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22922A - 一种提高茶多酚含量的红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茶多酚含量的红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22922A
CN109122922A CN201710503609.4A CN201710503609A CN109122922A CN 109122922 A CN109122922 A CN 109122922A CN 201710503609 A CN201710503609 A CN 201710503609A CN 109122922 A CN109122922 A CN 1091229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leaves
tea
temperature
black tea
lea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036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50360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2292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22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2292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08Oxidation; Ferment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2Rolling or shredding tea leav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红茶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提高茶多酚含量的红茶制备方法,通过茶叶分类、茶叶处理、茶叶混合、揉捻、杀青、再揉捻解团、发酵、整形、杀青、烘干、灭菌等步骤,使得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发生了较大的微观变化,丰富了茶叶中的营养结构和较高的营养物质浸出率;工艺参数被恰当的控制,使得茶青中的营养元素得到有效的控制,进而将茶叶中的有害物质在制备过程中排出,将有益物质,即茶多酚等物质进行转化和保留,进而提高了制备出来的红茶中的茶多酚及其类似物质(聚合多酚)含量相对较高,增强了茶叶的保健功能;据测试本发明的红茶较传统红茶中的多酚物质含量提高了17‑19%。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茶多酚含量的红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茶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提高茶多酚含量的红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饮茶已经作为人们的一种习惯,不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饮茶都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接客待人,休闲时候的必备饮品。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茶的品质和质量的要求已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人们已经将眼光从传统的饮茶转向了饮茶的同时达到保健的功效,即将普通的茶转向了功能性茶的制备方法,最为特殊的就是将茶制备成一种减肥茶、降糖茶。
目前,对于减肥茶和降糖茶以及其他功能性茶的制备工艺和这种茶的产品的研究均较多,如专利号为CN201310062071.X的《一种减肥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就是为人体提供一种能够较低脂肪含量和增长量,进而达到减肥功效目的的减肥茶;再如专利号为CN201310398332.5的《一种浒苔茶制备方法》就是为能够将浒苔这种自然界认为的灾害性海草作为资源,制备一种具有低糖含量并能够降低血糖含量的功能性保健茶;还有专利号为CN201310004795.9的《保留咖啡因的茶的加工方法以及用此茶制作的机能性食品》通过工艺步骤中,将成品的传统的绿茶、红茶进行加工处理,并通过先低温(100℃),再通过高温进行处理的方式,使绿茶、红茶或者其他成品的传统茶中的儿茶素转化成为聚合多酚,同时也不会导致咖啡因的散失的技术方案。
由此可见,在现有技术中,对于功能性茶的制备工艺基本已经成熟,并根据中南大学、作者为易娟的发表的一篇《茶多酚对老鼠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影响研究》可以得出,对于茶叶中起到功能性作用的物质有:茶多酚(儿茶素)、咖啡因等物质,据研究报道,茶多酚具有抑制脂肪细胞分化,降低脂肪增长,减轻体重,进而达到减肥的效果;同时也具有抑制血糖含量增高的功效;因此,对于茶叶中的茶多酚在制备茶叶的过程中进行保留,进而提高茶叶的减肥、降糖功效是对茶叶加工必须遵循的标准,也必需要坚持这样的方向去研究,才能够满足现代人们对茶叶的功能性要求;目前,虽然对于茶叶中的茶多酚进行研究的专利文献或者其他期刊论文文献已经数不胜数,如专利号为CN201210124324.7的《离心萃取分离制备高纯度茶多酚的方法》的文献只是对茶叶中的茶多酚进行提取出来,使得茶叶中的茶多酚另做他用,但是对于在制备茶叶的过程中提高茶叶的茶多酚含量,并且提高茶多酚浸泡浸出率,改善饮用茶的品质和质量的技术文献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聚多酚含量的红茶制备方法,具有能够将茶青中的咖啡碱含量降低,将涩味物质转化成为酚类物质,提高红茶中茶多酚的含量,改善红茶品质,并且通过在制备过程中,对其中的原料物质进行处理,改变原料物质中的营养结构,丰富红茶中的营养物质,提高红茶的品质与质量,进而提供一种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口感较佳,适宜大众群体饮用的红茶等特征。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提高茶多酚含量的红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茶叶分类:将从山上采摘来的茶青按照茶叶的嫩绿程度的不同分为绿芽叶、绿嫩叶和老叶,待分类完成之后,将各类茶叶进行清洗去杂待用;
(2)茶叶处理:
a.将步骤1)准备好的老叶置于温度为30-40℃的含水醇中浸泡2-3h,并连同含水醇老叶茶叶倒入捣碎机中,将老叶茶叶捣碎与含水醇混合成为浆汁,在捣碎机中捣碎时控制捣碎的温度为30-33℃;将捣碎完成的浆汁置于反渗透膜组件中进行真空度为0.02-0.08MPa下真空过滤,并在进行真空过滤之前,向浆汁中加入浆汁重量的1-3%的氢氧化钙水溶液,并对其进行连续多次真空过滤,直至获得澄清的滤液和老叶碎渣,并将澄清的滤液进行两次离心萃取,获得萃取物,待用;
b.将步骤1)准备好的绿芽叶置于温度为70-90℃的水中,浸泡2-3s后,将茶叶捞起置于常温环境下冷却处理,待用;
c.将步骤1)准备好的绿嫩叶置于温度为95-105℃的水中,浸泡10-20s,将茶叶捞起置于常温环境下冷却处理,待用;
(3)茶叶混合:将步骤2)a、b、c准备好的茶叶按照老叶碎渣:绿芽叶:绿嫩叶为(0.5-1.7):(3-5):(2-4)的重量比进行混合,并将其搅拌混合均匀,获得茶青混合料,待用;
(4)揉捻:将步骤3)的茶青混合料置于揉捻机中,采用顺时针方向揉捻5-6min,揉捻压力为3.3-4.2kg/m3,在揉捻的同时,向其中加入茶青混合料重量1-3%的澄清石灰水,并升温至温度为80-90℃,调整水分含量为40-50%后,待用;
(5)杀青:将步骤4)制得的茶青混合料置于温度为80-90℃的蒸汽杀青机中杀青处理4-6s,杀青完成之后,并将其采用澄清石灰水喷洒,喷洒的澄清石灰水量为总重量的0.5-1.3%,待用;
(6)再揉捻解团:将步骤5)杀青处理后的茶青混合料再置于揉捻机中,采用逆时针方向揉捻,揉捻压力为2.1-2.3kg/m3,揉捻时间为10min,揉捻的同时采用碳酸氢钠溶液喷洒,喷洒量为总重量的1.3-1.7%,揉捻结束后,将其置于解团机中进行解团处理,使得茶叶分散,待用;
(7)发酵:将步骤6)处理好的茶青混合料置于发酵池中,并将步骤2)a的萃取物与茶青混合料总重量按照重量百分比为1-3%的量加入其中,并将其搅拌混合均匀后,将其堆放发酵,发酵时候的湿度控制在55-60%,温度为40-43℃,发酵5-7h后,对茶堆进行翻抛处理1次,并在翻抛处理时,并采用步骤2)的萃取物与澄清石灰水按照配比为1:1.3的配比,制得的混合料,按照占茶堆总重量0.7-0.9%的百分比加入;连续进行发酵翻抛处理5次后,将进行最后一次发酵,并调整最后一次发酵处理时的温度为60-70℃,发酵时间为1-2h;
(8)整形:将步骤7)发酵处理好的茶,采用整形机进行整形理条处理,并过40-60目筛处理,待用;
(9)再杀青:将经过整形处理的茶置于温度为100-110℃的蒸汽翻抛处理4-5s,待用;
(10)烘干:将步骤9)再杀青处理的茶采用移动式梯级烘干器进行烘干处理,并调整进口温度为30℃,出口温度为120℃,每一个梯级温度的差值范围为3-6℃,茶在移动式梯级烘干器中移动的速度为使茶叶从烘干器中出口时的水分含量为5-6%;
(11)灭菌:将烘干处理步骤中的茶叶置于远红外烘烤箱中进行灭菌处理2-3s,使得从远红外烘烤箱中拿出来的茶叶水分含量为2-3%时,包装,即可获得高茶多酚含量的红茶。
所述的含水醇为含水30-40%的食用级醇。
所述的采用含水醇浸泡时的老叶茶与含水醇的固液比为1:(1.5-2)。
所述的捣碎是分为两次捣碎,第一次捣碎至茶叶成段状,第二次捣碎成糊状(浆汁)。
所述的两次离心萃取是采用离心萃取机的转速为2001-5999r/min。
所述的碳酸氢钠溶液的浓度为30-33%。
所述的移动式梯级烘干器是将茶叶在烘干器中进行移动式烘干。
所述的灭菌步骤中,包装时,添加有0.1-0.3%的混合酶。
所述的混合酶由蛋白酶、纤维酶组成。
所述的蛋白酶与纤维酶混合时的比例为1:1。
以上技术方案只是对本发明的主要的技术方案做了详细的解读与说明,其中部分涉及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部分没有对其进行详细的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宗旨就是要提供一种将茶叶制作的原料充分化,降低茶叶的制作成本,即将1年生老叶作为原料结合新鲜叶片和绿嫩叶芽叶进行混合制备茶叶,并对各种类型的茶叶分别进行处理与有益物质的提取,进而使得茶叶中的多酚物质得到保全而不被流失,再通过制备工艺过程中对提取出来的物质进行加入,提高其含量,并根据这种物质变换过程中,理化环境对其影响的情况,进而丰富茶叶中的营养物质,使得茶叶中的多酚物质含量相对较高。
本发明从根本上解决了因为每年采茶时间不够,导致茶叶很快老化而难以被利用的技术难题,同时也将采茶的难度大大的缩小,使得采茶时,不在拘泥于新鲜嫩叶茶,使得采茶青的范围扩大了,扩宽了原材料的提供范围,进而降低了茶叶制作的成本。
本发明还对发酵过程中进行的理化环境以及翻抛处理时的技术手段的技术特征进行控制,进而确保了发酵的彻底性以及翻抛过程中加入的物质能够充分的与酚类物质进行微观生化反应,进而确保酚类物质在茶叶中的含量,提高茶叶的保健营养价值。
并通过结合移动式烘干器的使用,使得茶叶在被干燥时,先从表面的水分进行散失,同时茶叶内部的其他有害物质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中进行生化反应彻底,并将其排除,使得酚类等有益物质聚合成聚合酚类,改变其在茶叶中的存在形态,进而提高了茶叶的品质与质量,进而达到保健的目的。
并通过在灭菌包装过程中,对茶叶进行特殊处理,同时添加酶,使得茶叶在浸泡饮用时,能够彻底的被人体吸收其有益营养,使得营养元素的浸出率较高。
特别是本发明通过多段揉捻多段杀青以及发酵等步骤相互交替进行,进一步的使得茶叶中的营养结构发生定向的较大的改变,确保茶叶中的茶多酚及其类似物的含量相对较高,进而使得茶叶具有抑制脂肪增长,降低血糖含量的功效,进而达到减肥、促进新陈代谢,促进肾脏机能,提神等功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体现在:
①本发明的制作工艺步骤简单,工艺流程长但工艺周期不长;并且降低了整个工艺步骤中的采茶难度和丰富了茶原料的来源,降低了茶叶加工制作成本。
②本发明的工艺步骤中,通过多次揉捻、多次杀青、发酵等步骤的相互交叉进行,使得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发生了较大的微观变化,丰富了茶叶中的营养结构和较高的营养物质浸出率。
③本法的工艺参数被恰当的控制,使得茶青中的营养元素得到有效的控制,进而将茶叶中的有害物质在制备过程中排出,将有益物质,即茶多酚等物质进行转化和保留,进而提高了制备出来的红茶中的茶多酚及其类似物质(聚合多酚)含量相对较高,增强了茶叶的保健功能;据测试本发明的红茶较传统红茶中的多酚物质含量提高了17-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提高茶多酚含量的红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茶叶分类:将从山上采摘来的茶青按照茶叶的嫩绿程度的不同分为绿芽叶、绿嫩叶和老叶,待分类完成之后,将各类茶叶进行清洗去杂待用;
(2)茶叶处理:
a.将步骤1)准备好的老叶置于温度为30℃的含水醇中浸泡2h,并连同含水醇老叶茶叶倒入捣碎机中,将老叶茶叶捣碎与含水醇混合成为浆汁,在捣碎机中捣碎时控制捣碎的温度为30℃;将捣碎完成的浆汁置于反渗透膜组件中进行真空度为0.02MPa下真空过滤,并在进行真空过滤之前,向浆汁中加入浆汁重量的1%的氢氧化钙水溶液,并对其进行连续多次真空过滤,直至获得澄清的滤液和老叶碎渣,并将澄清的滤液进行两次离心萃取,获得萃取物,待用;
b.将步骤1)准备好的绿芽叶置于温度为70℃的水中,浸泡2s后,将茶叶捞起置于常温环境下冷却处理,待用;
c.将步骤1)准备好的绿嫩叶置于温度为95℃的水中,浸泡10s,将茶叶捞起置于常温环境下冷却处理,待用;
(3)茶叶混合:将步骤2)a、b、c准备好的茶叶按照老叶碎渣:绿芽叶:绿嫩叶为0.5:5:2的重量比进行混合,并将其搅拌混合均匀,获得茶青混合料,待用;
(4)揉捻:将步骤3)的茶青混合料置于揉捻机中,采用顺时针方向揉捻5min,揉捻压力为3.3kg/m3,在揉捻的同时,向其中加入茶青混合料重量1%的澄清石灰水,并升温至温度为80℃,调整水分含量为40%后,待用;
(5)杀青:将步骤4)制得的茶青混合料置于温度为80℃的蒸汽杀青机中杀青处理4s,杀青完成之后,并将其采用澄清石灰水喷洒,喷洒的澄清石灰水量为总重量的0.5%,待用;
(6)再揉捻解团:将步骤5)杀青处理后的茶青混合料再置于揉捻机中,采用逆时针方向揉捻,揉捻压力为2.1kg/m3,揉捻时间为10min,揉捻的同时采用碳酸氢钠溶液喷洒,喷洒量为总重量的1.3%,揉捻结束后,将其置于解团机中进行解团处理,使得茶叶分散,待用;
(7)发酵:将步骤6)处理好的茶青混合料置于发酵池中,并将步骤2)a的萃取物与茶青混合料总重量按照重量百分比为1%的量加入其中,并将其搅拌混合均匀后,将其堆放发酵,发酵时候的湿度控制在55%,温度为40℃,发酵5h后,对茶堆进行翻抛处理1次,并在翻抛处理时,并采用步骤2)的萃取物与澄清石灰水按照配比为1:1.3的配比,制得的混合料,按照占茶堆总重量0.7%的百分比加入;连续进行发酵翻抛处理5次后,将进行最后一次发酵,并调整最后一次发酵处理时的温度为60℃,发酵时间为1h;
(8)整形:将步骤7)发酵处理好的茶,采用整形机进行整形理条处理,并过40目筛处理,待用;
(9)再杀青:将经过整形处理的茶置于温度为100℃的蒸汽翻抛处理4s,待用;
(10)烘干:将步骤9)再杀青处理的茶采用移动式梯级烘干器进行烘干处理,并调整进口温度为30℃,出口温度为120℃,每一个梯级温度的差值范围为3℃,茶在移动式梯级烘干器中移动的速度为使茶叶从烘干器中出口时的水分含量为5%;
(11)灭菌:将烘干处理步骤中的茶叶置于远红外烘烤箱中进行灭菌处理2s,使得从远红外烘烤箱中拿出来的茶叶水分含量为2%时,包装,即可获得高茶多酚含量的红茶。
含水醇为含水30%的食用级醇。
采用含水醇浸泡时的老叶茶与含水醇的固液比为1:1.5。
捣碎是分为两次捣碎,第一次捣碎至茶叶成段状,第二次捣碎成糊状(浆汁)。
两次离心萃取是采用离心萃取机的转速为2001r/min。
碳酸氢钠溶液的浓度为30%。
移动式梯级烘干器是将茶叶在烘干器中进行移动式烘干。
灭菌步骤中,包装时,添加有0.1%的混合酶。
混合酶由蛋白酶、纤维酶组成。
蛋白酶与纤维酶混合时的比例为1:1。
实施例2
一种提高茶多酚含量的红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茶叶分类:将从山上采摘来的茶青按照茶叶的嫩绿程度的不同分为绿芽叶、绿嫩叶和老叶,待分类完成之后,将各类茶叶进行清洗去杂待用;
(2)茶叶处理:
a.将步骤1)准备好的老叶置于温度为40℃的含水醇中浸泡3h,并连同含水醇老叶茶叶倒入捣碎机中,将老叶茶叶捣碎与含水醇混合成为浆汁,在捣碎机中捣碎时控制捣碎的温度为33℃;将捣碎完成的浆汁置于反渗透膜组件中进行真空度为0.08MPa下真空过滤,并在进行真空过滤之前,向浆汁中加入浆汁重量的3%的氢氧化钙水溶液,并对其进行连续多次真空过滤,直至获得澄清的滤液和老叶碎渣,并将澄清的滤液进行两次离心萃取,获得萃取物,待用;
b.将步骤1)准备好的绿芽叶置于温度为90℃的水中,浸泡3s后,将茶叶捞起置于常温环境下冷却处理,待用;
c.将步骤1)准备好的绿嫩叶置于温度为105℃的水中,浸泡20s,将茶叶捞起置于常温环境下冷却处理,待用;
(3)茶叶混合:将步骤2)a、b、c准备好的茶叶按照老叶碎渣:绿芽叶:绿嫩叶为1.7:3:4的重量比进行混合,并将其搅拌混合均匀,获得茶青混合料,待用;
(4)揉捻:将步骤3)的茶青混合料置于揉捻机中,采用顺时针方向揉捻6min,揉捻压力为4.2kg/m3,在揉捻的同时,向其中加入茶青混合料重量3%的澄清石灰水,并升温至温度为90℃,调整水分含量为50%后,待用;
(5)杀青:将步骤4)制得的茶青混合料置于温度为90℃的蒸汽杀青机中杀青处理6s,杀青完成之后,并将其采用澄清石灰水喷洒,喷洒的澄清石灰水量为总重量的1.3%,待用;
(6)再揉捻解团:将步骤5)杀青处理后的茶青混合料再置于揉捻机中,采用逆时针方向揉捻,揉捻压力为2.3kg/m3,揉捻时间为10min,揉捻的同时采用碳酸氢钠溶液喷洒,喷洒量为总重量的1.7%,揉捻结束后,将其置于解团机中进行解团处理,使得茶叶分散,待用;
(7)发酵:将步骤6)处理好的茶青混合料置于发酵池中,并将步骤2)a的萃取物与茶青混合料总重量按照重量百分比为3%的量加入其中,并将其搅拌混合均匀后,将其堆放发酵,发酵时候的湿度控制在60%,温度为43℃,发酵7h后,对茶堆进行翻抛处理1次,并在翻抛处理时,并采用步骤2)的萃取物与澄清石灰水按照配比为1:1.3的配比,制得的混合料,按照占茶堆总重量0.9%的百分比加入;连续进行发酵翻抛处理5次后,将进行最后一次发酵,并调整最后一次发酵处理时的温度为70℃,发酵时间为2h;
(8)整形:将步骤7)发酵处理好的茶,采用整形机进行整形理条处理,并过60目筛处理,待用;
(9)再杀青:将经过整形处理的茶置于温度为110℃的蒸汽翻抛处理5s,待用;
(10)烘干:将步骤9)再杀青处理的茶采用移动式梯级烘干器进行烘干处理,并调整进口温度为30℃,出口温度为120℃,每一个梯级温度的差值范围为6℃,茶在移动式梯级烘干器中移动的速度为使茶叶从烘干器中出口时的水分含量为6%;
(11)灭菌:将烘干处理步骤中的茶叶置于远红外烘烤箱中进行灭菌处理3s,使得从远红外烘烤箱中拿出来的茶叶水分含量为3%时,包装,即可获得高茶多酚含量的红茶。
含水醇为含水40%的食用级醇。
采用含水醇浸泡时的老叶茶与含水醇的固液比为1:2。
捣碎是分为两次捣碎,第一次捣碎至茶叶成段状,第二次捣碎成糊状(浆汁)。
两次离心萃取是采用离心萃取机的转速为5999r/min。
碳酸氢钠溶液的浓度为33%。
移动式梯级烘干器是将茶叶在烘干器中进行移动式烘干。
灭菌步骤中,包装时,添加有0.3%的混合酶。
混合酶由蛋白酶、纤维酶组成。
蛋白酶与纤维酶混合时的比例为1:1。
实施例3
一种提高茶多酚含量的红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茶叶分类:将从山上采摘来的茶青按照茶叶的嫩绿程度的不同分为绿芽叶、绿嫩叶和老叶,待分类完成之后,将各类茶叶进行清洗去杂待用;
(2)茶叶处理:
a.将步骤1)准备好的老叶置于温度为35℃的含水醇中浸泡2.5h,并连同含水醇老叶茶叶倒入捣碎机中,将老叶茶叶捣碎与含水醇混合成为浆汁,在捣碎机中捣碎时控制捣碎的温度为32℃;将捣碎完成的浆汁置于反渗透膜组件中进行真空度为0.05MPa下真空过滤,并在进行真空过滤之前,向浆汁中加入浆汁重量的2%的氢氧化钙水溶液,并对其进行连续多次真空过滤,直至获得澄清的滤液和老叶碎渣,并将澄清的滤液进行两次离心萃取,获得萃取物,待用;
b.将步骤1)准备好的绿芽叶置于温度为80℃的水中,浸泡2.5s后,将茶叶捞起置于常温环境下冷却处理,待用;
c.将步骤1)准备好的绿嫩叶置于温度为100℃的水中,浸泡15s,将茶叶捞起置于常温环境下冷却处理,待用;
(3)茶叶混合:将步骤2)a、b、c准备好的茶叶按照老叶碎渣:绿芽叶:绿嫩叶为1:4:3的重量比进行混合,并将其搅拌混合均匀,获得茶青混合料,待用;
(4)揉捻:将步骤3)的茶青混合料置于揉捻机中,采用顺时针方向揉捻5.5min,揉捻压力为3.7kg/m3,在揉捻的同时,向其中加入茶青混合料重量2%的澄清石灰水,并升温至温度为85℃,调整水分含量为45%后,待用;
(5)杀青:将步骤4)制得的茶青混合料置于温度为85℃的蒸汽杀青机中杀青处理5s,杀青完成之后,并将其采用澄清石灰水喷洒,喷洒的澄清石灰水量为总重量的0.9%,待用;
(6)再揉捻解团:将步骤5)杀青处理后的茶青混合料再置于揉捻机中,采用逆时针方向揉捻,揉捻压力为2.2kg/m3,揉捻时间为10min,揉捻的同时采用碳酸氢钠溶液喷洒,喷洒量为总重量的1.5%,揉捻结束后,将其置于解团机中进行解团处理,使得茶叶分散,待用;
(7)发酵:将步骤6)处理好的茶青混合料置于发酵池中,并将步骤2)a的萃取物与茶青混合料总重量按照重量百分比为2%的量加入其中,并将其搅拌混合均匀后,将其堆放发酵,发酵时候的湿度控制在58%,温度为42℃,发酵6h后,对茶堆进行翻抛处理1次,并在翻抛处理时,并采用步骤2)的萃取物与澄清石灰水按照配比为1:1.3的配比,制得的混合料,按照占茶堆总重量0.8%的百分比加入;连续进行发酵翻抛处理5次后,将进行最后一次发酵,并调整最后一次发酵处理时的温度为65℃,发酵时间为1.5h;
(8)整形:将步骤7)发酵处理好的茶,采用整形机进行整形理条处理,并过50目筛处理,待用;
(9)再杀青:将经过整形处理的茶置于温度为105℃的蒸汽翻抛处理4.5s,待用;
(10)烘干:将步骤9)再杀青处理的茶采用移动式梯级烘干器进行烘干处理,并调整进口温度为30℃,出口温度为120℃,每一个梯级温度的差值范围为4℃,茶在移动式梯级烘干器中移动的速度为使茶叶从烘干器中出口时的水分含量为5.5%;
(11)灭菌:将烘干处理步骤中的茶叶置于远红外烘烤箱中进行灭菌处理3s,使得从远红外烘烤箱中拿出来的茶叶水分含量为3%时,包装,即可获得高茶多酚含量的红茶。
含水醇为含水35%的食用级醇。
采用含水醇浸泡时的老叶茶与含水醇的固液比为1:1.8。
捣碎是分为两次捣碎,第一次捣碎至茶叶成段状,第二次捣碎成糊状(浆汁)。
两次离心萃取是采用离心萃取机的转速为35000r/min。
碳酸氢钠溶液的浓度为31%。
移动式梯级烘干器是将茶叶在烘干器中进行移动式烘干。
灭菌步骤中,包装时,添加有0.2%的混合酶。
混合酶由蛋白酶、纤维酶组成。
蛋白酶与纤维酶混合时的比例为1:1
试验例:
1、茶汤的外观口味以及多酚物质实验
对传统的红茶(发酵处理过的茶)中多酚物质与本发明中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中的多酚物质进行检测,同时并检测传统红茶(发酵处理过的茶)浸泡出来的茶汤与本发明中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中的茶浸泡出来的茶汤的茶多酚含量颜色与口味对比,其结果如下表1-表2所示:
表1传统的红茶(发酵处理过的茶)中多酚物质与本发明中实施例1、
实施例2、实施例3中的多酚物质进行检测对比结果:
传统的红茶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多酚类(mg/100ml) 143 163.3 159.1 171.13
没食子酸(mg/100ml) 7.7 1.03 0.79 0.95
聚合多酚(mg/100ml) 55.9 23.51 19.98 21.43
表2传统红茶(发酵处理过的茶)浸泡出来的茶汤与本发明中实施例
1、实施例2、实施例3中的茶浸泡出来的茶汤的颜色与口味对比结果:
由上表1、表2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较传统的红茶来说,具有较优的技术效果和较优的茶汤色和茶汤味,能够引起广大茶饮用者的喜好。
2、抗肥胖实验
方法:选取大鼠40只,并将其分为5组,每组8只,标号为A、B、C、D、E五组;其中A组为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制得的红茶+高脂含量的饲料进行饲喂、B组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2制得的红茶+高脂含量的饲料进行饲喂、C组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3制得的红茶+高脂含量的饲料进行饲喂、D组采用正常的饲料+与红茶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饲喂、E组采用高脂含量的饲料+与红茶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饲喂;并在每个星期检测喂料的饲料量以及各组老鼠的体重变化情况,喂养1个月后,取老鼠空腹血,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器检测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
结果:对于上述方法中检测的项目的结果如下表3所示:
表3
结论:从上表中的数据结果显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备出来的茶能够抑制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甘油三酯含量、脂蛋白含量的增强,能够避免血脂的产生,具有明显减肥的功效。
在此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和试验例仅限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做进一步的阐述和理解说明,并不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作出的非显著进步的改进,仍然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Claims (10)

1.一种提高茶多酚含量的红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茶叶分类:将从山上采摘来的茶青按照茶叶的嫩绿程度的不同分为绿芽叶、绿嫩叶和老叶,待分类完成之后,将各类茶叶进行清洗去杂待用;
(2)茶叶处理:
a.将步骤1)准备好的老叶置于温度为30-40℃的含水醇中浸泡2-3h,并连同含水醇老叶茶叶倒入捣碎机中,将老叶茶叶捣碎与含水醇混合成为浆汁,在捣碎机中捣碎时控制捣碎的温度为30-33℃;将捣碎完成的浆汁置于反渗透膜组件中进行真空度为0.02-0.08MPa下真空过滤,并在进行真空过滤之前,向浆汁中加入浆汁重量的1-3%的氢氧化钙水溶液,并对其进行连续多次真空过滤,直至获得澄清的滤液和老叶碎渣,并将澄清的滤液进行两次离心萃取,获得萃取物,待用;
b.将步骤1)准备好的绿芽叶置于温度为70-90℃的水中,浸泡2-3s后,将茶叶捞起置于常温环境下冷却处理,待用;
c.将步骤1)准备好的绿嫩叶置于温度为95-105℃的水中,浸泡10-20s,将茶叶捞起置于常温环境下冷却处理,待用;
(3)茶叶混合:将步骤2)a、b、c准备好的茶叶按照老叶碎渣:绿芽叶:绿嫩叶为(0.5-1.7):(3-5):(2-4)的重量比进行混合,并将其搅拌混合均匀,获得茶青混合料,待用;
(4)揉捻:将步骤3)的茶青混合料置于揉捻机中,采用顺时针方向揉捻5-6min,揉捻压力为3.3-4.2kg/m3,在揉捻的同时,向其中加入茶青混合料重量1-3%的澄清石灰水,并升温至温度为80-90℃,调整水分含量为40-50%后,待用;
(5)杀青:将步骤4)制得的茶青混合料置于温度为80-90℃的蒸汽杀青机中杀青处理4-6s,杀青完成之后,并将其采用澄清石灰水喷洒,喷洒的澄清石灰水量为总重量的0.5-1.3%,待用;
(6)再揉捻解团:将步骤5)杀青处理后的茶青混合料再置于揉捻机中,采用逆时针方向揉捻,揉捻压力为2.1-2.3kg/m3,揉捻时间为10min,揉捻的同时采用碳酸氢钠溶液喷洒,喷洒量为总重量的1.3-1.7%,揉捻结束后,将其置于解团机中进行解团处理,使得茶叶分散,待用;
(7)发酵:将步骤6)处理好的茶青混合料置于发酵池中,并将步骤2)a的萃取物与茶青混合料总重量按照重量百分比为1-3%的量加入其中,并将其搅拌混合均匀后,将其堆放发酵,发酵时候的湿度控制在55-60%,温度为40-43℃,发酵5-7h后,对茶堆进行翻抛处理1次,并在翻抛处理时,并采用步骤2)的萃取物与澄清石灰水按照配比为1:1.3的配比,制得的混合料,按照占茶堆总重量0.7-0.9%的百分比加入;连续进行发酵翻抛处理5次后,将进行最后一次发酵,并调整最后一次发酵处理时的温度为60-70℃,发酵时间为1-2h;
(8)整形:将步骤7)发酵处理好的茶,采用整形机进行整形理条处理,并过40-60目筛处理,待用;
(9)再杀青:将经过整形处理的茶置于温度为100-110℃的蒸汽翻抛处理4-5s,待用;
(10)烘干:将步骤9)再杀青处理的茶采用移动式梯级烘干器进行烘干处理,并调整进口温度为30℃,出口温度为120℃,每一个梯级温度的差值范围为3-6℃,茶在移动式梯级烘干器中移动的速度为使茶叶从烘干器中出口时的水分含量为5-6%;
(11)灭菌:将烘干处理步骤中的茶叶置于远红外烘烤箱中进行灭菌处理2-3s,使得从远红外烘烤箱中拿出来的茶叶水分含量为2-3%时,包装,即可获得高茶多酚含量的红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茶多酚含量的红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水醇为含水30-40%的食用级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茶多酚含量的红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用含水醇浸泡时的老叶茶与含水醇的固液比为1:(1.5-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茶多酚含量的红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捣碎是分为两次捣碎,第一次捣碎至茶叶成段状,第二次捣碎成糊状(浆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茶多酚含量的红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次离心萃取是采用离心萃取机的转速为2001-5999r/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茶多酚含量的红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酸氢钠溶液的浓度为30-3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茶多酚含量的红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式梯级烘干器是将茶叶在烘干器中进行移动式烘干。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茶多酚含量的红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灭菌步骤中,包装时,添加有0.1-0.3%的混合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高茶多酚含量的红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酶由蛋白酶、纤维酶组成。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提高茶多酚含量的红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蛋白酶与纤维酶混合时的比例为1:1。
CN201710503609.4A 2017-06-28 2017-06-28 一种提高茶多酚含量的红茶制备方法 Withdrawn CN1091229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03609.4A CN109122922A (zh) 2017-06-28 2017-06-28 一种提高茶多酚含量的红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03609.4A CN109122922A (zh) 2017-06-28 2017-06-28 一种提高茶多酚含量的红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22922A true CN109122922A (zh) 2019-01-04

Family

ID=64805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03609.4A Withdrawn CN109122922A (zh) 2017-06-28 2017-06-28 一种提高茶多酚含量的红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22922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8922A (zh) * 2013-02-04 2013-05-15 萧氏饮品有限公司 一种原味红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04186742A (zh) * 2014-08-18 2014-12-10 贵州凤冈县仙人岭锌硒有机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茶多酚含量的红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8922A (zh) * 2013-02-04 2013-05-15 萧氏饮品有限公司 一种原味红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04186742A (zh) * 2014-08-18 2014-12-10 贵州凤冈县仙人岭锌硒有机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茶多酚含量的红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黄继轸等: "速溶茶的加工及其研究进展 ", 《茶业通报》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86742B (zh) 一种提高茶多酚含量的红茶制备方法
CN102860366B (zh) 一种提高工夫红茶品质的工艺
CN105018327B (zh) 一种柠檬醋及其生产工艺
CN107969518A (zh) 一种护胃清肠普洱茶及生产工艺
CN104255973A (zh) 一种棕香型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95607B (zh) 一种利用鲜苹果渣同时制备苹果白兰地和苹果果肉酵素粉的方法
CN112760187A (zh) 一种桂花味米酒的酿造方法
KR101302479B1 (ko) 옻술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6720685A (zh) 一种青钱柳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40556A (zh) 一种蛹虫草老白干型配制酒的制备方法
CN108719941A (zh) 利用油橄榄果汁酿造酱油的方法
CN105477540A (zh) 一种姜黄红曲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CN105230850A (zh) 一种灵芝茶的生产方法
CN109042988A (zh) 一种花香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8359571A (zh) 一种白茶果蒸馏酒的生产工艺
CN109303129A (zh) 一种青钱柳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73919B (zh) 一种竹酒的制备方法
CN106381256A (zh) 一种藏药青稞酒的生产工艺
CN106819245A (zh) 一种富含茶黄素的速溶乌龙茶粉及其加工方法
CN105994822A (zh) 富硒八月瓜果粉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22922A (zh) 一种提高茶多酚含量的红茶制备方法
CN107372918A (zh) 一种西洋参茶叶的加工工艺
CN108624443A (zh) 一种富含花青苷的低酒度黄酒及其生产方法
CN105995713A (zh) 八月瓜果粉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33043A (zh) 一种含γ-氨基丁酸茶果酒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