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23339A - 一种绿茶叶灭菌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绿茶叶灭菌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23339A
CN109123339A CN201811056039.XA CN201811056039A CN109123339A CN 109123339 A CN109123339 A CN 109123339A CN 201811056039 A CN201811056039 A CN 201811056039A CN 109123339 A CN109123339 A CN 1091233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leaves
green tea
impurity
impurities
steril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5603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兵
周继荣
郭大宴
郝顺祥
黄中英
金俊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SHI WEIFENG SELENIUM-ENRICHED TEA JIONT-STO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SHI WEIFENG SELENIUM-ENRICHED TEA JIONT-ST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SHI WEIFENG SELENIUM-ENRICHED TEA JIONT-ST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SHI WEIFENG SELENIUM-ENRICHED TEA JIONT-ST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5603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2333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23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233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5/00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Food or foodstuffs obtained thereby; Materials therefor
    • A23L5/20Removal of unwanted matter, e.g. deodorisation or detoxific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茶叶灭菌的方法,S1、将人工采集好的茶叶通过滚筒烘干机进行初步烘干,S2、将S1中烘干后的茶叶通过振动抖筛机进行初步筛选除杂,去除茶叶中的杂质以及灰尘,S3、将S2中去除杂质后的茶叶使用波长在250~260nm的紫外线进行初步灭菌5‑10分钟,S4、将S3中初步灭菌后的茶叶通过物料旋风分离器进行二次除杂,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该绿茶叶灭菌的方法,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灭菌,灭菌均匀彻底,在进行灭菌时茶叶不易结焦,能保持有效成分,对茶叶进行多次灭菌,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灭菌的质量,对茶叶的香气品质有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对茶叶中的杂质进行很好的过滤,对茶叶进行了密封包装,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茶叶加工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绿茶叶灭菌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绿茶叶灭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茶,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种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野生种遍见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为小乔木状,叶片较大,常超过10厘米长,长期以来,经广泛栽培,毛被及叶型变化很大,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茶叶中的有害杂物十分复杂,其来源途径也非常广泛,例如鲜叶采摘的时候,鲜叶本身就带有虫卵、杂草等杂质,在茶叶加工中,更有可能混入铁屑、木屑、毛发等杂质,还有存放的时候,也可能因为存放场地的原因或者受潮而感染病菌,传统灭菌方法主要有:高温灭菌,巴氏杀菌、核辐射等方法,这些工艺各有优缺点,高温处理可能使物料承受过高温度而导致有效成份破坏,核辐射温度虽低但必须集中处理,用户不能自由操作,费用高,运输不便,需要用户调整生产工艺流程以配合杀菌,并且其安全性一直存在争议,欧美发达国家禁止辐照产品进入市场,目前在茶叶的生产的加工过程中没有规范的杀菌方法,严重影响茶叶的口感,同时也严重威胁了饮用者的身体健康。
传统的绿茶叶灭菌的方法,不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灭菌,灭菌不均匀彻底,在进行灭菌时茶叶易结焦,没有很好的保持有效成分,没有对茶叶进行多次灭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灭菌的质量,没有对茶叶的香气品质有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对茶叶中的杂质没有进行很好的过滤,没有对茶叶进行很好的密封包装,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茶叶加工的质量以及饮用口感。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茶叶灭菌的方法,解决了现有的绿茶叶灭菌的方法没有对茶叶进行很好灭菌,茶叶加工品质不高,没有对茶叶进行很好密封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绿茶叶灭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人工采集好的茶叶通过滚筒烘干机进行初步烘干;
S2、将S1中烘干后的茶叶通过振动抖筛机进行初步筛选除杂,去除茶叶中的杂质以及灰尘;
S3、将S2中去除杂质后的茶叶使用波长在250~260nm的紫外线进行初步灭菌5-10分钟;
S4、将S3中初步灭菌后的茶叶通过物料旋风分离器进行二次除杂,通过调整旋风大小过滤掉茶叶中夹杂着的有机物杂质;
S5、将S4中进行二次除杂的茶叶通过远红外提香机以90-100℃的温度灭菌及干燥5~6分钟,使茶叶的含水率小于4%;
S6、将S5中提香后的茶叶通过管式微波灭菌机对茶叶进行二次灭菌;
S7、将S6中二次灭菌后的茶叶通过真空包装机进行包装。
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对加热的物料具有热效应与非热效应,微生物在强电磁波下,其代谢及遗传过程遭到阻断,细胞膜及遗传物质遭到破坏,从而被杀灭,管式微波灭菌技术的特点是在物料流过系统中特殊设计的微波处理器时,受到高强度微波作用而进行杀菌。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远红外提香机是通过特定装置发射出远红外射线作用于茶叶,促使茶叶内质成分发生转变,形成特定的香气品质。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振动抖筛机配置10~12目不锈钢筛网。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烘干分两个步骤,先进行初步烘干,温度为80-100℃,时间为4-5分钟,摊凉10-15分钟后进行复烘,温度70-80℃,时间为7-8分钟。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物料旋风分离器,是用于气固体系或者液固体系的分离的一种设备,工作原理为靠气流切向引入造成的旋转运动,使具有较大惯性离心力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甩向外壁面分开。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有机物杂质包括虫体、虫体,羽毛等杂质。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茶叶灭菌的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绿茶叶灭菌的方法,通过在S1中对茶叶进行初步烘干,S2对烘干后的茶叶进行初步除杂,S3对除杂后的茶叶进行紫外线初步杀菌,S4对初步杀菌后的茶叶进行二次除杂,S5对除杂后的茶叶通过远红外提香机进行处理,S6对茶叶进行二次灭菌,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灭菌,灭菌均匀彻底,在进行灭菌时茶叶不易结焦,能保持有效成分,对茶叶进行多次灭菌,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灭菌的质量,对茶叶的香气品质有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对茶叶中的杂质进行了很好的过滤,对茶叶进行了密封包装,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茶叶加工的质量以及饮用口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茶叶灭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人工采集好的茶叶通过滚筒烘干机进行初步烘干;
S2、将S1中烘干后的茶叶通过振动抖筛机进行初步筛选除杂,去除茶叶中的杂质以及灰尘;
S3、将S2中去除杂质后的茶叶使用波长在250~260nm的紫外线进行初步灭菌5-10分钟;
S4、将S3中初步灭菌后的茶叶通过物料旋风分离器进行二次除杂,通过调整旋风大小过滤掉茶叶中夹杂着的有机物杂质;
S5、将S4中进行二次除杂的茶叶通过远红外提香机以90-100℃的温度灭菌及干燥5~6分钟,使茶叶的含水率小于4%;
S6、将S5中提香后的茶叶通过管式微波灭菌机对茶叶进行二次灭菌;
S7、将S6中二次灭菌后的茶叶通过真空包装机进行包装。
本发明中,步骤S6中,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对加热的物料具有热效应与非热效应,微生物在强电磁波下,其代谢及遗传过程遭到阻断,细胞膜及遗传物质遭到破坏,从而被杀灭,管式微波灭菌技术的特点是在物料流过系统中特殊设计的微波处理器时,受到高强度微波作用而进行杀菌。
本发明中,步骤S5中,远红外提香机是通过特定装置发射出远红外射线作用于茶叶,促使茶叶内质成分发生转变,形成特定的香气品质。
本发明中,步骤S2中,振动抖筛机配置10~12目不锈钢筛网。
本发明中,步骤S1中,烘干分两个步骤,先进行初步烘干,温度为80-100℃,时间为4-5分钟,摊凉10-15分钟后进行复烘,温度70-80℃,时间为7-8分钟。
本发明中,步骤S4中,物料旋风分离器,是用于气固体系或者液固体系的分离的一种设备,工作原理为靠气流切向引入造成的旋转运动,使具有较大惯性离心力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甩向外壁面分开。
本发明中,步骤S4中,有机物杂质包括虫体、虫体,羽毛等杂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绿茶叶灭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人工采集好的茶叶通过滚筒烘干机进行初步烘干;
S2、将S1中烘干后的茶叶通过振动抖筛机进行初步筛选除杂,去除茶叶中的杂质以及灰尘;
S3、将S2中去除杂质后的茶叶使用波长在250~260nm的紫外线进行初步灭菌5-10分钟;
S4、将S3中初步灭菌后的茶叶通过物料旋风分离器进行二次除杂,通过调整旋风大小过滤掉茶叶中夹杂着的有机物杂质;
S5、将S4中进行二次除杂的茶叶通过远红外提香机以90-100℃的温度灭菌及干燥5~6分钟,使茶叶的含水率小于4%;
S6、将S5中提香后的茶叶通过管式微波灭菌机对茶叶进行二次灭菌;
S7、将S6中二次灭菌后的茶叶通过真空包装机进行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茶叶灭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对加热的物料具有热效应与非热效应,微生物在强电磁波下,其代谢及遗传过程遭到阻断,细胞膜及遗传物质遭到破坏,从而被杀灭,管式微波灭菌技术的特点是在物料流过系统中特殊设计的微波处理器时,受到高强度微波作用而进行杀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茶叶灭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远红外提香机是通过特定装置发射出远红外射线作用于茶叶,促使茶叶内质成分发生转变,形成特定的香气品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茶叶灭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振动抖筛机配置10~12目不锈钢筛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茶叶灭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烘干分两个步骤,先进行初步烘干,温度为80-100℃,时间为4-5分钟,摊凉10-15分钟后进行复烘,温度70-80℃,时间为7-8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茶叶灭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物料旋风分离器,是用于气固体系或者液固体系的分离的一种设备,工作原理为靠气流切向引入造成的旋转运动,使具有较大惯性离心力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甩向外壁面分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茶叶灭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有机物杂质包括虫体、虫体,羽毛等杂质。
CN201811056039.XA 2018-09-11 2018-09-11 一种绿茶叶灭菌的方法 Pending CN1091233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56039.XA CN109123339A (zh) 2018-09-11 2018-09-11 一种绿茶叶灭菌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56039.XA CN109123339A (zh) 2018-09-11 2018-09-11 一种绿茶叶灭菌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23339A true CN109123339A (zh) 2019-01-04

Family

ID=64824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56039.XA Pending CN109123339A (zh) 2018-09-11 2018-09-11 一种绿茶叶灭菌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23339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7850A (zh) * 2011-05-12 2011-09-28 长兴茶乾坤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提香设备
CN202059947U (zh) * 2011-05-12 2011-12-07 长兴茶乾坤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提香设备
CN203369333U (zh) * 2013-06-19 2014-01-01 宁波市鄞州赛恩思汽车配件厂 茶叶提香设备
CN104621275A (zh) * 2013-11-13 2015-05-20 重庆市轩瑞食品有限公司 茶叶提香设备
CN106359685A (zh) * 2016-11-10 2017-02-01 贵州省湄潭县栗香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绿茶提香加工工艺
CN107006639A (zh) * 2017-06-12 2017-08-04 王艳萍 一种绿茶加工方法
CN107980942A (zh) * 2017-12-29 2018-05-04 黄山小罐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提纯灭菌的智能化生产线
CN108094585A (zh) * 2017-12-29 2018-06-01 黄山小罐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提纯灭菌生产系统
CN108177825A (zh) * 2017-12-29 2018-06-19 黄山小罐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提纯灭菌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7850A (zh) * 2011-05-12 2011-09-28 长兴茶乾坤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提香设备
CN202059947U (zh) * 2011-05-12 2011-12-07 长兴茶乾坤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提香设备
CN203369333U (zh) * 2013-06-19 2014-01-01 宁波市鄞州赛恩思汽车配件厂 茶叶提香设备
CN104621275A (zh) * 2013-11-13 2015-05-20 重庆市轩瑞食品有限公司 茶叶提香设备
CN106359685A (zh) * 2016-11-10 2017-02-01 贵州省湄潭县栗香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绿茶提香加工工艺
CN107006639A (zh) * 2017-06-12 2017-08-04 王艳萍 一种绿茶加工方法
CN107980942A (zh) * 2017-12-29 2018-05-04 黄山小罐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提纯灭菌的智能化生产线
CN108094585A (zh) * 2017-12-29 2018-06-01 黄山小罐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提纯灭菌生产系统
CN108177825A (zh) * 2017-12-29 2018-06-19 黄山小罐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提纯灭菌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31827A (zh) 一种赶黄草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3543A (zh) 一种香烟过滤嘴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89458A (zh) 一种茯茶的综合加工方法及其产品
CN109123339A (zh) 一种绿茶叶灭菌的方法
CN104186845A (zh) 一种减肥花草茶叶包及其制备方法
JP6799836B1 (ja) タモギタケ子実体の生産方法、タモギタケ子実体におけるエルゴチオネイン濃度の向上方法およびエルゴチオネイン含有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KR20160062873A (ko) 한방국화차 제조방법
CN108373357A (zh) 一种家庭盆栽用营养土壤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84036A (zh) 一种雅连芽蕊保健蜂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72511A (zh) 芋头淀粉的生产工艺
CN105104640A (zh) 清热去火大麦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2346B (zh) 一种黄秋葵的高效有性杂交技术
JP2008054687A (ja) 冬虫夏草、冬虫夏草茶及び飲食物
CN104472809A (zh) 一种祛除体湿的红豆生姜茶
CN105193891B (zh) 一种通关藤炮制工艺
CN109170794A (zh) 一种花椒生产工艺
CN105995721A (zh) 一种豆腐柴青汁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1970A (zh) 一种幼年竹鸡的饲料添加剂
CN205949305U (zh) 一种菊花茶分选机
CN204888655U (zh) 一种豆科植物茎叶成分提取装置
JP4627819B2 (ja) 冬虫夏草茶
CN106262066A (zh) 一种水东芥菜的深加工方法
CN109731020A (zh) 一种岩白菜粉的生产制备方法
CN210047114U (zh) 带状疱症外敷药物的取汁装置
CN109876034A (zh) 一种红花龙胆粉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