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0546A - 预涂金属板 - Google Patents

预涂金属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0546A
CN109070546A CN201780017868.4A CN201780017868A CN109070546A CN 109070546 A CN109070546 A CN 109070546A CN 201780017868 A CN201780017868 A CN 201780017868A CN 109070546 A CN109070546 A CN 1090705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metal sheet
precoated metal
white pigment
c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78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70546B (zh
Inventor
细川智明
井上郁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Ste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te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teel Corp filed Critical Nippon Stee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0705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05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705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05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15/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14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metal, e.g. car bod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201/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29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for multicolour effec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Abstract

该预涂金属板具备:金属板;和涂膜,所述涂膜被设置于上述金属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含有光亮颜料和平均粒径为200~400nm且含量为0.5~4.0质量%的白色颜料,膜厚为5~30μm,其中,上述白色颜料为选自氧化钛、氧化锌、硫酸钡、碱性碳酸盐及二氧化硅中的至少1种,在将上述涂膜中的上述光亮颜料的含量以质量%为单位计设定为A、将上述白色颜料的含量以质量%为单位计设定为B时,B/A的值为0.03~0.27。

Description

预涂金属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涂金属板。
本申请基于2016年3月22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6-56852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在家电领域、建材领域、汽车领域等中所使用的金属板大多在加工后会实施涂装。另一方面,近年来,有时会在金属板的表面被覆预先着色了的涂膜(着色涂膜)、并在被覆有涂膜的状态下被加工。有时将在加工后实施涂装的金属板称为后涂金属板、将在被覆有着色涂膜的状态下被加工的金属板称为预涂金属板。
近年来,反映室内装饰嗜好性的提高等,在预涂金属板方面要求高级的图案性,大多采用了对预涂金属板表面实施金属质涂装的设计。消费者对于涂色的要求多样化,由视线方向引起的色调及光亮性(光泽性)的变化的差异小的金属质涂装是其中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有将实施了金属质涂装的预涂金属板简称为预涂金属板的情况和称为金属质预涂金属板的情况。同样地,有将实施了金属质涂装的后涂金属板简称为后涂金属板的情况和称为金属质后涂金属板的情况。另外,有时将由视线方向引起的色调及光亮性的变化称为随角异色性。所谓随角异色性大是表示色调及光亮性因视线方向而较大地发生变化,所谓随角异色性小是表示色调及光亮性因视线方向而基本不发生变化。
以往的与金属质预涂金属板有关的技术的大部分是以得到金属感强的着色涂膜作为课题。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形成白色度及金属光泽感优异并且随角异色性大的涂膜,使薄铝片(片状铝粉;aluminum flake)相对于涂面平行地取向,并且在未固化的基础涂料的涂面涂布了薄铝片的水分散液。
在专利文献2、3中记载了一种技术,其为了制造随角异色性大的金属质涂膜、具有金属感的成形品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在作为光亮颜料(光泽颜料)的鳞片状铝颜料或高纵横比的铝粉中添加鳞片状石墨颜料或干涉珠光云母。
专利文献4公开了一种金属质涂料组合物,其作为表现出抑制了黑色感的色调的珠光色乳白感和虹彩感的基底隠蔽性优异的金属质涂料组合物,以二氧化钛颜料、担载有颜料的鳞片状铝颜料、二氧化钛以外的着色颜料、珠光颜料及涂膜形成树脂作为组成成分。
专利文献5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作为具有光亮感的金属饰面的预涂金属的制法,是在金属板上介由或不介由底漆涂膜而涂装包含含有60重量%以上的α-氧化铁的云母状氧化铁粉、涂膜形成树脂及着色颜料的有机溶剂型涂料。
专利文献6公开了一种光亮性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展色剂、金属氧化物被覆氧化铝薄片颜料(A)及薄铝片颜料或微粒二氧化钛颜料(B-1),且具有隠蔽性。
专利文献7公开了一种光亮性涂料组合物,其含有(1)薄铝片颜料、(2)具有暗部区域的干涉云母颜料、(3)除上述(2)的具有暗部区域的干涉云母颜料以外的干涉性光亮性颜料及(4)展色剂。
专利文献8公开了一种涂料组合物,其作为能够形成耐化学药品性及耐候性优异的涂膜的涂料组合物,含有下述聚酯树脂成分(A)、下述三聚氰胺树脂成分(B)及光亮颜料成分(C),所述聚酯树脂成分(A)含有50~100质量%的数均分子量为5000~30000、羟值为5~100mgKOH/g、油长为3~30%的脂肪酸改性聚酯树脂(A1),所述三聚氰胺树脂成分(B)含有50~100质量%的丁基醚化三聚氰胺树脂(B1)。
专利文献9公开了一种溶剂型金属基础涂料组合物,其作为在通过2涂敷1烘烤涂装方法进行涂装的情况下、没有由金属基础涂膜与清漆涂膜的混层引起的色相变动、透明感优异、具有致密的光亮感、随角异色性强的涂膜,含有脲改性丙烯酸树脂(A)、氨基甲酸酯改性聚酯树脂(B)、固化剂(C)、光亮性颜料(D)及无机微粒(E)。
专利文献10公开了一种具有金属色调外观的无铬酸盐的涂装金属板,其是在金属板的至少单面具有以有机树脂A作为造膜成分、且包含表面经失活化处理的薄片状的铝颜料C的涂膜α(膜厚:1.5~10μm)。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00051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27153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31952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6-29910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2-212564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0-86945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1-164191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14-9288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05-220289号公报
专利文献10:国际公开WO2013/065354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金属质后涂金属板的情况下,为了在涂装容易变薄的拐角部也具有充分的金属感,作为也包括拐角部在内的涂膜的膜厚,需要为30~100μm。涂装后的干燥时间变得需要与涂膜的膜厚相应的时间。
另一方面,金属质预涂金属板(特别是金属质预涂钢板)由于是在连续制造生产线被制造,因此涂装后的加热干燥生产线的长度有限,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干燥。因此,如果涂膜的膜厚为3~30μm,则与金属质后涂金属板的涂膜的膜厚相比较薄。
此外,如果使膜厚较厚的涂膜在短时间内急剧地干燥,则会由于涂膜中的溶剂急速地加热蒸发而发生突沸,在涂膜中会经常产生被称为麻点(凸起、凹穴)的缺陷,金属质预涂金属板的外观劣化。
金属质预涂金属板的涂膜由于膜厚较薄,因此薄片状(鳞片状)的光亮颜料会较强地进行取向,光亮颜料以光亮颜料的扁平面与涂膜表面平行地排列的状态配置。其结果是,金属质预涂金属板的外观会有下述倾向:如果从某个方向看,则金属感强,如果从其它的方向看,则金属感变弱(即,随角异色性变强)。
金属质预涂金属板具有上述那样的外观,专利文献1~10的目的在于,提高金属质预涂金属板的金属感或者得到具有强随角异色性的金属质预涂金属板。即,几乎没有像本发明那样有关由视线方向引起的色调及光亮性的变化小(即,具有弱随角异色性)的金属质预涂金属板的以往技术。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由视线方向引起的色调及光亮性的变化小即具有弱随角异色性的预涂金属板(金属质预涂金属板)。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达成所述目的,采用以下的手段。
(1)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预涂金属板具备:金属板;和涂膜,所述涂膜被设置于所述金属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含有光亮颜料和平均粒径为200~400nm且含量为0.5~4.0质量%的白色颜料,膜厚为5~30μm,其中,所述白色颜料为选自氧化钛、氧化锌、硫酸钡、碱性碳酸盐及二氧化硅中的至少1种,在将所述涂膜中的所述光亮颜料的含量以质量%为单位计设定为A、将所述白色颜料的含量以质量%为单位计设定为B时,B/A的值为0.03~0.27。
(2)根据上述(1)所述的预涂金属板,其中,所述白色颜料的所述平均粒径也可以为250~350nm。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预涂金属板,其中,所述光亮颜料也可以为薄铝片。
(4)根据上述(1)~(3)中任一方案所述的预涂金属板,其中,所述B/A的值也可以为0.05~0.20。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方案所述的预涂金属板,其中,使光相对于表面以45°入射角入射,在将所述光的正反射光所出射的角度设定为0°、将所述光的入射位置设定为90°时,使用变角色差计测定的15°的亮度L15与110°的亮度L110的差量L15-L110也可以为70以下。
(6)根据上述(1)~(5)中任一方案所述的预涂金属板,其中,在所述涂膜的表面上也可以进一步具有清漆涂膜。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方案,能够提供由视线方向引起的色调及光亮性的变化小的预涂金属板。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利用变角色差计测定亮度L的原理的图。
图2A是表示以往技术的后涂金属板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2B是表示以往技术的预涂金属板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2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预涂金属板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预涂金属板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预涂金属板的构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成为达到本发明的背景的见解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发明者们为了解决上述课题,首先,对后涂金属板与预涂金属板中的涂膜的性状的不同进行了调查。
调查的结果是,认识到:就后涂金属板而言,由于涂膜的膜厚相对于光亮颜料的厚度相对较大,因此在涂膜内存在下述倾向:光亮颜料的取向性的自由度高,入射至后涂金属板的光会发生漫反射。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关于预涂金属板认识到以下这一点。即,由于涂膜的膜厚相对于光亮颜料的厚度相对较小,因此在涂膜内,光亮颜料的扁平面相对于涂膜表面沿平行的方向进行取向。其结果是,入射至预涂金属板的光大多会发生正反射,这样一来,由视线方向引起的色调及光亮性的差异变大(即,随角异色性变大)。
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发现,就预涂金属板来说为了减小随角异色性,通过在涂膜中适量混入微细的白色颜料,能够减小随角异色性,并完成了本发明。
接下来,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对在以往技术的后涂金属板及以往技术的预涂金属板及本实施方式的预涂金属板中随角异色性不同的原因进行了调查。
图1是表示利用变角色差计测定色调的原理的图。图1示出了下述情形:相对于测定面(涂装面)从左斜上45°的方向照射入射光线,将相当于正反射的右斜45°的方向设定为基准的角度(0°)(即,将光的入射位置设定为90°),在入射光线侧,在15°、25°、45°(铅直上方)、75°及110°的方向上配置受光器,并测定亮度L等。
一般来说,人类的视觉能够以Lab(有时也会表达为L*a*b)空间来表达,其中a表示红色方向,-a表示绿色方向,b表示黄色方向,-b表示蓝色方向,L表示亮度(明亮度)。
本发明的发明者们认识到:在上述的指标中,金属质涂膜的随角异色性的差异主要起因于表示亮度的L值的差异。
即,本发明的发明者们认识到:在因角度而导致L值的差异大的情况下,随角异色性大,在由角度引起的L值的差异小的情况下,随角异色性小。
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将受光器配置在各角度来对L值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认识到:如果15°的L值与110°的L值的差量△L为70以下,则即使是在预涂金属板中也能够实现类似于后涂金属板的随角异色性。
图2A是表示以往技术的后涂金属板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图2B是表示以往技术的预涂金属板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图2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预涂金属板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2A中所示的那样,就以往技术的后涂金属板而言,由于涂膜的膜厚相对较厚地为30~100μm,因此涂膜中的光亮颜料5的取向性小,即,光亮颜料5朝向各种方向存在。从左斜上入射的光线在朝向各种方向的光亮颜料5的扁平面进行反射,其结果是,反射光沿各种方向前进。这样一来,就后涂金属板的表面而言,随角异色性小。
如图2B中所示的那样,就以往技术的预涂金属板而言,由于涂膜的膜厚相对较小(3~30μm左右),因此光亮颜料5在涂膜内会沿与涂膜表面大致平行的角度进行取向。这样一来,入射至预涂金属板的光发生正反射的概率变高,随角异色性变大。
如图2C中所示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预涂金属板中,在涂膜中适量混入了微细的白色颜料7。通过该白色颜料7,使得到达至光亮颜料5之前的入射光线和被光亮颜料5反射的反射光线发生漫射。其结果是,尽管光亮颜料5的取向性高,但是与以往的预涂金属板相比随角异色性变小。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C中,将白色颜料7的直径与实际相比放大表示。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预涂金属板通过在涂膜中适量含有微细的白色颜料7,从而能够减小由视线方向引起的色调及光亮性的变化(随角异色性)。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预涂金属板进行说明。
(预涂金属板10)
首先,对预涂金属板10进行说明。
图3及4是表示预涂金属板10的构成的示意图。
如图3及4中所示的那样,预涂金属板10具备:金属板1;和涂膜3,所述涂膜3被设置于金属板1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含有光亮颜料5和平均粒径为200~400nm且含量为0.5~4.0质量%的白色颜料7,膜厚为5~30μm。另外,白色颜料7为选自氧化钛、氧化锌、硫酸钡、碱性碳酸盐及二氧化硅中的1种以上。
<金属板1>
预涂金属板10具备金属板1作为基材。金属板1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金属板,也可以是合金材料制。作为那样的金属板1的例子,可列举出钢板、不锈钢钢板、铝板、铝合金板、钛板、铜板等。
金属板1也可以在表面实施镀覆。作为镀覆的种类,可列举出镀锌、镀铝、镀铜、镀镍等。也可以是它们的合金镀覆。在钢板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热浸镀锌钢板、电镀锌钢板、锌-镍合金镀覆钢板、熔融合金化锌镀覆钢板、镀铝钢板、铝-锌合金化镀覆钢板等一般公知的钢板及镀覆钢板。
<涂膜3>
预涂金属板10具备涂膜3,所述涂膜3被设置于金属板1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含有光亮颜料5和平均粒径为200~400nm且含量为0.5~4.0质量%的白色颜料7,膜厚为5~30μm。
涂膜3可以如图3中所示的那样设置于金属板1的单面,也可以如图4中所示的那样设置于金属板1的两面。
<光亮颜料5>
涂膜3具有光亮颜料5。这里,光亮颜料5是指珠光颜料、玻璃薄片(glass flake)颜料、金属质颜料等具有光亮感的颜料的总称。
具体而言,作为珠光颜料,可以使用云母、合成云母等一般公知的珠光颜料,也可以使用市售的珠光颜料。
所谓玻璃薄片颜料是指制成薄片状的玻璃粉,也可以使用对表面以金属或金属氧化物进行了涂布的玻璃粉。作为玻璃薄片颜料,也可以使用市售的玻璃薄片颜料。
作为金属质颜料,例如可以使用铝、银等金属的微粒或薄片状的微粒等。
作为光亮颜料5,优选的是能够得到适宜的金属质外观的金属质颜料,特别优选薄铝片。
但是,作为光亮颜料5,如果使用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担载有颜料的鳞片状铝颜料(在鳞片状铝颜料的表面化学吸附有有机系或无机系的着色颜料而成的金属质颜料)、专利文献5中记载的云母状氧化铁粉或专利文献6中记载的金属氧化物被覆氧化铝薄片颜料,则无法得到适宜的随角异色性,因此不优选。
其理由并不清楚,但据认为是由于:在将上述的颜料添加到涂膜3中的情况下,在上述的颜料与后述的白色颜料7之间会产生某种相互作用,无法得到适宜的随角异色性。
光亮颜料5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但为了将光适宜地进行反射,优选为薄片状。这里,薄片状是指纵横比(平均粒径D50(累积重量为50%的粒径)/厚度比)一般为5~20的薄片。
光亮颜料5的大小也没有特别限定,但为了得到适宜的随角异色性,平均粒径(D50(累积重量为50%的粒径))优选为20~50μm,厚度优选为0.5~5.0μm。
<白色颜料7>
涂膜3含有平均粒径为200~400nm且含量为0.5~4.0质量%的白色颜料7。
根据白色颜料7的种类、粒径及添加量,从而表现出作为白色颜料7的作用,涂膜3中变得模糊、光泽丧失或者色调变成青灰色调,因此需要适当选择白色颜料7的种类、粒径及添加量。
白色颜料7为选自氧化钛、氧化锌、硫酸钡、碱性碳酸盐及二氧化硅中的至少1种。如果涂膜3中所含的白色颜料7为上述的化合物中的任1种以上,则可得到适宜的随角异色性,因此优选。
白色颜料7的平均粒径为200~400nm。
白色颜料7的平均粒径为200nm以下时,无法得到充分的漫反射作用,因此不优选。另外,白色颜料7的平均粒径超过400nm时,则会表现出作为白色颜料的作用,例如色调变成青灰色调,金属感丧失,因此不优选。白色颜料7的平均粒径优选为250~350nm。
涂膜3含有0.5~4.0质量%的白色颜料7。
在白色颜料7的含量低于0.5质量%的情况下,无法得到适宜的随角异色性,因此不优选。在白色颜料7的含量超过4质量%的情况下,有可能涂膜3的透明性降低、金属感丧失,因此不优选。
涂膜3优选含有1.0~3.0质量%的白色颜料7,更优选含有1.5~2.5质量%。
通过将涂膜3的白色颜料7的含量设定为0.5~4.0质量%,使得照射在预涂金属板10的表面上的光适宜地进行反射。照射在预涂金属板10上的光以接近漫反射的形态进行反射,但与所谓的漫反射不同,极少量的白色颜料7的漫反射以正反射以外的提高金属感的形态进行反射。
就以往技术而言,在为了形成白色涂膜而在涂膜中添加白色颜料的情况下,例如在国际公开第2014/175420号中是在涂膜中添加了30~60质量%的作为白色颜料的氧化钛。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并非是为了形成白色涂膜而添加白色颜料7,而是为了使涂膜3具有适宜的随角异色性而添加了白色颜料7。因此,与以往技术相比,涂膜3中的白色颜料7的添加量大幅地少,为0.5~4.0质量%。
作为涂膜3的主要成分的树脂没有特别限定。从透明度高的方面出发,作为涂膜3的树脂,优选聚乙烯、聚酯及丙烯酸等。
与以往的金属质涂膜同样地,除了能够在涂膜3中混入着色剂(染料)、各种添加剂以外,还可以在表面重叠地形成清漆涂膜(未图示出)。作为涂膜3中添加的着色剂(染料),可使用偶氮染料、蒽醌染料、靛类染料、硫化染料、酞菁染料、二苯基甲烷及三苯基甲烷染料以及硝基染料、吖啶染料等公知的着色剂。
<对于涂膜3的光亮颜料5与白色颜料7的含有比率>
如上述所述,涂膜3含有光亮颜料5和白色颜料7,但为了发挥适宜的随角异色性,在将涂膜3中的光亮颜料5的含量(单位:质量%)设定为A、将涂膜3中的白色颜料7的含量(单位:质量%)设定为B时,B/A的值需要为0.03~0.27。优选B/A的值为0.05~0.20,更优选为0.06~0.18。
作为能够添加到涂膜3中的各种添加剂,可列举出消泡剂、流平剂、分散辅助剂等添加剂等、聚乙烯系、聚丙烯系、酯系、石蜡系、氟系等有机蜡成分、二硫化钼等无机蜡成分等、用于降低涂料粘度的稀释剂、溶剂、水等。
(预涂金属板10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对预涂金属板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预涂金属板10可以通过使用一般的连续涂装线或切板用的涂装线、选择适宜必要的处理、并实施所选择的处理来制造。作为涂装线的代表性的制造工序,依次进行洗涤、干燥、化成处理(化学转化处理)、干燥、涂装、干燥及烘烤、冷却、干燥。但是,本实施方式中的预涂金属板10的制造工序并不限于此。
在涂膜3的表面形成清漆涂膜(未图示出)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将涂膜3进行干燥及烘烤固化后,涂装清漆涂膜用的涂料(以下,称为“清漆涂料”)来进行干燥及烘烤固化。或者,也可以通过湿碰湿(wetonwet)或多层同时涂布方式与涂膜用的涂料一起涂装清漆涂料后,将所层叠的2层同时进行干燥及烘烤固化。如果利用湿碰湿或多层同时涂布方式,则制造工序可被进一步省略,因此更加适宜。
此外,在金属板1为锌系镀覆钢板的情况下,通过利用连续电镀钢板设备或连续热浸镀锌钢板设备中的在镀覆工序之后具有湿碰湿涂装设备或同时多层涂布设备的生产线来进行制造,从而能够在形成镀覆金属表面的氧化皮膜之前进行涂布,能够防止由氧化皮膜引起的外观不良。
这里,所谓多层同时涂布是指下述方法:利用缝模涂布机(也称为槽膜涂布机;slot die coater)或滑移料斗式的帘式涂布机等能够从平行的2个以上的狭缝等中将不同的涂料按照层叠的方式喷出的装置,将多个涂液以同时层叠的状态涂布于基材上,并使该层叠的涂液同时干燥及烘烤。
所谓湿碰湿涂装是指下述方法:在基材上涂装一遍涂液之后,在该涂液干燥之前的湿润状态下,在其上进一步涂布其他的涂液,并使所层叠的多层的涂液同时干燥及烘烤。具体而言,作为湿碰湿涂装的方法,例如可列举出如下的方法等:通过辊涂、浸渍涂布、帘式流涂、滚筒帘式涂布等涂装方法而涂装1层涂膜层之后,在将该涂膜层进行干燥烘烤之前,进一步在其上利用帘式流涂、滚筒帘式涂布、滑移料斗式帘式涂布、缝模涂布等能够与基材非接触地进行涂装的方法实施第2层的涂装,然后将所层叠的湿润状态的多层涂膜同时进行干燥烘烤。
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将多层同时涂布或湿碰湿涂装了的涂膜同时进行干燥、烘烤固化的方法,可以使用一般公知的涂料用烘烤炉、例如热风干燥炉、正下型加热炉、感应加热炉、红外线加热炉或将它们并用的加热炉等。
像这样通过将未干燥状态的涂液进行层叠而同时进行涂布,从而使以往对每个各层所进行的干燥工序一并进行,因此在生产率、制造成本这点上也是有利的,另外,还具有干燥设备少就可以解决的优点。
实施例
<实施例1>
作为形成涂膜的树脂,使用了聚酯。使涂膜的组成按照表中所记载地那样变化而制成涂料基料,在镀锌钢板上形成具有表中记载的膜厚的涂膜来作为试样。对各试样通过后述的方法评价了随角异色性(ΔL)、金属感及外观。
<随角异色性(ΔL)>
各试样的随角异色性如下面那样操作而进行了测定。首先,使用X-RITE公司制的变角色差计MA-68II,测定了15°的L值L15和110°的L值L110。接着,算出由L15-L110=ΔL的式子所表示的ΔL,将ΔL作为随角异色性的指标。
随角异色性根据ΔL的值如以下那样进行了评价。
非常好:ΔL≤60
好:60<ΔL≤65
良:65<ΔL≤70
差:70<ΔL
将上述4个等级评价中被评价为“非常好”、“好”、“良”的情况设定为合格。
<金属感>
金属感如以下那样进行了评价。
8名对预涂金属板的金属感评价熟练的评价者按照以下的3个等级对自然日光下的预涂金属板的金属感进行了评价。
3分:具有金属感
2分:金属感低
1分:没有金属感
根据8名的合计得分,对金属感按照以下4个等级进行了评价。
非常好:20分以上且24分以下
好:16分以上且低于20分
良:12分以上且低于16分
差:8分以上且低于12分
将上述4个等级评价中被评价为“非常好”、“好”、“良”的情况设定为合格。
<外观>
外观如下那样进行了评价。
1名对预涂金属板的外观评价熟练的评价者对自然日光下的预涂金属板的外观进行了观察。
外观按照以下2个等级进行了评价。
好:没有发现缺陷的情况
差:发现了1mmφ以上的缺陷的情况
将上述2个等级评价中被评价为“好”的情况设定为合格。
将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条件及评价结果示于表1~5中。
[表1]
[表2]
[表3]
[表4]
[表5]
如表1~3中所示的那样,就满足本发明的条件的实施例而言,随角异色性、金属感及外观的全部的评价是适宜的。
另一方面,如表4及5中所示的那样,就不满足本发明的条件的比较例而言,随角异色性、金属感或外观中的某一评价是不适宜的。
<实施例2>
接下来,不改变与光亮颜料及白色颜料有关的条件,而改变涂膜中的树脂的种类,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随角异色性、金属感及外观进行了调查。
将评价结果示于表6中。
[表6]
如表6中所示的那样,不管是在使用了哪种树脂的情况下都能够得到适宜的评价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表1~表6中,作为光亮颜料使用的铝是指薄铝片。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上述一个实施方式,能够提供由视线方向引起的色调及光亮性的变化小的预涂金属板。
符号的说明
1 金属板
3 涂膜
5 光亮颜料
7 白色颜料
10 预涂金属板

Claims (6)

1.一种预涂金属板,其特征在于,具备:
金属板;和
涂膜,所述涂膜被设置于所述金属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含有光亮颜料和平均粒径为200~400nm且含量为0.5~4.0质量%的白色颜料,膜厚为5~30μm,
其中,所述白色颜料为选自氧化钛、氧化锌、硫酸钡、碱性碳酸盐及二氧化硅中的至少1种,
在将所述涂膜中的所述光亮颜料的含量以质量%为单位计设定为A、将所述白色颜料的含量以质量%为单位计设定为B时,B/A的值为0.03~0.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涂金属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白色颜料的所述平均粒径为250~35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涂金属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亮颜料为薄铝片。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预涂金属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B/A的值为0.05~0.2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预涂金属板,其特征在于,
使光相对于表面以45°入射角入射,在将所述光的正反射光所出射的角度设定为0°、将所述光的入射位置设定为90°时,使用变角色差计测定的15°的亮度L15与110°的亮度L110的差量L15-L110为70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预涂金属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涂膜的表面上进一步具有清漆涂膜。
CN201780017868.4A 2016-03-22 2017-03-22 预涂金属板 Active CN1090705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56852 2016-03-22
JP2016-056852 2016-03-22
PCT/JP2017/011440 WO2017164234A1 (ja) 2016-03-22 2017-03-22 プレコート金属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0546A true CN109070546A (zh) 2018-12-21
CN109070546B CN109070546B (zh) 2020-12-25

Family

ID=59900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7868.4A Active CN109070546B (zh) 2016-03-22 2017-03-22 预涂金属板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6424980B2 (zh)
KR (1) KR102157565B1 (zh)
CN (1) CN109070546B (zh)
MY (1) MY190599A (zh)
TW (1) TWI617636B (zh)
WO (1) WO20171642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25765A1 (ja) * 2018-05-25 2019-11-28 日本製鉄株式会社 表面処理鋼板
JP2020006609A (ja) * 2018-07-10 2020-01-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成形品
JP7469732B1 (ja) 2022-07-14 2024-04-17 日本製鉄株式会社 ホットスタンプ用アルミめっき鋼板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5764A (zh) * 2010-01-13 2012-09-26 关西涂料株式会社 涂料组合物及涂膜形成方法
JP2013169507A (ja) * 2012-02-21 2013-09-02 Kansai Paint Co Ltd 塗膜形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12564A (ja) 1989-02-10 1990-08-23 Kansai Paint Co Ltd 光輝感を有するプレコートメタルの製法
JPH02245072A (ja) * 1989-03-17 1990-09-28 Nippon Paint Co Ltd 塗料組成物
JPH06254484A (ja) * 1993-03-04 1994-09-13 Kansai Paint Co Ltd メタリック塗膜形成法
JP2829813B2 (ja) 1993-04-16 1998-12-02 日本ペイント株式会社 メタリック塗料組成物およびメタリック塗膜の形成法
JP3346650B2 (ja) * 1994-05-20 2002-11-18 石原産業株式会社 塗料組成物
JPH11172202A (ja) * 1997-12-15 1999-06-29 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Ltd 耐食性、付着性、フリップ・フロップ性に優れた被覆合金製品の製造方法
JP2000000514A (ja) 1998-06-16 2000-01-07 Kansai Paint Co Ltd メタリック塗膜形成方法
JP2000086945A (ja) 1998-09-10 2000-03-28 Nippon Paint Co Ltd 光輝性塗料組成物
JP2000271536A (ja) 1999-03-25 2000-10-03 Nippon Paint Co Ltd メタリック塗膜の形成方法
JP2000319521A (ja) 1999-05-14 2000-11-21 Dainichiseika Color & Chem Mfg Co Ltd フリップフロップ性メタリック感を有する成形品用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2001164191A (ja) 1999-12-07 2001-06-19 Nippon Paint Co Ltd 光輝性塗料組成物、塗膜形成方法および塗装物
JP2002045786A (ja) * 2000-08-07 2002-02-12 Nisshin Steel Co Ltd メタリック調外観に優れた塗装金属板
CN100340622C (zh) * 2001-11-29 2007-10-03 本田加拿多有限公司 用于含有白色珠光涂料制剂的白色颜料
JP2005220289A (ja) 2004-02-09 2005-08-18 Nippon Paint Co Ltd メタリックベース塗料組成物および積層塗膜の形成方法
DE102005061684A1 (de) * 2005-12-21 2007-06-28 Eckart Gmbh & Co. Kg Weißes, IR-Strahlung reflektierendes Pigment, dessen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JP5285587B2 (ja) * 2009-12-10 2013-09-11 大日精化工業株式会社 成形用の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成形して得られる成形物
JP6132453B2 (ja) * 2010-04-27 2017-05-24 関西ペイント株式会社 塗料組成物及び塗膜形成方法
MX332366B (es) 2011-10-31 2015-08-13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 Lamina de metal con capa preliminar libre de cromato que tiene una apariencia metalica y composicion de recubrimiento a base de agua utilizada en el mismo.
JP2014009288A (ja) 2012-06-29 2014-01-20 Kansai Paint Co Ltd メタリック塗料組成物
JP6122011B2 (ja) * 2012-08-07 2017-04-26 日本ペイント・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コーテ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光輝性塗料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複層塗膜形成方法および複層塗膜
JP6163058B2 (ja) 2013-09-05 2017-07-12 日本ペイント・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コーテ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複層塗膜の形成方法、それを用いて得られた複層塗膜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5764A (zh) * 2010-01-13 2012-09-26 关西涂料株式会社 涂料组合物及涂膜形成方法
JP2013169507A (ja) * 2012-02-21 2013-09-02 Kansai Paint Co Ltd 塗膜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64234A1 (ja) 2017-09-28
KR102157565B1 (ko) 2020-09-18
TW201736530A (zh) 2017-10-16
CN109070546B (zh) 2020-12-25
KR20180112858A (ko) 2018-10-12
TWI617636B (zh) 2018-03-11
JP6424980B2 (ja) 2018-11-21
MY190599A (en) 2022-04-27
JPWO2017164234A1 (ja) 2018-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71396B2 (en) Laminated coating film and coated article
US8968881B2 (en) Precoated metal sheet and method of production of precoated metal sheet
KR101116973B1 (ko) 도장강판, 이 도장강판제의 텔레비전용 패널 및 도장강판의 제조방법
DE112013004277T5 (de) Verfahren zur Bildung eines ausgezeichneten vielschichtigen Beschichtungsfilmes
US10441970B2 (en) Method for forming multilayer coated film
CN109070546A (zh) 预涂金属板
JP2002086057A (ja) 複層メタリック塗膜形成方法
US20090246472A1 (en) Precoated sheet having good workability and scratch resistance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JPH0657807B2 (ja) 顔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554439A (en) Coating composition and coating film composition
JPH01313575A (ja) 塗料組成物
JP4874153B2 (ja) プレコート金属板、これを成形加工した金属成形体及びプレコート金属板の製造方法
KR101199693B1 (ko) 프리코트 금속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5906226B2 (ja) 塗装金属板用塗料、塗装金属板及び塗装金属板の製造方法
JP5110486B2 (ja) プレコート金属板
TWI605934B (zh) 著色樹脂塗裝金屬板
CN105939848A (zh) 预涂金属板、预涂金属板的制造方法以及连续涂装装置
KR100787720B1 (ko) 크롬프리 착색 표면처리 조성물 및 이를 피복한 도금강판의제조방법
CN103249866A (zh) 具有改善的拉拔能力和良好的光泽度的黑色树脂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JP2856592B2 (ja) パール仕上塗装法
JP2012025823A (ja) 塗料組成物及び塗膜形成方法
JP2005239801A (ja) メタリック塗料組成物、塗膜形成方法および塗装物品
JP2000281976A (ja) 塗装鋼板
AT510371B1 (de) Farbige, mehrschichtige beschichtungen mit niedriger solarabsorption und hoher thermischer emission
KR20190018970A (ko) 칼라강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Nippon Iron & Steel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