装于500mL三角瓶内,每瓶装液量100mL,封口后于121℃灭菌20min,取出培养基自然冷却至室温。无菌条件下,将所述活化培养后的菌液按照5%的接种量接种至所述液体培养基中,于22℃,控制搅拌转速150rpm,摇瓶培养2-3天。
本实施例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糖蜜4%、蔗糖3%、蛋白胨4%、黄芪5%、酵母硒0.2%、酶制剂(组织蛋白酶:纤维素酶=1:1)0.8%、萝卜2%、浒苔渣2%、EDTA-4Na0.4%、鸡蛋清3%、磷酸二氢钾0.04%、硫酸镁0.05%、天门冬氨酸螯合钙0.8%,加水制浆并定容至5L,装入发酵罐,于121℃灭菌20min,取出培养基自然冷却至室温。无菌条件下,按照10%的接种量接入上述种子液培养基,控制发酵温度25℃,搅拌转速160rpm,通风量1.0m3/h,进行发酵培养144h,放罐收获。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所述的发酵培养蛹虫草的方法,包括在菌株活化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种子液培养基中进行种子液培养、以及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培养的步骤,具体的培养方法同实施例3,其区别仅在于,所述菌种活化步骤中,所述活化培养基中不含有鸡蛋清。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所述的发酵培养蛹虫草的方法,包括在菌株活化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种子液培养基中进行种子液培养、以及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培养的步骤,具体的培养方法同实施例3,其区别仅在于,所述种子液培养步骤中,所述种子液培养基中不含有鸡蛋清。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所述的发酵培养蛹虫草的方法,包括在菌株活化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种子液培养基中进行种子液培养、以及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培养的步骤,具体的培养方法同实施例3,其区别仅在于,所述发酵罐培养步骤中,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不含有黄芪。
对比例4
本对比例所述的发酵培养蛹虫草的方法,包括在菌株活化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种子液培养基中进行种子液培养、以及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培养的步骤,具体的培养方法同实施例3,其区别仅在于,所述发酵罐培养步骤中,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不含有组织蛋白酶和纤维素酶。
对比例5
本对比例所述的发酵培养蛹虫草的方法,包括在菌株活化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种子液培养基中进行种子液培养、以及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培养的步骤,具体的培养方法同实施例3,其区别仅在于,所述发酵罐培养步骤中,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不含有组织蛋白酶。
对比例6
本对比例所述的发酵培养蛹虫草的方法,包括在菌株活化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种子液培养基中进行种子液培养、以及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培养的步骤,具体的培养方法同实施例3,其区别仅在于,所述发酵罐培养步骤中,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不含有纤维素酶。
对比例7
本对比例所述的发酵培养蛹虫草的方法,包括在菌株活化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种子液培养基中进行种子液培养、以及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培养的步骤,具体的培养方法同实施例3,其区别仅在于,所述发酵罐培养步骤中,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不含有组织蛋白酶。
对比例8
本对比例所述的发酵培养蛹虫草的方法,包括在菌株活化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种子液培养基中进行种子液培养、以及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培养的步骤,具体的培养方法同实施例3,其区别仅在于,所述发酵罐培养步骤中,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不含有萝卜。
对比例9
本对比例所述的发酵培养蛹虫草的方法,包括在菌株活化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种子液培养基中进行种子液培养、以及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培养的步骤,具体的培养方法同实施例3,其区别仅在于,所述发酵罐培养步骤中,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不含有浒苔渣。
对比例10
本对比例所述的发酵培养蛹虫草的方法,包括在菌株活化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种子液培养基中进行种子液培养、以及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培养的步骤,具体的培养方法同实施例3,其区别仅在于,所述发酵罐培养步骤中,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不含有鸡蛋清。
对比例11
本对比例所述的发酵培养蛹虫草的方法,包括在菌株活化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种子液培养基中进行种子液培养、以及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培养的步骤,具体的培养方法同实施例3,其区别仅在于,所述发酵罐培养步骤中,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不含有EDTA-4Na。
对比例12
本对比例所述的发酵培养蛹虫草的方法,包括在菌株活化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种子液培养基中进行种子液培养、以及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培养的步骤,具体的培养方法同实施例3,其区别仅在于,所述菌丝体发酵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乳糖0.3%、糖蜜0.2%、豆粕粉0.2%、蛋白胨0.3%,MgSO40.02%、CaCl20.003%、KH2PO40.01%、K2HPO40.01%。
实验例
分别对上述实施例1-6及对比例1-11中发酵制得的虫草菌丝体中的硒含量进行检测,具体检测步骤包括:分别取上述实施例1-6及对比例1-11中放罐的发酵液进行离心分离,收集菌丝体;利用中国药典中记载的方法测定培育的蛹虫草菌丝体中硒的含量(mg/g),记录于下表1。
表1
从上表数据可知,本发明所述富硒蛹虫草的培养方法,通过对菌种活化培养基、种子液培养基及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精心筛选,以糖蜜、蔗糖、蛋白胨、黄芪、酵母硒、萝卜浒苔渣、鸡蛋清、磷酸二氢钾、硫酸镁为主要营养原料,并通过添加组织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有助于各原料成分的溶出和吸收,而EDTA-4Na的加入也有助于硒元素的转移吸收;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在所述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氨基酸螯合钙,更好的诱导硒元素的吸收和积累,进一步提高了蛹虫草菌丝体中硒元素的含量。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富硒蛹虫草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菌种活化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种子培养基中进行液体种子培养、以及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培养的步骤;
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糖蜜3-5%、蔗糖2-4%、蛋白胨3-5%、黄芪3-8%、有机硒0.1-0.3%、酶制剂0.5-1.2%、萝卜1-3%、浒苔渣1-3%、EDTA-4Na0.2-0.6%、鸡蛋清1-5%、磷酸二氢钾0.03-0.05%、硫酸镁0.04-0.06%,自然p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蛹虫草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糖蜜4%、蔗糖3%、蛋白胨4%、黄芪5%、有机硒0.2%、酶制剂0.8%、萝卜2%、浒苔渣2%、EDTA-4Na0.4%、鸡蛋清3%、磷酸二氢钾0.04%、硫酸镁0.05%,自然pH。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富硒蛹虫草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制剂包括组织蛋白酶和纤维素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富硒蛹虫草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质量比为1-3:2-3。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富硒蛹虫草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硒包括蛋白硒、酵母硒和/或蛋氨酸硒。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富硒蛹虫草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还包括0.5-1.2%的氨基酸螯合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富硒蛹虫草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螯合钙包括天门冬氨酸螯合钙或蛋氨酸螯合钙。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富硒蛹虫草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培养的条件包括:控制发酵温度为22-28℃,搅拌转速150-180rpm,通风量0.8-1.2m3/h。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富硒蛹虫草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葡萄糖1-3%、蔗糖1-5%、蛋白胨3-5%、鸡蛋清2-4%、磷酸二氢钾0.03-0.05%、硫酸镁0.04-0.06%,自然pH。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富硒蛹虫草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活化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葡萄糖1-3%、蔗糖1-3%、蛋白胨2-4%、鸡蛋清0.8-1.5%,自然pH。
CN201811199966.7A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富硒蛹虫草的培养方法 Pending CN1093926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99966.7A CN109392600A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富硒蛹虫草的培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99966.7A CN109392600A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富硒蛹虫草的培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2600A true CN109392600A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68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99966.7A Pending CN109392600A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富硒蛹虫草的培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9260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4022A (zh) * 2019-09-02 2019-10-29 奥格生物技术(六安)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灵芝子实体和富硒灵芝孢子粉的培育方法
CN114793758A (zh) * 2022-06-08 2022-07-29 河南天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蛹虫草的培育方法
CN115191290A (zh) * 2022-04-28 2022-10-18 哈尔滨求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富钙铁锌硒木耳的培养基及栽培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59389A (ko) * 1999-03-03 2000-10-05 문병영 신규한 번데기동충하초 균주와 그 종균 및 자실체 재배방법
JP2001069850A (ja) * 1999-09-02 2001-03-21 Hokuto Corp 冬虫夏草の栽培方法
JP2004344027A (ja) * 2003-05-20 2004-12-09 Nitto Denko Corp 冬虫夏草菌糸体の培養方法及び組成物
CN105379548A (zh) * 2015-12-14 2016-03-09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皇竹草的硒富集栽培方法
CN106244463A (zh) * 2016-08-01 2016-12-21 鲁东大学 富硒高虫草素含量的虫草菌丝体的培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59389A (ko) * 1999-03-03 2000-10-05 문병영 신규한 번데기동충하초 균주와 그 종균 및 자실체 재배방법
JP2001069850A (ja) * 1999-09-02 2001-03-21 Hokuto Corp 冬虫夏草の栽培方法
JP2004344027A (ja) * 2003-05-20 2004-12-09 Nitto Denko Corp 冬虫夏草菌糸体の培養方法及び組成物
CN105379548A (zh) * 2015-12-14 2016-03-09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皇竹草的硒富集栽培方法
CN106244463A (zh) * 2016-08-01 2016-12-21 鲁东大学 富硒高虫草素含量的虫草菌丝体的培养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宋萍: "《工业微生物菌种目录 2014版》", 31 August 2014,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黄志刚等: "《基础应用化学》", 30 September 2010, 航空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4022A (zh) * 2019-09-02 2019-10-29 奥格生物技术(六安)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灵芝子实体和富硒灵芝孢子粉的培育方法
CN115191290A (zh) * 2022-04-28 2022-10-18 哈尔滨求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富钙铁锌硒木耳的培养基及栽培方法
CN114793758A (zh) * 2022-06-08 2022-07-29 河南天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蛹虫草的培育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72671B (zh) 一种富锌蛹虫草子实体的人工培养方法及其培养基
CN104145719A (zh) 一种冬虫夏草菌菌丝体发酵生产方法
CN104013657A (zh) 一种西洋参药材提取皂苷后发酵提取方法
CN109392600A (zh) 一种富硒蛹虫草的培养方法
CN102875225A (zh) 桑黄菌株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发酵产桑黄多糖的方法
CN102674929B (zh) 一种桦褐孔菌的深层发酵培养基及其深层发酵方法
CN103299826A (zh) 可提高虫草素含量的北虫草培养方法
CN107409742B (zh) 一种蝉花的人工培养方法
CN103976351B (zh) 一种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的保健食品及其二步发酵制备方法
CN102552335A (zh) 一种中药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094753A (zh) 太岁培养营养液及运用发酵工艺培养肉灵芝的方法
CN102925527A (zh) 一种金针菇、灵芝混菌发酵的方法
CN109136112B (zh) 一种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
CN103948023B (zh) 一种增强免疫力及改善睡眠的保健食品及其二步发酵制备方法
CN109294927A (zh) 一种提高蛹虫草中虫草多糖含量的方法
CN106148200A (zh) 一种富硒低铅、砷的冬虫夏草菌丝体的培养基及其培植方法
CN109220536A (zh) 一种富有机硒蛹虫草的培植方法
CN113502232A (zh) 一种灵芝菌丝体与猴头菇菌丝体高效共发酵方法
CN106479899B (zh) 一种蛹虫草菌株及其在制备虫草素中的应用
CN101173221A (zh) 小麦栽培北虫草的方法
CN107177515A (zh) 一种灵芝固体菌种及其在灵芝液体深层发酵上的应用
CN101735329B (zh) 黄伞多糖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97896B (zh) 一种脱水窖泥功能菌保护剂及其应用
CN106635834B (zh) 一株干巴菌菌株及其发酵得到的干巴菌菌丝体锌多糖及应用
CN106922386A (zh) 一种蝉花的人工培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