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4921B - 线束制造系统和线束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线束制造系统和线束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4921B
CN109074921B CN201780026868.0A CN201780026868A CN109074921B CN 109074921 B CN109074921 B CN 109074921B CN 201780026868 A CN201780026868 A CN 201780026868A CN 109074921 B CN109074921 B CN 1090749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wire harness
components
assembly line
suppl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686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74921A (zh
Inventor
高田和彦
谷口拓矢
永野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0749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49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749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49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es
    • H01B13/01209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es
    • H01B13/01263Tying, wrapping, binding, lacing, strapping or sheathing harn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6Insulat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62Insulat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by pulling on an insulating sleev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5Sealing means between cable and housing, e.g. gromm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 H01R4/183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 H01R4/184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mprising a U-shaped wire-receiving portion
    • H01R4/185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mprising a U-shaped wire-receiving portion combined with a U-shaped insulation-receiving por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05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king 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onnection, coupling, or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forming connections by deformation, e.g. crimping tool
    • H01R43/048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forming connections by deformation, e.g. crimping tool
    • H01R43/048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H01R43/05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with wire-insulation stripp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forming connections by deformation, e.g. crimping tool
    • H01R43/048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H01R43/055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with contact member feeding mechanis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13Means to assemble electrical device
    • Y10T29/532Conductor
    • Y10T29/53209Terminal or conne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To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线束制造系统(SYS),包括:组装线(100)和供给装置(200),该供给装置准备其中部件装填在保持器(20)中的部件盒(210a至210c、220a至220d)。供给装置(200)能够准备针对各个类型的部件而不同的多个类型的部件盒。部件盒能够在独立于组装线和供给装置二者的状态下从供给装置传递到组装线的至少一部分。

Description

线束制造系统和线束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束制造系统,该线束制造系统包括通过一系列的组装步骤制造线束的组装线和准备将线束的部件供给到组装线的供给装置,并且涉及一种线束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地,通过将电线切割为预定长度,将端子压接到电线的端部,通过将端子插入到连接器内而形成子线束,捆束多个装接了电线的连接器,装接防水索环、保护器等,并且共同组装多个子线束而制造在汽车等中使用的线束。这样的一系列的组装步骤通常在组装线上进行。
例如,在传统的制造系统(在下文中,称为“传统系统”)中,作为线束的部件的防水橡胶塞(在下文中,称为“防水塞”)通过供给装置(所谓的料斗)设置于组装线(直接连接于组装线),其中,供给装置将防水塞在预定方向上对齐并且将防水塞供给到组装线。在这样的供给装置中,将防水塞填充到漏斗状喷嘴中并且通过吸取从喷嘴中引出,并且由此在调整防水塞的朝向的情况逐个地供给到组装线(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09-173448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传统系统的供给防水塞的供给装置中,吸取并且取出位于漏斗状喷嘴的最深部处(最靠近喷嘴的排出口)的防水塞。更具体地,当通过穿通漏斗状喷嘴的排出口的通道时,沿着管状通道(管线)的轴向调整防水塞的朝向。即,供给装置仅具有将位于喷嘴的排出口附近的防水塞顺次取出的功能,并且不具有在取出之前区别防水塞的类型(例如,防水塞的直径和长度的尺寸不同的各种产品编号)的功能。
结果,在传统系统中,防水塞的类型与供给装置的类型分别对应。换句话说,需要根据多个防水塞的类型的数量(产品编号)准备多个供给装置,从而区别和处理这些类型(产品编号)。
同时,针对各个类型的车辆,线束通常具有不同的结构,并且根据等级、可选设备等,即使相同类型的车辆也具有不同的结构。即,线束由于其特性而具有各种结构。例如,各种(产品编号)防水塞用于各个规格的线束。
然而,当实际制造线束时,考虑到成本等,对具有不同结构的各个线束设置多个不同(针对各个规格的线束的不同)的组装线是不实际的。因此,通常要求在单个组装线上制造不同类型的线束。
作为这样的要求的结果,例如,可以将针对各个类型的防水塞的不同(针对各个产品编号的防水塞的不同)的多个供给装置设置于单个组装线。然而,在该情况下,不仅供给装置的安装成本增加,而且需要针对各个规格的线束重新设定多个供给装置的操作时间等,并且制造系统的准备成本(和线束的最终制造成本)相应地增加。
另外,与使用针对这样的各个类型(产品编号)的不同的多个供给装置相关的缺点不限于防水塞的供给,并且还可能发生在对于除了防水塞之外的线束的部件。
鉴于以上情况做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制造系统和一种线束制造方法,其中,即使在将各种类型的部件供给到组装线时,也能够尽可能地降低线束的制造成本。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线束制造系统”的特征在于下面的(1)至(4)。
(1)一种线束制造系统,包括:
组装线,该组装线通过一系列的组装步骤制造线束;以及一个或多个供给装置,该一个或多个供给装置准备将其中所述线束的部件装填在保持器中的部件盒供给到所述组装线,
其中,各个所述供给装置能够准备根据所述部件的类型而不同的多个所述部件盒,并且
其中,所述部件盒能够在独立于所述组装线和所述供给装置二者的状态下从所述供给装置传递到所述一系列的组装步骤中的至少一部分。
(2)根据以上(1)的线束制造系统,
其中,无论所述组装线的操作状态如何,所述供给装置都继续准备所述部件盒。
(3)根据以上(1)或(2)的线束制造系统,
其中,所述供给装置在将每单位时间的所述组装线上的具体部件的消耗数量与每单位时间的装填了所述具体部件的部件盒的制造数量相关联的同时准备所述部件盒。
(4)根据以上(1)至(3)的任意一项的线束制造系统,
其中,所述供给装置包括:
部件托盘,所述部件安装在该部件托盘上;
所述保持器;
传送机构,该传送机构将所述部件从所述部件托盘传送到所述保持器的装填口;和
装填机构,该装填机构将设置在所述装填口中的部件装填到所述保持器内并且形成所述部件盒,
其中,所述部件托盘能够根据所述部件的类型将所述部件区分地安装在其上,并且
其中,所述传送机构包括:
相机,该相机拍摄放置在所述部件托盘上的部件;
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移动体,该第一移动体能够在由第一轨道限制的情况下移动,该第一轨道在将所述部件托盘连接于所述装填口的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二移动体,该第二移动体能够在由第二轨道限制的情况下移动,该第二轨道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体上从而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和驱动臂,该驱动臂将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驱动力施加于所述第二移动体,并且能够使所述第二移动体沿着由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限定的移动平面移动;和
部件移动单元,该部件移动单元由所述第二移动体支承,并且包括:部件卡盘,该部件卡盘能够在与所述移动平面交叉的第三方向上移动,并且能够保持或释放所述部件;和电机,该电机使所述部件卡盘在所述移动平面中旋转,并且
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基于由所述相机拍摄的图像将所述部件从所述部件托盘传送到所述装填口,使得设置在所述装填口中的部件在预定方向上对齐。
根据具有以上(1)中的构造的线束制造系统,供给装置(各个供给装置)能够将部件经由部件盒供给到组装线,并且能够准备针对各个类型的部件的多个类型的部件盒。换句话说,供给装置不是针对各个类型的部件不同(针对产品编号不同)的专用装置,而是能够支持多个类型(产品编号)的部件的通用装置。即,代替如在传统系统中的一对一的关系,供给装置与部件的类型(产品编号)处于经由部件盒的一对多的关系。
因此,与传统系统中的供给装置相比,能够减少供给装置的数量,使得能够降低供给装置的安装成本。此外,由于能够根据线束的规格简单地使用部件盒(例如,由于能够将对应于部件的类型(产品编号)的部件盒简单地装接于供给装置),所以能够在不大规模地重新设定供给装置的情况下降低制造系统的准备成本。换句话说,通过使用部件盒,能够将组装线(并且因此整个制造系统)弹性地适用于多个线束。
因此,即使在将多个类型的部件供给到组装线时,具有这样的构造的线束制造系统也能够尽可能地降低线束的制造成本。
作为另一个效果,根据具有这样的构造的线束制造系统SYS,供给装置(经由部件盒)间接地连接于组装线。因此,与如在传统系统的供给装置中的供给装置与组装线直接连接的情况不同,即使供给装置和组装线中的一者故障并且其操作停止时,也能够继续操作。换句话说,部件盒用作整个系统的缓冲器(缓冲机构)。因此,这样的构造的线束制造系统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不需要经由上述部件盒供给线束的所有部件。例如,可以对一部分部件利用部件盒,并且可以与上述供给装置分离地包括如传统系统中的供给装置。
根据具有以上(2)中的构造的线束制造系统,无论组装线的操作状态(运行或停止),供给装置都继续准备(制造)部件盒。结果,例如,能够在其中组装线由于一些问题而停止的时期期间囤积部件盒,并且能够准备对部件盒的未来需要。因此,这样的构造的线束制造系统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根据具有以上(3)中的构造的线束制造系统,能够根据部件的实际消耗数量制造部件盒。因此,考虑了后处理(组装线上的一系列的组装步骤),具有这样的构造的线束制造系统使得供给装置能够有效地操作。结果,能够进一步降低线束的制造成本。
根据具有以上(4)中的构造的线束制造系统,部件盒具有构造以上制造系统所需的功能(准备以上部件盒的功能)。换句话说,具有这样的构造的供给装置是可以用于构造以上制造系统的实际供给装置的一个实例。
此外,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线束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下面的(5)。
(5)一种使用一个或多个供给装置的线束制造方法,所述一个或多个供给装置准备将其中线束的部件装填在保持器中的部件盒供给到所述线束的组装线,该线束制造方法包括:
在各个所述供给装置中准备根据部件的类型而不同的多个所述部件盒的步骤;
在独立于所述组装线和所述供给装置二者的状态下将所述部件盒从所述供给装置传递到所述组装线的至少一部分的步骤;和
使用从所述组装线上的所述部件盒拾取的部件来制造所述线束的步骤。
根据具有以上(5)中的构造的线束制造方法,将部件经由部件盒供给到组装线,并且经由供给装置(多个供给装置)针对各个类型的部件准备多个类型的部件盒。换句话说,供给装置不是针对各个类型的部件不同(针对产品编号不同)的专用装置,而是能够支持多个类型(产品编号)的部件的通用装置。即,代替如在传统系统的制造方法中的一对一的关系,供给装置与部件的类型(产品编号)处于经由部件盒的一对多的关系。
因此,与传统系统中的制造方法相比,能够减少供给装置的数量,使得能够降低供给装置的安装成本。此外,由于能够根据线束的规格简单地使用部件盒(例如,由于能够将对应于部件的类型(产品编号)的部件盒简单地装接于供给装置),所以能够在不大规模地重新设定供给装置的情况下降低制造系统的准备成本。换句话说,通过使用部件盒,能够将组装线(并且因此整个制造系统)弹性地适用于多个线束。
因此,即使在将多个类型的部件供给到组装线时,具有这样的构造的线束制造方法也能够尽可能地降低线束的制造成本。
作为另一个效果,根据具有这样的构造的线束制造方法,供给装置与组装线(经由部件盒)间接地连接。因此,与如在传统系统的制造方法中的供给装置与组装线直接连接的情况不同,即使供给装置和组装线中的一者故障并且其操作停止时,也能够继续操作。换句话说,部件盒用作整个系统的缓冲器(缓冲机构)。因此,这样的构造的线束制造方法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线束制造系统和一种线束制造方法,其中,即使在将各种类型的部件供给到组装线时,也能够尽可能地降低线束的制造成本。
上面已经简要描述了本发明。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面描述的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模式(在下文中,称为“实施例”),本发明的细节将更加清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制造系统和线束制造方法的功能性块图。
图2是用于图示出将插装了防水塞的电线压接到端子的步骤的示意图,其中,图2(a)图示出其中切割了电线的端部的状态,图2(b)图示出刚好在将防水塞插装至其中电线的芯线的末端部露出的电线之前的状态,图2(c)图示出刚好在将端子压接到插装了防水塞的电线之前的状态,并且图2(d)图示出其中完成电线到端子的压接的状态。
图3是其中多个防水塞装填在保持器中的防水塞盒的部分截面图。
图4是图示出当将防水塞装填到保持器内时的状态的视图。
图5是图示出图1中的整个防水塞供给机的立体图。
图6是图5中的装填机构的周边的部分放大图。
图7是图示出构成图5中的防水塞盒的防水塞的实例的视图。
图8是图5中的部件托盘的平面图。
图9是为了图示出装填机构而省略图6中的构造的一部分的视图。
图10是图5中的部件移动单元的周边的部分放大图。
图11是图5中的防水塞供给机的平面图(顶视图)。
图12是图示出当图5中的防水塞供给机形成防水塞盒时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用于图示出放置在部件托盘上的防水塞的倾斜度θ的视图。
图14是用于图示出当形成防水塞盒时的图5中的防水塞供给机的移动的视图。
图15是图示出部件托盘的变型例的立体图,其中,图15(a)图示出部件托盘的第一变形例,图15(b)图示出部件托盘的第二变形例,并且图15(c)图示出部件托盘的第三变形例。
图16是图示出卡盘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参考标记列表
10 部件托盘
11 槽
20 保持器
30 传送机构
31 相机
32 驱动单元
33 部件移动单元
40 装填机构
54 第一轨道
55 第一移动体
56 第二轨道
57 第二移动体
58 第一驱动臂(驱动臂)
59 第二驱动臂(驱动臂)
65 电动机(电机)
68 吸嘴(部件卡盘)
76 槽(装填口)
100 组装线
200 供给装置
210 防水塞供给机(供给装置)
210a至210c 防水塞盒(部件盒)
U 防水塞
SYS 线束制造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制造系统和线束制造方法。
<制造系统的整体构造>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制造系统SYS包括:组装线100,在该组装线100上顺次组装线束的部件;和多个(在该实施例中是两个)供给装置200,该多个供给装置200准备将线束的部件供给到组装线100。如在下面所述,供给装置200准备部件盒(210a至210c、220a至220d),其中,线束的部件装填在保持器中。
组装线100可以包括批量生产线110和/或成套生产线120。换句话说,根据本发明的线束制造系统SYS能够应用于批量生产线110和成套生产线120二者。在批量生产线110(线A、线B和线C)中,根据需要制造针对各个类型的防水塞的不同的三个类型的装接了端子的电线并且用于各个类型的壳体(壳体A至C),使得针对各个类型独立地制造三个类型的防水连接器A至C。同时,在成套生产线120(线D)中,所需数量的针对各个类型的防水塞(防水塞A至C)的不同的三个类型的装接了端子的电线被制造并且组装于特定壳体(壳体D),从而制造防水连接器D。
图1所示的组装线100(批量生产线110、成套生产线120)是用于制造线束的组装线的一部分。因此,将组装在组装线100上的防水连接器A至D运送到用于制造线束的下一个的步骤。
下面将更加详细地描述组装线100。首先,防水塞是用于防止水等进入壳体的端子容纳室的防水用的橡胶塞。在下文中,将参考图2简要描述将装接(插装)了防水塞的电线压接到端子的步骤。
首先,如图2(a)所示,其中芯线W1由绝缘被覆W2覆盖的电线W切割为预定长度(针对各个规格的线束不同的长度)。接着,如图2(b)所示,通过去除(剥离)绝缘被覆W2的末端部而露出芯线W1的末端部。以这种方式,将防水塞U插装到其中芯线W1的末端部露出的电线W。
在该实施例中,防水塞U具有阶梯筒状,该阶梯筒状具有小直径部U1和大直径部U2。防水塞U从大直径部U2侧插装到电线W。结果,如图2(c)所示,露出的芯线W1和绝缘被覆W2分别由防水塞U的小直径部U1和大直径部U2覆盖。在将插装了防水塞U的电线W放置在端子T的预定位置之后,如图2(d)所示,将端子T压接于电线W。
在该实施例中,端子T是阴端子,并且包括:用于收纳配对阳端子(未示出)的电线连接部T1、用于压接芯线W1的第一压接部(一对压接片)T2、以及用于压接防水塞U和绝缘被覆W2的第二压接部(一对压接片)T3。因此,如图2(d)所示,通过第一压接部T2压接露出的芯线W1,并且通过第二压接部T3压接绝缘被覆W2。通过以上步骤,完成电线W到端子T的压接。
再次参考图1,电线A、B和C具有不同的类型(例如,线径、长度和材料)。防水塞A、防水塞B和防水塞C具有不同的类型(例如,直径、长度、表面形状和材料)。另外,壳体A、壳体B、壳体C和壳体D具有不同的类型(例如,形状、材料、待插装的装接了端子的电线的类型和数量)。
在线A上,当将电线A切割为预定长度时,电线A的芯线的末端部露出,并且然后,将防水塞A插装到其中芯线的末端部露出的电线A,并且然后,将端子T压接到插装了防水塞A的电线A。相似地,在线B和C上,在插装防水塞B之后将端子压接于电线B,并且在插装防水塞C之后将端子压接于电线C。接着,将通过端子压接的电线A组装于壳体A(将电线A的端子插入到壳体A的端子容纳室内),从而制造防水连接器A。将通过端子压接的电线A、B和C组装于壳体B(将电线A、B和C的端子插入到壳体B的端子容纳室内),从而制造防水连接器B。另外,将通过端子压接的电线B和C组装于壳体C(将电线B和C的端子插入到壳体C的端子容纳室内),从而制造防水连接器C。
在图1中,通过端子压接的电线A、B和C在多个线A、B和C上相互使用。然而,组装线100可以被构造为使得仅通过端子压接的电线A在线A上使用、仅通过端子压接的电线B在线B上使用、并且仅通过端子压接的电线C在线C上使用。
在线D上,当将电线A、B和C分别切割为预定长度时,电线A、B和C的芯线的末端部露出,并且然后,将防水塞A、B和C插装到其中芯线的末端部露出的电线A、B和C,并且然后,将端子压接到插装了防水塞A、B和C的电线A、B和C。即,一同制造通过端子压接的电线A、B和C。接着,将通过端子压接的电线A、B和C分别插入到壳体D的相应的端子插入孔内,从而制造防水连接器D。
在线A至D上,将通过防水塞供给机210形成的防水塞盒210a至210c供给到插装相应的防水塞的步骤。相似地,将通过壳体供给机210形成的壳体盒220a至220d供给到将端子插入相应的壳体内的步骤。这里,防水塞盒210a至210c是指其中相同类型的多个防水塞在相同朝向上对齐的状态下装填成一列的保持器(参见图3)。壳体盒220a至220d是指其中将相同类型的多个壳体在同一朝向上对齐的状态下装填成一列的保持器(未示出)。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3和4简要描述防水塞盒210a至210c。在图3和4所示的防水塞盒210a中(防水塞盒210b和210c也具有相似的构造),将相同类型的多个防水塞在相同朝向上对齐的状态下在筒状的保持器20中装填为一列,筒状的保持器20具有圆形截面且由能够容易地变形的树脂制成。如图4所示,通过在面对插入小直径部U1的方向的状态下利用防水塞供给机210将各个防水塞U从保持器20的一端侧的插入口21(开口)顺次插入到保持器20内,而形成防水塞盒210a。
固定夹具22设置在保持器20的插入口21的附近。如在下面描述地,当将保持器20安装和固定于防水塞供给机210的预定位置以形成防水塞盒210a时,使用固定夹具22。盖23设置在保持器20的另一端侧的开口处。盖23具有防止装填在保持器20中的防水塞U从保持器20的另一端侧的开口掉落的功能。
再次返回图1,防水塞供给机210形成针对各个类型的防水塞的多个类型的防水塞盒210a至210c。在该实施例中,防水塞供给机210形成其中仅装填多个防水塞A的防水塞盒210a、其中仅装填多个防水塞B的防水塞盒210b、和其中仅装填多个防水塞C的防水塞盒210c。
所形成的防水塞盒210a至210c从防水塞供给机210获取,并且分别被供给到处于独立状态(处于独立于防水塞供给机210和组装线100二者的状态)的相应线上。在该实施例中,防水塞盒210a供给到线A和D的防水塞插装步骤、防水塞盒210b供给到线B和D的防水塞插装步骤、并且防水塞盒210c供给到线C和D的防水塞插装步骤。
以这种方式,通过防水塞供给机210形成的各类型的防水塞盒210a至210c在与组装线100和防水插塞供给机210二者独立的状下从防水插塞供给机210传递到相应线的相应步骤。可以使用装置自动进行或手动进行在各个线上从防水塞盒取出防水塞以及将防水塞盒供给到各个组装线。
以上已经描述了防水塞盒210a至210c。这同样适用于壳体盒220a至220d。即,壳体供给机220形成针对各个类型的壳体的多个类型的壳体盒220a至220d。在该实施例中,壳体供给机220形成其中仅装填多个壳体A的壳体盒220a、其中仅装填多个壳体B的壳体盒220b、其中仅装填多个壳体C的壳体盒220c和其中仅装填多个壳体D的壳体盒220d。
所形成的各类型的壳体盒220a至220d从壳体供给机220获取,并且在独立状态下(独立于壳体供给机220和组装线100二者的状态下)分别供给到相应的线。在该实施例中,壳体盒220a供给到线A的端子插装步骤、壳体盒220b供给到线B的端子插装步骤、壳体盒220c供给到线C的端子插装步骤、并且壳体盒220d供给到线D的端子插装步骤。
以这种方式,将通过壳体供给机220形成的各类型的壳体盒220a至220d在独立于组装线100和壳体供给机220二者的状态下从壳体供给机220传递到相应线的相应步骤。可以使用装置自动进行或手动进行在各个线上从壳体盒取出壳体以及将壳体盒供给到各个组装线。
无论组装线100的操作状态(无论组装线100运行或停止)如何,防水塞供给机210都能够继续形成和准备防水塞盒210a至210d。这使得能够在其中组装线100由于诸如问题而停止的时期期间储存防水塞盒210a至210c,并且能够准备对防水塞盒210a至210c的未来需要。这同样适用于壳体供给机220。
此外,防水塞供给机210能够针对各个类型的防水塞A至C将每单位时间的组装线100上的防水塞盒210a至210c的消耗数量与每单位时间的防水塞盒210a至210c的制造数量相关联,并且同时能够形成和准备防水塞盒210a至210c。因此,能够针对各个类型的防水塞A至C的根据消耗的防水塞A至C的实际数量制造防水塞盒210a至210c。这同样适用于壳体供给机220。
以上已经参考图1至4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制造系统SYS。在下文中,将参考图5至16详细描述防水塞供给机210的构造。另外,壳体供给机220可以与防水塞供给机210相似地构成,并且因此省略其描述。
<防水塞供给机的构造>
如图5所示,防水塞供给机210设置在可移动工作台300的上表面310上。因此,防水塞供给机210能够相对于线A至D的布置适当地移动。
防水塞供给机210包括:部件托盘10,防水塞U放置在该部件托盘10上;上述保持器20(参见图3和4),该保持器20用于形成防水塞盒;传送机构30,该传送机构30用于将防水塞U从部件托盘10传送到保持器20的插入口21附近;和装填机构40,该装填机构40用于将放置在保持器20的插入口21附近的防水塞U装填到保持器20内并且形成防水塞盒。在下文中,如图5所示,为了方便说明,限定了彼此正交的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
如图5和8所示,部件托盘10是由树脂制成的盘状部件。部件托盘10被固定为经由支撑部(stay)51在上表面310上方预定距离的位置处在沿着x-y平面的周向上可旋转,所述支撑部51从工作台300的上表面310的中央部向上(z轴的正方向)竖立。可以使用装置自动进行或手动进行部件托盘10的在周向上的朝向的调整。
如图8所示,多个槽11形成在部件托盘10的上表面中。在该实施例中,具有相同形状的四个槽11在周向上等间隔地独立地形成。对应于线束的规格的多个类型的防水塞分别放置在槽11中。在防水塞供给机210的操作期间,调整部件托盘10的在周向上的朝向,使得四个槽11中的各个槽位于x轴的正侧、x轴的负侧、y轴的正侧和y轴的负侧,并且仅供给放置在位于x轴的负侧的槽11(在下文中称为“选择的槽”)中的防水塞以形成防水塞盒。
如图5、6和11所示,保持器20的插入口21(也参见图3和4)插入到装接部52a(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未示出的通孔)内,装接部52a设置于从工作台300的上表面310的在x轴的负侧的缘向上竖立的支撑部52的上表面上,使得固定夹具22(也参见图3和4)可拆卸地固定于装接部52a。因此,保持器20的端部可拆卸地固定于装接部52a。
如图5所示,传送机构30包括相机31、驱动单元32和部件移动单元33。相机31经由固定于工作台300的上表面310的支撑部(未示出)固定地设置在部件托盘10的槽11(选择的槽)的上方。相机31从上方对放置在槽11(选择的槽)中的防水塞U拍照。
驱动单元32是与使将在下面描述的吸嘴68沿着x-y平面移动以保持防水塞U的操作相关的部分。下面将描述与驱动单元32相关的构造。
如图5、10、11等所示,沿着x轴方向以预定距离互相平行地延伸的一对第一轨道54经由多个支撑部53固定在部件托盘10上方的位置,所述多个支撑部53在工作台300的上表面310上从部件托盘10的周部向上竖立。
一对第一轨道54设置有第一移动体55,该第一移动体55能够在被一对第一轨道54限制的同时在x轴方向(对应于本发明中的“第一方向”)上移动从而横跨一对第一轨道54。在y轴方向(对应于本发明中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轨道56设置在第一移动体55的上表面上。
第二轨道56设置有第二移动体57,该第二移动体57能够在被第二轨道56限制的同时在y轴方向上移动。结果,第二移动体57能够沿着x-y平面任意地移动。如下所述,吸嘴68间接固定于第二移动体57。
一对杆状的第一驱动臂58的一端部连结到第二移动体57的在y轴方向上的两侧的端部,从而能够沿着x-y平面相对旋转。一对杆状的第二驱动臂59的一端部连结到一对第一驱动臂58的另一端部,从而能够沿着x-y平面相对旋转。
一对电动机62沿着y轴方向以预定间隔固定于从工作台300的上表面310的在x轴的正侧的缘向上竖立的支撑部61。一对电动机62的电机轴63分别从支撑部61的上表面朝着z轴的正方向突出。一对第二驱动臂59的另一端部分别与一对电机轴63一体地连接。
驱动单元32如上所述地构成。结果,通过单独地调整一对电动机62的电机轴63的旋转角度,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的驱动力从一对第一驱动臂58施加于第二移动体57,使得能够任意地调整第二移动体57的在x-y平面上的位置。
部件移动单元33是与使保持防水塞U的吸嘴68沿着z轴方向移动的操作和使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吸嘴68绕着其轴旋转的操作相关的部分。下面将描述与部件移动单元33相关的构造。
如图10所示,支撑部64固定于第二移动体57从而在x轴的负方向上延伸。电动机65固定于支撑部64。电动机65的电机轴(未示出)从支撑部64的下表面朝着z轴的负方向突出。L状的支架66一体地连结到电动机65的电机轴。
棒状的吸嘴68经由驱动机构67设置于支架66的在z轴的负方向上延伸的悬挂部中,从而能够沿着z轴方向(对应于本发明中的“第三方向”)相对移动。通过控制驱动机构67,能够调整吸嘴68的在z轴方向上相对于支架66(换句话说,第二移动体57)的位置。
吸嘴68的轴与电动机65的电机轴同轴地定位。因此,通过调整电动机65的电机轴的旋转角度,吸嘴68绕着轴(在x-y平面中)旋转,使得能够调整吸嘴68的在旋转方向上的位置。
通孔69沿着吸嘴68的轴形成在吸嘴68中。通孔69的上端开口装接有吸取软管(未示出)的端部,并且软管的另一端部连接于用于吸取的真空泵(未示出)。通孔69的下端用作吸取口71。通过控制真空泵,吸嘴68能够吸取和保持吸取口71附近的防水塞U,并且能够释放被保持的防水塞U。
以上已经描述了传送机构30。接着,将描述与装填机构40相关的构造。
如图6和9所示,具有矩形截面(方形)的轴73固定于工作台300的上表面310的从部件托盘10与支撑部52之间的部分向上竖立的支撑部72,从而在x轴的负方向上延伸并且能够绕着其轴心适当地旋转。可以使用装置自动进行或可以手动进行轴73的在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的调整。另外,为了方便说明,在图9中省略了图6中的支柱52。
特别地,如图9所示,支架74固定在与轴73的末端部(z轴的负方向上的端部)处的四个边对应的四个缘处,从而在x轴的负方向上延伸。各个支架74形成有在x轴的负侧部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通孔75,并且从通孔75在x轴的正方向上连续地延伸且向上开口的槽76形成在x轴的正侧部中。由吸嘴68运送的防水塞U放置在槽76中。
四个支架74分别对应于部件托盘10的四个槽11。即,通孔75的内径具有与放置在部件托盘10的四个槽11中的相应槽11中的防水塞U的最大外径对应的尺寸。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四个支架的通孔75的内径彼此不同。
在防水塞供给机210的操作期间,调整轴73的在旋转方向上的位置,使得四个支架11中的各个支架位于y轴的正侧、y轴的负侧、z轴的正侧和z轴的负侧,并且仅供给放置在z轴的正侧的支架74(在下文中称为“选择的支架”)以形成防水塞盒。
即,如图6所示,支架74(选择的支架)被设置为靠近支撑部52的装接部52a的x轴的正侧,并且支架74(选择的支架)的通孔75与装接部52a中的通孔同轴地设置。结果,将放置在支架74(选择的支架)的槽76中的防水塞U朝着x轴的负方向推动,使得防水塞U穿过支架74(选择的支架)的通孔75、装接部52a的通孔和保持器20的插入口21(参见图3和4),并且装填在保持器20中。
具有阶梯筒状的外周的移动部件77插装到轴73,从而能够在x轴方向上相对于轴73移动并且不能够相对旋转。四个推入杆78固定在移动部件77的在x轴负侧的端面处,从而在x轴的负方向上朝着相应支架74的槽76突出。
因此,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移动部件77在z轴的负方向侧相对于轴73移动,使得将对应于支架74(选择的支架)的推入杆78(特别地,在下文中称为“选择的推入杆”)的末端面朝着x轴的负方向推入到放置在支架74(选择的支架)的槽76中的防水塞U,并且因此能够将防水塞U装填在保持器20中。
能够调整一对握持部件81的在x轴方向上的位置的一对驱动机构79固定于支撑部72。一对握持部件81握持移动部件77的在x轴的正侧的凸缘部。因此,能够通过控制一对驱动机构79而调整移动部件77的在x轴方向上的位置。换句话说,通过控制一对驱动机构79,能够经由选择的推入杆78将放置在支架74(选择的支架)的槽76中的防水塞U朝着x轴的负方向推动。
通过控制装置(微机)(未示出)控制上述的一对电动机62、电动机65、驱动机构67、驱动机构79和真空泵。以上已经描述了防水塞供给机210的构造。
<防水塞供给机的操作>
接着,将参考图12所示的流程图描述防水塞供给机210形成防水塞盒时的操作。通过上述控制装置进行该流程图中所示的处理。
在开始该处理之前,将对应于要形成的防水塞盒的类型的多个防水塞U放置在部件托盘10的槽11(选择的槽)中,并且需要将保持器20和支架74(选择的支架和选择的推入杆78)切换为对应于该类型防水塞U的保持器和支架。如图7所示,使用了具有包括小直径部U1和大直径部U2的阶梯筒状的防水塞U,这与图4所示相似。如图4所示,防水插塞U在小直径部U1侧面对插入方向(x轴的负方向)的情况下顺次插入到保持器20内。
首先,在步骤S5中,判定吸嘴68是否位于初始位置处。这里,如图14所示,初始位置是指吸嘴68设置在支架74(选择的支架)的槽76(在下文中,也称为“盒插入开口”)上方的位置。
当吸嘴68位于初始位置时(在步骤S5中“是”),处理直接前进至步骤S15。当吸嘴68不位于初始位置时(在步骤S5中“否”),在步骤S10中将吸嘴移动到初始位置,并且随后处理前进至步骤S15。
在步骤S15中,通过相机31拍摄放置在部件托盘10的槽11(选择的槽)中的多个防水塞U。如上所述,基于吸嘴68位于初始位置处时驱动单元32和部件移动单元33位于相机31的拍摄范围之外(因此,驱动单元32和部件移动单元33不干涉拍摄)的事实,当吸嘴68位于初始位置处时,相机31进行拍摄。
接着,在步骤S20中,基于拍摄的图像进行样式匹配。在该实施例中,样式匹配是指指定放置在槽11(选择的槽)中的多个防水塞U的位置(x-y坐标)的操作。
接着,在步骤S25中,基于样式匹配的结果,确定要握持的防水塞U。随后,在步骤S30中,指定确定的防水塞U的倾斜度θ。如图13所示,倾斜度θ是指由其中将防水塞U放置在盒插入口中的方向(其中小直径部U1面对x轴的负方向的方向)与确定的防水塞U的方向形成的角度。
接着,在步骤S35中,使吸嘴68在以角度θ旋转的同时沿着x-y平面移动,直到位于确定的防水塞U的正上方(参见图14中的(1))。随后,在步骤S40中,使吸嘴68在z轴的负方向上降低(参见图14中的(2))。结果,吸嘴68的吸取口71位于确定的防水塞U的正上方。在该状态下,将确定的防水塞U吸取到吸嘴68的吸取口71。
随后,在步骤S45中,使吸嘴68在以角度θ反向旋转的同时移动到初始位置。接着,在步骤S50中,使吸嘴68在z轴的负方向上降低(参见图14中的(4))。结果,吸嘴68的吸取口71位于确定的盒插入口的正上方。在该状态下,被吸取到吸嘴68的吸取口71的防水塞U掉落。其后,吸嘴68返回初始位置。
结果,防水塞U以其中小直径部U1侧面对x轴的负方向的方向放置在盒插入口(槽76)中。然后,在步骤S55中,通过选择的推入杆78推入放置在盒插入口(槽76)中的防水塞U,使得将防水塞U装填到保持器20(给料盒)内。
通过重复以上操作直到将预定数量的防水塞U装填到保持器20中,完成防水塞盒(例如,图1中的防水塞盒210a至210c),其中,预定数量的相同类型的防水塞U在同一朝向上对齐的状态下装填到保持器20中。
从防水塞供给机210拾取完成的防水塞盒。其后,为了形成下一个的防水塞盒,旋转部件托盘10,使得槽11变为对应于下一个的防水塞盒的类型的防水塞U放置在其中的选择的槽,并且旋转轴73,使得对应于所述类型的防水塞U的支架74(和推入杆78)变为支架74(选择的支架和选择的推入杆78),并且将对应于该类型的防水塞U的保持器20装接于防水塞供给机210。然后,再次进行以上处理,以完成下一个防水塞盒。
在图12所示的流程图中,虽然当吸嘴68位于初始位置处时相机31进行拍摄,但是驱动单元32和部件移动单元33不限于位于相机31的拍摄范围之外(即,驱动单元32和部件移动单元33不干涉拍摄),并且当吸嘴68位于除了初始位置之外的位置处时相机31也可以拍摄。例如,在步骤S45中,在其中吸嘴68返回初始位置的阶段,相机31可以进行拍摄(步骤S15的处理)。此外,在其中吸嘴68返回初始位置的阶段,可以在步骤S15的处理之后进行步骤S20、S25和S30的处理。
<效果>
依照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制造系统SYS,供给装置200(防水塞供给机210和壳体供给机220)能够经由部件盒(防水塞盒和壳体盒)将部件(防水塞和壳体)供给到组装线100。此外,供给装置200(各个供给装置200)能够准备针对各个类型的部件的不同的多个类型的部件盒。换句话说,供给装置200不是各个类型的部件的专用装置,而是能够支持多个类型的部件的通用装置。即,供给装置200与部件的类型是一对多的关系。
因此,与在背景技术中描述的传统系统中的供给装置相比,能够减少装置的数量,并且能够降低装置的成本。此外,由于能够根据线束的规格简单地使用部件盒(不重新设定装置),所以还能够降低组装线100的准备成本。换句话说,通过使用供给装置200和部件盒,能够将组装线100(以及相应的整个制造系统SYS)弹性地适用于具有各种规格的线束。
因此,即使在将多个类型的部件供给到组装线100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制造系统SYS也能够尽可能地降低制造成本。
作为另一个效果,依照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制造系统SYS,供给装置200(经由部件盒)间接地连接于组装线100。因此,与如在传统系统中的供给装置中的供给装置和组装线直接连接的情况相比,即使装置和组装线100中的一者故障并且其操作停止,也能够继续操作。换句话说,部件盒用作整个系统的缓冲器。因此,能够提高制造系统SYS的稳定性。
不需要将线束的所有部件装盒。部件盒可以用于一部分部件(例如,防水塞A至C以及壳体A至D),并且可以与上述供给装置200分开地包括用于其它部件(例如,端子和夹具)的如传统系统中的作为供给装置的装置。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制造系统SYS中,无论组装线100的操作状态(无论组装线100运行或停止),供给装置200都能够继续准备防水塞盒。这使得能够在其中组装线100由于一些问题而停止的时期期间存积部件盒,并且能够准备对部件盒的未来需要。因此,能够提高制造系统SYS的稳定性。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制造系统SYS中,供给装置200能够在关联每单位时间的组装线100上的具体部件的消耗数量与每单位时间的其中装填了具体部件的部件盒的制造数量的同时准备部件盒。因此,能够根据消耗的部件的实际数量制造部件盒。因此,考虑了后处理(组装线100上的一系列的组装步骤)而有效地操作供给装置200。
依照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制造方法,供给装置200(防水塞供给机210和壳体供给机220)将部件(防水塞和壳体)经由部件盒(防水塞盒和壳体盒)供给到组装线100,并且准备针对各个类型的部件的多个类型的部件盒(210a至210c以及220a至220d)。换句话说,供给装置200不是针对各个类型的部件不同(针对产品编号不同)的专用装置,而是能够支持多个类型(产品编号)的部件的通用装置。即,供给装置200与部件的类型(产品编号)是经由部件盒一对多的关系。
因此,与传统系统中的制造方法相比,能够减少供给装置200的数量,使得能够降低供给装置200的安装成本。此外,由于能够根据线束的规格简单地使用部件盒(例如,由于能够将对应于部件的类型(产品编号)的部件盒简单地装接于供给装置),所以能够在不大规模地重新设定供给装置200的情况下降低制造系统SYS的准备成本。换句话说,通过使用部件盒,能够将组装线100(并且因此整个制造系统SYS)弹性地适用于多个线束。
因此,即使在将多个类型的部件供给到组装线100时,具有这样的构造的线束制造方法也能够尽可能地降低线束的制造成本。
作为另一个效果,根据具有这样的构造的线束制造方法,供给装置200与组装线100(经由部件盒)间接地连接。因此,与如在传统系统的制造方法中的供给装置200与组装线100两者直接连接的情况不同,即使供给装置200和组装线100中的一者故障并且其操作停止时,也能够继续操作。换句话说,部件盒用作整个系统的缓冲器(缓冲机构)。因此,这样的构造的线束制造方法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并且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例如,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并且可以适当地修改、改进等。另外,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则以上实施例中的部件的材料、形状、尺寸、数量、布置位置等是任意的,并且不受限制。
例如,在以上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通过将多个类型的防水塞中的相应类型的防水塞放置于在部件托盘10的上表面中形成的多个槽11中的各个槽中,针对各个类型的防水塞U,将多个类型的防水塞分离地放置在部件托盘10上。然而,如图15(a)所示,可以在部件托盘10中形成在周向上连续的一个大槽11。在该情况下,通过将大槽11分为互相不连续的多个区域并且将多个类型的防水塞中的相应类型的防水塞放置在部件托盘10的上表面中的多个区域中的各个区域中,可以针对各个类型的防水塞U将多个类型的防水塞分离地放置在部件托盘10上。此外,可以在不将大槽11分为多个区域的情况下放置多个类型的防水塞,并且可以基于相机31拍摄的图像通过样式匹配识别防水塞的类型。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具有相同形状(相同面积)的多个槽11形成在部件托盘10的上表面中,但是如图15(b)和15(c)所示,具有不同形状(不同面积)的多个槽11可以形成在部件托盘10的上表面上。因此,当每单位时间装填有防水塞U的防水塞盒的制造数量针对各个类型的防水塞U不同时,能够针对各个类型的防水塞U将能够容纳在槽11中的防水塞U的数量与每单位时间的防水塞盒的制造数量互相关联。换句话说,能够根据防水塞的消耗数量将防水塞放置在部件托盘10上。
此外,在以上实施例中,线束制造系统SYS对组装线100设置了多个供给装置200(具体地,防水塞供给机210和壳体供给机220),但是可以对组装线100设置单个供给装置200(具体地,防水塞供给机210或壳体供给机220)。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将棒状的吸嘴68用作部件卡盘(chuck)。然而,如图16所示,可以将能够调整间隔的一对握持臂82用作部件卡盘。
此外,在以上实施例中,使吸嘴68沿着x-y平面移动的驱动单元32包括第一移动体55、第二移动体57、第一驱动臂58和第二驱动臂59。然而,只要吸嘴68能够沿着x-y平面移动,则可以采用任意构造作为驱动单元32。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防水塞盒210a至210c以及壳体盒220a至220d作为部件盒的实例。然而,在线束的部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用除了防水塞和壳体之外的部件(例如,夹具和波纹管)准备部件盒。
这里,在下面的(1)至(5)中分别简要概括和列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线束制造系统和线束制造方法的实施例的特征。
(1)
一种线束制造系统(SYS),包括:
组装线(100),该组装线通过一系列的组装步骤制造线束;以及一个或多个供给装置(210),该一个或多个供给装置准备将其中所述线束的部件(防水塞A至C)装填在保持器(20)中的部件盒(210a至210c)供给到所述组装线,
其中,各个所述供给装置(210)能够准备根据所述部件(防水塞A至C)的类型而不同的多个所述部件盒(210a至210c),并且
其中,所述部件盒(210a至210c)能够在独立于所述组装线(100)和所述供给装置(210)二者的状态下从所述供给装置传递到所述一系列的组装步骤中的至少一部分。
(2)
根据以上(1)的线束制造系统,
其中,无论所述组装线(100)的操作状态如何,所述供给装置(210)都继续准备所述部件盒(210a至210c)。
(3)
根据以上(1)或(2)的线束制造系统,
其中,所述供给装置(210)在将每单位时间的所述组装线上的具体部件(防水塞A至C)的消耗数量与每单位时间的装填了所述具体部件(防水塞A至C)的部件盒(210a至210c)的制造数量相关联的情况下准备所述部件盒。
(4)
根据以上(1)至(3)的任意一项的线束制造系统,
其中,所述供给装置(210)包括:
部件托盘(10),所述部件安装在该部件托盘上;
所述保持器(20);
传送机构(30),该传送机构将所述部件(防水塞A至C)从所述部件托盘传送到所述保持器的装填口(76);和
装填机构(40),该装填机构将设置在所述装填口中的部件装填到所述保持器内并且形成所述部件盒(210a至210c),
其中,所述部件托盘(10)能够根据所述部件(防水塞A至C)的类型而将所述部件分离地安装在其上,并且
其中,所述传送机构(30)包括:
相机(31),该相机拍摄放置在所述部件托盘上的部件;
驱动单元(32),该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移动体(55),该第一移动体能够在由第一轨道(54)限制的情况下移动,该第一轨道(54)在将所述部件托盘(10)连接于所述装填口(76)的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二移动体(57),该第二移动体能够在由第二轨道(56)限制的情况下移动,该第二轨道(56)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体(55)上从而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延伸;和驱动臂(58、59),该驱动臂将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驱动力施加于所述第二移动体(57),并且能够使所述第二移动体(57)沿着由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限定的移动平面移动;和
部件移动单元(33),该部件移动单元由所述第二移动体(57)支承,并且包括:部件卡盘(68),该部件卡盘能够在与所述移动平面相交的第三方向上移动,并且能够保持或释放所述部件;和电机(65),该电机使所述部件卡盘(68)在所述移动平面中旋转,并且
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基于由所述相机(31)拍摄的图像将所述部件从所述部件托盘(10)传送到所述装填口(76),使得设置在所述装填口中的部件(防水塞A至C)在预定方向上对齐。
(5)
一种使用一个或多个供给装置(210)的线束制造方法,所述一个或多个供给装置准备将其中线束的部件(防水塞A至C)装填在保持器(20)中的部件盒(210a至210c)供给到所述线束的组装线(100),该线束制造方法包括:
在各个所述供给装置(210)中准备根据部件(防水塞A至C)的类型而不同的多个所述部件盒(210a至210c)的步骤;
将所述部件盒(210a至210c)在独立于所述组装线(100)和所述供给装置(210)二者的状态下从所述供给装置传递到所述组装线的至少一部分的步骤;和
使用从所述组装线(100)上的所述部件盒拾取的部件(防水塞A至C)来制造所述线束的步骤。
本申请基于2016年5月3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A-2016-109040),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应用并入本文。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线束制造系统和线束制造方法,即使在将多个类型的部件供给到组装线时,也能够尽可能地降低线束的制造成本。具有该效果的本发明对于线束制造系统和线束制造方法是有用的。

Claims (5)

1.一种线束制造系统,包括:
组装线,该组装线通过一系列的组装步骤制造线束;以及一个或多个供给装置,该一个或多个供给装置准备将所述线束的部件装填在保持器中的部件盒供给到所述组装线,
其中,各所述供给装置能够准备根据所述部件的类型不同的多个所述部件盒,
其中,所述部件盒能够在独立于所述组装线和所述供给装置二者的状态下从所述供给装置传送到所述一系列的组装步骤中的至少一部分,
其中,所述供给装置包括:
部件托盘,所述部件安装在该部件托盘上;
所述保持器;
传送机构,该传送机构将所述部件从所述部件托盘传送到所述保持器的装填口;和
装填机构,该装填机构将设置在所述装填口中的部件装填到所述保持器内并且形成所述部件盒,其中,所述部件托盘能够根据所述部件的类型将所述部件区分地安装在其上,并且
其中,所述传送机构包括:
相机,该相机拍摄放置在所述部件托盘上的所述部件;
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能够使移动体沿着由将所述部件托盘连接到所述装填口的第一方向和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限定的移动平面移动;和
部件移动单元,该部件移动单元由所述移动体支承,并且包括:部件卡盘,该部件卡盘能够在与所述移动平面相交的第三方向上移动,并且能够保持或释放所述部件;和电机,该电机使所述部件卡盘在所述移动平面中旋转,并且
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基于由所述相机拍摄的图像将所述部件从所述部件托盘传送到所述装填口,使得设置在所述装填口中的所述部件在预定方向上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制造系统,
其中,无论所述组装线的操作状态如何,所述供给装置都继续准备所述部件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束制造系统,
其中,所述供给装置在将每单位时间的所述组装线上的特定部件的消耗数量与每单位时间的装填有所述特定部件的部件盒的制造数量相关联的同时准备所述部件盒。
4.一种线束制造系统包括:
组装线,该组装线通过一系列的组装步骤制造线束;以及一个或多个供给装置,该一个或多个供给装置准备将所述线束的部件装填在保持器中的部件盒供给到所述组装线,
其中,各所述供给装置能够准备根据所述部件的类型不同的多个所述部件盒,并且
其中,所述部件盒能够在独立于所述组装线和所述供给装置二者的状态下从所述供给装置传送到所述一系列的组装步骤中的至少一部分,
其中,所述供给装置包括:
部件托盘,所述部件安装在该部件托盘上;
所述保持器;
传送机构,该传送机构将所述部件从所述部件托盘传送到所述保持器的装填口;和
装填机构,该装填机构将设置在所述装填口中的部件装填到所述保持器内并且形成所述部件盒,
其中,所述部件托盘能够根据所述部件的类型将所述部件区分地安装在其上,并且
其中,所述传送机构包括:
相机,该相机拍摄放置在所述部件托盘上的所述部件;
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移动体,该第一移动体能够在由第一轨道限制的情况下移动,该第一轨道在将所述部件托盘连接于所述装填口的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二移动体,该第二移动体能够在由第二轨道限制的情况下移动,该第二轨道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体上,从而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延伸;和驱动臂,该驱动臂将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驱动力施加于所述第二移动体,并且能够使所述第二移动体沿着由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限定的移动平面移动;和
部件移动单元,该部件移动单元由所述第二移动体支承,并且包括:部件卡盘,该部件卡盘能够在与所述移动平面相交的第三方向上移动,并且能够保持或释放所述部件;和电机,该电机使所述部件卡盘在所述移动平面中旋转,并且
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基于由所述相机拍摄的图像将所述部件从所述部件托盘传送到所述装填口,使得设置在所述装填口中的所述部件在预定方向上对齐。
5.一种使用一个或多个供给装置的线束制造方法,所述一个或多个供给装置准备将线束的部件装填在保持器中的部件盒供给到所述线束的组装线,该线束制造方法包括:
在各个所述供给装置中准备根据所述部件的类型而不同的多个所述部件盒的步骤;
在独立于所述组装线和所述供给装置二者的状态下将所述部件盒从所述供给装置传送到所述组装线的至少一部分的步骤;和
使用从所述组装线上的所述部件盒获取的部件来制造所述线束的步骤,
其中,所述供给装置包括:
部件托盘,所述部件安装在该部件托盘上;
所述保持器;
传送机构,该传送机构将所述部件从所述部件托盘传送到所述保持器的装填口;和
装填机构,该装填机构将设置在所述装填口中的部件装填到所述保持器内并且形成所述部件盒,其中,所述部件托盘能够根据所述部件的类型将所述部件区分地安装在其上,并且
其中,所述传送机构包括:
相机,该相机拍摄放置在所述部件托盘上的所述部件;
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能够使移动体沿着由将所述部件托盘连接到所述装填口的第一方向和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限定的移动平面移动;和
部件移动单元,该部件移动单元由所述移动体支承,并且包括:部件卡盘,该部件卡盘能够在与所述移动平面相交的第三方向上移动,并且能够保持或释放所述部件;和电机,该电机使所述部件卡盘在所述移动平面中旋转,并且
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基于由所述相机拍摄的图像将所述部件从所述部件托盘传送到所述装填口,使得设置在所述装填口中的所述部件在预定方向上对齐。
CN201780026868.0A 2016-05-31 2017-04-28 线束制造系统和线束制造方法 Active CN1090749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09040A JP6475664B2 (ja) 2016-05-31 2016-05-31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システム、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JP2016-109040 2016-05-31
PCT/JP2017/017002 WO2017208714A1 (ja) 2016-05-31 2017-04-28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システム、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4921A CN109074921A (zh) 2018-12-21
CN109074921B true CN109074921B (zh) 2019-12-10

Family

ID=60479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6868.0A Active CN109074921B (zh) 2016-05-31 2017-04-28 线束制造系统和线束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39988B2 (zh)
JP (1) JP6475664B2 (zh)
CN (1) CN109074921B (zh)
WO (1) WO20172087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1700103805A1 (it) * 2017-09-18 2019-03-18 Dab Pumps Spa Assemblato di pompa con zona umida accessibile all'utente
IT201800003390A1 (it) * 2018-03-09 2019-09-09 Dab Pumps Spa Assemblato di elettropompa centrifuga con tenuta perfezionata
JP7239538B2 (ja) * 2020-11-04 2023-03-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設計方法および設計支援装置
FR3128571A1 (fr) * 2021-10-22 2023-04-28 Raydiall Sous-ensemble préassemblé de connecteur comprenant un contact central et deux parties de sertissage de matière et/ou épaisseur différente(s), bobine de sous-ensembles et procédé d’assemblage d’un connecteur à un câble associé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28810A (en) * 1997-01-28 2000-10-10 Harness System Technologies, Ltd. Device for mounting connector terminals used for wire harness
JP2005078913A (ja) * 2003-08-29 2005-03-24 Yazaki Corp 可動式電線送り装置
CN202758535U (zh) * 2012-07-11 2013-02-27 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机器人与机器视觉系统
CN103192257A (zh) * 2012-01-10 2013-07-10 西门子公司 组装线的传送设备
CN104067356A (zh) * 2012-01-20 2014-09-2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制造方法和线束制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51400B2 (ja) * 1992-08-10 1997-09-1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線処理装置における電線反転装置
US5385434A (en) * 1992-12-09 1995-01-31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delivery system
KR100225316B1 (ko) * 1994-03-28 1999-10-15 무라타 고이치 와이어압착소켓 커넥터 제조 방법 및 장치
JPH09115640A (ja) * 1995-10-20 1997-05-02 Harness Sogo Gijutsu Kenkyusho:Kk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におけるコネクタ供給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KR100649448B1 (ko) 2003-07-08 2006-11-29 아사히세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세부품의 공급장치
JP6002628B2 (ja) * 2013-05-10 2016-10-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挿入装置及び端子挿入方法
JP6335467B2 (ja) * 2013-10-07 2018-05-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部品移送装置、端子圧着電線製造装置、ワイヤハーネス部品移送方法、端子圧着電線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28810A (en) * 1997-01-28 2000-10-10 Harness System Technologies, Ltd. Device for mounting connector terminals used for wire harness
JP2005078913A (ja) * 2003-08-29 2005-03-24 Yazaki Corp 可動式電線送り装置
CN103192257A (zh) * 2012-01-10 2013-07-10 西门子公司 组装线的传送设备
CN104067356A (zh) * 2012-01-20 2014-09-2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制造方法和线束制造装置
CN202758535U (zh) * 2012-07-11 2013-02-27 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机器人与机器视觉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4921A (zh) 2018-12-21
WO2017208714A1 (ja) 2017-12-07
US20190066880A1 (en) 2019-02-28
JP6475664B2 (ja) 2019-02-27
US10839988B2 (en) 2020-11-17
JP2017216139A (ja) 2017-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74921B (zh) 线束制造系统和线束制造方法
CN109155170B (zh) 部件供给装置
JP7133325B2 (ja) はんだスリーブを取り上げ、シールドされた電気ワイヤー及びケーブルに設置して溶かすための装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8528199B2 (en)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wiring harnesses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wiring harnesses
CN107950083B (zh) 追加型带盘保持装置
JP2024026495A (ja) モジュール式ワイヤ加工センター
US6961996B2 (en) Method for installing cable ends in plug housings
JP2010027661A (ja) 電子部品装着機の電子部品装着方法及び電子部品装着機
EP3007534B1 (en) System for mounting electronic circuit components
JPH07235360A (ja) 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供給装置
JP2013258192A (ja) クリンチ装置、部品取付装置
JP6675270B2 (ja) 部品受け渡し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る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装置
WO2018134934A1 (ja) 部品実装システム及びフィーダ作業用アタッチメント
EP0661780A1 (en) Method of supplying parts and supplying device
CN111788881B (zh) 安装装置以及安装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1316769B (zh) 电子元件安装机及电子元件安装方法
JP4748065B2 (ja) 圧着端子組付け方法および端子圧着方法並びに端子圧着設備
US10720267B2 (en)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wire shielding positioning during electrical component placement
CN107710906B (zh) 元件安装装置
KR20130108907A (ko) 부품실장기용 테이프 피더
JP2018116992A (ja) フィーダー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JP2017204402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ライン
JP2024515231A (ja) ケーブル加工センター
JP3127808B2 (ja) 端子付き電線の挿入装置
JP2022010093A (ja) 部品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