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100A - 脚踏车双重刹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脚踏车双重刹车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1100A CN1091100A CN93117712A CN93117712A CN1091100A CN 1091100 A CN1091100 A CN 1091100A CN 93117712 A CN93117712 A CN 93117712A CN 93117712 A CN93117712 A CN 93117712A CN 1091100 A CN1091100 A CN 10911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ke
- wheel
- clamp
- section
- 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8—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aking more than one whee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 Braking Elements And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脚踏车双重刹车装置,有由前、后刹车棒所控
制之前、后刹车,后刹车棒与一个后轮刹车卡钳结合,
前刹车棒则与一主线相连。主线与第一、第二机动线
相连,第一机动线控制第一刹车卡钳,第二机动线控
制第二刹车卡钳,两刹车卡钳均与脚踏车之前轮相结
合,与后轮相比,前轮所受刹车力更大,第一机动线比
第二机动线短,故第一刹车卡钳能在第二刹车卡钳之
前与前轮相接,因而达到逐渐减速之效果。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控制脚踏车减速之刹车装置。
本发明是脚踏车刹车装置之改良产物。多数近代脚踏车刹车装置都将差动刹车系统放在前轮上。更确切地说:一般皆认为后轮所承受之刹车力应比前轮小。这项理论之根据为:当后轮所承受之刹车力大于前轮时,后轮常有侧滑的倾向。当紧急刹车时,有时会使后轮离地,这会使没有经验之骑车者失去控制。
同时,有人观察到,一旦后轮开始侧滑时,后轮之刹车力对正在前进中的车辆无法发生作用。因此,骑车者若想在侧滑情形发生前使车子停下来,则需使用前轮刹车才行,此时前轮仍在旋转中。
为制造出在前轮启动之差动刹车系统,发明者已设计出不同的系统。其中一项例子为瓦特肯(Watkins)公司于1985年8月21日所获准之专利(英国专利号2,153,460A),该公司提出了至少四种不同的办法,包括使用差动张力弹簧、不同大小之刹车垫、不同长度之卡钳、或在启动后轮刹车前先启动前轮刹车棒,以使前轮刹车产生作用。
在强生(Johnson)公司于1984年11月6日所获准之专利中(美国专利号4,480,720),发明者设计出一套刹车系统,其中包括一种接力转换系统(relay transmitting system),而使刹车力能先传到前轮上,继而转到后轮。尽管这套系统十分良好,却因复杂的接力机动原理而导致生产与脚踏车组合之不易,同时还可能造成刹车失灵或故障。
本发明旨在使脚踏车前轮刹车发挥更大的作用。
另一目的则为,在后轮之刹车力已达极限时,增加前轮之刹车力。
另一目的则希望能逐渐增加前轮所承受之刹车力,以使停车动作更平稳。
本产品之另一目的为提供更安全之脚踏车刹车系统,使轮子能在后轮不离地的情形下,在最短距离内停住。
本发明解决了所有脚踏车常发生之差动刹车系统的问题,改良后的系统包括了前轮专用之双重刹车装置。本双重刹车装置有一段与二段之刹车卡钳,二者皆用于前轮刹车上。二段刹车卡钳皆可分开机动线。与第一段刹车卡钳相连之机动线较短,这两条机动线均与一条主线相连,该主线则与传统使用之刹车棒相接。
本发明同时包括以传统刹车棒控制之后轮刹车。后轮刹车与前轮双重刹车是由不同刹车所操作的。当两种刹车棒同时运作时,后轮刹车只会影响后轮,而前轮刹车系统中的第一段卡钳则会影响前轮。后轮则会锁死,前轮刹车系统中的第二段卡钳则同时会对前轮施加更多张力,此时也是后轮开始侧滑的时刻。如此一来,脚踏车在紧急情况下的刹车距离即可缩短。
下列的详细叙述将使上述之目的与优点更显突出,而非显示出本发明之不足,发明品本身不足之事项请见说明。
图1为装有本发明刹车装置之脚踏车之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刹车装置之脚踏车之局部右视图。
图3显示出本发明刹车装置部分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装置之未剖的前视图。
在图1中,2为一传统脚踏车,4为前轮,6为后轮,8与10则分别为前后轮之轮圈表面,后轮刹车12与传统式弹簧接合,此种传统式弹簧上之卡钳装有传统式刹车垫4(只显示出一个)。刹车棒16是通过后轮刹车线18来控制后轮刹车。后轮刹车系统之原理与传统式设计相同。
前轮4的减速动作是由双重刹车系统所控制。该系统包含了第一段刹车卡钳20与第二段刹车卡钳22。第一段刹车卡钳20是由一条短的机动线24所控制。另一条长的机动线26则控制了第二段刹车卡钳22。这两条机动线之所以有长短不同,是因为24的长度要比26来得短。两条机动线24和26与一条主线28相连。线28之末端以29表示,其与机动线24和26之相接点为熔接点30,而形成叉点。然而,这些线皆可用传统方法接连,或将一条线分叉成两条线。主线28则与标准手刹车棒16相连。
叉点32在延长型框架34内,其中有第一端36与第二端38。栓塞40合适地装在框架34内的第一端36上。栓塞40上有一开口42供主线28穿入框架34中。第二端38有左开口44与右开口46。长短机动线24、26经开口44、46穿过34。机动线24、26穿过44、46任一开口皆可。
第一段刹车卡钳20有第一组刹车垫48(只显示一个),第二段刹车卡钳22则有第二组刹车垫50(只显示一个)。第一组刹车垫48与第二组刹车垫50不同;第一组刹车垫48要比第二组50薄,其原因待解释本发明如何运作时予以说明。
当骑车者使用刹车棒16时,张力会传到主线28上。在线28上的张力会首先传到机动线24,而导致第一段刹车卡钳20收缩,并与轮圈表面8相接触。主线28上的张力增强时,张力便会传至长机动线26上,而导致第二段刹车卡钳22收缩,并与轮圈表面8相接。然而,当第一段刹车卡钳20之收缩力达到极限时(即刹车垫48与轮圈表面8摩擦达极限时),主线28便无法再收紧。结果,张力便无法再传到长机动线26上。因此,在第一段刹车卡钳20达到收缩极限前,长机动线26上应有足够之张力以使第二段刹车卡钳22与轮圈表面8接触。通常只要调整长机动线26之长度即可解决此问题。
为确保第二段刹车卡钳能在短机动线达到受压极限前开始作用,可调整刹车卡钳上的弹簧。第一段刹车卡钳上有传统式之弹簧56能抑制短机动线24之张力,这是所有脚踏车刹车系统的标准装置。第二段刹车卡钳22上则有第二条弹簧58,以抑制长机动线26之张力。当第一条弹簧上之张力大于第二条弹簧时,如上述因刹车垫48,50之不同厚度所达到的效果也可在此达成。
为达到此效果,第二段刹车22之刹车垫50应比第一段刹车20之刹车垫48厚,故缩短刹车垫50与轮圈表面8接触之距离。之后,借助于标准调整器装置52,54即可调整长短机动线之长度。然而,须谨记的是,调整之目的是要在后轮刹车12停止后轮6动作之前使第二段刹车卡钳22与轮圈表面8接触。
在产品试验之第二阶段中,机动线24、26之长度相同,因此,第一与第二刹车卡钳20、22能同时对前轮发生作用。但是,前轮4所承受之张力仍比后轮6大,如前所述,这也是近代脚踏车刹车系统之目的。在本试验中,第一条弹簧56上之张力可调整到比第二条弹簧58小,故第一段刹车卡钳20能比第二段刹车卡钳22早接触到轮圈表面8。
第一与第二刹车卡钳20、22可用任何传统工具接上。在图2中,借助于一根钢条(图中未显示)穿过车架60而达到此目的。该钢条是第一与第二刹车卡钳20、22之轮轴,这两段刹车卡钳则以螺母62固定在杆上。
由前面之叙述可看出本产品之优点,同时,在不破坏产品本身之设计精神的情形下,尚可作一些修正。
Claims (14)
1、具有控制脚踏车减速功用之刹车装置,该脚踏车至少具有一前轮、一后轮,每一轮子上均有侧壁,车轮与骨架相连,骨架上则有把手,把手包括:
与骨架相连之第一与第二段刹车卡钳,每一刹车卡钳均装设在前轮上,以与前轮之侧壁接触,第一段刹车卡钳有第一组刹车垫,第二段刹车卡钳则有第二组刹车垫;
前刹车把;
主要刹车线与前刹车把相接,该主要刹车线有一末端;
短机动刹车线与长机动刹车线,短机动刹车线之长度比长机动刹车线短,长、短机动刹车线与主要刹车线相连而形成叉状,短机动刹车线与第一段刹车卡钳相接,长机动刹车线则与第二段刹车卡钳相接,故前轮刹车把对主要刹车线施压,而使张力传到短机动刹车线上,而主要刹车线上之张力传到长机动刹车线前,造成第一段刹车卡钳进行刹车动作,并延后第二段刹车卡钳之刹车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脚踏车双重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延长型框架内有一叉点,该框架上有一主线开口,使主线能穿入框架内,框架中还有两个机动线开口,使短机动线与长机动线能分别穿出框架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脚踏车双重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长、短机动线长度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脚踏车双重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段刹车卡钳配有第一组压力弹簧,第二段刹车卡钳则配有第二组压力弹簧,第一组压力弹簧上所受之张力比第二组压力弹簧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脚踏车双重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组刹车垫与第二组刹车垫之厚度相同。
6、具有控制脚踏车减速功用之刹车装置,该脚踏车具有至少一前轮、一后轮,每一轮子上均有侧壁,车轮并与骨架相连,骨架上则有把手,把手包括:
第一与第二段刹车卡钳与骨架,第一刹车卡钳均装设在前轮上,第一段刹车卡钳配有第一组刹车垫,第二段刹车卡钳则有第二组刹车垫;
前刹车棒装设在刹车把上,以控制前轮之旋转;
后刹车棒装在刹车把上,以控制后轮之旋转,后轮刹车棒与后刹车线相接,后刹车线装设在后刹车卡钳上,以与后轮之侧壁接触;
主要刹车线与前刹车棒相接,该主要刹车线有一末端;
短机动刹车线与长机动刹车线,短机动刹车线之长度比长机动刹车线短,长、短机动刹车线与主刹车线相连而形成叉状,短机动刹车线与第一段刹车卡钳相接,长机动刹车线则与第二段刹车卡钳相接,故前轮刹车棒对主要刹车线施压,而使张力传到短机动刹车线上,在主要刹车线上之张力传到长机动刹车线前,会使第一段刹车卡钳进行刹车动作,并延后第二段刹车卡钳之刹车动作;
延长型之框架内包含该叉点,该框架上有一主线开口,使主线能穿入框架,框架中还有两个机动线开口,使短机动线与长机动线能分别穿出框架外。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之脚踏车双重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轮刹车棒与后轮刹车棒同时作用,使第一段刹车卡钳与前轮轮圈接合,在此同时,第二段刹车卡钳也与后轮轮圈接合。
8、如权利要求6所述之脚踏车双重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短机动线与长机动线之长度相同。
9、如权利要求6所述之脚踏车双重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段车卡钳配有第一组压力弹簧,第二段刹车卡钳则配有第二组压力弹簧,第一组压力弹簧所感受之张力比第二组压力弹簧大。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之脚踏车双重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组刹车垫比第二组刹车垫厚。
11、具有控制脚踏车减速功用之刹车装置,该脚踏车具有至少一前轮、一后轮,第一车轮均有侧壁,车轮并与骨架相连,骨架上则有把手,把手包括:
第一与第二段刹车卡钳与骨架相连,第一刹车卡钳均装设在前轮上,与前轮之侧壁接合,第一段刹车卡钳配有第一组刹车垫,第二段刹车卡钳则配有第二组刹车垫;
前刹车棒装设在刹车把上,以控制前轮之旋转;
后刹车棒装设在刹车把上,以控制后轮之旋转,后轮刹车棒与后刹车线接合,后刹车线装设在后刹车卡钳上,并与后轮之侧壁接合;
主要刹车线与前刹车棒接合,该主要刹车线有一末端;
第一机动刹车线与第二机动刹车线,第一机动刹车线与第二机动刹车线长度相同,第一、第二机动刹车线与主要刹车线相连而形成叉状,第一机动刹车线与第一段刹车卡钳接合,第二机动刹车线则与第二段刹车卡钳接合,前轮刹车把使主要刹车线受压,使张力传到第一机动刹车线上,主要刹车线上之张力同时传到第一、第二机动刹车线,造成第一、第二段刹车卡钳刹车动作之进行。
12、如权利要求11之脚踏车双重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延长型框架有一叉点,该框架上有一主线开口,使主线能穿主框架内,框架中还有两个机动线开口,使短机动线与长机动线能分别穿出框架外。
13、如权利要求11之脚踏车双重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轮刹车棒与后轮刹车棒同时作用,使第一段刹车卡钳与前轮轮缘接合,在此同时,第二段刹车卡钳也与后轮轮圈接合。
14、如权利要求11之脚踏车双重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段刹车卡钳配有第一组压力弹簧,第二段刹车卡钳则配有第二组压力弹簧。第一组压力弹簧所感受之张力比第二组压力弹簧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94773392A | 1992-09-21 | 1992-09-21 | |
US07/947,733 | 1992-09-2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100A true CN1091100A (zh) | 1994-08-24 |
Family
ID=25486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3117712A Pending CN1091100A (zh) | 1992-09-21 | 1993-09-21 | 脚踏车双重刹车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940006873A (zh) |
CN (1) | CN1091100A (zh) |
CA (1) | CA2106218A1 (zh) |
TW (1) | TW253877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20463A (zh) * | 2011-03-03 | 2011-07-13 | 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 童车的电子刹车控制系统 |
CN102310916A (zh) * | 2010-06-22 | 2012-01-11 | 普利司通自行车株式会社 | 制动器 |
CN106184573A (zh) * | 2016-08-23 | 2016-12-07 | 苏州博轮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自行车三重刹车机构 |
CN106840881A (zh) * | 2017-03-10 | 2017-06-13 |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所 | 基于轮辐结构的绞线全自动张紧试验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608296B1 (ko) | 2022-11-01 | 2023-11-30 | 주식회사 서브루나바이크 | 패드의 위치조절이 용이한 자전거용 림브레이크 |
KR102665474B1 (ko) | 2023-11-06 | 2024-05-13 | 주식회사 서브루나바이크 | 부식성에 대한 내구성이 향상된 크랭크가 부설된 패드의 위치 조절이 용이한 자전거 |
-
1993
- 1993-09-15 CA CA002106218A patent/CA210621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1993-09-20 TW TW082107694A patent/TW253877B/zh active
- 1993-09-21 CN CN93117712A patent/CN1091100A/zh active Pending
- 1993-09-21 KR KR1019930019088A patent/KR940006873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10916A (zh) * | 2010-06-22 | 2012-01-11 | 普利司通自行车株式会社 | 制动器 |
CN102120463A (zh) * | 2011-03-03 | 2011-07-13 | 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 童车的电子刹车控制系统 |
CN102120463B (zh) * | 2011-03-03 | 2013-04-03 | 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 童车的电子刹车控制系统 |
CN106184573A (zh) * | 2016-08-23 | 2016-12-07 | 苏州博轮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自行车三重刹车机构 |
CN106840881A (zh) * | 2017-03-10 | 2017-06-13 |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所 | 基于轮辐结构的绞线全自动张紧试验装置 |
CN106840881B (zh) * | 2017-03-10 | 2023-11-28 |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 基于轮辐结构的绞线全自动张紧试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A2106218A1 (en) | 1994-03-22 |
KR940006873A (ko) | 1994-04-26 |
TW253877B (zh) | 1995-08-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DE3883813T2 (de) | Mehrfachsteuerschaltung. | |
JPH03157258A (ja) | 圧力で操作される制動機を備えた車両列車を制動する方法及びこの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装置 | |
CN1091100A (zh) | 脚踏车双重刹车装置 | |
US20100230214A1 (en) | Safe Braking Apparatus | |
DE19621628A1 (de)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der Bremsanlage eines Fahrzeugs | |
EP4114697B1 (de) | Bremsanlage mit redundanter parkbremsfunktion | |
DE112020004609T5 (de) | Fahrzeug vom Grätschtyp und Steuervorrichtung | |
KR920008334B1 (ko) | 앤티록장치 | |
DE69331890T2 (de) | Blockierschutz-Bremssystem für Fahrzeuge | |
EP0494168B1 (de) | Bremsdruckregelsystem | |
KR0152246B1 (ko) | 앤티 로크 브레이크 시스템의 스위치 오프 방법 | |
CA2123952A1 (en) | Method of and an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Safety Check of the Brake Retardation Capability of a Brake System on a Vehicle | |
CN107804413A (zh) | 制动装置和车辆 | |
CN211391580U (zh) | 一种合刹器 | |
EP3030478B1 (en) | Synchronized braking system | |
CN106585838B (zh) | 一种摩托车联动制动装置 | |
CN221316110U (zh) | 无人驾驶系统的制动踏板机构 | |
WO2015043636A1 (de) | Verfahren zum bremsen eines schienenfahrzeugs und steuer- und/oder regeleinrichtung für ein bremssystem | |
KR101644634B1 (ko) | 연계효과를 가지는 브레이크 시스템 | |
KR102552311B1 (ko) | 답력이 향상된 운전교습용 브레이크 장치 | |
EP0891274B1 (de) | Bremsanlage mit elektronischer bremskraftverteilung | |
JPH0680065A (ja) | 自動ブレーキ装置の制御方法 | |
JP3113760B2 (ja) | 列車自動運転装置 | |
CN201140708Y (zh) | 一种工业车辆的制动器 | |
WO2020202199A1 (en) | Speed deceleration system of vehicl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1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